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

时间:2024-11-03 作者:LZ文人

在月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工作方法和效率,进而提出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目标。想要写好月工作总结,不妨先看看下面这些实例,或许会有所启发。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一

20xx年,xx乡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根据xx生态、绿色、旅游、文化等优势,围绕打造“宜居宜游、山水相依精致小镇”这一中心,紧紧抓住划入“一区两河三带六平台”的大好契机,以“十大”专项行动为主抓手,以“多规合一”建设为牵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产业振兴上,深化改革,加快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全乡土地流转率达到xx%以上,坚持以农业“新六产”为方向,积极培育农业新模式新业态,丰泽农业科技示范园产业融合综合体项目基本完工,全乡xx亩以上种粮大户达到xx家,家庭农场xx个,农民专业合作xx家。蔬菜种植面积xx余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xx余亩。建设防护林xx亩,新发展用材林xx亩。做实做强要素保障工作。完成xx村、xx村、xx三村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xx亩,新增耕地指标xx多亩,整理工矿废弃地xx亩,整合占补平衡用地xx余亩,盘活农村闲散土地指标xx亩。

二是人才振兴上,将人才开发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立足丰泽农业,与xx农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聘请科技顾问名,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发展新型现代产业。注重本土人才培育,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完成各类人才统计工作,为企业引进本科以上优秀人才名,举办各类活动、培训xx次。

三是文化振兴上,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了中学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楼建设。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巩固提升移风易俗工作,按照一村一党建主题广场的要求,新建文化广场处、文化大院处、村庄文化墙个,组织开展了舞动xx广场舞比赛和第二届随手拍活动,农村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位列全市前茅。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处,完成了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

四是生态振兴上,深化“蓝天工程”,推进“碧水行动”,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回头看,实施“绿满乡村”十大工程,完成投资.亿元,新建道路.公里,修复道路.公里,建设防护林xx亩,栽植苗木xx余亩,完成xx亩荒山绿化。高标准打造了xx乡村市级示范点,完善了xx社区、xx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严格落实环保检查工作,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全方位抓好秸秆禁烧和秸秆清理工作,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扎实推进。加强砂石整治,将砂石治理工作常态化,集中开展了砂石治理专项集中行动,有效保护了xx砂石资源,维护了河道安全和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绿化建设,实施了“绿满乡村”行动,完成泉河、进军渠生态廊道建设,实施了防护林项目、造林补贴项目、森林抚育项目等,汶上大汶河省级湿地公园项目基本完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村集体经济基础较弱,自身造血不足。村集体所有资源总体不足,缺乏特色支柱产业,受现有政策和农村实际现状的影响,村民自主投资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管理服务跟不上,作用难以发挥。近年来,虽然借助上级有关奖补政策,农村道路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环境整治等政策措施,面貌有了极大地改善,但个别村村级债务缠身,工作任务压力大,除完成应急任务外,处于应付状态;村集体发展思路不够宽,缺乏指向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

2、人才引进难,长期留村发展不易,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村级工作环境条件相对艰苦,村民有能力且年富力强的人员外出发展,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人才流失大,特别对于xx乡整体位于xx县xx山区,距城较远,又考虑到家庭生活、发展前景、福利待遇等现实原因,难以长留在村里工作,即使暂时能引进一些高层次人才,长此以往很难留住,造成人才流失,农村人才保障与经济转型升级不相适应,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3、旅游开发进入“瓶颈期”。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周期长,投入巨大、收益见效缓慢,缺乏专业高效团队运营;旅游开发辐射范围有限,知名度切需提升;个别旅游服务环节薄弱,农家乐等配套餐饮娱乐服务不到位,“留不下”游客成为阻碍xx乡旅游整体开发的重要因素。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千亿斤粮食项目、高标准农田开发项目等,新建完善高标准农田.万亩,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种植万亩,建设茶叶种植示范基地、设施花卉种养殖基地,高价值作物种植比例达到xx%。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处,建设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处。发展分享农场、共享农庄、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大汶河生态旅游休闲小镇,完成大汶河沿岸旅游线路、梅山旅游线路、泉河沿岸旅游线路的打造。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引导扶持丰泽农业、三秋农业、荣茂农业等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质量合格率稳定在xx%以上。

二是实施美丽乡村提升行动。完善美丽乡村规划体系,实施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突出美丽乡村示范引领,重点打造xx村,开展美丽宜居乡村“精品”工程,打造一批xx村、xx古村、xx村、xx村。

三是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行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实施“一村一村官”工程,从企业专业人才中聘用一批村官,担任村团委书记或书记助理,聘请部分优秀企业家担任乡经济发展顾问,形成共谋、共商、共建的氛围。

四是实施农村体制机制创新行动。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乡村与城市的需求互动机制。推动新型产业资源创新与服务产品的创新,以服务产品满足对象的需求,探索公共资源性质的公共产品与具体的产业服务产品相结合,共同为社会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总体思路。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弘扬“实干担当、创新争先”的汶上精神,统筹推进xx乡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二)目标任务及措施。

1.产业振兴。一是把农业农村作为关键抓手,不断提高现代农业水平。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大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力度,加快推进道路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新完善高标准农田xx亩,新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家。二是加快建设“宜居宜游、山水相依”精致小镇,以丰泽农业为龙头,积极打造农业“新六产”融合发展先导区、样板田。三是完善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实施“大汶河湿地公园+丰泽现代农业园+梅山古传统村落”xx田园综合体项目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完成大汶河沿岸旅游线路、环山旅游线路、泉河沿岸旅游线路的打造,力争年内引进旅游开发企业到家。

2.人才振兴。立足企业技术人才优势,加强人才创业载体建设,创建人才实训基地。夯实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骨干农民队伍。探索“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互助机制,引导企业开展招院引所、招才引智工作,年内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xx人以上,为xx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3.文化振兴。重视农村教育,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培育富有xx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贤文化,完善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和实践站效能发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巩固提升移风易俗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多渠道开展就业培训、增加就业岗位,实施养老服务体系提质增量工程,实现温馨苑老年公寓市场化运作。

4.生态振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蓝天工程”,扎实推进污染源头防治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和清洁煤推广工作,推进电代煤工程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水十条”,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回头看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突出生态绿化建设,继续实施造林绿化与退耕还林、森林质量提升等重大工程。继续实行绿色准入和生态环境“一票否决”,把住生态关,坚决做好砂石保护工作,守住生态底线。

5.组织振兴。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党建工作“三张清单”制度,健全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继续推行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深入推进“党建示范区扩面”工程。做好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继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现有成果,培塑xx万元以上的村个,培育村集体经济项目个。同时,引导多元化种植提高农民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二

一直以来,我局结合民政职能和工作实际,多举措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

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健全和创新村委组织领导机制。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两委”换届工作,“两委”领导换届经群众性选举,按要求完成全县95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两委”换届监督工作。强化村民自治,普遍建立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一约四会”,让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发展。

依托村民会议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基层协商格局。大力推进全县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实现村务公开阳光、透明。依法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积极作用,广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

·集中精力抓好社会救助体系。

一是发挥低保制度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保障作用。提高我县城乡低保保障标准和平均补助水平,20xx年7月起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580元/人.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3800元/人.年。城市低保人均补助水平为350元。农村低保人均补助水平为193元,城乡低保人均补助水平分别提高了20元。

二是我局加强对特困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

四是医疗救助能力得到提升。我局根据文件要求加强医疗救助制度与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衔接,通过提高资助参合参保的比例、合理界定医疗救助对象范围、进一步完善医疗救助经费“一站式”即时结算机制等方式实施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确保医疗救助发挥基本兜底作用,缓解困难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

我局加强救灾应急机制的建设,细化应急救灾预案。建立完善乡镇救灾信息速报网络,制定完善自然灾害救助规程。规范灾害救助申报审批程序,救灾工作井然有序。同时建立好相关台账,做到台账公开透明,管理规范。

·着力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做好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工作,对特殊人群进行摸底排查工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困境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加强和改善农村残疾人服务。同时按要求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三

x月x日省国土资源厅出台了《关于发挥国土资源支撑保障作用促进乡村振兴的意见》(鲁国土资发[20xx]8号)明确提出,“深度调研诸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打造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启动了我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省国土资源厅已将诸城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项目上报自然资源部争取作为全国试点。

围绕服务“三农”和“五个振兴”,以生产园区、生活社区、生态景区“三区”共建共享为路径,发挥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作用,通过“一个库、一个平台、多个应用”建设,形成乡村振兴“一张图”,助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诸城模式”升级版。主要内容是:

一是更新我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整合我市涉及乡村振兴的专题数据,形成乡村振兴“一张图”综合数据库。

二是建立乡村振兴“一张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聚焦生态振兴,开发自然资源与生态景区信息服务系统;

聚焦文化振兴,开发美丽乡村文化旅游信息服务“一点通”;

聚焦人才振兴,开发乡村人才信息服务“一点通”;

聚焦组织振兴,开发生活社区信息服务“一点通”和提升对接我市党务管理信息服务系统。

省国土资源厅领导专家先后来我市进行了五次调研,广泛征求镇街(园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及社区群众意见,不断丰富完善诸城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总体设计方案,使其更加切合诸城市实际,突出诸城特点。

x月x日下午省厅测绘处xx处长带队,来我市进行了建设内容深度对接,会议梳理核实了各部门单位数据清单83项,增加了社区、景区、园区“三区共建”和“诸城模式”内容,增加了208个社区全景影像制作。第二天又分三组展开调研,一组召集社区办、农业局、经管局等单位详细调研数据提供、内容采集和系统建设等问题。另两组深入南湖区、龙都、枳沟三镇街(园区),走进社区,同社区干部、群众及田园综合体企业等面对面交流,补充完善了总体设计方案。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我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桑书记、刘市长多次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提出了指导意见。成立了刘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局。近日,市政府又专门组建了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班子,承担部门单位工作协调,参与“一张图”建设。所有参与的部门单位及镇街(园区)都落实了一名科长或分管领导作为工作联系人,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其中智慧办、农业、畜牧、人社、文广新、旅游、国土七个部门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全程参与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办公地点在国土局。

一是尽快完成项目立项、招标。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需市政府批准项目实施,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技术服务,项目总预算1750万元,建议尽快落实立项招标,批复拨付项目配套资金。

二是每周与省国土厅对接一次,汇报工作进展,接受省厅指导,加强协调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列出推进时间表,落实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近期主要加快完成数据梳理表提报,对接省国土厅推进7个示范应用系统技术设计。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四

县委、县政府确定我局为20xx年xx镇xx村美丽乡村建设帮扶点后,我局上下闻风而动,3月底由局领导率领工作人员进驻到村,深入乡村农户调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按照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帮扶工作目标和任务。一年来,我局认真执行《xx县20xx年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方案》,扎扎实实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

我局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组,采取召开村民会议、印发宣传材料、开展“三民”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措施,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的部署上来;加强对乡镇和新农村建设点的工作指导,着力组织指导驻点村实施“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绿化一处理”。同时,通过调查了解村情、民情,指导帮扶村制定村庄建设规划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及村落社区建设规划,建好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休闲活动场所、一个宣传栏,制定一套公共事务管理制度,推广“党组织+村民理事会+志愿者协会”、“党支部+合作社+村民理事会”、“党支部+社区+村民理事会”等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党组织“一联一”共建、党员“一帮一”结对、党务工作者“一带一”联系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

三是以改善民生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我局积极争取到农村安全饮水项目20xx年在xx镇实施,该项目总投资近1000万元,项目实施范围涵盖xx村委,目前项目正在加紧施工。

我局从基层和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协调资金、项目和技术、人才,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别是为帮助该村解决建设资金困难,我局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挤出5万元支持该村。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五

1、深入开展党史教育。将党史教育注重融入日常、抓在经常,面向全体党员,贯穿20xx年全年。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党组书记、主任为组长,党组成员、副主任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党史教育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县扶贫办党史教育实施方案》。二是明确学习重点。研究制定了《县扶贫办党史教育学习计划》,把握指定学习内容和参考学习内容,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三是开展交流研讨。结合工作实际,积极组织党员干部开展研讨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思想碰撞交流中明细工作思路,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中发现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把学习研讨的认识成果转化为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根本动力,切实推进我局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四是组织实践活动。组织观看《红旗漫卷西风》《大会师》等重大党史题材电影,组织参观咸宁市庆祝建党100周年党史展览通山专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深入社区和乡镇开展疫情防控和防汛救灾工作,联合县妇联、团县委、县档案馆和融媒体中心等单位开展通山党史宣讲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参观瞻仰烈士陵园、圣庙、冷水坪、楚王山等革命旧址(纪念地)。通过活动开展,提高了党员干部对党史教育的认识,提升了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能力水平。

2、扎实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一是出台方案。制定了《通山县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工作方案》(通农组发[20xx]1号)文件,进一步明确了监测的对象和范围,优化监测方式和程序,实行动态管理和风险消除,完善帮扶政策措施,强化组织保障。二是加强培训。积极组织收听收看全省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工作调度视频培训会,组织各乡村分管领导、驻村工作队(组)长、各乡镇乡村振兴办主任和信息员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业务培训。三是开展大排查。印发了《关于组织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大排查的通知》,9月xx日至10月15日,组织乡村干部、驻村干部、乡村网格员、村民小组长等基层力量对农村户籍居民逐户逐人排查,按照“标准”、“程序”、“帮扶措施”、“风险消除”等要求,建立一户一档台账,及时录入国网系统。四是开展针对性帮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的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开展帮扶,对症下药,确保“管用够用”。截至目前,全县摸排监测户56户192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4户85人,边缘易致贫户10户30人,突发严重困难户xx户77人。

3、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发展和乡村基础设施建设。20xx年,共安排衔接资金7987万元,其中用于村级产业发展3093万元、基础设施建设2694万元。制定出台《通山县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产业发展奖补实施》,因地制宜扶持乡村扩大产业规模,培育和壮大主导产业,扶持乡村旅游、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和村集体持续增收。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补齐农村小型公益性基础设施短板,着力提升公共服务、公益服务水平,促进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4、落实过渡期内帮扶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是继续落实扶贫小额贷款补贴政策。今年新发放小额信贷262笔1138.5万元,全县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8198笔5.338亿元,余额1475万元,逾期清零;二是继续落实“雨露计划”补贴政策。实现应补尽补,核定符合“雨露计划”补助对象1797人,发放补贴资金269.55万元;三是继续落实光伏扶贫政策。加强光伏电站运维,落实光伏收益分配制度,安排公益岗位1179个。四是加强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对795个易迁安置公益性岗位,落实每人每年6000元补助政策。五是促进稳岗就业。通过开展务工信息排查,用足用活就业帮扶政策,推动就业创业服务补助、一次性交通补助、以工代训补贴等政策落实。截至11月底,我县脱贫人口外出务工2.95万人,提供就业岗位5536个;扶贫车间12个,带动脱贫人口202人;扶贫龙头企业2个,带动脱贫人口就业105人。

5、继续开展消费帮扶。保障消费帮扶行动落实落地,通过消费帮扶促进农民增收。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做好平台衔接过渡工作,有3家企业与《咸宁市拓展脱贫消费数据监测平台》直连直报,协调提醒产品供应商和采购人用户信息及相关数据迁移到省消费帮扶公共服务平台。及时完成订单及货款结算工作,通知在湖北特色馆未消费完的7家单位尽快完成商品消费,提醒未结清货款的5家企业供应商及时按平台要求提供结算资料、结清货款。做好农副产品采购工作。要求全县各预算单位参与消费帮扶行动,明确消费帮扶的标准,将消费帮扶支持乡村产业振兴政策传达到本单位负责后勤、工会、驻村帮扶等人员,联合县总工会等单位下发《关于深入开展职工爱心消费助农兴农工作的通知》《关于扎实有效做好消费帮扶工作的通知》。目前,共申报消费帮扶产品供应商65家、产品180个,利用“三专平台”消费农副产品1.7亿多元。建好地方服务平台。把通山县消费扶贫特色馆(通淘商城)作为开展爱心助农、消费帮扶采购的平台,组织和引导各预算单位、工会组织和社会团体按照职工每人每年500元的标准在“通淘商城”平台采购农副产品,引导全县132企事业单位工会采购农副产品1600万元。

6、做好驻村队(组)管理工作。一是配合县委组织部做好第一书记选派。县委办、县政府办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县驻村工作队(组)选派工作的通知》(通办发[20xx]10号),明确乡村振兴负责驻村工作队日常管理、组织协调工作,建立检查督办、考核考评工作机制。20xx年驻村工作队组保持总体稳定,适当优化调整,向全县187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全部选派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其中,省驻9个、市驻11个、县驻172个。向47个脱贫村、14个软弱涣散村、10个乡村振兴重点村(与原脱贫村重叠4个)、4个红色试点村(与脱贫村、乡村振兴重点村重叠1个)及79个6户以上易地搬迁安置点村和社区等五种类型村选派一名副科级以上优秀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并在乡镇挂职。二是调整驻村工作队员。20xx年,全县187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选派驻村工作人员581人,其中,省驻村工作队27人,市驻村工作队38人,县驻村工作队516人,五类重点村驻村人数均达到3人,今年新选派驻村干部284人。三是加强驻村干部管理。压实驻村工作责任,推动驻村工作落实落地落细,强化驻村干部培训,组织驻村干部培训435人次,开展驻村工作纪律督查2次,编发督查通报2期,约谈12人。

7、扎实做好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工作。按照《湖北省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办法(试行)》,制定出台了《通山县扶贫项目资产后续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相关文件,做好脱贫攻坚期内使用各级各类扶贫资金项目形成资产后续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产权归属明晰、运营管护高效、收益分配合理、资产处置合规、组织保障有力的扶贫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资产管理机制。根据扶贫资金流向,分类摸清扶贫和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资产底数。对经营性资产和公益性资产,县、乡、村逐级分类建立管理台账。按照公益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到户类资产实行分类确权,确权信息在县、乡、村三级同时公示后,采取印发文件、颁发证书等形式确权登记,相关信息及时录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截止目前,已清理20xx年以来扶贫项目资产6.38亿元(其中经营类资产1.9亿元,公益类资产2.03亿元,到户类资产2.45亿元),已确权6.38亿元,确权进度100%。

8、深入推进定点帮扶和区域协作。根据中央和省文件要求,省直11家定点帮扶单位围绕组织领导、选派挂职干部、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促进乡村振兴、工作创新等方面扎实开展工作,做到“七个一”。目前为止,11家省直定点帮扶单位和1家区域协作单位投入帮扶资金961.66万元,实施帮扶项目25个,帮助引进资金5027.5万元,培训基层干部131人,培训技术人员212人,采购和帮助销售农副产品243.48万元。

9、全方位推进一体化整改工作。一是扎实开展中央巡视、国考和省市局暗访反馈问题整改。20xx年,中央第二巡视组巡视湖北省反馈2个问题、20xx年国家对湖北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3大类7个具体问题及省、市局暗访反馈多个问题,其中有面上的,也有点对点的,针对反馈问题,县乡村振兴局认真分析研究,建立问题自查整改工作清单,制定自查整改工作方案,狠抓整改措施落实,全面开展反馈问题自查整改工作,目前各类问题序时整改完成。二是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和民生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反馈问题线索核查整改。20xx年,省纪委反馈通山涉及乡村振兴和民生领域问题线索2107条,为扎实开展问题线索核查整改工作,县两办印发了《通山县"运用乡村振兴和民生领域政策落实监察检查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通山县运用乡村振兴和民生领域政策落实监察系统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多次业务培训会、工作推进会、督办会等,印发《大数据工作指南》300本,《一封信》3000份,编发工作情况通报2期。截至目前,我县已核查完成全部问题线索,全面完成复核整改工作,其中问题线索属实和部分属实1613条,属实率76.6%,查实(违反政策)169条,查实率8.0%,录入率100%。追缴违规资金10.41万元,问责处理95人。

10、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教育培训、宣传和舆情处置工作。今年以来,我局坚持“分级分类、按需施教、精准培训、提升质效”原则,认真组织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大数据核查整改、驻村干部轮训和后评估等培训工作,截至11月底,共举办脱贫攻坚培训班12期,培训各级帮扶干部1037人次,其中地方党政领导干部xx7人次,乡村振兴系统干部167人次,村干部643人次。至10月底,我县在国家和省级媒体、内刊、网络媒体上发布扶贫宣传信息445条,其中,中央其他媒体5条,省级主要媒体56条,国家级网络媒体91条,省级网络新媒体293条。共受理涉及乡村振兴领域舆情信访16件,处理答复16件。

11、创新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作用。为及时化解脱贫户、监测户因病因灾等原因导致致贫贫返贫风险,县乡村振兴局联合人保财险通山支公司,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作用。一是继续推行“保灾+保价”助农兴农“双保险”。为脱贫户购买常规农业保险和收入指数保险,降低贫困群众发展产业风险,保障贫困户发展产业能稳定增收。今年共承保1.6667万人,保险金额6000元/户,总保费200万元,目前,已赔付150人,已赔付35.63万元。二是创新农村居民“防贫救助保险”。对于全县人均收入不高不稳的脱贫户和处于贫困边缘的农村低收入户符因病因学因灾致贫发放防贫救助保险金。目前已赔付23人,发放救助金75万。

20xx年是中国历史上不平凡的一年,也是扶贫系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6月3日,原县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更名为县乡村振兴局,并正式挂牌成立。

一年来,县乡村振兴局积极应对疫情、灾情的影响,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推进法治通山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和意识形态工作,为推动我县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是机构改革进度需进一步加快。目前县级扶贫部门向乡村振兴局转变的机构改革各项事宜、各项职能仍需要等待上级的文件或其他形式的明确。

二是年轻干部严重缺乏。县乡村振兴局现有干部职工中,平均年龄达到52岁,与新形势下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不匹配。

三是我县就业和产业两项工作仍需进一步强化举措来推动。就业方面,现有的扶贫车间的就业带动能力仍然比较有限,需要继续拓展和强化;产业方面,可持续发展的后颈不足,规模较小,部分农业产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有待提升。

20xx年,我局将按省市县关于乡村振兴局三定方案的要求,完成内设机构设置人员调整工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1、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落实过渡期内各项政策。继续落实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雨露计划”补贴、光伏扶贫和易迁后续扶持等政策,帮扶政策保持总体稳定。

2、继续做好防贫返贫动态监测工作。对标党中央和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把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工作放在工作首位。按照防致贫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坚持事前监测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加大监测和帮扶力度,防止脱贫户返贫和边缘户致贫。突出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带动作用,持续巩固脱贫成效。

3、持续优化发展产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思路,把发展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积极争取上级扶贫专项资金,补齐我县产业发展短板,提高致富带头人培养质量,不断健全带贫益贫机制,把贫困群众嵌入产业链条中,持续带动贫困户增收。

4、统筹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两不愁三保障”达到基本保障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和收入不稳定等突出问题。持续加大产业项目资金投入,确保贫困群众短期能脱贫、长期可持续,做到长短结合,持续推动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改善。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六

今年以来,舒城县卫健委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不断增强广大群众对健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严格执行“三保障一兜底一补充”健康脱贫综合医保政策。脱困人口在县域内公立医疗机构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免交住院押金,享受即时结算、即结即报的“一站式”服务。

(二)扎实开展大病专项救治、妇幼保健和疾病预防工作。以“四定两加强”,即“定救治医院、定临床路径、定诊疗方案和单病种付费,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加强责任落实”为原则,对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实施专项救治。截至目前,救治34种大病6576例,救治率100%。积极推进儿童营养改善、新生儿疾病免费筛查、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等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工作。

(三)深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工作。一是以提升签约质量为重点,落实重点人群应签尽签。重点做好重点社会属性人群、慢性病患者“应签尽签”,一般人群自愿签约;二是以提升服务能力为关键,规范家庭医生履约服务。认真分析评价签约居民的健康状况,实行健康分类管理,指导合理用药,给予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三是严格按照约定的服务内容,执行服务项目。截至目前,全县高血压、糖尿病慢病签约管理xx8960人,其中有偿签约11xx81人,有序推进履约服务。

(四)持续推进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民生工程。今年来,全县紧扣目标任务,坚持早谋划、早布局,扎实推进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化建设。9月底,全县圆满完成城市社区卫生机构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通过补齐短板,为128所村卫生室和10所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健康一体机、智医助理终端、电脑办公桌椅,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促进基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

(五)强化基层卫生人员培养培训工作。实施乡村医生定向培养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乡村医生补充机制。20xx年至20xx年,采取“减免费用、订单培养、定向就业”方式,依托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委托省内有临床医学、中医学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采取全日制教育形式培养服务基层的乡村医生。20xx年以来,我县共有69名高中毕业生和适龄社会青年参加省考试院分类考试,其中57名考生被协议高职院校录取。

(六)大力开展“千医下乡”“万医轮训”活动。自20xx年开始,我县利用三年时间,每年遴选部分县级医疗骨干下沉到乡镇卫生院担任副院长,从医院管理、医疗卫生服务、“传、帮、带”等发面,开展连续一年的帮扶工作,切实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业务管理水平;指导医共体总院成立“万医轮训”工作领导组,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村医培训工作。目前,已对709名基层卫生人员开展岗位技能全覆盖培训,安排73名具有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乡村医生脱岗进修学习,并组织45名村卫生室室长参加全市“百千万”项目基层卫生人员能力提升培训活动。

(七)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开展乡镇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是巩固健康扶贫工作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健康舒城”、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重要抓手。我县在20xx年6所乡镇卫生院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基本标准”市级复核的基础上,今年新增10所乡镇卫生院开展创建活动,其中张母桥、汤池等8所乡镇(中心)卫生院参与基本标准创建,城关、柏林2所乡镇卫生院参与推荐标准创建;目前,全县共有xx所乡镇卫生院通过“基本标准”市级复核,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目标任务。通过“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增强综合管理和优质服务技术,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八)落实双包责任助力消费扶贫。一是积极开展驻村结对帮扶工作。20xx年6月,县卫健委根据工作安排,及时调整了驻村工作人员,重新选派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员3人。通过开展调研指导、座谈交流、精准实施帮扶项目等举措,扎实做好单位驻村帮扶工作。二是积极开展干部职工帮扶联系工作。通过走访慰问、面对面交流、帮助解决脱困群众实际困难等举措,持续做好帮扶责任人包户工作。三是组织动员卫健系统干部职工、社会各界等参与消费扶贫,积极采购销售扶贫产品,助力消费扶贫。

(九)持续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今年以来,我县按照“两单三保六贯通”建设路径,从建立分级诊疗机制、推进信息互联互通、专家资源有效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等方面入手,细化工作举措,持续加大对公立医疗机构基础建设、设备购置等方面的投入。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县投入6101万元推进村室标准化建设,4985万元用于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设备添置,投入25.65亿元开展医共体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中医院康复业务楼和县医院新东区建设项目,投入1200万元实施县医院发热门诊改造。通过持续改善患者就医环境,提高就医群众满意度。

下一步,县卫健委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做好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是完善签约服务。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满足居民健康需求,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引导分级诊疗,履行“健康守门人”责任。

二是加强村医管理。以村医“六制”管理深入推进乡村健康服务一体化,稳定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基层整体服务水平,筑牢健康服务“网底”。

三是提升健康素养。持续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和妇幼健康公共卫生项目;积极开展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传播健康生活知识,引导群众健康生活,提升健康素养,助力健康舒城建设。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七

省国土资源厅出台了《关于发挥国土资源支撑保障作用促进乡村振兴的意见》(鲁国土资发[__]8号)明确提出,“深度调研诸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打造测绘地理信息服务乡村振兴示范样板”,启动了我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省国土资源厅已将诸城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项目上报自然资源部争取作为全国试点。

一、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项目内容。

围绕服务“三农”和“五个振兴”,以生产园区、生活社区、生态景区“三区”共建共享为路径,发挥地理信息数据服务作用,通过“一个库、一个平台、多个应用”建设,形成乡村振兴“一张图”,助力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诸城模式”升级版。主要内容是:

一是更新我市基础地理空间数据,整合我市涉及乡村振兴的专题数据,形成乡村振兴“一张图”综合数据库。

二是建立乡村振兴“一张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

聚焦生态振兴,开发自然资源与生态景区信息服务系统;。

聚焦文化振兴,开发美丽乡村文化旅游信息服务“一点通”;。

聚焦人才振兴,开发乡村人才信息服务“一点通”;。

聚焦组织振兴,开发生活社区信息服务“一点通”和提升对接我市党务管理信息服务系统。

二、前期工作开展情况。

省国土资源厅领导专家先后来我市进行了五次调研,广泛征求镇街(园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及社区群众意见,不断丰富完善诸城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总体设计方案,使其更加切合诸城市实际,突出诸城特点。

8月29日下午省厅测绘处曲伟刚处长带队,来我市进行了建设内容深度对接,会议梳理核实了各部门单位数据清单83项,增加了社区、景区、园区“三区共建”和“诸城模式”内容,增加了208个社区全景影像制作。第二天又分三组展开调研,一组召集社区办、农业局、经管局等单位详细调研数据提供、内容采集和系统建设等问题。另两组深入南湖区、龙都、枳沟三镇街(园区),走进社区,同社区干部、群众及田园综合体企业等面对面交流,补充完善了总体设计方案。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我市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桑书记、刘市长多次听取工作情况汇报,提出了指导意见。成立了刘市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国土局。近日,市政府又专门组建了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班子,承担部门单位工作协调,参与“一张图”建设。所有参与的部门单位及镇街(园区)都落实了一名科长或分管领导作为工作联系人,建立了微信工作群。其中智慧办、农业、畜牧、人社、文广新、旅游、国土七个部门抽调专人集中办公,全程参与乡村振兴“一张图”建设工作,办公地点在国土局。

一是尽快完成项目立项、招标。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需市政府批准项目实施,采取单一来源采购技术服务,项目总预算1750万元,建议尽快落实立项招标,批复拨付项目配套资金。

二是每周与省国土厅对接一次,汇报工作进展,接受省厅指导,加强协调积极推进项目建设。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列出推进时间表,落实责任人,实行挂图作战。近期主要加快完成数据梳理表提报,对接省国土厅推进7个示范应用系统技术设计。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八

今年以来,祁门县财政局高度重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聚焦“两强一增”行动任务,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在“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中,深入开展基层调研,不断创新工作思路,以有效举措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强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引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全面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建立长效投入机制,为“两强一增”提供财力支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原本耕种方式落后,农民种植收益低下,严重制约和影响了现代农村农业的发展。20xx年,县财政局聚焦“两强一增”建立健全稳固的投入机制,统筹整合资金5286万元用于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发展,建立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送科学技术进村入户,指导农业春耕生产,传授田间管理技术;推进农业示范乡镇建设,提供科学技术支持,引进先进种植加工技术和营销手段,促进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农业绿色循环发展行动,加速“两品一标”农产品培育,全县已有21个农产品获得“两品一标”认证;制定印发了《祁门县茶园管理背负式除草机补贴实施方案(试行)》,加大农机补贴力度并实现农机“手把手”教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科技强农,提升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增强农业农村自我“造血”功能,激发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创新项目管理方法,为“两强一增”提供项目支撑。“两强一增”目标的实现,必须要有项目实施为基础,为进一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切实提高衔接资金项目储备库质量,提高项目实施的精准性、效益性,县财政局认真总结乡村振兴衔接资金项目管理实际情况,创新实施了“两上两下”项目库管理工作方法,制定《祁门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实操》,进一步规范项目的申报程序,认真做好项目库建设管理,结合区域特色,在衔接资金项目申报上下功夫,推行申报农用机械化产业项目,将项目谋深、谋细、谋实,推行机械强农,夯实现代农业装备支撑,破解山区农业机械化“难题”,为高效实施衔接资金项目奠定基础,引领振兴村集体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切实提高乡村振兴项目实施对“两强一增”的助推作用。

构建农业保险体系,为“两强一增”添压舱石作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逐步向纵深推进,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业保险覆盖面也随之扩大。县财政局与保险机构下沉基层,依托基层,与乡镇政府、村两委成员、种粮大户等召开座谈会,了解实际需求,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县财政局在做好中央政策性农险的同时,根据该县特色及实际情况,安排预算资金360万元,及时将玉米、大豆等纳入保险范围,并进一步扩大茶叶、大棚蔬菜、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保险投保面积,创新开发食用菌种植特色农业保险。另外,从今年起,县财政投入近10万元,对全县种植水稻、油菜等险种种植面积低于10亩的所有农户,保费自缴部分全额由财政买单。通过不断完善财政补贴制度,提升保险机构服务水平,极大提高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认识,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切实提高农户生产发展抗风险能力,激发农户投保积极性,促进了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下一步,祁门县财政局将继续全力以赴,压紧压实责任,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确保该县“两强一增”工作稳步高质量推进,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九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民政局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工作部署,履职尽责,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把乡村文化振兴与民政重点任务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取得积极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深入推进乡村文明移风易俗工作。县委、县政府将移风易俗工作列入全县“三重”工作,定期督导调度工作开展情况。年初,印发了《x县关于扎实做好乡村文明行动移风易俗工作指导意见》,明确了成员单位、各镇街和村居的主要任务。全县x个村(居)均建立了红白理事会,组织开展红白理事会成员培训工作,切实发挥红白理事会的监督引导作用。x月份召开了全县移风易俗工作推进会议,下发了《关于做好当前移风易俗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了移风易俗戏曲下乡村巡演活动,各镇街利用电子屏、宣传栏、文化墙、流动宣传车、村居大喇叭、微信公众号等大力宣传婚丧嫁娶文明新风,引导群众树立厚养薄葬、节俭办丧的新观念。组织开展“不要彩礼的好媳妇”评选活动,表彰宣传先进典型,“婚姻贵在和睦,彩礼埋下隐患”“出嫁女儿要彩礼,街坊邻居看不起”等婚嫁新观念逐步形成。开展评先树优活动,在全县选拔培养一批移风易俗示范村,连片建成一批乡村文明行动示范区,以点带面推广好的经验做法。今年上半年,我县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全市排名第二,x月份全市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调查中白石镇、郭楼镇分别获得全市镇街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

实施“一约四会”提升工程,特别注重发挥村“两委”班子、红白理事会的引导作用,把红白事办理流程和标准纳入村规民约,实现了行政管理和村民自治相结合。形成了红事“x”标准和白事“四个一”规范,全县每年大约举办喜事x例、白事x例,可节省费用约x亿元。实施“以文化人”润心工程,培育乡土“草根”艺术团,创作移风易俗文艺节目并开展巡回演出,截至目前,全县乡土文艺演出人员达x多人,“庄户剧团”发展到x个,创作完成《新小二黑结婚》、《后悔药买不来》等典型文艺节目x多部,演出x余场次。以文化人、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改变着x的婚嫁新风俗,树立了文明向上的婚姻新时尚。

(二)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稳步推进。

积极推进全县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注册工作,召开全县志愿服务登记注册工作会议,对各镇街工作人员进行了培训,成立了工作推进组,广泛宣传发动,加强督导,全方位发力,截至目前,我县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x人、志愿团体数x个,志愿者注册数量和服务时长均位居全市第一名。组建并招募新时代文明实践移风易俗志愿服务队,制定了工作计划,制作了服务队旗、队徽、马甲等,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加大新时代文明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的宣传力度,开展志愿者培训,提升志愿者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大力开展志愿者服务组织的培育工作,重点培育公益性志愿者服务组织,力促志愿服务规范化开展。

(三)整合优势资源,持续发力。

充分发挥民政部门优势,今年争取到x处“中慈书屋”建设指标,每处配备图书x册,价值x万余元,现已投入使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站”建设试点。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各镇街整合资源,依托乡镇、社区、学校或相对独立的.场所建设“关爱留守儿童之家”或“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站”。投入资金x余万元,打造了x处“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和工作站”。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我县“慈心一日捐”活动被中华慈善总会推荐为“慈善捐赠创新项目”,代表山东省接受了中华慈善总会督查,受到省领导赞誉。在20xx年全市民政工作年中分析暨攻坚抓落实会议上,我县“中慈书屋”及“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和工作站”建设情况接受全市民政系统观摩。

深入发掘收集古典文献、历史地图、县志、乡志、当地传说、家谱、野史文集等,弘扬x古地名文化。整理编写了阚城〔夏〕等x个古城古国地名篇目资料,20xx年x月省地名研究所领导来汶开展专题调研,并将我县定为省地名文化研究联系点。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工作,针对新婚家庭开展婚前家庭辅导,强化婚姻家庭宣传教育。成立了全县首家婚姻家庭辅导中心,联合县妇联等单位,聘请心理工作者、社会工作师、法律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开展婚姻家庭劝和服务工作,每年成功劝和濒临离婚家庭近x对,受到群众的欢迎。

虽然我局在乡村文化振兴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群众对文化振兴方面的期盼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具体表现为:

(一)移风易俗工作整体推进效果不均衡。个别乡镇(街道)工作被动、措施缺乏针对性,致使整体工作进展缓慢,个别村居“干部干,群众看”现象不同程度存在,部分村(居)红白理事会因没有及时跟踪督导检查,未能真正发挥预期作用。

(二)志愿者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升。虽然我县志愿者注册工作占比有了较大的增长,但志愿者及组织培育工作需要较长时间规范、培训和监管,我县志愿者及志愿者服务组织标准化规范化运作能力有待提升。

(三)部门业务与工作任务结合需进一步强化。民政部门虽然依托部门优势开展了形式多样、富有民政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自选动作”,但在宣传发动、氛围营造、舆情引导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潜力可发掘。

下步我局将严格落实乡村文化振兴重点工作任务分工的各项要求,积极作为、主动发力,以民政业务为载体,强化组织领导,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工作进展,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和知晓率,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性,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积极发挥民政部门在婚嫁和殡葬服务方面的业务优势,大力开展“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宣传教育引导工作。健全完善婚嫁服务规范化制度,着力开展婚姻辅导、离婚劝和、政策宣传和文明家风倡导等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广泛动员更多的党员干部和社会公众登记注册为志愿者,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创新思路,结合各单位特点,组织有针对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努力构建科学合理、长期有效的服务机制,逐步实现志愿服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结合全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立足本辖区、本部门、本行业特色,制定规范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加快速度、拓宽范围、加大力度,切实为乡村文化振兴工作贡献力量。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十

一年来,在开发区党工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工作方针,对照年初制订的各项目标和任务,经过支部和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同心同德的真抓实干,促进了全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回顾一年来所做的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坚持党员学习制度,抓好基层队伍建设。

今年是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关键之年,为了丰富党员的学习资料,保证学习质量,确保学习效果,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采取常规教育学习和电化教育学习的形式。

一是组织党员继续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深刻领会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新使命,用全新的理论武装全体党员的头脑,不断提高党员的理论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升,使每个党员在不同岗位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发展和培养新鲜血液,在发展上坚持标准,严格把握发展质量,坚持做到“一测评、二公示”制度,理解党内外群众监督。今年已为一名预备党员办政转正手续,使我村的党员队伍不断壮大。

二、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争做勤廉好干部。

做到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化。在廉政自律上结合_生活会,对照廉政建设职责书的要求,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以提高克服缺点的勇气,增强自身抗腐拒变的潜力,使全体党员干部在勤政廉洁,拒腐昌廉中起到了表率作用。

三、抓好民心工程,为民办好实事。

1、抓好村组二级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制度,由于我村征地面积较大,利息加补贴的经济分配量增大,分配状况复杂,支部着重做好分配前的调查研究,制订比较公平合理的分配意见,对照有关政策,编制分配方案,并进行全面公示,理解群众监督。增加了在分配中的合理性,减少了矛盾的发生。全村13个村民小组全面透过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没有因经济和分配问题发生矛盾,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2、抓好社会事业工程,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个性是群众关心的修路问题。在村委和广大群众的配合协调下,筹资20余万元,对名个村民小组道路全面进行了补修,使广大群众和学生不存”天睛一身灰,下雨一身泥”的现象,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十一

xxxx年,xx乡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根据xx生态、绿色、旅游、文化等优势,围绕打造“宜居宜游、山水相依精致小镇”这一中心,紧紧抓住划入“一区两河三带六平台”的大好契机,以“十大”专项行动为主抓手,以“多规合一”建设为牵引,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是产业振兴上,深化改革,加快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全乡土地流转率达到xx%以上,坚持以农业“新六产”为方向,积极培育农业新模式新业态,丰泽农业科技示范园产业融合综合体项目基本完工,全乡xx亩以上种粮大户达到xx家,家庭农场xx个,农民专业合作xx家。蔬菜种植面积xxxx余亩,经济作物种植面积xxxx余亩。建设防护林xxxx亩,新发展用材林xxxx亩。做实做强要素保障工作。完成xx村、xx村、xx三村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xx亩,新增耕地指标xx多亩,整理工矿废弃地xx亩,整合占补平衡用地xx余亩,盘活农村闲散土地指标xx亩。

二是人才振兴上,将人才开发工作提升到重要位置,立足丰泽农业,与xx农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聘请科技顾问名,提供人才、技术支撑,发展新型现代产业。注重本土人才培育,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完成各类人才统计工作,为企业引进本科以上优秀人才名,举办各类活动、培训xx次。

三是文化振兴上,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全面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实施了中学学生公寓和教师公寓楼建设。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巩固提升移风易俗工作,按照一村一党建主题广场的要求,新建文化广场处、文化大院处、村庄文化墙个,组织开展了舞动xx广场舞比赛和第二届随手拍活动,农村移风易俗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位列全市前茅。弘扬时代文明新风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传统文化时代价值,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处,完成了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

四是生态振兴上,深化“蓝天工程”,推进“碧水行动”,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回头看,实施“绿满乡村”十大工程,完成投资.亿元,新建道路.公里,修复道路.公里,建设防护林xxxx亩,栽植苗木xxxx余亩,完成xx亩荒山绿化。高标准打造了xx乡村市级示范点,完善了xx社区、xx社区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严格落实环保检查工作,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全方位抓好秸秆禁烧和秸秆清理工作,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扎实推进。加强砂石整治,将砂石治理工作常态化,集中开展了砂石治理专项集中行动,有效保护了xx砂石资源,维护了河道安全和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绿化建设,实施了“绿满乡村”行动,完成泉河、进军渠生态廊道建设,实施了防护林项目、造林补贴项目、森林抚育项目等,汶上大汶河省级湿地公园项目基本完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1、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历史欠账仍然较多,村集体经济基础较弱,自身造血不足。村集体所有资源总体不足,缺乏特色支柱产业,受现有政策和农村实际现状的影响,村民自主投资建设家园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严重不足,管理服务跟不上,作用难以发挥。近年来,虽然借助上级有关奖补政策,农村道路实现了“村村通”“户户通”、环境整治等政策措施,面貌有了极大地改善,但个别村村级债务缠身,工作任务压力大,除完成应急任务外,处于应付状态;村集体发展思路不够宽,缺乏指向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低。

2、人才引进难,长期留村发展不易,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村级工作环境条件相对艰苦,村民有能力且年富力强的人员外出发展,外出务工人员较多,人才流失大,特别对于xx乡整体位于xx县xx山区,距城较远,又考虑到家庭生活、发展前景、福利待遇等现实原因,难以长留在村里工作,即使暂时能引进一些高层次人才,长此以往很难留住,造成人才流失,农村人才保障与经济转型升级不相适应,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特别是高端人才、企业管理人才严重缺乏。

3、旅游开发进入“瓶颈期”。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周期长,投入巨大、收益见效缓慢,缺乏专业高效团队运营;旅游开发辐射范围有限,知名度切需提升;个别旅游服务环节薄弱,农家乐等配套餐饮娱乐服务不到位,“留不下”游客成为阻碍xx乡旅游整体开发的重要因素。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实施农业产业提质增效行动,实施高标准农田项目、千亿斤粮食项目、高标准农田开发项目等,新建完善高标准农田.万亩,发展高价值经济作物种植万亩,建设茶叶种植示范基地、设施花卉种养殖基地,高价值作物种植比例达到xx%。建设一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农产品加工基地处,建设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处。发展分享农场、共享农庄、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打造大汶河生态旅游休闲小镇,完成大汶河沿岸旅游线路、梅山旅游线路、泉河沿岸旅游线路的打造。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引导扶持丰泽农业、三秋农业、荣茂农业等龙头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农产品质量合格率稳定在xx%以上。

二是实施美丽乡村提升行动。完善美丽乡村规划体系,实施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突出美丽乡村示范引领,重点打造xx村,开展美丽宜居乡村“精品”工程,打造一批xx村、xx古村、xx村、xx村。

三是实施乡村人才培育行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选拔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实施“一村一村官”工程,从企业专业人才中聘用一批村官,担任村团委书记或书记助理,聘请部分优秀企业家担任乡经济发展顾问,形成共谋、共商、共建的氛围。

四是实施农村体制机制创新行动。稳妥推进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农村土地“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探索乡村与城市的需求互动机制。推动新型产业资源创新与服务产品的创新,以服务产品满足对象的需求,探索公共资源性质的公共产品与具体的产业服务产品相结合,共同为社会提供综合性的服务。

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弘扬“实干担当、创新争先”的汶上精神,统筹推进xx乡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二)目标任务及措施。

1.产业振兴。一是把农业农村作为关键抓手,不断提高现代农业水平。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加大土地流转和土地托管力度,加快推进道路建设和水利设施建设,新完善高标准农田xxxx亩,新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家。二是加快建设“宜居宜游、山水相依”精致小镇,以丰泽农业为龙头,积极打造农业“新六产”融合发展先导区、样板田。三是完善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实施“大汶河湿地公园+丰泽现代农业园+梅山古传统村落”xx田园综合体项目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完成大汶河沿岸旅游线路、环山旅游线路、泉河沿岸旅游线路的打造,力争年内引进旅游开发企业到家。

2.人才振兴。立足企业技术人才优势,加强人才创业载体建设,创建人才实训基地。夯实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培育骨干农民队伍。探索“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互助机制,引导企业开展招院引所、招才引智工作,年内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xx人以上,为xx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3.文化振兴。重视农村教育,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培育富有xx特色和时代精神的贤文化,完善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和实践站效能发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巩固提升移风易俗工作。强化社会保障,多渠道开展就业培训、增加就业岗位,实施养老服务体系提质增量工程,实现温馨苑老年公寓市场化运作。

4.生态振兴。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突出生态文明建设。深化“蓝天工程”,扎实推进污染源头防治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和清洁煤推广工作,推进电代煤工程建设。严格落实“河长制”“水十条”,深入开展“清河行动”回头看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突出生态绿化建设,继续实施造林绿化与退耕还林、森林质量提升等重大工程。继续实行绿色准入和生态环境“一票否决”,把住生态关,坚决做好砂石保护工作,守住生态底线。

5.组织振兴。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全会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新征程。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完善党建工作“三张清单”制度,健全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加强基层党的建设,继续推行社区党建“网格化”管理,深入推进“党建示范区扩面”工程。做好新时代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继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所有村集体经济收入现有成果,培塑xx万元以上的村个,培育村集体经济项目个。同时,引导多元化种植提高农民效益、促进农民增收。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十二

xx镇国土面积174.1平方公里,辖10个村委会、117个自然村、207个村民小组,有汉、彝、回、白等25个民族,是巍山北部区域经济中心,也是大理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镇共有脱贫户517户2028人,监测对象40户143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3户77人、边缘易致贫户15户5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10人)。风险消除户11户41人,风险未消除户29户102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23户77人、边缘易致贫户4户1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户10人)。

(一)调整充实领导小组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为确保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根据上级相关要求,及时成立了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统一领导部署和推进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层层压实责任,确保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工作高效有序推进。每月不定期召开巩固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领导小组会议,及时研究分析监测对象、安排部署业务和传达学习相关文件精神。延续脱贫攻坚期间实行的县级部门挂包工作制度、镇级领导和镇级相关站所及工作人员挂村工作制度,根据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划分,调整充实挂村领导和工作人员。同时,优化调整了10个村挂包单位,向3个重点村(新胜、永进、小三家)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9名,强化了驻村工作力量。针对驻村队员变动大、业务不熟等问题,乡村振兴办不定时到各村开展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乡村振兴相关业务及系统操作培训,确保各村业务有序开展。

(二)强化就业帮扶,增加群众收入。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加强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劳务协作、扶贫车间、扶贫龙头企业等途径帮助转移就业,对组织劳务输出和招用监测对象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劳务经纪人给予培训和就业服务补助,xxxx年,全镇发放创业贷款40户800万元,劳动力转移就业22535人,其中建档立卡脱贫户转移就业897人。完成技能培训19期1073人,其中建档立卡户328人,未消除风险29户监测户中共有18户参加过就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证书。鼓励监测对象参与农村公路、水利和基本农田等农村项目建设,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劳务补助等方式予以帮扶,开发植树造林、森林管护、环卫保洁、巡逻值守、疫情防控等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xxxx年全镇共安置公益性岗位276个,其中乡村公岗180人,光伏公岗20人,护林员76人,29户未消除风险监测对象中安排乡村公岗15人,光伏公岗1人。

(三)推动产业、小额信贷等政策措施调整优化和有效衔接。建立产业帮扶稳定利益联结机制。长短结合实施产业帮扶,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支撑,围绕“短能脱贫、长能致富”的原则,宜种则种、宜养则养,“一户一策”进行产业帮扶。xxxx年我镇产业全覆盖项目帮扶8户,帮扶资金2.4万元。创新帮扶方式,对家庭条件较差,但又有一定发展潜力的贫困户,以党建扶贫“双推进”为抓手,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保障和桥梁纽带作用,采取“党支部+贫困户+企业”的帮扶模式进行帮扶。落实小额信贷政策。坚持户借、户用、户还的原则,对脱贫人口落实5万元以下、3年期、免担保免抵押、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等政策,用于发展生产和开展经营。xxxx年共发放168户建档立卡脱贫户小额贴息贷款816万元。

(四)推进项目实施,加快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xxxx年沪滇项目甸中村工业园区柠檬精深加工冷库项目建设。在甸中工业园区新建一座建筑面积为720平方米、容积为3200立方米的冷库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资产归甸中村委会村集体所有,村集体租赁给企业使用,实现资产保值与村集体经济共赢,每年增加17.84万元的村集体经济。甸中村及周边群众通过到企业就近务工,增加务工收入,有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建成后,企业每天能收购柠檬250吨供20天采摘储存周转期,能够储存柠檬2000吨,推动全县柠檬产业发展。项目计划于4月份招投标,5月份开工建设。二是加快推进xxxx年小三家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项目,与巍山家香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以“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贫困户)+保险”的模式,每年至少增加村集体收入19.56万元,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基础设施项目已完成95%,预计xxxx年3月底全部完工。三是完成土地提质增效832户1018.03亩,补助资金152.7万元。大理州国家粮食储备库整体搬迁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将于3月28日在团结村委会召开(一期)开工仪式。顺利推进甸中滇西大牲畜交易市场建设、苍鹭谷田园综合体开发项目,争取万头奶牛养殖示范牧场建设项目顺利落地xx,已于xxxx年12月23日举行项目开工仪式,项目正在稳步推进。

(五)改善人居环境,增强群众幸福感。扎实开展“爱国卫生七个专项行动”,依法做好“环境污染”信访工作,处理环境污染事件5起。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全面落实“河长制”,加强集镇中心区、xx河、深沟河绿化建设和改造提升,新增绿地面积800平方米。实施退化林修复项目2000亩,退耕还林工程1100亩。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完成240座卫生户厕建设和10座1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建设。开展垃圾清理109次,清理垃圾6800吨,拆除“两违”建筑2600平方米,制止违法违规建筑80余起,全镇空气质量、水质量、土壤质量持续向优,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六)扎实开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一是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大三家搬迁点道路通畅、活动场所、厕所等基础设施逐步得到完善;建设高标准农田1.3万亩,涉及6个行政村,覆盖农户11828户34937人,总投资1950万元。永进村委会上乐武和下乐武道路硬化计划今年实施;二是严格执行殡葬改革,扎实开展大墓、豪华墓等专项整治工作,积极倡导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转变观念革除陋俗,树立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尚,扎实推进行政村公益性公墓建设;三是不断提升乡风文明水平,持之以恒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有针对性地开展高额彩礼、薄养厚葬、子女不赡养老人、盲目攀比建房等专项治理;四是发挥村民管理人作用,加强村庄自我治理。制定村规民约,树立“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一家人”的互帮互助互爱意识。

(一)基础设施依然薄弱。脱贫攻坚期间,虽然在乡村振兴基础设施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一些公共设施、垃圾处理设施、仓储物流设施等依然落后,导致村庄与城镇间互联互通水平低下,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比如,新胜村委会熊家营和单家营、团结吾岗山等未通水泥路。

(二)产业发展水平较低。我镇农业产业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链条短,市场竞争力不强,辐射带动力不大。且乡村旅游仅处于起步阶段,大三家、苍鹭谷民俗客栈发展缓慢,对村民收入增加不明显。

(三)农村人才短缺,科技、管理等各类人才的激励保障机制尚未完善。因缺乏产业发展,农村长期外出务工人数越来越多,乡村人气逐渐消退。村庄发展、公共事务管理缺少人才支持。

(四)因自然资源缺乏等原因,导致许多项目难以落地。如永进村委会,水资源缺乏,土地可利用少,导致许多项目难以落地永进,群众增收少,村集体经济收入难。

(五)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严重不足。现脱贫攻坚已转入乡村振兴,许多工作都与乡村振兴挂钩,但基层人少事多,乡村振兴工作人员严重紧张,非贫困村未派工作队员,导致工作人员疲劳,工作效率降低,不利于今后乡村振兴工作开展。

(一)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重点在道路、挡墙、水利设施、消防设施等方面增加投资力度,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结合实际,加大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因户施策,短期发展好外出务工,长期发展好林果业、养殖业,留住人才,增加收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托甸中滇西大牲畜交易市场的资源优势,抓实肉牛产业发展。

(三)扎实开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推进村民自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注重发挥家庭家教家风在乡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逐步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四)加强乡村振兴工作人员力量。建议明确乡村振兴编制,充实乡村振兴办人员,非贫困村选派1名工作队员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确保乡村振兴工作有人抓、具体抓。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十三

灵璧是奇石之乡、钟馗故里、垓下之战古战场,素有“奇石虞姬钟馗画,灵璧三宝甲天下”之美誉,辖区总面积2125平方公里,辖19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30万,耕地211万亩。20xx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社区)308个,20xx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1934户94986人,建档立卡贫困村73个,贫困发生率为8.11%。20xx年全县7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xx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灵璧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经过历年的动态调整和动态管理,现有建档立卡脱贫人口30246户97023人(不含监测对象中的脱贫户)、监测对象20xx户6942人,其中今年新增监测对象27户121人。20xx年、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名扶贫干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13名扶贫干部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一)聚焦责任落实,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防止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不断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先后40次通过县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切实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及时调整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高规格成立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个工作专班,构建“1+5”领导机制,班长均由县委常委担任,并由政府副县长担任副班长,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部门合力共为、镇村推进落实”的工作体系。三是强化部门会商。48家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先后10余次会商协同推进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形成了协调配合、资源共享、高效运转、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四是强化镇村力量。拉紧责任链条,夯实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2名党政班子成员分管有效衔接工作;重组乡镇乡村振兴工作站,配备308名村级乡村振兴专干。五是强化督导调度。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调研有效衔接工作xx次,发现问题28个,解决问题28个;制定《灵璧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工作清单》,常态化开展有效衔接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监督检查;先后8次组织人员深入镇村一线开展督导调研,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督促整改。

(二)聚焦政策落实,保持政策总体稳定。一是抓好衔接政策解读。大力开展政策宣传,组织政策专题培训191场次,不断提高乡村振兴系统干部政策业务水平;通过干部入户、媒体宣传、政务公开等方式开展政策宣传,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二是抓好财政政策衔接。20xx年乡村振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83亿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30719.65万元、统筹整合其他财政涉农资金76xx.8万元),共安排基础设施类、产业扶贫类、就业脱贫类等项目495个,有力推进了乡村产业发展。三是抓好金融服务政策衔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建立健全提前预警机制和风险补偿金制度,坚持日通报、周调度,20xx年发放小额信贷资金2956户1.43亿元,落实贴息资金947.91万元。四是抓好土地政策衔接。继续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省内交易政策,统筹安排不少于5%新增建设用地转型计划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五是抓好人力智力支持政策衔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聘农村教师等263个;培训农技人员1xx人,选派科技特派员88人,引进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70余人。

(三)聚焦工作落实,全力推进重点难点。一是持续开展动态监测帮扶。建立健全网格化监测、信息共享比对、分类帮扶、定期评估等机制,组建3687个网格,配备5172名网格员,构建全覆盖四级网格化防返贫致贫监测体系,累计比对住房、教育、医疗、救助等预警信息4161条,排查并解决各类问题xx59个;新增监测对象27户121人,分类制定帮扶措施92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二是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目前,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务工170人,占搬迁劳动力的80.57%;实施特色种养有38户,对不能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发展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三是持续加强衔接资金和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储备项目2111个,概算投资8.97亿元;20xx年度下达我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07亿元,涉及项目495个,截至目前项目开工率100%,完工率98.79%,支出率97.47%。我县20xx至20xx年共投入扶贫资金27.36亿元,形成资产xx.06亿元,已全部录入国办系统。四是持续实施“一体四联”消费帮扶。认定公布企业164家、产品261个,26家企业成功注册832平台,上线农副产品76个,今年累计帮销产品5.7亿元。

(四)聚焦成果巩固,持续提升脱贫成效。一是落实控辍保学机制。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累计发放困难学生资助资金2980.47万元、受益学生55183人次;“雨露计划”发放资助资金735.15万元、受益4895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6.12万人,无一例失学、辍学现象。二是落实防范因病返贫致贫机制。全面落实健康帮扶综合医疗救助政策,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切实解决“因病返贫”问题,全县家庭医生签约5万余人,脱贫人口就医共计受益39.32万人次。三是落实住房安全保障。建立常态化住房安全保障动态监测、保障、协作机制,开展群众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行动,逐户排查群众住房安全隐患,逐一开展住房安全鉴定,积极推动问题整改,20xx年完成危房改造任务181户,保障了群众住房安全。四是落实饮水安全长效管理。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今年投资2976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41处,实现了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五)聚焦问题整改,确保问题动态清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针对中央巡视整改、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省年中暗访、20xx年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查、市年中督查等各级各类反馈问题,分别成立专项整改推进领导小组,严格按照“谁分管谁负责”原则,常态化开展一线督导、一线调研。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多次召开县直部门会商会、座谈会等,修订完善方案、研究细化举措、会商解决问题。三是强化排查梳理。组织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员5172名,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全面排查,形成问题台账,建立“四项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四是强化挂图作战。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工作,主动对标对表,针对中央巡视整改反馈脱贫攻坚方面问题1个,制定落实整改任务3条,已完成整改;针对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共认领和排查各类问题6个,共制定落实整改任务17条,已完成整改;针对省暗访反馈问题,共认领3个问题,制定落实整改任务13条,已完成整改;针对20xx年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查,共认领9条问题,制定落实整改任务24条,已完成整改;针对市年中督查反馈问题,共认领11条问题,制定落实整改任务27条,已完成整改;针对市42周-44周及47周反馈问题,均制定整改方案,均已完成整改。

(六)聚焦多元帮扶,构建接续帮扶体系。一是接续县级领导联系帮扶。坚持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制度,县级领导划片包干20个乡镇(开发区),实行责任捆绑,指导联系乡镇有序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二是接续驻村帮扶。全县向77个选派村,选派第八批驻村工作干部233名。三是接续定点帮扶。及时调整充实帮扶力量,全县共有各级帮扶责任人6840人,实现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全覆盖帮扶。四是接续县域结对帮扶。深化交流合作,今年以来两地主要领导互访4次、挂职交流干部16人;开展镇村结对共建,实施“南菌北移”“北猪南供”“两园共建”,落实帮扶资金1600万元。

(七)聚焦乡村发展,全面开展五大行动。一是开展特色产业提升行动。立足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引领,深度谋划特色产业项目,投入产业发展衔接资金1.65亿,实施到村项目40个、到户产业项目6897个;巩固建设特色种养业园区74个;持续开展光伏提升行动,累计开发光伏公益岗1.11万余个,今年新开发光伏公益岗1401个,今年累计实现光伏收益6631.90万元。大力推进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灵璧县杨疃镇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打造“一核一带三园”的总体空间格局,计划建成24间智能温控菇房、9条发酵隧道,12月底正式投产运营。二是开展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提升行动。今年以来,举办线下、线上招聘活动200余场次,送岗上门5000余人次,印发就业岗位信息手册(折页)3.5万余份,抖音直播带岗、微信招聘20余次,延续支持扶贫车间务工奖补政策。同时,用好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务工月监测采集外出务工情况模块”,实时监测务工数据,目前务工人数为3.67万人,占20xx年底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的104.56%。三是开展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高标准推进农村改厕、垃圾处理、品质提升等工作,已排查整改问题厕所2506户、新建砖砌式户厕8000户、新建成改厕服务站点15个;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汪塘2632口、沟渠1501公里、无功能建筑3.3万平方米,着力打造特色产业村、党建亮点村、文明示范村。四是开展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围绕高标准农田、中小河流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强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实施县乡路升级改造项目、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自然村通硬化路及联网路项目等92个;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87个;新建桥涵闸泵站184座,疏浚大中小沟44条;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五是开展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城乡教育、医疗、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推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97.23%,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6.69%,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7.8%。20xx年实施校舍维修改造等项目218个,智慧学校建设实现农村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餐工程惠及全县农村10万余学生。健全农村低保救助制度,进一步落实落细兜底保障措施,今年累计保障农村低保对象47.96万人次,发放低保资金1.85亿元。

(一)“四制并举”织牢防贫“保障网”。建立网格化监测机制,创新建立“村组—村两委—乡镇—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职能部门—乡镇—村两委”工作流程,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位,共组建3687个网格,配备5172名网格员,对网格内所有农户实时跟踪、常态监测、及时预警、落实帮扶措施,构建全覆盖网格化防返贫致贫监测体系,累计排查并解决各类问题xx59个。建立信息共享比对机制,充分利用防返贫信息监测系统,每月与住建、医保、教育、公安等部门比对信息,实现数据共享,针对重大疾病、大额报销、家庭重大变故等人群开展全面筛查,对接中国社会扶贫网、水滴筹等公益性发布需求平台,累计发布预警信息4161条。建立定期评估机制,运用大数据做好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筛查预警、数据比对、联合会商机制,部门间数据共享、统筹协作机制正常运转,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每月对监测户集中开展评定工作,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新增监测对象27户121人。建立分类帮扶机制,针对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研究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强化帮扶救助,因户因人施策,及时安排帮扶资金项目,分层分类做好救助,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对新识别监测对象制定帮扶措施92条,筑牢兜底保障防线。

(二)探索农业资源绿色生态循环新模式。灵璧县是农业大县、全省畜牧十强县,适合栽培食用菌的农作物秸杆(麦草、玉米秸、玉米芯等)及禽畜(鸡、牛)粪便丰富,全县黄牛存栏量4万余头,产生粪便约60万吨。我县立足于黄牛养殖和食用菌种植产业主导特色产业,以杨疃镇食用菌产业链为基础,形成园区“畜禽养殖+加工—畜禽粪便+废菌棒—有机肥—农作物”的综合利用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经3次发酵产生食用菌基料,基料全部用于培育种植食用菌,利用后的菌渣,经生产加工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果蔬葡萄、火龙果、番茄等产业基地,产出绿色有机农产品,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目前,杨疃镇拥有24间现代化温控智能化双胞菇房,占地2.42万平方,年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2万吨、畜禽粪便8万吨,每平方产双孢菇30公斤,全年种植8个周期,预计年产量5806吨、年产值约5000万。同时以双孢菇种植生产为核心,在五大振兴上联动出击,以辐射带动全县产业发展,形成特色明显、效果显著和可推广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灵璧样板、灵璧模式。

(三)探索“一体四联”消费帮扶模式。牢牢抓住消费需求升级机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探索“一体四联”模式,以地方馆为主体,联结企业专馆、智能专柜、商超专区和果蔬联盟,打通保脱贫户收益、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利益联结的阻点,立足产销对接、产销匹配,实现利益共享、市场共赢,营造以消费帮扶促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实现多方面帮扶举措融合并进的生动局面,全县累计销售帮扶产品12.4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智能专柜直连直报目标。

(四)“多措并举”筑牢小额信贷风险防范“防火墙”。县级成立金融扶贫服务中心,镇级设立金融服务工作站,村级设立金融村官,在首创“一自三合”金融扶贫模式的基础上,深入推广“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模式,不断完善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联农益农强农机制。通过加强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协助营销等手段,建立小额信贷风险预防、化解、处置机制,实施“一张大保单”保险保障、提前一个月提醒预警到期贷款、风险补偿金“兜底”、逾期乡镇末位调度、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等措施机制,全过程全时段加强风险防控化解。今年7月6日至10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委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围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领域开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年度工作跟踪监测》《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数据监测》两项课题研究,首站来灵开展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持不懈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切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再上新台阶。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十四

乡村振兴办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脱贫攻坚为导向,认真践行“依托城市发展、服务城市建设”发展理念,奋力推动全镇乡村振兴工作再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现将今年以来我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产业振兴为引擎,激活农村发展新动能。

1、关于特色产业。

围绕“挂面”非遗文化谋划产业振兴。

一是弘扬挂面文化。深挖“挂面”历史文化,推动挂面文化与《村规民约》互融互通,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开展志愿者服务。今年以来,开展挂面文化节活动2次、志愿者服务10余次,志愿服务人数3000余人。

二是做强挂面产业。推行“传承人+农户+公司”抱团生产模式,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双品牌战略,依托“魅力中国城”等主题活动推出“一碗面,一座城”城市品牌。目前,全镇累计培育企业20余家、加工作坊500余家,年产挂面50余万公斤、产值2000余万元,人均年增收入2800元。

三是打造挂面小镇。推行“农村展新颜、产村相融合”的文明新村发展模式,加快核心区风貌改造,打造集文化传承、农业体验、观光旅游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地,推行轻钢结构体系和装配式建造新技术。今年,累计接待游客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00万元,建成装配式农房样板5栋。

2、关于村落宜居。

各村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实解决环境脏、乱、差改善村居环境和生活环境,按照建设宜居农村要求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设施完善,环境整洁,社会和谐的标准。村内道路硬化路面平整与外界交通通畅,出行方便,道路两边进行植树绿化,村道卫生状况良好,设有垃圾池,生活污水治理,村内集中(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养殖污水能集中收集在沼气池处理,垃圾日产日清。

3、关于乡风文明。

一直以来不断探索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传播文明新风尚,强化宣传,让文明之风在农村广泛传播,广泛刷写文明墙,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涌现“文明家庭”“和谐农家”户数增加让文明之花在农村盛开,邻里之间更是相处融洽。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20xx年,觉慧村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四好村”。

4、关于村级治理。

坚持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的原则,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代表大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制度,选出保洁员,建立清洁队,为宜居乡村建设夯实基础。重点落实村“绿化”“净化”“道路硬化”等工作,同时积极推进“改厕”“改厨”工作,在推动宜居乡村过程中实施网络化管理机制,网络员积极开展宜居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普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生态理念。各村无“村霸”等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发生率低。

5、村民生活。

(一)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目标,在示范村觉慧村大力发展传统手工挂面的生产,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新发展生产大户16户,营销大户10户,电商5户,从事手工挂面供销人员达200余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8500元,在镇各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各列前茅。全村医疗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5%以上,村内低保、特困人员救助措施到位,落实精准扶贫政策。

(二)加快农村基础设施的完善。

一是完成镇藤椒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金马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喜胜村种养循环现代农业园区建设项目。

二是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在乡村振兴示范带、公路沿线以及场镇投放垃圾分类收集亭位7处,在山寨村日间照料中心、喜胜村“朱珠园”产业基地修建公共厕所2处,在百梨村、金马村、花园村为732户农户实施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为7个村积极申报“美丽·宜居乡村”,入选精品村1个、创建村2个。

(三)稳步推进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持续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在各村组新添置垃圾桶981只,聘请保洁公司日产日清。办理回复环保信访件10件,向5家污染企业发放整改通知书。修建污水处理设施2处,治理黑臭水体2000米米,制止露天焚烧秸秆20余起,拆除违章搭建2000平方米。

(四)扎实有效开展社会治理工作。

一是深化禁毒整治,摸排制毒高危场所310处,摸清75名“六类重点人员”,压紧压实管控责任。

二是抓实信访维稳,常态化排查问题苗头,注重初信初访,化解矛盾纠纷570件次。

三是扎紧安全防线,摸排整治道路交通、塘堰管理等安全隐患14处,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开展综合应急演练1次,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一)学习宣传不够到位。

一是各部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均以项目建设为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内涵和目标任务,思考不全,把握不准,目标不明。

二是宣传不到位,群众对开展乡村振兴战略知晓率不高,思想认识不足,造成了干部和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想法不一,思路不清,积极性不高。

三是组织相关部门干部、村干部及示范村群众外出参观学习的力度不强,在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方面办法不多,造成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经验不足、方法不当、思路不宽。

(二)实施规划不够完善。

一是在制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中,前期调研不够深入,特别是对本地的地域环境、人文特色、资源禀赋等方面考虑的不够周全,没有完整地纳入规划。

二是广泛征求村“两委班子”和群众意见建议不够,不同程度存在规划与乡镇村社实际结合不紧密,制定的规划缺乏群众性、综合性、可行性、超前性、长效性。

(三)部门配合不够紧密。

一是镇各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相互协调配合不够,相互制约因素较多,项目落地难,实施进度缓慢。

二是项目资金利用率不高,特别是在整合资金、捆绑使用方面办法不多,思路不宽,造成资金分散,项目效益难以发挥。

三是项目建设投资力度不足、建设资金缺乏、融资难度较大。加之,项目督促、协调不够,影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

(四)产业结构较为单一。

二是产业化进程缓慢,龙头企业少,且规模小。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精深加工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公司+合作社+基地+农牧户”经营模式尚未形成产业链条。

三是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缺乏专业人才、技能人才和乡村能人。

(一)加强领导,统筹推进。

为全面贯彻落实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文件精神,切实抓好我镇乡村振兴先进示范村创建工作,健全机制成立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形成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高效务实的队伍。

(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规划是乡村振兴建设的龙头,必须结合村实际,始终把高标准、全覆盖的理念融入到规划中,以规划设计提升建设水平。规划村,坚持点、线、面统筹发展,优先对交通区位优越、资源条件丰富、景观资源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的社进行重点打造,具体建设中实行分类指导,要注重从细节入手,因地制宜,差异化、个性化、人文化开展镇、村风貌设计和景观建设,体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体现一村一特色。坚持“小尺度、融自然、承乡愁”的原则,求精,不贪大;求好,不图快,建设一批能体现我镇山水人文特色的“美丽·宜居乡村”精品村。

(三)保护生态,改善环境。

乡容乡貌的打造能间接影响招商引资吸引力。政府把垃圾、污水、绿化等基础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功能配套;加强村庄清洁家园、清洁田园、清洁水源工作。全面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农村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和农村污水治理。村庄绿化实现森林围村,注重房前屋后、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工作,积极发展庭院经济。

(四)产业支撑,增收致富。

继续扩大挂面产业规模,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的特色现代农业园区,打造名、优、特、新农产品,适度推广规模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促进农业现代化。在园区范围内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延伸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强化宣传,营造新风。

加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的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关注、关爱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和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应用《卫生公约》、《文明公约》、“六好”标准等有效手段,促进幸福美丽乡村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井然有序的新村新秩序。发挥好“三讲三爱两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内容的年画、宣传画引领好风气,引导群众形成和展现“四好”新村新农民的精神风貌,形成广泛的社会主义农村新风尚。

(六)整合资金,撬动资本。

实施涉农资金整合计划,用好惠农支农政策,应遵循“性质不变、用途一致”原则归类整合各部门涉农政策资金,向乡村振兴倾斜,各类建设项目、资金优先安排,切实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率,真正发挥有限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带动作用,充分撬动社会资本。

(七)加强督导,狠抓落实。

严格落实乡村振兴工作的职责和任务,强化督导,落实人员,压实责任,确保2021年市级、省级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创建目标的顺利完成。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十五

按照通知要求,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年初主要工作目标指标完成情况。

一是疫情防控科学精准。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5000余份、悬挂条幅200余条、大喇叭广播500多小时;85名网格员共发放告知书2800余份、签订承诺书2800余份、排查返乡人员388人、居家隔离外地来(返)乡人员264人;全乡13个自然屯设立10个疫情留验站,封堵道口136个,156名党员干部、志愿者昼夜执勤,累计登记过往人员5853人、车辆3854台,劝返人员648人、车辆456台;13个巡逻队伍共124人在各村昼夜不间断巡逻,严防外来人员进入村屯;全乡4704户14023人,“吉祥码”注册率为总人口的73%。增设各村屯扫码检测点12点,吉祥码扫码上报次数为40000多次,疫情工作常态化后,乡党委高度重视,确定分管领导,和专职工作人员,要求全乡对外来返乡人员进行零报告制度,时刻紧繃疫情防控这根弦,全乡疫情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二是脱贫攻坚扎实推进。全乡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71户307人,今年完成脱贫12户21人,从而实现全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户危房改造6户,1户c级,5户d级;安装集中式供水3处(锡伯屯村和扎布格村常家围子屯、良种场屯),为分散式供水的贫困户打深水井24眼;贫困户中已有29人外出务工。申请办理县扶贫特岗位28个、公益性岗位5个,建立扶贫车间安置贫困劳动力5人,实现贫困人口项目全覆盖,贫困户年人均收入可达6500元以上,实现稳定脱贫。

三是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年清理生活垃圾10000多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600多吨,动用各种车辆、机械共300台(次),拆除废弃建筑物2处,清理整治农户庭院200个,清理农村道路500公里,清理路边沟渠82.5公里,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1000人次,清理公共场所27处(次),投入资金63.8万元。

四是秸秆禁烧工作持续向好。成立秸秆禁烧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小分队,每个队伍配备2台大风力灭火机,禁烧期间全天候24小时巡查管控;加大农作物秸秆露天焚烧烧管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农户秸秆打包离田,全乡秸秆离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90%以上。

五是农业、水利、林业等工作有序开展。有效调整农村种植结构调整,种植玉米598公顷,大豆577公顷,花生603公顷,旱稻10公顷,杂粮杂豆116公顷,水稻2830公顷;疫情期间为蔬菜生产者申请120多万元补贴款,补贴面积186.6亩,其中温室141.2亩、春秋大棚45.4亩;水利工作继续加强,新建锡伯屯村和扎布格村常家围子屯、良种场屯等3个自然屯安全饮水工程,受益人口1147户3792人,改建上嘎村哈玛站1个自然屯饮水工程;林业工作不断增强。绿化新植和补植重造面积411.7亩,其中新植266.6亩、补植补造145.1亩。村屯绿化7个自然屯,共栽植李子树1.8万株,全乡13个自然屯全部绿化。

六是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全部完成。完成危房改造任务22户,其中c级维修10户、d级改造12户。恢复重建水毁房屋19个。完成厕所改造任务522个,农民的居住环境逐渐向好。

七是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全乡共有15个党支部,342名党员。年初以来,各党支部认真执行制度,党员积极参加主题党日等活动。全体党员2次自愿捐款39190元支持疫情防控。其中,为本乡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和疫情防控捐款14500元;为全国疫情防控捐款24690元。126名党员志愿参加疫情防控,连续24个昼夜坚守在各村屯10个疫情留验站,并坚持在村屯内巡逻,排查登记过往车辆3854辆、人员5853人,劝返外来车辆456辆人员648人。申请上级下拨疫情防控专用党费20000元,其中,11700元用于慰问战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基层党员、干部20人,8300元用于购买疫情防控的警示灯、方便面、火腿肠、矿泉水等物资食品。按时缴纳今年第一季度党费17500元,全额上交存入县委组织部党费账户。利用钉钉软件、等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认真学习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和统筹推进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主题党日等活动,强化党组织示范引领,着力促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号召党员干部深入贫困户,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困难60多个。充分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坚定了打好打赢肺炎疫情阻击战和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2.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取得的主要成绩和获得的荣誉。

一是部级荣誉。

20__年村被评为国家少数民族特色村。

20__年村被评为国家民族法治示范村。

二是省级荣誉。

20__年村被评为民族法治示范村。

三是市级荣誉。

20__年3月,乡被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20__至20__年度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3.完成上述工作所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一是党委书记重视重点工作亲自抓。党委书记在实际工作当中,将党建工作与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相结合,高标准、严要求,牢固确立服务观念,尽心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二是乡党委班子成员推进重点工作齐心抓。党委班子成员每月准时到各自包保村参加“主题党日”活动,讲党课,与党员干部共同学习,并在活动会议上总结阶段性工作,并对当前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推进所包村重点工作任务有效开展。

三是乡村党员干部联系重点工作合力抓。乡村党员干部结合重点工作任务,在脱贫攻坚工作上包户、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上包街路、在秸秆禁烧工作上包片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上包村屯,充分的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4.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一是个别党员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有待加强。在开展群众工作的方式上创新不够,践行宗旨意识不够深刻,服务群众能力不强、不主动,对群众感情不深,有时怕联系群众太多了给自己找麻烦,大多是按照上级的指令完成任务,对群众的关注度有所欠缺。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缓慢。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部分村的道路还没有得到硬化,群众出行较为困难,区外排水淤积堵塞和水土流失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部分村屯还未安装自来水,坎上旱田水利设施不完善,搞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较弱。

三是资源综合利用转化层次不高,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任务繁重。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低,转化水平不高,大量的秸秆废弃物等资源没有得到综合开发和再生利用,白色垃圾等治理和再生利用仍是空白。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现象时有发生。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发展循环经济任务艰巨。

四是各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村屯基础设施建设欠缺。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基本为发包机动地,收入单一较少,开展公益事业比较困难。

五是个别村级“两委”班子的号召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一些党员干部思想观念陈旧、能力不足,基层“两委”班子软弱涣散,缺乏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思想僵化、志气退化、组织弱化“三化”倾向比较严重,致使党组织在村屯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正常发挥。

1.工作基本思路、预期目标、支撑因素。

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抓好党建工作,促进农村各项重点工作的有效落实。20__年粮食产量立争达到4.75万吨,保证粮食稳产;经济总收入由20__年9亿元,增长到9.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万元。

2.重点工作安排情况。

一是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工作。要提高对疫情防控工作的认识,对疫情防控工作常抓不懈,加强对外地来(返)乡人员排查登记,对高中风险地区来(返)乡人员进行严格管控隔离,坚决打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二是加大人居环境整治力度。完善垃圾分类回收工作,提高各村屯垃圾桶利用率,进一步加强各村屯卫生环境督查工作,实现全乡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

三是继续做好保护环境的政策宣传。充分利用农村大喇叭向群众秸秆禁烧相关知识,引导鼓励村民秋季做好秸秆还田和秸秆打包离田销售,组织人员加强对沟渠边、树带边的杂草及时清理,杜绝露天焚烧秸秆的现象发生。

四是加快解决化解资源清收历史遗留问题。完成农村集体资源发包专项清理整治工作,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量化和土地确权的收尾等工作。

五是加大科学种田指导和农牧业知识政策宣传。鼓励农户使用可降解地膜,减少农业污染,提高畜牧业生产整体水平,加强企业合作连赢,对养殖场、户进一步指导帮助组织管理。

六是进一步做好防汛抗旱工作。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抗大险、救大灾,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改善灌溉面积。

七是加强林地的严格管理。督促造林户及时清除林地内杂草,对林地进行抚育,加大植树造林宣传力度,引导百姓转变重耕轻林思想。

3.开展工作的具体措施办法。

一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把致富能力强、学历高、年纪轻、群众反映好的人选成村班子的“领头雁”“带头人”。进一步提高村“两委”班子工作效率、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村民自治有机结合。

二是加强各项重点工作的有效落实。指导各村“两委”班子落实人居环境常态化制度化、解决好各类信访问题、坚持落实落细疫情防控、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进一步提升村干部工作能力、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三是加强各项工作制度的执行落实。监督指导各村“两委”班子长期坚持落实好“四议两公开”《村干部管理办法》等各项工作制度,确保每月准时召开“主题党日”、每月定期进行村务公开、每天准点有人上岗坐班。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各项制度,强化党员干部日常监督管理。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十六

20xx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始之年,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和省、市、县工作安排,我镇切实把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健全工作机制、补齐短板弱项、消除风险隐患。同时,对脱贫攻坚的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提升,好的方面优化提升,不足之处加以完善,从而促进行政村各项事业的再落实、再提升和再完善,加快推进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现就我镇今年以来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过渡期工作机制,持续夯实工作责任

20xx年xx月,镇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制定相关方案,明确了过渡期内有序推进政策体系稳定衔接、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健全社会兜底保障体系、强化项目资产管理等重点任务,深入实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教育服务改善、基本医疗优化、重点帮扶和示范引领等六大行动,对推进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移做了具体安排。随后,镇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又印发了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当前阶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首要任务是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要持续做好对出列村、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动态监测与后续帮扶,同时组织开展覆盖所有农户的风险排查。xx月份以来,我镇完成了8个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与原扶贫驻村工作队人员选派轮换,新轮换的工作队将在帮助村两委在抓好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前提下,重点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的现状,指导帮扶村进一步找准问题、理清发展思路、制定发展规划。为筑起民生第一道防线,各行政村组建了村级防返贫监测网格员队伍,镇内各行业部门成立了防返贫监测工作专班,协同推进防返贫日常监测排查、风险预警信息筛查、专项督导检查等工作,镇、村两级联动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

(二)常态化排查化解返贫致贫风险,持续守住民生底线

对于返贫致贫风险隐患的日常排查,我们主要采取四种方式进行:一是由村级网格员按照一月一轮次的要求,对所有农户进行日常走访排查,一旦发现疑似风险隐患,第一时间报告村两委启动核查研判。二是按照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随机抽取的行政村名单,组织开展“点对点”周调度集中排查,组织力量对抽中村所有农户进行逐户摸排。三是由镇乡村振兴办专职队伍进行重点抽查,对抽查村的脱贫户、低保户、特困供养户、残疾人户、老人户等重点人群进行重点走访,排查风险隐患。四是镇乡村振兴办协调民政所、劳保所等单位,对部门数据进行定期筛查,将预警信息反馈相关行政村组进行核查研判。截至xx月底,我镇已开展8轮次“点对点”周调度集中排查和16个村的重点抽查,累计走访排查农户20xx余户7500余人,筛查疑似风险信息200余条,反馈疑似风险84户、283人,经镇村两级研判,拟新增64户202人纳入监测对象(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均为突发困难家庭。目前,已由民政部门落实低保帮扶措施。

(三)集中开展专项行动,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今年以来,按照省、市、县安排部署,我镇组织开展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大走访大排查”、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集中排查、“农村安全饮水大排查”“我为群众办实事”到村“六查”入户“六问”等专项行动,走访排查范围覆盖了所有行政村常住人口,建档立卡脱贫人口走访比例达到100%,回复解答群众政策疑问820余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1个。从排查情况看,我镇脱贫攻坚期各项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各行政村对个别群众突发生活困难基本能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稳定达标,发生规模性返贫风险较小,脱贫攻坚成果得以有效巩固。

(四)优化财政衔接资金支出结构,持续推进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期,扶贫项目多为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项目,对贫困户精准脱贫提供了有效保障。进入过渡期,为加快推进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我镇明确了过渡期财政资金保障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的方向、目标和任务要求。同时,组织开展了20xx年度衔接资金支持项目和20xx年度储备项目征集工作,建立了20xx年度衔接资金项目库。从资金投入力度看,我们统筹兼顾了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稳定保持了对原有到户到人帮扶项目资金投入的同时,对于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等目前推进全面振兴中的短板弱项,我们明显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更突出了资金投放和项目建设的普惠性,体现了过渡期从集中财力支持脱贫攻坚转向保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阶段性任务要求。

(一)防返贫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工作还需强化

防返贫动态监测网格化管理是今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年度考核评估的重要内容。从目前督导检查各街道看,不同程度存在认识不到位、排查不扎实、纳入监测不及时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个别村组干部认为扶贫工作已经结束,对扩大范围开展防返贫监测存在懈怠情绪,村级未建立定期风险研判制度,对网格员的排查情况不能及时掌握。新组建的网格员对防返贫监测相关政策掌握不到位,在排查中对群众关于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报销、残疾人补贴等方面的政策疑问不能做到准确答复,对疑似风险向村两委报告不及时。村级防返贫监测排查台账、研判记录等工作资料还存在不规范、不完善等问题。

(二)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准备工作还需更扎实

临近年底,脱贫成效后评估工作已启动,我镇也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行政村、行业部门对照评估内容全面做好迎接评估的准备工作。目前,我镇在衔接资金项目进度、小额信贷新增贷款额等量化指标上与上级的任务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前期反馈问题整改、档案资料的规范、集中走访排查、信息系统数据质量等方面,也还需进一步加强工作力度、持续推进。

(三)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力度还需加大

推进有效衔接的首要任务是先补齐发展短板。目前,我们的短板问题还是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一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短板依然突出,虽然我们通过近几年的持续投入,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条件有了明显改善,但日常的管理维护长效机制还不完善。二是产业发展的瓶颈还需有效破解,我们现有农业产业存在结构单一,以农户分散经营为主,集约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不够,产业收益预期不佳造成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不高,发展后劲不足。三是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我们的村集体经济组织目前处于典型的生产缺技术、决策缺能人、产业缺项目的局面,管理粗放、效益低下的集体经济组织既不能解决村集体的发展出路,也不能带动群众共同发展,这些短板造成群众留在乡村难以实现其发展目标,也是我们在过渡期内亟待改善和解决的问题。

一是常抓不懈做好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虽然我镇已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但我们的脱贫成效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全区已脱贫人口中患病、残疾人口占比达1/3,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27%,5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40%以上,脱贫人口自我发展整体能力较弱,发展产业、稳定就业难度很大,依靠兜底保障政策进行托底人群占比大。因此,在过渡期内抓好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仍然是紧迫且重要的任务。我们要强化网格化管理机制的长效运行,建立网格员轮训制度,不断提升网格员的工作能力,让网格员充分发挥一线工作优势,对返贫致贫风险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筑牢我区脱贫人口稳定脱贫,脱贫成果得以有效巩固的首道防线。

二是平稳有序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也是我们过渡期的重要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加大衔接资金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在保持财政投入稳定的同时,加大力度争取上级衔接补助资金,计划20xx年至少支持5个村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提升项目,保持项目数量逐年增长,衔接资金逐年更多地向普惠性项目倾斜,以农村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改善民生、拓展脱贫成果为目的,平稳有序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三是探索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机制。按照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20xx年xx月份印发的《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相关要求,我们要探索创新机制,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遵循市场规律,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支持社会资本将人才、技术、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注入农业农村,引导社会资本与农民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注重合作共赢,多办链条长、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产业,把就业岗位更多留给农民。多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帮农带农的产业,带动农村同步发展、农民共同富裕。

优秀乡村振兴协理员工作总结(案例17篇)篇十七

县委、县政府确定我局为20xx年xx镇xx村美丽乡村建设帮扶点后,我局上下闻风而动,3月底由局领导率领工作人员进驻到村,深入乡村农户调查,开展宣传发动工作。按照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年度工作计划,明确了帮扶工作目标和任务。一年来,我局认真执行《xx县20xx年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方案》,扎扎实实开展了美丽乡村建设驻村帮扶工作。

我局组织党员、干部深入村组,采取召开村民会议、印发宣传材料、开展“三民”活动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大力宣传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相关政策措施,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和省、市、县新农村建设的部署上来;加强对乡镇和新农村建设点的工作指导,着力组织指导驻点村实施“三清六改四普及”和“三绿化一处理”。同时,通过调查了解村情、民情,指导帮扶村制定村庄建设规划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及村落社区建设规划,建好一个文化活动室、一个休闲活动场所、一个宣传栏,制定一套公共事务管理制度,推广“党组织+村民理事会+志愿者协会”、“党支部+合作社+村民理事会”、“党支部+社区+村民理事会”等农村社区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党组织“一联一”共建、党员“一帮一”结对、党务工作者“一带一”联系为主要内容的城乡基层党组织互帮互助活动。

一是根据该村地处城郊,农民没有种菜习惯的现状,引导该村发展特色产业,在水泥厂附近建设100多亩的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并从项目资金中挤出40万元支持蔬菜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同时通过整合各类资源为优秀本土创业人才在资金、技术、项目、信息上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和优越的条件,使其尽快成为带头致富的典型、产业示范的典型,推广科技的典型,进而带动和促进全村经济的发展;二是在水利建设项目上对帮扶村倾斜,年内安排该村小农水项目资金200余万元,修复延伸灌溉渠道5000多米,全面改善该村灌溉条件,目前该项目已基本竣工;三是以改善民生为目标,认真组织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我局积极争取到农村安全饮水项目20xx年在xx镇实施,该项目总投资近1000万元,项目实施范围涵盖xx村委,目前项目正在加紧施工。

我局从基层和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协调资金、项目和技术、人才,确保各项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别是为帮助该村解决建设资金困难,我局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挤出5万元支持该村。

经过近一年的帮扶,有效推进了该村美丽乡村建设,但与县委县政府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好峡办发【20xx】18号文件精神,把xx村美丽乡村建设帮扶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一年来,我以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为人生格言,走村入户,听民意,深入一线解难事,点滴群众事,收获满真情。

刚进入村里工作,村里环境艰苦、交通不便,光是夜晚的那份宁静寂寞让人难以打发,在结对师傅的帮助下,我迅速熟悉情况转变工作角色。熟悉适应新的环境,找准定位,只有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基层,才能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一年来我走遍了村309户人家,如今我与群众交谈的词汇变成了拆迁、抗旱、信访、维稳、百姓、村民等,我想这是因为我的工作生活就是真正的围绕他们的生活而展开。在我走访低保户的时候,深刻感受着他们生活的艰辛,当我走访石堰村八组患有严重的疾病,为病魔所困,丧失劳动能力村民李春燕时,我觉得自己还要做的更多;当我走访因妻患有严重的神经病,孩子正在念高中,一家人所有的负担都压在他身上十组村民张克军时我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当我一家家走进的时候,内心是久久不能平静。我想这就是王本举部长让我们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难、交百家友、吃百家饭的原因,真正让我们看看农村百姓生活的艰苦,真正去理解他们、感恩他们、回报他们!一年来我和我们石堰村的孙会计在各部门奔走为340余名失地农民解决了养老保险,和村两委班子走访累计救助困难群体20多户。

石堰村作为长坂新区的主战场,村干部不眠不休的工作在征地拆迁、信访维稳的一线上。我在石堰村也先后参与了汇智路、一湖一河项目的拆迁工作,在工作中会发现老百姓有很多的利益诉求,会发现有很多难做的群众工作,进一次、两次、三四次门,谈上十次仍然达不成协议的农户也存在不少,我深刻的记得有一个大热天到3组一姓王的农户家中谈协议,由于他不愿意接受现有的赔偿标准,直接不耐烦的对我们工作人员说:

就在太阳底下谈吧。

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到了委屈也感受到了自身能力的不足,发现原来农村工作如此艰难,做农民群众的工作如此复杂,让我倍感压力。在两委干部的共同努力下,目前,我们共完成了近3000亩的土地青苗补偿,63户房屋征收补偿,共引进项目9个,其中2条市政大道、多辉物流园等项目正在全面建设。全面完成了138套安置房、青老年公寓及区绿化硬化等建设,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也高标准完成并投入使用。在拆迁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要保持良好心态服务基层,良好的心态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心态不正,事业难成。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说过:

心态若改变,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

在基层工作要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

三、出谋划策,有一份光荣

我认为在村工作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为百姓排忧解难,为村级出谋划策。作为大学生要经历三重门:

一重门绝知此事要躬行,甘当学习蓄电池;

二重门小荷才露尖尖角,争当村级发展智多星;

三重门激情燃烧竞风流,誓当创业富民引路人。

我在村一年中也积极为村级发展奉献自己的才学并被采用,石堰村近年来由于项目发展,集体经济有一定结余,两委班子都迫切的想要发展,在讨论关于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时,村委会讨论要成立适合村集体收入的公司,我通过调研,形成了《关于壮大石堰村村级集体经济的策划方案》,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在讨论如何规范低保避免矛盾时,我提倡发挥党员和村民代表的作用,通过各位代表投票表决确定低保名单的做法得到了大家的支持,这些都让我感受到了自身的价值,也督促我更加努力工作。

即将离村的我,回首这一年多来工作,有许多艰辛,很多欢笑,更多的是坚守,即将走向新的工作岗位,我愿始终携带一份情怀,始终对百姓饱含深情,深刻理解他们的艰辛,不断提升做百姓工作的能力,在我生活过的这片土地上为这里的百姓切实的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即使有一天:

天空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飞过。

我也愿基层的岁月能洗礼内心,一生带着一份责任前行,不求做的最好,但求问心无愧!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结核病预防心得(模板1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现在,让我们一起阅读一些演讲比赛的获奖者的心得体会,看看他们是如何总结和表达的。

    最新节水保泉倡议书范文(21篇)

    范文范本的选择应该根据自身的写作需求和目标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范例进行学习。范文范本是学习和借鉴的宝库,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到许多优秀的写作技巧和创作方法

    专业音频录制的心得体会(模板15篇)

    心得体会的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请大家注意,以下的总结仅供参考,请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音频录音是一种常见的工作方式

    专业德育及安全工作计划(模板20篇)

    德育工作计划的持续改进和完善是不断推动学校德育发展的关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德育工作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有人说:一个好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班集

    优秀学党史英雄人物心得(案例20篇)

    写心得体会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字表达能力,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新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学生写的真实心得体会,其中有很多有趣和感人的故事。

    实用平安创建工作汇报(模板21篇)

    工作汇报是提高团队整体效能和个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每位员工都应该认真对待。以下是一份精彩的工作汇报范文,它展示了作者的成果和思考,值得一读。兰陵镇平安创建工作情

    优秀房屋租赁押金协议书(案例17篇)

    租赁是指通过合同协议将一定的财产或使用权暂时交给他人使用的行为。租赁市场的发展还带动了二手租赁、共享租赁等新兴模式的兴起。承租方(乙方):xxx甲、乙双方就房屋

    专业统计工作心得范文(19篇)

    在工作心得中,我们可以记录下工作中的艰辛和困难,以及自己所采取的应对措施和取得的成果,这能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宝贵的经验。以下是一些行业专家写的一些关于工作心得的

    热门高危儿管理培训总结(通用18篇)

    培训工作总结是培训师们对自己的一种自我反思和梳理,有助于提升专业水平。小编为大家汇总了一些成功的培训工作总结,供大家学习和参考。一个企业的发展,重中之重,在于人

    实用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4篇)

    培训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巩固所学知识,并且可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培训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质量,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