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

时间:2024-09-17 作者:书香墨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方向。请看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它们对于我们写作有着指导性的意义。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一

(一)以下人员可在我省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

1.户籍在浙江省内的社会人员;。

2.在浙江省办理有居住证且在有效期内的社会人员;。

4.在我省就读的列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本、专科在校毕业班学生和全日制研究生;户籍(居住证)在浙江的列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本、专科在校毕业班学生以及全日制研究生。

5.在我省就读的列入国家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的本、专科师范生,可在毕业前第三个学期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二)报考人员还应当符合以下学历等要求:

2.报考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4.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三)被撤销教师资格的人员,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

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取得合格成绩,只是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的一个必要环节,学历层次、所学专业、身体条件、专业技术资格、技术等级等都是认定教师资格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报考前请详细了解本人拟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所在地的认定条件,建议某些条件有可能会影响自己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人员谨慎报考。

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5号)精神,符合条件的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可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也可自愿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阅读《三峡》教学片段,回答问题。

师:好,让我们一起欣赏你对课文的欣赏,哪位同学先来发言?

生1:第三段主要写春天和冬天的景色,两处互为对比,写出春天是绿色的,冬天是白色的,写出了三峡的秀丽。

师:秀美,秀丽。但是,不是说春天是绿色的,冬天是白色的。这是总说春冬之时景物的特点。

生2:第三段是景物描写,生动描写三峡风光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特点。

师:你这是从总的方面来说的。我们说的是“美点”,哪一点写得好呢?

生3:第三段写“素湍绿潭”,写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潭水,写出了颜色之美。

师:色彩之美出来了,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深潭。除了颜色外,还有形态之美吧,湍是急流,潭是平静的水,四个字写得多美。。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

b.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c.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老师只做引导。

d.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

2.教师在教授某版初中语文教材《关雎》一课时,为学生设置了以下作业:

生:……。

生:好像是比喻……。

生:(大笑)就是比喻把海正卿比作星星了。

师:初一的时候学过的,不闻爷娘唤女声……不闻娘唤女声……这是什么手法?

生:反复。

以下对着本课的设计意图,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

b.教师对学生阅读进行了指导、引领和点拨。

c.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

d.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情感,培养思维能力。

2.【答案】d。解析:在整个教学过程老师并未引导学生感受文章情感。d选项错误。故本题选择d项。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三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6.学完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后,学生感受到“小人物”的故事,这些人物虽然平凡,且有弱点,但他们身上经常散发着优秀品质的光辉,下列不适合用作学生了解“小人物”作品的是()。

a.杨绛《老王》b.李森祥《台阶》。

c.欧阳修《卖油翁》d.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6.【答案】d。解析:《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是张中行回忆叶圣陶的文章。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叶圣陶先生并不是一个小人物。故本题选择d项。

7.学习鲁迅《故乡》,教师讲解“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一句的修辞手法,补充该修辞手法的例句,下列不合适的是()。

a..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安塞腰鼓)。

b.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故乡》)。

c.那里装的什么仙露琼浆?(《紫藤萝瀑布》)。

d.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社戏》)。

7.【答案】b。解析:b项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眼睛像他父亲一样,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故本题选择b项。

8.学习完《岳阳楼记》一课后,学生针对于岳阳楼里的文言知识进行了习题练习,下列习题答案不正确的是()。

a.“臆!微斯人,吾谁与归?”是倒装句。

b.“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是宾语前置句。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是判断句。

d.“然则何时而乐耶?”是疑问句。

8.【答案】b。解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是宾语后置句。故本题答案选b。

9.为了提高教师的授课质量,某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围绕第四学段的学段目标展开讨论,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阅读教学中,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b.在写作教学中,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的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认识,表达力求有创意。

c.在口语交际教学中,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d.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中,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

9.【答案】a。解析:学在第四学段中学生已经学会了默读。同时要求了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故本题选择a。

10.某学校,为了教师们能够更加针对性的教学,顺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设计思路,围绕“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设计思路”展开讨论,下列观点不恰当的是()。

a.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b.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c.各个学段相互联系,相互并列,最终达成总目标。

d.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10.【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对“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设计思路”的理解。c项,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达成总目标。故本题选c项。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四

教学目标是预期学生通过教学活动获得的学习结果。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负责指引学习者按预期的教学目标前进。怎样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呢?第一,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非教师的行为。第二,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非学习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有如下具体的功能和作用。

(一)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教学目标是评价教学结果的最客观和可靠的标准,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针对教学目标。如果教师在教学结束后的自编测验没有针对教学目标,那么就没有测量到所想要测量的教学结果。比如某节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是阅读理解,而测量重点是词汇和知识的记忆,这自然会造成目标和测量的不一致,这种测量是无效的。

(二)指导教学策略的选用。

教学目标一旦确定后,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和使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例如,如果教学目标侧重知识或结果,则宜于选择接受学习,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是讲授教学;如果教学目标侧重于过程或探索知识的经验,则宜于选择发现学习,与之相应的教学策略是有指导的发现教学。

(三)指引学生学习。

上课开始时,教师应该明确告知学生学习目标,这样将有助于引导学生集中注意课中的重要信息,并对所教内容产生预期。

教学目标的分类。

布卢姆等人对教育目标分类进行了研究,并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一)认知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后一级的认知教学目标必须以前面的等级为基础。

1.知识。

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是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认知学习。

2.领会。

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这可以借助三种形式来表明对材料的领会。一是转换,即胃自己的话或用不同于原先表达方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二是解释,即对一项信息加以说明或概述;三是推断,即能够估计预期的后果,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但仍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应用。

指将所学材料应用于新的情境,包括概念、规则、方法、规律和理论的应用。这一层次以知识和领会为基础发展而来,应用代表较高水平的理解。

4.分析。

指能将材料分解成其构成成分并理解组织结构,包括对要素的分析(如一篇论文由几个部分构成)、关系的分析(如因果关系分析)和组织原理的分析(如语法结构分折)。分析既要理解材料内容,又要理解材料的结构,是一种比应用更高的智能水平。

5.综合。

指将先前所学的材料或所得的经验组合成新的整体,包括三个水平:用语言表达自己意见时表现的综合(如发表一篇内容独特的演说或文章);处理事物时表现的综合(如拟定一项操作计划);推演抽象关系时表现出的综合(如概括出一套抽象关系)。综合目标所强调的是创造能力,需要产生新的模式或结构。

6.评价。

指对所学材料(如论点的陈述、小说、诗歌以及研究报告等)作价值判断的能力,包括按材料的内在标准(如材料内在组织的逻辑性)或外在标准(如材料对目标的适用性)。评价目标是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因为它要求超越原先的学习内容,并需要基于明确标准的价值判断。

(二)情感目标。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根据价值内化的程度分为五个等级。

1.接受。

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如课堂活动、教科书、文体活动等)。这包括三个水平:一是知觉有关刺激的存在;二是有主动接受的意愿;三是有选择的注意。这是低级的价值内化水平。

2.反应。

指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并从中获得满足。处于这一水平的学生,不仅注意某种现象,而且以某种方式对它作出反应(如自愿读规定范围外的材料),以及反应的满足(如以愉快的心情阅读)。这类目标与通常所说的“兴趣”类似,强调对特殊活动的选择与满足。

3.形成价值观念。

指学生将特殊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对所学内容在信念和态度上表示正面肯定。这包括三个水平:接受某种价值标准(如愿意改进与团体交往的技能);偏爱某种价值标准(如喜爱所学内容)为某种价值标准作奉献(如为发挥集体的有效作用而承担义务)。这一水平的学习结果是将对所学内容的价值肯定变成为一种稳定的追求,相当于通常所说得“态度”和“欣赏”。

4.组织价值观念系统。

指将许多不同的价值标准组合在一起。在消除他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同时,开始建立内在一致的价值体系。这可以分为两个水平:一是价值概念化,即对所学内容的价值在含义上予以抽象化,形成个人对同类内容的一致看法;二是组成价值系统,即将所学的价值观汇集整合,加以系统化。与人生哲学有关的教学目标属于这一级水平。

5.价值体系个性化。

指个体通过学习,经由前四个阶段的内化之后,所学得的知识观念已成为自己统一的价值观,并融人性格结构之中。这包括两个水平:一是概念化心向,即对同类情境表现出一般的心向;二是性格化,即指心理与行为内外一致,持久不变。因此,这种行为具有普遍性、一致性,并且是可以预期的。其学习结果包括广泛的活动范围,尤其是那些有代表性的行为或行为特征。

(三)动作技能目标。

动作技能教学目标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动作技能方面所应达到的目标。目前,这一方面的目标总是容易被多数不直接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所忽视。

1.知觉。

指学生通过感官,对动作、物体、性质或关系等的意识能力,以及进行心理、躯体和情绪等的预备调节能力。

2.模仿。

指学生按提示的具体要求行动或重复被显示的动作的能力。但学生的模仿性行为经常是缺乏控制的,如演示动作是冲动的、不完善的。

3.操作。

指学生按提示要求行动的能力,但不是模仿性的观察,如按照指示表演或练习动作等。这就是说,学生要能进行独立的操作。例如,教师讲解了显微镜的结构和操作步骤后,学生一步一步地跟着教师操作。

4.准确。

指学生的练习能力或全面完成复杂作业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学生通过练习,可以把错误减少到最低限度,如有控制地、正确地再现某些动作。例如,在进行一段实践之后,学生能自如地调节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或能按正确的方向移动载玻片。

5.连贯。

指学生按规定顺序和协调要求,去调整行为、动作等的能力。例如,能按操作步骤熟练地使用显微镜,能很快地调节照明、焦点和找到样品。

6.习惯化。

指学生自发或自觉地行动的能力,如经常性、自然和稳定的行为就是习惯化的行为。也就是说,学生能下意识地、有效率地、各部分协调一致地操作。例如,在光照较暗的条件下,能很好地调节显微镜的各种装置以得到足够明亮的照明效果。

在实际生活中,这三个方面的行为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例如,学生写字时(动作技能),也正在进行记忆和推理(认知),同时他们对这个任务会产生某种情绪反应(情感)。因此,在教学前和教学中,教师往往需要同时设置这三个方面的目标。

教学目标的表述。

分析教学目标之后,如何予以表述就成了明确教学目标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以下介绍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行为目标。

是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的陈述包括三个要素:一是具体目标,即用行为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写出”、“列出”、“解答”等,主要是说明“做什么”;二是产生条件,即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如“根据参考书”、“按课文内容”、“不用笔算”等,主要是说明“在什么条件下做”;三是行为标准,即提出符合行为要求的行为标准,如“没有语法或拼写错误”、“90%正确”、“30分钟内完成”,主要是说明“做到什么程度”。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中学习的实质是内在的心理变化。但内在的心理变化无法直接观察到。因此,有人提出了内部心理与外部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方法。用这种方法陈述的教学目标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一般教学目标,要求用一个动词描述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内部变化,如记忆、知觉、理解、创造、欣赏等;第二部分为具体教学目标,要求列出具体行为样例,也就是学生通过教学所产生的能反映内在心理变化的外显行为。

任务分析。

所谓任务分析指将教学目标逐级细分成彼此相联的各种子目标的过程。在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件,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先具备哪些能力?”一直追问到学生的起始状态为止,然后把学生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逐级排列出来。通过任务分析,教师能够确定出学生的起始状态;能够分析出从起始状态到最终目标之间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或行为倾向;能够确定出为实现最终目标而需要逐级实现的各种子目标的逻辑顺序。这样做的好处在于,使教学过程微观化、具体化,更便于教师领会和执行。当然,最终的受益者是学生。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五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身体健康。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具有广东省户籍,或人事(劳动)关系在广东省(需持有效广东省内居住证)。

4.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5.广东省内普通高等学校三年级及以上的全日制学生、毕业学年的全日制专科生以及广东省内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学年的全日制在校生,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相应的教师资格。

6.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港澳台居民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有效证件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在内地(大陆)就读师范专业的港澳台居民执行就读省份相应师范生政策。

(二)免考条件。

1.2016年5月31日以前入学的全日制幼儿师范学校师范生、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生和全日制教育硕(博)士可以直接申请认定与所学专业、学段相对应的教师资格。

2.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5号),符合条件的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核,也可自愿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3.根据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关于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成绩全国有效的通知》(教资字〔2012〕24号)精神,已在外省参加过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且取得单科以上合格成绩的考生,在满足我省报考条件的前提下,其合格科目在有效期内可免予考试。

(三)下列人员不得报考。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违纪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第33号令)的相关规定执行。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六

1.教学杨绛《老王》教师尝试引导学生把握本课学习重点,不恰当的是()。

a.把握课文重点字词。

b.把握老王的人物形象。

c.学会善待他人。

d.学习借景抒情的方法。

1.【答案】d。解析:《老王》是当代文学家杨绛于1984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并不是写景抒情散文,手法有人物描写的方法,并没有借景抒情。文章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作者也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社会应不应该以人道主义精神来关心不幸者”。故本题选择d项。

2.教学宗璞《紫藤萝瀑布》教师尝试引导学生把握本课学习重点,不恰当的是()。

a.把握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b.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c.学习本文的空间顺序。

d.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2.【答案】c。解析:本文从花瀑写到花穗和花朵,写作顺序是从大到小、从整体到部分再到个体的逻辑顺序,并非空间顺序。故本题选择c项。

3.教学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本课学习重点,下列不恰当的是()。

a.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b.理解陶渊明这篇文章的创作目的。

c.把握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d.学会知人论世的学习方法。

3.【答案】d。解析:教学重点就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可以称之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知人论世是学习《桃花源记》的一个辅助方法,并非是本课要求准确把握的教学重点。故本题选择d项。

4.阅读两位教师关于《望岳》的作业设计,要求答题。

教师甲:阅读杜甫晚年的诗句,你认为杜甫的诗风为什么发生转变?

教师乙:以语文小组为单位,编一场“对话杜甫”情景剧。

对上述作业设计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教师甲主要目是让学生了解安史之乱。

b.教师乙意在锻炼学生的审美能力。

c.两个作业设计都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d.两个作业设计都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

4.【答案】c。解析:a项,教师甲主要目的是学生能够全面把握杜甫这个历史人物,锻炼学生对比阅读的能力;b项,教师乙是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d项,教师甲没有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故本题选择c项。

5.阅读两位教师关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业设计,要求答题。

教师乙:搜集鲁迅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板报。

对上述作业设计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教师甲意在帮助学生总结鲁迅的一生。

c.两个作业设计都是加深对鲁迅的理解。

d.两个作业设计都能够让学生明白知人论世。

5.【答案】c。解析:a项,《朝花夕拾》是鲁迅的回忆散文集,不能够代表鲁迅的一生;b项,教师乙的作业没有锻炼学生读的能力;d项,教师甲主要是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加深学生对于《朝花夕拾》主旨的感悟,并非知人论世。故本题选择c项。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七

(一)内地(大陆)居民报名参加北京地区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应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已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试,各科成绩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4.具有北京户籍或北京市居住证;或者是本市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大专和本科学生、在读研究生以及在读专升本学生;或者是驻京部队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

5.符合《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具体如下:

申请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考试,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以上学历并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另:在京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和户籍在京的外省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可凭在学信网(http://)下载打印的本人《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报考,其中大专在校学生须在毕业的学年度方可报考(即三年制大专在三年级报考,两年制大专在二年级报考)。

6.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详见北京市教师资格网http:///认定体检要求)。

7.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第33号令)的相关规定执行。

(二)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报名参加北京地区教师资格面试考试应具备以下条件:

港澳居民应持有北京市公安局签发的在有效期限内的港澳居民居住证或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应持有北京市公安局签发的在有效期限内的台湾居民居住证或在五年有效期内的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其他条件、程序和提交材料与内地(大陆)居民相同。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八

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在校本课程“阅读与感悟”的主题活动中,老师向学生推荐了几篇树立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的外国文学作品,以下不适合的是()。

a.《老人与海》b.《高老头》。

c.《大卫科波菲尔》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答案】b。解析:a项中的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形象;c项中的大卫是狄更斯塑造出的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事业成功和家庭圆满的人物;d项中的保尔·柯察金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塑造出为了革命奋斗终身的革命者。b项高老头巴尔扎克塑造出的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故本题选择b项。

2.学习柳永的《雨霖铃》,老师引导学生鉴赏诗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教师让学生举例,和“柳”有关,并与其有相同的情感基调的诗句,下列例句不恰当的是()。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诗经》)。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c.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d.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2.【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诗句是表达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abd三项中的诗句都是表达离别的感伤基调,只有c项纯粹写春天的杨柳。故本题选择c项。

3.教学《鸿门宴》,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词类活用,下列没有词类活用的是()。

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然而不王者。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沛公欲王关中。

3.【答案】a。解析:a项,王即大王;bcd项的王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故本题选择a项。

4.关于虚词的学习是高中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下列是关于“而”字的句子,其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参考答案】c。解析:abd三项中的“而”均表示递进关系;c项中的“而”表转折关系。故本题选择c项。

5.教师安排学生梳理表达交流中的敬词与谦辞,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敬辞类:拜谢、垂念谦辞类:鄙人、敝姓。

b.敬辞类:大驾、芳名谦辞类:薄礼、敢问。

c.敬辞类:奉陪、俯察谦辞类:贱内、拙见。

d.敬辞类:老身、高龄谦辞类:舍妹、薄技。

5.【答案】d。解析:d项,老身是谦辞。故本题选择d项。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九

-->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教师讲解到《游山西村》这一首古诗的时候,要求学生回忆与作者陆游相同流派的人物,下列选项中和作者不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a.辛弃疾b.苏轼c.晏几道d.张孝祥。

1.【答案】c。解析:《游山西村》的作者陆游属于明显的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a、b选项中的辛弃疾以及苏轼是“豪放派”的________,d项中的张孝祥更是被称为南宋初“词坛双璧”之一,也曾写下过名句“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c项中的晏几道与其父晏殊一样都属于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故本题选择c项。

2.在学习《背影》时,老师要求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与“亲情”有关的课文,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这种情感的是()。

a.《金色的鱼钩》。

b.《散步》。

c.《秋天的怀念》。

d.《妈妈的账单》。

2.【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之前所学课文主旨的理解把握以及掌握情况。《背影》所体现的主旨是“父子情深”,a项写的是战友之间的革命情谊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b项《散步》叙写了祖孙三代人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c项《秋天的怀念》是著名作家史铁生的作品,通过写自己与母亲生活的往事,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对母亲离去深深的怀念;d项《妈妈的账单》讲的是小男孩彼得给妈妈开了一份账单,索取他每天帮妈妈做事的报酬,但是彼得无意间看到了妈妈给他的一份账单,多年来的付出妈妈要求得到的回报是0,这份账单体会了母爱的无私与无价表现出了亲情的力量。故本题选择a项。

3.在讲解曹操的《观沧海》时,指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体现了作者的雄心壮志,教师向学生们列举了其他的诗句,下列不适合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答案】d。解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话看似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实则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d表现的是哲理,故本题选择d项。

4.《桃花源记》学完后,学生对“世外桃源”这一成语很感兴趣,老师让学生课下搜集一些从文学作品演化来的成语,下列不恰当的是()。

a.老骥伏枥b.青出于蓝。

c.精卫填海d.扑朔迷离。

4.【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成语大意以及来源的把握。a项“老骥伏枥”选自曹操《观沧海》“老骥伏枥,志在千里。”b项“青出于蓝”选自荀子《劝学篇》“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项“精卫填海”取自神话故事指的是“意志坚决,不畏艰难,颂扬锲而不舍精神”,属于从神话故事中发展来的成语故事而不是文学作品。d项“扑朔迷离”,选自《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故本题选择c项。

5.名著导读活动中,教师向学生推荐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下列合适的是()。

a.乔纳森《格列夫游记》。

b.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

c.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老舍《骆驼祥子》。

5.【答案】c。解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亲身经历写成的一部优秀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就是以他自身的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反映了苏联第一代革命青年不怕困难的精神。故本题选择c项。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十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在校本课程“阅读与感悟”的主题活动中,老师向学生推荐了几篇树立自强不息的人物形象的外国文学作品,以下不适合的是()。

a.《老人与海》b.《高老头》。

c.《大卫科波菲尔》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答案】b。解析:a项中的桑提亚哥是海明威塑造的硬汉形象;c项中的大卫是狄更斯塑造出的自强不息,依靠自己的努力获得事业成功和家庭圆满的人物;d项中的保尔·柯察金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塑造出为了革命奋斗终身的革命者。b项高老头巴尔扎克塑造出的一个吝啬鬼的形象。故本题选择b项。

2.学习柳永的《雨霖铃》,老师引导学生鉴赏诗中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教师让学生举例,和“柳”有关,并与其有相同的情感基调的诗句,下列例句不恰当的是()。

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诗经》)。

b.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c.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d.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2.【答案】c。解析:题干中的诗句是表达依依不舍的离别之情。abd三项中的诗句都是表达离别的感伤基调,只有c项纯粹写春天的杨柳。故本题选择c项。

3.教学《鸿门宴》,教师帮助学生理解词类活用,下列没有词类活用的是()。

a.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b.然而不王者。

c.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d.沛公欲王关中。

3.【答案】a。解析:a项,王即大王;bcd项的王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故本题选择a项。

4.关于虚词的学习是高中文言文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下列是关于“而”字的句子,其中“而”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温故而知新b.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c.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d.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4.【参考答案】c。解析:abd三项中的“而”均表示递进关系;c项中的“而”表转折关系。故本题选择c项。

5.教师安排学生梳理表达交流中的敬词与谦辞,下列分类不正确的是()。

a.敬辞类:拜谢、垂念谦辞类:鄙人、敝姓。

b.敬辞类:大驾、芳名谦辞类:薄礼、敢问。

c.敬辞类:奉陪、俯察谦辞类:贱内、拙见。

d.敬辞类:老身、高龄谦辞类:舍妹、薄技。

5.【答案】d。解析:d项,老身是谦辞。故本题选择d项。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十一

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十单元《酸和碱》课题2《酸和碱的中和反应》为例,教师用“白酒”变“红酒”的魔术实验来引出今天所学的课题内容,过程如下:

【讲解】同学们,我们都很喜欢魔术,它带给我们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对其充满了好奇,接下来老师也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大家要仔细观察,一会儿我会对大家提问了,因为这个魔术跟我们的化学息息相关。

【演示】一个烧杯里装有无色的液体,我们称它是“白酒”,然后我滴加一种试剂进去,瞬间变成了“红酒”,然后我又滴加了一种试剂进去,溶液又变成了“白酒”。

【提问】大家思考一下,这三种物质分别是什么?

【回答】氢氧化钠,酚酞,盐酸(或者其他的说法)。

此处预设的学生的回答就有点唐突了,其实学生如果不看书是不能完全回答上来的,也许能回答出氢氧化钠和酚酞,但是回答不出盐酸,因为他们并没有学习过酸和碱的反应,正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所以这个问题的预设及答案就是有问题的,应该给予足够多的提示或者让学生们自行设计实验验证出那种物质是酸。

2.预设的问题太简单,使学生失去求知欲。

人教版高中教材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三节《化学反应的速率与限度》一节中,学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时,在讲到实验2-6时,教师认为“fecl3是催化剂”这一事实对学生来说是未知的,然后过度讲解和强调,这就造成了学生们失去兴趣,同时也认为老师对教材不熟悉。因为在九年级学习制取氧气时就已经学过fecl3是催化剂了,而且大量习题中都曾提及到。

二、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为例,教师通过实验探究想得出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是守恒的,于是在学生做实验之前就将实验中可能遇到的所有问题都一一罗列出来,用他的话说是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而且他说最后同学们做完实验后,他问同学们质量的关系,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这也是不可能的。

这里有两个问题:

(1)主动罗列出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这样做是完全违背新课标的教育理念的,实验中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应该由学生自己来发现,而不是主动告知。方法有多种,比如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教材提出自己的问题,比如通过观看视频提出问题,或者通过动手做实验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样才符合探究实验的教学。如果仅仅是罗列出来,学生们就失去了探究的欲望,因为没有了趣味性,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2)同学们异口同声的说质量守恒,也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学生们做实验肯定是有各种各样的答案的,有大有小有相等的,不可能完全一样,学生肯定会提出问题的,根据中学生的心理,一旦有问题,是急于得到老师同学的帮助,急于解决的,并且通过自己发现并解决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最透彻记得最牢固的知识。所以说这里的设计是不合理的。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十二

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

狭义的教育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其中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教育。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也是一种实体化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2.制度化教育。

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3.非制度化教育。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二、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学制发展历程。

(一)西方现代学制的类型。

1.双轨制。

2.单轨制。

3.分支制。

(二)发达国家学制改革发展的主要趋势。

1.义务教育的范围逐渐扩展,年限不断延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

4.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三、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学制是学校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具有完整体系的学制是以现代学制的出现为标志。清政府采取“废科举、兴学堂”的措施,开始了中国现代学制改革。

(一)旧中国的学制。

1.1902年,我国正式颁布第一个现代学制——“壬寅学制”,只颁布而没有实行。

2.1904年,清政府颁布并推行了“癸卯学制”,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3.1912—1913年,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

4.1922年,在北洋军阀统治下,留美派主持的全国教育联合会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颁布了“壬戌学制”,又称新学制或六三三学制,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

(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1.1951年颁布的新学制。

1951年10月1日,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新中国的第一个学制,标志了我国学制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2.1995年颁布《教育法》。

1995年《教育法》对我国基本教育制度做出了规定,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十三

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二)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教育目的强调了教育活动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它是教育方针的重要组织部分。

(三)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的层次性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

(四)教育目的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价值表现为其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的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理论。

(一)宗教本位论。

宗教本位论主张使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以皈依上帝为其生活理想,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其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等。

(二)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所以要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的指标。其代表人物有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三)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观点是:要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其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齐等等。

(四)“教育无目的论”

“教育无目的论”是由杜威提出来的。杜威所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目的的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马克思在《资本论》等著作中阐述了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方法。

(三)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四、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

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全面发展教育的整体内容,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关系密切,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共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与统帅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可以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十四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某教材选修部分提供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下列对诗歌的分析,没有运用互文的是()。

a.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

b.《孔雀东南飞》: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c.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

d.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

1.【答案】b。解析:a、c、d采用了互文的修辞;b项是起兴托物,未采用互文的修辞。

2.在学习孟浩然的诗歌《春晓》的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分辨下列描绘春天景色的诗句,与其意境相似的一项是()。

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b.春水无风无浪,春天半雨半晴。红粉相随南浦晚,几含情。

c.楚山青,湘水渌,春风澹荡看不足。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答案】d。解析:a项是朱熹的《春日》,b项是唐代和凝的《春光好》;c项是李珣的《渔歌子》。前三项反映了春日的美景以及诗人对春天的色喜爱。d项是杜甫的《春望》,反映了祖国破碎的凄凉的景色,与题目中展现的欢快的气氛不同。

3.课堂上同学们针对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展开了讨论,下面哪位同学的解释是错误的()。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师”,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从师”。

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中的“水”,是名词活用为动词,“游泳”。

c.“盖失强援,不能独完”的“完”,“结束”。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的“鉴”,“欣赏”。

3.【答案】d。解析:d项“鉴”字是意动用法,“以……为鉴”。

4.高考冲刺时期,语文老师为了鼓舞学生的学习士气,写了几句诗句,下列不合语境的诗句是()。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b.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c.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4.【答案】d。解析:d项表达的是消极悲观的思想,与题目不符。

5.某教师在跟学生讲授作品作品对应时,举了这样几个例子,让学生从中找出错误的一项是()。

a.《旅夜书怀》—杜甫—唐代。

b.《呼兰河传》—萧红—现代。

c.《哈姆莱特》—莎士比亚—英国。

d.《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法国。

5.【答案】d。解析:d项,简奥斯汀是英国小说家。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十五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某教材设置有“感受道家文化”的学习专题,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文献初步了解道家思想。下列文献,适合的是()。

a.《齐桓晋文之事》b.《道德经》。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谏逐客书》。

1.【答案】b。解析:a项《齐桓晋文之事》选自《孟子·梁惠王上》,b项《道德经》为老子所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孔子《论语》,d项《谏逐客书》的作者是李斯。孔子、孟子为儒家学派的代表,李斯为法家代表,只有b选项老子,是道家代表人物,《道德经》又名《老子》,是道家经典著作。故选d项。

2.老师在讲解《囚绿记》一课时,指出这是一篇借物抒情的散文,以下属于借物抒情散文的一项是()。

a.杨朔《荔枝蜜》b.朱自清《背影》。

c.杨绛《老王》d.鲁迅《孔乙己》。

2.【答案】a。解析:b项《背影》,c项《老王》均是回忆性散文,d项《孔乙己》是小说,与题干所要求的借物抒情散文这一体裁不符合,故选a。

3.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不包括()。

a.《奥赛罗》b.《李尔王》。

c.《麦克白》d.《罗密欧与朱丽叶》。

3.【答案】d。解析: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查理二世》。正剧:《罗密欧与朱丽叶》。

4.“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运用的对偶修辞手法使句子简练深刻,找一找下面与它不相同的是()。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d.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4.【答案】c。解析:c选项是反复,其余均为对偶的修辞。

二、案例分析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4分,共8分)。

对以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评价。

一位教师在教学《两条小溪的对话》时,老师让学生分角色表演。有一位学生问:“老师,我能不用书中的原话吗?”老师和蔼地问:“为什么呢?”“因为书中的原话太长,我背不下来,如拿着书表演,又不太好。”孩子说出了原因。“你的意见很好,用自己的话来表演吧。”老师高兴地抚摸了一下孩子的头。果然,这个孩子表演得非常出色。问题:请评价一下这位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

良好课程氛围的形成,建立在师生平等对话的基础之上,师生平等关系的形成是课堂民主的具体体现,教师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权威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学习的伙伴。教师没有了架子,尊重学生的意见,让学生真正感到平等和亲切,师生间实现零距离接触,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逐步形成。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尊重学生意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能够用和蔼的态度面对学生,用“抚摸”等肢体语言与鼓励学生,使学生发挥更加出色,因此,这位老师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十六

按照《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和《教育部办公厅中共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局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师厅〔2019〕1号)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陕西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面试:

(一)身份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户籍或居住证申领地在陕西省的申请人以及驻陕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在校三年级及以上学生和在读研究生)。

2.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根据自愿原则,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二)品德条件: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三)身体条件:身心健康,符合陕西省申请教师资格人员体检标准,考试当年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四)学历条件:

1.报考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

3.报考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的,应当具备国民教育大学专科毕业及以上学历,且具有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中级及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五)已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试,各科成绩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十七

什么人:莫振高是广西一所中学的校长。

什么事:他平时爱学生如爱孩子,为了让学生们拥有更好的学习条件,他到处奔走“化缘”,换来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每年高考后,他都要为贫困学生募捐学费。同时,还用自己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的学业。

什么点:莫振高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既是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也是伟大的灵魂工程师。

核心主题词:平凡。

适用主题词:无私奉献、大爱无言、师德。

2、当下。

什么人:最近有官媒对部分城市“滥用洋地名”的现象提出批评。

什么事:近年来,我国城市的新型建筑偏爱洋名,与此同时,很多具有传统意义和民族特色的地名正在逐渐弱化。事实上,这种情况在许多城市都很常见。热衷于取洋地名,不但体现了国人对西方文化的错爱,更折射出我国当下缺乏文化自信的现状。

什么点:地名虽只是一个代号,但它折射出的是我们对于文化的认同。现代中国人应树立文化自信,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

核心主题词:当下。

适用主题词:文化、传统、继承。

3、自由。

什么人:哈佛大学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学府。

什么事:某次一名法学院的学生偶然发现院徽似曾相识,原来是借鉴了一位捐款人的家族纹饰。然而捐款人所属家族曾是臭名昭著的奴隶主。众多学生认为,这样一个充满种族歧视色彩的标志根本不应出现在哈佛校园。于是他们向学校抗议,要求撤换院徽。

什么点:最终校长宣布废弃老院徽,尊重学生的言论自由,鼓励他们为正义发声。

核心主题词:自由。

适用主题词:思想、独立、言论自由。

4、个性。

什么人:演员艾玛·沃特森曾凭借《哈利波特》中的赫敏一角红遍全球。

什么事:艾玛在片场度过了她的童年。但仅仅利用拍戏的空闲时间复习功课,她就在中学毕业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被三所录取。上了大学后,艾玛专注学业、兴趣广泛,同时热衷社会公益和女权运动。不仅被任命为“联合国妇女署亲善大使”,还发起了女权读书会。

什么点:美丽与智慧并存的艾玛活出了自己的风采,优秀又个性十足的她令人赞叹。

核心主题词:个性。

适用主题词:精彩、丰富、追求。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十八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

(四)符合自治区教师资格认定体检标准;。

(七)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涉危害国家安全、社会稳定,扰乱社会治安等违法犯罪行为及散布“双泛”思想、民族分裂主义言论的;有《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不适宜从教的行为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执行。

2023年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心得体会(模板19篇)篇十九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的具体目标,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b.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c.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

d.可以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多用一些网络用语、历史词等。

1.【答案】d。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所以写作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性,但是也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随意地用网络词及历史词,还应该遵守写作的要求。

2.教师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古代诗文中有关年龄的称谓,全班交流分享,下列总结正确的是()。

a.总角之宴,言笑晏晏(《诗经·氓》)总角:婴儿一两岁。

b.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加冠:男子二十岁。

c.粉淡香清自一家,未容桃李占年华(《梨花》)桃李年华:女子十五岁。

d.余自束发读书轩中(《项脊轩志》)束发:少年七八岁。

2.【答案】b。解析:a.“总角”是__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b.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加冠”指满二十岁。c.“桃李年华”指女子二十岁。d.“束发”指代成童的年龄,即15-20岁;答案选择b项。

3.某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谈及朱自清的散文有“抒情型”与“叙事型”的区分,以下不属于“抒情型”散文的是()。

a.《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b.《绿》。

c.《背影》d.《歌声》。

3.【答案】c。解析:《背影》为叙事性散文。a.《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描写夜泛舟秦淮河上见闻,将感情与风景巧妙融合。b.《绿》为游记性散文,选自《温州的踪迹》详尽描写了梅雨潭的美景。d.《歌声》是朱自清早期的作品,描写的印象风光即为他向往的理想乡。

4.教学杜甫的《登高》时,教师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七言律诗,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

a.《游山西村》b.《无题》。

c.《黄鹤楼》d.《送孟浩然之广陵》。

4.【答案】d。解析:d.为七言绝句。绝句由四句组成,律诗由八句组成,均属于近体诗的范畴。绝句分五绝和七绝,律诗分五律和七律,根据每句诗的字数是5个还是7个来定。

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口头表达与交流的具体目标,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能够根据交际场合的不同,改变自己的交际用语。

b.能够根据交际对象的不同,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

c.语文课程中所说的口头表达与交流的方式是指口头语言表达。

d.演讲、讨论、辩论、朗读都是口头交流与表达的具体体现。

5.【答案】c。解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所以口头语言表达不仅包括口头语言表达,还包括肢体语言等。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爱卫会工作总结报告范文(24篇)

    月工作总结是我们回顾过去一个月整体工作表现的机会,也是改进和成长的契机。这个月我的重点工作是团队培训和员工发展。通过组织多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我有效提升了团队

    实用法治宣讲心得体会总结(汇总19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提升我们的学习和思考效果。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例,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优质作为老员工代表发言稿(案例20篇)

    发言稿的撰写过程需要充分了解听众和演讲的背景,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织内容。阅读优秀的发言稿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水平。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事

    最优新员工安全培训通知(案例12篇)

    通知的格式一般包括标题、正文、发布单位和时间等要素,规范严谨。通知范文中的语言表达和信息层次可供我们借鉴,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各部门:为使公司新进员

    最热沙龙活动的通知大全(21篇)

    通知是组织机构或个人向社会公众宣布重要事项的一种文字形式。通知是一种用于传达信息、安排工作或活动、征求意见等目的的书面或口头形式,它起到提醒、指导、协调等作用。

    精选机床电气实训心得体会(通用18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进行梳理和总结的一种有效方式。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机床电气实训是现代制造工业领域中不

    最热高中化学开学第一课教案设计(汇总17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高中教案的编写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教案实例。2、理解:从微观角

    优质异物管控心得体会总结大全(23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身经历、观点以及感受的总结和思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作为一个生活中不可避免的

    2023年大学生科技创新团课心得体会大全(20篇)

    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个人经历、感悟和领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记录。手里有一份珍贵的心得体会范文,那么,你就拥有了无穷的学习和思考资源。在大学生活中,团课

    优质参观农药心得体会及收获(模板14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增强个人的反思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编精心挑选了一些具有启发性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思考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