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

时间:2024-09-08 作者:笔尘

小学教案是一种对于小学教育活动的详细安排和指导,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要素,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从第三部分中随机选择一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品小学教案,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一

二、新授教学。

活动一:摸球比赛。

师:希望他摸到什么球?我们一起来“黄球、黄球??”

师:哎呀!可惜!

师:女生,xxx做得真端正,你来!“黄球、黄球??”

师:我宣布第一次女生赢了。

师:第二次,想来吗?男生,加油哟!哎!

师:女生,“黄球、黄球??”女生又赢了。

师:还想比吗?

师:啊!男生的运气太不好了!

师:女,想再赢吗?

师:还是女生赢!

师:我宣布(女生获胜)。

师:男生,有什么想要说的?你认为呢?女生,有什么要说的?

师:你们都对袋子里的球都产生了质疑,想看看吗?(慢慢抽出袋子)。

师:这个袋子里的球怎样?(全这个字用得好,都是用得不错,全部也不错哟)。

师:当袋子里全是黄球时,我们任意摸一个,会怎样?你说?你来?

你?

师:当袋子里全是黄球时,我们任意摸一个,一定是黄球。(板书:黄球)。

师:刚才男生从这个袋子,摸到黄球了吗?一次也没有,要看吗?(慢慢抽出袋子)。

师:他们怎么没有摸到黄球呢?和同桌交流一下。谁来说说?(说得不错)你来?(老师就喜欢你这样发言,完整)。

师:那么从这个袋子里摸一个球,一定摸到黄球吗?会怎样?想一想,和同桌商量一下。

师:谁会说?你来?你认为呢?

师:为什么是可能?这个袋子里有?也有?所以摸到的可能是?也可能是?

师:我们来试一试。(师摸三次)现在谁还能再说一说从这个袋子里摸一个球,是什么情况?因为?(板书:可能)。

活动二:选择。

师:请选择。几号?为什么?同桌之间相互看一眼,选对的举手,有错的起立。

师:接着,哪个袋子摸到的不可能是红球?请选择。几号?原因?选对的坐正,有错的起立。

师:最后,哪个摸到的可能是红球?写序号,同桌交流一下原因。几号?理由?对吗?同桌检查,有错的起立。

活动三:装球比赛。

师:真棒!迅速收拾好本子,下面我们八小组进行比赛,想夺冠吗?那就仔细听老师的要求。游戏的名子叫“装球比赛”,小组根据题目先讨论,然后把球装好,装好后坐正向老师举手示意。比一比哪组又轻又快!先请组长拿出球和袋子放在中间。

师:第一个要求:装一袋球,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白球?先讨论,再装!开始!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师:组长起立,把袋子高高举起来,其他人抬头看一下,有不同意见吗?为什么只装白球?组长请坐,把球放好。第一次比赛这三个小组表现得特别棒,其它小组要努力。

师:第二个要求,一起读一下。看明白了吗?开始!组长起立,举起来?为什么这样装?

师:第三个要求,开始!组长!怎么都是黄球?

活动四:说话小结。

师:在这个游戏里,每个小组表现得都很出色!其实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也经常用到一定、可能、不可能。看!

电脑出示:1、太阳()从东方升起。

师:这件事是一定。太阳每天都从东方升起。

2、下个星期一()会下雨。

师:想一想,小组讨论一下!对吗?能填一定吗?

师:有些事情还没有发生,我们谁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3、在扬州春天过后()是冬天。

师:想一想,会填得举手?

师:为什么?能把它改成“在扬州春于过后一定是??”一起说。

4、将来,人类()会登上火星。

师:你也能用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说一说你身边的事情吗?先和同桌谈一谈。

三、巩固练习。

大转盘。

师:下面我们接着玩一个游戏“大转盘”,(出示:转盘)。转盘上有什么?转盘转动时,猜一猜指针会指向哪?可惜,猜错了!(转动)。

师:谁还想试一试。谁坐得最正呢?恭喜你,猜对了!

师:转动转盘,指针会指向哪?谁能准确得说一说。(说得真好)为什么?还有谁更加肯定的说一说。(语气更肯定了)。

师:我们换一个转盘来转一转。指针会指向哪?猜一猜?肯定吗?

师:猜一猜?

师:咦!三次全停在红色,怎么会这样?

师:红色区域大,蓝色和黄色区域小,停在红色区域的可能性大。小朋友真是太聪明了,这可是我们以后要学习的知识。

四、总结: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二

1、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等活动,让学生探索和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把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为平角的探究实验,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同时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的内在结构美。

3、通过数学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一结论。

[教学难点]:

验证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同学们猜谜语。谜语导入:形状像座山,稳定性能坚。三边首尾连,学问不简单。(打一几何图形)。

【评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猜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猜谜语,谜底是一个什么图形?

生:三角形。

师:这节课我们将沿着先前的足迹,继续研究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板书:三角形)。

师:在开心农场里有三兄弟,可是他们最近很不和谐,一直争吵不休,非让大家给评评理,同学们愿意帮朋友这个忙吗?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我们先来听一听他们在争论什么呢?(播放视频)。

师:他们三兄弟在争论什么?生:谁的内角和大?

师:那我们这节课就先研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帮他们解决问题怎么样?(板书:的内角和)。

师:那在研究之前我们是不是得先明确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呢?你来说?

生:就是三角形里面的三个角。

师:老师这有一个三角形,谁愿意把它的三个内角给标出来?并且标上序号?

生:上台标出。

师:请同学们把手里的三角形的纸片用序号标出三个内角。

生:自己标出三角形纸片的三个内角。

师:那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呢?

生:就是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总和!能表示出来吗?1+2+3。

二、猜想实践、科学探究。

1、猜一猜。

生1:我觉得是180度。我的这个直角尺三个角分别是90度,30度,60度加起来180度,我的这个三角尺三个角分别是90度,45度,45度。加起来也是180度,所以我猜三角形的内角和可能是180度。

师:真是善于动脑的好孩子!

生2:我也认为是180度,上节课我们学习的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是60度,内角和是180度。

师:等边三角形的知识学的不错!

生3:我也认为是180度。因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是90度,45度,45度加起来也是180度。所以我猜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上节课的知识你运用的真好!

生4:我也认为是180度,我们知道长方形有四个直角,内角和是360度,长方形可以由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360/2正好180度。所以我也认为是180度。

师:你真善于思考!但是同学们刚才所说的三角形都是一些特殊的三角形,那到底会不会像大家所猜的,任意三角形或者说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同学们有没有办法去验证一下呢?(板书:180°?)。

2探究过程。

a、量一量。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利用老师准备的学具和量角器,用你想到的办法进行验证。在验证之前我们先一起看一下老师给的温馨提示。(课件出示)。

1、正确安全的使用小剪刀,用完之后带上安全帽,放进学具袋里。

用量角器测量时要细心认真。

测量后真实的填写记录表。

(老师在巡视的时候,发现有些学生量的度数加起来并不是准确的180度,但是为了凑成180度,就改变了自己量的度数。老师提示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要实事求是。

(1)小组合作探究。

(2)汇报交流。

师:看来同学们都完成了,请同学们汇报你们都用到什么方法进行的验证?

生:我们小组是利用量角器对不同的三角形纸片的三个内角进行的测量。

师:可以上台展示你们组的验证成果吗?(板书:量)。

生:上台展示验证成果。

b、拼一拼。

师:还有什么好的方法进行验证吗?哪一个小组愿意和大家分享?

生:我们小组利用剪刀剪三角形纸片的三个角再拼一拼的方法进行的验证。

师:(板书:拼)。

师:这个办法真不错可以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吗?

生:我们组就是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剪下来,然后拼成了一个平角,平角180度,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c、折一折。

生:我们小组是用折的方法,同样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板书:折)。

师:能上台折给大家展示吗?

生:我们先把这个角折一下,然后把这两个角折进去,三个角就拼成了平角。

生: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和锐角三角形的折法一样。

师:好,真是个手巧的孩子!

师:你们小组真善于发现!同学们觉得这个方法怎么样?掌声送给他们!其实折一折的方法同样运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只是不用剪了。咱们班的同学实在是聪明了!

3、引导归纳。

师:这些方法虽然不同,但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都运用了转化的策略,把新知识(三角形的内角和)转化成已经知道的知识(平角),这是数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

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不同类型,不同大小三角形的内角和确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这个相同的结论就是?(课件出示不同的方法)。

生齐: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师:同学们现在能帮三兄弟解决问题了吗?(一样大)为什么?(它们都是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它们还需要争吗?(不需要)那我们同学们以后在遇到问题时不应该争吵,而应该静下心来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课件出示三兄弟和解)。

4、课外拓展,积淀文化。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并验证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其实呀,(课件)早在300多年前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帕斯卡就已经发现并证明了这一结论。你们更了不起了竟然探究出了这么多种方法验证了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老师相信只要同学们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探究的精神,一定会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三

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千米,明确千米与米的关系,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用手势表示1毫米、1分米的长度。

2、口答:

50毫米=()厘米5米=()分米。

60厘米=()分米9厘米=()毫米。

3、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的长15()门高2()。

橡皮长40()课桌长60()。

二、探究新知。

1、通过投影出示书本第7页的例3图,“图中的情境大家见过吗?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找二至三名学生回答。对,图上说的是到叶镇还有21千米,到灵山还有23千米,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

2、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情境大家见过吗?找二名学生说说身边的类似问题。你知道千米是个怎样的长度单位吗?(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3、出示例3的图,如果我们用毫米、厘米、米来作单位好不好?为什么?找一至二名学生回答让学生说说他们的原因。(很不方便)在什么情况下我们用千米作单位比较方便呢?(明确计量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

做练习二第1、2题。

第一题: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出行方式连起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进行反馈。

第二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学习设计。

共6课时。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四

1.今天我们用珠子和数位表上一节数学课。

2.复习。

[教师:在数位表中,右边起第一位叫什么位?(个位)第二位叫什么位?(十位)。

教师拿出一个数字卡片1放在个位表示多少?(一个一)。

若数字卡片1放在十位上表示多少?(一个十)。

教师强调:放在不同的数位就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可以表示一个一,一个十,一个百]。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五

教学目标:

1、经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以及与同伴合作的良好意愿,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的特征,形成线段的表象。

教学过程:

一、直观感受,认识线段。

1、如果要把线段用图表示出来,它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小朋友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象一下线段的样子。

2、(课件出示线段图)线段是什么样子的?师根据学生描述介绍端点。

3、学生完整描述线段的特征。

4、再次闭上眼睛,在脑子里记住线段的样子。

6、师:是啊,不管方向怎么改变,只要是直直的,有两个端点,它就是线段。让我们来看看下面那些是线段。(学生辨别线段)。

8、师小结过渡。

二、回归生活,体验线段。

2、(数学书)你能在数学书的封面上找到线段吗?同桌互相指一指。

3、黑板上有线段吗?谁把它找出来?

4、直尺、数学书、黑板的每一条边都可以看成是线段。生活中的线段可多了,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小朋友两人一组,你指给我看我指给你看。

5、全班交流。

三、实践操作,感悟画法。

2、请小朋友选择你喜欢的工具,自己试着画一条线段。

3、交流。你是用什么工具画的?(指名演示画线段)你是怎样画的?

4、谁也是这样画的?你们是用什么工具画的?

5、谁画线段的方法和他们不一样?

7、师:尺子是我们常用的画线段工具,用尺画线段,不仅画得好,还特别方便,尺的用处可大了,将来我们还可以用它来测量、设计图纸。

8、学生用尺任意画不同的线段。全班评议、欣赏。

四、多种方法,深化认识。

1、(出示纸)你能用纸折出一条线段来吗?试试看。

2、交流。你折的线段在哪里?谁折的线段比它长(短)?

3、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围起来,还能拼成我们认识的图形。这些图形各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学生数一数,填一填。)。

4、反馈。猜猜看六边形由几条线段围成?七边形呢?你怎么知道?

5、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线段吗?

6、师:一条线段看起来不起眼,很单调,几条方向不同的线段能围成我们认识的各种图形,许多线段还能组成很神奇的精美图案。(欣赏)。

7、漂亮吗?我们也来试一试,画一画,做一名小小设计师。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六

28、一根木头长8米,要锯成2米长的一段,可以锯成()段,锯一次需要3分钟,一共需要()分钟。

29、一道除法题,除数是6。小明把被除数的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看颠倒了,结果除得的商是4。这道题正确的商应该是()。

30、一个四位数的密码,它的大小载4000与5000之间,百位上的数字是6;十位上与个位上的数字相同,它们两个的和是8,这个密码是()。

31、用一个水盆向一个空的水桶里倒水。如果倒进3盆水,连桶共重7千克;如果倒进5盆水,连桶共重11千克。一盆水()千克,一个水桶()千克。

34、有19位战士来到一条河边准备过河,可是河边只有一只小船,小船一次最多坐4人。想一想,小船至少要运()次,才能将战士全部运过河。

35、把15只鸽子分别装进5个笼子李,想一想,怎样装才能使每个笼子里的数目都不相同?请把鸽子数填在方格里。

36、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李老师买了3副象棋和3副跳棋,共付27元钱。按钱数算,一副象棋可以换2副跳棋。小朋友,你知道买一副跳棋要()钱。

37、小东从第一棵树走到第五棵树用了24秒。如果他从第一棵树走到第十棵树,一共要()秒。

38、用一根绳子量井深,把绳子的一端放入井低,井外还有4米,把绳子对折,用同样的方法量,井外还有1米。这口井深()米。

39、小灵把10个棋子在桌子上摆成了三角形形状。请你移动3个棋子,使三角形颠倒过来,小朋友,你能做到吗?试试看。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七

《加减法的运算》: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万以内加减法的。笔算原则,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加减法算式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混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进行两步计算的混合运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二、笔算加减法复习。

1、完成复习第5题。

(1)学生笔算。

(2)比较每组题的异同之处,万以内加减法笔算法则。

2、分组完成复习第6题。

(1)学生分组练习。

(2)分别说说笔算加减法验算的根据。

三、混合运算复习。

1、完成复习第8题,只口答运算顺序,不计算。

2、学生混合两步式题的计算顺序。

四、课堂作业。

复习第7、8题。

教后随笔:

课题三:千克、克、时、分、秒和直角初步认识复习。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0页复习第9–12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重量及其单位千克和克,进一步掌握千克和克之间的进率,并能比较表示重量的各数大小。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单位时间的观念,以及时、分、秒之间的进率。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角和只角的特征,能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进一步巩固画角、直角的方法。

教具准备:1千克盐、教具钟面、一副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长度单位、重量单位和时间单位分别有哪些?(板书)。

2、揭示课题。

二、千克和克的复习。

1、长度单位复习。

(1)问:长度单位哪个大,哪个小?一米大概有多长?(手势比较)1分米、1厘米呢?

(2)问:长度各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千克和克的复习。

(2)掂一掂1千克盐和1个2分硬币的重量。

(3)问:什么时候应用到长度单位,什么时候应用到重量单位?

三、时、分、秒的复习。

1、问:时间单位有哪些?哪个大?哪个小?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问:1小时内我们可以做多少事情?1分钟内你的脉搏跳多少下?

3、出示不同的钟面,让学生说出所表示的时刻并记录下来。

四、综合练习。

完成复习第9、10题。

五、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

1、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2、找出下列图形中的直角,并说明所用的方法。

3、完成复习第11题。

4、复习画角。

(1)说说画角的步骤。

(2)画一个角。

(3)画一个直角,并用符号标出来。

5、练习复习第12题。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八

教学目标:

2、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3、通过实例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学重点:

1、正确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组织复习旧知。

同学们,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比”,那么,如果我现在告诉你“某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5:4,从这组比中,你能推断出什么信息呢?”(课件出示题目)。

学生自由发言,预设推断如下:

1、全班人数是9份,男生占其中的5份,女生占其中的4份。

2、以全班为单位“1”,男生是全班的,女生是全班的。

3、以男生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全班是男生的。

4、以女生为单位“1”,男生是女生的,全班是女生的。

5、女生比男生少(或20%)。

6、男生比女生多(或25%)。

追问:你还可以从中推断出这个兴趣小组的男生和女生可能各有多少人吗?(请3个学生说说,把握总人数比是5:4就可以了。)。

二、探索方法,建立模型。

1.理解题意。

(1)什么是稀释液?怎样配置的?

(2)什么是按比例分配?

2.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自学数学书p49例题2,思考:

(1)你从例题2中得哪些信息?

(2)1:4表示什么?你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3)你能用画图的方法给同位讲解吗?

(4)方法一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方法二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的?

3.小组展讲。

小结:方法一把各部分数的比看作份数关系,先求每一份,然后再求各部分的量;方法二把各部分的比转化成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直接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2.填空。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8cm,长与宽的比是5:2,长与宽各是多少cm?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九

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概念,并初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分析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会用求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具运用:

长方体、正方体纸盒,剪刀,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什么是正方体的棱长?

2.指出长方体纸盒的长、宽、高,并说出长方体的特征。指出正方体的棱长,并说出正方体的特征。

二、新课讲授。

1.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概念。

(1)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体纸盒,在上面分另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

师生共同复习长方形的特征。请同学们沿着长方体纸盒的前面和上面相交的棱剪开,得到右面这幅展开图。

(2)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正方体纸盒,分别标出上、下、前、后、左、右六个面,然后师生共同复习正方体的特征。让学生分别沿着正方体的棱剪开。得到右面正方体展开图。

观察后,小组议一议。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表面积。

2.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需要计算哪些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

(2)出示教材第24页例1。

理解分析,做一个包装箱至少要用多少平方米的硬纸板,实际上是求什么?(这个长方体饭包装箱的表面积)。

先确定每个面的长和宽,再分别计算出每个面的面积,最后把每个面的面积合起来就是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

(3)尝试独立解答。

(4)集体交流反馈。

老师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板书。

方法一:长方体的表面积=6个面的面积和。

0.70.4+0.70.4+0.50.4+0.50.4+0.70.5+0.70.5=0.28+0.28+0.2+0.2+0.35+0.35=1.66(m2)。

0.70.42+0.50.42+0.70.52=0.7+0.56+0.4=1.66(m2)。

方法三:(上面的面积+前面的面积+左面的面积)2。

(0.70.4+0.50.4+0.70.5)2=0.832=1.66(m2)。

(6)请同学们尝试自己解答教材第24页例2,集体交流算法,请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解答计算正方体表面积的。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材第23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24页做一做。

3.完成教材第25~26页练习六第1、2、3、4、6、7题。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十

教科书第64页例7,练习十四的第3一10题。

使学生学会进行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

将复习中的题目写在小黑板上。

教师出示试题:

1、(35+65)×372、35×37+65×37。

3、85×(174+26)4、85×174+85×26。

5、(80+8)×256、80×25+8×25。

7、32×(200+3)8、32×200+32×3。

“根据乘法分配律,都有哪些算式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为什么?”

教师:根据乘法分配律,第1个算式和第2个算练功的得数应该一样,第3个算式和第4个算式的得数也应该一样。下面大家一起来计算。第1、2、3组的同学的第1题和第3题,第4、5、6组的同学第2题和第4题。大家抓紧时间做,比一比看哪几个组的同学算得快。

“哪几组的同学做的快?想一想,为什么第1、2、3组的大部分同学都那么快就算出了得数?”多让几个学生说一说。

教师:第1题和第3题中,两个数的和都是整百数,整百数乘以一个数当然是很方便的。而第2题和第4题都要先算出两个乘积再相加,比较麻烦。

教师:下面还有两组等式,大家再来计算一下,第1、2、3组做第5、7题,第4、5、6组做第6、8题。

“这次哪几组的同学做得快?想一想,这次为什么第4、5、6组的大部分同学都做得快了?”

教师:第6题和第8题分别乘得的两个积,都有整百数,计算比较方便。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1、教学例7。

(1)教师出示例题:计算9×37+9×63。

教师:这道题是要计算两上乘积的和。

“仔细看一看这道题里的两上乘法计算中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两个乘法计算有相同的因数9,另外两个因数是37和63,它们的和正好是100。)。

“联系上面的复习题,想一想这道题怎样做才能使计算简便呢?“(先把37和63加起来,是100,再同9相乘,得900。)。

“这是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教师,这道题告诉我们,有些题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再来看一看怎样的计算才能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呢?先让学生说一说。

教师概况,首先,要计算的是要两个乘积的和,两个乘法计算要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外两个因数的和又是整百或是整十数,这样的计算我们就可以应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2)教师出示例题:102×43。

教师:这道题是一个三位数乘以一个两位数,我们可以用笔算进行计算,但是比较麻烦。

“想一想,这道题怎样计算比较简便,使我们能够用口算就能算出得数呢?”(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

教师:从上面的复习题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两个加数分别要乘以一个数,而这两个加数中有一个整十数或整百数,就先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乘以那个因数再相加比较简便。现在的题目是102乘以43,想一想,能不能把其中一个因数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使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多让几个学生发言。教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后。

板书:102×43。

=(100+2)×43。

=100×43+2×43。

=4386。

“上面计算中的第二步根据是什么?”(乘法分配律)。

教师概括:两个数相乘,如果其中一个因数可以拆成两个数的和,并且其中一个加数是整百、整十数,这时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做练习十四的题目。

1、第3题,2、让学生口算。当计算101×57和45×102时,3、提问:“你是怎样做的?得多少?”

2、第4题,5、先让学生自己计算。核对时让学生回答。

“如果按运算顺序计算,应该先算什么?”

“怎样计算简便?根据是什么?”

第4小题,如果学生有困难,教题先把算式38×?=38。学生回答后教师把“38×?”中的“?”改为“1”。

“下面应该怎样算呢?”让每个学生先做在自己的练习本上,然后再请一个学生口述计算过程。

3、第7题,7、先让学生独立做,8、然后集体核对,9、核对的要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做的。当核对“26×3”时,10、学生说出计算方法后,11、再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学生发言后,12、教师说明:26乘以3可以写作(20+6)×3,13、根据乘法分配律等于20乘以3的积再加6乘以3的积,14、这实际上是应用了乘法分配律。这就是说,15、我们过去学过的乘法口算有些应用了乘法分配律。这道题中的第7小题应用乘法结合律比较简便,16、第4、6、8、9题应用乘法分配律比较简便。

4、第9题和第10题,18、先让学生独立做,19、核对时要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意义。

(80—30—30)×110;

(80—30×2)×110。

练习十四的第5、6、8题。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十一

1.体验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排列顺序。

2.大胆地用语言表述排列的结果。

1.事先联系好一个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来幼儿园配合幼儿活动。(也可利用图片的方式)。

2.《幼儿画册》(第三册p7)。

1.谈话,引入活动。

师:你家里有几口人?爸爸、妈妈和宝宝一样高吗?

2.游戏:比高矮。

爸爸、妈妈和宝宝比高矮。提问:爸爸、妈妈、宝宝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引导幼儿学说“高的、矮的、最矮的”。

请小朋友按照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顺序给三个人排队。

换一个宝宝再次与爸爸妈妈比高矮。

幼儿做相关练习。

请幼儿翻开《幼儿画册》,仔细观察图中小动物的高矮,然后看清排列的标记,从不干胶纸上揭下小动物,贴在相应的位置上。

鼓励幼儿互相检查,与同伴分享、交流自己的经验。

提供四种高矮不一的物体,鼓励幼儿比一比,说一说。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十二

本节的重点是矩形的性质和判定定理。矩形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非凡的平行四边形,非凡之处就是“有一个角是直角”,因而就增加了一些非凡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矩形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学习的正方形的基础。

本节的难点是矩形性质的灵活应用。由于矩形是非凡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假如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就可以得到许多关于边、角、对角线的条件,在实际解题中,应该应用哪些条件,怎样应用这些条件,经常让许多学生手足无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问题:。

1.矩形的知识,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一些,可由小学学过的知识作为引入。

2.矩形在现实中的实例较多,在讲解矩形的性质和判定时,教师可自行预备或由学生预备一些生活实例来进行判别应用了哪些性质和判定,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3.假如条件答应,教师在讲授这节内容前,可指导学生按照教材145页图430所示,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道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感,有在教学中有切实的体例,使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更轻松些.

4.在对性质的讲解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学生分别对事先预备后的图形进行边、角、对角线的测量,然后在组内进行整理、归纳.

5.由于矩形的性质定理证实比较简单,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思路,由学生来进行具体的证实.

6.在矩形性质应用讲解中,为便于理解把握,教师要注重题目的层次安排。

教学目标。

1.知道矩形的定义和矩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联系;能说出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和矩形的的对角线相等的性质;能推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性质。

2.能运用以上性质进行简单的证实和计算。

此外,从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区别与联系中,体会非凡与一般的关系,渗透集合的思想,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引导性材料。

想一想:一般四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图4.5-l的圆圈中填上“四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字样来说明这种关系:即平行四边形是非凡的四边形,又具有一般四边形的一切性质;具有一些非凡的性质。

(让学生初步感知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的从属关系。)。

演示:用四根木条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具。利用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演示如图4.52,当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内角由锐角变为钝角的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非凡情况,这时的图形是什么图形(矩形)。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十三

1、基本知识:在自主计算的过程中,通过体验,感悟,能归纳总结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

2、基本技能:能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理解算理。

3、基本思想: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尝试计算小数加、减法,并和整数加减法进行比较,渗透迁移类推思想和比较归纳的数学思想。

4、基本活动经验:在竖式计算的过程中积累思考的经验和探究的经验。能正确计算小数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渗透应用意识。

5、四能目标:引导学生读懂情境,从问题入手,经历计算过程,理解算理,并尝试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

6、情感与态度: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认真、刻苦的学习习惯。

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的道理。

幻灯片。

一、课前放松,活跃气氛。

(播放游乐场过山车游玩视频)。

师:视频里这是玩的什么游乐项目啊?大家看完这段小视频有什么感受啊?

生:过山车。我觉得很刺激,害怕,激动、、、、、、(找2-3人)。

生:海盗船,激流勇进、、、、、、(找3-4人)。

师:你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游乐项目吗?

师:好玩吗?听着就觉得很刺激!

师:哇,通过你的介绍我觉得真的很好玩。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揭示任务。

生:碰碰车,旋转木马,旋转秋千,水上滚筒,跳床、、、、、、(找2-3人)。

师:听着大家说的就觉得有趣,在出发之前,你想为游玩准备些什么东西呢?

生:巧克力,伞,照相机,帐篷,水,零食等。(找3-4人)。

师:大家想的真周到!我想带一些食品是必须的。老师为大家在超市里选出了一些食品,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出示课件:薯片、火腿肠、面包、水和巧克力(一起出)。

师:这么多食品,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看谁发现的信息最全。

生:我发现每袋薯片4.29元,每个面包6.45元,一袋火腿肠9.61元,一袋巧克力14.39元,一瓶矿泉水2.58元。。。。。。(找2个学生来说,一定引导孩子说完整话,因为图中的信息多,老师最后在带领学生梳理一遍)。

生:能。

师:那同学们根据其中的两个数学信息自己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着在练习本上用竖式进行解答。

(指名两名学生板书解答过程一个加法问题一个减法问题)。

师:解答完后小组交流一下,你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并且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开始!(孩子交流时,老师参与其中,心中有数)。

设计意图:两位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掌握了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培养学生利用迁移思想尝试解决问题,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放手放学生去尝试。

三、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归纳交流。

师:请大家坐好,刚才大家交流的都很认真,我们先来看看黑板上的这道题,你给大家说一说你提出的是什么问题,是怎样解答的?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他的想法对不对。(学生到讲台给大家边说边讲)。

生:我提的问题是一袋薯片和一个面包一共多少元?

师:你是怎样列式的?

生:4.29+6.45=。

师:大家看看这样列式对不对?

生:4和6都要写在个位上,4和2写在十分位上,5和9写在百分位上。

生:相同数位对齐。

生:找2-3人。

设计意图:本节课的难点就是理解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在第一个孩子表达列竖式方法的时候,老师引导孩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强化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师:请你接着说各个数位上的数怎样相加的?

生:百分位9+5满十向前进一得14,十分位2+4+1得7,个位4+6满十向前进一得10,小数点对齐,最后就是10.74。

4.29。

+6.45。

-------------------------------。

10.74。

师:说的非常好,谁还提出了加法的问题,到前面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2:我的问题是一袋薯片和一袋火腿肠一共多少元?列式是4.29+9.61。

师:这样列式对不对?竖式是4.29+9.61,大家听他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师:你能说说理由吗?为什么写13.9,去掉末尾的0?

生:根据小数的性质末尾的零可以省掉。

师:非常好,根据小数的性质,写横式时末尾的零可以省略不写。

设计意图:对于小数的性质这一所学习过的知识活学活用,使孩子能够注意到问题并能自己解决问题。

师:谁还提出了加法的问题?

生3:我的问题是一瓶水和一袋巧克力一共多少钱?列式是2.58+14.39。

写竖式时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8+9满十向前进一得17,十分位5+3+1得9,个位2+14满十向前进一得得16,最后得16.97.

生:要注意小数点对齐,满十向前一位进一。(找2人说一说)。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知道小数加法列竖式时要做到相同的数位对齐,(板书: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为对齐)计算时满十向前一位进一,不要忘了加小数点。

设计意图:引导孩子自主概括总结的能力,同时为计算小数减法做基础。

师:看来两位小数的加法大家会做了,我们再来看看黑板上这道减法题是怎么做的。刚才这位同学,你说说你提的什么问题?(学生到讲台给大家边说边讲)。

生1:我的问题是一袋面包比一袋薯片贵多少元?

列式6.45-4.29。

师:大家来看看他的式子写得对不对?

生:对。

师:同学们认真听他说说,为什么这样列竖式。

生:我把相同数位对齐。

师:你能具体的说一说,相同数位怎么对齐吗?

生:也就是个位和个位对齐,十分位和十分位对齐,百分位和百分位对齐。

师:这样对齐也就表示什么对齐?

生:相同数位对齐。

师:好,下面是怎么计算的?

生:从百分位算起,5-9不够减,向前借一得6,十分位4变成3减2得1,个位6减4得2,结果是2.16.

师:你做的非常好,谁还提出了减法的问题?

生2:我的问题是一袋巧克力比一袋火腿肠贵多少元?列式。

14.39-9.64。

我把相同数位对齐,百分位9-4得5,十分位3-6不够减,向前借一得7,个位14变成13-9得4,结果是4.75.(学生说完后教师评价)。

师:好,谁还提的是减法的问题,也想给大家展示一下。

生7:我的问题是一袋巧克力比一袋面包贵多少钱?列式14.39-6.45。

我把相同数位对齐,百分位9-5得4,十分位3-4不够减,向前借一得9,个位14变成13-6得7,结果是7.94.(学生说完后教师评价)。

师:解答这道题你有什么要提醒给大家的吗?

生:列竖式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计算时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

师:谁再说说,计算小数减法应该注意些什么?(找两人说)。

师:的确小数减法和小数加法一样,列竖式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计算时不够减要向前一位借一。

设计意图:及时小结并强调计算小数减法和小数加法一样,都要做到相同数位对齐,突出重点。

生1: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再相加。

生2:也可以用和减其中一个加数验算。

师:那小数减法呢?

生1:减数加差。

生2:被减数减差。

师:说的非常好,请同学们把你刚才解决的问题在选择一种方法演算一遍,看你算得对不对。(找两个学生验算黑板上的两个问题)。

(学生做完后看黑板订正黑板上的验算)。

设计意图:计算小数加减法不仅考察学生的仔细认真的计算能力,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验算的好习惯。

师:看来同学们都算对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同学们,老师这收集了几位同学的作业,大家看看他们做的对不对。(出示投影)。

四、巩固练习应用拓展。

一出示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7.0315.6223.47.85。

———————————————————————。

7.018.2610017.04。

(逐一看说理由)。

师:大家来看看这几道题,自己先思考一下每道题有没有什么问题,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师:大家的眼力真好,发现了同学的问题,还帮助他们改正了过来,老师相信大家在计算时肯定不会出现这些错误,我们做几道题试试。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做题积极性,并能发现计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同时也是提醒学生不要犯同样的错误,提高计算正确率。

五、计算下面各题。

师:一共六道题,分成三组。

师:独立列式解答,并展示学生答案,师生共同分析对错,强调需要注意问题。

师:全做对的同学举手,大家真棒。同学们,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方说,去超市买东西,评比体育测试的成绩,比较人的身高体重,都会用到我们今天学习的小数加减法,希望你们能够用这节课的收获去解决更多的生活问题。

师:刚才咱们只做了其中的两道题,剩下四道计算题还有这道图形题是我们书上做一做的题,我们留作课下练习。好,同学们,下课。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1)初步同学认识分米、厘米、毫米,知道这些单位的实际长度,建立相应的长度观念。以和它们之间的进率。

(2)掌握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会用尺量较短物体的长度。

(3)通过直观演示、操作、观察、概括等方法,培养同学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明、能力。

教学重点让同学建立分米、厘米、毫米的具体观念,这也是难点所在。

课前谈话。

过渡:人们为了准确的知道物体的长度发明了直尺。那直尺是通过什么信息告诉我们物体的长度的呢?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直尺。

2.同学观察自身的直尺,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全班整理。

(1)同学观察直尺上有什么?(尺子上有长长短短的线,有数字,大格,小格。)。

指导并板书:直尺上这些长长短短的线有个名字叫做刻度线。(板书刻度线)。

(2)找一找:数字和线是怎么排列的?

(3)描述:相邻的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小格的长度怎样?相邻的长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我们称它为大格,数一数你的直尺一共有()个大格。一个大格里面有()小格。

3.小结:直尺就是通过这些刻度线和数字告诉我们长度的。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十五

教材第3-4页例3。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过程与方法: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则。

明确算理,探究算法

出示例3情境图,说说从图上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可以解决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两个问题并请学生先看第一个问题)

(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理算法

1.求种土豆的面积是多少公顷,我们可以怎么列式?你是怎么想的?(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从上节课的整数乘分数的意义进行类推)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我们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3.学生进行尝试(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式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4.进行交流反馈

重点反馈描画涂色的想法,并在学生讲解后,教师再利用课件进行讲解巩固:

5.得出结果

6.猜想计算方法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十六

1、通过学生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短。

2、通过学生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一般方法。

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具、学具准备:

1、导入:

请同学们把准备好的铅笔和尺子摆在桌面上,同桌两个一起看一看这些物体,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短)

2、比较长短:

(1)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物体有长有短的?你通过什么方法?4人小组讨论。(指

名发言)

(2)总结方法:一般要把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3)谁能用刚才说的方法来比较这两张纸条的长短?(贴在黑板上,板书:长、短)

(4)谁能比较两条毛线的长短?(指名学生上台演示)

(5)自由练习:现在,我们来做个比较长短的活动,同桌2个人,想比什么就比什么,可以比比你们的学具、胳膊、手等等。

(6)抽样演示

(7)练习5、6

3、比较高矮:

(1)我们比较铅笔的长度,可以说这支铅笔长些、那只铅笔短些;如果我们比较两名同学的身高,应该怎么说?(引导学生说出“高矮”)(板书:高矮)

(2)(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同学站起来)谁比较高?谁比较矮?

(3)(请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学站起来)能不能一眼看出来,谁比较高,谁比较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比较出他们两个谁比较高?(小组讨论)

(4)小组汇报

(5)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排队的游戏,四人小组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队。

(6)练习一7、8、

4、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比较长短、比较高矮的方法。其实除了我们今天所说的方法之外,还有很多种方法,我希望同学们多动动脑筋,想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十七

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能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训练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不用计算能准确地判断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

3.使学生养成自觉验算的良好习惯。

教师准备口算卡片若干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说得数。

240÷40360÷90280÷90

400÷80200÷50540÷60

2.教师出示下面的两道除法题,指名两学生到前面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做完后集体订正。

3.指名学生参照上面做的两道题,说一说上一节课总结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

(一)教学例11.

1.出示例11:“计算9730÷78,并用乘法验算。”

教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计算的数都比较小.如果计算的数大了,同学们还会不会算?”

(1)教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这道除法的竖式,先想一想这道题应该怎样算,要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几位?第一次除得的商要写在哪里?”(请一名学生到前面写出竖式,先说一说从哪里算起,再和大家一起计算。)

(2)教师引导学生看题,问:“这道除法题的商是几位数,为什么?”(因为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要用除数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这道题被除数的前两位是97,比除数78大,可以商1。所以第一次除得的商要写在百位上,这样最后得到的商就是三位数了。)

(3)教师:“这道除法最后除尽了吗?”(没有,余58。)“那么我们算得对不对呢?这道题计算的数比较大,要知道自己算得对不对,可以怎么办?”(验算。)“好!现在大家就一起来用乘法验算。”(指名一学生口述验算过程,教师板书,并说明有余数的除法在验算时与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有什么不同。)

2.巩固练习

让学生打开课本第61页,做例11下面“做一做”。教师巡视,个别辅导,着重检查学生写商的位置对不对。最后集体订正,如果有共同的错误,要一起说一说。

(二)教学例12

1.让学生看课本第59页例12。指名学生读题,教师把例12中的三道除法题写在黑板上。

2.教师:“谁能不经过计算就说出它们的商各是几位数?”(指名学生回答.)“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判断最快?”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多种.教师继续引导:“如果让我们计算,当算到哪一步时,你就可以知道商是几位数了?”(只要用除数去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或前三位,看第一次得到的商应写在哪一位上,就知道商有几位数了。)

3.教师小结。我们只要把除数与被除数的前两位比一比就可以知道商是几位数了。如果除数比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小(指着例12的第1题说),商的位数就比被除数少一位;如果除数比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指着例12的第2题说),说明在被除数的前两位上得不到商,商的位数就比被除数少两位.我们看对不对?用这种方法判断一下例12的第3题,商是几位数。

4.巩固练习

让学生看例12下面的“做一做”.先指名学生说出每道题的商是几位数,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再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算出来。

(三)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仍然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只是被除数稍大一些,有的商三位数(板书课题)。除的时候,要按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法则去计算,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特别要注意商的位置不要写错.我们还学会了不用计算就很快地判断出商是几位数,这也可以帮助我们检查计算的有没有错。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十八

师:在动物园的另一角,有一只小蚂蚁饿急了,正在找东西吃呢。忽然它看见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很想吃,可在它周围有许多方格,怎样才能吃到苹果呢?请看图,这儿有提示:蚂蚁往右走几格,再往上走几格到苹果处。我们一起来帮帮小蚂蚁好吗?(老师演示,让学生明白题意)

师:这只小蚂蚁又发现不远处还有一个香甜的香蕉呢,请小朋友自己去帮助小蚂蚁,好吗?你可以看提示(2)

师:这只小蚂蚁的胃口可大了,它还想吃到可口的小青虫和脆甜的鸭梨呢!该怎么办呢?同桌两人可以商量商量蚂蚁该怎么走,然后再画出来。(展示不同的方法)

4、说一说,他们各住在哪里?

5、综合练习(上、下、左、右、前、后、位置)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6页内容及练习一的4~7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实践或游戏情境中进一步体验和深化位置概念。

2.能准确地确定和表述物体所处的准确位置,建立较强的位置感,为今后建立较好的空间观念打基础。

3.让学生在多种活动的参与中体会出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4.在数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使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地确定和表述物体所处的准确位置,建立较强的位置感。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游戏,导入新课。

师:从这个“点指”游戏中我们明白了耳朵、眼睛等都有自己特定的位置,其实任何物体都有它们的位置,那么在生活中如何确定他们的位置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位置。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探究位置

师:经过一周的评选,我们的假期作业终于评出了两名优秀的作业,你们想知道是谁吗?

生:想

(生四下寻找发现无法确定)

师:为什么不能一下就猜出是哪位同学?

生:因为第五组有4个同学,而且每一组都有第4个同学,所以无法确定是哪一个同学

(生自由回答)

师:既要说出在第几组,又要说出是第几个。(板书)

师:他们分别是第五组的第3个(冯铭思)第2组的第4个(韩嘉悦)

生汇报后发给学生奖品,并及时鼓励。

师:按我们现在的座位,同学们看一看,班级一共有几组?

生:一共有6组

师:谁来数一数 生数一数

师:习惯上我们都是从左往右数这是第一组、这是第二组……

请各组同学记住自己是哪一组的,听老师的口令

请第一组的同学挥挥手 请第二组的同学跺跺脚

请第三组的同学拍拍肩, 请第四组的同学站起来转一圈

请第五组的同学笑一笑, 请六组同学拍拍手

师:最近咱班的王爽学习上很有进步,你能说出他的位置吗?

生:王爽在第6组第2个

师:第四组第一个同学请起立(张墨焜)

师:谁是老师的好朋友,请你告诉我你的位置。

(生自由回答)

师:你的好朋友是谁?请小组的同学猜一猜

(生小组合作)

师:请和你的同桌互相说一说你前、后、左、右同学的位置,把第5页的内容填上。

(生自由活动后汇报)根据学生的汇报适当板书

生自由回答,教师适时板书,齐读板书内容。

三、巩固练习

(出示做一做)

根据第一行第2个是猴子这个条件,谁知道狗在第几行第几个?

师:你还能提出 什么问题?

生自由提问

2、星期天小明去看电影,他买了一张8排13号的电影票,他拿着票走进电影院发现有两扇门“单号门”、“双号门”,小明看了看手中的票想:“我应该进哪扇门呢?”哪位同学能帮助他?(出示教科书第8页第4题)

学生分组讨论怎样帮助他。

(我们看单号或双号,只看票上是几号,不用看是几排)

生:先找8排再找13号

师:小明和小丽是好朋友,一个是8排13号、一个是8排12号,他们会坐在一起吗?

生:不会(因为电影院的座位比较特殊,把的在的单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右次是1、3、5、7……所有的双号排在一起,从中间往左依次是2、4、6、8……中间号,向两边逐渐扩大,所以他们不会挨在一起。

专业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案集(模板19篇)篇十九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数数、读数、写数,初步体会数序的含义.。

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

正确书写数字.。

教具、学具。

数字卡片、课件.。

(一)引入。

教师谈话:开学这几天,你认识了几个新朋友?能给大家介绍介绍吗?

1.同学之间互相介召、互相说.。

2.指名回答.。

教师提问:有认识一位新朋友的吗?谁认识了两位新朋友?有更多的吗?

这2个新朋友是谁?

教师谈话:有一位小朋友叫淘气,他也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笑笑.有一天,淘气。

请笑笑到家里做客.。

(二)出示主题图。

教师提问。

1.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

2.他们在玩些什么玩具?请你数一数,说一说.引导学生说出图上的物体数量.。

(学生:他们在玩玩具,有5个积木、4辆汽车、3个皮球等等)。

同时也激发学生数数、用数的积极性.)。

(一)教师提问。

1.你是怎样知道这些物体的数量的?(数出来的)。

2.你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的数、两个两个的数)。

(二)指名数一数.说一说.。

1.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数数比较好?为什么?

思考:如果有更多的物体,又可以怎样数数呢?

(三个三个的数、五个五个的数、十个十个的数)。

2.小组合作:数出铅笔盒里文具的个数.(指名展示,全班交流.)。

3.如果你想请你的新朋友到家里做客,你准备怎样做?

学生1:我准备拿2个洋娃娃请好朋友玩.。

学生2:我准备拿4辆小汽车请好朋友玩.。

(三)揭示课题。

教师板书:玩具(1、2、3、4、5)。

(四)指导书写.。

(指名板书)。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他们写的怎么样?那么怎样写才能写的又漂亮又规范呢?

出示田字格及示范字。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字你有什么感觉?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练习怎么写的.(生描示范字,师巡视指导.)。

(五)比较数序.。

1.看图数数.。

教师谈话:淘气和笑笑玩的高兴及了,妈妈给他们准备了一些水果.。

出示水果图。

教师提问:都有那些水果?各有多少个?你是怎么知道的?

教师明确:1、3、5叫单数,2、4叫双数.。

2.比一比.。

什么水果最多?什么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4.数序。

教师谈话:2个好朋友刚吃过水果,动画片开始了.。

出示火车图。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大学生自我介绍英语秒范文(20篇)

    自我介绍并不是自夸或吹嘘,而是以真实、客观的方式介绍自己,让对方对你有一个正确的了解。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编写的自我介绍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大家好!我是一个乐

    实用旧机动车买卖合同在哪范文(14篇)

    买卖行为的顺利进行需要市场的规范和公平,保护消费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尤为重要。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买卖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证照种类:_______

    热门玩的心得体会(案例19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过去所经历的事情进行思考和反思的重要方式之一。继续往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值得品味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吸引你的注意力。百度作为国内最大的搜索

    实用护理工作计划及周安排大全(16篇)

    护理是一项需要团队合作的工作,护士们和其他医护人员一起协作,共同为病人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以下是一些护理领域的专家观点和研究成果,希望能够启发你对护理工作的思考

    热门出租房屋安全责任书范文(14篇)

    租房还可以节省购买房屋的大笔资金投入,使资金更加灵活运用。租房是一种解决居住问题的方式,不仅可以提供临时的住所,还可以满足个人的需求。在如今房价高企的情况下,租

    优秀参观药店的心得(汇总1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在学习或者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改进自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药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

    优秀经理助理半年工作总结范文(14篇)

    一个月的工作充满了成果和收获,通过写月工作总结可以更好地记录和分享这些成果。接下来是一些经过精选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本人20xx年10月

    最优门窗培训销售技巧和心得大全(18篇)

    参加培训课程后,我深感写一篇培训心得是对自己学习成果的一种肯定和总结。以下是一些培训心得分享,希望能给参与培训的同学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帮助。1、说话要真诚。只有真

    精选垃圾分类倡议书应该(通用18篇)

    范文范本可以激发我们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研究和欣赏,拓宽我们的文学视野和审美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各位同事:把xxxxxx建

    最优企业反担保合同(模板17篇)

    担保是一种风险管理手段,在借贷交易中起到保障债权人利益的作用。担保在房地产交易中也有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担保与房地产相关的资料。开户金融机构及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