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十四篇)

时间:2024-11-20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最新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十四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最新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十四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篇一

教材第47-48页练习十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计算题卡片

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20

17 10

1330

2130

4320

3240

51 70

6330

7210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44

3213

4211

2123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 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1、笔算。

1244

3213

4211

2123

2332

4121

2223

3412

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

2、3911

3131

2333

2224

1241

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

1、列竖式计算。

3421

3113

1212

2211

1125

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

1、连一连。

1810 860

3112 605

20xx 180

5511 372

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3、李老师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在实际练习中,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列竖式计算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篇二

两位数乘两位数。(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2.通过分步、多层次练习,巩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能运用其解决问题。

难点:用多种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学生快速翻看课本第41~57页,看看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

2.自主整理: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整理。

3.小组交流,互相补充。(教师巡视并指导)

4.汇报:本单元学了哪些内容?(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两位数乘两位数:

①口算乘法。

②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法、进位乘法。

③解决问题:用连乘、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5.教师课件出示本单元的知识思维导图,组织学生一起回顾各小点的具体知识。

(课件依次出示各题)

1.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口算和笔算。(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2)组织学生小组中议一议题中的问题。(教师巡视并指导)

(3)点名学生说一说。(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2.教学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3题。

(1)学生先独立完成计算。(教师订正)

(2)发现规律。

①师:计算第一排算式的两个乘数之间的和,再分别计算出得数并比较积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先计算,再小组交流。

②学生汇报发现。

③教师小结:两个乘数的和一定时,两个乘数相差越小,它们的积越大,当两个乘数相等时,积最大。(课件出示小结)

(3)组织学生用第二排算式验证规律,并说一说。

3.教学教材第58页整理和复习第2题。

(1)学生读题,了解题中信息。

点名学生说一说已知条件,对回答不完整的,给予补充。

(2)师:第一问有几种解决方法?

引导学生回顾用连乘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课件出示答案,集体订正)

(3)第二问要求什么?该怎样列式?

点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有疑问的学生,集体订正)

(4)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第三问,点名说一说。(课件出示示例及答案)

1.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1题:93 700 380 780

6800 54000 120 20xx

第2题:256 289 324 484

888 2640 20xx 774(竖式略)

2.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4、5题。(点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第4题:28×22×6=3696(个)或28×(22×6)=3696(个)

第5题:1260÷7÷9=20(元)或1260÷(7×9)=20(元)

3.完成教材第59页“练习十三”第6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1)8×4×9=288(人)或8×(4×9)=288(人)

(2)288÷6÷3=16(人)或288÷(6×3)=16(人)

(3)答案不唯一,例如:参赛的男生有多少人?

288-120=168(人)

本单元结束了,你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篇三

教材第47-48页练习十

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

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

多媒体课件 计算题卡片

一、复习整理

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3420=答案

1710=答案

1330=答案

2130=答案

4320=答案

3240=答案

5170=答案

6330=答案

7210=答案

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

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1244=答案

3213=答案

4211=答案

2123=答案

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 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过程。

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二、巩固练习

1、笔算。

1244=答案

3213=答案

4211=答案

2123=答案

2332=答案

4121=答案

2223=答案

3412=答案

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

2、3911=答案

3131=答案

2333=答案

2224=答案

1241=答案

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

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4、第5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

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列竖式计算。

3421=答案

3113=答案

1212=答案

2211=答案

1125=答案

2、每个胶卷售价21元,买14个交卷要用多少元?

3、每箱苹果重13千克,32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11个,15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

四、思维训练

1、连一连。

1810 860

3112 605

20xx 180

5511 372

2、小华每天坚持写13个毛笔字,他在7月和9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

3、李老师买了2个足球,张老师买了4个篮球,王老师买了1个足球、1个篮球、3个网球,他们每人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在实际练习中,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列竖式计算的能力。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篇四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

2、理解用第二个因属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的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进行还进位的笔算乘法。

教学难点: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的问题。

教学过程:

同学们,上课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头聪明且爱动脑筋的兔小妹住在森林深处的城堡里,一天,它正准备出门拔萝卜,可它家门前被几块大石头挡住了去路,是搬也搬不动,推也推不开。于是它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发现石头上面有一些数学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石头才会消失。但兔小妹也被这些问题难倒了。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生:愿意!

师:真是一群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出示复习题:

1、口算。

15×10 24×10 25×20

2、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41×2 123×3

师:同学们,你们帮兔小妹解决了这么多的难题,真棒!那你们有信心接受接下来的考验吗?

生:有。

1、学习教材第46页例1。

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认真观察的态度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从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生:王老师去书店买书,买了12套,每套书有14本,她在想一共买了多少本

师:如何列式呢?请把你的算式写在练习本上。开始!

生:14×12=

师:你能不能运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探究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这个问题呢?开动你们的小脑筋去想一想,做错没关系,老师喜欢肯动脑筋的孩子。

组织学生用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把讨论的结果记录在练习本上,然后各组选代表说出本组的想法,展示各组不同的计算过程和结果。

生1:14×10=140(本)14×2=28(本)

140+28=168(本)或14×12=168(本)

生2:

12×10=120(本)12×4=48(本)

120+48=168(本)或14×12=168(本)

生3:12=3×4 14×3=42(本)42×4=168(本)

生4:……

师:你们把这个问题回答得这么完整,真是了不起。那同学们,为了计算更简便,你们还有更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生:列竖式(也就是笔算)。

老师讲解笔算的'过程,强调该注意的地方。

2、总结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1、看谁算得又快又准。

2、啄木鸟治病:

课本练习十第1题、第2题、第4题。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1)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

(2)再用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

(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篇五

在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过程中,学生已经理解了笔算的算理,知道了 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因此,本节课主要利用几何图形理解算理和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迁移,让学生自主建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

知识与技能

1. 使学生经历探索和利用几何图形去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相关运算算理,并能正确地处理计算过程中的进位问题.

2、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迁移新知的能力。

3、使学生在经历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激发探索计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并渗透德育教育和培养学生认真细心、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1、能够简单利用几何图形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掌握计算中为什么进位。

让学生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计算法则。

学生课前准备:练习本和文具

教师准备: ppt课件、题卡、动物卡片、水果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和学生互动,<游戏水果蹲>

学生分四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并选一类水果.最后,选出一组水果获胜.

二.复习

利用课前水果蹲获胜水果小组,引出复习习题,并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一边计算一边想你是怎么计算的)23×13= (一名学生板演,其他同学在本子上做)

师:通过复习出示(两位数成两位数笔算)板书

三.新知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 创设情境。

师:刚刚同学们在做题时,老师看到一位学生的桌子上有一盒酸奶,老师很好奇,我想采访一下他。

师采访。xx你喜欢喝酸奶吗?

(课前准备一生说:是的,老师,妈妈说每天喝一盒酸奶对我长身体有好处。)

师:妈妈做的真好。同学们,你们喜欢喝酸奶吗?--------每天喝一盒酸奶是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同学们春风小学的孩子们每天也喝一盒酸奶,今天我们就去帮帮春风小学解决一个有关酸奶的问题.你们愿意帮忙吗?

生:愿意。

2.出示课件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片,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找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和简单说说几何图形)

生:说出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师:那么你们会列式吗?(找生列式)

生列式,师板书48×37=

3.引出估算

同学们,在课下,咱们班有两位同学在预习时遇到了点困难,请同学看。(观看视频)

视频中的两个同学起立寻求帮助。以此引出估算的多种方法。

预设

(1)生:因为48≈50,37≈40,50×40=20xx(盒),所以大约需要20xx盒酸奶

(2)因为48≈50 50×37=

(3)37≈40 48×40

师:那么实际需要酸奶的盒数比20xx多还是少?为什么?

生回答。

4.引出笔算

同学们现在春风小学,要给学生们配备营养餐中的酸奶,想知道具体需要酸奶的盒数,你们能帮忙吗?(请同学们在题卡上完成 第一题,并同桌之间说一说。找一名学生到前面板演,并找2名同学结合几何图形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计算后,师:同学们这么快就帮助春风小学解决了困难。老师替他们感谢你们。谢谢大家。

师: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白板,你发现了什么?

生找异同。

师总结:这种利用以学知识学习新知的过程就是迁移思想。

出示课题进位和迁移。

那么同学们通过对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的学习,并结合刚刚计算的过程,你能说说如何笔算吗?(小组合作完成题卡2题。小组讨论,最后由组长写出讨论结果)

小组汇报和补充完成此内容。(运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给予鼓励,例如数学家就是这样说的)

找2名同学说,再大家加重音齐读。重要的事说三遍。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先用一个乘数的个位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计算中哪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2.再用这个乘数的十位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3.然后把两次乘得的

5.巩固练习

同学们你们能独立计算了吗?有几只小动物迫不及待的和大家见面了,同学们请看 。老师选一位同学帮大家选择一种可爱的小动物。(选择后生做后面题)

在学习新知时错的生展示.

6.小结。

同学这节课的功劳可真不少。帮助春风小学解决了困难。那么同学们在大家帮忙的同时你有什么收获呢?

生说一说

7.拓展。同学们说的太好了。那么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会用到今天所学内容吗?在以后的数学课上咱们还会和它见面吗?

8.布置作业

教材51页6题

9.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进位)

23×13=299 48×37=1776(盒)

答: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篇六

教材第63~64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五第1题。

1.使学生在笔算两位数乘一位数和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步理解和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挂图

1、计算

提问:用一位数乘多位数,我们该怎样计算?

小结:在计算一位数乘多位数时,用这个一位数依次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哪一位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2、口算

27×20 82×40 52×60 12×90

18×30 24×50 19×70 53×20

提问:两位数乘整十数你是怎样口算的。

1、出示教科书第62页的例题1。

(1)出示主体图,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题例题1:妈妈到书店买了一套书,共12本,每本24元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要求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该怎样列式?

4×12(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教师:24乘2,我们已经回算,23乘12我们还没学过,这是用两位数乘的乘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内容。

提问:谁能把24乘12转化成我们已学过的知识呢?以4人为一小组讨论。

(3)汇报:一种可以把12本书分成10本和2本两部分,我们可求出10本书多少钱,再求出2本书多少钱,然后把这两部分的钱加起来的就是妈妈要付的钱。

教师:刚才我们求妈妈买12本书用288元,计算时一共用了3个竖式,大家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这3个竖式给并起来写成一个竖式呢?

(4)讲解24乘12竖式

刚才的一不我们是先算什么?怎样算?教师讲评时用纸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盖住。那计算2乘24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2乘4表示8个一,再算2乘2表示4个十,合起来是48,在48的旁边注明24×2的积。此时,教师揭去盖在第二个因数十位“1”的纸,并问:

第二步要再算什么?怎样算?(第二步算的是10本书一共多少钱,用10乘24,得240,在240的旁边注明24×10的积)

教师对着竖式说明:十位上的1表示10,所以用十位的1乘24就是用10乘24,先用10乘4得40,4要写在十位上,个位写0,再用10去乘2,得20,但这个2表示2个十,10乘2得到的20应该表示20个十,20个十就是200,所以这个2必须写在百位上,因此,要在240的旁边主抿4×10的积。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把10本书的钱和2本书的钱加起来,也就是把48和240加起来,得288。)

说明:在把两个乘积加起来的时候,个位上是计算8加0,0只起占位作用,为了简便,这个零可以省略不写,边说边把0擦掉。

请一个同学复述一遍竖式计算的过程。

(5)提问:这个竖式同前面的三个竖式有没有联系?哪种方法更简便?

2、议一议:怎样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3、引导小结,归纳笔算方法。

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做一做。

(1)先看23×12,提问,两个因数分别是多少?

69是用哪位数与第一个因数相撤的积,下一步应该用哪位数去乘第一个因数?乘出的积是多少?

23乘13得多少?

(2)其余的题目独立完成,要求列竖式,最后教师讲评。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练习十五第1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篇七

第四单元回顾与

1、在现实的情境中,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复习简单的单位换算;

2、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热情。

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1、回顾

复习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面积单位、长度单位的比较,面积与周长的比较;

2、关于周长与面积公式的`优化: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能还是运用自己原来经常运用的方法,既“自己喜欢的方法”,这是可以的。在解决每一个问题的过程中及几个问题解决之后,要对几种方法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逐步引导学生优化自己的解题方法。对于长方形周长来讲,不管是四条边长分别相加还是(长+宽)×2这种方法,都能把长方形的周长求出来。但有一点不利因素:长时间这样运用公式不利于学生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其实(长+宽)×2本身就是数学抽象以后的公式,是乘法分配率在长方形周长计算过程中的应用。

3、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之间的互化,

是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强化训练的,可以采取集中训练的办法。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不能一味地计算,要寻求更好的办法,如对比辨析进行训练就是好的办法,如:

5米=()分米,5平方米=()平方分米

就是对比辨析的办法。这就是一个整合学习内容的学习过程,同样也是建构的需要。

第十课时

1、熟练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热情。

灵活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默写公式

1、长方形的面积=;长方形的周长=。

2、正方形的面积=;正方形的周长=。

6平方米=()平方分米9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4平方分米6平方厘米=()平方厘米300公顷=()平方千米

307公顷=()平方米280000平方米=()公顷

⑴一间教室地面的面积约是35()。

⑵一块手帕的面积是3()。

⑶方桌高7(),桌面面积大约是63()。

⑷一把小刀约10()。

二、我们常常说“周长一条线,面积一大片。”

(1)请你用彩笔描出下面图①的周长。(2)请你用铅笔涂出下面图②的面积。

三、列式算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四、量一量,再算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五、解决问题

1、足球场的长是105米,宽是69米。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琪琪住的房间地面是长4米,宽3米的长方形,现在打算铺上地板砖。如果每铺1平方米需要85元,铺完这块地面需要多少元?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篇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初步掌握笔算方法,理解算理与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进行自主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增强相互交流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在理解算理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过程:

老师这里有一组口算题,谁敢在没有见到题目之前就把手举起来。请同学来口答,其他同学与老师一同判断正误.(出示课件)

(1)星期天,小红和妈妈一起去购书。课外读物每本14元。

a、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数学信息

b、小红如果买2本课外书,应付多少元钱?让学生独立列式并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4×2=28)(老师引导询问学生: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c、由旧知识引入新知,引出本节课的内容,买12本,应该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列式:14×12(板书:算式)引导学生回答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两位数乘两位数(引出课题,板书)

(2)探究算法

1、借助点子图探究口算方法

(1)先在点子图上圈一圈,再写出算式

(2)互动交流: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3)汇报展示

2、探究笔算方法

(1)动手操作:让学生尝试自己列竖式(让一名学生板演,老师参与指导)

(2)学生汇报计算的思路重点讲解笔算的列竖式

a、很多学生都只会算一半(24×2);

b、十位上的1乘24得出的积,该怎么写?为什么?(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10乘个位上的4,表示10个4,就是40,把4写在十位上;10乘十位上的2,表示10个20,就是200,把2写在百位上)

3、让学生从竖式中找寻口算方法。

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用竖式计算时,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和十位分别同第一个因数相乘,再把两次的积相加。

(见练习纸)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篇九

1、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运用乘加(或减),除减(或加)两步计算解问题。

2、借助习题中的事例进行环保教育,增强学生保护益鸟益虫、保护环境的意识。

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解答问题方法,为学生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

1、口算

320×3 6×7 4×61 5×4 60×4

20÷4 36÷6 84÷4 600÷3 306÷3

2、计算

20×3+6 88―15×3 72×2―100 20―45÷3

60÷3+50 99÷3―25 4×8+3×6 2×9+5×4

要求:①观察算式,说一说运算顺序。 ②计算结果,鼓励学生用口算。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需要我们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今天,老师这里又有一个数学问题,你们可以帮助老师来解决吗?想想看吗?

(1)出示题目:看图观察,把学生带人生活情境。

(2)提示问题。可同时接待多少位客人?

(3)收集信息:①圆桌有7张,方桌有6张;②每张方桌可以坐4人,每张圆桌可以坐4人。

(4)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自放手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再进行汇报。学生的方法可能有:

① 4×7+4×6==52(人)

② 4×(7+6)或(7+6)×4=52(人)

每种方法,要求学生说明理由。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不同的方法,了解各种方法的特点,为选择简捷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打下基础。

(5)及时训练:课本第103页的第9题。

①说一说,题目描述的情景。②整理题目的信息,所求问题。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④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教师要进行简要总结。

(l)出示题目:学生观察,结合题目情境对学生避行环保敏育,说明益鸟益虫的好处。

(2)提出问题:小鸟比青量导天多吃多少只害虫?

(3)收集信息数据,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让学生独立思考确定解诀问题脚步骤方法,切实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解决问题

后,让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

①先让学生收集题目的信息数据:两种规格的牙刷一种是8枝买32元。另一种是1枝买4元。

②提出问题:“买哪一种便宜”,你可以用什么方法比较?

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然后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可能有几种不同的方法。

第一种:32÷8=4元4元5角一4元=5角

第二种:4元5角×8=34元34元一32元=2元

第三种:32÷8=4元4元<4元5角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篇十

笔算乘法(教材第49页例2及第50页练习十一第1~2题)。

1。让学生通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2。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培养认真细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多媒体课件

78×11= 33×21= 24×12= 14×12=(组织学生独立计算,并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

师:上面这几道计算题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乘法,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较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揭示课题:笔算乘法(进位)

1。导入:仔细观察图片,你获得了哪些信息?大家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呢?

2。例2:课件出示例2情景图。

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

师:你从题目中获得了什么信息?应该怎样列式计算呢?

引导学生列式:48×37=

3.各组讨论:怎样计算48×37。

师:请把想出的计算方法写在纸上。

4.组织交流。

师:各组展示本组的算法。不容易说清楚的,就写在黑板上。

(1)48≈50 37≈40

50×40=20xx

大约20xx盒。

(2)40×37=1450

8×37=296 1450+296=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3)48×30=1440 48×7=336

336+1440=1776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4)48×37=1776(盒)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5。师生评议。

(1)请学生说一说,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2)教师对学生发表的意见给以肯定或补充。使学生了解每一种算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师:先用个位的7去乘48,乘得的结果的末位同个位对齐,计算中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用十位上的3去乘48,乘得的结果的末位同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3)重点评议笔算。

用检查竖式每一步计算的方式,再现笔算过程。在此基础上,夸赞学生:能用刚学过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解决今天的新问题。并且,能正确解决乘的过程中的进位问题。你们真棒!

6。引导学生归纳小结计算方法:

乘数是两位数的乘法,先用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这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去另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与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

1。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1题。

完成计算后,组织交流。说出笔算的过程,加深学生对笔算过程的了解。

23×34=782

54×29=1566

47×62=2914

78×82=6396

2。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十一第2题。

独立计算,集体订正。根据班上出现错题的情况,和学生一起讨论错误的原因,请学生订正错题。请学生注意:计算时要认真仔细。

1。请学生讨论笔算乘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并交流。

2。教师强调: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每次乘得的数的末位应该和哪一位对齐。还要注意记住进位数,正确处理进位问题。

完成数学书第51页练习十一第6―7―8―9题。

笔算乘法(进位)

例2:48×37=1776(盒)

一共需要1776盒酸奶。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篇十一

2、师布置任务:

师生自查、互查预习单第页。

预习存疑,二次探究

通过预习,我收获了什么?

我还有哪些疑问?

针对课前预习的预习单第页,进行简单的梳理,并全班互相解决预习存在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导。

师:看来大部分同学预习的都非常棒!不会的'小朋友也不要灰心,接下来就更深入的探究吧。

教学教科书第53页例4。

1、课件出示例4情景图。

三年级女生要进行集体舞表演。老师将要参加表演的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平均分成3组。每组有多少人?

2、阅读与理解。

(1)学生读题,获取信息。思考:已知什么?要求什么?怎么列式?

(2)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要把60人平均分成2队,每队再平均分成3组,要求每组有多少人?

3、分析与解答。

(1)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2)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方法一:

可以先将60人平均分成2队,列式为:60÷2=30(人);

再求把30人平均分成3组,列式为:30÷3=10(人)。

方法二:

先求出一共分成多少组?列式为:2×3=6(组);再求每组多少人?列式为:60÷6=10(人)。

(4)如何列综合算式呢?学生讨论交流并汇报。

方法一:60÷2÷3=30÷3=10(人)。

方法二:60÷(2×3)=60÷6=10(人)。

答:每组10人。

4、回顾与反思。

(1)通过以上的分析、解答,思考:如何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呢?已知总数,如何求平均数?

(2)学生讨论、交流。

(3)引导学生汇报、归纳。

验算:10×3×2=30×2=60(人)或者10×6=60(人)。

结果与已知相等,计算结果正确。

小结:除法用乘法进行验算。已知总数,求平均数,就是用总数÷平均数的份数。

1、指导完成“做一做”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3页的“做一做”,教师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看题,教师可以提示学生看清楚题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再回到题中收集相关的信息数据。

提问:题中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你收集到了哪些相关数据?

让学生独立在本上完成此题,展示学生解题的过程。

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思路。

2、引导学生看第54页的第2题,引导学生按照“看问题―手机信息数据―列式解答”这样一种思维顺序去独立思考,完成此题。

让学生汇报自己的解答过程,并展示,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1、请完成典中点剩余习题。

2、预习新课,完成预习单页。

方法一:方法二:

60÷2=30(人)2×3=6(组)

30÷3=10(人)60÷6=10(人)

60÷2÷3=30÷3=10(人)60÷(2×3)=60÷6=10(人)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篇十二

1、使学生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3、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体会探索发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掌握算法;体会算法多样化和灵活性。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体会算法灵活性。

1、根据情境图,分析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问题1:你从这张图中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

问题2: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问题3:为什么用乘法列式?

2、引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3、结合直观,动手操作理解算理(14×12)

提示一:先尝试计算14×12,并写出计算过程,再到图中圈一圈你的方法;

提示二:先在图中圈一圈你的方法,再写出14×12计算过程。

(根据情境分析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利用直观图形,自主探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探究算法。感受转化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

展示学生算法,并逐一分析。

平均分:

a、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

b、将12套书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

c、12套书还可以怎么平均分?

不平均分:

a、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来说一说。

b、不平均分,除了分成10份和2份,还可以怎么分?

c、不平均分法这么多,为什么单单选这种?

小结:这几位同学的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先分再合。为什么要分?为什么要合?通过先分再合将没学过的知识转化成学过的知识,在数学中这种思想叫做转化。

(基于算理将拆分方法概括为平均分和不平均分。通过学生的`讲解和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算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在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竖式计算:

a、这种方法和刚才有什么不同?(竖式计算)

b、你能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的方法说一说吗?

c、哪个同学能将竖式的整个过程用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来讲一遍。

d、请同学们象他一样的用竖式计算14×12(老师张贴竖式)

e、同学们一起来看一看数学书中的竖式,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这个0不用写?表示24个十。

比较算法:

a、大家观察和刚才哪种算法一样?谁愿意上来解释一下。

(2812×2的积,2套书的本书;14014×10的积,10套书的本书;)

b、既然一样,横式写就好了,为什么还要出现竖式呢?

c、比较这些方法你喜欢那一种?为什么?

(通过观察分析,打通竖式计算和横式笔算的关系,进一步明确竖式笔算的算理。通过比较三种算法的,让学生感知算法多样性和各自的特点。)

1、列竖式计算,并寻找错误(课本46页,做一做)

2、找一找:从竖式中寻找问题答案。

3、算一算

李伯伯进了一批树苗共300棵,如果每个小三角形大小草地种22棵,这个长方形草地能种完这些树吗?如果每个小三角形大小草地种25棵树呢?

四、回顾总结,质疑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于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篇十三

1、让学生经历尝试、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笔算的方法。

2、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相互评价,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合作意识。

3、在探索算法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家价值。

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

在交流合作中,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理解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所得的积表示多少个“十”,因此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1、老师要买2套书,一共有多少本?

提问:怎样列式?

2、老师要买10套书,一共有多少本?

怎样列式?

提问: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我们用到了什么旧知识?

3、如果老师要买12套书,一共有多少本?

生列式并说意义。

提问:这是一道什么样的算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块来解决的新问题。揭示并板书课题。

1、探究14×12的笔算。

(1)、回忆2×14的计算过程,并说出意义

(2)、小组探究10套书在竖式中怎样表示

(3)、汇报展示。

2、错例辨析,突出重点。

师把在巡查过程中错的竖式板书到黑板上。

着重讲解竖式,学习笔算的算理。

当生指出错误的.竖式出错点后,请一名基础较好的同学复述乘的顺序及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去乘第一个因数的对位知识:先用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2分别去乘14,8写了对着个位,再用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分别去乘14,10乘4得4个十,所以应把4写了对着十位,10乘1个十得1个百,所以1写在百位上。第二次乘其实是算10个14是140,140末尾的“0”在和8相加时写不写都不会影响个位上相加的结果,所以这里的“0”可不写。

引导学生把题目补充完整。

3、同学们自由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过程

1、寻找位置(把相乘的结果放在正确的位置里)

2、火眼金睛

3、列竖式计算

23×13 33×31 43×12 11×22 12×44 32×13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我们是怎样学会这些知识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教案全册篇十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p46页例1及相关练习。

1、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理解笔算的算理,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重点:掌握笔算的方法,并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掌握笔算乘的顺序及积的书写位置,理解笔算的算理。

课件、三角板、点子图。

一、复习导入

1、口算:12×20=11×30=14×10=

11×4=12×3=14×2=

2、抽查学生笔算,并说一说计算过程:

3、导入: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去过书店买书呢?林老师这个周末也去书店买了一批书,请看屏幕(课件演示)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41页例1主题图。你能帮林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2)要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该怎么列式呢?为什么要用乘法?(板书:14×12=)

(3)师:同学们,两位数乘一位数我们已经学会了,那么两位数乘两位数又该如何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林老师要跟同学们一起解决的问题。(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4)引导学生利用复习题的.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找到14×12的计算结果。

(5)小组合作探究,找到14×12的计算结果。

(6)汇报:抽查小组成员上台板演,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7)过渡:孩子们真聪明,利用前面我们学过的知识,成功的找到

14×12的计算结果,非常棒,继续加油哦。我们已经知道14×12=

168,怎样把它写成像14×2那样,列竖式计算呢?那么请继续跟林

老师一起学习。

2、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1)结合点子图,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和算法的关系。

第一步:先算2套书的本数,就是求2个14。先算(2×4=8)那么8代表的是什么呢?应该写在哪一位?(抽查学生上台写)再算2个10,写在哪一位?求出2套书是28本。

第二步:再算10套书,就是求10个14,我们先怎么乘?按照前面乘的方法,我们是先用十位上的1与个位的4相乘,得到4个十(课件演示10×4=40),40该怎么写?(请一位同学上台写)还有哪一位没算?再算十位上的1与十位的1相乘,得到1个百(课件演示10×10=100)该怎么写?算出10套书是140本。

第三步:最后要算12套书,该怎么做?(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28+140=168)(板书: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3、讨论:第二层积个位上的“0”写不写?

(因为4在十位就代表40,不影响计算的结果,可以省略不写)

4、回顾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课件演示)

5、两人一组,互相说一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

2、

四、总结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2、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五、板书设计: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