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范本是指具有示范性和典型性的文本样本,可以作为写作参考和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
鸦片战争历史小(汇总15篇)篇一
教学目标。
2、思想教育: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一、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3、能力培养:(1)根据《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其对中国的危害性,培养学生根据具体史实作具体分析的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根据史实说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学生运用史实论证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
(1)重点:鸦片战争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影响;《南京条约》《天津条约》。
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
(2)难点: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鸦片战争一声炮响,改变了古老中国的历史命运,旧日的辉煌不再,中国伴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步入存亡危机之秋,那么同学们知道鸦片战争是怎么引发的吗?其爆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
一、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
(一)背景和原因为什么会在19世纪中期爆发战争呢?(通过对比分析19世纪中期。
中英两国在社会形态、经济基础、军事力量、对外政策、对外贸易、综合国力。
差别,让学生总结出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1、背景:清王朝封建统治腐朽没落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骄虚自大,闭关锁国。
2、根本原因(和学生一起分析材料,根据材料归纳出其根本原因)材料一、1929年,柏金汉(英国资产阶级代表)公开演说:“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其人富有积极的消费的性格,如果把那个国家的市场开放给自由贸易商人,则英国货物在那个市场上的销量将比其余全部世界的总销量还要大。”回答问题:(1)这段材料基本大意是什么?市场是资产阶级生存、发展的“生命线”(2)市场”、货物“销量”对英国资产阶级意味着什么?高额的利润从而总结出其根本原因是:世界资本主义向外扩张,开拓殖民地和海外市场。
3、借口:虎门销烟。
(1).鸦片走私原因:鸦片战争前,清王朝闭关自守。中外贸易中中国一直处于出超地位。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为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倾销鸦片。
(2)危害:(出示材料让学生归纳)材料一、18xx年—1838年英国鸦片输入数量表。
材料三、从吸食者来说。“其初不过纨绔子弟,习为浮靡”,“嗣后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吸食,置办烟具,为市日中。”——引自黄爵滋的奏疏让学生结合材料分析鸦片走私给中国带来的危害?白银大量的外流,给清政府带来财政危机;吏治腐败;军队战斗力低下;危害人的身心。
(3)清政府的对策:鸦片所产生的危害,引起朝野的广泛关注。19世纪30年代后期,清政府就如何禁绝鸦片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分析三处意见)。
2、虎门销烟原因:鸦片的泛滥危及了清政府的统治。为了维护其利益,任用林则徐到广州禁烟。时间:1839年6月3日意义:虎门销烟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林则徐虽代表了封建地主阶级利益但其所作所为为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林则徐被称为民族英雄。
(二)战争的过程:对战争过程的分析可以运用动态的鸦片战争形势图来引导学生看图,加深其印象。
(三)战争的结果:1842年8月,英国军舰侵入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战败。被迫议和,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另外,法、美等国相续也强迫其与之签订了《黄埔条约》《望厦条约》等条约。通过这些条约,中国被迫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外为通商口岸;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允许英商出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关税由中英双方协定;列强还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降低了关税税率。
(四)战争的影响1.社会性质变化: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2.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的矛盾和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革命任务变化:中国人民从此承担起反对外来侵略和反对封建主义双重任务。4、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一)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19世纪50年代工业革命的陆续完成,使世界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年固有的矛盾也随之激化,扩大国外市场,掠夺殖民地,成为当时资本主义列强的共同愿望。
(2)直接原因:“修约”要求遭拒绝。
(二)战争的经过。
(1)战争的爆发1856年10月下旬,英国派兵舰突然闯进珠江口,炮轰广州,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年,法国也出兵参战。
(2)占领天津――《天津条约》1858年5月,占领天津,并强迫清政府先后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增开10处为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长江各口岸的开放,使列强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运权,便于外国商品向中国内地倾销;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内地传教的规定成了外国传教士到中国各地进行不法活动的护符。
(3)占领北京――《北京条约》1859年夏,炮击大沽,1860再次占领天津,并进逼北京,咸丰帝仓皇出逃,侵略者在抢劫并烧毁圆明园后,占领了北京。此后,西方列强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北京条约》。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是北京的大门,它的开埠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并威胁北京安全;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这不但使我国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而且扩大了英国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为以后强租借新界又作了准备。
(三)自我测评。
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2、列强通过《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取得了哪些权益?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灾难?
鸦片战争历史小(汇总15篇)篇二
1、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经济上,随着列强向中国倾销产品和对中国丝、茶等农副产品的收购,逐渐把中国卷入世界市场。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3、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2危害。
1、中国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英国割占香港岛,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协定关税,中国的关税自主要遭到破坏。
2、中国封建经济逐渐解体。英国价低代廉的棉纺织品进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冲击了这一带传统的手工棉纺织业。
鸦片战争历史小(汇总15篇)篇三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2.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知道它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揭露资本主义列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在中国所犯的种种罪行,教育学生不忘国耻。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他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目标。
教学重点。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危害;俄国侵占我国北方大片领土。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圆明园残迹和复原的图片,通过比较,教师设问:昔日富丽堂皇的圆明园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这场战争是如何发生的?我国又因此遭受了哪些灾难,侵略者又犯下了哪些滔天罪行?我们来学习《第二次鸦片战争》。
[讲授新课]。
教师讲述: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以后,欧洲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全都发了疯似的”。他们满以为打开中国这个广阔的市场,就能大量销售产品,获得高额利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英国商人把英国的棉纺织品在中国滞销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英国在中国享受的特权太少。
教师讲述:英法以“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于1856年10月在美、俄的支持下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多媒体展示课本相关史事:“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学生分组讨论: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爆发?
学生讨论后回答:“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只是英法发动战争的借口,第二次鸦片战争发动的根本原因是英法不满足已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展示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2.《天津条约》的签订。
教师讲述: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通过该条约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在随后签订的《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又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二)火烧圆明园和《北京条约》的签订1.火烧圆明园。
展示圆明园海晏堂图片,结合课本“相关史事”,介绍圆明园:圆明园由圆明、长春、万春三园组成,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举世闲名园中收藏了不计其数的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圆明园被西方称为“万园之园”,3这个美誉是当之无愧。教师讲述:但是这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却因英法联军的贪欲而遭受破坏。英法联军进北京后,闯入圆明园先进行一番抢劫,把圆明园里的珍宝洗劫一空,他们为掩人耳目,又放火把富丽堂皇的宫殿化为灰烬。
出示火烧圆明园的视频和图片。
材料:在地球上某个角落里有着一个人间奇迹:它叫夏宫。„„人民的想象力所能创造的一切几乎是神话性的东西都体现在这座宫殿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夏宫一个进行洗劫,另一个放火焚烧„„在历史的审判台前,一个强盗叫作法国,另一个则叫作英国„„我相信解放了的法国、涤荡了污泥浊水的法国一定会把这笔不义之财归还给被抢劫过的中国,这一天是一定会来到的。
——[法一维克多·雨果《致巴特力尔上尉》。
教师点拨:主观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落后就要挨打!自强发展!它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2.《北京条约》的签订。
学生阅读课本,掌握《北京条约》的内容。
(三)俄国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请同学们看《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领土的情况。
学生阅读课本,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总结。
达标测评巩固新知。
b.美俄联军。
c.俄法联军。
5.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b)a.发动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d.对华倾销商品教学反思: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承接第一课鸦片战争所授课程。在本课中我始终重点围绕“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进行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讲解。通过引导学习、分组讨论、图片史料等各种方法和辅助材料,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关知识点,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分析史料、解读史料的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知识点的衔接要更自然、流畅,要增加逻辑性,在以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完善,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鸦片战争历史小(汇总15篇)篇四
一、识记与理解。
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被强暴割占,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二、能力与方法。
本课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听、看、议),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不彻底消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赶走“法兰西”“英吉利”,明天还有新的“法兰西”“英吉利”接踵而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给出预习目标,指导学生预习。(全体学生)。
二、学生准备。
全体学生据预习目标预习课文。
学法指导。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为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指导学生朗读课前提示导入。
教学新课。
一、老师展示预习目标,检查学生自学(找一排学生依次回答)。
预习目标:
2、火烧圆明园。(时间、哪一次战争、侵略国家)。
3、所签订的条约。
4、沙俄侵占中国大片领土。(面积多少)。
5、太平军抗击洋枪队。(领导人、时间、战役)。
二、小组合作讨论:
2、你看了“火烧圆明园”后的感想。
3、看了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后,你怎么想的?
充分让学生讨论后,告诫学生:落后就要挨打!激励学生一定不忘国耻,好好学习!
三、老师据大纲强调重点(指导学生掌握):
1、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2、沙俄侵占中国的大片领土。
四、多媒体展示。
着重揭露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滔天罪行。
五、课堂展示并小结。
1、指导学生在图上指出:沙俄侵占的中国大片领土。
2、指导学生列举本课大事年表。
六、布置作业。
1、完成《学习与评价》。
2、预习新课。
教学反思:
文档为doc格式。
鸦片战争历史小(汇总15篇)篇五
本课主要叙述中国是怎样从一个政治上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的过程。教材从学生年龄特点、心理水平出发,配合较多的图片、故事、文献、动脑筋等资料,使学生很有兴趣地理解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史实。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历史知识积累得较少,若要掌握较抽象的历史概念,就必须运用浅化机制,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才能逐渐培养起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本课设计:课前师生共同搜集有关鸦片战争的资料。可以说,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的讨论发言更是体现学生课堂上的主体参与。媒体的运用也是从这个目的出发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19世纪上半期中英贸易情况。
2、掌握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
3、掌握林则徐虎门销烟。
4、掌握鸦片战争的过程。
5、掌握中英《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本课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通过对鸦片输入危害、战争原因等分析)。
2、通过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签订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的学习,培养学生通过历史现象分析本质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林则徐虎门销烟、维护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
【教学重点】。
1、林则徐虎门销烟(包含鸦片走私、危害及销烟)。
2、中英《南京条约》(包含鸦片战争、条约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
怎样理解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历史小(汇总15篇)篇六
刘刚邹坞一中******@课型:新授。
教学模式:三为主五环节教具:多媒体。
认识资本主义发家史的肮脏和血腥,学习林则徐维护中华民族利益和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吸取鸦片战争“落后挨打”的历史教训,树立忧患意识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中英《南京条约》。
教学难点:理解鸦片战争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学流程:
展示:图片。
(一)罂粟花、鸦片(学生观看)。
(二)《炮子谣》(节选)清o陈澧。
“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个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
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
君知火箭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
播放视频:晚清悲歌http:///v_show/id_xmjg4njuyndg=.html学生:阅读课文并观看视频后共同讨论并回答。
由于中国社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加上清政府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英国未能在中国为自己的商品打开市场,因而出现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为了扭转这种情况,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展示:利用多媒体出示课本第3业图表。思考:同学们,从这个图表中能看出什么呢?学生:从图表中可以看出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增长的速度特别快。1799年是4000箱,1820年是7889箱,仅仅过了十九年,到1839年时便猛增到40200箱。
展示:利用多媒体出示吸食者图片和文字材料(吸食鸦片给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直观,有震撼力。思考:由此,我们能否认识到鸦片输入的激增会给中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请大家根据课本所提供材料,再根据自己想像,讨论一下,归纳成几点。学生:
1、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贫弱;。
2、摧残了吸食者的体质削弱军队战斗力。
教师:当时有些清政府官员已经意识到鸦片对中国的危害要求禁烟,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谁?在禁烟运动中,你最感到扬眉吐气的事情是什么?说明: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学生:林则徐、虎门硝烟。
教师: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林则徐的生平及主要政绩,试着评价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学生:看书并回答。林则徐是福建侯官人。任湖广总督期间,就在汉口、长沙等地捉拿烟贩,设禁烟局,收缴烟土、烟枪,配制戒烟药丸,限定吸烟人定期戒绝。取得了很大成效。
林则徐到广州后,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鸦片全部销毁。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教师:林则徐虎门销烟打击了鸦片贩子的嚣张气焰,挫败了英国用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美梦。他们就悍然发动侵略战争,用大炮轰开中国的大门。思考: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虎门销烟引起的。这种说法对不对?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不是林则徐禁烟引起。因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廉价原料,倾销工业品是英国政府的既定政策,他们要保护肮脏的烟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什么手段都耍得出来。即使没有林则徐的禁烟,他们也要用大炮说话的。(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再次明确)。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直接原因。
说明:锻炼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教师:多媒体展示“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介绍战争的两个阶段:
二战二“和”
第二阶段:1841—1842年:占香港、到南京,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向英国求和。
不平等条约来了(耻辱来了)。
教师:进行了两年的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战败而结束。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定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也是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教师:关于《南京条约》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把它归纳出来。
影响。
割香港岛给英国中国的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赔款2100万银元。
中国人民的负担大大增加。
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
学生: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说明:中国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武器落后,道光帝战和不定、举止失措等,并指出中国封建制度腐朽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然后引导学生得出“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使他们树立为祖国富强而奋斗的信念。教师:(1)清政府闭关锁国,在世界上落伍了。腐朽的封建制度,衰落的封建经济,落后的武器装备。中国封建制度腐朽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2)补充世界历史的大背景:中国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几乎是同时产生的,但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严重阻碍,始终处于萌芽状态。而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后,欧洲文艺复兴、新航路开辟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英国取得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又获得了工业革命的成功,资本主义的生产力迅猛发展起来,欧洲的资本主义长成了参天大树。英国这时已成为号称“世界工场”和“日不落帝国”的资本主义“老大”。它与清政府相比,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拥有明显的优势。
(3)启示:“落后就要挨打”是中国战败留下的深刻的历史教训。提高综合国力,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一、鸦片来了------虎门销烟。
二、战争来了。
三、耻辱来了------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练习、作业。
a.虎门销烟。
b.鸦片战争c.签订《南京条约》。
d.割让香港岛。
c.林则徐下令停止中英贸易d.英国占领香港岛为侵略中国建立据点。
5、结合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请你分析一下,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危害?参考答案:割香港岛,破坏了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负担。五口通商、协定关税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商品输出。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完成《助学》相关内容。教学反思:
本课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事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读书、看资料,来寻求问题的答案。对于一些探讨性较强的问题(如鸦片战争是否因林则徐禁烟而引起、中国为什么会在战争中失败等),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围绕这些核心问题进行交流讨论,相互启发,调动大家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发展。通过放映视频片段、展示有关图片的方式,来增加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色之处: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一方面,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图片、视频等有关资料,使其学会从历史资料中自行获取知识,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历史问题进行交流讨论,通过集思广益的形式来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以及判断问题的能力。更期望通过这种自主探究的方式,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鸦片战争历史小(汇总15篇)篇七
2.1840年-1842年鸦片战争。
3.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人民痛击英国侵略者。
4.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鸦片战争结束。
5.19世纪40-50年代中国无产阶级产生。
6.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7.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8.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颁布。
9.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互相残杀。
10.1856-1860第二次鸦片战争。
11.1858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美、俄签定《天津条约》。
12.1859年洪仁玕向洪秀全进呈《资政新篇》。
13.1860年清政府分别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
14.1861年北京政变。
15.1861年总理衙门成立。
16.1862年京师同文馆成立。
17.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19世纪60-70年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19.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20.1883-1885年中法战争。
21.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
22.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定。
23.19世纪90年代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24.1898年戊戌变法。
25.1900年义和团运动高潮。
26.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7.1901年《辛丑条约》签定。
28.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
29.1911年黄花岗起义。
30.1911年保路运动。
31.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32.1912年(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成立。
33.1912年清帝退位。
34.1913年二次革命。
35.1915年护国运动开始。
36.1915年新文化运动开始。
37.1916年袁世凯恢复帝制失败。
38.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
39.1917年护法运动开始。
40.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
41.1921年7月中国******成立。
42.1922年初香港中国海员大罢工。
43.1922年7月中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44.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45.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46.1924年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47.1925年孙中山逝世。
48.1925年五卅惨案、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爆发。
49.1926年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
50.1927年3月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胜利。
51.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52.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53.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
54.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55.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
56.1927年8月7日八七会议。
57.1927年8月湘赣边秋收起义。
58.1927年8月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
59.1927年底广州起义。
60.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
61.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62.1931年九一八事变。
63.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成立。
64.1932年一.二八事变、十九陆军抗战。
65.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
66.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
67.1935年1月遵义会议。
68.1935年*********发表八一宣言。
69.1935年10月红军第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
70.1935年一二.九运动。
71.1936年10月红军第二、四方面军长征到达甘肃会宁等地,长征结束。
72.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73.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
74.1937年八一三事变。
75.1937年9月凇沪会战。
76.1937年平型关大捷。
77.1937年秋中国******陕北洛川会议。
78.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
79.1938年春台儿庄战役。
80.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
81.1940年3月汪精卫伪国民政府在南京成立。
82.1940年百团大战。
83.1941年皖南事变。
84.1942年中国******开始整风。
85.1945年中国******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86.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
87.1945年******和谈代表毛泽东等飞抵重庆,重庆谈判开始。
88.1945年双十协定签字。
89.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90.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开始。
91.1947年6月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规模的反攻。
92.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
93.1948年11月淮海战役开始。
94.1948年11月平津战役开始。
95.1949年春中国******七届二中***召开。
96.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97.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国民政府覆亡。
98.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开展。
99.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鸦片战争历史小(汇总15篇)篇八
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原本占主导地位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到强烈冲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一部分。
这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但是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思想文化上,鸦片战争后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开始抛弃陈腐观念,注目世界,探求新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萌发了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对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
社会矛盾上,随着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变成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从反封建变为既反封建又反侵略。由此,中国从封建社会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外国资本主义从中国得到了割让香港,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口通商,以及协定关税权、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一系列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独立主权。
《南京条约》签订后,美国、法国接踵而来,乘机索取特权,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从此中国开始经受更加深重的苦难,中国人民面临着更为复杂曲折的斗争。
p
鸦片战争历史小(汇总15篇)篇九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新课标历史实验教材(八年级上册)中的教学重点之一,又是引导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门槛。认真思考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八年级学生进一步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民族历史、民族精神的认同感。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要求“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鸦片战争》一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要求。
教材内容渗透了历史比较方法、心态史学方法、计量史学方法、口述史学方法等。
1.历史比较法。英国处于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是19世纪世界上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国处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统治腐败的封建没落时期。
2.心态史学方法。林则徐痛陈鸦片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采取了严厉有效的禁烟措施,将收缴的230多万斤鸦片当众销毁。林则徐的壮举并非当时外国人想象的想发大财。虎门销毁的举措令许多外国人都对林则徐心悦诚服,赞叹不已。知道这段历史,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情感体验。
3.计量史学方法。《英国输入中国鸦片激增表》,将描述对象的历史过程抽象为数字关系,设计成数理模型,直观、形象地说明鸦片输入的激增情况,从而让学生对英国“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许多白银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贫穷”这一历史教训有一个深刻、明晰的认识。
4.口述史学方法。《炮子谣》说明鸦片输入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验证鸦片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灾难的史实。
鸦片战争历史小(汇总15篇)篇十
英法联军。
结合地图。
学生讲述。
讨论,进行回答。
以疑激思。
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侵略的本性。
分析其危害。
思考,讨论。
谈感想。
下一堂课进行汇报交流。
图片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帮助学生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本性的角度去分析第二鸦片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
从空间上认识这场战争。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进行发散性思维训练,同时增强学生维护国家民族利益的历史责任感。
学生兴趣盎然。
加深了解。
提高学生依据史实推理得出结论的历史思维能力。
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侵略本性。
揭露侵略者的丑恶行径,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撰写论文的能力。
把两次战争中的不平等条约汇制表格投影。
关于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给英国,利用地图。
沙俄虽未动用一兵一卒,但通过讹诈,割占了中国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联系以前学过的中国古代疆域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地图对照。
小结(略)。
作业布置:收集资料,撰。
写有关圆明园的历史论文。
对比列强又获取或扩大了哪些侵略权益,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直观认识英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
读图,认识中国疆域的变化。
进一步认识清政府的腐朽本质及清朝不可逆转的衰败的趋势。
通过比较法认识西方侵略者在中国的侵略势力的扩大,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鸦片战争历史小(汇总15篇)篇十一
知识与能力:
概述郑和下西洋的史实,知道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
了解闭关政策产生的原因,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正确分析其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
通过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地图,培养观察能力、识图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阅读课文中提供的历史材料,培养从材料中获得有效信息的能力。
通过课下搜集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培养学生检索资料的能力。
通过小辩论会的形式,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相比时间早、规模大,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他的远航,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
清朝的闭关政策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但对中国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共分两个子目,“郑和下西洋”和“闭关政策”。前者体现了明朝初期开放式的对外关系,增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交流。后者介绍了清朝保守落后的对外政策,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重点:了解郑和下西洋的史实,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历史识图能力和历史想像能力。
难点:正确分析闭关政策的影响。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导言部分,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郑和下西洋。
1.郑和下西洋的条件。
引导学生回忆明初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情况,学生归纳出郑和下西洋具备的条件:a明初社会安定,国力雄厚。
b唐宋以来,我国的造船技术不断提高。
c罗盘针的使用等。
通过归纳,使学生学会联系前后知识。
2.郑和下西洋的情况。
这部分内容学生比较熟悉,由学生课前寻找相关的资料,上课时介绍,来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放一段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录像,同时强调学生要从片中抓取重点信息。
然后每一学习小组派代表就所抓取的信息在《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上指出郑和下西洋的时间、出发地、所经过的地区和最远到达的地方。
鸦片战争历史小(汇总15篇)篇十二
教学设计: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利用导言《忆昔》来导入新课,可以设计提问“诗中描述了当时的社会呈现出什么局面?哪位同学知道诗中的‘开元’指的是什么?”
2、开元盛世是怎样取得的?当时的社会又繁荣的何等程度?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开元之治。
1、唐玄宗统治前期取得的盛世局面与其有效的整治措施是分不开的,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找出唐太宗通知初期改革的措施。(出示幻灯片)。
3、提倡节俭方面联系以前的内容,以前学过的统治者中还有谁在统治期间提倡节俭,并带领国家走入的繁荣?得出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成由俭,败由奢。”
过度:唐玄宗在其统治初期,采取了一系列的利国利民的措施,历史上把其前期的统治称之为“开元之治”,也正是因为其前期利国利民的统治使唐朝在其统治前期进入了一个空前繁荣的盛世。下面我们就走入盛世,来看一下当时的开元盛世社会繁荣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盛世经济的繁荣。
1、首先让学生快速的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几个方面介绍的盛世经济的。
繁荣。
2、把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扮演开元时期唐朝的农民、手工业者、商人。
3、通过课前的预习学生已经对盛世经济的繁荣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三组同学开始讨论,怎样以一位当时唐朝人的身份向其他同学介绍当时盛世农业、手工业、商业三方面的繁荣。
学生讨论期间教师在三个组中间指导,明确知识点的准确性,提示方法。
农业方面:1)兴修水利2)农耕技术的发展3)蔬菜品种的增加(胡萝卜、大蒜、黄瓜等)4)茶叶的种植5)新农具的使用(曲辕犁、筒车)。
商业方面:1)明确当时唐朝繁华的都市有那些。2)长安城的布局有什么特点3)长安城中的坊和市分别指什么4)长安城的人口有什么特点。
1、教师总结每一组同学的发言,并操作课件为学生演示。
2、三组汇报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3、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历史上称之为“开元盛世”
过渡:同学们注意到没有,在他统治的前期为“开元盛世”那他统治后期出现什么情况呢?
唐朝的衰亡。
任何事情发展到了定点之后变走向衰败。历史也不例外。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唐朝从此日趋衰败,907年唐朝灭亡。
三、总结。
一个历史人物,两个历史概念,三方面成就找同学来回答。
完成课课清小卷。
教学反思:
1、学生阅读讨论之前要给好标准,时间安排等,让学生明确要做什么,大段的时间不能无目的的散给学生。
2、注意用词的准确性(三千丈、三彩、三人行)。
3、在讲授的过程中要明确好书中重点的位置,指导学生能做好记录。
4、书中凡是提过的以前的知识点一定要点透,可以找学生回答一下,房谋杜断分别是谁,教师要说清楚。
5、注意学科语言的使用,书中的重点学科专业词汇不可以被替代,非重点内容在有利于促进教学的情况下,慎用。
6、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和表现要做出及时的评价,对每一个学生的标新给予肯定。
7、注意要从学生的角度去看问题,用精巧的问题设置去体会学生其所学知识的看法,从学生的角度教师去了解其对知识的理解。
8、注意教学时间的把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鸦片战争历史小(汇总15篇)篇十三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2.比较两次鸦片战争,培养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发展过程,掌握时空结合的历史学习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动斗争的首要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反抗侵略和压迫永远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强大力量。
2.认识一个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这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3.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及列强侵华罪行。
难点: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教法:总体采取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引导并指导学生自学,进行互动探究,辅以多媒体展示法,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资料。
学法:
1.通过多种途径查询相关资料、图片,并制作学习卡片。
2.根据教师的指导自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整体学习目标(约3分钟)。
师:《南京条约》使侵略者攫取了许多利益、中国遭受到了沉重的灾难,列强是否满足既得的利益呢?学生发言。
师:列强并没有满足贪婪的欲望,想要通过修订条约来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权益。遭到清政府拒绝后,他们便找借口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想要迫使清政府就范。五千年文明古国再次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四万万中国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列强侵华罪行昭然若揭。
(教师出示课题: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展示整体“学习目标”:
1、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包括火烧圆明园、俄国侵占中国大片领土;了解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3、树立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而发愤学习,努力奋斗的远大理想,进而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火烧圆明园”和“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约15分钟)。
展示自学指导一:
请同学们先结合图片、表格、地图认真自读课本第一目“火烧圆明园”和第二目“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大字部分细度,小字部分快读,再快速阅读相关资料(师生课前搜集的圆明园简介及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7分钟后,比比哪一小组谁最快能正确回答下列思考题:
1、基础知识点(独立完成):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
(2)侵略国(含主凶、帮凶)以及他们各自的罪行。
2、分析提高(独立完成或讨论交流):
(1)圆明园为何被西方誉为“万园之园”?看到今天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你有什么感想?
(3)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英法火烧圆明园,沙俄割占我国大片领土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请结合第一次鸦片战争,从发动目的、战争性质、侵略力量、侵略时间、侵略区域、对中国的影响几个方面列表比较两次鸦片战争(注意:不只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教师及时表扬自学认真的学生,调查学生自学中的困难、问题,整理归类,个别问题随时个别解决,典型问题在后教中再重点讲评。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明确(即“后教”)(辅以多媒体课件)。
以学生回答评判更正为主,疑难问题教师适当点拨引导补充更正归纳,引入4人小组讨论加分竞争机制。
(三)教学“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约10分钟)。
展示自学指导二:
自读书第三目“太平军抗击洋枪队”,5分钟后,回答下列问题:
2、分析提高:农民起义军打击的目标是什么?首指目标是什么?.结果怎么样?为何是这种结果?怎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可从领导阶级、性质、目标、影响、精神、结果、局限性等方面入手)。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师生互动,讨论交流明确(即“后教”)(辅以多媒体课件)。
(四)当堂训练(约13分钟)。
1、课堂小结后巩固本课所学知识,学生自背、互背。(3分钟)。
教师指导记忆方法:
如:识记沙俄侵占的我国领土范围,岭(外兴安岭)南江(黑龙江)北;江(乌苏里江)东一岛(库页岛);湖(巴尔喀什湖)东南。
又如:时间、国名、人名、事件列表记忆法:
鸦片战争历史小(汇总15篇)篇十四
1、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的罪恶行径,清朝统治者的腐败无能,使中国举世闻名的皇家宫苑付之一炬,主权进一步丧失,土地被强暴割占,以及在国难当头的岁月里,农民起义军反抗斗争的历史史实。
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即列强之所以肆无忌惮,如此嚣张、放肆的根源所在)从中领会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斗争的首指目标为什么是清政府(不彻底消除腐朽的根源,今天赶走“法兰西”“英吉利”,明天还有新的“法兰西”“英吉利”接踵而至)。
3、分析民族的强与弱,国家的先进与落后与它们的命运息息相关,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强大发愤学习,努力奋斗。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史实进行中国人民一贯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决心和光荣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重点和难点。
1、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是一个重点,对这部分的内容学生只须掌握其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发生的时间及发动战争的国家即可,但教师应抓住课文的标题,讲述这次战争为什么叫第二次鸦片战争,它与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关系,使课文内容上下衔接。“列强侵华罪行”是课的又一个重点,也是本课大量篇幅所叙述的内容,为使学生化繁为简,轻松掌握这一段史实,可把其罪行归纳为八个字“洗劫空前”(英、法)、“割地最多”(俄)。
2、本课的难点可以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关系”上,这里应讲清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农民起义军的斗争目标首指清政府,即推翻清朝的统治(清政府的腐朽,是国难当头的罪魁祸首);一是通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讲述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及反抗外来侵略的光荣传统。
三、教学内容。
教学设计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复习提问:
学生回顾第一节课学习的内容新课教授播放“太平天国”视频。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过渡:就在清政府,忙于内战的时候,列强趁机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播放视频。
总结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原因、时间、过程并提问:
1、为什么要叫做第二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历史小(汇总15篇)篇十五
在清光年间,英商每年输入中国的鸦片达一千八百吨,清政府每年流失白银三千万两,而当年财政收入仅四千万两,受到致命威胁的道光皇帝被迫下诏,在全国大臣中展开一场严禁鸦片的大论战!
林则徐为了不让中国家破人亡,于是在接到皇帝让他禁烟的命令时,很坚定地说:“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林则徐用了一年的时间想尽了办法,终于迫使英美商人交出鸦片。林则徐把鸦片集中在虎门销毁,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虎门硝烟。最后,英国人又来入侵中国,林则徐却被罢职了,在这擦很难过战争中,中国人不知死了多少人,最后还是把香港给了英国!
看了这部电影,我一定要好好像林则徐学习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