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

时间:2025-01-06 作者:书香墨

范文范本可以指导我们如何组织文章的段落和句子,使得文章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借鉴。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一

3.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诸葛亮《论斩马谡》。

4.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商君书.君臣》。

5.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管子.法法》。

6.国无常治,又无常乱,法令行则国治,法令驰则国乱。(汉.王符《潜夫论.述赦》.

7.善制法者,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明.庄元臣.

8.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诸葛亮《便宜十六策?喜怒》。

9.而正方圆;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以治国。《管子.法法》。

10.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王夫之(明末清初.

11.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李悝(kui.

12.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商君书》。

13.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欧阳修《纵恶论》。

14.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羲冠子?度一》。

15.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文子.自然》。

16.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苏轼。

17.当事而立法,因时而制礼。《商君书.更法》。

18.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商君书.算地》。

20.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王安石《周公》.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二

汉律的儒家化始于汉武帝期,这是中国历史上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的开端,也正是因此,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范围之大,历史之久以至其他思想都无可比拟,正是从董仲舒开始,从法律到社会思潮,从人们的社会行为规范到家庭伦理甚至个人行为无处不及,也由此,到二十世纪上半叶,一直影响着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既然说从汉化开始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的统治思想或者说是其统治了中国人的思想及行为,那么儒家思想又是如何达到这一登峰造极之效果的呢?这便是汉儒董仲舒提出的《春秋》大一统思想并为汉武帝采纳,进而董仲舒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又为汉武帝采纳开始的。

1)汉律儒家化的历史背景。

经历了秦朝的苛政和楚汉之争的多年战乱,汉初统治者着重于重建社会生产力,实行以“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为中心统治,经过七十年的恢复发展,生产力和社会财富世大的发展和积攒,而汉初分封的诸侯王也因此而势力强大起来,构成对中央集权的威胁,至此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对这种威胁似乎有些力不从心,而单纯依靠法家思想的统治又会引至秦朝灭亡悲剧的重演。据此,统治者急需一种比黄老思想更有力,比法家思想更温柔的手段来施行统治。汉武帝提出“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的诏书,而董仲舒对以《春秋》大一统之思想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并大德施教化,辅之以刑罚,即德主刑辅,为武帝采纳,至此儒家思想重登中国政治历史舞台。

2)汉律儒家化的思想背景。

[1][2][3][4]。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三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够聪明,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

2.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zuo)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杨时、游酢,向二程求学,非常恭敬。杨游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正遇上这位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程颐明知有两个客人来了,他欲不言不动,不予理睬。杨、游二人怕打扰先生休息,只好恭恭敬敬,肃然待立,一声不吭等候他睁开眼来。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颐才如萝初醒,见了杨、游,装作一惊说道:“啊!啊!贤辈早在此呼!”意思是说你们两个还在这儿没走啊。那天正是冬季很冷的一天,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下起雪来。门外积雪,有一尺多深。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形容尊敬老师,诚恳求教,人们就往往引用这个典故和这句成语。

3.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

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弟弟比我小,我也应该让给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4.南辕北辙。

魏王准备攻打邯郸,季梁听到这件事,半路上就返回来,来不及舒展衣服皱折,顾不得洗头上的尘土,就忙着去谒见魏王,说:“今天我回来的时候,在大路上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他的车,他告诉我说:‘我想到楚国去。’我说:‘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好。’我说:‘马虽然不错,但是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多。’我说:‘路费即使多,但这不是去楚国的方向啊。’他又说:‘我的车夫善于赶车。’我最后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如今大王的每一个行动都想建立霸业,每一个行动都想在天下取得威信;然而依仗魏国的强大,军队的精良,而去攻打邯郸,以使土地扩展,名分尊贵,大王这样的行动越多,那么距离大王的事业无疑是越来越远。这不是和那位想到楚国去却向北走的人一样的吗?”

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春秋时期,吴国国王寿梦准备攻打荆地(楚国),遭到大臣的反对。吴王很恼火,在召见群臣的会上警告:“有谁胆敢阻止我出兵,将他处死!”

尽管如此,还是有人想阻止吴王出兵。王宫中一个青年侍卫官想出一个好办法:每天早晨,他拿着弹弓、弹丸在王宫后花园转来转去,露水湿透他的衣鞋,接连三天如此。吴王很奇怪,问道:“这是为何?”侍卫道:“园中的大树上有一只蝉,它一面唱歌,一面吸饮露水,却不知已有一只螳螂在向它逼近;螳螂想捕蝉,但不知旁边又来了黄雀;而当黄雀正准备啄螳螂时,它又怎知我的弹丸已对准它呢?它们三个都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后边的灾祸。”吴王一听很受启发,随后取消了这次军事行动。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四

一、封建法律史中的儒家思想之起源(汉律儒家化之封建思想史背景)。

(1)汉律儒家化之历史背景。

(2)汉律儒家化之思想背景。

2、汉律儒家化的具体表现。

(1)立法指导思想之表现。

(2)律法方面之表现。

(3)司法方面之表现(浅谈春秋决狱)。

3、汉律儒家化之历史影响。

1、唐初立法之历史背景。

(1)随末唐初的历史背景对立法者之立法思想之影响。

(2)汉律秘唐初立法思想之比对,注重民事立法完备(荀子之舟水之说)。

2、唐律儒家化之具体表现。

(1)立法思想方面。

(2)律法之儒家――屈法伸礼以维护家族纲常伦理・家庭财产支配权,连坐制度。

3、唐律在秋国法制史上的影响。

(1)以礼为立法根据。

(2)以礼为定罪量刑标准(上犯下,下犯上)。

(3)以礼注释法律。

三、在当今法制社会如何看待汉唐法律儒家化这一历史现象。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五

一、封建法制史中的儒思想想之起源。

儒家思想这一中华文明智慧的明珠产生于先秦的春秋战国之际,其缔造者是历朝历代中国文人膜拜的孔子,当时社会处于从奴隶制走向封建制的剧烈动荡时期。在思想领域,西周以来的天赋神权观念已经动摇,反映并维护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也已崩溃。孔子对这些变化嗤之以鼻,希望恢复周代以礼为准则而构筑起来的社会制度,及其于这种制度而产生的社会秩序。为了这一目的,孔孟推出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儒家思想核心,其中“仁”指的是仁爱之心,施于政治便成为仁政,“义”指的.是公直、正义;“礼”则指的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和家庭理规范,“智”则指的是智慧及其运用,而“信”则指信用、信誉。该五常及孟子加之以“勇”被后世儒家弟子奉为常理,常理――即不可违反的真理,时时刻刻都要遵循的定理。而在后世从政的儒家学者更是将这种信条施之以政,如“仁政”、“德王天下”更出现了后面的“引礼入法”。但以“礼”做为社会行为规范在那个思想动荡,战乱纷争的时代显然是不实际也不可能的。于是经过战乱过后,秦因其商秧变法而产生的强大国力统一中国脱颖而出,秦统治者所器重的法家思想给其带来了迅速的崛起,但也因其统治的残酷而迅速瓦解,因其统治者倾向于法家思想也同时给儒家思想以――“焚书坑儒”这一重创,到了汉代,经大儒董仲儒,才又将儒家思想重新振作,并成统治者和社会的主流思想,即以儒家思想做为思想统治之工具。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六

4.治国无法则乱,守法而弗变则悖,悖乱不可以持国。《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

5.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孝经.卿大夫章》。

6.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汉.刘安《淮南子.生术训》.

7.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野叟曝言》。

8.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晋.葛洪《抱朴子.判子》.

9.唯奉三尺之律,以绳四海之人。——唐?吴兢《贞观政要》。

10.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汉.刘安《说苑.政理》.

11.太平之世不立刑。——康有为。

12.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宋.陈亮。

13.立法设禁而无刑以待之,则令而不行。苏辙。

14.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史襄哉《中华谚海》。

15.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韩非子.解老》。

16.法出于仪.威于义。苏轼《王振大理少卿》。

17.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张居正。

18.视时而立仪。《管子,国难》。

19.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三国志.魏书.钟会传》。

21.私情行而公法毁。——《管子?八观》。

22.法不察民情而立之,则不威。《商君书.壹言》。

23.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唐.马总《意林.淮南子》.

24.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孟子。

25.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三国演义》。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七

摘要“以儒释法”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特殊现象,起源于汉代董仲舒的“春秋决狱”,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善于唐代。其核心在于强调儒学在司法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以儒家伦理价值观作为判断罪与非罪、衡量刑罚轻重的依据。“以儒释法”的出现打破了汉代以前儒法对立的局面,并将法令赋以道德的内涵,缓解了秦代以来严刑苛法与百姓间的矛盾。本文围绕董仲舒的“春秋决狱”,阐释“以儒释法”对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影响。

关键词以儒释法春秋决狱论心定罪以礼入法。

作者简介:王晶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系。

一、以儒释法概述。

(一)以儒释法的产生背景。

以儒释法之风发端于西汉中期,由公羊学派大师董仲舒提出。汉朝建立初期,战火初定,百废待兴。为了重振经济、稳定民心,同时也吸取了秦朝严刑苛法导致二世而亡的教训,以黄老学说为指导思想,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在发展生产与缓和社会矛盾上取得一定成效。直至西汉中期,封建经济繁荣发展,中央政权得到巩固,汉武帝“外事四夷之功,内盛耳目之好,征发烦数,百姓贫耗,穷民犯法,酷吏击断。”与此同时,各诸侯国实力增强,对中央集权构成实际威胁。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因其过于温和,已不能适应新的政治形势;而重新采用法家学说作为主导思想,又难免重蹈秦朝苛法横行之覆辙。于是,由董仲舒创建的融合了儒、法、道、阴阳等诸家学说的新儒学应运而生。以董仲舒为首的汉代大儒极力提倡将儒家的礼制思想用于引导并规范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同时针对法家因坚持重刑而无法从根本上劝人向善的弊端,提出“德主刑辅”的理论,顺应了时代需要,并为汉武帝所赏识。自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在汉代政治及思想上的主导地位正式确立,反映到法律上即为以儒释法。董仲舒认为,从儒家经典当中,可以总结出一些法律原则,并将其用于判断事物的是非曲直。儒家经义逐渐成为国家制定政策和立法、司法、执法的最高依据,由此而盛行“春秋决狱”。自汉以后,法律受儒学支配一直是中华法制文明的主流。

(二)以儒释法的概念解析。

(一)原心论罪。

原心论罪,是指判案过程中,应当在案件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分析论证罪犯的主观心态,根据行为人的犯罪动机、主观意愿来确定罪之有无及量刑之轻重。根据《太平御览》的描述:“《春秋》之义……君子原心,赦而不诛。”在当时成文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形下,董仲舒从《春秋》这一儒学经典中摘取一则判例“许止进药”,并从中引申出“原心论罪”这一法律原则。《春秋繁露・精华》记载:“春秋之听狱,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主观恶性大者,即使犯罪未遂也应受处罚;“首恶”更应从重论处;主观无恶意者应从轻论处甚至免其刑罚。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形下,儒家义理依然是断狱者在司法活动中应参考的重要依据,在判断犯罪行为人主观善恶及量刑中具有重要作用。

秦代奉行客观归罪的审判原则,司法实践中只关注既已发生的犯罪结果,而忽视动机和实质,往往将案件引至相反方向,甚至造成“为善者不必免,而犯恶者未必刑”的恶劣影响,将法的公平正义置于不顾。汉代实行的“原心论罪”将人之本心视作良善与奸邪的源头,以人的主观意志为标准区分不同犯罪,是对秦代不顾本意如何皆一概而论的矫正,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法律僵化而导致的一些弊端。“原心论罪”原则的中心是行为人主观意愿的善恶,其判定标准源于儒家的伦理规则。该审判原则的确立,客观上促进了儒家义理与法律制度的融合。

(二)亲亲相隐。

亲亲相隐,也作“亲亲得相首匿”,指“大功之亲”范围内的近亲属之间可以隐匿犯罪行为、不互相告发和作证而不予制裁或减轻处罚。其中,“隐”有不言、隐瞒之意。

亲亲相隐的思想渊源于春秋时期,《国语・周语》中提出,“君臣将狱,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认为从宗法伦理的角度来看,君臣、父子之间明知其有罪也应当隐而不宣,否则是罔顾人伦的表现。秦代及汉初期的思想家进一步肯定了“子为父隐”的原则,即卑亲属可容隐尊亲属,该原则亦被写入当时律法。汉宣帝时颁布诏令,承认父子、夫妻间的亲情是人的天性所在,故而即使亲人触犯律条,招致祸事,“犹蒙死而存之”,并明文规定“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间接肯定了“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双向原则,正式将“亲亲得相首匿”确定为汉代的一项法律制度,并为唐代扩大“容隐”主体的范围,认可“同居相为隐”奠定了基础。该原则的确立,区分了亲属间与非亲属间隐瞒犯罪事实的不同性质,同时也是以礼入律、情融于法的重要表现。

亲属之间隐瞒犯罪而不受刑罚处罚,其理论基础源于“亲亲”这一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基本内容。所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属关系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紧密的纽带,是一切其他社会关系存在的前提,更是“爱结于心,仁厚之至”的重要体现。在推崇以孝为先、鼓励“移孝作忠”的古代封建制社会,“爱亲之心”作为孝悌之道的扩展,推广开来亦有助于“人人亲其亲,长其长”的平安治世的实现。

1.论心定罪,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怀。

推理中,以儒家经义为大前提,以案件事实为小前提,所推得的结论妙地为行为人的善意做了辩解,并在司法上维护了儒家的基本道德观念。以管窥豹,从中不难看出,以儒释法极好地折中了制度的生硬僵化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以司法的形式宽待良善者,相对于秦朝完全以“客观归罪”更加温暖人心,同时更好地实现了惩恶扬善这一法律的最终目的。

审判案件时,既要明晰犯罪事实,又要洞悉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的真实动机。只有遵循主观归罪和客观归罪二者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正确课以刑罚且不会有失公允。任何重视其中一种原则而忽视另一种原则的审判思想都是有所偏颇的,难以做到还原案情,公正执法。如秦朝奉行单一的客观归罪原则,凡事皆“一断于法”,所有案件必须严格按照秦律执行,并明文规定“诽谤者族”,“敢有挟书者族”,“妄言者无类”,对所有同类型罪犯无视其情节之轻重,行为之善恶,均课以相同刑罚,看似公允,实则不然。秦代统治者重刑轻罪,刑罚严酷,这种有违与人性的司法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秦在一统六国后的十五年后短命而亡。

规则与人情不应当是完全对立、相互排斥的。当法律制度由于客观原因而违背人性情理之时,一味地坚守陈规而不知变通显然不是明智的解决途径。而儒家经义正是为实现“善”提供了变通的良策,它灵活地解释法条,分析案情,规避不合理的制度,保护和安抚“志善而违于法者”,对于“志恶而合于法者”,则是毫不留情,严厉惩治。

以儒释法是汉代儒生“通经致用”的表现。在司法实践中,它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以缜密的思路析理辨义、推本溯源,努力全面地展现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的动机和意图,强调“心”、“志”的善恶。给汉律带来忠孝仁爱的温良之风,排除了法律适用中不合理的因素,增加了司法判决的可接受性,使断狱的结果更加符合人性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刑罚连坐的滥用。

以当时的一则案件为例,一女子甲的丈夫乙出海,因海上风浪大,船身沉没,乙遂溺亡。在乙死后四个月,甲母令甲改嫁。依照当时律令,“甲夫死未葬,法无许嫁,以私为人妻,当弃市。”简言之,依照西汉律法,凡丈夫去世后下葬之前,妻子擅自改嫁他人的,当处以“弃市”极刑。然董仲舒则认为,春秋之大义,言夫人嫁至齐国,夫死无子,则应当准许其改嫁。妇人无独断之权,凡大事皆听从长者意志行事。本案中,女子甲改嫁乃是遵循其母之意,并非私自淫奔,并不符合律条中规定的情形,故不当坐。倘若单以现有的律法为唯一规范,甲的丈夫葬身海中,尸骨无处可寻,则按照律法规定,甲将终身不得改嫁。这样的规定呆板教条,且束缚人性。而董仲舒以《春秋》中言夫人改嫁的判例为前提,以女子为尊长所命改嫁的事实为基础,进一步论证出女子甲改嫁行为的合法性,成功地帮助她免受酷刑,阻止了一场冤案的发生。

重视、崇尚人情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不变内容。以主观心态作为定罪标准,以良心善恶决定量刑轻重,是对人情社会的认可,更是对呆板法条的变革。它使得原本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官方律令走下朝堂,变得生动而富有活力。在接受法律制裁时,相较于以严厉刑罚使人因遭受苦痛而畏惧犯罪,论心定罪以融情入法的方式使受刑者更多地受到良心与道德的谴责,在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过错,因此更有助于从根本上改造罪犯,杜绝累犯的出现。

2.以礼入法,推动了儒与法的融合。

以礼入法,是指将儒家的传统礼法思想与纲常伦理规范引入到立法和司法活动中,用儒家经义解释法律条文,并将礼法作为定罪和量刑的基本依据。具体到司法实践中即为“经义折狱”。

孔子认为,对于普通百姓,若仅仅束之以法令,惩之以刑罚,百姓即使不触犯法令,也只是源于对严厉刑罚的畏惧,而并不知其所以然;然而倘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众受到道德的引导,发自内心地遵守并维护法律。相对于法律而言,德礼更有利于实现教化民众的目的,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

汉初萧何为相时,“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当仅凭律文不足以判定案件时,则以经义为理论基础,议而决之。董仲舒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在司法实践中“引经论狱”,以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为评判是非之标准,开创了中国古代“律例并行”之先河。

在董仲舒看来,德与刑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进一步来讲,德礼高于法律,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大德小刑”。既要重视儒家义理在法律中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法律本身的存在,毕竟脱离了法这一国家强制机器的道德宣讲注定是苍白无力的。刑罚固然不可或缺,但绝不能滥用,百姓之所以会犯罪,大多是由缺乏教化所致,应当体恤他们的无知,所谓“哀矜折狱”,这也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具体表现。

礼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感化民众、使人向善,“禁于将然之前”;而法的主要作用则在于通过惩罚犯罪、禁人为非,“禁于已然之后”。因此,将礼与法相结合,以立法规范补充法条,并指导司法,以礼为主、以刑为辅,二者互为表里,从而促进法律的道德化,使得法律不仅能阻止犯罪,更被赋以劝善的作用。此外,相对于行文严谨、内容晦涩的法律条文,礼法因其自身的道理浅显,加之以在民间多年口耳相传,更易于为普通民众所理解和接受。故而,赋予法律以道德的内涵,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有助于减少法律推行的阻力。以礼入法,是在居于庙堂之上的法律与身处寻常巷陌的百姓中间添加了一注润滑剂,使得法律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必直接施刑于人,而是通过转化为以忠孝仁义为精髓的儒家礼法思想,让违法之人感到为恶的羞耻,自觉地接受刑罚处罚,并在受刑之余由心中生出向善之心。这也是历朝历代的法律制定者一直以来所致力于达到的效果。

此外,要在民众心中树立法律权威,法律应当具有内在的道德价值,不仅要依靠国家暴力机关的强制措施,更重要的是法律自身要具有正义性与合理性,情理法兼而顾之。道德是法律的思想基础,法律是道德的制度实践。二者在某些层面上具有共通之处;譬如正义、公平、诚实信用等法律的基本原则,其本身就是道德观念的重要成分。正是源于有了道德伦理的补充,法律规范才能够焕发出人性的光辉。任何一部摒弃了道德的法律都是存在缺陷的,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终将为人们所抛弃。历史一次次证明,唯有顺应民意的法律才能够根植于民心,从而枝繁叶茂。

以儒释法,将儒家伦理赋予法律含义,将身份人伦注入法律实践,做到“情理法”兼而顾之。以《春秋》作为审理案件的理论依据,以儒家的价值观重塑法律精神,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先秦时期儒法二学说对立的僵持局面,同时也开创了法律儒家化的先河。

为十大重罪之一。

1.赋予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论心定罪是以儒释法的基本原则。《盐铁论・刑德篇》记载:“《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违于法者诛。”由此看来,论心定罪是一种典型的动机论,即在判断一种犯罪行为时,它看中的是行为者的动机,而非行为的后果。由于论心定罪过于强调主观动机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而犯罪行为人心志的善恶又缺乏确切的划分标准,致使在司法实践中,案件审判权和司法解释权完全掌握在司法官吏个人手中。由于儒家经义的干涉,明确的法律条文在断狱中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关键在于如何用儒学义理解释法律、分析案情。以个人心意决定案件发展,必然导致“时有出于律之外者。”纵使在正常情形下,司法审判中也难以做到绝对公正。审判者对诉讼双方的关系亲疏、地位高低、情感倾向都会先入为主地影响到对案件事实和主观心态的确定上,并反映到断案结果之中。同时,一些重大的案情可能夹杂各方利益于其中,此时来自上级的施压、背后的隐秘交易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案件进展。为维护个人的既得利益,兼之考虑到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审判者往往以《春秋》为名,行利己之私。近代刘师培在论及董仲舒的“春秋决狱”时批评道:“及考其所著书,则有援‘公羊’以傅今律,名曰引经决狱,实则便于酷吏之舞文。时公孙弘亦治春秋……缘饰儒术,外宽内深,睚眦必报……掇类似之词,曲相符合,高下在心,便于舞文,吏民益巧,法律以歧,故酷吏由之,易于铸张人罪,以自济其私。”他们发挥自己舞文弄墨的本事,曲解经义、巧妙钻营、高下其手,利用手中握有的司法审判权,任意践踏法律之尊严,使得法律的严谨性和公、性完全被埋没,其维护社会正义的基本功能彻底丧失,更遑论在百姓心中树立对法律的信仰。更何况,《春秋》等儒家经典其本身文义艰深、晦涩难懂,一般司法官吏大多难入其法门,断案时也难免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此外,司法官员断案时一味遵循“原心论罪”,则容易导致诛其本心以出入人罪,走向“原情定过,赦事诛意”的极端。如历史上“腹诽”、“心谤”等罪名的诞生皆可溯源至“诛心”理论,这也是因自由裁量权过大而引起的负面作用之一。作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封建统治者为稳固其政治地位、减少政治阻力,往往不乏干涉立法、司法活动之举;为了打击政治对立面,不惜曲解“原心论罪”之本意,巧立名目定罪施刑。在以上情形中,当权者为获取私利,假借“原心论罪”为由为无辜者罗织罪名并擅自定刑,《春秋》之义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并不能起到宽缓执法的效用,而是充当了严厉刑罚和莫须有罪名成立的正当性依据。

2.过于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以儒释法是通过在司法领域内儒与法的融合,使儒家义理在司法解释和审判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而控制立法权,并最终导致儒学凌驾于法律之上。

董仲舒将儒家思想与阴阳五行、道家等思想相杂糅,服务于封建君主,并被用作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随着法律儒家化的推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伦理观念由普通的思想道德规范逐渐转化为羁束人们日常行为的习惯法和法律规章。从汉代的春秋决狱到唐代的立法合一,历代统治者都按照自己的意志解释、改造儒家经义,并应用于立法的指导和司法的实践上。

自汉以后,历代统治者为了解决在断狱过程中情与法冲突的问题,而将儒家的`“春秋大义”凌驾于法律之上,对违于法律而忠于大义者减免罪责甚至加以表彰,对循于法律但悖于情理者重刑处之乃至法外加刑。官方颁行的法律条文在司法活动中显然失去效力,相应地,道德礼教被冠以定罪量刑的最高标准。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形下,尚且以伦理作为参考标准;在法律规定有漏洞的情况下,更是凡事皆决于经义。这种以损失法律尊严为代价,一味抬高道德礼教地位的做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裁决疑难案件,弥补法律空缺,以德教化民众,但从长远来看,仅凭志之善恶决定罪之大小、刑之轻重,势必将司法审判引向歧途,最后滑向“主观归罪”的深渊。此外德重于法的观念不仅使得法律丧失了令行禁止的原有价值,在道德面前不战而败,还导致历史上不少断狱者因人情理义之故,处理案件多有偏颇之处。从审判实践中,也可以发现不少以礼折狱、弃律从礼的案例。

而实际上,道德与法律存在着本质区别。首先,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依靠社会舆论和善良风俗对人的内心与行为施加影响;而法属于制度的范畴,它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其次,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区分事物的善与恶,单方面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而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二者的平衡与对等。最后,道德对违反其原则的行为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制裁措施,即违背道德不当然产生相应的后果;而法律规范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违法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由此,道德与法律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念,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调整手段,发挥效用的具体范围及途径亦有所区别。法律不能随意支配道德与否的评判标准,道德亦不应当对立法和司法活动横加干涉。然而以儒释法明确将儒家的道德理论和是非观念提升到法律之上,以道义判定罪与非罪,以情理权衡罪行轻重。这样的做法既影响到法律的独立运作,也淡化了道德的概念。

3.导致人情得以干预司法。

尽管惩治虽未触犯法律而有违纲常者从道义上来说无可厚非,对合乎于理的违法者从轻处罚或免其罪责也是儒家轻刑恤民的体现,但在实践中还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极端情形――一是对为坚持正义但触及道德底线的罪犯不仅判以重罪,甚至不惜法外加刑。如晋朝一位名为李忽的女子,为阻止其父谋反而杀之,尽管所犯的是杀人罪,但其初始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稳定,理应作为从轻情节作为减刑的参考依据。但其时的断狱者根据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认为此女“无人子之道……伤风污俗”,对其处以极刑。李忽的大义灭亲之举固然有悖于传统孝道,但综合来看,这一行为维护了爱国忠君之大义,在二者不能兼而得之的情形下,放弃孝道而效忠国家却遭受残酷刑罚,实显不公。第二种极端情形是,但凡情苟可恕,即便是再穷凶极恶、手段残忍的罪犯,最终都有被赦免的可能。《宋史・孝义传》中记载了数个宽赦有孝义的杀人者的例子。河间人李u的父亲在契丹犯边时为陈友趁乱所杀,几年后,“u手刃杀友”,在核实其为替父报仇后,“太祖壮而释之”。京兆人甄婆儿为惩治击杀其母的仇人董知政,“取条桑斧置袖中,……以斧斫其脑杀之”;宋太宗为嘉奖她为母亲报仇的孝义之举,不仅没有定罪,反而特赦了她。这两种极端情形,尽管甚少发生,但其影响之恶劣,严重有损于法律的威严,不仅使人谈法色变,更动摇了百姓对法律的信仰,同时也使得法律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故而家族在封建立法和司法者眼中往往蕴含着独特的意义。家族是家庭的延展更是组成国家的重要单位。维护家族利益作为儒家孝悌之道的衍生品历来被封建统治者所默许乃至提倡。而从以董仲舒为开始的以儒释法运动以后法律认可下的容隐主体的范围逐步扩大从父子之间发展到五服以内的近亲属乃至同居者条件愈加宽松为犯罪者逃脱法律惩罚提供了充裕的机会也使得案件侦破的难度加大办理单次案件的时间延长执法和司法活动的成本增加。同时罪犯只要有可靠者藏匿便可免受刑罚之苦隐匿罪犯也不会因此受到惩处这样的规定不仅使得集团性的犯罪案件难以告破也不利于社会上公正之风的弘扬。

以儒释法开创了儒法融合的先例,将儒家的经纶义理渗透入法家律学当中,以儒家经典作为解释和施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不仅开启了汉律儒家化的法律传统,更是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道德化的开端。在以儒释法的诸多内容中,论心定罪的审判思想、“春秋决狱”的审判制度和“亲亲相隐”的审判原则等均对当时乃至后世的司法制度及实践起到了深远影响。除了在制度上的影响外,其更以一种具有特质精神的治世手段和行事方式作用于后世,这使得后世司法之中,以儒释法犹如空谷钟声,余音不绝。

自西汉董仲舒提出“春秋决狱”始,掀起了以儒释法之风;至东汉时期,随着对礼法合流合理性的论证并加强,法律儒家化进一步深入;北魏孝文帝提出“营国之本,礼教为先”,对违反纲常伦理的罪犯处以重刑,在立法上强化了礼教的“国之本”地位;晋代通过任用儒学家修订和注解法律,促进了法与礼的融合;直至唐代,《唐律》“于礼以为出入”,以纲常之礼作为法律制定的指导方针,使宗法伦理的道德准则既高居于法律之上,也深入于法律之中,礼与法高度融合,将法律儒家化推向顶峰。

五代虽为乱世,然以儒释法仍被倡导。针对刑部和大理寺卿官员在断狱中“附会经义”,断章取义,“遂使刑名不定,人徇其私”的时弊,大理寺卿李廷范提出应“引据经义,辨析情理,……若非礼律所载,不得妄为判章出外所犯之罪。”明确将儒家义理作为防止司法官员因自由裁量权过大而导致一系列弊端,以及确保断案公证的重要途径。宋以后,以儒释法不再盛行,虽偶现其踪,但昔时之荣辉已然不再,其历史使命已告结束。

在中国历史上,以儒释法造成了断狱者在司法实践中过分依赖《春秋》等儒家经纶,甚至于脱离了已颁行的法律处理案件;司法官吏的自由裁量权在制度上不受限制,完全凭借个人意志决定案件走势;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模糊不清,为人情干预法律创造契机等负面影响。尽管如此,在封建专制体制背景下的古代中国,它的出现与发展充分调和了严刑峻法与平民百姓间的矛盾,为封建君主推行教化、德孝治国、加强中央集权在意识形态上奠定了基础。

注释:

班固.汉书・刑法志.中华书局.1962.1079.

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00.

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章句下.北京:中华书局.1982.36.

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劝学.北京:中华书局.1979.7-8.

李p.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2868.

袁长江.董仲舒集・天人三策(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28.

班固.汉书・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235.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173.

李p.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2868.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341.

班固.汉书・惠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85.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2691.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定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566.565。

李p.太平御览・卷第六百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60.2868.

阴法鲁编纂.古文观止・治安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49.

范晔.后汉书・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1615.

李p.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2897.

脱脱.宋史・孝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13386.

魏收撰,许嘉璐主编.魏书・王云传.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627.

王溥.五代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72.

参考文献:

[1]刘兆伟.论语通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俞荣根著,梁国典主编.应天理,顺人情.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3]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4]朱宏才.春秋决狱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危害.攀登(双月刊).2001.20(112).

[5]刘师培.儒学法学分歧论.国粹学报.1907(7).

[7]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8]李鼎楚.春秋决狱再考.北京:政法论坛.2008.26(3).

[9]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八

1)民不举官不究。

2)历法禁,自大更始,则小臣不犯矣。

3)法立,有犯而必施;令出,惟行而不返。

4)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

5)人能胜乎天者,法也。……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6)省刑之要在禁文巧。

7)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8)法不殉情。

9)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10)立法之业,益为政治上第一关键,觇国家之盛衰强弱者,皆于此焉。

11)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12)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

13)圣人之立法,本以公天下。

14)喜不可从有罪,怒不可杀无辜。

15)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16)以至详之法晓天下,使天下明知其所避。

17)诛不避贵,赏不遗贱。举事不私,听狱不阿。

18)守一而制万物者,法也。

19)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20)一民之轨,莫如法。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九

摘要“以儒释法”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特殊现象,起源于汉代董仲舒的“春秋决狱”,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善于唐代。其核心在于强调儒学在司法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以儒家伦理价值观作为判断罪与非罪、衡量刑罚轻重的依据。“以儒释法”的出现打破了汉代以前儒法对立的局面,并将法令赋以道德的内涵,缓解了秦代以来严刑苛法与百姓间的矛盾。本文围绕董仲舒的“春秋决狱”,阐释“以儒释法”对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影响。

关键词以儒释法春秋决狱论心定罪以礼入法。

作者简介:王晶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系。

一、以儒释法概述。

(一)以儒释法的产生背景。

以儒释法之风发端于西汉中期,由公羊学派大师董仲舒提出。汉朝建立初期,战火初定,百废待兴。为了重振经济、稳定民心,同时也吸取了秦朝严刑苛法导致二世而亡的教训,以黄老学说为指导思想,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在发展生产与缓和社会矛盾上取得一定成效。直至西汉中期,封建经济繁荣发展,中央政权得到巩固,汉武帝“外事四夷之功,内盛耳目之好,征发烦数,百姓贫耗,穷民犯法,酷吏击断。”与此同时,各诸侯国实力增强,对中央集权构成实际威胁。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因其过于温和,已不能适应新的政治形势;而重新采用法家学说作为主导思想,又难免重蹈秦朝苛法横行之覆辙。于是,由董仲舒创建的融合了儒、法、道、阴阳等诸家学说的新儒学应运而生。以董仲舒为首的汉代大儒极力提倡将儒家的礼制思想用于引导并规范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同时针对法家因坚持重刑而无法从根本上劝人向善的弊端,提出“德主刑辅”的理论,顺应了时代需要,并为汉武帝所赏识。自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在汉代政治及思想上的主导地位正式确立,反映到法律上即为以儒释法。董仲舒认为,从儒家经典当中,可以总结出一些法律原则,并将其用于判断事物的是非曲直。儒家经义逐渐成为国家制定政策和立法、司法、执法的最高依据,由此而盛行“春秋决狱”。自汉以后,法律受儒学支配一直是中华法制文明的主流。

(二)以儒释法的概念解析。

(一)原心论罪。

原心论罪,是指判案过程中,应当在案件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分析论证罪犯的主观心态,根据行为人的犯罪动机、主观意愿来确定罪之有无及量刑之轻重。根据《太平御览》的描述:“《春秋》之义……君子原心,赦而不诛。”在当时成文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形下,董仲舒从《春秋》这一儒学经典中摘取一则判例“许止进药”,并从中引申出“原心论罪”这一法律原则。《春秋繁露·精华》记载:“春秋之听狱,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主观恶性大者,即使犯罪未遂也应受处罚;“首恶”更应从重论处;主观无恶意者应从轻论处甚至免其刑罚。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形下,儒家义理依然是断狱者在司法活动中应参考的重要依据,在判断犯罪行为人主观善恶及量刑中具有重要作用。

秦代奉行客观归罪的审判原则,司法实践中只关注既已发生的犯罪结果,而忽视动机和实质,往往将案件引至相反方向,甚至造成“为善者不必免,而犯恶者未必刑”的恶劣影响,将法的公平正义置于不顾。汉代实行的“原心论罪”将人之本心视作良善与奸邪的源头,以人的主观意志为标准区分不同犯罪,是对秦代不顾本意如何皆一概而论的矫正,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法律僵化而导致的一些弊端。“原心论罪”原则的中心是行为人主观意愿的善恶,其判定标准源于儒家的伦理规则。该审判原则的确立,客观上促进了儒家义理与法律制度的融合。

(二)亲亲相隐。

亲亲相隐,也作“亲亲得相首匿”,指“大功之亲”范围内的近亲属之间可以隐匿犯罪行为、不互相告发和作证而不予制裁或减轻处罚。其中,“隐”有不言、隐瞒之意。

亲亲相隐的思想渊源于春秋时期,《国语·周语》中提出,“君臣将狱,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认为从宗法伦理的角度来看,君臣、父子之间明知其有罪也应当隐而不宣,否则是罔顾人伦的表现。秦代及汉初期的思想家进一步肯定了“子为父隐”的原则,即卑亲属可容隐尊亲属,该原则亦被写入当时律法。汉宣帝时颁布诏令,承认父子、夫妻间的亲情是人的天性所在,故而即使亲人触犯律条,招致祸事,“犹蒙死而存之”,并明文规定“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间接肯定了“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双向原则,正式将“亲亲得相首匿”确定为汉代的一项法律制度,并为唐代扩大“容隐”主体的范围,认可“同居相为隐”奠定了基础。该原则的确立,区分了亲属间与非亲属间隐瞒犯罪事实的不同性质,同时也是以礼入律、情融于法的重要表现。

亲属之间隐瞒犯罪而不受刑罚处罚,其理论基础源于“亲亲”这一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基本内容。所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属关系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紧密的纽带,是一切其他社会关系存在的前提,更是“爱结于心,仁厚之至”的重要体现。在推崇以孝为先、鼓励“移孝作忠”的古代封建制社会,“爱亲之心”作为孝悌之道的扩展,推广开来亦有助于“人人亲其亲,长其长”的平安治世的实现。

1.论心定罪,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怀。

推理中,以儒家经义为大前提,以案件事实为小前提,所推得的结论妙地为行为人的善意做了辩解,并在司法上维护了儒家的基本道德观念。以管窥豹,从中不难看出,以儒释法极好地折中了制度的生硬僵化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以司法的形式宽待良善者,相对于秦朝完全以“客观归罪”更加温暖人心,同时更好地实现了惩恶扬善这一法律的最终目的。

审判案件时,既要明晰犯罪事实,又要洞悉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的真实动机。只有遵循主观归罪和客观归罪二者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正确课以刑罚且不会有失公允。任何重视其中一种原则而忽视另一种原则的审判思想都是有所偏颇的,难以做到还原案情,公正执法。如秦朝奉行单一的客观归罪原则,凡事皆“一断于法”,所有案件必须严格按照秦律执行,并明文规定“诽谤者族”,“敢有挟书者族”,“妄言者无类”,对所有同类型罪犯无视其情节之轻重,行为之善恶,均课以相同刑罚,看似公允,实则不然。秦代统治者重刑轻罪,刑罚严酷,这种有违与人性的司法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秦在一统六国后的十五年后短命而亡。

规则与人情不应当是完全对立、相互排斥的。当法律制度由于客观原因而违背人性情理之时,一味地坚守陈规而不知变通显然不是明智的解决途径。而儒家经义正是为实现“善”提供了变通的良策,它灵活地解释法条,分析案情,规避不合理的制度,保护和安抚“志善而违于法者”,对于“志恶而合于法者”,则是毫不留情,严厉惩治。

以儒释法是汉代儒生“通经致用”的表现。在司法实践中,它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以缜密的思路析理辨义、推本溯源,努力全面地展现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的动机和意图,强调“心”、“志”的善恶。给汉律带来忠孝仁爱的温良之风,排除了法律适用中不合理的因素,增加了司法判决的可接受性,使断狱的结果更加符合人性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刑罚连坐的滥用。

以当时的一则案件为例,一女子甲的丈夫乙出海,因海上风浪大,船身沉没,乙遂溺亡。在乙死后四个月,甲母令甲改嫁。依照当时律令,“甲夫死未葬,法无许嫁,以私为人妻,当弃市。”简言之,依照西汉律法,凡丈夫去世后下葬之前,妻子擅自改嫁他人的,当处以“弃市”极刑。然董仲舒则认为,春秋之大义,言夫人嫁至齐国,夫死无子,则应当准许其改嫁。妇人无独断之权,凡大事皆听从长者意志行事。本案中,女子甲改嫁乃是遵循其母之意,并非私自淫奔,并不符合律条中规定的情形,故不当坐。倘若单以现有的律法为唯一规范,甲的丈夫葬身海中,尸骨无处可寻,则按照律法规定,甲将终身不得改嫁。这样的规定呆板教条,且束缚人性。而董仲舒以《春秋》中言夫人改嫁的判例为前提,以女子为尊长所命改嫁的事实为基础,进一步论证出女子甲改嫁行为的合法性,成功地帮助她免受酷刑,阻止了一场冤案的发生。

重视、崇尚人情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不变内容。以主观心态作为定罪标准,以良心善恶决定量刑轻重,是对人情社会的认可,更是对呆板法条的变革。它使得原本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官方律令走下朝堂,变得生动而富有活力。在接受法律制裁时,相较于以严厉刑罚使人因遭受苦痛而畏惧犯罪,论心定罪以融情入法的方式使受刑者更多地受到良心与道德的谴责,在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过错,因此更有助于从根本上改造罪犯,杜绝累犯的出现。

2.以礼入法,推动了儒与法的融合。

以礼入法,是指将儒家的传统礼法思想与纲常伦理规范引入到立法和司法活动中,用儒家经义解释法律条文,并将礼法作为定罪和量刑的基本依据。具体到司法实践中即为“经义折狱”。

孔子认为,对于普通百姓,若仅仅束之以法令,惩之以刑罚,百姓即使不触犯法令,也只是源于对严厉刑罚的畏惧,而并不知其所以然;然而倘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众受到道德的引导,发自内心地遵守并维护法律。相对于法律而言,德礼更有利于实现教化民众的目的,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

汉初萧何为相时,“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当仅凭律文不足以判定案件时,则以经义为理论基础,议而决之。董仲舒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在司法实践中“引经论狱”,以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为评判是非之标准,开创了中国古代“律例并行”之先河。

在董仲舒看来,德与刑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进一步来讲,德礼高于法律,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大德小刑”。既要重视儒家义理在法律中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法律本身的存在,毕竟脱离了法这一国家强制机器的道德宣讲注定是苍白无力的。刑罚固然不可或缺,但绝不能滥用,百姓之所以会犯罪,大多是由缺乏教化所致,应当体恤他们的无知,所谓“哀矜折狱”,这也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具体表现。

礼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感化民众、使人向善,“禁于将然之前”;而法的主要作用则在于通过惩罚犯罪、禁人为非,“禁于已然之后”。因此,将礼与法相结合,以立法规范补充法条,并指导司法,以礼为主、以刑为辅,二者互为表里,从而促进法律的道德化,使得法律不仅能阻止犯罪,更被赋以劝善的作用。此外,相对于行文严谨、内容晦涩的法律条文,礼法因其自身的道理浅显,加之以在民间多年口耳相传,更易于为普通民众所理解和接受。故而,赋予法律以道德的内涵,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有助于减少法律推行的阻力。以礼入法,是在居于庙堂之上的法律与身处寻常巷陌的百姓中间添加了一注润滑剂,使得法律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必直接施刑于人,而是通过转化为以忠孝仁义为精髓的儒家礼法思想,让违法之人感到为恶的羞耻,自觉地接受刑罚处罚,并在受刑之余由心中生出向善之心。这也是历朝历代的法律制定者一直以来所致力于达到的效果。

此外,要在民众心中树立法律权威,法律应当具有内在的道德价值,不仅要依靠国家暴力机关的强制措施,更重要的是法律自身要具有正义性与合理性,情理法兼而顾之。道德是法律的思想基础,法律是道德的制度实践。二者在某些层面上具有共通之处;譬如正义、公平、诚实信用等法律的基本原则,其本身就是道德观念的重要成分。正是源于有了道德伦理的补充,法律规范才能够焕发出人性的光辉。任何一部摒弃了道德的法律都是存在缺陷的,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终将为人们所抛弃。历史一次次证明,唯有顺应民意的法律才能够根植于民心,从而枝繁叶茂。

以儒释法,将儒家伦理赋予法律含义,将身份人伦注入法律实践,做到“情理法”兼而顾之。以《春秋》作为审理案件的理论依据,以儒家的价值观重塑法律精神,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先秦时期儒法二学说对立的僵持局面,同时也开创了法律儒家化的先河。

为十大重罪之一。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十

古代法律,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权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了解古代法律的历史发展和实施细则后,我有了一些深刻的体会。首先,古代法律重视家族和社会的稳定;其次,它注重身份和地位的区分;再次,古代法律体现了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最后,它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公平与司法公正。通过对古代法律的思考和反思,我们可以在今天的社会中借鉴一些宝贵的经验,以更好地构建法治社会。

首先,古代法律着重家族和社会的稳定。在古代社会中,家族是社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普遍认为家族秩序和社会秩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因此,古代法律对于维护家族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古代婚姻法规定严格的配偶选择原则,以确保家族血统的纯正与延续;古代家庭法重视子女的孝道,鼓励子女为家族的繁荣做出贡献。家族和社会的稳定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目标,也是现代法律应该追求的价值。

其次,古代法律注重身份和地位的区分。在古代社会,人的身份和地位等级分明,不同等级的人被赋予不同的责任和权利。古代法律对于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实施不同的基于这种分工制度,古代法律追求的是为特定群体服务,同时保护社会整体的稳定。例如,律令中对士人的治罪标准较高,而对平民百姓的治罪标准较低。这种区分恰当地平衡了社会的稳定性和公平性,为不同人群提供了相应的保护和惩罚。

再次,古代法律体现了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伦理道德在古代法律中被视为核心价值,直接影响着法律规则的制定和执行。古代法律强调个人品德和行为的规范。例如,在诸子教化中,儒家强调君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律令中,法官在审判过程中常常以伦理道德准则为依据,对修德修身的人给予宽大处理。古代法律通过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进而达到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进步的目的。

最后,古代法律促进了社会公平与司法公正。在古代法律中,法律适用的原则和程序显得尤为重要。古代法律强调法官的公正和廉洁,对社会各阶层的人都一视同仁。例如,在刑法中,古代法律明确规定了审判过程中的证据严格性和律师的职业操守;在刑罚执行中,古代法律注重公开审判和法律透明度。这些都体现了古代法律的公平性与正义性,成为现代法律发展的重要范本。

总之,古代法律在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古代法律的思想、原则和制度对于现代法治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应从古代法律的发展历程中汲取智慧,借鉴古人对家族和社会稳定的重视,注重身份和地位的区分,强调伦理道德的重要性以及追求社会公平与司法公正。通过对古代法律的研究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构建一个公平、公正、法治的社会。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十一

1)爵不可以无功取,刑不可以贵势无。

2)法无古今,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耳。

3)法者,见功而与赏,因能而受官。

4)刑入于死者,乃罪大恶极。

5)没有法律,就没有自由。

6)诛禁不当,反受其央。

7)法生于义,义生于众适,众适合于人心,此治之要也。

8)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

9)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10)圣人之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

11)法平则吏无奸。

12)先王以明罚敕法。

13)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

14)诛恶不避亲爱,举善不避仇仇。

15)设若上无道栓,则下无守法。

16)国不可无法,有法而不善与无法等。

17)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18)视时而立仪。

19)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

20)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十二

论心定罪是以儒释法的基本原则。《盐铁论·刑德篇》记载:“《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违于法者诛。”由此看来,论心定罪是一种典型的动机论,即在判断一种犯罪行为时,它看中的是行为者的动机,而非行为的后果。由于论心定罪过于强调主观动机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而犯罪行为人心志的善恶又缺乏确切的划分标准,致使在司法实践中,案件审判权和司法解释权完全掌握在司法官吏个人手中。由于儒家经义的干涉,明确的法律条文在断狱中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关键在于如何用儒学义理解释法律、分析案情。以个人心意决定案件发展,必然导致“时有出于律之外者。”纵使在正常情形下,司法审判中也难以做到绝对公正。审判者对诉讼双方的关系亲疏、地位高低、情感倾向都会先入为主地影响到对案件事实和主观心态的确定上,并反映到断案结果之中。同时,一些重大的案情可能夹杂各方利益于其中,此时来自上级的施压、背后的隐秘交易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案件进展。为维护个人的既得利益,兼之考虑到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审判者往往以《春秋》为名,行利己之私。近代刘师培在论及董仲舒的“春秋决狱”时批评道:“及考其所著书,则有援‘公羊’以傅今律,名曰引经决狱,实则便于酷吏之舞文。时公孙弘亦治春秋……缘饰儒术,外宽内深,睚眦必报……掇类似之词,曲相符合,高下在心,便于舞文,吏民益巧,法律以歧,故酷吏由之,易于铸张人罪,以自济其私。”他们发挥自己舞文弄墨的本事,曲解经义、巧妙钻营、高下其手,利用手中握有的司法审判权,任意践踏法律之尊严,使得法律的严谨性和公、性完全被埋没,其维护社会正义的基本功能彻底丧失,更遑论在百姓心中树立对法律的信仰。更何况,《春秋》等儒家经典其本身文义艰深、晦涩难懂,一般司法官吏大多难入其法门,断案时也难免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此外,司法官员断案时一味遵循“原心论罪”,则容易导致诛其本心以出入人罪,走向“原情定过,赦事诛意”的极端。如历史上“腹诽”、“心谤”等罪名的诞生皆可溯源至“诛心”理论,这也是因自由裁量权过大而引起的负面作用之一。作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封建统治者为稳固其政治地位、减少政治阻力,往往不乏干涉立法、司法活动之举;为了打击政治对立面,不惜曲解“原心论罪”之本意,巧立名目定罪施刑。在以上情形中,当权者为获取私利,假借“原心论罪”为由为无辜者罗织罪名并擅自定刑,《春秋》之义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并不能起到宽缓执法的效用,而是充当了严厉刑罚和莫须有罪名成立的正当性依据。

2.过于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以儒释法是通过在司法领域内儒与法的融合,使儒家义理在司法解释和审判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而控制立法权,并最终导致儒学凌驾于法律之上。

董仲舒将儒家思想与阴阳五行、道家等思想相杂糅,服务于封建君主,并被用作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随着法律儒家化的推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伦理观念由普通的思想道德规范逐渐转化为羁束人们日常行为的习惯法和法律规章。从汉代的春秋决狱到唐代的立法合一,历代统治者都按照自己的意志解释、改造儒家经义,并应用于立法的指导和司法的实践上。

自汉以后,历代统治者为了解决在断狱过程中情与法冲突的问题,而将儒家的`“春秋大义”凌驾于法律之上,对违于法律而忠于大义者减免罪责甚至加以表彰,对循于法律但悖于情理者重刑处之乃至法外加刑。官方颁行的法律条文在司法活动中显然失去效力,相应地,道德礼教被冠以定罪量刑的最高标准。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形下,尚且以伦理作为参考标准;在法律规定有漏洞的情况下,更是凡事皆决于经义。这种以损失法律尊严为代价,一味抬高道德礼教地位的做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裁决疑难案件,弥补法律空缺,以德教化民众,但从长远来看,仅凭志之善恶决定罪之大小、刑之轻重,势必将司法审判引向歧途,最后滑向“主观归罪”的深渊。此外德重于法的观念不仅使得法律丧失了令行禁止的原有价值,在道德面前不战而败,还导致历史上不少断狱者因人情理义之故,处理案件多有偏颇之处。从审判实践中,也可以发现不少以礼折狱、弃律从礼的案例。

而实际上,道德与法律存在着本质区别。首先,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依靠社会舆论和善良风俗对人的内心与行为施加影响;而法属于制度的范畴,它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其次,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区分事物的善与恶,单方面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而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二者的平衡与对等。最后,道德对违反其原则的行为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制裁措施,即违背道德不当然产生相应的后果;而法律规范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违法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由此,道德与法律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念,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调整手段,发挥效用的具体范围及途径亦有所区别。法律不能随意支配道德与否的评判标准,道德亦不应当对立法和司法活动横加干涉。然而以儒释法明确将儒家的道德理论和是非观念提升到法律之上,以道义判定罪与非罪,以情理权衡罪行轻重。这样的做法既影响到法律的独立运作,也淡化了道德的概念。

3.导致人情得以干预司法。

尽管惩治虽未触犯法律而有违纲常者从道义上来说无可厚非,对合乎于理的违法者从轻处罚或免其罪责也是儒家轻刑恤民的体现,但在实践中还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极端情形——一是对为坚持正义但触及道德底线的罪犯不仅判以重罪,甚至不惜法外加刑。如晋朝一位名为李忽的女子,为阻止其父谋反而杀之,尽管所犯的是杀人罪,但其初始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稳定,理应作为从轻情节作为减刑的参考依据。但其时的断狱者根据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认为此女“无人子之道……伤风污俗”,对其处以极刑。李忽的大义灭亲之举固然有悖于传统孝道,但综合来看,这一行为维护了爱国忠君之大义,在二者不能兼而得之的情形下,放弃孝道而效忠国家却遭受残酷刑罚,实显不公。第二种极端情形是,但凡情苟可恕,即便是再穷凶极恶、手段残忍的罪犯,最终都有被赦免的可能。《宋史·孝义传》中记载了数个宽赦有孝义的杀人者的例子。河间人李璘的父亲在契丹犯边时为陈友趁乱所杀,几年后,“璘手刃杀友”,在核实其为替父报仇后,“太祖壮而释之”。京兆人甄婆儿为惩治击杀其母的仇人董知政,“取条桑斧置袖中,……以斧斫其脑杀之”;宋太宗为嘉奖她为母亲报仇的孝义之举,不仅没有定罪,反而特赦了她。这两种极端情形,尽管甚少发生,但其影响之恶劣,严重有损于法律的威严,不仅使人谈法色变,更动摇了百姓对法律的信仰,同时也使得法律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故而家族在封建立法和司法者眼中往往蕴含着独特的意义。家族是家庭的延展更是组成国家的重要单位。维护家族利益作为儒家孝悌之道的衍生品历来被封建统治者所默许乃至提倡。而从以董仲舒为开始的以儒释法运动以后法律认可下的容隐主体的范围逐步扩大从父子之间发展到五服以内的近亲属乃至同居者条件愈加宽松为犯罪者逃脱法律惩罚提供了充裕的机会也使得案件侦破的难度加大办理单次案件的时间延长执法和司法活动的成本增加。同时罪犯只要有可靠者藏匿便可免受刑罚之苦隐匿罪犯也不会因此受到惩处这样的规定不仅使得集团性的犯罪案件难以告破也不利于社会上公正之风的弘扬。

以儒释法开创了儒法融合的先例,将儒家的经纶义理渗透入法家律学当中,以儒家经典作为解释和施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不仅开启了汉律儒家化的法律传统,更是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道德化的开端。在以儒释法的诸多内容中,论心定罪的审判思想、“春秋决狱”的审判制度和“亲亲相隐”的审判原则等均对当时乃至后世的司法制度及实践起到了深远影响。除了在制度上的影响外,其更以一种具有特质精神的治世手段和行事方式作用于后世,这使得后世司法之中,以儒释法犹如空谷钟声,余音不绝。

自西汉董仲舒提出“春秋决狱”始,掀起了以儒释法之风;至东汉时期,随着对礼法合流合理性的论证并加强,法律儒家化进一步深入;北魏孝文帝提出“营国之本,礼教为先”,对违反纲常伦理的罪犯处以重刑,在立法上强化了礼教的“国之本”地位;晋代通过任用儒学家修订和注解法律,促进了法与礼的融合;直至唐代,《唐律》“于礼以为出入”,以纲常之礼作为法律制定的指导方针,使宗法伦理的道德准则既高居于法律之上,也深入于法律之中,礼与法高度融合,将法律儒家化推向顶峰。

五代虽为乱世,然以儒释法仍被倡导。针对刑部和大理寺卿官员在断狱中“附会经义”,断章取义,“遂使刑名不定,人徇其私”的时弊,大理寺卿李廷范提出应“引据经义,辨析情理,……若非礼律所载,不得妄为判章出外所犯之罪。”明确将儒家义理作为防止司法官员因自由裁量权过大而导致一系列弊端,以及确保断案公证的重要途径。宋以后,以儒释法不再盛行,虽偶现其踪,但昔时之荣辉已然不再,其历史使命已告结束。

在中国历史上,以儒释法造成了断狱者在司法实践中过分依赖《春秋》等儒家经纶,甚至于脱离了已颁行的法律处理案件;司法官吏的自由裁量权在制度上不受限制,完全凭借个人意志决定案件走势;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模糊不清,为人情干预法律创造契机等负面影响。尽管如此,在封建专制体制背景下的古代中国,它的出现与发展充分调和了严刑峻法与平民百姓间的矛盾,为封建君主推行教化、德孝治国、加强中央集权在意识形态上奠定了基础。

注释:

班固.汉书·刑法志.中华书局.1962.1079.

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500.

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章句下.北京:中华书局.1982.36.

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劝学.北京:中华书局.1979.7-8.

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2868.

袁长江.董仲舒集·天人三策(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北京:学苑出版社..1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28.

班固.汉书·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235.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173.

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2868.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341.

班固.汉书·惠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85.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2691.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定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566.565。

李昉.太平御览·卷第六百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60.2868.

阴法鲁编纂.古文观止·治安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49.

范晔.后汉书·霍谞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1615.

李昉.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2897.

脱脱.宋史·孝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13386.

魏收撰,许嘉璐主编.魏书·王云传.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627.

王溥.五代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72.

参考文献:

[1]刘兆伟.论语通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俞荣根著,梁国典主编.应天理,顺人情.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

[3]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北京:法律出版社..

[4]朱宏才.春秋决狱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危害.攀登(双月刊).2001.20(112).

[5]刘师培.儒学法学分歧论.国粹学报.1907(7).

[7]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北京:法律出版社..

[8]李鼎楚.春秋决狱再考.北京:政法论坛.2008.26(3).

[9]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十三

古代法律是古代社会的一把利刃,它凭借其严谨、公正和权威性,在古代社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我个人而言,研究古代法律带给我很多的启示和体会。这五年的法学学习之旅,从对古代法律的好奇到对其中智慧的理解,给予了我诸多启发和革新,让我看到了古代法律的深厚底蕴。

第二段:观察法律的理性。

古代法律的出现,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一种准确的解决纠纷方式。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我深切意识到古代法律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理性。在古代社会,法律的制定务必合乎道理,在问题的各个方面都必须让每个人物理性的做出判断。这种理性的精神,证明了古代社会对人性的理解,以及人类对公正和道德的追求。

第三段:法律的依据和规范。

调查古代法律的依据和规范,对于我的法学研究有巨大的裨益。古代法律的依据基本上是法典和先例,其法规对每个人都是公正严明的。这一规范不仅破除了人们对主观判断的过度依赖,更重要的是为人们在法律中寻求真理提供了方向和方法论,正是这种规范使得古代法律的运作更具公平性和可靠性。

第四段:法律的力量和社会作用。

古代法律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力量,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公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古代法律的力量体现在它对人们行为的预防和指引上。古代法律的指引作用在于,通过规定法律的权威和约束力,达到人们遵守法规的目标。只有在法律的力量推动下,古代社会才能不断进步,才能确保每个公民享有基本的法律权益。

第五段:法律思维对人生的启示。

在研究古代法律的过程中,我发现了古代法律思维对人生的启示。古代法律重视人性,也讲究公正和道德,这为我们指明了正确的人生道路。法律的精神教育我们要秉持公正和正义,要明辨是非,要尊重他人的权益。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法律思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引导原则,让我们能够以公正的态度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总结:

五年来,我通过学习古代法律,体会到了法律的理性,法律的依据和规范,法律的力量和社会作用以及法律思维对人生的启示。这些体会使我深入了解古代法律对古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同时也让我明白了法律对于现代社会的不可或缺的地位。我相信,在学习古代法律的过程中,我会继续发现更多的智慧和启示,使之成为我未来法律职业道路上的宝贵资源。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十四

中国古代法律历史源远流长,横跨两千多年的时间,留下了丰富而庞大的法律文献。通过学习古代法律史,我深刻认识到了古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也对古代法律的发展与演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我从古代的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实践以及法律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古代的法律制度在巩固社会秩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中国的法律制度包括刑律、诉讼程序、家族私法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法律的规范和制度的明确,确保社会秩序和人们的权益得到维护。作为社会的基石,法律制度在古代的中国南北朝时期达到了高峰。当时,《南齐书》和《北齐书》等历史文献中收录了大量的法律制度,对于研究古代法律变迁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这些法律制度的学习和分析,我认识到古代法律制度对于社会秩序的巩固和维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古代的法律思想在法律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古代中国的法律思想以“仁爱”为核心价值观,主张以仁道来治理国家和平分教,强调尊重和保护个体权益。这一思想贯穿于古代的法律体系中,为古代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提供了理论支持。古代中国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出的“仁者爱人,爱人者恶人”的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古代法律的实施。通过学习古代法律思想,我深刻体会到法律制度的建立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价值观念,只有基于仁爱和公正的法律才能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再次,古代法律实践的研究使我认识到法律的现实意义和有效性。古代中国的法律是通过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具体的案例和诉讼程序中,法律得以真正的实施,对社会影响的观察和研究对今天的产生启迪。例如,唐代的法官通过积极调解和公正审判,努力实现法律的正义。这种法律实践使我明白,法律不仅仅是一纸文件,更是为了社会公正和解决纷争而存在的具体行动。

最后,古代法律对社会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古代中国的法律体系,无论是它们的规范行为还是对社会结构的影响,都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代法律与邦国间的学说和信仰不断相互影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塑造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古代法律的影响,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法律对于一个社会的文化、道德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总之,通过学习中国古代法律史,我从古代的法律制度、法律思想、法律实践以及法律对社会的影响等方面,获得了很多心得体会。我深刻认识到,古代法律对于社会秩序的巩固和人们权益的保护至关重要,法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法律制度良性发展的保证,法律实践是法律得以有效执行的前提条件,而古代法律对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重要的。这些心得体会不仅对我个人的法律素养提高有帮助,也对今天的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十五

1)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谓为大治。

2)法立于上则欲成于下。

3)功同赏异则劳臣疑,罪钧刑殊则百姓惑,信赏必罚,综核名实。

4)赏厚而刑,刑重而威,必不失疏远,不违亲切。

5)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

6)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7)不为重宝轻号令,不为亲戚后社稷,不为爱民枉法律,不为爵禄分威权。

8)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上不行法则民不从彼。

9)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10)宥过无大,刑故无小。

11)圣人立法以导民之心,各使自然。使生者无德,死者无怨。

12)不以私害法,则治。

13)私情行而公法毁。

14)知为吏者奉法利民,不知为吏者枉法以害民。

15)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16)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常,法度制度,各因其宜。

17)法行于贱而屈于贵,天下将不服。

18)驱天下之人而从善远罪,是刑之所以措,而化之所以成也。

19)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20)法大行,则是为公是,非为公非。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十六

中国古代法律史凝聚着中国古代社会的智慧与实践,是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的重要途径。通过学习和思考中国古代法律史,我深刻认识到法律的存在和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同时,我也意识到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和价值对于当代法制建设的启示。下面将通过五个方面进行具体阐述。

首先,中国古代法律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中国古代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是建立稳定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古代法律在约束人们行为的同时,也保障了个体和群体的权益。例如,古代家法对于家庭纪律的构建起到重要作用,而封建社会的礼法更是体现了社会等级和秩序。而且,古代法律还注重恢复法律规范的纯粹性和严肃性。总之,古代法律的重要地位使得它成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和演变的重要标志。

其次,中国古代法律的特点使其与现代法律制度的不同之处。中国古代法律着重于道德和人伦关系的调节,注重人情和法理的统一,以及对个体自由与社会稳定的平衡。这种以人为本的古代法律观念给予了法律以更广阔的空间和作用。而现代法律制度则更加偏向于约束和规范个体行为,追求法律的公正与客观性。虽然两者在实施机制和目标导向上不尽相同,但双方都是基于社会稳定和个体权益的追求,具有共性和互补之处。

第三,中国古代法律史展示了法律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国古代法律由简单到繁杂,由单一到丰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演化路径。从秦朝的律书和匡作法,到清朝的《大清律例》,古代法律的发展一直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变迁。这种演变既是制度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变动的响应和适应。

第四,中国古代法律史给予了我对当代法制建设的启示。尽管中国古代法律有其局限性和缺陷,但其中蕴含的人文关怀和社会治理思想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例如,古代法律强调社会和谐与个体权益的平衡,提倡法治和公正,这些思想在当代社会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以借鉴古代法律的智慧,推动当代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最后,中国古代法律史的研究需要我们抱有批判的态度。中国古代法律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和不合理之处,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对古代法律制度的批判精神,有选择性地运用其中有益的思想和制度。我们应该在保护传统的同时,推动法制建设和法律理念的创新。

通过对中国古代法律史的学习和思考,我深刻认识到法律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和作用。中国古代法律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鲜明特点和价值对于当代法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以开放和批判的态度研究古代法律历史,以期为当代法律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经验和启示。

古代法律文化研究(优秀17篇)篇十七

摘要“以儒释法”是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中的特殊现象,起源于汉代董仲舒的“春秋决狱”,发展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完善于唐代。其核心在于强调儒学在司法实践中的指导作用,以儒家伦理价值观作为判断罪与非罪、衡量刑罚轻重的依据。“以儒释法”的出现打破了汉代以前儒法对立的局面,并将法令赋以道德的内涵,缓解了秦代以来严刑苛法与百姓间的矛盾。本文围绕董仲舒的“春秋决狱”,阐释“以儒释法”对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影响。

关键词以儒释法春秋决狱论心定罪以礼入法。

作者简介:王晶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法学系。

一、以儒释法概述。

(一)以儒释法的产生背景。

以儒释法之风发端于西汉中期,由公羊学派大师董仲舒提出。汉朝建立初期,战火初定,百废待兴。为了重振经济、稳定民心,同时也吸取了秦朝严刑苛法导致二世而亡的教训,以黄老学说为指导思想,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在发展生产与缓和社会矛盾上取得一定成效。直至西汉中期,封建经济繁荣发展,中央政权得到巩固,汉武帝“外事四夷之功,内盛耳目之好,征发烦数,百姓贫耗,穷民犯法,酷吏击断。”与此同时,各诸侯国实力增强,对中央集权构成实际威胁。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因其过于温和,已不能适应新的政治形势;而重新采用法家学说作为主导思想,又难免重蹈秦朝苛法横行之覆辙。于是,由董仲舒创建的融合了儒、法、道、阴阳等诸家学说的新儒学应运而生。以董仲舒为首的汉代大儒极力提倡将儒家的礼制思想用于引导并规范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同时针对法家因坚持重刑而无法从根本上劝人向善的弊端,提出“德主刑辅”的理论,顺应了时代需要,并为汉武帝所赏识。自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在汉代政治及思想上的主导地位正式确立,反映到法律上即为以儒释法。董仲舒认为,从儒家经典当中,可以总结出一些法律原则,并将其用于判断事物的是非曲直。儒家经义逐渐成为国家制定政策和立法、司法、执法的最高依据,由此而盛行“春秋决狱”。自汉以后,法律受儒学支配一直是中华法制文明的主流。

(二)以儒释法的概念解析。

(一)原心论罪。

原心论罪,是指判案过程中,应当在案件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分析论证罪犯的主观心态,根据行为人的犯罪动机、主观意愿来确定罪之有无及量刑之轻重。根据《太平御览》的描述:“《春秋》之义……君子原心,赦而不诛。”在当时成文法无明文规定的情形下,董仲舒从《春秋》这一儒学经典中摘取一则判例“许止进药”,并从中引申出“原心论罪”这一法律原则。《春秋繁露・精华》记载:“春秋之听狱,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主观恶性大者,即使犯罪未遂也应受处罚;“首恶”更应从重论处;主观无恶意者应从轻论处甚至免其刑罚。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形下,儒家义理依然是断狱者在司法活动中应参考的重要依据,在判断犯罪行为人主观善恶及量刑中具有重要作用。

秦代奉行客观归罪的审判原则,司法实践中只关注既已发生的犯罪结果,而忽视动机和实质,往往将案件引至相反方向,甚至造成“为善者不必免,而犯恶者未必刑”的恶劣影响,将法的公平正义置于不顾。汉代实行的“原心论罪”将人之本心视作良善与奸邪的源头,以人的主观意志为标准区分不同犯罪,是对秦代不顾本意如何皆一概而论的矫正,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法律僵化而导致的一些弊端。“原心论罪”原则的中心是行为人主观意愿的善恶,其判定标准源于儒家的伦理规则。该审判原则的确立,客观上促进了儒家义理与法律制度的融合。

(二)亲亲相隐。

亲亲相隐,也作“亲亲得相首匿”,指“大功之亲”范围内的近亲属之间可以隐匿犯罪行为、不互相告发和作证而不予制裁或减轻处罚。其中,“隐”有不言、隐瞒之意。

亲亲相隐的思想渊源于春秋时期,《国语・周语》中提出,“君臣将狱,父子将狱,是无上下也。”认为从宗法伦理的角度来看,君臣、父子之间明知其有罪也应当隐而不宣,否则是罔顾人伦的表现。秦代及汉初期的思想家进一步肯定了“子为父隐”的原则,即卑亲属可容隐尊亲属,该原则亦被写入当时律法。汉宣帝时颁布诏令,承认父子、夫妻间的亲情是人的天性所在,故而即使亲人触犯律条,招致祸事,“犹蒙死而存之”,并明文规定“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勿坐。其父母匿子、夫匿妻、大父母匿孙,罪殊死。”间接肯定了“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双向原则,正式将“亲亲得相首匿”确定为汉代的一项法律制度,并为唐代扩大“容隐”主体的范围,认可“同居相为隐”奠定了基础。该原则的确立,区分了亲属间与非亲属间隐瞒犯罪事实的不同性质,同时也是以礼入律、情融于法的重要表现。

亲属之间隐瞒犯罪而不受刑罚处罚,其理论基础源于“亲亲”这一中国古代家族伦理的基本内容。所谓“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亲属关系是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紧密的纽带,是一切其他社会关系存在的前提,更是“爱结于心,仁厚之至”的重要体现。在推崇以孝为先、鼓励“移孝作忠”的古代封建制社会,“爱亲之心”作为孝悌之道的扩展,推广开来亦有助于“人人亲其亲,长其长”的平安治世的实现。

1.论心定罪,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怀。

推理中,以儒家经义为大前提,以案件事实为小前提,所推得的结论妙地为行为人的善意做了辩解,并在司法上维护了儒家的基本道德观念。以管窥豹,从中不难看出,以儒释法极好地折中了制度的生硬僵化和社会的实际需求,以司法的形式宽待良善者,相对于秦朝完全以“客观归罪”更加温暖人心,同时更好地实现了惩恶扬善这一法律的最终目的。

审判案件时,既要明晰犯罪事实,又要洞悉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的真实动机。只有遵循主观归罪和客观归罪二者相结合的原则,才能正确课以刑罚且不会有失公允。任何重视其中一种原则而忽视另一种原则的审判思想都是有所偏颇的,难以做到还原案情,公正执法。如秦朝奉行单一的客观归罪原则,凡事皆“一断于法”,所有案件必须严格按照秦律执行,并明文规定“诽谤者族”,“敢有挟书者族”,“妄言者无类”,对所有同类型罪犯无视其情节之轻重,行为之善恶,均课以相同刑罚,看似公允,实则不然。秦代统治者重刑轻罪,刑罚严酷,这种有违与人性的司法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最终导致秦在一统六国后的十五年后短命而亡。

规则与人情不应当是完全对立、相互排斥的。当法律制度由于客观原因而违背人性情理之时,一味地坚守陈规而不知变通显然不是明智的解决途径。而儒家经义正是为实现“善”提供了变通的良策,它灵活地解释法条,分析案情,规避不合理的制度,保护和安抚“志善而违于法者”,对于“志恶而合于法者”,则是毫不留情,严厉惩治。

以儒释法是汉代儒生“通经致用”的表现。在司法实践中,它从人性的角度出发,以缜密的思路析理辨义、推本溯源,努力全面地展现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的动机和意图,强调“心”、“志”的善恶。给汉律带来忠孝仁爱的温良之风,排除了法律适用中不合理的因素,增加了司法判决的可接受性,使断狱的结果更加符合人性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刑罚连坐的滥用。

以当时的一则案件为例,一女子甲的丈夫乙出海,因海上风浪大,船身沉没,乙遂溺亡。在乙死后四个月,甲母令甲改嫁。依照当时律令,“甲夫死未葬,法无许嫁,以私为人妻,当弃市。”简言之,依照西汉律法,凡丈夫去世后下葬之前,妻子擅自改嫁他人的,当处以“弃市”极刑。然董仲舒则认为,春秋之大义,言夫人嫁至齐国,夫死无子,则应当准许其改嫁。妇人无独断之权,凡大事皆听从长者意志行事。本案中,女子甲改嫁乃是遵循其母之意,并非私自淫奔,并不符合律条中规定的情形,故不当坐。倘若单以现有的律法为唯一规范,甲的丈夫葬身海中,尸骨无处可寻,则按照律法规定,甲将终身不得改嫁。这样的规定呆板教条,且束缚人性。而董仲舒以《春秋》中言夫人改嫁的判例为前提,以女子为尊长所命改嫁的事实为基础,进一步论证出女子甲改嫁行为的合法性,成功地帮助她免受酷刑,阻止了一场冤案的发生。

重视、崇尚人情是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不变内容。以主观心态作为定罪标准,以良心善恶决定量刑轻重,是对人情社会的认可,更是对呆板法条的变革。它使得原本高高在上、不近人情的官方律令走下朝堂,变得生动而富有活力。在接受法律制裁时,相较于以严厉刑罚使人因遭受苦痛而畏惧犯罪,论心定罪以融情入法的方式使受刑者更多地受到良心与道德的谴责,在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过错,因此更有助于从根本上改造罪犯,杜绝累犯的出现。

2.以礼入法,推动了儒与法的融合。

以礼入法,是指将儒家的传统礼法思想与纲常伦理规范引入到立法和司法活动中,用儒家经义解释法律条文,并将礼法作为定罪和量刑的基本依据。具体到司法实践中即为“经义折狱”。

孔子认为,对于普通百姓,若仅仅束之以法令,惩之以刑罚,百姓即使不触犯法令,也只是源于对严厉刑罚的畏惧,而并不知其所以然;然而倘若“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众受到道德的引导,发自内心地遵守并维护法律。相对于法律而言,德礼更有利于实现教化民众的目的,从而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

汉初萧何为相时,“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当仅凭律文不足以判定案件时,则以经义为理论基础,议而决之。董仲舒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在司法实践中“引经论狱”,以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为评判是非之标准,开创了中国古代“律例并行”之先河。

在董仲舒看来,德与刑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辅相成的。进一步来讲,德礼高于法律,在司法实践中,应当以德为主,以刑为辅,“大德小刑”。既要重视儒家义理在法律中的作用,同时也不能忽视法律本身的存在,毕竟脱离了法这一国家强制机器的道德宣讲注定是苍白无力的。刑罚固然不可或缺,但绝不能滥用,百姓之所以会犯罪,大多是由缺乏教化所致,应当体恤他们的无知,所谓“哀矜折狱”,这也是儒家仁爱思想的具体表现。

礼的主要作用在于通过感化民众、使人向善,“禁于将然之前”;而法的主要作用则在于通过惩罚犯罪、禁人为非,“禁于已然之后”。因此,将礼与法相结合,以立法规范补充法条,并指导司法,以礼为主、以刑为辅,二者互为表里,从而促进法律的道德化,使得法律不仅能阻止犯罪,更被赋以劝善的作用。此外,相对于行文严谨、内容晦涩的法律条文,礼法因其自身的道理浅显,加之以在民间多年口耳相传,更易于为普通民众所理解和接受。故而,赋予法律以道德的内涵,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有助于减少法律推行的阻力。以礼入法,是在居于庙堂之上的法律与身处寻常巷陌的百姓中间添加了一注润滑剂,使得法律在执行的过程中不必直接施刑于人,而是通过转化为以忠孝仁义为精髓的儒家礼法思想,让违法之人感到为恶的羞耻,自觉地接受刑罚处罚,并在受刑之余由心中生出向善之心。这也是历朝历代的法律制定者一直以来所致力于达到的效果。

此外,要在民众心中树立法律权威,法律应当具有内在的道德价值,不仅要依靠国家暴力机关的强制措施,更重要的是法律自身要具有正义性与合理性,情理法兼而顾之。道德是法律的思想基础,法律是道德的制度实践。二者在某些层面上具有共通之处;譬如正义、公平、诚实信用等法律的基本原则,其本身就是道德观念的重要成分。正是源于有了道德伦理的补充,法律规范才能够焕发出人性的光辉。任何一部摒弃了道德的法律都是存在缺陷的,随着历史进程的发展,终将为人们所抛弃。历史一次次证明,唯有顺应民意的法律才能够根植于民心,从而枝繁叶茂。

以儒释法,将儒家伦理赋予法律含义,将身份人伦注入法律实践,做到“情理法”兼而顾之。以《春秋》作为审理案件的理论依据,以儒家的价值观重塑法律精神,从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先秦时期儒法二学说对立的僵持局面,同时也开创了法律儒家化的先河。

为十大重罪之一。

1.赋予的自由裁量权过大。

论心定罪是以儒释法的基本原则。《盐铁论・刑德篇》记载:“《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违于法者诛。”由此看来,论心定罪是一种典型的动机论,即在判断一种犯罪行为时,它看中的是行为者的动机,而非行为的后果。由于论心定罪过于强调主观动机在定罪量刑中的作用,而犯罪行为人心志的善恶又缺乏确切的划分标准,致使在司法实践中,案件审判权和司法解释权完全掌握在司法官吏个人手中。由于儒家经义的干涉,明确的法律条文在断狱中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关键在于如何用儒学义理解释法律、分析案情。以个人心意决定案件发展,必然导致“时有出于律之外者。”纵使在正常情形下,司法审判中也难以做到绝对公正。审判者对诉讼双方的关系亲疏、地位高低、情感倾向都会先入为主地影响到对案件事实和主观心态的确定上,并反映到断案结果之中。同时,一些重大的案情可能夹杂各方利益于其中,此时来自上级的施压、背后的隐秘交易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案件进展。为维护个人的既得利益,兼之考虑到多方面的复杂因素,审判者往往以《春秋》为名,行利己之私。近代刘师培在论及董仲舒的“春秋决狱”时批评道:“及考其所著书,则有援‘公羊’以傅今律,名曰引经决狱,实则便于酷吏之舞文。时公孙弘亦治春秋……缘饰儒术,外宽内深,睚眦必报……掇类似之词,曲相符合,高下在心,便于舞文,吏民益巧,法律以歧,故酷吏由之,易于铸张人罪,以自济其私。”他们发挥自己舞文弄墨的本事,曲解经义、巧妙钻营、高下其手,利用手中握有的司法审判权,任意践踏法律之尊严,使得法律的严谨性和公、性完全被埋没,其维护社会正义的基本功能彻底丧失,更遑论在百姓心中树立对法律的信仰。更何况,《春秋》等儒家经典其本身文义艰深、晦涩难懂,一般司法官吏大多难入其法门,断案时也难免望文生义、牵强附会。

此外,司法官员断案时一味遵循“原心论罪”,则容易导致诛其本心以出入人罪,走向“原情定过,赦事诛意”的极端。如历史上“腹诽”、“心谤”等罪名的诞生皆可溯源至“诛心”理论,这也是因自由裁量权过大而引起的负面作用之一。作为国家权力的中心,封建统治者为稳固其政治地位、减少政治阻力,往往不乏干涉立法、司法活动之举;为了打击政治对立面,不惜曲解“原心论罪”之本意,巧立名目定罪施刑。在以上情形中,当权者为获取私利,假借“原心论罪”为由为无辜者罗织罪名并擅自定刑,《春秋》之义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并不能起到宽缓执法的效用,而是充当了严厉刑罚和莫须有罪名成立的正当性依据。

2.过于强调道德的重要性。

以儒释法是通过在司法领域内儒与法的融合,使儒家义理在司法解释和审判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进而控制立法权,并最终导致儒学凌驾于法律之上。

董仲舒将儒家思想与阴阳五行、道家等思想相杂糅,服务于封建君主,并被用作封建君主专制的思想工具。随着法律儒家化的推行,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等伦理观念由普通的思想道德规范逐渐转化为羁束人们日常行为的习惯法和法律规章。从汉代的春秋决狱到唐代的立法合一,历代统治者都按照自己的意志解释、改造儒家经义,并应用于立法的指导和司法的实践上。

自汉以后,历代统治者为了解决在断狱过程中情与法冲突的问题,而将儒家的`“春秋大义”凌驾于法律之上,对违于法律而忠于大义者减免罪责甚至加以表彰,对循于法律但悖于情理者重刑处之乃至法外加刑。官方颁行的法律条文在司法活动中显然失去效力,相应地,道德礼教被冠以定罪量刑的最高标准。在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情形下,尚且以伦理作为参考标准;在法律规定有漏洞的情况下,更是凡事皆决于经义。这种以损失法律尊严为代价,一味抬高道德礼教地位的做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裁决疑难案件,弥补法律空缺,以德教化民众,但从长远来看,仅凭志之善恶决定罪之大小、刑之轻重,势必将司法审判引向歧途,最后滑向“主观归罪”的深渊。此外德重于法的观念不仅使得法律丧失了令行禁止的原有价值,在道德面前不战而败,还导致历史上不少断狱者因人情理义之故,处理案件多有偏颇之处。从审判实践中,也可以发现不少以礼折狱、弃律从礼的案例。

而实际上,道德与法律存在着本质区别。首先,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依靠社会舆论和善良风俗对人的内心与行为施加影响;而法属于制度的范畴,它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其次,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区分事物的善与恶,单方面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而法律规范的主要内容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二者的平衡与对等。最后,道德对违反其原则的行为并没有规定具体的制裁措施,即违背道德不当然产生相应的后果;而法律规范包括假定、处理和制裁三个部分,违法行为必然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由此,道德与法律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概念,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调整手段,发挥效用的具体范围及途径亦有所区别。法律不能随意支配道德与否的评判标准,道德亦不应当对立法和司法活动横加干涉。然而以儒释法明确将儒家的道德理论和是非观念提升到法律之上,以道义判定罪与非罪,以情理权衡罪行轻重。这样的做法既影响到法律的独立运作,也淡化了道德的概念。

3.导致人情得以干预司法。

尽管惩治虽未触犯法律而有违纲常者从道义上来说无可厚非,对合乎于理的违法者从轻处罚或免其罪责也是儒家轻刑恤民的体现,但在实践中还往往会出现以下两种极端情形――一是对为坚持正义但触及道德底线的罪犯不仅判以重罪,甚至不惜法外加刑。如晋朝一位名为李忽的女子,为阻止其父谋反而杀之,尽管所犯的是杀人罪,但其初始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稳定,理应作为从轻情节作为减刑的参考依据。但其时的断狱者根据儒家的“忠孝仁义”思想,认为此女“无人子之道……伤风污俗”,对其处以极刑。李忽的大义灭亲之举固然有悖于传统孝道,但综合来看,这一行为维护了爱国忠君之大义,在二者不能兼而得之的情形下,放弃孝道而效忠国家却遭受残酷刑罚,实显不公。第二种极端情形是,但凡情苟可恕,即便是再穷凶极恶、手段残忍的罪犯,最终都有被赦免的可能。《宋史・孝义传》中记载了数个宽赦有孝义的杀人者的例子。河间人李u的父亲在契丹犯边时为陈友趁乱所杀,几年后,“u手刃杀友”,在核实其为替父报仇后,“太祖壮而释之”。京兆人甄婆儿为惩治击杀其母的仇人董知政,“取条桑斧置袖中,……以斧斫其脑杀之”;宋太宗为嘉奖她为母亲报仇的孝义之举,不仅没有定罪,反而特赦了她。这两种极端情形,尽管甚少发生,但其影响之恶劣,严重有损于法律的威严,不仅使人谈法色变,更动摇了百姓对法律的信仰,同时也使得法律的公正性受到质疑。

故而家族在封建立法和司法者眼中往往蕴含着独特的意义。家族是家庭的延展更是组成国家的重要单位。维护家族利益作为儒家孝悌之道的衍生品历来被封建统治者所默许乃至提倡。而从以董仲舒为开始的以儒释法运动以后法律认可下的容隐主体的范围逐步扩大从父子之间发展到五服以内的近亲属乃至同居者条件愈加宽松为犯罪者逃脱法律惩罚提供了充裕的机会也使得案件侦破的难度加大办理单次案件的时间延长执法和司法活动的成本增加。同时罪犯只要有可靠者藏匿便可免受刑罚之苦隐匿罪犯也不会因此受到惩处这样的规定不仅使得集团性的犯罪案件难以告破也不利于社会上公正之风的弘扬。

以儒释法开创了儒法融合的先例,将儒家的经纶义理渗透入法家律学当中,以儒家经典作为解释和施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不仅开启了汉律儒家化的法律传统,更是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道德化的开端。在以儒释法的诸多内容中,论心定罪的审判思想、“春秋决狱”的审判制度和“亲亲相隐”的审判原则等均对当时乃至后世的司法制度及实践起到了深远影响。除了在制度上的影响外,其更以一种具有特质精神的治世手段和行事方式作用于后世,这使得后世司法之中,以儒释法犹如空谷钟声,余音不绝。

自西汉董仲舒提出“春秋决狱”始,掀起了以儒释法之风;至东汉时期,随着对礼法合流合理性的论证并加强,法律儒家化进一步深入;北魏孝文帝提出“营国之本,礼教为先”,对违反纲常伦理的罪犯处以重刑,在立法上强化了礼教的“国之本”地位;晋代通过任用儒学家修订和注解法律,促进了法与礼的融合;直至唐代,《唐律》“于礼以为出入”,以纲常之礼作为法律制定的指导方针,使宗法伦理的道德准则既高居于法律之上,也深入于法律之中,礼与法高度融合,将法律儒家化推向顶峰。

五代虽为乱世,然以儒释法仍被倡导。针对刑部和大理寺卿官员在断狱中“附会经义”,断章取义,“遂使刑名不定,人徇其私”的时弊,大理寺卿李廷范提出应“引据经义,辨析情理,……若非礼律所载,不得妄为判章出外所犯之罪。”明确将儒家义理作为防止司法官员因自由裁量权过大而导致一系列弊端,以及确保断案公证的重要途径。宋以后,以儒释法不再盛行,虽偶现其踪,但昔时之荣辉已然不再,其历史使命已告结束。

在中国历史上,以儒释法造成了断狱者在司法实践中过分依赖《春秋》等儒家经纶,甚至于脱离了已颁行的法律处理案件;司法官吏的自由裁量权在制度上不受限制,完全凭借个人意志决定案件走势;道德与法律的界限模糊不清,为人情干预法律创造契机等负面影响。尽管如此,在封建专制体制背景下的古代中国,它的出现与发展充分调和了严刑峻法与平民百姓间的矛盾,为封建君主推行教化、德孝治国、加强中央集权在意识形态上奠定了基础。

注释:

班固.汉书・刑法志.中华书局.1962.1079.

左丘明传,杜预注,孔颖达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昭公二十九年至三十二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500.

杨伯峻.孟子译注・梁惠王章句下.北京:中华书局.1982.36.

北京大学《荀子》注释组.荀子新注・劝学.北京:中华书局.1979.7-8.

李p.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2868.

袁长江.董仲舒集・天人三策(元光元年举贤良对策).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7.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1983.28.

班固.汉书・宣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235.

杨伯峻.孟子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173.

李p.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2868.

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59.341.

班固.汉书・惠帝纪.北京:中华书局.1962.85.

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北京:中华书局.1959.2691.

王利器.盐铁论校注(定本).北京:中华书局.1992.566.565。

李p.太平御览・卷第六百四十.北京:中华书局,1960.2868.

阴法鲁编纂.古文观止・治安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49.

范晔.后汉书・霍传.北京:中华书局.1965.1615.

李p.太平御览.北京:中华书局.1960.2897.

脱脱.宋史・孝义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13386.

魏收撰,许嘉璐主编.魏书・王云传.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627.

王溥.五代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272.

参考文献:

[1]刘兆伟.论语通要.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2]俞荣根著,梁国典主编.应天理,顺人情.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3]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4]朱宏才.春秋决狱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危害.攀登(双月刊).2001.20(112).

[5]刘师培.儒学法学分歧论.国粹学报.1907(7).

[7]张晋藩.中国法律的传统与近代转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

[8]李鼎楚.春秋决狱再考.北京:政法论坛.2008.26(3).

[9]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的演进.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网友关注 本周热点 精品推荐
服务月是社区组织和志愿者团队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活动的集中展示和宣传期。来看看我们参与的服务月活动吧,相信你会被这份爱心感动。______(以下简称我方)在___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可以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一起感受其中的魅力和独特之处。岭南印象园幽长的街巷和
范文范本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还可以培养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范文范本是我们写作中的参考和借鉴,可以帮助我们构思和展开论述。我的家乡在墨江,这里是太阳转身
销售工作计划是销售人员为了实现销售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行动计划和时间安排,它可以帮助销售团队更好地管理时间和资源。如果你正在寻找一些销售工作计划的参考,以下提供的
对于这个项目的参与,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个人的成长潜力。【示例文本八】在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我深刻认识到知识的持续积累和自我反思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写作的好帮手,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规则和技巧。以下是小编选取的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用以参考和学习。医院科室教学秘书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组
感谢信是表达对他人给予帮助和支持的感激之情的一种方式,我觉得现在正是时候写一封感谢信了。在写感谢信之前,不妨先来看看以下这些例子,或许对你的写作能够有所启发。
心得体会可以成为自己的宝贵财富,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阅读心得体会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亲子关系是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一个
通过总结自己的工作,我能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为未来的发展制定合理的目标和计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生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大家参考和学习。这学期我继续担任三
范文范本可以启发我们的思维,拓展我们的视野,帮助我们写出更加精彩纷呈的作文。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本,可以帮助大家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总结写作方式和风格。
销售工作计划需要定期评估和检视,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和改进工作方法。以下是一些销售工作计划的成功案例,它们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帮助大家实现销售目标。
写工作心得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自己在工作中的表现,找出问题的根源,并提出解决办法。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有关工作心得的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一篇好的心得报
范文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指导我们进行自我反思和提高。小编为大家挑选了一些精彩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启发。20世纪30年代的文书档
辞职信是一份正式的文档,它可以起到解释离职事宜的作用。在撰写辞职信时,以下是一些示例,旨在帮助你更好地组织和表达自己的离职原因和决定。尊敬的院领导:您好!由于此
大班教案是指在幼儿教育中,针对大班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指导方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的大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设计意图:《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
小学生作文是对孩子学业进步的一种检验,也是对他们学习成果的一种展示。这里有一些小学生的优秀作文,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表达方式。每个人都很喜欢春节,而我
工作计划表是一种记录和安排工作任务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和管理时间。通过学习和借鉴他人的工作计划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制定和执行一个较为完美的计
通过自我介绍,我们可以向他人展示自己的个性、特长和经历。下面是一些自我介绍的实用技巧,通过这些技巧,可以让自我介绍更加出彩和成功。大家好!首先我要感谢校学生会提
范文范本是一种激励和鞭策,通过阅读范本,我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
春节是人们对天地万物的感恩和祈愿,用丰盛的年夜饭祭拜祖先,庆祝农作物的丰收和家庭的幸福。小编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春节总结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类型的写作风格和结构,以及如何运用适当的词汇和表达方式。请大家欣赏以下范文,从中汲取养分,丰富自己的写作库。每年11月—次年2月
策划方案的编制是一个系统性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策划方案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实现项目的成功和客户的满意。前期宣传:小规模的进行宣传(发传单,各大网站)后期宣
在职场上,竞聘报告是一个突出个人实力和经验的重要工具,它可以让招聘者更好地了解你并作出决策。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竞聘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能够给你们带来一
范文范本的选择应该根据自身的写作需求和目标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范例进行学习。以下是一些范文例子,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学校是我们思想成熟的摇篮,写一篇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审视自己在学校阶段的成长和变化。下面是一些学校生活中的荣誉时刻,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份光荣与自豪。(一)高度重视,切
在服务月中,我们可以主动参与环保、助老、扶贫等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服务月活动的总结报告已经编写完成,并进行了居民的审核,现在将向大家分享其中的亮点和经
自我介绍是在面试或交际场合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它可以让他人了解到我们的基本信息。以下是一些经过精心编写的自我介绍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
教学计划可以帮助教师提前准备教学所需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材料,提高教学的效率。请大家关注以下教学计划的内容,可能对于你们的教学工作会有所启发。安全就是生命,是学校教
通过研究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范本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注重思想深度和文采风格,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和进步的一个重要参考,通过不断学习和模仿范本,我们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当我们面对写作任务时,范文范本可以作为参考和对比的对象,帮助我们
范文范本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写作素材和技巧,能够帮助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和自信。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这些作品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启发和指导
工作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工作的回顾和总结,通过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规划和安排未来的工作。下面是一些来自于不同行业和职位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或许能够给大家在写作过程
一个全面而详细的创业计划能够为创业者提供清晰的目标和行动计划,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想要写一份完美的创业计划吗?不妨先阅读一下以下的创业计划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灵感
通过对范本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某个领域的规范和特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经典范文范本,相信大家一定会从中找到一些启示。为顺利应对突发事件,最
范文范本是追求文学艺术和审美境界的重要资料,它可以激发我们对优秀文化传统和艺术创新的热爱和追求。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工作总结是一种书面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我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灵感。我在物业公司快20xx年了,20xx
合作是指两个或多个人共同努力,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达成一个目标的过程。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促进团队的凝聚力和成员的个人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得出的一些重要经验和感悟。以下范文中的思考和观点或许与我们的经历不同,但它们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和思考,为自己的成长提供一些新的视角。
发言稿是在会议、庆典、演讲等场合中向观众或听众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的一种书面材料。在全球化时代,创新和竞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关于创新和竞争的发言
个人总结是我对自己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表现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篇文字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个人总结参考资料,供大家进行查阅和参考。
优秀学生在学习上保持积极的态度,勤奋努力,不畏困难,不怕挫折。接下来是一些优秀学生的艺术展示,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们的才艺和创造力。3、在全班交流介绍方案的设计思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幼儿园大班的教学问题,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学习总结和展望,教师们和家长们都非常关注和重视。幼儿园区域游戏是当前幼儿
有时候我们会遇到写作难题,范文可以给我们提供思路和启发。这些范文范本涉及到不同主题和文体,适合不同阶段的写作练习。兹有聘用单位(甲方)决定聘用乙方(受聘人)从事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自己的写作行为和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帮助。伴随着继2008年奥运会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思维的深入剖析,是一种思考和分析自身经验的方式。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方法。
幼儿园教案的编写需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想要了解如何评价和改进幼儿园教案吗?下面的范文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
毕业典礼是大学生最后一次集体亮相的机会,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它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以下是一些顶尖学府举办的精彩毕业典礼视频,希望能让大家感受到毕业的庄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规范自己的写作习惯,提高写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中国化妆品市场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市场
范文范本是掌握写作技巧和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丰富表达和提升文字功底。在写总结时,有时候我们会遇到一些困难和瓶颈,这时不妨看看以下这些
建设方案是在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为解决某一具体问题或实现某一目标而给出的操作指南和行动计划通过阅读下面的建设方案案例,您可以了解到行业内的最佳实践和经验。
阅读范文范本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写作触角,提高我们的文学眼光。这里为大家推荐一些有关总结写作的优秀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根据平时的数学考试所用时间
范文范本是一种可以供我们借鉴和参考的学习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大家可以通过参考范例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在工作中,总结能够发现问题、找出改进措施,并提高工作效率。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扩展写作的思路和拓宽写作的视野。5根据一线工作了解到的.客户反馈,向公司提出产品及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们通过不断思考和总结,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和品质。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和指导。
范文范本中蕴含着作者的个人观点和主题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章主旨。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总结的写作技巧,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
在编写范文范本时,可以参考一些经典的范例,或者参考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小编为大家提供了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学习。3.4-1.8=4.9+21.6
活动策划要注重创新和差异化,让活动具有吸引力和独特性。以下是一些经典的活动策划实例,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2、经销商网点50个。3、公司在自控产品市
策划书是一种详细规划和安排工作或项目的书面材料,可以为后续工作提供指导。如果您需要编写策划书,不妨看看以下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范文,或许能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
撰写检讨书是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一次全面回顾和自我反思的有效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检讨书写作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提供一些指导。我是一名高中教师,阅历了那么多
学生在写申请书时应注意语言简洁明了,表达自己的个人特长和优势。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学生会申请书例句,希望能够为申请同学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范文参考。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的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让我们一起期待下面的节目,相信一定会给大家带来惊喜和感动。各位来宾、各位亲
制定学期工作计划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优势,以便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接下来是一份关于学期工作计划的具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一、班况分析:本学
在现代社会,随着交流方式的多样化,道歉信的形式也有所变化,包括纸质信函、电子邮件和社交媒体等。接下来是一些简洁明了的道歉信范文,它们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表达自己的
范文通过具体案例和实证分析,展示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和发现。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范本,大家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和视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今天天气晴朗,我和妈妈、阿姨们去
在活动策划中,需要预见并解决潜在问题,以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请大家看看下面这些活动策划范文,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示。20__年五月的第二个周天,5月8日
范文范本的阅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增强我们的审美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思路。上学期我们学校举办了一
在制订策划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变化和不确定性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备选方案。以下是一个关于展览会策划的方案,包括展品选择、展览布局和观众互动活动等。
范文范本是对不同题材和类型的作品进行整理和分类,它可以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范文范本集锦,希望能给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启示。任教初中物理两
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个领域中,被广泛认可和公认的典型范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范文范本,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写作中的不足,并找到提升的方法和途径。10.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范本,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思路和方法,使我们的文章更加精
利用范文范本进行模仿和仿写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和写作速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希望通过阅读这些范文范本,能够帮助大家提升写作能力,写
通过参考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优秀作品的结构和语言运用,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借鉴和参考。
写检讨书可以促使我们深入分析过错的原因,并思考如何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检讨书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尊敬的辅导员:您好
培训心得是我对培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的总结和总结。以下是一些写作技巧和经验,供大家在写培训心得时参考。今年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县教育局对各小学数学教师的培
范文范本是一种启发性的资料,通过学习和模仿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曾经永远是那么的美
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拓宽我们的写作思路。范文范本是总结写作的参考资料,对于提高写作能力非常有帮助。在写总结时,首先需要明确总结的目的和核心
通过个人总结,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的差距,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阅读以下个人总结范文,我们可以看到不同人的思考方式和写作技巧,给我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应急预案的编制应该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或事故情况,确保全面和详细。在学校、企业、社区等不同场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应急预案实例。一、案情设想:1、罪犯纵
通过讲话稿,可以有效地传达思想,引起听众的关注和共鸣。尊敬的听众朋友们,很高兴能够来到这里与大家交流,分享我对于人生和幸福的理解和感悟。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仪式后
心得体会是通过对自身经历、感受和思考的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下面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范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随着这几年高等院校扩招工作
对于写作或者其他类型的作品,范文范本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参考材料。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错题集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工具。但纠错的内容一定要
文明礼仪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传统美德的体现,它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风貌。通过开展文明礼仪评选和表彰活动,可以树立起文明礼仪的典范和榜样。泰伯让国。曲顺其亲。之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就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资待遇等事项达成的协议。以下范文可以作为你草拟劳动合同时的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甲、乙双方就劳动关系终止
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主题和风格的写作素材,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在写作时参考,提高文章的质量和表达的效果。尊敬的各位家长: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了解各种写作技巧和手法,帮助我们提高写作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希望以下范文范本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促使我们在写作中不断进步和成长
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通过学习范文范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范文范本中的优秀之处,可以激发我们的创作激情和写作热情。细细品读了朱老师的《致教师
春节是农历年的开始,被视为新一年的开端,代表着新的希望和机遇。以下是一些春节期间举办的庙会和民俗活动,欢迎大家前往参与。又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新年。也许,元旦是
策划方案是指在进行某项工作或活动之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详细的行动计划和策略的一种文档。策划方案的制定不只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
通过工作心得体会的写作,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为未来的工作铺好道路。小编特意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成功人士的工作心得体会,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会计是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等进行记录和分析,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会计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
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力资源管理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尊敬的办公室人力资源管理领导:我向公司
班级工作计划可以帮助班级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班级工作的稳步开展。一个成功的班级工作计划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我班共有学生35人,其中男生16
范文范本可以给我们提供写作的灵感和启示,让我们在总结写作中更加自信和有创意。在以下的范文范本中,你可以发现不同风格和层次的写作范例,为自己的写作增添一些色彩和元
通过阅读范本,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某个文体的规范要求,从而提高自己在这个领域的表达能力。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供大家欣赏和学习,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写作
写教师心得体会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自我提升,让自己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优秀的教师心得体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借鉴
销售工作总结是销售团队协作和沟通的重要工具,可以促进团队内部的信息共享和知识传递。接下来是一些关于销售工作总结的实用建议和经验分享,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行政事务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管理职权、履行管理任务过程中所从事的具体业务活动。下面是一些行政管理的实践经验和经典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一个单位中,每个成员都有着各自的角色和职责,通过协同合作来达成共同的目标。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单位总结案例,希望可以为您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甲方:(_______
家长会是研讨如何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挑战的重要场合。家长会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实际案例供大家参考。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
阅读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通过写读后感可以让我们更深刻地记忆和体会所读书籍的内涵。以下是一些读者的读后感,通过分享和交流,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