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烟花三月下扬州歌词 烟花视频视频高清(优质四篇)

时间:2023-05-29 作者:储xy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篇一

扬州,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算是江北。可是在古代众多文人墨客眼中,扬州也算是江南,甚至是比江南还更富江南韵味。

扬州啊,有着属于它自己的独特之处。

读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倒也想坐一条船,在烟雨朦朦的江上欣赏沿途风光,体会一下李白的心境。却是做不到的,怕这不过是一个妄想罢了。

母亲的一个朋友是扬州人,因而我总是吵着要去扬州,要去看瘦西湖,小秦淮,却总是找不到合适的时间,只好作罢。曾傻傻的说要三月去扬州,可是却得到一句“三月怎么去?你不要上学吗?”之后恍然大悟,抱着内心的遗憾,只能品味他人眼中的扬州了。

偶然看到《扬州画舫录》,便兴致勃勃打开看了,虽然有一点儿看不懂,却并不妨碍我品味扬州的魅力,也正是未能全懂,才会对扬州这座城市更加向往。

常听到这样一个问题,扬州算江南吗?噢,当然算了,在我心里,扬州若不算江南,还能有几个地方算得上是江南呢?同许多文人墨客一样,扬州也是江南这个思想早就深深印在脑子里了。

总是盼着,盼着有一天能到扬州去,一睹扬州的风采,最好是在三月,莺飞草长的日子,去扬州看一看,满足我多年来的心愿。

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篇二

;

扬州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淮左名都”之誉。远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战国时期,扬州就开始建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扬州曾沿用过邗沟、广陵、江都、芜城、维扬等名称。上古时期的扬州,有一个很大的管辖区域,是全国九大州之一。扬州地处江淮要冲,早在东汉时便是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军事基地,也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古今扬州都是旅游胜地,早在六朝时,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之说,而李白的一句“烟花三月下扬州”更是让扬州从此驰名中外。

名人逸事

李白三游扬州

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多次来到扬州。开元十四年(726),二十六岁的李白离开蜀中,开始了他的第一次漫游。这次他是抱着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建功立业的愿望而出游的。他游襄汉,泛洞庭,登庐山,东下金陵、扬州,作客汝海,还憩云梦。他在扬州逗留的时间是比较长的。后来他回忆说:“襄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是白之轻财好施也。”这固然是他豪爽仁侠,也说明扬州是一座消费城市。他的《淮南卧病书怀寄蜀中赵征君蕤》《广陵赠别》《秋月登扬州西灵寺塔》等诗,从内容来看,都可能作于这次初游扬州时。

天宝四载(745),四十五岁的李白在长安度过了三年政治上不得意的生活,上书请还,开始了以东鲁、梁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这年秋末,他赴江东,取道邳州、扬州,再入越中,冬末北赴苏州。次年由苏州来扬州,盘桓于扬州、安宜、淮安等地,复于秋间返扬州度岁,一直玩到第二年的春天。李白有一首《瓜洲新河饯族叔舍人贲》诗,对主持开河的润州刺史齐浣备加赞颂,说是“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瓜洲新河即伊娄河,开于开元二十六年(728),即李白二次来游的六七年之前,以此来推测,这首诗当作于此次游扬期间。

天宝十三载(754),五十四岁的李白最后一次来扬州,这次他遇见了青年诗人魏万(后改名魏颢)。魏万也是个狂放自负的人物,曾隐居王屋山,自号王屋山人。他为了访问李白,曾循着李白的足迹追踪三千里,终于在广陵相遇。在魏万的眼中,李白“眸子炯然,哆如饿虎,或时束带,风流酝籍”,气概很是不凡。他们一见即合,忘记了年龄的差距,像兄弟一样,在广陵、金陵流连了几个月。临别时,李白把自己的全部作品交给魏万,请他编集,还把爱子明月奴嘱托他照应。后来魏万编成《李翰林集》,还写了序,这是李白生前就编好的诗文集,可惜失传了。

欧阳修扬州“羞”秀才

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曾参与以范仲淹为首的革新派对以吕夷简为首的保守派的斗争,终因保守势力的强大,致使“庆历新政”不到一年就失败了。范仲淹遭贬外调,欧阳修被贬为夷陵令,再贬到滁州,不久又迁至扬州。

史可法血洒扬州城

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的农民军占领北京,明朝灭亡。清兵乘势南下。危急关头,史可法力支残局,于南京拥立福王朱田崧,建南明弘光政权,以维系天下人心,挽救明王朝覆亡的命运。

守江南必先江北。但江北四藩镇骄横不法,不顾大局,相互争夺地盘。扬州成为争夺的焦点。朱由崧政权腐败,奸党专权。史可法为中兴复国大业,自请江北督师,以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衔,冒险渡江来到扬州。史可法嘱咐总兵官庄子固:“一旦城破,就请你把我杀掉,决不当俘虏!”还派人持令牌通告全城居民:如果城破,敌方问罪,我“一人当之,不累百姓”。市民聽者无不感动落泪。

史可法被押到新城南门城楼,多铎企图劝降。多铎说:“你已为明朝尽了忠心,不算负国。如能为我收抚江南,大清将委以重任!”史可法怒道:“我乃大明大臣,岂肯苟且偷生,做万世罪人!我头可断,身不可辱!愿速死,从先帝于地下!”多铎反复劝说:“先生未见洪承畴之例吗?降则可富贵!”史可法鄙夷地说:“洪承畴不忠之极,我怎肯学他!”多铎气得暴跳如雷,亲自拔刀来砍,史可法挺身而迎,惊得他倒退几步,连喊:“真男子!真男子!”史可法厉声说:“与扬州城共存亡,我意早决,纵然碎尸万段,我也甘之如饴!但是扬州百万百姓不可杀害!”史可法在新城南门城楼英勇就义,惨遭肢解。这天是弘光元年(1645)四月二十五日,史可法时年44岁。

【请你搜寻】

与扬州有关的名人还有许多,譬如写《春江花月夜》的唐代诗人张若虚、东渡日本的唐代高僧鉴真、以婉约派词宗驰名于世的宋代词人秦少游、清代“扬州八怪”代表人物之一的郑板桥,以及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现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京派小说的传人汪曾祺,都是地地道道的扬州人。另外,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曾在扬州任太守,王安石曾写下了留传千古的《泊船瓜洲》(瓜洲在扬州市南长江北岸),意大利伟大的旅行家马可·波罗相传曾做过扬州“总管”。这些名人一定在扬州留下了许多传说佳话,请你搜集相关小故事,推荐给同学们看。

走进扬州

1.名胜古迹

瘦西湖 位于江苏省扬州市西北部,因湖面瘦长,称“瘦西湖”。窈窕曲折的湖道,串以长堤春柳、四桥烟雨、徐园、小金山、吹台、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玲珑花界、熙春台、望春楼、吟月茶楼、湖滨长廊、石壁流淙、静香书屋等两岸景点,俨然一幅天然秀美的国画长卷。湖面迂回曲折,迤逦伸展,仿佛神女的腰带,媚态动人。清朝时,康熙、乾隆二帝曾数次南巡扬州,当地的豪绅争相建园,遂得“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说。

个园 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个园是以竹石取胜,连园名中的“个”字,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应合了庭园里的各色竹子,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里面了。此外,它的取名也因为竹子顶部的每三片竹叶都可以形成“个”字,在白墙上的影子也是“个”字。个园四季假山各具特色,表达出“春山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个园旨趣新颖,结构严密,是中国园林的孤例,也是扬州最富盛名的园景之一。

何园 又名“寄啸山庄”,由清光绪年间何芷舠所造。何园原址,为乾隆年间古园,名双槐园。曾在何园寓居过的名人有:著名国画大师黄宾虹,他六次来扬州,寓居在骑马楼东一楼;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曾寓居何园五年多,其旧居在骑马楼东二楼。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其中,片石山房系石涛大师叠山作品,堪称人间孤本。何园的主要特色是把廊道建筑的功能和魅力发挥到极致,1500米复道回廊,是中国园林中绝无仅有的精彩景观。左右分流、高低勾搭、衔山环水、登堂入室,形成全方位立体景观和全天候游览空间,把中国园林艺术的回环变化之美和四通八达之妙发挥得淋漓尽致,被誉为立交桥雏形。

大明寺 雄踞于古城扬州北郊蜀冈中峰之上。唐天宝元年,名僧鉴真东渡日本前,即在此传经授戒,该寺因以名闻天下。大明寺及其附属建筑,因其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历代享有盛名,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

【请你动手】

1.你能根据上述介绍,给扬州的这些名胜古迹各拟一句旅游广告词吗?

2.扬州的名胜古迹还有不少,请上网进行查阅,然后从中挑选几个,写一段简洁的导游词,向同学们推荐。

2.民间艺术

高邮民歌 “一只鸭子一张嘴哪,两只那个眼睛两条腿啊……”在高邮绿阴野港、黄云陇亩形成的质朴的民歌艺术,采用“一领众和”,以及“对白”“间白”的独特形式。许多影视作品以其为主题曲、插曲或背景音乐。

邵伯秧号子 “大米饭好吃秧难栽,拔根芦柴花,清香玫瑰玉兰花儿开……”邵伯秧号子历时千年,传唱不息。其“一唱众和”的演唱形式衍生了大合唱演唱的基本形式。

古琴艺术 亦称瑶琴,是我国古老的乐器之一。扬州的广陵派古琴溯源悠久,风格独特,为历代琴家所重视。

跳娘娘 即花香鼓,民间歌舞。流行于南京、扬州地区。因舞者手执花香鼓,故名。又因原为奉祀祈祷娘娘,求子求福,故又名“跳娘娘” 。

扬州杖头木偶 中国戏剧表演形式中最具有个性、最具有魅力的艺术种类,表演夸张而富有美感,演绎万千气象。

扬州弹词 扬州地方剧种,始于明末,兴于清初。表演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与评话大致相同,只是更注重字正腔圆,且表演幅度更小,重在面部表情。

江都漆画 是传统绘画艺术和髹(xiū)漆技术完美结合而生成的一种民间美术。江都漆画艺术具有“润、雅、彩、美”的艺术特征。

扬州刺绣 扬州刺绣已经有两千年的历史。仿古绣和写意绣代表了当今扬州刺绣的两大特色和艺术水准,以众多的精品名扬于世。

扬州灯彩 扬州灯彩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制作考究,色彩绚丽。琉璃灯、纸灯、宫灯、走马灯等均为扬州民间彩灯技艺经典。

扬州“三把刀” 即扬州厨刀(饮食)、修脚刀(沐浴)、理发刀(美发)。扬州“三把刀”是一个整体,是扬州饮食文化、沐浴文化和美发文化的总和。

【请你研究】

从扬州丰富的民间艺术中,挑选一两个自己感兴趣的进行研究,然后撰写一篇微型研究报告。(另附纸)

3.扬州民俗里的吉祥物

吉祥草 又名觀音草。扬州人赋予它吉祥的含义,和万年青一样,是迁居婚嫁送人的充满喜气祥瑞的植物。

万年青 多年生草本植物。叶肥果红,民俗视为吉祥之物,砌房子,迁新居,生小孩,一切喜事常用为祥瑞的象征。迁居寓顺遂,嫁娶寓如意,生子寓长寿。中国画中、织物图案中常用万年青形象。皇家喜用桶栽万年青,寓意“一统万年”。历代常作为富有、吉祥、太平、长寿的象征,深为人们喜爱。在扬州民间,其用途和吉祥草一样。

艾 即艾蒿,一种菊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制成艾绒,供针灸用。干枯后的株体泡水熏蒸以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这特殊的香味具有驱蚊虫的功效,每年到了端午节之际,扬州人总是将艾挂在门头,一来用于辟邪,二来用于赶走蚊虫。

菖蒲 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为野生。《本草纲目》说菖蒲“乃蒲之昌盛者”。《吕氏春秋·任地》说“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扬州民间认为菖蒲其花主贵,其味使人延年益寿。菖蒲在民间被视为辟邪气的吉祥草木。扬州民间端午节时,各家各户都要在门头悬挂艾叶和菖蒲以辟邪。

安豆 指豌豆,扬州人说的“安豆”既可以说是豌豆的果实,也可以指豌豆苗。每到春节,扬州人都要炒上一盘安豆苗,大人小孩都要吃点炒安豆苗,因为“安豆”的“安”同“平安”的“安”,吃安豆取其“安安稳稳”的意思,盼来年平平安安。

【请你参与】

说说你的家乡都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民风民俗?

诗中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解 闷

杜 甫

商胡离别下扬州,忆上西陵故驿楼。

為问淮南米贵贱,老夫乘兴欲东游。

夜看扬州市

王 建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是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题扬州禅智寺

杜 牧

雨过一蝉噪,飘萧松桂秋。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暮霭生深树,斜阳下小楼。

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过扬州

韦 庄

当年人未识兵戈,处处青楼夜夜歌。

花发洞中春日永,月明衣上好风多。

淮王去后无鸡犬,炀帝归来葬绮罗。

二十四桥空寂寂,绿杨摧折旧官河。

扬 州

陈子龙

淮海名都极望遥,江南隐见隔南朝。

青山半映瓜洲树,芳草斜连扬子桥。

隋苑楼台迷晓雾,吴宫花月送春潮。

汴河尽是新栽柳,依旧东风恨未消。

扬州慢

姜 夔

淳熙丙申正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壁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请你积累】

从中挑选一些自己喜爱的句子进行诵读。

中考链接

1.(2010江苏扬州卷)下面这段话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老扬州”眷①(juàn)恋小巷深处的惬②(xiá)意:清茶一杯显淡泊③(pō),扬剧一曲真造诣④(zhǐ),“啊哟喂,刮刮叫”,方言俚语间流露的是真诚的赞誉⑤(yù)。“小扬州”的骨子里涵着扬州的风韵⑥(yùn),秀出来的却是别样的风采:一句“你真棒”,融洽⑦(hé)了你我他;一声“我能行”,洋溢⑧(yì)的是自信。“老扬州”“小扬州”,都是优雅扬州人。

a.①③⑦ b.②④⑧ c.①⑥⑧ d.④⑤⑦

2.(2009江苏扬州卷)有外地朋友发短信向你了解扬州个园、何园的情况,请将下表内容转写成一个判断句,用短信回复给他。

建造年代当初权属

个园清 嘉庆私家花园

何园清 光绪私家花园

拟写短信:

3.(2008江苏扬州卷)阅读李白的两首诗,完成后面两小题。

甲: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乙: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情景。

(2)甲诗结尾两句大胆想象,乙诗结尾两句借景抒情。请任选其一具体解说。

相关热词搜索:;

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篇三

①扬州古称广陵,人们又叫它维扬。清代之前,扬州因靠着大运河,一向被誉为南北枢纽,淮左名邦。以今天的地理概念,扬州在苏北,不属江南。但古人自北方舟船而来,一入扬州,心理上便感觉到了江南。江南是以长江为界的,从这层意义上,扬州不算江南,但它处在淮河以南,属不南不北之地,且扬州的人文风气,山水风光,都是近南而远北。杜牧写扬州的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便绝不是凛冽的北地所能产生的情境了。

②历史上的扬州,自隋至清一千多年间,虽屡遭兵燹,却不掩其繁华锦绣的气象,大凡一个城市,就像一个人那样,命运各异,有好有坏。扬州属于那种“贵人多难”一类,但每遭蹂躏之后,它总能顽强的恢复生气。“大难不死,必有后福”,这八字用在扬州身上,也是合适的。

③记载扬州古时的繁华,典籍甚多,但最好的要数清代李斗撰著的《扬州画舫录》了。杭州、苏州乃人间天堂,值得记载的盛事比扬州还要多。但无论是张岱的《西湖梦寻》还是顾禄的《桐桥倚棹录》,都不及李斗的这本书。

④古扬州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当在小秦淮与瘦西湖两处。其繁华、其绮丽、其风流、其温婉,《扬州画舫录》皆记述甚详。西湖之名借于杭州,秦淮之名借于南京,但前头各加一“瘦”与“小”字,便成了扬州的特色。我一直揣摩扬州人的心理,天底下那么多响亮的词儿,他们为何偏爱“瘦”与“小”呢?这两个字用之于人与事,都不是好意思。我们说“这个人长得又瘦又小”,便有点损他不堪重用;说“他专门做小事儿”,便暗含了鼠目寸光。时下有种风气,无论是给公司起名,还是为项目招商,均把名头拔得高高的。照这个理儿,瘦西湖完全可以叫“大西湖”或“金西湖”,小秦淮也可叫“中国秦淮”或“银秦淮”了。古扬州城中,虽然住了不少点石成金的商人,但铜臭不掩书香,负责给山水楼台命名的,肯定还是李斗这样的秀才。这两处名字最令人寻味;西湖一瘦,便有了尺水玲珑的味道;秦淮一小,便有了小家碧玉的感觉。如此一来,山水就成了佳丽一族,而扬州城也就格外的诗化了。

⑤如是,话题就回到“烟花三月下扬州”上头,知道扬州的地理与历史,就知道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因为没有红枫,更没有与红枫相配的壮阔逶迤的峰峦沟壑,秋老时分到扬州的意义就不大。杜牧说“秋尽江南草木凋”,未凋并不等于葳蕤,失了草木欣欣的气象。莺歌燕舞的三月却不一样;那杨柳岸畔的水国人家,那碧波深处的江花江草,园林台榭、寺观舫舟,一色儿都罩在迷离的烟雨之中。此时的扬州,那些硬硬的房屋轮廓都被朦胧的雨雾软化了下来,曲折的小巷浮荡着兰草花的幽香。湖上的画舫,禅院的钟声,每一个细节上,都把江南的文章做到了极致。

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句子把我们东方人的审美意趣,写得如同梦境。在三月的扬州,我们是可以寻到这种梦境的。

⑦为了这梦境,我曾动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念头。2007年,我打听何处可以雇一条船,邀二三好友于黄鹤楼下出发,一路吟诗作画,听琴吹箫到扬州去。结果人家告诉我,现在从武汉到扬州,根本无水路可通。后来打听到,从杭州或苏州出发,可从运河到达扬州。我又来了兴趣,让朋友去觅一只画舫。事情也未做成,其因是这一段运河虽然畅通,但除了运送货物的商船,渡客的帆舟早就绝了踪迹。

⑧由此我想到,坐一条船于烟雨濛濛的江上,去拜访唐代的扬州,已是完全不可能了。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若有意去欣赏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只能自驾车从高速路上去了。

1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与凛冽阔大的北地气象相比,扬州城的景色显得温婉绮丽。

b、扬州在历史上虽屡经战乱,但繁华的气象却并未因此颓败。

c、烟雨迷离的扬州城诗意盎然,体现了东方人的审美意趣。

d、作者以古衬今,满怀深情地赞美了今日生机勃勃的扬州。

d

【试题分析】作者写扬州是追寻诗意的梦境,表现了对扬州的“风流不再”的惋叹。

17、文中加点处是唐诗名句,请任选两处,简要分析其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4分)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写扬州近南远北的人文山水,引出下文对扬州的描述。

烟花三月下扬州:写到扬州去的最好季节,点明题目,表现扬州的美。

秋尽江南草木凋:写秋天到扬州意义不大,对比出春天到扬州最好。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写扬州可以找到东方人梦境般的审美情趣,为后文对扬州风流不再的叹惋作了铺垫。

18、在描述扬州景物时切入的角度及语言的运用很独特,请结合第④段和第⑤段加以赏析。(6分)

切入角度:最向往的地方和什么季节到扬州最好。

语言运用:(1)典雅华丽的词语;(2)抑扬顿挫的音韵;(3)对比的句式;(4)口语与书面语的结合。

19、作者为什么说“扬州的繁华还在,但唐代的风流不再?”请联系全文作简要分析。(5分)

扬州还有美丽的风景、人文,繁花锦绣的气象,但是水路不通、画舫绝迹,难于寻觅梦境般的东方审美意趣,令人叹惋。

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篇四

提起扬州,我的眼前就会浮起这样一幅画面:暮春三月,杨柳依依,微风拂过,瘦西湖的柔波泛起层层涟漪,湖畔的石凳上,一群文人雅士或是赏柳,或是赋诗,偶尔飘起蒙蒙细雨,就更有意境了。所以,扬州在我的印象中主要就是水,杨柳以及文人诗作。

扬州依于海,成于江,兴于河,美于湖。东海的波涛,长江的巨浪,运河的碧水,瘦西湖的柔波。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扬州,所以水是扬州的底色。然而对于扬州,水之美又大都集中在瘦西湖一隅。瘦西湖位于扬州的西北郊,原名保障河,湖身清瘦狭长,虽不及杭州西湖那么宽阔,但却以独特的秀美闻名于世。湖光水色之美,淡雅而又浓烈,温柔而又任性,清澈而又深沉,令人倾倒与痴迷。又有虹桥,长堤,徐园,小金山,五亭桥等名胜的映衬,更是增添了瘦西湖的韵味儿。所以古往今来,一些文人骚客喜欢追寻瘦西湖美的足迹,行吟泽畔,留下了许多墨宝遗迹,诗文词赋,楹联碑刻,神话传说等。

扬州地处江北这是一个客观事实,然而在我印象中,她一直是一个“江南古镇”。所以扬州之水美亦表现在雨水之美。特别是在这样的季节,小桥流水,烟雨蒙蒙,撑一把油纸伞,独自走在江南的雨巷,也许在蓦然回首的瞬间就遇见了丁香一样的姑娘,何其浪漫啊!真的,扬州的雨细如丝,轻如絮,不像北方暴雨的雷电交加,只是绵绵的,细细的,长长的雨丝,像一层烟雾笼罩着整个城镇,一切都虚无缥缈,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朦胧美”吧。

在这样一个由水滋润的城市,历经千年,扬州人也不知不觉地具有了水性。他们许是看过了城市的繁华凋零;许是看过了财富的过眼烟云;又许是看穿了人生的流星一现。他们心静如水地过着闲适舒雅的生活,淡化了物欲,扬州人如水的虚静与从容也许就是一种“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超然。

说完扬州的水,不得不让人想起扬州的柳,因为有水的地方一般都有柳。很多时候,人们常把杨和柳并称为“杨柳”,因而根据扬州的地理特性,许多学者认为“扬州”应为“杨州”。其实古代确实有“杨州”一说,只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不知何时,“扬州”演变成了“杨州”。姑且不对此作考究,只说说扬州的杨柳吧。柳树是一种怕旱喜水的植物,因此非常适合在水源充足的扬州生长。在扬州,城里城外都是柳,所以一直流传一句“街垂千步柳”的说法,清朝诗人王士祯亦写过“绿杨城郭是扬州”的名句。城里的柳树大都为垂杨柳,那路旁水边随风摇曳的柳枝,像极了舞台上的飘飘水袖,绵绵柳腰,它婀娜柔曲的优美形态,又与蜿蜒曲折的湖面,与轻盈的亭,拱曲的桥,逶迤的廊那么的协调和谐。所以人们都认为瘦西湖的灵气主要就是湖岸上的十里春柳。

然而,杨柳对于扬州居民来说远不止风景,扬州人爱柳、种柳,同时也用柳,比如柳器,柳茶,柳饼,柳鞭,柳花等等。穿梭在扬州的大街小巷,我们会发现扬州人的生活已经与柳紧密联系起来了。正是这种与柳朝夕相处的生活,使扬州人渐渐具有了柳的品格。杨柳不择土壤,因而有句俗语“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许多人认为杨柳太贱,但他们却不曾想到杨柳的这种“贱”实则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一种文静柔弱外表下的刚强之性。柳枝轻柔却不易折断,这也就像扬州人外柔内刚的品性。

扬州之秀水佳柳吸引了历朝历代许多文人的驻足流连,从而留下了许多诗文书画。比如汉代的枚乘,唐代的骆宾王、张若虚、李白、杜牧等,宋代的苏轼以及元明清的许多文人,他们所留下的作品就更数不胜数了。如果说唐朝是诗的鼎盛时期,那么扬州一定就是这一时期最绚烂的一笔。初唐时期,“吴中四士”之一的扬州人张若虚,以《春江花月夜》一篇压倒全唐,留给了后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千古名句。晚唐诗人杜牧在扬州做官时,也留下许多诗章。我们比较熟悉的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等。清代以郑板桥为首的“扬州八怪”在我国文学书画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他们的画风冲破了时弊,别具一格,把理念转向大众化,通俗化,使扬州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在扬州城一直流传一句俗语“堂前无字画,不是旧人家”,所以正是扬州这种崇文的传统铸就了今天扬州人的诗性。

没有扬州的水就没有扬州的柳,没有扬州的水和柳,就不会有扬州的诗词文学,不会有扬州的古典文化,因此这三者是息息相关的。时代在变,扬州城也在变,历经了2500多年的沧桑变化,扬州人正以他们闲适从容的水性和柔中带刚的柳性来弘扬扬州的诗性,扬州人的诗性。

在当今的打舞台上,扬州正发挥着它的文化和生态两大优势,不断前行……我看到了曙光。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贯彻省党代会精神情况报告范文4篇

    情况报告是指向上级机关反映某种临时性情况、事故的报告。情况报告一般由标题、主送机关、正文和落款四部分组成。实事求是、实情准确,分析有据、详略得当,是写好情况报告

    简单运输合同(大全10篇)

    随着法律法规不断完善,人们越发重视合同,关于合同的利益纠纷越来越多,在达成意见一致时,制定合同可以享有一定的自由。合同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合

    最新自考毕业生自我鉴定表(精选10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

    2023年冬季农村取暖的方案 农村冬季清洁取暖实施方案(精选10篇)

    方案可以帮助我们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实现路径。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2023年劳务公司续签协议书(汇总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

    2023年暖气安装施工承包合同 暖气安装承包合同(大全10篇)

    随着人们对法律的了解日益加深,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减少和防止发生争议的重要措施。拟定合同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合同模板

    最新梦见去外公家 去外公家的日记(精选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

    最新去外公家周记(精选3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

    团队年度心得体会(精选8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分享。以下是我帮大家

    2023年员工培训心得体会总结(优质11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