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数中间有的乘法教学反思(实用5篇)

时间:2024-09-22 作者:HT书生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因数中间有的乘法教学反思篇一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学生这些年来所学习的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正是因为受这种定势四位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都比较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在课前就铺垫了一些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练习,并强调学生说出口算过程。由此再引出例题,学习例题时我先让学生自己试着算,再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评一评。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议一议、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这节课,虽然没有创设情境,却有不断的矛盾冲突,而且环环相扣,所以还是能抓住学生的心,激发他的.大脑不断思考。

这节课的环节设计我移植了以前看到的一节录像课,虽然自己不能设计出好的课,如果找到欣赏的课,实践自己的课堂,也未尝不可。“一切创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如果依然“听听时,怦然心动,回来时,一动不动”,那结果是原地踏步,一无所成。

因数中间有的乘法教学反思篇二

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进位的笔算学生已学过,对于笔算方法学生已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明白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时积出现的两种情况,一是十位是0,二是个位相乘满几十,十位就是几。末尾有零的两种算法,一种是一般算法,一种是简便算法。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紧紧围绕重点进行以下教学。

一上课,我就在黑板上写出竖式158×3=,让学生说计算过程。个位8×3=24,在个位写4,向十位进2,十位5×3=15,15加进位2等于17,在十位写7,向百位进一,百位1×3=3再加进位1等于4,在百位写4.我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复习,是为学生本节课计算方法的迁移做好铺垫。

在学习新知识时,我就开门见山,直接出示主题图,并介绍说:“这是一幅工人叔叔在车间加工带鱼的场景。图中有什么信息?(平均每小时加工102千克,平均每个车间加工820千克。)请一位学生读一读。接着让学生齐读第一个红点问题。(4小时能加工多少千克?)怎样列式?我这样快速引导学生从主题中找出问题,列出算式,是为了节约时间完成计算方法的学习。

102×4你会笔算吗?“会”学生信心满满。“在本上算一算吧!”一人上台板演。学生顺利的完成了计算过程,请你把自己的计算过程说给大家听。(个位2×4=8在个位写8,十位0×4=4,在十位写0.百位1×4=4.在百位写4.)你真棒,老师还没教呢,你怎么就会说呢?“老师,和前面学习的方法一样。”就这样顺利地完成了知识的迁移。“为什么十位数是0呢?”“0乘任何数都得0,十位0×4=0.所以在十位写0.”理解表达的'都很到位。那么请笔算805×3=?学生在练习本上快速写了起来,结果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

805805

×3×3

――――――――

24052415

针对这两种情况,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后一种结果正确。一生有理有据地说:“个位5×3=15,个位写5,要向十位进1,十位0×3=0还要加进位1,十位应该是1而不是0.”“真是一个触类旁通,会举一反三的孩子。”最后得出三位数乘一位数(因数中间有0)的笔算分两种情况:(1)个位相乘不满十的,十位不管0乘几都在十位写0.(2)个位相乘满几十,就在十位进几,就写几。

820

×2

-----------------

1640

820

×2

-----------------

1640

学生在练习中体验到了这种方法的简便之处,大家都为自己学会简便方法而高兴。

小结时,我重点引导学生说出笔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中间、末尾有0)笔算,应注意什么?这样就提醒了学生做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哪些,就会少犯错误。

因数中间有的乘法教学反思篇三

本节课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列出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通过学生的尝试练习,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经验,探究简便的笔算方法,注意到了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计算过程,算理的重点讲评。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学生在做两个乘数末尾都是0的乘法算式时,容易漏写0;其次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把因数末尾的0对错位;最后是个别学生在学习因数末尾有0乘法的`笔算后,会与之前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末尾没有0的乘法混淆,造成竖式对错位以致计算结果也出错。

今后整改措施:1.通过计算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到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最后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2通过笔算及口算的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发现算法间的联系,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3.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末尾有0和没0的笔算进行区分,并加强巩固练习。

本节课开头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问题,列出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算式。通过学生的尝试练习,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经验,探究简便的笔算方法,注意到了竖式的书写格式及计算过程,算理的重点讲评。

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学生在做两个乘数末尾都是0的乘法算式时,容易漏写0;其次在进行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把因数末尾的0对错位;最后是个别学生在学习因数末尾有0乘法的笔算后,会与之前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末尾没有0的乘法混淆,造成竖式对错位以致计算结果也出错。

今后整改措施:1.通过计算交流,帮助学生认识到两个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最后的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2通过笔算及口算的巩固练习,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发现算法间的联系,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3.对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末尾有0和没0的笔算进行区分,并加强巩固练习。

因数中间有的乘法教学反思篇四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因数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学生这些年来所学习的笔算都要求数位对齐,正是因为受这种定势思维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在接受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运算都比较困难,本课时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复习铺垫。设计了6道整十、整百乘一位数的口算题,目的是通过复习口算方法,让学生能在探索新知时能学会知识的迁移,即在相乘的时候让学生掌握先末尾的0可以不看,直接和一位数相乘,然后再在积的末尾添上相应个数的0。

二、是探究部分,重点是第二种算法的探究,呼应了铺垫部分的口算方法,学生对第一种算法是没有困难的,预设能有个别学生有第二种算法的想法,如果没有,就借助口算方法迁移过来,让学生讲口算方法运用到笔算中去。三是综合运用,在练习中,我安排了几个层次:先是基本练习,再是运用练习,最后是安排了一道拓展题,本堂课的所学的重点知识有个大概的总结,还能使本节课的`知识得到延伸,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

为了突破难点,我在课前就铺垫了一些整十、整百数的乘法口算练习,并让学生说出口算方法,但实际教学中还不够强化口算的方法。引出例题280×3,学习例题时我先让学生估算后在尝试,你能用竖式笔算吗?这个问题问得不好,笔算两个字,就禁锢了学生的思维,由于受数位对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的生成很少,没有一个学生是用简便方法计算的。应该这样问:你能用自己的方法计算出280×3的正确的积吗?这样一问,学生的生成可能会有好多,笔算的简便算法可能也会有的,再让学生展示几种不同的算法,让学生自己评一评。通过比较大多数学生知道用简便方法计算比较合理。这样学生通过议一议、试一试、比一比、想一想等一系列活动,加深学生对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效果会好点。

本节课的难点是竖式的书写格式,就是一位数的对位问题,如2800×3,2800×5,不能熟练的将一位数与0前面的数对齐;所以在讨论题中特别强化了对位问题,注重了书写格式。另一种情况是,因数中0前面的数相乘已经有0,如2800×5,这里的28×5是140.已经有1个0.再在末尾添2个0,一共是3个0。

本节课,我还让学生通过对算式的分类,让学生对两组算式进行对比,初步渗透了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并强化了算理,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通过一个因数变化,一个因数不变,来判断积的大小,培养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因数中间有的乘法教学反思篇五

本节课要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以两位数,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过了两位数乘两位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和三位数乘以一位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为学习本节课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比较容易,但是在课后的练习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是乘法笔算竖式的书写格式问题,如290×20,206×40,不能熟练的将末尾0前面的数对齐;有的学生没有按照简便的算法计算,把0也参与运算,这可能与我上课时没有重点强调笔算的`书写格式有关。另一种情况是,计算后在末尾添上0的个数不正确,如160×60,只在末尾添上一个0,原因可能是计算160×60时,末尾有2个0,但是这两个0在同一列上,而在以前的加法中,0加0得0,就顺手移下一个0,这与上课时没有重点提醒有关,需要在课后的练习中加以提醒。

本课的一个难点在于理解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算法的依据,课中很多学生的解释是,因为末尾有2个0,所以在积的末尾添上2个0,再没有多余的理由,认为这是自然而非常明白的,于是我问道:你能来验证这一结果是正确的吗?让学生充分的进行交流,通过多种方法如采用最基本的乘法步骤进行计算,初步培养学生的猜疑和探究精神。

从课堂作业的反馈情况来看,绝大多数学生对这节课的知识掌握的较好,但是有些学生还是采用数位对齐的方法进行计算,有待我课后个别辅导。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