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感想(精选10篇)

时间:2023-10-08 作者:雨中梧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洋务运动感想篇一

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一、以“自强”为名,兴办军事工业并围绕军事工业开办其他企业,建立新式武器装备的.陆海军,是其主要内容。

二、在“求富”的口号下,从70年代起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唐山胥各庄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兰州织呢局等民用企业.与此同时,洋务派还开始筹划海防,在1884年初步建立起南洋、北洋和福建海军.在洋务派控制了海军衙门以后,又进一步扩建北洋舰队,修建旅顺船坞和威海卫军港。

洋务运动感想篇二

1.兴办军事工业生:(学生阅读教材并分析问题)

师:19世纪60年代初,太平天国革命力量走出低谷,开始复兴。洋务派首先试图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一批近代军事工业,镇压太平天国的革命,达到其师夷长持以自强的目的。1861年在长江流域,曾国落的部队占领安庆后,立即创办安庆军械所,这是洋务派兴办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生:(仔细观察历史照片)

师:天津机器制造局的外观是以中国旧式建筑为主,再加上一些西式厂房和高大的烟囱,房屋里面安装的是从西方进口的先进机器。洋务运动刚刚开始,洋务派办的军事企业的外观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的,这些建筑的不协调之处就在于:上观上是传统建筑的形式,厂房里却是用西方大机器进行生产。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使用西方的机器进行生产,却不按机器生产的要求建构新的厂房,而是以中国传统建筑形式为主,又加上一些西式厂房,这从侧面反映了洋务派怎样的思维方式呢?大家发表一下看法。

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生:(相互讨论,发表意见)

2.兴办民用企业

生:(分析教材内容并回答)

师:洋务派办的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在性质上是否相同?

生:(阅读材料,发表意见)

师:判断一个企业的性质,应从哪些角度进行分析?

生:(分析并概括)

师:同学们总结得很好,一个企业的性质主要由生产目的、产品分配、销售和企业管理特点等方面决定的。像江南制造总局这样的军事工业,其生产目的是为清政府服务,产品由清政府分配给军队使用,内无资金积累,外无市场联系,企业的管理机构又是封建衙门式的,所以我们称像它这样的军事工业为封建性质的企业;像轮船招商局这样的民用企业,其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企业的管理中也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管理方式,因此这些民用企业基本上是以利润、市场和价值规律为基础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我们详尽地分析了企业的性质,就有助于深化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3.筹划海防生:(归纳总结,发言)

师:同学们分析得不错。70年代清政府开始着手筹划建立新式海军。这时候,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已基本被平息,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洋务派筹划海防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和抵御列强的侵略。在创建海军的同时,洋务派又有一个重要的举措——培养人才。

4.培养人才师:为什么如此重视人才?

生:(归纳总结)

生:(概括总结)

师:洋务派在培养人才方面主要有两项措施:一是创办了新式学堂,培养的人才涉及翻译、军事和科技等各方面,这些近代学堂的出现,是文化教育领域中前所未有的事物。二是派遣留学生,洋务运动兴起后,才有计划地向美、德、英等国家遣留学生,他们中的不少人,正如教材所介绍的,在以后的政治、军事、外交和经济文化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同学们通过以上内容,了解了有关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的内容,你们对洋务运动怎样评价呢?(组织几名学生分成正、反两方以课本提供的资料进行辩论。正方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包含许多成功的因素,使中国成功地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反正的观点是洋务运动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最终也只是以破产告终)生:(学生听取正反双方的辩论,然后根据课本上提供的史料、教学等内容发表自己的意见)师:(对发言的同学进行历史材料运用方面的指导)反方同学认为,历史给进行了30多年的洋务运动以检验成效的机会,今天我们可以从实际的效果对洋务运动进行评价,结论是洋务运动以破产告终,没有给中国带来富强的前途。反方发言的同学有两个依据:从对筹划海军的结果来看,有的同学以1883年~1884年的中法战争清王朝以胜求和、1894年~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清王朝以签定屈辱的《马关条约》告终为依据,认为这些战争的结果至少说明洋务运动中的增强国防力量的主张根本没有实现。从军事工业的生产情况来看,有的同学以课本上提供的对江南制造总局的产品质量介绍的文字作依据,证明军事工业虽然建立起来,但评价洋务运动的成果,更要从其实际情况来分析,以上材料证明洋务运动中的军事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效果不佳,更证明了洋务运动的不足。反方同学认为评价一个事物主要要通过现象分析本质,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这注定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师:请大家思考:反方同学所说的洋务运动的破产,破产指的是什么呢?

生:(讨论回答)

师:对,我与大家的观点一致:洋务运动的自强求富;未能做到将侵略者赶出国门、收回被侵占的权利,这正是洋务运动的破产之处。

师:(对正方同学的观点进行归纳)正方同学很好利用了课本提供了的大量材料,从几个方面论证了洋务运动给近代中国带来的新的内容,证明了洋务运动给中国封建社会躯体中注入了一些新鲜的血液。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方面看,正方同学以江南制造总局生产的产品为例,证明了这批军事工业引进了西方国家的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些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以轮船招商局收买美国旗昌公司的例子、湖北织布局的产品的长江中下游数省畅销的例子,说明洋务办的民用企业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从军事方面看,正方同学认为,没有洋务运动,就不会有左宗棠平定阿古柏的叛乱,收复新疆;就不会有冯子材的镇南关大捷;就不会有甲午黄海海战中重创日军的战绩。正方同学认为对洋务运动中军事方面的评价,应放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评价的观点是十分正确的。正方同学高度评价了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举办的近代教育事业,认为教育事业的初步发展,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影响;预习过课本的同学还指出洋务运动兴办的民用企业,使一批官僚、地主开始投资近代工业、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中国封建经济也起到了一定的解体作用。

生:(进行讨论)

生:(讨论回答)

师:对了,这个全新的观点,正是从中国现代化,即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角度进行总结和思考的。总体来说,总结同学们刚才的讨论,可以得出下列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洋务派在客观上顺应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采用西方的机器生产,开始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创办近代工业,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因而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一点。但如果从近代化(或者说现代化,即传统的农业文明转换为现代的工业文明)的角度考察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发展,洋务运动可以说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一步。即引进了技术,培养了人才,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生:(查阅课本提供的史料,进行概括、发言)

生:(讨论发言)

生:(讨论回答)

师:我的观点是本该领导近代化运动的民族资产阶级在60~70年代刚刚形成,这一时期,只有地主阶级能担当起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任务。那么民族资本主义后来又有哪些探索呢?下一节课我们进行探讨。

洋务运动感想篇三

1.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背景、土地改革的政策、过程和结果。

2.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政策中保护富农经济的原因和意义。

3.了解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4.掌握新中国建立后土地改革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土地改革,前承新中国政权的建立,后启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本章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政权难,巩固政权更难。新中国成立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了土地改革等运动,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也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创造了条件。突破方法是通过录像、图片、小品表演等方式来再现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土地改革的业绩,分析、提炼、归纳土地改革意义。

2.难点:学生可能对1950年土地改革中对富农阶层采取的政策难以理解。因为1931年土地改革中对富农采取了限制政策,1947年土地改革中规定征收富农多余的土地财产,而这次土地改革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后开展的,却对富农采取了限制并保存的政策。通过播放记录片,创设问题情景,综合多方面材料组织小组讨论、指导综合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主要集中在新解放区,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将过去限制和打击富农经济的政策,改变为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孤立地主,减少土改运动的阻力,保护中农和小土地出租者,稳定民族资产阶级,归根到底,是为了有利于早日恢复和发展生产。

教学过程

导入语: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图片,从中我们读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学生:农民拥有自己的土地,当家作主等。

师: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中央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中共中央2004年一号文件,以“三农”问题为核心作出提高农民收入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三农”解决的好坏是蘅量地方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志,地方领导把经济搞好的重要指标在于农民的增收。但解放前中国农民的生活情况以及最大愿望都是什么?为什么?请同学带着问题看一组图片和一段影像资料。

生:解放前旧中国农民受地主剥削,生活极端贫困。

师:农民长期遭受地主剥削的根源是什么?农民什么时候彻底翻了身?

这就是我们要讲的新课:土地改革。

任何历史事件都离不开几大要素。请根据提示看书,质疑问题,解决问题。

生:中国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师:土地改革前中国农村具体情况如何?请看图示。

生:人教版教材p12第一段。

生:进行土地改革……

师:那么在土改中,当时是怎么做的呢?我党总结了过去领导土地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又适应建国后的新形势,在1950年6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成为指导土地改革的基本法律依据。请看投影资料,试分析此次改革的目的、主要地点、步骤和结果。

生1:改革的目的是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生2:主要地点在新解放区,仅限于大陆不包括台湾。步骤是1950年冬开始,有领导的分期分批进行。

结果是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七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家具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约350亿公斤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得到了解放。总的看来,解放前很多农民房无一间,地无一垅,终年饥寒交迫,土改以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生议论回答的内容整理如下:

为了孤立地主减少土地改革的阻力。

为了发展农业生产。

为了不受战争的影响缩小打击面。

师: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政治军事形势已经根本不同,在建国前,人民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还处在残酷的战争中,胜负未确定。一方面富农还是倾向于地主阶级和蒋介石,另一方面人民革命战争又要求农民付出极大的代价(出兵、出公粮、出义务劳动)来支援战争取得胜利。这是全国人民最高的利益。因此允许农民征收富农多余土地财产,并对地主的一切财产加以没收,以便更多一些地满足贫苦农民要求,激发农民的革命热情,来参加和支援人民革命战争。正如当时的一支歌唱到:最后一口粮做的是军粮,最后的一块布做的是军装,最后的一个儿子呀送到了部队上。建国后人民革命战争在大陆上已基本结束,蒋介石的最后灭亡已成定局,农民出兵、出义务劳动、出公粮的任务相对减少了,虽然还有打台湾的任务,但人民解放军已有足够力量去担负。现在全国人民的基本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经济建设。全国各族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革命大团结,已经在政治和组织上形成,富农的政治态度,也比以前有了改变,保存富农政策,能够争取富农中立并且能更好地保护中农,去除农民在发展生产中某些不必要的顾虑。所以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阶段中都是要保存富农经济的。

生:什么时候才废除富农经济?

师:只有在农村中可以大量地采用机器耕种,组织集体农场,实行农村中的社会主义改造之时,富农经济才消灭。

师:大家思考:从哪些方面来总结土地改革历史意义呢?

生:p13最后一段。

师:为了更好总结,现在把同学们搜集到的一些资料呈现给大家。

资料1:这是1952年1月1日,为了宣传农村土地改革的胜利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发行的一套《土地改革》特种邮票,全套4枚,由孙传哲设计,上海大业印刷公司雕刻,上海大业印刷公司印制,1955年1月10日再版。生动地展示了土地改革极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按照规定,农村划分出了地主、富农、中农、贫农、雇农等几个阶级和阶层。没收来的土地和财产,被重新分配。无论是地主,还是雇农,每个人都得到一份土地。当然,最高兴的要数那些从前一无所有的贫雇农,他们中有的人甚至把土地证当作了宝贝,一直珍藏到今天。

资料2:时任中共山西省委第一书记的陶鲁笳说:“农民得到了土地,我们的党就得到了农民的拥护。全国农民拥护的事情,那个时候,没有办不成的。所以说,这是一次了彻底的最全面的最成功的一次土地改革。”

资料3:毛泽东也曾兴奋地说:“我为新中国数万万农民获得翻身的机会和国家获得工业化的基本条件而表示高兴表示庆贺,”

资料4: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和收获。这就是劳动农民翻身做主人的感觉。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1951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1.4363亿吨,比1949年增长了26.9%。

同学们从三个方面总结了土地改革的意义:即

第一:彻底废除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摧毁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势力。

第二:广大农民在经济上、政治上彻底翻了身。

第三: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为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国家财政经济好转创造了条件。进一步巩固了工农联盟和人民民主专政。农业生产的发展为工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料和广阔的市场,为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开始于战国时期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在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下经过土地改革才彻底被废除。土地归农民所有,这叫农民土地所有制,请同学们思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有什么异同点呢?学生答略。

课堂小结

土地改革实现了孙中山先生梦寐以求的“耕者有其田”的目标。孙中山先生把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个要素。时代在发展,而民生要素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放眼中国,如何在民生问题中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是老百姓既关心又期盼的大事,同时也是各级政府和全社会逐步达成的一个共识。2005年以来,中央采取了减免农业税、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体现了党中央对农民殷殷的人文关怀。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采取的重大举措,被称为继20世纪50年代初实行土地改革、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的中国农村“第三次革命”,当然三农问题要圆满解决任重而道远。

看了“历史教案_历史土地改革教案”的还看了:

1.铭记历史圆梦中华班队教案

2.初一历史的优秀教案

3.三国历史故事会教案素材

4.初中历史

5.高二地理必修2第一单元教案

6.高三历史西汉的兴衰教案

7.初二地理下册第六章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洋务运动感想篇四

答案:性质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19世纪60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

(1)洋务运动的性质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

(2)洋务运动的失败的原因

第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派企图在不改变中国固有的制度与道德的前提下,以吸取西方近代生产技术为手段,来到达维护和巩固中国封建统治的目的,这就严重限制了洋务运动的发展。

第二,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靠性。西方列强依据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期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靠外国,企图以此来到达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

第三,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必须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確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营私舞弊、贪污中饱、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

(3)洋务运动失败的教训: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1)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

第一,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经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并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第二,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

第三,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并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

(2)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

戊戌维新运动的失败,主要是由于维新派自身的局限和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强大的守旧势力的反对。维新派本身的局限性突出表此刻:

首先,不敢否定封建主义。他们在政治上不敢根本否定封建君主制度,在经济上,虽然要求发展资本主义,却未触及封建主义的经济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

其次,对帝国主义报有幻想。他们大声疾呼救亡图存,却又幻想西方列强能帮忙自我变法维新,结果是处处碰壁。

再次,惧怕人民群众。维新派的活动基本上局限于官僚士大夫和知识分子的小圈子。他们不但脱离人民群众,并且惧怕甚至仇视人民群众,所以,运动未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

(3)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教训

1905年至1907年间,围绕中国究竟是采取革命手段还是改良方式这个问题,革命派与改良派分别以《民报》、《新民丛报》为主要舆论阵地,展开了一场大论战。革命派在论战中论述了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提高性。

首先,清政府是帝国主义的“鹰犬”,所以,爱国必须革命。仅有经过革命,才能“免瓜分之祸”,获得民族独立和社会提高。

其次,进行革命固然有牺牲,可是,不进行革命,而容忍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中国人民就不能免除痛苦和牺牲。革命虽不免流血,但可“救世救人”,是疗治社会的良药。

再次,人们在革命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乃至作出的牺牲,是以换取历史提高为补偿的。革命本身正是为了建设,破坏与建设是革命的两个方面。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民主革命。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

第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的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第二,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

第三,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第四,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进取变化。

第五,辛亥革命不仅仅在必须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并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

3、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1)失败原因:

首先,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帝国主义与袁世凯为代表的大地主、大买办以及旧官僚、立宪派一齐勾结起来,从外部和内部绞杀了这场革命。

其次,从主观方面来说,在于它的.领导者资产阶级革命派本身存在着许多弱点和错误。

第一,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第二,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第三,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2)教训:

辛亥革命的失败证明,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没有能够救中国,先进的中国人需要进行新的探索,为中国谋求新的出路。

中编综述:天翻地覆三十年

(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时代条件和国际环境

(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

a、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阶段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b、1914年至1918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后,欧洲走向衰落,美国、日本崛起。日本侵略势力成为中国的最大威胁。

c、1917年11月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d、1919年3月列宁领导的共产国际宣告成立,帮忙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先进分子创立共产党。

e、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人民逐步觉醒,开始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解放运动。

(2)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及其胜利

a、1929年至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一场世界性的严重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和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导致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

b、1931年至1945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中国人民在东方开辟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并最终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二)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

(1)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一,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被彻底打败,战胜国英法也被严重削弱,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第二,苏联经过战争考验,成为足以与美国抗衡的世界一流强国。社会主义冲破一国范围在多国赢得胜利。第三,占世界面积23人口,人口34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南太平洋地区,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殖民主义体系急剧瓦解。

(2)战后世界形势的重大变化,就是300年来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代替。在此基础上,逐步构成以美苏为首的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营垒的对立。美国竭力向全世界扩张,控制中国,成为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是一个严重的障碍。正确制定应对美国的政策和策略是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

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阶级内部一部分靠镇压农民起家的地方军阀,诸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和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与外国侵略者打交道较多的中央权贵,诸如恭亲王奕訢、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指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持续了近35年。

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和“自强、求富”的口号下,以拯救清王朝统治、御侮自强为目的,以引进西方先进技术为主要资料的地主阶级自救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求富”运动。它虽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新式学堂,建立新式海陆军,兴办20多个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

洋务运动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具有抵制作用,但又有妥协和勾结;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但也有阻碍;冲击封建思想和观念,但没能突破封建体制的束缚。所以,洋务运动的失败归结为三个原因:一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发起者和参与者多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代表人物,并且得到了清政府当时掌握实权的慈禧太后的认可和支持。清政府期望经过洋务运动实现富国强兵,来解决当时所面临的内忧外患问题,以维护封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中也有封建色彩,比如:其军事工业是由政府投资兴办的,产品也适用于武装清政府的军队;其民用工业主要是为解决军事工业中所面临的资金、燃料、运输等问题;筹划海防,是为解决清政府所面临的边疆危机问题,使国防更稳固;兴办的新式学堂,是为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培养人才;派遣的留学生也是为了回国后助洋务运动一臂之力。二是洋务运动对列强具有依靠性。西方列强依据不平等条约在中国谋取种种特权,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控制,他们并不期望中国真正富强起来,而洋务派处处依靠外国,企图以此来到达自强求富的目的,无异与虎谋皮。三是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洋务企业虽然具有必须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其管理确是封建式的,企业内部充斥着挥霍浪费等腐败现象。洋务运动的失败说明地主阶级不能担负起中国近代化的历史重任。

洋务运动破产证明,地主阶级企图在维持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的技术求强求富,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洋务运动不仅仅没有使中国“强”和“富”,甚至也没能够使清王朝免于衰落、灭亡的命运。

1、洋务运动举办了近代中国由国人自办的最早一批军用和民用近代企业,揭开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这些企业涉及到军事、工矿、交通运输等方面。它们在中国当时初步发生和发展的近代生产方式中,占有主要地位。从产生时间上看,它们虽迟于外国在华资本所办的近代企业,但比商办企业要早;从生产规模和资本总额来看,不仅仅远超过当时的商办企业,并且优于外国资本的在华企业。

2、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有不少的缺陷,但它们毕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举办鼓励和刺激一批中国人投身近代企业,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异常是在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过程,实行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并给这些企业以税厘上的减免、资本招收等方面的支持,这都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

3、洋务运动所兴办的工业、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在当时都是不一样于传统的新生事物,在必须程度上起了破祖宗成法、开风气的作用,它们同时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学说,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观念和习俗变迁。首先,它改变了中国人重农抑商的观念,重商主义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商人和商业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其次,对外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中国人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正确认识到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西方文化的价值,认为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再次,近代西方物质文化的很多传入,对中国人的习俗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异常是在开风气之先通商口岸和沿海地区,不仅仅出现了一些新兴事业,并且西方的物质文化也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相关的观念和习俗于是发生了变化。

4、洋务运动加强近代中国的国防,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海陆军,在酝酿时固然有镇压人民起义的目的,但同时也有明确的“御外”意识。进入70年代以后,转变为以反对外来侵略为主。洋务派兴办近代军工企业,创立第一支近代海陆军,使中国的国防水平发生了一次大飞跃,并在反对外来侵略上起了必须作用。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举办民用工业,同时还有“稍分洋商之利”的民族意识,轮船招商局等民用工业在抵制外来经济侵略,收回国家利益方面起了必须的作用。

5、对晚清政治变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洋务运动是在新兴政治派别洋务派的领导下进行的,它不一样于顽固派的保守和排外,刷新政治风气。洋务派在举办各种洋务事业的同时,还设立了一系列的新式机构,对新生事业采取新的管理政策,促进了晚清制度的近代化变迁。如:总理衙门在举办洋务时职能不断扩大,改变了以往中央六部分工的模式,为中国政治制度的进一步演变打下了基础;洋务派还在总理衙门的主持下进取从事外交活动,并向外派驻公使、领事,促进了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洋务派在科学制度存在的前提下,举办同文馆等近代学校,促进了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并对传统选官制度产生了必须冲击等。

6、洋务运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近代生产力与资产阶级,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供给了必须的物资基础和阶级力量,为这些历史运动开辟和铺垫了道路。

洋务运动感想篇五

(一)学术界的几种观点

1、全面否认。认为,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存在着两条对立的政治路线,一条是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勾结,实行对内镇压对外投降,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反动路线;一条是从太平天国、义和团到辛亥革命,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革命路线。洋务运动则属于反动路线一边。它是一次地主阶级进行垂死挣扎的自救运动,也是一次勾结外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变为半殖民地的卖国运动。理由是:目的是为了维持封建统治,或是为了增加财富,但是经典作家认为“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在对外政策上,妥协投降;在创办企业上严重依赖外国,并具有很浓的封建性,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基本否认,某些肯定。其标准与前者相同,但承认洋务运动在促进科技引进、人才培养及对促使中国资本主义发生方面有某些客观上的进步作用。不过,这些进步作用不能改变洋务运动的反动本质。

3、基本肯定。认为洋务运动虽然有种.种缺陷和弊端,但主要历史作用是积极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进步运动。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延缓了而不是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主要代表有徐泰来、戚其章等,戚认为“如果以社会实践及其效果作为评价洋务运动的标准,就应当基本肯定洋务运动的进步作用。”李时岳则将洋务运动放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加以考察,提出了“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代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步潮流。陈旭麓则从“新陈代谢”的角度上论述了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的一次进步运动。

4、发展评定论。不同意将洋务运动简单地定格为反动和进步。认为它有适应历史潮流的一面,因为洋务运动的兴起有对内对外的双重目的,作为太平天国的对立物而产生的洋务运动,在太平天国等起义被镇压之后又继续发展,有明显的御侮目的,在70年代以后,又由主要对内变为主要对外,由办军事工业转变为主要办民用工业,都是符合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潮流。

(二)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1、洋务运动举办了近代中国由国人自办的最早一批军用和民用近代企业,揭开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这些企业涉及到军事、工矿、交通运输等方面。它们在中国当时初步发生和发展的近代生产方式中,占有主要地位。从产生时间上看,它们虽迟于外国在华资本所办的近代企业,但比商办企业要早;从生产规模和资本总额来看,不仅远超过当时的商办企业,而且优于外国资本的在华企业。

2、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虽然洋务派创办的近代企业有不少的缺陷,但它们毕竟是近代中国最早的一批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这些企业的举办鼓励和刺激一批中国人投身近代企业,促进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在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过程,实行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的方式,并给这些企业以税厘上的减免、资本招收等方面的支持,这都在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

3、洋务运动所兴办的工业、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在当时都是不同于传统的新生事物,在一定程度上起了破祖宗成法、开风气的作用,它们同时传播西方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学说,促进了近代中国人的观念和习俗变迁。首先,它改变了中国人重农抑商的观念,重商主义受到许多人的青睐,商人和商业的社会地位明显提高。其次,对外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许多中国人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正确认识到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西方文化的价值,认为到学习西方的重要性。再次,近代西方物质文化的大量传入,对中国人的习俗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开风气之先通商口岸和沿海地区,不仅出现了一些新兴事业,而且西方的物质文化也运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此相关的观念和习俗于是发生了变化。

4、洋务运动加强近代中国的国防,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海陆军,在酝酿时固然有镇压人民起义的目的,但同时也有明确的“御外”意识。进入70年代以后,转变为以反对外来侵略为主。洋务派兴办近代军工企业,创建第一支近代海陆军,使中国的国防水平发生了一次大飞跃,并在反对外来侵略上起了一定作用。洋务派在求富的口号下举办民用工业,同时还有“稍分洋商之利”的民族意识,轮船招商局等民用工业在抵制外来经济侵略,收回国家利益方面起了一定的作用。

5、对晚清政治变迁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洋务运动是在新兴政治派别洋务派的领导下进行的,它不同于顽固派的保守和排外,刷新政治风气。洋务派在举办各种洋务事业的同时,还设立了一系列的新式机构,对新生事业采取新的管理政策,促进了晚清制度的近代化变迁。如:总理衙门在举办洋务时职能不断扩大,改变了以往中央六部分工的模式,为中国政治制度的进一步演变打下了基础;洋务派还在总理衙门的主持下积极从事外交活动,并向外派驻公使、领事,促进了中国外交制度的近代化;洋务派在科学制度存在的前提下,举办同文馆等近代学校,促进了中国教育制度的近代化,并对传统选官制度产生了一定冲击等。

6、洋务运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近代生产力与资产阶级,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提供了一定的物资基础和阶级力量,为这些历史运动开辟和铺垫了道路。

(1)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

首先,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也试图"稍分洋商之利',,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

其次,洋务运动中,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 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开始。与此同时,京师同文馆、江南制造总局附设的翻译馆还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

最后,洋务运动时期,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商为"四民"之末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幵始变化,工商业者的地位上升。西方的各种技术和器物被视为模仿、学习的对象。这一切,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

(2)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洋务运动历时30多年,虽然办起了一批企业,建立了海军,但却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甲午战争一役,洋务派经营多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的失败。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主要是:

首先,洋务运动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即在封建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在维持封建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条件下发展一些近代企业,为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服务。

其次,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赖性。

最后,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

洋务运动感想篇六

洋务运动是清王朝统治阶级为了谋求封建国家的“富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资本主义倾向。洋务派是这场运动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其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应付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以消除“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其内容虽然十分广泛,但核心一直是创办军事工业和编练新式陆海军的军事活动。

洋务派对清朝军队进行武器和训练的革新,与顽固派的愚昧守旧态度相比较,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在中国军事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1865年到1895年,洋务派在各地创办了20多个制造枪炮、弹药和船舰的工厂。在自制和外购的基础上,19世纪70年代,淮军已“尽弃中国习用之抬鸟枪,而变为洋枪队”。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改善,使其战斗力有所增强。洋务派的海军建设成效尤为卓著。经过苦心经营,洋务派建立起了北洋、南洋和福建水师。尤以北洋水师实力最强,其规模时居世界第4.其中定远、镇远舰的购置,给日本以很大的威慑,推迟了日本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时间。甲午战争爆发后,北洋海军在黄海海战中重创日本海军,阻止了日本侵略军的长驱直入。因此,洋务运动中的近代军事工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起到了“御侮”的作用。

洋务运动的主观目的,虽然不是旨在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但它引进西方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客观上却冲破了中国封建主义的桎梏,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发展进程。洋务运动不仅使中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力,而且间接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洋务派企业为中国资本主义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并且孕育了新的阶级力量,这些都在客观上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西学的大量引进和新式学堂的建立,不仅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而且也开拓了中国人的眼界,传统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洋务运动把西方近代文明成果呈现在对其茫然无知的中国人面前,使人们开始耳闻目睹和亲身体会这些成果的优越之处,从而逐步澄清了对“西学”的种种误解,由一味抵拒,渐至批判地吸取。盲目自大的心态日见改变,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客观地面对现实,承认两方科技的进步,不再反对把“西学“引入中国。

洋务运动所具有的封建属性,决定了它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的存在。首先,因为洋务运动由清王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所主持,其根本目的又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所以,他们大规模引进的只是西方的物质文明与科学技术,对西方的社会经济制度讳莫如深,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则坚决抵制和反对。这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其次,洋务派所兴办的企业均由洋务官僚操纵,经营管理大权都被其委派的总办、会办、帮办或提调等把持,他们经营不善,管理腐败,不可避免地使企业内部充满了封建性和资本主义的矛盾。这些企业在封建性的严重束缚下,或瘫痪停办,或被帝国主义侵吞,或转让私人经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再次,洋务运动的变革措施与中国传统的义利观和本末观发生了冲突,受到传统心理的束缚。中国是农业大国,重农抑商是历代统治者沿袭的基本国策,重义轻利是历代统治者提倡的修身准则,深深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僵化少变的生活方式,使人们习惯于安定平静的生活,具有较强的心理惰性,面对社会变革,求稳怕乱,抗拒抵制。尽管西学的输入打乱了中华民族独立发展的轨迹,但长期以来民族发展的惯性,使很多中国人仍然按照本民族特有的观念去看待世界和社会,这就妨碍着他们去接受新的东西,同时也妨碍着民族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洋务运动处于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它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既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又有消极的不良影响。

洋务运动感想篇七

咸丰十年十二月初一日(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奕訢,会同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推行了一项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1861年辛酉政变以后,与原有保守势力有冲突的慈禧登上了统治的中心,为了能够做稳统治地位,她对洋务派采取了扶植的,洋务派登上清朝的政治舞台后,大规模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短短几年中,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产品包括大炮、枪械、弹药、水雷、和蒸气轮船等新式武器,装备了一些军队他们还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江南陆军学堂、上海操炮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为国防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北洋海军的建立,是洋务运动军事方面的最高成果之一。尽管最后北洋海军失败了,但是它毕竟曾经是中国可以威慑海洋的先进军事力量,在世界海军史上都占踞了一席之地,并且在培养北洋海军的过程中,还带动了一系列的近代事业发展。

随着军事工业的创办,洋务派认识到,强大的国防基础在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要求能源、钢铁等工业与之配套。同时,为了维护民族利益,也必须发展民族经济,与洋人“商战”、“争利”。于是,他们提出了求富的口号,民用工业和新式交通运输业也发展起来了。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招商局开办仅三年时间,就为清政府回收了一千三百多万两银子,还将业务发展到外国,打破了外国航运公司的垄断局面。

以后,中国近代矿业、电报业、邮政、铁路等行业相继出现。轻工业也在洋务运动期间得到大力发展。1880年,左宗棠创办兰州织呢局,成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鼻祖。中国近代纺织业、自来水厂、发电厂、机器缫丝、轧花、造纸、印刷、制药、玻璃制造等等,都是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建立起来的。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的民用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

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任用中国工匠,仿制西式枪炮,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工业。从1862年起,用三年时间研制成功的中国第一艘轮船“黄鹄”号。

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这是清政府新设立的外交机构。

1862年,在北京设立专门培养翻译人员的“同文馆”,这是清代最早的“洋务学堂”(1902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1863年,在上海设立“广方言馆”;第二年又在广州设立一个“广方言馆”。“广方言馆”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于培养通晓外语的人才。

1865年,在上海建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内设翻译馆;同年,又在南京建立金陵机器制造局。

1866年,在福州建立马尾船政局。

1870年,在天津建立军火机器总局(后改名为北洋机器制造局)。

1872年,在上海建立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批官派生出洋,由容闳指导选派。

1875年,建议在各省设立洋学堂;创立科举考试中“洋务进取”一项。

1878年,在兰州建立兰州织呢局,这是中国最早的一家机器毛纺织厂。

1880年,在上海建立机器织布局,这是中国最早的机器棉纺织厂;同年,在天津设立京师学堂,购置军舰;设立南北电报局。

1881年,设立开平矿务局。

1882年,建立旅顺军港。

1885年,清政府新设立了海军衙门;在天津设陆军武备学堂。

1890年,在汉阳建立湖北枪炮厂;在湖北、江西设立汉冶萍煤铁厂矿公司。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标志着清朝海军实力的完全丧失,也标志着35年的洋务运动宣告破产。

洋务运动给带来了深远影响。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战败,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但是洋务运动的`许多成分,即使在整个20世纪也一直在中国延续,包括工业化、经济发展、铁路建设等。从孙中山到xxx,都是延续了洋务运动的道路。所以洋务运动实际上一直影响着中国政府的政策和行为。

性质

洋务运动是一场由失败的封建大地主统治阶级领导的自救运动。[4] [24]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这样评价这一阶段的“自强”运动:“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积极作用

洋务运动积极作用表现在:第一,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第二,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第三,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局限性

洋务运动的失败原因:包括缺乏完整的计划、主事者识见不足、守旧人士的反对、官僚政风的败坏等。

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虽然自我标榜“自强新政”,但由于他们都是封建传统思想的卫道者,根本无意于学习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只主张学习西方技术,极力反对对封建思想和封建制度进行任何形式的变革,只是徘徊在封建王国的藩篱中自认为有所新创而洋洋得意,所以最终也没能在外国侵略者面前表现出“自强”、“中兴”。相反,在列强侵略势力的进攻下,这些封建思想的卫道者们所举行的“壮举”迅速归于失败。

洋务运动感想篇八

洋务运动是清王朝统治阶级为了谋求封建国家的“富强”而进行的改革运动。下面是本站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洋务运动的读书笔记,希望您喜欢!

1860年(咸丰20xx年底开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洋务派以“自强”为口号,先后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工矿、运输业,又购置军舰建立了南洋、北洋海军,并派遣留学生学习外国科学技术。洋务运动虽没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分裂称为“洋务派”与“守旧派”,洋务派主张利用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方式发展新型工业,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对中国迈入现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础。

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1860年后,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过程中,清朝封建集团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买办性的官僚军阀。他们在与外国资本主义打交道的过程中,不但认为清政府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可以调解和妥协,“借洋助剿”,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而且还可以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以达到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的目的。这部分人就是当时清政府内当权的洋务派,他们从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所从事的洋务,史称洋务运动。所谓“洋务”,是指诸如外事交涉、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以及有按照“洋法”操练军队、学习外洋科学、使用机器、开矿办厂等对外关系与外洋往来的事物有关的一切事情。

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近代史学习,我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的近代化改革——“洋务运动”产生了兴趣。想借此机会谈一下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体会。

洋务运动发轫于1861年初。当时留守北京议和的钦差大臣恭亲王奕欣,领衔上奏《统筹全局折》,经过王公大臣会商同意和咸丰批准,正式设立各国事务衙门。从此,洋务运动便正式开场。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洋务派苦心经营十余载的新式陆军和北洋舰队一败涂地,清政府被迫于次年4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从此而宣告失败。

这场历时35年的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一直受到许多争论。洋务运动可谓中国近代化的第一炮,可是这第一炮并没有放响,基本上是失败了,没有把中国改变成为独立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所以对于这场运动一直是褒贬不一的。

我只是一个大一学生,没有很深刻的见解。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我认为应先从洋务运动开始的前一段时期开始阅读这段不长不短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更为全面的看待。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鸦片战争可说是洋务运动产生的间接因素。因为正是这两场战争使得一向懦弱无能的清政府种出现了比原来的腐朽之臣更懂得反抗的“洋务派”。所谓洋务派就是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的一种势力,与之相对的是“顽固派”。

洋务派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他们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洋力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势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慈禧明白,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持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暂采取了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在中央,不久前成立的衙门办事大臣,恭亲王奕欣成为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势力。而地方上的代表人物中,多数与曾国藩有关:

曾国藩, 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都是在洋务运动中又过卓越表现的大臣。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更值得赞赏的是,在增强战力的同时,洋务派还注意到了人才的培养。这一点从举办了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些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材、军事人材和科技人材;又先派几批留学生出国深造中可以看出。

综上几点,“洋务派”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十分具有意义与实际作用的,它不仅增强了清政府当下的国力,也同样做到了今天所说的“可持续发展”。

经过短短一个学期的近代史学习,我对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重大的近代化改革——“洋务运动”产生了兴趣。想借此机会谈一下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体会。

洋务运动发轫于1861年初。当时留守北京议和的钦差大臣恭亲王奕欣,领衔上奏《统筹全局折》,经过王公大臣会商同意和咸丰批准,正式设立各国事务衙门。从此,洋务运动便正式开场。1894年9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洋务派苦心经营十余载的新式陆军和北洋舰队一败涂地,清政府被迫于次年4月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洋务运动从此而宣告失败。

这场历时35年的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一直受到许多争论。洋务运动可谓中国近代化的第一炮,可是这第一炮并没有放响,基本上是失败了,没有把中国改变成为独立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所以对于这场运动一直是褒贬不一的。

我只是一个大一学生,没有很深刻的见解。就我个人的看法而言,我认为应先从洋务运动开始的前一段时期开始阅读这段不长不短的历史,只有这样才能更为全面的看待。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鸦片战争可说是洋务运动产生的间接因素。因为正是这两场战争使得一向懦弱无能的清政府种出现了比原来的腐朽之臣更懂得反抗的“洋务派”。所谓洋务派就是清政府的统治阶级对如何解决一系列的内忧外患的一种势力,与之相对的是“顽固派”。

洋务派主张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的工商业的手段来维护清的封建统治。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洋务运动」。以大学士倭仁为首的顽固派,高唱“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主张“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抵御外侮。他们攻击洋务派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是“陈甚高,持论甚正”,然而“以礼义为干橹,以忠信为甲胄,无益于自强实际。二三十年来,中外臣僚正由于未得制敌之要,徒以空言塞责,以致酿成庚申之变”。洋力派与顽固派互相攻击,斗争十分激烈。衙门是推动洋务运动的中央机构。但洋务派势力主要不在清朝中央,而在掌握地方实权的总督和巡抚。慈禧明白,在内外交困的形势下,要保持清朝的统治地位,必须依靠拥有实力并得到外国侵略者赏识的洋务派。所以她暂采取了支持洋务派的策略。

在中央,不久前成立的衙门办事大臣,恭亲王奕欣成为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势力。而地方上的代表人物中,多数与曾国藩有关:

曾国藩, 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等,都是在洋务运动中又过卓越表现的大臣。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

更值得赞赏的是,在增强战力的同时,洋务派还注意到了人才的培养。这一点从举办了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些新式学堂,培养翻译人材、军事人材和科技人材;又先派几批留学生出国深造中可以看出。

综上几点,“洋务派”的产生与发展都是十分具有意义与实际作用的,它不仅增强了清政府当下的国力,也同样做到了今天所说的“可持续发展”。

但为什么还会是以失败告终的结局呢?我大概地总结了几个原因: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阻挠,通过各种渠道破坏洋务运动。这是不可避免的因素。在当时那种情局之下,面对以“师夷长技以自强”为口号的洋务运动,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势必会百般阻扰。

其二问题就在于洋务运动它本身不完善的思想路线。就像之前提到过的,这运动主要还是用来稳固封建统治的。洋务派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希望利用先进的技术维护封建统治,改革不触动封建制度。可见这些“洋务派”们与“顽固派”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只是他们的发放更为进步罢了,其根本的利益目标还是十分落后的,这就在最初奠定了洋务运失败的基调。

其三是在于这些“洋务派“自身的素质条件。整个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力量分散且有限。洋务派官员自身的近代化修养不足,没有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建设对其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相反,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剥削制度,试图在中国搞所谓的“中体西用”,即用中国的封建制度作容器,去盛载西方的先进技术,对两者的内在矛盾认识不足,因此必然导致失败。

所以看似先进的背后,还是不可避免的腐朽,使得这场洋洋洒洒的运动终究成为流星一现。

后来的甲午中日战争同样证明了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但是,它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近代科学生产技术,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总之,我深深了解到一个落后了几十年的民族是不可能单靠一两次的运动儿改变其悲惨命运轨迹的。而洋务运动本身以及这段心酸的历史却可以作为一本教材,教授我们以教训并且汲取其中的先进性、避免其中的糟粕之处。只有这样扎扎实实地走下去,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真正崛起!

洋务运动感想篇九

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

洋务运动的历史影响:

洋务运动的最终结果虽然是失败,但是其对中国近代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1)对近代军事的影响:洋务派一致主张师夷长技以富国强兵,抵抗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

(2)对近代经济的影响:洋务运动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原料、交通等方面的问题,于是在“自强”口号兴办军事工业之后,洋务派又在“求富”口号之后开始兴办民用企业,着重点在于采矿、冶炼、航运、铁路等一系列配合军事工业的项目。

(3)对近代政治的影响:洋务运动的创办者自身的封建性和腐朽性导致了洋务运动的失败,而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其他的有志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缺陷,刺激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对近代文化的影响:洋务运动是近代教育的开端。要开始洋务运动,兴办洋务就必须要有精通洋务的人才,但是中国传统的科举制教育却远远无法满足洋务运动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兴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就成了洋务运动进行下去的一项总要的举措。

洋务运动感想篇十

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兴起的。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创设近代企业,兴办洋务。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举办的洋务事业主要有三个方面:兴办近代企业、建立新式海陆军、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洋务运动的性质存在激烈争论,随着对洋务运动研究的深入,对其性质的认识逐渐达成一致,多数人认为,洋务运动既是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同时又是地主阶级所进行的一次改革运动。

首先,在“内忧外患”局势下,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崛起的部分地主官僚,借助洋枪洋炮,镇压了农民起义;同时又试图透过练兵、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因此,洋务运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活动。

其次,洋务派在不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实施了一些变革,引进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改革传统模式,这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是一致的,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是一次改革运动。

洋务运动是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应对内忧外患的局面,为挽救清王朝发动的一场自救运动。其重点在军事、外交、机器制造以及与之直接相关的某些文教事业,他们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本质在于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并且洋务运动是在封建官僚主导下进行的,这些因素决定了他们不可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随着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但它引进了西方国家的近代生产方式,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员,兴办了近代新式学堂,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也对外国经济势力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洋务运动是在洋务派的领导下,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为目的具有资本主义因素的进步运动。洋务运动开创了中国近代经济、军事、科技和文化的先河,是近代中国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的主要性质是进步的,反动性或封建性是次要的。

洋务运动在当时的中国,其失败命运是不可避免的。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有客观原因,但主要是主观原因。

客观原因是洋务运动对外国具有依靠性。西方列强并不期望中国富强,他们不会让中国掌握真正的先进技术,而是依据种种特权从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控制。而洋务派官员却一再主张对外“和戎”,其所兴办的企业一切依靠外国他们企图依靠外国来到达“自强”、“求富”的目的。

主观原因比较复杂些。整个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仅凭地方上几个热心洋务的总督、巡抚去搞,力量分散有限,难成大器。洋务派官员自身的近代化修养不足,没有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度建设对其经济发展所起到的关键作用。相反,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政治制度,试图在中国搞所谓的“中体西用”,即用中国的封建制度作容器,去盛载西方的先进技术,对两者的内在矛盾认识不足,因此必然导致失败。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具有现代化思想的领导核心,导致了晚清王朝无法靠自我来革新不合时宜的封建专制制度,从而无法成功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晚清对社会现代化转型探索的失败,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固然是最根本的原因所在,但软弱平庸的领导核心也助长了这种制度的腐朽程度。因此,晚清中国不可能象同时代的日本那样,透过自我变革到达自强,并最终完成社会现代化的转型任务。

另外,洋务派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同时也是其摧残者和破坏者,其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体制,必定会遏制洋务企业的发展。同时,洋务派在主持外交活动中,坚持“外须和戎”,对外妥协投降,因此,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虽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之利”作用,但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地位。洋务派企图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就想让国家富强起来,这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这也能够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来综合理解,即腐朽的清朝统治阻碍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新的生产力不可能在封建主义的外壳中发展起来的,是同封建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阻碍分不开的。

洋务运动打着“求强”和“求富”的旗帜,创办军事和民用工业。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等海军遭受重创,几乎全军覆灭。洋务运动的失败使有识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严重缺陷,认识到中国要走上独立富强的现代化道路,必需将改革从物质技术层面进一步转向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层面。正是在这种认识之上,甲午战争之后,维新变法和革命运动迅速兴起。所以洋务运动的真正历史作用不在于它的正面作用,而在于它所带给的历史教训。即中国要现代化就务必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进行生产关系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制度的改革。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读书交流会的开幕词有哪些(大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读

    2023年慢病工作计划(通用8篇)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计划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计划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计划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

    最新检察院三八妇女节讲话稿(汇总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检察院三八妇女节

    最新法院还款申请书(大全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

    2023年校园足球比赛开幕词(汇总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

    最新采购工作中廉洁承诺书(优秀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

    公益性岗位申请书借鉴了哪些 公益性岗位申请书(实用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

    试用期辞职申请表部门经理批了然后找谁(大全10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2023年财务专业心得体会(大全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

    讲故事学理论心得体会传经验交流(实用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