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可以改进提高,趋利避害,避免失误。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总结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初中篇一
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历史是他们新接触的一门学科,所以大部分同学求知欲较强,所以课堂纪律较好。但新生缺乏综合归纳能力。七年级1、4、5三个班级的班额较大,尤其是1班共有七十多人,对于班额大的班级要注意对课堂纪律的严格要求。
本学期初一历史第一册选用的是人教版教材,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为一体。可读性强,图文并茂,而且新增了许多趣味性较强的课堂知识活动。教材内容是从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写到魏晋南北朝,各个时期的兴衰过程及其经济、文化的改革和发展,一共22课。教材重点在于与历史发展线索相关的重大事件和人物以及经济、文化的发展。难点在于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及对历史事件、任务的评价。
1、工作勤奋,认真备好课,在备课中真正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
2、对学生初步进行唯物主义教育,社会发展规律教育,国情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具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和人类和平事业、进步事业而献身的精神和历史责任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如课堂上答题、动脑筋、小讨论、故事会,通过这些活动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也使学生主动复习当天所学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上课的注意力集中,加强课堂纪律的管理。及时发现不足,及时总结。
4、用严格的要求来规范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5、鼓励学生通过课外读物,网上探访古迹、名人轶事,扩大历史的知识面,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提高探究学习能力。加强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实践能力。
6、积极听课,课后评议,互相帮助,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初一历史教材第一册总共22课,其中新科讲授占二十二课时,单元复习占四课时,期中复习占两个课时,期末总复习占四个课时。
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初中篇二
认真学习和贯彻各种教育教学理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推进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研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建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拓展政史地教学的空间,促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政史地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组织好课题研究,为我校新一轮内涵性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研究、教改课题:
1.“在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实现该学科的课程目标”;每科组织好一个课题研究,特别是历史组的《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研究》资料库的建立,调查报告、与个案分析的撰写要认真做好。
2.“如何提高初三政史学科教学和复习的有效性”。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
本学期以改进教法、学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主旨,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为目标,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想。
(1)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教研组各成员要进一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各科教学的最新动态。认真学习政、史、地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和课改理念,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创新,让政史地教学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走进生活。
(2)进一步加深对新教材的学习和理解,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正确把握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以降低工作的盲目性。
(3)组织教师学习学科教学建议,以教学建议为指导,全方位、多层次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二)、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和教研教改工作
(1)认真学习《学科教学常规》,按照学科常规的有关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并做好自查和互检工作。
(2)加强集体备课,抓好备课关。各年级的每一单元都要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手段、情感、过程、重难点等。在备课方面,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将原来的备一节课转变为对一学期教学的系统设计,由只关注部分转变为在研究整体的基础上关注部分。加强团队协作的能力,实施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课堂教学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中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教师积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课堂容量,向大容量、快节奏的现代课堂靠近,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重视交流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学期,继续坚持教研组成员相互间的学习交流,不定期听课,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通过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教学风气。
(5)重视教学情况的反馈与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平时对学生要多观察多检查,并多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把两者相结合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可以少走弯路,多出成效。
(6)做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制卷、阅卷、试卷分析、讲评、反馈工作,保证考试的有序有效。
(7)重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调查报告、个案分析、案例分析与论文,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成为全面发展型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反思力争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8)抓好毕业班的工作:加大对中考的研究力度,做好中考试卷分析和研讨工作,寻找中考试卷与课改工作的切合点,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认真总结以往中考经验,加大对中考的研究力度,重视有关考试改革的信息采集及交流,准确把握在考试观念、考试内容及考试办法等方面的改革动向,开展多样的专题教研活动。
(10)作业布置与批改:按照学校要求适当布置作业;全批全改和抽改相结合;每次作业均要有适当评讲,要给学生可参考的正确答案。
(11)根据学校的安排,配合教务处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的检查落实。
(三)、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
(1)根据学校要求做好“一帮一,一对红”工作。鼓励年轻教师多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同时,老教师也应向年轻老师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和信息技术。
(2)年轻教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步骤清晰,要求明确,为培养扎实的基本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自己的教学更科学更有效。
四、具体活动安排:
第一周:组织学习并制定本组教研工作计划,商定本教研组教学常规要求。
第二周:学习本组教研计划;主题讨论:本学科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安排组内公开课具体要求及具体日程。
第三周:听取各年级组汇报“教学案”的实践情况,组内公开课听课评课。
第四周:收看好的课堂实录并评课,组内公开课听课评课。
第五周:组内公开课听课评课,讨论: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质量的模式
第八周:交流各自的新课改经验。
第九周:期中考试。
第十周: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一周:分析本学科学困生的现状并研究转化其具体的对策。
第十二周:第二次月考。
第十三周:教研组成员撰写本学期教研收获、体会或反思。
第十四周:总结本教研组、各备课组本学期工作并初步构思下学期工作思路。
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初中篇三
认真学习和贯彻各种教育教学理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推进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研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建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拓展政史地教学的空间,促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政史地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组织好课题研究,为我校新一轮内涵性发展做出贡献。
二、教学研究、教改课题:
1.“在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实现该学科的课程目标”;每科组织好一个课题研究,特别是历史组的《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研究》资料库的建立,调查报告、与个案分析的撰写要认真做好。
2.“如何提高初三政史学科教学和复习的有效性”。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
本学期以改进教法、学法,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为主旨,以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为目标,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工作。
(一)加强学习,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学思想。
(1)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教研组各成员要进一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掌握各科教学的最新动态。认真学习政、史、地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和课改理念,学习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进行教学创新,让政史地教学在新的理念指导下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现实,走进生活。
(2)进一步加深对新教材的学习和理解,加深对新课程的理解,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正确把握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方向性,以降低工作的盲目性。
(3)组织教师学习学科教学建议,以教学建议为指导,全方位、多层次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二)、扎实做好常规教学和教研教改工作
(1)认真学习《学科教学常规》,按照学科常规的有关要求组织教学活动,并做好自查和互检工作。
(2)加强集体备课,抓好备课关。各年级的每一单元都要组织一次集体备课。备课时力求做到备教材、学生、教法、学法、手段、情感、过程、重难点等。在备课方面,引导教师转变观念,将原来的备一节课转变为对一学期教学的系统设计,由只关注部分转变为在研究整体的基础上关注部分。加强团队协作的能力,实施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课堂教学要坚持“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的教学原则,课堂教学中有良好的师生互动,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引导教师积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课堂容量,向大容量、快节奏的现代课堂靠近,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4)重视交流学习。“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学期,继续坚持教研组成员相互间的学习交流,不定期听课,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通过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形成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教学风气。
(5)重视教学情况的反馈与反思,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平时对学生要多观察多检查,并多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合理,是否有效,把两者相结合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调整,可以少走弯路,多出成效。
(6)做好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的制卷、阅卷、试卷分析、讲评、反馈工作,保证考试的有序有效。
(7)重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课题研究,积极撰写调查报告、个案分析、案例分析与论文,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成为全面发展型教师。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反思力争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
(8)抓好毕业班的工作:加大对中考的研究力度,做好中考试卷分析和研讨工作,寻找中考试卷与课改工作的切合点,反思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认真总结以往中考经验,加大对中考的研究力度,重视有关考试改革的信息采集及交流,准确把握在考试观念、考试内容及考试办法等方面的改革动向,开展多样的专题教研活动。
(10)作业布置与批改:按照学校要求适当布置作业;全批全改和抽改相结合;每次作业均要有适当评讲,要给学生可参考的正确答案。
(11)根据学校的安排,配合教务处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的检查落实。
(三)、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工作
(1)根据学校要求做好“一帮一,一对红”工作。鼓励年轻教师多向老教师学习请教,同时,老教师也应向年轻老师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和信息技术。
(2)年轻教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步骤清晰,要求明确,为培养扎实的基本功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使自己的教学更科学更有效。
四、具体活动安排:
第一周:组织学习并制定本组教研工作计划,商定本教研组教学常规要求。
第二周:学习本组教研计划;主题讨论:本学科学生学习习惯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对策;安排组内公开课具体要求及具体日程。
第三周:听取各年级组汇报“教学案”的实践情况,组内公开课听课评课。
第四周:收看好的课堂实录并评课,组内公开课听课评课。
第五周:组内公开课听课评课,讨论:什么样的课是好课。
质量的模式
第八周:交流各自的新课改经验。
第九周:期中考试。
第十周:期中考试质量分析,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第十一周:分析本学科学困生的现状并研究转化其具体的对策。
第十二周:第二次月考。
第十三周:教研组成员撰写本学期教研收获、体会或反思。
第十四周:总结本教研组、各备课组本学期工作并初步构思下学期工作思路。
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初中篇四
xx年新学期,本教研组决心继续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学年继续开展新课程改革和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认真做好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我校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质量。
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总结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成效,引导历史教师反思课改现状,研究解决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引导教师增强课程意识,用好实验教材,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历史学科课程改革指导组的作用,积极开展校本教研,激励广大教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改善工作方式,提高专业水平。
1)、开学初备课组定好教学进度和制定教学计划。
2)、本学期开课老师为校高级教师、骨干教师、教研组长。
3)、听课制度:教龄不足3年教师:每周2节,每月8节;教研组长、班主任:每两周3节,每月6节;其他教师:每周1节,每月4节。
4)、作业和教案检查分为期中和期末两次检查。
5)、考试分期中和期末两次。
3、抓好基础年级历史的教学工作,根据新课程改革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研究高考试题,充分发挥集体力量探讨高考方向,收集高考信息,力争使高考成绩再上一个新台阶。认真做好中考、会考复习研讨工作。引导教师从研究考试入手,做好信息交流与研究工作,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教学,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4、4-5月份:1)搞好历史课第二课堂和校园文化活动,力求活泼新颖,多样丰富,启人心智。2)教师业务考试。
5、创建优秀教研组活动。期中考试左右时间教务处对教研组工作进行检查督导,学期末开展评选活动。
6、完善教研组多媒体教学资料、教具的建设工作,要求全组教师尽快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7、做好学校科研课题工作,鼓励成员多学习多研究,多撰写文章,并争取出成果。
8、做好教研组期末总结工作。学期末每位老师写一篇经验总结论文。
历史教研组工作总结初中篇五
初中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教研组以学校教学工作要求为依据,以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按学校教研室、教务处、各处室的工作部署,围绕新课标,以三考为核心,调动全组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发挥全组成员的团结协作精神,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1.形成浓厚的研究氛围,提升历史教研组的学术水平
让每位历史组教师具备教育、教学的新理念;使每位组员能胜任新课程教学;使历史组新教师迅速成长为合格的历史教师;使全体历史教师都能把准当今历史中考的'命脉,胜任初三历史教学,并成为优秀的初三历史教师;力求使每位组员都成为研究性的历史教师。
2. 各年级历史教学都要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加强教学教研,形成年级教学合力,产生年级学科教学最大效益。
初一重在课堂兴趣激发、教学效率提高和学习方法养成教学,初二阶段打好基础;初二历史要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要注重中考意识培养,按照中考要求展开教学,切实抓好课堂,注意方法;初三狠抓基础和解题方法培养,全力冲刺中考,力争比去年能有新的突破。初三任务相对艰巨,备课组需多加研讨,汲取有效信息以指导学习与复习。
3.培养学生学史的高度兴趣。
通过历史教材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习的兴趣。
1.落实教学常规,加强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1)认真制定教学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2)认真上好每堂课,寻求新的教学策略,采用最适合自己的教学手段,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并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寻找差距。
(3)在教学实践中将平等、尊重、鼓励、欣赏、创新的课改观念带进课堂。课前多花功夫研究学生;课堂多创造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4)重视教学反思,其内容包括教学设计实施情况、师生互动情况、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等。
(5)配合教务处常规教学考试做好期中、期末考试及初三毕业考试。
2.加强教研组的理论业务学习,更新观念,提高教研组整体水平
(1)、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
(2)、积极参加区、学校组织的各类教研活动,了解课改信息和教改的热点。 (3)、定期利用组内活动及课余时间学习交流,沟通,力争形成一个良好的教研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