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报告需要关注语法和用词的准确性,避免语法错误和虚假夸张的表达,保持专业性和客观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希望可以为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一
本次试卷的覆盖面大,知识点小,能检测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大部分试题注重基础,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注重了趣味性、实践性和创新性。突出了学科特点,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重点考察了本学期学生所学的内容,体现了三个亮点:第一个亮点:迁移能力的检测。第二个亮点: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思考魅力。第三个亮点:巧设开放题目,展现个性思维。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从学生的答题分析,对基础知识,学生掌握的比较牢固,但不够灵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最大的失误是学生对知识的延伸性没有掌握。从部分题来看,教师关注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可见学生更多的时候只会简单的模仿,没有深层次的形成知识体系。例如:
第1题大题:口算。
此题包括10小题,加减乘除算是都有,考察了学生的口算能力,从卷面看,学生正确率比较高。
第2大题:填空。
此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但个别题目对中下水平的的学生过难,如7、8、11、13题,错误多,扣分均在10分以上。
第3大题:选择。
此题包括5个小题,这5个小题出得较好,能考察学生的能力,这几个题如果学生不去认真观察,不去动脑想,就很容易错误理解,尤其是第1小题确定方位,第3小题数角,错的多。
第4大题:判断。
10个小题,覆盖了本册教材知识及概念,考察了学生对概念、技能的掌握情况,看似简单却错误较多,主要是学生不认真读题分析,找出判断的理由。
第5大题:计算。
此题出错不多,大部分同学对基本计算都掌握了,只是在做的过程中,有马虎、不认真现象,就容易出错。如简便运算第3小题,部分学生少加79。
第6大题:作图。
这个题考察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一是过直线外一点画垂线,二是平移与旋转。第一题95%的学生都正确,错的学生主要是没有理解题意。第2题,平移98%的学生正确,可是旋转,由于没有指定旋转点,学生错误较多。
第7大题:知识运用,解决问题。
此题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如:第1、5小题,这两题都贴近实际生活,学生很感兴趣。可从卷面看得满分的学生较少,中下水平的学生出错较多,主要原因是:学生不认真审题,计算错误,步骤过多,难度稍大。
1、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做前仔细审题,做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2、在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发挥学生的思维,形成解题技能。
3、对知识的掌握精雕细琢,直至学生灵活运用。
4、试卷排版要符合小学生的特点,试题难易要面向全体,特别是中下水平的学生。
从这次考试中,我深刻体验到学生毕竟是孩子,如果用自己思考、记忆、解决问题地方法去灌输他们,只是事倍功半,学生也会顾头不顾尾,今后教学要多考虑学生,多考虑如何把握知识、运用问题,切实做到学以致用。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二
2、平均分情况分析。
3、优秀率(90分以上)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中全校优秀率达57.93%,总体情况比较理想。其中优秀率较高的班级有六(6)、六(5)、六(3),优秀率较低的班级有六(2)、六(4)、六(甲)。最高优秀率比最低优秀率高了约23%,相差17人。实事求是的说,优秀率的差距过大是导致本次检测均分差距较大的最主要原因。这也再次提醒了我们在关注补差的同时,需要重视提优教学。此次检测的优秀率较高,与学校开设的数学思维课程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4、合格率(60分以上)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中全校合格率达到94.26%,共有30名学生不合格。其中合格率较高的班级有六(6)、六(3)、六(乙)3个班,合格率较低的有六(2)、六(4)班。最高合格率和最低合格率相差12%,即相差约7人。这一差距相对较大,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补差。
5、低分率(40分以下)情况分析。
本次检测中全校共有6名学生低分,低分率为1.15%,有两个班级出现了低分学生。实事求是的说,低分学生的出现有时是教师无法左右的。作为六年级数学教师,必须正视低分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给予这部分学生更多的关注与关爱,帮助他们提高,努力减少低分学生人数。
在本次检测中,生均失分为13.46分。
一、填空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关于分数意义"的理解(如:把一要3米长的绳子平均分成4段,每段长几分之几米,3段占全长的几分之几。)。
二、判断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关于单位1"的理解(如:男生人数的3/5等于女生人数,是把男生人数看作单位"1"。)学生出错的主要原因是这种表述方式与日常表述不太一样所致。日常表述: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3/5。
三、选择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正方体展开图的选择",学生对于一些简单的展开图较容易判断,但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展开图缺乏判断方法的支撑。许多学生虽然做对,却都是使用剪纸后折叠的原始方法完成解答。这部分内容需要教师加强判断方法的教学。
四、计算部分的失分主要集中于两大题:一是口算题中的"0.125÷8",主要是因为学生还不会将小数转化成分数来完成解答;二是解方程(8分),这更多是因为教材编排方面的原因,六上教材将《方程》单元安排为第一单元,这里教学的是整数乘除法方程。而后教学了分数乘法、除法的相差内容。在期中检测中紧接着在方程中将分数的知识安排进来,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到"分数类方程",故失分较为严重。一方面反应出学生的知识正迁移能力尚不够,另一方面也反应出教材编排上的欠缺(如果将方程单元安排到分数单元后教学会更好);同时,也反应出教师对教材的钻研与拓展使用仍然不够。
五、操作题与应用题部分的失分较为分散,系统性失分较少。在应用题部分失分略多一点的是第2、5、6三题。第2题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审题时对关键的条件关注不够,仅完成了"一节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而忽略了3节这个条件。
第5题是一道"单位1已知的分数乘加应用题",失分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不到位所致,题中第一个分数为"对应分率"而题中第二个分数为"具体数量",部分学生对两者的区分不清直接导致了算法上的错误。
第6题是一道"含有多余条件的长方体体积计算题",学生间审题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差异在此题解答中充分暴露出来了。在目前新教材编排中取消了"单独设立应用题单元",日常教学中加强应用题教学的研究需要引起所有教师的关注。目前正慢慢形成的不良倾向是教师不会教应用题了,学生也不会做应用题了。
1、进一步钻研教材,合理使用教材。
备课级以集体备课活动为载体,引领教师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要求,提高自己科学运用教材的能力。教师在钻研教材、尊重教材的前提下,还应肩负起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的重任,要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选择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问题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组织学生开展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2、始终把数学思想方法放在重要的教学位置。
从学生的试题解答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是"看到哪做到哪",缺乏对问题的整体把握,不能对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选择、加工、处理,优化意识还比较淡薄,知识与应用"两张皮"现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是学生还没有掌握数学的模型化方法造成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蕴藏于数学知识背后的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在努力为学生创造应用所学知识的条件和机会的同时,鼓励学生自己主动在现实中寻找用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并努力实践。
3、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必须直面的课题。无数事实在证明:学生不同的学习习惯,会有产生的学习效果。
从本次检测学生答题情况可以看出,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因为审题不认真、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书写不工整导致失分的,这些都是不良学习习惯造成的后果,应当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其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4、平时教学要坚持做到堂堂清、节节清。
堂堂清即要做到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要明确,教学任务要保质保量地完成,特别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真实的学习过程(既要有协作式学习,也要有独立思考与独立解决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要保证每一节课学生的练习时间,练习设计要精、要活、要有层次,要引导更多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教学反馈要真实、落到实处。节节清指每小结学习之后,要加强学习过程的形成性检测,及时了解每一节、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做好查漏补缺工作,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三
这次小学语文四年级期中试卷共十大题,总分为100分。“基础知识”占84%(给大写字母排序、生字选择正确读音,写汉字、选字填空、组词、补充词语、我会积累、按课文内容填空。)“课外阅读”占8%“看图写话”占8%。本次的语文试卷共十道大题,整个试题基本体现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尊重个性,鼓励创新,联系生活的原则。试卷难易程度适中,但题量比较大。
从学生完成试卷的情况来看,学生在看拼音写词语、组词、选词填空、、按课文内容填空等题,失分少,只有个别学生字词掌握不牢,出现错字现象,如:的“神”字多加了一点,可见字词应该常抓不懈。按课文内容填空题,个别学生失分较多,主要原因是平时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背书草草了事,读书不动脑,生字记不牢。
课外阅读则不容乐观,学生明显的表现出课外阅读量少,积累匮乏,这在阅读的第1小题和第2题,学生答题出现混乱表现的最为突出。如:1、这段话主要写的是什么?用“——”在文中划出来,失分比较严重。这就证明学生做题太粗心,没有养成细心审题的习惯,学生理解能力较差,有待今后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会自己读题、细心审题,认真答题的习惯。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1、学生日常读书量小,积累的词语匮乏;
2、教师引导不够,指导不到位。学生读书不得法,不少学生没有正确的读书态度。
3、机械阅读,缺乏思考。
看图写话,学生得分不够理想。主要原因是大多数学生没能够看明白图画内容,这与试题的印刷有一定的关系。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有的学生的文章中人物混乱,有的写的太笼统,不够具体。个别学生字迹潦草,缺标点,错别字较多。还有一些学生没写完。
针对本次学生答题所暴露出的部分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个别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极个别学生做题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打算采取以下措施:
1、继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写字,按时完成作业,多读,多写,多说,多练。
2、抓好课堂教学,落实学生课堂的学习,课文中要求背诵的课文一定要严格过关,每个学生都要会背,都要会写。
3、要多进行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多多进行小练笔,让学生积累语言,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4、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方面,引导教育学生要养成爱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丰富课外阅读。语文学习在于积累,要求学生积累名言,谚语,成语,背诵古诗,为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通过这次中考后,我发现了教学中的优点及存在的失误,为今后的教学找到了明确的方向,注意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做题时要看清题目,审清题意。认真抓好基础知识技能。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四
文学院20××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
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
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可以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
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试题设计合理,表述清晰规范,语言简洁明了,考查问题明确;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准确、具体。总的来说,符合试题设计的要求,没有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错误;同时为了配合学生的考研,注重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如用国际音标拼写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
由此可见,本套试题基本达到了要求的信度、效度,能够达到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典型性错误分析。
从答卷的整体情况来看,客观题的答卷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填空题、名词解释这两种题型上得分较高,总体得分率应该在80%以上,显示了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在这两道题上得分不高,例如填空题10分,有个别学生仅得1分;名词解释15分,个别学生仅得6分。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教师平时课堂上补充的内容如“语义场”、“自源文字”等等不够重视,不记笔记,所以失分较多。选择题、判断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这两题的失分率在20%以下,说明学生对于给出答案然后进行选择或判断还是有较强能力的。分析题,部分学生只记住了干巴的要点,而不能通过恰当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也有的学生虽然举例,但对例子不作分析,这些都说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都有欠缺。还有少部分学生语言文字不够规范:不通顺的语句屡有出现,错别字也是屡见不鲜。如“语义”写成“语意”,“家具”写成“家俱”等等。论述题,学生答题情况也是参差不齐,例如“‘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两种根本关系。’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不少学生仅仅对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作了解释,罗列了一些和内容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例子,并没有结合语言各要素作全面的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分析问题和阐释问题的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
1、教学中要进一步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使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能准确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及其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2、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应着力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与训练。首先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提问等,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其次要进一步加强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养学生利用语言理论阐释语言事实的能力,并且通过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培养学生的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语言创新能力。
3、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配合学生考研及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更新内容;及时向学生推荐参考文献,引导和提醒学生注意课外阅读学习,注意研究性学习,逐渐培养自己的学术研究兴趣,促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使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为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以及日后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五
质量,始于教育,终于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为了更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教育更好发展,现就本学期的期末测试工作做以下总结、分析、报告。
这次试卷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命题的。主要考查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积累,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和形成自主阅读的能力。这份试题许多题目的答案是开放的、多元的,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意在促进教师引导学生从写好字、读好书开始,真正能用好教材,教活学生。题型多样。重书写与积累。
这次考试让我们看到,我们学校狠抓教学质量已初显成效。总分1146分,均分76,4分,优秀率26.7%,及格率93.3%。从试卷上,可以看出语文教学的一些优势。主要成绩归纳如下:。
1、此次测试书写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学生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而且使用涂改液和改正纸的情况大大减少。
2、重视了双基的教学与训练。学生卷面也很整洁。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率较高……所有这些都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们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方面的进步。这也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字音、形、义教学,课文学习双基较扎实,平时训练到位,基础知识抓的较牢。
3、阅读能力有所提高。
阅读历来失分较多,但此次的阅读成绩却不错。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习得。能够将语文的阅读教学与发展学生的语言结合起来,注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和熏陶。对于课文阅读学生能读懂文章内容并根据要求正确回答问题,能把文章的中心与本人实际生活体验相结合,写出了自我感受和体会。
本次测试透漏的主要问题。
1、不会拼音、模糊拼音或能够拼音但字词写错,通常是用错字或形近、音近、同音字代替,如“凄凉”写成“清凉”或“清冽”,让人啼笑皆非。
2、错别字依然是这次试卷上的首要问题。别字的领地很广,基础、阅读、作文。每个版块都有,但本次测试体现出的错字类型主要是多笔少画。如:“今”写作“令”。
3、学生的审题能力有待提高。
4、阅读分析:对信息的检索、收集、整理、分析、运用能力欠缺,能够从短文中找到的答案,孩子们也惘然处之,甚至索性空而不填。
5、作文出现的主要问题:错别字特多现象严重;选材真实但内容不够具体。标点运用不规范:标点运用很不规范:大多学生只会运用逗号、句号;有的段落都只是逗号;有的把标点用在一行的开头。
6、学生的答题习惯令人堪忧。例如个别学生漏答此题,如此种种,着实惋惜!
1、加强汉语拼音复习。有的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都不会拼拼音,而老师们往往在强化学生识记、书写汉字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独立拼读音节的训练,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提示或示范下不成问题,但一旦脱离了老师,就变得晕头转向,“b、d”不分,“q、p”不分,“h、f”不分,“n、l”不分,“z、c、s”与“zh、ch、sh”不分,“–n”与“-ng”不分,今后应该在后续性的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激发求知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让学生发现兴趣的源泉,用自己的艺术魅力和优质的人文素养把语文课上的有吸引力,让学生置身与祖国语言文字美的海洋中,引导学生挖掘、攀登,探索知识的奥秘,学生就可以获得求知的快乐。教学中,还应珍视学生学语文的点滴积极性,热情保护,真诚鼓励。
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引导。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和恒心,要舍得花时间精力有意识地训练。
3、注意积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教师要帮助学生课外选择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名句、名段要指导学生咀嚼、赏析、品味,熟读、背诵。积累这个基石非扎扎实实铺设不可。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阅读面,加强交流,增进积累。文章阅读速度有待提高,促进信息的浏览和整体感知。多读文本,加强感悟,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深入、透彻、准确的理解。阅读教学中要有感情投入,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感悟。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有待提高,即挖掘内涵,领会其中的思想、精神。
4、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训练要常抓不懈,并注意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横向、纵向)。通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和理清文脉,加强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能力。
5、加强作文教学的研究。
具体做法:。
(2)、重视“小练笔”,即写片断。写片断的好处很多,片断试卷分析报告范文篇幅短小,用时少,易训练。久而久之,开源活流;写片断不求全,要求不高,容易写,而且学生又可以马上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可以保护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小练笔的素材很多,一部分来自课文。如:仿写、续写、补白、改写等。片断练习和习作的比例为4:1。
(3)、粗指导,精讲评,宽评价。
成绩属于过去,在反思中我们找到了差距,在思考中我们树立了目标,在实践中我们践行着教育者的圣神职责,让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六
本套历史试题遵循八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强调对学科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的考查,试题灵活且易于入手。第一题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占总分的30%,覆盖面较全难度适中,强调知识的理解及运用;大部分题目通过创设的历史情景,考查学生知识理解和知识迁移能力。第二题为简答题,共15分,占总分的30%:第1题设问明确,答案唯一,重视知识的认知和能力再现;第2题题型新颖,共设置有3个小题,有一定梯度和难度,重视对学生审题能力的考查。第三题材料分析题共20分,占总分的40%:给出了三个材料,设置了四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综合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知识的再现能力,历史的空间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设问由浅及深,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水平。
2.坚持注重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效体现了新课改要求的三维一体目标
历史学科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态度、价值观。选择题第10题,11题,13题等题的设置正是要求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同时,受到思想的熏陶和启迪。
3.体现学科性,突出论从史出的学科特点
注重考查学生阅读历史材料,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强调历史学科用史实说话,论从史出的原则是这套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如:17题中第1小题,第3小题的设置,图示材料与问题之间关系紧密,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材料的能力,这对今后的历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总之,这套试题注重课本,重视基础,更重点考查学生对该学科识记内容的掌握。虽然具有灵活,新颖的特点,但只要识记准确,学生都可以准确应答。
学生整体考的差,及格学生占不到30%,绝大多数学生成绩在20分左右,部分学生得分出现个位数,甚至有的一分的学生,真让人难以想象。就整体而言:第一题得分在7-10分之间的学生占总人数的35%,得分在12-15分之间的学生约占15%,还有一半学生得分在7分以下;第二题(示图)材料题,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读懂材料,失分尤为严重。一半以上学生该题没有得分;第三题材料分析题,只有10%-20%的学生得了分,但答案不够准确完整,因此得分不高。
1.加强双基教学,突出“三维”目标
基础教育重在“基础”。在课改的探索过程中,要防止出现过分强调能力,忽略基础知识的倾向。历史知识的传播是历史教学活动的基础,历史知识的掌握是扩展学生学科能力的条件,所以应让学生掌握最为基础的历史知识。课堂复习要突出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有学生掌握了基础知识,也就基本上掌握了重点知识。可以说,八年级历史学科内容都是基础也都是重点,八年级历史教学更应注重基础,注重课本。目前的考试反对的是过分强调识记,反对死记硬背,但绝不是不要识记。熟悉课本并有一定的识记是必要的,这也是现在考试要求的。如果课本知识不熟悉,没有掌握基础知识,就根本无从作答试卷。
2.端正态度,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觉得在培养良好习惯的同时要摆正态度,明确目标。从这次考试得分来看,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因而学习、复习比较浮躁,课本没有认真学习和复习,才导致如此结果。
历史知识需要记忆,更需要理解和融会贯通。历史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以及正确的历史思维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好教材和社会生活素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从材料中发掘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针对性、准确性和全面性。只有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其明确目标,端正态度,才能使历史学科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总体来看,试卷设置全面实效,命题角度灵活,提问新颖,对今后命题设计和历史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性。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七
(四)习作(20分)。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命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教材为基本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展现题型的多元而多样。
综观这份试卷,其内容涵盖了“听说读写、字词句篇”,题型多样,力求对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一是紧扣文本又超越文本,广泛地涉及到文本的各个知识点;
二是三维目标有效渗透,字词句段篇有机融合。
2、突出语文的实践与开放。
知识积累题的灵活运用,看拼音写词语题的基本功训练,课外阅读题的灵活丰富以及作文题的广泛选材,都拓展了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并注重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3、注重课外的积累和运用。
积累在语文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语文学习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语言文字的积累过程。有了丰富的积累,才能厚积薄发。本次试题紧扣文本,较好地处理了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实践的有机整合,体现了大语文观。
1、第一部分:
第一题,看拼音词语。学生容易写错的是“联合”和“唯独”,也有一些学生读题不认真,写错了词语。第二题中的多音字“载”出错率较高。第六题中2、3小题错得较多。其余题目完成的质量较好。
2、第二部分:
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得比较牢固。第2题出错主要表现在学生看题不够细心。有些学生对第4题的第二问题回答得不够清晰,没有从安全角度写出自己的看法。
3、第三部分:
给文中第一自然段加标点符号和照样子写词语,学生做得很好;第3小题失分也较少;大约五分之一的学生在4、5题上失分,主要的问题是没读懂文章内容。
4、第四部分:
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合理想象,内容充实。个别学生书写潦草,语句不通顺,标点符号的使用不规范,也存在习作中心不够明确的情况。
1、基础知识方面:对学生实行课课清,让学生掌握课本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要更加重视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要求学生书写端正、规范、卷面整洁。
3.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学生仔细审题,认真答卷,细心检查。
4.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以及课外阅读的习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八
本次语文试卷检测的内容全面,难易适度,重视基础性、灵活性、综合性、多元性、课内外适度延伸,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语文知识掌握情况。试题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基础知识部分,包括选择题、看拼音写汉字、补全成语、补全诗句、课内积累,词句段运用;第二部分为口语交际部分;第三部分为阅读部分,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第四部分是习作部分。从总体情况上看,题量适当,题型丰富,内容覆盖面比较广。试题重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做到“以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次语文期末考试,本班共有48人,参考人数48人,平均分73.2,及格率81.25%,优秀率56.25%。总的来看,考试情况不理想,两极分化太严重,没能达到预期目标。
从整个答卷情况来看,基础知识部分和课内阅读部分大部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课外阅读和习作部分失分多一点。具体题目的答题情况分析如下: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部分。
第1题,书写评分。大部分学生书写较工整。
第2题,选择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准确率在80%以上。从准确率看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很扎实。
第3题,看拼音写汉字。主要考查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准确率为90%。从准确率看出,学生掌握得比较扎实。其中失分较多的是“稚”和“瞅”。
第4题,先补全四字词语,再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子中。准确率为75%。从准确率看出,大部分学生掌握得非常扎实。个别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是“万不得已”的“已”。
第5题,填空,补全含“雨”的诗句。重在考察学生诗句的掌握。准确率高,极少失分。
第6题,根据你的课内积累和理解填空。此大题重在考查学生诗句的积累和运用的能力。大部分学生掌握得比较好。个别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不彻底,出现错误最多的是“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第7题,词句段运用。此大题重在考查学生词语积累和夸张句的情况。大部分学生能全做对。个别学生关于“花开”的四字词语掌握较差,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发现第二小题夸张句的特点,仿写句子出现了偏差。
第二部分:口语交际部分。
第8题,口语交际。旨在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准确率为95%,个别学生内容太简单。
第9题,课内阅读。联系上下文,写出字、词、句子的意思,旨在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掌握的能力,准确率为95%,个别学生平时不认真背诵和理解文言文,掌握较差。
第10题,从短文中提取有关语句,把表格内容填写完整。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大部分学生全部正确,个别学生生字出现错误。
第11题,读了这篇文言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学生对文言文掌握的很好,及个别学生角度没思考对。
课外阅读部分。该题在考查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概括理解能力、人物描写方法和性格特点的分析。从答题情况看,部分学生不能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词语的意思;部分学生没能联系到书本知识;个别学生阅读不认真,对事件的概括不正确。
第三部分:习作部分。
本次作文大多学生能够理解图片内容,自拟题目,条理清楚,中心明确,具有真情实感。大多数学生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也有个别学生理解出现偏颇,书写潦草。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我们在试卷中发现少数学生书写不够认真,没有写好字的意识。中高年级老师应重视学生的书写习惯和态度,坚持长抓不懈。古话云“字如人面”,我们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也是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人生态度。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短文”历来失分较多,本次考试也不例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立足课堂,立足课本,同时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如“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应当结合各年段的阅读要求进行。教师教给学生“动笔”的方法,只有方法掌握了,才有可能养成动笔的习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引导。
3、大量阅读课外经典、优秀书籍。
要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必须让学生多读书。学生没有足够的阅读实践,就无法真正做到能独立读懂一篇文章,也不可能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更不可能学到关于写作的一些方法技巧。可以说大量阅读是提高学生分析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表达能力的关键。我们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结合新课程标准,推荐书目引导、督促学生多读一些经典、优秀的课外书籍。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九
文学院20xx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
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
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可以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
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试题设计合理,表述清晰规范,语言简洁明了,考查问题明确;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准确、具体。总的来说,符合试题设计的要求,没有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错误;同时为了配合学生的考研,注重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如用国际音标拼写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
由此可见,本套试题基本达到了要求的信度、效度,能够达到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典型性错误分析。
从答卷的整体情况来看,客观题的答卷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填空题、名词解释这两种题型上得分较高,总体得分率应该在80%以上,显示了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在这两道题上得分不高,例如填空题10分,有个别学生仅得1分;名词解释15分,个别学生仅得6分。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教师平时课堂上补充的内容如“语义场”、“自源文字”等等不够重视,不记笔记,所以失分较多。选择题、判断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这两题的失分率在20%以下,说明学生对于给出答案然后进行选择或判断还是有较强能力的。分析题,部分学生只记住了干巴的要点,而不能通过恰当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也有的学生虽然举例,但对例子不作分析,这些都说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都有欠缺。还有少部分学生语言文字不够规范:不通顺的语句屡有出现,错别字也是屡见不鲜。如“语义”写成“语意”,“家具”写成“家俱”等等。论述题,学生答题情况也是参差不齐,例如“‘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两种根本关系。’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不少学生仅仅对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作了解释,罗列了一些和内容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例子,并没有结合语言各要素作全面的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分析问题和阐释问题的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
1、教学中要进一步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使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能准确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及其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2、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应着力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与训练。首先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提问等,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其次要进一步加强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养学生利用语言理论阐释语言事实的能力,并且通过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培养学生的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语言创新能力。
3、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配合学生考研及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更新内容;及时向学生推荐参考文献,引导和提醒学生注意课外阅读学习,注意研究性学习,逐渐培养自己的学术研究兴趣,促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使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为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以及日后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十
本次试卷从字、词、句、段、阅读、习作各个方应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习惯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检测,知识覆盖面广,题型多样,资料丰富,既注意了基础知识的巩固,又注意了灵活运用,基本覆盖了前半段课文的重点知识。
本次试卷体现了新课标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主要体此刻基础知识上,如有拼音、字词、字音、形近字、反义词、谚语、排列成句、排列成段及课文里的语文知识等的检测。
(2)过程与方法。本次二年级测评以阅读为专项对学生进行了测评,资料涵盖了概括、句子理解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写作一题经过观察图,写一段话。总之,这张试卷是能够较为全面的检查学生学习情景及教师教学的实际情景的一份优秀试卷。
本次参考39人,平均分71.5分,及格率81.2%,优秀率3%,低分率5%。
(一)字词。
1、读拼音,写词语,相信你能写得漂亮。此题是出现错误较多,一部分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不够扎实。
2、选择正确的读音。学生掌握较好,“钉着”的“钉”的读音有大部分学生读错。
3、写反义词。“宽”“贵”二字有部分学生掌握不好。
4、形近字组词,音同字的运用,词语搭配,选词填空。学生完成较好。
(二)句子。
8题把下头谚语补充完整。学生完成得不够好。学生错别字较多。
9、10、11题把下列各组词语排列成句子写下来,句子排列成句,和按课文资料填空对于学生来说有必须的难度,很多学生不会上下文连起来理解,答案是五花八门;还有的学生是都课文不熟,需要反复的背诵课文;还有一部分学生的拼音可是关,用拼音代替的大部分都是错的。可见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只注重了学生字词的训练,而对课文的渗透还不到位,学生的理解和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段落。
阅读学生完成得不够好。主要是学生不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四)习作。
学生对助人为乐的主题都比较熟悉,大部分学生能够根据要求写出短文。但大部分学生资料平淡,语言罗嗦。标点符号运用不当,错别字层出不穷,这都证明学生在平时的积累时,没有注意书写。
在发现问题和基本分析的基础上,我对下一步语文教学初步提出以下几个提议:
1、加强字词的积累。
2、课内阅读效率要逐步提升。
阅读教学必须要紧紧抓住单元训练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要提倡整体感悟,抓住重点语句,细细地读,体会字里行间丰富的内涵。
3、课外阅读要攻克难关。
克服困难让学生做到“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以此来巩固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为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供给载体。
4、练笔要广开渠道。
一是要加强读写结合。要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训练的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二是要加大课后练笔。如写周记、摘抄优美语句……经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增加生活体验,丰富语言储备,提高写作能力。
经过试卷透视出我们当前语文教学的诸多问题,还存在必须的差距。教师要不断反省自己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研究和探索,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自身的专业成长。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十一
本次素质检测全乡四年级共有人参加考试,总分xx分,平均分xx分,及格率为xx%,优秀率为xx%。四年级语文试卷,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会感到试题变得更灵活了,更务实了,一切都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了。
试卷共分三大部分:基础知识阅读习作。
试卷难易程度基本适中,本张试卷突出显示了以人为本,回归本色语文,绿色语文的特点。以课本为载体,辐射相应的训练项目。这份试卷命题坚持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拓宽语文教学领域,打通课内外学习语文的渠道,检查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及课内外阅读能力。通过试卷我们不难看出:命题人员希望通过试卷,对教师的教学提出建议:不要只围绕课本教书,而应注重课外阅读的辅导,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试卷力求通过一些开放性的试题,答案多元的试题,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理想的答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试卷还力求体现人文性、趣味性和灵活性,打破旧的命题模式。同时整份试卷还体现了“三重”,即重基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能力(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积累运用能力),重创新(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答卷情况。
通过学生答卷情况来看,学生掌握及运用知识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
掌握较好的是基本知识题:“基础知识”中的第一、二、三题,学生的得分情况很好,基本上没有什么失分。第五题学生基本上能区分题型要求,就能很好但做题。第八题的回答不是很好,有些回答有些困难,这说明学生平时的词语积累不是很丰富,今后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灵活性较强的题,学生回答较差。让学生给老师写一条名人名言,学生的答卷情况不是很理想,对于一些课外拓展的题目,学生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来做题。有的同学没有认真读题,要么写的答案没有一个中心,比较散,因此被扣掉了一定的分数,今后应让学生认真审题然后再答题。
对于灵活性强的题,学生回答更差。如第五题阅读:很多学生看到这样的题目总是感到害怕,不敢去做这样的题目,因此他们不理解题意,尤其是对于理解性的题目,如:理解“顺序”的意思,学生根本不会去理解,有的学生知道意思但语言表达的不规范。
对于习作“写话”让学生根据提示写出母爱是什么?学生对于这样的作文写的很空,不能写清母爱像什么,把母爱比喻成什么,从中看出学生的习作能力很差,缺少童真、童趣。作文习作普遍很好,是一篇想象作文,但还有差错,今后应加强学生的习作训练,让学生能写出一篇文通字顺的文章。
2、从考卷中发现的问题。
这份试题做到全、新、活,难度稍大,但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在考查“双基”的基础上求提高、求发展。以适应新课标提出的“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的总目标。纵观这次质量检测,可以看出还存在许多问题。
(1)词语积累不够。
重视积累,就等于给了学生一把学好语文的金钥匙,语文教学效率就会迅速提高。学生平时缺乏大量的阅读、积累、欣赏、感悟,遇到一些较灵活的'题,就感到束手无策。
(2)综合能力薄弱。
由于学生平时学的知识较规范,缺乏对知识整合的处理,故失分较多。本次考查的内容不仅涉及拼音、逻辑思维训练,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准确理解能力及平时积累词语的能力。由于平时对新旧知识前后渗透的训练相对少些,导致学生对综合性较强试题缺乏独立分析能力,失分较多。
(3)逻辑思维能力欠佳。
本次质量检测作文素材虽都来源于学生自身的生活实践,但由于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逻辑思维训练太少,所写作文语序散乱,没有很好的逻辑联系。空话、套话、假话太多,童真、童趣体现不够。可见在这方面,学生还是较为薄弱。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应加强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
(4)书写不规范。
从整体卷面看,学生的书写情况不容乐观。书写不够端正,字体潦草不规范。
通过这次素质检测,看到了学生们的进步,也很好地反观了教师们的教学情况,有欣喜也有不足和遗憾。为进一步加强下一学段的教学,采取如下教学措施:
1、注重语言积累的灵活性。教学中注重语言的积累,但是比较机械,死记硬背的现象严重,忽视理解记忆。随着年级的升高,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积累,逐渐加强意义识记,这既是基本的认识规律,也尊重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熟背的内容还要求学生会写。书本上的优秀片段、包括课外的,让他们多读,感悟中华语言的魅力,受到美妙语言的熏陶,以致在语言中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写作水平。
2、潜心解读文本。文本文本,教学之本。在深刻、充分、多元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再进行教学设计。错别字的出现、标点运用的不当、词汇量的不足、语言的干瘪苍白,都是训练量的不足、训练法的不到位所致。由于理解与认识的偏颇,语文教学过分强调其人文性,而对工具性有所削减,因此语文课堂仍须加强学生理解与运用语言“能力”的训练。在课堂上加强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准确性,在课堂上就多写多练。这一点教师要严格要求,规范书写,加强易混淆字、词的区分、认识。
3、重视运用语言的训练。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练习和小笔头的练习,指导学生多读多写。进入中年级后的习作训练,不仅要激励学生“乐于写”,引导学生“写得出”,而且要注意基本方法的训练,逐渐让学生“写得好”。平时让学生勤动笔写日记,不论水平如何,只要能坚持下来,同时教师要做榜样。从中也要运用激励措施,让学生愿意动笔写,找到写作的兴趣。写作与生活紧密联系,不光要从生活中选材,还要对写法及时指导。
4、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全面了解文章的内容,并多教“设身处地想”、“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授之以渔。
一个语文教师要承担的很多,引领学生感受中华上下五前年泱泱大国的语言魅力,我们所做的只是滴水之功,真正将学生领进文学宝殿,我们所做的还有很多,在要求学生的同时,我还感到自己必须善用时间,为自己充电,从而为学生当好引路人、铺路石。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十二
文学院20xx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优点、典型性错误的分析。
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
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
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可以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
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试题设计合理,表述清晰规范,语言简洁明了,考查问题明确;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准确、具体。总的来说,符合试题设计的要求,没有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错误;同时为了配合学生的考研,注重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如用国际音标拼写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
由此可见,本套试题基本达到了要求的信度、效度,能够达到考查学生学习情况和各种能力的目的。
(二)典型性错误分析。
从答卷的整体情况来看,客观题的答卷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填空题、名词解释这两种题型上得分较高,总体得分率应该在80%以上,显示了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在这两道题上得分不高,例如填空题10分,有个别学生仅得1分;名词解释15分,个别学生仅得6分。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教师平时课堂上补充的内容如“语义场”、“自源文字”等等不够重视,不记笔记,所以失分较多。选择题、判断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这两题的失分率在20%以下,说明学生对于给出答案然后进行选择或判断还是有较强能力的。分析题,部分学生只记住了干巴的要点,而不能通过恰当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也有的学生虽然举例,但对例子不作分析,这些都说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都有欠缺。还有少部分学生语言文字不够规范:不通顺的语句屡有出现,错别字也是屡见不鲜。如“语义”写成“语意”,“家具”写成“家俱”等等。论述题,学生答题情况也是参差不齐,例如“‘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两种根本关系。’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不少学生仅仅对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作了解释,罗列了一些和内容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例子,并没有结合语言各要素作全面的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分析问题和阐释问题的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
三、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1、教学中要进一步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使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能准确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及其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2、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应着力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与训练。首先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提问等,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其次要进一步加强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养学生利用语言理论阐释语言事实的能力,并且通过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培养学生的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语言创新能力。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十三
质量,始于教育,最后教育。学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是学校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为了更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教育更好发展,现就本学期的期末测试工作做以下总结、分析、报告。
这次试卷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命题的。主要考查学生在重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语言积累,掌握灵活的学习方法和构成自主阅读的潜力。这份试题许多题目的答案是开放的、多元的,重在考查学生的思维潜力和语文综合应用潜力,意在促进教师引导学生从写好字、读好书开始,真正能用好教材,教活学生。题型多样。重书写与积累。
这次考试让我们看到,我们学校狠抓教学质量已初显成效。总分1146分,均分76、4分,优秀率26.7%,及格率93.3%。从试卷上,能够看出语文教学的一些优势。主要成绩归纳如下:
1、此次测试书写较以往有了很大进步。学生卷面整洁,字迹工整,而且使用涂改液和改正纸的状况大大减少。
2、重视了双基的教学与训练。学生卷面也很整洁。基础知识部分得分率较高……所有这些都不同的程度上反映了学生们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方面的进步。这也说明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字音、形、义教学,课文学习双基较扎实,平时训练到位,基础知识抓的较牢。
3、阅读潜力有所提高。
阅读历来失分较多,但此次的阅读成绩却不错。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意从不同的角度帮忙学生理解课文,在读中思考,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习得。能够将语文的阅读教学与发展学生的语言结合起来,注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情感的培养和熏陶。对于课文阅读学生能读懂文章资料并根据要求正确回答问题,能把文章的中心与本人实际生活体验相结合,写出了自我感受和体会。
本次测试透漏的主要问题。
1、不会拼音、模糊拼音或能够拼音但字词写错,通常是用错字或形近、音近、同音字代替,如“凄凉”写成“清凉”或“清冽”,让人啼笑皆非。
2、错别字依然是这次试卷上的首要问题。别字的领地很广,基础、阅读、作文。每个版块都有,但本次测试体现出的错字类型主要是多笔少画。如:“今”写作“令”。
3、学生的审题潜力有待提高。
4、阅读分析:对信息的检索、收集、整理、分析、运用潜力欠缺,能够从短文中找到的答案,孩子们也惘然处之,甚至索性空而不填。
5、作文出现的主要问题:错别字特多现象严重;选材真实但资料不够具体。标点运用不规范:标点运用很不规范:大多学生只会运用逗号、句号;有的段落都只是逗号;有的把标点用在一行的开头。
6、学生的答题习惯令人堪忧。例如个别学生漏答此题,如此种种,着实惋惜!
1、加强汉语拼音复习。有的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都不会拼拼音,而老师们往往在强化学生识记、书写汉字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独立拼读音节的训练,课堂上学生在老师的提示或示范下不成问题,但一旦脱离了老师,就变得晕头转向,“b、d”不分,“q、p”不分,“h、f”不分,“n、l”不分,“z、c、s”与“zh、ch、sh”不分,“–n”与“—ng”不分,今后就应在后续性的语言实践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
2、激发求知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努力让学生发现兴趣的源泉,用自己的.艺术魅力和优质的人文素养把语文课上的有吸引力,让学生置身与祖国语言文字美的海洋中,引导学生挖掘、攀登,探索知识的奥秘,学生就能够获得求知的快乐。教学中,还应珍视学生学语文的点滴积极性,热情保护,真诚鼓励。
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潜力的提高。在平常的教学中,必须要注重习惯的培养和引导。良好习惯的培养,需要教师细心、耐心和恒心,要舍得花时间精力有意识地训练。
3、注意积累,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教师要帮忙学生课外选取文质兼美的文章,对名句、名段要指导学生咀嚼、赏析、品味,熟读、背诵。积累这个基石非扎扎实实铺设不可。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阅读面,加强交流,增进积累。文章阅读速度有待提高,促进信息的浏览和整体感知。多读文本,加强感悟,引导学生对文本有深入、透彻、准确的理解。阅读教学中要有感情投入,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深入感悟。在培养阅读兴趣的同时,对文本的深层理解有待提高,即挖掘内涵,领会其中的思想、精神。
4、概括文章主要资料的训练要常抓不懈,并注意帮忙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横向、纵向)。透过概括文章主要资料和理清文脉,加强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的潜力。
5、加强作文教学的研究。
具体做法:
(1)、注意积累好的题材,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要培养学生体验生活,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写出、写好真实的事情,抒发真情。
(2)、重视“小练笔”,即写片断。
写片断的好处很多,片断试卷分析报告范文篇幅短小,用时少,易训练。久而久之,开源活流;写片断不求全,要求不高,容易写,而且学生又能够立刻明白自己练习的结果,能够保护和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小练笔的素材很多,一部分来自课文。如:仿写、续写、补白、改写等。片断练习和习作的比例为4:1。
(3)、粗指导,精讲评,宽评价。
成绩属于过去,在反思中我们找到了差距,在思考中我们树立了目标,在实践中我们践行着教育者的圣神职责,让教育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十四
五年级两个班共有82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测试,我班41人,总分是3108分,平均分是75、8分;及格率为80、49%,优秀率为46、34%。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选择题、应用题。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的数据和文字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抄错数据、漏小数点、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二题:共5道判断题,每题1分,错的较多的是2、3小题。原因是2小题也是观察物体的空间思维较差。3小题概念理解不清。
三题:选择题5道,还比较理想。
五题:共6道小题,每题5分,主要考察学生是否思路清晰,能否准确地进行解答。特别是考察学生对应用题的审题能力。这部分的得分率低于其它部分,能拿到满分的学生不多。第2小题失分率50%,原因题意弄不清楚。
1、教学中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的培养。
2、精用教材,因人而教,做好各层次的课前、课中、课后的辅导。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总结成功的经验,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在实施高效课堂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要充分发挥考试的作用,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在4月20日举行了期中测试,本次试卷命题即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试卷难易适中,覆盖面广,科学性与代表性强。重视知识理解与过程的考查,试题的呈现形式多样化。下面就将本次数学试卷统测情况进行分析:
(1)本次考试应考人数24人,实际考试人数24人,平均分43分,优秀人数1人,1人为86分,优秀率4、17%,良好人数3人,良好率12、5%,不及格20人,均为52分以下,不及格率83、3%。充分反映出一个问题,本班学生数学成绩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在以后的教学中,培优补差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补差。这次考试也有一些同学进步较大如:石云翔、莫乾海、李资莹、梁珊珊。
(2)卷面分为四大板块。
基础题、计算题、操作题、解决问题四大板块,从基础的概念入手,由简到难的过程,难易适中,有较强的科学性与代表性,试题内容注意突出时代特点,贴近生活实际,突出了灵活性,能力性,全面性,人文性的出题原则,提高了测试水平。
(3)答题情况分析。
由于本人参加了监考和阅卷,对学生答题情况从这几点来说。
1、试卷完成情况分析:本次考试,从分数的分布情况和了解学生答卷情况看,整体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好,但个别同学的应变能力比较差,一些变形的题目不能随机应变。如(判断题的第4小题)。学生整体完成较差的为解决问题,特别是利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学生不能较好的判断题目中的量成正比例还是反比例关系,导致方程错误。
2、存在的问题。
a、多数学生在计算中,尤其是在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时,存在较大的失误,还有就是在解比例时,存在一些小小的失误如:忘写“解”字,解题步骤不规范。
b、个别学生对用比例解决问题的题型理解还不够透彻。
c、学生中优差程度悬殊。
d、练习中,题形变换不够;学生孤陋寡闻。
3、改进的措施。
a、加强计算训练力度和有效方式,提高计算速度和质量。
b、注重平时的培优补差,缩小优中差之间的差距。
d、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以问题作为教。
我和数学组的多位数学教师在一起针对试卷中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深刻反思了我们平时的教学行为改进措施如下:
“课标”中提到“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课标”中也提到“应避免繁杂的运算”,但是基本训练还要坚持,计算还应该达到一定的速度。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打好口算的基础,学生还应该具备一定的口算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要经常地、有计划地坚持训练。
思维训练就像口算训练一样,要经常地、有计划地进行。因为现行教材中的题目都比较简单,难度较小,学生遇到灵活一点的题目就不会做。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生活资源,转变教学观念,用足,用活教学资源,做到数学内容生活化,生活内容数学化。这样的数学课堂学生一定会感觉到生动有趣。这样做可以有利于学生(至少是一部分学生)思维灵活性的训练。
比如“圆柱体与圆锥体的体积之间的关系问题”,让学生知道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固然很重要;但是让学生经历发现这一规律的过程就更为重要。试卷填空题中的第10小题失分率最高,是77%;值得我们深思!要想让学生真正理解,就必须让学生经历发现这一规律的过程。
“课标”中多处提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周玉仁教授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儿童学习数学的本质是一种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提炼出数学模型,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说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而这恰恰就是我们学生的薄弱环节。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并不难,难的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这样的问题在平日的教学中是被我们忽略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的培养,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开展的还不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还有待于加强。
这些学生可以说是“学习有困难”的。造成他们“学习有困难”的原因很多,但是不管什么原因,他们既然在我们的班级中学习,我们就要尽最大努力,更多地关注他们,注重对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等,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最后,我真诚地希望我的教学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有赖于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以更为饱满的热情,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实践、在实践中提升。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十五
文学院20xx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1班应考人数73人,实际参考人数72人,平均分为75、95、从成绩分布情况来看,最高分89、5分,最低分50分;80—90段30人,70―80段24人,这两段学生最多;60—70段14人,90分以上的没有,60分以下的4人。从总体看来,该班成绩分布合理,能够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
(一)试题内容分析
1、试题题型多样,题量合适
试题题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分析题等,按照认知能力,分为识记、理解、应用三个层次进行命题,既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查,又重视应用能力的考查。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论述题重在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个分析题从不同角度考查学生语言分析和应用能力。
2、试题难度适中
本次考试依照考试大纲出题,既有对学生进行基本知识记忆考查的题目,又有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的题目。试题的难度适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体是:容易的占20%,较易的占30%,难度适中的占20%,较难的占30%。试题充分注意到语言学基本知识和语言应用分析能力的考查,同时也注意到适宜学生水平的发挥。例如义素分析、歧义结构分析等题目,可以考出各种程度学生的真实水平,能够拉开成绩档次。
3、试题题目设计较科学合理
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体上是:识记占30%,理解占30%,应用占40%。命题覆盖各章,既全面考核,又突出重点。各章题量所占比例是:导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是符号系统占20%,语音占15%,汉字占5%,词汇占15%,语法占25%,语言的发展、语言的接触占20%。试题设计合理,表述清晰规范,语言简洁明了,考查问题明确;参考答案以及评分标准准确、具体。总的来说,符合试题设计的要求,没有知识性、技术性等方面的错误;同时为了配合学生的考研,注重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如用国际音标拼写古诗,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学以致用的需求。
(二)典型性错误分析
从答卷的整体情况来看,客观题的答卷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填空题、名词解释这两种题型上得分较高,总体得分率应该在80%以上,显示了基础知识掌握的牢固性;但也有不少学生在这两道题上得分不高,例如填空题10分,有个别学生仅得1分;名词解释15分,个别学生仅得6分。究其原因,在于这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对教师平时课堂上补充的内容如"语义场”、”自源文字”等等不够重视,不记笔记,所以失分较多。选择题、判断题,学生的得分率较高,大部分学生这两题的失分率在20%以下,说明学生对于给出答案然后进行选择或判断还是有较强能力的分析题,部分学生只记住了干巴的要点,而不能通过恰当的例子来说明问题,也有的学生虽然举例,但对例子不作分析,这些都说明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方法都有欠缺。还有少部分学生语言文字不够规范:不通顺的语句屡有出现,错别字也是屡见不鲜。如”语义"写成"语意”,"家具"写成"家俱"等等。论述题,学生答题情况也是参差不齐,例如"'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的两种根本关系。'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不少学生仅仅对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作了解释,罗列了一些和内容关系不大甚至无关的例子,并没有结合语言各要素作全面的分析,由此可以看出学生们分析问题和阐释问题的能力尚待进一步提高。
1、教学中要进一步讲清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使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能准确掌握语言学的基础知识,了解语言与社会的.关系、语言的结构、语言的演变规律、文字的性质及其与语言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2、在掌握基本理论基础上,应着力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与训练。首先是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堂提问等,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综合能力和表达能力;其次要进一步加强课程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结合,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培养学生利用语言理论阐释语言事实的能力,并且通过语言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修养,培养学生的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语言创新能力。
3、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配合学生考研及就业需求,有针对性地补充知识,更新内容;及时向学生推荐参考文献,引导和提醒学生注意课外阅读学习,注意研究性学习,逐渐培养自己的学术研究兴趣,促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从而使<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为学生们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其他语言课程以及日后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十六
1、试卷内容生活化、情境化。把知识点融于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注重对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基本涵盖本册的教学内容,覆盖面广,各知识点分布较为合理。主要有“分数的意义、24时记时法、长方形与正方形的作图和周长计算、加、减、乘、除法运算以及与这此部分知识相关的生活问题、观察物体。
本试卷以《数学课程标准》为精神指导,内容全面,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也适当考查了学生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但是希望在命题中不要出现大家有争议的题目。如:填空题数角中出现了平角,选择题中照镜子的问题。这样的题目让老师和学生都很为难。
(一)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
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看出,学生对于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计算题的考试成绩比较理想,学生整体操作能力较强,运用所学数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很大提高。但个别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还有待加强。
(二)典型错题情况分析。
1、试卷第二题“我会选。”中的第三小题出示五个小正方体堆成的立体图形,小强、小京、小红分别在物体的正面、右面、后面。提出“下面哪个是小红看到的()。”因为小红站在物体的后面,看到的是与正面小强看到的图形呈左右相反的图形。很多学生选择了小强看到的图形。这说明学生空间想像能力与分析能力还比较弱,观察物体时辨认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形状能力有待加强。
但是本人认为数学是抽象的,生活是现实的。假如本题把“五个小正方体堆成的立体图形”改为生活中的实物,如“一个带手柄的杯子”、“一辆车”、“一只猴子”等等,更能体现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这一特点。
2、试卷第二题“我会选。”中的第五小题“照镜子时,离镜子越近,镜子中的物体就()。a、越大b、一样大c、越小”老师们对于选项a和b出现了争议。
最后考研组经讨论决定从不同角度思考,选择a与b都是正确的。
1、针对一些学生不能认真仔细审题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理解题意的训练。
2、针对一些学生对数学概念、意义理解不够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加强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辨析,帮助学生建立表象。
3、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现实生活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后,要加强对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的灵活应用所学数学知识的能力。
4、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关注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给他们更多的机会,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十七
本学期三年级语文试卷,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分值为100分。由四大块组成,第一部分为听力;第二部分为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第三部分为课内外阅读;第四部分作文。
1、从试卷编排特点来看,考查的资料较全面,有书写的检查,成语的积累和运用,联系课文资料填空,个性化阅读的表达,编故事进行习作等等,突出了试卷的综合性和针对性。
2、整张试卷比较容易,日常积累填空虽都是平时经常要求会默写的。但部分同学还是没掌握好。有必须难度。
优秀率48.65%。
合格率94.59%。
1、第一大题听力测试。本题应当是比较简单的题。对于大部分成绩好的.学生来说,得分率超高。而部分学生因不会写字而导致题不会做。
2、第二大题语文知识积累和运用,都是平时要求和练习的资料,是学生比较顺手的题,是得分率较高的题。本部分学生掌握的较好!
3、第三大题试联系课文资料,完成下头试题。本机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课内阅读,第二部分是课外阅读,本题是失分较多的一道题。在以后教学中还应当学生阅读答题本事的培养。
1、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不够。
从学生答题来看,部分同学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答卷认真,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但也有部分:学生在这些方面还很差,字迹不够工整,涂抹、修改的比较厉试卷有明显的差异,从学生的字体到卷面的整洁程度,说明平时的要求和指导不够。作为教师必须深入钻研,吃透教材,不仅仅要教给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学习本事。
2、活学活用和迁移的本事较差,学生知识面比较狭窄,做题时灵活性不够。这也需要我在教学中注意多增加一些本事训练的题目,组织语文综合性学习和实践活动,从听、说、读、写方面提高学生的综合本事。
3、从习作来看,学生的语言还不够丰富,积累运用本事有待进一步提高。写字也需要加强指导,异常需要我们的孩子能用通顺的语句表达自我的意思,并且都能写出整洁、工整、漂亮的字体。
最新历史试卷分析报告(通用18篇)篇十八
“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课标》所提出的这个要求来看,试卷基本符合命题原则,既重视了基础知识的考查也注意考查了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能力。从分数安排上看,基础部分占70分;阅读占20分;写话占10分。个人认为阅读和写话所占比例大,若能适当调整会更利于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平均分83.5考试成绩一般,还需努力。
(一)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部分共有六大题,其中得分率最高的是第一、二大题根据正确的读音填空。由此看出基础知识(字词、读音)的掌握情况较为理想。存在主要问题及分析如下:
1.基础知识仍需进一步夯实,按原文填空部分,学生不会变通,出现失分,如关联词使用学生不知道句子的关系,失分较多。
2.对要求背诵的内容要给予足够重视。
(二)阅读。
平时训练的形式不够多样,学生见识得太少。
(三)写话。
本次写话得分率不理想,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看懂题意,写偏题了,对于童话有的学生仍存在写话不通顺或搭配不当的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落实教材中写话或写作的要求和内容,平时加强训练和指导。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把握好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时期。在教学中应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减少机械、重复性的抄写和背默,提高课堂效率。而这些的前提是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对教参上重点的学习、体会。只有教师先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到位的培养。
2、重视习惯培养,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加强学生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中严格要求并注意指导方法。习惯培养包括书写习惯、认真听讲的习惯、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考试、写作业时审题、应变、检查的习惯等。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就要重视日常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也是很重要的。
3、注重方法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
新课程强调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因为掌握了方法学生才能自主学习,才能由“学会”发展到“会学”,这是学生终身受用的能力。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读书的方法,识记生字的方法,把话写完整、写清楚、写通顺的方法等,使学生掌握学习的钥匙。同时通过形式多样练习促进学生思考、理解、表达等方面能力的提高。
4、做好家长沟通交流工作,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教育要发挥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作用,才能事半功倍。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想方设法多与家长沟通,引导其用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