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谈健全个性的培养篇一
家长都希望孩子学习好,但是学习好是有条件的,条件之一就是孩子的学习是主动的。要形成孩子主动学习的良好状态,家长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过分督促,二是要创造适宜孩子学习的家庭气氛。
适当的提醒、督促是必要的,但督促最终是为了孩子自己主动去学习,所以督促只能适当,而且要讲究方法。比如孩子玩得久了,家长可以说:“你准备什么时候做作业呢?”提醒孩子学习要自己安排,如果家长每天老是命令说:“该做作业了,不要玩了!”这就使孩子没有了主动。
在家长的絮絮叨叨、指责数落中,孩子决不可能有积极愉快上进的情绪,很难进行主动积极的思考。家长的唠叨,不停的催促、训斥,使家庭气氛紧张,使孩子紧张,无法获得宽松宁静,影响学习。做家长学会长话短说,不必要的话不说。
养成习惯不在于每天催促,而是要求每天做到。有的家长不停地催促:“起来起业!快点,快点!”孩子越拖拉、越被动。有的家长做得很不错,告诉孩子每天必须做到按是时睡觉和按时起床,别的暂时不要求,让孩子感到这件事的重要。之后,孩子有做不到的时候,家长非常坚决、简单地说:“必须做到。”不许拖拉和讨价还价,孩子做到了,就给予夸奖。这样才能促使孩子的自我管理、主动能力得到很多的发展。
总之,家长的督促要着眼于孩子主动性的发展,不少孩子学习差、习惯差,往往不是因为督促太少,而是因为督促过分,使孩子失去了主动性造成的。
学习是一种独特的大脑活动,需要适宜的气氛。这种良好气氛是保证孩子形
成主动学习状态的重要条件。对此,家长要注意以下几点。
有家长认为,要求孩子好好学习必须经常说很多道理,其实不是这样,家庭教育要注意养成,注重潜移默化,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依靠一次次地重复以成自然。浓厚的学习兴趣依靠一点一滴培养起来,令人乏味的说教会破坏适宜学习的气氛,所以家长要学会说短话,保持正常的家庭气氛,让孩子感到平和、宁静、有安全感。
由于对孩子寄予很大希望,家长容易制定许多教育计划,抓紧一切机会和空闲让孩子学这学那,把家庭教育弄得轰轰烈烈,气势很大,这是同有必要的,孩子的学习长达九年、十几年的时间,轰轰烈烈的气氛破坏正常学习进程,就如我们食用的米、面、饮用水,味都是淡淡的,因为淡,才能长期食用,所以适宜于孩子的学习气氛不应该是轰轰烈烈的。以轰轰烈烈开始的家庭教育,必定以有始无终而结束。
严厉的气氛并不适宜大脑思考,学习是大脑的活动,大脑如果处于恐惧和惊惶之中,是不可能出现积极状态的,用脑需要宽松的环境。有的家长在孩子做作业时,守在一旁,孩子稍稍做错了一点,就厉声训斥,甚至一耳光打过去。这种紧张的气氛使孩子恐惧,大脑的思考被严重抑制、扰乱,严重妨碍孩子的学习。
家长要用心创造一种气氛,就是让孩子自己主动学习,而不是每天放学回到家就听从安排,什么时候作业,什么时候玩,形成一种绝对支配和被支配的气氛,这对孩子学习是不利的。比如一年级孩子刚上学,回家肯定要问家长:“妈妈,现在可以玩吗?”这时家长要指导孩子开始学会自己安排学习和玩耍,家长可以说:“你能自己安排吗?不会的妈妈帮你。”这样可以发展孩子的主动性,学着自己安排学习。
谈健全个性的培养篇二
作 者:刘建华
单 位:濮阳县实验中学 联系电话:***
内容摘要:一位著名哲人说过:“一个人的命运就在他的性格中,一个人一生是否有所作为,是否幸福,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往往就是性格,而不是智力,但是一个人的习惯却塑造了命运。呵护孩子的成长,关爱孩子的健康,培养孩子的习惯,开发孩子的智力,健全孩子的人格,所有这一切都是从家庭出发的,都是与父母分不开的,孩子是从父母跟前学到第一句话,孩子是从父母面前迈出人生的第一步,孩子是父母的第一个朋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人生最初的经验,养成人生最初的情绪。
关键词:家庭教育 孩子 健康 性格
作为一名教师,本人从事多年的义务教育工作,深感家庭教育的重要,因此在教育自己孩子的时候不断地吸取一些优秀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经验,不断探索,坚持研究,寻求一条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机结合的契合点,力求使两种教育互相补充,相互促进,同时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大环境,培养他的健全人格,以及做人的基本素质,以适应二十一世纪的社会发展的人,做一个正直守信,意志顽强,开拓创新的人。
这个小环境里,同时又是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大环境里,他们那单纯的心灵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侵蚀,个个孩子都应该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可是如果在孩子的成长之初,我们没有注意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孩子的不良习惯就一个接一个养成。在培养儿子的最初阶段,我们缺少经验,对待孩子培养走了一些弯路,孩子养成一些不良习惯,比如吃饭时,不爱惜粮食,写作业时,爱吃东西,在人多的环境下,不能专心致志等。发现问题后我们作为父母及时反思,以便纠正孩子的错误,一边反省自己,发现原来我们做父母的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也是三心二意,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因此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孩子树立榜样,言传身教,叫孩子做到的我们父母首先垂范,比如,对孩子讲的话“言必行,行必果”,不说做不到的事情,不说不能实现的目标。培养孩子诚实守信,做人正直、认真,不徇私舞弊,不讨好他人阿谀奉承。
在所有的习惯中,孩子最不好的习惯也就是吃饭的问题,这个原因我只能说在自己的身上找毛病,开始时就喂,结果就成了一种习惯,自己不愿意动手吃饭,而且一到吃饭的时候就会哼哼。最近通过鼓励,表扬正在努力地自己吃饭。因此说明孩子年龄小,可塑性大,有不良习惯也容易纠正,如果再大一些,纠正起来就有些困难。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重视孩子的性格培养,及时纠正孩子性情方面的偏差,才能够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了不起的男子汉。也因此我想习惯真的决定孩子的健康。
学习习惯养成是小学阶段最重要且最艰巨的任务,也是教师和家长实施教育工作的主要方向。现在孩子在幼儿园大班,良好的习惯真的让我感到欣慰,从不带零食去学校,上课也从不去厕所,回来后还说:“小手背后,眼睛往前看。”很可爱的样子,经常和姥爷在一起,也是有一种习惯的引导,喜欢和姥爷一起看新闻或是动物世界。习惯虽小,却影响深远。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排除肤色、身高等因素,其实差距很小。如果人们在同样的环境下,接受同样的教育,后来的差距却越来越大,这往往就是由不同的习惯造成的。鲁迅说:“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来写作。”于是,他成为了作家。实际上,正是这种微小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相信只要我持之以恒要求,儿子坚持不懈的努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定会养成。
此外,我还引导孩子养成多种习惯,比如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习惯,有事向老师请假的习惯,好习惯是一个持续过程的最终产物,它开始于你一生的最初,在以后的十几年中乃至更长的时间都如此去做,健康的习惯需要几年的培养和呵护,因此如果一个人没有建立好的习惯,那么不健康的习惯就会形成而取代好习惯。总之,习惯是孩子成长的基石,是孩子发展的保证,习惯决定孩子的未来,习惯决定孩子的健康。
养孩子的责任感,社会意识,公民意识,主人翁精神。对于还是小学生的孩子,我们做父母的要从小处入手,比有的时候就会为宝宝学校里发生的事情,及时了解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有哪些朋友,在学校听到哪些有趣的故事和新闻,班级里有哪些新鲜事,是否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得到老师表扬没有等,通过孩子的回答了解孩子的精神面貌,以及他思想动态。观察孩子的判断能力,以及孩子的是非标准,等到孩子说完,视情况发表自己的观点,和孩子平等交流。尊重孩子的人格,为将来的教育铺平道路。交流是打开心灵之门的最好的钥匙。我们作为孩子的父母要让孩子的心灵之门永远想我们敞开,让我们父母和孩子永远成为最好的朋友。
接着说上两句,“儿子这么懂事,长大以后一定有一颗感恩的心,一定会孝顺爸爸妈妈的,是不是呀?”“那当然”他很高兴地说。这是我们总会会心的拥抱。
在培养儿子的过程中还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今年四川的大地震,对儿子的触动很大,经常时不时的问姥爷,什么最厉害?因为在孩子幼小的心里,似乎知道地震对人们的伤害,就在那静静地默哀三分钟的时候,孩子竟真的一点也没有抬头。因此借机给孩子讲了那里的人很可怜,让儿子的心里有份感恩的心。
当然,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一个长期教育目标,从点滴做起,从小做起,从父母的榜样做起。我们还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培养孩子独立做事能力,培养孩子活泼向上的情操,培养孩子的尊重别人,赢得别人尊重的品格。
首先做人父母的对待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要言出必行,赢得孩子的信任,从小培养孩子诚实守信的好品行。如果父母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的一拖再拖,或用假话唐塞孩子,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使孩子办事敷衍不认真,遇事半途而废失去自信。
苛刻,要尽可能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对孩子的任性不要动辄就采取责骂、怒吼或附之拳脚,要首先搞清楚孩子这样做的理由和原因,耐心的给以和风细雨式的诱导和疏通。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孩子身心才能健康发展。
其次,在家庭里,对孩子我们更应该提倡情感式的教育方法,不搞一言堂,用强制的办法管制孩子。要学会经常用鼓励欣赏的目光和语言与孩子交流,使孩子更乐意把父母当作知心朋友向父母倾吐心里话,便于父母及时了解孩子的思想动向,适应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需要。对于孩子每一个小小的进步,作父母的都应该用欣喜或亲吻等体态语言回报孩子。如果作父母的能对孩子每一个细微的情绪波动,不要想当然而做到及时沟通心中有数的话,那么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必定架起的是心心相印的桥梁,孩子在这样愉悦、自信、健康的环境下也必定会成长为一个宽容、大度有包容心,理解幸福并懂得珍惜幸福的人。
是爱要有原则,不要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一切孩子说了算,不要让孩子的愿望都很轻而易举的实现,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但是是有原则的,不要做一个无边无际地爱孩子的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我对孩子的爱,首先是表现对孩子的尊重,没有尊重的教育是注定要失败的。由于我们对孩子总是充满信任,充满期望,充满理解,充满爱心,不会不问青红皂白的一顿批评,也不会一顿拳打脚踢。孩子和父母之间永远是平等的,虽很小的孩子,却很懂事,一直以来都是严格的要求自己,在幼儿园里,看见哪个小朋友比自己强,自己会着急的生哭,很有上进心,似乎孩子也在一点一点的意识到学习对孩子而言是一种乐趣。孩子虽然不是最棒,但是孩子坚持追求更棒。
老师。家长给与孩子的不仅是生命,家庭的一切,更是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性格。
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有段名言:“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一切习惯都是从童年开始的。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会伴随人的一生,时时处处都在起作用。诚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三岁决定一生。”习惯是一种多么顽强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从小就应该建立一种好习惯,通过教育,通过陶冶,直至让习惯成为自然,终生不忘。
谈健全个性的培养篇三
一、抓住时机,增进了解
要想培养学生,必须先了解学生,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经济状况,父母对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及思想理念,了解学生个人对学习和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他们的健康状况,从而进一步展开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为了对同学们增进了解,我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和他们接触,在每次升旗、上课间操时,我坚持跟班,了解他们的情况;课余时间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在每次同学们进行班内、校内劳动时,我积极与同学们一起劳动,增加与他们每个人接触的机会;在每次学校举行大型活动时,班级工作与同学们共同协商等。通过以上方法,我逐步了解了班内每一个学生,为做好班级辅助管理工作做好了准备。
二、尊重学生,以诚相待
信的基础上,与他们平等相处,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我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彼此无高低、尊卑之分。作为班主任更要有一种大度的气量,宽阔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要允许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差错,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的信任。
三、赏识学生,适时表扬
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顺利地完成学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是我们每一个教师的愿望和责任,也是我们的教育所希望达到的目标。而把“赏识教育”运用到班级管理中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我时刻注意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赏识教育就是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为导向,以信任、尊重、理解为原则,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和懦弱心理,树立自信心。这就要求教师要细心地观察每个学生,掌握他们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对他们进行有效的赏识教育。 总之,培养健全的人格是一个综合的培养目标,首先得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工作的每个细节入手,从根本上了解学生,从人格上尊重学生,从度量上宽容学生,从成功中鼓励学生,时时刻刻以学生为本,以培养他们的健全的人格为目标,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生心理需求,逐渐培养适合社会发展的新型人才,这才是我们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
一、从细处入手,使学生学会尊重、关心他人。
让学生学会关心他人是一个具体实践活动,以认知、体验、调节和改善自我直至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为目的的活动,通过教师、学生、家长的共同努力,让孩子从身边的一件件小事做起,从学会尊重、关心最亲爱的父母长辈开始,逐渐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并将“关心他人”的实践活动内化为自觉行为,形成一种良好的品质,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素质得到主动的发展。千万不要纵容孩子的无理和不尊重长辈的行为,认为是孩子不懂事,闹着玩,一定要抓住机会进行引导和教育。教他们有礼貌地向他人打招呼,早晨说一声早上好,入睡前则道声晚安,并养成习惯。在别人的赞扬声中,他们就会感受到“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的快乐。
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自信心和上进心是成功的重要支柱,然而目前独生子女的状况却令人担忧:许多孩子在家庭的呵护中变得胆小怯懦,缺乏自信,凡事都想让父母代劳。其实父母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自信心的形成。经常向孩子发出“你一定能做好”的正面信息,使他们逐渐形成“我一定行”的良好心态。同时多给孩子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克服失败的挫折,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对自己充满信心。自信心十足的学生,将来会具有良好的承受挫折的能力及百折不挠的克服困难的勇气。
三、让学生学会独立。
当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越来越快,对人才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让孩子学会创新就必须先让孩子学会独立,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还相对封闭的传统教育来说犹为重要。许多教师和家长在要求孩子做事时总是不自觉地说“你该这样做,不该那样做”的话,这种干涉孩子自主活动的行为,会造成孩子失去探索、主动学习的机会,成为你“指挥棒”下的小“木偶”。在一些发达国家,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教孩子学习一样新知识时,总是给孩子充分的时间、空间和材料让他们自主、独立地学习,然后根据孩子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引导。
正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孩子养成了独立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习惯。这种独立的意识和自主的习惯也使孩子更加乐意主动地去学习,去进一步创新。而非独立性教育则使孩子经常处于等待、顺从、依附的状态,形成消极被动的心理,这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陈鹤琴老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想的让孩子自己想,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让孩子自己做。因此,我们应当注意以征询式、开放式的语言和孩子交流,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主决定。凡是孩子自己能说的让孩子自己说。
总之,一句古话说得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人格完善的人比培养一个高才生更重要。为了我们的孩子,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祖国的明天,我们不只是教孩子怎样去面对或者适应这个社会的问题,而是要从更加深远的意义上去把握整个社会、他人和自身的需求,从而引导孩子建立一种既适应现实生活需要又能积极把握未来的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
谈健全个性的培养篇四
【内容摘要】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将直接关系的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影响他们对师生关系、学习的态度、学习效率、社会态度、社会行为、心理健康等都有很大的影响。小学生是“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画”。而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关键词】健全的人格 教师 学生 课程资源
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健康优秀的国民,健康这一概念可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培养学生长大成人,身体和心理健康同等重要、缺一不可。一位哲人说:“成才必先成人。一个人只有把知识和崇高的国格,高尚的品格,优秀的性格,健康的人格结合在一起,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才”。可见,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何等重要。教师的任务是为祖国培养人才。教师不仅要传授科学知识,还要肩负起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任。对于小学生的教育,培养小学生健全的人格尤为重要。但在我国以前“应试教育”形式下,重智育轻德育体育,不重视对人格的养成教育的现象,在家长和部分教师的思想中还存在。教育界依然存在“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人格”的现象。在广播电视和我们周围的人和事,我们常看到了一个个血淋淋的悲剧:高考失利跳楼,父母一句话不顺心,跳河„„不如果学生有健全人格,教育中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完全可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因此,在竞争异常激励的今天,要在现代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观
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采取正确的教育态度,积极采取“因材施教”,努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教师要有积极的的情绪感染力
小学教师是影响小学生的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小学教师就应该很好地利用自身的魅力,以积极乐观的情绪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形成一种积极的、健康的心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当教师向小学生提出某种行为和活动的要求时,教师则通过自身情绪的感染,让他们体会到活动过程中的愉快和成功,并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如,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特别喜欢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只要你给他们一个五角星、一朵小红花、一个“奖”字,他们都会欣喜若狂,在教师热情的赞扬声中,他们感受到了教师对他们真诚的关心和爱护。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心里变得越来越轻松,毫无压力,身心就得到健康地发展。
教师通过积极的情绪感染,还能使学生产生正面情绪体验,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增强他们解决问题的勇气和信心,摆脱由于受到挫折而产生的心理压力和消极情绪。怎样充分发挥自己积极的情绪感染力呢?一方面,教师要学会正确控制自己的情绪,不面若冰霜,不凶神恶煞,不表露不快,随时有个好心情,随时脸上有笑容;另一方面,教师要学会正面表达自己的情感,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态自然、语言亲切,随时有个好心情,随时脸上有笑容。
(三)摸清“乐学”度,分层满足“需要”
老师在平时授课中时,常会遇到一些学生不认真听讲,随便讲话,东张西望搞小动作等情况,对这种学生老师批评听不进,甚至同老师产生对立情绪。事后教师调查得知其原因是“听不懂,不想听”。多数班主任会认为其“品行”有问题,不可否认其“品行”层面上是有一些问题,但更多的肯是心理健康问题。该同学在课堂上或许并不是有意捣乱课堂纪律,而是因为他听不懂,不适应新环境、新要求、新知识的体系,在学习遇到了困难,不能够很好地解决问题,适应新环境,从而得不到学习上的满足感,他的学习心态上出现了问题,而我们有的老师总是从认识或品德层面出发,不知道从心理健康层面去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将会越来越严重。
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跳一跳摘到苹果”,让每一个层面上的学生“乐学”的心态得到足够的发展。
三、学生方面
(一)构建“悦纳同学,尊敬师长”人际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知识不断丰富,到了高年级阶段,他们渴望与人交往,渴望友谊,渴望有广阔的交际领域,他们大致要处理好三个关系:同学之间关系,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与老师之间的关系。
1.同学之间的交往,要有“悦纳对方”的心理。这个悦纳不是无原则的。对方的优点要接纳、赞扬,对方的缺点要批评指正。不过同学之间的交往中,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和其他同学们发展好彼此间的关系的。有的人可能是“幸运儿”、“有人缘”,有的人可能成为“嫌弃儿”,后者不能被同学接受、悦纳,原因可能怪自己,也可能怪对方。这时班主任就要帮助其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别人,重新调整自我,进行再偿试,力争打通诸多“关节”,建立友好的同学关系。另外,随着学生心理和生理的成熟,还有男女交往的问题,关于这一点很多人讳莫如深,其实男女生交往是一个必然趋势,不仅在学校里需要,而且将来走向社会男女之间也很需要。因此,在学校里男女生彼此接纳对方是很正常的,这也是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对此,班主任既不能武断禁止其交往,也不能不闻不问,而要进行正确引导,强调必须建立真诚的友谊,防止演化、变味。
2.学生与家长的交往。随着学生的一天天长大,他们体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意识逐渐增强,家庭关系的那种老模式已不适应其成长的要求,而大多的父母对其孩子的成长心理准备不足,还是用原先的一套教育管理方法,这样必然要“碰”出一些火花,甚至公然表现出“对抗”父母的情绪。这时,班主任必须做好学生与其父母双方的思想工作,要让父母知道孩子长大要用新的方式来管理、交往,否则,会适得其反。教育学生首先要尊重父母,同时学会让父母了解自己,重新认识自己,让父母接纳一个全新的我。
3.与老师的交往。这是学生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一环,处理不慎,有可能导致抵制教育,或造成紧张,对抗的师生关系。这时,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学会接纳老师,同时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老师接纳自己,这对一个学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学生只有“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师生彼此相融、接纳,不仅有利于学生目前的发展,更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建立健康的自我意识
而不能自爱,所以对自己所犯错误显得麻木,给人以“老油条”的印象。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健康的自我,使他们能够接纳自我、悦纳自我。学生虽然有比较强烈的脱离长者的自我意识,但实际上长者们对他的自我意识影响力还是很大的。他们为了摆脱这种影响,往往把参照物转向自己的同学,希望以此得到独立的自我,殊不知在不知不觉中将自我又交给了同学,成了受他们左右的人。此时,班主任应鼓励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权力就在自己手中,请相信自己吧!这样他们才能充满自信地去发展自我意识。
另外,很多学生自卑心理的产生,与我们一度时期自我评价标准单一化也是不无关系的。在应试教育的年代里,学生唯一的价值就是考试成绩,事实已经证明这一单一的标准是极其有害的,现在实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样,学生的价值观是多元的,我们评价的标准也应是多元的,班主任应鼓励学生从社会需要出发,不断地发现自我价值。同时班主任必须对每一个学生有一种接纳的态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感觉到,自己有值得老师接纳的东西,最终使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健康的自我意识。
(三)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学生的学习,更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有一则广告:一个学生的书包越来越重,学生背着它,腰越来越弯,脚步越来越沉重,学生的眼神是呆滞的。其实它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过重的课业负担给学生带来心理方面的危害有多大。
现在有些教师片面地追求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采取的是“题海战”、“人盯人战术”,除了作业还是作业,并且经常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最后成绩是上去了,但是这个班的学生却别人称之为“圈养鸡”——呆板,不活泼。这种情况告诉我们在过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的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益。因为活泼好动本身就是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之一,也是他们身心健康的要求和表现。而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给学生提供了体会愉快、欢笑、成功的情绪机会。在活动中学生还能够释放掉多余的能量,缓解紧张心理,陶冶自己的情操。这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都十分有必要。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资源。
比陆地更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 更广阔的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 心灵。未来的国际竞争将不单是知识和创新的竞争,也必将是“心灵”的竞争。也就是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人格的人才的竞争。只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明确他们不同阶段的具体任务,从而对于他们的学习、与他人的交往和对待自我三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疏导,充分利用课程资源进行有效的教育,我深信小学生一定会形成健全的人格。
周育素 小学高级教师 重庆市江北区国际学校鱼嘴实验校 *** 本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30年来,教学工作成绩突出,所教班级学生成绩优异,有十几篇语数教学论文获得重庆市一二三等奖;教育工作优秀,深受学校学生家长的好评,一篇教育论文获重庆市二等奖,曾获得区优秀辅导员和优秀班主任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