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

时间:2024-11-19 作者:温柔雨

范本是学习和借鉴的好帮手,能够指导我们写作中的一些困惑和问题。总结和领悟范文范本的精髓,才能在写作中有所突破和进步。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一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歌基调,诵读诗文,提高鉴赏诗歌力;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文感知。

《金色花》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二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激趣,导入课题。

3、播放视频,要求思考课文主要写了那两件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读书要求)。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字、句就返回过去多读几遍。

(2)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互相合作学习,你指我认,互读互查生字掌握情况。

2、讲解两个多音字:朝 假。

三、感知课文,探究草地之谜。

1、(课件出示图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3、草地为什么会变色呢?课件出示填空题,帮助学生理解。

蒲公英的花就像(   ),可以(   )、(   )。

早晨,花朵(   ),草地就是(   );

中午,花朵(   ),它是(   ),草地也是(   );

傍晚,花朵又(   ),草地就(   )。

4、同桌互相交流(指导朗读,配表情读、带上动作读等)。

5、所以作者说——多么可爱的草地!

6、那作者为什么会发现草地会变颜色及其变色的原因呢?

7、其实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好玩有趣的现象,只有细心观察的小朋友才能发现他们的奥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像文中的小男孩一样,不仅发现它们的神奇之处,还能找到其中的奥妙!

四、写字指导。

1、投影出示田字格中的“耍、劲”

2、在书写时,你有什么地方要特别提醒大家吗?教师随机范写,学生书写。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后作业:

1、演一演:金色的草地不仅可爱,还给兄弟俩带来了快乐,同桌相互合作演一演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的情景。

2、说一说:把这么可爱的草地介绍给你周围的人。

3、找一找:你的身边有没有这么有意思的地方或花草,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板书设计:       。

早        午        晚。

可爱(细心观察)。

绿        金        绿。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三

同学们,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现在请同学设想你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爱您”为题,说一段话。(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简介作者。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曾获19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检查预习情况(可用大屏幕投影)。

整体感知。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仿读。)。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合作探究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提出共性问题。

1、“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样表现的?

2、“我”为什么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

3、“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4、“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体验反思。

(过渡)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过渡)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延伸巩固背诵课文,准备朗诵比赛。

课后记:《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像,让学生感受到想像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四

《金色的鱼钩》是北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主体课文。文章记叙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位老班长理解党的嘱托,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经过老班长的神情,动作、语言,映射出老班长闪着金色光芒的崇高的内心世界。

1、训练运用圈划的读书方法,理解在人物刻画中关键词语的作用,体会从多种角度刻画人物的写作方法。

2、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品质,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精神。

理解重点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细节描述,体会人物心境。

:相关课件(老班长的图片等)。

本节课所讲资料离学生生活时代较远,课前要让学生充分搜集资料,调动学生学习进取性。

1、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中国红军长征的资料。

2、简介长征,看一段红军爬雪山,过草地的视频。

3、师:看到雪山草地,你的记忆里,跳动着哪些感人的故事或使你至今难以忘怀的人?(生谈长征故事)。

4、在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今日我们要认识一位长征中的特殊英雄,请认真看教师写课题(书题、生齐读)。

1、师:课前大家已经充分预习了课文,此刻教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景。(出示课件,认读生字词,并理解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这篇课文比较长,谁来概括地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师:指导员教给老班长什么任务?(出示,一路上……)老班长带领大家走出草地的日子里,遇到什么困难呢?(生谈、师小结)。

4、找重点资料“三天”:这篇课文教师也读了好几遍,每读一遍都深受感动,那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全文,看看在老班长带领下大家走出草地的那么多日子里,作者重点描述了哪几天?最让你感动的是哪几天?(标出所在的自然段)。

5、师小结:小梁发现了老班长不喝鱼汤秘密的这一天,秘密泄露后命令大家喝鱼汤的这一天,最终的老班长英勇牺牲的这一天,都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5、师:下头就让我们走进这最让我们感动的三天,请大家好好地读一读,然后抓住关键的词语,深入体会体会(出示学习提示)。

(学生汇报最让自我感动的片段,以此为主线,品析全文)。

(1)生读受感动的句子。

(2)重点交流以下句段:

出字课件:“不行,太少了,小梁,说真的……”

师:请大家精心读读这段话,看哪些词语打动了你?创设情景感受老班长钓鱼,找野草之难,指导朗读这段话。

出示:走近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失声喊起来:“老班长,您怎样……”

师:老班长的哪些动作打动了你的心弦?(“嚼”和“皱着眉头”“硬咽”)结合自我的生活经验,谈谈自我的体会,指导朗读这段话。

师:你觉得在老班长的心中,三个小战士像老班长的?(兄弟,亲人)是呀,人迹罕至的无边草原是无情的,老班长就像兄长一样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小战士。

师:在带领战士们走出草地的日日夜夜,老班长始终用自我实际行动践行着——(出示:一路上……出草地)齐读。

(1)师:刚才大家抓住老班长的动作感悟得很深,那么,在发现秘密后的第二天,你发现老班长的神态有了什么异样?此刻请你们静下心来读读课文的第20-22段,边读边画出描述老班长神态变化的句子。(交流板书)。

(2)师:发现秘密的第二天,看到战士们不忍心喝鱼汤,他的神态、情绪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通过老班长的神态走进老班长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想象老班长的内心世界)。

老班长感到欣慰,同学们想象得很好,读懂了老班长的内心世界,老班长时刻用自我的实际行动履行着职责——(出示:一路上……出草地)齐读。

(2)师:(出示三段文字),请大家沉下心来读读这几段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人物的心境,过一会儿用你的声音把这种感爱读给大家听。(自由练读后,学生读出情感,教师适时引导提升)。

(3)师:可亲可敬的老班长永远离开了我们,任凭战士们撕心裂肺的呼喊也无法唤醒他了,他用最崇高的方式践行了自我的职责——“一路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出示)。

(4)分主角朗读。

师:让我们再看一眼老班长,再听一听他的声音吧,我请三位同学来分主角朗读这几句话。(分配主角,音乐起)。

1、师:同学们,聆听着作者满含深情的叙述,我们沉浸在一个又一个感人的场景里,作者通过老班长的神态、动作、语言描述,把一座精神的丰碑高高树立在我们心中,在你的心中,老班长是个怎样的红军战士?(板书)。

2、师:老班长用自我的舍己为人,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挽救了三个战士的生命,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自我却永远留在了那片茫茫的草地上,留给战士们的仅有那根用缝衣针弯成的鱼钩,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终一段——(出示句子)齐读:“在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

3、师:看得出来,有一份深深的感受在你们的心中涌动,你在读这句话的时候,最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感受(生读,谈感受)。

4、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五

1.读准字音,掌握字词。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了解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况,指导学生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练习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课时。

第一课时。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

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么回事呢?(板书:。

1.听课文录音,把自己读错的字标出来,多读几遍。

2.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3.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4.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

(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己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

说说段意。(第一段:1---2自然段;第二段:3---22自然段;第三段:23---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四.

通过自学,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1.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写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可引导讨论:

(1)你觉得哪些词句可以看出老班长对我们非常负责?

(2)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的神态有什么变化?

划出有关。

词句。

(3)想象一下,老班长的神态变化反映了他当时怎样的内心活动?

(4)划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情怎样?

(5)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

第二课时。

1.学习第三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

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默读课文第三段。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老班长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

(2)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3)课文最后一句有什么含义?

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

(4)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

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可以补充改正。最后,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下来。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六

1、引导学生领悟诗中所包含的对母亲深切的爱。

2、朗读品味两首诗是如何表达对母亲深切的爱。

3、模仿诗歌中对母亲爱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已对母亲的爱。

1、师生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营造氛围、导入母爱的主题。

2、朗读,配乐朗读品味全诗,把握两首诗的感情。

4、发挥想象能力借用具体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

一课时。

师生配乐齐唱《世上只有妈妈好》。

1、自由朗读,整体感知两首诗。

2、请男、女同学集体朗诵这两首诗。

《金色花》中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调皮的孩子。

《纸船》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柔弱的女子。

4、播放三段音乐。

问:哪两段音乐适合做这两首诗的背景音乐?为什么呢?

5、配乐朗读这两首诗。

1、这位调皮的孩子借用什么表达对母亲的爱?

2、“我”变成金色花后干了什么事?

好玩——“看着妈妈工作”——为妈妈做点事——回到妈妈身边。

3、诗中最后有两句对话,你能说说妈妈说此话时的心情吗?

4、配乐品读全诗。

1、这位柔弱的女子用什么来寄托对母亲深切的爱?

2、这位柔弱的女子对母亲的爱我们可以理解,但为何有“悲哀”呢?

3、配乐品读全诗。

1、两首诗中你最喜欢哪几句?自由读你最喜欢的诗句。分男、女生比赛背诵。

2、这两首诗都表现了对母亲深切的爱,但都没有直接说“妈妈,我爱你呀!”,你能否仿照这两首诗的表达方式,通过一个具体的事物也来说说你对妈妈的爱。

配乐朗读。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七

1.认识本课4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学习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练习快速阅读,通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录音机。

1课时。

一、揭示题目,导入新课。

感人故事。请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荣牺牲的故事。

二、默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互相解疑,教师适时点拨。

解词:支吾:用话搪塞,说话含混躲闪。

安顿:安排妥当,使人或事物有着落。

衰弱:体衰力弱,失去了旺盛的精力和体力。

奄奄一息:形容气息非常微弱,只剩下一口气。

三、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文章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记叙的,可以分为几部分?

1.快速默读,标在书上。

2.小组讨论后小结。

3.放录音。

四、默读课文,划出文中使你感动的部分,然后有感情地读一读。

1.指名读课文,读后说说自己的体会。

2.围绕老班长的语言、动作、神态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八

1、读准字音。

2、学习第一,二段,明白红军过草地时的艰苦情景,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3、经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练习经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练习经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鱼钩是什么颜色的?可是,一篇文章的题目却是金色的鱼钩,这是怎样回事呢?(板书:金色的鱼钩)。

1、听课文录音,把自我读错的字标出来。之后,多读几遍。

2、联系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单击课前预习中的字词练习)。

3、说说故事发生的时光,地点,和当时的环境。指名说,其他同学能够补充。

4、你划下了哪些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几件事?(一件是讲老班长煮鲜鱼野菜汤给三个病号吃,他自我没吃一点鱼;一件是讲快走出草地时老班长牺牲了。)。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全文可分几段?说说段意。(第一段,1。

--。

-2自然段;第二段,3。

--。

-22自然段;第三段。23。

--。

-33自然段;第四段,34自然段。

1、齐读第一段。说说关于老班长的描述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默读第二段,边读边注意体会人物当时的思想感情,看你从文中体会到什么?(学生发言,教师和其他同学补充或提出异议)。

(1)你觉得哪些词句能够看出老班长对我们十分负责?

(2)当小梁发现老班长不吃鱼汤却嚼草根,咽着鱼骨头时,老班长地神态有什么变化?划出有关词句。(单击课前预习中的资料理解2)。

(4)划出小梁神态变化的句子,想象一下,他当时心境怎样?(单击资料理解4)。

(5)写老班长的一忧一喜,为什么忧,为什么喜?这说明了什么?(单击资料理解5)。

1、学习第三段,学习老班长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2、经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经过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默读课文第三段。

2、抓住有关语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老班长始终不肯吃鱼,仅仅是因为鱼太少了吗?

(2)为什么说这个长满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单击资料理解7)。

(3)课文最终一句有什么含义?在写法上有什么作用?(单击资料理解6)。

(4)课文写老班长,为什么用金色的鱼钩作题?单击资料理解8)。

把你认为最能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一段话找出来,试着读一读,其他同学讨论交流,能够补充改正。最终,把全文有感情地朗读下来。

(单击巩固练习中的拼音填空,比字组词,词语搭配,选字填空。学生口头练习。)。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九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冀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金色的草地》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俄罗斯乡下两个小朋友(兄弟俩)的故事。课文先讲兄弟俩在住处窗前一大片草地上自由自在、尽情玩耍的情景,他们所做的游戏就是趁对方不备,将蒲公英的绒毛吹到对方的脸上。作者先写这种带有调皮和开玩笑性质的游戏虽然简单,却充满了童真童趣,使兄弟俩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带给他们的快乐。接着写“我”(哥哥)无意中发现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写通过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总结全文:可爱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还给他们带来了探索自然现象的喜悦。教学本课,重在让学生感受广阔的大自然的美丽可爱,童年生活丰富多彩;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语文学习,学会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并能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绒毛、假装、这些、引人注目、钓鱼、观察、花瓣、合拢、手套、有趣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初步语感。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4、初步领悟课文中一些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联系实际,在更广阔的大自然和童年生活的背景下学习课文,领悟内容,体验情感。

(一)激情引趣,创设“草地”情境。

1、揭示课题。(课件演示:俄罗斯乡下的一片金色的草地)你们看到过这样的金色的草地吗?看了有什么感受?再看看课文插图。(板书课题)。

2、认真读课题。(突出“金色”这个词)。

(设计意图:草地本来是“绿色”的,通过课件演示,观看插图,让学生对“金色的草地”这一景象产生浓厚兴趣,激起阅读期待。)。

(二)图文对照,欣赏草地美。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一起认真学习课文,当我们把视线集中在图和文上时,你一定会发现,画家用他的神笔勾画出色彩斑斓的草地;作家用笔墨描写出草地的多彩多姿,请你们把图和文结合起来阅读,并给每个自然段拟个简短小标题。

1、交流小标题并板书。(参考小标题:窗前的草地快乐地玩耍草地变颜色可爱的草地)。

(设计意图:通过初读课文,观看插图,让直观图像与语言文字相对应,激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味和对金色草地的憧憬,对草地早、中、晚不同时间颜色的变化及其原因产生好奇心,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三)品悟想象,解开“金色”之谜。

师:读课文第2自然段,找出描写兄弟俩的词语。从这些描写,我们看出什么?

1、从玩耍,引起对蒲公英的观察兴趣。蒲公英本不引人注目,然而,作者通过“装着”、“喊”、“使劲”、“吹”、“假装打哈欠”等一连串动作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时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带来的快乐,引起“我”对蒲公英的观察兴趣。

2、仔细观察,解开颜色变化之谜。文章第3自然段叙述有一天早晨,“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原来,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这就是按照“早——中——晚”不同时间描写草地颜色由“绿色——金色——绿色”变化的过程。由此可见,解开草地“颜色变化”规律之谜,关键在于细心观察。

(设计意图:第2~第3自然段描写了“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时,对蒲公英的观察产生兴趣,于是,进一步对草地进行观察,发现“早、中、晚”草地的颜色会改变,再通过仔细观察,懂得了产生颜色变化的原因。教学这一部分,要从“趣”字入手,借助想象,领悟“变化”;通过朗读,品味作者对草地的喜爱。同时感悟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四)品味优美的语句,体验童真童趣。

1、找出兄弟俩在草地上叫喊的句子读一读。

(“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一本正经”是形容很规矩、很庄重的意思。课文用“装着”、“喊”说明“我”的动作、语言是有意引起弟弟的注意。)。

2、找出兄弟俩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的句子细细品味。

(“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这里巧用了“使劲”“吹”“假装打哈欠”等一连串表示动作的词语描写了“我”和弟弟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带来的快乐,体现了童真童趣。)。

3、找出草地变颜色的句子来欣赏。

(“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多么有趣的现象,板书:早晨——绿色中午——金色傍晚——绿色这是在玩耍中无意观察到草地变色的现象。)。

4、寻找草地变色原因的句子诵读。

(“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抓住蒲公英花瓣的“张开”、“合上”解开了“草地”变色之谜,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要引导学生读熟、读懂,读中领会,读中感悟。)。

5、画出“我”喜爱蒲公英的句子精读。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这一点睛之笔,连续用了两个感叹号,同时巧用拟人的写法“一起睡觉”、“一起起床”。既写了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又抒发了“我”对蒲公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文章语言美,感悟兄弟俩由“玩耍吹绒毛——观看草地变色——发现变色原因——抒发感情”的童真童趣,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五)自主质疑,感受快乐的情趣。

再读课文,进一步思考并弄清以下问题:

(1)为什么“我”要装着一本正经地喊?“一本正经”是什么意思?

(2)吹蒲公英的绒毛,给兄弟俩带来什么快乐?“不引人注目”是什么意思?

(3)写草地变化按照什么时间顺序?颜色有什么变化?

(4)草地变色的原因是什么?对你有什么启发?

(5)看了这样美丽的草地,作者有什么想法?表达怎样的感情?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互相质疑问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叹草地变色的美丽,欣赏草地景物的美妙,抒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应因势利导,让学生的情感在质疑问难中得到升华。)。

六、拓展练习,延伸课堂。

1、多读几遍课文,把对草地和蒲公英喜爱的感情读出来。

2、背诵第三自然段,抄写草地按时间顺序改变颜色的句子。

3、请你跟着爸爸、妈妈或老师到郊外去走一走,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十

《金色的脚印》(人教版第10册)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通过课文的学习,让学生体会狐狸一家及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睦相处。

这篇课文的重点是了解故事的内容及意义,难点是如何引导学生蒙古自治区通过这个故事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知道人应与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谐相处的道理。

师:(出示狐狸教学挂图)同学们,你们看图画上是什么动物?你们喜欢吗?

生:(异口同声地)狐狸。(摇头表示)不喜欢。

师:(装作满脸疑惑地)为什么?

生:狐狸太狡猾了,我恨它还来不及呢!

生:大家都知道“狐假虎威”这个成语故事吧,就是讲狐狸很狡猾,依仗老虎来欺压别的动物。

生:狐狸还经常叼走农家养的鸡,太可恶了。

(学生聚精会神地读课文,看得出被课文里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

生:我知道了,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救一只被正太郎家的佣人捉回去的小狐狸。

生:两只老狐狸为救出小狐狸,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这种生死与共的亲情,挺让人感动的。

生:小狐狸被送给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蛮有人情味的。

生:(举手补充)正太郎不仅给藏在地板下的两只老狐狸投送食物,还从邻居家要回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并回到树林中。

师:(示意鼓掌)你们爱动脑筋,老师真是太高兴了。下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先在课文中做上记号,然后再提出来。

生:两只老狐狸为了怕自己的孩子挨饿致死,就叼来鸡给小狐狸吃,以保全自己孩子的性命,它们这样做是不是太残忍了。

生:狐狸生性多疑,正太郎为什么能和狐狸建立亲密关系,并得到狐狸的救助?

生:他为什么放了小狐狸?要是真心爱护它,不放不行吗?

生:课文为什么要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

生:……。

师:(投去赞赏的目光)大家真是善于动脑,提出了这么多值得讨论的问题。(学生在小组里兴致勃勃地讨论上面的问题,教师参与讨论。)。

师:看来,这位同学说出了大家讨论时遇到的同样的难题,是不是这样的?

生:(异口同声地)是。

师:(提醒学生)请大家带着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生:(一部分学生难为情地)老师,我们还是难以理解呀。

生:(恍然大悟地)“金色”一般用来形容那些十分珍贵的、有意义的或值得纪念的东西。

生:(深情地)小狐狸一家虽然是动物,但它们也像人一样,它们的生命同样珍贵,那回归山林的脚印正是珍惜生命的象征,这脚印中,饱含着人类对其他生命的珍重与爱护,体现着人类美好的思想感情,所以它是金色的。

生:小狐狸一家能得到人们的关心而和家团聚,回到树林自己的家中去,这是最美好、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因而用“金色的脚印”来赞美这件事。

生:(高兴地)“金色的脚印”表面意思是阳光照耀下,印在雪地上狐狸的脚印,细想一下,它却有更深刻的含义:在这“金色的脚印”中,体现着狐狸一家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以及它们对人类的友善。

生:(主动地站起来)我对狐狸有了新的认识:狐狸生性狡猾多疑是为了生存,只要人类友好地对待它们,它们也会对人类友善的。

师:不会的。大家想一想,狐狸也是有生命的,我们应该善待生命。狐狸为救自己的孩子藏在地板下,这种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多么令人感动。

生:假若我遇到像正太郎这样的事,我会像正太郎那样好好照顾狐狸一家,然后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园。

生:老狐狸找不到自己的孩子,它们该多着急呀!我会马上带着小狐狸把它放回树林中,让它们一家团聚。

师:(赞赏地)同学们说得真好!

生:(有感情地朗读)“迎着耀眼的阳光,狐狸们的脚印,闪着金色的光芒,一直延伸到密林深处。”

1、要把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探究,关键在于设计好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案例中以“课文为什么以《金色的脚印》为题目”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如此以一问题统领全文,不仅产生了领悟作者意图的解读效果,而且赢得了“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2、“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地听;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地讲。”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有深度、有争议的问题,一时搞不明白。这是我就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在辩论中明晰,互相启迪,共同提高。我深深地感到:学生自主快乐学习,就是老师在教学中最大的成功。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十一

1、知识与技能:积累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间至爱亲情,教导学生学会关爱母亲、回报母亲。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准确领悟课文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抒写感情。

课前预习。

1、字词:笑嘻嘻匿笑衍沐浴祷告(祈祷)。

2、收集相关资料、视频。

3、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悟母爱。

由课件故事片段导入新课。

灾难中的亲情。

《中国青年报》10月27日刊登过《古老而永恒的丰碑》,文中写到在贵州发生的缆车事故中,缆车以疯狂的速度坠落,在撞击地面的一瞬间,潘天淇、贺艳文夫妇同时举起两岁半的'儿子潘子浩,结果夫妻双双遇难,而儿子却安然无恙。当年唐山大地震,人们在清理废墟时,发现一位母亲割破自己的血管用热血哺育怀抱中的婴儿。

母亲对我们的关怀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让我想起了一首古诗《游子吟》。

好的,看来同学们现在有很多话对妈妈说……。

印度诗人泰戈尔却用一首散文诗《金色花》将一个孩子对母爱的回报娓娓道来。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朗读诗歌。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3、准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提高鉴赏诗歌“美”的能力。

三、学生展示预习内容。

金色花,原名champa,亦作champak,学名michcliachampaca,印度圣树,木兰花属植物,开金黄色碎花。译名亦作“瞻波伽”或“占博伽”。

2、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1878年赴英国留学,1880年回国专门从事文学活动。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其代表作有:诗集:《故事诗集》(1900)、《吉檀迦利》(1910)、《新月集》(1913)、《飞鸟集》(1916)、《边缘集》(1938)、《生辰集》(1941)。

散文:有《死亡的贸易》(1881)、《中国的谈话》(1924)、《俄罗斯书简》(1931)等。

3、字词,我会读:笑嘻嘻??匿笑??衍?沐浴祷告(祈祷)。

四、感知课文。

2、配乐朗读,要求:读清字音,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关键语句中的思想感情。

我听到了一个的孩子。

我听到了一个的妈妈。

文中“我”与妈妈进行了哪几次嬉戏?

五、悟诗。

问题讨论。

你在这首诗中感受到了什么?

假如你是“金色花”,你愿意帮妈妈什么事呢?

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6、赏诗。

你知道妈妈的生日是哪一天吗?

母亲节的时候,你给妈妈送过礼物吗?

你知道妈妈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吗?

7、想一想?写一写。

妈妈,假如我变成了。

六、作业布置。

1、读书打卡,了解泰戈尔,阅读《新月集》。

2、实践活动:为亲人洗一次脚,后进行片断描写(心理描写或外貌描写)。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十二

《金色的草地》记叙了一个小男孩由无意中发现了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到开始注意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与蒲公英成为朋友的经过。课文语言通俗,内容浅显易懂。学生要通过读课文,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目标。

1.学会“色、草、片、变、发、并、而、怎”8个生字,会认“英、钓、注、意、观、察、便、张”8个生字,认识偏旁“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体会第二自然段的发现与第三自然段的发现有什么不同,增强观察自然的意识。

设计理念。

鄂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是以“发现”为话题组织材料的。《金色的草地》被编人这个单元,编者的意图也旨在让学生从小男孩由偶然的无意发现到主动去观察、发现的行为中受到启示,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发现欲,从而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实践身边的科学。根据新课标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及“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结合本课和本单元编排的特点,我应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质疑研读为主线,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设计本课,力图通过围绕发现,引导学生探究性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受到启发教育,达成学习目标,并从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质疑释疑的能力。

一、激情导入。

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发现了一片美丽的草地。cai,瞧!只有当许许多多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这片草地才会变成金色的。你们想看金色的草地吗?老师现在就要考考你们cai词,如果你们能把这些词读准了,读对了,金色的草地就会出现了。

2、看,这片草地不仅美丽,而且还特别有趣。想知道在这片草地上发生了什么有区别的事情吗?这节课我们就接着学习第十七课《金色的草地》。

二、学习体会第二自然段。

1、自由度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就把它划下来。

2、学生交流,逐句出示早、中、晚的句子,相机板书——指名读句子(这次只要求读流利正确)。

3、这片草地还真有意思,咱们把这三句连起来读一读吧!

指名读——师范——再指名——评——男生齐。

4、让我们来看看吧!cai(动画)。

5、孩子们,咱们读了句子,看了画面,你有什么疑问吗?cai(句子)——指名读——女生齐。

6、这真是片美丽而神奇的草地,让我们连起来把这段读读吧!——全班齐读。

7、孩子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办?

8、于是我便来到草地,找到一朵蒲公英进行了仔细观察寻找答案,我找到了吗?

三、学习体会第三自然段。

1、自由的默读第三自然段,把你知道的划下来。

指名说——出示句子——学生说到那个词,就学习那个词语——指名读(认识花形)——齐读——做相应的动作。

2、出示“合拢”、“攥成拳头”图,观察有什么区别?

4、cai(蒲公英图)拓展: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蒲公英的开放是和温度的变化有关的。他通常是上午8点左右逐渐展开花瓣,到了中午温度最高时花瓣完全张开(贴字、图)下午4点左右,温度下降,花瓣就慢慢合拢(贴字、图),深夜温度更低了,花瓣就越包越紧攥成了拳头,所以我在很早的时候看到草地是(贴字、图)绿色的。

5、清晨太阳升起来了,蒲公英又会怎么样?cai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6、孩子们,为了让你们看得更清楚,老师还专门录制了蒲公英开放的过程咱们一起看看吧!

cai花儿开放——教师引背。

7、现在我们知道了草地变化的原因吗?

指名说。

8、让我们再次来观看它的变化过程吧!

cai(动画)欣赏。

9、孩子们你们喜欢这神奇的蒲公英吗?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之情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吧!

齐读第四自然段。

10、为什么说蒲公英是我的好朋友?

再次齐读。

四、小结。

1、孩子们课文学完了,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谁来说说?

教师相机板书。

2、cai含羞草(拓展)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神奇的现象,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留心观察才能发现!

五、指导书写。

1、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生字宝宝,你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2、出示生字,您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4、教师示范,边写边口述。

5、学生书空,描红(强调三个一)。

附:板书。

很早   攥成全头  绿色。

蒲公英    中午   张开      金色   留心观察、善于发现。

傍晚   合拢      绿色。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十三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鉴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感情的写法。

3、感悟母爱,领悟母子深情,尝试抒写自己对母亲的爱。

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感情。

2、抒写自己对母亲的爱。

1、视频导课——诵读悟诗——创造形象

2、读诗——悟诗——写诗——献诗

一课时

一、深情歌唱引“金花”

教师使用多媒体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学生观看。(酝酿感情,趁学生沉浸其中,教师导课)有一种爱,一生一世不求回报,那便是母爱!有一个人,一生一世值得你去爱,那便是母亲!母亲,是一个伟大的名字!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关于母爱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期待一次美的洗礼!

二、原汁原味读“金花”

(一).泰戈尔简介:(以学生介绍为主)

印度的“诗圣”,诗人、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1913年《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诗集《新月集》、《飞鸟集》,小说《还债》,散文《中国的谈话》。

(二)美读﹝学会朗读,感知内容﹞

1、学生裸读课文,要求学生读准确,读流利。

2、多媒体展示生字词。(要求学生做到会读、会写、知意、会用。)

3多媒体出示一组句子,学生照样子说话,感知课文内容。

句式:我读出了一个____________的孩子和一个____________的妈妈。

示例:我读出了一个淘气的贪玩的孩子,一位慈祥的爱读书的妈妈。

过渡:孩子,贪玩、淘气又可爱;母亲,焦急、生气又嗔怒。让我们在精彩生动的朗读中感悟这种至情真爱。

三、精彩纷呈说“金花”

(一)多媒体播放《金色花》视频朗读。

1.学生听读,感悟、体会,学会有感情地读。

2.多媒体出示一组句子,教师指明学生有感情地读。(师指导读的不好的学生;让读的好的学生做示范领读。)

句子:

(2)你要是叫到:“孩子,你在哪里呀?”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4)“我不告诉你,妈妈。”

3、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

4.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问题。

问题:(1)散文诗中的孩子是以什么方式来表达出对母亲的爱的?

请用“当妈妈的时候,我就”说一说。

示例:母亲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沁入妈妈的心脾。

过渡:

四掩卷沉思悟“金花”

1.多媒体播放背景音乐,营造氛围,渲染感情。学生置身环境,大声朗读课文。

教师多媒体出示问题2、3,学生思考。

2.“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样表现的?

3.“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指明程度各异的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指导。

过度:如果把父爱比作高山,那母爱则是一条小河,一片大海,她温柔、清澈、博大、源远而流长。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依依小草怎回报得了春日阳光的恩泽呢?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五、至情表白写“金花”

1.多媒体出示一下内容:

如果有一天你忽然有了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作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来!孩子,照样子,拿起笔述说对妈妈的爱意。

示例1:我要变成一股清风抚摸着你;我要变成水中的涟

漪,当你沐浴时,把你吻了又吻。(泰戈尔《告别》

示例2:假如我是一片云

当妈妈在田间劳作时

我会飘到他的头顶

为她遮挡如火的骄阳

当妈妈流下汗珠时

我会洒下蒙蒙细雨

为妈妈送上一阵清爽

2.学生思考,写诗句,表达对妈妈的深情。

学生佳句欣赏:

我要变作一串珍珠项链,挂在妈妈脖子上,让妈妈更美丽。

我要变作小鸟,时刻飞在妈妈身边,唱出美妙的歌给妈妈听。

假如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发卡,我要别在妈妈的秀发上,让妈妈更加年轻漂亮。

假如我变成了一把伞,我要为妈妈遮风挡雨……

假如我变成了一条清清的溪流,我要在妈妈工作累时,让妈妈来到我身边,听我唱一支欢快的歌曲,抖落满身的疲惫;我要在妈妈口渴时,让妈妈品尝我甘甜的水,使她重新变得容光焕发!

小结:

无论对谁来说,母亲都是灵魂的故乡,生命的绿洲,不管我们能走多远,划不出的永远是母亲的海洋。为了她的儿女,母亲的操劳是毫无代价而言的,让我们也拥有一颗孝心,来回报那份无私的母爱。

1.教师出示诗歌,学生齐读。

六、感恩母亲献“金花”()作业

将收集到的表达母爱的诗歌、名言,也可是刚才的即兴创作,制作成卡片,回家送给妈妈。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十四

《金色的草地》记叙了一个小男孩由无意中发现了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到开始注意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与蒲公英成为朋友的经过。课文语言通俗,内容浅显易懂。学生要通过读课文,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1.学会“色、草、片、变、发、并、而、怎”8个生字,会认“英、钓、注、意、观、察、便、张”8个生字,认识偏旁“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体会第二自然段的发现与第三自然段的发现有什么不同,增强观察自然的意识。

鄂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是以“发现”为话题组织材料的。《金色的草地》被编人这个单元,编者的意图也旨在让学生从小男孩由偶然的无意发现到主动去观察、发现的行为中受到启示,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发现欲,从而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实践身边的科学。根据新课标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及“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结合本课和本单元编排的特点,我应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质疑研读为主线,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设计本课,力图通过围绕发现,引导学生探究性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受到启发教育,达成学习目标,并从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质疑释疑的能力。

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发现了一片美丽的草地。cai,瞧!只有当许许多多蒲公英开放的时候,这片草地才会变成金色的。你们想看金色的'草地吗?老师现在就要考考你们cai词,如果你们能把这些词读准了,读对了,金色的草地就会出现了。

2、看,这片草地不仅美丽,而且还特别有趣。想知道在这片草地上发生了什么有区别的事情吗?这节课我们就接着学习第十七课《金色的草地》。

1、自由度第二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就把它划下来。

2、学生交流,逐句出示早、中、晚的句子,相机板书——指名读句子(这次只要求读流利正确)。

3、这片草地还真有意思,咱们把这三句连起来读一读吧!

指名读——师范——再指名——评——男生齐。

4、让我们来看看吧!cai(动画)。

5、孩子们,咱们读了句子,看了画面,你有什么疑问吗?cai(句子)——指名读——女生齐。

6、这真是片美丽而神奇的草地,让我们连起来把这段读读吧!——全班齐读。

7、孩子们当你们在生活中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办?

8、于是我便来到草地,找到一朵蒲公英进行了仔细观察寻找答案,我找到了吗?

1、自由的默读第三自然段,把你知道的划下来。

指名说——出示句子——学生说到那个词,就学习那个词语——指名读(认识花形)——齐读——做相应的动作。

2、出示“合拢”、“攥成拳头”图,观察有什么区别?

4、cai(蒲公英图)拓展:孩子们你们知道吗?蒲公英的开放是和温度的变化有关的。他通常是上午8点左右逐渐展开花瓣,到了中午温度最高时花瓣完全张开(贴字、图)下午4点左右,温度下降,花瓣就慢慢合拢(贴字、图),深夜温度更低了,花瓣就越包越紧攥成了拳头,所以我在很早的时候看到草地是(贴字、图)绿色的。

5、清晨太阳升起来了,蒲公英又会怎么样?cai谁来读读这个句子?

指名读——男生读——女生读。

6、孩子们,为了让你们看得更清楚,老师还专门录制了蒲公英开放的过程咱们一起看看吧!

cai花儿开放——教师引背。

7、现在我们知道了草地变化的原因吗?

指名说。

8、让我们再次来观看它的变化过程吧!

cai(动画)欣赏。

9、孩子们你们喜欢这神奇的蒲公英吗?让我们带着这种喜爱之情一起读读第四自然段吧!

齐读第四自然段。

10、为什么说蒲公英是我的好朋友?

再次齐读。

1、孩子们课文学完了,你们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谁来说说?

教师相机板书。

2、cai含羞草(拓展)其实生活中有许多神奇的现象,需要我们用一双慧眼去留心观察才能发现!

1、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生字宝宝,你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2、出示生字,您们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4、教师示范,边写边口述。

5、学生书空,描红(强调三个一)。

很早攥成全头绿色。

蒲公英中午张开金色留心观察、善于发现。

傍晚合拢绿色。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十五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掌握“匿笑、罗摩衍那”等字词。

2.品读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亲情。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审美能力。

1.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2.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写自己的感情。

学生齐诵《游子吟》,问:这首诗谁写的?(我国唐代诗人孟郊),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歌颂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也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和深深的爱和尊敬)。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母爱是是人类共同歌颂的永恒主题,因为她是人类社会中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欣赏一首同样以母爱为主题的散文诗--泰戈尔的《金色花》,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一次美的洗礼!

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作家、文学家,代表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吉檀迦利》。因作品《吉檀迦利》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1.自由的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试着把握停顿,读出情感。

正字正音(可在课前预习完成)。

嗅()罗摩衍那()()匿笑()。

祷告()沐浴()()花瓣()。

2.齐读,注意字音停顿,体会情感。(配乐:相约卡农)。

3.抽读或者指定学生朗读课文(提醒注意听,读完以后,要点评读得怎么样)。

4.教师指导朗读。

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速和情感来读?

语速:轻快、跳跃。

情感:喜悦、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顽皮。

当你吃过中饭,

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

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我便要//把我的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

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小孩子的小影子吗?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

5.分小组(分角色)朗读。

声音大声一点,吐字清楚一点,感情饱满一点。希望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6.这首诗写了什么事情?表达了什么情感?

这首诗写了孩子变成一朵金色花,然后与妈妈一起嬉戏玩耍,表现了纯真的母子之情。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十六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学生:查字典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以“妈妈,我爱您”为题,写一段话,准备在班里交流。阅读冰心表现母爱的诗篇。查阅有关冰心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泰戈尔的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金色花》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在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体味诗歌感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

同学们,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现在请同学设想你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然后以“妈妈,我爱您”为题,说一段话。(学生略思考后,2—3名同学回答)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叫、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检查预习情况(可用大屏幕投影)。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进行仿读。)。

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不见了孩子,多么着急,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还要对妈妈保密,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提出共性问题。

1、“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怎样表现的?

2、“我”为什么想像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

3、“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4、“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过渡)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过渡)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准备朗诵比赛。

课后记:《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像,让学生感受到想像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十七

印度是佛教圣地,有一种圣树开美丽的小黄花,叫金色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

1、什么是散文诗呢?学生一起回答,并检查一下学生的预习情况。

2、了解了体裁,再让我们走进作者。出示课件,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1、学习了体裁与作者,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聆听课文的朗诵,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静静地聆听课文朗诵)

2、请同学来回答一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孩子、调皮的孩子、美丽的妈妈、绽放的金色花……)

3、我们同学的想象力真丰富啊!这个调皮的孩子把自己想象变成了什么,(学生回答:金色花)变成金色花之后他又干了哪些事呢?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4、请同学来回答一下。

学生回答:(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妈妈工作;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1、孩子想象自己变成金色花之后,为什么要做了这些事,我们通过这些事可以看出这是怎样一个孩子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吧!(出示课件)

2、出示前三段内容。请同学来朗读这一部分课文。

3、听后,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回答:调皮、可爱

让我们一起读出它的调皮、可爱。

4、这个调皮的孩子变成金色花仅仅是为了好玩吗?我们自由组成小组学习后面的内容,找出答案。

(小组交流合作)

5、请同学来回答。

学生答:“当你吃过午饭,坐在窗前读《罗摩衍那》,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我便要将我小小的影子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孩子的小小影子吗?”这一部分表现了孩子懂事,他做这些是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

学生回答: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善良重情义的人。

妈妈在读体现了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学生答:妈妈是一个善良的人。

6、哪个地方还体现了妈妈的善良?

学生回答:祷告。做祷告的人,一般都是心灵纯洁而善良的人。

学生回答:“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阴”可以看出妈妈的美丽,在孩子的眼里,妈妈永远是最美丽的。

老师问:那这部分体现了孩子的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从给妈妈送花香可以看出孩子的懂事和对妈妈的爱。

让学生读出妈妈的美,善良以及孩子对妈妈的爱。

7、天快要黑了,自己的孩子却还没有回来,妈妈的心情会怎样呢?(出示课件)

当你黄昏时拿了灯到牛棚里去,我便要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你的孩子,求你讲故事给我听。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

学生一起来读。

老师问:这部分内容同样体现了孩子的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调皮和懂事。

老师问:怎么体现的?

学生回答:“突然出现吓妈妈一跳”体现了他的调皮;“怕妈妈担心,变回原形”体现了他的懂事。

老师问:此时妈妈的心情会是怎样呢?从哪句话可以看出?

学生回答:又惊又喜。又是责怪又是高兴。“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我们一起读出妈妈这种复杂的心情。

老师问:孩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他又是一种什么样的语气?

学生回答:“我不告诉你,妈妈。”一种撒娇的语气。

让男同学试着读出这种撒娇的语气。

8、我们来总结一下,孩子为妈妈做了哪三件事,为什么这样做?

(出示课件,学生回答)

妈妈 孩子

做祷告时————— 为妈妈送去花香

读书时—————— 为妈妈遮阴

拿灯去牛棚时——— 怕妈妈担心变回原形

都是为了表达对妈妈的爱

9、让我们找几同学到讲台给大家演读一下,要注意读的感情和语调。

学生自主上台演读,学生给予掌声。

老师提示,学生回答:因为金色花是印度圣树上开的花,圣洁而美丽,只有金色花才能代表对妈妈的这种圣洁而美丽的爱。

3、请用“假如我变成了……”来写一句话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学生伴随着音乐回想,思考,写一写。

4、请学生回答。

1、把我们自己写的话做成一张精致的卡片,作为礼物送给妈妈,妈妈一定会很感动的。

2、我们已经长大,可能很久都没有去拥抱自己的妈妈了,今天让我们回去送给妈妈一个拥抱,感谢这些年她对我们无私的付出,也再次让我们感受一下妈妈温暖的怀抱。

你想说他什么尽管说罢,但是我知道我孩子的短处。

我爱他并不因为他好,只是因为他是我的小小的孩子。

你如果把他的好处与坏处两两相权,你怎会知道他是如何地可爱呢?

当我必须责罚他的时候,他更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

当我使他的眼泪流出时,我的心也和他同哭了。

只有我才有权去骂他,去责备他;因为只有热爱人的人才可以惩戒人。

如果说课文《金色花》是侧重于表现孩子对母亲的倾诉,那么《审判官》就从另一方面展现出母亲对孩子的挚爱,母与子的情感本来就是交流的、互动的,《审判官》刚巧可以补充《金色花》中母爱的隐蔽。更妙的是,这首诗直白明了,让学生听一遍朗诵,不必老师指点,他们就能加深对母爱的理解,同时也能加深对文中孩子的情感的由来的理解,效果自然会更好。此刻安排老师配乐朗读,掀动学生的心潮。

(由于课讲得比较匆忙,最后这个环节未能展现。)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十八

《金色花》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散文诗两首》中其中的一首诗,它是诗人泰戈尔创作的一篇优美的诗歌,其篇幅短小,意蕴丰富。由假象“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入文,由此生发想象――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十九

1、朗读是语文课堂的主旋律,也是语文传统教学的精髓。动情的朗读有助于因声明义,以声传情,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本课设计给予学生充分朗读的时间,引导学生把自己当作文中人物去感受、体验文本传递的美和乐。

2、学生是语文课堂的小主人。尊重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的权利,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同时注重唤醒学生生活经验的积淀,营造与文本、生生、师生间平等对话的氛围。

1、认读2个生字。理解并正确书写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句在文中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金色草地带给我们的快乐,自然带给外么的快乐,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多媒体课件。

一、近观,激趣。

(一)咱们先一起来静静地听一支歌,这是老师小时侯常听到的歌。(师生共听《蒲公英的种子》)。

(二)知道蒲公英吗?(学生说说对蒲公英的了解)。

蒲公英一点也不引人注目,可若是你细细观赏,它也有自己的美丽。看:(欣赏蒲公英图片)。

(三)草地上长满蒲公英,那是怎样的景象?有个在乡下的男孩常看到这样的景色,听他对我们说:(播放课文录音,同时出现大片蒲公英草地的图片)。

(四)谁来读读?(出示句子):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1、指名读。

2、在这片草地上,你们想干什么呀?

带着这样美好的遐想,咱们动情地读读这两句话。(齐读)。

(五)想走进这金色的草地吗?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课文《金色的草地》(板书课题),感受这草地带来的快乐,学习带来的快乐。

二、走进,生情。

(一)那就赶快拿起课文,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不仅要用嘴巴读,用眼睛看,还要用心灵去读,去看。遇到生字新词再读读,读到喜欢的地方,多读读。

生读,老师巡视。

(二)看到文中描绘的这片草地了吗?走到草地上去了吗?你有怎样的感觉?

交流、板书:美丽、快乐(根据学情板书)。

(三)美丽、快乐……都是我们认真学习、走进了这片草地的感觉。这是多么珍贵的体验啊!抓住这种感觉,再细细地读课文,哪些句子带给你这份美丽、快乐……就美美地读这几个句子。

生读,老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细品,共享。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生读后,师:哦,这一片会变色的草地像个魔术师,谁再来读读?咱么细细地听,感受本地的神奇。

再指名读。

问:感受到草地的神奇了吗?学生评议。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2、咱们伸出手来,边做动作边读句子。指名读,评议。

3、植物世界非常奇妙,许多花朵是天然的时钟,花儿有着自己的开、闭时间。蒲公英一般在上午5—6时开放,下午2—3时闭花。

4、清晨,太阳刚刚升起蒲公英就慢慢地张开了花瓣。啊,绿色的`草地消失了,眼前一片(),蒲公英花也起床了。太阳西斜了,蒲公英就慢慢地(),草地又()。它和我们一起睡觉了。

5、让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小节,感受小小的蒲公英原来是这样的有趣。(齐读末节)。

课文第二自然段。

1、学生朗读,谈感受。

2、蒲公英给这兄弟俩带来了快乐!咱么来真实地再现这一幕,也就是来演一演,好不好?要演好,首先要认真地读课文,读懂每句话每个词,才能到位地表演。(自己朗读准备)。

3、指名一组,师读生演,师生共同评议。

4、再指名一组。(想象感受快乐)。

5、出示句子,朗读句子: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6、我和弟弟常常就在这片草地上玩耍,他们还会怎样玩?(学生交流)。

7、金灿灿的蒲公英花儿盛开着,细细的绒毛一朵一朵在空中轻轻地飘着,银铃般的笑声在草地上回荡着。齐读句子: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四、延伸。

读着读着,我们的心仿佛也成了蒲公英的种子,长出了翅膀,飞呀飞呀,飞出教室,飞出校园,飞向广阔的自然,飞向我们美好的生活。小朋友,我们也曾经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欣赏着美丽的景物,感受它带来的快乐。静下来回忆一下,你的眼前会浮现许多美丽、快乐的画面。下节课上我们来分享。

五、练习。

(二)范写:“耍”(和“要”比较)、绒、察、瓣。

(三)选择自己觉得难写的字练一练,每个写两遍。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二十

本单元的主题是英雄,教材选编了5篇课文经过不一样的角度展现了英雄的事迹。本篇文章是第二篇课文,以叙事为主,讲的是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1位炊事班长牢记党的嘱托,为照顾3个生病的战士走出草地,而不惜牺牲生命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党、忠于人民和忘我牺牲的革命精神。文章中运用了很多的外貌、神态、语言、行为描述,突出了人物的个性特点,指导学生阅读理解时,应把其作为重点。同时本篇课文较长,应当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提升学生的阅读本事。

1、在学习英雄这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你,浪花里的一滴水》时,我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什么样的人能够称之为英雄?我发现学生对于英雄的认识仅局限于仅有做出惊天动地业绩的人才是英雄的层面。针对学生思想上的缺憾,我想在《金色的鱼钩》这一课的教学中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对英雄的含义能有更深、更广的理解。

2、本篇文章发生的年代离学生的生活年代有必须的距离,老班长的所作所为对于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学生来说可能无法理解。所以在教学中我设置了特定的问题情境,以指导学生朗读为主,使学生受到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的熏陶,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

1.本篇课文资料较长,教学中不能面面俱到,这样资料显得零乱,使学生抓不住课文的重点,学生理解课文资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必须的障碍。基于这样的研究,我采取抓重点字、找重点句的方法指导他们理解课文资料,以点带面逐步扩展到对全文的理解,同时指导学生经过不一样形式的朗读把自我独特的感受表达出来。既有个性的张扬又有多元化的比较和理解。

2.同时我设置了一条主线贯穿于全文:理解任务——遇到困难——解决困难(做鱼钩)——发现秘密——永远离去,以老班长的角度展示了故事的主要资料,使学生沿着这条线逐步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本事。

(1)理解课文资料,找出文中的几种描述方法。

(2)引导学生反复读课文找出描述作者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1)经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含的意义。

(2)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鱼钩与老班长之间的关系。

借助课文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提升阅读本事。

经过自读课文,深入理解课题“金色的鱼钩”所蕴涵的深刻意义。

(大屏幕出示一段文字:他快40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1.请同学们读一读这段文字,说一说这属于哪种描述方法?

2.你明白这描述的是谁吗?

3.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老班长”。他是一位普通的红军战士,他也是1位英雄,他以往挽救了3位年轻战士的生命。今日就让我们去认识一下这位老班长。(板书课题:金色鱼钩。)。

4.看到这个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2、请同学们用学过的速读方法完整地阅读一遍课文,注意不能仅图快,还要想一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能够分为几部分。并结合你们提出的问题边读边思考。

3、学生汇报交流体会。

(1)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难题就是缺少食物。引导学生找出有关词句“他就到处去找野草”让学生交流对于“到处”的理解。

(2)(大屏幕出示:眼前的难题让老班长整夜整夜______。)让学生补充并谈谈对“合不拢眼”的认识。

2、如何解决3个伤员的温饱问题成了老班长的心病,他最终想到了解决的办法,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第二部分找出老班长想到了什么办法。

3、学生交流。(师相机板书:做鱼钩、钓鱼。)。

(1)学生交流,引出“回味”一词,让学生读一读句子,说一说“回味”的意思。

(2)之后问:当我看到老班长皱紧眉头把鱼骨头和草根咽下去时,我的心境如何。

(大屏幕出示: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咙,失声喊起来:“老班长,你怎样……”)。

(3)你能经过朗读把“我”的心境和感觉表达出来吗?(指名朗读。)。

(4)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5)如果你们是这位老班长会这样做吗?老班长为什么这样做,你怎样评价这位老班长?

4、(指着大屏幕出示资料)刚才我们读的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述方法?

5、文中还有运用这种方法描述的语句吗?

6、发现秘密后老班长是怎样做的?

(1)虽然老班长一再嘱托,可发现了秘密的我,还能欣然喝下老班长千辛万苦弄来的鱼汤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二部分,找出有关语句并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

(2)团体交流,引出对“千斤重”的理解,并找出对我心境描述的语句。(大屏幕出示:好像塞了铅块似的。)。

(3)你能经过朗读表达出这种心境吗?(指导学生朗读。)。

1、每一天只吃草根和鱼骨头,老班长身体能受得了吗?好景不长,就在我们要走出草地时意外发生了。

(1)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三部分并找出有关语句来谈一谈发生了什么事。

(3)学生交流,教师相应追问:你觉得老班长没有完成任务吗?你怎样评价这位老班长。

(4)这部分的语句运用了哪种描述方法?文中还有运用这种描述方法的语句吗?

2、(大屏幕出示:老班长走了,永远地离我们而去了,而他却给我们留下了。)让学生补充。

3、此刻我们重新回到课始提出的问题,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着怎样的关系?

4、总结:金色的鱼钩代表老班长崇高的品质和伟大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将在我们的心里永远放射着金色的光芒。“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在红军长征途中有多少像老班长这样可歌可泣的无名英雄,正因为有了他们,才有了我们此刻完美的今日,让我们共同缅怀他们吧。(放音乐,师朗诵诗词《长征》。)。

对于这样长篇的课文如何进行教学,一向是我的一大困惑。初次尝试用这种步步设疑的方法进行教学,感觉到达了我预设的效果。下头是我针对本课设计的几点想法:

有些教师总认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能问的太多,使学生失去了主动发展的空间,我觉得这不是绝对的。比如《金色的鱼钩》这样长篇的课文,教师就应捋好一根线,层层设疑给学生引好路,这样学生才能把握住文章的主脉络深刻挖掘到文章的主旨。

在问题设计时不能背离主题,所有的问题都应为主题服务。背离文章的问题只能让学生走弯路,越走越远而不能正确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而为理解课文资料也造成了必须的障碍,所以我们应在问题的设计上把好关,这样才能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

反思:一向以来,上每一堂课我都要求是全员参与,并且也在尽力地去做好它。一般在课上,只要学生愿意回答问题的,我都会给予满足,一些不太愿意的有时也会“硬逼”着他来回答,我坚信只要多叫几次,他也会慢慢融入到这个团体中来的。但今日的这堂课让我发现其实我做得还很不够。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二十一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

1、体会老狐狸和小狐狸之间的亲情。

2、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说一下自己学完这篇文章的感受。

课时安排:一课时。

我们在生活中都见到过一种动物,狐狸。(出示狐狸的图片和狐狸的有关资料。狐狸:一种哺乳动物,形状有点像狼,但形体比狼要小一些。狐狸嘴尖面长,脸呈三角形,耳朵也是三角形的,尾巴蓬松且长,毛色一般为赤黄色。这种动物生性狡猾多疑,常昼伏夜出,以鼠类、鸟类或家禽为食。)人们对它的认识都不是太好,一说到它我们都会想起一些不好的词语,如狐狸尾巴、狐狸精、狐假虎威等。(说到这让学生来听一个《狐假虎威》的故事。)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狐狸有关的课文。

1、让学生读课文,思考:

(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3、)事情的结果是什么?

(4、)事情的经过是什么?

2、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讨论上述问题。

3、全班交流。

起因:正太郎家的佣人从山里捉回一只小狐狸。

结局:正太郎从邻居家要回小狐狸,和爸爸一起把它放回山里,狐狸一家终于团聚并回到了树林中。

经过:两只老狐狸想尽办法要救小狐狸出去,冒着生命危险住在正太郎家的地板下面照顾小狐狸,并和十分同情小狐狸,并偷偷给老狐狸喂食的正太郎建立了亲密信任的关系。后来,小狐狸被送给邻居,正太郎为要回小狐狸,不慎掉下悬崖,两只老狐狸救护了严寒中昏迷的正太郎。

2、全班分小组讨论这些问题。

3、全班共同交流这些问题。

4、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1、全班再读课文,思考:

(1、)正太郎为狐狸做了哪些事?

(2、)狐狸和正太郎的关系有什么变化?

(3、)正太郎与狐狸的关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4、)从正太郎与狐狸关系的变化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2、全班分小组讨论这些问题。

3、 全班共同交流这些问题。

4、 教师边讲解边板书。

1、学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学完这篇课文你最想说什么?

3、总结课文中心

大自然是人和动物共同的家园,人们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

1、课下收集一些有关人与自然之间的动人故事。

2、想一想如何保护小动物。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二十二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意境优美,语言生动活泼,富有童真童趣。课文不仅为我们再现了俄罗斯乡下金色草地的神奇、美丽和兄弟俩在窗前草地上自由自在快乐成长的情景。也让我们体会到大自然带给孩子们生活的快乐。结合本组课文的主题——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选编本文的意图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目标:

1、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盛开、玩耍、一本正经、使劲、假装、引人注目”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其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是重点;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四、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关于蒲公英的资料。

教师准备:ppt生字卡片。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习生词,在句子和课文的朗读中复现生词,感知生词,为课文阅读做准备。

2、品读第一自然段,解决“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这一问题,抓住“盛开”这一词语,为下一课时的教学做好铺垫。

3、给学生知识迁移和查找资料能力的展示,共同分享“蒲公英”的常识。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二、学习生字、扫除障碍。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给学生充分的与文本对话的时间,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2、朗读词语、扫除障碍。

3、随句识字,巩固学习。

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

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三、再读课文,释疑照应。

1、指名朗读,相机正音,思考: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交流朗读,品读第一段。

交流: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变成了金色。

3、交流课前资料。

教师出示图片,蒲公英的资料:

蒲公英,多年生本草植物,全株含白色乳状汁液,叶子倒披针形,羽状分裂,花黄色,头状花序,结瘦果,褐色,有白色软毛。根茎都可入药。

4、朗读第一自然段。抓住重点词:盛开。想象情景,朗读第一段。为什么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草地就会变成了金色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5、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在品读文本中,复现生词,借助上下文、字典等方式理解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语,更好的品读文本。

2、精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动作等方式,体会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感受大自然带来的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进入作者的情境,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揭示目标。

要读出自己的体会,首先得掌握一种本领——读文字,想画面。

二、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回顾旧知:学生回顾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原因,通过朗读第一自然段体会草地的美丽。

2、整体感知:学生自由读读课文,思考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给自己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初步形成个性化的体验。】。

3、再回归文本,读课文中的“我”是怎样称赞这片草地、这些蒲公英的句子。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过渡语:这片并不引人注目的草地到底有什么魔法,能我们大家都感到可爱、有趣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好好读读课文。

【设疑的方法提高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一)以读为本、回归生活——品味草地之趣。

1、自读感受。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给我和弟弟带来的快乐。

2、默读课文,圈出段落中能表现玩耍快乐的词语。

一本正经、使劲一吹、吹到脸上、打哈欠。

3、结合圈出的词语,想象,说说想象到的快乐的情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顺机解决:“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等词语。

4、熟读精思:

(1)学生分角色朗读相应句子,配上动作。

(2)引导读,入情入境:

(二)置疑问难,合作探究——探究草地的秘密。

置疑:在小作者的眼里可爱的不仅仅是这片金色的草地,还有那有趣的蒲公英。

合作探究分为三个小步骤进行。

(1)自读自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思考“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

(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内化提升:课件出示填空题:花朵(),草地就()。学生通过填空这种形式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将课文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培养了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三)品读喜爱之情。

1、初读欣赏,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轻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体会我们对这片草地的`喜爱之情。

2、朗读感悟、潜心品评:

如: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欢的一种花。

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

【让学生把作者的感情迁移到自己身上,更加深刻地体会对草地的喜爱之情。】。

四、小结。

一片金色的草地,一个难忘的金色的童年。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的题目——金色的草地。

教学设计的金色花教学设计(热门23篇)篇二十三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以读、说、品、议为主线,用“主问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教材分析:

《金色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十四课《诗两首》之一。本单元以亲情为主题,安排了表现手足之情的《风筝》;表现子女与父母矛盾的《羚羊木雕》;表现三代人和谐美满的《散步》等,而《金色花》及《纸船》则是表现母爱的两篇诗歌;所以在教学时我把它定位在感受母爱的位置上。比较而言,泰戈尔的诗歌清新自然,想象丰富,语言秀丽,因此,本课时只讲授泰戈尔的《金色花》。文中孩子天真的想法,顽皮可爱的形象,无不充溢着浓浓的对母亲的爱和依恋。而且诗中奇特的想象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诗歌的特点,也为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打下了夯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以培养语感。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朗读方式(自由朗读、齐读、示范读)使学生把握诗文基调。

2、通过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投入真情,反复诵读,感知诗歌优美清新的意境和真挚淳朴的情感。

教学难点:

利用想象,鉴赏诗歌,并尝试借助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抒发亲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频文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期待美。

1、播放歌曲《妈妈的吻》。

2、畅谈感受,导入文本。(自主畅谈。多媒体出示课题。)。

3、扫清障碍。

(1)扫除文中的生字、生词(自由阅读文本,自主查资料交流。)。

(2)解读作者和金色花。(自主查资料、合作交流。)。

二、倾情诵读,感知美。

1、心有灵犀。(学生自由谈感受。)。

2、探究朗读。(师生交流,结合文本谈朗读技巧。)。

3、音频范读。(听视频范读文本。)。

4、表演评读。(生自主读,自主评价。)。

三、研读品味,发现美。

1、推荐句子,说理由,畅谈美。(自由推荐,探究品评。)。

2、师补充问题,挖掘美。(师生、生生合作挖掘。)。

四、再现画面,创造美。

1、师示范描述画面,创造美。

2、生描述画面,创造美。

五、比较阅读,升华美。

与泰戈尔《金色花》的姐妹篇《告别》比较阅读,升华美!

六、拓展延伸,追求美。

如果你忽然具备了文中小男孩的神力,你准备变成什么来表达你对母亲的满怀爱意?

请您自由想象,用“假如我变成了……“说话。

散发香气。

金色花嬉戏投影书上母子情深。

求讲故事。

八、教学反思: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生发想像,让学生感受到想像的新奇而美妙,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既发展学生的个性,又发展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副班长工作总结要点(专业20篇)

    在回顾这段时间的学生工作,我意识到有必要写一篇总结,以便更好地改进自己。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以下学生工作总结范文,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不少启示和收获。

    学校科研工作总结美篇(模板18篇)

    在月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评估自己在工作中的能力和技能的提升情况,以及与他人的合作效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写作思路和

    圣诞节快乐的微信祝福(优质18篇)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发现一些通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从而更好地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1、圣诞到了,你应该

    传承端午节的文化意义(实用17篇)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亮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通过阅读这些范本,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体和

    五一美容院活动方案(专业18篇)

    为了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提前制定好详细的活动方案。这里有一些优秀活动方案的范文,希望能给你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你成功策划和组织活动。五一劳动节正式各

    高三学生国旗下讲话演讲稿大全(17篇)

    学生演讲稿需要注意语音语调的把握,尽量使自己的声音生动有力,表达出自信和魅力。接下来是一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学生演讲稿,希望给大家带来启发。各位同学:早上好,今天我

    自我介绍大学生学生会(优秀21篇)

    优秀学生不仅关注自身学业,还热心助人,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学生的经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尊敬的各位领导:你们好!大家好!首先我

    教师教学经验心得总结(模板21篇)

    教师总结是教师在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重要手段。这里整理了一些经典的教师总结范文,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创作思路和写作技巧。一学期的时光就这

    艺考自备稿件指南范文(14篇)

    范文范本是指一份标准的文章范本,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写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的范文范本,每一篇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信件写于1949年7月

    培训部工作计划书: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策略(精选18篇)

    工作计划书是在工作中对即将进行的工作内容、目标和计划进行详细规划的一种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工作步骤。接下来,我们将为大家展示一份详细全面的工作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