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

时间:2024-11-20 作者:灵魂曲

小学教案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同的小学教科书都有对应的教学实施指南,下面是一些实例范文供大家参考。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一

活动目标:

1、通过演示教具,教师与幼儿的活动,进行口头加法练习,理解8的加法的意义。

2、培养幼儿计算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

3、理解8的加法的互换、互不规律。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让幼儿加强练习8的加法运算的准确性。

2、难点:锻炼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辨别能力。

活动准备:

1、挂图、雪花片、作业纸、贴图。

2、8以内的数字头饰、音乐游戏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组织教学,老师戴8的数字头饰走进教室,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带来。

了数字娃娃8跟我们一起学习,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观察力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一)以对歌的形式来复习8的分成,先按互补关系,再按互换关系。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8可以分成1和几?

幼儿:刘老师告诉你8可以分成1和7……。

老师:小朋友我问你8有几种分合法?

幼儿:刘老师告诉你8有7种分合法。

(二)学习8的加法。

1、老师出示挂图,让幼儿观察,引导幼儿按花的不同大小、不同颜色、不同形状边观察边列出加法算式:

图上有1朵黄花7朵红花一共有几朵花?

1+7=8。

图上有2朵小花,6朵大花,一共有几朵花?

2+6=8。

图上有3朵圆形的花,5朵椭圆形的花,一共有几朵花?

3+5=8。

图上有4朵兰花,4朵紫花,一共有几朵花?

4+4=8。

2、实物练习。

分给幼儿每人8个雪花片,让幼儿边数雪花片,边填写上作业纸上相应的数字。

3、老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对表现好的幼儿奖励贴图,差的幼儿加强指导。

4、游戏:找朋友。

老师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个数字头饰,音乐想起来,小朋友们去找和自己合起来是8的数字成为好朋友。游戏可交换头饰进行。

5、引导幼儿观察一下自己的周围及教室里有什么物品合起来是数字8,回家后也可练习运算,如:糖、苹果、饼干、玩具等等。

三、结束部分:

老师讲评上课情况,对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差的幼儿进行指导鼓励,结束本节课。

活动反思:

在以后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我要多采用游戏的形式,因为幼儿对游戏是最感兴趣的,最能吸引他们,游戏的形式可以使幼儿对数学活动更感兴趣,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爱动脑、动手的好习惯。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二

1、巩固6、7、8、9的加减法。

 算式卡、小圆片。

 1、课时。

生独立完成,请一生到黑板上练习。

先让学生画一画,再根据画好的进行填空,注意画图要与填算式相对应。

1、第3题:生独立看图,完成题目,集体交流,答案不唯一。

2、第4题:先指导看清图意,体会大括号、问号的含义;再由生独立完成题目。

3、第4题的`拓展训练。如果船上的总数是人呢?

如果捉迷藏的小朋友是4人呢。

指导学生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再把得数相同的用线连起来。指名两名学生板演。

先在黑板上贴出6、7、8、9四座小房子的图。再组织学生做贴卡片的游戏,帮助它们找回自己的家。找对的同学给予适当的奖励。

先讲评游戏的玩法,再请学生同桌组成一个组玩一玩、填一填。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三

1、复习相同加数的加法,为学习乘法打基础。

2、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乘法的意义。

3、了解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感受学习乘法的必要性。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沟通相同加数和乘法的内在联系。教学准备:多媒体展台、投影仪。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训练。

7+5+2+1=5+6+3=3+2+6+4=。

二、创设情境,启发谈话。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到动物园去看一看好吗?你们看,可爱的小熊猫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欢迎我们呢,你们喜欢吗?你们看它们多遵守纪律啊!

三、探究新知。

1、活动。

(一):“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

(一)”,问:小朋友,你们看到这幅熊猫图想提一个怎样的数学问题呢?(生:这里一共有几只小熊猫?)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让学生自由的数数后反馈交流)。

生1:我是横着五只五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横着数:5+5+5=15)。

生2:我是竖着3只3只地数,一共是15只。

(板书:竖着数:3+3+3+3+3=15)。

师:真棒,还有别的数的方法吗?(和同桌的小朋友一起数)(2)小结:好,真能干,我们会按顺序数数了。在我们平时的数数中,为了不让遗漏或重复,一般可以竖着数或者横着数比较方便。

2、活动。

(二):“比一比”

(1)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两道题和口算题有什么异同,四人小组讨论。

(板书:加数相同)。

(2)齐读:5+5+5=153+3+3+3+3=15(学生感到有些难读,相同加数的个数太多)。

出示相同加数连加还可以这样读:3个5连加等于15(板书)。

5个3连加等于15(板书)。

3、活动。

(三):数一数。

(1)投影出示“主题图。

(二)问:这里一共有几个点子?学生自由地数数,让学生说你是怎么数的?

板书:

6+6+6+6=244+4+4+4+4+4=24(2)让学生读出这个加法算式,并说出表示的意义。(4个6等于24;6个4等于24)。

(3)一起来数有几个方格,说一说你可以怎么数,分别列出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10+10+10=303+3+3+3+3+3+3+3+3+3=30。

4、活动。

(四):数一数。

3+3+3+3+3=□。

(2)让学生讨论出:6盘呢?10盘?15盘呢?(出示投影片)。

(3)说一说并读一读,让学生讨论一下你读写了这些算式有什么感觉吗?

四、巩固应用。

1、让学生再举出这样的算式,如:上面的苹果50盘呢?能列出怎样的算式呢?你有什么感觉?(学生自由说)。

五、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有什么收获,和小朋友交流一下。

一、注重了学生兴趣的培养。

1、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卡片、多媒体的运用以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学习结果的反馈,并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正确处理三维目标的关系。

为转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教学,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体现了数学教学不仅只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的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应用技能;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加强对数学的理解,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决心。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四

1.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调查、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析能力。

3.对学生进行不挑食的思想品德教育,树立学生们的健康生活意识。

利用前边所学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小数乘除法。

一、出示两份午餐。

你喜欢吃哪份午餐?为什么?

其实我们的午餐也很有学问,你们想不悳知道到底有什么秘?

二、分析比较。

请同学们看一个11岁左右的儿童,午餐大约需要蛋白质33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以及维生素等其他营养成分。

你有什么想法?

让我们看一看我们所吃的食物当中各个成分的含量是多少?

出示:每100克食物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三、计算两份午餐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比较一下哪份午餐达到了标准?

那么怎样计算呢?请你说一说。

动笔计算。

四、总结。

看来我们真的不要小看我们的午餐,要想健康的成长就不要挑食,要合理营养配餐。

五、作业。

计算自己的午餐,向家里提出合理化建议。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五

设计意图:

皮亚杰说过:“数概念是幼儿在事物间建立两种关系的总和,其中的一种就是顺序关系,它是幼儿学数学前的准备阶段。”大小排序是一项很平常的数学活动,但是怎样引导幼儿学习是大家关注的一个问题。在这里,我们尝试以游戏的形式,在简单、轻松的活动中,让幼儿自主地探索,学习。喜洋洋与灰太狼是幼儿喜爱的人物,能够为幼儿创设一个轻松激进的探索氛围。跟随着情境,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层层深入的掌握大小排序。

活动目的:

1.乐于帮助他人,在观察、操作中体验发现的快乐。

2.感知探索按物体大小排序的规律。

3.愿意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发现排序在生活中的运用。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对《喜羊羊灰太狼》有一定的了解物质材料准备:

1.课件《帮助喜羊羊》。

2.人手一份大小脚印操作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课件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演示ppt第3页,播放喜羊羊着急求救的课件,鼓励幼儿帮助他人,引起幼儿探索的兴趣。

二、顺应情境,探索按物体的大小排序的规律。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六

1.师:"我们跟着脚印找到灰太狼的家了,美羊羊救出来了。

2.喜羊羊觉得这个排序的方法很好,还能运用到哪些地方呢?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七

教学目标:

1、认识尺子并知道尺子的作用,能用尺子进行正确地测量物体。(限整厘米)。

2、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等实践活动了解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3、在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

尺子、图钉、纸条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上一节课我们都知道要统一长度单位,也用了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进行了测量。但在日常生活中用它来量物体的长度是很不方便的。为了准确、方便地表示物体的长度,人们发明了带有刻度的尺子。

2、介绍认识尺子。

为了便于交流,尺子上的刻度作了统一规定。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设计意图]:介绍认识尺子提高学生的知识面,为下面的学习作准备。

二、操作活动,建立表象。

(一)、认识厘米。

1、投影出示厘米尺,师生一起观察厘米尺子:在尺子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1厘米的长度,说明前面正方体的`一边正好是1厘米。

2、让学生量图钉的长度。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

师:“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子,量一量图钉大约有多少长。”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得出一个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长。

3、教师明确量的正确方法:图钉的一端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看另一端对着几。

4、请小朋友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学生活动,同桌交流。

5、巩固1厘米的表象。

请小朋友用手势比划1厘米的长度。

闭上眼睛想1厘米的长度等。

6、想想在自己的周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也是大约1厘米长的?让学生去找大约1厘米长的物体。帮助学生形成1厘米的鲜明表象。

(二)、用厘米量。

1、我们已经知道了量的方法,也对1厘米有了初步的表象,下面我们就来量一量物体的长度。

请小朋友用手中的尺子量一量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纸条。注意测量的方法要正确。

2、学生测量纸条。教师巡视,加强个别指导。

3、交流反馈。教师再次强调测量的正确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三、巩固深化,实践应用。

1、请学生随意拿出自己的一枝铅笔,量一量你的铅笔有多长。量好后同桌交流检查。

2、4人小组合作,每人分别量出3厘米、5厘米、7厘米、10厘米……给大家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自己选择身边的物品量一量,如一枝新铅笔的长,数学本子的长,橡皮的长等。

[设计意图]:学生在各种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巩固1厘米的长度观念,初步建立1厘米的表象。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八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和估算,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在与他人的讨论交流中,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笔算。

1、在乘法这一单元里,我们已经学习了。

(1)口算。哪类题目可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3)估算。估算的时候我们一般把两位数看成是很接近它的整十数来估算的。估算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

2、关于乘法,我们这一课要学什么,有谁知道吗?

板书课题:末尾有0的乘法。

1、其实末尾有0的乘法也就是我们前面口算中出现的.那类题,所不同的是,以前是口算,今天要笔算。

(1)、谈话:今天我们仍然到奶牛场去参观,看看奶牛场一天能生产多少牛奶。(出示主题图)。

(2)、问:从图中你能知道些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列式?

(3)、在交流中提出问题:今天挤的牛奶有多少千克?

让学生说出算式后板书:2530=。

2、学生用已有的笔算知识列出竖式计算。

交流:板书:30或25。

观察两个竖式,说说你有什么想法?

3、注意看老师的竖式和刚才的有什么不同,板书:

问:这个竖式和刚才的竖式有什么不同的地方?(0没有和什么数位对齐)。

猜: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在算的时候先不要考虑它)。

遮去0,现在的竖式变成几乘几?(25乘3)。

一起来算一算:75。

好了吗?(没有,还要添上0,得数是750)。

把这个竖式和刚才的竖式比一比,你更喜欢哪个竖式?为什么?

说说这种简便竖式在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指出:它其实和口算差不多,先不看0,最后添0。

4、即时训练。

想想做做1。

独立计算,指名板演,学生计算时,注意提醒学生积的末尾0的处理。

说说做这样的两位数乘整十数怎样算简便?

5、学这个简便写法有什么用呢?

大家来看这道题:3804500。

这是一道三位数乘四位数,你能不能用新学的办法来计算?

随学生回答并板书,结合板书指出:先不看0,所以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

是两位数乘两位数,这样就会了,不过最后还要加上3个0。

看来学了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我们可以用它来解决一些更难的计算。

1、想想做做3。

问:题目要的是什么?你怎样比较第一组中的两道题?你能想到什么?

在小组里说说怎样比较第二组、第三组的两道题。

2、想想做做4。

看图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说说是怎样列式的,又该怎样进行估算。提。

醒学生用约等号连接估算结果。

3、想想做做5。

出示场景图,让学生说说收集到哪些信息,独立计算后,再指名说说算。

式,如果学生独立计算有困难,教师重点提问:20人正好租4条船能推。

算出什么?

4、想想做做6。

学生独立阅读题目后,先观察平面图,找到方向标,确定图中的方向,再。

明确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今天这节课你有何收获?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教学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笔算方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以及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的基础上教学的.

例题先让学生按照竖式的一般算法以及口算方法算出结果,然后介绍简便的笔算方法,这样安排可以减少计算的错误,并使学生产生学习笔算简便方法的需求.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九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直角、锐角和钝角。

2、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分类和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抽象能力,增强学生用数学思想认识事物的意识。

3、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锐角和钝角。

教学难点:理解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课件、三角尺、活动角等。

(一)复习旧知,铺垫导入

1、在生活中找角。

(1)课件出示例5:在图中,你能找到哪里有角?

(2)根据学生汇报,在上图显示描出六个代表性的角。(2个直角,2个锐角,2个钝角)

2、在交流中复习。

角是由什么组成的?怎样判断直角?

3、在问题中引入。

(1)课件演示:从例5实物图中抽取刚才描出的六个角。

(2)引发思考:这些角长得一样吗?你能根据它们的特点分类吗?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交流汇报,感知特征。

(1)小组讨论:这些不同的角,你按什么标准分类?说说分的理由。

(2)全班反馈,交流分法。

方法一:按是不是直角分为两类。

方法二:按角的大小分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和比直角小的角三类。

(三)分类验证,体验特征

1、验证直角。指导学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进行正确的判断。

2、验证比直角小的'角和比直角大的角。

明确方法:像这两类角有时用眼睛就能分辨它是属于哪一类角的,就不需要三角尺去验证。

(四)归纳整理,认识特征

1、自主命名,发挥想象。

2、明确概念,点明课题。

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其实人们已将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叫做钝角。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锐角和钝角。

3、比较大小,深化认识。

(1)用活动角拉一拉,能拉出哪些角?

得出方法:把直角的开口拉大就成钝角,反之把直角的开口缩小就成锐角。

(2)揭示规律:锐角直角钝角

(五)巩固新知,理解运用

1、连一连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做一做”第2题。

(2)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2、找一找

(1)课件出示:教材第44页第9题。

(2)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3)小组合作:找一找身边的角,并说一说分别是哪类角。

3、画一画

(1)学生独立画一个锐角、钝角和直角。

(2)同桌交流:说说画法,相互判断画得是否正确。

4、演一演

(1)自由表演:用身体的四肢动作表示角。

(2)汇报表演。(这是趣味性的练习,学生只要做出动作基本符合三类角的特点就可以,不需要用直尺去比。)

5、想一想

(1)找出下面三角形中直角、锐角和钝角。(教材第44页第10题)

(2)思考:你有什么发现?

(六)梳理反思,拓展延伸

1、谈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到生活中找角,并向你的家人和同学说一说各是什么角。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十

一、教学设想:

在学生初步认识角以及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图形以后,教材编排了认识直角。教科书上安排了两道例题,一是从实物中抽象出直角,二是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及用三角板画直角。尤于在认识角的时候,学生就是先从实物中抽象出角而其中就有直角,所以本课我改变了这一模式,在学生介绍了角后,直接引入直角,观察直角的图形,认识直角标注符号。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直角,并将抽象出的三个直角按不同位置摆放,使学生正确感知直角。而后通过“折一折”指导学生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折出直角,并通过比较折出的多个直角和直尺上直角的大小来地出结论: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利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一判其他角是不是直角。经历画一画、猜一猜、数一数等多种操作、体验活动,让学生逐步认识直角。整节课教师给学生主动学习创造了尽可能多的机会和条件,并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特别注重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究、操作体验的时间以及必要的指导和帮助,不仅开放学生求知探索的空间,而且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促进学生主动探索、有效合作,充分交流,力求把课堂上有限的时空变成了人人参与,个个发展的无限空间。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找一找、折一折、比一比、画一画等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学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经历多种操作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讨论、交流与评讲,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初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四、教学难点: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不同方向的直角。

五、教学准备:

一副三角板;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纸各一张;不规则纸和白纸若干张。

六、教学环节分析:

通过对教材的认识与分析,我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第一部分是复习引入:

首先,让学生介绍“角”,说说有关角的知识。

接着引入直角,并简单概括了角与直角的关系。

第二部分是探索求知:

第一层次,初步认识直角。首先给出标准的直角图形,并说明直角是角家族中的一名特殊成员,它有自己独特的直角标记,且标好以后就像个“口”字——这就解决了学生作直角符号不标准这一问题。同时,作为角的一员它又有角的特性。认识直角后,我设计的交流活动是“找直角”。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找直角,既能巩固直角的判断方法又能体会直角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直角的美感,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接着通过直角的不同摆放位置,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通过折直角的活动,发现这些角大小都没有改变,得出结论“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判断:1、直角的大小跟两边叉开大小有关,叉开越大直角就越大,叉开越小直角就越小。

2、放大镜下的直角与其它角一样,只是边变长了,大小没变。这又是它们的相通之处。)进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对概念理解得更深刻。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举例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活动中发现并掌握新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层次,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出示一个接近直角的角,让学生猜测是不是直角,造成认知上的矛盾,使学生明白要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学的方法是找出一个标准来进行衡量。这时再让学生交流判断直角的方法,同时验证所发现方法的科学性与可靠性。这样让学生对新知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表达不让人满意,没有学生能概括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特别是学生不能说出“重合”这一关键的词语。)第三层次,画直角。

先让学生用三角板试着自己动手画出一个直角,然后介绍各自的方法,教师组织学生研究、讨论,给予肯定与指导。接着教师再规范画法。之后安排练习,给出顶点和一条直角边,能画几个直角?给一条边又能画几个?只给出一个顶点又能画多少个角?此举设计不仅突破了教学难点——画不同方向的直角,而且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让学生体验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第三部分是实践应用。

首先,是直角过河。

其次,猜一猜图后面藏着什么样的角?进一步巩固判断角的大小的方法。

再次,通过数一数有多少个角及几个隐藏着的直角,发展学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第四部分,通过介绍直角,梳理本课教学知识板块,形成知识网络。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十一

1、师:老师给大家讲个故事。在遥远的大森林里,动物乐园要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小动物们都要来帮忙,可热闹了同学们相不相去帮忙呀?我们就去看看,到底来了哪些动物?(出示课件:场景1)。

2、师: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来了哪些小动物来帮忙?请你数一数、找一找。(反馈交流,请学生说说是用什么方法数的?)。

2:我们先来数一数小熊吧!出示课件(小熊从场景中跳出来)学生边看边数。小熊有多少只?(生反馈,师板书)我们再来数小鹿有多少只?课件出示小鹿,学生齐数。(板书)。

3:小熊现在要找小鹿当朋友,一只小熊只能找一只小鹿,你发现了什么?(出示课件——对比)(小熊4只,小鹿4只,它们是同样多的)。

同样多我们用什么表示呢?(我们用等号表示。4和4中间就用等号连接起来。)。

出示课件(等号)这就读作4等于4。(指导学生读一读,再学习等号的写法。)。

4:现在我们来看看小白兔和小猴子吧。(出示课件)。

请学生摆小圆片当作小白兔、小三角当作小猴子。

师:现在你为小白兔去找小猴子作朋友,1只小白兔只能找1只小猴子作朋友,你们找找看,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操作后交流。)。

小白兔5只,小猴子3只,所以小白兔比小猴子多,也就是5只比3只多。就是5比3大,5更大写在前面,3更小写在后面。

那么5和3中间应该用一个符号表示,用什么呢?

(出示课件)我们就用这个符号表示。这个叫大于号。这就读作5大于3。

(请学生读一读。)。

5:小白兔5只,小猴子3只,小白兔比小猴子多,也就是5大于3,那么谁更少呢?

(小猴子比小白兔少,小猴子的3只比小白兔的5只少,也就是3只比5只少,就是3比5小。)。

(我们用这个符号(出示课件),这个符号读作小于号。

这个算式该怎么读?(请学生读一读。)。

6:师:刚才我们帮助小白兔和小猴子解决了谁多谁少的问题,学习了大于号和小于号,(指着板书)还知道了大的数在前,小的数在后,我们就在中间写大于号。

小的数在前,大的`数在后就在中间写小于号。你们会写了吗?

(学生在书上练习写大于号和小于号。)。

写后进行反馈交流,并说一说怎样分清这两个符号,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他们?

(引导发现:一条大鱼和小鱼,一条大鱼和小鱼,大鱼在前读大鱼;口子大的朝大数;开口朝左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的是小于号;开口朝大数,尖角对小数)。

(学生独立观察、思考,试着用符号表示书本13页反馈练习,然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最后进行全班反馈。)。

2、在现实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比较的知识?

学生独立完成13页的填一填,完成后进行交流反馈。

(有的方框里能满足条件的数不是唯一的,不要求学生找出所有的答案,只要能写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即可,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应鼓励他们寻求其他的答案。)。

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认识了哪些新朋友?又有些什么收获呢?(组织学生进行交流。)。

板书设计。

动物乐园。

4=44等于4。

535大于3。

353小于5。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十二

1、会认读数字3和4,知道数的形成和所表示的数量。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3、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红黄色气球各1只,统计表一张。

2、数量1~4的点子卡片若干,彩色笔若干3、《数学》上p。2。

活动过程。

一、游戏数气球教师出示气球,让幼儿分别说出其颜色。

教师拿出气球,让幼儿说出其数量。

提问:想一想,怎样才能变成2只气球?

启发幼儿说出;一只气球再添上1只气球,就是2只气球。

引导幼儿说出这2只气球分别是什么颜色。再观察中让幼儿发现2里面有两个1。

二、观察画册《气球飞了》。

看一看,画面上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说一说,天空有几只绿气球?奇奇手里拿着几只绿气球?一共有几只绿气球?幼儿点数后知道:2只绿气球再添上1只绿气球就变成了3只绿气球了。

教师分别出示点子卡片和数字卡片3,幼儿认读。

引导幼儿点数红气球的数量,并说出用数字几表示,然后拿出相应的点子卡片和数字数一数,黄气球和蓝气球各有几只?幼儿说出其数量后,教师出示数字卡片4,使幼儿知道:4只气球可以用数字4来表示。

找一找,数字3和4分别隐藏再哪里?

引导幼儿根据气球的数量圈出相应的点子。

三、讨论交流想一想,数字3和4还可以表示哪些物体?

教师引导幼儿从活动室找出数量是3或4的物品,并在统计表中用绘画等形式记录下来。

四、活动结束。

幼儿园的数学活动相对于其他活动枯燥、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兴趣。因为这个时期的幼儿年龄小,逻辑思维尚未发展,所以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十三

现在很多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兴趣,认为数学特别难学。我们只要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主要是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没有搞清楚。下面是有小学数学。

教案。

教学反思,欢迎参阅。

课堂教学情境是具有一定情感氛围的课堂教学活动。即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了达到既定的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制造或创设的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

一、联系生活,创设情境。

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找准每一节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可让学生产生一种熟悉感、亲切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你帮爸爸、妈妈买过东西吗?想买一本标价是11元的书,你准备怎样付钱?想怎样简便地把钱付清又不用营业员找钱,你有好办法吗?然后请代表说说看。”这样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将日常买东西付款的方法再现,让他们议一议,说一说初步建立十进制的体会1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是11。这样联系学生生活实例进行教学就会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二、加强直观,创设情境。

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当学生弄清周长的含义后,我首先出示了一个用铁丝围成的圆,让学生自己动脑求出圆的周长,学生发现只有把铁丝剪断、拉直就可以测量圆的周长,即“化曲为直”的计算方法;接着我又让学生计算手中硬纸片圆的周长,他们有的沿圆的一周贴上透明胶带,有的用绕线的方法,还有的把圆滚动一周又可以测出圆的周长;然后指着黑板上画的圆,问:“你们能求出它的周长吗?”“有”,我启发说:“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我相信同学们经过研究后一定也会成为当代的祖冲之。”同学们研究的兴趣一下子被激活了,纷纷投入到探索研究之中。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有位教育家曾经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需要。因此,教师的教学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创设情境。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编制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借助多媒体通过图像的形色、声光的动态感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运用三维动画技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孙悟空拿着一把米尺问猪八戒:“你能用这量出我的金箍棒多长吗?”猪八戒拿起米尺边量边数:一米、二米、三米……量到第四米时,猪八戒犯难了,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表示呢?此时教师暂关机,利用常规教学手段,指名一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度,让其他同学人人动手,用直尺量一量桌面的长度,都会遇到猪八戒遇到的问题:不够一米或不够一尺的长度该怎样表示?使学生认识到生活实际中确实存在着这些问题,怎么办?以引起急于解决的悬念,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进行推测和猜想,让学生通过实践自己去拓展数的范围。此时教师认真设置问题,组织学生广泛讨论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要耐心听取学生的看法,保护、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讨论之后,教师边评价小结边开机,画面上出现孙悟空指着猪八戒的脑袋说:这就要用到分数。你想知道什么叫分数吗?这样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教学情境,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意识。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有更多机会表现自我,课堂上要多给一点时间和空间,尽量让学生多说、多想、多做、多让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体验和享受成功的快乐。

我们经常见到这样一些数学课:有的教师讲得井井有条,知识分析透彻,算理演绎清晰,学生听得轻轻松松,似乎明明白白,但稍遇变式和实际问题却往往束手无策;有的教师设计了许多细碎的问题,师生之间一问一答,频率很高,表面上看十分流畅,但结果检测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形成却并不理想;有的教师注重精讲知识,留出大量的时间练习各式各样的习题,虽然学生解题能力尚可,但却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潜能;有的教师让少数优等生在课堂上唱主角,操作、演示、活动、汇报……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数学生作陪客旁观,个别学困生更如雾里看花,不知其所以然。这些课在平时的听课活动和观摩教学中并不少见,其中有些课甚至还被评为好课。众所周知,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功能。笔者以为,如果不对好课的标准进行重新认识,势必会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本文拟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一堂小学数学好课的评价标准。

“一个都不少”——面向全体学生。

班级授课制的课堂教学,以统一化的集体教学为特点,强调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检测等方面的一致性。它以假设的全班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的一致性为前提,教学中就容易“一刀切”。一堂好课,首先应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面向全体学生,就意味着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制约着学习的结果,由此而产生的差异将导致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数学学习倾向。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并不意味着搞“填平补齐”,而是在致力于绝大多数中等水平学生发展的同时,还要使那些在数学方面学有余力的优生脱颖而出,学有困难的学生学有所得,达到基本要求。

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应依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班级学生的实际,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或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单一课堂交往模式,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交流、多边互动的立体结构;应有效地采用活动化、探索性的学习方式,通过合作、讨论、交流,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应在练习层次上“上不封顶,下要保底”;应对某些特殊学生(特优或学困)给予特殊政策;应使课堂成为每一位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能力的舞台。

“在活动中学数学”——关注学习过程。

“数学是人们在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的基础上,逐步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引自《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只是接受现成的数学知识,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许多东西是教师难以教会的,要靠学生在活动中去领会。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学习。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具体说,教学时应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帮助学生获得新知学习的必要经验和预备知识(奥苏贝尔称之为“先行组织者”),从而为新知学习提供认知固定点,提高学习者认知结构中适当观念的可利用性;应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不仅要考虑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而且充分考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已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维果茨基称之为“最近发展区”);应突出新旧知识的不同点,在比较中发现矛盾,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达到“愤悱”的状态,为学习新知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

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亲自体验,决不去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让学生亲自动手,决不替他做;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说的,让学生自己动口,决不代他讲。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尝成功的愉快,真正做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而教师则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数学的生命在于应用”——注重学用结合。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数学的应用业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少专家指出,数学教学不能“掐头去尾烧中段”,要重视数学模型的建立和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一堂好课,不仅要让学生建构知识的意义,还应使他们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引自《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一方面,数学课本中有许多知识的教学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特别是几何初步知识、统计知识及一些应用题的学习,都是从实际出发,经过分析整理编成数学问题的;另一方面,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使得许多学生熟悉的喜闻乐见的生活事例未能进入课本。因此,教师应处理好数学的学与用的关系,注重学用结合,进一步认识和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注重学用结合,应在课堂上充分挖掘教材中蕴涵的数学应用性因素,坚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出发;应尽可能地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情景和数据编制数学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相伴;应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上,改变封闭式的单向结构为开放性的多向结构;应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探索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实践和应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着眼全面发展。

叶澜教授说过:“课堂教学应被看做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引自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在数学课上,学生们除了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智能,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动机、需要等一并投入课堂;学生们除了与教师交往外还与同伴之间进行相互交往;学生们除了认知、情意方面的发展,还包含群体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多方面。

本节课在教学时,总体感觉很顺畅,学生思维活跃。

1、本课从实际生活情景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出百分数。

本课开始,设计了一个网上竞答:李斯同学答25题,对22题;张良同学答20题,对18题;刘清同学答50题,对46题,你觉得那位同学可以参加下一轮的比赛呢?学生开始了积极思考,说出了以下几种结果:“刘清,因为他答对的最多。”“张良,他答错的最少”“我比较正确率”。在学生否定了第一第二位同学的回答之后,我再和大家一起讨论第三位同学汇报的结果,自然引出如何比较正确率,转化为分母为100的分数的比较,在将这些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

2、通过课前收集百分数信息,课上汇报,主动去理解百分数的含义。

百分数的含义只有一句话,如果老师教给学生只要几分钟,但真正理解它还需要下翻功夫。因此,我想教给他们不如让他们自己来理解领悟。学生收集了很多信息,如“羊毛70%”,“橙汁含量〉10%”等等,让他们说出含义之后再问学生,到底什么叫百分数?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自己总结,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我上了一节“扇形统计图”,课后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举。

1、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课上我是通过提问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多是肤浅的问题,但参与面很广。接着第二次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转向一些具体问题。如:“我们一般用圆表示--------。用扇形表示---------,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2、促成情感目标的落实。

如提问:“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公民你应该怎样去做。”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败笔之处。

1、有些题目讲的太快部分学生没有跟上,特别是第七张幻灯片中计算扇形b表示的人数和c表示公顷数时讲的不透彻。

2、没有掌握好时间,整节课前松后紧,以至于有点拖堂。

本课的教学设计,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在教学中,教师一改往日应用题教学的枯燥、抽象之面貌,而是借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实际,有效地理解了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实用价值。

1、改变应用题的表述形式,丰富信息的呈现方式。

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出示例题、习题时,呈现形式应力求多样、活泼,让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本课的教学中,我大胆地改变了教材中的知识例题,重组和创设了“实验活动”这样一个情境,从而引入“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即切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又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学习的实际需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更好地为下一环节的自主探索、主动发展作好充分的准备。

2、突出数学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本课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例题从学生的游戏中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自己的探究,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又能运用掌握的知识去研究解决生活的其它数学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同时,例题的教学注重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3、创设民主氛围,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民主、自由、开放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敢于发表自己独特见解的前提条件。在本课的“请你选择感兴趣的百分数尝试编一个百分数应用题”中,学生卸下了书本应用题、教师思维的束缚,大胆设想、讨论,从实际效果来看,不同的学生就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决方法,使学生的个性学习发挥的淋漓尽致。更培养了学生自己收集已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应对学生多一份“放手”的信任,少一点“关爱”的指导,大胆地让学生在学习的海浪中自由搏击,让学生自己寻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学习的方法,有头脑、有个性、有能力的学生才能应运而生。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方法较准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过程。提高学生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加进上来的数。

教学关键:

把进上来的数写在前一位的下面。

教学内容:

p32-p33。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1.列算式72×5=?

2.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

汇报方法。

(1)70×5=3502×5=10350+10=360。

(2)竖式计算。

72×5=360(个)。

小组讨论,汇报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2)不要忘了把进上来的数加上。

(3)十位相乘满30,要向百位进3,落下来。

3.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在练习本上计算,交流算法。

答:7节硬座车厢可乘826人。

强调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忘记加后面进上来的数。

(2)进位时加错。

(3)错用进上来的数去乘另一个因数。

三、巩固练习,理解应用。

1.学生独立完成33页1题,核对答案。

2.三年级有4个班,每班45人,一共多少人?其中男同学有91人,女同学有多少人?

在练习本上完成,两名同学板演。

3.33页3题,小组竞赛。

4.33页4题。

(1)要求标出出发后2时火车的大概位置,也就是在图中标出全程的一半。

(2)从小朋家到姥姥家一共有多少千米?

45×2=90(千米)。

120×4=480(千米)。

90+480=570(千米)。

答:从小朋家到姥姥家一共有570千米。

四、作业。

练习册相关练习。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十五

苏教版低年级阅读教学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我叫“神舟号”》第一课时就是通过对学生朗读、背诵的指导,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二、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搜集反映祖国巨大图片、照片,可以是自己动手画的,也可以是自己去过某个地方的照片。

(*这既是课外知识的延伸,又是初步培养学生收集,查找资料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提问,听说过关于嫦娥的故事吗?

2.课件演示太空图、嫦娥和飞船散步相遇(师配解说)、飞船第一人称的自我绍。

3.提问:嫦娥和“神舟号”飞船在干什么?他们的心情怎样?

4.出示课题,解题读题。

(*课件以童话的形式、动画的效果演示课文中的插图,激情激趣,创设情境,学生很容易就了解到“神舟号”是什么?飞船有什么作用?从而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

让学生轻声地自由地把课文读一读,让学生借助拼音练读生字。读完后,教师以“生字连词”的形式检查字音掌握情况,对易读错的字重点指导。

(*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这些障碍不排除,将严重干扰“读通”任务的完成。)。

(三)再读课文,读通句子。

障碍扫除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读通训练。练读后,要及时反馈:读得好的充分肯定;遇到读到不通畅之处,随即停下组织评议。

(*课文读通了,生字的字音读准了,感知大意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精读课文,入境悟情。

1.同座位互相读读课文,并想一想:嫦娥和飞船的话怎样读才好呢?

2.交流汇报,指导朗读。

让学生选自己认为读得最好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根据学生朗读顺序相机指导朗读段落。

第一段:嫦娥姐姐的问话。

先指名读,再让大家说说怎样读好(亲切、惊奇)?然后示范读、指名读、齐读。

第二段:飞船弟弟的话。

(自豪)。

(2)飞船弟弟为什么自豪呢?课件演示飞船在散步时还遇到了许多朋友选几个典型的“朋友”做个自我介绍。(即中国制造的各种不同用途的卫星)。

(3)因势利导提问:这太空简直像卫星大比武,你们听了这些介绍现在想说些什么?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自豪,体会自豪。

(4)最后让学生带着这种感情加上自豪的动作朗读这一段,根据情况老师可示范读,读得好的,表演好的要及时肯定。

第三段:嫦娥的话。

先指名读,再示范读,让学生仔细听:老师在用什么样的语气,(高兴)。

然后让学生用这种语气比赛读。

配乐分角色诵读全文。

(*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采取多种形式读,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变动,努力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宽容、和谐的教学气氛,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学生在朗读中,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在语中悟境,读中悟意,读中悟情。)。

(五)熟读成诵,丰富语言。

1.选自己喜欢背的一段话背,再交流。

2.会背全文的站起来领背。

3.配乐齐背全文。

(*背诵时给学生设计梯度,由易到难,同时也是语言积累的一种训练。)。

(六)口语训练,拓展延伸。

(*拿出课前准备的资料,同桌之间一个扮演嫦娥姐姐,一个扮演小导游互相练说,再交流。这是一个口语交际的训练,让学生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

(七)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嫦娥姐姐听了小导游们的介绍,看到我们祖国的这些巨大变化是多么高兴啊!我想她心里一定会后悔当初非要上天,不愿留在人间的做法!小朋友们,你们也想去天空吗?老师希望你们长大了也能到天空去遨游,去探索!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十六

教改让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实验给我们的数学教学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感受到了教师与学生在课程改革中喜人的变化。教师教得舒畅,学生学得快乐,我们在探索中求取课改的真谛。

一、观念的探索——求新。

课程改革是人的改革,课程发展是人的发展。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能否得到真正确立,潜能能否得到充分的挖掘,创造性能否得到充分发挥都将关系到整个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我们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和学习,让新鲜的血液源源不断地流入教师的体内,更新教师观念,提高教师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能力,促进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在课改实践中,我重点抓了“实现两个转变”“创设氛围”。“实现两个转变”是:变主导者为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变注重数学知识技能为关注学生学习情感和学习态度。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教育观。“创设四个氛围”是:民主和谐的氛围,生活数学的氛围,大胆创新的氛围,理论联系实际的氛围。观念的改变是痛苦的,但是幸福是伴随着阵痛而来的。我在一次次碰撞中醒悟,一次次受伤中站起来,我们的信心也越来越强了,路也越走越宽了。

二、课堂教学的探索——求活。

课堂教学永远是课改的主阵地,只有将课改的新思想、新观念融入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只有得到教师和学生积极的、创造性的参与,才能开出绚丽的花朵,才能使我们的课堂永远充满活力。

三、评价的探索——求发展。

评价是对课改成效的最终检查,也是课改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学生的学习成绩如何评价?我也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2、评价结果形式多种。每月对每位学生本月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定量和定性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以分数和评语的方式同时呈现。分数是对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考察,评语是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的情感态度的评价,原则是鼓励为主,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护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除此之外我们还采取以等级和口头评价等多种方式呈现评价结果。

四、课改成果扫描。

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是巨大的。学生情感在变化——课程改革给他们带来了快乐,他们不必整天面对枯燥无味的数学题。图文并茂的数学书、生动而又贴近生活的情境、多种多样的数学游戏、以及象朋友般亲切的老师深深吸引着他们。他们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地享受思维的快乐、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参与实践的无穷乐趣。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十七

在小学数学的课程教学过程中采用游戏化教学模式,不但能够发掘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探索研究能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具体来讲,一道题通过多种方法来解决,可以让小学生充满自信。同时,由于其独特新颖性和适合性,从而有利于引导学生更加顺利的掌握数学知识,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目标,这也彰显了游戏化教学的优势。另外,采用游戏化教学,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诸如对其合作、动手、主动学习能力等都有很好的帮助。

三、游戏化教学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策略(一)利用游戏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第1页小学生,因为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所以在教师教学时,很有可能会出现走神或者与老师配合不默契等现象,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如果结合小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游戏化教学模式,则会提升其注意力和学习兴趣,从而引导其进行主动学习。如教师在教学生形状的内容时,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图形,像是用黄色的圆形,用红色的正方形等。然后,赋予不同颜色图形不同的数字。首先,教师先讲解不同颜色的图形名称和特点,然后再告诉学生游戏规则,就是选出图形,再用所选图形代表的数字相加得出所选图形的和。运用这种方式,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强化计算能力。再如,教授乘法时,对于小明家有小鸭子和小狗两种动物,他们一共有54只脚,18个头,那么小鸭子和小狗各有几只这样类似游戏的乘法题。教师还可以选择不同的小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然后再进行有步骤的运算。通过这种方法,则能提高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性。

(二)通过游戏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第2页戏化教学模式,则能够有效启迪学生应用数学。如,教师教授除法时,可以把班里的学生运用除法计算进行分组。具体而言,就是在规定的时间里,让学生按照除法算式进行动态分组,以符合算式要求。通过参与游戏,便能够让学生在乐趣里面感受数学魅力。

(三)组织学生在游戏中树立合作意识。

综上所述,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但更能发挥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同时也有助于新课改背景下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提升的要求。

第4页。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十八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是学生认识了长方形特征、知道了面积单位、学会用面积单位直接量面积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不仅是今后学习其它图形面积的重要基础,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在属小学中年级学段,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兴趣,本课学习内容安排与呈现都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人的智力是多元的,学生在发展上也是存在差异的,有的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有的善于逻辑推理,有的善于动手操作,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容易使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总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所以本课以实验探究的形式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长方形面积与长和宽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面积公式的由来,掌握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实践,与人合作协调,及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在分组实验这一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认识。并经过启发、讨论和独立思考、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获得了长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学生认识水平、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从中得到了培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实验、实际操作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并通过实际应用的练习,将课内外的知识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教学难点:在操作中探究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生: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师:学习面积单位有什么用?

生:测量面积。

出示长方形纸板。

师:要测量它的面积,你认为用哪个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如何测量它的面积呢?

学生选择合适的面积单位,测量长方形的面积。

师: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看到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测量操场的面积,教室的面积;草地的面积;等等,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去量,那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要寻找一种更好、更简便的方法来计算面积。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面积的计算。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的目的,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握好教学的起点,抓住生活中的几个场景,引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

师:请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长方形的面积和什么有关系?

(学情预设:根据学生对长方形的认识和理解,可能会出现这几种情况:和长有关、和宽有关,和长、宽都有关,和周长有关)。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唤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究知识的欲望,也培养了学生大胆探究,敢于猜想的精神)。

(三)、实践探究,合作交流。

师: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现在就请同学们带上老师温馨的提示踏上探究之旅。

出示导学提示:

1、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搭建3个长方形,完成实验记录表。

2、仔细观察记录表,你发现了什么?

3、尝试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实验过程及实验结论。

优质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教案(通用19篇)篇十九

教材先通过学生熟悉的背景材料向学生介绍南京长江大桥,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儿童已有的经验、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是学习万以上数的读写法的基础,从例题看,例4提供和创设更多的现实情境,让学生感受一万的大小和万以内数的特征。例5先出示小木块的直观图片,请学生观察,说一说图上有多少个小木块,是怎么发现的。然后试着在计数器上画一画(拨一拨),再读一读、写一写、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是怎么读的,怎么写的,最后填一填数的组成。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同时,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活动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建立自信心,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来源于生活,就要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经常遇到很多有关大数的知识,虽然这些概念往往是非正规的、不系统的、模糊的、但都为他们的学习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而从会场的人数到感知一千、一万粒黄豆,一千一万粒小正方体,最后延伸到楼房的高度、鹭江的宽度、大桥的长度以及山峰的高度。整节课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注重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与“数”交朋友。

1。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

2。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3、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万”的认识与数感的培养及接近整千、整万的数的数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问。

〈引导学生从身边情景,谈感受、估人数、提问题,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我今天来到这里,你有什么感受?

师:那你们来估一估今天会场上的有多少位老师?

师:刚才大家估的数都比一千怎么样呢?

师:那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一千大的数。

二、合作探究,认识新知。

(一)估豆子活动,认识一万。

1、先估测后参与感知一千粒豆子所占的空间。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引导学生先观察后估]。

师:你们想知道这里有多少粒吗?告诉大家有一百粒。刚才谁猜对了?估得真准。(拿出一大袋豆子)现在谁来估一估这一大袋又会有多少粒豆子呢?(很多学生举手)。

师:有没不同意见?(没人举手)看来大家都是这么认为的?我们估得到底对不对呢?下面就来验证一下,请九个小组的小组长带上一百粒的豆子上台倒入杯中。看,我这里有一百粒的豆子,将它倒入杯中,现在杯中有多少?(小组长继续倒)大家一起数,二百、三百……一千。

生:一百一百地数。

(板书:一百一百地数10个一百是一千)。

2、感知一万粒豆子。

(1)结合包装的豆子,经历数数活动认识“一千一千”数的方法,感受用“一千一千”数大数的必要性。

师:我将这一千粒一袋的豆子放入这大罐子中,如果每组都放进来会有多少呢?我们一起数一数。(师穿梭于各组之中,小组长陆续将袋子放入罐子里。)。

师:孩子们,刚才老师走了一圈,现在罐子里有多少粒豆子?

师:你们是怎么数的?

师:一千一千地数,大家都会数了吗?

师:看,这是什么?

师:我们一起来一千一千地数数到一万。

(电脑逐个出示数射线:

1000。

0一千二千三千四千五千六千七千八千九千一万。

师:刚才我们一千一千地数,数出了几个一千?10个一千是多少?

(板书: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2)、进行一千到一万以及一万到一千的数数,感知“万”的数数活动。

a、“一千一千”的顺数与倒数。

师:看来大家一千一千地顺数到一万一点困难都没有,那谁会从一万一千一千地倒数回一千吗?(生数)你们都想数一数吗?好,请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数,从一千开始一千一千地数到一万,再从一万开始一千一千地倒数回一千。

(活动后生互评)。

b、穿插“一百一百”的数,重点解决几千九百满十进一到整千的难点问题。

师:一百一百地数你们会吗?我们试试,从一千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二千,谁会?

师:他数对了吗?谁会从一千五百开始,一百一百地数到二千五百?

师:他数得怎么样?

师:在计数器上有哪些我们以前认识的新朋友呢?

师:我要在计数器上拨珠了,仔细看,这是什么数?

师:你能从九千五百起一百一百地数到一万吗?(师边演示生边数)。

师:九千九百后会是多少呢?看,九千九百再加一个百就怎样?

师:这个一该向哪一位进?千位进一后又会有什么变化?

师:那这时该向哪一位进?

师:这个万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新朋友。

(板书:万以内数)。

(3)结合具体事物让学生参与拿指定数量豆子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组成与分解。

师:孩子们,在生活中还有一些大数它既不是整千数也不是几千几百的数你会认识它吗?我。

们试试,在讲台上,我准备了10袋一千的豆子,10袋一百的豆子,10袋十粒的豆子和一些零散的豆子,我说一个数请一位同学来上台拿豆子,拿出多少呢?谁会?(板书:四千三百二十一)。

师:他拿对了吗?(对了)我这还有一个数,它可特别了,它会是谁呢?

(板书:九千九百九十九)。

师:你会拿吗?你打算怎么拿?

师:她拿对了吗?

师:哦,你有什么好方法?

师:现在我请大家观察屏幕上的数射线,你发现了什么?

师:我在这条数射线上看到一个数六千,你看到哪一个数?

师:它在六千的哪一边?

师:真好,你都能想到它们的大小关系了,你们还能看到什么数?

师:太好了,你能用不同的角度来看它们的关系。孩子们,接着我请你们闭上小眼睛,将这条数射线记在脑海中,睁开眼睛。你还能看见它吗?(电脑上的数射线消失)。

师:现在你能想到什么数?

(生各抒己见)。

(二)、体验感知“一万”

(1)感知“一万”字。

师:在我手上是一张的报纸,估估看,这样一面有多少个字。

师:想知道吗?怎么办?

师:你想怎么分呢?

师:好,看我先把它对折,对折,再对折,现在,有谁知道有几个字?

师:这样的一面报纸大约有八千个字。

(2)感知“一万”粒。

师:这有一个大正方体,它由多少个小正方体拼成?

师:有两个大正方体,会有几个小正方体拼成?

师:5个呢?(五千)一万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几个大正方体?

三、联系实际,发展数感。

(1)展示学生身边熟悉的生活图片,感知大数,培养数感。

师:孩子们,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电脑出示东方明珠)这是哪儿?去过吗?

师:它有多高?

师:是吗?(电脑出示)四百六十八米,他的知识面挺丰富的。四百六十八米有多高呢?我们的教学楼有多高?(大约20米)也就是大约23幢教学楼那么高。(生“哇”声一片)。

师:这没什么,还没有一千米呢,我带你们去看一座桥(电脑出示南浦大桥)这是哪里?

师:太著名了,它有多长?你总算举手,你说说。

师:你去过吗?有什么感受?

师:他用了两个很字来形容,如果我把南浦大桥立起来有多高?

师:有这么高的地方吗?

师:(电脑出示)你知道它有多长吗?

师:刚才那个同学说有多长?看(电脑出示)八千八百四十四米有多高?

师:你说得太好了,就这样大家想象一下有多高。

[评析: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对想象活动,有利于培养与发展学生的数感]。

(2)回归课堂升华认识。

师:今天这个会场坐满了,大约可以坐六千人,现在你们有所了解了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万以内的数。

(板书:认识)。

四、深化拓展。

数字游戏(作业)。

以一万元人民币的不同拿法,让学生感知万以内数的大小,深化理解万以内相邻计数单位间的进率,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

相关范文推荐

    最热医疗事故检讨书大全(17篇)

    检讨书的撰写过程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并对犯错误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检讨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尊敬的xx:我在10年x

    最新幼儿园膳食心得体会(汇总18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经历的反思和思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改进自己。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优秀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思路。

    实用高中学法指导心得体会(汇总13篇)

    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的轨迹,增强信心和动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参考和借鉴。

    最热民警个人年度总结德能勤绩廉范文(14篇)

    在总结范文中,要注意客观性和客观性,尽量避免个人主观色彩过重。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这些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和主题,

    精选医院半年工作总结会主持词(模板19篇)

    医院工作总结是对个人工作成果、团队协作、专业技能等方面进行概括和总结的重要方式。写医院工作总结时,可以借鉴以下范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让自己的总结更有条理和逻辑性

    热门教师的角色的心得体会和方法范文(16篇)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工作经验的精华,可以为教育教学的改进和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在这些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中,作者不仅分享了教学成功的经验,还提出了自己在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专业幼儿园电路培训心得体会总结(汇总18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培训后的一次再次思考,是对自己学习效果的一种检验。以下是一些写得很好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示和借鉴。安全教育工作一直是幼

    2023年幼儿园督导方案(汇总18篇)

    编写计划书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都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我们应当认真对待。最后,希望大家撰写出高质量的计划书,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坚持扶持和整治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和

    最优食堂涨工资申请书(模板17篇)

    更多申请书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表明求职意向的文件,它应该能够准确地描述我们的工作经历和技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更多申请书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申请书写作提供一些

    最热番茄炒蛋的心得范文(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梳理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进而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出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