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励志小故事(通用8篇)

时间:2024-12-19 作者:储xy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爱因斯坦励志小故事篇一

爱因斯坦十六岁那年,整天都和一群不爱学习、贪玩的孩子在一起玩耍,导致他的功课越来越差,甚至还有几门功课不及格。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爱因斯坦拿着渔竿正准备和那群孩子一起去钓鱼,他的父亲拦住了他,说:“孩子,你整天只知道玩,还有几门功课不及格,我和你的母亲很担心你的前途。”

爱因斯坦不以为然地回答父亲说:“没什么可担心的,你看他们的功课也不及格,不是照样天天玩吗?”

父亲充满关爱地对爱因斯坦说:“孩子,你千万不能这样想。我给你讲一个寓言故事吧。有两只小猫在烟囱旁边玩,一不小心,两只小猫一起掉进烟囱里了。它们好不容易才从烟囱里爬了出来,两只小猫互相望了望对方,一只小猫脸上沾满了烟灰,而另一只小猫的脸上却干干净净。干净的小猫看见满脸烟灰的小猫,就以为自己的脸也弄脏了,于是赶快跑到河边洗脸;而那只满脸烟灰的小猫看到干净的小猫,以为自己的脸也是干净的,于是跑到其他地方玩去了,结果吓得其他动物四处逃窜,以为见到了妖怪。孩子,我们不能把别人作为自己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

爱因斯坦听完父亲的话以后,非常羞愧地放下渔竿,回房间看书了。

只有自己当自己的镜子,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超越自我。

爱因斯坦生平简介

爱因斯坦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父母都是犹太人,父亲赫尔曼·爱因斯坦是一名不太成功的商人,母亲波林·科克是一位钢琴家。五岁时对袖珍罗盘着迷,六岁开始练习拉小提琴。爱因斯坦出生后的第二年,1880年全家迁居慕尼黑。1894年,又全家迁至意大利米兰。尽管爱因斯坦的语言能力不是很好,但爱因斯坦在就读小学和中学时,是一个顶级水平的学生。随着爱因斯坦的长大,他在数学方面表现出特别的天赋。

1895年,爱因斯坦来到瑞士苏黎市投考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他的数学和物理考得很不错,但其他科目没有考好,该校校长赫尔岑推荐他去瑞士的阿劳州立中学学习一年。在阿劳州立中学学习的这段时光中使爱因斯坦感到快乐,这所学校的信念“概念思考是建立在‘直观’之上的。”完全符合他的需求。1896年,爱因斯坦进入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师范系学习物理学,学校里的物理教授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韦伯(heinrich friedrich weber)很讨厌爱因斯坦,曾对爱因斯坦说:“你很聪明,但有个缺点,你听不进别人的话”,爱因斯坦的女友米列娃·马利奇时常与韦伯教授冲突,她指责他对爱因斯坦不公平,1899年6月,爱因斯坦在实验室引起一场爆炸,手部严重烧伤。1900年毕业,没能如愿留校担任助教,只能靠当“家教”维持生活。1901年取得瑞士国籍。1902年在大学同学格罗斯曼(m. grossman)的父亲协助下,被伯尔尼瑞士专利局录用为技术员,从事发明专利申请的技术鉴定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开展科学研究,于1905年在物理学三个不同领域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特别是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和光量子论的提出,推动了物理学理论的革命。翌年1月15日,以论文《分子大小的新测定法》,取得苏黎世大学的博士学位。

爱因斯坦励志小故事篇二

十六岁时爱因斯坦仍然整天和一群调皮贪玩的小伙伴在一起,一个星期日,他正准备和那群小伙伴去河边钓鱼,母叫住了他,满腔慈爱地说:“孩子,你整天贪玩,使得功课不佳,我和你爸爸都为你的前途担忧啊!”

“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罗伯特和杰克成绩也不好,不也是天天玩吗?”爱因斯坦说。

“话可不能这麼说啊!妈妈知道你喜欢听故事,我给你讲一个吧! “从前,有两只可爱的小白猫在屋顶上玩。玩著玩著,其中一只猫抱著另一只猫从烟囱里溜了下来。等它们爬出来时,一只猫很干净,另一只猫却很脏,你知道谁会去洗澡吗?”

“当然是脏的那只小白猫啦!”爱因斯坦马上答道。

“恰恰相反,因为那只脏的小白猫见同伴是干净的,以为自己是干净的,所以,他不会立即去洗澡,甚至还四处乱逛,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白猫回家一照镜子,才发现自己又脏又丑。”

讲到这,母亲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当自己的镜子,你就会像那只肮脏的小猫一样犯同样的错误。”

听完母亲的话,爱因斯坦满脸羞愧,急忙放下鱼竿。从此,一心一意努力读书。

爱因斯坦励志小故事篇三

爱因斯坦出席了一次为他举办的正式宴会,男宾都打领带,女宾都穿裸肩的礼服。

他的太太因感冒未曾参加,见爱因斯坦回家,就急忙询问宴会的情形。

于是,爱因斯坦告诉她,今晚有哪些著名的科学家出席了。

太太打断他的话,问:“不要管那些,你告诉我太太们穿的什么衣服?”

“我可真的不知道,”爱因斯坦认真地回答,“从桌子以上的部分看,她们没有穿什么东西。而在桌子以下的那部分,我可不敢偷看。”

1930年,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书名叫做《100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

爱因斯坦闻讯后,耸耸肩道:“100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只一个人出面也就足够了。”

一天,爱因斯坦在冰上滑了一下,摔倒在地。

他身边的人忙扶起他,说:“爱因斯坦先生,根据相对论的原理,你并没摔倒,对吗?只是地球在那时忽然倾斜一下?”

爱因斯坦说:“先生,我同意你的说法,可这两种理论对我来说,感觉都是相同的。”

一个爱说废话而不爱用功的青年,缠着爱因斯坦要他公开成功的秘诀。

爱因斯坦厌烦了,便写了一个公式给他:a=x+y+z。

爱因斯坦解释道:“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劳动,y代表正确的方法……”

“z代表什么?”青年迫不及待地问。

“代表少说废话。”爱因斯坦说。

爱因斯坦的二儿子爱德华问他:“爸爸,你究竟为什么成了著名的人物呢?”

爱因斯坦听后,先是哈哈大笑,然后意味深长地说:“你瞧,甲壳虫在一个球面上爬行,可它意识不到它所走的路是弯的,而我却能意识到。”

爱因斯坦被带到普林斯顿大学他的办公室那天,有人问他需要什么工具。

“我看,一张书桌、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铅笔就行了。啊,对了,还要一个大废纸篓。”他说。

“为什么要大的?”

“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扔进去。”

一次,群众包围了从德国移居美国的爱因斯坦的住宅,要他用“最简单的话”解释清楚他的“相对论”。当时,据说全世界只有几个科学家看得懂他关于“相对论”的著作。

爱因斯坦走出住宅,对大家说:“比方这么说——你同你最亲的人坐在火炉边,一个钟头过去了,你觉得好像只过了5分钟!反过来,你一个人孤孤单单地坐在热气逼人的火炉边,只过了5分钟,但你却像坐了一个小时。——喏,这就是相对论!”

爱因斯坦励志小故事篇四

爱因斯坦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演讲时,给听讲的学生出了道题。

他说:“有两位工人,他们同时从烟囱里爬了出来,一位是干净的,一位是肮脏的。请问他们谁会去洗澡?”

有学生立即回答:“当然是肮脏的工人会去洗澡。”

爱因斯坦反问道:“是吗?干净的工人看到肮脏的工人,他会认为自己身上一定也很脏;而肮脏的工人看到干净的工人,可能就不这么想了。我再问问你们,哪个工人会去洗澡?”

接下来有学生马上回答说:“干净的工人会去洗澡。”

在场的所有同学一致点头,都认同了这一答案。

爱因斯坦笑着说:“你们又错了,理由很简单,两个工人同时从烟囱里爬出来,怎么可能一个是肮脏的'而另一个却是干净的呢?”爱因斯坦接着说:“其实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尤其是你们这些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受着相同教育、学习又都非常努力的年轻人,你们之间的知识差异更是微乎其微。有的人之所以最终能脱颖而出,是因为他们没有因循前人的足迹。而要想做个与众不同的人,就必须跳出习惯的思维定势,抛开人为的布局,敢于去怀疑一切。”

爱因斯坦环顾了一下四周,继续说:“‘世上没有绝对的真理’,这就是我要对你们说的所有的话!”

爱因斯坦励志小故事篇五

正像历史学家认为17世纪下半叶是牛顿的时代那样,人们常把20世纪的上半叶看成是爱因斯坦的时代。因为他的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几乎整个20世纪物理学的创造历程,都有他的巨手在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人们常说,爱因斯坦是天才。他当然是天才。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爱因斯坦所以取得伟大的成就,主要是因为他无限勤奋,是因为他符合时代要求,不倦探索,敢于创新。

爱因斯坦不但无限勤奋,他还是一位不受传统观念束缚、敢于冲破禁区、创立新说的伟大科学家。他敢于并且善于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不倦探索。

当然,这首先是时代的要求。爱因斯坦生活的时代,特别是在他科学思想最活跃、贡献最多的20世纪初,是科学思想新旧交替的时代。就在绝大多数人向经典物理学顶礼膜拜的时刻,一连串“挑战”却接踵而来。在平静而晴朗的物理学太空中挂着两朵乌云:一朵和黑体辐射实验有关,另一朵和以太漂流实验有关。另外,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也有力地冲击着经典物理学的大厦。爱因斯坦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涌现出来的闯将。

爱因斯坦还在少年时代,就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追赶光线的人;关于光线的想法引出了狭义相对论。他又设想:假如吊索断了,一架升降机坠入深谷,里面的乘客会有什么感觉;这个想法导出了广义相对论。科学理论的发展,不是拆了旧房盖新房。它像登山一样。创立一个新理论就像登上一座高峰。视野扩大了,原来隐蔽着的东西被发现了。原有的理论仍然历历在目,只是显得小了,成了广阔视野中的一小部分。他在登上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的高峰以后,没有满足,没有停顿。他环顾四周上下,看到宇宙间无比壮丽的景色,拍拍身上的尘土,又准备攀登新的高峰——统一场论。这是相对论的第三阶段。他希望把引力场和电磁场统一起来,而且希望这统一的场能够解释量子力学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爱因斯坦最反对这样的科学家,他们“拿起一块木板,寻找最薄的部位,在容易钻孔的地方,钻上许许多多孔”。他把自己的“钻头”,对准统一场论上最厚最厚的地方,希望把电磁力和引力统一起来,给物质结构一种统一的解释。他也知道统一场论不会在自己手里完成。可是他认为,“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科学史只写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之前探索道路,发现‘此路不通’的失败者统统不写,这是很不公平的。那种证明‘此路不通’的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就让我来做吧。”他给比利时王太后伊莉莎白的信里是这样写的:“留给我的事情是:毫不悯惜自己,研究困难的科学问题。那个工作迷人的魔力,将持续到我停止呼吸。”爱因斯坦是这样写,也是这样做的。他在神圣的好奇心的驱使下,又勇敢地深入探索宇宙。他探索了几十年,直到最后一息。他在生命弥留之夜,在医院的病榻旁还放着一叠统一场论的未完成稿,准备翌晨醒来再继续演算。爱因斯坦对统一场论的探索,正是他一生追求真理的那种毫不气馁的热情和顽强性格的写照。

爱因斯坦励志小故事篇六

从前的我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做什么事都不会为它人找想,所以从前的我很少有朋友,可现在我再也不是从前那个自私自利的小女孩了,现在的我变的乐观开朗,身边也多出了几个朋友。有人问我为什么变了,我告诉他我是因为爱因斯坦的故事改变了我。

爱因斯坦出生在柏林的一个家庭,他有一个父亲,一个母亲,还有一个名叫玛丽的妹妹,爱因斯坦上小学的时候,曾因为是犹太人,而被学校中的孩子们的侮骂,当时的种族不公平的事很长见,可爱因斯坦没有因为种族不公平的事而不上学,他更加努力的学习,当他长大后来到了德国的一所学校当教授,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可这时有些教授不相信他,嘲笑他说说他是一想天开,而爱因斯坦没有放在心上,总是虚心请教它人,从来不以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在学生的眼中爱因斯坦总是已慈祥的的笑脸走进教室,在“法西斯”战争中,学习会委员中的很多教授都被抓起来,其中有很多都是从前嘲笑过爱因斯坦和侮骂他的教授,可爱因斯坦没有笑他们,而是想尽办法救出那些教授。而且爱因斯坦晚年的时候,生了重病,有一位他的朋友来看他,他带着生病的身体下楼去接朋友。

爱因斯坦让我明白了,做人要心胸宽广,不能小肚鸡肠,也让我明白了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不要在意它人的不良言语,也要开朗生活,不要因为它人,让自己不开心。

爱因斯坦励志小故事篇七

有个富家子弟特别爱吃饺子,每天都要吃。但他又特别刁,只吃馅,两头的皮尖尖就丢到后面的小河里去。

好景不长,在他十六岁那年,一把大火烧了他的全家,父母急怒中相继病逝。这下他身无分文,又不好意思要饭。邻居家大嫂非常好,每餐给他吃一碗面糊糊。他则发奋读书,三年后考取官位回来,一定要感谢邻居大嫂。

大嫂对他讲:不要感谢我。我没有给你什么,都是我收集的当年你丢的饺子皮尖,晒干后装了好凡麻袋,本来是想备不时之需的。正好你有需要,就又还给你了。

大官思考良久。

有一个有名的三八理论:八小时睡觉,八小时工作,这个人人一样。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是在于业余时间怎么渡过。时间是最有情,也最无情的东西,每人拥有的都一样,非常公平。但拥有资源的人不一定成功,善用资源的人才会成功。白天图生存,晚上求发展,这是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

返回哲理类励志小故事

《励志小故事》之老虎来临时

爱因斯坦励志小故事篇八

人们最开始对励志故事真的渴求不多,因为没人有往上层前进的动力,生活的信念往往都来源于与周围更糟糕的人的对比,别人家的苦难史往往能实现周边群众的幸福史。当然,幸福是相对的。所以全民幸福小康的方法很简单,保证每个小区都有一家特贫户就行了。

有人说西方的历史是商业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是官场政治的历史。在政治书写的历史里,人们通过科举获得附庸上层的机会,那时候不需要什么励志故事,就算是有,不过是出门看到邻居牛二强壮的肌肉,就知道自己种地还不如人家努力;看到对门儿狗蛋儿眼睛越眯越小,就知道自己儿子八股不够用功。除此之外,都不好确定励志对象。

当中国加入到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人们有了更多的攀比对象,从此爬向高层的途径越来越多。虽然曾经有过很多途径,但无非是倒卖鸡蛋还是倒卖菠菜的问题,现在除此之外,还可以倒卖光盘,其他的就更不用说了。于是在媒体的追捧下,热门行业的精英成了众人膜拜的对象,他们那坎坷的身世让人敬佩,每个人都有一部电视剧的履历,相比之下,我们的经历似乎只有《话说长江》的长度,丰富点的也不过多出个《再说长江》,再长,加一起也没有十集。在过了这个疯狂时期后,人们更理性地看待励志英雄们,进而发现,他们的经历无法复制,但学历可以复印。名气没法较量,但名片却能批量生产,从此这片土地上增加了很多教授和儒商,谁的头衔都敢印成某某设计师某某总监,这一点,从各大理发店剃头匠的铭牌上就可见一斑。

事实证明,我们需要头衔来获得自信,也需要励志故事来获得能量。即便很多东西有水分有下三滥的招数,但还是有办法减少自己被诋毁的可能并且永驻人们心头——像乔布斯一样挂掉。

对于励志故事,我一向保持回避,因为有一点很确凿:说得出口的大都是发挥不了作用的。有些东西在于天赋,有些东西在于际遇,有些则在于手段,你在励志故事里看不到这些,看到的都是升华后的精神修炼,事例化的儒释道,光明化的厚黑恶。出版社能给你的,只是一本崭新的书,有用的东西,没有你磕磕绊绊的实践,领会不了。可无论现实是怎样,这都是商业历史到来的必然症状,在西方媒体抨击中国不坚守传承世代“仁爱”的时候,西方国家也已经将自己传承的“契约精神”糟蹋得不成样子。

在这段时间,我努力调整,为自己找到一个励志的偶像,如果不做得彻底一点,那我永远都不会迈出下一步。可很多事不尽如人意,我总是无意中看出励志故事的无力,同时感叹励志偶像们是如何做得如此决绝。

最近我接触到了一个老年人团体,他们能聚到一起只有一个原因:他们都是失去了儿女的老人。他们在一起互相安慰,组织活动,能姑且忘记自己的孤单。虽然这种无私纯洁得让人感到不安,但确实发生在了这个特殊年龄层。在他们当中,有的子女是车祸,有的是天灾,有的是自杀,有的是医疗事故,有的是冤案。在这其中的共同点是:所有去世的儿女年龄均在三十左右,所有医疗事故和冤案以及同类事件,都未得到解决。可悲的是,一对领着三百块低保的老人对我说,仅在他们武汉市,这个团体就已经相当可观而且在不断壮大。

他们其中很多人都接受过媒体采访,在采访中也表达了自己的愤慨,要求法律给自己的子女一个交代,每次录节目都老泪纵横,可每次播出时会看到一切要求伸张正义的言论都已经被剪辑。最终,心声就永远只能是心声了。

其实这群老人这次外出的任务是表演舞蹈,来告诉大家,虽然儿女已故,但自己仍然要坚强地活下去,他们本身扮演的是励志英雄的角色,他们着实有强烈的生存欲望,语言又有鼓舞人心的气势,能让人们充满奋斗的动力,可细看每一位老人背后,都没有可拿来励志的东西,当舞蹈结束,回到家里重归安静,生活的磨难还在继续,温饱的担忧依旧困扰,一个大叔说,我没有奢望生活有多好,我只是在想,等我去世的时候,谁来给我送终。

无论有没有人来送终,毫无疑问,他们的积蓄已经买不起当下的墓地。

涉及到死亡,你已经无法用公平与否来衡量,因为连生命权都没有,任何延伸都是空谈。抛去死亡,看看或者的长者,依旧是励志故事所掩盖不了的伤痛。

今天又是我们南广学生参加人大代表选举的日子。无意中发现这件事跟励志故事有那么多共通之处。投票几乎就成为了大多数民众的励志故事,选举权成了多数人追求民主的膜拜偶像。殊不知,在一个非法治非宪 政的国家里,民众真的什么都不是。就像我在qq群里做的这样一个比喻:

一辆大卡车,面对弯曲的胡同和长安街,选择了进胡同,宽度刚刚合适,一直走啊走,往前开有可能会蹭坏了车,但无论如何都会过去,但想倒出来,重新选择长安街却很难,倒过车的人会知道有多难,副驾驶很着急,但无论谁上去开,都会被卡着,最后大家合计了一下,做出了一个“合理”的决定:为了减少倒车增加的磨损,所以必须往前开。回头想想,要是第一步走对了的话,还选择个鸟,除了汽油,什么开销都没有。

这样一个时代,调头真的很难。民主对于民众来说,需要健全的思维和明辨是非的能力。但对于精英层来说,需要舍命的勇气和舍利的决心。而现在恰恰是只能靠精英的时候。前者想大达到要求很简单,简直是人人如此。后者,想达到要求几乎不可能。所以,选举权也就是一个励志的偶像,无论08戏文班的票是不是09戏文班代投的,意义都不大。

成长是被迫的,台面下的牢骚和思考不能阻碍我向更现实的社会人发展,而且从本心来说,以上言论我都没往心里去,就是很久没干点啥闲的,而且我真不悲观,便秘都有誓不为人的怨念,更何况身边的事都比便秘重要,那也应该允许我有比便秘的怨念更大的怨念。我是个正常人,真怕被看做反动分子和假装清高假装文艺范儿,装清高和文艺范儿最傻了我假装这个干嘛?而且我今年就转成正式党员了,这是我很高兴的一件事。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