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案的编写应当注重突出重点、明确难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教案摘要: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欣赏和表达音乐作品,通过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审美能力。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一
摘要: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和文学素养的最佳媒介之一。在高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过程之中,教师要更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主体创造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感和文化素质。
关键词:高中诗词鉴赏。
古诗词积淀着优秀的传统民族文化。在语文诗词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汲取古代文化的精华,涵养心灵。高中古诗词值得我们推敲的地方有很多,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才能使学生很好地领略古诗文的一些语言技巧,提高鉴赏诗词的水平。
一、在意境中体会诗词意象。
意象往往是学生选择分析诗歌的重要角度。意象教学即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作者所展现的情感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帮助学生辨明格律、品味诗词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多重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1.活跃思维,激发想象。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所在,读诗词,赏诗词,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诗歌的灵魂。例如,在《春江花月夜》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将作者描述的景致拓印在脑海: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作者用词精准、凝练,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品味、比较诗词的语言在听觉、视觉方面的美感,让学生沉浸在诗作中,激发他们的求索热望和乐学情绪。
2.在情境中感受意象。古语“一叶落而知秋”说的便是梧桐叶落。以梧桐写悲秋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例如,温庭筠的《更漏子》中“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明朝夏完淳的《卜算子?断肠》中的“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中国古典诗歌中的“雨打芭蕉”也像“梧桐夜雨”一样,令人愁肠百结,其苦之深、其愁之重可见一斑,无不营造出深入肺腑的感伤和无奈意境。
3.借助意象教学品味诗词意境,感悟审美情怀。例如,在讲柳永的《雨霖铃》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把握特定意象的内涵来理解作者的情感。“杨柳”“残月”“酒”“长亭”等意象烘托出了作者浓重的离别情:此一去,天涯相隔,前路迷茫,愁云惨淡,如此“相思”啊!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美的熏陶,审美情怀自然而然生发出来。
二、通过诵读体会诗词的言辞之美。
“诵”即指朗诵或吟诵,是审美主体感知古典诗词的最主要途径。通过朗读,学生可体会诗歌所蕴涵的超越时空的喜、怒、哀、乐,在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强化语感,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终身受用。
1.掌握古诗朗读节奏,读起来才能琅琅上口,音韵优美。例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体会诗词的感情色彩,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学生才能够理解寓藏在诗句中的思想感情。
2.配乐齐读,体会情感,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可以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例如,在教读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时,配上《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在朗读王维的《山居秋暝》时,配上一曲古韵十足的《高山流水》。学生通过品读诗词可以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诗词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具有演示方式生动形象、包含信息丰富等明显优势,可以为诗词鉴赏教学提供有效的帮助。学生对于诗词的学习感觉枯燥乏味,学习效率十分低下。而在语文课程中,古代诗词却是重要的学习内容,所以,教师要恰当、适量、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具体化,让古诗词重放异彩。
1.在诗歌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讲《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教师首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索再现古诗意境和内容的图片以及文字说明,并让学生介绍自己收集的信息和来源。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懂得搜集处理信息的方法和技巧,借助具体可感的画面去领会文字的内涵,真切地感悟到诗词意境的高妙。
2.实现创作者与欣赏者的情感交流,拓展训练学生丰富的形象思维能力。诗词鉴赏需要具有极大的想象空间,教师要在教学古诗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把诗的言外之意叙述出来,引发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理解内容的深层意蕴。
3.调动记忆内存,创设教学情境。例如,教授《金缕衣》中“劝君须惜少年时,劝君莫惜金缕衣,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等化理性为感性、化静止为形象,让学生感受到光阴如剑,懂得珍惜时光。
四、把握诗歌的语言风格。
鉴赏诗词的语言可通过整体性语言风格比较来进行。“一篇作品只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这句话点出了咀嚼、推敲的重要性。因此,要想在诗歌教学中培养高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就要强化诗词教学,强化诗词教学中的语言欣赏。
1.揣摩咀嚼,品味作品语言。例如,《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泪满襟”抒发的是杜甫的痛惜之心与壮志未酬之愤,通过揣摩咀嚼语言,我们可以准确表达作者当时的生活环境、遭遇以及当时的社会现实等。
2.语言是诗歌的载体,分析语言是进行文学鉴赏的重要环节。诗歌的艺术归根结底就是语言的艺术,要想深入到诗人的内心,必须细心品味诗歌中的语句。例如,李煜的《虞美人》用语平淡,但感人至深。因此,我们只有在语言文字上多下些工夫,才能够深入体察诗人的良苦用心。
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寻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让诗歌更容易走进学生的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积累,寻找规律,掌握技巧,有效提高诗歌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段正良,李绮.在古诗词教学中引导学生完成健全的人生设计[j].管理与教学,2008(27).[2]何晓燕.诵读?阐释?感悟?深化――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师,2011(1).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二
1、通过展现一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以及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2、学习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
教学方法:研读与讨论。
教学过程。
1、介绍作者背景,提供阅读情景(可由学生提供)。
亨利・戴维・梭罗(henrydavidthoreau,187月12日―1862年5月6日),美国著名作家、哲学家,著名散文集《瓦尔登湖》和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又译为《消极抵抗》、《论公民的不服从》)的作者。
梭罗出生于马萨诸赛州的康科德城,1837年毕业于哈佛大学。
梭罗除了被一些人尊称为第一个环境保护主义者外,还是一位关注人类生存状况的有影响的哲学家,他的著名论文《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影响了托尔斯泰和圣雄甘地。
1845年7月4日梭罗开始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试验,他移居到离家乡康科德城(concord)不远,优美的瓦尔登湖畔的次生林里,尝试过一种简单的隐居生活。他于1847年9月6日离开瓦尔登湖,重新和住在康科德城的他的朋友兼导师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一家生活在一起。出版于1854年的散文集《瓦尔登湖》详细记载了他在瓦尔登湖畔两年又两个月的生涯。
在不同时期,梭罗靠教书与务工过活。他曾经在他家办的.铅笔厂工作过,还发明了一种可以简化生产、降低费用的机器。
梭罗是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的学生和朋友,受爱默生的影响,梭罗也是一位先验主义者。
梭罗曾经旅行到过科德角(capecod)、阿基奥科楚科(agiokochuk)和缅因州的卡塔丁山(mt、katahdin)。其中的缅因州之行到过卡塔丁(ktaadn)、车桑库克(chesuncook)和培诺伯斯科特河(penobscotriver)的东支。梭罗因患肺病死于他的家乡康科德城,并被葬于马萨诸赛州康科德城的斯利培山谷公墓(sleepyhollowcemetery)。
2、阅读全文,讨论问题:
a、文章以“寂寞”为题,那么“寂寞”表现在哪里?(从文中找出)。
b、作者真的寂寞吗?为什么?(从文中找出)。
c、对于这种“独处”的生活,作者是怎样认为的,情感有变化吗?
e、文中对于大自然的描写有很多,作者用了何种修辞?(从文中找出)。
3、梭罗的这两年的独处生活,是想寻求一种生活方式。他不满当时的复杂生活,提出“人口膨胀”将导致“生活绝望”;他断言当时所谓之进步是不必要的,他声言我们往往由于手段而搞不清目标,为了达成目的而误用了方法;甚至断言原始人的生活在某种情况下比现实快乐而完满。
其实,这其中隐含着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你觉得梭罗是怎样认为的?
4、小结:
本文通过写“我”在山林独居的生活与感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即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作业:
大家都知道,梭罗毕业于哈佛大学,他没有像他的同学那样,去经商发财或走向政界成为明星,而是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在那儿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写作看书,过着原始而简朴的生活。他在世44年,没有女人爱他,没有出版商赏识他,生前在许多事情上很少取得成功。他写作,静思,直到得肺病在康科德死去。
美国梭罗博物馆在互联网上搞了这么一个测试,题目是: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共有467432人参加了测试,其结果是这样的:92.3%的人点击了“否”;5.6%的人点击了“是”;2.1%的人点击了“不清楚”。
你是怎么看待的?
板书:
远离城市自然为伴。
寂寞不寂寞。
(他人)(自己)。
交往人少偶客拜访。
热爱自然融入自然。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三
古诗词鉴赏板块第一讲分析诗歌情感主旨。
一、重点知识讲解。
1.山水田园诗:表达诗人对山水风景及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表达诗人不愿与黑暗社会/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品格。例:菩萨蛮。
王安石数家茅屋闲临水。单衫短帽垂杨里。今日是何朝。看予度石桥。梢梢新月偃。午醉醒来晚。何物最关情。黄鹂三两声。
【注】此词为王安石晚年罢相后回到金陵卜居半山时所作。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2.爱情诗:表达诗人对爱情坚贞不渝的感情及对爱情的追求向往之情。例:望月怀远。
张九龄。
3.军旅边塞诗:表达诗人渴望建功立业、对出征将士英勇豪迈气概的赞叹之情;
表达诗人对和平的渴望、揭露战争残酷,对士兵的同情之情;
表达战士思念亲人或妇女对远在边关的战士思念之情。例: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全诗的主题是什么?
杜牧。
5.送别诗:表达诗人的朋友亲人的不舍之情,及对朋友的期盼与鼓励。例: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古诗词赏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一词的词眼是什么?谈谈你的理解。
6.忧国伤时诗: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感叹之情,对时局动荡的担忧之情;
表达诗人对自身报国无门的忧愤之情。例: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岳飞。
7.咏物言志诗:诗人借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品质。例:菊花。
黄巢。
8.咏史怀古诗:诗人通过对古今盛衰的对比,表达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9.借景抒情诗:诗人通过对„„的描写,表达诗人„„的心境。例:登高。
杜甫。
二、课内诗词鉴赏巩固。
2古诗词赏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虞美人李煜。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山居秋暝王维。
3古诗词赏析。
锦瑟李商隐。
三、
高考提升训练。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岑参。
阅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
秋心三首(其一)。
龚自珍。
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漠漠郁金香在臂,亭亭古玉佩当腰。
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斗大明星烂无数,长天一月坠林梢。尾联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6分)。
4古诗词赏析。
咏素蝶诗刘孝绰。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映日忽争起,因风乍共归。
出没花中见,参差叶际飞。芳华幸勿谢,嘉树欲相依。
这首诗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
古风(其三十九)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白日掩徂晖,浮云无定端。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细想感情。(4分)。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四
1、把握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手法。
2、初步培养学生品味意境和情理的能力。
3、对作品进行比较性阅读。
【教学重点】。
理解《错误》中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
【教学难点】。
1、体会诗歌物中含情,情景交融等特色。
2、准确把握《错误》的情感和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的诵读,感悟诗歌情感意蕴。
2、比较性阅读:通过同一主体诗歌的比较性阅读,深刻理解《错误》的艺术特色。
【教具准备】。
cai课件,录像,录音机,多媒体投影。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提示】。
1、学生课前搜集资料:作者简介,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
2、学生利用所学的分析和鉴赏知识,反复诵读,并讨论体味诗歌的内涵。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学习《错误》这首诗歌,体会其优美深婉的意境,掌握比喻修辞手法刻画人物的写作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思妇闺怨,是中国传统诗词中历咏不衰的一个主题,而做得最多的又往往是须眉之士。他们或是以己度人描摹体恤女子情怀;或托物言志,抒发自己的失意与惆怅。思妇入诗,最早是从《诗经》中开始,《诗经·召南·殷其雷》中有“殷其雷,在南山之阳,何斯违斯,莫感或惶?振振君子,归哉归哉。”而入词则有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一千年后,台湾诗人郑愁予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短诗《错误》,今天我们就从内容、意象、结构等几个方面来解读这首诗。
二、教师范背《错误》,听录音,学生朗读。
三、分析。
1、内容分析。
思考:通过阅读,这首诗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
明确:描写的是痴情的女子在漫长的等待中一次次的希望又一次次的失望乃至绝望的故事。
这个故事又是通过什么来表现的哪?这就是我们曾学过的.意象。
2、意象分析。
明确:(多媒体展示)。
莲花(的开落)女子芳洁、封闭而又寂寞的心灵。
东风(不来)。
柳絮(不飞)。
跫音(不响)。
春帷(不揭)。
小小的寂寞的城。
小小的窗扉紧掩感情执着、专一。
青石的街道向晚。
3、结构分析。
既然短短90多字就有如此多的意象,如果不精心安排,只是随意的堆砌在一起,也不会有美的意境;也不会将女子执着专一的感情封闭而又寂寞的心灵描摹得如此的酣畅淋漓。所以我们来分析一下诗歌的结构,找一找诗歌的线索,试着将本诗的各个镜头按照正常的顺序来拼接一下,看一看郑愁予的时空转换艺术。
明确:本诗歌由纵横两条线索,是整个故事呈现环式结构。
横线——第一节两句是故事的结局,中间五句是对女子的漫长等待的想象,最后两句是写实。
纵线——从大景(广阔的江南)到小景(小城、街道、帷幕、窗扉和马蹄声)像从一条幽僻的小巷,从大的背景伸向寂寞的向晚的青石街道。
全诗按照:“实—虚—实”的思路来倒装的。
4、“错误”分析。
(1)我们先看一下“错误”产生的过程:(多媒体展示)。
制造者:女子制造者“我”
失之交臂漫长等待。
紧掩心扉、令有所盼可能是“归人”
无视“我”回眸难以停留,是“过客”
少妇眼中“我”是过客伤心、失望、绝望。
美丽的邂逅情节“达达的马蹄”带来美丽的期盼。
“美丽的错误”
(2)产生的原因:(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明确:因为“我”这“达达的马蹄”打开了“你”“小小的寂寞的”心,打开了“你”“紧掩”的心扉,“你”一定误以为“我”回家了,于是,一阵惊喜,一片欢心,然而,“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当“你”一旦意识到这一点时,“你”也许更惆怅,更痛楚吧!“惊喜”是美丽的,但却是虚无的。马蹄本身是美好的,它能带给那位女子以希望。所以这个错误的美丽,是种痛苦的美丽。但这种错误毕竟能给女子带来希望,总比什么也等不到要好,所以也可以说是美丽的。
四、课堂小结。
面对这样一位含蓄隽永、情深义重的女子,诗人抱愧和解释是“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读完全诗,它表面看是由于一场误会而引起女子心中的波动和失落。但实际上,这首诗在无形之中对千古吟唱的思妇主题做了一个男人最隐衷而又最诚实的回答。为什么千年以来女子“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从而“肠断白苹洲”?只因为她们所等待的男人在她们的生命流程中,多半是“过客”,而不是“归人”。
五、比较性阅读(多媒体投影)。
思考:下面都是“倚楼望归”的三首诗,郑诗与白、温、柳都沿用了“倚楼望归”的主题和意象,但给人的感觉又是迥异的,试着做以说明。
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最后借“月明人倚楼”一句兀现,令人怅然长叹,低回久之。
温庭筠《梦江南》。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柳永《八声甘州》。
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明确:在女主人公的处理上:白、温、柳词中,女主人公都以明确的倚楼姿态出现的,无论是“思”“恨”还是“肠断”,都是直抒胸臆,敞开心扉,但《错误》中的女子,郑愁予将其处理得十分的含蓄矜持,心理活动也十分的曲折微妙,层次跌宕,从而为全诗平添了富于古典气息的哀婉和惆怅。
六、课后作业。
1、课外阅读推荐。
《郑愁予诗选集》台湾志文出版社1988年版。
《新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版。
2、根据白词、温词、柳词及郑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写一篇《不朽的失眠》的抒情散文,不少于800字。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五
教学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体会本文的写作顺序。?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学习“雨”,积累好词语。
(板书:雨)。
师:哪位小朋友可以说说你看过什么样的雨?
生:大雨。
师:什么样的大雨,能描述一下吗?
生:……(师适时小结:狂风暴雨,并板书)。
师:还有什么样的雨,请你说。
生:……(板书四字词语)。
师:小朋友们知道真不少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记一记。
二、揭示课题,明确自学要求。
师:原来雨有这么多种,今天我们还要去见识一种边打雷边下的雨,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雷雨》。(展示课件)。
(板书:18、雷雨)。
生:齐读课题。
师:首先,老师要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请三位同学来读课文,其余同学认真听,听他读的对不对,尤其是我们的生字宝宝。(相机讲四个生字)。
三、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压、乱、垂”。
师:你们可真厉害,课文读得很流利。文中有三个句子比较难读,让我们来把它读好。
(课件出示三句话: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2、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3、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注:压下来中的“来”读轻声;垂下来中的“来”读轻声。
四、分清文章结构。
师:为什么老师要这样安排他们读课文呢?快速地默读课文,看谁能发现这个秘密。
(学生读课文,思考问题)。
师:发现了什么?
生:第1-3自然段是雷雨开始的时候。
师:那时雷雨还没有下,就是雷雨前的景色。
(板书:雷雨前)。
生:4-6自然段是雷雨中的景色。(板书:雷雨时)。
生:7-8自然段是雷雨后的景色。(板书:雷雨后)。
师:你看多会说啊!真会动脑筋。
五、学习“雷雨中”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幅挂图,这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出示图片)。
生:雷雨中。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听到了下雨的声音。
师:雨声是什么样子的?你能把它读出来吗?
生:……。
师:这里为什么用了3个“哗”?该怎么读这三个“哗”?
生:“哗”是表示雨的声音,用3个“哗”字让我体会到雨下得又急又大。
师:说得真好!这里的3个“哗”字应由轻到重地读,读出当时雨下得大而且急。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句话。(齐读)。
师:这是听到的,看到了什么?
生:“往窗外看去,树哇,房子啊,都看不清了”。
师:为什么会看不清了呢?
生:因为雨越下越大,所以外面的风景都很难看清楚了。
师:那我们该怎么读好这句话?(男同学读)。
生:……。
生:不能减去,因为写出了雨是慢慢慢慢变小的过程,而不是突然就停下来的。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声音也会(生:慢慢变小)。
师:我们请女同学来读一读。
师:雷雨下得是有变化的,你能不能把它的变化读出来?先自己试一试,再来读给大家听听。
(板书: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地小了)。
六、学习“雷雨前”
(1)压下来:
生:“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师:哪位小朋友把小手借给老师来压压?仔细地看老师的动作,你要顶住哦。
师:说说你的感觉?
生:……。
生:很重。
师:读出来(学生个读)。
师:这读得怎么轻飘飘的啊!再尝试下。比原来重一些。(再读)。
师:你是天空中的第一片乌云,再来一片乌云吧。(学生个读)。
师:压得多低啊,都快碰到头顶了。再来一片乌云吧。谁再来?
(举手人多)举手的小朋友站起来,我们一起读。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六
《雷雨》(节选)是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因为其中包含着太过复杂的人性,也是中国现代戏剧史上一部颇多争议的作品。而课文仅仅节选了第二幕,不利于学生完整的了解、感受其中的丰富内涵。而只是由老师来介绍前后关联、人物关系,似乎又缺少一些直观的感受。在上选修课时我发现通过播放影视片段的方法,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讨论的积极性。因此我决定在教学《雷雨》时也尝试着采用播放《雷雨》影片这种教学手段。在备课时我设计了四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作者和作品的相关信息。第二、三课时播放《雷雨》影片,第四课时请学生就第一节课所布置的问题,结合自己看电影的感受,来展开讨论。并将自己的看法写成作文,作为课后作业。
在备课组会议上,我介绍了自己初步的构思,大家一致认为这种学习方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引发他们自主的思考和学习,但也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一旦没有设计好课堂,缺少问题的引导,就无法促使学生在欣赏的基础上更深的思考作品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再一次通读了《雷雨》全剧,设计了教学思路:
首先,把对作者和作品的介绍融入到当时的现实背景中,侧重于环境对作者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特点。同时尽量减少对剧中人物的性格、结局等的介绍,以免产生先入为主的印象,影响了学生的自主思考。
其次,围绕周朴园在课文中的表现设计问题。
采用这种教学方式的关键是确定这篇课文讨论的主题。一个好的问题可以最大限度的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出最广泛的讨论,并在这讨论中挖掘文章的丰富内涵,加深对人性的理解。设计什么样的问题可以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呢?我考虑了很久。最先进入我的视线的是对《雷雨》主题的探讨,但很快又被自己否决了,因为作为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名篇,《雷雨》本身想表现什么主题,历来众说纷纭,在高中语文课堂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探讨或解决“《雷雨》的主题”这个问题。接着我把目光转向了对人物行为、性格的分析。《雷雨》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充满了矛盾、挣扎的人物形象,他们的遭遇和命运激动着人们的心弦,他们的言行、心理充分暴露了人性的复杂多变。那么谁能够在有限的条件下引出最广泛的讨论呢?考虑再三,我把注意力集中在教材所节选的这一幕;而在这一幕中,最可圈可点的莫过于周朴园这个人物形象,所以我决定了把这篇课文讨论的焦点锁定在周朴园身上,我定下的话题是:“说不尽的周朴园”。
最后,本专题的中心是“人性”,通过文学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人性的`丰富内涵,同时我试图联系现实生活,唤起他们的生活体验,使他们真正思考一些问题,特别是人性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为此我搜集了相关的一些新闻和学生的周记,准备在最后一课时抛砖引玉。
为了保证这堂试验课达到预期的效果,我还安排了一项调查报告作为预习作业,即阅读《雷雨》节选部分,写出最能引起你思考的问题。有近三分之二的同学选择了“周朴园对鲁侍萍究竟有没有感情?”“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愧疚是否是真实的”等问题。这说明我对课文把握的方向是正确的。接下来最关键的就是对周朴园这个人物的分析了。
把周朴园看作是一个“虚伪、残酷的资本家形象”的解读,在今天应该不是主流了,如教材的练习中就已经把“周朴园对鲁侍萍是否有感情?”作为一个可以辩论的话题,但这样的讨论仍然不够。如果不是或不仅仅是“虚伪、残酷的资本家形象”,那又怎么样呢?我们从中又可以读到什么?在这个问题上我引入了福勒的《小说面面观》中“圆形人物”和“扁平人物”的概念,即人物性格是丰富的甚至多面的,鉴赏作品不能满足于区别“好人”和“坏人”。
另外,周朴园明明三十年中对侍萍满怀思念与愧疚,但为什么一认出侍萍,就表现出那样一副嘴脸呢?仅仅用“虚伪”一言蔽之是不够的,那他这样做的原因什么呢?他是在努力维护着什么。周朴园在剧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的家庭,我自认是最圆满的,最有秩序的;我所教育出来的子女,我也自认是些健全的子弟。”这其实就告诉了我们,他一向以建立一个“最圆满、最有秩序的家庭”为已任,在家人面前保持着高大正直威严的形象。了解这点,我们不难想象到,一旦当年的侍萍今天又进入他的生活,对他的家庭、事业、名誉、地位等来说,将会造成怎样致命的影响。所以他一旦认出侍萍后,就只能做出我们所看到的那些事。
这里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周朴园的家庭生活是不幸福的,他与年轻的妻子繁漪连貎合神离都谈不上,与自己的两个儿子,也建立不起正常的父子感情。独自一人时,他经常深陷孤独寂寞,只能靠端详当年侍萍的照片排遣内心的空虚。这样一个不幸的家庭,周朴园为什么还要苦苦维系呢?我认为:周朴园维护的实际上是他所从属的那个阶层。三十年前他的确爱过侍萍,但为了所属于的那个封建家庭的利益,他抛弃了她;三十年中他对侍萍抱着的愧疚的感情,是真诚的,但不止是为着生死不明的侍萍,更多的是借此怀念少年时代,就像希腊神话中顾影自怜的水仙,透过回忆他怜惜的是现在空虚寂寞中的自己。少年情怀不过象一面镜子,照出了现实中更多的不如意,引出了他对不幸生活的自我哀悼。而相认后对侍萍冷酷无情,则是因为作为一名“成功人士”,他不能被他生长的阶层所抛弃,不能被原属于他的名誉、地位、财产等等抛开。它们已经象烙印一样,深深的刻到周朴园的骨髓里去了,他和他的阶级已经化为了一体,他就是这个所谓名门豪族的上流阶层,而这个藏污纳诟的上流阶层也就是他的全部。走到了这一步,周朴园对侍萍种种反复的举动也就不难解释了。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七
设计思路:
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述的比喻,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同时,落实重、难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二、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策略性知识。从必修教材整体模块安排线索看,第一册第二单元是古代叙事散文,第二册第三单元是古代写景散文,第三册第三单元是古代议论散文,第四册第四单元是古代传记,第五册第二单元是古代抒情散文。
《劝学》位于必修三第三单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感受古人的襟抱与睿智,体会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宝贵。同时要有质疑问难的精神,要大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提高思考能力和议论能力。
2.知识结构体系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朗读课文和梳理翻译课文的基础上对文章的论证方法和思想内容进行探讨,正如单元教学目标所要求的,阅读时要多琢磨文章立论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以及由此产生的说服力量。本节课就是要引导学生思考本文论证的特点。
3.课程标准分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文言文教学内容标准清晰的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诵读古典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本课就是通过对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文本进一步解读,从而学会举一反三,由课内到课外,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所面对的学生已步入高中学段一个学期,尽管他们基本具备了利用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对于文言文阅读,他们大多有畏难情绪,不感兴趣。他们思维活跃,表现意识和合作意识都比较强,对高中学段的语文学习充满了期待。他们不喜欢静态的知识讲授,更喜欢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训练置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思维状态,敢表达,爱表达,从而让学生热爱上语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荀子及其思想核心;。
掌握文言基础知识,包括掌握劝、见等实词的意义,积累通假字和三个文言虚词。
提高学生诵读和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态度的论述。
学习比喻、对比论证方法,提高围绕中心论点合理论证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教师讲析与指导归类,学生可以了解有关荀子的基本常识和掌握文言基础知识。
通过诵读学生可以纠正不良发音并培养语感,并养成诵读文言文的好习惯。
通过讨论学生明确并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应持的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及学习必须要做到积累、坚持和专一的道理。
引导学生端正对学习意义的认识,即要善于从学习中寻找快乐,要乐学、好学。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诵读并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议论文的基本结构以及学习本文比喻论证的方法,并学以致用。
2、教学难点:
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掌握全文比喻和对比论证的特点。
五、教学策略与教学手段。
(一)教学媒体的选择。
本课教学过程中利用幻灯片,录音机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简约实用。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
本节课以单元回归为导入前奏,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综合运用“问题探究”、“有意义的接受式学习”、“学案导学”“课堂教学的指导性策略”等教学方式方法组织教学。让师生在探究学习中增进与文本的默契感,从而使课堂呈现和谐的师生和生生关系。
【教时安排】。
用两课时教完。课前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初读课文。第一课时,重点弄通文字,初步理解内容。第二课时,理清层次,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并研究写作特点。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介绍作者,解题;。
2.正音正字;。
3.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4.翻译课文。
教学步骤。
导人新课。
用儒家学派的先贤孔子、庄子的学习理论引出荀子的学习理论。
一、知人论世、解题。
1.简介作者:(见导学案)。
2.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
劝:“劝勉”的意思。
繁体字“勸”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二、整体感知。
1.听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正音正字。
指导学生处理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给6个通假字、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点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学生对照注解,自读课文。教师巡回指导,发现学生不懂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2.翻译课文。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八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人物的性格特点。
【课时安排】四课时。
鸿门宴。
一、导入:
下面四副对联哪一幅是写司马迁的?
1)志洁行廉,爱国忠君真气节;。
辞微旨远,经天纬地大诗篇。
2)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人间疾苦,笔底波澜。
4)刚直不阿,留得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屈原、欧阳修、杜甫、司马迁。
二、作者及背景。
司马迁(约前145-前80或前135-前93)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史记》全书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的历史;是我国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本纪:叙述历代帝王的历史;世家:叙述贵族王侯的历史;列传:历代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迹;表: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书:记载典章制度,天文地理。作者基本上站在同情被压迫者的立场,在一定程度上嘲笑了封建社会的最高权威,鞭挞了贪官酷吏和土豪劣绅,同情并歌颂了农民起义的领袖和当时被社会所贱视的小人物;他写的一些人物传纪,不仅表现了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大部份有很动人的艺术力量。人物塑造形象鲜明,文笔简练朴素。其中也有许多思想性和艺术性高度结合的作品。
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
时代背景。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
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
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听完了课文录音,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第一段。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欲王关中”。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点拨]: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一个率真、火爆的汉子!
第二段。
1、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点拨]:第一件事,项伯夜访,“毋从俱死”。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不敢倍德”。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第三件事,会见项伯,巧于逢迎,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夜归说服项羽。第四件事,导致项羽上当。“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点拨]:“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土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通过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双方矛盾。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三四段。
1、学习课文三、四两段: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说说记叙了几件事。
[点拨]:第一件事“刘邦谢罪,项王留饮”;第二件事范增举玦,“默然不应”;第三件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第四件事樊哙闯帐,“死且不避”。
板书:
刘邦谢罪,项王留饮,
范增举玦,“默然不应”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樊哙闯帐,“死且不避”
2、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点拨]: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点拨]: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项羽在刘邦来之前以“许诺”项伯“因善遇之”。因而在范增一再暗示他下令除掉刘邦时,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4、“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点拨]:“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5、司马迁为什么要详写鸿门宴上的座次?
[点拨]:
按古代礼仪,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相对,则为宾东向,主西向;长幼之间相对,则长者东向,幼者西向。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是最上位,范增南向坐,是第二位,再次是刘邦,张良则为侍坐。从座位可看出双方力量悬殊与项羽的自高自大。
6、“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点拨]: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九
1.本单元课文一篇选自《左传》、一篇选自《国语》、两篇选自《战国策》,它们都属于先秦历史散文,记事全面翔实,写人生动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2.本单元这些历史散文对当时的政治状况和社会生活作了广泛而又具体的记载,从不同角度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制度上的重大变革。但由于时代的隔阂,文中所记载的文化习俗、典章制度,现在的人们大都不熟悉,特别是有些文言词语音义变化很大,学习时会有一些困难。
3.本单元课文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如: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不计个人得失与安危,顾全大局、无私无畏的精神;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勇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国语》、《战国策》的作者(编者)情况、写作背景、文体特点以及“十三经”、“二十四史”等有关常识。
2。了解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的地理形势以及当时的风俗习惯、礼仪、典章制度、官职称谓、人物身份等有关知识。
3.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准确地掌握本单元中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音形义,能结合上下文揣摩某些词语的含义,能联系学过的课文,归纳多义词的义项。
4.了解并掌握本单元出现的四种文言句式的特点,掌握判断句、疑问句及宾语前置句的某种规律。
5.区别疑问句中设问与反问两种修辞方式的不同特点;了解比喻和委婉语的用法。
6.通过反复朗读,加强理解,背诵其中重点段落。
7.能够根据课文中的情节与对话,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并归纳其性格特征。
8.能够较准确地分析文章结构层次并能简要归纳各层大意,理解各层之间内在联系。
9.能够较正确地将某些文言句译成现代汉语。
10.能够学习古人,联系现实,古为今用,写出作文。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借助工具书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要注意积累文言文字词句的知识。语言材料方面古今变化较大,有些文词随着旧事物、旧概念的消失而不再使用了,比如古代一些典章制度及官职人称等,这些比较冷僻的词语学习对参照课文注释明白其意思即可,不必花费很大精力去记忆,有些词语意义虽未消失,但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或者已经换成另一个词语来表述,如《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修(长)”、“服(穿、戴)”“谓(说、对……说)”以及“公”、“君”等尊称。这类文言常用词是学习积累的重点。还有些词语古今意义没有多大变化,而现代汉语常作复音词语或成语中的一个成分,如“形”――形体、“容”――容颜、“衣”――衣服、“妻”――妻子、“朝”――朝三暮四等。要注意积累时应举一反三。
2.随时注意积累总结特殊文言现象:通假字、一词多义,要善于总结一般语法规律,从而掌握一些特殊文言句式。比如,文言文中的判断句、疑问句与现代汉语有何不同?在什么情况下文言句中的宾语常置于谓语动词前边?要摸索出一般规律,上升到理性认识。
四、单元教学设计。
1.本单元选人的课文,语言比较浅显,内容生动有趣,篇幅也不长,可以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与课文注释,自己串讲课文,教师只做重点、难点的点拨。
2.《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是教读课文,要求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以培养阅读能力。《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是白读课文,要求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个别段落。
3.比较阅读本单元的几篇课文,体会这几部历史著作在结构层次安排、人物形象刻画等方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4.如条件允许,可尝试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进课堂。如利用计算机网络发送对课文学习中重点难点内容的总结知识,发送要求进行比较阅读的典型文章,这样可大大提高课堂容量;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阅读后的网上作文,教师可进行单独指导,也可与其他同学进行网上交流,使课堂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也可把板书设计成幻灯片、实物投影,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十
课题:《诵读经典古诗弘扬传统文化》活动设计方案。
一、课前准备。
1、面向学生:高中学生。
2、学科:语文。
3、课时:2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让学生通过百度和学校图书馆查阅需要的相关资料。
5、教师课前准备:
一、活动目标。
(二)、理解本次活动的意义,能够正确流利朗诵经典诗词,用积累的古诗词说话,猜谜、运用。
(三)、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根据画意配古诗。
(四)、积累古诗词,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二、活动描述。
(一)、通过诵读的方式,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
(三)、通过欣赏精美的图片,根据画意配古诗,在渲染课堂教学氛围的同时,达到训练审美情趣的目的。
(一)、供教师使用的资源:语文教材、自制ppt课件;
(二)、供学生使用的资源:课本,课后收集积累的相关知识的电子文本、纸质资料,学生自制的课件,相关古诗文书籍。
(三)师生共同使用的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四、活动程序。
1)活动时间:两课时(共实施107分钟)。
(2)活动过程:第一课时。
首先进行活动前的思想动员,接下来进行活动准备,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教师建议学生充分利用学校的电子阅览室和图书室,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文学史上一些优秀的古代诗人和作品,并列出一份著名诗人和作品目录,让学生查找资料,小组分工过程中,遵从学生自愿和优势互补的原则进行分组,对资料按主题进行分类,组内推选至少5名代表对分类的资料进行简要说明,并对感兴趣的诗歌进行范读。诗配画组进行材料准备,诗歌朗诵组进行材料准备,整个一堂课,教师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科学分工,为下节课的活动成果展示做准备。第二课时(实施64分钟时间)活动展示: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利用优美的音乐《云水禅心》导入新课。
(教师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千百年来,灿若星辰的诗歌把中国文坛照耀得分外明亮。诗人们用诗歌诉说的一个个故事,至今为人们传唱;他们抒写的缕缕情怀,感动了代代的中国人;他们创设的种种意境,迷醉了古今多少读者。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今天,就让我们漫步在这个风光旖旎的古诗苑,去吟唱,去感动,去陶醉吧!
2、展示本次活动的七个环节。
(二)进行活动。
1.腹有诗书气自华——声情并茂诵古诗。
围绕主题,说出相应古诗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学生根据出示的诗句,说出下句,小组推荐代表回答,不会说的由小组其他成员作答,也可由教师提示作答。
运用之妙存乎心——诗苑漫步用古诗。
由来和含义:
抄报。(要求:充满诗情画意)。
3.尝试给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谱曲并演唱。(提示:可串谱,可请音乐教师帮助)教学过程流程图:。
五、活动评价。
设计思想:我将传统式单一的教学评价方式转化为多样化的教学评价,将评价的权利交给学生,再创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既能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又能培养他们用客观、辩证的方法判别事物的能力,同时也更利于教师掌握教学信息的反馈,及时调节改进教学策略。
1.评价内容:课堂表现评价、学习效果评价(课堂学习效果评价+作业)、小组合作评价2.评价方式: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和反思相结合(1)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表现给予肯定,也是一种自信心的表露。(2)小组评价:是指小组间的互相评价,具有促进小组合作的作用。
(3)教师评价:这里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以及小组完成的作品进行一个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注:在评价中应尽量采用描述性的方式,不应按分数给学生排队。
六、活动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进行活动环节时,有学生不能正确按要求作答,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帮助。
在作业环节中,有一项作业是尝试给自己。
喜欢的古诗词谱曲并演唱,为了让每个学生体验给古诗词谱曲和演唱的过程,在进行这次活动课之前,主动请求音乐老师利用音乐课的时间,教给学生谱曲和演唱的方法,保证让不敢向老师发问的学生都能有一个学习谱曲的机会。
本次活动中,我借助多媒体的形式,主要引导学生体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领略语言文字的美;也培养学生搜集古诗、诵读古诗、理解古诗、鉴赏古诗、品味古诗及运用古诗的能力;并通过此次活动,激发学生用多种艺术形式解读古诗词的热情,培养学生对中华诗词的兴趣与爱好,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化品位。在课堂教学中,教学一开始,便播放背景音乐《云水禅心》,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自然地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综合运用启发式、自我反馈式、竞争式、随机导拨式、自主学习等教学方法,提供学习资源,指导学生利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竞争等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使用多媒体直观教学,通过说话实现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参与和合作的精神,努力营造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快乐中自主地学习,教学效果很不错。
课前安排学生积累古诗文,通过练习说话和创新作业,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兴趣与爱好,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他们的文化品位,也培养了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生在课后兴致盎然的制作以古诗苑漫步为主题的手抄报,也有学生自主合作尝试给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谱曲,在年级内掀起一股热潮。当然,这堂课也有太多的不足:1.使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有部分学生没有把课堂学习做重点,而是在看热闹。
2.有个别学生课前准备不充分,积累的知识太少,课堂上不能跟上其他同学的学习进度,缺乏想象,课堂表现不够大胆,在课后创新作业时,敷衍了事,作业不认真,制作手抄报没有创新意识。
中华诗词文化的灿烂辉煌,感受古代诗词作品的丰富多彩,领略语言文字的美。
《古诗文朗诵》教学设计。
活动背景: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凝练的语言,和谐优美的音韵,让人徜徉其中而留恋忘返;其蕴含的人生这;哲理让人深思并引为箴言;其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光荣与骄傲。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更有责任继承这份优秀的文化遗产。
活动目的:
1、让学生感受古代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词汇。
3、通过活动,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古诗文、特别是识记古诗文的积极性。
活动地点:多媒体教室。
活动准备阶段:
(一)、让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诗或有关“莲”的一首诗,通过查找资料筛选资料,结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感悟,写一篇赏析性的文章。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四人小组的交流讨论,选出本组最佳文章交上来。老师把交上来的文章仔细评阅,选出较好的4篇文章,辅导这四位同学进行精心的修改,精心选择配乐,用心朗读朗诵,尽力为同学献上一道道精美的大餐。
(二)、辅导写赏析文章时,要求学生在深入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把握诗人写诗时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从几方面进行赏析:一是从诗的词语进行赏析;二是从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方面进行赏析;三是从诗文索运用的表现手法进行赏析。指导朗诵时,主要从停顿、轻重音、速度和节奏、语气停顿、形体语言等方面加以指导。而音乐的选择则应注意和谐协调。
活动过程:
二、请出第一位同学——柯立敏(《高山流水》的音乐响起)。
1、简介作者及诗歌创作背景。
2、朗诵《一剪梅》(李清照)。
3、朗读赏析这首诗的文章——《离愁难遣,情真意切》。
三、请几位同学评论。(老师在适当的时候也加入评论)。
学习目标。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十九首》,了解五言诗的特点。
2.体会《迢迢牵牛星》中叠词使用的妙处;学会分析诗歌的情感。3.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
1.学生根据资料简介作者: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退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使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2.诵读。
明确:驿站、断桥、黄昏、风雨。
4.这些意象给我们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为什么?
明确:孤芳高洁、坚强不屈的品格。
6.词的下半阙表达了梅的怎样的品格?从哪里体现的?
明确:抓诗眼、找意象、感意境、品语言、悟情感、赏手法来分析的。9.拓展。
你喜欢那种香草作为自己品格的象征?为什么?写一段文字表达。
作业布置。
背诵本词2.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结合自己的体会来欣赏诗歌。(难点)三﹑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2.出示教学目标。3.作品介绍,写作背景介绍。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这十九首诗没有题目,一般拿每首第一句作题目。诗作表现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对命运、人生的悲哀之情,艺术风格含蓄动人,朴素凝练。刘勰《文心雕龙〉称之为“五言之冠冕”,钟嵘《诗品》赞颂它“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浅和并不宽阔强化着见面的渴望,当然也就增加了见不了面的无奈。同样,在见面的阻隔只有“盈盈”一水时,“不得语”就差不多是不可忍受了。(4)本诗的创作目的是什么?(主旨)抒写了游子失志无成和思妇离别之苦,突出表现了中下层士子的不满不平,从一个侧面表现了东汉时期政治混乱、败坏、没落的时代面貌。
四、拓展链接。
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1.答案:牛郎织女夫妻分离2.答案:泣涕零如雨3.答案:动作情态。
补救清遗预设。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上湖中心小学少年宫经典诵读教案。
第一课时:品读赏析《菊花》。
诵读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积累相关的古典诗词,名句格言,有韵味地诵读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
2.通过多样的诵读方式来激发诵读的兴趣,增进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熏陶和升华。
诵读重点:品读悟诗情,熟读自成诵。
诵读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准备:一课时。
诵读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二、介绍作者,学习生字词。
元稹(779—831),字微之,唐代诗人。河南府(今河南省洛阳市)人。九岁能诗,十五岁明经及第。他与白居易共同开创浅切的新诗风,世评?元轻白俗?。他两人均曾企图以诗为救世之工具,共同致力于讽谕诗。其诗朴质深切,反映了广泛的现实生活。与此同时,他还遗有许多感伤性质的杰作。有许多歌咏元、白两人深厚友情的酬答诗。有《元白长庆集》。
三、学习古诗。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这句诗的意思是:一丛丛的菊花围着院墙屋舍开放,仿佛到了陶渊明的家。诗人围绕着开满菊花的篱笆流连观赏,以至不觉中太阳已西斜。这两句诗是写景,写菊花之多,使观赏者留连忘返,不知时间流逝。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不是人们偏爱菊花,是因为这种花开完后,就没有别的花再比的上它。(菊花是百花中最后凋谢的)这两句写了作者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四、再读古诗,体会意境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菊花》一诗,诗人描写了菊花的多、美以及自己偏爱菊花的原因,表达了诗人热爱菊花的深情,也赞美了菊花傲霜斗寒的高贵品质。
五、指导朗读。
秋菊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诵读目标:
1.引导学生阅读积累相关的古典诗词,名句格言,有韵味地诵读经典,积累名句,激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情操。
2.通过多样的诵读方式来激发诵读的兴趣,增进与作者情感的共鸣,使自己的思想得到熏陶和升华。
诵读重点:品读悟诗情,熟读自成诵。
诵读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出示课题,了解作者。
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二、古诗赏析。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三、小结。
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十一
一、教材依据: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雷雨》。
二、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教材配有两幅直观的插图,利用图文对照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感悟。教学中抓住这两方面,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利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符的教学情境,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本课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设计理念:雷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有着一定的生活体验。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犹如亲身看到,听到,感觉到雷雨的情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与此同时,进行图文对照,沟通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引导学生在体验、观察、阅读中感悟课文的内容,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热爱自然的热情。
教材分析:本文以简炼的语言,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夏日雷雨图。全文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清晰地展开陈述,三部分特征鲜明,写景细致逼真,引人入胜。激起了学生对大自然的深刻体验,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热情。
学情分析:到了二年级下册,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比较多的识字方法,能够独立认识一些新字。新课程倡导在生活中识字的理念也已经渗透到孩子的骨子里,他们无意或有意间识字能力不断提高,课外认识了很多生字新词。因此,开展小组交流识字,相互评价能够提高孩子的识字兴趣。而且二年级学生已经能说一段较完整的话,同时也积累了与本课有关的生活素材,生活中学生对雷雨并不陌生,这也是学习本课的有利因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2、会写本课生字,会认生字。
3、培养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方法与途径:
在课前通过观看课件,让学生对雷雨有形象的感受、体验;通过自学、互相交流让学生掌握生字;看图与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去感受雷雨前、中、后的不同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初步认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变化的特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五、教学难点:
能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培养观察能力和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课时: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出个谜语,看谁猜得又快又准。出示课件“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他。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你们猜出谜底是什么了吗?(雷雨)。
2、雷雨在夏季经常出现,你们注意过雷雨天气吗?雷雨天是什么样的呢?想进一步了解雷雨的特点吗?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出示从雷雨前、雷雨中到雷雨后变化的图片。)。
(看完后)请同学们说说自己的感受好吗?(有的说:雷雨前周围的景物变化得真快。有的说:雨下得可大呢!有的说:雷雨过后的景色真美!)。
3、有一位作者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文章的段落.
3、课文读完了,谁来回答老师的问题?
(课文共8个自然段,1-3段写雷雨前,4-6写雷雨中,7-8写雷雨后)。
4、读准字音。
刚才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连生字宝宝也被吸引住,要出来和你们见面了,跟他打招呼吧!(出示幻灯片)。
齐读——男女生分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5、记字形。
生字宝宝读准了,样子记住了吗?(出示幻灯片)。
压:一间工厂把泥土给压碎了。
垂:减一减,睡觉的睡减去目。
乱:舌头在嘴巴里乱摇。
(三)感悟课文。
同学们想不想欣赏雷雨的这三个不同的景象?
1、雷雨前(1――3自然段)。
(1)出示雷雨前录像:你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生回答乌云、大风、闪电)。
(2)出示满天乌云的照片,(你看到了什么样的乌云?)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来形容一下现在云的样子。
(有的说:无数的乌云,有的说:很厚的乌云,有的说:黑沉沉的乌云,还有的说:云很低……)。
咱来看看课文中怎么说?(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十二
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相关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2.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比喻的论证方法。
与资源整合整合学测相关文言文考点。主要学法。
与教法讲授法、讨论法、竞赛法、小组展示课前准备ppt音频教学实施过程(含评价)导入:
以《三字经》中所提到的“性本善”衍生到荀子所提出的“性本恶”,从而引出《劝学》这篇文章。
二、课堂检测(小组比拼):
1.通假字:輮、有、知、暴、生。
2.其他易写错读错字:中、砺、参、省、跂、臾、楫、跬、螯等。
3古今异义:博学、爪牙、跪等。
4本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三、学习本文的论证结构和比喻论证的方法。
采用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老师进行讲解的方法。
结构:分别论述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主要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
四、拓展训练。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十三
《荷塘月色》作于大革命遭受挫折的白色恐怖的历史时期,作为一位正直的、怀着满腔爱国热忱的知识分子,他无疑是极为痛苦而为祖国深感忧虑的。作者对荷塘月色的描写既表现了作者内心的压抑、沉闷之情,以及对黑暗现实和反动统治的强烈不满;也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的逃避,作者也正是想借淡月掩映下的荷塘景色,摆脱现实的烦恼,追求刹那安宁的心境;同时也体现了他追求美好、自由生活的理想。(钱谷融主编《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样的理解具有它的合理性,但是这样的坐实又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对这篇散文的误读。
作品中的“心里颇不宁静”既然没有明确说出是因大革命失败而来,就有多种可能,既可能原因在大革命失败,也可能原因在家庭琐事。总之,作者是想找一个“逃遁”之所。所以具有日常性的“日日走过的荷塘”、并不特别美的荷塘才会变得美伦美奂。这样的荷塘首先是自然的美,作者通过一系列的比喻、拟人都修辞手法,将自然的美与诸如“舞女”“刚出浴的美人”“远处高楼飘来的歌声”“梵阿铃”等联系了起来。荷塘之美被是清醇的,但是喻体却是艳冶的。在喻体与本体同时出现的表达方式,与其说是为了形容荷塘与月色,但同时也表现了艳冶的想象。但不管怎样,艳冶的梦想是在半遮半掩中表现出来的。接着作者进行了深度的时间性想象,即将想象由现实/荷塘引入历史和文化,写出历史上许多采莲的盛事来,直接地写出历史上与采莲有关的情事。先是写出皇家的采莲景况,引用了梁元帝《采莲赋》,写出“妖童媛女,荡舟心许”的热闹场景。但因为自己不是皇帝,而就是皇帝则事过时移,因此心里不免酸楚起来。于是又把自己放到平民的位置上写出民间采莲的情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迷恋过人头的莲花中,男女嬉戏,低头弄莲子相爱的场面。
无论是写现实中的荷塘的美,还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文本的总体指向都与娱乐有关。在写荷塘的现实部分,一系列的比喻,如“凡俄琳的歌声似的”“刚出浴的美人似的”,很显然是个体的欲望呈现。就是写历史上采莲的盛事,所想到的也都是与情爱有关涉的,如“妖童媛女,荡舟心许”和“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历史上的情事,使“我”心旷神怡。即使意识到现实/今的逼迫,但也不想回到现实。
但就在他反复咀嚼“弄莲子”,细诉内心“爱子”的心意的时候,突然到了家门口。因为是如此的沉浸,以致忘却了现实,而当现实突然出现的时候,所以吓了一跳,因此文中才有“猛然抬头”之说。一切的爱情想象,面对这现实中熟睡的妻子――家庭以及家庭道德责任的时候,都不得不烟消云散。所以说,这篇散文实际上是作者的艳情想象,一场士大夫的艳梦。
这部写了士大夫艳情白日梦,但是这样的梦想又总是被现实所搅扰。这就形成了朱自清散文的既放纵/想象又约束/现实之间的振荡文本结构,既以谨严缜密的结构约束放纵想象的文本形式。在这篇《荷塘月色》之中是如此,在另外一篇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也同样表现出来。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十四
教学目的:
1.积累词语并掌握成语的用法,语文教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2.理解作者是如何认识论述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的。
3.作者采用大量例子来阐明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是如何处理详略关系的。
教学重点:教学目的2、3。
教学难点:综述文章的写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自读研究学习法。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讲一个神话故事,如《精卫填海》《开天辟地》《夸父逐日》等,引入:这就是最早的小说。今天我们来看看《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二.词语积累:
1.注音加点字:
a.翰藻(han)记载(zai)概括(gai)。
b.脉络(mai)稗官(bai)粗糙(cao)。
c.意蕴(yun)纯粹(cui)妍媸(chi)。
d.高寀(cai)神佛(fo)敷衍(yan)。
2.解释成语:
应运而生千锤百炼有血有肉明镜照物,妍媸毕露心惊胆战大快人心权倾一时。
3.试用一句话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本文纵横交织,完整地阐述了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及其规律。
三.阅读课文第一部分后回答问题,然后填表。
1.作者是按照什么来给古代小说分段的?分几个阶段?
提示:按照小说的体裁特点。分五个阶段:神话传说;志怪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演义小说。
2.这些小说形式现在已经消失了吗?
提示:古代小说的原有传统并没有也不可能消失,这些形式自然还存在,特别是民间。
填表:
朝代发展阶段体裁特点例子。
魏晋南北朝以前起源神话传说《穆天子传》《山海经》。
魏晋南北朝发展志怪志人。
唐成熟传奇小说《长恨歌传》《李娃传》。
宋元继续发展话本小说《三国志平话》。
明清顶峰演义小说、创作小说四大名著。
四.阅读第二部分。
1.作者一共总结出几条规律?是怎样阐释的?
提示:四条规律,即中国古代小说是来自民间的;史传文学对中国古代小说影响很大;古代小说创作立足于现实;受封建文化的摧残,发展极为艰难。对每一条规律作者都有例子分析阐明。
2.作者为什么对第三个规律要做更详细的阐释?
提示:古代小说立足于现实进行创作,对一般小说尤其是历史小说而言,读者不难理解。但神话小说怎么就立足于现实,这却是容易引起争议的。所以作者举《西游记》为例进行更详细透彻的分析阐释,以表明自己的看法并不失之偏颇,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
3.最后一条规律,作者何以寥寥几笔就写完了呢?你能帮助举几个例子吗?
提示:读者结合读过的历史和文学资料不难理解,所以略写;例子如《水浒传》《金瓶梅》遭禁,曹雪芹的遭遇等。
4.你还能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总结一点规律吗?(思考)。
五.理解课文中的引用的句子,完成课后练习二。
1.事出于沉思,义归于翰藻。
提示:意思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对象具有积极意义,其内容的表达、形式的安排,都经过作者深沉的构思、想象,其辞藻、音律、用典等艺术形式都比较讲究。课文引用萧统之言是为了说明萧统对文学与历史等学术著作的区别已经有所认识,到唐代,我国的古代小说终于脱离历史而发展成为文学创作。
2.爱而知其丑,憎而知其善,善恶必书,是为实录。
提示:爱它而要知道它有缺点,恨它要晓得它有长处。缺点、长处必须都写下来,这才是真实的记录。课文引用《史通》此言,是为了生命我国古代小说对史传文学的传统的继承,首先表现在能够辨证地认识人和描写人。
3.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提示:意思是,明亮的镜子照物体,物体的美丽和丑陋全都清晰地显露出来。课文引用此言,是为了说明《水浒传》写人艺术的高明。
4.虽然吾书名为志怪,也不专写鬼神,却时时写人间的变异,也略微含有鉴戒。课文引用吴承恩的话,是为了说明《西游记》是立足于现实的。
六.上学期我们学过《失街亭》《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他们都体现了本文提到的哪些规律?请详细分析说明。(讨论)。
七.教学后记: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十五
1、知识与技能:学习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学习说理的一些方法,提高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了解文章结构严谨、主次分明的说理方法;学会用正面描写与。
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抓住“诸葛亮对策要点是什么、
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三个问题,揣摩文意。
耻下问的人。
教学重点:
1、
2、理解隆中对策的主要内容,把握其要旨及战略方针。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体味精练的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诸葛亮在三国历史中的作用。
课时:2课时。
教法:朗读法、探究讨论法。
第一课时。
要点;背景简介;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
意,划分段落,理清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思路,把握对策的核。
心内容和战略方针。
一、导入新课:
《三国演义》开篇有一首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依旧夕阳依旧,英雄生。
命已逝,但却活在后世人的记忆里,诸葛亮就是这样一个英雄。今天我们要通过。
《隆中对》这篇文章来了解他。
二、多媒体显示课文背景资料。
1、《三国志》及陈寿简介。
2、背景介绍。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
2、学生自由读课文,结合注释,利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翻译课文。
3、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疑难词句。
吴会殆民殷国富存恤帝室之胄诸戎箪食壶浆。
2)、古今异义。
例句例字古义今义。
将军宜枉驾顾之顾。
凡三往凡。
此殆天所以资将军殆。
遂用猖獗用、猖獗。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可以。
抑亦人谋也抑。
3)、一词多义。
谓为信然()谓为信然()..
欲信大义于天下()然志犹未已()..
信义著于四海().
好为《梁父吟》()因屏人曰()..
谓为信然().
贤能为之用()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此可以为援().
4)、难句翻译。
(一)诸葛孔明者,卧龙也。
(二)因屏人也。
(三)君与俱来。
(四)时人莫之许也。
(五)欲信大义于天下。
(六)贤能为之用。
(七)孤不度德量力。
(八)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第二课时。
一、思读课文,探究交流。
1、理清全文思路。学生划分文章段落结构,并交流看法。只要言之成理,都要肯定学生的看法。教师适时点拨:先设悬念,再加强化,既而引出二人对答,通过诸葛亮提出的策略显示他的高瞻远瞩和雄才大略,完成对诸葛亮的形象塑造;最后以关、张二人嫉妒,刘备解释作结。文章在起伏中推进,在矛盾中展开,诸葛亮对策是全文中心,也是集中刻画诸葛亮这一形象的重点。
2、理清诸葛亮隆中对策的思路。多媒体显示。
显示讨论结果:
曹:不可争。
明察天下形势孙:不可图。
隆中刘荆益二州:可争、可图。
三步走战略:
(主攻荆州――夺取益州――联吴灭曹统一全国)。
二、分析人物,探究表现手法。
1、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1)从诸葛亮的“对”,也就是诸葛亮的一番答话,即诸葛亮为刘备。
对天下大势的精彩分析和对战略战策的精心谋划可以看出,诸葛。
亮胸怀大志,高瞻远瞩,雄才大略,富有智慧,头脑清醒,目光。
长远。是一个有高瞻远瞩的战略思想的军事家和有注重实际的政。
治才能的政治家。
(2)还能从其他哪些地方看出诸葛亮的非凡之处?
a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自比管仲,
乐毅。――胸怀大志,有自信有抱负。
b诸葛孔明者,卧龙也。――避世待时而飞.
c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矜持自重。
d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见解高明,
令人折服。
e关张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
也……”-----治国之栋梁。
2、对人物的刻划可以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看看以上对诸葛亮的性格刻。
划,哪些是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烘托?
诸葛亮的答话和a属正面描写,而bcde属侧面烘托。
3、文中的刘备是怎样一个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刘备是一个有雄心有抱负有号召力有威望,能虚心求贤,礼贤下士的人。
a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
b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c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君谓计将安出?”
d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e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五、学生齐读课文第四段。
六、作业:研讨与练习一、三。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十六
师: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播放经过编辑的《江南烟雨琵琶行》视频及解说词)。
师:视频中提到的诗人是谁?
生:白居易。
师:白居易是怎样一位诗人?
生: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
师:不仅如此,白居易还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他在《长恨歌》一诗中既讽刺了唐玄宗重色误国,又表达了对玄宗思念杨玉环的同情,他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他在《卖炭翁》一诗中讲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又表达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与悲悯。那么,白居易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慨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板书课题)。
师:琵琶行的“行”是什么?
生:诗歌的一种体裁。
师: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是一种以铺叙记事为主的歌词。
二、诵读小序,概括情节。
师:下面请同学们读一下诗前的小序。
(生读小序)。
师(纠正个别读音):诗前小序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呢?谁能用简单的话概括一下?
生:它主要写了琵琶女的身世。
师:写身世,也就是介绍了写《琵琶行》的原因。
三、初读文本,抓关键句。
师:著名的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本是读的学科”。我们首先走进文本,放声地、自由地来读一下这首诗,好不好?下面我们自由地放声来读。(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放声自由读。5分钟左右)。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对,同学们,“沦落”是什么意思呀?
生:落魄失意。
师:对,落魄失意,遭遇坎坷。那么,“沦落人”又是谁呀?
生:指的就是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四、再读文本,学生质疑。
师:好,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谁解沦落人”(板书)。琵琶女的沦落经历是怎么样的?咱们首先请一位同学感受一下琵琶女的感情,为我们读一下琵琶女的身世遭遇,好吗?你现在就是琵琶女,要把你的感情带出来。
生(读第三节):“沉吟放拨插弦中……梦啼妆泪红阑干。”
师(请另外一生评价):你觉得她的感情把握怎么样?
生:我觉得读得挺好的。这一节主要讲琵琶女的身世,诗人对琵琶女应该比较同情,读的时候读出了同情的感觉。
生:悲凉。
师:对,悲凉的感情。我们读诗歌首先是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得抑扬顿挫,但更要注意把握诗歌中诗人所蕴涵的感情。刚才同学读的这一节感情把握得比较到位。
师:就这一节,同学们有什么疑问没有?把你最想提的问题提出来,我们大家共同讨论。(生自由组合,小声交流,讨论质疑)。
师:同学们主要提了两个问题:一是琵琶女的形象及悲惨命运的原因,一是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她的身世。咱们周围同学自由组合议一议,由一位同学记录小组讨论要点,两个问题可以任意选。
(学生自由组合,讨论)。
生:我代表我们小组想说第一个问题。前几句写她少年的时候,然后还被那个秋娘嫉妒……。
师:秋娘是什么人?
生:秋娘本身就是才华出众的歌伎,然后还要嫉妒琵琶女,说明琵琶女比秋娘还要才华横溢。后面写她“弟走从军阿姨死”,她的家人,离开的离开,死去的死去,后来她的容颜因为家庭变故和时光流逝变得非常憔悴。当时社会看重你,就是因为你的容貌好而不是有才华。琵琶女的泪既是感伤的泪又是不满的泪。
生:我觉得琵琶女主要代表中国封建社会女子普遍的悲惨的命运。
生(众):“门前冷落鞍马稀。”
师:这说明什么问题?
生:那个时代就是重色轻才的。
师:重色轻才。那个时代不是看重她的技艺高超,而是看重她的美貌,后来她年老色衰,所以就被抛弃了。所以从这里看出,琵琶女仅仅是一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对象。
师:还有一个问题,琵琶女描绘自己一生的遭遇,是用了什么手法?
生:对比。
师:如果说详细些,有哪些?
师:过去是京城名伎,现在是——。
生(众):沦落江湖。
师:过去是少年得意——。
生(众):现在是老年失意。
师:过去是年轻貌美——。
生(众):现在是年老色衰。
师:过去是门庭若市——。
生(众):现在是门可罗雀。
师:过去欢笑——。
生(众):今日辛酸。
师:除了琵琶女,刚才说,“谁解沦落人”,沦落人一个是指琵琶女,还有一个是指谁呀?
生(众):白居易。
师:当诗人和琵琶女彼此穿过无数人群,走过无数条路,在这个萧瑟的秋天,相逢在浔阳江头船上的时候,他又写了什么内容呢?我们请一位同学模仿诗人白居易的口吻读第四节。
(生读第四节)。
师:好,我们的白居易还得加把劲。我们在读这一节诗时要读出什么感情?
生:应该和琵琶女一样感同身受吧。
师:感同身受,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这里面,诗人的遭遇还有什么词可以体现出来?
生:“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的“黄芦、苦竹、杜鹃、哀猿”。
师:这些意象所传达出来的正是感伤之情,进行诗歌的欣赏一定要注意意象的象征意义。
师:就这一节,大家最想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生自由组合,讨论质疑)。
生:琵琶女的遭遇为什么会引起诗人的强烈共鸣?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句话怎么理解?那个“同”字,同在哪里?
生:从诗人的生活经历上看,他一开始满腹才华,想一展鸿鹄之志,却在朝廷中受到排挤,而被贬谪到偏僻的地方;琵琶女本来也是很有才华,但她却因为年老而无人问津,所以他们的经历都是从曾经的辉煌到如今的平淡,所以此刻他们的心境都是悲伤的。
生:还有,他们俩都是京城人。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前面小序上讲的,“问其人,本长安倡女”。
师:对,是来自京城。现在呢,他们都来到了什么地方?
生:浔阳江头。
师:这一点也相同。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十七
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选编在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的第四单元,前三个单元分别是诗歌、文言文和散文单元,而第四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的是新闻和报告文学,这类文体从内容上强调真实性,要求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为此它往往具有深刻、鲜明的时代意义。其中,报告文学除了纪实性之外,也具有更广阔的艺术空间,通过分析这类文体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
[学生分析]。
《包身工》作于1935年,至今已经70年了,文章所反映的也是上世纪的事,和我们现在的时代已有了很深的隔膜,现如今,优厚的生活条件使学生很难从文章中去理解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更难于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曾经有位教师在教学《包身工》一文时,要求学生范读课文,当读至“打呵欠,叹气,叫喊,找衣服,穿错别人的鞋子,胡乱踏在别人的身上,在离开别人头部不到一尺的马桶上很响地小便”时,学生的声音有些异样,似乎强忍着笑,很明显,现在的学生与文章中所反映的时代的隔膜的确是存在的,另外,由于目前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为此,有些学生虽涉世不深,但懂得的东西并不少,因此,让学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拓展思维,发展想象力、思辨力和判断力,也是此次教学的目标之一。
[教学目标]。
《包身工》是我国报告文学的开山之作,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让人们深刻认识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土壤上产生的包身工制度所带来的罪恶,文章篇幅较长,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课文虽是老文章,所反映的是上世纪初的事,和现如今我们的时代有很深的隔膜,但是文章所体现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却是相通的,为此,此次教学可以联系实际,让学生拓展思维,进行探究和交流,对文章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包括:
1.?知识和技能。
掌握报告文学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学生自觉学习和阅读的能力,并且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培养起思辨能力和判断能力。
2.?过程和方法。
a)?理解课文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详略。
b)?学习《包身工》的写作手法:点面结合的手法;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复杂记叙中有条理地穿插描写、议论和抒情的写法;运用对比、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
3.?态度情感和价值观。
了解包身工的涵义和包身工制度,通过把握文章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开拓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培养起学生的社会责任和人权意识。
[重点难点]。
1.?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触发学生积极地思维。
2.?让学生从现实回到那个黑暗的时代去感受包身工制度的罪恶,再回到现实,联系现实,让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增强学生的思辨力和判断力。
[设计思想]。
《包身工》可以算是中国最早的报告文学,它切取包身工生活中的一个横断面,从包身工二十四小时的遭际,折射出了包身工整个的悲惨命运。虽然这篇课文时代性离普通中学生稍微远一点,但它还是有它自己的生命力。唐代魏征曾经说过:“以史为鉴”。历史永远是一本最好的教科书。另外,《包身工》一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但篇幅较长,容量较大,如果在教学中面面俱到,恐怕时间不够用,针对这些问题,我大致有以下几点设想:
1.?让学生将熟悉课文这一程序放到课前预习中完成,争取时间,长文短教。
2.?教师设计问题,给学生充分讨论的时间,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独特感受。
3.?联系实际,让学生拓展思维,进行探究和交流,把握文章的时代意义和人文内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时事,增强社会责任和人权意识。
[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语。
师:在此文的结尾,作者夏衍以强烈的口吻控诉着不人道的制度,预言着黑暗终将过去,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夏衍的报告文学《包身工》。
二、相关资料介绍(利用这一环节,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师:下面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首先是作者夏衍,假设你就是夏衍,给大家做一个自我介绍吧。(这里适当变换一下认知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强化记忆。事后,教师可以适当归纳。)。
夏衍,原名沈端先,优秀剧作家,戏剧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主要进行话剧和电影创作,长期多方面从事创作实践。著名的电影剧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并改编鲁迅《祝福》、矛盾的《林家铺子》为电影剧本。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
师:大家看过文章,觉得《包身工》是一部怎样的作品?
《包身工》是夏衍的重要作品之一,1936年发表。它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一篇报告文学作品。
师:说到报告文学这种文体,谁能说一说它的特征?
报告文学是文学类文章体裁之一,是指速写、特写等文学式样的总称。它是一种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中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经过适当的艺术加工,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品种。
三、分析课文(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这一环节,旨在理解、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刻认识文章的主题。)。
“吃”——一洋铅桶糨糊一般的薄粥、两粥一饭,中午的饭和晚上的粥,由老板差人给她们送进工厂里去。粥的成分并不和一般通用的意义一样,里面是较少的米、锅焦、碎米和较多的乡下人用来喂猪的豆腐渣,莴苣的菜叶就是难得的佳肴。
高中语文诗词教案设计(实用18篇)篇十八
1.尖锐的戏剧冲突和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2.学习品评人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
1.把握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初步分析人物性格的某些侧面,正确认识哈姆雷特复仇的意义。
2.体味“比剑”中主要人物间的复杂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学习难点。
哈姆雷特复杂的性格特点。
学习方式。
学案导学——合作探究——学生展示——延伸拓展——反馈提升。
以学生活动为主,以质疑、提问展开讨论,学生展示,教师点拨。用语言评析法深入分析人物语言,多角度、多层面分析人物形象。
学案设计。
以程序性的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学习要求。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完成学案。
【善后学习】。
一、导入新课。
tobeandnottobe,thatisthequestion.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虑得到问题。
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恩格斯。
二、依案自学。
(一)初步感知。
1.交流初读感受。
《哈姆雷特》共五幕,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未完),即全剧的结尾部分,主要情节是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比剑,是全剧的高潮。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括你读全文的感受。
2.理清人物关系。
你对选文中哪些人物印象深刻?了解他们之间的复杂关系吗?
请同学们设计人物关系图。
(二)质疑问难。
由学生提出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小组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提到全班解决,或老师参与解决。
三、合作探究。
(一)合作学习。
1.尖锐的人物矛盾冲突。
设问2:哈姆雷特最终与对手同归于尽,对于这样的结局,你认为他能否避免?
2.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设问3:如何认识雷欧提斯这个人物形象。
设问5:在选文中,哈姆雷特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成果展示。
小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展示发言,其他成员补充。
四、延伸拓展。
感受莎士比亚的精神世界级作品的艺术美。
莎士比亚悲剧的三个特点。
五、反馈提升。
以“哈姆雷特,我想对你说”为话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