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

时间:2024-12-23 作者:LZ文人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能够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下是一些个人心得体会的分享,希望能给大家在类似情境中提供一些帮助。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一

为进一步学习领会***总书记关于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坚定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和任务,必须以实际行动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2016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四川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省将着力实现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健全、产权多元化取得新突破、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等四大目标。对于国有企业改革:

一是要进一步坚定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要站在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国企改革,深刻领会中央推进国企改革的信心与决心,深刻领会中央对国企做强做优做大的期望与重托,进一步树立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强大使命担当,自觉落实中央部署,坚定不移地深化企业改革。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在全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坚定信心、保持定力,理直气壮抓改革、抓发展,坚定不移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

最后,在深化改革中要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要坚决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各项要求,始终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更好地推进企业改革。

二是要切实增强推动改革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是国资监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主动作为、加紧工作,毫不动摇、毫不懈怠、毫不松劲,坚定不移把改革往前推,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上当好先进、作出表率。要加强对中央文件的学习和研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推进改革的顶层规划、实施路径、阶段性重点任务。要进一步发挥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作用,加强政策研究、工作谋划和顶层推动,更好地牵引和推动深化改革。

三是要抢抓机遇、加快改革发展。要主动作为抓住机遇、创新作为用好机遇,把改革政策落实好、把改革难题掉,把重大机遇转化为发展成果,要把深化改革和科学发展观结合起来,努力开创我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新局面。在目前发展阶段,很多经营层面的难题,也需要通过改革来。譬如“瘦身健体、提质增效”工作,各单位必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相关精神,坚决抓好中航工业“瘦身健体”六项任务的落实,严格执行总经理7号令,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精神、魄力和韧劲去突破瓶颈和痼疾,开辟改革发展新局面。

四是要勇于担当、大胆突破。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任务重、挑战多、难度大。要增强改革的主动性,以攻坚破难、不胜不休的勇气锐气,盯住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企业不放松,打好主动仗、啃下硬骨头,确保改革取得新突破、发展迈上新水平。要尽快健全完善创新机制,加快推动企业改革创新,关键是完善有利于企业领导人不断创新的激励机制、形成有利于科技研发人员创新的利益分享机制、健全有利于企业开展研发创新的引导机制、建立有利于企业领导和科研人员创新的容错机制。不能以盲目自大的狭隘观念已经成为制约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羁绊,不改革或改革慢了都只会是死路一条,只有正视存在的问题,全面深化企业改革,才能取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改革发展效果。深化改革关键在于推动传统行业与新科技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开放合作、整合资源,创新发展思路和模式,在新的高点上走出一条有特色可持续的路子来。只有将战略引领与深化改革、要素创新相结合,用改革创新驱动企业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才能落实好党中央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定位要求。国企改革要在把握正确的改革方向、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市场化经营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等四方面下功夫。

五是要必须啃下市场化和去行政化的“硬骨头”。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发展,一定要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改革不是要把国有企业搞没,更不是要私有化,改革的核心是市场化和去行政化。国企改革要牢牢把握市场取向,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把国有企业打造成真正的市场主体,围绕“三降一去一补”五大任务,推动省属企业“瘦身健体”。本轮深化国企改革中,职业经理人制度是市场化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家市场建设也有重要意义,应尽快制定实施细则,大胆推进。应该认真学习借鉴国企改革的探索市场化和去行政化的成功案例,国企市场化和去行政化步伐。国企改革重点是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国企管理体制机制、科学制定国企监管的权力边界。企业内部市场化机制的建立是企业发展可持续的内生动力,要在建立“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内部市场化机制上下功夫。国企诸多管理人员特别是经理层人员身份的“行政化”,诸多发展方式的“行政化”,承担的诸多社会事务的“行政化”,严重制约影响着国企市场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增强与发挥。省属企业要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和省发展战略,按照市场导向,通过上市、并购、整合等多种手段,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考虑优化配置资源,以实现优势互补、携手共进,进一步发挥国有资本的作用。

六是要稳抓混合所有制为推进国企改革的突破口。解决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不明确、国有经济布局过宽、效率低下等问题,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方向已定,但还需要不断探索具体路线。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从国有企业内部运行机制、国资监管体制两个方面共同发力,推进混合所有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手段,国有企业改革是使企业成为市场主体,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降低成本,提升利润。国有企业在微笑曲线的资源端制造端较强,而在研发创新和市场客户两端较弱,要发挥自身天然优势与实力,积极主动成为整合者,推动混合所有制改造,才能真正实现有活力、影响力、竞争力与控制力。要淡化“商而优则仕”的激励导向,引导鼓励体制内优秀的企业领导干部转换身份,要不拘一格选聘混合所有制下的经营管理者,让更多非国有身份的经营管理者加盟、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家队伍。现在企业发的年终奖,基本和业绩无关,只和往年的奖金数有关,原则上还不能低于往年,花了钱,没有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效果不好,要改变发放规则,形成新的奖励制度,作为三项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有助于企业的良性循环发展。云南冶金集团总经理孙勇谈到,云南冶金集团旗下上市公司驰宏锌锗在今年6月启动了员工持股计划,参与员工超过5000人,认购金额2亿元,员工真正参与公司各项工作,极大提升了公司的凝聚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好处初步显现。

七是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终极动力在于企业,要通过改革来构建供给“新动力”,通过调整来设计供给“新结构”,通过创新来生产供给“新产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头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构建是当前国企可持续发展的原动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推进结构调整,培育新动能,与传统动能一并形成新的“双引擎”。去产能不是简单减少数量,不能为“去产能”而去产能,必须深刻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调整企业内部一切不适应市场的“结构”,闯出一条国企改革之路。

八是国企改革要“和而不同”注重特色。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结构等情况存在差异,各个企业的情况也千差万别,国企改革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的前提下,要因地制宜、因企施策,走特色发展道路。作为国企具体管理者,就深化国企国资改革进程中遇到的深层次问题要进行交流学习,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打开改革思路,要紧密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学以致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走出一条适合自身企业的改革路子。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二

按照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为进一步推动市属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为市委、政府相关决策提供准确依据,2月中旬至3月初,我先后对市星瀚、九柱、矿业、善道等市属国有企业的运行现状和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企业户数:截至12月末,市属国有企业共有19户,主要涉及市政基础设施、房产建筑、矿产资源开发、交通运输、生态绿化、文化旅游、融资平台、教学实训和咨询服务九大行业,其中农林牧渔业企业3户、工业企业3户、地质勘察及水利企业3户、交通运输企业2户、房地产企业2户、信息技术服务企业1户、社会服务业企业4户、教育文化企业1户。另外还有新成立、未纳入国资统计的企业5户:市环湖开发公司、沙湖机场公司、神工科技公司、民德殡葬服务公司、啄木之鸟审计咨询公司。

(二)经营情况:,市属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总收入189,011万元,较上年189,539万元下降1%。增幅较大的主要是星瀚、矿业、九柱、善道四个国有企业,同比增收分别为13,067万元、3,519万元、19,540万元、1,350万元,分别增长13%、21%、209%和27%。营业总收入较上年下降的企业有13户,减收金额41,496万元,降幅较大的企业有:石嘴山国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同比减收38,192万元、下降77%;石嘴山市水利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同比减收257万元、下降25%。累计实现利润3,437万元,较上年盈利14,636万元下降77%。其中实现盈利的有8户、盈利额6,605万元,较上年盈利15,678万元减利9,073万元。经营亏损的有11户、亏损额3,167万元,较上年亏损1,042万元增亏2,125万元。

(三)资产状况:截止20末,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931,809万元,较上年852,053万元增长9%;负债总额613,552万元,较上年573,634万元增长7%。净资产收益率(不含少数股东权益)0.4%,较上年4.13%下降3.73个百分点;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100.93%,较上年102.11%下降1.18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65.85%,较上年67.13%下降1.28个百分点。从资产规模看,星瀚、矿业、九柱、善道4户企业资产总额达891,835万元,占市属国有企业的83.0%,经营性资产占市属国有企业全部经营性资产的99%以上。

(四)股权构成状况:目前,市属国有企业及其二级、三级子公司共有60户,其中一级企业22户(含5户已注册但未纳入国资统计的企业),二级企业28户,三级企业10户。国有独资企业47户(一级企业21户、二级企业22户、三级企业4户),占78.3%;国有控股企业4户(二级企业2户、三级企业2户),占6.7%;国有参股企业9户(一级企业1户、二级企业4户、三级企业4户),占15%。

(五)人员情况:年,市属国有企业年末从业人数4759人,在岗职工数3649人。

二、存在的不足。

(一)企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1.产权不清,难以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部分企业资产权属关系不明确,造成所有权和使用权脱节。如华夏脉文化旅游公司现在使用的图书馆、文化馆、展览中心、五七干校博物馆等,未办理资产转让登记手续,无产权登记证书,没有形成企业资产所有权,仅用于办公和出租,取得一定的出租收入,无法实现资产有效经营,资产效率较低。绿森林公司现用办公楼原以生态保护林场名义立项建设,形成的资产不属于绿森林公司。诸如此类产权不清的问题,导致企业在资产经营、担保、贷款等方面无自主权,无法律实效。

2.优质经营性资产比重低,资本结构不合理。部分企业资产中,政府投资的办公楼、土地等非经营性资产占比较大,此类资产不具备资产经营和银企合作的担保抵押条件,不能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从企业实收资本构成看,企业自身盈利能力不强,自我积累过低。企业实收资本总额达226,904.51万元其中国家资本83,153.98万元,占36.6%;负债总额613,552万元,长、短期借款200,310万元,占负债总额的32.6%。企业自有资金非常有限,融资渠道比较单一,普遍缺乏流动资金和后续发展资金。

(二)企业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

一是存在政企不分的现象。市属国有企业中有11户是依托主管部门业务成立或由政府部门下属单位改制保留的`企业,主管部门实际对企业具有控制权。部分企业人员、财务与主管部门重叠混合。二是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截止2013年底,大部分市属国企都没有建立规范的监事会,市国资委向部分企业外派了兼职监事,但也没有按规定履行监事职责。董事会和经理层建设也有待加强,例如市星瀚集团实行总裁负责制,没有建立董事会,也没有设置总经理。市九柱集团总经理由董事长兼任。市矿业集团董事会董事仅有2人。法人治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层班子配备不齐等问题,造成企业存在经营管理、决策议事程序不规范等问题。

(三)企业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

1.主业不突出。部分企业主业不突出、投资分散、存在同业竞争现象,导致主导产业规模、资金、经营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多家企业在有限的资源、市场中重复、交叉投资经营。如星翰集团是市属国有企业的龙头企业,主要从事集中供热、燃气供应、自来水生产供应、污水收集、处理及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兼营发电、房地产开发、建筑安装、工程设计、宾馆服务和旅游服务等。九驻集团经营范围涉及房地产开发、建筑工程施工、物业管理、建材加工、廉(公)租房管理、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多个领域。善道集团主要从事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房地产开发、水上运输等业务。市础天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只承担政府重点项目、工程融资平台的作用,无法形成真正的经营实体,实现经济效益。

2.企业流动资金困难,负债率偏高。2013年末,市属国有企业银行贷款余额为200,310万元,资产负债率平均达到65.58%,企业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生产发展主要依靠银行贷款。较高的负债率,增加了企业融资成本,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3.企业资产收益率普遍较低。规模较大的星瀚、矿业、九柱、善道四户企业大部分属于承担市政、住房保障等社会公共职能的企业,因业务的特殊性,造成其低盈利性甚至亏损的特点。2013年,四户企业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6%,其中善道集团最高为4.6%,九柱集团最低为-0.01%。九驻集团近三年营业收入下滑,一直呈亏损状态,主要原因是企业承担全市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及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房建设任务,除收到中央补助资金和有限的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外,大部分资金只能通过企业自筹或银行贷款取得,还贷压力大,影响企业效益,同时受房地产形势影响,企业效益下滑。

4.部分企业亏损严重,资不抵债。2013年市属19户国有企业中有8户实现盈利,11户由于缺乏市场竞争力或经营不善而亏损,其中有5户企业属于长期亏损,资不抵债,扭亏无望企业。

5.考核机制不健全。一是对市属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工作还没有全面推开;二是考核指标还不够完善,如全面反映企业能力的经济增加值等指标没有纳入考核范围;三是没有建立与负责人收入挂钩的绩效考核制度;四是企业在引进人才用人机制上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大多数企业负责人的考核和任用仍按照行政干部任用的模式和程序进行。

(四)国资监管方面存在的不足。

1.监管职责中存在越位现象。,市国资委根据市属国有企业情况制定了《石嘴山市国有企业重大事项及财务监督暂行办法》,《办法》一度对市属国有资产监管、国有企业规范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部分应由企业决定的日常经营活动事项由政府决定,已不适应目前企业发展需要,不利于企业自主经营。如:根据《办法》规定,企业贷款3000万元以上、母公司与子公司以及子公司之间担保万元以上、国有资产转让50万元以上、捐赠或赞助20万元以上属重大事项,需由国资委审核,报市政府决定的事项中,资金限制额度过低,审核、报批程序多、时间较长,这类事项涉及企业面广、次数频繁,造成企业不能及时作出决策,决策的时效性、灵活性较差,给企业自主经营带来不便。

2.监管体系不建全。市国资委自成立以来,由于机构及人员编制所限,一直未能按照《企业国有资产法》等有关规定成立监事会,无法向市属监管企业派出专职监事。随着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国有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使得企业资本结构日趋复杂,国有资产监管的广度不断扩大,难度日益增加,任务更加艰巨。

3.考核体制不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由于企业管理层次没有打破行政级别,干部管理与行政机关采用相同的模式,市星瀚、矿业、九柱三家企业不是由国资委按照企业身份来考核,而是与市直各部门统一考核,造成监管、考核不统一的局面,无法实现管资产与管事、管人相统一。

三、改革意见建议。

以不断增强市属国有经济的活力、控制力和影响力为目标,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优化资产、合理重组,突出主业、做优做强,管理提升、转型增效,加快推进国有企业重组整合,建立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科学国资监管体系,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一)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以资产为纽带明确产权关系,实现经营性资产统一监管。

以管资本为主,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盘活国有资产,推进国有资产资本化,使之在资本市场上更有作为,在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好作用。一是部门管理企业脱钩改制。依托部门设立的市环境保护研究所、市茂源房地产交易中心、市啄木之鸟审计资询公司,实行国有资本退出,由其主管部门负责实施脱钩改制,推向市场。二是成立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市础天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为基础,组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整合全市“小、散、弱”的可经营性资产,与市国资委、财政局等部门代表市政府持有的对外投资股权,一并无偿划拨注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负责国有资产的投资经营和存量资产的流动与重组,主要通过开展股权运营,以股东身份从事国有资本的经营管理和运作,与所出资企业之间建立以资本为纽带的投资与被投资关系,参与企业管理,改善国有资本的分布结构和质量效益,以市场化的手段,激发国有资产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

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市场化经营机制为目标,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企业组织、管理、考核等规章制度,提高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活力和竞争力。一是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企业董事会建设,配齐董事会人员,推进外部董事制度,严格落实董事履职责任。依法落实董事会职权,完善董事会议事规则,不断提高董事会决策水平。建立国有企业外派监事制度,由市国资委向企业委派监事会主席,和企业内部监事一起组成监事会,履行监督企业财务管理、资产运营、重大事项决策以及企业负责人履职情况等职责。进一步规范监督工作流程,切实发挥好监事会监督作用。创新企业经营者选拔任用机制,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国有企业高管人员选拔机制,逐步减少行政任命管理人员,加大市场化选聘和管理力度,充分发挥企业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严格控制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人员重叠范围,努力形成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三位一体”、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二是完善国有企业考核、评价、激励、约束机制。认真总结市属国有企业经营业绩考核试点工作,以经济指标为主、其它指标为辅,进一步细化考核指标,修订完善考核办法,在市属国有企业中全面推行经营业绩考核。探索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将经营业绩考核与绩效薪酬相挂钩,以管理团队、核心业务骨干为主要对象,依据考核目标完成情况和价值贡献大小,合理确定激励的范围和水平。推进国有企业财务预算等重大信息公开制度,提高国有企业运营透明度。完善投资重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企业经营投资评价和责任追究。通过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激励和约束价机制,切实形成重业绩、讲回报、强激励、硬约束的国资监管格局。三是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准确把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支出方向,完善支出结构,强化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改革发展、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合理界定企业功能,按照公益性、资源性和竞争性划分市属国有企业类别,结合企业绩效情况制定《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收缴管理办法》,合理确定收益上缴财政比例。四是规范薪酬水平、职务消费等。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薪酬水平、职务待遇、职务消费和业务消费。对市场化聘任的企业管理人员,研究建立市场化薪酬协商机制,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绩效、风险和责任来确定薪酬水平。

(三)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按照主业突出、优化组合、做优做强的原则,通过整合业务类同企业来降低管理成本;通过资本的有序合理划转、流动,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运营质量和效益,着力打造以市星瀚、矿业、九柱、善道、文化产业为核心的五大产业集团。逐步扩大经营范围,提高企业经营活力,鼓励企业走出去加速发展,成为具有跨地区竞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

(四)推进国企整合重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

通过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一是开展改革试点工作。在星瀚、九柱两个国有重点企业的子公司中,选择两到三个开展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开展过程中,既要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与国有资本共同发展、共同受益,又要注重吸收私有制企业的现代管理经验,转化应用到其它国有企业中,进一步促进全市国有企业尽快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内部运行,形成市场化的经营机制。二是探索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办法。允许混合所有制经济实行企业员工持股,形成资本所有者和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三是要通过明晰产权关系、规范公司治理、强化资产评估、规范产权流转、加强资产监管等多种措施,坚决防止在发展混合制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损失。

(五)科学构建国资监管体系,促进国企科学发展。

研究制定与市场机制相适应的监管模式、监管内容和监管方式,在自主经营、市场化发展上为企业松绑,在管控资本投向、提高资本使用效益上探索创新,努力形成规范、系统、有效的国有资本监管体系。一是授予企业独立自主的经营权,调动国企积极性。坚持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改革方向,按照法律赋予的职能和管资本的要求,修订完善国有资产监管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国资委与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充分尊重国有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不随意干预企业具体生产经营活动,真正做到监管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二是授权国资委行使股东大部分职权、加强国资委职能。一方面国资委作为国有资产管理单位,市政府要对其充分授权,让其行使大部分股东权力,行使出资人职责。另一方面国资委要按照法律规范和符合公司治理基本原则的股东定位来开展工作,通过股东会决议、公司章程制定、任免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资本增减等渠道行使所有权,通过公司治理体系的科学构建来提高所有权监管的效率。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三

第一段:引言(150字)。

近年来,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视以及改革举措的实施使得国有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一名国有企业职工,我亲身经历了这三年的改革,深切感受到了改革给企业和员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国有企业改革三年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改革带来的机遇(250字)。

国有企业改革为企业带来了许多机遇。首先,改革使得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得到了优化。通过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许多企业得到了政策和财务上的支持,大幅度减轻了企业的负担,为企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其次,改革为国有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市场机会。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中国国有企业得以与其他企业在公平竞争的环境下展开竞争,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再次,改革还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在改革的推动下,企业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经营策略,展开新的业务领域,从而实现企业转型升级。

第三段:改革面临的挑战(250字)。

虽然国有企业改革为企业带来了机遇,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改革带来了企业内部的不稳定。改革涉及到组织架构调整、人员裁员等问题,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员工队伍产生了一定冲击,需要企业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来稳定内部环境。其次,改革需要企业具备更高的竞争力。在市场化的竞争中,国有企业面临着其他企业的竞争压力,需要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创新能力等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另外,改革还需要管理者具备更高的责任担当和领导能力,面对变革时能够稳定队伍、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

第四段:我所认识到的问题与对策(300字)。

通过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一些问题并思考了相应的对策。首先,企业在改革中需要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之前的国有企业职工有一些人员过剩问题,改革过程中需要对人员进行合理的安排,例如通过培训、转岗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竞争力,确保每个员工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其次,企业需要强化创新意识,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只有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此外,企业也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第五段:总结(250字)。

在国有企业改革三年来的实践中,我认识到了改革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思考了相应的对策。国有企业改革的推行为企业带来了优化的经营环境、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创新空间。但同时也需要企业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强化创新意识以应对竞争压力。改革是一项持续而复杂的过程,需要企业和员工共同努力,适应变化、开拓创新,才能在改革中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我相信,通过持续的改革,中国国有企业将不断壮大,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四

国有企业改革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旨在实现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其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三年来,我国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将从改革政策的制定、市场化运作、激励机制、转型发展、对外合作等方面总结我对国有企业改革的心得体会。

二、改革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国有企业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制定改革政策并严格执行。我们需要重视市场导向和竞争机制,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特点。此外,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加强监管力度,确保相关政策得以全面贯彻落实。只有在合理的政策框架下,国有企业才能根据市场需求自主决策,提高竞争力。

三、市场化运作与激励机制。

市场化运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市场化运作,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效益和竞争力。在市场化过程中,我们需要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对企业实行绩效考核和激励措施,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此外,要注重增加企业自主权,尊重企业经营者的决策权。通过市场化运作和激励机制的改革,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发挥市场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转型发展与创新能力提升。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实现转型升级,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转型发展需要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驱动。在转型过程中,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人才引进,提升企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同时,要注重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通过转型发展和创新能力提升,国有企业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和国际竞争。

五、对外合作与开放发展。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对外合作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国有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扩大对外开放,寻求与国际企业合作的机会。通过对外合作,国有企业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管理经验和技术,提升自身发展水平。同时,要注重国际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增强品牌竞争力,提升国际影响力。对外合作与开放发展可以为国有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复杂任务,但在三年来的改革中,我国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通过国有企业改革,我们可以使国有企业实现市场化运作,提高效率和竞争力。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改变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同时,积极参与对外合作和开放发展,可以帮助国有企业实现更好的发展。尽管国有企业改革还存在一些挑战和困难,但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引领下,我国国有企业将逐步实现繁荣发展。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五

国企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国企改革工作经历了的艰难历程,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从最初的松绑放权、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国有民营到产权制度改革,冲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束缚和观念障碍,在产权关系这个核心上进行“剔肤见骨”的改革,使企业制度和资产组织形式得以创新。一大批国有集体企业通过改制、改组、改造、改善,逐步摆脱困境,重焕了生机。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体改部门“统筹规划、研究指导、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能作用,凭借历经多年改革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敢于触及敏感部位,触动深层次问题,从制度创新、机制转换、改善环境上寻找出路,在企业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主要经验是:

一、搞好一个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改干部队伍是做好体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多年来,我们结合体改部门实际,加强体改部门自身建设。一是注重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干部政治素质。针对体改部门是清水衙门这一现实,要求全体干部要正确对待金钱、名利、地位,以全面深化我县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县经济发展为已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努力做到身在体改、安心体改。二是注重增强业务学习。改革无模式可套,无先例可循,只能边改革边摸索。鉴于综改部门办公经费严重匮乏,根本无力到先进地区考察取经,我们便注重增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深刻理解和掌握上级有关改革方针、政策,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认真收集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和先进典型材料,结合我县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对上,能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助手;对下,能给企业提供全面的指导,深受领导和企业的好评,真正做到身在体改、精于体改。

二、抓住二个关键。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是深化企业改革的二大关键。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权力再调整、利益再分配等深层次问题,在改革过程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难点和热点,只有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协调配合,才能把改革措施推进到位、落到实处。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注重争取领导重视、协调疏通部门关系以形成改革合力。全县各系统企业改革都成立了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任副组长的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对每个系统企业改革方案的审批,先由我委、主管部门、企业形成初步方案,再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论证,重大问题县分管领导亲自现场办公,最后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由县长办公会议审定。由于方案论证扎实,部门配合密切,领导重视支持,确保了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扣紧三个环节。

1、扣紧调研环节。企业改制前,我们常年有序地深入各个企业调查研究,与职工广泛交流,广泛征求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吃透情况,帮助企业选择改制模式。并牵头组织财政、国资、土地、建委、劳动、企业主管等部门研究探讨,形成企业改制的具体实施方案上报政府审批。

2、扣紧实施环节。改制方案确定后,积极协助企业选出职工代表,成立改革工作小组,制定改革任务目标。针对企业改制过程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我们又经常深入企业,帮助分析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改制方案加以调整、补充、完善,确保企业改制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3、扣紧“回头看”环节。企业改制后,发生三大变化:企业体制从全民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公司制;职工身份由原来的干部、全民工、集体工转变为新企业能进能出的股东或职员;企业经理、厂长由原来主管部门任命转变为职工民主选举、竞争上岗,使改制企业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但新企业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上还存在许多困难,要求我们经常深入企业跟踪调查研究。为保证改制后企业规范运作和健康运行,对内,帮助企业按《公司法》进行规范完善,对改制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班子的工作职责、会议制度、财务制度等规范运作问题,制定了指导意见,促进企业开拓市场,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对外,帮助企业协调疏通部门关系,为改制企业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环境。帮助企业联系招商引资,解决资金缺口问题,确保改制后的企业脱胎换骨,焕发生机与活力。

四、落实四项工作。

1、宣传工作。多年来,我们注重广泛深入宣传上级有关企业改革方针、政策。企业改制前,多次召集职工大会,深入群众宣传改革政策,反复向职工阐明改革的出路和不改革所面临的严重后果。通过广泛的宣传、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统一对改革的认识,使职工对改革从不理解到理解,最后支持改革,形成了领导重视改革、部门支持改革、职工参与改革、社会理解改革的良好氛围。

2、清产核资。一是为确保国有、集体资产不流失,要求改制企业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取得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颁发资格的评估机构对企业的全部资产进行评估。二是合理处理企业历史包袱。对报废、残次资产据实从资产中剔除;对应收账款按规定提取坏账准备金,确已形成的死账,一次性扣除;对非生产经营性资产进行剥离;对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在改制后三年内免收土地使用费。三是在改制中让金融部门参与企业改革的始终,充分让金融部门的同志出主意、想办法来解决企业债权债务的转移和担保落实等问题。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加快。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指示,其中包括深化改革、降低成本、创新发展等方面的要求。在工作中,我深入学习领会这些指示,不断思考、调整工作思路,努力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以下将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我在国有企业改革指示中的收获与心得。

首先,从指示的实践操作中,我明白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要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过去的工作中,我经常只关注企业的短期利润,而忽视了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指示强调要发挥企业的比较优势,培育壮大企业的核心业务。因此,我对企业的定位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业务领域。通过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我成功地将企业的核心业务从低附加值环节转移到了高附加值环节,为企业增加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其次,指示要求国有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过去,由于传统发展模式的惯性,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相对薄弱。然而,指示明确指出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强调要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实践中,我积极引进了一批科研人才,与高校合作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创新项目。同时,我还积极鼓励员工参与科技创新,设立了创新奖励制度,提高了员工的创新积极性。通过这些措施,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也大幅度提高。

另外,指示要求国有企业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在过去,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浪费和低效现象。指示明确要求企业进行成本管理,发挥规模效益,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针对这一要求,我进行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首先,我对企业的运营流程进行了优化,减少了过程中的环节和时间浪费。其次,我加强了与供应商的合作,降低了采购成本。最后,我大力推动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提高了企业的自动化程度,降低了人力成本。通过这些措施,企业的成本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效益明显提升。

最后,指示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员工的安全和福利。在过去,企业往往只关注经济效益,忽视了员工的福利和安全。然而,指示明确要求要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关注员工的发展和安全。在实践中,我积极投入资金和资源,加强了员工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同时,我还加强了对员工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确保了员工的人身安全。通过这些措施,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得到了显著提高,企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得到了有力保障。

总之,国有企业改革指示的出台对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在实践中深入学习和贯彻这些指示,不断调整工作思路,努力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通过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科技创新的加强、成本的降低和员工福利的关注,企业的发展得到了明显提升。但同时也要注意指示的适用性,因地制宜地进行调整和转化。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适时调整方向,才能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七

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国有企业的改革迫在眉睫。近年来,中国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指示和政策,以推动国有企业的创新发展和提升效益。作为国有企业中的一员,我深受这些改革指示的影响,也不断总结和体会。在此,我将以五段式的形式,简要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必须立足市场。国有企业要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市场竞争,就必须坚持市场导向。过去的国有企业往往为了政绩和维护劳动者权益而忽视了市场需求和效益,导致效益低下和经营困难。改革指示明确要求国有企业要立足市场,减少政府干预,培养市场竞争意识,重视效益指标。在实践中,我们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优化销售渠道,拓展市场份额。这些措施使我们的产品更符合市场需求,企业效益也有了明显提升。

其次,国有企业改革注重创新驱动。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泉,也是国家竞争力的体现。改革指示提出了要加强国有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改进等方面进行创新。在我们企业,我们注重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我们建立了专门的研发中心,引进了一批高级技术人才,积极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推陈出新。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内部管理创新,优化了流程,提高了效率。通过创新驱动,我们对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第三,国有企业改革需要优化公司治理结构。改革指示强调企业要建立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决策科学性和透明度。在我们企业,我们建立了独立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加强了内外部监督,优化了企业决策机制。这有助于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决策失误的问题。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对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披露,增强了企业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对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四,国有企业改革要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改革指示明确指出要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在我们企业,我们注重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我们设立了培训中心,定期组织各类培训活动,提高员工的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同时,我们也加强了激励机制,建立了多元化的绩效考核和激励制度,根据员工的贡献和表现给予适当的奖励。这些措施使员工更有归属感和使命感,也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和稳定。

最后,国有企业改革要积极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改革指示明确要求国有企业要打破行业壁垒,开拓国内外市场。在我们企业,我们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我们与国内外一流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开拓市场。通过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我们获取了新技术、新市场和新经验。同时,我们也加强了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对于我们企业的发展和成长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改革指示为我们提供了指导和借鉴,推动了我们企业的创新发展和提升效益。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和复杂性的工程,需要我们从市场导向、创新驱动、公司治理、员工培训和激励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等多个方面进行改革完善。只有坚持改革开放,不断探索和创新,国有企业才能蓬勃发展,为中国经济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八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已成为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不断推进,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成果。本文将从宏观角度出发,探讨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个人对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心得体会。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迫切需要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机制。尽管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一些领域,特别是新兴产业以及科技创新方面,国有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仍然相对较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地位相对垄断,无法真正体验到竞争的压力和刺激。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市场监管,为其提供更加公平和开放的竞争机会,以激发其创新潜能和活力。

其次,国有企业改革重组需要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往往面临着人才流失和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加大对国有企业的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同时,我们还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吸引有才华的人才加入国有企业,为其发展和创新提供强力支持。

再次,国有企业改革重组需要积极推进股权多元化。过去,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通常被政府所垄断,这使得企业的决策过程相对封闭,缺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国有企业的股权多元化,通过引入各类投资主体,扩大企业决策的参与者范围,促进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同时,政府还应该积极推动国有企业上市,为其注入更多的市场资本,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最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法律体系。在市场化改革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改革容易受到政府干预和行政指令的影响,这容易导致企业决策的不规范和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阻碍。因此,我们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和法律体系,明确权责的界定和行为的规范,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改革进程的顺利推进。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机制、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推进股权多元化以及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和法律体系,我们有信心使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更大的进步。希望未来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能够更加深入和全面,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九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改革日益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最近,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国有企业改革指示,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讨论。在阅读和研究这些指示后,我对国有企业改革有了更深的理解,并从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心得体会。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坚持市场导向。指示明确要求国有企业加强市场竞争力,实行市场化经营。这意味着国有企业应当放开手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灵活调整生产经营方式和组织结构。只有通过市场竞争,国有企业才能真正提高效益,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企业领导者要有开放的思维和敏锐的市场嗅觉,及时抓住市场机会,做出有效的战略决策。

其次,国有企业改革需持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指示提出要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决策科学性和透明度。在过去的改革过程中,一些国有企业内部的权力过于集中,决策不透明,导致管理混乱和资源浪费。而指示的出台,则进一步强调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国有企业应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决策过程的监督,使决策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确保国有企业的长期发展。

第三,国有企业改革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指示明确提出要优化国有企业资源配置,实现市场定价,鼓励国有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这意味着国有企业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产品结构和服务质量。只有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才能真正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效益和竞争力。同时,国有企业还应当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加强内部管理体制的改革,提高效率和质量水平。

第四,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和人才引进。指示提到要重视员工的培训和职业发展,建立一支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管理团队。这是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关键环节。因为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都离不开人才的支持,而国有企业更是如此。只有通过培训和引进优秀人才,国有企业才能拥有专业化、高效率的管理团队,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最后,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广泛参与社会力量。指示鼓励国有企业与社会资本合作,通过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引入社会力量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能。这不仅可以促进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还可以提高国有企业与全球市场的连接,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社会力量的参与还可以为国有企业带来更多创新创业的机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改革指示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市场导向,不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员工培训和人才引进,广泛参与社会力量。只有这样,国有企业才能真正适应市场需求,提高效益和竞争力,迎接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和组成部分。这一过程既充满了挑战,又蕴藏着巨大的机遇。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我深刻体会到了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意义和重要性。本文将从组织架构调整、市场竞争力提升、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风险管理、社会责任等几个方面,总结出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应注重组织架构调整。通过合理调整和优化组织架构,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和运营能力,并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加灵活的机制。在组织架构调整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适时引入市场化机制和激励机制,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其次,提升市场竞争力是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关键。在当前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国有企业应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市场营销和品牌建设,增强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

第三,员工培训和激励机制是国有企业改革重组的重要环节。国有企业要充分重视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通过培训和激励,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同时,要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将员工的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相结合,形成良性互动,共同促进企业的发展。

第四,风险管理是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中的重要环节。改革重组过程中,风险无处不在,因此国有企业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提前识别和防范各类风险。这不仅能够保护企业的利益和发展,也能保障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安全。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和先进技术,加强对风险管理的研究和实践,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挑战。

最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应承担起社会责任。作为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国有企业在改革重组过程中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社会做出更多贡献。要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关注员工的福利和安全,积极参与公益事业,推动社会和谐稳定。只有追求企业和社会的双赢,才能够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是一项复杂而又关键的任务,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经验,才能够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能力。通过适当调整组织架构、提升市场竞争力、加强员工培训和激励、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履行社会责任,国有企业将能够在改革重组中取得更大的成功,并为中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一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当前社会经济领域中的重要议题。国有企业改革的目的在于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结构的优化。经过三年的改革实践,我对国有企业改革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对于国有企业改革来说,核心是深化产权制度和改革激励机制。产权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在改革的过程中,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国有企业的效益和创新能力。其次,改革激励机制是保障产权制度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机制,激发国有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其次,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一系列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国有企业改革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应该着眼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加大企业的供给侧改革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提升企业的市场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第三,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加快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当前,科技创新已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国有企业要想保持竞争优势,必须要加强科技创新和研发能力。通过加大投入,培养更多的人才,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第四,国有企业改革需要加强企业治理,推动内外部监管体系的建立。国有企业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改善企业治理,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和透明度。通过加强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规范企业运行,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要加强对国有企业的外部监管,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严格执行市场规范,化解企业的风险。

最后,国有企业改革需要注重员工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国有企业改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员工的素质和能力对企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国有企业应该注重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加强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和工作能力。

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改革是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通过深化产权制度和改革激励机制,加强市场导向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加强企业治理和内外部监管,注重员工的培训和能力提升,可以有效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为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希望未来国有企业改革能够更进一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结构优化的双重目标。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二

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一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原有的大而不强、重而不实的国有企业形态已经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和市场需求。因此,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重组,提高经济效益,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

首先,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是提高国有企业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全球化的进展,只有通过改革和重组,才能使国有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规则,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其次,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是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的需要。通过改革重组,可以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使国有资本在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同时推动不断优化和完善国有资本布局,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益和社会效益。

再次,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是推动经济效益增长和结构优化的必然选择。通过改革重组,可以消除冗员,减少资源浪费,提升效率。同时,整合优化资源配置,为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推动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提升经济效益和质量。

最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通过改革重组,可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供给结构,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发展。这对于解决当前经济增长的困境,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首先,通过重组整合,我国国有企业形成了产业链延伸、资本链优化、技术链整合的新特点,提高了综合竞争力。其次,通过改革重组,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和世界级企业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崛起,推动了我国企业国际化发展。再次,通过改革重组,我国国有企业在创新和科技领域获得了突破和突破,推动了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最后,通过改革重组,国有企业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提升,为我国经济走向强大提供了有力支撑。

虽然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和经验,但在实践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有部分企业改革重组效果不明显,未能实现预期目标。其次,部分国有企业在改革重组过程中存在着冗员和资源浪费现象。再次,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需要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竞争机制和优势。最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还需要处理好政企关系和解决激励约束机制等问题。

第五段:展望和建议(字数:约200字)。

未来,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还需要继续深化和推进。首先,要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持市场导向,提高国有企业治理和运营效率。其次,要深化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提升国有资本运营效益和社会效益。再次,要优化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最后,要进一步加强政企分开和政企关系的处理,构建健康的市场环境和法治体系,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政策支持。

总结:国有企业改革重组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改革重组,可以提高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和结构,推动经济效益增长和结构优化,以及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发展。同时,改革重组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优化管理机制,加强政企分开,构建健康的市场环境和法治体系。未来,国有企业改革重组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稳定的支撑和有力的保障。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三

抓好党建是各级党组织最大的政绩。当前,抓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关键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明确要求,贯彻全国国企党建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扛起各自责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国有企业落地落实。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加强国企党的建设,效果是明显的,抓党建、强党建的氛围更加浓厚。但也要看到,仍有一些国有企业不抓党建、不治党风、不讲政治担当,有的对党建工作不过问、不研究,有的企业党组织软弱无力。实践告诉我们,不明确责任,不落实责任,不追究责任,从严治党是做不到的。

从去年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关于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若干意见》,到党中央召开这次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一个鲜明指向就是推动从严治党责任在国企落实。以这次会议为新起点,以解决问题为突破口,聚精会神抓党建,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才能使国企党建得到根本加强。

各级党委首先要明确,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是重要政治责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我们要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深刻领会国有企业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在国企党建问题上不能含糊,也不能有模糊认识。必须把抓好国企党建作为应尽之责、分内之事,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地方各级党委要把国企党建纳入整体工作部署和党的建设总体规划,每年至少专题研究一次,解决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这样,才能落实好政治责任,做到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加强国企党建,国企党委(党组)担负着主体责任。履行好主体责任,就要增强管党治党意识,坚持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治党,聚精会神抓研究谋划、抓部署推动、抓督促落实。党委(党组)书记要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责任意识,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专职副书记、纪检组长(纪委书记)、其他党员领导人员都要履行好各自职责,共同形成抓党建的合力。还要着力加强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确保国企健康发展。

促进国企党建责任落实,关键要用好考核评价这个指挥棒。要既报经济账、又报党建账,把党的建设考核同企业领导班子综合考评、经营业绩考核衔接起来,同企业领导人员任免、薪酬、奖惩挂起钩来。要高扬问责追责利器,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对思想不重视、工作不得力的,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对不认真履行职责,责任范围内党建工作存在严重问题、造成严重后果的,该诫勉的要诫勉,该组织调整的要调整,该纪律处分的要处分。

全面从严治党任务十分艰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始终保持全面从严治党的使命感和紧迫感,把国企党建责任扛在肩上、落到实处,我们就能开创国企党建新局面,推动国企改革发展迈上新台阶。

大国之崛起,必先有企业之兴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中流砥柱”和可依靠、可信赖的力量。此次,习近平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对国企党建的“不动摇”“不偏离”“不能变”“不放松”的要求,可谓是,着眼全局,针砭时弊,对症下药,为国企党建鼓了劲、加了油,为做好新形势下国企党建提供了根本遵循。

党建工作始终是国企独特的政治资源和优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国企“走出去”战略最需要保持的“政治底色”。全面从严治党,国有企业没有特殊、不可例外、更不能缺席,必须坚定不移高扬“党建”之帆,厚植思想“沃土”,延伸党建“触角”,夯实责任“基座”,用党建“敲门砖”掌好国企之“舵”,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行国企特色之路,让国企在竞争的浪潮中无惧风雨、乘风破浪、茁壮成长。

厚植思想“沃土”。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清清楚楚,行动上才能明明白白。有的国企负责人对党组织的地位认识不够,抓党建“一手硬、一手软”,导致企业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弱化。党建兴则国企兴,党建强则国企强,党建工作与国企经营应是“一条心”,而不是“两张皮”。国企领导人员要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不抓党建是渎职”的思想,加强党性教育、宗旨教育、警示教育,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党性修养,拧紧思想螺丝。要敢于创新,勇于改革,不断激活企业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走出一条与国企发展“适销对路”的党建工作新路子。

延伸党建“触角”。党建工作与国企发展融合才有生命力。国有企业要一以贯之坚持党对企业的领导,把握正确的党建方向,围绕“经济效益”“竞争实力”这个中心,找准党建与国企改革发展的契合点,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延伸“触角”,实现全覆盖,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与号召力、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党组织的政治灵魂效应,将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和谐共振、无缝对接、有机融合,形成符合我国国情,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新模式。

夯实责任“基座”。邓小平说:“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对执政党来说,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国企改革发展要抓好“领头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不动摇,以高的标准、严的要求,建好班子、配好干部、抓好队伍,认真落实从严治党责任。有权就有责,有责要担当。各级党组(党委)要各司其职,自觉把管党治党放在一切工作的核心位置,拿出更多时间、精力,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亲自落实,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夯实责任,既挂帅又出征,敢于对不正之风“亮剑”,敢于喊响“向我看齐”,当好党建工作的领导者、执行者和推动者。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四

在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全面阐述了国企改革的性质、地位、作用、意义、任务和重点,提出国企改革的目标体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国企改革思想的全面系统阐述,也是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度动员。

这个指示回答了为什么要搞国企改革,改革什么与怎样改革的三大问题,宣示了党中央在国企改革与发展问题的基本立场与方向,提出了国企改革的目标体系。

按照集团今年“八个坚定不移”、“三个攻坚突破”、“三个决不动摇”要求,结合自己分管的工作,既有直接面对的深化国企改革、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工作,又有为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保驾护航任务,深感责任重大。针对公司的实际情况,个人认为深化国企改革是重中之重,只有坚定不移地深入推动国企改革,才能为化解历史遗留的债务问题、规范经营行为,防范产生新的债务风险、推动公司整体经营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和依托。

作为国有资产的“代理人”和经营者,我们每一个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要把企业利益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放在首位,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就是要打好国有企业改革这张牌,打赢转型发展这场仗。

没有解不了的题,关键是要快解,再慢下来、拖下去,问题更多,困难更大。作为一名国有企业的党员领导干部,坚定国企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就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正确把握改革大局,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问题,共同为改革想招、一起为改革发力,勇当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深、行得正、干得实、走得稳,必须要求每一个参与者恪尽职守,敢于担当,时刻“别忘了自己的屁股坐在哪里”,要“在其位,谋其政”,不能“以事说事不干事”,要主动破除僵化思想,杜绝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彻底转变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只有每一个“国企人”都能够坚定改革信心、恪尽职守,才能够有效推动国企改革这个“老问题”,实现高质量发展。

结合公司实际状况以及自己分管的以资抵债、风险防控、企业发展规划等实际工作,我认为公司收回应收款项,化解债务风险,是自救的根本和未来发展的基础,而混改和上市又是我们破茧重生的唯一通道。所以将深化国企改革、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有机的结合起来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协同开展,有序推进,势在必行。

我的基本思路和想法如下:即从内部挖潜,减轻自身债务负担,创造利润,又开展外部融合,吸引战略投资者,破茧重生。

培育所属有潜力企业为新业务平台,致力于开发从坑口到电厂的煤炭业务,做实主营业务,并向集团争取将曹妃甸物流园、天津港45万吨堆场等物流资产注入公司运营,利用港口资源、政策、资产等优势发展物流仓储业务。同时,依托集团贸易资源,开发海运业务、多式联运业务,逐步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亮点企业。初期,瑞昌公司可参与搭建阳泉地区政府平台项目,借助集团的品牌和地方政府的资金,实现盈利反哺物流公司的经营,解决历史问题。

公司在实现优质业务转移后,存续采取诉讼、股权质押、以资抵债等方式进行债务清收。

以上是我对“坚定国企改革信心、恪尽职守担当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些粗浅理解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一些想法与设计,也是我认为在目前公司面临的各种实际困难情况下,在化解债务风险开展清收工作的同时,总结历史、补齐短板、止住出血点、引入活水、创造利润、实现公司自救重生的一条可行之路,望予指正批评。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五

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是指承担了国家粮食收购任务的粮食购销公司及所属粮站、粮库和粮管所,这些企业虽然绝大部分在县乡两级,但几十年来一直是政府处理粮食生产与消费关系、实现国家政策目标的重要载体.然而,在全面推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今天,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何去何从,是政府与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本报告试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所处的客观环境出发,分析它的历史作用、问题成因和生存条件,探索其在市场化条件下的重新定位和发展目标的选择,力图找出一条通过变革的自强之路.

作者: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课题组作者单位:刊名:中国粮食经济英文刊名:chinagraineconomy年,卷(期):2004“”(8)分类号:关键词: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六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拓国际市场、增强我国综合实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广大职工付出了不懈努力,成就是突出的。但也要看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管理混乱,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突出,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一些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不落实、作用被弱化。面向未来,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在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国有企业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为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握的根本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积极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坚持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要成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

——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握的重要关系。增强活力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本质要求,加强监管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保障,要切实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继续推进简政放权,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守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采用的科学方法。要正确处理推进改革和坚持法治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正确处理搞好顶层设计和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的关系,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分类推进,把握好改革的次序、节奏、力度,确保改革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积极进展,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健全,优胜劣汰、经营自主灵活、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更加完善。

——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更加成熟,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健全,监管手段和方式不断优化,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落实。

——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作用有效发挥,国有企业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护资源环境、加快转型升级、履行社会责任中的引领和表率作用充分发挥。

——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更加巩固,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

(四)划分国有企业不同类别。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通过界定功能、划分类别,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提高改革的针对性、监管的有效性、考核评价的科学性,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按照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制定所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方案,报本级政府批准。各地区可结合实际,划分并动态调整本地区国有企业功能类别。

(五)推进商业类国有企业改革。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

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也可以参股,并着力推进整体上市。对这些国有企业,重点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市场竞争能力。

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对需要实行国有全资的企业,也要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实行股权多元化;对特殊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实行业务板块有效分离,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对这些国有企业,在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的同时,加强对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以及完成特殊任务的考核。

(六)推进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这类企业可以采取国有独资形式,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对公益类国有企业,重点考核成本控制、产品服务质量、营运效率和保障能力,根据企业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考核中要引入社会评价。

(七)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大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力度,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根据不同企业的功能定位,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形成股权结构多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在少数特定领域探索建立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

(八)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规范董事长、总经理行权行为,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董事会形同虚设、“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实现规范的公司治理。要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保障经理层经营自主权,法无授权任何政府部门和机构不得干预。加强董事会内部的制衡约束,国有独资、全资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均应有职工代表,董事会外部董事应占多数,落实一人一票表决制度,董事对董事会决议承担责任。改进董事会和董事评价办法,强化对董事的考核评价和管理,对重大决策失误负有直接责任的要及时调整或解聘,并依法追究责任。进一步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拓宽来源渠道。

(九)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产生、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不断创新有效实现形式。上级党组织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广开推荐渠道,依规考察提名,严格履行选用程序。根据不同企业类别和层级,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等不同选人用人方式。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畅通现有经营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身份转换通道,董事会按市场化方式选聘和管理职业经理人,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加快建立退出机制。推行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明确责任、权利、义务,严格任期管理和目标考核。

(十)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企业内部的薪酬分配权是企业的法定权利,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定,完善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既符合企业一般规律又体现国有企业特点的分配机制。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全员绩效考核,以业绩为导向,科学评价不同岗位员工的贡献,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切实做到收入能增能减和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对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部门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探索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健全与激励机制相对称的经济责任审计、信息披露、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等约束机制。严格规范履职待遇、业务支出,严禁将公款用于个人支出。

(十一)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各类管理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制度,对特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委托人才中介机构推荐等方式,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建立分级分类的企业员工市场化公开招聘制度,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规范企业各类用工管理,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真正形成企业各类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机制。

(十二)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该管的要科学管理、决不缺位,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不该管的要依法放权、决不越位,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将延伸到子企业的管理事项原则上归位于一级企业,将配合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归位于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大力推进依法监管,着力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改变行政化管理方式,改进考核体系和办法,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

(十三)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探索有效的运营模式,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有序进退,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科学界定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边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其他直接监管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并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本履行出资人职责。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依法自主开展国有资本运作,对所出资企业行使股东职责,按照责权对应原则切实承担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开展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试点。

(十四)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总体要求,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失业救济和再就业培训等的作用,解决好职工安置问题,切实保障退出企业依法实现关闭或破产,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依法合规通过证券交易、产权交易等资本市场,以市场公允价格处置企业资产,实现国有资本形态转换,变现的国有资本用于更需要的领域和行业。推动国有企业加快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合理限定法人层级,有效压缩管理层级。发挥国有企业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中的骨干和表率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科研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支持国有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鼓励国有企业之间以及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跨国公司。

(十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稳步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具备条件的进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按照统一制度规范、统一工作体系的原则,抓紧制定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条例。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十六)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稳妥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对于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改革要依法依规、严格程序、公开公正,切实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各类出资人的产权权益,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十七)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实行同股同权,切实维护各类股东合法权益。在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依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相关安全审查规定,完善外资安全审查工作机制。开展多类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试点,逐步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十八)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作用,通过市场化方式,以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保、战略性产业为重点领域,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重组等多种方式,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

(十九)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坚持试点先行,在取得经验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通过实行员工持股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支持对企业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等持股。员工持股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完善相关政策,健全审核程序,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资产评估,建立健全股权流转和退出机制,确保员工持股公开透明,严禁暗箱操作,防止利益输送。

(二十)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明确监事会、审计、纪检监察、巡视以及法律、财务等部门的监督职责,完善监督制度,增强制度执行力。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督,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建立审计部门向董事会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企业内部监事会对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进一步发挥企业总法律顾问在经营管理中的法律审核把关作用,推进企业依法经营、合规管理。集团公司要依法依规、尽职尽责加强对子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大力推进厂务公开,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职工民主监督。

(二十一)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强化出资人监督,加快国有企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对企业关键业务、改革重点领域、国有资本运营重要环节以及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督,规范操作流程,强化专业检查,开展总会计师由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委派的试点。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制度,明确职责定位,强化与有关专业监督机构的协作,加强当期和事中监督,强化监督成果运用,建立健全核查、移交和整改机制。健全国有资本审计监督体系和制度,实行企业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全覆盖,建立对企业国有资本的经常性审计制度。加强纪检监察监督和巡视工作,强化对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行使权力等的监督,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狠抓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整合出资人监管、外派监事会监督和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等监督力量,建立监督工作会商机制,加强统筹,创新方式,共享资源,减少重复检查,提高监督效能。建立健全监督意见反馈整改机制,形成监督工作的闭环。

(二十二)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完善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设立统一的信息公开网络平台,依法依规、及时准确披露国有资本整体运营和监管、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以及管理架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关联交易、企业负责人薪酬等信息,建设阳光国企。认真处理人民群众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的来信、来访和检举,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有效保障社会公众对企业国有资产运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十三)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倒查机制,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评估、决策事项履职记录、决策过错认定标准等配套制度,严厉查处侵吞、贪污、输送、挥霍国有资产和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问责机制,对企业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敷衍不追、隐匿不报、查处不力的,严格追究有关人员失职渎职责任,视不同情形给予纪律处分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创新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保证党组织工作机构健全、党务工作者队伍稳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符合条件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成员中符合条件的党员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经理层成员与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适度交叉任职;董事长、总经理原则上分设,党组织书记、董事长一般由一人担任。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切实承担好、落实好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坚持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增强管党治党意识,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聚精会神抓好党建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织班子其他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结合业务分工抓好党建工作。中央企业党组织书记同时担任企业其他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设立1名专职抓企业党建工作的副书记。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企业党组织对群众工作的领导,发挥好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深入细致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前提,根据不同类型混合所有制企业特点,科学确定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职责定位、管理模式。

(二十五)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企业改革发展需要,明确选人用人标准和程序,创新选人用人方式。强化党组织在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中的责任,支持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坚决防止和整治选人用人中的不正之风。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和综合考核评价,及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的领导人员,切实解决企业领导人员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以强化忠诚意识、拓展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增强创新精神、锻造优秀品行为重点,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

(二十六)切实落实国有企业反腐倡廉“两个责任”。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纪检机构要履行好监督责任。加强党性教育、法治教育、警示教育,引导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正确履职行权。建立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与企业考核等挂钩,实行“一案双查”。推动国有企业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巡视工作,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反“四风”规定,努力构筑企业领导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二十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加强国有企业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审批、优化制度、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快建立稳定可靠、补偿合理、公开透明的企业公共服务支出补偿机制。完善和落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土地变更登记和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国有企业退出的相关政策,依法妥善处理劳动关系调整、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问题。

(二十八)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相关政策,建立政府和国有企业合理分担成本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分离移交、重组改制、关闭撤销等方式,剥离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和所办医院、学校、社区等公共服务机构,继续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施社会化管理,妥善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为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二十九)形成鼓励改革创新的氛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实践、创新。全面准确评价国有企业,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宣传改革的典型案例和经验,营造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良好舆论环境。

(三十)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一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履行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领导责任。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强化督促落实,确保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顺利推进,取得实效。金融、文化等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央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执行。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七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拓国际市场、增强我国综合实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广大职工付出了不懈努力,成就是突出的。但也要看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一些企业管理混乱,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突出,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一些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不落实、作用被弱化。面向未来,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在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国有企业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为此,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适应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新形势,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完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全面推进依法治企,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握的根本要求。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积极促进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推动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律。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坚持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坚持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坚持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相结合,促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有企业,要成为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表率。

——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把握的重要关系。增强活力是搞好国有企业的本质要求,加强监管是搞好国有企业的重要保障,要切实做到两者的有机统一。继续推进简政放权,依法落实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创造力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监管制度,切实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坚守的政治方向、政治原则。要贯彻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证、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坚持积极稳妥统筹推进。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必须采用的科学方法。要正确处理推进改革和坚持法治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正确处理搞好顶层设计和尊重基层首创精神的关系,突出问题导向,坚持分类推进,把握好改革的次序、节奏、力度,确保改革扎实推进、务求实效。

(三)主要目标。

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加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更趋合理,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善于经营、充满活力的优秀企业家,培育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取得积极进展,法人治理结构更加健全,优胜劣汰、经营自主灵活、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更加完善。

——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更加成熟,相关法律法规更加健全,监管手段和方式不断优化,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进一步提高,经营性国有资产实现集中统一监管,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全面落实。

——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不断优化、主导作用有效发挥,国有企业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护资源环境、加快转型升级、履行社会责任中的引领和表率作用充分发挥。

——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工作体系更加完善,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中的法定地位更加巩固,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

(四)划分国有企业不同类别。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通过界定功能、划分类别,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提高改革的针对性、监管的有效性、考核评价的科学性,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按照谁出资谁分类的原则,由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负责制定所出资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方案,报本级政府批准。各地区可结合实际,划分并动态调整本地区国有企业功能类别。

(五)推进商业类国有企业改革。商业类国有企业按照市场化要求实行商业化运作,以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主要目标,依法独立自主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实现优胜劣汰、有序进退。

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也可以参股,并着力推进整体上市。对这些国有企业,重点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市场竞争能力。

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重大专项任务的商业类国有企业,要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对自然垄断行业,实行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根据不同行业特点实行网运分开、放开竞争性业务,促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对需要实行国有全资的企业,也要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实行股权多元化;对特殊业务和竞争性业务实行业务板块有效分离,独立运作、独立核算。对这些国有企业,在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的同时,加强对服务国家战略、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运行、发展前瞻性战略性产业以及完成特殊任务的考核。

(六)推进公益类国有企业改革。公益类国有企业以保障民生、服务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为主要目标,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能力。这类企业可以采取国有独资形式,具备条件的也可以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还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特许经营、委托代理等方式,鼓励非国有企业参与经营。对公益类国有企业,重点考核成本控制、产品服务质量、营运效率和保障能力,根据企业不同特点有区别地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考核中要引入社会评价。

(七)推进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加大集团层面公司制改革力度,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根据不同企业的功能定位,逐步调整国有股权比例,形成股权结构多元、股东行为规范、内部约束有效、运行高效灵活的经营机制。允许将部分国有资本转化为优先股,在少数特定领域探索建立国家特殊管理股制度。

(八)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重点是推进董事会建设,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有效制衡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规范董事长、总经理行权行为,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董事会形同虚设、“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实现规范的公司治理。要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利,保障经理层经营自主权,法无授权任何政府部门和机构不得干预。加强董事会内部的制衡约束,国有独资、全资公司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均应有职工代表,董事会外部董事应占多数,落实一人一票表决制度,董事对董事会决议承担责任。改进董事会和董事评价办法,强化对董事的考核评价和管理,对重大决策失误负有直接责任的要及时调整或解聘,并依法追究责任。进一步加强外部董事队伍建设,拓宽来源渠道。

(九)建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分类分层管理制度。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产生、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不断创新有效实现形式。上级党组织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广开推荐渠道,依规考察提名,严格履行选用程序。根据不同企业类别和层级,实行选任制、委任制、聘任制等不同选人用人方式。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实行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相结合,畅通现有经营管理者与职业经理人身份转换通道,董事会按市场化方式选聘和管理职业经理人,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加快建立退出机制。推行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明确责任、权利、义务,严格任期管理和目标考核。

(十)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企业内部的薪酬分配权是企业的法定权利,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定,完善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讲效率又讲公平、既符合企业一般规律又体现国有企业特点的分配机制。建立健全与劳动力市场基本适应、与企业经济效益和劳动生产率挂钩的工资决定和正常增长机制。推进全员绩效考核,以业绩为导向,科学评价不同岗位员工的贡献,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切实做到收入能增能减和奖惩分明,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实行与选任方式相匹配、与企业功能性质相适应、与经营业绩相挂钩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办法。对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政府及其部门任命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合理确定基本年薪、绩效年薪和任期激励收入。对市场化选聘的职业经理人实行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探索完善中长期激励机制。健全与激励机制相对称的经济责任审计、信息披露、延期支付、追索扣回等约束机制。严格规范履职待遇、业务支出,严禁将公款用于个人支出。

(十一)深化企业内部用人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企业各类管理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制度,对特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委托人才中介机构推荐等方式,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建立分级分类的企业员工市场化公开招聘制度,切实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依法规范企业各类用工管理,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核心、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市场化用工制度,真正形成企业各类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的合理流动机制。

(十二)以管资本为主推进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该管的要科学管理、决不缺位,重点管好国有资本布局、规范资本运作、提高资本回报、维护资本安全;不该管的要依法放权、决不越位,将依法应由企业自主经营决策的事项归位于企业,将延伸到子企业的管理事项原则上归位于一级企业,将配合承担的公共管理职能归位于相关政府部门和单位。大力推进依法监管,着力创新监管方式和手段,改变行政化管理方式,改进考核体系和办法,提高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

(十三)以管资本为主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组组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探索有效的运营模式,通过开展投资融资、产业培育、资本整合,推动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通过股权运作、价值管理、有序进退,促进国有资本合理流动,实现保值增值。科学界定国有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边界,国有资产监管机构依法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其他直接监管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并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对授权范围内的国有资本履行出资人职责。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作为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的专业平台,依法自主开展国有资本运作,对所出资企业行使股东职责,按照责权对应原则切实承担起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开展政府直接授权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履行出资人职责的试点。

(十四)以管资本为主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整体功能和效率。紧紧围绕服务国家战略,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总体要求,优化国有资本重点投资方向和领域,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重点基础设施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产业集中,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中。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作用,清理退出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创新发展一批国有企业。建立健全优胜劣汰市场化退出机制,充分发挥失业救济和再就业培训等的作用,解决好职工安置问题,切实保障退出企业依法实现关闭或破产,加快处置低效无效资产,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企业依法合规通过证券交易、产权交易等资本市场,以市场公允价格处置企业资产,实现国有资本形态转换,变现的国有资本用于更需要的领域和行业。推动国有企业加快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合理限定法人层级,有效压缩管理层级。发挥国有企业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中的骨干和表率作用,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科研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支持国有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鼓励国有企业之间以及与其他所有制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快培育一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跨国公司。

(十五)以管资本为主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稳步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所属企业的国有资本纳入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体系,具备条件的进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加强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按照统一制度规范、统一工作体系的原则,抓紧制定企业国有资产基础管理条例。建立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高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十六)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实现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为目标,稳妥推动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对于适宜继续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国有企业,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宜独则独、宜控则控、宜参则参,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改革要依法依规、严格程序、公开公正,切实保护混合所有制企业各类出资人的产权权益,杜绝国有资产流失。

(十七)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实行同股同权,切实维护各类股东合法权益。在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符合产业政策、有利于转型升级的项目。依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相关安全审查规定,完善外资安全审查工作机制。开展多类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试点,逐步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十八)鼓励国有资本以多种方式入股非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资本运作平台作用,通过市场化方式,以公共服务、高新技术、生态环保、战略性产业为重点领域,对发展潜力大、成长性强的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投资。鼓励国有企业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重组等多种方式,与非国有企业进行股权融合、战略合作、资源整合。

(十九)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坚持试点先行,在取得经验基础上稳妥有序推进,通过实行员工持股建立激励约束长效机制。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服务型企业开展员工持股试点,支持对企业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等持股。员工持股主要采取增资扩股、出资新设等方式。完善相关政策,健全审核程序,规范操作流程,严格资产评估,建立健全股权流转和退出机制,确保员工持股公开透明,严禁暗箱操作,防止利益输送。

(二十)强化企业内部监督。完善企业内部监督体系,明确监事会、审计、纪检监察、巡视以及法律、财务等部门的监督职责,完善监督制度,增强制度执行力。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资产聚集的部门和岗位的监督,实行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定期轮岗,强化内部流程控制,防止权力滥用。建立审计部门向董事会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企业内部监事会对董事、经理和其他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督。进一步发挥企业总法律顾问在经营管理中的法律审核把关作用,推进企业依法经营、合规管理。集团公司要依法依规、尽职尽责加强对子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大力推进厂务公开,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职工民主监督。

(二十一)建立健全高效协同的外部监督机制。强化出资人监督,加快国有企业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制度建设,加强对企业关键业务、改革重点领域、国有资本运营重要环节以及境外国有资产的监督,规范操作流程,强化专业检查,开展总会计师由履行出资人职责机构委派的试点。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制度,明确职责定位,强化与有关专业监督机构的协作,加强当期和事中监督,强化监督成果运用,建立健全核查、移交和整改机制。健全国有资本审计监督体系和制度,实行企业国有资产审计监督全覆盖,建立对企业国有资本的经常性审计制度。加强纪检监察监督和巡视工作,强化对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行使权力等的监督,加大大案要案查处力度,狠抓对存在问题的整改落实。整合出资人监管、外派监事会监督和审计、纪检监察、巡视等监督力量,建立监督工作会商机制,加强统筹,创新方式,共享资源,减少重复检查,提高监督效能。建立健全监督意见反馈整改机制,形成监督工作的闭环。

(二十二)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完善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制度,设立统一的信息公开网络平台,依法依规、及时准确披露国有资本整体运营和监管、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以及管理架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关联交易、企业负责人薪酬等信息,建设阳光国企。认真处理人民群众关于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的来信、来访和检举,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充分发挥媒体舆论监督作用,有效保障社会公众对企业国有资产运营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十三)严格责任追究。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倒查机制,建立和完善重大决策评估、决策事项履职记录、决策过错认定标准等配套制度,严厉查处侵吞、贪污、输送、挥霍国有资产和逃废金融债务的行为。建立健全企业国有资产的监督问责机制,对企业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敷衍不追、隐匿不报、查处不力的,严格追究有关人员失职渎职责任,视不同情形给予纪律处分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十四)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创新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途径和方式。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坚持党的建设同步谋划、党的组织及工作机构同步设置、党组织负责人及党务工作人员同步配备、党的工作同步开展,保证党组织工作机构健全、党务工作者队伍稳定、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坚持和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符合条件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可以通过法定程序进入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成员中符合条件的党员可以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进入党组织领导班子;经理层成员与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适度交叉任职;董事长、总经理原则上分设,党组织书记、董事长一般由一人担任。

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切实承担好、落实好从严管党治党责任。坚持从严治党、思想建党、制度治党,增强管党治党意识,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制,聚精会神抓好党建工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党组织班子其他成员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结合业务分工抓好党建工作。中央企业党组织书记同时担任企业其他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设立1名专职抓企业党建工作的副书记。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强化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基础保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企业党组织对群众工作的领导,发挥好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深入细致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把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前提,根据不同类型混合所有制企业特点,科学确定党组织的设置方式、职责定位、管理模式。

(二十五)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根据企业改革发展需要,明确选人用人标准和程序,创新选人用人方式。强化党组织在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培养教育、管理监督中的责任,支持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坚决防止和整治选人用人中的不正之风。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和综合考核评价,及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的领导人员,切实解决企业领导人员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以强化忠诚意识、拓展世界眼光、提高战略思维、增强创新精神、锻造优秀品行为重点,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加快建立健全国有企业集聚人才的体制机制。

(二十六)切实落实国有企业反腐倡廉“两个责任”。国有企业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主体责任,纪检机构要履行好监督责任。加强党性教育、法治教育、警示教育,引导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正确履职行权。建立切实可行的责任追究制度,与企业考核等挂钩,实行“一案双查”。推动国有企业纪律检查工作双重领导体制具体化、程序化、制度化,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巡视工作,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严格落实反“四风”规定,努力构筑企业领导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二十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加强国有企业相关法律法规立改废释工作,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减少审批、优化制度、简化手续、提高效率。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快建立稳定可靠、补偿合理、公开透明的企业公共服务支出补偿机制。完善和落实国有企业重组整合涉及的资产评估增值、土地变更登记和国有资产无偿划转等方面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国有企业退出的相关政策,依法妥善处理劳动关系调整、社会保险关系接续等问题。

(二十八)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完善相关政策,建立政府和国有企业合理分担成本的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采取分离移交、重组改制、关闭撤销等方式,剥离国有企业职工家属区“三供一业”和所办医院、学校、社区等公共服务机构,继续推进厂办大集体改革,对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实施社会化管理,妥善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为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创造条件。

(二十九)形成鼓励改革创新的氛围。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鼓励探索、实践、创新。全面准确评价国有企业,大力宣传中央关于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方针政策,宣传改革的典型案例和经验,营造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的良好舆论环境。

(三十)加强对国有企业改革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一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切实履行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领导责任。要根据本指导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加强统筹协调、明确责任分工、细化目标任务、强化督促落实,确保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顺利推进,取得实效。金融、文化等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央另有规定的依其规定执行。

带头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加强党的领导方面不足。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八

9月13日下午,被称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公布。

这份《指导意见》长达20页,分八大章节三十项内容,前三项内容分别阐述了国企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从第二章节起对多个改革方案进行概括性阐述。其中,在分类监管、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股权多元化、国企重组整合、整体上市等方面亮点频现。

按照《指导意见》定下的目标,本轮国企改革给出时间表:2020年国有企业在关键性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基本完成,培育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骨干国有企业。

2、如何解读国企改革指导意见。

国企改革三大重点:分类改革如何落实。

一问:分类改革如何落实?

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其中第一步就是要划分国有企业不同类别。即“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有专家指出,分类改革成为本轮国企改革的一大创新。不过,“国企数量和业务范围庞杂,如何分类将成为一个难题。”朱宁指出,“分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是一个挑战。具体来说,是应该按企业性质分类还是按业务分类?”

“如果一个国企中不仅包含商业类业务还包含公益类业务,这要如何处理?是需要把公益类的拆分出来单独运营吗?拆分或许对国企本身来说可能是好事,能够更轻量化运营商业类业务,但财务上的分割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朱宁说。而有关这些疑问的解答,还有待配套方案的进一步细化。

二问: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如何推进?

指导意见中对于大众所关注的国企薪酬分配也有所明确,具体要“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

14日,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上明确表示,国企改革不会引发新一轮降薪潮,针对相关问题已有全面方案,“对于过高偏高收入要调整,这对于整个工资结构和收入水平是一个规范,有关问题还会进一步研究。”

张义珍表示,将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与国企负责人选任方式相匹配的差异化分配制度。

朱宁认为,国企要进一步激励高管的创造力,而这就涉及到国企薪资改革。

“接下来国企高管的薪资要与企业业绩相挂钩,与贡献相匹配。”朱宁注意到,之前国企高管的薪资与企业规模比较相关,但与企业利润相关度较低,一些规模很大企业虽然未能实现较高的利润,但它的高管薪资反而很高。

朱宁认为,现在广受关注的国企高管“限薪潮”是国企薪资改革的其中一个方面,改革的另一个方面是要探索高管持股激励的办法,高管持股比例和持股方法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问:如何描绘混合所有制改革路线图?

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始终成为热议的焦点。指导意见指出,要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吹风会上介绍混合所有制改革时说,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区分“已经混合”和“适宜混合”的国有企业。对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

坚持从知严教育管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强化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履职行权的监督;适应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改革需要,道加强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领导;把建立党的组织、开展党的工作,作为国有企业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必要前提。

(3)国企改革意见全文扩展资料。

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是推进国家现代化、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进展,总体上已经同市场经济相融合,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中涌现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

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开拓国际市场、增强我国综合实力作出了重大贡献,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队伍总体上是好的,广大职工付出了不懈努力,成就是突出的。

但也要看到,国有企业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一些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尚未真正确立,现代企业制度还不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有待完善,国有资本运行效率需进一步提高。

一些企业管理混乱,内部人控制、利益输送、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突出,企业办社会职能和历史遗留问题还未完全解决;一些企业党组织管党治党责任不落实、作用被弱化。面向未来,国有企业面临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

在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国有企业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和责任。

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战略决策,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问题导向,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切实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亮点一: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

《意见》指出,到2020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形成更符合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国资管理体制、现代企业制度、市场化经营机制,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解读:顶层设计方案为下一步改革方向与路径定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保建云表示,这是国企改革在已有基础上的新的重大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从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重大进展,然而,部分地区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部分国有企业依然效率不高、产权不明的情况。

此前,尽管已经有部分地区出台了地方性的国企改革方案,但缺乏顶层指导与设计,国企改革推进缓慢,而《意见》的出台则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国家顶层设计方案,为下一步国企改革的方向与路径定调。

亮点二:分类监管国有企业将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意见》提出,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并实行分类改革、分类发展、分类监管、分类定责、分类考核,推动国有企业同市场经济深入融合。

解读:有分类才有管理有分类才有发展。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咨询部部长、学术委员会委员张春晓对此解释,对国有企业实行分类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因为有分类才有管理,有分类才有发展。

根据什么来划分?张春晓表示,对于商业性主要是能够凸显在市场中的商业运作,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能够放大企业经营的运行活力,能够放大市场的运行能力,以及它的载体能力,为市场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这是商业类。公益类主要是考虑到民生以及公共服务、公共产品的提供,这是分类的大原则。

张春晓说,在分类中一定要注意,不管怎么划分,必须坚持国有资产的全民性,不能因为划分,把国有资产划分没了,缩小了,国有资产丧失了。在划分中还要坚持动态性,要根据市场的动态变化而实时的动态调整。

商业类和公益类企业如何考核?张春晓回答,对于商业类的考核主要是考核它的保值增值、市场竞争力、活力、控制力,以及对经济引导作用。对于公益类主要考核它的民生保障功能、公共品提供的水平,主要是从保障功能上进行考核。

亮点三: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

针对国有企业存在的制约不足的问题,《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积极引入各类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大力推动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创造条件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

解读:国企股权多元化有助减少高管腐败。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中心许保利曾公开表示,国企股权多元化有助减少高管腐败。

国有企业开始真正要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参与市场竞争。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国有企业必须要追求利润且要承担市场竞争的后果,即或是在市场竞争中发展,或在市场竞争中破产倒闭。但单一的国有产权很容易使国有企业预算约束软化,导致其行为扭曲,影响经营效率,国企高管也存在一定的利益寻租空间。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进恰恰可以解决国有企业软预算约束的问题。而进一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其应有之义就是意味着国有企业要开放股权,企业中的股权除国有外还要有非国有。

亮点四:混合所有制改革不设时间表。

《意见》指出,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目标是促进国有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高国有资本配置和运行效率。坚持因地施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不搞拉郎配、不搞全覆盖,不设时间表,成熟一个推进一个。

解读:要实现"1+12"的效果不能出现“灯下黑”

张春晓表示,混合发展的目的,必须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增强活力,必须有利于引进的非公资本优势互补,取长补短,激发活力,要实现"1+12"的效果,绝不能因混合而混合。“拉郎配”式的混合极有可能造成打着市场的幌子,用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手段,评估出缩水的国有资产,不仅导致国有资产新一轮的流失,还使非公经济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伤害。要实现国有经济进退自如,收放有度。在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过程中,必须强化对国有资产的监管,搭建良性的、公平公正公开的运行平台。绝不能搞暗箱操作,不能出现“灯下黑”。

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不是说要把原有的国有资产其中的一块蛋糕切去,而是说引进优秀的战略投资者,把存量资产做大,把蛋糕做大。另外,还要让国有经济和非公经济共同再做一个蛋糕,把老蛋糕做大,把新蛋糕再做强再做大。

亮点五:国资委向“以管资本为主”转变。

张春晓表示,经营权和所有权是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非常重要的两大权利,在这次《意见》中,多次提出要划清经营权和所有权的界限,同时要使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国资委以“管资本”为主。

解读:给儿媳妇权利,让婆婆做好监督。

张春晓表示,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使监管和营运实现了各自的属性,国有企业经营的独立性更强,市场化程度更高,市场化的平台就非常容易搭建,市场化的运营效率就能够逐步提高。更有利于实现进一步提高国有资产的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的目标。

张春晓表示,新一轮的改革对于国有企业的经营和国有资产的监管,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2003年,国资委成立,管资产、管人、管事相结合,"三管"运行。在这一轮改革的意见中,监管和运行方式发生了改变,以管资本为主,强化国有资产监管。把国有资产的经营权和国有资产的管理权全部下放给了国有企业,国有资本和国有资产实现了分割,随着国有企业国有资本经营公司搭建成形,国有资产的监督管理部门将会把国有资产的经营权放到国有资本经营公司。

在前一轮的国企的改革中,给国有企业的权利只有经营权。对于监管部门,它有了国有资产的管理权,监督权,所以国有企业因为它自身的权利的缩小,就是它在市场中运行中缩手缩脚,也就是经常说的“婆婆”管得太多,“儿媳妇”就没有办法干。在新一轮的改革中,给儿媳妇权力,让婆婆做好监督,儿媳妇能够干得更好,监管也就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

亮点六:加强和改进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指导意见》强调,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将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国有企业章程,明确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切实承担好、落实好从严管党治党责任,进一步加强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尤其是主要领导人员的日常监督管理和综合考核评价,及时调整不胜任、不称职的领导人员。切实落实国有企业反腐倡廉“两个责任”,完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努力构筑企业领导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解读:弱化了党的建设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也会降低。

在新一轮的改革中,必须要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为什么这样说?在前一轮改革过程中,尤其是中央巡视组和地方各个巡视组进入到各级所有企业巡视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但凡是这个企业党组织建设做得好,国有企业的运行效率都是相对高的,而且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率相对是高的。调查发现,如果削弱了党的领导,弱化了党的建设,那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是同方向降低的,所以新一轮的改革中,从监管的层面上看,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这次《意见》中开宗明义,国有企业属于全民,全民就是股东,股东要求国有企业做什么,国有企业就必须做什么,中国共产党要代表全民的利益,就必须实现人民要求做的。

权威解读指导意见四大显著特点:绝不能让国企改革红利变成个人私利。

国资委副主任、党委副书记张喜武谈到,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有着四个显著的特点:

一是更加注重改革的精准性,坚持改革奔着问题去,有什么问题,就改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改什么问题。

二是更加注重改革的规范性,先定规则再改革,依法有据搞改革。

三是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强化改革措施之间的协同配合。

四是更加注重改革的公开性,坚持公开透明,国企改革的政策、方案、措施、过程能够公开的都要公开,主动地接受监督,绝不能让国企改革的红利变成个别人的私利。

5、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是一回事吗。

国企改革三大重点:分类改革如何落实。

一问:分类改革如何落实?

指导意见中提出,要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其中第一步就是要划分国有企业不同类别。即“根据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

有专家指出,分类改革成为本轮国企改革的一大创新。不过,“国企数量和业务范围庞杂,如何分类将成为一个难题。”朱宁指出,“分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是一个挑战。具体来说,是应该按企业性质分类还是按业务分类?”

“如果一个国企中不仅包含商业类业务还包含公益类业务,这要如何处理?是需要把公益类的拆分出来单独运营吗?拆分或许对国企本身来说可能是好事,能够更轻量化运营商业类业务,但财务上的分割问题也是需要考虑的。”朱宁说。而有关这些疑问的解答,还有待配套方案的进一步细化。

二问:国企薪酬制度改革如何推进?

指导意见中对于大众所关注的国企薪酬分配也有所明确,具体要“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

14日,人社部副部长张义珍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上明确表示,国企改革不会引发新一轮降薪潮,针对相关问题已有全面方案,“对于过高偏高收入要调整,这对于整个工资结构和收入水平是一个规范,有关问题还会进一步研究。”

张义珍表示,将坚持分类管理的原则,建立与国企负责人选任方式相匹配的差异化分配制度。

朱宁认为,国企要进一步激励高管的创造力,而这就涉及到国企薪资改革。

“接下来国企高管的薪资要与企业业绩相挂钩,与贡献相匹配。”朱宁注意到,之前国企高管的薪资与企业规模比较相关,但与企业利润相关度较低,一些规模很大企业虽然未能实现较高的利润,但它的高管薪资反而很高。

朱宁认为,现在广受关注的国企高管“限薪潮”是国企薪资改革的其中一个方面,改革的另一个方面是要探索高管持股激励的办法,高管持股比例和持股方法是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问:如何描绘混合所有制改革路线图?

在国企改革过程中,混合所有制改革始终成为热议的焦点。指导意见指出,要鼓励非国有资本投资主体通过出资入股、收购股权、认购可转债、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资扩股以及企业经营管理。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吹风会上介绍混合所有制改革时说,混合所有制改革要区分“已经混合”和“适宜混合”的国有企业。对通过实行股份制、上市等途径已经实行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要着力在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资本运行效率上下功夫。

6、国企改革1+12具体是哪些文件?

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的文件已经出台,标志是“1+12”个文件印发,主体框架已经搭出来了。

“1”是指首先会出台一个深化国企改革指导意见,“12”是指十二个配套方案。

顶层设计方面最重要的有两个:国企改革指导意见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案。

关系到全局工作的方案有六个:国企功能建立与分类改革方案、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调整方案、投资运营公司方案、剥离企业办社会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施方案,以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意见、完善国企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方案。

十项改革试点包括:

1.落实董事会职权试点;

2.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试点;

3.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

4.企业薪酬分配差异化改革试点;

5.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

6.中央企业兼并重组试点;

7.部分重要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8.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试点;

9.国有企业信息公开工作试点;

10.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试点。

7、深化国有企业改革1+n文件都有哪些。

1+n中的是《关于深化国有改革的指导意见(建议稿)》,未来在中央和审定通过后,这项文件将成为当前国企改革的最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在n的方面,首先从国资委层面要实现自我改革,因此会出台一份《关于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总体方案(建议稿)》。

其次,要明确好央企的分类,而且这项分类将被应用到改革的各个环节。如果前面的意见是“纲”,分类方案就是目,纲举目张后整个改革才将体系成型。

国资委审议了两份文件:一份是《国资委监管的中央功能界定分类方案(征求意见稿)》。彭建国也对本报记者透露,央企总体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但实际上最终还是三类,即商业一类、商业二类、公益类也即公共服务类。

商业一类是指竞争类的,以完全市场化和保值增值为目标;商业二类是指特殊功能类的,同时具备市场化和社会化目标;公益类则是完全社会化的目标。商业一类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的主战场。

第二份文件是针对远期规划的——除了南车与北车、中电投与国核技之外还关注哪些要重组整合的,可看看这份文文件。它就是《中央布局结构调整总体方案(征求意见稿)》。

国资改革中混合所有制改革是重点工作,按照目前的会议纪要,国资委已经审议了《引入非国有资本参股中央项目暂行办法(建议稿)》。

在实行混合所有制的过程中,将要试点员工持股,国资委已经审议了《关于混合所有制实行员工持股试点的指导意见》。下一步在央企中推行的员工持股仍将以试点的方式推进,先试再推。

为此,国资委也审议了《加快剥离国有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除了职工,实行混合所有制后队对负责人的监管更为重要。

目前,国资委已经审议了《中央领导班子职位标准建设工作报告(送审稿)》。发展混合所有制,最需要防范的问题是国有资产流失,为此国资委准备了多份文件对此实施预防。

国资委会议讨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国有资产监督防范国有资产流失的意见》,审议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派监事会工作的意见》,审议了《关于建立国有经营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送审稿)》,研究了《关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和内部人控制的意见》。

层面,除了已经确定的六家改革试点之外。

2023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心得体会(通用19篇)篇十九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必须理清公有和私有之前的关系,必须理清如何去使用和运用国有资产。

20-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批通过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我公司作为具有公有制地性质的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国企混改、重组整合,国资监管体制改革的新阶段,对于如何做好我院的改革,我有以下两点认识:

一、国有企业必须明确公有制属性,必须遵守国有企业的各项制度。

1、国有企业资产属于公有制资产,属国有资产,需要加强监管。通过规范资产配置管理,加强资产使用管理,提高资产使用率;需加强国有资产处置及收入监管,防止资产流失,国有资质的收购和转让等都需要经过严格把关;需要进行全面清单管理,完成各类资产编报工作。

2、国有企业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在选人用人上要任人唯贤,从严监管。坚持委任和骋任相结合,坚持德才为先选人用人风向标。

3、国有企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资金的使用有一定的计划性,职工的工资要有计划地增长。

二、国有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必须找准定位,把握方向。

1、国有企业必须找准自己的定位,把握好方向。我公司属于地质行业的技术型企业,必须坚持地质主业不变,稳固和发展地质延伸业。

2、要制定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和机制,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共同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3、国有企业必须坚持走创新发展道路,需要丢掉旧的不好的东西,继承和保留好的传统和经验,开拓新的思想。所以只有通过大胆地创新,拓展思路,才能使企业在市场竟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兰州纪念馆参观心得体会(通用19篇)

    心得体会是在个人实践经验基础上所形成的知识总结和思考。请大家阅读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写作心得体会有所帮助和启发。秋高气爽,芦苇飘香。太湖岸边的新四

    最热践行五个坚持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在这个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挫折和困惑,但经过总结,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阅读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

    热门大学教师工作总结与展望(汇总16篇)

    通过写教师工作总结,可以对班级管理和学生行为进行分析,从而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希望大家阅读这些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时,能够真实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并从中

    优秀事业法人登记申请书范文(20篇)

    优秀范文中的形象描写和情感表达令人难以忘怀,读者读后能够被深深吸引和感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几篇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注册号:名称。住所。邮政

    专业驻村第一书记收获与体会(汇总22篇)

    阅读范文范本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写作触角,提高我们的文学眼光。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当前,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

    最热军训心得体会文章标题大全(18篇)

    军训心得体会是在军事训练期间对自身在纪律、行为习惯以及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感悟和总结。它是对自我提升和进步的评估,也是对军事训练经历的回顾和反思。这些军训心得体会范

    热门工作沟通能力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模板12篇)

    培训心得体会是参加培训后所形成的对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个人收获等方面的总结和归纳,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

    精选一年级做美食心得体会(案例20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经验的内省和反思,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大家可以有所启发和参考。气候和美食是紧密相连的,气候

    最新禁烟教育心得体会(案例21篇)

    我们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来反思自己的行为和做法,从而提升个人能力和素质。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优秀孩子打架家长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实践中领悟到的宝贵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类似的问题或情境。以下是小编精心挑选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和交流心得体会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