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银行如何做好本单位消防工作总结报告篇一
副职,有时候就是一个空架子,没有一点权力,是干活的好手,是正职出气桶,是员工的榜样。在升职到正职的过程中,前途路漫漫。有时候感觉自己身心劳累,想想自己能力也不差,为何屡屡没有机会?如何能够得到更多的授权机会?表现自己的能力与价值,工作得开心并有意义?这次应商业银行的邀请,上这二天课,真是挑战不小的。
首先要做换位的思考,假设你是正职,也就是一把手,你会要什么样的下属。李行长的开篇之语令人信服。
其次是争取得到认可,有效展示相应的能力,信任是关键。周行语
主动沟通,并选择的机会,场合,时机,渠道。刘行
敢于承担责任。罗行
如何具体行动呢,在思想上如何认识呢?以下供参考。
系,维护好正职的权威,就必须时刻牢记摆在面前的“三盏红灯”。
切忌自作主张。
克难,勇往直前;在压力面前甘当“防浪坝”,面对风浪,不屈不挠,真心实意地辅佐正职。只有这样,才能为正职集中精力谋大事、抓全局创造条件。
切忌自吹自擂。
教育;汇报工作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其词。
切忌相互拆台。
结和权威,才能充分发挥班子的群体效应,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天的卓有成效的网点管理培训结束了,正职的到场并积极分享给了我许多启发。最后有个学员在发言时说“这个培训能够早三年进行就好了,肯定会避免许多的错误,真心感谢王毅老师,感谢曾总与各位领导,感谢hr”。从过年到现在,这是第三场培训了,感觉很累,也很欣慰。
银行如何做好本单位消防工作总结报告篇二
银行主管应积极地抓好服务工作,坚持不懈地搞好优质文明服务,树立服务意识。下面是的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8银行主管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精彩内容请持续关注!
一、不断提高人员素质
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奠定会计出纳工作的基础。今年我根据业务发展变化和治理的要求,对责任、制度修旧补新,明确责任、目标,并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补充建立了上些新的制度,对支行强化内控、防范风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非凡是针对七、八月差错率高居不下,及时组织、制订、出台了制度,有效地遏制了风险的蔓延。
2.加强监督检查,做好会计出纳工作的保证。年内一方面加强考核,实行工效挂钩的机制,按月考核差错率,并督促整改问题,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加大检查力度,改变会计检查方式,采取定期、不定期,常规与专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再对症下药,解决问题,有效地防范了经营风险。
(3)坚持考核与经济效益指标挂钩;
(4)成立了以骨干为主的结算小组;
(5)积极地组织柜员上岗考试;
(6)培养一线员工自觉养成对传票审查的习惯;
(7)开展不定期的技能比武、知识竞赛,加强对员工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结算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成本意识,提高经济效益
1、更好的完成年度财务工作,我严格按照财务制度规定,认真编制财务收支计划,及时完整准确的进行各项财务资料的报送,并于每季、年末进行具体地财务分析;在资产购置上做到了先审批后购置,在固定费用上,全年准确的计算计提并上缴了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养老保险金、医药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固定资产折旧、长期待摊资产的摊销、应付利息等,并按照营业费用子目规范列支。
大利润。xx年开支费用总额为万元,较上年增加了万元,增幅为x%;实现收入万元,较上年增加万元,增幅为x%。从以上的数据可知,收入的增长速度是费用增长速度的2倍。在费用的治理上,严格费用指标控制,认真执行审批制度,做好日常的账务处理,并将费用使用情况及财务制度中规定比例列支的费用项目进行说明,以便行领导把握费用开支去向。全年按总部费用率的考核标准,支行实际费用率为x%,节约费用5个百分点,费用总额没有突破下达的年度费用控制指标。
三、恪尽职守,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我在抓好治理的同时,切实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增强驾驭工作能力。一是加强学习,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和预见性。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坚持抵制和反对腐败消极现象,在实际工作中,积极帮助解决问题,靠老老实实的做人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三是加强团结合作,不搞个人主义。
四、明年工作打算
1、挖掘人力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立足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根据目前人员的知识结构、素质况状确定培训重点,丰富培训形式,加大培训力度,非凡是对业务骨干的专项培训。
压缩无效资金和低效资金占用,力求收益最大化。四是降低费用开支,增强盈利水平。五是准确做好各项财务测算,为行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
3、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职能”,加强治理,加快工作的效率。
银行如何做好本单位消防工作总结报告篇三
工业园区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迅猛发展,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工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多数未进行消防安全规划或消防规划不合理,普遍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火灾事故屡有发生。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好工业区的消防工作呢?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一些相关知识,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随着xx市工业园区的快速发展,经济发展与安全环境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在经济效益和消防安全之间找一个平衡点是关键。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消防工作方面却存在着诸多问题,现行的体制、机制以及企业内部消防管理弱化等问题使得消防安全与经济效益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现结合实际,分析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对策。
工业园区消防工作现状,园区消防工作的特点可归纳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即“新、险、散、缺”。新,即地域新,设施新,人员新。园区往往规划在交通相对便利的开阔地带,集中圈地几百亩,甚至上千亩,一次规划,分片建设。按照大多数园区开发的工作思路,“边开发,边建设”,以“筑巢引凤”的方式,先由本地的若干企业落户,再吸引本地以外的“外资”参与建设;地域新导致道路交通网线不完善。设施新,新厂房,新机器;人员新,扩大再生产后的园区企业往往是除骨干外,大量招聘使用新员工,防火意识欠缺。
险,园区生产过程、产品火灾隐患大。特色园区化工企业较多,大量使用钢结构厂房,大跨度,大面积,产品及生产过程易燃易爆。
散,新企业导致管理制度匮乏,消防工作存在散、乱状况。企业上马过程中事情千头万绪,倘若缺乏消防意识,往往生产经营是头等大事,消防管理放置一边,制度缺乏或形同虚设。
缺,缺少消防配套设施。乡镇工业园区规划过程中,对消防站、消防栓、供水管线、建筑耐火等级虽然有规划,但缺乏通盘考虑,临时意识浓。
(一)工业园区中多数企业是按照其自身的生产工艺特点新建厂房,在设计与施工前却没有将新建厂房的施工图纸向消防部门申报建筑设计防火审核,导致这些新建的厂房存在诸多先天性火灾隐患,严重影响企业的安全生产。
1、大型的厂房没有设置防火分区。由于生产工艺的需要,生产设备为流水线式摆放在厂房中,生产的原材料也堆放在设备附近,一旦发生火灾,可燃材料在燃烧过程中没有被有效地隔开,很快就会向四周蔓延,造成火势迅速扩大,难以控制,同时增大抢救物质和扑救火灾的难度。
2、厂区内没有设置室内外消防给水。如果厂区内没有足够的消防水源,仅依靠消防车载的几吨水是远远满足不了火灾扑救的需要的,而让消防车往返运水则会延误战机,让小火酿成大灾。
3、部分企业的厂房与仓库合用。有的企业为了节约时间和空间,将生产出来的产品大量地堆放在厂房中,在生产过程中又免不了用火用电,如果因此发生火灾,堆积的产品不但影响人员的疏散,更重要的是大量的可燃物会加大厂房内的火灾荷载,造成火势蔓延,会给火灾的扑救带来困难。
4、建筑耐火等级低。由于多数企业的厂房没有经过严格的防火设计与审核,采用简易搭建的厂房和仓库作为生产和储存场所,其可燃材料搭建的建筑不仅降低了厂房与仓库的耐火等级,同时也增加了火灾荷载。在发生火灾事故时,很容易因为大量可燃材料的燃烧引起的高温使整厂房整体垮塌。
(二)工业园区内还有部分企业是租用已建好的建筑物进行改建后再投入生产的,由于改变了原有建筑的使用性质,同样会带来大量的火灾隐患。
1、“三合一”现象严重。有的企业是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而大量员工的住宿问题又一时难以解决,只得在厂房中安置员工集体宿舍,为了方便员工管理,通常只有一个出口。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在厂房中的员工极易被困火场,造成群死群伤的惨剧。
2、安全出口不足。由于租用的民用建筑安全出口本来就少,企业由于生产的需要往往将其分隔成几个车间,造成安全出口严重不足的情况,给火灾发生时人员疏散逃生带来困难。
3、灭火器材不足。在生产中,由于偶尔的错误操作,可能会出现火情,如果配置了必要的灭火器材,就可以迅速扑灭初起火灾,将损失降到最低,而大多数企业配置的灭火器数量远远不足,甚至根本就是已经失效了不能用的,加上员工普遍没有经过消防安全培训,连基本的灭火器使用方法都不会,遇到火情容易酿成大灾。
4、电气线路老化。业主在改建厂房时利用原有的电气线路,或简单加以改造,在生产过程中用电负荷会远远超过原来的设计用量,由于租用的建筑建设时间已久,电气线路也是同期敷设的,老化现象和随意搭建现象严重,极易造成电气线路方面的火灾事故。
,按照国家有关规范的要求,是要增设消防给水的,因为生产用的厂房火灾危险性比民用建筑要大得多,而且发生火灾后因为各类可燃物比较多会使火灾发展加快。一旦发生火灾,如果没有大量的水用于扑救,厂房很快就会陷入火海,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的消防安全工作却没有得到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园区消防工作的发展及现状还不容乐观,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也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1、消防安全规划不合理。建筑周边没有设置必要的消防车道,一旦发生火灾,消防车无法快速地到达火场,为扑救火灾、疏散人员物资增加了难度。与此同时,厂与厂之间、车间与车间缺少必要的防火间距,建筑毗连严重,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蔓延趋势,甚至出现火烧连营的状况。而且,园区内的民营企业在厂房建设中,为了省时和减少施工工期,大量采用钢材、钢屋架,而钢材没有经过防火处理,钢结构耐火等级达不到要求,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多数工业园区未编制消防规划,或对工业园区产业项目定位不准确,导致消防规划不合理。园区内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严重滞后,市政消火栓大多未能与工业园区建设同步配套施工。有的工业园区虽建有市政消防设施,但市政消火栓总数不足,消防给水管网管径、水压、流量等不符合要求,无法满足消防用水的需要。多数企业消防基础设施薄弱,消防设施严重不足,在火灾情况下,无法及时组织火灾扑救和人员物资疏散。
2、火灾隐患比较突出。由于园区企业的设计、施工多数未经消防审核验收,存在未按要求设置室内、外消火栓、室外消防水源不足、室内消防设施配备不到位、灭火器配置选型不合理、建筑耐火等级达不到要求、未按要求设立防火、防烟分区、疏散楼梯不符合要求等火灾隐患,导致初起火灾得不到有效控制,极易造成人员群死群伤。由于工业园区内的投资项目是党委政府的招商项目或重点项目,为加快项目落地进程,党委政府默许了项目工程先开工建设后补办手续的做法,导致消防部门在行政执法上产生较大的阻力。有些工业园区未经正式审批,建筑工程无法正常取得土地、规划等许可,即便图纸及有关资料设计齐全,消防部门仍无法为其办理消防审核或验收手续。一些企业虽已经消防审核和验收合格,但在投入使用后为了提高场地的利用率,擅自将原有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或消防通道搭建成仓库或车间,改变整体消防安全布局,造成了建筑物无消防车道、防火间距不足、防火分区不符合要求等问题,带来新的消防安全隐患。
3、园区内消防设施短缺。这一方面体现在园区内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跟不上园区建设步代,厂区消防基础设施薄弱,尤其是公共消火栓的建设严重不足,消防用水严重缺少,火灾发生后难以扑救。有的工业园区消防给水管网管径过细,水压过低,无法满足消防用水的需要;而有的工业园区甚至尚未建市政消防供水设施。另一方面,由于进园区企业厂房的设计、施工未经消防审核,厂区内未按要求设置室内、外消防栓,灭火器等消防器材配备严重不足,灭火器配置不合理、选型不符合要求,本应配备扑救固体物质火灾abc类磷酸氨盐干粉灭火器,却配置了扑救液体、气体的bc类碳酸氯钠灭火器,以致初起火灾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4、消防安全管理不到位。多数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安全工作措施不到位,存在消防安全工作无人抓、无人管。未建立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未制定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违章操作、违章用火、用电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生产管理混乱,厂房内电气线路及电器设备的选用、安装不符规范要求,电线乱拉乱接、闸刀裸露,防爆场所未采用防爆电器的现象随处可见,且应急措施未及时跟上,极易因小火而酿成大灾。乱搭乱建现象严重。一些已经消防审核和验收合格的企业,在投入使用后为了提高场地的利用率,擅自将原有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或消防通道搭建成仓库或车间,从而改变整体消防安全布局,造成了建筑物没有消防车道,没有防火间距,没有防火分区等问题,给消防安全带来严重的隐患。
5、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多数企业业主自身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对消防安全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摆不正企业发展与消防安全的关系,只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顾消防安全,贪图眼前小利,忽视安全成本投入。企业业主自身未接受消防安全培训,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不重视火灾预防和消防安全管理,不懂消防器材的使用、初起火灾的扑救等消防常识。同时对员工的培训教育不重视,培训制度形同虚设,对员工缺少必要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导致相当部分员工消防法律意识淡薄,对消防知识一无所知,违章生产、违规操作现象屡禁不止。
针对工业园区存在的消防安全不良状况,消防部门要树立“人人创建软环境,消防安全是最大软环境”的思想,切实发挥职能作用,当好政府参谋,努力改进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环境,确保工业园区健康、快速地发展。
1、抓好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以贯彻国务院15号文件为契机,加强对党委政府领导的请示汇报,引起各级领导的关注和重视,把工业园区消防规划纳入总体规划,确保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工业园区建设同规划、同建设、同实施。依据《消防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编制既符合实际又适度超前、既关注重点而又照顾全面的消防规划,使工业园区内功能布局合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到位,消防站装备建设能符合扑救重特大火灾灾害事故的要求。对已经建成的园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本着“适度整改、全面完善、重点防范”的基本原则,加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实施消防站、消防通信、消防道路、消防水源、消防装备建设等的落实工作。对新建的园区,坚持从源头把关,严格依照消防规划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建设,确保消防站、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消防通信等基础设施与其他市政设施同步建设。对公共消防设施不能满足灭火救援需要的,增建、改建、扩建消火栓、消防水池、天然水源取水设施等消防设施,满足实战需要。
严格审批。消防监督管理人员要主动出谋划策,把好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等审核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对工业园区内存在隐患而有条件整改的单位,消防部门应提供一切便利措施,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采取因“患”制宜的方式进行整改;对确实没有条件整改的单位,消防部门要与业主一道采取补救措施,确保企业安全。结合实际,开通“消防审批绿色通道”。对于大型建筑工程,尤其是工期紧、问题多、协调量大的大型工程,打破常规,现场办公;对重点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简化消防审批手续,缩短审批时间,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和投资环境。
3、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坚持从源头抓起,深入开展摸底排查,对园区内的未报审、报验的企业做到情况明、底数清。同时加强与工业园区管理单位的联系协调,加大执法力度,督促企业补办消防审核和验收手续。开辟绿色服务通道,主动提前介入工业园区和大型招商引资项目的前期工作,把消防法规、规范的宣传工作做在前面,简化办事程序,缩短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期限,快速办结建筑审核、检查验收等手续,把好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水源和消防通道等审核验收关,杜绝先天性火灾隐患的产生。在热情服务的前提下,坚持严格执法,加强消防监督检查,督促企业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消防方面的法律、法规规范的要求,努力消除各类火灾隐患。对工业园区内存在隐患而有条件整改的单位,提供一切便利措施,按规范要求督促企业抓好整改;对确实没有条件整改的单位,要主动出谋划策,与业主一道采取补救措施,确保企业消防安全。对手续不全、火灾隐患较为突出的,提请政府牵头消防、规划、建设、安监等部门根据消防有关法律法规,坚决依法督促企业整改,对逾期不整改的火灾隐患企业报请政府予以停产停业并处罚款。针对工业园区存在的消防安全现状,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将工业园区消防安全整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协调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整治力度,全力消除火灾隐患;同时督促乡镇政府、街道办改善园区公共消防安全环境,解决消防规划、消防通道、消防供水等带来的隐患,避免发生重特大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
4、规范消防安全管理。各级党委政府、乡镇政府、街道办应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加强对工业园区消防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层层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把对企业的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年度工作考评中。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对工业园区消防安全管理,督促企业制定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明晰消防安全职责,建立健全自上而下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网络。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开展消防安全工作,规范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单位防火安全领导机构,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到位。消防部门加强检查指导,落实参谋挂点园区制度,指定参谋指导园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帮助解决存在的实际困难。并针对工业园区消防工作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配套措施。
5、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由于园区消防工作涉及面广、线长、量大,全靠消防队伍承担消防保卫任务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符合形势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充分发挥园区、企业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地发展各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在园区不但要组建义务消防队,还要督促各企业尽快建立专职消防队、志愿消防队,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并对各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定期进行培训和实战演习,提高灭火能力。随着工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原有的消防体制、消防力量、车辆装备等已远不能适应经济建设的要求,按照《消防站建设标准》、《消防特勤队(站)装备配备标准》和《消防员防护装备配备标准》,进一步加强消防队伍建设,改善器材装备建设,努力提高消防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发展多种形式专职消防队,组建群众性的义务消防组织,努力解决消防队员人数不足的矛盾。配齐配强器材装备,制定灭火救援预案,适时组织开展演练,不断增强工业园区初期火灾的扑救能力。积极发展派出所联防消防队,逐步配备必要的扑救化工、火灾的特种车辆器材和个人防护装备,提高处置各种恶性化学灾害事故和扑救火灾事故的能力。
6、加大消防宣传培训力度。积极做好各级政府和部门的宣传发动工作,努力协调与各部门的关系,督促规划、建设、工商等职能部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将公共消防设施建设、火灾隐患排查整治等工作纳入工作计划,严格落实到位。要充分利用报社、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宣传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政府应把消防宣传列入公益宣传中。针对工业园区及园区内企业的特点,抓好企业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常识培训和自防自救能力的宣传教育,使其做到“三懂”“三会”。“三懂”即懂火灾的危险性、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三会”即会报警、会扑救初期火灾、会使用灭火器材。由此提高企业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增强应变及自我防范能力,从而筑实城镇工业园区抗御火灾的堤坝,防火患于未然。在园区内设立固定消防安全宣传栏,通过宣传标语、宣传资料等形式扎实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广泛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和消防法律法规。针对工业园区及园区内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企业业主和员工的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素质,增强自防自救能力。在抓好企业经营者的消防安全培训的同时,督促企业业主制定严格规范的培训制度,经常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和灭火技能的教育培训,使其掌握必备的自防自救知识。
好了今天小编的介绍就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你喜欢记得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哦!
银行如何做好本单位消防工作总结报告篇四
淮北恒欣化工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学昌
第一、抓好安全工作,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制度作保障,必须建立健全 “安全生产责任制”。
在安全生产工作中,我们不仅仅要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而且要制定保障这些制度得以执行和落实的措施。我们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使其得到有效落实,对我们的工作起到规范、约束和指导作用。只有有了有效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才可能规范开展,收到应有效果。“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第二、抓好安全工作,需要培养职工的自我安全意识。
在安全工作中,只有全体职工的自我安全意识得到加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而职工的自我安全意识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找到好的切入点,找准培养职工的自我安全意识的好的做法。
一是培养职工自我安全意识需要提炼一套具有自己单位特色的核心安全理念。 二是培养职工自我安全意识必须做到持之以恒。三是培养职工自我安全意识必须做到齐抓共管。培养职工的自我安全意识,不能只靠说服教育,也不能只靠行政手段一罚了之来解决。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部门、多种形式、方方面面的工作共同来完成。既要有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来引导,也要有行政处罚手段作辅助,两者缺一不可。因此,它需要齐抓共管,需要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需要每一名职工的广泛参与,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起全体职工的自我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生产坚不可摧的防线。
第三、不断提高职工的生产安全意识。
抓安全生产工作,仅仅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还不够,还应该注重提高职工的生产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生产安全意识,是安全生产的根本,是真正能够实现安全生产投入最少,效果最好的一项工作。而如何提高职工生产安全意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二是普及安全常识。三是从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着手。四是以身边耳熟能详的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为教材。
职工安全意识增强了,安全工作才有了群众基础,安全管理制度才能顺利执行,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才有保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安全发展,国泰民安”。第四、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直接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到一个单位的和谐稳定与健康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二是积极参与安全生产的各项活动,使安全生产工作深入人心。三是扎实做好安全生产日常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综合性、长久性的系统工程,只有我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做好综合性工作,全面提高大家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才能最终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