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工作情况报告(优质7篇)

时间:2024-12-23 作者:雁落霞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改革工作情况报告篇一

一、做到与时俱进,大力加强思想建设

在2009年里,校团委紧紧围绕培育优秀人才、活跃校园文化氛围这条主线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各项比赛和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以及完成学校上级交办的任务等方面都做出了显著成绩。校团委组织全体团干部按照要求认真学习党的^v^精神,以及学校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廉洁自律方面的各项规定,做到了防微杜渐,从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

校团委班子内部团结,凝聚力和战斗力强,部门民主气氛浓厚,具有团结协作、奋发向上的良好精神风貌。团委三位领导干部事事能以大局为重,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心全意干工作,一心一意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认真参加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纪律作风整顿等重要活动,取得显著成效。本部门各成员积极参加理论学习,注重廉洁自律,自觉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用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我们团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一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校团委办事过程中有商量、并坚持勤俭节省的原则,不铺张浪费。严格按照学校经费预算规定,利用有限的经费开展宣传活动和团员教育活动,使团的干部作为党的助手从思想上深刻领会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精神,时刻保持过硬的思想意识。全体成员加强党性锻炼,自觉在思想上自律,树立正确的道德追求,正确对待义利、苦乐,怀律已之心,使广大团干部能不断调适自己的心态,适应新的发展变化的环境,辨清前进的方向,扎实努力地工作。

为了找准组织建设、团的工作、团员队伍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校团委、各团总支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走访团员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共发放各类调查表3020份,走访590人次,召开座谈会15场次,从而了解我校团员青年的思想现状,将加强政治修养作为我校团组织的工作核心。

解社会,辅导他们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有效地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保持政令畅通,紧紧围绕学校党政中心开展工作

校团委现有专职团干部5名,兼职团干部7名,这是一支自主创新、团结务实、勇于奉献的队伍,校团委着力于团员队伍建设,积极做好团员接收及“推优”工作,在学生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努力加强学校团委建设,积极吸收进步青年加入共青团,2009年校团委共发展学生团员30名,充实了团员队伍。积极推荐优秀团员青年作党的发展对象,一年来校团委认真审核,严把入口关,通过走访团支部,向各团总支调查了解情况,综合学生各方面表现,共推荐了35名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激发了广大团员青年的政治热情,增强了共青团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

校团委着力于加强团组织队伍建设,强化团员意识,切实提高团员的群体素质,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加强团干培训和团员队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发挥优秀教工团员的作用,以老师带学生,以集体带个人,以干部带群众,以先进促后进,不断完善团委工作和工作制度,以切实增强团员意识,发挥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继续大力抓好青年志愿者服务队伍,并以社区服务和校园自我管理为重点,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和假期社区服务活动,大力倡导文明风气,树立团员青年的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主人翁精神。我校积极构建大队管理体制下的团组织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大队团总支部的作用。切实加强团总支建设,增强团总支的战斗力,并以创建“五四红旗团总支”活动为契机,充分调动团总支的工作积极性。继续抓好校学生会的管理,积极做好学生干部换届工作,理顺校学生会和学生分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功能。

校团委狠抓团员基层组织队伍建设,开展了“摸团情,学团章”活动,为各支部每一名团员都建立起了详细档案,通过摸底,校团委对每一个支部,每一名团干,每名团员的基本信息有了准确的了解,并通过一年一度“五·四”表彰鼓励先进,树立典型,2009年5月,经过校团委的层层筛选,共评出“红旗团总支”3个,“红旗团支部”14个,“优秀团员标兵”14个,“红旗团支部书记”14人,“优秀团员干部”205名,“优秀团员”327名,“为团徽争光奖”25名,极大地调动了各团总支、团支部的工作热情。

改革工作情况报告篇二

摘要: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中国正在拟制并实施“十二五”规划。税改作为中国“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居民收入分配的调节、节能环保和城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正确把握好中国税改思路,积极响应中央税改政令是新税制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从税改最基本的背景条件和具体的税改内容来分析中国的新税制,可以发现,这不仅是对我国长期积累的税制矛盾的很好改变,也将在诸多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十二五”规划;税制改革;财政;经济

【正文】

“十二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财税体制改革。积极构建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税收制度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体现,既关系到国家的财政收入,也与广大企业、个人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当前的意义已经发生了变化,过去是为了增加经济总量,现在更多的是调整经济结构,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整,促进整个经济结构、分配结构、区域结构的调整。这段时间,房地产税、车船使用税、资源税、环境税等话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这些税种的推出或改革,对我国影响巨大。

一 “十二五”时期的税制改革背景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定标准,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而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国家命脉。税收对调节社会资源在不同经济成分,不同地区,不同单位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实现社会发展的经济目标有着重大的作用和意义。

回首刚刚过去的“十一五”,人们不能忘记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税制改革:延续千年的农业税正式废止,增值税转型改革全面实施,资源税改革启动试点,内外资企业税制全面统一„„而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时期,“十二五”肯定要推出一系列重大的税制改革举措。人们对税制改革抱有种种期待并为此而提出种种诉求,当然富有积极意义。问题是,面对这些期待和诉求,我们必须着眼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脚踏实地,在贴近世情、国情和税情的基础上拿出切实可行的税改规划方案。

首先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我们不仅已经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视作刻不容缓之举,甚至有了社会制度转型、经济体制转轨和发展方式转变等所谓三次决定中国现代化命运的重大抉择的历史定位。其次,调节居民收入分配。这不仅是因为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已经被确诊为我国内需不足的深层根源之一,而且因为日趋尖锐化的收入分配矛盾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威胁到社会的稳定。第三,节能环保。与以往周旋于节能环保与经济增长取舍之间的思维有所不同,今天的中国已经开始寻求两者之间的全面相容。最后,城镇化。作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源泉之一,城镇化已经被视为现实中国的第一内需。进一步看,认识到城镇化的核心问题在于农民变市民的身份转换,在于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以及财政的供给能力。

可以说,深刻地把握好包括上述这些变化在内的当前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是谋划并制定好“十二五”时期税制改革规划的关键,也是一项具有打基础意义的工作。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税改又面临哪些难点呢?

二 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难点及必要性

识到,若不对税收制度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税收制度肯定会对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然而,尽管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甚至早已制订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实施方案,税制改革就是没有实质性进展。究其原因,惟恐税收收入因此减少甚或税收增幅因此下降,可能是最重要的一条。比如增值税,已经成型,目标在于转换改型的增值税调整方案,如果彻底改革的话可能要分别付出800亿的减收代价。如此规模的减收,对中国财政收入方面无疑是巨大打击。

然而,因担忧财政减收而搁置拟议进行的税制改革,不仅会使改革变得遥遥无期,而且将经济社会发展因此遭受的拖累计入账册,从宏观层面看,很可能得不偿失。所以眼下必须为此创造条件、寻找契机。应当看到,拟议进行或亟待进行的税制改革,只不过是整个财政制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税制改革所要实现的政策目标,终究离不开继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整体动作。一旦将税制改革同财政制度的整体变革,特别是同继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联系起来,税制改革便有了得以启动的重要条件和契机。

已经连续实施了5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基本思路可以归结为以“ 增债扩支”的办法拉动内需。这几年以来,这种积极的财政政策尽管在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一系列骄人成就和对经济增长做出了直接贡献,但仍然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的问题。最明显的,例如国内居民消费和实业投资始终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徘徊,没有显著改观;经济增长对财政支出扩张形成了日益严重的依赖、国债规模迅速增大而其实际功效递减;第三产业对吸收就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等等。这些问题,并不能完全归因于政策失误与操作不力的的层面,而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倾向于认定是政令传达与人们预期误差形成的。

国债收入,可以将支持拟议进行或亟待进行的改革作为投资方向之一;跳出通行证路径的局限,即便财政收支动作因税制改革而加重困难,只要它是经济社会发展所必需,或者局部的困难可换来全局的改善。也只有这样,新税改阻力才会减少,而对国内的冲击也会降低到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

遥观未来五年,我国还会继续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新一轮税制改革必须把握住这条主线,尽快乘改革之风起航。

三 “十二五”中国税制改革怎么改?

“十二五”是我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时期,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对税收改革作出安排,包括按照优化税制结构、公平税收负担、规范分配关系、完善税权配置的原则,健全税制体系,加强税收法制建设;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合理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税率结构和征税环节;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个人所得税征管机制;继续推行税费改革,全面推进资源税和耕地占用税改革;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服务省级政府适当税政管理权限。

这些整体思路对我国长期积累的税制矛盾有个很好的改变,但是再好的思路还是得通过具体的税制改革来实现。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将财产税、资源税和增值税最为改革的重中之重。

直接税是指直接向个人或企业开征的税,包括对所得、劳动报酬和利利润的征税。直接税与间接税相对应:间接税是对商品和服务征收的,从而只是间接地以公众为征税对象。目前,我国实现的是以流转税为单一主体的税收制度,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三个税种相加占中国税收收入的60%。所以对中国税制而言,一直想解决而未能解决的是直接税的份额问题。这种单一的格局,已经凸显两大弊端,一是现行税收体系的功能不够健全,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税制结构差异,商品售价内外倒挂,不利于扩大内需。“十二五”时期,我国税收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加大直接税改革的力度,增加直接税的比重,主线是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之下,房地产市场的价格会表现更“沉稳”,泡沫会更少,整个产业发展会更健康。同时房地产税还会增进财产税再分配调节功能,对整个社会和谐及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正面意义也是值得期待和肯定的。

保护环境是持续发展的根本,但环境税这些年始终“千呼万唤始不出”。环保税的作用是推动节能减排,在税收政策上,对有利于节能减排的项目给予税收优惠,对于不利于节能减排的项目给予税收惩罚。环保税不是一个税种,是作为一个体系存在的,比如资源税、燃油税、车船税,都是与环保税相关的,燃油税下一步改革将融入节能减排的因子,发挥其在环保税方面的作用。“十二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面临着四方面巨大压力:治污减排的压力继续加大;环境质量改善的压力继续加大;防范环境风险的压力继续加大;西方对中国的环境压力继续加大。这些都要求强有力的环境税来协调解决矛盾,最终促进社会和谐。

在诸多税种中,增值税已经成为中国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中国全部税收的60%以上,是最大的税种,可以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增值税制的一大优点是能够避免生产专业化过程中的重复征税问题。但是,增值税改革试点人为地把资源配置扭曲了,一部分地区允许抵扣,另外的地区不能享受这种待遇,会扰乱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不但会带来征管成本加大,退税手续繁杂,甚至诱使部分企业偷税、漏税的情况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增值税扩围的一个办法是“吃掉”营业税,但扩围也会遇到瓶颈问题,一是冲击营业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地位;二是增值税份额过大给国家带来风险;三是对现行财税体制根基带来颠覆性变化。这个问题要通盘考虑,加以解决,这就要求国家对该税种进行全面改革。

除了以上几种税种,中国目前争议极大的还有车船税。车船税是指对在我国境内应依法到公安、交通、农业、渔业、军事等管理部门办理登记的车辆、船舶,根据其种类,按照规定的计税依据和年税额标准计算征收的一种财产税。新的车船税法草案最大的看点,是对载客少于9人的乘用车税负,由现行的“一刀切”征收改为按发动机排气量大小进行分档,排气量在1.6升及以下的小排量车,税额幅度降低或保持不变;1.6升以上至2.5升的中等排量车,税额幅度适当调高;排气量为2.5升以上的较大和大排量车,税额幅度有较大提高。按排气量大小收取车船税,会给汽车生产、消费结构带来一定变化。聚焦车船税改革,有人会问这是减负还是加税?其实一般价位越高的车排气量也就越大,而且社会上有车一族也以中上层收入家庭为主。适当增加这些人的税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和收入差距。当然,车船税税负增加也不能过重,因为汽车进入家庭越来越普及,汽车产业也是我们鼓励发展的产业,如果税负过重可能会加大一般百姓的经济负担,不利于汽车消费和产业发展。

四 “十二五”税制改革展望

“十二五”规划了未来五年我国的发展方式、发展方向,发展的重点。其是根据十一五规划的的发展成果和发展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而制定的,它涉及了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其为我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十二五规划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础。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杠杆。国家只要征税,税收就要发生作用。经济体制包含税收手段,经济体制改革包含税制改革,决定税制改革;税收是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在宏观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每次重大经济改革都要反映到税收上来,都要对税制进行相应改革。而税改作为十二五规划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将在诸多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十二五”时期的财税体制改革和“十一五”时期最大的不同,在于我们刚刚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国际金融危机,这场危机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变化,恰恰是我们在“十二五”时期必须直面、积极寻找措施加以解决的重要环节。“十二五”时期将是中国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财政改革目标主要应该是针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和问题,围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目标,通过实施以“公共化”为取向的一系列改革,努力建立与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促进科学发展观的实现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

一座丰碑,铭刻开拓者的名字,受万千景仰,一盏明灯,指引着前进的方向,招徕千万追随者。改革的力量是无穷的。创新成长的风光无限,生命的智慧永不枯竭。当我们化危机为机遇时,就已经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不甘平庸的力量;当全社会的能量得以专一聚焦,新税改的故事就会精彩纷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将更加阳光明媚。

“十二五”规划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着,新税改也已扬帆启程。税改天下,中国将凭借优越的制度继续引领世界经济,成为金融危机下世界上的一颗新星,永远璀璨夺目。

改革工作情况报告篇三

当课改的大潮在中华大地再次兴起时,大连市金州区作为全国素质教育先导区,便积极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洪流中。

回顾课改历程,我们仍清晰地记得:20xx年暑期,我们参加了大连市的课改通识培训;开学后便开始学习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和《课改纲要》工作,我们的教研员、校长和广大的教师们积极的支持和配合,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我们开动脑筋,转变观念,与时俱进。

回首来时路,工作总结如下:

(一)、以科研带教研,施行课题牵动战略

教育科研能力,是现代教师必备的教育素养。教育科研是促进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最有效的途径。在实施的过程中,语文学科注重课改课题实验研究,促使教师成为科研型人才。

“十五”期间我们组织、指导红旗小学等学校参加了辽宁省阅读教学创新教育研究,20xx年研究成果通过终端验收。张彦老师获得国家级优秀课,刘小爽老师获得省级优秀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和经验论文已经编撰出版;专题研究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并形成了实验教师的教学特色,实验成果多次通过研讨会、观摩会在区内交流,发挥了以点带面的作用。课题的实验研究,对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号召教师要有自己的研究专题,以专题研究为突破口,促进教学全面发展。南山小学王洪丽老师通过课改几年来的学习实践,探索出高年级“预习——汇报”式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教师独巨匠心的引领方式,形成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

(二)、加强骨干典型培养,提高典型高度。

根据区教育局设立的“三名”工程计划,我们有针对性举行系列活动,为典型学校和典型教师提供学习和自我展示的平台。我们采取激活生长点的做法,使内因外因共同发挥作用,促进各级骨干教师的成长。

语文学科的青年教师——春华小学的李例、梁晓红就是在多次的教研活动过程中历练、成长起来的典型。20xx年、20xx年两人先后被评为辽宁省特级教师。教学中她们注重前沿教学理念的学习,注重扎实、有效的训练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20xx年大连市说课大赛上,春华小学的刘彦老师、梁晓红老师分别获得了所在年级组的第一名。20xx年,春华小学宋艳丽老师获得了省级优秀课。

在实践中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发挥典型的辐射作用是提高教师队伍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积极为骨干教师成长创造机会,为骨干教师搭设展示才华的舞台。每学期我们有计划开展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活动,通过教师间现场观摩和零距离交流,有效发挥了骨干教师的指导和示范作用,也提高了广大乡镇教师的专业素养。(骨干教师送课的录象、照片及研讨的情景)

以基本功竞赛为抓手,发现和培养优秀青年教师,储备骨干教师后备力量,形成骨干梯队,也是我们培养典型、提高典型高度的有效途径。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师基本功大奖赛(如说课比赛、书法比赛、教学设计比赛、课件制作比赛等),选拔培育骨干教师“种子”,并通过对这些“种子”的跟踪、培训、指导,引导他们上台阶,使典型教师脱颖而出。

为了给一流的新老骨干教师搭设展示才华的舞台,给各校的骨干教师搭设互相学习、交流、研究的平台,20xx年3月27日我们在城内小学召开了金州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阅读教学观摩会。170多名骨干教师参与活动。会上,红旗小学的王瑛、刘小爽,春华小学的梁晓红、刘彦,实验小学的孙晶,先进小学的丛庆老师同台展示教艺。作为金州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的第一梯队,上课教师们精妙的教学设计、高超的教学语言艺术,课堂上循循善诱的引导,扎实有效的训练……征服了所有与会领导和老师,让与会者享受了一顿营养丰富的文化大餐。上课教师们也表示通过此次展示活动,进一步提升了他们的专业化水平。

骨干教师的崛起,带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也为教师提供了研究、交流、展示的机会,通过他们的辐射,使师与师之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沟通,增强了教学教研的力度。

(三)、深化课程改革,做好教育与教学的指导。

1)、提高对抓过程与出结果关系的认识。

管理引领者重视过程管理,积极开展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并积极参与基层学校的教研活动,并在活动中提出建议,进行指导,积累资料。

2)、提高对规范和创新关系的认识。

努力抓好备课、上课、批改辅导、课外活动等常规项目。为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我们还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3)、提高对抓好教学和全面发展关系的认识。

语文教研注重语文学科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配合教育局努力搞好各项工作:加强小学生良好习惯、良好意志品格的培养,努力塑造人格健全、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合格人才,力求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的全面发展,学校的全面发展。

4)、提高对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关系的认识。

语文的教研活动,立足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把教研活动变成促进教师动态发展的载体。在研训思路上,我们制定了“以骨干教师培训为龙头,以各年级教材教法培训和区域性送教下乡活动为两翼的整体推进式”教研模式,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的学习、研究意识,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2、抓好校本研究

在落实《金州区中小学校本教学研究活动方案》中,进修学校提出了“狠抓两边,带动中间”推进均衡发展的工作思路,在突出业务引领的同时,教研管理体现行政性,建立“扁平体”的教研机制,为了帮助基层学校掌握新课程标准,我们下发了语文课堂评价标准。我们还抓住“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三大要素,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每两年的教学评优课活动更是为校本教研起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作用:我们把每一节课看作是每一位教师成长、提高的舞台,赋予活动更多的人文关怀,课后与教师真诚沟通,谈新课程给教师的启示,谈教师对事业的诚意和责任感……用人本的理念关注每一位教师,关注每一位教师发展。课后我们还开展了评优课展示活动,发挥了优秀成果的辐射作用。

在专业引领过程中,我们通过开展讲座、辅导、竞赛、送教下乡等活动,对教师进行培训和引领。我们以学校的需求为主,努力为基层学校提供咨询和服务。同时,还组织召开校本教研阶段总结交流会,充分调动广大基层教师的校本研究积极性,增强教师参与教学研究的主动性,帮助他们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3、抓薄弱学校的转化工作

我们配合教育局普教科,组成工作小组,深入“薄弱学校”进行工作,我们与这些学校领导一起研究制定工作计划,组织讲座,与教师一起备课,促膝谈心,深入课堂看课,课后指导。我们还精选区里的好课送到这些学校,调研工作也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4、送教下乡

我们从实际需要出发,努力突出服务功能,把教研指导的中心下移。教研员与教师共同营造一种民主、互动、合作、愉悦的教研氛围,增加了彼此的了解、沟通、欣赏和学习。坚持每周一次的集体调研,每学期都保证不少于10次。使调研与教研、培训相结合,并通过送教下乡、专题讲座、案例剖析等活动,把区域教研活动搞起来,充分发挥调研活动的实效性。

5、开展竞赛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师生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发挥教研的导向作用。我们在20xx年开展了小学生阅读竞赛,20xx年开展了小学生作文竞赛,每年都要开展了小学生三笔字竞赛。

6、特色教研

语文学科积极倡导基层学校以校为本教研为载体,围绕听、读、

写等语文基本能的培养,确定语文研究专题,形成本校语文教学特色。专题研究旨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夯实学校文化底蕴。红旗小学从20xx年以来先后三次制定并修改了课外阅读计划,每个学期分别向学生推荐一本书。每个学期根据课外阅读计划在全校开展了课外阅读知识竞赛和古诗竞赛。20xx年又开展了经典诵读活动,制定了经典诵读方案,把这一项纳入该校的校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学校先推出了《弟子规》古诗名句及名篇诵读,作为课前的热身活动,在学校的倡导下已经形成诵读的环境,20xx年4月,他们以诵读《弟子规》为基础,召开班会,把《弟子规》作为教育的载体。

推选实验小学、七顶山中心小学参加省级“小学生生活作文”课题研究,以专题研究为契机,力图把教师中零散的作文教学经验汇集一起,形成集体力量,促进学校整体水平进一步发展,并形成学校特色。

中长小学等学校也积极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并且自编校本课程。不少学校的语文实践活动已初见成效,新华小学王洪丽老师的读书交流会在金州区小语年会上获得好评,教学实际效果显著。

在实验学校、实验教师积累大量经验基础上,我们积极推广优良成果,力图通过滚雪球的办法,发挥点面结合作用,促进整体推进。

改革工作情况报告篇四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广电网络整合,实现“全国一张网”、“全省一张网”的工作部署,***广电网络改革重组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的支持指导下,在区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和区广电网络整合工作推进小组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完成我台的广电网络改革重组工作。

一、完成资产评估,保住国有资产不流失

早在2011年11月,我们就完成了广东省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分公司成立挂牌工作,此后***广电网络完成了两次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工作,第二次的资产评估工作,评估出来***广电网络的总资产为2400多万元,除去900多万元的债务,净资产为1500万元,但这次评估有效期到2015年6月30日止,如果在这个有效期内不能完成改革重组工作,***广电网络资产刚好将折旧为零,那么这笔2400多万元国有资产就会流失。2015年3月31日前,省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上市前的最后一次增资扩股工作。经区委区政府同意,我区广电网络搭上了省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上市前最后一次增资扩股的末班车,加快了***广电网络改革重组步伐,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的同时,提高***广电网络市场竞争力,促进***广播电视业发展。

二、加强组织领导,制定重组方案

为确保***广电网络改革重组工作顺利开展,区成立了***广电网络整合工作推进小组,由中共***委宣传部分管领导任组长,区编办、区文广新局、区财政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法制局、区广播电视台有关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广电网络整合工作。

同时按省有关文件精神,在***广电系统内广泛宣传广电网络改革重组的相关政策文件,研究制定《***广播电视网络改革重组工作方案》和《***广电网络改革重组人员接收安置方案》,并征求了区财政局、人社局、法制局和发改局的意见,同时在区广播电视台进行了公示。

三、多方征求意见,摸清人员分流意向

2 验,确保***广电网络改革重组工作顺利完成。

2015年4月15日,区广播电视台在区委一楼多功能会议室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对《***广电网络改革重组工作方案》和《***广电网络改革重组人员接收安置方案》进行征求意见,并对人员和去向意愿进行了摸底。

四、审议通过重组方案,确定人员分流

征集到干部职工提出的意见后,区广电网络整合工作推进小组又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和***的实际,对《***广电网络改革重组工作方案》和《***广电网络改革重组人员接收安置方案》进行了调整,再次征求了区委宣传部、区编委办、区财政局、区人社局、区法制局和区发改局等有关单位的意见,同时在区广播电视台进行了公示。

2015年6月7日,区广播电视台在区委一楼多功能会议室再次召开全体职工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修改后的《***广电网络改革重组工作方案》和《***广电网络改革重组人员接收安置方案》。干部职工大会审议通过的《***广播电视网络改革重组人员接收安置方案》将作为《***广播电视网络改革重组工作方案》的附件,分别向区委、区政府和省网络公司报批后执行。

23 人,非编在岗1人,退休13人。所有选择进入省网络公司和选择留在台及电视站的人员,均从2015年6月9日起,在区广播电视台进行了公示。

2015年6月19日,区广播电视台与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广播电视网络改革重组协议》,并有序完成资产及人员分流、工商变更登记等工作。

2015年10月29日,区广播电视台与广东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阳江***分公司签订了人员和资产交接协议,正式对人员和资产进行交接。

广播电视网络改革重组完成后,省广播电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将对***广电网络进行网络升级改造,从而实现“***一张网”,提高***广电网络市场竞争力,促进***广播电视业发展,并实现***电视频道和《***新闻》的完整全覆盖。

改革工作情况报告篇五

1.2003年以前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经历了从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管理,到中下贫农管理,又到农业银行管理的多次改革。中国农业银行在1979年恢复后,农村信用社成为其下设机构。1984年,国务院审批了中国农业银行《关于改革信用社合作社管理体制的报告》,这次改革强调农村信用社的“三性”,即组织上的合作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但恢复“三性”改革并没有取得显著效果,农村信用社的经营还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指令式计划进行。90年代后,国务院要求农村信用社要逐渐从农业银行分离出来。1993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4年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开始各自独立办公;1996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国发[1996]33号),标志着农村信用社完成了与中国农业银行的正式脱钩,并开始由中国人民银行托管。

2.自2003年起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及评价

2003年6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这个方案再次启动了农村信用改革的新一轮创新,试点工作在浙江等8个省进行,该方案主要有三方面内容,即改革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以及国家帮扶信用社。2004年8月底,将试点地区进一步扩大到了21个省市自治区。2007年8月,随着最后一家省级合作社的正式挂牌,我国新的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体制框架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产权制度

或粮棉商品基地县(市),可以县(市)为单位将信用社和县(市)联社各为法人改为统一法人。对其他还达不到条件的地区,可继续实行原先的体制,同时通过降格、合并等手段,对高风险信用社进行兼并和重组,并对严重资不抵债、机构设置在城区或城郊、支农服务较少的信用社,可考虑按照《金融机构撤销条例》予以撤销。这样,我国农村信用社出现了三种新型的基本发展模式:农村信用社制度框架内重组模式、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模式和农村合作银行模式,各地都有不同选择。但在管理模式上,除北京、天津、上海外,各地基本上都选择组建了省级联社。当前问题:首先,当前的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制度方面是一种混合产权模式,出资方主要是各级政府,监管方面还是以政府指导为主,产权没有明确的界定,信用社的性质还存有“官办”金融机构的迹象。

其次,在管理模式上,各省级地方政府都无一例外的选择了易于行政管理的联社模式,这造成了信用社不是对股东和社员负责,而是对上一级的联社负责,同时也伤害了农民参股入社的积极性。

最后,在股权设置方面,农村信用社的“非农”问题日益突出,出现了排挤小股民和农民股民的现象,改变了信用社“支农惠农”的核心目标。

资金运营

(1)资产情况。2000年以后,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规模开始迅速加大,但信用社的资本充足率并没有完全达到国家8%的标准要求。从2004年以来,农村信用社再次出现增资扩股高峰,资本充足率有明显提高趋势,可以预见资本不足的问题不久将会得到解决。不良贷款近年来也有所好转,但由于大多数是属于历史积累,在短期内很难收回,这就使得各个信用社的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甚至有的地方超过了50%,成为信用社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

(2)负债情况。从信用社的负债总体来看,农民仍然是最主要的储蓄者,其存款额大约占到信用社总存款的70%。从存款流动性和结构来看,信用社保持较高的流动性水平,但流动性较高的同时也削弱了信用社的盈利能力,尤其是上存制度限制占用了大量资金限制了放贷规模。

(3)盈利情况。农村信用社从农业银行脱离出来后,一方面被转嫁了许多沉重历史包袱,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行业竞争加大,挤压了信用社的盈利空间,而其服务“三农”的宗旨使得社盈利水平长期处于低位。

内部治理

会和监事会的选举,理事会和监事会对代表大会负责。三会之间权责分明、各司其职、相互制约。

农村信用社体系上自上而下分为四个层级,分别是国家级、省级、县级、乡镇级,该体系的采用自下而上的所有权控股方式。

(2)当前问题。首先,农村信用社“三会”制度形同虚设。社员代表大会没有成为真正的最高权力机构,自身受到信用社的控制和操纵。理事会和监事会的规范制度还没有建立,理事会受到上级的控制,监事会流于形式,无法发挥有效的内部监管,信用社的经营活动更多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开展。

其次,省级联社控制制度与法人产权治理机制相互矛盾。农村信用合作社的三权分立模式,解决了农村信用社、信用社股东和政府之间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配问题。但改革中将信用社的管理权下放给省级政府,造成了各省都毫无例外的建立了农村信用社省级联社,这为地方政府控制农村信用合作社和地方金融提供了机遇,制约了不同产权主体共同参与决策的权力。

最后,管理水平有限,管理效率不高。农村信用社职工的文化水平不高,在放贷时不能准确有效的向农户传达信贷信息,同时存在机构冗余、人员庞杂的现象,行政成本高而经营效率低下。

监管状况

(1)建国之初,农村信用合作社工作主要由中国人民银行和供销社共同监管,监管的内容多是对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的规范。80年代后,农村信用社成为农业银行的基层机构,由中国农业银行负责监管,监管手段多是强制性的行政式命令。1996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农村信用社开始逐步脱离农业银行的附属地位。

(2)2003年6月,国务院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确定了监管的总体原则。2004年银监会经国务院审批下发的《关于明确农村信用社监督管理权责分工的通知》经一步将监管体制中各级政府、省级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以及银监会的权责明确。

(3)当前问题。首先,没有有效的执行对省级联社的监管工作。随着国家将农村信用社的权力逐步下放给省级政府,省级联社的特殊地位就必须要有更高层的国家机构严格管理,这方面银监会监管不完善,管理基本还是流于形式。而是否应当建立专门的全国性信用社监管机构还需讨论。

其次,信用社与监管部门关系不畅,没有建立适当的沟通机制。当前信用社还处于改革发展初期,很多业务还不规范,因此对监管机构存有戒心。而监管者也没有主动建立与各级信用社的有效沟通机制。

1.明晰信用社产权关系,推进多元化产权模式。当前农村信用社的产权问题主要是法人产权的概念迷糊不清,入股农民社员享受不到自身应有的权力,甚至连基本的监督知情权都得不到满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推进多元化产权改革,分散股权,民主管理,群众监督,克服“一人说了算”的内部控制机制。具体来说,要求信用社在原有社员的基础上,更广泛的吸收当地的农民农户、个体工商业者、农村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资金,甚至可以吸收外地资本、外资企业的资金,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2.增加大额贷款数量,建立区域资金流通机制,提高信用社盈利能力。解决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关键是提高信用社自身的盈利能力。历史债务包袱重和小额信贷利润低是信用社提高盈利水平的两大难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当适当提高利差相对较高的大额信贷的数量,优化信用社的负债结构,降低资金过剩流动性的同时提高信用社的收入。其次是要建立区域间的资金流通机制,适当放宽信用社之间的头寸交易,进而保证资金过剩的信用社可以及时将资金流通到资金缺乏的信用社。

3.确立“三会”在内部治理的核心地位,减少政府部门对信用社的干预,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一方面必须确立社员大会的最高权力机构的地位,同时增强农户和企业股东的参与意识,保证信用社真正反映大多数社员的利益;另一方面建立名副其实的监事会制度,保证其对理事会的监管权力。同时,政府部门要逐渐弱化自身的经营决策者地位,改变农村信用社的一元决策体制,推进多元产权模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在吸纳高素质专业金融人才的同时,更要加大在职员工的培训力度,从根本上提高金融服务质量。

4.建立健全信用社监管体制,逐渐形成一个有效的监管体系。有效的监管体系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首先,明确外部监管机构的主体地位和各自职责,包括各级政府、省级管理机构、银监会、中央银行。这其中必须强调银监会监管的核心地位,在协调好与各级政府之间关系的同时,更要监督约束政府部门对信用社经营的干预。其次,加强内部监事会的作用。完善的监事会制度一方面可以帮助社员代表大会监管信用社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的与外部监管机构进行有效沟通,建立内外结合的监管体系。最后,建立信用社行业的行业自律机构,这便于各个信用社之间的信息沟通,自律自治。

5.国家配套优惠扶持政策,信用社自身建立风险控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领域的竞争力。当前的农村信用社历史债务还未解决,信贷资金不足、盈利水平低下、管理体制不健全,因此国家的惠农政策中应当考虑对农村信用社政策上的偏向,比如适当的扶持偿还历史债务,减免税金,制定三农信贷的专项优惠利率。同时,信用社自身也应当进一步加强风险的评估和控制意识,减少坏帐和不良贷款,这样,依靠国家政策和自身管理的提高,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信贷领域就能建立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提高整个农村金融系统的绩效。

问题,是改革从根本上得以推进的关键;其次,在具体业务方面制定严格的操作办法和处罚措施,并由银监会统一监管;最后,信用社、各级政府、银监会等不同部门的权责范围要在法律上得到明确表述,使得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权责分明、各司其职,防止越权管理和推卸责任的现象出现,最终保证以农村信用社为核心的农村金融系统改革拥有坚实的法律基础。

4改革概况

改革并不等于说我国不需要合作制农村信用社,或国际规范的农村信用社在我国无法生存。国际经验表明,许多发达国家,合作金融仍然是各国金融业中不可或缺的生气勃勃的重要组成部分。合作金融的必要性和存在生存、发展的空间就在于弱势群体可以通过团体合作、资金联合的方式,实现互助,解决单个社员不易解决的经济问题。现在,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业面临的现实是:商业银行战略转向、机构网点收缩;政策性银行无力直接伸到最基层去顾及农户的金融需要;农村信用社也面临重组、改造,甚至撤并;民间借贷、地下钱庄日渐活跃。因此,完全有必要发育一大批农民自己的真正意义上的农村信用合作组织。对现有农村信用社也应区别情况进行可行的合理的改造。为此,国家决心将农村信用社按照合作制进行规范,并明确提出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造应当是一个在国家适度推动下的自然过程。

改革工作情况报告篇六

为了更好地发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用,系统地进行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充当好企业合作伙伴的角色,出色完成人力资源管理任务。在上级领导对公司要求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的思想指导下,人力资源部门对人力资源工作作出一套管理体系。

在全球一体化竞争时期,企业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以及国际化的设计理念与产品技术,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走向成熟。

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从公司发展战略入手,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从而优化整合和有效利用公司内外部资源。、逐渐培育出公司核心优势和核心能力,为公司持久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公司清晰的发展战略引导下,努力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平台,规范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以合理的薪酬体系、考核机制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

提炼并形成符合友信独特的企业文化,以优秀的企业理念鼓舞激励员工,形成公司强化的内动力。

职位分析是绩效考核及至整个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基本作用、明确职位的本质特性,界定职位的核心职责,规范职位的工作行为是绩效考核,人员选聘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

绩效考核:按照一定的标准,采用科学的方法,检查、评比对职位所规定职责的履行程度和职位及任职者对组织的贡献程度,以确定其工作业绩。绩效考核的重要意义就在于能为员工晋升、职位调配、薪酬确定、职业培训和员工激励工作提供了科学、有效的依据和手段。绩效是人力资源工作的核心和重点,其它方面都是以考核的结果作为基础来设计的,只有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才能真正落实其它各个环节,全面推动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绩效考核应成为公司的主要管理工具,对员工来说是学习改进及提高积极性的工具。

财富不能创造文化,文化却能创造财富。

切活动之中,而又流溢于一切企业活动之上。

一个企业要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企业文化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应给予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高起点,不断与国际接轨,与时俱进,发展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文化建设是无止境的,融合创新的、战略前瞻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全面快速、健康发展。企业的企业文化就如同一个人的思想,只有思想正确了,才能有正确的出路。

经过多年的经营和近几年的高速发展,沉淀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但未系统提炼,归纳,形成公司整体文化。

视人才为客户,人力资源部门代表企业为客户服务

人力资源功能模块

1、工作分析与评价:

组织设计与职务系列确定,根据战略使命、工作分析,编制职务说明书(职务表),职务范围(职能与任职资格标准),职务价值评价。

2、人力资源规划:

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目标、预测人力需求,对人员供求进行分析;

编制招聘、晋升、培训开发,工作轮换交流,工资福利计划;

人力成本分析和预算;

3、招聘:

开辟招聘渠道,广纳人才,建立人才储备库,选择各类人员甄选工具量表;

实施人员甄选录用程序,挑选所需人才,内部人才竞聘;

4、人员配置:

员工劳动合同管理;

工作轮换;

内部人才流动;

员工调入和调出手续;

5、劳动市场研究:

外部劳动力市场供给分析;

员工流动率,流动人员面谈;

吸纳、留人政策;

与人才中介合作;

6、绩效管理:

建立员工分层,分类管理体系;

制定人事考核制度,建立考核标准和指标;

监督各部门实施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面谈;

绩效考核的应用;

考勤管理;

7、薪资管理:

工资调查,确定和调整;

激励、奖励计划;

8、福利:

国家有关规定;

福利计划:食宿、医疗、假期;

福利体系与后勤服务体系;

9、员工关系和沟通:

劳资协调、纠纷、就业方法建议;

员工合理化建议;

人事申诉;

员工满意度调查;

企业文化教育;

10、安全

法规;

事故处理;

安全规划;

工作环境;

心理健康;

身体健康规划;

11、培训开发:

目标体系设计;

方案预算;

教学方案、教材、师资;

培训效果评估;

员工职业生涯设计指导;

人力资源管理目的;

好的组织结构应该有明确的组织目标,有明确的分工与明确的职责范围,要能讲究效率,工作互相协调,内部分工合理,职责明确,避免各环节之间、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和扯皮,各环节和层次的人员组合要合理。

组织结构制定,职能部门划分等工作完成后应对职能部门进行工作设计,工作分析,有效展开人员的甄选、培训、薪酬分配、绩效考核,晋升调配等工作。

根据公司战略计划和各部门的人力配置需求,对现有的人员进行人力预测,按工作分析得出的任职要求得出人力供需现状。根据人力供需现状开展人力资源的工作。

招聘、选拔:

从注重应聘人员的学历向注重人品、经验转变。

招聘是企业为了发展的需要,根据人力资源规划和工作分析的要求,寻找、吸引有能力又有兴趣到本企业任职的人员,并从这些人中挑选出合适人选予以录用的过程。

改革工作情况报告篇七

我总校在新课程改革中始终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加强领导、精心部署、周密安排,科学规划;加大经费投入,完善各项制度,并进一步加强了对新课程改革的宣传力度。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保障了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1、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全员参与。

在组织机构上,我总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和教研的副校长任副组长,校教研室、教导处人员为成员的课改领导小组,以及县教育局、教育教学指导中心和各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的新课程改革专家咨询小组。在方案规划实施上,我总校结合实际情况对新课程改革方案进行科学、合理规划,制定了新课程改革实施规划、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课改工作制度、实验工作进程月报制度、总校级培训制度等。同时在全体教职工中进行了广泛的动员,要求全体教职工“人人关心课改、人人支持课改、人人参与课改”。总校每月都要对课改实施情况进行总结。

2、加大投入,保障经费,奖励先进

总校把课改经费的投入纳入全年预算,统筹安排各项费用,并积极鼓励教师参加课改培训,课改培训费用实施全额报销,对购买课改教材、器材、教学设备的项目,简化审批手续,总校每年拿出专项资金加大对课改工作成果的奖励,同时根据公用经费的核拨情况逐年加大课改经费的投入。自课改实施以来我总校对课改工作的资金投入呈逐年上升趋势,在投入的同时严格把握课改工作质量关,让投入与质量挂钩,让投入与效益挂钩,让投入与实际挂钩,切实提高课改效果。

3、完善制度,总结经验,落实责任

在政策保障方面,我校重新修定了《汐子镇总校专任教师考核办法》,《汐子镇总校新课程改革学科教学带头人实施办法》对参加课改实验教学的教师年终考核适当增加考核分,被评为县级以上学科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的教师专门进行专项加分政策。通过制度和政策的激励机制,使一批教学有特色、有功底、善钻研、勤进取的符合课改要求的优秀教师涌现出来,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为展示课改成果,推广成功经验,我总校每学期都要举行新课程改革交流会,对课改中成功的经验及时总结,对课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对已确立的新成果进行推广。我们在课改工作中根据实际需要编写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班主任工作要求汇编》、《汐子镇总校课改成果交流汇编》、《新课改革背景下精典课例选编》、《课改优秀案例选》等成果材料,同时全镇各中小学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从县教育局、县教育教学指导中心请来多位专家来我总校作课改经验报告,进行课堂教学指导。同时邀请在区、市、县等逐级涌现出来的'教学能手、课改典型教师到我总校上示范课、观摩课,帮助课改教师的做指导课、会诊课,让优秀资源在开花结果的同时,达到推进工作,人人受益的效果。

在重视自身引领的同时,我总校组织各校中小学语、数、外、物理教师到外地观摩学习,先后到江苏南京溧水东庐中学、山东杜郎口中学等地调研、听课、学习、交流,让先进的课改经验走进我们的课堂,为我所用,借力助力,从而更好地推进课改工作走向深入。

4、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为让社会了解、关心新课程实施改革工作,使学校、社会、家长在课改中形成合力,自新课改启动以来,我总校各校每学期坚持召开两次家长会,并适时举办家长开放日活动,向家长宣传新课程改革的意义、目标、实施办法、评价等。采取问卷凋查、座谈等形式,认真听取家长对课改工作的意见,向家长委员会汇报新课程的进展情况,同时总校还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大对新课程实验的宣传力度,在县局、县教育教学指导中心的宣传媒介上均以专版、专题的形式介绍总校课改进展情况。我总校课改工作所取得的课改成绩先后在《内蒙古晨报》、《赤峰日报》和宁城县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上报道。

为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我总校狠抓了教师培训,进一步更新了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有利于课改实验的管理体制,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并加强了对课程的评价,促进了新课程改革的健康、持续的发展。

1、强化培训、更新观念、提高素质

我们深深意识到培训工作是新课程改革实验成败的关键,在各类培训上,我总校始终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加强对教育管理人员、教研人员和教师的不同层次的培训工作,坚持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参与式培训与讲座相结合,岗前培训与过程培训并重的方针。截至20xx年7月我总校全体专任教师均通过培训,切实为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同时我镇各中小学还科学规划课改方案,对评价方式、课程设置、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和积极的探索。建立健全评价制度,修订了《汐子镇总校文明班级目标考核办法》、《汐子镇总校学生转化实施细则》、《汐子镇总校学生能力测试评价实施意见》。在逐步淡化期中、期未考试分数制的同时,部分科目还试行了开卷考试、分段考试和综合测评。

在观念转变上,我总校多次组织广大教师认真学习《宁城县中小学学科教学基本流程》、《宁城县中小学学科管理细则》,在要求全体教师对认真学习的同时,把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把思想统一到《基本流程》和《管理细则》上来,并在暑期、寒假培训中分学科、分年段对全镇教师进行学习测试,以考促学,以考促用,极大地促进了全镇教师对课改理论的认识和对课改课堂的准确把握。

2、健全管理制度、深化课程改革

在管理体制方面,我们建立了以教研促课改的工作机制,先后修改了《汐子镇总校xx—20xx年新课程改革工作三年规划》、《汐子镇总校关于加强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汐子镇总校集体备课制度》等新课程改革制度,特别是加强了集体备课,让本地区的集备工作与东庐中学的先进经验相互结合,总校每位环节干部深入到各校中心教研组中,对集体备课工作的计划制定、课前说课、听课教研、课后讨论、教学反馈等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做到计划明确、过程完整、监督到位,使集体备课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还逐步规范了对研究性学习、学生学习成果与展示的管理等。

3、开发校本课程、整合教育资源、促进课程评价

根据新课程实施改革的要求,汐子镇总校在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管理,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教师利用自身特长和优势从事校本课程《安全教育读本》和《志在家乡变新颜——发展中的塞飞亚》的编写工作,目前我镇各中小学均根据自身特定认真研发校本课程。

此外,全镇各校充分发挥实验室、电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加大对实验设备的整合和改造,设置社会实践综合课。各中小学通过对学生的体育、艺术等多方面特长的培养并结合本地区特点,积极开设集体舞、绘画、美术、书法等“自主选择,快乐成长”的活动形式,加深各校的特色项目建设。

1、在课堂教学方面,我总校要求教师能够准确确定三维教学目标,讲课中始终以学情定教情,以学生行为定教师行为,把教师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否使学生“动”起来,作为课堂评价的重要标准。改变过去“教师占主要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进“以学为主,以教为辅”的教学方式。在市生关系上,学校进一步加强对校风、学风、班风的建设,要求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真正营造市生共同交流,群言群策的课堂氛围。

2、开展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方式上,我总校要求师生互动,平等交流,共同发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开展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并在实践合作中,寓教于动;在游戏活动中,寓教于趣;在讨论合作中,寓教于思。真正体现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3、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我总校逐步完善学生建立成长的记录袋。为了使评价更客观、更科学,更完善,各校建立了包括养成习惯、社会调查、学习态度、动手操作等12项内容的学生成长记录袋,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4、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我校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修改并完善了《汐子镇总校专任教师考核办法》、《汐子镇总校新教师培训办法》、《汐子总校师德考核办法》。同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并逐步完善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考评制度。

从参与课改实验到现在为止,我总校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先后有多名教师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等各级教育教学部门中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自启动课改工作以来教师们先后在自治区、市、县等各级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数十篇,这些成绩的取得有力地推动了全镇各校的课改工作,更好的促进了以教研促课改,以课改提质量的良好态势。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