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民情调研报告(通用8篇)

时间:2024-09-19 作者:JQ文豪

最后,开题报告的撰写应该注意用词精准、句式简练,避免出现语法和拼写错误,以提高报告的质量和可信度。通过阅读这些开题报告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内外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热点。

民情调研报告篇一

3月10日工作组一行五人来到了景阳镇,镇里给我们配备了相应的镇干部一同与我们工作。当天下午我们就到了村,分别同四个村的村支两委交谈了解、安排了下段工作后,我感到四个村的自然状况还是五花寨村最差,虽说该村距新镇最近,有一定的地理区位优势,但其西北角邻近河沿,土地贫瘠,坡度较大,搬迁户较多,不通村组公路的户数也多,完全没有村级经费来源,村委会连个办公场所都没有,我们助资他们修建的村委会尚未完工,现在的办公场所还租在民房里,连续几年的租费都是我们代付的。于是我决定把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了五花寨村,拟对其全面调查,同时兼顾其它三个村的“三万”工作。

我带着小王走访的第一家是一个有三胞胎的家庭。三胞胎的家虽邻着“天二”公路的路边,却是同周边比较最差的房子:水泥结构的一层楼,内外都没有粉刷,三个大开间连大门都没有,料峭的穿堂春风从后吹到前。

村支书老向领着我和小王俩一走进场坝,年轻的女主人就从没有大门的堂屋里迎了出来。看得出来女主人既能干又热情,坐在她家的堂屋里我们便聊了起来。

言谈中她告诉我们:“还是党的政策好,六年前生下三胞胎一男两女,每个才两斤多,在县医院的保温箱里放了两个多月才领回来喂养,当时想都没有想还能喂活,在政府的关怀下,乡邻的帮助下总算度过了难关。而今三个孩子都上了镇里的幼儿园,幼儿园又免去了一个孩子的学费,三个孩子都生活得好好的。”

闲聊中我环顾了她们家,家中的陈设很简陋,除了一台25寸的电视机,几乎再无值钱东西,但储存的粮食和腊肉还是不少,不禁我思索着一个问题:农村、农民基本生话满足后,要整体致富奔小康还真是“十二五期间”的重大课题!

在农村一下子要抚养三个孩子真是不容易,仅吃穿用度的日常开支就让人够受的,她说“如今党的政策好,丈夫在外打工每月可挣个一二千元,村里给孩子们评了三类低保,我也当上了村里的计生专干,工作也安心尽职的,去年入了党,没有党的照顾我们也就只有讨米了,入党我是感党恩,好好的为大家做点事,把党的恩泽给更多的人。”她那朴实的话语无不透着一种纯朴的真情。

交谈中,三个孩子也放学回家了,看着这三个活蹦乱跳的小家伙,我不禁想到应该为这几个即将上学的幸运儿童做点什么好呢?于是我问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他们齐声告诉我“我们要书包!”

多么单纯的要求!我拨通了对口支援的单位第一支部书记的电话,讲了这个情况,告知了孩子们的要求,对方满口应承下来。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带着一种单纯和纯朴入党的人也恐怕不多了,今天我又听到了真切的声音,“没有党的照顾我们也就只有讨米了,入党我是感党恩,好好的为大家做点事,把党的恩泽给更多的人。”久久的在我耳边回荡……。

民情调研报告篇二

20xx年12月,新一轮“三万”活动开始了,此次活动重点是为每一个村民小组挖一口当家堰塘。12月份,农业局局长王德凤先后3次带领局党委、局三万工作组一行人到村宣传政策、征求群众意见,并亲临堰塘现场,实地研究堰塘整治方案。2012年元月9日,天空有些阴沉,临近春节,也是各家各户开始准备年货的时候。这一次,我们又来到了当初陈三芹带我们去的那口堰塘。这口堰塘的故事还得从第一次“三万”活动说起。

20xx年3月,全省组织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如万户”活动。市农业局的联点村是位于聂家河镇的白家淌村,一个偏远的山区小村,从市区开车到村里要50分钟。市农业局发动全局干部职工走遍了白家淌村每一个村民小组,走进了每一家农户。2011年3月28日,我来到了三组村民胡心兵的家里,男主人不在家,女主人陈三芹热情的接待了我们,说到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水。旁边的农户张继兰与陈三芹是妯娌,听村干部说“三万”工作组来了,连忙向我们说起山区缺水的困难。我们在她们的带领下来到了她们饮水的堰塘。只见陡峭山壁下由于雨水常年冲刷而形成的4米的大坑,塘底未见任何水的迹象。陈三芹告诉我们,这口堰塘为周围10几户提供饮水,近几年,这堰塘底子漏水,夏天还好,一有雨水来,村民就赶紧把水接到自家的水窖里。可是到了冬天就完全没水,养猪要水,人也要喝水,眼看着这漏水的堰塘,真是没一点办法。我们把群众的意见一一记在本子上,这样的困难又何止是陈三芹、张继兰几家的困难。面对这些缺水的群众,我们的心情沉重,自小见惯了水,用惯了自来水,从来不觉得水是如此稀缺的资源。我们开始意识到这样的状况在很多山区农村是普遍常见的,而这样的状况也已经困扰了很多先辈。

如今,第二次“三万”活动正在全省上下如火如荼的开展。在堰塘整治现场,10多个村民正在整治当家堰塘。这次,陈三芹两口子都加入到了挖堰塘的劳动中,男的平时跑运输,将整治堰塘所用的沙石、水泥运回来。跑完运输就和村民一起整堰塘。女的成天都在这里忙活着,一个女人家的,也不示弱,挑起石头来来稳稳扎扎。78岁的老太婆尤青秀更是不服输地抡起大锤朝大石块砸开来,同样78岁高龄的老大爷张光华在一旁捡起碎石头,一一堆到簸箕里。张大爷指向塘中间说,塘底多是上百斤的大石头,砸碎了才能挑出塘底。我们看到陈三芹与张继兰妯娌也在人群中,挑着装满石头的簸箕往塘外运。

在堤坝上,早有人在拿着挑上来的碎石头,摆放得整整齐齐。村民开玩笑说,别人的塘泥堆肥料,我们的“塘泥”砌堤坝;别人是在挖堰塘,而我们完全是用大锤敲。山里头有山里头的搞法。

这口堰塘年底前能全部完工,三组十几户村民可以过一个实实在在的年了,等来年开春雨水,这满满的一塘水就是三组村民满满的希望。陈三芹早就想好了,有了堰塘蓄积的水,她就能扩大养猪的规模了。看着她和村民们热情的劲头,我们也看到了来年收获的希望。

民情调研报告篇三

在参加三万活动走访的8户农家中,给我感触最深的是一户四口残疾人家。户主叫王学兵,是一个聋子,老伴是个哑吧,生有一儿一女,都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当我们在村干部的引导,登上数十级高低不平的山阶时,来到了王学兵的家。这是一座面积不大破烂不堪的土坏房。一个清瘦的穿着破旧的衣服蹲在门边的老大妈,斜眼看着我们。村干部走上前去,与她比划了比划,大概是用这种方式告诉她家里来客人了。她笑咪咪地走过来,用眼神扫射着我们来的每一个人。因为无法交流,只能听村干部对家里的情况介绍。这是一个在南背村极其困难的家庭,家里种有二亩地,由于缺少棒劳力,勉强能保住口粮,家里也无任何其它现金收入。

我走进那破旧的土坏房,阴暗的房子里透出一股难闻的味道,房顶上几根梁柱看起来随时都要倒塌,墙壁四处都能看到蜘蛛网。我朝西边的房间看了一眼,里面仍着一床床肮脏的棉被,没有见面可以算床的床板,没有一样能够入眼的物品。

走出阴暗的小屋,我的内心十分沉重,与屋外明媚的阳光形成强烈的反差。在离我们生活城市不远的小山村,还有生活如此贫困的农民。能够吃好饭,穿暖衣、住间房大概就是他们的最高标准了。与我们同去的80后的记者也一直也我交流着他同样的感受,第一次与如此贫苦的农民近距离接触,心灵是一种震憾!

我们把慰问金交到了哑吧大妈的手中。她笑嘻嘻的打开信封,把漂亮的人民币拿出来看着,不停的笑,不停的笑,笑着看着我们每一个人。那笑容感染着我们每一个人,也同她一起笑起来。当我们离开她的家时,她仍然笑着与我们招手,那眼神久久都不离开我们的身影。当我们走出十米开外的地方,我回头看了她一眼,她依然笑着与我道别,我感觉那是对我们再次造访的期盼,那是一份农民对党的关怀的期盼!

民情调研报告篇四

三万工作组民情日记

12月16日星期五晴

黄松墩人的“三万”塘

陈贵矿业集团驻**村“三万”工作组陈军盘

初冬的黄松墩湾,天蓝地阔,远山一片枯黄。湾子门前的口塘工地上,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片繁忙景象。“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等条幅格外醒目。

镇里机关干部下乡帮村民挖门口塘,吸引了远近村民来看“稀奇”。寒风中,村民们热闹地指点着、议论着。

黄松墩湾原有4口门口塘,是该湾200多人的生活、农田灌溉水源。但由于年久失修,塘底淤积严重,库容逐年减小,基本已丧失水源涵养功能,该湾村民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今年雨水又少,不少田地就因缺水灌溉减产,妇女洗个衣服要跑几里路。”村民黄新忠介绍,“现在湾子里年轻劳力多数外出打工了,留下的都是些老人、妇女和细伢。'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我们打心底里欢迎。”

按方案,黄松墩湾将建成一个65米×20米×1.5米四周护砌并设有洗衣过河的门口塘,在门口塘的左侧将修建一个标准篮球场,并将淤塞多年的黄松墩堰清除500立方米的淤泥,()堰坝培厚加高至和门口塘坝持平。工程将增加蓄水立方米,将极大改善黄松墩湾生活生产用水的境况。

初冬的黄松墩门口塘工地又湿又滑,一脚踩下去雨鞋要陷进去多半,抬脚都困难。要用原始的铁锤把成吨重的巨石破碎成百余斤的小石头,再把石头抬到1.5米高的塘坝上,难度可想而知,而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我们工作组的干部说干就真干、实干。

懒懒的冬日还只是探出大半个头,寒风吹着彩旗呼啦啦地响。由于戴着一副近视眼镜,我还是看不清楚脚下的情况,抬着沉重的石头一边注意着脚下一边招呼着身边的同志注意安全。踉踉跄跄走过几十米的距离把石头抬上塘坝后,我又招呼着砌匠师傅也要注意安全,并嘱咐他们一定要把砂浆的配比搞准,一定要确保工程的质量,为黄松墩人修一口高标准的“三万”幸福塘。

汗水浸透了所有人的衣裳,沿头发尖往下直滴,在初冬早晨的寒风下晶莹剔透。有的同志双手被寒风“割”出一道道血口,有的手指被磨出了血泡,肩头被扁担磨破,但他们用纸巾包着,仍在抬着石头!“这些工作组的干部真干啊!”今年61岁的村民黄朝文激动地说,这些干部来帮我们修门口塘,我们再也不能靠等和要,我们也要自己动手挖塘,不然会有愧于子孙的。

在热烈气氛的感染下,几十名村民自发加入到了挖塘行列。已经带着儿孙干了几天的黄朝国老人望着自发而来的村民欣慰地笑了。老人说,累是累点,但挖门口塘是为子孙后代安居乐业的大好事,累一点也是值得的。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幕干群和谐劳动场景,感染了周围所有的.村民。

这次矿业集团机关干部参加塘堰整治、渠道清淤劳动,是响应省委决定在元月至3月开展以“挖塘堰、强基础、惠民生”为主题的“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的部署。

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年轻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过去靠义务和强制手段推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做法已不合时宜,但如何调动各方积极性,将国家有限的财力与当地民力因地制宜组合,发挥出最大效益?此次深入黄松墩挖门口塘实践一线,就是一次进一步探索农村塘堰建设、管护新机制及管理模式,为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提供经验和探索的一个平台。

民情调研报告篇五

在田地里听到农民的赞许,是一种欣慰、一种动力,更是一种鞭策。

这个春天注定是难忘的。在这个春天里,我和全市广大干部积极响应省委的号召,把脚印“印”在农民的堂屋里,把党的政策送到农民手里,把汗水洒在农民的田地里,和农民心连心,一起播种着希望和未来!

民情调研报告篇六

一清早,在架机取水的工地醒来,睁眼仍见天边红彤彤的一片朝霞,看来老天爷仍然没有一点下雨的迹象。这样的日子,屈指数来已近一月之久。素有“鱼米之乡,旱涝保收”的三洲镇,今年也遭遇历史上罕见的百年不遇的旱情。其主要原因,是垸外长江的水位低于内垸老江河的水位,而不能有充裕的开闸引水进行贮满灌溉造成的。加之持续的晴热寡雨,致使三洲镇近十万亩农田干枯缺水,仅有的老江河贮水在近三周时间的猛排抽灌下,已显水紧鱼跳之势。鉴于这种情形,沿湖的泵站或者电排站只能采取二级取水的方式抽水灌溉了。

我们三洲镇财政所“三万”活动驻村工作组全体同志日夜坚守在抗旱的工地,到今天为止,伴着灯火通明、机声隆隆已经度过半个来月的不眠之夜。尤其是我们“三万”活动驻村工作组组长王家君同志(三洲镇财政所副所长),那布满血丝的双眼和早已溃不成声的嘶哑喉音给工作组驻点村的群众留下了感人的一幕。当所包驻点五弓村的医务室医生李如庆得知情况后,带来了几片润喉片和一瓶眼药水,才有点疗效后继续忘我的工作。记得今天一早他醒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都起来,赶快分头通知下沙村和五弓村的支部书记,迅速组织精干劳力来湾港泵站(三洲镇最大的电排灌泵站)扩挖引河,否则,随着河水的不断降低,就会出现机泵导汲不到河水而停机的严重事故。”

险情就是命令!在三洲镇这块有着无比光荣的“98抗洪精神”的地方,曾经涌现出无数个类似胡建成李向群的抗洪英雄和楷模!独特的自然环境也滋生了一群具有顽强拼搏意志的干部与群众,在恶劣的自然灾害面前愈显英勇之气威武之魄,紧紧的拧成一股坚不可摧的力量,直到彻底的战胜灾害为止。

我们工作组共有3个人,年龄最小的同志叫杨帆,刚调来不久,却在这次抗旱工作中表现尤为积极,组织劳力累计近千人、搜集抗旱器材大约五吨左右,另外还上传下达、互通信息、任劳任怨......通过这次抗旱工作确实锻炼他的基层工作经验和协调能力,可谓受益匪浅。最值得一提还是我们三洲镇财政所所长熊国万同志,他对我们“三万”活动工作组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鼓励,经常对“三万”活动工作的进展和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询问和督促,尤其在这次抗旱保丰收的严峻形势下,为我们3位在工作组的同志充满信心、鼓舞斗志取了关键性作用。而且在资金方面给所驻村拨付了一定数量的抗旱专款资金,同时对驻点村的每个特困农户给予了200元的特困补助金。赢得当地群众的拍手称赞,真可谓雪中送炭解了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

粗略统计,此次抗旱的成功,直接受益耕地面积7万亩,挽回的损失大约一个亿,其中夏粮夏收作物2万亩;棉田1万亩;早、中稻4万亩。同时也解决了沿沟渠村民和畜牛的饮用水问题以及部分养殖农户的水源问题。最有成果的还是省委省政府此次宏观部署的“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它让千万万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党的惠农政策的温暖与关怀,同时也使很多国家干部和工作人员到基层去养成吃苦耐劳、落到实处的优良作风且自身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进一步密切拉近了干群关系,为建设富裕的新农村这块广阔的天地,齐心协力共创美好的未来,画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民情调研报告篇七

按照我镇“三入三送”活动工作的统一部署及“十查”要求,驻村工作组在镇纪委书记***同志带领于20xx年x月x日下午入驻该村开展活动。自工作组进驻以来,一是召开村干部、小组长、党员大会,落实每位成员20户农户定点联系包扶对象,建立《联系户基本情况登记簿》;二是召开工作组成员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要求及相关事项;三是由村干部带路分头挨家挨户走访并分发《政策法规简明读本》600余册,制作并发放“连心卡”300多张,发放慰问金4000元。通过走访调查,收集社情民意,虚心向群众请教,倾听群众的呼声,用心思考一些问题,对全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所需做了一些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1、地理位臵

**村地处**县**镇镇中心,辖版图面积1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6平方公里,山林面积0.8平方公里。该村经济发展极度缓慢,农民收入主要务工和种地为生,稍灵活点的则外出打工。村级经济收入薄弱,几年来,借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东风,大部分村民纷纷自主创业,劳动力更能发挥作用,群众生活得到改善,群众安居乐业。

2、人口概况

**村具有村小组20个,1145户农户共4500人,其中五保户23人,低保户174,计生困难户147人,优抚对象10人,贫困学生26人,其他类815人,外出务工人员685人,村情民意较好,无上访人员,产业大户15户,人均年纯收入1923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5%以上。

3、基层组织

全村共有党员45人,35岁以下的党员只有6人,60岁以上的党员有27人约占60%,党员年龄偏老,女党员只有2人;村“两委”有干部5人,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3人,平均年龄47岁。

二、群众反映的情况

通过“入户走访”及民意调查表的'汇总,建立民情台账,可以看出,一是群众对国家的改革开放,坚持科学发展的路线、方针、政策好,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生产、生活条件较以前有了提高;二是当前干部队伍作风有了很大转变,亲民、爱民、帮民的观念进一步强化,使人民群众感到欢喜,几年来,县、镇干部到群众家走访的次数多了,与群众打交道的态度好了,为民办实事的作风实了,党群、干群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群众感到较满意;三是当前社会大局日趋稳定,社会治安秩序已经有了较大好转,为人民群众创造了安全、安定、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群众也感到欢喜;四是交通便利,有利于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五是该村自然资源贫乏,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渠道很少;六是全村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农民资金、技术、信息“三缺”现象依然较为严重;七是有的农民无就业技能,一时也无法改善生活。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入户走访和民意调查表的归纳,我们了解到**村村民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

1、****居民区改建工作。

2、高龄老人养老问题。

3、低保困难补助标准偏低。

四、“三入三送”活动取实效

通过一个多月来的驻村生活,工作组通过入户走访,发放民总调查表,公开承诺践诺等形式,虚心听取了群众的意见,了解了群众的困难,并根据自己的权限做了一些帮扶工作。

1、为该村***等20户困难家庭送去慰问金及慰问品,真诚地表达了党和政府对他们关心。

2、维修好了拦河坝启闭闸。

3、新建好了中坝河堤。

4、通过协调,由公路局出资修复铁了下水泥断裂路面。

5、整修好村委员至卫生院老路。

6、调处**公司工业用水引水工程用地补偿。

**村的发展任重道路远,我们必须努力探索农村发展和谐稳定新方法、新途经、新模式,多给予政策、资金、技术上的扶助,让群众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民情调研报告篇八

早上8点30分,我们“三万”工作小组成员,在组长许支队的带领下前往活动驻点的老新镇棉条湾村,准备按计划对部分村户开展走访工作。

我们沿着蜿蜒的村路行进着,也不知拐过了多少个弯道。辗转间,我们被眼前一片金黄色所吸引,满目都是油菜花的海洋。的确太美了,蝶飞蜂舞,我们在贪婪的呼吸着这清晰自然的空气时,也希望农户们有个好的收成。

刚到村口,迎面就碰上了副主任邹圣敏,他正领着镇兽医站的同志在给农户家的耕牛打预防针,突然一下来了这么多人,那些牛儿好像受了惊吓,都变得躁动起来,其中一头竟挣脱了缰绳撒蹄跑了,一村民边赶边说:哎呀,这牛也怕警察呀,你们一来它就跑。我附和道:可能是它没有办驾证,自己心虚吧。话音刚落,大家笑声一片。

村支书邹荣成在笑声中走了过来,一阵寒暄后工作开始按部就班。邹书记今年五十多岁了,但仍精神饱满,说话铿锵有力,工作责任心强,作风硬朗。按此次的工作安排我是和他去走访村里的困难户。在他的带领下来到了七组王刚的家,但大门紧闭,似乎尘封许久。“他家里没人,我只是想带你来看看”邹书记说道。后来我从邹书记口中得知,原来王刚是四川过来村里的上门女婿,妻子早年得了癌症,举债医治了十多万元后还是去世了,现在王刚在外打工,一个女儿现在潜江读高中,家里已经没有其他人了。尔后我们又先后走访了六组的李德善(妻子也是癌症过世,女儿们出嫁后现一人在外打工维持生计)、九组的邹圣国(常年多病,现老两口在家),我把这些情况都一一的用笔记本记录下来。

工作一天后,各组员将情况汇总统一整理,其中七、八组的村民反映最为强烈,都反复的提到排涝的问题,组员们说:大家放心,既然上级安排我们来走访,就是要把大家的心声带回去,大家所提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的。“好,到那时候我们就放大鞭炮来感谢你们!”村民们异口同声的说。看看,多么淳朴的人们,虽然生活还不是很完美,但依然对党和政府充满了信心,让我内心不得不深深地体会到此次“三万”活动的重大意义。或许只有近距离的接触了他们,才会让我这个本是从农村走出来的人更能切身的感受到他们的酸甜苦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