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论文 中国的人力资本与地区协调发展论文(大全5篇)

时间:2024-09-23 作者:XY字客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论文篇一

人力资本(humancapital)亦被称为人力资源,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是通过投资于卫生、教育等方面而形成的。在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中,实物资本被视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20世纪6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逐步认识到人力资本之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有些经济学家甚至将之视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人力资本对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差距的缩小、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合理的区域分工格局的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本文首先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人力资本对地区协调发展中的作用,然后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最后提出开发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本,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一)人力资本影响经济增长速度,因而影响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的缩小

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的增长,且收入水平低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将高于收入水平高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假以时日,国家或地区之间的人均收入差距将不复存在。这是因为,上述新古典增长理论的预测是在假设资本收益递减的前提下做出的。劳动者人均拥有资本量较少的国家,其资本回报率相对较高,因而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战后几十年来,人们看到的是不断扩大的国家之间人均收入的差距。1985~1995年,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年均增长0.4%,而同期发达国家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9%。

为了说明各国经济增长率的差异,20世纪50~60年代,西方一些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经验研究。研究发现,相关国家的国民收入增长率均大于国民收入的增长率。如,据美国经济学家所罗门·法布里坎特(fabricant,soloman)估计,1889~1957年,美国国内私人经济总产出年平均增长3.5%,而其全部投入年均仅增长1.7%,两者相差1.8个百分点;1919~1957年,前者年均增长3.1%,后者年均仅增长1%,两者相差3.1个百分点。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导致经济增长快于投入增长的原因,一是规模报酬递增的作用,二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而后者是最主要的因素。据舒尔茨估计,1929~1959年,教育收益占余值增长率(余值增长率=国民收入增长率-国民资源(资本和劳动)增长率)的3/10~1/2。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根据美、英、西北欧9国1950~1962年的统计数据估计,教育、医疗卫生、知识的增进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占余值增长率的60%以上。

1970年,麦迪逊(maddison)研究了1950~1965年的22个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在考虑了劳动者素质、劳动者年龄构成的基础上,“有效的”劳动供给(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1)就业增长;(2)劳动者素质的变化;(3)劳动者年龄构成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为35%。1972年,纳德里(nadiri)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进一步证实了人力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显著贡献(a·p·thirwall,《增长与发展》(中文版),p123,p124)。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兴起的内生增长理论,系统地分析了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对经济增长将产生促进作用;正规教育开发积累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将产生“内生效应”。

经济快速增长是落后地区缩小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的基础。以上分析表明,经济增长速度不仅取决于实物资本的投入,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本的投入。落后地区要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必须增加对人力资本的投入。

(二)人力资本影响地区竞争优势的构造,因而影响合理的地区分工格局的形成

根据传统的区际分工理论,区域分工决定于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力、自然资源与资本)的区际差异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区域比较优势。一个地区,若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成本低,则专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若自然资源丰富,则专注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若资本要素富裕,则专注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在现实世界中,传统的贸易理论解释了很多的区域分工现象。如一些劳动力充沛、劳动成本低的国家,成衣生产和电器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发达;一些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金属冶炼及压延产业比较发达。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传统的贸易理论所不能解释的区际分工现象越来越多。如一些缺少铁矿的国家,钢铁工业却很发达;一些原本缺少资本的国家,造船、汽车等行业却日渐壮大。

事实上,在全球竞争的时代,区际分工日益决定于区域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在市场区隔、成本差异、产品差异、技术差异、规模经济、创新能力和产业成长环境等基础上形成的竞争能力。根据迈克尔·波特关于区域竞争优势的“钻石体系”理论,一个区域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如下4个条件:(1)生产要素;(2)需求条件;(3)相关产业及支持性产业的表现;(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和同业竞争。而政府对以上4个方面均可施加影响。在波特的理论中,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和基础设施等。

显然,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人力资本是影响区际分工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影响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看:

1.人力资本影响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形成、生存和发展。自然资源是形成资源密集型产业的前提,但是仅有自然资源,而无相应的技术以及掌握技术的各类人才,资源密集型产业便难以形成,即使在特定的背景下得以形成,也难以在逐步开放的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2.人力资本影响产业运行的成本,从而影响产业的竞争力。在技术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作为生产过程中重要的生产要素,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及其掌握生产技术的娴熟程度,直接影响着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和产业的竞争力。在劳动成本相同的情况下,劳动者素质越高,产业的竞争能力越强,反之亦然。

3.人力资本影响区域的创新能力,从而影响新产业的形成。一个地区的产业体系,通常基于既有的生产要素构成和市场需求结构,但又不完全如此。一方面,生产要素构成可以改变,如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者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结构也可以改变,如通过创新,在日益细化的产品市场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如果一个地区有着一支优秀的企业家队伍,那么,这个地区便有可能不断催生出新的产业,从而改变整个的区域分工格局。

(三)人力资本影响落后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从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

贫困人口多是落后国家或地区的典型特征之一,而教育和健康是影响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因素。有关统计数据表明,一般地说,贫穷国家是教育设施和基础设施不足的国家,也是成人识字率有限的国家。资料显示,在低收入国家,除中国和印度之外,1995年,男性成人的文盲率达37%,女性成人的文盲率达55%;而在高收入国家,成人的文盲率不足5%;在发展中国家,人均教育支出只及发达国家水平的10%。(a·p·thirwall,《增长与发展》(中文版),p61和p63~67)。

一般来说,贫穷国家也是人口营养和健康状况差的国家。著名的印度经济学家帕萨·达斯古普塔(parthadasgupta)在其开创性的著作《福利与贫困研究》中认为,低收入是营养不良的原因,而营养不良又是低收入的原因,因为营养不良损害了工作效率和生产率。根据世界银行估算,缺乏维生素a、碘和铁而导致的残废、死亡和生产率的降低,在发展中国家造成的损失相当于gnp的5%。

中国的人力资本与地区协调发展就为朋友们编辑整理到此,希望可以帮到广大朋友!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论文篇二

摘要:目前,在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筑行业有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单位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需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epc总承包模式作为新的方式,可以全方位地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当建筑单位承包到施工项目之后,要积极采用epc总承包模式来对建筑工程的安全、质量、文件以及流程等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让建筑经济管理工作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epc总承包模式;建筑经济;内容;问题;管理发展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建筑经济管理方面,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比较落后。建筑单位必须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能够跟上市场管理能力的发展速度。epc总承包模式比传统的承包模式更加先进,具有很多优势,建筑单位要积极应用这一承包模式,从建筑经济的安全管理、质量管理、文件管理以及流程管理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管理效率和质量,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epc总承包模式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市场迎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受到了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注。在建筑市场中主要应用epc总承包模式,epc总承包模式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即设计、采购以及施工。施工总承包模式负责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通常情况下会把工程发包给各个工程分包商,再由承包商针对建筑工程来设计施工方案、采购建筑材料、设备以及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同时,还负责建筑工程相关的造价管理与安全管理。epc总承包模式与传统的承包模式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实现了设计和施工的集成一体化,这样在施工中,承包商就能够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对设计方案进行调整,使其更加全面、完善;施工人员能够按照施工进度的要求及时完成各项任务,从而不会出现延误工期的情况,还可以有效提高施工质量。此外,采取epc总承包模式能够让建设单位集中项目管理,让总承包单位负责设计、采购以及施工方面的协调安排工作,当遇到纠纷时,由总承包单位来解决。

2、建筑经济的成本管理问题

2.1建筑经济管理较为落后。很多的建筑单位在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在成本管理工作中仅仅关注施工环境资源方面的问题,缺乏控制前期的施工管理以及预算成本的有效措施。所以经常出现供应链断裂的情况,导致建筑工程的总成本不能有效控制,从而给建筑经济的管理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

2.2在建筑管理中存在误区。很多的建筑单位在管理方面缺乏对成本管理的全面分析,在实际施工中经常遇到管理上的问题影响施工效率和质量。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管理人员只追求经济效益,而不重视提高管理水平,这样非常不利于单位的长远发展。

2.3在建筑管理方面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缺乏沟通。在建筑施工单位中存在很多的部门,这些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并且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各个部门之间的人员不能很好的相互配合。如果只为了做好技术工作,就必须以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作为基本条件,同时一定要使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否则会加大施工的总成本。如果选择材料时只考虑质量,就会选择价格高的材料,这样会大大增加成本。因此,一定要综合考虑,各部门通过交流,制定出经济合理的方案。

3、基于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的管理与发展

当承包下建筑工程之后,一定要制定建筑经济管理相关的计划,在这个过程中会涉及建设单位、epc总承包单位以及工程项目单位等。在实际管理中,一定要全面分析工程进度、建筑质量、工程造价、施工安全等方面的经济管理内容。一般情况下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3.1建筑经济安全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建筑经济管理上来看,一旦安全管理工作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施工质量,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承办商要加强对建筑经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不仅会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损失,还会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来弥补,同时会给建筑工程项目和相关企业带来一些不良的社会影响。在实际管理中,承包商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另外,还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3.2建筑经济质量管理。建筑经济质量管理对企业的经济收益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对于承包商,一定要重视建筑经济质量管理工作,确保质量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在实际工作中,承包商在选择施工材料时,必须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工程质量的相关标准要求,坚决不允许劣质产品和假冒伪劣产品进入施工现场,一旦发现,立即拒绝或处理掉。另外,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以及评定制度,将质量安全理念灌输到每个施工人员的思想中去,让所有的施工人员都有质量安全意识,从而将各项质量安全制度落实到位。此外,还要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对不按照规章制度办事的人员要进行处罚,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深刻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可以有效警示其他的人员,从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施工环境和氛围。

3.3建筑经济文件管理。在建筑经济管理中还需要重视各项文件的管理,尤其是承包双方签订的建筑施工合同,在合同中会涉及承包双方的权利、义务、经济等内容,因此,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很重要。一般建设单位与总承包商签订的合同,数量有限,而且内容非常简单,同时会存在合同条款中有些内容表达不严谨,有纰漏等问题。然而,双方签订完合同之后,就有了法律效力,合同中的各项条款内容都对双方的合作和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任何一方违约,都必须根据合同的相关内容进行赔偿。所以,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认真审查各项内容,确保严谨准确。

4、结束语

由此可见,epc总承包模式的主要参与方就是建设单位以及epc总承包商。为了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承包商需要对建筑工程的项目实施做好计划管理工作,并从安全、质量、文件以及流程等方面进行管理。

参考文献:

[2]张知明.工程项目epc总承包模式下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7,(27):22.

[3]总承包模式下的建筑经济管理与发展[j].企业改革与管理,,(16):18.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论文篇三

中国绘画艺术在西部曾有过历史性的辉煌。早在六千多年前已开始形成中国西部“丝绸之路”.这条总长七千多公里的古代东西交通干道及其支路,从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6世纪,曾经不仅把火药、造纸、印刷术、丝绸与地中海带来的葡萄、石榴、胡萝卜相互馈赠,而且将灿烂的黄河流域文化经波斯带到地中海沿岸的古希腊、古罗马。东方文化艺术令西方人大开眼界,东方绘画中的线条与色彩所产生的艺术魅力,也使西方艺术家倾慕了多少个世纪。

中国西部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发祥地,在艺术的演进与发展进程中,从原始到汉唐,在整个中华民族艺术的故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无论是黄河中游的半坡,还是马家窑粗犷精美的人、鸟、兽纹等的彩陶,无论是秦汉时的秦陵、兵马俑,还是莫高窟婀娜多姿、富丽堂皇的飞天及菩萨,与汉唐陵墓中的壁画、雕塑,还有柏孜克里克及克孜尔融汇东西文明的线条与色彩,都昭示出西部艺术在远古与中古时期的伟大与辉煌。古老的西部用他独到的地域性与丰富多样的民族性,用博大、苍茫、奇特的地域文化板块及厚重而富有灵性的艺术精神,铸就了西部艺术浑厚雄强、沉厚与博大的艺术品质。

但是,明清以降,国事衰微,中国艺术出现了分布上严重失衡的格局。一个重大的艺术群体,脱离了人民,甚至脱离了时代。

文人画家用宣纸、毛笔、诗书画印为一体,将笔墨城市发展到了一个极致的高度,故在探究技艺方面也给后人留下了艺术流程中的闪光点。但这种以文人画成为画坛唯一的正宗派的时期,与栖息在960万平方公里的56个民族之间,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然而一个相当程式化的艺术语言,能否魅力永存?艺术视觉规律告诉我们,如果绘画语言过于陈旧,为人所熟知,就可能导致熟视无睹。鲁迅先生批评文人画不能反映生活,公式化、概念化。陈独秀先生批评文人画只讲对传统的摹写,不讲发展,脱离生活与民众,只讲笔墨,阻碍了中国画的发展。

20世纪40年代以后,众多的美术家从江南走向西南,从东部走向西部。这使许多美术家进一步走向广大民众,走向社会与人民,转换了艺术视角。如张大千、吴作人、董希文、关山月、赵望云、石鲁、黄胄等先后数次深入西部,甚至到少数民族地区写生,吸取民族传统艺术的养料,同时扩大了审美视野,之后逐渐出现了艺术语言形式的多样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画,为中国画走出国门探出了一条初步的新路子。

艺术形式的探索离不开艺术家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艺术的力量来自于艺术家的真情实感,艺术的魅力来源于艺术家对社会、对历史、对人与自然的`把握。当下的“一带一路”的构想,不仅是中国经济和生态保护的发展与平衡,而且是发展东西部地区文化艺术生态平衡的机遇。利用西部文化艺术的丰厚底蕴与积淀,利用独到自然景观与多民族文化,感受历史,体验生活,探索形式,建构民族性、人民性、时代性及多元化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已是当代美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尽管西部“丝绸之路”这条曾辉煌了几个世纪的交通要道在时光的流逝中失去了昔日的喧嚣,楼兰文明在风沙的侵蚀下已荡然无存,但克孜尔、柏孜克里克、敦煌等石窟,仍显示着博大沉厚的民族艺术精神,昭示出往昔的艺术之辉煌,所蕴含的美学风格和精神力量一直吸引与感动着现时代的艺术家。汉、藏、回、维等多个民族生活在西部。就新疆而言,蜿蜒数千公里的天山山脉,把新疆横断成为南北二疆,形成了区域性的地理特征,准噶尔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遥相呼应,在它的边缘,生息着13个民族,它独到的自然景观将自然与人融为一体,大山、大漠、大戈壁的遥远与壮阔,显示着极度苍凉、沉雄、博大、神秘。从天山的南麓到帕米尔高原,不仅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而且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千万年来形成朱砂色的沟壑与碧蓝色的冰山川,倘若用传统的“水墨”绘画语言审视与把握的话,就显得苍白而无力,中原山水的皴法在这里显示出了它的局限性,传统的模式在这里无法尽述当代人对西部风骨的热爱与情思。这也给中国“水墨”的表现能力指示出存在的缺陷。而对西部艺术形式的探索,正是弥补“水墨”表现缺陷的最好契机。

生活在西部这种独特环境中的人与一切生灵,千百年来与自然抗争与共存,不仅形成了伟大的生命精神,而且各民族各区域人们生活习俗、文化心理上有不同的特点,在审美观念方面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风貌。伊斯兰文化与佛教文化相互并存,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世世代代豪爽而强悍、顽强而乐观的生活方式,与自古以来大漠与风沙合作创造出了罕见的自然景观,造就了西部独特的自然环境,也形成西部独具风貌的文化精神。这些无疑是打造新中国画的一份不容忽视的丰富资源。

当今的西部开发,是了解认识西部艺术的文化价值和艺术精神的大好机遇。同样,西部沉厚的传统,独到的区域性与民族性、多样性的自然造化,丰富而强烈的西部色彩,汇合成沉厚博大的艺术资源。古老的西部孕育了震撼世人的汉唐文化,当代的西部必将孕育出走向世界的中国画艺术。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论文篇四

移动互联时代,技术深刻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生态。互联网思维已渗入中国报业采编、运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各家报业都清醒地认识到这一问题,纷纷采取措施进行转型。在报业传媒集团的转型过程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新型技术,无论进行什么样的管理体制变革,亦或是对产业价值链的重新打造,都离不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使用,这就需要用新的思路来设计报业人力资本的转化机制,从而使人才的供应能够跟得上行业发展的新形势。人的要素,已成为当下报业传媒集团转型战略能否最终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对报业传媒集团转型的传播特性与产业特质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尝试性提出能够与之相匹配的传媒人力资本转化路径,使得作为资本的传媒人力资源顺利介入报业集团产业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从而顺利完成报业集团的组织转型目标。

一、媒体转型的传播特性与融合创新形态

数字技术主导的新媒体传播生态,具有如下传播特性和融合创新形态:自媒体崛起导致传统“传—受”关系变化。自媒体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人都具有了发声的能力,一个“众媒”生态迅速成型。基于共同兴趣、价值理念、审美等构建起来的社群化传媒,开始渐渐取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占有更多的受众资源。视频类产品更容易受到关注。这是近一两年以来出现的一个比较明显的势头,报业组织也都在积极跟进,比如《南方周末》就成立了广东南瓜视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致力于视频类传媒产品的制作。这也对传统报业集团中从业者的职业技能提出了很多新要求。“两微一端”成为报业构建全媒体传播矩阵的标配。微博、微信、客户端app已经成为每一个报业组织都要布局的传播渠道,“两微一端”是报业集团开展媒体融合战略的第一切入点,借助这些新媒体产品的推出,报业集团正在力争从新的传播生态格局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报业通过“内容+服务”的方式,更加重视服务能力的提升,介入受众信息生活等服务领域,寻找报业功能的多元化实现路径。

二、媒体转型态势下中国报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传媒转型的态势下,反观我国报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仍存在很多同这种媒体变革的大趋势不相适应的地方,亟需用新思路进行重设。具体包括:一是媒体转型需要的人才类型,更多是既懂传统采编业务又懂数字传媒运营的复合型人才,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而在当前我国报业集团的人才结构体系中,这种类型的人才普遍缺乏。二是在传媒转型的大背景下,大量报业骨干人才流失,报业集团人才队伍稳定性下降,传统报人纷纷跳槽互联网公司,或进行自媒体创业。三是人才引进难度大。各类互联网型媒体公司由于具有大资本的加持,能够给符合要求的人才提供颇有竞争力的薪酬待遇,且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分流了大量报业集团急需的人才资源。四是报业集团内部人才培养机制失效。现阶段,单纯依靠报业集团传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很难内生性地完成所需岗位的人才培育工作,需要拓宽培训渠道,采取更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方式。五是现有报业从业人员的自信心不足,在面对新媒体的有力竞争下,逐步陷入集体焦虑。六是在原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方法的惯性下,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创新的体制保障,人才资源各自为战,难以整合成协同性的创新团队,不具有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三、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人力资本”的视角来进行报业集团人力资源管理的解决方案,即:在媒体融合的动态推演中逐步完成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的转化。首先要清晰地区分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概念。社会组织中凡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可以称为人力资源,而人力资本是指体现在劳动力自身中的生产知识、技能、创新概念和管理方法等资本存量的总和,它构成未来收入增长的一个源泉。因此,人力资本是从人力资源中开发出来,投入经济活动中并创造效益的那一部分。要实现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的转化,就要凸显人才与岗位及组织战略的协同性,能够在显性层面实现人才的价值,真正将人才作为一种“资本”。为达成这一目标,报业集团需在战略上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进行重构,使用多种方法全面变革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由于不同的报业集团有着不同的具体情况,实现从人力资源到人力资本的转化,也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找到最适合自身状况的'转化路径。不过,从一般性的角度来说,可以有以下几条普遍性的思路:一是向全报业集团员工公开各类型岗位的资质标准与具体的能力要求,让每一个报人都能够据此作为“标杆”,进行自我提升。二是结合产业发展形势,制定各类人力资源的短期和长期培训计划。三是吸纳、借鉴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内部激励机制,在晋升标准、项目遴选等方面不断创新,营造出内部创业的氛围。四是建立健全多渠道的岗位轮转模式,在动态的岗位调整中使得报业集团人力资源能够实现最优配置,与整个传媒生态无缝对接。五是将人才队伍历练同组织机构再造结合起来。如在“中央厨房”这样的编辑中心设立过程中,就可以同步推进人才结构的调整工作。此外,还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机制,可以作为实施报业集团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换过程中的保障措施。支持风险创业机制。即由报业集团自身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风险贷款,鼓励开展符合报业产业特征的内部创业项目,通过集团生态平台进行孵化,实现智力向资本的转化。这也是当前很多企业集团正在推进的做法,比如青岛海尔集团,就在全力支持内部员工在海尔生态下进行自主创业。这种机制适用于报业集团内媒介产业技术和制度创新较为集中的领域。基于实际业绩的人力资本价值转换机制。这是一个现实可行性较高的途径,它本身就是区分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的一种内在机制,并且可以成为提升员工与报业集团之间的忠诚度和信任度的桥梁。这种对于实际业绩的认定,需要结合报业集团推进媒体融合工作的转型方向进行,要摒弃过去那种单纯看“发稿量”等较为表面、简单化的统计方式,代之以具有引导性的业绩认定方式,从而推进报业集团人力资源向全媒体人才转型,使得视频、手机直播、vr、动漫、h5等各种传播类型能够得到有机协同发展。总之,在不断攻城略地的传媒生态迭代面前,我国报业集团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对人才的全新要求,始终用创新的姿态统筹规划,探索出切合自身实际的报业人力资本转化路径模式。

参考文献:

周笑.重构中的媒介价值[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黄晓新、刘建华、卢剑锋.中国报业融合创新现状、问题与趋势[j].传媒,(4).陈国权.中国报业发展报告[j].编辑之友,2018(2).

李晓晔.新媒体时代[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腾讯传媒研究院.众媒时代[m].北京:中信出版社,.

陈晓蓉.深融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建设创新:需求与变化[j].中国记者,2017(2).李炜.《华商报》的融合战略[j].传媒,2018(4).

信险峰.新媒体的解构与重构[j].传媒,2018(3).

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论文篇五

迅速提高我国的物流服务水平,降低交易成本,才能长期保持优良的投资环境,这是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能否完成的基础条件问题......

一、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

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这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据统计,我国居世界第一的产品已经有数百种,贸易份额或市场占有率占世界第一位的也有相当可观的数量。今天“中国制造”的标签正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个国家、各种产品上。

??

??由于“中国制造”不断提升的性价比,跨国公司纷纷在中国设立采购中心。有的是全球采购中心,有的是地区采购中心,有的是中国采购中心,目前主要集中在上海、广州、深圳、青岛等城市,仅上海就有200多家跨国公司的采购机构.跨国公司采购中心在中国的采购规模已突破300亿美元,将超过500亿美元。20沃尔玛的采购额120亿美元,戴尔电脑35亿美元,摩托罗拉16亿美元,美国通用11亿美元,福特10亿美元,惠普至年100亿美元等等。

??

??二、现代物流发展的机遇

??

??本世纪头是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第二个翻两番的目标正是要抓住这样一个机遇。把我国从一个制造大国变为一个制造强国和贸易强国,这也必然使我同成为一个物流大国和强国。首先,我国加入wto以后,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和我国生产成本具有比较优势的特点,国际资本流人的速度明显加快,到2002年我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吸收外资最多的同家。我国不仅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并且在未来会有新的政策出台,鼓励更多的外资以更多的形式进入中国。副总理吴仪在跨国公司对华投资座谈会上明确表示,“中国政府鼓励跨国公司通过受让股权、头断资产等不同方式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允许国有企业向外商出售股权、资产”,等等,显示出中同对外资作用的充分肯定和进一步期待。其次,现代物流的发展在国际上也是新型的产业,还没有形成垄断,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物流标准和规范体系。最近我国制定和颁发了无线局域网的标准,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无线局域网也是新发展起来的技术,我国在应用和设备制造等领域都有很大影响力,有实力制定标准,国外厂商要与我国做生意就必须遵循我国的.技术标准。物流也是这样,我国有巨大的市场前景,完全有机会参与物流国际标准体系和规范的制定,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

??

??三、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一是发达国家的物流企业直接参与我国物流市场的竞争。由于我国物流服务水平低,目前进人我国的制造业、商贸业的跨国公司,通常要把其物流的国际合作伙伴带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80%的进口合同是采用fob价格结算,出口的80%是采用cif价格结算,也就是说合同不包括物流服务。在生产环节利润率越来越低的情况下,我国外贸的快速增长并没有带来效益的快速增长,长期以来我国的国际海运存在着50―8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更重要的是不利于我国的物流业乃至整个流通服务体系的发展,使得我国不能摆脱生产成本低、交易成本高的不平衡,影响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二是面临不发达国家的挑战。因为国际制造中心从欧美到日本,从日本到亚洲四小龙,现在到了中国大陆,这种转移的速度正呈现越来越加快的趋势。我国沿海地区的生产成本在迅速上升,许多不发达国家也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入到竞争国际资本的行列中来。相比之下,我国沿海地区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弱化。但是物流成本和相应的综合服务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我国沿海地区仍然具有吸引投资的综合优势。因此,只有迅速提高我国的物流服务水平,降低交易成本,才能长期保持优良的投资环境,这是关系到国家的战略发展目标能否完成的基础条件问题。

??四、“世界工厂”和竞争力优势

??

??“世界工厂”迁入中国固然反映出我国的某些优势,但是并不代表经济的竞争力已经具有优势。反省19世纪以来的工业化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世界工厂”的转移是有规律的,今天进入中国,总有一天也会转移走,问题是如何利用这个机遇,提升国内的经济竞争力,建立新的比较优势,并在其迁出时,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走出新的发展之路。

??当今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基于成本较低的生产要素或经济规模形成的比较优势依然存在,但已不再是大多数产业竞争优势的主导因素。上个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了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以竞争环境的差异来解释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产业竞争能力和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同时引入并发展了“产业簇群”的观点,将产业簇群视作竞争优势的主要载体。其中形成完备的相关产业和支撑配套产业是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

??由于我国缺乏配套的服务体系,特别是国际贸易和物流的服务体系,不仅影响了外商投资中我国应获得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影响投资环境。只有具备完备的相关产业和支撑配套产业,外商投资才能扎下根来,进行系统地、战略性投资。也只有这样的投资才能尽快带动我国产业的提升和竞争力的提高。美国一家公司于1995年在长三角建立生产基地,成为该公司在世界最大的两个基地之一,今年上半年出口8亿美元,居江苏出口榜首。但主要是流水线装配,员工中绝大多数为高中毕业以下文化,从事简单劳动,工资微薄。企业无根,经常在已经很低的生产成本上斤斤计较,曾3次提出撤资要求,迫使地方政府屡屡提供更优惠的政策来挽留。这样的项目仍难以吸引后续投资与人力资源,技术研发和配套产业。

??

??五、从国际趋势看我国物流发展的方向

??

??随着科技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商业模式的创新也在加快,商业模式的创新与科学技术的集成和深度应用密切结合在一起,在跨国公司已十分普遍,并逐步成为一个国际趋势。深入分析这个趋势,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制造业的价值正在迅速向产前、产后的研发、分销和服务等领域转移,对这些领域的资源控制和整合的能力远比生产制造能力更加重要,已经影响到企业对于核心竞争力的选择;二是以信息和信息技术来整合社会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在不断发展,对于资源“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成为企业的新理念,促进了专业化分工和非核心业务的外包;三是基础资源的整合形成社会化的服务网络体系,提供标准化的、更有效的基础性服务,有效性主要来自整合和服务的商业化模式;四是基础性的服务网络体系并非一个产权边界清晰的实体,而是一个开放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其形成也是一个逐步完善的建设过程。这几点对于发展我国的现代物流业是有指导意义的。

??

求可相应建立专业性的、区域性的物流服务应用系统。三层结构的模型只是一种方法论,它在于强调:要采用信息和信息技术来整合物流资源,构成面向社会的资源网络体系,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整合不一定涉及产权,“只求所用,不求所有”,因此是建立整合的标准体系和利益机制;整合后的资源在提供服务时是商业化模式,促进社会分工和服务业的发展;在此基础上的专业或地区性物流服务系统要根据市场需求来分别建设,在建设过程中仍然采用三层模型的方法论,进行不同层次的整合、外包。整个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丰富起来的。

??

??除了上述促进建立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外,现代物流示范工程还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任务,一是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等技术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的质量,提高政府监管水平,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管理,更多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例如海关、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监管等。根据这样的指导思想,国家可根据市场需求和现有基础条件,安排一些重点行业的专业物流或重点城市的物流示范工程,以应用带动整个物流服务体系的建设。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