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书要求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以有效地指导工作的开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计划书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优质15篇)篇一
全校学生。
发明创造(小制作)、科技论文、科技创意(幻想作品)。
xx月xx日。
1、发明创造(小制作)。
参赛选手的发明创造作品。发明创造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条中所规定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已申请和获得国家专利的项目优先参赛,具体可参照《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竞赛规则》。此项提倡“废物利用”小发明小制作。
可供参考的作品范围:
(1)玩具和文体用具。
(2)教学和学习用具。
(3)日常生活用具。
(4)工农业生产用具。
(5)环保作品(废旧材料用品的回收与利用)。
(6)其它。
2、科技论文。
科学论文是指:科学研究论文、研究报告、实验报告、调查报告以及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等。科学研究论文或研究项目必须附有研究过程记录、论文全文、研究报告及参考书目、实验数据及其他必要的图表资料、证明材料等。
可供参考的作品范围:
(1)数学。
(2)物理。
(3)化学。
(4)生物。
(5)环境科学。
(6)工程学。
(7)计算机科学。
(8)行为与社会科学。
(9)地理。
(10)医学与健康。
(11)其它。
3、科技创意。
也称幻想作品大赛,创意作品是基于当前和长远发展的需要而大胆提出的富有想象力,能启迪人们的创造思维,符合科学原理的构想都可以参加竞赛,既可以用论文、小说,也可以用图式的形式来表达创意。
“三自”原则和“三性”原则:
(1)“三自”原则:自己选题、自己设计和研究、自己制作和撰写。
(2)“三性”原则: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
逸夫一楼。
全体学生。
xx。
xx、xx、xx、xx(每人50道题,提供电子文档,10月20日上交到xx)。
xx。
xx、xx、xx、xx。
1、从“题海”中揭取题目,交与评判小组现场做答。
2、答对题目者有小奖品,同时获得一粒智慧豆;答错者,将从所在班级扣减一粒智慧豆。
3、团体记分:分年级按班级智慧豆的总数从大到小排名,分年级设置团体一、二、三、四等奖,智慧豆相同者,扣减智慧豆较少者排名靠前。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优质15篇)篇二
2、设计人员:张**等。
3、学生班级:27(1班)。
2、作品归属的课程模块:技术与设计1模块。
前言:学生在使用文具时不能归在一-起,有时会丢三落四,甚至看不见。于是设计了一个笔简,他自身轻便,外观黏上了装饰,十分美丽,使用时心情可以放松,如同沐浴阳光,这就是这个作品的寓意所在,故取名sunshine.
材料: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及白纸。
加工制造过程:。
首先用小刀将筷子劈开成两半。用双面胶将筷子--根--根的黏在一起拼成四个面,用透明胶在四个表面围一圈。将筷子砍成两段,将头部那段拼成底部。
剪出有关大自然的事物黏在四个面表面,将白纸简称适当的形状置于笔筒内部作为隔离间。
小小的作品设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细心和耐心,但是完成后心情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作品来。
该作品是一个笔筒,使用性很高,针对学生的需求,笔简简身较大,并且作品在传统笔简的基础上,加入了隔间这样的创意,让文具各得其所。另外,作品的制作材料是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和白纸,选材上性价比高,符合环保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作品在制作过程中,设计到对木材的锯削、黏贴等的加工。在对作品的美化上也是别具一格,把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融入作品中,让作品使用者拥有一个好心情。
(一)加工图纸。
(二)作品使用说明书。
笔简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这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内部可放尺子、笔、圆规等。
构成:用一次性筷子粘成四个面及底部,用白纸作为隔板。
技术指标:笔简高20cm,宽8cm,长8cm。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优质15篇)篇三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努力建设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未来走向、具有中国特色、富于开拓创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新构架。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过程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技术课程应结合自身的特征,把它落实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本学期开设《技术与设计1》,高一年级5个班同时开课,每周1课时,总课时数20节,其中课堂教学19节,教学评价1节。
第1周针对新课程特点,探讨教学设想和措施。
第2周统一进行集体备课,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第4周学术研究讨论。
第6周放假。
第7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哪种技术实验。
第8周对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
第9周与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第10周统一教学进度。
第11周期中考试。
第12周进行六认真检查。
第13周针对检查结果指出不足,指导如何改进。
第14周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第15周就设计的交流语言进行讨论。
第16周根据其他地区实施的情况,讨论可借鉴的教学方法。
第17周就学生进行怎样的模型制作讨论。
第18周制定复习计划。
第19周期末考查。
第20周进行教学评价。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优质15篇)篇四
性技术与设计的教学内容,是“技术与设计1”所学知识的应用和深化。本模块由结构与设计、流程与设计、系统与设计、控制与设计四个主题组成,侧重于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以及生活中具体技术问题的解决。这些对于高中生的生活、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
2、能使用常用的规范的技术语言表达设计方案;
3、能结合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形成设计方案并初步实施;
4、学会从技术、环境、经济、文化等角度综合评价技术设计方案和实施的结果,增强革新意识。
1、在开学初将各班学生分为2-4人的技术小组,便于开展技术活动,每个小组的组长每周填写《技术课过程考核小组量化表》,便于更好地完成学分认定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
2、紧扣通用技术课程的基本目标“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设计、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避免教学过于专业化,防止陷入某项技能、技艺的教学。
3、教学中要体现新理念,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学习,还要注重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与应用,注重学生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注重学生在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和创造,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共通能力的发展。
4、教学中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通过技术试验,领悟技术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并能将它们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进行灵活运用,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5、教学中应选择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能否反映时代的发展的教学案例,以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对技术及其文化的理解。
6、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评价,倡导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形成性评价可采用表现性评价和技术活动档案袋评价两种方式。
本学年二学期,每学期每周1课时。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优质15篇)篇五
在今年春季新学期第一节通用技术课上,泰安二中的学科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了上个学期历时近两个月的传统灯笼制作过程。从分组讨论、制定设计方案、绘制草图到真正实际制作灯笼,同学们纷纷表示受益颇多,尤其是当春节前看到自己参与制作的灯笼挂满校园时,内心充满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体现技术与人文相统一的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综合性和创造性。“以往的通用技术课堂教学经常出现‘纯理论教学’的现象,设计学习、操作学习等学科特征得不到充分的体现,整合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学习方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科核心素养得不到有效的落实。”泰安二中团委书记、通用技术教师王慧表示,为了深入挖掘通用技术课程的意义,让学生有所收获、有所成长,自2020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尝试着将传统灯笼的制作技艺融入通用技术课程学习过程,意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在学生中间逐渐渗透“学习技术对于社会发展、民族复兴尤为重要”的理念。
谈及为何会选择将传统的灯笼制作技艺“搬”到课堂上,王慧介绍,民间工艺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技术性、实用性、艺术性、文化性等特点于一体;同时,传承与弘扬民间工艺是技术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提倡技术的人文性与技术性并存。将民间工艺融入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既可以弘扬传统文化,又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民族认同感,并营造良好的技术学习氛围,更好地提高学生及教师的动手、动脑能力。
第四章节的创意表达第五章节的造型设计、选择材料等等都与跟整个灯笼的设计、制作息息相关。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还可以接受传统文化教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审美情趣、创造能力、动手能力。”王慧说基于“将传统的灯笼制作技艺与通用技术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通用技术是国家必修课程,根据相关要求,学生只有通过“合格考”、提交自己的课程设计作品后,才能顺利结业。“作为祖国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担当着民族复兴的大任,不仅要有必备的科学知识,更要具备会设计、能动手、善于创造等必备的技术核心素养。”王慧介绍道。
“泰安二中将灯笼制作与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优秀典型。学生制作的灯笼不仅是课堂教学的作品,更是实用的产品。”泰安市教科院综合教育教研室主任、高中通用技术教研员张尊国表示,灯笼制作的过程实现了知识学习和实践运用的有机融合、科学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教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融合,这种立足课程特点的项目化学习具有较高的技术价值和育人价值。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优质15篇)篇六
技术制作,高中通用技术学科教学中,技术制作是指根据设计方案,按照一定程序和技术要求,利用一定的工具、设备对材料或半成品进行加工处理,使之成为具有所期望实用功能的有形物品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把设计方案转化成模型或原型的过程。
技术制作的特点,从教学的角度而言,技术制作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创新性、选择性、安全性。实践性是指在技术制作的过程中,制作者要经历读图、理解、选择工具、实施下料、加工、组合、调试等系列实践活动。综合性是指在技术制作过程中,制作者需要以技术知识、技术能力为基础,综合运用数学、力学、化学等学科基础知识,才能完成模型和原型的制作。
创新性是指在技术制作过程中,由设计方案到模型或原型制作的过程,需要设计者制作优化流程,选择和改进制作工艺,选择、优化、改进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选择性是指在技术制作过程中,制作者选择加工工艺、材料、制作流程,制作过程就是不断选择的过程。安全性是指在技术制作过程中,使用工具、设备、材料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安全性是制作者、管理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技术制作常用的教学策略“先教后做”教学策略是指技术制作中操作技能训练的教学策略,其中包括工具的使用和加工制作(如燕尾榫的制作)等教学内容。这一教学策略主要采用教师边操作演示边讲解的方式,或者采用视频播放的教学手段,目的是使学生看清楚工具使用和加工制作的全过程,掌握技术操作的技术要点和关键点,通过反复练习学会技术制作中的技术操作。
任务驱动教学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技术制作具有很强的过程性,其中包括看图备料_+选择工具下料_构件加工制作_+构件组装与调试_+表面涂饰。所以,通用技术课堂的任务驱动教学策略是指学生以完成自己的设计制作为任务,自主完成作品制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制作任务。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优质15篇)篇七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高中通用技术作业设计中的一些问题及新课标的要求,对高中通用技术有效作业设计策略进行了实践研究。
关键词:有效作业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设计策略。
1.研究现状。
作业作为复习、巩固、提高和应用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是每一个教师都应关注和重视的内容。通过作业,教师可以发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听课效率,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步骤和教学重点,还可对学生起到督促的作用,达到培优扶差的效果。通用技术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不像其他高考科目,多搞题海战术就可以完成,它要求学生在学习理论的时候,同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但由于会考的压力,很多老师把教育学生的重点转向应试技巧,采取一刀切,作业内容单一,作品要求单一,考核方式单一,不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要求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着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注重学生创造潜能的挖掘,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技术学习特点,指导学生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网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获取信息。
2.作业设计原则与策略。
2.1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布置有层次性的作业。
布卢姆指出:只要在提供恰当的材料和进行教学的同时给每个学生提供适度的帮助和充分的时间,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规定的学习目标。当然,我们应明白目标如果低了,学生就会不感兴趣,如果目标高了,实现的可能性就小了,因此作业设计要从学生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发展区,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我把作业分为三个部分,基础性作业:主要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让他们也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要求,掌握基本的技能;提高性作业:主要针对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让他们能完成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作业,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创新性作业:主要针对那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较强的学生,让他们能在原有作业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创新成果。这样就能尽可能地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实现全体发展的目标。对基础生,我们只要他们会根据指定的设计要求,按老师或书上演示的会模仿操作就行,如相框的制作,按部就班只要做出来就行;而对那些好生,我们则要求他们能有所发挥,设计一些不一样的样式,并把它们做出来;对那些动手能力强又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我则不限制他们,每一次都让他们大胆地做一些他们想做的,主要是看看他们能不能搞一些创新产品,再对他们进行指导。
2.2关注学生的心智发展,设计有趣味性的作业。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学生只有对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出巨大的内驱力。作业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独特作用必不可少。因此,设计作业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技术与设计2”第一节课后作业中,布置学生回去做鸡蛋承重试验,并让他们用手机拍下来,传到网上,在第二天上课时,我再把前一天的作业内容用多媒体播放出来,他们认真完成的人会觉得很有成就感,没有认真完成的人也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同时达到了相互借鉴的效果。而在第二节稳固结构构的探析时,我则是事先让他们各自回去做一个不倒翁,再带到课堂上展示,并讲解制作经验,从而得出重心与结构稳定性的关系。
2.3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主设计作业。
日本学者左藤正夫在《教学原理》中说过:唯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展开活动,积极地钻研教学内容时,即唯有学生在成为自我活动的主体时,真正的学习过程才能形成,从而学生才能掌握教学内容。例如学完简单结构的设计这一结后,布置学生,自己通过查阅资料、文献、调查发现,发现与明确问题,从而给自己一个作业,再把作业内容进行设计分析,构思绘图,并进行简单的制作。这样的作业内容学生都很喜欢,既可以自己独立设计、完成,又可以生生之间交换设计,还可以和同学交流、讨论、合作设计,共同完成。学生通过作业设计,不但获得了自主学习的体验,还提高了自己的学习能力。
2.4关注学生的发展,设计有系统性的作业。
在设计作业时,老师首先要全面透彻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学大纲、把握知识的重难点及能力培养要求,在作业设计中,要注重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作业的设计不能太频繁,也不可太单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比如这一节我们讲壳体结构受力特点,可以先看一些相关视频,再布置学生回去查阅相关资料,交一份关于视频中壳体结构特点的解说,通过讲评,让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可在下一节课中让学生找一些相关的材料做这壳体结构试验,这样他们就能有一个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认识,也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成效与思考。
作业过程是学生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生成和体现过程。经过一个学年的尝试与实践,学生对技术作业不再觉得讨厌,反而很乐意地去做,而且经常会变着花样去完成,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主要表现在:
3.1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了学习策略。
学生学会了学习,拥有了良好的学习方法和能力。技术课程的学习方式是丰富多样的,有个人的独立操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观察学习、体验学习、设计学习、网络学习等。有效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自然形成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报刊、杂志等多渠道查找资源的能力,在作业的过程中培养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
3.2手脑并用,充分发展了学生的技能特长。
每个学生都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个性差异体现在学习过程中,因此,教育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使每个人都有发挥的空间。例如有些人文化分不好,但是动手能力强,这样的学生便可在作品设计中展拳脚,增强自信心。
3.3培养了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技术与社会密不可分,通过调查、访问、实践,学生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实践,学生树立了正确的科学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能用积极的态度分析面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技术保护人的意识。
参考文献:
[1]吴兰红.高中物理作业设计有效策略研究.中学物理,2014(12).
[2]陈燕丽.有的放矢立竿见影――高中化学有效作业设计策略的实践研究.考试周刊,2013(14).
[3]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江苏教育出版社.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优质15篇)篇八
本学期我们备课组的工作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个中心,在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的措施,狠抓教学常规的落实。以学生为本,结合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强化常规工作,努力把我们组建设成具有浓厚学习气氛,紧密团结,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优秀备课组。
1.教师方面:
教研组长:章晓东备课组组长:邹文才。
备课组人员:邹文才郑晓琼任瑶瑶吴永端王振杰。
2.学生方面:
本学期任务重,时间紧。高三的通用技术高考在9月24号时间紧迫,高二16个班级就三位老师任课,总体任务较重。
1.高三及时制定二轮专题复习计划,并争取在第二次高考中取得好成绩。
2.高二年级确保合格率不低于98%。
1.本学期备课组将切实搞好各种复习迎考工作,高三及时制定二轮专题复习计划。
2.高二年级认真研究会考考试大纲,加强培优补差。
成员:全体成员。
时间:每周周一及周四下午第三四两节。
地点:高三办公室。
授课总数24辅导总数24考试总数4。
时间教学专题教学内容课时辅导备注。
第1周探讨新计划针对新课程特点,探讨教学设想和措施12。
第2周。
考前模拟训练1针对高考中重点内容,探讨复习措施12。
第3周。
考前模拟训练2最后对学生的疑点难点进行解决12。
第6周放假。
第7周技术试验的探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哪种技术实验11。
第8周公开课对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
第9周。
交流经验与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第10周。
期中考试。
第11周期中考试总结期中考试总结。
第12周课外活动的安排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第13周技术语言就设计的交流语言进行讨论。
第14周教学方法的讨论根据其他地区实施的情况,讨论可借鉴的教学方法。
第15周模型制作就学生进行怎样的模型制作讨论12。
第16周。
交流经验与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第17周期中复习计划对高二期末复习计划制定和高三高考第二次考试冲刺复习计划。
第18周期末复习期末复习测试11。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优质15篇)篇九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努力建设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未来走向、具有中国特色、富于开拓创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新构架。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过程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技术课程应结合自身的特征,把它落实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本学期开设《技术与设计1》,高一年级5个班同时开课,每周1课时,总课时数20节,其中课堂教学19节,教学评价1节。
第1周针对新课程特点,探讨教学设想和措施。
第2周统一进行集体备课,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第4周学术研究讨论。
第6周放假。
第7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哪种技术实验。
第8周对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
第9周与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第10周统一教学进度。
第11周期中考试。
第12周进行六认真检查。
第13周针对检查结果指出不足,指导如何改进。
第14周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第15周就设计的交流语言进行讨论。
第16周根据其他地区实施的情况,讨论可借鉴的教学方法。
第17周就学生进行怎样的模型制作讨论。
第18周制定复习计划。
第19周期末考查。
第20周进行教学评价。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优质15篇)篇十
制作材料:一把剪刀、一双穿过的旧毛袜、饮料瓶、针线、丝绵。
步骤一:先把饮料瓶剪开,再把袜子口朝下套进去,脚跟的地方最好在前,显得好看。
步骤二:为了使更加立体一些将一些丝绵塞到脚跟的地方,使看起来鼓鼓的,形成脸蛋,因为瓶子轻放在桌子上容易倒,接着为了使更稳定,可以在底部装些大米或小麦增加重量。
步骤三:接着用针在小娃娃眼睛的部位安上眼睛,(也可以用扣子代替)。
步骤四:接着用线给可爱的小人缝上嘴巴,一个笔筒就诞生了!而且是自制的哦!低碳又环保!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我们缺乏一双去观察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都能够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再说,自己亲手制作的笔筒,岂不是更有意义,说不定用起来的心态都不一样了呢!
为落实省国培办《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2016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甘国培办〔2016〕35号)和市教科所《关于组织参加甘肃省2016“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定市教研发〔2016〕53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区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2016年7月起,以“国培计划”为依托,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实施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理工中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测评和认证等任务,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发展的能力,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
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师(2018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可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工勤人员不参加培训)均要参加“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参加了2015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2015年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不重复参加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二)培训内容及标准。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我区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
(三)培训效果评估。
“能力提升工程”测评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教师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获得学分、培训结业证书。成绩不合格者,不认定学分。学习完成后可到培训机构的学习和管理平台查看成绩。结业证书全省统一式样、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由省工程办统一管理。
三、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网络培训学习和以校本研修为主的教学实践两部分组成。培训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共同研究制定本级研修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骨干培训者培训,开展全员网络课程学习、校本研修及过程性测评;各校(园)要更多地依靠培训机构专家团队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教师须参加训前诊断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在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应培训课程中进行选学。
四、推进和实施。
(一)推进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混合式培训,开展“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式的整合培训,实现个人自学、网络研修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建立以校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培训机制,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2.由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网络研修(即线上课程学习和研修活动)。参训教师要依据诊断测评结果和自身需求,明确研修主题,选择课程模块,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着眼于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开展线上课程学习。
3.由区教体局、培训机构与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实践,完成线下实践任务,各学区、校(园)要制定本校校本教研计划,教师线下教学实践打分表。
4.依托培训机构,各学区、校(园)负责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专家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施步骤。
1.2016.7月,开展集中培训。下发相关通知,组织开展校长、管理者和助学辅导教师集中培训,明确工作流程和任务。
2.2016.8月,参训人员报名、审核。对教师参训资格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教师在国培项目网络培训平台进行报名,并进行学员统计和编班等工作。
3.2016.8月-2016.11月,全员网络培训。诊断测评+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实践(包括统一组织送教下乡等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和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晒课评课和课例征集等评优选先活动等);收集工作简报、工作小结和学情数据等。
5.2016.12月,总结评估。各学区、校(园)上报不少于3期的工作简报;收集本校优质生成性资源目录及光盘;上报教师线下教研评分表;总结2016年度提升工程整体工作,制作和分发结业证书,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
五、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
区教体局成立“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人事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研室、电教室共同承担,负责“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推进的规划及方案,统一安排、组织、管理、指导、协调我区“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培训和测评的具体实施,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制定我区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管理者、骨干培训者、教研员和中小学校长(园长)等开展相关专题培训,督查我区教师培训、测评过程和培训完成情况结果的运用,报送项目备案材料,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等。
(二)工作职责。
1.人事股:负责将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学区、校(园)评先选优、校(园)长评先选优、年度考核,教师评优晋级、职务评聘、骨干教师培养、名优教师申报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2.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培训方案、测评细则的制定,与上级部门、培训机构和各学区、校(园)培训事宜的衔接和培训学员信息的上报等工作,并将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3.教研室:负责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优秀课例征集和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形成浓郁的应用氛围。
4.电教室:负责组织各类参训学员网络注册和平台操作,教学课件制作、微课程、电子白板应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和优质课案例资源征集活动,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评优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广泛动员教师和学生依托空间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在线研讨和空间互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5.各学区、校(园):负责培训教师的信息上报、督促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实践评价和组织实施教师的测评工作。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测评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完成测评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监督机制。
1.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运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教体局将把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对学校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和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设备保证。
1.电教室协助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督促学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教师培训提供设备保证和技术支持。
2.各学区按照就近原则,负责安排辖区内已接通宽带网络的大规模学校(园)对口帮扶没有接通宽带网络的学校(园)教师完成培训任务。
(三)经费保障。
“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经费由省级统筹安排,纳入“国培计划”经费管理。教师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7.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8.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
9.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总结心得。
10.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内容以提高学生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坚持基础性、通用性、选择性与时代性的高度统一,注重国际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教育传统与未来发展需要相结合,努力建设立足我国国情、体现未来走向、具有中国特色、富于开拓创新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的.新构架。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教学过程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富有个性地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技术课程应结合自身的特征,把它落实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本学期开设《技术与设计1》,高一年级5个班同时开课,每周1课时,总课时数20节,其中课堂教学19节,教学评价1节。
第1周针对新课程特点,探讨教学设想和措施。
第2周统一进行集体备课,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第4周学术研究讨论。
第6周放假。
第7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哪种技术实验。
第8周对青年教师的公开课进行点评。
第9周与兄弟学校进行经验交流。
第10周统一教学进度。
第11周期中考试。
第12周进行六认真检查。
第13周针对检查结果指出不足,指导如何改进。
第14周如何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活动。
第15周就设计的交流语言进行讨论。
第16周根据其他地区实施的情况,讨论可借鉴的教学方法。
第17周就学生进行怎样的模型制作讨论。
第18周制定复习计划。
第19周期末考查。
第20周进行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知道思想,运用现代学习理论、网络环境与多媒体技术,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规划,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选择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活动形式、教学评价、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整个课堂设计要贯穿一条主线(信息素养)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
一、教学设计应当把握重点。
我们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模式、手段、策略等来进行教学设计,把握以下重点。
1.三维度目标。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育人思想,关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结构,追寻新时期条件下素质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的统一。
2、重、难点。
把握本课的重点,难点。
3、学情分析:
4、导入: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是本节课的头,别有用心的导入很重要,你要激发学生兴趣,让他在整个课堂中有求知欲望。
5、主体性教学策略。
主体性教学策略: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注意把握四条认知边界:一是教学的着眼点从怎样旧这点能够缺点错误转移到怎样激励学习潜能;二是不承认差生,只承认个体差异存在,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三是教学的注意中心应从知识本身转移到获取知识的过程;四是关注教学个性化走向个性群体化的实践策略。
6、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关系,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优化课堂要素的配置,追寻有效课堂学习的基本要素,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7、教学模式。
8、教师的主导作用。
重视课堂讲授的实效性和时效性,提倡简洁、精练、有效的课堂指导,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流的整合和有效信息的输载,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和有效传输。
9、任务设计的重要性:
任务:层次性,适用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
a、目的:你是要学生做什么?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
b、广度:你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观向个体差异的学生。
c、深度:因个体差异,任务深度不同。
10、重视课堂练习的实效性。
配置合理、有密度、能够引导学生智力潜能开发的课堂练习。
11、与课程整合。
计算机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可以说是其它学科的基础,我们就要培养他们学习的方法,来更好的为其它课程服务。
12、.建立教学评价反馈激励机制。
通过评价的激励,诱导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体统,引导学生的潜能发展。
多元评价:自评、互评、师评发展性评价:不以结果为主,更要注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审美评价标准:美的标准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不能以常人的标准进行。评价参考:只是为引人注意,还是赏心悦目的感受,更好理解我们要表达的意识。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和反馈,并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有关环节。评价、反馈与修改应该贯穿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的始终。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教学任务设计。
1.教学内容的安排。
2.学习者特点的分析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实现目标的任务途径。
知识技能情感。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教学目标陈述中,应该使用表达学生具体行为的动词,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笼统、含糊的词语,如“了解”、“学习”、“培养”、“理解”、“认识”、“欣赏”等,用这些动词表述的教学目标,教学后无法测量是否达标。教学目标的陈述主体不应是教师(或讲授内容),而是学生(或学习结果)。陈述教学目标应注意个性化。
教学目标描述用词举例:
(1)结果性目标。
a.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b.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指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2)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赏识、关注、拒绝、摒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二)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能够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是教师对教学的进程及其中的变化而对教学过程的反馈、调节活动。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方法与手段的展开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教学策略有微策略和宏策略之分,微策略关心在一个教学单元(或知识点,如一个概念,一个原理)内部如何组织教学;宏策略考虑如何将多个知识点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教学重难点的分析与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措施。
(四)教学过程及细节处理。
1.课前的资源准备与教学环境设计。
2.课堂的引入。
3.学生的合作。
4.教学的拓展与探索。
5.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
(五)教学实践体会。
1、作品名称:sunshine。
2、设计人员:张柠棋、赵蕴宁、侯昊泽、李思清、姚睿。
3、学生班级:少27(1班)。
4、设计时间:2016年5月。
1、作品功能:本作品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笔筒。
内部可以放笔、直尺、圆规及橡皮擦等文具。
2、作品归属的课程模块:技术与设计1模块。
前言:学生在使用文具时不能归在一起,有时会丢三落四,甚至看不见。于是设计了一个笔筒,他自身轻便,外观黏上了装饰,十分美丽,使用时心情可以放松,如同沐浴阳光,这就是这个作品的寓意所在,故取名sunshine。
材料: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及白纸。
加工制造过程:
首先用小刀将筷子劈开成两半。
用双面胶将筷子一根一根的黏在一起拼成四个面,用透明胶在四个表面围一圈。
将筷子砍成两段,将头部那段拼成底部。
剪出有关大自然的事物黏在四个面表面,将白纸简称适当的形状置于笔筒内部作为隔离间。
小小的作品设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细心和耐心,但是完成后心情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作品来。
(一)加工图纸。
(二)作品使用说明书。
笔筒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这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内部可放尺子、笔、圆规等。
构成:用一次性筷子粘成四个面及底部,用白纸作为隔板。
技术指标:笔筒高20cm,宽8cm,长8cm。
试用范围:学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笔筒,大大方便人们拿取各种笔,有效防止人们拿取笔时,将笔筒带倒,而且人们可以在笔筒上记录各种重要的事务,使得人们可以高效完成工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筒套、筒身、底座,其特征在于,筒套为倒圆台形,筒套底部通过筒身连接底座,筒身为软性的长方形的板材,所述筒身左侧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突子,筒身右侧从上到下均匀分布与突子相匹配的插槽,筒身通过滑槽分别连接筒套和底座,所述筒身上设有若干张相互粘连的印刷纸。
所述筒套、筒身和底座同轴。
所述筒套左右两侧设有用于挂文具的挂钩。
所述筒套外壁上设有用于防滑的凸起。
所述筒套上端倒有圆角,防止用户划伤手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大大方便人们拿取各种笔,有效防止人们拿取笔时不小心将笔筒带倒,而且人们可以在笔筒上记录各种重要的事务,使得人们可以高效的完成工作。
结合图1-5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笔筒,它包括筒套1、筒身2、底座3,筒套为倒圆台形,筒套底部通过筒身连接底座,筒身为软性的长方形的板材,所述筒身左侧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突子5,筒身右侧从上到下均匀分布与突子相匹配的插槽6,筒身通过滑槽7分别连接筒套和底座,所述筒身上设有若干张相互粘连的印刷纸4。
所述筒套、筒身和底座同轴。
所述筒套左右两侧设有用于挂文具的挂钩8。
所述筒套外壁上设有用于防滑的凸起。
所述筒套上端倒有圆角,防止用户划伤手指。
使用前,筒身2上的突子5与插槽6相互连接将筒身2卷成为圆柱形,之后通过滑槽7插入筒套1和底座3上,这样一来构成笔筒;当用户需要拿取各种笔时,捏住笔的一端后,向左或向右拿起笔即可,因为筒套1为倒圆台形,所以用户拿取笔的范围比现有的笔筒大,有效防止笔筒被笔带倒,而在用户工作时,可以将钢笔、毛笔、文具挂在挂钩8方便拿取;当用户需要记录重要事务时,手握住笔身,在印刷纸4上记录即可,当最上方印刷纸写满后,撕下即可,大大方便人们拿取各种笔,有效防止人们拿取笔时,将笔筒带倒,而且人们可以在笔身2上记录各种重要的事务,使得人们可以高效的完成工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1、作品名称:sunshine。
2、设计人员:张柠棋、赵蕴宁、侯昊泽、李思清、姚睿。
3、学生班级:少27(1班)。
4、设计时间:2016年5月。
1、作品功能:本作品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笔筒。
内部可以放笔、直尺、圆规及橡皮擦等文具。
2、作品归属的课程模块:技术与设计1模块。
前言:学生在使用文具时不能归在一起,有时会丢三落四,甚至看不见。于是设计了一个笔筒,他自身轻便,外观黏上了装饰,十分美丽,使用时心情可以放松,如同沐浴阳光,这就是这个作品的寓意所在,故取名sunshine。
材料: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及白纸。
加工制造过程:。
首先用小刀将筷子劈开成两半。
用双面胶将筷子一根一根的黏在一起拼成四个面,用透明胶在四个表面围一圈。
将筷子砍成两段,将头部那段拼成底部。
剪出有关大自然的事物黏在四个面表面,将白纸简称适当的形状置。
于笔筒内部作为隔离间。
小小的作品设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细心和耐心,但是完成后心情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作品来。
(一)加工图纸。
(二)作品使用说明书。
笔筒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这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内部可放尺子、笔、圆规等。
构成:用一次性筷子粘成四个面及底部,用白纸作为隔板。
技术指标:笔筒高20cm,宽8cm,长8cm。
试用范围:学生。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优质15篇)篇十一
2、设计人员:张柠棋、赵蕴宁、侯昊泽、李思清、姚睿。
3、学生班级:少27(1班)。
4、设计时间:20xx年5月。
2、作品归属的课程模块:技术与设计1模块。
前言:学生在使用文具时不能归在一起,有时会丢三落四,甚至看不见。于是设计了一个笔筒,他自身轻便,外观黏上了装饰,十分美丽,使用时心情可以放松,如同沐浴阳光,这就是这个作品的寓意所在,故取名sunshine。
材料: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及白纸。
加工制造过程:
首先用小刀将筷子劈开成两半。
用双面胶将筷子一根一根的黏在一起拼成四个面,用透明胶在四个表面围一圈。
将筷子砍成两段,将头部那段拼成底部。
剪出有关大自然的事物黏在四个面表面,将白纸简称适当的'形状置。
于笔筒内部作为隔离间。
小小的作品设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细心和耐心,但是完成后心情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作品来。
(一)加工图纸。
(二)作品使用说明书。
笔筒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这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内部可放尺子、笔、圆规等。
构成:用一次性筷子粘成四个面及底部,用白纸作为隔板。
技术指标:笔筒高20cm,宽8cm,长8cm。
试用范围:学生。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优质15篇)篇十二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笔筒,大大方便人们拿取各种笔,有效防止人们拿取笔时,将笔筒带倒,而且人们可以在笔筒上记录各种重要的事务,使得人们可以高效完成工作。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筒套、筒身、底座,其特征在于,筒套为倒圆台形,筒套底部通过筒身连接底座,筒身为软性的长方形的板材,所述筒身左侧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突子,筒身右侧从上到下均匀分布与突子相匹配的插槽,筒身通过滑槽分别连接筒套和底座,所述筒身上设有若干张相互粘连的印刷纸。
所述筒套、筒身和底座同轴。
所述筒套左右两侧设有用于挂文具的挂钩。
所述筒套外壁上设有用于防滑的凸起。
所述筒套上端倒有圆角,防止用户划伤手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大大方便人们拿取各种笔,有效防止人们拿取笔时不小心将笔筒带倒,而且人们可以在笔筒上记录各种重要的事务,使得人们可以高效的完成工作。
结合图1-5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多功能笔筒,它包括筒套1、筒身2、底座3,筒套为倒圆台形,筒套底部通过筒身连接底座,筒身为软性的长方形的板材,所述筒身左侧从上到下均匀分布有若干个突子5,筒身右侧从上到下均匀分布与突子相匹配的插槽6,筒身通过滑槽7分别连接筒套和底座,所述筒身上设有若干张相互粘连的印刷纸4。
所述筒套、筒身和底座同轴。
所述筒套左右两侧设有用于挂文具的挂钩8。
所述筒套外壁上设有用于防滑的凸起。
所述筒套上端倒有圆角,防止用户划伤手指。
使用前,筒身2上的突子5与插槽6相互连接将筒身2卷成为圆柱形,之后通过滑槽7插入筒套1和底座3上,这样一来构成笔筒;当用户需要拿取各种笔时,捏住笔的一端后,向左或向右拿起笔即可,因为筒套1为倒圆台形,所以用户拿取笔的范围比现有的笔筒大,有效防止笔筒被笔带倒,而在用户工作时,可以将钢笔、毛笔、文具挂在挂钩8方便拿取;当用户需要记录重要事务时,手握住笔身,在印刷纸4上记录即可,当最上方印刷纸写满后,撕下即可,大大方便人们拿取各种笔,有效防止人们拿取笔时,将笔筒带倒,而且人们可以在笔身2上记录各种重要的事务,使得人们可以高效的完成工作。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1、作品名称:sunshine。
2、设计人员:张柠棋、赵蕴宁、侯昊泽、李思清、姚睿。
3、学生班级:少27(1班)。
4、设计时间:2016年5月。
1、作品功能:本作品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笔筒。
内部可以放笔、直尺、圆规及橡皮擦等文具。
2、作品归属的课程模块:技术与设计1模块。
前言:学生在使用文具时不能归在一起,有时会丢三落四,甚至看不见。于是设计了一个笔筒,他自身轻便,外观黏上了装饰,十分美丽,使用时心情可以放松,如同沐浴阳光,这就是这个作品的寓意所在,故取名sunshine。
材料: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及白纸。
加工制造过程:。
首先用小刀将筷子劈开成两半。
用双面胶将筷子一根一根的黏在一起拼成四个面,用透明胶在四个表面围一圈。
将筷子砍成两段,将头部那段拼成底部。
剪出有关大自然的事物黏在四个面表面,将白纸简称适当的形状置。
于笔筒内部作为隔离间。
小小的作品设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细心和耐心,但是完成后心情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作品来。
(一)加工图纸。
(二)作品使用说明书。
笔筒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这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内部可放尺子、笔、圆规等。
构成:用一次性筷子粘成四个面及底部,用白纸作为隔板。
技术指标:笔筒高20cm,宽8cm,长8cm。
试用范围:学生。
1、作品名称:sunshine。
2、设计人员:张柠棋、赵蕴宁、侯昊泽、李思清、姚睿。
3、学生班级:少27(1班)。
4、设计时间:2016年5月。
1、作品功能:本作品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笔筒。
内部可以放笔、直尺、圆规及橡皮擦等文具。
2、作品归属的课程模块:技术与设计1模块。
前言:学生在使用文具时不能归在一起,有时会丢三落四,甚至看不见。于是设计了一个笔筒,他自身轻便,外观黏上了装饰,十分美丽,使用时心情可以放松,如同沐浴阳光,这就是这个作品的寓意所在,故取名sunshine。
材料:废弃的一次性筷子及白纸。
加工制造过程:
首先用小刀将筷子劈开成两半。
用双面胶将筷子一根一根的黏在一起拼成四个面,用透明胶在四个表面围一圈。
将筷子砍成两段,将头部那段拼成底部。
剪出有关大自然的事物黏在四个面表面,将白纸简称适当的形状置于笔筒内部作为隔离间。
小小的作品设计起来并不容易,需要细心和耐心,但是完成后心情很开心,很有成就感,以后要多多参与这样的活动,制作出更多有用的小作品来。
(一)加工图纸。
(二)作品使用说明书。
笔筒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这是一款专门“为学生设计的文具之家”,内部可放尺子、笔、圆规等。
构成:用一次性筷子粘成四个面及底部,用白纸作为隔板。
技术指标:笔筒高20cm,宽8cm,长8cm。
试用范围:学生。
制作材料:一把剪刀、一双穿过的旧毛袜、饮料瓶、针线、丝绵。
步骤一:先把饮料瓶剪开,再把袜子口朝下套进去,脚跟的地方最好在前,显得好看。
步骤二:为了使更加立体一些将一些丝绵塞到脚跟的地方,使看起来鼓鼓的,形成脸蛋,因为瓶子轻放在桌子上容易倒,接着为了使更稳定,可以在底部装些大米或小麦增加重量。
步骤三:接着用针在小娃娃眼睛的部位安上眼睛,(也可以用扣子代替)。
步骤四:接着用线给可爱的小人缝上嘴巴,一个笔筒就诞生了!而且是自制的哦!低碳又环保!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我们缺乏一双去观察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都能够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再说,自己亲手制作的笔筒,岂不是更有意义,说不定用起来的心态都不一样了呢!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优质15篇)篇十三
为落实省国培办《关于组织实施甘肃省2016年“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甘国培办〔2016〕35号)和市教科所《关于组织参加甘肃省2016“国培计划”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通知》(定市教研发〔2016〕53号)文件精神,按照省教育厅和市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经研究,决定在全区组织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以下简称“能力提升工程”),结合我区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从2016年7月起,以“国培计划”为依托,以混合式培训为主要方式,以校(园)长和骨干教师培训、培训者培训为突破口,实施我区中小学(含幼儿园、特殊教育学校、理工中专)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培训、测评和认证等任务,全面提升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实现专业发展的能力,推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我区教育信息化发展。
二、培训对象和内容。
(一)培训对象。
全区教育系统各级各类学校的所有教师(2018年12月31日前退休的教师根据个人意愿可自主选择参加培训、工勤人员不参加培训)均要参加“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参加了2015年教育部中国移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国家级培训项目、2015年教育部乐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教师培训项目的教师不重复参加能力提升工程培训。
(二)培训内容及标准。
按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指南》,包括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三个方面。我区由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进行培训。
(三)培训效果评估。
“能力提升工程”测评工作由省教育厅统一领导。教师完成培训学习任务、并获得学分、培训结业证书。成绩不合格者,不认定学分。学习完成后可到培训机构的学习和管理平台查看成绩。结业证书全省统一式样、统一印制、统一编号,由省工程办统一管理。
三、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线上学习和线下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由网络培训学习和以校本研修为主的教学实践两部分组成。培训机构与教师专业发展中心共同研究制定本级研修学习实施方案,并组织骨干培训者培训,开展全员网络课程学习、校本研修及过程性测评;各校(园)要更多地依靠培训机构专家团队做好校本研修工作。教师须参加训前诊断测评,并依据测评结果在培训机构提供的相应培训课程中进行选学。
四、推进和实施。
(一)推进措施。
1.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混合式培训,开展“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教学实践”式的整合培训,实现个人自学、网络研修与课堂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建立以校为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常态化培训机制,促进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应用、边提升。
2.由培训机构负责组织实施网络研修(即线上课程学习和研修活动)。参训教师要依据诊断测评结果和自身需求,明确研修主题,选择课程模块,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着眼于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需要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问题,开展线上课程学习。
3.由区教体局、培训机构与学校共同组织实施基于网络的校本研修,建立“个人空间-教师工作坊-研修社区”一体化网络研修体系。设计系列校本研修活动,组织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手段开展教学实践,完成线下实践任务,各学区、校(园)要制定本校校本教研计划,教师线下教学实践打分表。
4.依托培训机构,各学区、校(园)负责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信息技术理论与技术专家为支撑的培训专家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强化情境体验,帮助教师更新教学设计理念,掌握信息技术应用手段,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施步骤。
1.2016.7月,开展集中培训。下发相关通知,组织开展校长、管理者和助学辅导教师集中培训,明确工作流程和任务。
2.2016.8月,参训人员报名、审核。对教师参训资格进行审核,通过审核的教师在国培项目网络培训平台进行报名,并进行学员统计和编班等工作。
3.2016.8月-2016.11月,全员网络培训。诊断测评+网络研修+校本研修+课堂实践(包括统一组织送教下乡等线下集中研修活动和微课大赛、教学设计、晒课评课和课例征集等评优选先活动等);收集工作简报、工作小结和学情数据等。
5.2016.12月,总结评估。各学区、校(园)上报不少于3期的工作简报;收集本校优质生成性资源目录及光盘;上报教师线下教研评分表;总结2016年度提升工程整体工作,制作和分发结业证书,表彰先进个人和集体。
五、组织管理。
(一)领导机构。
区教体局成立“能力提升工程”领导小组,具体工作由人事股、教师专业发展中心、教研室、电教室共同承担,负责“能力提升工程”实施推进的规划及方案,统一安排、组织、管理、指导、协调我区“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培训和测评的具体实施,配备专门管理人员,制定我区管理制度,组织培训管理者、骨干培训者、教研员和中小学校长(园长)等开展相关专题培训,督查我区教师培训、测评过程和培训完成情况结果的运用,报送项目备案材料,协调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问题等。
(二)工作职责。
1.人事股:负责将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学区、校(园)评先选优、校(园)长评先选优、年度考核,教师评优晋级、职务评聘、骨干教师培养、名优教师申报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必备条件之一。
2.教师发展中心:负责培训方案、测评细则的制定,与上级部门、培训机构和各学区、校(园)培训事宜的衔接和培训学员信息的上报等工作,并将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
3.教研室:负责组织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示范课评选、教学技能比赛、优秀课例征集和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主动应用信息技术,形成浓郁的应用氛围。
4.电教室:负责组织各类参训学员网络注册和平台操作,教学课件制作、微课程、电子白板应用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技能比赛和优质课案例资源征集活动,教师网络空间建设与应用评优等活动,充分发掘、推广应用成果,广泛动员教师和学生依托空间平台开展网络教研、在线研讨和空间互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5.各学区、校(园):负责培训教师的信息上报、督促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实践评价和组织实施教师的测评工作。通过组建覆盖各学科、各学段的一线学科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测评团队,结合学科案例教学和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实际情况,完成测评工作。
六、保障措施。
(一)监督机制。
1.中国教师研修网项目组提供平台实时监控服务,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提供专业系统的各层次技术培训,保证各角色顺利使用平台,运用随机问题监控等技术手段,加强对学员研修过程的监管,制定专门的应急预案,对突发情况做到快速有效应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教体局将把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培训情况纳入对学校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将信息技术应用成效纳入中小学办学水平评估、校长考评和教师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
(二)设备保证。
1.电教室协助学校“三通两平台”建设,督促学校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为教师培训提供设备保证和技术支持。
2.各学区按照就近原则,负责安排辖区内已接通宽带网络的大规模学校(园)对口帮扶没有接通宽带网络的学校(园)教师完成培训任务。
(三)经费保障。
“能力提升工程”培训经费由省级统筹安排,纳入“国培计划”经费管理。教师培训不收取任何费用。
七、联系方式。
7.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学习心得。
8.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研修计划。
9.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总结心得。
10.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设计。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优质15篇)篇十四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要以现代教育理念为知道思想,运用现代学习理论、网络环境与多媒体技术,对整个教学系统进行规划,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组成部分特点的基础上统筹全局,选择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中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活动形式、教学评价、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整个课堂设计要贯穿一条主线(信息素养)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
一、教学设计应当把握重点。
我们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思想理念,运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模式、手段、策略等来进行教学设计,把握以下重点。
1.三维度目标。
新课程改革提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育人思想,关注课堂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结构,追寻新时期条件下素质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的统一。
2、重、难点。
把握本课的重点,难点。
3、学情分析:
4、导入:
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始,它是本节课的头,别有用心的导入很重要,你要激发学生兴趣,让他在整个课堂中有求知欲望。
5、主体性教学策略。
主体性教学策略:主体参与,合作学习,差异发展,体验成功。注意把握四条认知边界:一是教学的着眼点从怎样旧这点能够缺点错误转移到怎样激励学习潜能;二是不承认差生,只承认个体差异存在,要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三是教学的注意中心应从知识本身转移到获取知识的过程;四是关注教学个性化走向个性群体化的实践策略。
6、学习方式。
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课堂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关系,互相适应,互相促进,优化课堂要素的配置,追寻有效课堂学习的基本要素,提出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指标。
7、教学模式。
8、教师的主导作用。
重视课堂讲授的实效性和时效性,提倡简洁、精练、有效的课堂指导,优化课堂结构,重组环节步骤,重视信息流的整合和有效信息的输载,研究课堂信息的交互性和有效传输。
9、任务设计的重要性:
任务:层次性,适用性,由表及里,逐层深入。
a、目的:你是要学生做什么?给学生一个清晰的思路。
b、广度:你的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还是观向个体差异的学生。
c、深度:因个体差异,任务深度不同。
10、重视课堂练习的实效性。
配置合理、有密度、能够引导学生智力潜能开发的课堂练习。
11、与课程整合。
计算机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可以说是其它学科的基础,我们就要培养他们学习的方法,来更好的为其它课程服务。
12、.建立教学评价反馈激励机制。
通过评价的激励,诱导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等学习心理的内在动力体统,引导学生的潜能发展。
多元评价:自评、互评、师评发展性评价:不以结果为主,更要注重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
审美评价标准:美的标准应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认知结构,不能以常人的标准进行。评价参考:只是为引人注意,还是赏心悦目的感受,更好理解我们要表达的意识。
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评价和反馈,并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有关环节。评价、反馈与修改应该贯穿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的始终。
二、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教学任务设计。
1.教学内容的安排。
2.学习者特点的分析与教学方法的选择。
3.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实现目标的任务途径。
知识技能情感。
应特别注意的是,在教学目标陈述中,应该使用表达学生具体行为的动词,尽量避免使用过于笼统、含糊的词语,如“了解”、“学习”、“培养”、“理解”、“认识”、“欣赏”等,用这些动词表述的教学目标,教学后无法测量是否达标。教学目标的陈述主体不应是教师(或讲授内容),而是学生(或学习结果)。陈述教学目标应注意个性化。
教学目标描述用词举例:
(1)结果性目标。
a.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等。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等。
应用设计、辩护、撰写、检验、计划、推广等。
b.技能。
模仿模拟、再现、例证、临摹、扩(缩)写等。
独立操作完成、指定、解决、绘制、尝试等。
迁移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等。
(2)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等。
反映(认同)遵守、接受、赏识、关注、拒绝、摒弃等。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等。
(二)教学策略的制定。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第一,教学策略包括教学活动能够的元认知过程、教学活动的调控过程和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教学活动的元认知过程是教师对教学的进程及其中的变化而对教学过程的反馈、调节活动。教学方法的执行过程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方法与手段的展开过程。第二,教学策略不同于教学设计,也不同于教学方法,它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推进的措施。第三,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和着眼,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第四,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教学策略有微策略和宏策略之分,微策略关心在一个教学单元(或知识点,如一个概念,一个原理)内部如何组织教学;宏策略考虑如何将多个知识点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教学重难点的分析与突破教学难点的教学措施。
(四)教学过程及细节处理。
1.课前的资源准备与教学环境设计。
2.课堂的引入。
3.学生的合作。
4.教学的拓展与探索。
5.课堂教学评价与反馈。
(五)教学实践体会。
高中技术作品设计方案和制作过程(优质15篇)篇十五
制作材料:一把剪刀、一双穿过的旧毛袜、饮料瓶、针线、丝绵。
步骤一:先把饮料瓶剪开,再把袜子口朝下套进去,脚跟的地方最好在前,显得好看。
步骤二:为了使更加立体一些将一些丝绵塞到脚跟的地方,使看起来鼓鼓的,形成脸蛋,因为瓶子轻放在桌子上容易倒,接着为了使更稳定,可以在底部装些大米或小麦增加重量。
步骤三:接着用针在小娃娃眼睛的部位安上眼睛,(也可以用扣子代替)。
步骤四:接着用线给可爱的小人缝上嘴巴,一个笔筒就诞生了!而且是自制的哦!低碳又环保!
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我们缺乏一双去观察美的眼睛,生活中处处都能够发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只是我们没有发现罢了。再说,自己亲手制作的笔筒,岂不是更有意义,说不定用起来的心态都不一样了呢!
通用合格考手工作品。
木质笔筒设计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