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乡的过年家乡的过年篇一
我的家乡在苍南龙港,我最喜欢的节日是春节。
春节到,人们笑意盈盈、喜气洋洋。
家家户户,大门两侧,贴着红彤彤的春联。窗门中倒贴着一个大大的“福”字。
最开心的要算我们小朋友了。许多小朋友闹着,笑着,来回奔跑着,像许多快乐的小鸟,不停地唱着美妙的赞歌。
我最喜欢打炮竹了。我叫来几个朋友,聚集在一起。我胆子大,自告奋勇打头炮。小心翼翼地用火柴点燃炮竹,线头吱吱地冒着白烟,赶紧往地上一扔,连忙窜到一旁。大家紧紧捂住耳朵,只听“轰”地一声,炸开了,我们又蹦又跳!
爸爸又搬来一盘大的烟花,“砰砰”,一个个小火球冲向天空炸开了,像一瓣瓣已经绽开的花朵,天女散花般落下,雪白的、金黄的、鲜红的……真是五光十色!
我特迷ufo小烟花。它一放起来就不停地旋转,还会在空中飞呢,就像有人在里面驾驶一样!
家乡的过年家乡的过年篇二
春节,是我国一年当中最热闹,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早早的,街上“展览”的对子、“福”字、窗花、糖果等年货给我带来了一丝丝“年味”。
从腊月二十三“祭灶官”吃芝麻糖开始,大家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这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我们小孩馋的总想先尝尝又酥又甜的芝麻糖。可是总要等到奶奶先到厨房的灶王爷前祭祀一翻,才能吃到哟。据说,这样灶王爷才能上天言好事。
腊月二十四,家家户户扫房子。妈妈要早早的把屋子收拾干静,这是为了新年有一个新气象。过了二十四大人们忙着杀鱼、肫肉、蒸花馍,准备年货。
每当二十九,家家户户都纷纷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将宅子里里外外的门户装点一新。春联也叫门对、对联、对子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春联真正普及始于明代,与朱元璋的提倡有关。有一年朱元璋准备过年时,下令每家门上都要贴一副春联,以示庆贺。原来春联题写在桃木板上,后来改写在纸上。桃木的颜色是红的,红色有吉祥,避邪的意思,因此春联大都用红纸书写。
到了大年三十,此起彼伏的鞭炮声把节日的气氛装点的更加浓厚。吃过午饭后,端出香喷喷的肉馅,一家人就包起了饺子,男同志擀皮、小孩们当运输员,妈妈们就负责制作精美的水饺。奶奶还要在饺子里放进硬币,看谁最有福气。当一盘盘挺着肚子的水饺端上桌时,大家找到自己满意的饺子,张口就咬,希望自己能走好运。最后,那个带有福气的饺子还是被爸爸吃掉了。
除夕,家家户户吃的都是饺子,我们早早的吃晚饭,守在电视前看春晚,也是“守岁”。
初一到初六这几天,就是我们小孩子“挣钱”的最好时机。天天不是呆在爷爷家,就是泡在姥姥家,用妈妈的话说,就是“整天不着家”,但我们仍然乐呵呵的东跑西窜。
我们这的春节一般到“二月二,龙抬头”的时候才告一段落。虽然濮阳不算大城市,但是它也与许多大城市一样,热热闹闹的迎来春节,又热热闹闹的把它送走。
家乡的过年家乡的过年篇三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我们对人和事情也有了新的看法,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日记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家乡过年日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这几年,每逢年底岁末,城里的年味越来越淡了!但家乡浓郁的年味还一直难以忘怀。今年,我又回家乡过年了。不为别的,就是想重温一下家乡过年的快乐。
俗话说:“二十三,祭灶官”。祭灶官的灶糖又香又甜又粘,我特别爱吃。
“二十四,扫房子”。这天,姥姥全家齐动员,进行大扫除,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过了这天,垃圾就不能往外扫了,姥姥说,扫垃圾是把财神爷往外轰。从这一天起,姥姥家垃圾再没往外倒过。
“二十八,贴花花”。这天,家家都把红红的对联贴在门上。直到今天还是要贴手写的`春联。今年,姥姥家的春联就是我写的。虽然,比不上买的好,但姥姥说,比买的更有意义。姥姥还带领我去各家门口转悠,品评各家春联的内容、书法,看谁家写得巧妙、别致、有趣。对联的内容大都是吉祥如意、幸福安康和恭喜发财的。
三十晚上,是最有年味的一个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姥爷亲手做的团圆饭。主食以饺子为主,最有趣的是,姥姥说吃了包着钱的饺子,一年不愁没钱花;吃了包着麦麸的饺子,一年享清福;吃了包着红糖的饺子,一年甜甜美美。这一晚,还必须守岁。姥姥说守岁有两个意思,对930岁数大的人来说,在除夕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对年轻人来说,守岁是给父母延寿。整个除夕之夜鞭炮声不绝于耳,人们都在祝福来年事事如意。
初一这天,大人小孩子都穿着新衣服,给自己的长辈、亲戚、朋友拜年。我也穿着新衣,给姥姥、姥爷、舅舅930、舅妈拜年,还挣了不少压岁钱呢!
新年,到处弥漫着一种热闹,欢快的气息,许久不见得家人如今也是齐聚一堂,快乐,是春节的主题。竹炮,对联,欢闹,其乐融融,这个年,我真快乐。
1.过年日记
2.过年见闻日记
3.过年啦日记
5.过年了日记
7.关于过年日记
8.过年趣事日记
家乡的过年家乡的过年篇四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按照我们家乡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中旬就会拉开序幕,那时,家家户户都会宰年猪,还要摆上五六桌,请亲朋好友来庆贺一番,剩余的才腌制成腊肉。也就是在这几天,我们也放寒假了。我们也准备过年呀!第一件大事就是买零嘴儿,像薯片呀,棒棒糖呀,豆腐皮呀什么的;第二件大事才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大事才是买新衣服、买玩具。
真是欢天喜地过大年啊!孩子们欢喜,大人们忙乱。家家把过年时吃的、喝的、穿的、用的都准备充足,好在新年时显示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除夕真热闹。到处飘散着酒肉的香味。家家门外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福”字,屋里铺上青松毛一家人高高兴兴吃团圆饭。这一夜,灯火通明映红了天,爆竹声声彻夜不绝。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家家门前铺满了红彤彤的鞭炮纸,预示来年日子红红火火,幸福美满。这一天,是不扫地的,女人不用做饭,都由男人来完成。早上,爸爸煮好糯斋后,妈妈便端着茶饭水果来到山神庙敬贡、烧香。饭后,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纷纷赶庙会,逛街、爬山……放下昔日的忙碌,休闲娱乐,赏赏风景。
从大年初二开始,家家户户都会到亲戚、朋友家拜年,礼尚往来在一起,聚聚餐、谈谈心、聊聊天,彼此增进情谊。
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这一天傍晚,家家户户都会到大河边去拉石猪,以祈求自家来年六畜兴旺,猪羊满圈。听爷爷讲,这一习俗已经有几百年了。
在我的家乡,过年就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光!
家乡的过年家乡的过年篇五
我的家乡在广西北流,按照我们的家乡的习俗。过春节从腊月十二的年夜就开始了。
小年夜这天,人们要包粽子,还要做年糕。第二件事是上街买鞭炮和玩具,贴近除夕就去买年画了。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户户赶做年菜,贴对联。挂灯笼。挂年画等。男女老少穿起了漂漂亮亮的衣服。家家灯火通明,鞭炮和烟花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们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更热闹,一早,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或朋友家去拜年。同时,风景区。游乐园。网吧等也更热闹了。大人小孩特别喜欢去游玩。
元宵一到,更是最热闹的时候。除夕很热闹,可是没月光,元宵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家家的灯笼不一样,有的是波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纸灯。宫灯,还有的灯笼里面有叮当作响的小铃铛呢。外面有灯,家中也有灯,走马灯。纱灯。冰灯除了看漂亮的花灯,人们还会吃汤圆,汤圆有用红豆沙做的。有的用花生做的。还有的用芝麻做的。吃元宵饭,人们预示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一眨眼到了正月16日,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往常的生活。
家乡的过年家乡的过年篇六
我的家乡是x,那里有很多过春节的习俗。让我告诉你吧!
在我的家乡,腊月二三十是祭祀节,也是新年。从今天开始,意味着人们在准备年货,干净利落地准备好过年。意味着新的一年会有新的一年。听妈妈说,这一天,大家都要拜灶王吃麻糬。这天很难买到麻糬。
新年春联是我最喜欢的东西。过年时,我会和爸爸一起贴春联。春联是红色的。红色代表喜庆吉祥,寓意新的一年兴旺发达。我们还在门上放了一个大方块“福”,意思是“福到门”。
在我的家乡,燃放鞭炮是重头戏。每天除夕晚饭前和元旦清晨我们都会燃放鞭炮。最让我开心的是元旦清晨的声音。大年初一的清晨,大家争先恐后地打响了新年的第一枪。每当倒计时开始,我们就看着电视,倒数开炮的人数。一个拿着长棍子拿着大炮,另一个拿着打火机,等待着关键时刻。 “5、4、3、2、1”。顿时,整个社区都响起了雷鸣炮和鞭炮声,热闹非凡。
在我的家乡,有很多习俗:包饺子、看来年富贵、看春晚、全家同乐、亲朋好友闲逛等等。新年真热闹!
你家乡有什么风俗习惯?
家乡的过年家乡的过年篇七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老百姓心中的头等大节日。中华民族这个具有传统色彩的民族,过着头等大日子的传统习俗可是规规矩矩的、一点也不能少。
贴春联。贴春联是春节的传统习俗之一,春联上写着对新一年的祝福。春联分为上联、下联和横批,门中还有一个福字。我们通常会将福字贴倒,意为福到了。这看似简单的习俗。放鞭炮。我们会在大年三十放鞭炮,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兽生性异常凶残,每年冬春之交就会出来伤害人畜。比较聪明勇敢的人就想到一个妙计:在院中摆放“年”爱吃的东西,当“年”来时,大家就放鞭炮、敲锣鼓,是“年”落荒而逃。从此,放鞭炮的习俗也就保存了下来。压岁钱。这个习俗是孩子们的最爱,这是长辈对晚辈的一种美好的祝愿。吃团圆饭。我最爱的还有团圆饭,生在北方长在北方的我最爱吃饺子,而在北方的团圆饭中饺子又必不可少。饺子可以包很多馅,样子也各异,是最具传统色彩的家常便饭了。
包饺子是一门学问,别看家中长辈手十分灵巧,包饺子迅速而美观。其实,饺子的厚薄、饺子馅的多少、煮饺子的时间……都是需要注意的问题,也许少了或没有做好哪个环节,饺子就没有那么美味了。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日食品,究其原因:一、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饺子有馅,便有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进去,以寄托人们对新一年的期望。饺子这一节日佳肴在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同时,已成为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我想过春节不只是吃饺子之美味,更是享受传统节日的风俗带来的欢乐。
家乡的过年家乡的过年篇八
我的家乡在山东,那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地方。到了那里,如果你去集市上买东西,就会看见有卖小枣的。那小枣又脆又甜,非常可口。有时我赶集的时候看见有卖烤地瓜的,我都会买一个。还会买一些饼干和水果。
记得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过年回老家。正好是一个集,在那里堵了车。过了二十多分钟还没有出去,我们就下了车赶集去了。
家乡的过年家乡的过年篇九
我在我的家乡过了一个非常难忘的过年,过年的事情要从大年初二开始说起。
我妈妈高兴的说:“当然长高了。”
大家都了呵呵的,大家的肚子都饿的咕咕噜噜的直响,大家都哈哈大笑,之后我外婆就去做饭,饭菜香及了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都觉得可以和饭馆比较了,大家吃完饭在外面走走。
家乡的风景如画家画的画,每个人的家乡如画,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同的事情比如好玩的、有趣的、开心的、难过的都有,很多人都在开心的玩耍,在自己的老家游玩,每一个风景都逃不了每一个人的锐利的眼睛,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过好年。
大年已经过去了但是我的心里永远期盼着大年的家人团聚,和家人一起玩耍,还有鞭炮声的优美的声音,还有过年的红包,家乡的过年我永远记着永不忘记,这就是我的美好的回忆和时光,我会一直等着你:过年。
那些美好的回忆终是不能忘去,应为家乡永在我的心中。
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我的家乡,这就是我家乡的过年。
家乡的过年家乡的过年篇十
正月初一是我们国家传统节日——春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回家乡过年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今天是大年三十,我在爷爷家过年。农村家家都贴着大红福字、大红对联、挂着小红旗,有还挂着小铃铛,风一吹,叮叮当当真好听。农村有很多小动物,比如小猪,胖胖很可爱;还有那些老黄牛,哞哞叫着,我还给它们喂草呢。
最有意思是母鸡生蛋,它们生完蛋,咯咯叫着,向人们报信。一听到它们叫声,我就飞快地跑到鸡窝里,就能拣到一个还热乎大鸡蛋。晚上十二点,爷爷、奶奶领着我到外面放大鞭炮,大炮噼里啪啦地响着,震耳欲聋。
我问爸爸,为什么姥姥家就不能放大鞭炮,而只能放小鞭呢?爸爸说,因为姥姥家住楼房,楼房高,楼与楼之间离得很近,在楼上放大鞭炮会有危险,震碎玻璃;而爷爷家在农村,房子矮,房子与房子之间离得很远,地方很空旷,不会有危险。
奶奶家在农村,今年就到她家过。至此到农村过年,有一种说不出滋味。
她家房子装修非常漂亮,比我们金华房子大多,里头家具都焕然一新,就在村上一条小溪前。
今天是2月13日,农历30,是除夕。一早就准备好了年货,为夜晚铺垫。可是天公不作美,不停下着雨。过年了,气奋也不同。和城市里不一样白就是农村里有伴许多,我就找到了乐趣。
“哦,你可真厉害啊!”其中一人说道。“我们和你交个朋友吧!”领头小鬼说道,看样子,是他们老大。于是我们便玩闹了一通。
晚上,我们看了精彩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中赵本山演出另我笑掉大牙;小虎队出现另我惊讶不已。乡下过年就在新年钟声敲响那刻节束了。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过年了!今年我是跟爸爸一起到乡下过年,那个村庄叫洋田,乡下过年可热闹了。
大妈、叔叔婶婶、还有姐姐弟弟们都从外地回来了,家里人一下子多了好多,更热闹了。他们都把我当客人看待,吃饭时候,好吃总是让我先吃,我最喜欢吃奶奶烧鸭子了。奶奶说,一家人只有到过年时候才能到一起来吃团圆饭,所以她每餐饭都要烧好多好多菜,可好吃了。吃饭时候,我们都会向对方说一些祝福话,希望新一年有好开始。
在乡下过年,每天吃饭之前都要放鞭炮,到了大年三十晚上,睡觉前也要放鞭炮,大年初一早上起来,开门之前还要放鞭炮,真好玩。每天晚上,我都要和姐姐弟弟们一起放烟花玩,“砰……啪……”,看着天空中绽开了一朵朵五颜六色“鲜花”,我们可开心了。
听爷爷说,洋田村原来很穷,到处都是泥巴路和破破烂烂房子,但是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外面做生意,当老板,生活可富裕了。我看见村子里都是水泥路,家家户户都是崭新楼房,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爷爷家也有小轿车,是黑色,叫“福特”牌,美国制造,好贵。现在农村变化真大呀!
爷爷跟我说,洋田人都是靠勤劳双手才有了今天楼房和小轿车,叫我长大以后也要像他们一样。所以,从现在开始,我要珍惜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到真本领,将来才能过上比他们更好生活。
新年到了,我到外婆老家走了一趟,那里是农村,与城市相比,到处呈现出一片新气象。
新年一到,农村现存在一些木结构老房子门上就发生了变化,平时门上什么东西都没贴,现在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艳艳春联,看上去十分喜庆。,每一副春联都各有千秋:有写着“天天迎好运,日日送如意”;有写着“爆竹声中送虎年,欢欢喜喜迎玉兔”;还有写着“春节送寅虎,来年迎卯兔”;总之文字是林林总总、各种各样,但寓意却都是一样,那就是——吉祥。
春节一来,原本喜欢凑在一起聊天大嫂们,也开始忙活了。她们把家里里外外地打扫了一遍,玻璃窗擦得分外明净,被褥都彻头彻尾地被更换清洗;在外婆老家,偶然也看到有人家在烹牛宰羊,厨房里主妇手中菜刀在不停地舞动着,锅里不断地冒出丝丝香味,桌子上菜越来越丰盛:红烧肉、猪舌头、河鲫鱼、笋烤肉等一大堆美味佳肴,鼻子不被勾住才怪呢!口水不流根本就不可能!想吃念头不出来肯定不会!不然就是个“木头人”了。
一到晚上,农村放鞭炮也比城里热闹,主要是放鞭炮场地比城市里空旷,围在一起看热闹人比城市里聚得密集,尤其是拍手欢蹦小孩子显得比较多,好一派热景象!
怎么样,这个春节你到过农村了吗?
今天是除夕,下午,我和爸爸妈妈照常来到外婆家。刚走上台阶,迎面就看到大门上贴上了两副红红春联,好是喜庆。
走进门,闻到一股扑鼻香味,但说不出是什么。走到厨房一看,原来锅里“咕嘟、咕嘟”炖着羊肉,好香啊!我垂涎三尺,恨不得马上就吃年夜饭。外婆端出一大盆饺子馅儿,原来今天年夜饭还有水饺啊。我们帮忙包饺子,可我手没那么巧,不是馅儿太多,就是包成了“四不像”。外面隐隐约约传来几声鞭炮声,我探出头去张望,我坐不住了,放下手上活,就跟小伙伴们加入进去了。
手上拿着鞭炮,好像有使不完劲儿,玩不完花样,仿佛它是个好久不见老朋友。拿着它,再也顾不得礼貌了,疯狂起来。一眨眼,到了傍晚,我们也玩得筋疲力尽了,回到家,洗个手,准备吃年夜饭。
一样样菜端上了饭桌,鸡、鸭、鱼、肉样样都有,只要是你能想到。我已经迫不及待了,早就盼着过年了。拿起筷子,却又不知道该先吃哪一样了。再吃年夜饭中途,舅舅、舅妈把红包塞进我衣袋里,看着衣袋慢慢鼓了起来,我满心喜悦。
“砰、啪……”随着夜幕降临,大家也开始放烟花了。我放下筷子,冲到外面观赏。哇!天空上好热闹啊!烟花纷纷飞上天空,好像是一场烟花选美大赛,形态各异、花样繁多。瞧,那个烟花多像一朵牡丹花呀!快看,那边烟花多像一个笑脸呀……我们干脆把凳子搬到外面,坐上去,有滋有味地欣赏起烟花来。
每年过年爸爸妈妈总会带我去安徽老家去过新年。一回到农村,我就会像被放飞小鸟,无拘无束。农村那广阔空间,给了我无忧无虑寒假生活。在苏州,爸爸妈妈从不让我放鞭炮,一回乡下,嘿,随便怎么玩吧,怎么高兴怎么玩!
乡下有各种各样适合儿童玩鞭炮,有甩炮、擦炮、喷花、调皮王、彩色糖果烟花,这些鞭炮烟花中最好玩就要数调皮王了。调皮王个子小小,矮矮。它引线和其它鞭炮引线是不一样,是长在肚脐眼儿上面,外面穿着一件红色花衣服,一看就很调皮,和我一样!调皮王最调皮地方就是点燃那根长在肚脐眼儿上引线以后,只听见“哧溜溜哧溜溜”声音,调皮王在地上打着转转,就像是在跳着芭蕾小天鹅,还发出一种耀眼红光,光亮而眩目。正当我们看得目不转睛,调皮王燃尽了,不动了。我又忍不住拿出了第二个第三个,要继续欣赏它那诱人舞姿!
哥哥说:“我们来放炸炮吧!”“好。”我和妹妹爽快地答应了。
我们拿出一个瓶子,然后一个人拿着炸炮,一个人点燃炸炮,一个人准备用瓶子盖在炸炮身上。当我们跑开以后,只听见炸炮“啪”一声,瓶子飞上了天又掉了下来,把我们吓了一跳。妈妈说,这个炸炮太危险了,所以我们又放调皮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