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画像美术教案反思(精选7篇)

时间:2024-11-02 作者:紫薇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自画像美术教案反思篇一

绘画《郁金香》是我班小朋友进行的第二次的画花的活动。通过我的精心备课,分析教材之后,我觉得郁金香的绘画形式非常适合现阶段中班幼儿的水平。第一次学习的是圆形的多花瓣的花朵,郁金香是(侧面)是椭圆形的花。

通过这次的绘画活动,小朋友得到了以下的收获:

1.扩展了对绘画观察的视觉,学习了画从侧面看到的花的形状。侧面的郁金香的形状比较简单,构图线条简洁,小朋友很容易掌握。在这一活动中,小朋友学习了四种构线的方法。

2.学习的画面布局的新方法。在此之前,我们小朋友进行的一般是散点式的构图方法,所以小朋友一开始进行画画的时候,他们在画面上画了3――4朵郁金香就好了。在次基础上,我觉得应该引导孩子利用画面上空余的地方进行穿插构图,于是,在我的个别指导下,告诉小朋友在画面上部空隙的地方画上花朵,在见缝插针画上花茎,在下部画上叶子。后来小朋友们相互学习,基本上都掌握了这种构图的方法。通过这样的构图之后,小朋友的作品都显得丰满了,基本上画了7朵以上的郁金香,这样既丰富了画面,同时也给了幼儿更多的画郁金香的机会。

反思本次活动,我觉得下一步还可以改进和进一步提高的方面有:

1.对于穿插式的构图方法,可以在下一次的绘画活动中进一步运用,通过多次的练习,可以帮助小朋友熟练运用此方法,达到巩固的作用。

2.郁金香的四种画法中,其中有一种旋转形的线条的画法,许多小朋友不能掌握,说明这种线条的画法对小朋友来说有难度。所以许多小朋友就避开不画。以后要引导并鼓励小朋友去画,可以在老师的手把手的指导下进行。只要他们成功过一次,下次他们就敢画了,也会画了。

自画像美术教案反思篇二

2、通过装点新年树,感受迎接元旦新年的那份喜悦。在上这次活动之前我准备了唱《新年歌》,还准备了装点新年树的小饰品供幼儿和家长操作。整个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可以说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活动的组织中,我将教学活动贯穿为三个环节,一是复习歌曲《新年好》,告诉幼儿新年快要到了,我们要制作新年树,迎接元旦新年的到来;二是引导幼儿指认新年树的饰品;三是家长和幼儿一起装饰圣诞树。活动进行中,我充分借助音乐声效营造浓浓的节日的气氛,让幼儿和家长在音乐声中一起装扮新年树,感受新年的到来。活动结束后,在反思中,我发现如果我在讲解的时候再缓慢一些,细致一些同时给幼儿多一点空间的话,让其发挥而不是按老师所讲的'话去做的话那会更好一些,学习效果可能更加明显。

《海底世界》是一篇科普文,以生动、活泼、有趣的语言介绍了海底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因此我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入手,前后照应让学生抓住文章是围绕“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来写的,接着让学生去找哪些段落写了景色奇异,哪些段落又写的是物产丰富,先理清课文的主要脉络,发现课文描写了海底动物、植物、矿产,既是物产丰富又构成了海底奇异的景色。

海底世界非常奇异美丽,但学生真正见过的不多,因此我运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从互联网上找到、截取并制成了具有生动、直观的视频录象,播放海底里奇形怪状、色彩鲜艳、瑰丽无比的珊瑚和那些见也没见过甚至是听也没听说过的形态各异的鱼儿,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惊叹。利用视频的播放创设情境,再通过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会更容易被调动起来。

课文二、三自然段描写课海底的动物,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进行了描摹。这样,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就介绍得一清二楚。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课文第三自然段写了动物的活动,课上我通过分析语句的说明方面,让学生通过列数字的方面了解海参速度的慢和梭子鱼速度的快,了解作者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进一步体会梭子鱼的快等。

自画像美术教案反思篇三

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众所周知,幼儿模仿性较强,单纯的示范,模仿,很容易使幼儿形成概念化的表达方式。而传统的美术教学活动却多半是要求幼儿画一幅与教师范画相同的画,画面的形式、内容与范画大同小异,以“像不像”、“对不对”来评价幼儿作品。这样的教学无疑束缚了幼儿的思想,对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均起到不良影响,使幼儿很容易的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绘画教育观念,确立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是很重要的。我认为幼儿园的美术教育既是对创造意识的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对技能的传授。

教研活动过程中,我们研讨了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常常出现的现象和问题,并且对活动中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剖析,并且反思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一、首先我们共同讨论了幼儿园美术活动教学的现象:

(一)教多少?美术活动中教师应该教给幼儿多少,教的多容易牵着鼻子走,教的少了内容就比较空乏,因此我们教多少要适度,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要适度。

(二)模仿。幼儿容易照搬照抄,老师画什么样子幼儿也就会学着画什么样子,缺乏动脑,缺乏想象力。

(三)差异性。差异性不仅存在于年龄上面还存在于个体上面。刚进班的幼儿能力比较弱,要达到预定的目标很难,因此我们只能将有些幼儿的目标放低,对于不同层次的幼儿所定的目标也要有点差异。

(四)评价。美术课中我们常常会忽略了对幼儿的评价,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我们常常会忘记。

二、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让幼儿的这些特征更好地发挥呢?

(一)对孩子培养基本的知识经验和技能的储备是必要的。

知识技能的准备:幼儿的经验积累很重要,然而幼儿需要有足够的关于事物细节和相互关系的经验积累,否则,在绘画时他们会感到无从下笔。教师应该在平时有意识地带领孩子观察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特别是事物的形态、情趣等,帮助幼儿积累关于自然、动物、人物和社会活动和相互关系的经验。主要就是为了让幼儿有足够的知识准备和感官上的认识,以及通过观察后在脑中形成的美术印象,为下一步的动手作画打好基础。

技能技巧的准备:在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人们往往忽视了对孩子绘画技能的培养,幼儿多在于模仿,但是我认为若少了技能的支持,幼儿便很难完成对作品的表达,若是没有技能基础就无法开展绘画活动,就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美术想法,更无从谈起自由自主和创造性的表达,绘画的确是需要技能,而技能也的确需要教和训练。那种在绘画教学中不予技能指导,当孩子绘画时就敞开或放手让孩子所谓的“自由发挥”都是教学组织中不负责任的行为。当然,技能不是强迫灌输,不能强加,不能为了练习技能而进行绘画,要让孩子在表现作品地过程中形成技能,并且让形成的技能又为表现作品服务。在初次掌握技能之后,我们要提醒孩子在以后的绘画活动中恰当地运用,练习和不断地巩固。这也是一种技能不断积累的过程。

(二)充分发挥范例教学在美术活动中的灵活应用

范例教学是传统的美术教学中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因为它过多地使用了临摹的方法,所以在美术教学改革中遭到了怀疑甚至被淘汰,在《纲要》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发现范例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依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关键是我们如何新颖地运用,应用得当,传统的教学方法也能焕发新的光彩。范例教学常常分为实物范例、幼儿作品范例、艺术作品范例三种不同的方法。实物范例:实物范例让幼儿掌握了物体的普遍特征,为幼儿提供了临摹对象。同时,也为幼儿留下了创新、体验、探究的空间。幼儿作品范例:幼儿的作品集合了每位幼儿的创作智慧,充满了富有情趣的表现手法,是一种很珍贵的幼儿作品范例。每位幼儿在体验成功的快乐的同时,还可以欣赏同伴的作品,在二次创作中,他们可以从同伴的画中吸取线条、表现方式,着色等方面的直接经验,从而丰富自己的美术表现手法,幼儿作品范例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互相学习交流的'机会。(三)作品范例:在活动开展前,我有意识地收集一些艺术宝库中的经典作品,如水粉画,国画和一些相片资料等作为范例,扩大了幼儿美术视野。特别是中国画中简练洒脱的水墨韵味能让幼儿从着色、构图、线条等美术角度深入鉴赏,提高了幼儿对美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三、改进传统美术活动中评价的有效策略

(一)注重美术作品的评价过程中多元化。

在幼儿美术活动评价中,要充分发挥家长主动积极性,让他们参与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的制定,参与评价资料的收集,进而通过“协商”达成评价结论,对不同的评价主体来说,其评价内容和侧重点也有不同。因此,我们充分发挥家长的作用,让家长一起来参观幼儿的作品,通过比较发现作品中闪光点。同时结合幼儿在家中的美术活动兴趣,习惯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观察和评价上,进行评价。而不能单纯的让家长从技能知识上进行评价。

(二)注重美术作品的评价过程中动态化。

新的评价理念要求对幼儿美术发展的评价不再关注结果,更关注过程。评价既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又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教师首先要认真实施教学前的诊断性评价,客观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准备状态,确定所要表现的内容、对象。让幼儿成为活动的设计者,这样幼儿才会真正对美术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其实,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把美术活动指导与评价结合起来,在指导作画的过程中不断发现不同幼儿作品中的优点。同时也让幼儿之间互相评价,在活动的过程中允许幼儿进行同伴之间的互相交流,说说谁的什么地方画得好等等。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常常会出现这样的困惑:如何把现在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呢,如何运用自如,而且还要应用得当?我们在面对新的理论时不能对原有的知识观点进行全盘抛弃,应该把新旧知识理论进行有效地结合。但是这需要我们对幼儿更多的了解,对知识更加渗透,我们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自画像美术教案反思篇四

经过一个学期的“磨练”,孩子们的小手越来越灵活了,以前不会使用剪刀的孩子现在都能比较自如的运用剪刀了,以前不爱动手的小朋友现在也渐渐地爱上了美工活动,“小青蛙”的顺利展开在让我感叹孩子们惊人学习力的同时,又让我对小班幼儿美工活动有了新的感悟和思考。

首先,美工活动可结合其他领域的活动一起进行。

“我是一只小青蛙,我有一只大嘴巴,两个眼睛长的大。。。”,在悦耳的歌声中,孩子们不仅了解了青蛙的外形特征,也知道了青蛙的本领,更对模仿小青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合着欢快的音乐在场地中间一蹦一跳的唱了起来。

陈鹤琴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要利用游戏教导孩子!”这种以音乐游戏的形式导入让孩子轻松自然的参与到活动中,有效地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既营造了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又为下一环节的展开奠定了基础。

活动的最后《小青蛙》的乐曲再次的回荡在活动室里,孩子们拿起自己做好的青蛙玩具合着音乐跳了起来,让安静的美工活动也变得生动活跃起来。

其次,创设条件让幼儿观察探索制作的方法。

美术活动很大程度上是让幼儿学会观察,让他们表达自己理解的事与物,而美工活动同样如此,需要我们多提供机会让他们自主观察,自由探索,通过自(本文来自范文家http://,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己的感知、理解、体验其中的美,《纲要》艺术教育的目标也明确提出要让幼儿“能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所以活动中我试图让孩子自主观察范例,了解“小青蛙”的制作方法,孩子们纷纷举起了小手:“这是蛋糕盘做的!”、“它上面还有纽扣。”、“大嘴巴里面还有瓶盖呢!”在感叹孩子们惊人观察力的同时,我及时的追问孩子:“纽扣变成了什么?”、“瓶盖变成了什么?”“我用什么办法让纽扣粘到青蛙身上?”等等,孩子们专注观察的时候,我进行了适时适当的'引导,他们很快就发现了制作青蛙的奥秘,废旧蛋糕盘、瓶盖、纽扣一下子变得生动有趣起来,并散发{范文之家提[http://(本文来自范文家,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出一种组合起来的美。

第三,家园合作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

美工活动的展开离不开丰富、充实的物质材料,各种色彩的纽扣、啤酒盖、瓶盖成了此次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准备,因此根据活动的目标、内容及幼儿的发展水平,我们发动了全体幼儿的家长与我们一起收集材料(一次性盘子、啤酒瓶盖子、纽扣等)为美工制作创造了物质条件。很多孩子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搜寻着这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活物品,不仅增进了亲子间的关系,而且孩子们也会慢慢的关注生活中的这些废旧物品。

自画像美术教案反思篇五

我的叙事:

幼儿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孩子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环境、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孩子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孩子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孩子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孩子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孩子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观察背景:

我搜索了所有关于画车的教案(包括少儿美教泰斗杨景芝的一篇教案《大街上的车》)都是停留在画常见的车的外形这一层面上,如何把司空见惯的题材上出新意,就要创新了,而自己的这个创新又必须能启发孩子们去创新,我教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男孩,男孩都比较喜欢车子。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美国学者杜威认为:“兴趣是刺激儿童学习的好形式” 。幼儿只有对事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会注意力集中,参与主动,投入积极,从而获得知识经验,依据这一教学理论我设计这一活动,让幼儿初步认识了不同汽车,了解其车辆的不同功能,并借着幼儿的兴趣,我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发挥,鼓励幼儿设计出新型的功能独特汽车来方便我们的生活。幼儿通过游戏、讨论、想象、创作出新型汽车,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实录:

目标 :跳出他们固定的框架,因而也生成了如下目标:

1、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习惯,以及记忆形象的能力。

2、引导幼儿了解不同汽车的不同功能和它们基本构造 。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鼓励幼儿设计各种造型及功用的汽车。

活动轨迹:

1、创设活动场景,引起幼儿活动兴趣。

教师与幼儿一起玩车:开车玩游戏,(配音乐)游戏场地的不布局也让我费尽心思,就是能起到让孩子真正玩起来的作用。

(1)并请个别幼儿说说:你们玩的是什么车?有什么用?由那些部分组成?

(2)你还见过大马路上还有哪些汽车?它们有什么用?(请小朋友相互讲讲,教师逐一出示相应的图片)

(3)小朋友你们真了不起!知道了这么多的汽车。

2、看课件,拓展孩子的思维。课件的选材都从“创新”入手,图片都经过我加工处理达到了吸引孩子眼神的目的,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原始的兴趣。活动中孩子还是很感兴趣。观看课件,启发孩子发散思维。(突破重点)

(1)请幼儿说说跟我们平时的汽车有什么不一样?

(2)它们有些什么功用呢?

3、 谈话活动——想象中的汽车 (重点:幼儿对汽车外形的感知,启发幼儿发散思维的训练。)

(1)小羊遇到难题了,你们愿意帮助它吗?小羊种了一片桃园,秋天到了,桃子熟了,小羊想把这些桃子卖掉,可是自己又不会爬树,桃子没法摘下来,怎么办呢?我们给小羊造辆汽车来帮助它,但是造辆什么样的汽车来帮助它呢?(幼儿相互讨论后回答)(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原文地址http://)

(设计意图:以故事的形式出现是为了帮助幼儿在设计新型汽车时更注重汽车的功能性)

(2)小猪嘴最馋了,它说呀,我想要一辆汽车,都有好多吃的。。。设计障碍,为启发孩子从汽车的功用和造型上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突破重点)

(3)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不方便呢?我们需要造一辆什么样的车,才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

(计意图:这个部分能拓展幼儿创作的思路,不至于局限在只为小羊设计汽车,只给小羊带来方便)(突破重点)

4、幼儿作画:难点:创设出高科技,不同寻常功用,及不同寻常造型的汽车。

(1)师:今天,老师请小朋友来做小小设计师,要设计出和这些车不同的,请你们想一想,你准备设计一辆什么样的车?(点指导幼儿围绕“想象中的汽车”这一主题进行交谈。)

(2)我们设计的'汽车造型要特别,还要给人们带来方便。(教师引导幼儿大胆想象)(促成难点)

(3)幼儿设计新型汽车。(教师引导幼儿画出造型新颖,功能独特的汽车)(促成难点)

5、作品评析:

(1) 请幼儿一起动手布置一个汽车博览会,幼儿做讲解员,讲解自己的作品。

幼儿互相欣赏新型汽车。

(2)请已经设计好汽车的小朋友拿着自己的汽车相互介绍一下,也可以介绍给旁边的老师听。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请幼儿相互介绍,或介绍给身边的老师听,使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产生互动。)

6、放音乐《开车歌》,幼儿做开汽车动作。

(1)这些汽车设计得真漂亮,而且有这么多不同的功能,我们都比不出高低了,让我们开起来试试,到底哪辆汽车开起来最稳。

(2)幼儿作开车动作出活动室。

(设计意图:最后一个环节做开车动作出活动室是让幼儿能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该活动。)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结合了5大领域的整合。

(1)社会:培养幼儿观察生活的习惯

(2)科学:设计高科技的,有特别功用的汽车。

(3)语言:引导幼儿大胆表述气车的形和特点。

(4)艺术:培养幼儿的发散思维,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让幼儿发现美,创造美,表现美。

这次的活动设计流畅,目标设立准确,活动从导入、过程、到结束,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重点突破,难点解决。教师情绪饱满,教态自然大方,语言亲切、,师幼互动效果好,在活动中,我注意到了利用眼神、情绪、语气、动作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幼儿积极愉快的参与美术活动。

幼儿的美术基础较好,孩子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幼儿画面的布局合理,设计了各种形状的汽车外形,及特殊功用的汽车。点评这个环节,孩子都大胆的表达自己的作品,孩子很有成就感,活动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地位。

注:查看本文相关详情请搜索进入安徽人事资料网然后站内搜索大班幼儿美术活动反思。

自画像美术教案反思篇六

《新年树》是一节美术活动,我将这次活动的目标定为:

1、引导幼儿认识新年饰品;

2、通过装点新年树,感受迎接元旦新年的那份喜悦。在上这次活动之前我准备了唱《新年歌》,还准备了装点新年树的小饰品供幼儿和家长操作。整个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可以说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活动的组织中,我将教学活动贯穿为三个环节:

二是引导幼儿指认新年树的饰品;

三是家长和幼儿一起装饰圣诞树。

活动进行中,我充分借助音乐声效营造浓浓的节日的气氛,让幼儿和家长在音乐声中一起装扮新年树,感受新年的到来。

活动结束后,在反思中,我发现如果我在讲解的时候再缓慢一些,细致一些同时给幼儿多一点空间的话,让其发挥而不是按老师所讲的话去做的话那会更好一些,学习效果可能更加明显。

自画像美术教案反思篇七

进入主题活动《七彩世界》后,我们从认识欣赏名师名画开始,逐步开展了有递进,不同形式,不同风格的美术教学活动。欣赏名画之前,我还是进行了一些有针对性的筛选,选择了色彩较为鲜艳,符合孩子审美情趣的作品。如毕加索的抽象派人物画,我从画面的典故开始讲,让孩子们了解为什么大师的这幅画会是这样感觉怪怪的,因为,被画的人或许在不停地动来动去,结果画成了一个眼睛在前面,一个眼睛在旁边的有趣效果,孩子们也从另一个角度发现画人原来可以画得那么有趣,为孩子们以后的人物画提供了一个借鉴。

孩子的绘画重要的是如何引导他们在绘画中找到自己的乐趣,在绘画中发现美,认识美,展现美。欣赏完名师的名画之后,如何将大师的绘画变成孩子们能够实际操作的活动,那是需要仔细研究和尝试的。就如学习马德里安的格式画那样,最初的教学是完全的模仿,选择了a3大的画纸,讲解之后,让孩子们自由在画面上打格子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出来的效果就是孩子们花了很大的力气,效果却不好,由于简单重复的工作太多,孩子的涂色耐心有限,造成孩子们画到后面有了疲倦感,部分孩子草草收场。在课后的反思和调整之后,我缩小了纸张的大小,并将线描画融入到简单的涂色块中,活动前为孩子们打好格子,只将活动重点切在线描的多变和线描与色块之间交替出现上的两点要求上,这样孩子们在进行活动的时候不会只是简单枯燥的一种绘画方式,明确的`重点也让孩子们能够更专注的做好相关的练习,线条丰富了,色彩鲜艳了,画面的完整度提高。

美术活动,发挥创想,提升主动操作意愿是很重要的。在38个人的大班里,如何体现主动,如何激发想象是一个难题。在本次主题活动背景下,我们也尝试了一些不同形式的美术教学活动,也有了那么点滴的感触。第一:为孩子们提供多种材料是引导幼儿进行联想,提升自主性的一个前提。如果每堂美术活动都是一张白纸,一盒蜡笔,那孩子们的创造性从何而来,主动性,自主性也无从谈起。但是38个人的丰富材料的准备却真是个难题,老师的工作量很大。于是,我尝试将绘画分组进行,在一个教学情境中,提供不同的活动材料,根据孩子们不同的活动水平,提出不同的绘画要求,最后,共同完成情境中的画面,这样孩子们不仅有了不同绘画方式的选择,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了提升,也体验了绘画成功的情感体验!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