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班教学活动反思与评价 幼儿园的中班教学反思(实用11篇)

时间:2024-11-01 作者:灵魂曲

通过提纲,我们可以更好地分工合作,使多人合作写作更加高效。如何制作一个清晰而有层次感的提纲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提纲写得不够完美,或许以下的范例可以给你一些新的思路和灵感。

中班教学活动反思与评价篇一

1.认识五官,了解五官的正确位置及功能;

2.掌握保护五官的基本常识,形成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3.喜欢参与认识五官的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每人一块小镜子,多媒体课件

能准确说出五官的名称,知道五官的位置。

初步了解五官的功能,知道一些简单保护五官的常识。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我们来和我们的五官做个游戏。五官都有什么呢?

二、基本部分

1.认识五官

请小朋友们拿起桌上的小镜子,照一照,看一看自己的脸上都有什么?(我们的脸上有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巴,它们就是我们的五官。)

2.游戏:“我们的五官”,了解五官的位置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请小朋友们按照老师的指令,做相应的动作。眨眨你的眼睛,动动你的眉毛,指指你的鼻子,张张你的嘴巴,摸摸你的耳朵。

过度:小朋友们做的非常好,那你们知道五官都有哪些作用呢?

3.了解五官的作用

眼睛:现在请小朋友们闭上你们的眼睛,你们还能看见什么吗?什么也看不见了。所以,眼睛可以看到很多东西,可以看到我们的教室,看到小伙伴们,看到美丽的风景,还可以看书。当我们伤心难过的时候,还会流眼泪。

鼻子:鼻子有什么作用呢?鼻子可以闻到气味。可以闻到饭菜的香味,还可以闻到鲜花的芳香。鼻子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呼吸。

嘴巴:嘴巴可以用来吃饭和讲话。

耳朵:耳朵可以听到声音。

4.怎样保护我们的五官

怎样保护我们的眼睛呢?不用手揉眼睛,不要长时间看电视、看手机。

怎样保护我们的耳朵呢?不往耳朵里塞东西,不在小朋友的耳朵旁大声说话,不能揪别人的耳朵。

怎样保护我们的鼻子呢?不往鼻子里塞东西,不用手抠鼻子。

怎样保护我们的嘴巴呢?不乱吃脏东西。

三、结束部分

活动延伸:贴五官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区域活动玩贴五官的游戏。

活动目标的制定合符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目标达到。

教具的准备:在教具的制作上,通过准备小镜子,让幼儿形象直观的观察到五官的位置,并通过动态的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吸引幼儿的兴趣。活动过程:活动过程中注意动静交替,能够及时关注到个别幼儿。教学活动环节清晰,但活动方法比较单一,还需进一步调整。幼儿的参与方面:大部分幼儿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此次活动活动中,师幼互动很多,效果良好。

中班教学活动反思与评价篇二

1、 将正方形的纸对折后,根据水果的特征,撕出各种的水果。

2、 能在教师的启发下创编简单的《摘果子》舞。

1、 各种的水果实物(柿子、桔子、梨、苹果等)

2、 布置好“果园”的情境

3、 各色正方形的蜡光纸;浆糊、抹布每组一份

师:你们见过哪些水果?它们长的什么样?

师:这些水果是画的吗?有什么不一样?

1、 先将正方形的纸对折后进行撕贴。

2、 撕贴时要根据水果特征,如有的水果上大下小,有的水果要加蒂等。

1、 将撕好的水果反过来在边缘抹上浆糊,贴到水果树上。

2、 不同的纸上画有不同的树,一棵是柿子树,一棵是苹果树,一棵是桔子树,一棵是梨树;让幼儿将相应的水果贴在树上。

1、 教师运用语言引起幼儿创编的兴趣。

2、 幼儿随音乐将自己编好的“摘果子“舞完整地跳一遍,鼓励创编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并随音乐做优美的动作。

师:好了,让我们把水果运回家吧!

中班教学活动反思与评价篇三

新年伊始,孩子们在歌声与笑声中又回到了幼儿园,我也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火红、喜庆、热闹的环境,拉开了本学期第一个主题《红彤彤的年》的序幕,瞧!红红的灯笼、红红的辣椒、红红的窗花、红红的对联、红红的中国结、红红的鞭炮、红红的年年有‘鱼’……活动室处处透露着‘年’的气息。

龙是炎黄子孙的象征,是中国人心中神圣的形象,舞龙也是民间流传下来的众人皆知,而广为流传的民间体育运动。在《红彤彤的年》主题中有一个活动――《欢腾的龙》,就是让幼儿边倾听音乐边欣赏舞龙的,由于在编排活动的时候感觉这个活动如果没有道具的话,可能在实施的时候会比较空洞,如果单纯地让孩子们欣赏里面的乐曲《金蛇狂舞》,教师再花哨的说教也不可能给孩子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因此想把这个活动删除,但在园长的建议和努力下,我们向姐妹园――林埭幼儿园借来了舞龙用的道具‘龙’以及‘绣球’,不仅让幼儿真真切切地体验了舞龙的乐趣,也让我们教师感觉到了来自孩子们的快乐。道具的借用为我们完成本次活动创造了很好的最基本的条件。

活动前,我们除了借道具,还利用现代网络的快捷和方便,从网上选择并下载了舞龙运动的起源资料和《舞龙》的视频,供幼儿欣赏,因此活动也由原来的一个活动转变为半日活动,内容做了极大的调整和丰富。活动一,初步了解舞龙运动的起源,让幼儿欣赏《舞龙》视频,在欣赏的过程中熟悉《金蛇狂舞》的音乐,为第二个活动做准备。活动二,让幼儿合作模仿大人舞龙的动作,亲手来舞一舞龙,激发幼儿对舞龙活动的兴趣,体验舞龙的乐趣。活动三,延伸活动,让幼儿将本次活动中最开心的事件画下来。

在经过了精心地准备后,活动如期进行。在活动中,幼儿表现得非常投入,第一个活动中,不仅表现出他们对未知知识的渴求,对欢快的音乐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在欣赏舞龙的视频的时候有好多孩子也都跟着动了起来。特别在第二个活动舞龙的部分更是意犹未尽。我让所有的幼儿分批都参与到舞龙的活动中,在这个过程中,所有的孩子都是主角,调动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虽然舞龙非常讲究团队的协作意识,必须要大家协调地配合才能将龙舞起来,而孩子们的舞龙动作既不美观也不协调,那么的稚嫩,甚至是笨拙,‘绣球’的‘引’、‘逗’也都不是很合适,但孩子们通过亲身的体验,在音乐声中感受了春节的热闹与快乐,这是最重要的。在活动最后,我还让幼儿回家将今天的活动说给家长听,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画下来,以此作为活动的延伸,使孩子们对舞龙活动的兴趣保持下去。

反思:

首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创造一切条件,为每一个活动做充分地准备,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挖掘活动所蕴含的内涵,使活动的内容更加丰满,活动实施地才会更加得有声有色、更加得灵动。

其次,在活动中一定要充分调动幼儿的每种感官,如:用耳朵倾听、用眼睛观赏、用嘴巴表达、用动作体验,只有各感官紧密结合,才能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调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最后,注重活动的延伸,由于借来的道具毕竟有限,所以孩子们在玩的时候时间较长,因此活动延伸只能让幼儿回家完成,以丰富的联想让幼儿将活动用另外的方式表达出来,不将舞龙活动局限于单一的动作表现,同时也将幼儿对舞龙活动的兴趣进一步地保持下去。

中班教学活动反思与评价篇四

这节《好吃的黄色》我定位在科学领域,如何去设计上好这节课,我在课前也做足了准备,我的目标就是从题目入手,分别抓住“好吃”与“黄色”,此外,我还让小朋友们从家里带来了黄色的事物,让这堂课更加丰富。

在第一环节中,我主要是从黄色食物的特征出发,让幼儿感知黄色食物的不同外形、颜色等。为了让这一环节凸显有趣的性质,而不是呆板的让幼儿一味的说,我采用情景教学导入。第二环节中,我重点从挂图中去发现其他一些幼儿不知道的黄色事物,因为图中的黄色事物或者是黄色食物转变而来的果汁,都是在生活中常见的,所以这一环节重点去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扩大范围去认识“黄色”。在第三环节中,我抓住幼儿爱吃的喜好,设计了品尝好吃的黄色。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在品尝前,我有所要求,而不是盲目的去吃,我给孩子们一个任务,在吃黄色食物时,感觉一下,哪些黄色水果可以用来榨汁变成好喝的果汁,哪些黄色食物是可以在肚子饿时用来填饱肚子。虽然这些问题对于中班的孩子应该不难,我这样说也是让孩子们带着思考去品尝,深刻感受黄色食物对于我们平常生活的需要。

这是一节科学课,所以准备上课的必需品不能少,我发动孩子们从家里带来,这样可以得到很多自己意想不到的黄色食物,比自己苦思冥想来的好。随堂课不比公开课来的那么认真的准备,但是基本的步骤我没有松懈,自己的成长就是从平时一节一节课后反思逐步增长而来的,所以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想让课堂更加精彩,我觉得在第一环节中还可以多一些情景,我在这一环节中,只是创设了一个去买东西的小情景,让孩子从购物中去发现所买的东西外形颜色。事后我还与其他几位执教老师讨论这节课是怎样上的,从中我也找到了一些好的办法,例如:谜语。这种方法就使这样黄色食物充满了神秘感,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而且从猜谜语中已近去细细解读了这样水果的外形特征,也就达到了目标。

1.语言规范。科学课是阐述某一道理或是现象的课,有一定的规范性,所以从语句上自己也应该注意,不能讲不规范或没有依据的话,这样会混淆孩子的思想概念。

2.课堂准备。虽然我让孩子们去准备了黄色的食物,但是孩子们准备来的东西大多数都雷同,相差不大,我应该在执教前自己去准备一些可能孩子家长意想不到的黄色食物,这样可能在上课中会有更好的效果。

3.环节设置。这节科学课我感觉自己从说一说,看一看,尝一尝入手,很清晰的分解了步骤,而且每环节也基本内容到位,孩子大多数都知道了这些食物的特征,但是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中还少了点有趣性和吸引性,自己在设计时应该为孩子的学习兴趣多下功夫。

中班教学活动反思与评价篇五

活动目标:

1、欣赏故事,感知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体验童话故事中夸张的情节所带来的乐趣。

2、学会仔细观察画面,比较画面上出现的动物形象和大小,把握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并乐意讲述画面和情节。

3、能简单复述故事。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

1、角色图片:蛇、小老鼠、小狗、小猴子、小熊、老虎、狮子、大象。

2、ppt课件。

3、一段欢快的《看那大蛇》音乐,马戏团音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动物朋友,猜猜会是谁吗?(小蛇音乐)

(导入故事主角,孩子们喜欢并熟悉这条小蛇,因为这是蛇年送给孩子的礼物,陪伴在孩子们许多活动中。这里,老师拿出“贪吃”,孩子们能够结合自己切身体会,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对词的理解,进入绘本的情绪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了。)

二、猜测画面,感知故事。

幼:大象……

师:哦!从哪儿看出来的?

(通过绘本前置,让幼儿先观察剪影,初步感知、猜测被吃进肚子的动物,为后续情节买下伏笔。孩子观察非常细致,甚至找出动物明显特征,以及肚子凹凸的不同,在肚子里闪烁的几双眼睛等等。)

三、集体阅读,理解故事。

1、师:它到底吃了些什么呢?又是怎样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打开课件,引导幼儿逐一仔细观察画面,对故事进行大胆猜想和讲述。

4、斯怎么吃小动物的?学一学。为什么要说吞着吃呢?(幼儿理解并学做“吞”的动作)

5、老师做小老鼠,小朋友扮斯莱克,学一学。

(第一次的吃,师幼重点观察图片细节描述,有的幼儿说小老鼠在抖,非常怕;有的说小老鼠嘴巴张得大大的,好像在说:“别吃我。”;有的说斯莱克好开心,说明孩子乐意讲述细化的画面和情节,这时,老师有针对性地追问,有助于帮助幼儿调整观察范围,提高仔细观察的能力。)

6、接着引导幼儿观察图二、图三(小狗小猴):斯莱克又发现了谁?(出示剪影)?猜猜看,小朋友一起喊出来,斯莱克会怎么做呢?一起学一学,(幼儿用叫出出示狗、猴,并模仿两动物特征,模仿“啊呜”一口,夸张的“吞”的动作,师幼互动)

(这里的情节与前面的基本一样,这次以动作语言并存,师幼积极互动巩固、进行情节发展,则是让幼儿讲述愿望得以满足基础上的一次再提高,是一种讲述能力的提升。)

7、师做蛇摸肚子状:我一口吞下了小老鼠、小狗、小猴,肚子还是饿饿,再去吃点啥?

8、幼儿自由讨论、猜测。

9、观察图四(小熊、老虎、狮子、大象):呀!你们看!贪吃的斯莱克又一口气接连着吃下了那些动物?(教师演示课件逐一出示各个动物让幼儿说出名字来)(先出示剪影让幼儿观察后猜测,再呈现原形)

(《纲要》指出:教师要做幼儿活动的支持者,采用自由讲述在前,个别讲述在后的方法,主要是满足幼儿当时急切想讲述的愿望,较好地满足了幼儿急于表达的内在需要。)

10、师:贪吃的斯莱克总共吃了哪些动物?

(随幼儿的回答教师逐一出示角色图片)。

师:那它第一个吃掉了谁?第二个吃掉了谁???谁愿意上来排列一下呢?(请个别幼儿上台按动物出场顺序排列图片)

师:你有没有发现斯莱克吃的动物有什么有趣的地方?

(引导幼儿感知比较画面动物的大小,把握先后顺序。通过回忆、排序,比较画面上出现的动物形象和大小来梳理故事发展情节)

11、斯莱克吃得饱饱的,你们猜猜看它吃饱了会干什么?

幼儿自由说。

呼噜声

师(出示图六):这时,小动物们在斯莱克的肚子里会干什么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上的动物的眼睛)(出示图五同时伴随打呼噜的声音幼儿学)

12、师(出示图七):我们再来看看斯莱克。咦?这是什么呀?毛毛虫爬到了斯莱克鼻子上,你们觉得斯莱克会有什么感觉呢?肚子里的小动物们呢?(让幼儿结合平时生活谈谈并学打一声响亮的喷嚏)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让幼儿猜测后出示图八)

(对幼儿提出了推想性的问题,是为了让幼儿对画面以外的内容进行有根据的合理猜想,进行由表及里的分析。)

13、师(出示图九):快看!小动物怎么了?它们会被喷到哪里去呢?

播放欢快的马戏团音乐

幼儿与同伴开展讨论,自由猜测小动物会去哪里?

14、师:小动物们在马戏团会做些什么呢?幼儿猜测

15、小朋友是团长,开始宣布,幼说。

(教师点击鼠标逐一出示小动物,让幼儿再次感受动物形象的从小到大叠罗汉的排列顺序。)

师:小朋友们看到了这样的表演会怎们说呢?马戏团的团长会说些什么呢?

四、完整欣赏,加深理解。

五、开展讨论,提升经验。

师:你觉得故事里哪里最有趣?为什么?

师:你喜欢斯莱克吗?说说你的理由。

活动延伸:

师:现在贪吃的斯莱克肚子里又空荡荡的了,它又要去找东西吃了。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让我们也变成一条小蛇跟着斯莱克到外面去看看吧!(音乐,师幼一起随音乐边做小蛇边游出教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刚刚升入中班的幼儿在语言表达上已经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能够做到想说、敢说、愿意说,可是他们还不能做到很好地组织语言与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不能做到按顺序一页一页地翻看,需要教师的引导。因此,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位为对阅读有兴趣,初步感知故事的幽默、有趣,学会认真看图寻找故事情节的发展,能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把握故事情节发展的顺序,并乐意讲述细节画面是本次活动的难点。

1、环节紧扣、设置悬念。教师在每一个环节都能及时的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讲述画面,进行对话阅读、猜想阅读、共情阅读。能抓住阅读活动的主要教学特点,阅读中教师真正把自己也变成了孩子来阅读画面,并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孩子去观察、对比、想象、猜测、验证、最终获得与猜想吻合的的惊喜或不符的惊奇。很好的调动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的积极性较高。

2、关注细节,动静结合。本次活动的设计是一节以阅读教学为主的语言集体教育活动,故事中很多拟声词“啊呜”、“吞”的反复出现,使故事充满了趣味性,斯莱克滑稽、贪吃的模样深深吸引着孩子,适合孩子的模仿与表演。整个教学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教师牢牢抓住故事形象斯莱克“饿、贪吃”的特点,引导孩子用自己能够理解的方式去感受斯莱克的滑稽,体验斯莱克的贪吃,模仿斯莱克的稚笨与好玩,并支持幼儿用简短的词语、短句去描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及表述自己的猜测与想象,强调发生在斯莱克身上的一系列的有趣事件所带给孩子们的童真与童趣,让孩子真正地融入到故事情境中,最终体验到绘本阅读的快乐。

中班教学活动反思与评价篇六

设计意图:我从两方面考虑设计了这节活动。一方面,这节活动是在《春天来了》的主题背景下进行的,孩子们对于春天大自然的一些特征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有可说的话题,所以我在活动中渗透了一些有关春天的内容,例如:冬眠的动物醒来了、春天大自然会有哪些变化等。另一方面,根据我班孩子在倾听习惯上的一些问题,在这节语言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打电话的环节,借助打电话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倾听的重要,体验与同伴对话的乐趣。

活动目的:1、尝试根据画面内容和线索进行联想,并愿意在集体前表达自己的想法。

2、能借助于对话的方式对“对话语言”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ppt

活动过程:

一、引出:春天来了

1、出示第一张ppt,引导幼儿讨论:在图片上看到些什么?猜猜会是什么季节?

2、出示第二张ppt:小熊在家里干什么?(播放呼噜声)小熊为什么要睡觉呢?你有什么叫醒小熊的办法吗?(小熊快醒醒吧,美丽的春天来到了)

3、出示第三张ppt:小熊会打电话给谁呢?

二、打电话:

1、猜猜小熊会给哪个冬眠朋友打电话呢?下面的数字表示什么?谁愿意做小熊给小松鼠打电话呢?(幼儿扮演小熊,老师扮演小松鼠进行打电话游戏)

2、小熊又打电话给谁了呢?小乌龟的电话号码与小松鼠的一样吗?(老师扮演小熊,幼儿扮演小松鼠进行打电话游戏)

三、延伸:

和好朋友打电话要求:在打电话之前想好要打给谁?要听清楚朋友说了些什么。

分析与反思:我在设计活动时,能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近阶段我班正在进行《春天来了》的主题活动,幼儿通过外出散步、春游等一系列活动,已敏感地察觉到了许多来自植物身上的变化,有了许多关于春天的话题。但幼儿的观察仅停留在植物的身上,而实际上春天的变化还可以来自于人和动物身上,因此我在活动中融入了许多关于春天大自然变化的知识,还特别添加了关于冬眠动物苏醒的知识点,从而进一步拓宽幼儿的观察面,推动幼儿探索的进一步深入。

在目标制定上,我能注意目标的细化、针对性以及与过程中重点环节的匹配,以便于更好的在活动中落实目标。

在活动中,我能注意用完整优美的语句给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让幼儿在无形中受到感染与熏陶。例如:在回应幼儿时,我并不是单纯的重复幼儿的话,而是通过自身的语言美,给幼儿一种语言刺激。当幼儿说:看到了云,我就说:看到了兰兰的天空中飘着一朵白云。

中班教学活动反思与评价篇七

活动目标: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诙谐、愉快的气氛。

2、学唱歌曲,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现歌曲的诙谐意味。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教学重难点:

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现歌曲的诙谐意味。

活动准备:

1、音乐录音

2、妈妈、爸爸、小马的图片

3、图谱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马图片,导入活动。

1、你们看谁来了呀?这是一匹幸福的小马,有爱它的爸爸和妈妈。小马的爸爸和妈妈每天都会带着它出去玩,小马快乐极了!

2、有一天,小马又跟着爸爸出去玩了,你们看!

(二)理解歌曲第一段内容,学习演唱。

1、教师根据歌词内容演示小马图片,表现小马跑和摔跤的情节。

2、看明白了吗?小马跟着爸爸出去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3、倾听第一段歌曲录音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

(1)小马小马摇着尾巴,跟着爸爸去干嘛?它为什么会摔跤?你听到歌曲是怎么唱的?(当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后,教师用歌唱的方式来加以回应。)

(2)在歌曲里面唱了很多“包古里包古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再来听一听吧!

5、结合图谱再次倾听第一段歌曲录音。

“包古里包古里”像不像小马跑来跑去的脚步声呀?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马“包古里包古里”跑起来的样子,好吗?(教师引导幼儿边学小马跑边说“包古里包古里”,感受歌曲的诙谐。)

6、教师带领幼儿唱第一段歌词,前半部分教师唱,“包古里……摔一跤”处由幼儿接唱。

(三)理解歌曲第二段内容,学习演唱。

1、第二天,小马跟着妈妈出去了,你们想知道它跟妈妈出去干了什么?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赶快来听一听吧!

2、倾听第二段歌曲录音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小马为什么要跟妈妈出去?它经过了哪些地方?吃到青草了吗?

(2)谁愿意来学一学小马“包古里包古里”吃草的样子?(请个别幼儿表演)

(3)小马吃饱了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表演小马吃草时快乐的样子,并说“包古里包古里吃个饱”,进一步感受歌曲诙谐和愉快的氛围。)

3、教师带领幼儿唱第二段歌词,前半部分教师唱,“包古里……吃个饱”处由幼儿接唱。

(四)完整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

1、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2、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歌曲有时唱得慢、有时唱得快?“屈,老;师教案。网”(小马和爸爸一起玩耍时,跑得快,摔跤了,要唱得快;小马和妈妈一起走,肚子饿走不动,要唱的慢;小马吃饱了,又要唱得快。)

3、教师现场在图谱上画出速度变化的符号,如表示唱得快,表示唱的慢。

4、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

5、教师用生动的面部表情引导幼儿在演唱时表现出歌曲诙谐愉快的情感意蕴,还可以在“包古里……摔一跤”和“包古里……吃个饱”处边唱边做动作,增加趣味性。

(五)延伸活动:唱唱玩玩小马的手指游戏。

1、教师边唱边表演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播放录音,教师带领幼儿边做手指游戏边唱歌曲。

3、幼儿在熟练后,可两两合作结伴表演。

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我们要经常蹲下身聆听幼儿的想法,才能了解幼儿在想什么、喜欢什么;要了解他们经常谈论的问题、感兴趣的内容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经验。同时,我们要了解教材,剖析教材,找准活动中幼儿发展的支点,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把这些点转换成可行的、合适的活动。《小马》这首歌本身所体现的特点是符合孩子的兴趣的,这在回答的实施中已经明确可见。

中班教学活动反思与评价篇八

1在教学活动的时候幼儿的常规不是很好,开始幼儿比较感兴趣,到后来学习时兴趣就很淡,常规也不是很好。

2在以后教师会重视幼儿在学习新知识下工夫,多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多让幼儿参加活动。

3加强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俗话说:“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有良好的常规可以使幼儿的生活有合理的节奏,有利于养成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为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当然常规也不是以牺牲幼儿的个性、快乐为代价。我班有个别幼儿生性好动,比较调皮,我们两位老师以后要步调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渐能互相帮助、关心集体,捣乱的小朋友少了,热爱劳动的小朋友多了。中班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而且自我服务的愿望和要求日趋激烈,我们要抓住孩子这一心理特征,开展了“值日生轮换制”,让做值日生的孩子负责发蜡笔、分点心,摆椅子……抓住这些细小的机会,既培养了他们为同伴服务的能力,而且督促了孩子的自律,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促进了整个班风班貌的提高。

中班教学活动反思与评价篇九

活动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并会从不同的方向辨别数序,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的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3、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绘本课件,五台电脑,幼儿人手一根藏有数字标记的魔法棒。

活动过程:

一、绘本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以绘本《真正的魔法师》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参加魔法师考试的挑战。

教师:前几天我们看了一本叫《真正的魔法师》的书,今天魔法学校的校长说他们的法术柜考试开始了,你们想不想去挑战一下他们的法术柜考试?如果挑战成功了,你们就能成为真正的小魔法师,还能得到魔法学校神奇的魔法棒呢。

2、引导幼儿排队接受挑战。

教师:我们来看看,法术柜考试一共要闯几关呢?

教师:每一组上刚好有四个小朋友,正好每个小朋友可以闯一关,那么你们商量一下,谁来闯第一关,谁来闯第二关,把小凳子上的数字贴到胸口。

二、轮流闯关,准确辨别数序。

(一)第一关:小魔法师排队。

1.出示第一关题目,引导幼儿看图示,小结排队要求:按从矮到高的顺序给10个小魔法师排队。2、个别幼儿尝试示范,小结排队要点:小魔法师的脚要站在同一线上。3、幼儿操作:给十个小魔法师排队,成功的魔法师得到一根魔法棒。

(二)第二关:找出9张法术明信片。学习6以内的序数。1.出示“法术柜子”,引导幼儿看图示,小结:明信片在法术柜子从下往上数第6个抽屉中。2、幼儿操作,找出9张法术明信片,正确的魔法师得到一根魔法棒。

(三)第三关:找出法术柜子的钥匙。学习7以内的序数。

1.出示图书馆书架,引导幼儿看图示,小结:钥匙在最大的书架、从上面数起第7层抽屉。2、幼儿操作:找出最大的书架,从上面数起第7层抽屉,成功的魔法师得到一根魔法棒。

(四)第四关:找通往魔法学校的阶梯。学习10以内的序数。

1.出示“法术柜子”,引导幼儿看图示,小结:通往魔法学校的阶梯在上往下数第3层的衣柜中,从左边数起第10件衣服里。

2、幼儿操作,找到通往魔法学校的阶梯,成功的魔法师得到一根魔法棒。

三、迁移经验,有序排队。

1、幼儿根据魔法棒上的数字,按从1-10的数序排队。

教师:你们想去魔法学校吗?那怎么去呢?引导幼儿根据魔法棒上的数字排队。2、幼儿随音乐出发去魔法学校。

活动延伸:

1、区域活动:数学区中投放相应操作材料。

2、家园配合:在生活中请幼儿按类似的提示帮助成人取放物品。

真正的魔法师

——中班数学活动《真正的魔法师》活动反思

活动反思:

《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方法运用要恰当、灵活、多样;充分体现儿童是教育过程的主体的原则,注重师幼互动、幼幼互动。以往,我们老师所关心的是如何把教材中的知识灌输给儿童,而无视儿童的兴趣、认识规律及发展水平,幼儿只是简单的接受知识的容器,只管跟着老师思路走,缺乏自己的思考。而《纲要》中要求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儿童是教育过程的主体原则,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角色和教育方法,和儿童建立良好的伙伴关系,引导幼儿自主学习。整个活动创设情境以游戏贯穿始终,引导幼儿学习数学,使幼儿在没有思想负担的情况下,自然、轻松、愉快地获得粗浅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对于认识9以内的序数,大多数孩子都对它有着感性的认识。这次活动我结合幼儿的这种感性认识,整个活动以游戏贯穿始终,设计了给小魔法师排队,找明信片,找钥匙,找通往魔法学校的阶梯四道关,第一关,接触序数,将9个魔法师从矮到高地排队。第二关,从下往上数第6个抽屉,找出9张法术明信片,从方向和数量这两个纬度来学习6以内的序数。第三关,在最大的书架、从上面数起第7层抽屉中找出钥匙,即从大小、方向和序号这三个纬度来学习7以内的序数。第四关,则设置了两个不同方向、两个代表不同意义的数来考验幼儿,完成10以内序数的学习。以及实现了教学重难点的逐层递进。

本活动充分利用游戏的动力性、趣味性,帮助幼儿理解序数的方向性,强化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制作的课件操作性强,注重动静结合;在关注幼儿数学概念建立的同时,做到层层递进,突出重难点。活动过程中,电脑与课件可以说是我唯一的教学具,课件的特点是突出了操作性与交互性。其中,我使用拖曳功能让幼儿为小魔术师排队,寻找明信片这一关,可以在大家验证是否正确以后,以形象的关上抽屉重新寻找的方式进行改正,非常的贴近幼儿生活经验。课件还帮助我设下了牢牢抓住幼儿注意力的玄机,“根据提示到底会找到什么”,让幼儿的好奇心一次又一次地被激发,使幼儿在整个活动中都充满斗志。幼儿始终沉浸在过关游戏情境中,充分体验了数学活动的乐趣。

中班教学活动反思与评价篇十

1、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中诙谐、愉快的气氛。

2、学唱歌曲,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现歌曲的诙谐意味。

3、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4、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尝试用不同的速度表现歌曲的诙谐意味。

1、音乐录音

2、妈妈、爸爸、小马的图片

3、图谱

(一)出示小马图片,导入活动。

1、你们看谁来了呀?这是一匹幸福的小马,有爱它的爸爸和妈妈。小马的爸爸和妈妈每天都会带着它出去玩,小马快乐极了!

2、有一天,小马又跟着爸爸出去玩了,你们看!

(二)理解歌曲第一段内容,学习演唱。

1、教师根据歌词内容演示小马图片,表现小马跑和摔跤的情节。

2、看明白了吗?小马跟着爸爸出去玩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

3、倾听第一段歌曲录音

4、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并记忆歌词。

(1)小马小马摇着尾巴,跟着爸爸去干嘛?它为什么会摔跤?你听到歌曲是怎么唱的?(当幼儿说出歌词内容后,教师用歌唱的方式来加以回应。)

(2)在歌曲里面唱了很多"包古里包古里",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再来听一听吧!

5、结合图谱再次倾听第一段歌曲录音。

"包古里包古里"像不像小马跑来跑去的脚步声呀?我们一起来学学小马"包古里包古里"跑起来的样子,好吗?(教师引导幼儿边学小马跑边说"包古里包古里",感受歌曲的诙谐。)

6、教师带领幼儿唱第一段歌词,前半部分教师唱,"包古里……摔一跤"处由幼儿接唱。

(三)理解歌曲第二段内容,学习演唱。

1、第二天,小马跟着妈妈出去了,你们想知道它跟妈妈出去干了什么?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吗?赶快来听一听吧!

2、倾听第二段歌曲录音3。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谱,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1)小马为什么要跟妈妈出去?它经过了哪些地方?吃到青草了吗?

(2)谁愿意来学一学小马"包古里包古里"吃草的样子?(请个别幼儿表演)

(3)小马吃饱了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表演小马吃草时快乐的样子,并说"包古里包古里吃个饱",进一步感受歌曲诙谐和愉快的氛围。)

3、教师带领幼儿唱第二段歌词,前半部分教师唱,"包古里……吃个饱"处由幼儿接唱。

(四)完整学唱歌曲,尝试表现歌曲。

1、结合图谱,引导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2、教师范唱歌曲,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

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歌曲有时唱得慢、有时唱得快?“本文来源:屈,老;师教案。网”(小马和爸爸一起玩耍时,跑得快,摔跤了,要唱得快;小马和妈妈一起走,肚子饿走不动,要唱的慢;小马吃饱了,又要唱得快。)

3、教师现场在图谱上画出速度变化的符号,如表示唱得快,表示唱的慢。

4、引导幼儿尝试用不同速度演唱歌曲,第一段稍快,第二段稍慢。

5、教师用生动的面部表情引导幼儿在演唱时表现出歌曲诙谐愉快的情感意蕴,还可以在"包古里……摔一跤"和"包古里……吃个饱"处边唱边做动作,增加趣味性。

(五)延伸活动:唱唱玩玩小马的手指游戏。

1、教师边唱边表演手指游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2、播放录音,教师带领幼儿边做手指游戏边唱歌曲。

3、幼儿在熟练后,可两两合作结伴表演。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之上,也就是说我们要经常蹲下身聆听幼儿的想法,才能了解幼儿在想什么、喜欢什么;要了解他们经常谈论的问题、感兴趣的内容以及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经验。同时,我们要了解教材,剖析教材,找准活动中幼儿发展的支点,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思考怎样把这些点转换成可行的、合适的活动。《小马》这首歌本身所体现的特点是符合孩子的兴趣的,这在回答的实施中已经明确可见。

中班教学活动反思与评价篇十一

诗歌《我喜欢》是我园胡玲教师的获奖作品,诗歌虽短,但温暖美好、意蕴深刻,是非常好的情感教育素材。当我们了解到胡玲老师的创作过程时,更觉得源于生活的作品真的是具有生命力的。诗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胡玲老师和他们班保育员女儿贝贝的一段对话。孩子说::“我最喜欢妈妈了。”胡老师追问:“你喜欢妈妈哪里呢?”“我喜欢妈妈的手”胡老师又问:“为什么喜欢妈妈的手呢?”“妈妈抱着我。”胡老师又问:“那你还喜欢妈妈哪里呢?”孩子天真无邪的具有童真童趣的回答,经过整理加工就成了今天朗朗上口的儿歌。

“我喜欢妈妈的××,因为××”是个倒装因果句。这个儿歌如果单纯朗诵学习,小班幼儿也是可以掌握的。如果要安排仿编句子,在小班就有难度了,于是经过研修团队的分析,我们决定在中班试教。目标定位在:帮助幼儿理解学习诗歌的基础上,能够仿编其中的句式。经过几个班的试讲,总结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证明我们的选题方向是正确的,因为孩子们最熟悉的是妈妈,最喜欢的是妈妈,所以他们也最爱谈论妈妈。但是幼儿对妈妈爱的表达是漫无天际的,中班幼儿也很难表达的很完整,为了让孩子在本次活动中能够把爱妈妈的原因进行联想并表述清楚,我们借助这首诗歌的句式给孩子提供了表达爱的支架--我喜欢妈妈的××、因为妈妈的××可以……。

一、身体部位与幼儿经验的链接是这节活动的难点。

如果你问孩子:“你喜欢妈妈吗?”相信回答是一致的。如果你再问:“你喜欢妈妈的什么地方呢?”相信回答是五花八门的。这样就会给活动的展开带来困难。

策略:

1.首先执教老师以贝贝小木偶与孩子们玩的语言游戏开始,把身体各部位的名称自然引出,帮助幼儿巩固了对身体各个部位的了解,增加了知识的储备,为孩子们的“敢说”提供帮助,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乐趣。

2.下一个环节是让幼儿倾听儿歌,在听之前老师把一个问题抛给幼儿:“你在诗歌里听到了什么?”一方面从游戏转为倾听,加上一个任务意识会让幼儿更专注。另外让幼儿谈论诗歌中的内容说出身体的各个部位做了很好的铺垫。

3.紧接着,在教师温柔优美的完整朗诵中,表达爱的“支架”出现在孩子面前:“喜欢妈妈的××,因为妈妈的××可以……。”让幼儿理解,妈妈的每个部位都能给我们温暖和爱护,进而诗歌所要抒发的情感也渗透给孩子,让孩子想要表达的对妈妈的爱不再漫无天际、摸不着头脑。然而我们在试教过程中,孩子们很难把已有经验与妈妈爱自己的方式用语言完整的表达出来。于是我们采取的解决策略是让幼儿先学习理解,再进行模仿改编。在感受诗歌情感时,通过老师问、孩子答;男孩问,女孩答;在音乐伴奏下齐诵的形式,反复练习句式“我喜欢妈妈的xx,因为妈妈的xx可以……”,形式多样的朗诵形式突出了本次活动的教学重点。

4.在分析诗歌时,我们选择了“妈妈的额头和我玩顶牛牛”的游戏,通过让幼儿重温这个游戏,唤起幼儿联想与妈妈互动的经验,为幼儿改编句子做了铺垫。

有了对身体部位的了解加上对诗歌的模仿学习,孩子们知道可以仿照诗歌中的句式,并结合身体部位与妈妈的互动的经验可以表达出喜欢妈妈的原因了,这个教学难点也就迎刃而解了。

二、让每个幼儿都能在一节活动中有机会表达是所有语言教学活动的难点。

策略:

1.选图讲述,寓教于乐,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

老师提供给孩子一些妈妈身体部位的卡片,让幼儿自由选择,自由讲述。采取自己练习、同伴讲述的讲述让每个孩子得到练习的机会。

2.我们运用了第二个游戏“开火车”,让自由讲述好的幼儿和老师的火车头连接,组成一列完整的小火车进行集体讲述,展开了让幼儿主动学习的阵势,这样幼儿就有了参与完整仿编诗歌的机会,我们的目标也就达成了。

三、研修磨课,在反思中提高认识,效果显著。

这次教学展评活动给了我们学习、提高的契机,通过团队研修,集体的智慧加上执教老师的创意,在努力的过程中不断反思,各样的思维进行碰撞,所提出的策略我们都在试教中看成效。结果发现,我们的有些策略既繁琐又偏离了语言活动的主线。

1.由繁到简:比如我们刚开始的火车游戏是让幼儿自己选择粘贴好几个身体部位,结果发现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在粘贴这个活动上,而用诗歌的句式进行表达就被冲淡甚至给冲走了,无论老师怎么引导,幼儿还是沉浸在黏贴的过程中很难自拔。也使教学效果受到影响。于是我们就换了几次学具,终于可以把幼儿的选择和自由表达给连接上了。

2.由次到主:教师有趣的引导更能试幼儿把自己创编的句子与诗歌连起来:“小朋友我们编的这首我喜欢的诗歌可真长呀,就像一列火车,你们愿意上火车吗,那就选一选,编一编吧”但是每次老师在把握这个环节时都怕时间拉长而草草收场,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进行了反复讨论,这个环节是幼儿主动学习的主体部分,不能简单的当成一个结束环节。

相关范文推荐

    集团公司董事会的会议纪要由谁写(模板8篇)

    提高环保意识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和坚持。制定一份个人环保计划,我们该如何开始?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环保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集

    大学生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汇总6篇)

    转专业申请书是对个人转专业动机和意向进行解释和说明的一篇材料。在这里,小编向大家推荐几篇优秀的贫困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大学生预备党员转正申请书篇一尊敬

    喝酒给老婆的检讨 喝酒后给老婆的万能检讨书(大全5篇)

    成功需要努力和坚持,没有捷径可走。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励志的习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一些励志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喝酒给老婆的检讨篇一亲爱的

    最新思念女朋友的句子情话(模板8篇)

    10.失败只是暂时的停顿,成功则是无限的可能。要注意整理出关键的信息和收获。我为你准备了几篇优秀的励志总结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思念女朋友的句子情话篇一思念是一

    最新领导激励员工的讲话稿汇编(大全8篇)

    在这个运动会即将到来之际,我们需要准备一份引人入胜的宣传语。运动会宣传语应该突出运动的主题,能够激发人们参与运动会的热情。下面是一些运动会宣传的创意和经验分享。

    最新小学级暑假日记(汇总11篇)

    一分钟,时间虽短暂,却足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在一分钟内,《一分钟经济学》的原则值得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分钟总结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级暑假日记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汇总16篇)

    实习心得可以帮助我们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参考和改进的方向。以下是一些学员写的培训心得,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和借鉴彼此的经验和教训。

    司仪主持婚礼词全套(通用15篇)

    环保宣传可以推动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环保工作,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环保宣传文案中应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思考。植树造林,还地球一片绿。司仪主持婚

    下暴雨的日记四年级 小学四年级暴雨的日记(实用5篇)

    在辩论中,团队合作和互相尊重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共同努力,才能达成更好的辩论结果。辩论稿件需要广泛搜集相关的资料和证据,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和权威性。几篇辩论

    最新观潮教学设计课件 教师口语与普通话单元教学设计教案(大全12篇)

    无论是在家庭、学校还是工作场所,文明礼仪都应得到高度重视。在不同场合下,应该如何展示文明礼仪?下面是一些建议和技巧。以下是一些关于文明礼仪的实用资讯和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