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再见你真好篇一
我驻足蓝天白云的晴空
等你带着微笑走过我身边
哪怕匆匆
也算逝去的青春
我倚靠在杨柳依依
期待着奏响心跳的琴弦
哪怕空空
也算回忆的语言
我停步雨中咖啡馆的屋檐
等你淌着雨水跑过我的身边
哪怕分分
也算目睹过你的容颜
我守候在青墙白瓦的小窝
丢掉所有情绪和自尊的想念
哪怕绵绵
也算在我悲伤的窗户边出现
我等待十里夏日的绽放
仔细寻找你温柔的双眼
哪怕久久
也算心脏的冬眠
思念长夜漫漫
懦弱的讲不出再见
再见不再见
再见你真好篇二
再见!
马航mh370上的239人,最终没有回来。
朋友的一家邻居在这架飞机上,一对年轻夫妇和他们的孩子,还有女方的父母。无法想像,这些天他们的家属是怎么熬过来的,听说最走投无路想不出办法的时候,还找来一只乌龟放在世界地图上爬,看它在哪儿停留,也许,飞机就降落在哪儿。在理智清醒的局外人看来,这种行为显得荒诞,而在失去家人的音讯、生死未卜、被巨量的紧张和焦虑折磨得不眠不休的人眼里,也成了一线希望,成了一根救命稻草。
然而,马航mh370上的239人,最终没有回来。死神挥起镰刀,从来不会顾及人间的悲欢。
小时候,觉得死亡是一件遥远而神秘莫测的事。5岁时,爷爷去逝,大人要我在棺木遗像前磕头,我却像只小老鼠躲得远远的,既害羞,又觉得奇怪。旁人说,这孩子还不知道以后再也见不着她爷爷了吧?忘了是哪一部电影的片段里,一个垂死挣扎的老人,生命悄无声息地从他衰老的身体里流出去,他坐在公园的长椅上,鲜花依然在盛开,树木依然在碧绿,一个小孩跑过他眼前,冲他做了个鬼脸。生与死,有时就是这样擦肩而过,生的人继续生活,死的人则化为灰烬。
稍大一些,去参加过亲戚朋友家的葬礼,见到逝者的亲属放声痛哭,有的捧着遗像哭得瘫软,有的紧紧攥着棺材不肯放手。身边有个围观的中年妇人忍不住掩面而泣,我还觉得她太容易受情绪感染,别人家的丧事,又不是特别亲近的人,你有什么好哭的?太年轻的时候,总觉得死亡与自己无关,总觉得人生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无休止地延续下去,每次回家都有父母可以撒娇,每个喜欢的人都不会离我而去,每一天,就算不快乐,但怕什么,还有明天。
我终于知道,死亡原来近在咫尺。死神也从不按套路出牌,很多时候他扬起镰刀,毫无征兆。而你所能做的只是在一记闷锤的眩晕过后,狠狠痛苦,然后咬紧牙,继续活下去。
年纪大些,才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能看影视剧里生离死别的镜头,也越来越不愿见到身边出现生离死别。遇到这些,轻易就会哭。
不知从哪一天起,突然懂得了生命的宝贵与短暂,至亲至爱能相守的时间也不过短短几十年,终究要分离,父母、亲人、好友、恋人,在茫茫宇宙中,彼此像两颗流星擦肩而过。看日本电影《入殓师》,一直哭到最后,看见大悟亲自给失散多年的父亲入殓,他的手抚摸那张经过岁月打磨沧桑憔悴的脸,以及沉压了几十年没有说出口的思念——我们是不是大多时候都忘了人只能活一次这件事?那些希望去做的事,在死亡的一刻嘎然而止,没有重来的机会。
我也成了一个见到别人失去亲人嚎啕痛哭时而一起跟着掉眼泪的人,不一定是因为同情或情绪太容易受感染,而是因为会不自觉地代入——生命的真相就是死亡,就是有一天挚亲挚爱都会离我而去,一想到这种拼命想逃避却又不得不面对的分离,我也只有软弱地流泪。
这世界时时刻刻上演着生与死,随着年龄增长,听见和看见的死亡也就更多。有30多岁的朋友,刚做完体检,各项指标正常,可是第三天就突发心梗去逝;有平时看着身体很健康的朋友,去足疗中心洗脚的时候,突然就去逝了。很多人就那样突然离去,就像mh370上的239人一样,只是一瞬间,他们就沉入了另一个世界。
有一个给儿童看的讲解死亡的动画片,一堆卡通小人欢乐地拉手前行,他们是亲朋好友,一个温暖的大家庭。走着走着,有一个人停下来,他朝其他人挥挥手,“我不能再走啦,你们继续吧!”一路上,不断地有人停下来,人们与他道别,然后向前方走去。走着走着,你环顾四周,也许只剩下你一个人。你最终也要停在原地,让其他人离去。这就是死亡,无论多么恐惧、悲伤、不舍,每个人都最终要停下来,人生路上,布满了生离死别。
死亡就是死亡,谁也无法改变。既然注定了向死而生,那就尽心尽力好好地活着,活下去。逝去的人留在原地,我们就带着思念与他们挥手道别,哪怕含着眼泪,也要回过头来,继续向前走。因为前方,还会有更多新的伙伴。
再见你真好篇三
;摘 要:英国当代文坛执牛耳者——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于2011年将自己近年所创的十篇短篇小说连同一部系列小说《在菲尔和乔安娜家》一起,结集出版,题为《脉搏》。在国外一经推出,好评如潮。本文梳理了《脉搏》中的第一个短篇《东风》的故事脉络和内在肌理,分析了其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探究了巴恩斯始终关注的历史与自由的主题之间的联系。以供参考。
关键词:历史;自由;创伤
英国当代文坛执牛耳者——朱利安·巴恩斯(julian barnes)于2011年将自己近年所创的十篇短篇小说连同一部系列小说《在菲尔和乔安娜家》一起,结集出版,题为《脉搏》。十余个短篇看似散漫,并无关联,但细读完毕,我们能体会到巴恩斯将小说统名“脉搏”的深意。“脉搏”是生命的表征,是个体隐秘的欲望表达,是不受掌控的个体自由,它的曲线就是一部浓缩的个人历史。
在《脉搏》中,我们可以从每一篇中都读到“脉搏”所代表的生命母题,欲望母题,历史母题,而这些主题又同时归属于一个终极主题—自由主题。
在此,笔者将择《脉搏》中的第一个短篇《东风》进行解读,藉此,对《脉搏》作一主题探幽,分析其中投射的巴恩斯的自由观。
一、再见自由
小说伊始是这样的一副场景:去年11月,那排油漆被凛冽的东风剥落的海滩小木屋,在一场大火中被夷为平地。救火队从十二英里外赶来,等到达火灾现场时,已经无计可施了。熟悉世界史的人们都知道,11月9日正是柏林墙倒塌的日子,是象征冷战时代结束,东德人民获得自由的日子。联系后文,小说的女主角安德莉亚来自东德国家哈勒,我们可以断定被东风剥落的小木屋喻指的就是阻挡东德人民的柏林墙。
而“被夷为平地”即是指柏林墙的倒塌。故事就是这样,被巴恩斯在隐喻的政治气氛中展开,提示我们,这是个关乎历史和自由的故事。
可见,弗农是因为失婚,抱着重新开始生活的念头,从伦敦移居此地的。这里是他重获自由的起点,而对面的失了木屋的海滩正象征着他貌似自由的身份和生活境遇。
当弗农遇见了餐厅的服务员安德莉亚时,开始了他自以为是的“调情”。
这段呆板而笨拙的见面语在弗农心中被认为是“调情”。他随之反思,他并不善于调情;从未说过对路的话。“当你不对路的时候,女人飘过的眼神意味着什么,这点他太清楚不过了。眼神告诉他,知道他来自哪里。”弗农显然对自己与异性交往毫无自信。
女性眼神本来就意味丰富,而他却自卑地以为,那是对他伦敦身份的勘破,也既是对他“毫无情趣”的身份的勘破。
寥寥数语,巴恩斯将失婚男人如孩子学步般,极为笨拙地试图找到新生的心态与动态描绘得精准而辛酸。
房产经纪人这一职业居然会成为求爱时的弱点,这似乎匪夷所思。因为房产经纪,在英国,无论如何算不上不体面的职业。由此可推论出巴恩斯没有言明的理由。
一路下来,巴恩斯对“离婚带孩”男人这一族群的同情显而易见。这一族群本来并不至于如此堪怜,但是巴恩斯以他们做引,牵出的是社会的各种“孤独症”患者。
他们有无法言说的过去,难以愈合的创伤。巴恩斯在叙述他们的伤痛时,也给了他们希望——一个自由的身份,一个崭新的起点,在可能性中自由地塑造人生。这似乎是巴恩斯式的温情。但是,故事后来的发展却是绝然悲情。
交往日深,弗农敞开胸怀,认真与安德莉亚交往着。随之,对安德莉亚不禁起了深度了解的渴望。“他们刚刚在一起的时候,他对她一无所知,因而很高兴。这会让一切变得不同,充满新鲜感。渐渐地,她开始了解了他,但他却还是不了解她。……如果你坠入爱河,你就想知道:好的,坏的,不好不坏的。……这就是恋爱的真谛。“而安德莉亚也确实颇为神秘。她不透露自己的来历,也不说自己的年龄,更对过去讳莫如深。这些隐晦不仅引起了弗农的迷惑,也挑起了读者的好奇心。本着对恋人的好奇,弗农巧妙地复制了安德莉亚的居所钥匙。三次擅入了她的空间,发现了一枚奖牌,她的护照和一张照片,“照片上是四个在游泳池里的小女孩,她们的手臂相互搭着对方,泳道的隔栏把她们分成两组。”“奖牌上画着一个游泳运动员跳入泳池,背面写着几行德文和一个日期:1986年。”从护照中,弗农知道了安德莉亚原来是德国哈勒人,而对奖牌和照片,弗农并未深想,只是简单得出,安德莉亚曾经是游泳运动员,得过游泳比赛的奖牌。然而,弗农是个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男人,有着英国人特有的对历史漠然的心态。因此,即使答案如此明显,弗农仍然等闲视之。
当晚,带着对恋人的“真相大白”的兴奋感,他与安德莉亚男欢女爱,期间他不禁脱口而出“好粗壮的腿,游泳运动员的腿啊。”安德莉亚没有回应。弗农也不以为意,想明天再说,却不知这个明天却再没有到来。安德莉亚次日便消失无踪,辞了工作,退了房子。弗农没有她的照片,只好放弃追索,不得其解之余,他想到了上网搜索她的背景。最终寻获了答案。
二、再见,自由
从网上的点滴消息,弗农慢慢拼凑出了安德莉亚的历史,同时也是东德运动员的血泪史。
哈勒属于前东德。在长达二十年时间里,东德曾是与美苏鼎足而立的体育大国,所夺奥运奖牌数量占世界第三位。然而,在一片金灿灿的奖牌背后,却掩藏着东德众多官员的腐败,运动员的血泪和惊人的丑闻。
小说中,巴恩斯借弗农之口,道出了安德莉亚这个前东德游泳运动员的活生生的创伤史。她自小进入迪纳摩体育俱乐部后,“训练箴言是:要么吃药,要么去死。”教练将谎称是维他命的合成固醇类物质和睾丸酮逼她服下,给她注射。巴恩斯用“训练箴言”这一语词反讽,表达了对安德莉亚这个前东德运动员的小说形象代表的无限同情,是对毫无人性的教练,医生,官员的良心泯灭之举的痛斥。弗农由网上的信息结合他所见的事实,推断出安德莉亚的生理情况。她的肌腱断了,粉刺爆发,身体和脸上毛发增多;有时阴毛会长到肚子上,甚至超过肚脐。还有生育问题。弗农还特地查了“雄性化”和“阴帝肥厚”这样的术语,然后又后悔了。
小说里,巴恩斯将这些触目惊心的医学术语以不偏不倚的平淡语气一一道来,并未加上哪怕一个字的感情色彩。但正是平淡的罗列,令这些字眼将整个故事的叙事基调完全颠覆,原本克制平和的小故事立刻变成凛冽的东风,直达读者的心底,让人不禁觉得冰冷彻骨。
我们进入了东德的时空,亲历运动员的创伤。我们仿佛看到她们忍受着这些非人的遭遇,屡创佳绩,所向披靡。但巴恩斯塑造了安德莉亚这样的人物是为了提醒我们,在那些折桂获奖的少数运动员之外,更多的是像安德莉亚这样的小人物。尽管服了药,她没进入国家队。当柏林墙被推倒,丑闻被曝光之后,她的名字连提都没被提起。……除了在一场被遗忘的接力赛上得了一块奖牌之外,安德莉亚什么都没捞到。
行文至此,我们联系前文,看到了安德莉亚平静外表下那颗伤痕累累的心。
第一次和弗农见面,安德莉亚便对弗农自称“我不游泳。”约会时,对弗农去游泳的提议她当即拒绝:“哦,不,我不想去游泳。”显然,“游泳”是她心中的禁区,是她努力尘封的往事。她对游泳的抗拒实际是对所谓国家意志,大写历史的反抗。但是这也是她唯一能做的。无处控诉,也无可控诉。
此处,巴恩斯矛头直指“专家”所代表的一众迫害者。问题是:柏林墙被推倒了,这是东德人取得外在自由的标志。但历史的悲剧就真的结束了吗?安德莉亚仿佛获得了自由,从游泳的噩梦中脱身,来到了英国,重新生活。但是,她最终却因为弗农知道了她曾是东德的游泳运动员而消失得无影无踪,放弃了可能的幸福。很显然,历史的阴影远远没有从她心中泯灭,这段往事是她的禁区。她无法坦然面对一个知道她的过往的人。她在实质上将永远是个不得自由的灵魂,禁锢在沉痛的创伤中。而恢复自由身,想要重新开始生活的弗农也在瞥见幸福的可能性之后,又与幸福失之交臂。
悖论中我们可以得出巴恩斯的自由观:他力图表达在婚恋中,个人所显现的真实远比“大写”的历史来得真切,而这真实也是个人赖以生存的依凭,是一种真实的生命感觉,是对抗历史的报慰,与个人自由紧密联系,即便其中饱含创伤,饱含悖论。
注释:
①天涯社区.东德:金牌大国的崩溃[eb/ol].http:///.
参考文献: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