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是人类头脑中形成并反映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是我们思考和分析问题的重要工具。欢迎大家来看看这几篇思想范文,相信会给你带来一些思绪和启示。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一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下面我从九个方面来说课:即:说指导思想、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本次课用到场地器材及预计课的效果。
一、说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二、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材主要内容是。。。,选自高中《体育与健康》高年级全一册教材的内容。
()是()运动中最主要的技术动作之一,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高中()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教材的设计,既能满足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又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三、说学情。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年级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慨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技术是,他们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单个技术动作并不满足。因此,本节课着重发展学生的()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的认识。
四、说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的基本动作原理和练习方法。
(二)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学会()的技术动作,使80%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动作。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兴趣,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课的重点:
难点:
六、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教学、讲解示范、直观教学、纠正错误、评价、比赛等方法来组织教学。
(二)学法: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观察法、模仿法,自我评价法。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开始准备部分:安排时间为10分钟。
1、开始部分:体育委员以“快、静、齐”的标准整理集合成四列横队后,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提出练习要求。
2、准备部分:通过热身操和趣味游戏让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的状态,避免运动。
损伤的发生。
(二)基本部分:安排时间为30分钟,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1、学生探究阶段,时间安排8分钟。针对()动作技术的教学特点及易犯错误,我将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学习,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目的:培养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的动作要领,时间安排12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的运动技术结构、技术要领以及进行完整的示范动作。接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练习,教师要查看学生的动作,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练习的方法有:a、(),目的()。
b、(),目的()。
c、(),目的()。
d、(),目的()。
3、()动作的巩固,时间安排10分钟,这个阶段的内容,采用比赛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练习巩固的兴趣,提高练习的效果,进一步巩固动作技术。
(三)结束部分:安排时间为5分钟。
1、集合整队,配用轻音乐,师生进行呼吸放松整理活动。
2、通过师生互评、自评,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仍然存在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在体育委员的指导下,送还器材。
八、本次课用到的场地器材有()。
九、预计课的效果。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完毕,请指示。。。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文档为doc格式。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二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创、自学、自练、合作练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
二、教材分析。
背越式跳高是田径项目之一,具有竞争激烈、技术难等特点,通过练习可以发展学生力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特别是对增强下肢肌肉爆发力和力量具有显著作用,通过背越式跳高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勇于挑战,克服困难,战胜自我的良好品质。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处在该年龄段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好,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反应敏捷。经常参与体育运动并具备了一定的运动基础和自我保护能力,且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在该学段处于关键发展时期,并且背越式跳高技术动作较难,需要学生克服自我内心的障碍,因此教学中我会充分鼓励学生,降低杆的高度帮助其树立自信。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动作要点,学会八步丈量法,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步点进行跳跃。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组练习,分解练习等多种练习方法,发展速度、爆发力、灵敏等身体素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运动兴趣,敢于挑战自我,勇于进取的心理素质和体育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重点】。
助跑有节奏;起跳快而有力。
【难点】。
全身协调用力,助跑起跳紧密结合。
六、教学方法。
我将采用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成功体验法进行教学。
(一)开始部分(3分钟)。
课堂常规:集合整队,师生问好,介绍教学内容,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在导入部分我会采用情景导入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我会这样组织: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之前学过的跳高方法?没错,有跨越式,团身式。
在田径运动逐渐发展的过程中,跳高的姿势也在不断更迭,曾经出现过的剪式、滚式基本上已经被淘汰,大型赛事中更多的使用背越式,说到背越式还有一个很有趣的小故事,创造者福利贝斯在一次体育课上练习跳高,轮到他时正在思想开小差,来不及转身助跑,只能背对横杆起跳于是就发明了背越式跳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种广为流行的跳高姿势。
【教学意图】情景的导入方式能很好的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回归到生活中;课堂常规的进行能使学生迅速的收心,将注意力及时的拉回课堂中,也能在课堂的一开始明确学习内容和要求。
(二)准备部分(7分钟)。
1.慢跑摸高热身。
方法:学生成一路纵队在篮球场慢跑3圈,慢跑过程中单脚起跳触碰在场地边线设置的不同高度摸高横杆。
2.配乐徒手操:扩胸运动,伸展运动、下蹲运动、体侧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教学意图】慢跑中的摸高能够让学生充分将下肢肌肉进行热身,并且及时回顾了之前练习跳高时单脚充分起跳的技术动作,徒手操能充分的活动开全身的各个关节,防止接下来的运动损伤。
(三)基本部分(30分钟)。
1.示范:首先,我会组织学生全班成扇形围绕在跳高架前观看示范。示范结束后向学生提出问题助跑的路线和之前学习的跨越式跳高有什么区别,经过学生回答总结得出助跑方式为先直线后弧线。
【教学意图】扇形的示范面有助于全体学生的观察,好的示范会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同时还会在脑海里建立初步的动作表象,针对重难点的提问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发到上面,更好的进行练习。
2.讲解:示范结束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动作的理解我会将动作要领进行讲解。
3.练习:
(1)单脚起跳后背越式过杆练习。
组织教学:分为四组在四个跳高架进行练习。
(2)先直线后弧线的助跑练习。
组织教学:分为四组在四个跳高架进行练习。
(3)分梯度不同高度的跳高练习。
纠错:练习的时候学生容易出现“坐着过杆”的现象,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强调空中的身体姿势以及勇敢的使用背部着垫。
【教学意图】通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学生在有难度梯度的练习中逐渐的掌握该动作要领,通过教师鼓励性的话语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课堂气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练习。
4.检验:在检验环节设置展示环节,以体育小组为单位,每组自由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展示,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
【教学意图】在展示环节中让学生自由推选代表促进了学生团队之间的感情,多种维度的评价方式也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顺便够检验我的教学成果。
(四)结束部分(5分钟)。
1.放松活动—配乐放松操。
2.课堂小结:教师总结学练情况,表扬先进,激励全体学生。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回收器材。
【教学意图】通过放松环节帮助学生恢复疲劳,为下节做好身心准备。教师的针对学练情况给予鼓励、肯定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提出的希望为学生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和要求。
八、场地器材。
跳高架4个、垫子4个、录音机1台、磁带2盒、田径场。
九、预计负荷。
练习密度:33%~40%;平均心率:128~136次/分;运动强度:中等偏上。
十、课后反思。
略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三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科学健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快乐学习。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必修模块田径中的内容—综合素质练习,田径是一切运动的基础,身体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身体素质练习在教学中占重要地位。其技术动作并不复杂,主要是通过练习,促进学生的正常发育,提高心血管、呼吸系统等机能,比较全面地发展身体的力量、速度、灵敏等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今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本单元的内容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必修模块田径的内容,是学生身体素质的基础,也是一切运动的基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精神。
根据教学内容可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巩固提高田径中柔韧、力量的基本知识,再次在学生的思维中巩固正确的概念。
2、通过两周的练习,使大部分学生巩固田径内容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3、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等优良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根据每个项目的技术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可确定不同的重难点,如:
短跑的重点是:力量和速度耐力。
短跑的难点是:爆发力和协调性。
耐力跑的重点:发展奔跑能力。
耐力跑的难点:控制跑的节奏,掌握呼吸方法。
可通过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练习突破重点和难点。
生理方面:本单元的课是针对高中年级的学生设计的,学生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日趋完善,与初中阶段相比,骨骼变粗,硬度增加,抗压抗折的能力提高。心脏容积、输出量,肺的容积、肺活量、最大通气量、吸氧量的`绝对值都有所增大。
心理方面:认知方面:这一时期的学生已有自己的见解,在授课时对学生的见解和建议要认真对待,尊重学生的正确意见。情感方面:这一时期的学生情感易波动,心理压力较大,教师通过教学使学生融入运动中,减缓压力,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对在练习在出现的自卑心理、挫折心理等要正确引导、鼓励。对调皮不守纪律的学生批评时要注意语言和方式,避免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本课采用教师启发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的教学策略,利用讲解、示范、启发、问答和纠正错误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利用循序渐进的练习过程,使学生能恢复身体素质,努力完成教学目标。
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可将本单元的课分四节课进行教学,而每节课的教学又分为引入情境阶段、激发动机阶段、技能学习阶段、总结整理阶段。
引入动机阶段包括。
1、课堂常规,包括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等,使学生进入上课状态。
2、向学生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和要求。
激发动机阶段包括:
1、学生热身,进入运动状态,防止运动损伤出现。
2、(新内容的辅助练习)进一步热身,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为新技能的学习奠定基础。
技能学习阶段:
1、教师向学生讲解示范动作,学生模仿教师动作。讲解时注意重点和难点,示范时注意分解动作和示范速度,以侧面示范为主,正面示范为辅,使学生看的更清楚。
2、集体练习,使学生体验动作和形成动作。
3、分组练习,教师指导、观察学生练习,发现错误并纠正错误,通过提问,了解学生练习感受。使学生基本形成动作。
总结整理阶段:
1在音乐的伴奏下,教师指导学生做放松操,使学生身心放松。
2教师总结学习情况,回收器材,宣布下课。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四
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考生,我说课的题目是。。下面我从九个方面来说课:即:说指导思想、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本次课用到场地器材及预计课的效果。
一、说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授课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
二、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材主要内容是。。,选自高中《体育与健康》高年级全一册教材的内容。
()是()运动中最主要的技术动作之一,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是高中()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教材的设计,既能满足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又能够起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吃苦耐劳和拼搏向上的精神,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三、说学情。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年级学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慨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技术是,他们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单个技术动作并不满足。因此,本节课着重发展学生的()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的认识。
四、说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让学生初步了解()的基本动作原理和练习方法。
(二)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学会()的技术动作,使80%的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动作。
(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激发兴趣,促进身心全面发展。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本次课的重点:
难点:
六、说教法、学法。
(一)教法: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将采用启发教学、讲解示范、直观教学、纠正错误、评价、比赛等方法来组织教学。
(二)学法: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观察法、模仿法,自我评价法。
七、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开始准备部分:安排时间为10分钟。
1、开始部分:体育委员以“快、静、齐”的标准整理集合成四列横队后,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节课教学内容,提出练习要求。
2、准备部分:通过热身操和趣味游戏让学生的身心进入活动的状态,避免运动。
损伤的发生。
(二)基本部分:安排时间为30分钟,分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1、学生探究阶段,时间安排8分钟。针对()动作技术的教学特点及易犯错误,我将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学习,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目的:培养学生进行发散思维,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的动作要领,时间安排12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的运动技术结构、技术要领以及进行完整的示范动作。接着,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分组练习,教师要查看学生的动作,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练习的方法有:a、(),目的()。
b、(),目的()。
c、(),目的()。
d、(),目的()。
3、()动作的巩固,时间安排10分钟,这个阶段的内容,采用比赛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练习巩固的兴趣,提高练习的效果,进一步巩固动作技术。
(三)结束部分:安排时间为5分钟。
1、集合整队,配用轻音乐,师生进行呼吸放松整理活动。
2、通过师生互评、自评,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仍然存在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3、宣布下课,师生再见,在体育委员的指导下,送还器材。
八、本次课用到的场地器材有()。
九、预计课的效果。
各位评委老师我的说课完毕,请指示。。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2一、指导思想。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侧重点,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健康第一·快乐体育·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以团结友爱,积极拼搏为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发挥学生的认识能力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活动为目的,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始终在师生的共同活动中愉快、轻松、活泼地进行教学。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对于提高身体机能,培养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等精神。
二、教材分析。
排球运动是通过发、垫、传、扣、拦等动作组成的。是在快速、激烈的情况下通过接发球、二传、扣球来完成的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通过排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一年级8至15班,学生来自各个不同地方。运动技能有所差异,个别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基础,但大多数学生掌握技术较差,所以本课采用启发、分解、游戏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以“终身体育”和“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锻炼的意识,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锻炼的手段,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身心健康。
1.认识目标:通过排球垫球的练习,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垫球技术,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使85%以上的学生能学会排球垫球技术的基本动作。能自主学习与锻炼,提高和他人合作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真练习,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正面双手垫球在教学中应抓住三个关键环节,即垫击球的位置,人与球的位置关系和全身协调用力。难点是全身协调用力垫球。
六、教法与学法:
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与学生学习知识的互动过程。课的教法与学法应根据学情和教材的特点制定,本课的教法与学法主要以下几种:
教法:
1.启发教学法:通过启发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排球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分解法:让学生从简到难的学习,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技术。
3.游戏法: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术,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学法:
1.尝试法: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2.展示法:通过展示有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3.游戏法:提高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巩固技术。
4.评价法:通过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学过程:
(一)准备部分(10’)。
1.课堂常规。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3.队列的变换练习。
4.球操。为了使学生精神振奋,达到热身的效果,安排了球操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情趣。
(二)基本部分(30’)。
1.自主学与练(5’):
让学生自由发挥练习垫球。目的是让学生发挥自己所认识、所了解的垫球技术和练习方法。
2.学习和发展(20’)。
(1)展示挂图:通过观看挂图和讲解使学生认识排球运动和学习排球的重要性,让学生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建立良好的动作概念。
(2)徒手练习:原地散点撒开,徒手做垫球动作姿势。看教师的示范动作模仿练习,同时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垫球的姿势、手型正确,使学生的理性认识转化为动作。
(3)自由组合,自由练习:
a.垫固定球:是让学生体会全身协调用力和正确的击球位置。加深学生对垫球技术的理解。
b.一抛一垫:相距3-4米一人抛球,另一人垫球。要求抛球由到位向不到位变化,垫球由近向远变化。此练习是让学生体会垫球动作的插和蹬送动作。
c.对垫:距离3-4米连续对垫球。要求学生随时要做好垫球前的准备姿势,并快速起动和移动,保持好合理的位置进行垫球。先可以是练习原地对垫球,再练习移动的对垫。
d.自垫:一人一球连续向上方垫球。这一练习是让学生不断的提高控制球的能力,保持好人与球的位置关系。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e.自我展示: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练习成果,充分体现学生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要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合作发挥(5’)。
游戏:接力比赛。
规则:分为四组进行比赛,每组一球。双手平举把球放在腕关节以上10厘米处,不能夹球,快速跑到指定地后原地垫球三次后再跑回队伍把球交给下一位同学。最先完成的为胜。
目的是根据本课的内容安排这个游戏,再次巩固垫球技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协作配合,团结合作能力。
(三)结束部分(5’)。
1.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音乐来放松,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综合评价。
3.布置回收器材。
八、场地器材:
本校的体育设施比较齐全,基本上可以做到人手一球,需要器材:排球56个,挂图1付,录音机一台,磁带一盒。
九、预计课的效果:
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85%以上的学生能学会排球垫球技术的基本动作。预计课的平均心率110-120次/分。练习密度35-40%。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五
本节课我分为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等五方面进行说课。
1、教学内容:原地投掷垒球游戏:小猴打闹花果山。
2、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新授教材。掷垒球是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也现代小学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之一。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爆发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逐步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形成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3、教学目标新课程体育教学的总目标是以"终身体育"与"快乐体育"为指导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使学生在快乐中掌握锻炼方法,参加锻炼,增强体质。(1)认知目标:通过游戏,初步了解和掌握原地投掷垒球的一些方法,并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2)技能目标:经历游戏活动的过程,掌握原地投掷垒球的基本动作,发展投掷能力。体验投掷活动的运动乐趣和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与创新意识。
4、教学重点、难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内容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体会两腿用力的衔接和向前送髋的动作,掌握良好的用力顺序和正确的用力方向。教学难点是:用力均匀程度,动作协调连贯。
1、有利因素小学三年级学生个性天真活泼、好动,而且兴趣广泛,其模仿能力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所以在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我采用以游戏练习为主线,注重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
2、不利因素由于部分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基础,但是学生的心理素质不稳定,容易产生满足而导致厌学的倾向,对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内容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我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活跃单调无味的课堂气氛,同时结合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游戏竞赛法、情境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学习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认识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注重体现教与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而达到掌握技能和锻炼身体的目的。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使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相互交流,讨论探究,再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主创新的意识。
程序本课是根据人体生理机能活动的变化规律,再结合本课的任务和小学生的心理需求,把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贯穿于游戏中,使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我分为:开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一)、开始准备部分。
1、课堂准备活动。
2、准备部分:掷纸飞机。学生动手制作纸飞机,在场地上放飞纸飞机,展示自己制作成果,同时为基本部分中的"掷果子"游戏作铺垫。这一节约为8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为"中"(为学生创造快乐愉悦的活动氛围,提高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这一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是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关键,是"教"与"学"的重点,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与空间,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本课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1、通过语言提示与诱导,让学生把纸飞机想象成为垒球,相互间进行抛接性的练习。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敏捷的视力,激发学生勇于创新,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
2、让学生自主建立友伴,引导,启发学生创想多种抛接方法。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
3、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组进行"击木柱"比赛,在一定时间,以击中数量多的一组为胜,此游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4、"采蘑菇"我们是建设者,为了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课堂上组织同学们扮演"采蘑菇"的角色。现实生活中,由于人们不爱护自己的生活环境而随意乱扔垃圾,把我们美好的家园环境破坏了,于是人们的生活周围也笼罩着一层又一层的环境污染的面纱……为了防止我们的地球环境急剧恶化,我们每个人要踊跃地加入到"采蘑菇"以及捍卫地球的行列中去。树立起同学们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决心。这一环节约为28分钟,运动强度为"强".
(三)结束部分。
1、为了恢复学习的心理和生理负荷,通过熟悉的音乐和轻柔的舞蹈动作进行放松,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本课的学习。
2、小结:总结本课的优点、缺点,以表扬为主。
3、收还器材。这一环节约为4分钟左右、运动强度为"弱".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六
2,教材分析:
(1)上述两项内容,分别选自省编《体育》高一教材中的第五部分"技巧"和第九部分"基本体操",这二项教学内容均具有协调,灵敏,力量等自身特性,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符合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也符合"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2)技巧---鱼跃前滚翻是在初中《体育与保健》课的教学基础上,提高动作质量,为以后学习联合动作作准备,通过学习"鱼跃前滚翻",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接受美的教育.
(3)负重搬运是基本体操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协调性,负重搬运本身具有实用性,可直接为生活,劳动和军事服务.
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本课内容的动作概念和技术结构.
(2)技能目标:学会鱼跃前滚翻和负重搬运动作,发展滚翻和负重搬运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具有开拓创新,勇敢果断,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4,教学重点,难点:
制定好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前提,而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是否得当,是上好课的关键.
a,鱼跃进前滚翻的重点:跃起远撑;难点:屈臂团身的时机.
b,负重搬运的重点:创造,协作,安全;难点:协调,配合.
(1)教学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习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采用"创造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使学生既懂又会,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2)教学方法:
采用"创造尝试法",鱼跃前滚翻采用"自由组合,分组不轮换的教学方法:"听讲解---看示范(教师,学生)---分组练---纠动作".
负重搬运采用"四环递进教学法".其方法:"听清问题---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创造动作---尝试练习---集体练习".
(3)教学手段: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主体,给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多比较,增信心,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地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讲解法,示范法,提问法,对比法,以及分组练习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突破难点.
(4)场地器材
设计一个简洁,合理,美观,实用的场地,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
本课场地设计是:篮球场中画直径为15米左右的圆一个,中间放置大垫子9块,小垫子9块,完成鱼跃前滚翻后,撤掉垫子,在篮球场两边线之间做负重搬运练习,做到一场多用,在负重搬运练习中利用大垫子当"担架"进行练习,做到一物多用.
使用器材:大垫子9块,小垫子9块.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七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小编精心为你整理了小学体育田径说课稿,希望对你有所借鉴作用哟。
(一)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的原则,将增进学生的健康贯穿于教学实施的全过程。从教学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弯道跑》是水平三的教学内容,属于田径教学范畴。本课内容是学生已在初步学习耐久跑的基础上实施教学的,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田径中各类跑的教材作基础。根据对本课教材的认真分析和钻研,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使学生体会直道跑和弯道跑的区别。
技能目标:使80%以上的学生初步掌握弯道跑技术。
情感目标:培养不怕艰苦,拼搏奋进的精神,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提高自我健体的能力。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身体动作的变化。
难点:克服身体向内倾斜,摆臂动作。
三,说教法。
本课用游戏来主导,以游戏来串通本课内容,使教材游戏化,寓游戏于教学,首先采用尝试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能动地去学习,其次采用了游戏法,示范法,对比法,展示法等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目的,充分突出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四,说学法。
根据小学生想象思维较弱,直观模仿能力较强,愿意在教师的带领下参加集体活动的特点。通过对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讨论交流,游戏与比赛等学法的指导,既满足了学生好玩,好动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又使其初步掌握了弯道跑的基本技术。
五,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时期,活泼好动,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新颖的,有一定难度的,多人或集体参与的活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但注意力不太稳定。其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多是模仿或自发形成的,对技术要领还未形成较正确的理解。但本节课的难度不是很大,再加上我在上课的时候通过童声与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在欢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能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
六,说场地与器材。
一块长25米,宽15米的平地,一个双圆圈(大圆r=,小圆r=),40条红领巾,10面小红旗,1个篮球。
七,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我主要通过四个部分来完成教学:
(1)准备活动部分。
按人体的运动规律,人体的运动状态是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课的开始的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是为了让学生的身体状态适应下面课的运动强度,预防运动损伤。在这环节中,主要通过模仿小鸡,青蛙,老鹰,孙悟空这些动物的行走动作来完成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而且又能达到热身的效果,为新课做好铺垫。
(2),探索新知部分。
这一部分我主要通过两个游戏和一个练习来完成教学。第一个游戏—捉尾巴,把男,女生各分成两组,男生跟男生比,女士跟女生比,两列横队前后一对一进行追逐,被追组把红领巾夹在裤腰后面当尾巴,捉到红领巾多的组为胜。,通过这个游戏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复习直道跑。第二个游戏—听数抱团,全班绕着圆圈逆时针跑动,学生听教师的口令进行组合,找不到伴的同学做两个纵跳,通过这个游戏使学生尝试弯道跑。
学生做完两个游戏以后,教师引出问题—两个游戏跑动的时候身体姿势有什么不一样使学生思考,互相交流讨论,最后由教师小结出弯道跑的动作要领,并做示范。从学生尝试到教师启发思考问题再到师生共同解决问题,这一过程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辨析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大胆体会弯道跑的动作。在学生的练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观察,纠正,表扬,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并推荐动作较好的学生展示,最后由师生互评。
(3),巩固提高部分。
由于学生好胜心强,在尝试练习过后,应该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舞台,充分发挥其技巧,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十字接力来巩固与提高弯道跑的技术,使学生了解弯道跑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第二个游戏是圆圈传球,全班学生围成一个圆圈,把球逆时针一个学生接着一个传过去,教师在中间闭上眼睛吹哨子,当哨子响的时候球在哪个学生的手上哪个学生就站出来,站满五人就给大家演唱一首歌。这个游戏主要是营造一个欢乐的氛围,为放松活动起到一个衔接的作用。
(4)恢复身心部分。
学生经过上面的练习,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心肺功能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为了使学生的这种状态降下来,恢复到常态。我安排了易学易懂又轻松的舞蹈内容来使学生身心得到恢复。
最后由教师小结,和学生一起谈谈今天这节课的收获,共同分享收获的喜悦。
谢谢!
(二)一、教材分析:
本课为省编义务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课《两头翘》,主要教材内容为两头翘、仰卧起坐传递球和投掷。
“两头翘”又称“俯卧挺身”,和“仰卧起坐传递球”一样是一个以腰背腹肌活动为主的素质练习,虽然就练习的形式而言是较为枯燥的,而且与生活实际相关不大,然而,它们对发展学生腰腹背肌弹性和力量有一定的实效性。“两头翘”在二、三年级的教材中曾经出现过,但由于当时学生年龄小、力量素质差、控制能力薄弱,因此完成的质量不高。本课把“两头翘”作为主教材,目的在于通过尝试性的辅助练习和比谁翘得高,提高“两头翘”的动作质量,以便有助于以后学习难度更大、动作更为复杂的滚翻、平衡等技术动作。
投掷在田径运动和达标内容中占有不可缺少的位置,也是学生日常生活必须具有的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它对锻炼和发展学生上肢力量、爆发力、协调性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投掷教材在一、二年级时以简单的掷纸飞机、掷降落伞等形式出现,到三年级时学习了原地侧向投掷垒球技术,四年级起逐步学习上步、助跑投掷垒球技术。本课通过“投掷过关”、“投掷目标”等练习,复习巩固原地正面、侧向投掷垒球的技术,使学生初步理解投掷时出手的角度与远度的关系,为今后学习上步及助跑投掷垒球奠定扎实的基础。
本课从教材性质出发,把技术性强的“两头翘”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进行,这样更有助于学生掌握技术;把趣味性较强的投掷练习安排在课的后半部分,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
二、学情分析:
2、四年级学生运动能力、性格爱好都具有很大的差异:女生文静,男生好动,一些带有表演性、模仿性的练习,学生有很大的兴趣;部分女生往往会表现出怕羞的一面,而男生则会无所故忌地发挥自己的想象。
3、我所借班的班风活跃,班级凝聚力、荣誉感强,学生守纪乐学,爱好文体活动,而且大部分学生平衡能力和投掷能力均较强,但也有三分之一左右学生力量素质较差,这样对学习“两头翘”和进行投掷教学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负效应,因此要求教师区别对待、正面积极引导。
鉴于上述分析,针对本课教学内容,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点、难点:
1、认知目标:理解俯卧挺身的动作概念和投掷垒球时的出手角度;
b、通过“投掷过关”等投掷游戏,复习巩固原地正面、侧向投掷垒球技术,提高学生投掷能力:
3、情感目标:a、初步具有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并通过游戏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
b、通过学生的分组自练、自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本课重点:a、俯卧挺身时两腿配合上体协调上举;
b、投掷垒球时的出手时机;
本课难点:a、俯卧挺身时两腿夹紧并充分伸展;
b、投掷垒球时转体和挥臂的连贯性。
四、教学方法运用:
1、教法:根据本课内容枯燥的特点,我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外,还采用了示范法,以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激发学生“我要学习”的情感,以及采用讲解法和练习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2、学法: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问题,然后在相互对比、小组研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道理,最后通过“小组协作”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五、场地与器材准备:
在一块篮球场的中间摆放三排小垫子(共24块、前后间隔为3米、左右间隔为2米)、两只篮圈间拉一根挂有彩色气球的横绳、自制小地垫49块、小黑板8块、录音机1台。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8-9分钟):
1、常规教学(1-2分钟):
1)学生跑进上课场地,师生问好;
2)队列练习:配以《运动员进行曲》的原地踏步练习。
2、模仿练习(2-3分钟)。
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示范“摇橹”动作;
2)学生跟教师做原地和行进间“摇橹”模仿练习;
3)学生跟随教师模仿渔船出海动作;
组织队形:四列横队--一路纵队,绕垫子行进。
3、自编游戏:“大鲨鱼”(4-5分钟):
方法:教师扮演“大鲨鱼”,学生们演各种“小鱼”,在音乐的伴奏下,“小鱼”们在“大海”上游动。音乐停,教师喊:“大鲨鱼来了”,“小鱼”们迅速两两一组逃到“礁石”(垫子)上,“大鲨鱼”迅速去追赶“小鱼”,“小鱼”在逃进“礁石”或没有组成小组前被抓住的,与“大鲨鱼”互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始。
教学步骤:
1)教师提示,并模仿各种鱼类游动的动作;
2)学生发挥想象,进行各种鱼类游动的模仿练习;
3)教师先扮演“大鲨鱼”,共同参与游戏;
组织队形(同上)。
通过上述几种练习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创设情境,通过“愉快--紧张--喜悦”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并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为主教材内容的出现,作好了充分的准备。
方法:俯卧垫子上,两臂前举,头、肩用力上抬,背部用力后弓,同时两腿用力(并腿)后举。
教学步骤:
1)教师正确的示范,并结合“造船”创设情境;
2)学生尝试性练习;
4)学生在同伴帮助下(同时托两臂和两腿)完成动作(即“造船身”);
5)学生独立完成;
6)优生表演,相互对比,集体研究,小组自评;
7)分组比赛:a、看谁“造船”造得高;b、在规定时间内看谁造得多。
组织队形:二人一组一块小垫子。
教学遵循了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分解到组合的教学原则,使一个枯燥乏味的技术动作教学变得较为生动活泼,使学生在尝试、相互比较、研讨的过程中掌握技术要领。
2、仰卧起坐传递轻物(3-4分钟)。
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示范;
2)学生在教师统一的口令下练习;
3)每组连续做十次,看哪一组先完成。组织队形:四人两块垫子(合并)同时练习。
3、投掷(8-9分钟):
教学步骤:
1)教师讲解示范正面和侧向投掷垒球技术;
2)学生在教师统一口令下练习正面和侧向投掷垒球;并比较两个动作的投掷远度;
3)带着问题,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距离进行投掷过关的游戏;
4)理解道理后,面对气球进行投准比赛;并结合生活实践,进行创造性练习;
5)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6)教学情况反馈。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八
1、教学内容:简化24式太极拳基本手型、步型及1——3式;太极推手(定型单臂)。
2、教材分析
太极拳是运用中国古代的阴阳、太极学说的哲学理论来解释拳理的一门学问,它要求人们客观、辩证、一分为二地对待事物、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它是以万事、万物的本身皆有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哲理为基础的一种思想认识。我们把这种对待事物的思想认识称为太极思想。太极拳是太极思想与人体运动相结合的具体表现。它是一个科学的人体辩证运动过程,在这个运动过程中势势处处、时时刻刻都包涵、体现着人体内的阴阳变换、虚实相间和刚柔相济。太极拳的教学要注重学生整体身法和气势,要求轻松柔和、连贯均匀、圆活自然;举手投足立身中正、松静自然、虚实清楚、上下贯穿、八面支撑。它对身法的要求极严、极细、极微、极妙,无一不符合人体的科学要求和规范,它不仅仅是身体的简单运动,更重要的是内在的精神冶炼、身心合一。它的外形功架势势符合力学的科学原理,它的内涵机理处处渗透着人体机能的运动规律,它势势均与拳理接骨斗榫、毫厘不差。练功走架的感觉如咖啡提神又如美酒陶醉,只要坚持按要求锻炼就可形成太极身法,众多研究表明,经常打太极的人在身体健康状态方面要明显强于他人,长期锻炼必能达到固本培元、增强体质、防身御敌、技艺超群和祛病延年的健身效果。
(二)学情分析
学生渴望有所成就,却不愿意刻苦用功,期望有所作为却又疏于基本功训练;在道德修养方面大多数认为应该修身养性完善人格,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乏内省精神,在人际交往方面或我行我素或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缺乏乐于奉献的精神,社会责任感淡薄;在运动技能掌握方面他们求知欲强,渴望对运动有深层次的了解,具备了独立思考、对知识的判断、融合等能力,注重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及个人素质的培养。但对太极拳接触甚少。当前,我们强调人文底蕴培育与职业应用能力培养的融合,太极拳所蕴含的和谐思想对陶冶人的外在仪表及内在修养颇有裨益。因此将太极拳教学作为一项必学内容,将太极理念深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武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二、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健身作用等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引导学生对此产生兴趣。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本步型、手型,先做到形似,学习1—3式。
3、情感目标:学会合作、学会评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对祖国的热爱,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运用太极拳的方法和理念进行自我调整身心,主动缓解压力、达到减轻身心疲劳的目的。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重心的移动,上下肢动作协调。
难点:白鹤亮翅
四、教法
1、认真备课,教法多样化,精讲多练,重点放在学生动作规范的培养和提高上。
2、将太极拳理论知识与技术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其理论知识。
3、镜面示范、背面示范相结合,口令指挥,分组互助练习、巡查纠正。
4、利用教学光盘教学,学生进行评价。
五、学法
1、学生模仿练习
2、学生分组练习
3、学生分组自评自练
4、集体练习
六、教学策略设计
本次课以热身—实践与评价—身心调节三段式课型模式。在教学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练习、自主探究、创新学习的品质,让学生学会团结合作、学会自我评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课的开始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感受中华武术的源远流长及太极拳的博大精深,激发对太极拳学习的热爱,建立直观印象。其次从练习手法、步型、步法入手,建立规范意识。再者就是分部学习1——3式。由于本次课是太极教学第一节课,是属于打基础、入门阶段,因此教学重点在手腿动作的协调上,动作规范上下功夫,每一动势都要身体中正。要求势势,把眼睛和心思要用在身体动作的变化上,尽可能做到顺随忘我。这对初学者来讲不可能一下子掌握,所以必须要慢,只有慢才能有时间静下心来体认,用心体会出和掌握住拳架所要求的身法。第二个教材主要是通过推手练习太极拳的借力打力的用力方法,在两人一组的练习过程中,即可调整心理又可活跃学习气氛,同时学习和体验到相关技术要领。
教学主体流程由教师完整示范开始-领做-重点内容讲解与示范-领做-口令下学习练习-共性错误分析讲解-分组练习(教师流动指导)-评价-集体练习-推手讲解与示范-分组练习-结束放松部分。
太极拳的演练动作慢,基础动作又枯燥又重复,会让学生指不起兴趣,因此要在教法和学法上下功夫,调动学习热情。背面示范和镜面示范相结合,利用肢体语言建立动作表象;一招一式功放含义的讲解使学生对动作有深刻的了解;小团体开放式的分组练习,形成探究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主练习、自由交流,互帮互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评、互评,老师参与其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培养互助合作的精神。在动作口诀上要按如下进行,顶、提、开、移、落,收抱成自然。手随开步走,脚到手也到,欲进先要退,腰带手臂力。抱球左右移,前后手臂弧,亮翅上下分,足尖虚点地,身正气势壮。
七、教学用品:录音机一台、电视与光盘机各一台。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九
一、上课的内容:
高中二年级篮球中的反弹传接球、跑中的耐久跑。本课确定,为主教材,耐久跑为辅教材。
二、教材分析:
篮球反弹传接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传接技术,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传、接球时影响个体间联系的整体配合的重要纽带,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选择运球、传接球的能力及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重点是手控制球的能力,时间、空间的判断能力。难点是传接球的准确性、成功率。
耐久跑共4个课次,本课为第3课次,重点是耐久跑的呼吸,通过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为第4课次的起草野跑作好准备。
三、学情分析:
通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耐久跑为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却存在畏惧,在跑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与跑的节奏不相一致的状态,从而影响耐久跑的成绩。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篮球反弹传接球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反弹传接球中反弹点的位置;70%以上学生能结合运球、移动、跑动和反弹传接球等各种技术进行综合练习;()90%以上的学生掌握正确的耐久跑呼吸方法。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
五、教法设想:
1、反弹传接球采用尝试、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在尝试中、在与双手胸前传接球比较的过程中得出反弹传接球的要点,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自创方法,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耐久跑采用图形跑的方法,使内容丰富,增加趣味性。
3、采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
4、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六、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尝试---比较---讨论----创造----练习----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和保健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和保健能力。
七、教学流程:
八、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28--31%,练习强度中等偏上,耐久跑时强度达最高峰。
九、课堂情感氛围:
1、激发兴趣;2、积极思维;3、协作互助;4、守纪、紧张、奋进、活泼。
十、场地器材设计:(略)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十
一。说教材内容:篮球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
二。说教材分析:
此内容用一课讲授,占本学期36课时的2.8%,是考核项目。篮球教材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是小学、初中篮球教材的延续加深,更是高中、大学篮球教学内容的基础,甚至是学生终身从事篮球运动的基础。高中篮球教材不仅仅是对初中教材的重复,而是较好地处理从掌握技术到运用技术的过渡,落脚点是实践中的运用能力。本课重点是身体腾空时平衡的控制和投篮的出手动作。难点是较快速度运球投篮时的命中率。
三。说教学目标
学生积极探究动作方法,通过比较掌握正确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动作。绝大部分学生能较好完成快速运球跑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通过思维,提高投篮命中率。对动作理解、掌握上,学生能深刻思考,彻实探寻动作方法,求知欲、成功感得到满足。
四。说分析学生
我校采用男、女分班上课,每班男生数在40人左右。本课授课对象为高一男生,男同学普遍喜爱篮球运动,大多数都有一定的篮球技术基础,甚至部分同学技术很娴熟。他们对篮球学习兴趣浓厚,有强烈的掌握更高、更难技战术的欲望,从而提高个人的技、战术能力。想信他们会配合教师积极思索。小骨干能以身作则,组织协调本组队员。
五。说教学方法
围绕本教材的重、难点,结合我校的教学新模式"导学·讨论·点拔·训练",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从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尽可能适应学生个体差异角度出发。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激励式、评价式、念动训练法、目标导学等方法,真正发挥学生是课堂主体,教师是课堂引导者作用,提高教学效率,优化课堂结构。
六。说教学过程
课的开始部分用时1分钟,教师用肢体语言和语言表达集中学生注意力,快速身心俱佳投入课堂学习,明确本课内容,领悟教学目标。
准备部分用时9分钟,采用"四自"——"自编、自导、自练、自评"方式启发教学。根据本课教材分解"行进间—运球—接球—单手肩上投篮",结合以前学过的篮球技术。启发学生做相关的准备活动,这样就有可能分成四组分别做不同的游戏比赛。每组10人每人一球,利用两块篮球场。如:一组行进间传球接球比赛;二组运球比赛;三组圆形站立传接球抢断游戏;四组单手肩上投篮命中率比赛。教师每组必到参加游戏,并及时点拔,强调动作要领,如在一组示范,口号"一、二、三"和"接、迈、传"动作相结合;在二组引导怎样运球跑得快,点明手按压球的后上方;在三组引导学生传、接球手腕动作;在四组组织讨论提高命中率的捷径。这样既复习了以前教学内容,又为本课主教材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在基本部分用时31分钟,教师"导学"引导学生在刚才分组游戏基础上,把这几个动作整合在一起,综合成本课教学内容"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教师不急于示范讲解,而安排各组由小骨干带队分组讨论、探究、摸索动作方法。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动作,甚至有错误动作,同学之间为正误可能出现争议。经过一轮争辩,教师召集学生,观看慢动作过程完整播放,教师打开影像设备,在大屏幕上演示慢镜头动作,通过观察使学生建立正确视觉表象。和自己的动作相对照,动作正确的学生会为自己的成功而欢呼,动作有误的同学会恍然大悟。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闭眼念动默练动作,在思想上完成动作过程,发展思维表象,引起神经肌肉系统的相应变化,加深动作记忆,教师接着示范讲解动作方法要领。(以右手投篮为例)跨右脚同时双手拿球为"1、接",迈左脚蹬地起跳为"2、跳";当身体接近最高点时,右手肩上投篮为"3、投"让学生结合自己摸索动作联系正确动作方法,建立正确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表象。组织学生分组练习与篮板成45°角,距篮5-6米,运一次球跨步碰板投篮。激励学生把正确视觉表象和自己的动作相结合,指导自己的技术动作,使动作更完善精确,教师召集学生对此略作评价,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多进行相互评价。组织慢速运球跑接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时,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实际,建立空间感、距离感,准确把握起跨拿球的最佳距离及空间最佳投篮距离,教师巡视,对优生给予鼓励,激励学生对本组队员进行赞叹如"好","漂亮","ok","高"等,对动作技能形成较慢的学生,给予点拔,可让其和教师一起"跟我学",如影相随,完成动作,强化动作记忆。激励学生动作中要思维,把思维与动作直接结合,提高动作质量,要求每位学生设立自己的投篮目标,每次投篮既要动作优美正确,又要有较高的命中率。启发学生思维,找出提高命中率的捷径,找准角度,反复投篮。通过命中率反馈动作掌握情况建构正确动作:篮下45°角擦板投篮最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成功欲。
结束部分,播放3分钟强烈的"蹦、蹦、蹦"乐曲,让学生任意发挥,充分放松,再加1分钟自我暗示,促进肌肉放松,调节植物性神径机能消除心理紧张、消除疲劳。
七。说课的安排
在整体结构上,由于场地足,器材多,课的练习密度相对较大可达35%~40%,练习强度稍大,但学生可以自我调控、量力而行。准备部分因有比赛学生脉博和心率快速增高,但运动负荷并不太大。在基本部分快速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练习初期脉博可达最高峰,稍后下降将趋于平稳。
八。说教学效果
因采用"导学·讨论·点拔·训练"模式,学生是课堂主体,情感体验深刻,在技术上,人人有所获得,通过命中率学生可获得定量的达标目的,我相信学生学有所长,才有所用,定会取得满意的效果。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十一
评析:
此课非常成功地展示李老师的教学能力。
4、教学目标、内容设计得都比较合理,在课堂组织和课的结构、队伍的调动,练习时间的掌握也非常合理,最重要的是李老师对一堂课的掌控能力(基本功--表扬和评价、应变能力、重难点的把握能力)有独特之处。此为亮点之四。
建议:在游戏环节中,注意加强学生对游戏过程与场地器材的设置问题的交流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让他们参与我们课堂游戏的创设。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十二
2,教材分析:。
(1)上述两项内容,分别选自省编《体育》高一教材中的第五部分“技巧”和第九部分“基本体操”,这二项教学内容均具有协调,灵敏,力量等自身特性,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符合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也符合“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2)技巧---鱼跃前滚翻是在初中《体育与保健》课的教学基础上,提高动作质量,为以后学习联合动作作准备,通过学习“鱼跃前滚翻”,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接受美的教育.
(3)负重搬运是基本体操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协调性,负重搬运本身具有实用性,可直接为生活,劳动和军事服务.
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本课内容的动作概念和技术结构.
(2)技能目标:学会鱼跃前滚翻和负重搬运动作,发展滚翻和负重搬运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具有开拓创新,勇敢果断,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4,教学重点,难点:。
制定好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前提,而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是否得当,是上好课的关键.
a,鱼跃进前滚翻的重点:跃起远撑;难点:屈臂团身的时机.
b,负重搬运的重点:创造,协作,安全;难点:协调,配合.
二,说教学方法。
(1)教学观念:“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习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采用“创造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使学生既懂又会,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2)教学方法:。
采用“创造尝试法”,鱼跃前滚翻采用“自由组合,分组不轮换的教学方法:”听讲解---看示范(教师,学生)---分组练---纠动作“.
负重搬运采用”四环递进教学法“.其方法:”听清问题---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创造动作---尝试练习---集体练习“.
(3)教学手段:。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主体,给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多比较,增信心,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地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讲解法,示范法,提问法,对比法,以及分组练习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突破难点.
(4)场地器材。
设计一个简洁,合理,美观,实用的场地,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
本课场地设计是:篮球场中画直径为15米左右的圆一个,中间放置大垫子9块,小垫子9块,完成鱼跃前滚翻后,撤掉垫子,在篮球场两边线之间做负重搬运练习,做到一场多用,在负重搬运练习中利用大垫子当”担架"进行练习,做到一物多用.
使用器材:大垫子9块,小垫子9块.
文档为doc格式。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十三
本课以“注重实践、学以致用”为指导思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主导作用,同时也和学生们一起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针对学生中的篮球基础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要求,确保每位学生能够在自身的基础上有所提高,让学生学会观察、模仿、思考、实践的学习方法,形成学生间互帮互助、团队合作的学习氛围,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中所学的的技术动作,能够很快的运用到课外实践活动中去。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男生,由于高一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原有的篮球基础差距较悬殊,教学内容又侧重于进攻配合,所以给本课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根据这一特点,主要采用分层教学,进行个体的区别对待,争取把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本课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的精神,多在实践中找到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掌握知识技能,预计使85%的学生学会交叉步突破的动作技术,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等素质,提高篮球综合技术水平。
课的开始部分,以节奏鲜明的音乐,进行搏击操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音伴下,迅速的使身体各关节活动开,并把精神面貌调整到最佳状态。根据高一学生的篮球基本技术的掌握情况,第一部分进行了行进间投篮,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学练。教师在巡视中,根据学生练习实际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在游戏过程中,也同样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的渗透,通过比赛对抗形式,既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又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的学练更有积极性、主动性。在交叉步突破的教学中,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模仿;并经过认真地练习、自评,深入理解动作要领,再进行多实践、多比较、多练习等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较好的达成学习目标。最后,在轻松优美的音乐下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充分放松来结束本次课的教学。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十四
本课以贯彻“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学生为本,体现合理的教与学的相互关系。一方面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一方面保障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运动能力得到适度的锻炼和提高,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
二、总体目标、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
三、教材分析:
健美操动作组合,根据已学过的“中学生活力操水晶级”前三节加以复习,学生已掌握其动作的基本步伐和简单的手臂动作,对健美操的有关基础知识已有了初步的掌握,学习第四节新内容,只要将基本步伐重新组合,稍作方向的变化,就可完成新的动作组合练习。
排球的脚步移动,是完成其他各种动作的基础。本次课采用教师的手势信号,学生积极的练习步伐及组合,既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提高身体素质,又能将移动步法应用到排球实战中去,提高学生排球垫球的基本功。
四、教学目标:
1参与目标: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与爱好,发展体能,
获得运动技能,养成良好锻炼的习惯和终生体育的意识。
2技能目标:通过教学使85%的以上的学生能较好的完成健美操的组合练习,20%的学生动作规范,具有一定的表现力;85%以上的学生学会排球的几种基本移动步法,30-40%的学生能够将移动步法运用到实践中去。
4心理健康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情绪,提高她们的自信心,培养自控、积极进取的良好心理素质。
5社会适应目标:通过运动运动实践,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学习,建立同学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
五、学情分析:
本次课授课对象为高一(5)(6)班女生,共47位学生,她们思路敏捷,活泼好动,接受新事物快,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但由于是高一新生,外表上害羞,自我表现欲望不强。通过前段时间的教学,部分的学生的自信心有所提高,学习新动作敢主动要求表演、做示范,对新动作的掌握较快。
六、教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
1.重点:
健美操:动作的熟练性与节奏感。
排球的移动:将移动步法积极运用到实践中去。
2.难点:
健美操:动作的衔接要连贯,协调有力。排球:移动选位与上下肢的协调。
七、教法与学法:
依据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在教学中,教师将采用提出目标、要求,学生先观摩后模仿,分组练习,教师指导、师生同练、师生评价等教学方法,努力促使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八、课的教学流程(见第三页)。
九、课的具体教案(见第四页)。
十、预计负荷:平均心率:105次/分左右练习密度:40%左右。
十二、课的小结。
通过本次课与前几次健美操课的学习,学生在对健美操配合音乐练习上,节奏感有了明显的提高,身体协调性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接受健美操新动作速度有所加快。课中,复习排球垫球采用三种练习方式,学生配合积极、主动,取得不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十五
2、教材分析:
(1)上述两项内容,分别选自省编《体育》高一教材中的第五部分“技巧”和第九部分“基本体操”,这二项教学内容均具有协调、灵敏、力量等自身特性,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符合高一学生的身心特点,也符合“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2)技巧---鱼跃前滚翻是在初中《体育与保健》课的教学基础上,提高动作质量,为以后学习联合动作作准备,通过学习“鱼跃前滚翻”,能有效地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接受美的教育。
(3)负重搬运是基本体操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身体素质和协调性,负重搬运本身具有实用性,可直接为生活、劳动和军事服务。
3、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本课内容的动作概念和技术结构。
(2)技能目标:学会鱼跃前滚翻和负重搬运动作,发展滚翻和负重搬运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具有开拓创新、勇敢果断、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优良品质。
4、教学重点、难点:
制定好教学目标是上好课的前提,而教学重点、难点确定是否得当,是上好课的关键。
a、鱼跃进前滚翻的重点:跃起远撑;难点:屈臂团身的时机。
b、负重搬运的重点:创造、协作、安全;难点:协调、配合。
(1)教学观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习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本课以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采用“创造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学,使学生既懂又会,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为终身体育服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不怕困难,不怕挫折和失败,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2)教学方法:
采用“创造尝试法”,鱼跃前滚翻采用“自由组合,分组不轮换的教学方法:“听讲解---看示范(教师、学生)---分组练---纠动作”。
负重搬运采用“四环递进教学法”。其方法:“听清问题---独立思考---分组讨论---创造动作---尝试练习---集体练习”。
(3)教学手段: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基本活动能力为主体,给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启发、多引导、多比较、增信心,使学生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地学习。
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讲解法、示范法、提问法、对比法,以及分组练习等方法,使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突破难点。
(4)场地器材。
设计一个简洁、合理、美观、实用的场地,是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保证。
本课场地设计是:篮球场中画直径为15米左右的圆一个,中间放置大垫子9块,小垫子9块,完成鱼跃前滚翻后,撤掉垫子,在篮球场两边线之间做负重搬运练习,做到一场多用,在负重搬运练习中利用大垫子当“担架”进行练习,做到一物多用。
使用器材:大垫子9块,小垫子9块。
1、课堂常规(1’)。
2、“听数抱团”游戏(4’)。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点,一开始就采用慢跑中做“听数抱团”游戏,教师喊“数”是3、5,two,four,2*3等形式出现,这游戏使学生在心理、生理上进入兴奋状态,既活动了身体,又提高了学生的反应能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身心愉快的教学环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徒手操(5’):采用教师提出动作名称,学生创造动作(教师指导),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思维能力,采用边示范、边练习、边纠正错误,适当变换口令节奏。
4、鱼跃前滚翻(15’)。
采用的组织形式是“自由组合,分组不轮换”的教学法,从易到难,要求从低到高,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完成鱼跃前滚翻的动作。具体教学步骤:
(1)前滚翻;(2)远撑前滚翻;(3)保护帮助下做鱼跃前滚翻;(4)跃过一定障碍物做鱼跃前滚翻;(5)独立完成动作。学生练习时,教师巡回指导,结合学生示范,表扬鼓励,并纠正错误。
鱼跃进前滚翻结束后,撤掉垫子,采用教师设问,每组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将垫子搬到指定地点,做到承上启下的效果。
5、负重搬运(15’):练习形式为有多人一组利用垫子抬人,三人一组抬人,两人一组背人。采用“自由搭配分组”的形式进行练习,并采用“四环递进教学法”,即: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练习----教师反馈辅导、学生练习----教师讲评小结。
6、放松操(2’)。教师提议,学生创造动作进行放松,使学生在心理、生理上得到充分放松,轻松、愉快地结束本课。
7、总结、收回器材,下课(3’)。
总之,在课的构思和设计上体现了“寓教于创、寓教于乐”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作一点尝试。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十六
《接传球跳起投篮》是篮球运动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进攻技术,编排在高一年级体育与健康课本学期篮球教学单元的第12次课,是新授课。
学生在低年级掌握了传接球和原地跳起投篮等基本技术,但学生对进攻的基本组合技术的运用上却缺少认识。本课通过练习接传球跳起投篮让学生尝试在有配合的情况下完成有效的进攻技术组合,使学生形成将基本技术结合运用的意识和能力。所以说本课的内容在整个篮球教学单元里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学生在掌握篮球单个技术动作后向复杂多变的组合性动作过渡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2、根据水平目标确定教材。
接传球跳起投篮》结合了水平四学习过的传接球技术和原地跳起投篮的技术。学习篮球组合技术动作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有一定的要求,同时也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所以选择接传球跳起投篮这样的教学内容,既符合高一学生的身体发育水平又能更好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3、教材处理的指导思想和依据。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材的处理首先考虑到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
学生身心发展特征根据高一年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参与性强,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较高的特点,在课堂中强调以学生的练习为主,安排学生有兴趣的小竞赛。给学生学习留有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提倡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改变旧的教学模式篮球教学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接受的单一教学模式,改变过于注重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应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让学生采用适合自已的方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4、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接传球与起跳投篮技术动作的连接。
确定原因:学生在接传球后跳起投篮的动作容易产生脱节,这是由于学生的接球和起跳之间缺少一个调整的动作。
解决方法:学生在接球后要做一个小跳步,使接球后整个身体状态处在基本的持球动作,然后完成跳起投篮。在起跳前要让学生明确“三威胁”持球基本动作的要义。
(2)教学难点:接传球跳起投篮动作的连贯性和稳定性,提高命中率。
确定原因:学生在接球与跳起投篮时重心的控制不好,以及起跳后出手时机的掌握不恰当,会影响动作的完成效果。
解决方法:练习的时候提醒学生接球后主动降低身体重心,起跳时身体要垂直,出手时动作要顺畅柔和,讲究出手的力度和角度。通过教师的讲解示范,同学间的相互观察,和学生主动去研究技术动作挂图,结合教师的讲评提示。学生会在练习中寻找到难点的解决方法从而顺利地完成技术动作。
5、场地器材。
篮球28个,录音机一台,篮球场两个,技术动作挂图一份。
1、认知目标:
(1)了解接传球跳起投篮的动作概念;
(2)掌握接传球跳起投篮的技术动作。
2、技能目标:
(1)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弹跳力等身体素质;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将基本单个技术动作进行组合运用的能力;
(3)通过让学生观看技术挂图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采取分组练习和进行分组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兴趣培养和成功体验发展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1、学生生理和心理情况。
本校高一年级的学生身体素质较好,能自觉遵守课堂纪律。对于篮球技术动作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在篮球技术动作的学习中有较高的领悟能力,对于新的技术动作有积极的学习兴趣。
2、学生的基础。
学生在水平四的篮球课中已经学习过了一些基本的篮球技术动作。通过前几次课的情况来看,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篮球运动的基本素质。对于传接球以及原地跳起肩上投篮的动作完成情况来看完全可以过渡到新的组合性的技术学习。
3、存在的差异性。
学生当中存在运动能力的差异,一部份学生是校篮球队或村篮球队的成员,有一定的篮球底子,对于完成基本篮球动作可以作为教师的示范助手,另一部分较少进行篮球运动的学生在短时间内对于掌握一些基本动作有点吃力。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对技术动作的练习,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努力达成教学目标。
1、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讲解示范法、语言提示法、巡回指导法、启发法、区别对待法、挂图辅助教学法等。一般是按照讲解示范——尝试练习——拓展延伸的方法进行的。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新授课,所以老师先通过讲解示范让学生建立初步的动作概念;然后学生尝试练习,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练习的`情况,用语言提示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激励和明确动作要领;通过在练习场边摆放技术动作挂图的方式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解决错误动作的方法,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对于掌握动作较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比如练习时先做摆脱防守的动作再做接传球跳起投篮,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要降低练习的难度,比如放慢动作的速率,减低动作的幅度。
通过让学生比赛投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检验学习的成果;把接传球跳起投篮延伸到篮球攻防的练习中明确了这一技术动作的实战意义,巩固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2、学习方法。
本课采用的学习方法有,直观法、模仿法、比较法、讨论法、总结归纳法、游戏竞赛法。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老师的示范和讲解明确动作要领和方法;通过尝试练习体会动作;通过观察其他同学练习动作进行比较寻找出做好正确动作的方法;学生自主地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通过观看技术动作挂图的方式总结归纳出适合自已完成动作的经验;通过游戏的形式展现出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学习成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结构。
内容安排。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组织和活动要求。
设计思路。
引起兴趣阶段。
教学常规。
准备活动。
1、体育委员整理队伍,检查人数。
2、伴随音乐做徒手操练习。
3、游戏(传球追击):指定五名学生作为追击手,其余的学生要逃避追拍,五名追拍者以传球为追拍的唯一方法,当持球者拍到逃避者的身体后逃避者变为追拍者,持球者只能在接球时前跳一步不能持球追拍,只能靠传球向逃避者追击。
1、师生问好。
2、讲解本课内容。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4、带领学生做徒手操。
5、讲解游戏。
组织:四列横队。
1、学生认真听讲,明确本课的内容和要求。
2、尽快进入课堂状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1、课的开始选用气氛较热烈活泼的音乐,让学生尽快进入较兴奋的状态。
2、用游戏的方法可以使学生提高兴趣,为热身和过度到主教材的学习作好铺垫。
实践探索阶段。
1、复习双手胸前传接球。
2、复习原地跳起投篮。
3、学习接传球跳起投篮。
4、分组进行投球比赛。
5、结合攻防练习移动中接传球跳起投篮。
1、观察老师示范,认真听老师讲解。
2、分组复习双手胸前传接球。
3、分组复习原地跳起投篮。
4、练习接传球跳起投篮。
5、分组进行投篮比赛。
6、结合攻防练习移动中接传球跳起投篮。
1、讲解和示范接传球跳起投篮动作的要领和方法。
2、巡回指导学生练习。
3、参与学生的练习。
4、让学生展示学习成果。
2、教师要鼓励学生相互进行指导和评价,让学生主动去观看挂图。
3、教师要关注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帮助和鼓励,对基础好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
1、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淡化竞技体育的教学方式。
2、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学习培养。
3、重视技能形成的规律,培养有特点的学生。
心理放松阶段。
1、集体放松练习。
2、点评。
3、布置课后作业。
4、回收器材。
1、在音乐伴奏下进行放松练习。
2、听教师点评本课,并进行认真的思考。
3、听老师布置课外作业。
4、回收器材。
1、带领学生一起做放松练习。
2、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
3、要求学生在课外练习课堂上所学的技术动作。
1、配合音乐,教师要通过语言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
1、课的结束部份选用舒缓柔和的音乐。
2、讲评简单扼要突出重点。
课后小结。
1、教师评价。
教师通过口头评价的方法激励学生,调节学生练习的气氛,鼓励学生尽情地展现自已的能力。
2、学生评价。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技术动作水平,主自探究完成技术动作的方法,通过合作的途径解决一些学习上的难题。
1、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
本校有标准的篮球场地五个外加三个半场,上篮球课的场地比较充裕;篮球运动是本校的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对篮球教学的投入是相对充分,场地器材能满足教学的要求。
2、人力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部份。
高一年级的学生有校篮球队的成员,在课堂上可以作为体育骨干充当教师的帮手,对教师的示范和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迅速掌握和提高技术动作发挥一定的作用。
3、灵活运用各种教学辅助器具。
课堂上可以运用的教具有录音机和技术挂图,这对调节课堂气氛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有很好的辅助功能。另外本校体育组长期订阅篮球杂志,杂志当中有精美的球星海报,采用在练习场四周张贴悬挂篮球明星海报的方式可以刺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十七
一、课的内容:。
省编教材高中二年级篮球中的反弹传接球,跑中的耐久跑。本课确定,反弹传接球为主教材,耐久跑为辅教材。
二、教材分析:。
篮球反弹传接球技术是篮球运动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传接技术,目的是让学生明确传,接球时影响个体间联系的整体配合的重要纽带,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选择运球,传接球的能力及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重点是手控制球的能力,时间,空间的判断能力。难点是传接球的准确性,成功率。
耐久跑共4个课次,本课为第3课次,重点是耐久跑的呼吸,通过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为第4课次的起草野跑作好准备。
三、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40名男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篮球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有一定基础,但对单个技术的学习并不满足,而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通过多年的学习,学生已认识到耐久跑为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枯燥乏味,周期性强的耐久跑却存在畏惧,在跑过程中极易出现呼吸与跑的节奏不相一致的状态,从而影响耐久跑的成绩。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与了解篮球反弹传接球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篮球运动中的作用,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本次课的学习,使80%以上的学生能掌握反弹传接球中反弹点的位置;70%以上学生能结合运球,移动,跑动和反弹传接球等各种技术进行综合练习;90%以上的学生掌握正确的耐久跑呼吸方法。提高动作配合,技术应用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和自我评价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团结协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识,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质。
五、教法设想:。
1、反弹传接球采用尝试,比较教学法,使学生在尝试中,在与双手胸前传接球比较的过程中得出反弹传接球的要点,再结合以往所学技术,自创方法,进行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逐步提高。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耐久跑采用图形跑的方法,使内容丰富,增加趣味性。
3、采用练习法,使学生在多次练习中掌握技术;用演示法,使学生的创造成果得到表现和肯定。
4、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法。
六、学法指导:。
本课采用"尝试---比较---讨论----创造----练习----评价---巩固"的学练流程,同时渗透德育和保健内容,让学生充分领会主动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方法。在体验,想象,演示,分析比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确的动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术技能和保健能力。
七、教学流程:(略)。
八、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整堂课练习密度约为:28--31%,练习强度中等偏上,耐久跑时强度达最高峰。
九、课堂情感氛围:。
1,激发兴趣;2,积极思维;3,协作互助;4,守纪,紧张,奋进,活泼。
十、场地器材设计(略)。
高中体育说课稿指导思想(汇总18篇)篇十八
快速跑这样中学田径教学的主要教材,这样我们各类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规定的锻炼、测验项目。通过快速跑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各种快速反应能力、机体无氧代谢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青少年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精神。教材对于促进学生生理、心理健康起着积极作用。而摆臂动作这样整个短跑技术动作中比较容易被忽视但又很重要的环节,所以在教学中强调正确的摆臂技术,让摆臂来影响两腿的动作,然后可以改进许多学生抬不起腿的错误动作;快速跑的一些专门练习这样在多年的教学和训练中总结出来的,通过这些专门训练可以有效的提高短跑的技术。本课从竞技教材内涵出发,在前一课时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观看了国际优秀百米运动员的录像及雅典奥运会刘翔打破110米栏奥运会记录并夺得冠军的录像,将学生的思绪又重新带回到当时那激动人心的雅典赛场。在此基础上,本课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形式多样的让距离跑及充满激情的障碍接力,激发学生对快速跑的兴趣,提高跑的能力。
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他们学习的经验这样一种课程资源,高一年级学生已经通过三年的初中学习,在练习方法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自练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学练中已经具有探究、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合作、自控能力。而在生理上,然后学生的运动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的功能日趋完善,与初中相比,骨骼变粗,肌肉增强,心脏容积,肺活量,最大吸氧量的绝对值都有所增大。
1、认知目标:知道摆臂技术在快速跑中的作用及一些短跑的专门技术练习;
学生掌握正确的高抬腿跑、后蹬跑技术动作;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探索研究、团结协作、主动参与、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自己的技术特点,有效的利用各种跑的专门技术练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快速跑姿势
e) 整堂课采用收、放、松、紧相结合的组织方式。
本课的学习方法主要采用自学法、自练法、并辅与讨论法。自学法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自练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讨论法可以通过各种探讨交流见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集思广益、相互启发、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并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本节课在教学组织形式上给予了学生自由练习的时间、空间及多种练习形式。在分组上,实行动态分组,有友伴型、帮教型、讨论型、探索型、合作型分组;在活动范围上,划定三个区域:高抬腿跑区、后蹬跑区、技术探索讨论区,学生可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与发展情况选择练习组别与练习区域。通过这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项信息交流,达到教师与学生共识、共享、共进的效果。
(一) 课的导人阶段 (2分钟)
介绍本课教学内容,结合上节课所观看的百米录像及刘翔夺冠的比赛录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及学习兴趣,产生我要学的想法。
(二) 激发求知欲阶段(热身部分) (6分钟)
引导学生进入游戏自选超市,选择感兴趣的游戏,从教师处领取游戏规则,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学习、组织、参与游戏。在激发学生兴趣及热身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自学与组织能力。
(三) 运动参与体验阶段(基本部分) (27分钟)
1、 摆臂练习 (4分钟)
学生间相互观察,互相帮助指正,了解摆臂在快速跑的作用和意义,形成正确的跑步姿势;
2、 跑的专门训练(高抬腿跑、后蹬跑); (8分钟)
了解高抬腿跑有利于改进大腿前摆不够的错误动作,后蹬跑有利于改正后蹬不充分、坐着跑的错误。在运动场上设置高抬腿跑区、后蹬跑区、技术探索讨论区,学生根据老师、同学的反馈及自己了解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区域。体育教师在探讨研究区随时和学生探讨其他练习方法并解释合理性。三个区域同时进行。
3、让距离跑 (7分钟)
根据学生本身的特点与情况,设置男生让女生,素质条件好学生让素质条件差学生,避免男生与男生之间、女生与女生之间、男女生之间的太大差距的出现,让部分素质较差,自信不足的学生也同样能够有学习的兴趣,体验成功的感觉。
4、游戏:障碍接力(8分钟)
通过学生各小组在跳绳、垫上前滚翻、钻栏架、过独木桥、蹲着跑等障碍中自行选择编排顺序,即提高了比赛的趣味性及竞争的激烈程度,同时又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的能力。
(四) 恢复身心(放松沟通部分)(5分钟)
伴随着舒缓、优美的音乐进行放松操,在优美的乐曲中下课。
通过师生的交流,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然后从而实现以体育德、以体增智、以体健美、以体长技、以体怡心的学校体育目标。让每一位学生“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问题:学生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该怎么去学、学习节奏该怎么控制?
解决办法:
1、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学生应当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师多关注学习弱势群体,注意引导学习;
3、教师要有较强控制学生的能力与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