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

时间:2023-11-16 作者:BW笔侠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

一个好的教学计划能够提供有效的教学路径和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教学计划范文中的教学目标描述、教学内容组织以及教学方法选择等方面的优秀做法值得借鉴和学习。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篇一

课堂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具和多种教学媒体,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演示的空间,把对“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建立在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多种途径创造了一定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一直以小组活动为主,通过分一分、认一认、说一说、画一画等实践活动的安排,让每个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在方格中画出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不稳定的特性,然后在小组讨论、交流、验证,真正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分组活动中,学生主动去量平行四边形的边,发现“对边相等”,又用想尽各种办法去量平行四边形的四个角,有的学生就用折纸的方法去量角,发现“对角相等”,而且有的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都是“平行的”,平行四边形很容易变形等等。这些平行的重要特征,都不是出自教师的嘴里,而是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活动,所发现、了解的,同时极大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联系生活,感悟数学。

本节课中我选择了许多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题材作为教学素材,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这些素材的作用,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视野从课堂拓宽到生活的空间,并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从现实世界中发现有关空间与图形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知道这些物体都是实际生活中的,从而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重视学生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中建构新的知识。

当然,这节课仍然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课堂生成的处理部分不到位,学生活动后的教师评价语言有待加强等,在今后的教学中都有待进一步改善。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篇二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3(四年级一班9个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记录单)。

师:从这张记录单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可能想到跳绳最多的是8号182下,最少的是4号90下等)。

师:7号男生跳了110下,你觉得他的成绩处在这组同学中的什么位置?要解决这个问题,你能想到什么办法?小组间互相讨论讨论。

2、学生小组讨论。

交流想法。(可能有:算出平均数117下,比平均成绩差;把他们排名次,处于第三名)。

师:为了更好地表示这组数据的整体特征,我们需要认识一个新的统计量--中位数。(板书课题)。

3、自学课本,初步认识中位数。

师:对于中位数,你想了解些什么?(学生课能想到什么是中位数?怎样求中位数等?)。

师:书上80页就有这样的介绍,想了解吗?打开书去看看。

师:合上书本,你还能告诉我:什么是中位数吗?我们怎样找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呢?(学生可能回答:先把这组数据从大到小排列,然后找到正中间的数。)。

师:是不是一定得从大到小排列,可不可以从小到大排列?

师:注意观察,假如我们把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你发现什么?

(中间的数还是102,中位数不变)。

师小结:也就是不管从大到小排列,还是从小到大排列,只要把一组数据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后,正中间的一个数就是中位数。(板书)。

4、初步应用中位数。

师:同中位数比,你觉得7号男生的成绩怎样?(比中位数高,在这组同学中他的成绩应该算是中上等。)这与他得第三名的情况很符合。

师:为了便于比较,老师把这组数据制成了这样一幅统计图。看:蓝线表示?(中位数)红线呢?(平均数)。

师:把这些数据同蓝线比,怎么样?同红线比呢?(这组数据中只有两个数据高于平均数,大部分数据都低于平均数,与中位数倒比较接近)。

师:想不想研究得再深入些?为什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比中位数高得多呢?可以先自己想一想。再同你的同桌说一说。

(有两个数特别大,把平均数给拉高了)。

小结:是的,像这样,一组数据中存在着特别大的极端数据,平均数往往就不能很好的表达这组数据的整体状况,这时用中位数表示更合适。

5、研究了男生的跳绳情况,我们再来看看女生的跳绳成绩。

出示四年级一班10个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单:

师:你会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吗?试一试。有问题吗?

师:你遇到了什么问题?(你把这组数据从……你发现?都是从……吗?……)。

(104+102)÷2求的实际是什么?

师:这些女生的平均成绩会是多少呢?会不会象刚才那样平均数会比中位数高呢?你是随便猜的,还是有根据的?事实会是象他说的那样吗?让我们算一算吧。

(平均成绩98下,比中位数低)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

师:老师也把这些数据绘制成了统计图,从图中我们清楚的看到这个极低的33一下,把平均数拉低了。

师:你觉得要表示这组女生的跳绳水平,用平均数还是中位数更合适?(中位数)。

师:看来,当一组数据中存在特别小的极端数据时,平均数也会受其影响,这时还是中位数能更好地反应他的整体特征。

6、回顾总结。

根据学生回答,完善板书。(单数个数据        正中间一个数。

双数个数据        正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三、巩固应用,体会不同。

(1)小练习:抢答中位数是多少。

198    96    88    86   80                       (88)。

这两组的数据有什么不同?

(2)继续抢答:30    35      28    34     80。

出现问题,怎么回事?(没有有序排列) 先排序,再找中位数。比比哪组找得快。

28   30   34   35   80            (34)。

再来一次,比比谁完成得快?

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找的?

2、老师在我们六(2)班上课时,也给他们做了这道题,还给他们用秒表计了时,这里有其中一组同学完成这题的用时情况:

我们分工一下:1、2组负责找平均时间 (37秒)3、4组负责找中位数(43秒)。

为什么平均数比中位数低?这里,哪个统计量能更好地表示他们用时的整体情况?

其实,那个做得特别快的同学做错了,你猜他大概错在哪?

所以,老师决定不把他的时间统计在内。他们这组的用时情况应为:

现在,1、2组负责找中位数,(44秒)3、4组来算平均数。(43.2秒)。

学到这里,对于中位数和平均数,你有话想说吗?

(平均数容易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会被极端数据拉高或拉低。所以,当一组数据中出现极端数据时,往往平均数就不能很好地代表普遍水平。而中位数这时就显得比较有优势。)。

四、总结提高,课后延伸。

其实,平均数和中位数各自都有着优点和缺点,在统计领域,聪明的人们巧妙灵活地利用他们的优点,避开缺点,让统计变得更合理,更科学。除了平均数和中位数,还有其他的统计量也在发挥着它们的作用,如果你想知道,课后不妨去找找这方面的资料,相信你同样能在统计领域中探询到无穷的奥秘!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篇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知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它的高。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的过程中,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和其中的变化规律,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那么你们认识平行线吗?请看屏幕,这里面哪一组是平行线?(课件出示)。

2、揭示课题:

师:我们来看这三组平行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组平行线相交得到了这样的一个四边形,你们认识这个四边形吗?(课件动态依次演示三组平行线分别交叉成两个平行四边形)。

师:通过以前的学习,对平行四边形我们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深入研究一下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1、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师: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

(叫生上前来指,同时课件抽象出图片里的平行四边形)。

师:这些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

2、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初步猜测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预设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对边平行;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那这个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谁来试着猜一猜。

预设:对边相等、对边平行。(板书猜想,教师不做任何点评)。

(1)验证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相等。

师:接下来我们先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怎么来验证对边相等呢?(用尺子量)。

(2)验证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把对边延长,看是不是相交;平移三角板)。

接下来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的特点。

师:通过我们的验证,我们明确了平行四边形的有什么特点?

概括总结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平行,对边相等。

师:那么现在你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

师:刚才大家总结的都非常好,看来我们课前预习的时候很用心。

师总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齐读)。

师:下面我们来做两道练习题检测大家的掌握情况。

师:看来大家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掌握的还不错,给自己的表现鼓鼓掌。

1、师:我们来看这个平行四边形,上、下对边是一组平行线段,你能量出这两条平行线段间的距离吗?应该怎么量呢?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并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

汇报交流(在黑板上展示几种不同的画法)。

师:大家画的这些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对应的这条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2、教师示范画高。

师: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平行四边形的高(黑板演示)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注意,画高的时候要用虚线,并且要标上直角符号;那么垂足所在的边就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底是一一对应的。接下来还以这条边为底,在画一条高,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画画。并量一量高的长度。

(教师提醒用虚线画,并画上直角标记)。

3、练习画高。

画平行四边形另外一组对边上的高。

师:在课一开始,老师把一个长方形框架一拉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现在老师再轻轻的拉拉这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有没有变化?(反复拉动平行四边形框架,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师:在四条边固定的情况下,框架可以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所以说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非常的不稳定,(板书)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五、课堂总结师: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认识并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还学会了画平行四边形的高,也知道了平行四边形有容易变形的特性,你们真的很了不起。其实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课下请同学们用你们那双发现的眼睛找一找,生活中哪儿应用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下节课课前我们再一起交流,好不好?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篇四

教学目的: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折图形、剪 图形、拼图形的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世课我们认识了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今天我们将继续来认识一些理面图形。

二、新授。

1、认识三角形。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

板书:三角形。

(2)出示教材第43页第二组图,教师介绍:下面是生活中见到的三角形(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三角形面的物体。)。

出示教材40页积木拼搭,认出有三角形面的积木,指一指哪个面是三角形的?

2、平行四边形。

(1)拼一拼。

你能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吗?

板书:平行四边形。

(2)出示教材44页例题说明:下面都是生活中见到的平行四边形,你能从这引起物体上找到平行四边形吗?并把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

想一想,你还见过哪些有平行四边形面的物体?

三、巩固练习。

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至第五题。(分小组比赛)。

四、全课小结。

五、作业布置。

六、教学后记:以游戏形式.比较直观的教具,学生的学习兴趣强.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篇五

教科书第43~44页的例题,第44~45页“想想做做”的习题。

[教材简析]。

这节课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为以后学习这两种图形的特征打基础。虽然学生在生活中能看到一些有三角形面或平行四边形面的物体,但不太多,所以教材没采用观察物体的面再抽象出图形的方式引入。教材通过折正方形纸教学三角形,通过拼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教学平行四边形。这样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自己“制造”出要认识的图形,可以激发学习热情,感知图形之间的变换和联系。在认识一种图形后,介绍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可以更具体更全面地感知这些图形的形状。

“想想做做”前两题分别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帮助学生进一步直观认识这两种图形。后三题是折图形、拼图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发展空间想像能力。后三题都有较大的开放程度,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个性都十分有利。

[教学目标]。

1.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

2.知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知道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像能力。

4.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的交往、合作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小朋友,你们玩过走迷宫吗?喜不喜欢玩?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张迷宫图(投影显示迷宫图),让大家一起来玩一玩。题目要求是把这只小白兔安全送回几何城堡,不过在送回的路上还要过蔬菜老师一关和茄子老师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闯过去?现在就让我们出发。(出示兔子舞的音乐)学生跟着音乐做动作。

二、认识三角形。

1.谈话:走着走着,从几何城堡中飘出了一张正方形的纸。

你能用正方形的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2.谈话:哪一个小朋友愿意上来说说你是怎样折的?

(1)指名上来演示折出的两个长方形,同时电脑演示。让这样折的小朋友举手。

(2)指名上来演示折出的两个三角形。

谈话:其他小朋友们也愿意这样来折一折吗?试试看。这次我们把这张正方形纸折成两个完成一样的……(电脑演示并板书:三角形)。

3.谈话:小朋友已经认识了三角形,那谁能说一说,在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三角形?

4.谈话: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呀!其实在我们生活中,像红领巾、三角形小旗、三角板、马路上的路标(电脑演示),它们也都是三角形,三角形有这样的(指着锐角三角形),还有这样的(指着直角三角形),还有这样的(指着钝角三角形),这些都可以叫它三角形。(电脑演示:从实物到图形)。

5.谈话:小朋友们刚才自信、响亮的回答把我们的老朋友钉子板给叫醒了。钉子板说:小朋友你能在我的身上围出一个三角形来吗?试着用橡皮筋围围看。(学生操作)。

6.谈话:谁愿意把你围的三角形给大家来看一看。(指着几个学生围的不同形状的三角形)小朋友们看,他们围的是三角形吗?再围一个和你刚才围的不一样的三角形。(围完以后,可以给你小组内的小朋友看一看,让小朋友自己来评一评。)。

7.谈话:小朋友们用灵巧的小手在钉子板上围出了各种各样的三角形,还能用彩笔在格子纸上画出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三角形吗?请小朋友拿出你们桌上的格子纸,开始画吧!请把你画好的三角形高高举起来,让大家看看。那你能再画一个和刚才不一样的三角形吗?画好了给小组内的小朋友看一下。

8.谈话:蔬菜老师又拿出了一张长方形的纸说:“小朋友,你能用这张长方形的纸折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吗?如果能折出就能闯过我这一关了。”(电脑演示)学生操作,指名演示。

三、认识平行四边形。

(1)每小组有两套三角形。要求:两人合作,拼出两个不一样的图形。(可能拼出: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2)谈话:拼出的这种图形(指着平行四边形)你们认识吗?叫什么?(板书:平行四边形)你能不能再说一说叫什么?谁知道它的名字了?知道它名字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3)其他小朋友能用你刚才的两个三角形也来拼一拼这种图形吗?让学生都拼出平行四边形。

2.找平行四边形。

谈话:走着走着,小白兔又顽皮起来了,瞧!它跳过篱笆,滑下楼梯,钻过铁门。(电脑演示)。

(1)出示楼梯图,提问:楼梯上有我们刚才认识的平行四边形吗?谁来指一指?(电脑演示有单个的,有几个拼成的。)。

(2)再找出篱笆、吊笼、铁门上的平行四边形。(电脑演示)。

(3)让学生在刚才的图画上选一个平行四边形涂上颜色。

3.除了这些物体上有平行四边形以外,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平行四边形吗?

4.谈话:钉子板老爷爷又发话了:小朋友会用橡皮筋在我身上围三角形,那你能不能用橡皮筋再围一个平行四边形呢?(学生操作)。

(1)谁愿意把你围的平行四边形给大家看看?选择几种上来展示一下。

(2)问:你们是怎样围的?(指名回答)。

(3)小组里的小朋友互相检查。如果有同学没有围对,帮他改正过来。

5.谈话:在格子纸上能画一个与刚才围的不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作指导。)。

四、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谈话: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又闯过了第二关,继续向前出发,终于把小白兔安全送回了几何城堡。在送回的路上我们不仅认识了三角形,还认识了平行四边形。(完成板书)。

1.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小组合作拼图形,拼好后在班内展示。

2.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小组合作完成,把各组拼好的图形在班内展示。

[设计意图]。

1.倡导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整节课以“小组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小组或班内操作展示、交流,在合作学习中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合作精神,提高交流能力。

2.注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生生活的世界和所接触的事物大都与图形和空间有关,良好的空间观念是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内涵。本节课从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引出三角形,再从两个一样的三角形拼成的图形中引出平行四边形。整节课中教师安排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如用橡皮筋在钉子板上围图形,在方格纸上画图形,寻找观察实际生活中的有关图形等,还通过折、剪、拼进行图形的相互转化。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形成和发展了空间观念。

3.密切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找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使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感知这两种图形的形状,并增强对几何图形源于生活的认识。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篇六

thhubei的博客。

幸福,不在于急切地期待拥有,而在于从容地不惧失去!在整节课的设计中,我注重将游戏、活动引入教学。如在导入新课时,创设问题情境,利用教具有熟悉的长方形一拉动变成了要学的内容平行四边形,既复习了旧知识长方形,又很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都有内在联系。在探索阶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巩固拓展时,创始了让学生“辨、拼、说”的活动,课堂上学生始终乐此不疲,兴趣盎然。

在教学设计中,我注重把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将实践与思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交流中思考,尤其是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独立思考的.空章。然后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观,让他们的手、眼、脑等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教学时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具有充分再创造的通道,激励了学生进行再创造的活动。设计学生喜欢又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和创造的欲望。通过"变魔术"引出平行四边形,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从而使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在轻松学习中学习数学。

教学中感到不足的是设计的练习不很多,题的类型不够新颖,在练习的设计中,应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究。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篇七

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其特征,知道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知道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

2、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能正确测量和画出它的高。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在观察、操作、比较、判断的过程中,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和其中的变化规律,形成平行四边形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使学生体会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应用意识,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发展空间观念。

1课时。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在前两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平行和相交,那么你们认识平行线吗?请看屏幕,这里面哪一组是平行线?(课件出示)。

2、揭示课题:

师:我们来看这三组平行线,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两组平行线相交得到了这样的一个四边形,你们认识这个四边形吗?(课件动态依次演示三组平行线分别交叉成两个平行四边形)。

师:通过以前的学习,对平行四边形我们已经有了简单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深入研究一下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1、找一找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

师:你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

(叫生上前来指,同时课件抽象出图片里的平行四边形)。

师:这些平行四边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呢?这就是我们接下来要研究的问题。

2、根据长方形的特征初步猜测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预设有四条边,对边相等、对边平行;有四个角,四个角都是直角。)。

师:那这个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谁来试着猜一猜。

预设:对边相等、对边平行。(板书猜想,教师不做任何点评)。

师:接下来我们先来验证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特点,怎么来验证对边相等呢?(用尺子量)。

(2)验证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平行(把对边延长,看是不是相交;平移三角板)。

接下来用你喜欢的方法验证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的特点。

师:通过我们的验证,我们明确了平行四边形的有什么特点?

师:那么现在你能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特点,用一句话概括什么叫平行四边形吗?

师:刚才大家总结的都非常好,看来我们课前预习的时候很用心。

师总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板书,齐读)。

师:下面我们来做两道练习题检测大家的掌握情况。

师:看来大家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掌握的还不错,给自己的表现鼓鼓掌。

1、师:我们来看这个平行四边形,上、下对边是一组平行线段,你能量出这两条平行线段间的距离吗?应该怎么量呢?把你量的线段画出来并量一量这条线段的长度。

汇报交流(在黑板上展示几种不同的画法)。

师:大家画的这些垂直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对应的这条边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2、教师示范画高。

师:我们一起来画一画平行四边形的高(黑板演示)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注意,画高的时候要用虚线,并且要标上直角符号;那么垂足所在的边就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高和底是一一对应的。接下来还以这条边为底,在画一条高,在自己的练习纸上画画。并量一量高的长度。

(教师提醒用虚线画,并画上直角标记)。

3、练习画高。

师:在课一开始,老师把一个长方形框架一拉就变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现在老师再轻轻的拉拉这个平行四边形框架,有没有变化?(反复拉动平行四边形框架,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有什么发现)。

师:在四条边固定的情况下,框架可以拉成不同形状的平行四边形,所以说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非常的不稳定,(板书)这就是平行四边形的特性。

同学们,这节课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认识并验证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还学会了画平行四边形的高,也知道了平行四边形有容易变形的特性,你们真的很了不起。其实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有很广泛的应用,课下请同学们用你们那双发现的眼睛找一找,生活中哪儿应用了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的特性,下节课课前我们再一起交流,好不好?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篇八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估计和直观推理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初步学会比较物体表面积和平面图形的大小。

2、使学生在不同的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锻炼数学思考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激发进一步学习和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建立面积的表象,感悟面积的含义。

教学准备: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喜欢)老师也很喜欢画画。瞧老师能很快地画出我的左手手掌来。

(师用笔很快地顺着自己手掌画出图形来)。

(学生动手画)。

2、师:把一名学生画的贴在黑板上(自已手掌图形的旁边)。

3、师:这两个平面图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一大一小)。

4、师:对,这两个平面图形一大一小。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板书: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现在我们就可以说第一个图形的面积大,第2个图形的面积小。

二、面积的含义:

1、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好多物体的表面都有平面图形。比如说我们数学书的封面就是一个平面图形,大家说这是一个什么图形啊?(长方形)那么这个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可以称为什么?(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大家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数学书封面的面积。

2、师:大家再来看一看你们课桌的表面是一个什么平面图形?

(也是一个长方形)。

那么课桌表面的大小可以称为什么?

你这下再用手摸一摸课桌的表现,看看有什么感受?

(学生摸课桌面)。

你感觉数学书封面的面积和课桌面的面积谁大、谁小呢?

3、师:你还能像老师这样举例说一说物体表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大小吗?

(学生举例)。

三、比较面积大小的策略研究。

1、黑板上贴出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偏小)、梯形(偏大)的纸片,它们的面积在哪里?

(先指出,再贴在黑板上)。

师:老师要请三名同学上黑板给这三个图形涂色,注意每一名同学只能任意选一个图形涂色。涂色要均匀,涂的最快的哪名同学老师有奖品奖励给他。

(学生涂色)。

2、师问涂色涂得最快的那名学生:拿到奖品高兴吗?(高兴)。

你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图形涂色吗?

师问涂色涂得最慢的那名学生:你对自己涂的最慢有什么话要说?

3、师:谁来总结一下,我们刚才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主要是靠什么来比较的?

(靠眼睛看)。

我们把靠眼睁看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板书:观察法)。

(学生分四人小组探究。给学生提供的材料有:两个长方形、若干小长方形纸条,方格纸)。

学生汇报      总结出重叠法、用指定的长方形量和用方格纸这三种方法。

(展示验证)。

从这个小游戏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四、巩固练习。

1、“想相做做”第2题。

2、“想想做做”第5题。

学生先做。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你有哪些收获?

六、板书设计。

面积的认识。

平面图形的大小就是平面图形的面积。

观察法。

比较面积          重叠法。

大小的方法        用指定的长方形量。

用方格纸量。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篇九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初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中位数,能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特征。

2、使学生在初步理解中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据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作用,感受与同学交流的意义和乐趣,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中位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征。

设计理念:努力创设生活情境,促进学生思考数学问题。注重从学生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出发,让学生体会中位数的统计意义,体会描述数据的方式的多样性,通过比较分析、讨论交流,进一步明确中位数与平均数、众数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

促进思考1、出示例3:四年级一班9个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记录单。

观察数据,说说你对这组数据的看法。

小结:可以先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用7号男生的成绩与平均数进行比较;也可以按一定的顺序把这组男生的成绩重新排一排,看7号男生的成绩排在第几名。

4、师:为了更好地表示这组数据的整体特征,我们需要认识一种新的统计量--中位数。(板书课题)。

学生回答。

交流讨论。

交流讨论。

指出:这组数据中,正中间的一个数是102,102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师:把7号男生的成绩与中位数比较,你觉得该生的成绩怎么样?

2、你认为是用中位数表示这组数据的整体特征合适,还是用平均数表示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交流。

你知道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什么会比中位数高得多吗?

3、出示例4:四年级一班10个女生1分钟跳绳成绩记录单。

你会求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吗?试一试。

讨论:同中位数比,10号女生的成绩怎么样?其他女生呢?

学生按要求排一排。

小组交流。

大组汇报。

学生试做。

交流、汇报。

三、巩固练习。

拓展提高1、指导完成“练一练”

各自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讨论:用哪个统计量代表这组同学家庭住房的整体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思考: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什么会比中位数低得多?

明确:因为这组数据中有两个数远远小于其他的数,所以造成平均数比中位数低得多。

2、指导完成练习十六第2题。

分别算出八架飞机飞行时间的平均数和中位数。

讨论:用哪个数据代表这八架飞机飞行时间比较合适?

小组合作完成(3),组织评价。

3、练习十六第3题。

分别算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讨论:你认为用哪个数据代表这个公司员工3月工资的实际情况比较合适?

学生练习。

思考讨论。

新课标第一网。

讨论交流。

互相评价。

大组讨论交流。

四、自主评价。

评价总结。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篇十

教学准备: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框架 。

基本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走进乡村 。

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 。

二、自主探究,形成数学模型 。

你能大概地画出你找到的图形吗?试试看。 。

2、把你找到的图形进行分类,采用标号的方式进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

4、在第21页的点阵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

5、第21页填一填,找一找,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

在这些平行四边形中,你觉得哪个比较特殊?特殊在哪儿? 。

三、总结。现在再试着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再把它旋转。 。

教学反思:

先从图中找出认识的图形。分类——为什么这样分类——找出这类图形的共同点——探索出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这样课的结构好,让学生在理解与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思考的方法,学会学习。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篇十一

教学目标:

1.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平行四边形的高。

2.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学会用不同方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平行四边形,能正确判断一个平面图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能测量或画出平行四边形的高。

3.学生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进一步发展对“空间与图形”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资源:

吸管、小棒、钉子板、平行四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生活导入。

1.出示例1的图片,你能在这些生活场景中找到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吗?(重点可让学生上台指一指平行四边形)。

2.你能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能看到平行四边形吗?(吊车、活动衣架、风筝等)。

二、探究特点。

1.你能想办法做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用你手边的材料试一试。

2.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做的。选出代表向全班汇报。

3.根据你的成功体会想想平行四边形可能有哪些特征,并在小组里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发现的。

4.全班交流,教师注意做适当总结、板书。

如: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并且相等;对角相等:内角和是360°等。

三、认识高、底。

说明: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h),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a)。

2.可画多少条这样的高?为什么?(一组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3.你能画出另一组对边上的高,并量一量吗?

4.试一试:指一指高垂直于哪条边,量出每个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各是多少厘米。

5.想想做做5,先指一指平行四边形的底,再画出这条底边上的高,注意画上直角标记。

四、练习提高。

1.想想做做1,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

2.想想做做2,用2块、4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分别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小组里交流是怎样拼的。

3.想想做做3,用七巧板中的3块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出示,你能移动其中的一块将它改拼成长方形吗?

4.想想做做4,想把一块平行四边形的木板锯开做成一张尽可能的的长方形桌面,该从哪里锯开呢?找一张平行四边形纸试一试。

5.想想做做6,用饮料管作成一个长方形,再拉成平行四边形,比一比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阅读调查。

自主阅读“你知道吗?”,再到生活中去找找类似的例子。

六、全课小结。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篇十二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对四边形有一定的了解,整堂课下来,我最大的感受是本节课是在学生对四边形的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是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四边形的,学生对分、画、拼四边形都非常有兴趣,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但是“四边形的分类”这一教学环节的教学中学生还是会遇到一些困难,学生能直观的进行分类,但用语言表达分类的标准比较困难,在几次的教学中,学生都说的不理想,有没有好的建议,希望大家能一起来探讨。

我力求在本课中体现以下两点:

一、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数学的抽象乃属于操作性的,它的发生、发展要经过连续不断的、一系列的阶段,而最初的来源又是十分具体的行为,因此,在本课的学习中,我注重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其特征。创设观察的情境,让学生情境中体验,获得新旧知识的链接;自己动手制作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知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点;阅读“你知道吗”并自己举例,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养成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让学生尽情体验,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满足,是本课教学的主旨。富有活动性的教学,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二、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的天地。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改变传统的“传授——接受”模式为“探索——发现”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学习中很多知识都尽量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去感悟。在学生利用材料制作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后,让学生联系制作过程去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自己用塑料吸管做出长方形后,拉成平行四边形,比较两者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学生的每一个发现都是他们努力的结果。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篇十三

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是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册第79-81页的教学内容,本教学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它和三角形,梯形面积计算联系比较紧密,也是为今后进一步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打下基础。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长方形面积公式,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会做高,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历猜想操作验证推理的过程,并通过运用面积公式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1、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活动,初等认识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导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转化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通过探索,理解和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用割补的方法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找出两个图形之间的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平行四边形硬纸片,一把剪刀。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出示课文主题图,观察主题图,让学生找一找图中有哪些学过的图形,当学生找到图中学校门前的两个花坛时。

生:会计算长方形面积,不会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师:可是要比较两个花坛的大小我们必须要知道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板书课题: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用数方格的方法探索计算面积。

师: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你想用什么方法来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呢?

生2:我想用数方格子的方法来计算。

……。

师:(1)拉动平行四边形的边框,让学生观察得知;用拉的方法不能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2)我们再来验证一下你们刚才提出的数方格子的方法行不行,用多媒体出示教材第80页方格图。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数方格子的方法得到一个图形的面积,现在请同学们用这个方法算出这个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

说明要求:一个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不满一格的都按半格计算。现在同学们一齐来交流一下是是怎样数的,请把数出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同桌合作完成:

面积。

长方形。

面积。

通过学生讨论,可以得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底与长,高与宽及面积分别相等;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它的底乘高;这个长方形的面积等于它的长乘宽。

生:不方便、比较麻烦,不是处处都适用,例如没方格图的平行四边形和生活中一些的平行四边形物体。

师:既然不方便,不能处处适用,我们能否不数方格从中探索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规律呢?

学生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发表意见。

(2)归纳学生意见,向学生提出:通过数方格我们已经发现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等于底乘高,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可以用这个方法计算呢?现在请大家验证一下。

(3)分组合作动手操作,探索图形的转化。

各小组用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和剪刀进行剪和拼。思考一下;能否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自己会算面积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转化成一个什么图形呢?各小组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合作交流开展探究活动。各小组代表把拼剪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并说一说演示的过程和自己的一些想法。

生:我们就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一个长方形,因为长方形的面积我们已经会计算了。

引导学生:用割补的方法沿着平行四边形任意一条高剪开,平移后都可以得到长方形。

用多媒体演示平移和拼的过程。剪——平移——拼。

(4)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小组讨论后,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出示讨论题目给学生。

拼出的长方形和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相比,面积变了没有?

拼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能否根据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吗?

(5)小组交流汇报,归纳叙述出自己的推导过程。

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学生思考: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要知道什么条件呢?(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

既然我们已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那么我们现在可以运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生:先量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再按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并说说计算过程,再比较大小。

(2)运用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让学生自学例1。

师:例1是给出我们什么数学信息呢?我们根据什么公式来列式计算,学生试做、并说说解题方法和板书结果。

学生板书例1的结果;s=ah=6×4=24(平方米)。

三、巩固拓展。

1、给下面各题目填空。

(1)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高是3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米,高是5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米。

(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高是6分米,底是9分米,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2、你能想办法求出下面两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吗?

3、同学们自己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并标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数量,同桌交换来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知道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吗?要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必须知道什么条件呢?你会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请你们找出生活中用到的平行四边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在下节课上进行交流好吗?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用字母表示是:s=a×h=a·h=ah。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篇十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2、参与对图形的围、拼、折等实践活动,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空间观念。

3、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四边形以及它的特点,今天,老师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出示平行四边形图),你们见过它吗?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位新朋友。

二、自主探究。

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这样的图形吗?在哪见过?

看,这是教师在生活中见到的四边形,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例2图。

第一幅图是挂衣服的架子,第二幅图是围起来的篱笆墙,第三幅图是楼梯的扶手。

你能用两块完全一样的三角尺拼出这样的平行四边形吗?它跟长方形、正方形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试一试。

学生动手操作,尝试拼平行四边形,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展示学生拼图结果,并让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

(它们的对边一样长,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的角不是直角)。

老师边画平行四边形边指出:像这样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分小组讨论,汇报。

2.“想想做做”第2题。组织学生想一想,再围一围。

3.“想想做做”第3题,学生在书上描一描,教师巡视检查。

4.“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动手完成。

5.“想想做做”第5题,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

四、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篇十五

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特征。

2、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能正确画出底对应的高。

3、通过直观演示,个体操作,集体交流,帮助学生掌握平行边形的特性:易变形。

4、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学习,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逻辑观念。教学重点: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体会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特征。

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并能正确画出底对应的高。学具准备:每人一张平行四边形卡片,每人一张练习纸,三角尺。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平行四边形卡片、平行四边形的框架。

一、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1、游戏导入。

回顾旧知:同学们学过哪些几何图形?

回顾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做游戏—芝麻开门猜测门后面是什么图形?揭示课题:像这样的图形是平行四边形。

设计意图:把平行四边形与其他图形的联系中揭示,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初步了解要研究的问题,达到回顾旧知、引出新知的良好效果。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体会到先进的思维方式——迁移。

二、探究新知。

1、观察表象。

2、动手操作,感悟特征。独立研究老师准备的平行四边形卡片,测一测,量一量,研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

3、交流汇报,描述特征。

每4人一组,说说发现了什么以及怎么发现的。

师:电脑展示,通过平移验证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且相等。

4、初步运用。

设计意图:利用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知识的逻辑顺序和大数学观的背景中引导学生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和已学的长方形之间的联系,抓住问题的关键,让每一位学生通过推拉长方形框,既动手又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感悟平行四边形的特性,从而发现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1、观察表象。

师出示两个不同的平行四边形,比较哪个更高。学生说说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2、出示概念。

通过多媒体边演示,教师边解释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向对边引一条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垂足所在的边叫做平行四边形的底。

师:你在平行四边形上画几条高呢?你能分析一下平行四边形为什么可以画无数条高吗?

3、研究画法。

师演示平行四边形的高的画法,指出哪个是底哪个是高。学生在学习纸上练习画高,投影展示。

师推拉长方形框让学生直观感受长方形框变成平行四边形框的过程。介绍平行四边形易变形特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练习巩固,深化认识自我挑战。

1判断。

1)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把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后,周长变大了。()。

2数一数图中共有()个平行四边形?

a、2b、3c、4d。

3判断下面的红色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吗?

四、小结收获。

想一想,你今天由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认识平行四边形教学设计(汇总16篇)篇十六

1、创设问题情景,探索、发现并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推导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用这个公式计算图形面积。

2、能主动应用原来的相关知识探索新知识,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

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空间想象能力。

1、重点:

2、难点:

3、关键:

在操作中理解图形变换中的等积原理,理解长方形长、宽与平行四边形底、高的对应。

教师准备课件、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方格纸、剪刀、长方形木条框等教具,学生准备长方形、平行四边形、剪刀、尺子及长方形木条框。

1、课件出示情景图。

学生观察图上有哪些几何图形,思考要解决图中问题需用到什么知识?

2、复习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找找平行四边形的底与对应的高。

1、比较图形面积。

出示下图贴在黑板上。

让学生一比两个图形哪一个面积大?

(1)引导学生用数方格的方法进行比较。(电脑显示数方格的方法)。

(2)学生利用桌上的工具进行比较。

师引导学生把两个图形重叠起来比,并通过剪拼操作,把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师直观地在黑板上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

学生讨论后回答:拼成的长方形面积与原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再引导学生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完成板书。

应用两种图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计算比较前面两个图形的大小。

3.公式的简单应用,教学例2。

(3)先量出图中有关数据,再分别计算图形的面积。

1.完成数学书练习十八第3题。

2.完成练习十八第2题。

3.完成课堂活动第1题.1。

练习十八第1题。

相关范文推荐

    个人科研工作计划(汇总18篇)

    工作计划书还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任务紧张和冲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工作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在编写工作计划书时提供一些启发和参考。

    文秘个人简历特长(热门19篇)

    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市场中,一份精确、简明的简历可以使我们脱颖而出。这里有一些个人简历的样本,希望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灵感,让你的简历更加出彩。国籍:中国。目

    初中德育工作个人总结(优质16篇)

    个人总结需要真实客观地评价自己的过去,同时也要展望未来,制定更高的目标。为了帮助大家写一篇完美的个人总结,小编特地整理了一些实用的总结范文。感谢学校领导、学生处

    幼儿园教师个人辞职信格式大全(16篇)

    辞职信需要我们用文字精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决定,尽可能地避免产生误解和不必要的矛盾。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一封辞职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

    员工绩效考核管理规章制度(优秀19篇)

    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不能被低估,它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一种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承。如果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疑问或困惑,请随时向上级或相关部门寻求帮助。

    核舟记教案(汇总17篇)

    教学工作计划需要与家长沟通,共同制定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形成家校合作的良好氛围。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教学工作计划案例,供大家在编写教学计划时进行参考。

    短租房合同协议(精选18篇)

    合同协议是合作伙伴之间达成共识的重要文件,它确保了双方遵守合作协议并履行义务。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合同协议模板,供大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运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学校国旗旗下讲话内容(精选16篇)

    在国旗下,我们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团结在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努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国旗下的精彩视频,希望能够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销售活动策划招聘范文(18篇)

    活动策划是一项创意性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跟上行业的发展趋势。接下来为大家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希望能够启发您的活动策划思路。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

    教科研情况证明(优秀17篇)

    对于团队来说,情况汇报是了解每个成员的工作进展和工作困难的重要途径。情况汇报是对某一特定事件或工作任务的进展和结果进行概述与陈述的一种方式,它可以及时向领导和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