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及反思14篇(优质)

时间:2024-12-25 作者:储xy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及反思篇一

知识目标: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情感目标: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口述故事,落实课文翻译;接着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设疑的方式,细研课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然后以完成文后练习的方式,巩固文中涉及的一词多义及通假字;最后,在学生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二、自读感知 整体把握

1、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2、了解寓言

一种文学体裁,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3、学生听课文录音,注意停顿,读准字音

(1)惩/山北之塞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万仞rèn        孀妻shuāng            惩chéng         始龀chèn

塞sè           穷匮kuì               箕畚jī běn        厝cuò

4、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下注释,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疏通文意

5、文中的通假字

1)始一反焉                    通“返”,返回

2)甚矣,汝之不惠              通“慧”,聪明

3)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无”,没有

4)指通豫南                    通“直”,一直

5)一厝朔东                    通“措”,放置

6、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指面积

方其远出海门            正、正在

年且九十               将近

且焉置土石              况且

汝心之固                顽固,固执

吾义固不杀人            坚决

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无” ,没有

今亡亦死                逃跑

曾不若孀妻弱子          竟然,简直

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7、整体感知  疏通结构

1.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

2.愚公为什么移山?

3.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4.倒土的地点是哪里?

5.他们是怎样具体行动的?

6.山最终移掉了吗?

两山规模      方七百里,高万仞

原因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目的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地点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行动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结果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三、合作交流 解读探究

1、引导学生赏析课文的叙事艺术。

1)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2)对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明确】1.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

愚公之妻,表达的是关心之意,讲真话,提问题。

智叟,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

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有一定作用。前者“献疑”,引起家人讨论运土问题,

促使移山行动。后者 “笑而阻之”,引起愚公反驳,过渡到神话结尾,自然合理。

2.京城 之子是“遗男”,去帮助愚公必然得到母亲的同意,可见愚公事业受到众人的拥护;再从“跳往助之”看出他是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

2、分析人物形象。

愚公:     大智,有发展的眼光

大勇,与困难作斗争

胸怀大志 远见卓识 坚持不懈

智叟:不智、不勇

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目光短浅 安于现状 自作聪明

3、但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呢?

【明确】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4、开放性作业。

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愚公精神:不惧怕困难 有雄心壮志  有实干精神  能持之以恒

5、欣赏本文的写作手法。

对比和衬托手法

二山高峻                   人少力微 工具简陋(对比)

智叟                       愚公(对比)

遗男热情帮助               智叟顽固不化(对比)

山神惊惧 天帝感动          愚公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衬托)

四、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

1、在这个日新月异、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

今天仍然需要,我们要传承愚公精神,既要有远大抱负,又要正确认识分析现状,要不怕困难,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创编故事片断

参考题目:

(1)在家庭会议上

(2)愚公智叟辩难

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及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一  学习愚公移山精神,用顽强的艰苦奋斗精神去战胜困难。 

二  了解文言文表疑问的几种句式;正确解释下列词语:加、亡、且、焉、诸、以。 

教学重点 

一  采用启发式教学,运用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二  从讨论思想内容,带动对词语句子的深入研究,解决词语句子的译释。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2.简介《愚公移山》的体裁、出处和作者:《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民间流传的寓言,保存在《列子·汤问》篇里。《列子》相传是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著。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寓言,就是把一定的道理寄托在故事之中,情节比较简单,篇幅较小,寓意深刻而含蓄。 

二  指导预习。 

1.对照注释阅读全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画出表疑问的句式。 

2.理清全文脉络,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地方提出“移山”的问题? 

(2)什么地方写“移山”斗争? 

(3)什么地方写“移山”的结果? 

三  研习新课。 

1.教师朗读全文。 

正音,将课文注释中的有关拼音读一遍。 

2.教师提问:课文题目是“愚公移山”,为什么文章一开头不落笔在愚公身上,而是先写“太行、王屋二山”? 

要求学生先理解第1段的两句话,明确:这两句话写了“山”的广度、高度和所处位置,在明确句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提出的问题:文章一开头写两座山的情况,实际上是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写了存在的困难,为写愚公作了铺垫。 

3.学习第2段。教师启发提问:愚公为什么要发起移山呢?愚公召集的“家庭会议”开得怎么样? 

(1)引导学生学习“北山愚公者……聚室而谋曰”,重点学习“且”(将)、“惩”(苦)、“之”(主谓之间助词)等词的解释。 

(2)分析“家庭会议”。 

①愚公提出的“移山”目标代表了“北山”人的共同愿望,首先就是“杂然相许”。 

②愚公妻“献疑”是:第一,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学习“以君之力”句,重点掌握:“以”(凭)、“曾”(并)、“如……何?”(把……怎么样?)、“焉”(哪里);第二,提出“移山”的具体问题,完全是为了更好地完成“移山”任务。 

③意见一致,立即行动。重点掌握:“诸”(之于)、“遂”(于是,表示立即付之行动)、“箕畚”(用箕畚装石)。 

(3)教师发问: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几个人?启发学生回答。学生可能回答“四个人”(三夫加一“遗男”),把“愚公”漏掉了,说明:在“遂率子孙……”句的句首省略了主语,主语应该是“愚公”。 

(4)教师继续发问:写愚公及其子孙们移山,为什么要穿插京城氏之孀妻弱子“跳往助之”的情节? 

启发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一、“遗男”“跳往助之”,表示得到了邻居的支持,连小孩都来了,说明移山是“北山”人的共同愿望;二、从表达上看,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避免了单调,“跳往助之”四字,把孩子欣欣然的神态写出来了。(这一段文字中,着重掌握:龀,动词,换牙;始,才,说明路程之长;“反”同“返”) 

(5)归纳第2段,回答预习时提出的问题。课文第2段一开头的两句话是故事的开端,提出了“移山”问题;第2段的最后三句话写了“移山”劳动,这是与自然界的斗争。至于“移山”中的与人斗争,则要在下面第3段讲到。 

四  布置练习、思考。 

1.完成“朗读·背诵”一、二。 

2.思考: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说说这两场论争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第二课时:

一  检查作业。

学生背诵课文第1、2段。 

二  研习新课。

由检查上课时布置的思考题入手提问。

1.提问:课文写了两场论争,一场是愚公与家人的论争,一场是愚公与智叟的论争,比较这两场论争,说说有哪些不同? 

2.转入读讲第3段,由两个学生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智叟的有关内容,一位读愚公的有关内容。要求读出语气,读出感情。 

3.讨论,由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归纳: 

(1)“其妻献疑”与“笑而止之”性质不同。愚公妻子,首先是同意(“杂然相许”当然包括“其妻”),智叟却首先是反对,他的“笑”是讥笑,特别是一个“止”字,它是“阻止”。智叟说话的语气也很强硬,“甚矣,汝之不惠”这个倒装句,充分表露了他的反对情绪。“甚矣”——“太过分了”,是脱口而出。 

(2)“其妻献疑”与“笑而止之”的出发点根本不同。愚公的妻子出于对丈夫的关心,出于对完成移山任务的关心,重点是商讨移山的具体问题,句子的着重点在“且焉置土石”(回答时也着重在这一点)。智叟则不同,他是讥笑,压根儿反对。正因为这样,所以他的说话存在着不切实际的故意夸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还不能拔起山上的一根草),这与“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不同。 

(3)与家人的论争气氛热烈和谐,与智叟的论争是理直气壮,针锋相对——气氛不同。反复朗读愚公的一席答话,要求读出气势。而愚公与家人的论争,实际上是一次“民主讨论会”,统一思想之后立即付之行动。 

(4)这场论争反映了什么呢?讨论,然后引导学生回答:反映了对待困难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智叟是逃避困难。愚公呢?他具有:①艰苦奋斗精神;②长期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③发展变化的观点。(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4.提问:太行、王屋两座山究竟是给谁搬走的? 

先理解、翻译第4段,掌握难词:厝、陇断。讨论,要求同学回答问题。 

然后明确:从表面上看,两座山是由“夸娥氏二子”搬走的。但这仅仅是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实质上不是这么回事。要求学生抓住:“命”→“感”→“惧”三个词,“命”是谁“命”?主语是“帝”。“帝”为什么“命”?“帝”是“感其诚”,“诚”是诚心,也就是愚公的精神,所以这个“诚”的内涵就是“愚公移山精神”。“帝”为什么会“感”?是因为操蛇之神“告之”。操蛇之神为什么“告”?因为“惧其不已”。特别是这个“惧其不已”,说明了愚公的精神的威力在于长期坚持不断。所以根子在“其不已”上。由此可以得出:两座山的搬走,根本原因是愚公移山的精神。这最后一段既是写了事情的结果,同时也是着力写了愚公精神的伟大。从写作角度看,作者这样处理显得高明超脱,具有神话色彩,符合寓言文体的特点。

5.提问:作者把歌颂的人物称为“愚公”,把批判的人物称为“智叟”,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讨论,然后明确:这儿的“愚”,没有讽刺的意味,他看似“愚”,实则不愚,而是“大智”,就像社会上有些人说“雷锋傻”,雷锋在“智叟式”的人物眼里是“傻”,实际上他是崇高伟大,愚公也是如此。这儿的“愚”不但没有讽刺意味,还有“贬词褒用”的作用,从“愚”字中透露出顽强、坚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拼劲。至于“智叟”的“智”,那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智”,实则是“愚”,他没有克服困难的智慧,目光短浅,“智叟”的“智”有讽刺的意味,是“褒词贬用”。 

6.总结归纳。 

提问:愚公移山精神是什么呢?可归纳为:它就是克服困难的精神。要点有:(1)具有“挖山”的信心和勇气;(2)具有坚持不懈、长期艰苦奋斗的精神;(3)具有远大的目光和发展变化的观点。我们就是要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有人提出“移屋说”,意思是说愚公“移山”不合算,还是“移屋”合算。其实提出这个问题已经是一种诡辩,不合理的。我们知道寓言的设譬寄寓总是有其特定的范围和特定的含意。《愚公移山》中的“困难”有它的不可回避性。毛泽东同志曾引用这篇寓言作过类比,他在《愚公移山》一文中说:“现在也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面对两座大山怎么办?毛泽东号召“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并不是“移屋”。试问中国人民要回避这两座大山能搬到哪儿去呢?这是一样的道理。“移屋”的问题连智叟也不提。 

三  课堂练习。 

1.说说下列句子中的“子”“孙”的含义是否一样,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 

“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要求学生分析,然后回答: 

第一个“子”是愚公儿子,与第二个“子”意思相同;第三个“子”是愚公孙子的儿子,与第四个“子”意义相同;第五个“子”是愚公孙子的儿子的儿子;第六个“子”是愚公后代的总称,直到现在,以至将来。其中的“孙”也跟“子”一样加以类推。 

2.归纳疑问句。 

(1)设问: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不为,……。 

(2)反问:何苦而不平? 

(3)疑问:且焉置土石? 

3.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解释带点词: 

(1)虽我之死(即使) 

(2)何苦而不平(愁) 

(3)河曲智叟亡以应(无) 

(4)而山不加增(再增) 

(5)无陇断焉(山冈高地) 

四  课后练习。

完成“理解·积累”三、四。 

(饶杰腾 主编《中学语文教参新编》初中第五册)

上一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三课时)

下一篇:《愚公移山》教案(ab案)

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及反思篇三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示例2(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介绍文学常识

1.简介有关寓言的知识。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非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中国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散文中有不少此类作品,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2.简介列子和《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太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一百三十四则,题材较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二、阅读分析(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本段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即写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的特点和本来的地理位置。为愚公移山之难设伏,以此反衬愚公移山的决心很大,其精神可嘉。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词:方(见方,指面积)

仞(古代以六尺或八尺为一仞)

河阳(黄河北岸。河,黄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

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部分,写愚公移山,得到全家人和遗男的支持帮助。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同:惩(苦于) 汝(你,文中作“你们”之义)

许(赞许) 易(交换)

曾(乃,并)此(换牙)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指——直 反——返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虚词:且: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且焉置土石(副词,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

诸:(兼词,之于)

以:(介词,凭)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句式。习惯句式。(“如……何”,其意思是“把……怎么样”。)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高潮,写愚公面对智史的嘲笑,理直气壮地驳斥智史的观点。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词:彻(通)苦(愁)匮(尽)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惠——慧 亡—一无

本段应掌握的修辞手法:顶针(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6.学习第四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结局,写愚公移山之举感动了无地,他在神的帮助下,实现了移山的愿望,照应了上文。“不已”照应了上文愚公对智叟说的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照应了第一段的内容。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盾——措,放置。

三、随堂练习(略)

第二课时

一、阅读分析(愚公人物形象)

1.愚公为何移山?

其原因是愚公“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为何坚信一定能把大山搬走?

愚公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他懂得“子子孙孙无穷匾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即人力目前来看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是无穷尽的;而自然条件在一定时间内甚至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变化,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把大山搬走;自然是能够被征服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愚公这种移山的信心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愿望的生动反映。

3.愚公“愚”、智叟“智”吗?

愚公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而智空对移山是“笑而止之”,在他看来,自然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两相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谁聪明谁愚蠢,愚公、智良二人命名的深长意味蕴含其中。

小结:文章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运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刻画了愚公的形象,成功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的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4.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一样吗?这两个人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要求学生找出描写两人的语言,朗读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比较。

(1)两个人对愚公的称谓一样吗?

其妻称愚公为“君”,言语间表达的是对愚公的尊重;而智叟称愚公为“汝”,言语间流露出对愚公的轻视态度。

(2)两人说话时所采用的句式相同吗?

其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里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这两句诗句式相同,但内容有很大的差异。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讲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意味,“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她不反对愚公移山。智史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以残年余力”显出十足的轻蔑,“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挖苦,“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强烈,毫无掩饰地讥笑愚公。

这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妻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智叟的“笑而止之”,引出愚公的反驳,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才显得自然合理。

(3)两人所说的话哪一句最不相同?

其妻说“且焉置土石”,提出了土石放哪里的疑问;而智叟开口则说“甚矣,汝之不惠”,他用一个倒装句,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其妻对自己丈夫移山之事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忧,智叟对愚公移山之事全然否定,对愚公十分轻视。

二、难点分析

对京城氏之于“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在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孩子阅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所以用天真的态度来对待移山一举,其中也含有“愚”的成分;但反过来看,这种“愚”却表现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热情。

三、难点分析

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四、总结、扩展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脸炙人口。寓言中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寓意深刻。

讨论一,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今天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胜利。

讨论二,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健,为什么还要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是怎样看的?

这种观点看起来似乎是“实事求是”的,其实不然。寓言是生活中某些普遍道理的反映。

这篇寓言所要说明的是人力可以战胜自然的道理,说愚公不愚,就是因为愚公懂得这个道理,并决心将它付诸实践,不怕困难,挖山不止;如果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岂不是屈服于自然、甘心做自然的奴隶么?这种观点所反映的是某些人害怕困难的心理。

五、布置作业 

l.熟读课文,背诵“河曲智叟止之曰……亡以应”一段。

2.完成课后练习。

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及反思篇四

教学内容:

《愚公移山》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十四课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理解“直插云霄”“痴心妄想”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

3、能概括课文大意,体会愚公移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愚公移山精神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电脑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

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1)、同学们请齐读课题;这是一篇中国古代神话故事,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篇寓言故事。师发问:“愚公”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说出:愚蠢的人)

(2)、读完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答,师肯定)

2、那么愚公为什么要移山?他到底愚不愚呢?

二、初读课文,认识字理解词

1、初读课文

师: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相信大家的疑问,在课文中会找到答案。

请同学们打开书103页,自由读课文,老师要提朗读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添字。遇到不理解的字词用笔圈出来查查字典,也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请教。

认识生字(出示课件)

师:这是本课的生字,谁来读一读。指名学生认读。

师:去掉拼音还能读出来吗?(出示课件)通过认读生字老师看出大家的自学能力都很强,这一点老师要表扬你们。真棒。

解决词语(课件)

师:现在同学们看这些词语,当中一定有你们已经解决的,还有你们不理解的。(理解词语)

体会人物特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2、师:课题叫愚公移山,他为什么要移山?(板书:出行不便)

师:想一想,课文当中都出现了那些人物?他们对愚公想要移山这件事都有什么不同的意见? 生回答课文中的人物:愚公、子孙们 、妻子、智叟、寡妇家的孩子、

3、重点(一):师问:愚公的妻子同意移山这件事吗?她是怎么说的。指学生读人物的话(出示课件)

师:听了妻子的话,你觉得他是不同意吗?(总结出妻子是在关心愚公)

师:愚公的妻子是个非常心细得人,把事情想得很周到,他说出了两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人少、石头土块多没地方放)

师:愚公是怎样回答妻子的?(生读课文),师说明:这说明愚公对移山这件事已是下定决心,移山不改。

师:同学们再读一遍注意读出愚公坚定信心语气。

师:两山高耸土石量十分大,不填入渤海就难以堆放。移山以填海是的选择。(板书:准备移山)

重点(二):师:课文里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就是智叟,同学们,从智叟这个名字你想到什么?(智是智慧的意思)(聪明的老人)

这个聪明的老人他同意愚公移山这件事吗?生齐:不同意。(板书:困难重重)

师:从哪里能看出他不同意,他做了什么?又说了什么?(学生读智叟说的话)(出示课件)

分析重点字词,体会智叟的盛气凌人,和嘲笑愚公的做法。

学生读文字。读出智叟盛气凌人的感觉。

愚公是怎样回答智叟的,学生读文字。(板书:困难重重)

师:这句话是愚公对智叟嘲笑的回答,也是愚公决心移山不改的宣言,显现出他的信心与气势。愚公用“子”与“孙”的绵延,表明生生不息精神世代相传,我虽肉体不在,但我的精神永远不灭。

4、愚公移山的坚定信念感到了谁?结果怎样,谁来读课文?(板书:成功移山)

5、有感情朗读整篇课文。

6、分角色朗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四、概括全文,体会精神:

1、师:回顾整篇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师:故事中的愚公具有怎样的精神?

生:不怕困难、为达目的努力奋斗、锲而不舍、努力克服困难(相机板书)

2、总结归纳:这则寓言题目为“愚公移山”,其中对愚公并没有讽刺的意味,看似愚,实则不愚,而是大智;智叟的智就是所谓的“小聪明”,自以为有智慧,实则愚笨,没有克服困难的智慧,目光短浅。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上要有愚公移山那种不怕困难、锲而不舍、勇于探索的精神。

板书设计: 出行不便

准备移山 坚定信念

14.愚公移山 不怕困难

困难重重 锲而不舍

成功移山

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及反思篇五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愚公移山》。愚公移山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可谓家喻户晓,众人皆知。今天我说课的内容就是这篇脍炙人口的寓言。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创意、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程序等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诚请各位评委给予批评指正。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它有如下几个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易激发学习兴趣;②可读性强,易于记诵;③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需要积累;④寓意深刻,实践性强;⑤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但教材偏重于理性,有可能束缚学生对“智叟”的形象思维。

本文安排在现行初中语文教材第六册第六单元中。从本单元教学目标和编者意图看,是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能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提高学习文言能力的目的。

学生已经学习了十几篇文言文,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要学习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的古代语言,又要像阅读现代文那样理解文章内容和写法,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难度并不大。只要教师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能成功。

创意一:从“体验”角度组织教学,全课的教学由“朗读体验”——“发现体验”——“学法体验”三个部分组成。在“学法体验”中向学生介绍若干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实践。

创意二:师生互动,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激励性评价贯穿课堂教学。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综合化、系统化、细目化、行为化原则,及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定为如下几方面:

1、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多种学法的体验。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积极进取,要有战胜生活学习上的“太行、王屋”的决心和勇气。

4、创新目标:智叟也智。

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体验。教学难点是通过探讨愚公移山举动的“智”与“愚”,学习愚公的意志与毅力。教学课时为第一课时,教学课型定为学法体验课。

为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训练主线”原则,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科特点,主要采用启思、点拨式教法,借助多媒体课件,激趣、启思、点拨。分四个版块进行教学。学法则以诵读、发现、体验为主。旨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程参与,主动获取知识。

教学活动围绕掌握课文诵读和理解课文的大意、积累文言词进行。

1、            导入。请一个学生讲愚公移山的故事导入课文学习(1分钟)。

2、            同学们听录音朗读,要求:听准字音,听清楚人物对话的语气、语调,画出疑点。听朗读后的师生互动探讨。(3分钟)

(1)    着重掌握以下几个句子节奏:

方/七百里;

惩/山北之塞;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投诸/渤海之尾

(2)    着重读准以下几个语气语调: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担忧的语气)

“曾不能/毁山之一,其如土石何?”(讥讽的语气语调)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孀妻弱子”(痛斥的语调)

“何苦而不平?”(坚定反驳的语气)

3、            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大意。(4分钟)

思考这么一个问题:这篇课文从什么写到什么?

同学们发言。

同学们与老师的对话可能有:从有大山写到山被背走,从大山阻塞写到无垄断,从愚公移山的想法写到愚公移山的行动,从开始移山写到移山结束,从人的移山写到神的帮助,从愚公移山的远大理想写到愚公移山的伟大精神……

4、            参看课下注释,让学生小组合作学生翻译课文、记住文下注释里的文言词。(共7分钟)

首先鼓励学生回忆翻译的原则:信——忠实原文,达——通顺流畅,雅——优美生动。

翻译方法指导:(2分钟)

(1) 加。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 改。如“仞”现在已经不作长度单位运用,可改为意思相近的词“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学生自主翻译课文积累文言词语。(5分钟)

教学活动围绕文章的主题写法、进行探讨。并且给每个自然段或情节标上小标题。

1、            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一段,围绕这么两个问题交流:本段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本在冀州之南”中的“本”字有什么作用?

师生的互动交流可能有:写太行、王屋两座山异常高大,暗示挖掉这两座山简直是太难了;说明了这两座山原先的位置所在。 “本”字的作用在于为故事制造一个“悬念”:这么高大的两座山已经不在原先的地方,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力量使这两座山变动了位置呢?有此县念,增加了故事的吸引力,激起读者探求答案,乐读文章的兴趣。为后面写愚公精神作了铺垫。鼓励学生加小标题。

指名朗读第二段。思考:这一段包含哪几层意思?写了愚公的什么思想精神?写“其妻献疑”用意何在?写孀妻之弱子“跳往助之”的作用是什么?

愚公移山的原因,移山的决心,愚公移山的目的,老愚公领着家人投入开山除障的行动,运上搬石的艰巨劳作,邻人孀妻的小孩子也跑去和他们一同干起来……愚公具有崇高的思想、宏远的志向、坚强的决心;“其妻献疑”衬托愚公具有宏大的心愿、坚强的意志;小孩子“跳往助之”表明愚公此举之得人心,也有烘托的作用。鼓励学生加小标题。

朗读第三段。思考:智叟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的话有什么用意?愚公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愚公的话表现了他的什么思想精神?

讲解 智叟之先言表明他自视聪明,而嘲笑愚公之不智。为了加强其嘲讽之意,他还用了个倒装句;智叟之言说是在责难愚公之不自量力,连山上的一根草也无力除之,

却要去挖出掘石。出言不逊的智叟,自视聪明,傲慢待人,其实是个识陋智拙,胸狭见短之人。通过智叟的言行,更加突出愚公的伟大。

愚公首先斥责智叟自视聪明,然后用子孙后代是“无穷匮”的道理驳斥,令智叟理屈词穷,无言以对,愚公的这些话表现了他的志向的宏远,心愿的挚诚,意志的坚定,愚公对人和自然的关系问题有正确的认识,他有战胜自然的信念,这种信念是愚公开山平险意志坚定的一个重要的思想基础。鼓励学生加段落小标题。

朗读第四段,提问这则寓言的结尾写天帝“感其诚”,命大力神背走二山,以此作结,好与否?这个结尾是宣传封建迷信呢,还是具有神话色彩呢?

让学生讨论后明确:这样作结有三个好处:①赞颂了愚公心意之诚,意志之坚,突出了故事的主题。愚公开山平险心意之诚、意志之坚,使山神“惧”了,天帝也受之感动。②增添了故事的瑰丽色彩,如此作结,既富于想象,又寓托深情。③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美好愿望,借神力惩服自然,以实现愚公之志,这是人们的共同心愿。

5、进一步明确主旨的3分钟辩论:愚公该搬家还是该移山。辨证的看问题:明确智叟也有智的地方。

向同学们介绍几种学习方法。

1、多次概括法——用生动、准确的语言从不同角度对文章进行几次概括。

文序把握法——找出表现文章顺序的关键字或句子,迅速理出文章脉络。

画面标题法——从文章中选出一个或几个精美的片段,然后给它“命名”。

请各位同学任选一种方法进行尝试,并进行课中交流活动。有的同学如果认为自己还有更好的读课文的方法,也可以将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教师准备来配合各学法补充的内容有:

多次概括法:

①              壮举

②              移山传说

③              艰巨的任务与微弱的力量

④              远大的理想,坚韧的毅力

⑤              愚公不愚

⑥              智叟不智

⑦              永不放弃

⑧              感天动地移山情

⑨              艰辛的移山,曲折的情节……

文序把握法

文章先制造悬念,然后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

第一部分(1)写山高大与原来的位置。

第二部分(2-3)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部分(4)移山的结果

画面标题法:

第二段:愚氏开山运石 或 毕力平险

如第一段:高大的山

第三段:“愚”“智”之辩 或 智叟不智 愚公不愚

第四段:神力相助  或 理想成现实 

选作一题发挥想象,将课文有关内容改写成片段作文:

1、          在家庭会议上

2、          愚公智叟辩难

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及反思篇六

4、检查预习:

给下列字词注音

惩(    )    迂(      )    焉(     )  箕畚(     )

荷(    )    叩(      )    龀(     )   匮(      )

亡(    )   太行(      )   惩山北之塞(    )雍(    )南

一厝(         )朔东          

二、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疏通文字。

请同学们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做到声音洪亮,并画出朗读有疑问的地方。

2、听读。

要求,注意朗读有疑问的地方。(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

3、自读课文。

(同桌合作朗读,有问题的地方互相纠正)

4、指明读 

师生共同评价

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落实字词,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三、研读课文1——2自然段

1、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借助工具书,落实字词,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质疑。

学生提出疏通有困难的字、词、句。全班合作交流解决。

3、指名学生翻译

小组和其他同学补充。

四、归纳交流

指出这两段文字中的字、词、句中的特殊用法。

1、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动词,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2、一词多意

且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焉    且焉置土石(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词)

3、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4、且焉置土石(倒装句。疑问句中,疑问代词“焉”充当“置”的宾语,前置。)

5、古今异义字

五、小结

六、作业

1、背诵课文1、2自然段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及反思篇七

教学目的:

一  重点学习下列文言词句: 

实词——方、仞、阴、阳、惩、君、汝、孀、龀、长息、穷匮、加(增)、何苦、亡(以应)。 

虚词——且、焉、诸、以。 

句式——省主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二  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树立为祖国“四化”建设努力奋斗的思想。 

教学设想: 

一  布置自读,要求:凭借工具书和课文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同时记下疑问,准备在老师教读时提出。自读在课内进行。 

二  试改变由教师逐句串讲的传统教法,在学生认真自读的基础上,从抓字、词、句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心,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人物形象获得完整、鲜明的印象。 

三  讲读过程根据“以思维训练带动语言学习,以语言学习促进思维训练”的设想,尽可能把文言文的字、词、句教学和对学生的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做到在发展智能的前提下落实基础知识。 

四  “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减轻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五  安排三教时(包括课内自读。如自读放在课外进行,只需要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一  解题,了解“寓言”的体裁特点。 

二  学生自读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解题。 

(一)板书课题:愚公移山。 

(二)布置学生看本文题注,了解文章出处。 

(三)提问:什么是“寓言”?(学生查词典,先说明“寓”字的含义,然后根据词典中“寓言”的条目说明这是一种什么体裁。) 

(四)教师小结,同时布置自读:大家查了词典,知道了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老愚公的故事是大家早就熟悉的,这是我们学习本文的一个有利条件。这一堂课,请同学们借助于词典和课本的注解,逐字逐句读懂课文,然后想一想:这个故事寄寓着什么深刻的道理?我们应该从中受到什么教育?自读中有什么疑问,请大家在书上打个问号,准备下一节课提出。 

二  学生自读。教师板书要特别注意的词语(见“教学目的一”),学生边读边在这些词语下加着重号。教师行间巡视,随时了解学生自读情况。 

三  布置作业:朗读全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读破句。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人物分析。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的比较,了解不同人物对待“移山”的不同态度。 

二  在人物分析的过程中落实若干文言词句。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检查自读: 

(一)学生齐读全文,结合正音:仞、惩、塞、迂、荷、箕畚、龀、匮、亡(,同“无”)、厝(,同“措”) 

(二)学生质疑。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后,尽量要求他们自己查字典或在老师的引导下共同讨论求得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 

二  教读新课。 

(一)初步理清“人”和“事”: 

同学们提了不少问题,说明预习是认真的。许多问题经过大家一起思考,都得到了解决,可见只要开动脑筋,同学们是能够自己读懂的。现在由老师提出一些问题来问大家,看看大家对课文究竟理解得怎么样。 

1.提问:这则寓言一共写了哪些人物?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人物表: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 

2.提问:老愚公有多大年纪了?智叟是个年轻人吗?那个“遗男”姓什么?有几岁了?他去移山,他的爸爸肯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语的含义:年且九十——且,将。智叟——叟,老头。京城氏——氏,姓;京城氏,姓京城的。始龀——龀,齿旁,小孩换牙;始龀,七八岁。孀妻有遗男——那孩子的爸爸死了,他母亲是“寡妇”,他自己是“孤儿”。“遗男”是生下来以前就死了父亲的孩子。

3.提问:再请大家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通过问答,引导学生读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一句:本句省主语“愚公”;“荷担者三夫”即“三个能挑担的男子(子孙)”。全句意思是“愚公就率领了子孙中三个能挑担的人,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去扔掉)”。这样看来,愚公一家一共去了四个人,再加上京城氏孀妻的遗男,一共五个人参加移山劳动。 

4.提问:“移山”这件事做起来困难吗?他们的劳动艰苦吗? 

通过问答,明确下列词句的含义和作用:方七百里,高万仞  ——方,方圆、面积,方七百里,写山之大,是约数;仞,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万仞,虚指,极言山之高。山又高又大,说明移山之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即一年),才返家一次。说明劳动的紧张、艰苦,也显示了愚公移山决心之大。 

教师小结: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愚公他们人数不多,而且老的年近九十,小的才七八岁,工具又落后,要移山的确是千难万难的。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最能显示出人们不同的精神面貌。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人物表”里的这些人,在“移山”这个巨大的困难面前各自表现了怎样的精神面貌。 

(二)人物分析——重点:智叟和愚公妻;并及愚公子孙、遗男。 

愚公妻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态度似乎很接近。我们的分析就从这两个人入手: 

1.学生朗读有关语句,进行比较: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2.提问:哪些话只有愚公的妻子讲而智叟不讲,哪些话只有智叟讲而愚公的妻子不讲?即使是两个人都讲的话,在内容和语气上有什么差别? 

通过问答,要求学生明确: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是只有智叟讲的。倒装句式的运用(谓语“甚矣”提前),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愚公的妻子是不会讲这样的话的。 

“且焉置土石?”这句话是只有愚公的妻子能讲的。“况且把土块和石头放到哪里去?”她有这个疑问,说明她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不同于智叟的根本否定。智叟是不会提出这样的疑问的。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这两句话,句式相同,内容相近,但表达的语气、感情却很不相同。愚公的妻子说:“凭您的力气,还不能削平魁父这样的小山,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这是很合乎情理的疑问。智叟却说“凭你这一大把年纪和剩下的一点力气,还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棵草,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啊?”话说得过于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同“岂”,加强了反问的语气。这些都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反对和嘲笑,亦即反对得更加强烈,跟愚公的妻子的“献疑”有所不同。 

再从称谓看,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汝”在文言里一般是轻*的称呼。 

教师小结:愚公的妻子对移山的态度是“疑”,智叟而是“笑”和“止”。“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把死书读活,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下面再来讨论另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 

1.提问:愚公的子孙对移山的态度怎样? 

学生找出“杂然相许”、“杂曰:‘投诸渤海之尾……’”两句。“杂然”、“许”写出他们纷纷赞同、坚决支持的态度。“杂曰”句则进一步写他们不仅赞同,而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解除了愚公的妻子的“疑”,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 

2.提问:那个“始龀”的“遗男”对移山怎样? 

学生找出“跳往助之”一句;“跳”、“助”,说明这个孩子是乐于相助、积极参加的。 

教师总结:上面我们比较了除愚公以外的几个人对移山的态度。现在我们把课文中的有关部分再朗读一遍。学生朗读(从文章开头读到“其如土石何”)。 

3.布置思考题:愚公是坚决主张移山的,有人就说他笨。“愚公”这个名字本身也表明他是个“笨老头”。请大家课外再认真读一读文章,想一想:愚公到底笨不笨?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一  人物分析: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 

二  这则寓言的深刻教育意义。 

三  继续学习和巩固若干文言词句。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一)提问:愚公多大年纪?(年且九十)太行、王屋二山有多大多高(方七百里,高万仞)凭愚公的一点力量能不能把山移掉?(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那么愚公坚决主张移山,是不是太笨了呢?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展开充分讨论以后,教师继续启发提问:要看愚公笨不笨,关键在于弄明白他对移山这件事是怎么考虑的。请先想想:是什么情况引起愚公移山的动机的?

学生回答“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教师讲解“惩”字            含义:惩,苦,是意动用法;此句意即“以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为苦”。板书:痛感迂、塞之苦。 

追问:山移掉以后的好处,愚公想过没有? 

学生找出“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指”、“达”与上文“迂”、“塞”相对;阴,是水南山北。教师板书:确知移山之利。 

追问:那么,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呢?他是怎样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的?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平?”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顶针”的修辞作用:一句顶着一句,充分表现出语言的力量。“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是对“甚矣,汝之不惠”的有力回答;“……子又生孙,孙又生子……”顶针法的连续运用,显得子子孙孙,绵延不绝,最后总结一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使人感到特别有力。 

继续追问:“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加增”是什么意思?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加”是“更”的意思,“加增”就是“更增高”,不是“增加”的倒装。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平?”这个结论水到渠成,很有说服力,无怪智叟要“亡以应”了。这就说明愚公在移山之前考虑得很周到,他不仅“痛感迂塞之苦”,“确知移山之利”,而且还“深明可移之理”(板书。)一个笨的人能这样考虑问题吗? 

进一步追问:那么为什么有人觉得愚笨呢? 

教师启发谈话:这样的事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的,例如雷锋同志,不是也有人说他是“傻子”吗?这是什么原因呢?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认识:要解决愚公笨不笨的问题,关键在于用什么观点去看愚公移山的精神。用“为子孙后代造福”的观点去看,愚公不仅不笨,而且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做“大智若愚”。 

(二)提问:既然愚公不笨,那么反对愚公移山的那个智叟,是不是聪明老头呢? 

学生议论,教师小结: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这种人自以为聪明,其实不过是一点“小聪明”罢了。可见“愚公实不愚,智叟未必智”。这就是这篇寓言中“愚公”和“智叟”的取名所寓有的深意。“叟”是老人的意思。 

(三)提问:我们再来看一看最后一段文章。有人说,这个故事到最后还是靠了神仙的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到底是无能的。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 

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自由发表意见,教师小结:“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说明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不已),使山神都害怕了,不得不向天帝报告;“帝感其诚”,愚公精神(诚)连天帝都感动了。这不仅不是说明愚公的无能,相反,恰恰显示了愚公移山的力量之大和精神的感人之深。愚公千百年来被人称颂,正是由于他这种排除千难万险、不达目的不止的顽强精神。 

二  课堂练习: 

(一)学生齐读全文,要求:从文章的遣词造句、谋篇立意,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深刻寓意。 

(二)指定一个学生口译第3自然段,如有误译,共同订正。 

(三)发课堂练习资料: 

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上标点符号,并概述大意。 

甲乙二生共读《愚公移山》。生甲掩卷长息曰:“甚矣,愚公之愚!年且九十而欲移山,山未移身先死矣,焉能自受其利乎?”生乙曰:“愚公之移山也,盖为子孙造福,非自谋其私也。以利己之心观之,则谓愚公不惠;以利人之心观之,则必谓愚公大智大勇也。”生甲亡以应,默然而思。生乙复曰:“今欲变吾贫穷之中国为富强之中国,其事之难甚于移山。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生甲动容曰:“善哉,君之所言!愚公不愚,我知之矣。”(发给学生时不加标点) 

检查练习结果: 

1.指定学生加标点并口述大意。 

2.要求学生找出其中两个倒装句(“甚矣,愚公之愚”、“善哉,君之所言”)并作解释。 

3.要求学生找出这一段文字中的关键句(我十二亿中国人皆为愚公,则山何苦而不平?国何苦而不富?)教师点明: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为祖国的四化建设奋斗不懈,这就是我们从《愚公移山》这个寓言故事中受到的有益启示和深刻教育。 

三  布置作业: 

(一)背诵全文。 

(二)结合教学,写《老愚公的故事》(不是翻译)。 

(三)“思考和练习三”(适当补充内容)。 

附  教学参考资料: 

1.《文言文的语言分析·愚公移山》,(南通师专中文科《科学与研究》丛书之一,张拱贵、黄岳洲著。) 

2.钱梦龙《〈愚公移山〉教学实录》,(见《语文战线》1981年第8期。)  

(饶杰腾 主编《中学语文教参新编》初中第五册)

上一篇:鄂教版《愚公移山》《故事三则》 教案及练习

下一篇:《愚公移山》教学设计2

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及反思篇八

[教学目的]

1 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说出寓言的意义。

2.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解释难词、难句。要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

3.结合过去学过的寓言理解其特点,把握寓言的寓意。

4.要着重理解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形象,此外还要理解愚公的妻子和智叟的本质区别,从而理解愚公精神的深刻意义。

5.联系今天的生活,加深理解,提高认识,受到教育,古为今用,丰富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利用工具书,结合注释,弄懂重点字词的意思,疏甏通文意,掌握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培养阅读古文的能力。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认识愚公的形象、理解故事的寓意。

难点:对比、衬托手法以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联系生活,辨析寓言的现实意义。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

巍巍壁迎的三峡是举目“高峡”,几年前人们还曾认为毛泽东的“高峡出平湖”是夸张的梦话,而今天,随着三峡水利工程的建成,梦话变成现实,高峡真正出平湖.那么,一个人搬走两座大山是不是仍是奇闻笑谈呢?好,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来认识这位移山的愚公吧。

二、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教师不予指导。

三、 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如是,二人各读一遍。

四 再读课文。 读好停顿。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说明]句中的停顿,一般依据句意或一定的语法关系来读,但又不能限制的过于死板。有的长句,可以停顿两次。这里没有标示出来,是为了供施教时灵活掌握。因为读好停顿,一是为了会读文言文,二是为了弄明白句意。初始阶段,不必为究竟在什么地方停顿而纠缠不休,只要明白了句意,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学生随着读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尤其是随着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会慢慢读好句中停顿的。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 (反——返)

汝之不惠 (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无)

一厝朔东 (厝——措)

无陇断焉 (陇——垄)

六 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说明]在前面诵读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意思能够做到大体了解。两人互相研究、讨论,创造了较准确了解课文内容的条件。提倡借助注释来疏通文意,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七、检查课文掌握情况。

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及反思篇九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 

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及反思篇十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这是一则具有神话色彩的寓言故事。通过一个年近九十的老人带领全家人每天挖山不止,最后感动天帝,把山移走的故事,反映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本文有如下特点:①浓郁的神话色彩。②可读性强,易于背诵、记忆。③人物形象鲜明,寓意深刻。

本篇课文安排在初中三年级阶段一个文言文阅读单元里,从编者意图及教学目标上看,是希望通过对本文的学习让学生达到:借助书下注释及工具书,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及意义,提高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经过两年的初中语文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并且具有基本独立的阅读欣赏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具备了结合课文注解进行阅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的探究能力。因此本课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教师重在指导,给予方法上的点拨。

《愚公移山》是我国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复述故事。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已有的知识水平,对《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进行理解,故教学重点放在愚公和智叟两人的对比上,通过分析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揭示出作者的写作意图。教学难点放在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的理解以及神话结尾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对教材及学生的分析,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几个方面:

1.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

2.朗读本文注意语气语调,运用辨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3.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1.通过对情节和人物的分析,体会本则寓言中包含的深刻寓意是学习的重点。

2.愚公与智叟对待移山问题的观点孰是孰非的理解是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我把本节课分为五个部分:

播放江涛唱的《愚公移山》歌曲导入。

此设计的目的是:古老的故事加上现代流行的旋律,古今融合。别有一番风味,让学生先被乐曲震撼一下,渲染气氛,再走进文本,激活课堂,先声夺人,使学生顿生兴趣,让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1.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这一小环节,可通过2个渠道完成:

①由学生提出应注意的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并朗读,教师点评。

②生字、生词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自疏文意,有疑难之处,小组讨论解决。

2.穿插练习,巩固反馈。

此部分主要让学生做学案中的基础练习,教师巡视,后评讲,重点给予学法指导。如翻译文句的方法:换、留、删、调、补这几个字的用法等,以起到强化巩固的作用。

此版块共设置了11个问题(略),通过问题的解答即熟悉了课文又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主题思想进一步深化。

由课内到课外,开阔知识视野,培养举一反三的迁移能力,这是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环节.此环节安排的拓展训练的形式是课内外的文段阅读,具体见教案。

此环节设置一道题目,供课外练习,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消化.题目是:本文是传统经典的寓言故事,很有特色,就你阅读后感受最深的一点,请你写一篇感受。

愚公移山

《列子》

愚公不“愚”-----勇往直前

智叟不”智“-----成为笑谈

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及反思篇十一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文言文的诵读。

3.辨析文言词语。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顺畅诵读文言课文。

难点:

辨析文言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太行(hang)万仞(ren)惩(cheng)塞(se)汝(ru)曾(zeng)诸(zhu)箕畚(ji ben) 荷(he)孀(shuang)龀 chen 叟(sou)匮(kui亡以应(wu)厝(cuo雍(yong)

2.熟读课文,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全文。

二、导人

1.作家作品简介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导语

《愚公移山》一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 革命的胜利。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也可听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正音。) 2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3.请学生翻译课文。

翻译方法指导;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

根据文言 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切”可改为“丈”。当然,“侧”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例”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在学生翻译时,老师可穿插提问重点词语的解释。

者:相当于“……的人”。面:面向着,名词用为动词。毕:全。险:指险峻的大山,形容词用为名词。其妻:其,代词,他的,指代愚公。以君之力:以,介词,凭,靠。之,助词,的。遂:于是。箕畚;用箕畚装土石,名词用作状语。笑而止之:而,表修饰,相当于“着”。之,代词,他,指代愚公。毛:草木。加增:加大增高。自此:从此。

四、小结

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及反思篇十二

教学目的

1.学习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2文言文的诵读。

3.辨析文言词语。

五点、难点

重点:

学习顺畅诵读文言课文。

难点:

辨析文言词语。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太行(hang)万仞(ren)惩(cheng)塞(se)

汝(ru)曾(zeng)诸(zhu)箕畚(ji ben)

荷(he)孀(shuang)龀 chen 叟(sou)

匮(kui亡以应(wu)厝(cuo雍(yong)

2.熟读课文,看注释,查字典,试翻译全文。

二、导人

五.作家作品简介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2.导语

《愚公移山》一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齐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

三、正课

1.朗读课文(可教师范读,学生试读、齐读,也可听课文录音,朗读时注意正音。)

2朗读停顿的指导。

(1)关于标点符号的停顿。一般来讲顿号停半拍,逗号停一拍,句号、问号、感叹号停两拍。

(2)关手段与段之间的停顿。段与段之间停顿可长一些,一般3~5拍即可。

(3)关于句中的停顿。句中的停顿,按朗读时感情表达的需要或换气的需要可适当作短暂的停顿,但要以词或短语为单位,以不念破句为标准。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子孙荷担者”是一个短语,中间不能 

停顿,如果停顿了就破坏了短语义的完整,这就叫念破句。

3.请学生翻译课文。

翻译方法指导;把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文必须忠实原文,字字落实。

根据文言文与现代文的不同特点,翻译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加。文言词以单音节为主,而现代文则以双音节为主。有些文言实词的基本意义保留至今,只需在原词上加一个字,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如“方”即“方圆”指面积。

(2)改。有些文言实词至今已不用了,可以改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来代替。如“切”可改为“丈”。当然,“侧”的长度不等于“丈”,但这里的“万例”是虚数,所以,可以用“万丈”来代替。

(3)补。文言文中通常有省略主语、介词的宾语和量词等,所以翻译时,必须补出。如“二山”即“两座山”。

(4)调。文言文的语序有的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需要调整。如“甚矣,汝之不惠”这是谓语提前的倒装句,翻译时可作“你太不聪明了!”

(5)省。文言文中的发语句,即句首的助词,或句中语气助词,如果省略后不影响原意的可省去。如“虽我之死”“之”字是助词,在句中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翻译时可省略不译。

在学生翻译时,老师可穿插提问重点词语的解释。

者:相当于“……的人”。面:面向着,名词用为动词。毕:全。险:指险峻的大山,形容词用为名词。其妻:其,代词,他的,指代愚公。以君之力:以,介词,凭,靠。之,助词,的。遂:于是。箕畚;用箕畚装土石,名词用作状语。笑而止之:而,表修饰,相当于“着”。之,代词,他,指代愚公。毛:草木。加增:加大增高。自此:从此。

四、小结

1.古今词义

古义:山之南,水之北

今义:太阳

古义:山之北,水之南

今义:阴天

古义:直,一直

今义:手指

古义:乃,并

今义:曾经

古义:之于

今义;各个、许多

古义:负荷

今义:荷花

古义:草木

今义:毛发

古义:叹气

今义:休息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古义:止

今义:已经

2.词性活用

险:形容词活用为名词,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用作状语,用箕畚装。

面:名词用为动词,面向着。

3.一词多义

年且九十将近

且焉置土石况且

4.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靥朔东后同措放置。

5虚词

代词,他例:跳往助之。

助词:的例:隐土之北。

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择

例:甚矣,汝之不克。

表承接:不泽例:何苦而不平

表修饰:地、着例:面山而居

表转折:但是,却倒:而山不加增

代词,他的例:其妻献疑日

语气词加强反问语气例:其如土石何

介词:凭,靠例:以残年余力

连词,用来例:河曲智实亡以应

语气助词呢例:始一反焉

暖气代词哪里例:且焉置土石

五、作业

1.课后作业。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二)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河阳之北2.吾与汝毕力平险( )

3.投诸渤海之尾 4.始一反焉

5.曾不能毁山之一毛6固不可彻

7.而山不加增8.无陇断焉

(三)指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

例:甚矣,汝之不惠。

a河阳之北b.跳往助之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告之于帝

第二课时

一、预习

1.背诵全文。

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3.课后练习四。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翻译全文,疏通词语,大致理解课文的内容。这节课,我们再来细读课文,深入分析,研究课文的内容和写作特色。

三、正课

1.分角色朗读,理解对话双方的语气。

2.提问: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与河曲智臾说的“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两句话意思相近,语气上有什么不同?

讨论并归纳:

这两个人物所说的话,表面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全然不同。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清气较轻,说的是她的真实想法。但她并不反对移山,所以接着就提出移山过程中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焉置土石?”智臾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得十足的轻视,“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有意挖苦,“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很重,则简直是嘲笑愚公无能了。因此,这两句语气不同。

3.提问:请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

第一段:写故事背景。

第二段:写愚公决心移山,得到全家支持,并排除疑难,立即行动。

第三段:写愚公驳斥智臾的错误观点。

第四段:写愚公愿望的实现。

4.提问: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讨论并归纳;

(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切。

(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5.提问:文章中两个人物的名字,以“愚公”和“智臾”对举,有什么深意?

讨论并归纳:愚公动员全家的力量,克服山高且大;年老力衰;人员少;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等这么大困难,表面看来“愚不可及”。但愚公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在于他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的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人和后代子孙。此外,他对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在人和自然关系的问题上的正确认识,他懂得人的力量是“无穷匾”的,“而山不加增”。他的见识远远高过一般人之上,真是“大智若愚”。而“智臾”只是从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认为自然条件无法改变,而且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真是“鼠目寸光”。以上分析说明愚者不愚,智者不智。这一颠倒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调,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

6提问: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什么?访归纳中心意思。

讨论并归纳:

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奋斗的道理。

四、总结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对寓言的理解要通过故事叙述了解故事所寄寓的深刻含义。而不要纠缠这个故事是否“真实”,神话给足是否与迷信有关,甚至用现代的眼光审视愚公的形象等。这些都与阅读寓言的本义有违背的。

五、作业

1.课后练习.

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下列文言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2.甚矣,汝之不惠。

3·帝感其诚。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ai.反问句2.陈述句3.判断句《.被动句

b.1.反问句2.倒装句3.被动句4.陈述句

c.1.疑问句2.陈述句3.被动句4.判断句。

d.1.疑问句2.倒装句3.判断句4.陈述句。

(二)填空:

卫.《愚公移山》选自__,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_

和___。本文的体裁属于____。

2文中河曲智臾嘲讽愚公的话有____

。愚公斥责智臾的话有___

愚公反驳智全的话有____

这些对话表现智叟____

,表现愚公____。

(附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回700里,高万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住在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上说;“我跟你们尽一切力士把这两座大山挖平,(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儿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块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的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文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大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的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命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及反思篇十三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情感目标: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口述故事,落实课文翻译;接着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设疑的方式,细研课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然后以完成文后练习的方式,巩固文中涉及的一词多义及通假字;最后,在学生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了解《列子》及作者,掌握文中的字、词、句和通假字。让学生在参照注释疏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做到口述全文。 

第二课时 本课时通过学生课堂讨论的方式感悟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指导学生做到熟读并背诵全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二、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思想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三、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1、掌握下列实词: 

仞 冀 箕 畚 孀 龀 匮 亡 厝 雍 陇 

2、通假字:         指 反 惠 亡 厝 

3、文言句式: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4、习惯句式(如……何?) 

5、省略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6、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何苦而不平(愁什么挖不平呢)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7、疏通课文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再次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8、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人小组共同准备复述故事,并推荐一名同学,准备在全班复述。 

被推荐同学复述课文。 

要求:语言流畅,可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 

对复述者进行简单讲评,让学生在听、评中,不断熟悉课文,为后面逐字落实翻译全文作准备。 

9、抽学生逐句逐段翻译课文。 

四、布置作业  

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文复习情况 

二、逐段朗读课文 

三、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四、讨论分析课文的内容 

1、首段一开始极言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 

答案参考:写两山的高大,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 

2、分析课文第二、第三段。 

①请排出移山的人物表。 

②作者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参考:移山的人物有年近90岁的愚公,荷担者三夫,还有始龀的遗男,总共五个人,并且是老的老、小的小,要移走两座大山,的确千难万难,但越是艰巨的任务面前,就越能显示人们的精神面貌。 

③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有不同的态度,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孙子和“遗男”态度又怎样? 

答案参考:愚公妻子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智叟则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可见,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的语气。再则,“甚矣,汝之不惠。”这样的话愚公妻子是不会说的,而“且焉置土石?”这样的话智叟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根本反对移山,绝对不会关心如何处理土石的问题。总之,愚公妻子是“献疑”,智空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而遗男是“跳往助之”,子孙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 

④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答案参考:智叟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而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⑤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很愚”,智叟“很智”,你的看法如何呢? 

答案参考:愚公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啃”,终能将山移平,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3、分析课文第四段。 

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答案参考: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4、概括故事的寓意。 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 

5、小结全文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 

五、布置作业。 

①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愚公移山》 

《列子》(寓言)     

不利条件                             有利条件 

方七百里,高万仞——山之高大          杂然相许——家人的支持 

年且九十——年龄之高                  跳往助之——邻人的参与 

叩石垦壤,箕畚一工具之简陋         

子孙荷担者三夫——人力之单薄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路途之遥远 

笑而止之——智叟之嘲笑            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一愚公发展的观点 

——一对比衬托————一 

寓意:表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韧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上一篇:《愚公移山》教案(含课时练习)

下一篇:《愚公移山》教案10

第23课《愚公移山》教案及反思篇十四

从容说课

《愚公移山》选自修《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文章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教学本文,首先应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积累文言词语。其次应引导学生思读课文,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探究文章的时代意义,时代需要愚公精神,激发学生勇敢面对困难,挑战自我,争做时代的骄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能力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理读法  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译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读课文,探究文章寓意;品读课文,鉴赏文章写法上的特点;研读课文,联系实际,总结升华。

[教学步骤 ]

一、导语 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下面请看动漫flash——愚公移山。

学生欣赏画面,品味美妙的乐曲。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分发文字资料,资料内容如下: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2)对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惩山北之塞    a.处罚    b.警戒    c.苦于

出入之迂也    a.绕远    b.迂腐    c.困难

指通豫南      a.指向    b.手指    c.一直

杂然相许      a.允许    b.赞成    c.答应

且焉置土石    a.哪里    b.乃、才  c.语气助词

(3)一词多义

方七百里              年且九十             曾不若孀妻弱子

方其远出海门          且焉置土石           曾益其所不能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河曲智叟亡以应        惧其不已也

其如土石何

吾义固不杀人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帝感其诚

其妻献疑

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甚矣。汝之不惠

告之于帝

(4)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学生自由回答,其余学生评价或补充。答案略写。

5.教师播放教学图片,每显示一幅,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或朗读课文相关片断。

第一幅:二山雄立图    第二幅:在家庭会议上

第三幅:毕力平险图    第四幅:愚公智叟辩难图

第五幅:神灵移山图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正方:愚公实愚

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

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学生讨论交流。

示例: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大小、多少是相对的,都可以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成功、失败亦如此。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学生自由发言。

生1:这是作者迷信思想的反映。

生2:这反映了作者阶级的局限性。

生3: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教师点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学生讨论,明确: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教师提问: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学生争相发言。

教师总结: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教师朗诵《愚公移山》歌词: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

讲起来不是那奇闻,谈起来不是笑淡,望望头土:天外天,走走脚下一马平川,面对着满堂儿孙,了却了心中祈愿。

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多媒体显示: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学生齐读。结束全文学习。

七、布置作业 

1.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2.有人说,愚公精神就是苦干精神,仅有苦干是远远不够的,苦干加巧干才等于成功。你如何评价这种观点,写一段话阐明你的观战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