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教案(通用5篇)

时间:2024-09-12 作者:BW笔侠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案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教案篇一

下面是关于《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教学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这本来是一节很普通的数学课,我也为上课做了准备,但这节课对我来说,又是那么的不寻常。因为这节课被周辉老前辈冷不丁的推了一次门。让我变得很紧张起来。我的情绪被学生们感知着,他们回答问题、合作交流、和汇报展示时也变得拘谨起来,变得小心翼翼,失去了往常的一部分活力。我的情绪也被学生们感染了,甚至于几乎接近“短路”。我之所以这样紧张,是因为我对周辉老师前辈的敬畏之情,一种“班门弄斧”的感觉,让我每一根神精都变得紧张起来。这种情绪持续了近10分钟。周老在教室后排用手势几次鼓励我,才使我稍微平静了一下情绪。

回顾自己的教学过程,我是从复习反比例的定义开始的,指名这生回答了我提出的有关反比例函数的问题,并出示了几道判断成什么比例关系的练习,指名学生表述相关理由。这个环节设计的意图是想让学生再次感受成反比例的两个量是怎么相关联,在一种量随着另外一种量变化时,不变的却是这两种量的乘积。为下面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打下伏笔。

复习完成后,进行例6的讲解,我先请两个学生各读一遍题,为成绩较差的一些学生提供展示他们的机会。虽然读题是完成了,但从她们较弱的声音里,我听到的还是不自信,可她们有勇气在数学课堂里主动站起来,对她们来说,已经进步了。今后我会为这样的学困生多创造属于他们的机会,希望这样的孩子能继续努力下去!

读完题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合作探究,尝试解决问题。8分钟后进行了汇报展示,有的同学用的倍比法,先求出100千瓦时里有几个25千瓦时,再用结果4乘上5天,得到所求结果20天。有的同学用的归总法,先求出5天总共用了5x100=500千瓦时,再求如果每天用25千瓦时,可以用多少天。还有的同学用方程的思想,找出了相等的数量关系式,列方程求得了结果。但唯独没有用比例思想的。我当时感到很窘迫,加上紧张点,在语言的衔接上变得生疏起来,就让学生们自己读了教科书第62页的祥解过程,没有再做讲解。现在想想,学生之所以听了方程思想的汇报后不再发言,是因为他们没有搞清楚反比例与方程的区别与联系。他们不知道应该怎么表述自己的想法,才选择了沉默。再深究原因,是我在讲反比例时,没有把反比例的形成过程讲透,没有让学生彻底体会到两个量是怎样相关联并随之变化而变化的,没有让学生深刻感知在变化中,还有不变的量是两个相关联量的乘积。当我意识到这些,想在实践练习环节进行弥补时,我却没有了机会。因为周老已经走到了讲台上,他用亲切的话语对我说:“不要害怕,也不用担心,自家人,你看我怎么讲。”

周老得到我的同意后,与学生聊起了天,他风趣幽默的话语,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起来,一下了就缓解了课堂上紧张的气氛。他从反比例的定义入手,让学生给出了反比例的字母表达式xy=k(一定)。然后引导学生分析找出了例6中两个相关联的量,并请学生为这两个量命名。又启发学生找出不变的量是什么(5天的用电总量)。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就得到了数量关系式:每天用电量x天数=用电总量(一定)。所以每天用量与天数成反比例关系,然后解设列比例、解比例再答。周老短短8分钟的讲解,让我突然明白了很多,犹如醍醐灌顶。

我感激于周老前辈的亲自示范,也反省着自己的点点滴滴,感觉需要自己学习的实在太多太多了。今后的时间里,我一定会抓住一切可以抓住的机会,多向周老交流教学备课中的问题,学习他的精神与经验,使自己快速成长起来!

周老在书写板书时,手有一些抖,但字迹依然很工整。这一点,是我要学习的地方,今后我要认真对待板书,尽力去写好每一个字。他的解题书写过程不同于例题,他加入了简单明了的题意分析,他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列出数量关系式,确定变量与不变量,明确反比例关系的成立,再利用反比例思想使问题得以解决。他的语言表达是那样流畅自然,语言衔接是那样水到渠成。我真心为周老点32个赞。我希望他能再次听我的课,再多“手把手”教我几招。

最后总结几点周老给我的建议,也是给所有年轻教师的建议:

1、一定要研读《课标》,把握学段教学重点。

2、一定要多做数学题,开拓自己的解题思路。

3、一定要写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楷书。

4、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5、一定要保持空杯心态,虚心学习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努力按照周老提出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研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继续多做题,练好粉笔字,用心思考每堂课,保持空杯心态,虚心学习他人之长补已之短,为形成自己的独立课风努力!

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教案篇二

用比例解决问题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由于把用比例解应用题归结为这样的四步,学生在解题时按照这样的四步也许是不会错的,但实际上用比例解应用题时,有的也不必一定要按照这样的四步,尽可能简单的列出算式,可以用多种方法列出比例式的题就出不来好效果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做不到灵活开放了。更不用说通过练习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品质了。

通过对这节课的总结,我意识到教师的教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基准,把学生的学放到主要地位上来,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教案篇三

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优秀教学设计

1.掌握用反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从而加深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用反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掌握用反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创设情境,质疑引导。经历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理解分析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课件

一、 定向导学(5分)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2)我们班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3)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4)水费一定,每吨水的价钱和用水的吨数。

2、出示目标

(1)掌握用反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2)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从而加深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10分钟)

内容:课本62页例6

1、 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2、 时间:5分钟

3、 思考问题:

(1)、题目中有哪些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你是从题中哪里发现的?

(2)、这三种量成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判定的?

(3)、列出关系式。

4、跟踪练习

这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要捆15包,每包多少本?

三、 合作交流(10分钟)

1、课本59页“做一做”第2题

四、质疑探究(5分)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强调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1)、题目中有哪些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

(2)、这三种量成什么关系?

(3)、列出关系式。

五、小结检测(10分钟)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2、检测

第64页的5、6、7、8题

板书设计:

用比例解决问题

(1)、题目中有哪些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

(2)、这三种量成什么关系?

(3)、列出关系式。

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教案篇四

教学内容:教材第62页的例6,完成练习十一的第八题。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能正确判断应用题中涉及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能利用反比例的意义正确解答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已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理解、掌握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开拓思维。教学重点:认识反比例实际问题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用反比例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判断下面的量各成什么比例。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和时间。

2、判断题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并列出相应的等式。

一列火车行驶360千米。每小时行90千米,要行4小时;每小时行80千米,要行x小时。

3、一列火车5小时行驶800千米,用同样的速度行驶128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学生独立解答,订正时说一说解题的步骤。)

4、导入揭题:我们继续学习用比例解决问题——用反比例解决问题。

二、教学新课

1、出示例题: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每包30本,要捆多少包?

2、学生读题,分析题意

3、学生尝试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4、变式练习:一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要捆15包,每包是多少本?

5、归纳解题步骤(1)分析判断

(2)找出列比例式所需的相等关系(3)设未知数列等式(4)求解

(5)检验写答语

6、比较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

三、巩固练习

1、同学们做广播操,每行站20人,正好站18行;如果每行站24人,可以站多少行?

四、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用反比例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自我评价:我学的怎么样?

五、作业:完成练习九的第4、7题。

六、思维训练

用反比例解决问题教学重难点教案篇五

教学目标:

1.掌握用反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2.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从而加深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用反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教学难点:

通过解答应用题使学生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掌握用反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教法:

创设情境,质疑引导。经历用比例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学法:

理解分析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定向导学

1、判断下面每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并说明理由。

(1)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

(2)我们班学生做操,每行站的`人数和站的行数。

(3)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

(4)水费一定,每吨水的价钱和用水的吨数。

2、出示目标

(1)掌握用反比例的方法解答相关应用题。

(2)熟练地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反比例,从而加深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二、自主学习

内容:课本62页例6

1、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

2、时间:5分钟

3、思考问题:

(1)、题目中有哪些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你是从题中哪里发现的?

(2)、这三种量成什么关系?你是怎样判定的?

(3)、列出关系式。

4、跟踪练习

这批书如果每包20本,要捆18包。如果要捆15包,每包多少本?

三、合作交流

1、课本59页“做一做”第2题

四、质疑探究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重点强调用反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解题步骤和方法。

(1)、题目中有哪些变化的量和不变的量?

(2)、这三种量成什么关系?

(3)、列出关系式。

五、小结检测

1、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你学会了什么?

2、检测

第64页的5、6、7、8题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