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报告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论文(汇总7篇)

时间:2024-11-16 作者:琉璃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优秀的报告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报告篇一

地理学是领域宽泛、内容丰富、思维综合能力强,且学习要求较高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比如,地球的运动、锋面与天气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比较抽象而且难懂;许多学生对区时计算和黄赤交角,对冲积扇、流水侵蚀和风蚀风貌,对洋流地图和世界地图,对地形风貌的形成以及行星与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普遍感到学习难度大。这也是在传统模式下地理教学长期在“一高三低”(高消耗、低情趣、低效益、低层次发展)状态中的结果。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窘势。笔者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作简要分析。

1.网络环境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

网络环境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主要有如下三点:一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逐步提升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学习信念。以“太阳黑子”为例,学生在一般情况下误以为它就是黑色的,然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生动展示和图文互动,学生从中明白了太阳黑子并非黑色小斑点,而是发生在星球层上的一种太阳活动,表现为相对暗淡的漩涡状气流。不仅如此,当太阳黑子活动频繁时,它会严重干扰地球磁场,就会出现信号减弱、电器受损、温度下降等现象。二是有利于提升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把教师打造成为潜心教学研究的“专家型”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透过多种知识资源,实现融知识、意义、思想、价值、理念、情感于一体的教学追求。三是有利于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高中地理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如果在自主学习中遇到学习问题,可通过qq、微博、微信等网络“桥梁”开展交流活动。

2.网络环境下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实践

(1)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开展教书育人活动的主体形式。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各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益。以“气象灾害”为例,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和寒潮等气象灾害的相关图片,接着播放一系列优美的气象视频,为学生提供了身临其境的“视听盛宴”,引导他们在鲜明对比和巨大反差中,最大限度地拓展他们的想象,为课堂问题的提出做好铺垫。由此把他们引入到乐学善思的课堂活动中。

(2)创设体验平台,培养自学能力。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提供良好的平台。以“大气环境”教学为例,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现课时目标,提出问题:大气环境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它容易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人类应当做出怎样的防治措施?同时强调注意事项,并且提出具体要求。接着要求学生通过“个体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然后把本课主要内容制成文档。在学习目标的直接引领下,学生对网页进行访问,教师在实时监控中给予适时适量的辅导和点拨。这样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涵。在形式开放、途径多元的新教育时代,大力开发与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的确是教学相长的重要手段。就高中地理学科来说,教材中许多概念都缺乏示例,学生即使记住了相关的知识点,但并不一定理解,运用起来也是生搬硬套。比如,对于西欧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令人很难感受到在这两种条件下的植被差异,只知道前者全年温和多雨以及后者的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此,教师可把英国的温带海洋气候与法国的地中海气候图片和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两者之间的差异:前者适合生长多汁牧草,后者更适合种植葡萄、橄榄和柑橘等水果。

(4)促进前后延伸,增加教学厚度。课堂教学并非课程活动的唯一形式,同样,教材也不是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并引导学生积极拓展与延伸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加教学厚度。比如,笔者经常一方面把重点难点内容通过多媒体图片、表格和视频等形式,事先呈现出来,以更有目标、更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预习,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迁移”,为自主性课堂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把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学生易错、易混知识点,制作成“多媒体集锦”并在课后呈现,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与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同时又能保持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持续性,提升他们学习的实效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高度重视并积极有效地开展网络资源开发,有利于教学相长。

文档为doc格式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报告篇二

作为一名老师,只有在工作中永无休止地学习,增长知识,改变观念,才能储备一桶新鲜的“活水”,服务于学生,浇开每一朵小花。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作为老师的我首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和业务水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勤思考,常总结,苦练基本功,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精巧设计课堂环节

首先要抓住导入环节,设下悬念和情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点燃思维的火花。导入语是开启新课,引导学生登堂入室的钥匙;是承前启后的桥梁,能使学生“循”故而知新;精彩的导入语能“激活”课堂,使教学氛围更加优化,教学活动更加顺畅。第二要抓过程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投入情感,积极点拨,引导学生把这种情感转化为理性思考,使学生在激情中明理,在明理的基础上激情,从而产生理想的教学效果。第三是抓住结束环节。

三、注重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

我认为要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对自己所教学的内容:第一步先要自己明白;第二步我觉得要讲得清楚;第三步要学生听懂;第四步要让学生实践。这样才能达到一个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激发学习兴趣

在我的日常教学工作中,往往会发现学生产生讨厌、纪律散乱、不注意听讲等不良行为。我也曾采用种种措施,有时甚至使用强制性手段,力求解决这些问题,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利用兴趣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已达到预定的教育目标。

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认为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俗语说:“习惯成自然”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使学生从内心出发,不走弯路而达到目标;不良的学习习惯,会给学生的成功增加困难。因此,七年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比如说: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经过重复或练习形成自动的行为动作,要不断强化,持之以恒地渗透。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就会学会学习,懂得怎样合理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会受益终身。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报告篇三

以43届世界技能大赛北京赛区选拔赛为例。第一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原来的教学安排不适应比赛规则。竞赛主办方按照国际大赛的要求,制定了用于指导比赛的竞赛方案。对于第一次参加比赛训练指导的教师来说,无疑是对学习能力、教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挑战。教师需要尽快研究比赛要求,制定训练计划,安排训练场地,调整训练节奏。

2.2各队的水平帮助检验我校的教学质量

世界技能大赛北京地区选拔赛,参赛的高校数量多,各校选派的参赛队伍多来自艺术设计相关专业。通过参加领队会,高校之间进行了交流,获得了可贵的第一手资料,用于判断选手的水平,教师指导的水平和训练质量。在10余个队参加的比赛中,获得团体第二名,毫无疑问,我们的训练质量是满足竞赛要求的。同时也说明,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同学已经练就的职业技能专业方向正确,也是符合国际技能水准的。教学质量得到认定。

2.3行业企业的要求助力调整教学重点

在参加各项由非教育主管单位主办的职业技能竞赛过程中,重视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情况,按照行业企业的比赛要求调整训练方案,并在跟踪竞赛的过程中,掌握主流技术,将行业企业的标准用来对照检查教学和实训工作。通过多次参与相关赛项,保障我们的教学活动不脱离企业的实际应用。以年全国第二十三届发型化妆美甲美睫大赛为例,获得的创意化妆银奖,证实通过训练和参赛,学生的技术与行业企业水平相符合,教学质量居于国内领先水平。

3职业技能大赛提高教师的职业能力

世界技能大赛在全球已经举办43届,已经成为相关职业技能的.世界标准,教师的技能水平如何,是否能够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帮助,世界技能大赛是块试金石。

3.1广告艺术学院成立训练团队

在教师和学生参加的比赛中,广告艺术学院一改过去单打一方式,为团队作战。针对学生比赛成立训练小组,由一位教师承担主责,并配合其他相关职业技能经验丰富的教师一起指导参赛学生。针对教师比赛,成立了由教学院长带队的班子,邀请参加过相关大赛的教师做集体指导,同教研室的教师承担参谋的职责。大家群策群力,保证参赛标准的解读无误,训练计划科学有效,教师参赛或者指导学生比赛准备充分。

3.2校际交流是关键

注重校校交流与合作,通过这样的平台,掌握横向训练信息和比赛信息,更获得比赛经验,使指导教师、参赛教师和参赛同学短时间迅速提高职业技能,贴近比赛要求,达到竞赛方案要求的水准。

3.3校企合作提高技能

在训练过程中,遇到了校内指导教师不能完全指导的印刷问题。学校及时联系了有实战经验的印刷企业一线人员,他们对于大赛给出的训练任务,迅速做出多种可能性判断。企业人员的意见,反馈给指导教师,教师们迅速查找理论依据,并在理论指导下进行试验。成功后将具体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这样的过程,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岗位最新技术,提高了教师的职业能力。

4职业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4.1改进教学方法更新了教育理念

学生受益在集训中,教育形式和方法都和日常的教学模式大不相同,此次集训采用了集中讲授、分段训练、即时解惑的授课方式,大家受益匪浅。由于课程安排非常集中,这就要求指导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安排上具备良好的掌控能力,知识的连贯性和衔接性要处理得当。有针对性的围绕大赛考核内容设计教学指导环节,指导过程要非常细心。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具有很强的接收能力。系统性、连贯性和衔接性较平时课程安排有明显的成效。大赛期间教师成长,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职业教育更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上好每一节课,用教师的人格魅力将学生的心收拢到课堂上来,然后用心去上好课,用知识的力量去征服学生。训练中采用四点四性一注意方法:突出重点、讲清难点,设置疑点,安插兴趣点,讲究逻辑性、注重启发性、富有节奏性、力呈形象性,注意指导语言表达艺术。

4.2通过学习提高了学生素质拓展了专业知识

培训开阔了学生的设计视野,增长了知识。在以往的学习过程所接触到的都是印前的设计工作,并未涉及印刷和印后的专业知识。通过参加大赛,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促使学生站在学习者角度上反思以前的学习,更严肃地思考现在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更认真地思考未来的路如何走下去。学习和反思并重。学生要多读书,学科的专业书,引进名家的思想;另一方面做好自我反思,通过自我对话,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分析,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通过对软件的学习,让专业能力有了更高层次的充电。设计专业领域的发展方向更趋于细化;设计人才要求标准更严格;好的标志设计作品要“好懂、好记、好看、好用”,设计要表现内涵本质,不是表面现象、传递信息,不能简单追求新奇怪异。有些设计中,要求设计者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广泛的涉猎范围,融汇中西文化的能力来创新,设计师比赛中要有一个主导的观念,并把这些要素组合成符合比赛需要的设计表达方式。能与教师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充分的沟通交流,是极其难得的体验机遇。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宝贵之余,也深体会到珍惜两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活在当下,才不会有遗憾!师生交流探讨,结下深厚友谊。培训提供了一个良好交流平台。多天的集训过程,已经使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交流,通过交流和讨论活动,了解了许多专业知识,也获得了很多好的成功经验和深厚的友谊。

4.3大赛获得技能也获得信心

参加过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的技能短时间能迅速提升。一方面,具备了在人前展示的技术能力,另一方面,多次训练,多次模拟赛,多次现场比赛已经让同学练就了丰富的比赛经验,增长了信心和应变能力。这些经验对于寻找适合的工作机会,通过一定的舞台展现自己的实力,无疑是有巨大帮助的。

5职业技能大赛提高系部的管理能力

参加一个赛项需要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对于系部日常工作来说既不能打乱,也不能按部就班。

5.1需要协调适训的教师

学期初,所有教师都安排了学院规定的授课任务,大赛团队的组建,需要部分教师暂时放下正在进行的教学工作,重新准备训练课程,重新安排工作进度,重新购买训练书籍、材料。同时,原有教学工作需要落实,不能耽误正常教学任务。

5.2需要选拔适合参赛的选手

选拔参加比赛的选手是提高竞赛成绩的必要前提。针对不同的赛项要求,通过条件筛选,比如年龄、专业等;教师推荐,比如专业课程学习成绩等;系部商议,比如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等流程来选拔适合参加比赛的选手。有些比赛,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情况,也采取大面积参加初赛,按照赛项要求,逐级淘汰的方式,确定最终的种子选手。

5.3需要协调适合集训的场所

根据比赛要求,有些比赛需要在真实的工作场地进行,原来的教室、机房和实训室,不能完全满足训练。为了保证训练的顺利进行,保证训练设备到位,保证训练场所能全天候开放,先后选择了不同的企业作为训练场所。

5.4需要落实比赛经费

学院对于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等赛项给予高度关注。主管领导一起参与研究比赛方案,并对预算费用给予支持,这样保证了大赛所需要的各项开支。材料费、工具费、专家费、报名费、住宿费、餐费等一一落实,全部经费及时到位,是保证训练和参赛的必要条件。

5.5需要成立组织机构

教学单位成立专门的竞赛工作小组,一把手任组长,副职任副组长,全面分管各项工作,办公室负责落实经费。参赛教师、学生遇到具体任务时有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6结束语

通过连续多年参加各种专业、职业竞赛,锻炼了教学单位的行政管理队伍,教学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就业能力在比赛中越来越接近世界技能标准;教师的职业素养与敬业精神得到检验;部门间的协作精神和管理服务水平越来越符合比赛运作要求;学校的影响力全面提高。参加各项比赛真正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报告篇四

我从事物理教学掐指一算已经十几年了,在物理教学上不断汲取老教师的'先进经验,同时也不断的总结,在这些年来,自己也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物理实验教学模式。从我的物理成绩上和学生的反馈得到了肯定——让学生自己动手自己设计实验,充分体验实验的全过程。

一、从实验器材入手进行开放性实验

让学生胆子放开,鼓励胆小的同学,大胆的做实验。首先教师在选取器材上,不要局限与教材给出的那一点点,要多选几种,让学生自己挑选适合自己的器材,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应该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多收集一些材料,在准备实验器材的时候也要不厌其烦,尽可能的多准备些实验组。

让学生自己设计,往往教师不信任学生,教师的眼里认为学生是毛毛糙糙的小孩子,你不说他们什么也不知道,实际这些教师没有学生眼里读懂他们是多么希望自己也来设计一下,自己提出问题。他们多么希望教师把这些权利交给他们呀!所以教师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如果你真的不放心可以在旁边进行指导。教师在指导时,一定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和图像准确的表达出实验的现象。

二、重视课后的小实验

物理课本上有很多课后的小实验,这样的实验一定完完整整的教给学生自己。物理中有的概念、原理比较抽象、枯燥,课后小实验起到了联系物理内容与日常生活的作用,使学生感到生动、有趣。如第一册第48页的小实验“纸锅烧水”。在布置回家做此实验时,有的学生认为纸容易燃烧,用纸锅不可能把水烧开。多数学生由于好奇心的驱使对该实验比较感兴趣,回家后都亲自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不但证明了用纸锅能把水烧开,观察了水沸腾时的现象,而且加深了对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着火点”的认识。在课后家庭小实验中,没有现成的仪器和用品,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代用品,无疑会让学生动手、动脑,这必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培养其创造精神。

三、扩大实验范围

除书本上规定的课后小实验外,应积极鼓励学生重做课本上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并适当地补充一些趣味性实验。如第一册第十一章学完“大气压强”后,我给学生补充一个趣味性实验。

萝卜吸盘,用刀把一个大萝卜从中间横向一刀切开(切口一定平),在带根的一半切面的中心处,用刀子挖去芯子,挖空到用手捏动为止(注意不要挖破皮)。将这半个萝卜倒扣在盘子中间,先竖直提起萝卜根,盘子脱落(要先用手在盘子底下托接,以免摔坏盘子),这说明萝卜汁与盘子的粘合牢固度不足以提起盘子。若用力挤压,把萝卜内空气挤掉,再提起萝卜根,盘子就会被提起而不掉下,证明大气压力的存在。

通过这些趣味性实验,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感到非常新奇而又新颖。因为所用物品非常容易找到和制作。学生回家后情不自尽地又自己制作并演示给家长看,在家长的鼓励和指导下,又会想出更多的实验方案。这样不但激发了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更重要的是巩固了所学物理知识。所以教师要转换观点,打破过去的传统教学,把教学的主动性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体验实验的全过程。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报告篇五

地理学是领域宽泛、内容丰富、思维综合能力强,且学习要求较高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比如,地球的运动、锋面与天气之间的关系等,内容比较抽象而且难懂;许多学生对区时计算和黄赤交角,对冲积扇、流水侵蚀和风蚀风貌,对洋流地图和世界地图,对地形风貌的形成以及行星与地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等,普遍感到学习难度大。这也是在传统模式下地理教学长期在“一高三低”(高消耗、低情趣、低效益、低层次发展)状态中的结果。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从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窘势。笔者结合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作简要分析。

1.网络环境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

网络环境对当前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主要有如下三点:一是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逐步提升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和学习信念。以“太阳黑子”为例,学生在一般情况下误以为它就是黑色的,然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生动展示和图文互动,学生从中明白了太阳黑子并非黑色小斑点,而是发生在星球层上的一种太阳活动,表现为相对暗淡的漩涡状气流。不仅如此,当太阳黑子活动频繁时,它会严重干扰地球磁场,就会出现信号减弱、电器受损、温度下降等现象。二是有利于提升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力度,拓展学生视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把教师打造成为潜心教学研究的“专家型”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透过多种知识资源,实现融知识、意义、思想、价值、理念、情感于一体的教学追求。三是有利于改善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高中地理学习难度较大,学生如果在自主学习中遇到学习问题,可通过qq、微博、微信等网络“桥梁”开展交流活动。

2.网络环境下提升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实践

(1)创设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开展教书育人活动的主体形式。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各类情境,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益。以“气象灾害”为例,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和寒潮等气象灾害的相关图片,接着播放一系列优美的气象视频,为学生提供了身临其境的“视听盛宴”,引导他们在鲜明对比和巨大反差中,最大限度地拓展他们的想象,为课堂问题的提出做好铺垫。由此把他们引入到乐学善思的课堂活动中。

(2)创设体验平台,培养自学能力。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具有强大的“人机交互”功能,能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提供良好的平台。以“大气环境”教学为例,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现课时目标,提出问题:大气环境问题是如何形成的?它容易造成什么样的危害?人类应当做出怎样的防治措施?同时强调注意事项,并且提出具体要求。接着要求学生通过“个体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然后把本课主要内容制成文档。在学习目标的直接引领下,学生对网页进行访问,教师在实时监控中给予适时适量的辅导和点拨。这样可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开发课程资源,丰富课程内涵。在形式开放、途径多元的新教育时代,大力开发与充分利用各类课程资源,的确是教学相长的重要手段。就高中地理学科来说,教材中许多概念都缺乏示例,学生即使记住了相关的知识点,但并不一定理解,运用起来也是生搬硬套。比如,对于西欧温带海洋气候和地中海气候,令人很难感受到在这两种条件下的植被差异,只知道前者全年温和多雨以及后者的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因此,教师可把英国的温带海洋气候与法国的地中海气候图片和视频展示出来,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两者之间的差异:前者适合生长多汁牧草,后者更适合种植葡萄、橄榄和柑橘等水果。

(4)促进前后延伸,增加教学厚度。课堂教学并非课程活动的唯一形式,同样,教材也不是课程教学的唯一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并引导学生积极拓展与延伸课堂教学活动,这样既可以有效地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加教学厚度。比如,笔者经常一方面把重点难点内容通过多媒体图片、表格和视频等形式,事先呈现出来,以更有目标、更有针对性地引领学生预习,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的“迁移”,为自主性课堂教学的开展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把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内容以及学生易错、易混知识点,制作成“多媒体集锦”并在课后呈现,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与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同时又能保持学生对地理学习的持续性,提升他们学习的实效性。“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高度重视并积极有效地开展网络资源开发,有利于教学相长。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报告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在这里做经验交流,首先感谢各位领导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与同行一起来探讨和学习,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位领导的关怀与指导,离不开各位老师的帮助和鼓励。但在这里我感到非常的惭愧,教学刚满两年,我觉得自己的经验还非常不足,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还跟不上新课标的要求,在座的大多数教师经验都比我丰富,做的都比我好,今天面对这么多优秀的教师,班门弄斧希望各位教师见谅。所以今天我谈不上是经验介绍,只是和大家谈几点平时的做法,和大家一起共勉。

我是从去年春天期中考试以后才开始教英语的,我是学数学的,只想把数学教好,本想着在这3年里,从四年级教到六年级,把小学数学系统地教一遍,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刚开始时,由于数学语言不够简练和精准,所以我总是认真仔细的备课,不仅如此,我还经常听课,从中学习了一些教学经验,想着自己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可是事与愿违,一个偶然的机会,校长让我教英语,当时我真的感到很难为情,虽然我英语过了四级,具备了可以胜任小学的英语教学的资格。但是,因为我们当时不注重英语口语的学习,而作为一位英语教师流利的口语交流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所以让我教英语真是感到出师不利,总不能教哑巴英语呀!小学生们又处在培养口语的最佳阶段,错过了这个时期真的会误人子弟。可是,当我想到校长平时对我的关怀和理解,那个“不”字刚到嗓子眼儿又咽了下去。可曾清楚地记得刚上第一节英语的情景,走上讲台我脸红红的,不敢说一句英语,更别说讲课了,干脆和学生直接说算了,说我不会教英语,当时我也同时代着这个班的数学,初次给他们上英语竟然满堂汉语,所以上课时那个别扭,真的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想想校长的信任,想想学生的面孔,我觉得自己只有接受这个艰巨的挑战了,在这次挑战的道路上我只有好好地武装自己,使自己具有坚不可摧的口语会话能力,才能更好地胜任这个担子。为了使口语更熟练更标准,我坚持给自己定期口语培训,反复地听录音,去听慧娟的课。没有一个清晰的教学思路,英语课怎么能上好呢?培训了几天后,我开始学着给学生上课,本来没想着英语怎么样的,但后来发现学生们很有潜力,数学考了第一,英语考了第二,这样的成绩很出乎意料。从此之后,我便有了几分自信。这就是我第一学期教英语的经历。

到了第二学期,我们学校数学老师不缺,我就只有改行教英语了,这学期我代上了三个班的英语。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教学实践,我有了很大的进步。下面主要谈谈我在英语教学方面的几个做法。

第一、我觉得信心是教好和学好英语的一个关键因素

虽然我没有很好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但是我会用录音机来弥补我的不足,在备课时我会反复的听录音,从而使自己的发音尽量接近录音,这样才能教给学生,让学生信其师,才能更好的学习。另外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如果我们一味地去抱怨学校的生源,责怪自己的学生,责怪他们的父母没有能力辅导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永远会处于失望甚至失落的状态,只能在失望中叹息。所以,在课上我尽量使用各种方法让他们增强自信心,为了让他们能够不用背诵就能记住单词和课文,我会不断的表扬和鼓励他们,并且不断的给他们发小贴画,让他们逐渐增强学习英语和自己能学好英语的信心。

第二、兴趣的培养是从教学中的点滴开始积累的

基本上在每一个关于英语或是教育的文章里,兴趣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但今天我仍然还是要提出来,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的兴趣比直接传授给知识更为重要。在学习中增加每节课的兴趣点,让学生通过以语音模仿为基础,深入的进行符合其不同个性的语言表达,将简单的任务与其个性紧密的联系起来。这就需要在平常教学中进行细致的准备,将兴趣的激发融入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第三、培养学生良好的的学习习惯

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也非常重要。我会通过各种途径来培养学生课上的良好听课习惯,并且着重培养学生多听、多读、多练的习惯,在课上分小组学习,小组成员结成“一帮一”的活动小组,充分发挥优等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帮助学困生,这样好学生既巩固了自己的知识,又帮助同学共同进步,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小学英语图文并茂,与生活密切相关。活动比较多,我会不时的运用这些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这样在尝试中使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学生也会在不断的变化中习得知识,他们乐学、善学,最后的期末考试当然不会太差。

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报告篇七

读完五年级,我升入宁都二中就读六年级,也就是说我正式成了一名中学生了。一开学老师就让我们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让我体会到作为一名中学生应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约束自己,努力学习,追求进步。

首先,老师要求我们作为一名中学生要自尊自爱,注重仪表。我从小就有戴银项链的习惯,妈妈说那是为了“避邪”,老师要求我们不能戴首饰,我听了老师的话了,摘下了伴随我十多年的弥勒佛,决心要做到这一要求。

这次考试我才考253分,被分到b班,妈妈非常的伤心,她一直认为我是很优秀的`,也是她的骄傲,可是我对不起妈妈。后来妈妈对我说,她已经请老师给我一个机会,让我转入a班了。现在我坐在a班里,心理压力很大,但我为自己定下目标是各科成绩都要达到90分以上。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按照《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规定严格要求自己,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关心他人,热爱集体,尊敬师长,礼貌待人……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