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记者节感言(汇总9篇)

时间:2024-10-21 作者:雅蕊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记者节感言篇一

时光如梭,转眼间又到了金色铺满山野、硕果累累的季节。我们在宣传系统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活动中迎来了第十二个记者节。

今天在这里,说说我对记者这个崇高职业的敬仰之情和对下基层采访活动的感慨。

20xx年4月,我有幸参加市委宣传部组织的“非典期间基层采访组”到朱阳、五亩、苏村、尹庄等乡镇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基层采访活动,距现在算起来已经整整八年了,可是,过去的事情却历历在目。

八年中,我从记者到编辑,从下基层到固守阵地,虽然寸步不离新闻这两个字,但是,差距可想而知。有时我也想:如今山区群众的变化如何?他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抽空能重回故里,听听犁牛河的水声;看看紫石沟的风景;闻闻梁庄烟叶淡淡的清香;望一眼闫家沱郁郁葱葱的中华杜仲那该多好。

从新闻里,听我们的一线记者发来报道说:朱阳不再是种烟叶、栽杜仲、发展香菇、生产紫石砚。他们发现另一支柱产业——栽核桃,而且生产的核桃在全国是挂上号的名牌产品。到了秋天,革命老区朱阳的每一个山疙瘩都是核桃的天下。

记者节感言篇二

今天是记者节,我们依然在路上,为陇南学子,为市民的热线投诉,为每一条新闻线索,奔走在路上。

新闻记者是时代的见证者和书写者,也必然是参与者。我们用手中的镜头和笔记录新闻,呈现真相,反映民生诉求,为正义的伸张和城市的进步提供新闻和舆论的支撑。

报道新闻事实,揭示公共事件的真相,是记者的天职。为了维护职业的尊严,记者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和不畏威胁阻挠的勇气。不可回避的是,记者因为新闻报道而受到人身威胁的事件时有发生。前不久,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李东东表示,新闻记者正面临复杂的职业生态环境;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坦言,记者维权仍有一定难度。记者成为一种高风险的职业。

庆祝20xx年记者节工作座谈会透露,新闻出版总署正在研究建立新闻记者职务行为规范准则。明文规范记者行为,为新闻报道建立清晰的法律规范,是新闻业走向法治的前提,在规范采访报道的同时,如何保障批评报道权、保障记者安全,应该是不容忽略的内容。新闻事业需要坚守新闻正义的记者,也需要捍卫新闻权利的新闻立法。

记者采访报道和维权的难度,反衬着公民知情权的实现程度;对记者权益的保障程度,则反映了对公民知情权的尊重程度。法治不健全,记者采访报道的权利就不可能得到完整的保障。即便记者报道了真相,如果没有社会法治的跟进,真相背后的正义诉求也不可能得到实现,事件即使反复曝光,也难有实质推进。新闻的困境对应了记者的艰难处境,也正是在需要记者勇敢担当的地方,体现出新闻的价值和力量。

20xx年是晶报记者大力发扬“阳光媒体非常新闻”力量的一年,在舆论监督上更有力,在参与推动社会管理进步上更给力。为了新闻正义,我们将继续前行。

记者节感言篇三

人们常说,一粒种子,只有深深地根植沃土,才能生机无限;一名报人,只有燃烧激情,才能蓬勃向上!在人生的青春岁月,我为投身到喜爱的新闻行业感到自豪。

工作需要激情,社会需要责任,作为一名编辑,奉献给读者精神大餐,是我们的职责;将自己的才智,融入在版面的`字里行间,去寻找挖掘新闻亮点,更是一种忙碌的快乐。在面对新闻时,我们哭过,笑过,感动过,但是捍卫真理,弘扬正气,鞭挞丑恶的理想从未变过。因为热爱,因为理想,因为我的选择。

“我不在报社,就在外出采访的路上。”从12年前,进入报社的第一天,采访、构思、码字、写稿、交稿,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日三餐”,一晃12年过去了,激情和岁月铸就了一篇篇散发墨香的新闻稿件,每每得到读者的反馈和好评,就有了辛苦后的安慰和油然而生的成就感。

从小记者到老记者,蓦然回首,走过的这一段人生旅途,成了我生命中最美丽的乐章。当第十二个记者节来临之际,作为一名“老记者”,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作为三秦都市报的一名员工,我愿以毕生的精力,抒写新时代的美好篇章,讴歌真善美,鞭挞假丑恶,不辜负社会和人民对新闻工作者的深厚期待。

一晃眼,时光已经过去了两度春秋,此时此刻站在领奖台上我回想起刚到报社工作的日子:年轻的毛头小伙不曾畏惧,仅仅凭借着一股子闯的劲头,朝着梦想的方向不断追逐,玉树地震我们不曾退缩,日本地震我们不曾犹豫,我们心怀梦想却又敬畏梦想,在新闻的道路上我们践行着最初的诺言,只为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继续前行。

在报社长足发展的道路上,我们的工作成绩不断被肯定,我们的福利待遇不断提高,相信每一位编辑、记者都常怀着激动的泪水,那是因为我们对报社爱的深切。三秦都市报正迈着健康的步伐前进,作为一名“三秦人”,我们一同朝着梦想出发!

记者节感言篇四

不知不觉,原来入行11年了。

11年,当年的同批来晨报的40多个小伙伴,坚守至今的只余硕果两枚,我是其中一个。

当年也是记者,顶着烈日风雨用脚丈量哈尔滨的大街小巷,凌晨加半夜采访都是小case,也曾离危险很近。现在回想起那些探寻真相之路上的种种精彩,仍然记忆犹新。

如今转做幕后编辑已多年,习惯了每日将方块字、豆腐文剪裁缝补煎炒烹炸,最终变成漂亮的内容呈现在报纸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妙文章,也算得上是个技术宅吧。

一晃多年,我的青春就这样默默燃成一页页报纸,奉献在了这个地方。没有修成妖,炼成精,只修炼成了如今的夜猫子。

尽管如此,多年以后回想起来,这样的经历也会是甜的吧,因为,在纸媒、晨报的辉煌里,有我的一份努力。

如今,纸媒已被全媒体这个名词取代,新的一页已经翻开,我仍在!祝仍在坚守的大家,记者节快乐!

记者节感言篇五

11月8日,是新中国的第x个记者节,一个不放假的节日。我们向你们———所有奔波在路上的新闻记者,致敬!和很多个日子一样,这是平凡的一天。一切都在缓缓改变,一切也都在缓缓地被改变。不变的,是我们的致敬。

这是几名普通新闻人,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名字。他们发自肺腑的话,是我们所有新闻工作者的坚持。让我们并肩前行!

黄叶飘飞的季节,我们迎来了第x个属于自己的节日。

飞天周刊一个年轻的实习记者曾写过让我肃然起敬的一句话:喜欢这分艰辛,尊重这分使命,所以固守这分职责。

而事实证明,她的确没有把这句话仅仅停留在口头上。都市新闻人就就应这样,笃信成功的喜悦来自艰辛的采写编,而不是低俗的炒作和无聊的文字游戏。党给了我们使命,不是让我们接到一个热线就急匆匆“打抱不平”,或带着发稿任务满大街找“狗咬人”,更不是让我们居高临下地大喊一通,乱批一顿。为了固守职责,我们务必始终持续冷静、平和与辩证,走进都市生活,体察社会现象,倾听市民声音,继而概括又生动地聚焦我们生活着的都市,让相关部门、相关人甚至感兴趣的相关群体,有所触动,有所思考,有所改善。

———李

在新闻这个行业中干了这么多年,我始终认为我干的是一件很重要、很神圣的事情。正因如此,我觉得我始终是战战兢兢的,生怕有什么遗漏或疏忽造成大错,以至于晚上做梦都被吓醒。做什么事情必须得做足功课,不然我会个性不自信,怕别人小看我,更怕读者觉得看我修改的版面、采写的稿件是浪费时间。

———兰

匆忙中,一天又结束了。放下手中的笔,细细回味,十多年的修改记者生涯,赋予了我吃苦耐劳、坚忍不屈的性格,造就了我恪尽职守、是非分明的品德,这是我一生的财富。

这会儿,我想说,将荣光与豪情稍稍收起,让我们肩负职责,从容前行!

———裴

记者是现实忠实的记录者和守望者。记者的价值,就在于把这种忠实的记录刻录成一段真实的印记。记者就应是现实主义者,以记录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为己任;记者也就应是理想主义者,总要想像着让明天的生活更完美,我们的社会更礼貌、更进步。记者这个职业永远是一种人生状态,你务必在一种状态下,在一种学习的状态下,在跑步的状态下做这样一份工作。

———关x

入行16年,面容已不再年轻,头发已不再浓密,青春已渐渐远去。在还不到回忆的年纪回首这16年的日日夜夜,惟感自豪的是:激情仍在,动力依然,前进的脚步没有停歇!新闻是个充满挑战、需要激情、不怕艰辛、固守职责的行业,选取了它,就意味着要有更多的付出和努力。16年里,有成功、有遗憾、有欢笑、有泪水,但在一个充满朝气、团结如一、力求上进、感动常在的群众里工作,心里是一种别样的温暖。节日来临,应对暖阳,大声说出———我无悔!!!

记者节感言篇六

3年前,当我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体验这个节日所带来的荣耀与快慰时,对新闻工作的激情与执著便悄然注入笔端,融入生命中的每一天。

11月8日,这一天,我们为自己是一名记者感到骄傲和自豪,又为我们身负的重任而时时自省自警,告诫自己:勿忘职责,勿忘铁肩道义。

很多人被这样一段文字感动:

“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真实。人们有理想但也有幻想,人们得到过安慰也蒙受过羞辱,人们曾经不再相信别人也不再相信自己。好在岁月让我们深知“真”的宝贵——真实、真情、真理,它让我们认清了虚伪和欺骗。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当你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当你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当你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社会不公,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这段话让我们明白记者所承担的历史使命,记者对于一个时代意味着什么……

“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记者手中的笔,重似千钧。

为了记者的那份职责,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传递讯息,只为让微弱的声音变得响亮,让真切的声音传得更远。

为了记者的那份职责,我们要以最近的距离讲述细节,只为让模糊的画面变得清晰,让生动的画面传得更远。

为了记者的那份职责,我们要以持续的激情逼近真相,只为让缺失的公正变得充实,让公开的阳光照亮世界。

为了记者的那份职责,我们要以悲悯的情怀表达同情,只为让人际的冷漠变得温暖,让温暖的情感充溢心间。

在采访中,我们或许会碰到险滩、暗礁,前行的每一步或许都会步履维艰,但我们更要坚定步伐,因为我们不能愧对“记者”这一称呼。

记者节,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新起点和加油站。记者的事业永远追逐时代,没有终点。

今天是十一月八日,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而对于从事记者工作的人来说,这一天却是一个不普通的日子,十一月八日,是中国记者节,今天已经是第十七个记者节了。

记者是我的第一份职业。一开始工作时,对记者真正的含义并不懂,只知道盲目地仰慕记者的光辉与自由。于是,这个蜕变的过程变得极为漫长和艰辛。五年的时间过去了,我终于明白,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着力营造更和谐的社会环境,使我们的社会更文明、更进步,是记者不可推卸的职责与使命。

采访的过程千篇一律,从接到任务到联系采访对象,再到采访和写稿。整个过程让人感觉紧张、惆怅和疲惫。只有在完成一篇稿件并顺利刊登后,才是我们可以稍微松口气的时候。在这过程里,我也曾想过放弃,但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想起三年前的一个采访对象。那是一户残疾人家庭,妻子瘫痪在家,瘸腿的丈夫每天靠捡破烂为生,还要供一个女儿上学。我发现自己在工作上的累与他们生活上的苦比起来不值一提,尤其是他们那种对生命的执著总会让我感动,此时,放弃的念头便打消了。

记者的一年四季都是收获的季节。当有人肯定了我们的努力,所有的疲惫与惆怅便会很神奇地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尤其是当文章见报后我们所接到的每一句赞扬与批评,便会化成我们工作上进步的动力。社会赋予了我们新闻工作者的职责,让我们去见证、去记录社会上所发生的一切。我们需要不断去接触新的事物,我们更需要在工作中不断焕发出一种青春的激情。这些经历让我获益良多()。这种珍贵的收获不分季节,每天都是进行时。所以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的一年四季都是收获的季节。

会写字的人,不一定就能成为一名好的新闻记者。因为,新闻报道不是信手捻来,也不是花前月下的抒情浪漫,而是对新闻事件的真实反映,是经过对文字的精心锤炼,将思想和观点隐藏在客观事实中的绝妙诠释。

我们为“记者”这个称号自豪——新闻宣传工作,如同一叶风帆,为全市的发展鼓劲;如同一个号手,吹响奋进的号角。做好全市新闻宣传,是我们的使命。我们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载着中国硒都发展的每一个脚印;每一篇稿件、每一个镜头,都书写着恩施的光荣与梦想,都是我们为恩施呐喊助威的铿锵鼓声,都将成为永不褪色的缤纷画面。

“三大战役”、“三张名片”,以及所有的新闻活动,我们都参与了、经历了、见证了、记录了。我们已经数不清多少次采访归来深夜赶稿,多少次加班;为了一句话、一张图片、一个版面、一个创意,我们反复琢磨反复讨论。我们忙碌,但是我们幸福,因为恩施的发展有我们的一份力量,每想到这一点,心中都有一种自豪悄然萌生。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我们深深懂得,社会对新闻工作的尊重和认同来自这份职业的特殊性,更来自于新闻工作者的自律和职业道德操守。为此,我们时刻不忘身份,落笔不忘责任,始终保持着为恩施的改革和发展呐喊、高歌的热情。我们为自己所肩负的参与恩施发展的历史使命而骄傲!

所以,记者的光荣,并不属于一己,而是属于这个伟大的时代,这个伟大的国度。古人有云:“躬逢其盛”,“躬”既可解为“亲自”,也可解为“曲身”:面对伟大,个人怎能不心生敬意,怎能不满怀谦卑?细数光荣后,请束之高阁,在这个幸运的时代,从容前行。

这是个幸运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时代。“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这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十七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基本判断。因此,不能不提到来自美国著名新闻工作者普利策的比喻:“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这个比喻,当下中国的记者,尤其该牢记于心。在这个复杂的时代,光荣只属于过去:船头的瞭望者不需要太多行李,他需要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支善于表达的笔,或许,还需要一副能嚷嚷的好嗓门……从容,是为了自己的脚步,也是为了国家这条大船的征途。

然而,这也是这样一个时代:很多人汲汲于名,碌碌于利。刚刚发生的“排队领封口费”事件,虽然只是个别行为,但仍然让人警醒。金钱、权力,总有着大于想像的诱惑力。然而同时,绩效考核、评价稿费、收视大战、末位淘汰……也让“无冕之王”倍感压力。这些,也需要记者们坦然面对,既须谨记记者的节操、坚守道德的"底限,也须争取自己的权利、维护自身的权益。这些,与做“船头瞭望者”,同样重要。

实际上,记者,像教师、工人、农民或者公务员一样,本来只是一种职业。种种光荣,与其说是人为赋予的光环,不如说是由职业派生的责任。记录社会前进年轮,推动巨轮前进,发现暗礁浅滩……说到底,这些,都不过是“记者”这个职位的基本要求。做得好,是应该;做不到,是失职。因此,更需要看轻光荣,从容迈步。

我是一名编辑,游离于“记者”的边缘,但我想,谨以此与记者们共勉!

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content_2();

记者节感言篇七

记者节又到了,每年的这个日子,作为记者的我都在忙碌着。来不及好好回味,来不及好好庆祝。其实,不仅这个日子,一年到头,我都在忙碌,忙找新闻线索,忙采访,忙写稿。因为忙碌,我常常被家人埋怨;因为忙碌,我常常扫了好友的兴致。十年了,从事记者这一行整整十年了,“忙碌”与我相伴。然而,我却深深地爱着这种“忙碌”。因为这种“忙碌”,我的生活缤纷而多彩;因为这种“忙碌”,我的人生充实而快乐。

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我们忙碌的身影。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百年奥运,神七升空,冰雪、地震之灾……每一个重大事件,我们的记者都战斗在一线。虽然这些事件现场离我们云浮很遥远,但是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依然“忙碌”。我们已经数不清多少次采访归来连夜赶稿,多少次加班;为了一句话、一张图片、一个版面、一个创意,我们采编人员反复琢磨、反复讨论。永远无法忘记“5·12”这个沉痛的日子。灾情发生后,全国各地都有记者奔赴现场,战斗在第一线。虽然我没有去现场采访,但我们也在本地忙碌地采访报道有关这个事件的新闻。难忘5月20日晚上8点我市举行的赈灾义演募捐晚会,天空突然下起了雨,雨越下越大,可我们记者仍然坚守在现场采访,把最感人的故事与场景记录下来。晚会结束后已经10点多了,我们来不及回家换淋湿的衣服就加班加点赶稿。忙完已经是凌晨了。这种“忙碌”是辛苦的。可当我们把最感人的事迹写出来刊登在报纸上,当读者深受感动而主动到红十字会捐款捐物时,再辛苦的“忙碌”也是幸福的。

中国经济时报》名记王克勤曾说过“扎扎实实的调查采访永远是记者之第一要务,好作品是跑出来的。”“跑”不仅意味着付出体力,担当风险,还要牺牲许多休息与玩乐的时间去思考、去写作。别人在家吃饭的时候,我常常还在单位的电脑前敲打着键盘;当我回到家吃饭时,常常是别人优哉游哉散步或在灯红酒绿前轻歌曼舞了。当人们进入梦乡时,我常常还在挑灯夜战,有时为了赶稿常常熬到三更半夜,甚至通宵达旦。

有一句话说得好——“当你看不到我们的时候,我和新闻在路上;当你看到我们的时候,我和新闻在纸上。”路上奔波的疲惫之苦算得了什么?路上担当的风险又算得了什么?选择记者工作,就是选择奔波;选择了记者,就选择了忙碌。

我深深地爱着这种“忙碌”。无论前方的路有多少荆棘,我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记者节感言篇八

今天是第14个中国记者节,也是我踏入这一行以来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记者节。虽说进入宣传部已两年有余,大多都是干着和新闻沾边的工作,也算是半个“业余记者”(之前我一直这样自称),可是却一直不敢对外说自己的职业是“记者”。

20xx年4月19日,由于部内人事变动,我被任命为白银日报驻白银区记者站负责人,尽管这是一个没有级别的头衔,尽管记者站只有我一个人,尽管还是干着以前的日常工作……可是,至少在我心里,从那一刻起,我觉得自己才真正踏入了记者这一行业。

坦诚地说,在进入宣传部之前,我对“记者”这一行业的概念完全是陌生的。最直观地感受就是央视媒体的几个较喜欢的记者兼主持人。如白岩松、柴静、鲁健等。那个时候觉得记者这个职业很是风光。进入宣传部后,我接触的最多的就是我们白银区广电中心的一帮兄弟姊妹。他们在白银区就算是记者,阿杜就是这个圈里的名记。除了广电一群人,我工作上的伙伴还是就是《白银日报》的一群真正记者。刚开始跟领导活动,只要别人提“记者”我的第一反应都不是指我们,而是指报社和市电视台的人。

慢慢地在这个行业干得时间长了,大家都熟络起来,圈子也在渐渐扩大。对记者这个行业也有了更深地了解和感触。他们发现并颂扬人间的真善美,他们鄙弃并揭露社会的假恶丑;他们不能像其他上班族一样朝九晚五规律作息,他们经常是在和朋友聚会的饭桌上亦或是周末陪家人休闲时被通知立刻赶往采访现场;他们很少拥有鲜花和掌声,甚至有时候会被泼冷水、拒之门外……但是不管怎样,他们是一群为了梦想而不断追求、不停奔跑的人。如阿杜所说“因为热爱、所以奔跑;因为奔跑、更加热爱!”

“可以近距离地感受平民的感动、思想的跳动、时代的脉动,近得可以听到一朵花开的声响,近得可以看到涟漪泛起的花纹”之于记者,这已足够!

“不是在下乡采访,就是在下乡的路上。”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每一个新闻工作者都在追梦的路上!

记者节感言篇九

3年前,当我第一次以记者的身份,体验这个节日所带来的荣耀与快慰时,对新闻工作的激情与执著便悄然注入笔端,融入生命中的每一天。

11月8日,这一天,我们为自己是一名记者感到骄傲和自豪,又为我们身负的重任而时时自省自警,告诫自己:勿忘职责,勿忘铁肩道义。

很多人被这样一段文字感动:

“没有什么可以把人轻易打动,除了真实。人们有理想但也有幻想,人们得到过安慰也蒙受过羞辱,人们曾经不再相信别人也不再相信自己。好在岁月让我们深知“真”的宝贵——真实、真情、真理,它让我们认清了虚伪和欺骗。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正义的号角。当你面对蒙冤无助的弱者,当你面对专横跋扈的恶人,当你面对足以影响人们一生的社会不公,你就明白正义需要多少代价,正义需要多少勇气。

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内心的爱。没有什么可以轻易把人打动,除了前进的脚步……”

这段话让我们明白记者所承担的历史使命,记者对于一个时代意味着什么……

“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人命关天。”记者手中的笔,重似千钧。

为了记者的那份职责,我们要以最快的速度传递讯息,只为让微弱的声音变得响亮,让真切的声音传得更远。

为了记者的那份职责,我们要以最近的距离讲述细节,只为让模糊的画面变得清晰,让生动的画面传得更远。

为了记者的那份职责,我们要以持续的激情逼近真相,只为让缺失的公正变得充实,让公开的阳光照亮世界。

为了记者的那份职责,我们要以悲悯的情怀表达同情,只为让人际的冷漠变得温暖,让温暖的情感充溢心间。

在采访中,我们或许会碰到险滩、暗礁,前行的每一步或许都会步履维艰,但我们更要坚定步伐,因为我们不能愧对“记者”这一称呼。

记者节,我们新闻工作者的新起点和加油站。记者的事业永远追逐时代,没有终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