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殡葬改革工作汇报(模板5篇)

时间:2024-12-17 作者:文轩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殡葬改革工作汇报篇一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一、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依法决策方面

2021年度,我局严格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要求制定规范性文件,对我局起草的拟印发的规范性文件严格按照“征求公众意见、本局法律顾问审核、报送区司法局”的程序进行合法性审核,确保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的严谨性和合法性。

(二)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方面

我局坚持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全市首推营商环境白皮书,从企业营商所需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发展环境、市场资源配置、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环境质量等宏观方面,以及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息息相关的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等十一个微观领域,全方位展示xx营商环境现状,营造更加阳光透明的法治化环境。出台《xx区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围绕企业经营全过程11个领域,精准推出32项路径清晰可实施、预期成效可视化的具体改革措施。同时,结合xx实际新增营商环境先行先试改革特色板块,探索走出xx特色营商环境建设之路。贯彻落实《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xx区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工作》的通知》,推动条例进园区、进机关、进大厅等普法宣传活动。

(三)依法接受监督方面

我局依法接受行政监督,按要求在官网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通讯地址、电子邮箱等重要信息,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及时掌握群众反馈意见,同时配合区司法局工作,对涉及我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积极进行答复和应诉。

(四)普法方面

立足本职,我局扎实推进普法教育工作。在社区、企业和机关内举办了消防宣传月、节能宣传周和信用xx等多场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安全生产、节能低碳及社会信用体系法律法规知识,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和《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把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二、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不足和原因

2021年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但仍存在内部普法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普法宣教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

(1) 加强组织保障,健全工作体制机制

我局党组书记、局长统揽全局的法治建设工作,严格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一是坚持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凡涉及人事、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决策等事项,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做到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二是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认真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强化决策支撑,2021年我局聘请专业律师作为法律顾问,为我局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法律咨询和意见建议。

(二)坚持法治学习,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我局党组书记、局长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我局内部学法用法,坚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带头学法守法用法,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认真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以及宪法、监察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纪律教育月活动,以支部“三会一课”为抓手,加强党章党纪党规和法律学习培训,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组织学习党章、纪律处分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等党内法规制度,学习宪法、监察法、民法典、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积极组织开展专题讲座,2021年重点组织开展“两规三规及深标修订政策解读”专题业务培训,认真学习与我局业务有关的法律规定。严格按照普法培训工作计划要求,组织全局干部开展在线法律知识学习和考试,参考率和考试优秀率均为100%,圆满完成我局2021年度学法考试。

四、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部署安排

(一)强化责任落实。充分发挥局党组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做到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严格依法决策、依规决策。

(二)强化宣传引导。继续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宣传方式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发展改革领域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引导群众和企业更加懂法守法用法。

(三)强化队伍建设。加大学法力度,创新学法形式,进一步提升依法决策和行政执法水平。

;

殡葬改革工作汇报篇二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2021年度,我局严格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严格按照要求制定规范性文件,对我局起草的拟印发的规范性文 当前隐藏内容免费查看件严格按照“征求公众意见、本局法律顾问审核、报送区司法局”的程序进行合法性审核,确保规范性文件制定过程的严谨性和合法性。

我局坚持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全市首推营商环境白皮书,从企业营商所需的宏观经济环境、产业发展环境、市场资源配置、公共服务体系、生态环境质量等宏观方面,以及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息息相关的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等十一个微观领域,全方位展示xx营商环境现状,营造更加阳光透明的法治化环境。出台《xx区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围绕企业经营全过程11个领域,精准推出32项路径清晰可实施、预期成效可视化的具体改革措施。同时,结合xx实际新增营商环境先行先试改革特色板块,探索走出xx特色营商环境建设之路。贯彻落实《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出台《xx区2021年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开展《深圳经济特区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宣传工作》的通知》,推动条例进园区、进机关、进大厅等普法宣传活动。

我局依法接受行政监督,按要求在官网向社会公布投诉电话、通讯地址、电子邮箱等重要信息,保持沟通渠道畅通,及时掌握群众反馈意见,同时配合区司法局工作,对涉及我局的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积极进行答复和应诉。

立足本职,我局扎实推进普法教育工作。在社区、企业和机关内举办了消防宣传月、节能宣传周和信用xx等多场法律法规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安全生产、节能低碳及社会信用体系法律法规知识,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和《深圳经济特区循环经济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把普法工作落到实处。

2021年我局在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但仍存在内部普法活动形式较为单一的问题,普法宣教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局党组书记、局长统揽全局的法治建设工作,严格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坚持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凡涉及人事、重大建设项目、重大决策等事项,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做到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认真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强化决策支撑,2021年我局聘请专业律师作为法律顾问,为我局开展各项工作提供法律咨询和意见建议。

我局党组书记、局长积极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强化我局内部学法用法,坚决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带头学法守法用法,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认真学习了《中国******章程》《中国******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以及宪法、监察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纪律教育月活动,以支部“三会一课”为抓手,加强党章党纪党规和法律学习培训,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认真组织学习党章、纪律处分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等党内法规制度,学习宪法、监察法、民法典、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国家法律法规。积极组织开展专题讲座,2021年重点组织开展“两规三规及深标修订政策解读”专题业务培训,认真学习与我局业务有关的法律规定。严格按照普法培训工作计划要求,组织全局干部开展在线法律知识学习和考试,参考率和考试优秀率均为100%,圆满完成我局2021年度学法考试。

充分发挥局党组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做到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严格依法决策、依规决策。

继续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宣传方式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加强发展改革领域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引导群众和企业更加懂法守法用法。

加大学法力度,创新学法形式,进一步提升依法决策和行政执法水平。

殡葬改革工作汇报篇三

1、进行早安排、早部署。针对州林改办对我县林改工作检查验收提出问题,结合我县实际,县林改办及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抓紧抓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整改工作的通知》(福林改办发[20xx]1号),进行早安排、早部署。同时,县林改办组成工作小组分赴各乡镇就整改工作进行了安排指导。截止目前各乡镇整改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县林改工作已全面转入输机打印。

2、为了保障整改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各乡镇相继成立工作组,抽调业务技术人员和工作队员,专门负责整改工作。

3、严格按照州林改办反馈意见要求和省、州、县验收办法的规定,对林改工作各阶段各项工作进行查缺补漏(村、组方案的修改完善。会议记录、会议通知回执、签到、村组方案表决票、签名、按手印、村组方案及踏山认界的公示等)。

4、业务技术人员,针对外业勘测宗地移位的问题,认真进行复测整改。对外业勘测表等其他相关表格全面进行复查,规范填写表格。

5、输机打印工作。各乡镇在整改工作的同时,对整改结束的村进行了输机,目前全县已完成3村的输机工作。

1、部分乡镇省级公益林调整工作还未进行检查;

2、由于工作任务量较大,致使输机打印工作进展缓慢;

3、工作经费缺乏。整改工作和输机打印需大量人力、物力,县林改办和各乡镇无力解决所需资金,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进度。

1、认真做好表格的填写工作。组织人员对整改后的表格重新进行认真填写,杜绝错填和涂改。

2、加快输机打印和发证工作。

3、积极筹备林改配套改革工作。

殡葬改革工作汇报篇四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六次全会、区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及全国、*市财政工作会议、区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要求,全面总结20xx年财政工作,认真研究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所面临的挑战,理清发展思路,安排部署20xx年的财政工作。

一、20xx年财政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20xx年,我们以*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区委、区政府以及区经济工作会议、*市财政工作会议的有关部署和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促进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继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积极构建公共财政体系;不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积极探索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确保重点建设项目支出需要;继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活力和控制力;不断加大财政监督力度,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积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全面树立“服务型、学习型”财政的新形象,使财政改革得到稳步推进,各项财政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同时,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市“一手抓抗击非典,一手抓经济建设”的决策精神,紧急行动,精心组织,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全面保障抗击“非典”资金需要,努力降低“非典”对经济的不利影响,有力地支持了全区各项改革和经济发展,为抗击“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财政收入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在此,我代表*区财政局党组向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向关心、支持财政工作的各兄弟部门和单位表示诚挚的谢意!下面,我向大家汇报一下20xx年的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克服困难,全面完成财政收支既定目标

20xx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我们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配合,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克服“非典”影响,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积极组织收入,圆满完成了财政收支任务。全年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43806万元,同比增长10.60%。财政支出完成290508万元,同比增长14.84%,其中区级财力支出完成2564*万元。

(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力保障防治“非典”资金需要

面对“非典”疫情,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有关决策部署,财政局党组带领全局干部职工,沉着应对、果断决策,迅速成立防治“非典”资金保障工作领导小组,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开通资金拨付“绿色通道”,保证了防治“非典”资金及时到位。调整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支出和其他项目支出2883万元,保障了防治“非典”资金需要。及时出台防治“非典”资金管理办法,严格规范防治“非典”资金使用。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严格管理监控社会捐赠资金和物资,保证专款专物专用。认真研究落实“非典”财税优惠政策,帮助受“非典”冲击较大的公交、餐饮、旅店、旅游等行业尽快恢复生产和经营。20xx年,全区共投入“非典”防控经费2732万元;减免各项税、费3110万元,为我区抗击“非典”斗争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最大限度地降低“非典”影响,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多渠道筹措资金,促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全力打造“新*”

20xx年,为加快推进我区城市现代化进程,实现我区“以城市建设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城市建设的投入力度。全年累计投入各种建设资金达55.80亿元,其中:财政直接投入12.30亿元;采取多种手段融资投入30.80亿元;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吸引社会资金以及银行贷款投入12.70亿元。另外,通过构建政府融资平台,取得了未来5年内174亿元的贷款信用额度。这些资金为我区实现“新*、新奥运、新*”的战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证。

在筹集大量建设资金的同时,我们进一步加大了对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了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政府投资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审计,全年审计建设项目8个,审计金额6*11万元,审减2666万元,审减率达到4.4%,有效地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随着大量资金的投入,有力地促进了我区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社保大楼、*区看守所、复兴医院病房楼扩建工程和发烧门诊工程等一批重点基本建设项目顺利完工并投入使用;重点功能街区建设步伐加快,街区所承载的功能作用日益增强;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顺利进行;拆违、景观工程、绿化和道路养护、公厕改造等环境整治工程以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危改工程、平房煤改电工程等进展顺利。这些工程的顺利推进,使我区城市面貌和形象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提高,经济发展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全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为全力打造“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断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公共财政体制下转变政府职能的客观要求,也是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遵循这一原则,20xx年我们统筹兼顾全区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需求,继续积极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加大了对科教、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事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力度,较好地满足了社会公共支出需要,提高了政府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和效率,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0xx年对教育、卫生、科学等社会事业的投入达到了78014万元,占区级财力支出的30.95%,达到了法定的增长要求。安排文化支出1216万元,切实提高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水平。安排行政管理类支出49371万元,保证我区政权机构的正常运转和政府职能的充分发挥,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效率。

继续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安排社会保障补助资金62846万元,同比增长7.5%,维护了全区社会基本稳定。继续建立2019万元“政府促进再就业资金”,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程。继续建立3000万元“扶贫解困资金”和“爱心助困资金”,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费2711万元,解决困难群众生活。拨付5935万元资金,落实国务院和*市的增资政策,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五)进一步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

深化国企改革,切实增强国有经济的活力和控制力,是党的*提出的重要任务。20xx年,我们进一步健全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实现了国有资本运作的规范化。落实考核制度,将6家经营性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全部纳入考核范围,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在试点的基础上,于20xx年9月在6家营运机构中,全面推行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编工作。经汇总统计,20xx年我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为65.84亿元,支出为60.7亿元。结合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定了《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实施方案》,实行了国有资本收益收缴。共计收缴国有资本收益20750万元,初步实现了国有资本收益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为政府产业政策服务的目标。积极支持天恒置业改制、华天饮食集团与全聚德公司的资产重组以及加速华远集团管理者股票期权行权等,实现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进一步增强了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向华远、华方派驻监事会,进一步强化了对营运机构的监管。积极开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工作,稳步推进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

(六)继续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构建公共财政体系的要求,进一步理顺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机制,初步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相互分离、相互制约的预算管理制度体系。

进一步加大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的力度。在区直机关大院率先试行国库集中支付,国库集中支付金额累计1646万元,为下一步扩大改革范围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积极研究制定在全区范围内进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进一步扩大教委会计集中核算试点范围,将教委系统所有二级预算单位共122所中小学校全部纳入会计集中核算中心,实行统一核算,进一步提高了教育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使用效益。

政府采购取得新的进展。20xx年制定了9种不同采购方式的政府采购工作流程,进一步规范了政府采购行为,有效地提高了采购效率,并且进一步体现了政府采购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全区各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政府采购规模进一步扩大。20xx年政府采购累计完成28601万元,完成年初计划的122.34%,政府采购支出已经占到财政总支出的9.1%。实际支付政府采购资金26058万元,节约资金2543万元,资金节约率为8.89%。实现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17191万元,国库集中支付率达到65.97%,远远高于*市财政局规定的30%的要求。20xx年底对区级行政事业单位的机动车辆实行了“三统一”管理,即统一保险、统一维修、统一加油。对*区党政机关46辆“黄标车”进行了公开拍卖,开拓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的新途径,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按照“激励与调节相结合、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稳步推进街道财政体制改革,调动了街道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积极性,同时加大对部分街道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了各街道均衡发展。

加快“金财工程”建设。20xx年进一步完善了太极华青预算管理信息系统和oa办公系统,进一步提高了行政效率和财政服务水平。同时,继续做好“统一财务软件”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部门财务核算行为,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了各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七)强化财政监督,进一步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

按照“创新机制、规范程序、强化服务、促进改革”的指导思想,20xx年进一步健全完善了财政监督基础制度建设。积极探索财政监督与财政管理有机结合的新途径。先后开展了市局追加专项资金、国债资金、行政事业性收费、会计信息质量等多角度、多层次的财政监督检查,共检查133户次,查处违规金额7343万元。通过实施财政监督检查,进一步促进了各预算单位高度重视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提高了财政、财务管理水平。财政监督为财政、财务管理服务已初见成效。

(八)建立“服务型、学习型”财政,加强财政、财务干部队伍建设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全面贯彻落实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制定了《财政局关于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实施意见》,进一步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和廉政勤政意识。深入开展建立“服务型、学习型”财政的大讨论活动,培养干部真正树立起“权为民所用”的权力观,“勤政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观以及“向一切人学习、向一切事学习”的学习观。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积极做好各项党风廉政牵头工作。积极参加“千家企业评政府”活动,聘请6名廉政监督员,建立健全内部、外部监督制约机制。教育干部树立“廉正勤勉,理财奉公”的财政理念。建立完善综合考核体系,完善科学用人机制,激励干部争优创先。加强对干部的业务培训和法制教育,提高干部的服务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加强对全区财会人员的管理与服务。全年开展各类财会培训2487人次,提高了全区财会人员的执业素质和业务技能,有力地促进了各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总结20xx年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区财政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当前,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区财政工作将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对于这些困难与挑战,我们要在20xx年的工作中认真研究,着力解决。

二、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

1、地域空间狭小的制约。经济发展实践表明,一个地区地域空间大、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丰富,则这一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就大,后劲就足;反之,经济发展将受到较大制约。作为首都中心城区,我区地域空间狭小,土地资源稀缺。另外,*实施“古都风貌保护”政策,更进一步加剧了我区土地资源的稀缺。在*市第一批公布的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中,我区就有12片,占到全市总量的48%。稀缺的土地资源将成为我区经济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较大障碍。经济决定财政。这种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必将反映到财政上来。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实现我区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将面临较大困难。这一点,从近几年我区与朝阳、海淀等区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对比上,甚至与丰台、通州、昌平等远郊区县的对比上,已经显现的非常明显。

2、政策变化的不利影响。为落实“五个统筹”,加快城乡协调发展,市财政局已经明确,今后一段时期,将在财政政策及资金等方面重点支持南城、郊区、山区经济社会的统筹发展。这一政策缩小了我区争取市财政局资金和政策扶持的空间,争取市局优惠政策特别是资金支持,将更加困难。

3、增长基数的压力。随着近五年来的高速发展,我区财政收入从1999年-20xx年平均增幅达13.64%,20xx年财政收入达到34.38亿元,今年更将达到38亿元的规模。在这一基数上,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难度较大。

4、基本建设资金缺口巨大。未来五年将是我区建设和发展的高速期。初步统计,截止到2019年,我区基本建设资金总需求约为280亿元。20*我区财政安排的基本建设支出仅为4.39亿元,同比增长23%,即使按年均增长25%计算,到2019年财政可以安排的基本建设资金,五年总计也不过为45亿元,资金缺口高达235亿元。

5、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将急剧增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我们的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为了贯彻落实“五个统筹”、“五个坚持”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今后财政将不断加大对科学、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可以预见,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将急剧增加。

6、行政成本持续增长。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管理要求的提高、行政手段的提升、工作环境的改善等,我区行政管理类支出持续增长,行政成本居高不下。2019年我区行政管理类支出36657万元,20xx年达到49371万元,年均递增7.73%。按照这一增长速度计算,到2019年,我区行政成本将达到71640万元。

7、深化财政改革任务繁重。近年来,财政进行了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收支两条线、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改革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和艰难,不仅要继续扩大改革的广度,更重要的是要把改革向深度推进。例如,建立绩效预算评价体系、财政投资评审机制、项目中长期滚动预算,加快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以及进一步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物品的配置标准和采购标准等等。不仅改革的本身更加复杂,而且改革还将进一步触及到经济社会中更深层次的矛盾,触及到各部门利益和权力的重新分配问题。因此财政必将进一步成为各种矛盾汇集的焦点。

8、财政管理手段、创新能力、队伍素质等等,与所承担的财政改革任务以及加快发展的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财政自身建设亟待加强。

上述这些困难与挑战,虽然加大了我们工作难度,但是我们有信心迎接挑战、战胜困难。我们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机遇意识,紧紧抓住本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紧紧抓住*举办奥运会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两大历史性机遇,按照“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的要求,坚持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开创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实现快速健康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20xx年工作思路及安排

20xx年是我区新一届区委、区政府的起始之年,也是实现我区“十五”规划,建设“新*、新奥运、新*”,全面完成“*经济实现新发展、区域文化实现新繁荣、人民生活实现新改善”奋斗目标的关键一年。因此,做好今年的财政工作,更好地为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

20xx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区第九次党代会、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以及区经济工作会议的有关要求,以“发展创新、富民强区”为主题,以“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为出发点,通过理财观念的创新、运行机制的创新、管理手段的创新,进一步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完善财政职能;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规范管理行为;保障重点建设,压缩一般支出;加强财政监督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建立规范的财政、高效的财政、发展的财政、服务的财政,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实现财政经济的良性循环。

20xx年财政工作的基本思路是:

一是要在转变理财观念上实现创新。就是要善于用市场的观念、市场的手段来分析和解决财政的问题。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积极转变财政职能,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消除“越位”,弥补“缺位”。在资金分配上,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在资金使用上,强化资金使用者的责任意识,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是要在支持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上实现创新。就是要尽量减少财政直接投资,遵循市场规则和惯例,更多地采取贴息、担保、承诺、风险投资等市场化方式进行间接投资,积极吸引和引导民间资金、信贷资金等社会资金的投入,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和“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是要在组织财政收入上实现创新。就是要积极实践科学的发展观,结合我区资源优势,统筹规划支持重点,积极探索建立适合我区发展的产业结构,坚持速度、质量、结构和效益的统一,从根本上促进我区经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从而保证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四是要在提高财政支出效益上实现创新。就是要按照公共财政要求,积极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合理界定财政支出范围,规范财政资金使用行为,尽快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和责任追究机制,推行绩效预算、绩效财政、绩效政府。

五是要在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上实现创新。就是要继续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金财工程建设等项改革。进一步加强研究完善区街财政体制,科学合理划分区街的事权、财权的问题,建立科学的转移支付制度,统筹区街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六是要在财政监督上实现创新。就是要进一步健全完善财政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财政监督预警、分析、控制、管理的职能,实现对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控,从体制上、机制上入手,有效提高财政监管水平。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结合20xx年全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支形势,我们对20xx年的财政收支计划做了如下安排:区级财政收入安排378200万元,比20xx年增长10%。区级财政收入的增幅与全区国民经济增长率保持一致。区级财力支出,扣除体制上解基数1*885万元,加上上年市专项结余,安排297000万元,比20xx年区财力支出2564*万元增长15.8%。

20xx年财政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积极组织财政收入,确保全年收支任务全面完成。

20xx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较大,财政收支任务艰巨。我们将积极配合税务等部门,进一步完善税源监控体系,严格税收征管,依法治税,严厉打击偷、逃、骗、抗税行为,大力清缴欠税,努力做到应收尽收。进一步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加强非税收入征管。进一步加强支出管理,狠抓节支工作。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坚决制止各种铺张浪费,确保全年财政收支任务全面完成。

(二)加快城市建设,树立良好发展形象,促进全区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加快城市建设,改善城市面貌,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我区投资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财力不断壮大的前提条件。20xx年我们将继续推进财政投融资体制改革,探索多种融资形式,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综合运用政府投资、财政补贴、财政贴息、融资担保等多种财政政策和手段,筹集建设资金。继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加大土地出让金返还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土地出让金返还款,以保证建设资金的需求。同时鼓励、吸引非政府投资者投资我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在满足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政府融资平台的建设,规范运作方式,支持地铁四号线、德内大街、赵登禹路等重点市政道路设施建设。继续支持六大功能街区建设,促进金融保险、信息通信、现代商业、文化旅游、科技信息咨询、房地产等支柱行业快速发展,拉动经济与财政收入的持续增长。根据*市第十阶段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的安排,合理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我区大气环境治理工作。积极转变政府投资管理模式,引入投资评审机制,积极开展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评审试点,进一步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的管理力度,最大限度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继续深化各项财政改革,加快建立公共财政体系。

第一,加强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的制衡机制。研究成立财政预算编审中心,专司预算编制审查工作,从机构上将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彻底分开,建立起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相制衡的预算管理新机制。研究建立科学的绩效预算评价体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绩效预算评价体系是对政府支出效果进行评价的制度,是财政延伸管理和后续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规范支出行为、提高支出效益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绩效预算评价体系,实行严格的支出责任追究制度,可以有效减少个别部门占用财政资金的随意性,对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严肃性将起到重大推动作用。财政部门将对这项工作积极准备,充分试点,大力推行,并将绩效预算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下一年度预算资金的重要参考,从而促使预算资金真正从“重分配”向“重管理”转变。建立预算管理系统,统筹管理预算基础信息、专项支出项目库、预算编制审查、预算指标管理、预算执行检测分析等工作。在去年划分六类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的基础上,按照适应经济发展水平、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原则,继续完善公用经费定额标准,使之更加科学合理。按照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原则,建立起系统科学的行政事业单位公用物品的配置标准和采购标准。

第二,全面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完成国库集中支付代理银行的招标工作。制定国库资金集中支付管理、会计核算、银行支付清算等相关规章制度。研究制定预算外资金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建立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和内部控制机制。加强组织机构体系建设,成立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推进工资统发、专项集中支付和非税收入收缴等各项工作。加快预算执行管理系统建设。在与单位、代理银行联网的基础上,提高预算资金拨付审核的自动化程度,加大对财政资金集中支付的全程监控力度。研究推动教委会计核算中心向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转型。

第三,加大政府采购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宣传《政府采购法》的力度。进一步完善配套规章制度和监督体系,建立约束有力的监督机制。努力扩大政府采购范围和规模,确定20xx年政府采购计划为2.4亿元,比上年计划增长25%。切实提高政府采购工作效率。建立政府采购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资金国库直接支付办法,扩大国库直接支付的规模。建立完善供应商管理与监督体系。加强政府采购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第四,继续加快“金财工程”建设步伐。进一步落实财政部、市财政局关于加快建设“金财工程”的有关要求,加快推进*财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启动*财政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加快构建完整的财政管理网络体系。进一步整合与优化局域网、财政专网、财政外网三个信息平台。继续做好“统一财务软件”工作,使之向深度与广度推进。

(四)完善财政职能,保障社会公共需要。

按照公共财政要求,科学合理地安排财政预算,继续大力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政府机关正常运转和教育、科学、卫生等事业支出依法增长。依法保障教育经费,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巩固和发展*区基础教育的优势。增加科技经费投入,鼓励技术创新和技术成果转化,扶持和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社区科普、青少年科普、健康科普等活动的开展。加大卫生事业投入,调整支出结构,提高公共卫生支出所占比重。整合全区卫生资源,对医疗机构市场化经营在政策、资金方面给予支持。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健全医疗救治体系,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成本核算,探索对卫生事业科学合理的补偿方法。支持健身园建设,丰富社区的群众文体娱乐活动。

继续加大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安定的投入。支持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的健全和完善。关怀城市特困群体,落实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充分利用区街两级“政府促进再就业资金”,建成多层次的劳动就业服务体系,提供职业培训,开发就业岗位。关心弱势群体,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用好“扶贫帮困资金”和“爱心助残资金”。继续贯彻落实关于“科技强警、从优待警”的政策,加大对公检法部门投入的力度,支持公检法部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我区安定团结的大局。

(五)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进一步加快我区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进一步落实好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有关政策,继续完善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制度。全面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加强对预算执行的分析和控制,进一步强化、规范国有资本收益收缴,研究建立国有资本的再投入体系。建立科学的国有资产经营、评价、考核体系,实现资产保全和资本增值。继续向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委派监事会,强化财政监管。进一步深化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改革,探索经营性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转换模式,开拓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新途径。

(六)完善财政法制建设,强化财政监督,规范财政管理

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加快财政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建立责任与权利相统一的行政执法监督考评机制,提高财政干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建立完善监督检查结果的反馈机制,探索监督检查成果有效利用的途径,充分发挥财政监督预警、分析、控制、管理的作用。进一步加大财政监督检查力度,特别是加强对重点专项资金实施重点监督检查。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实现对重点资金使用的监督与控制的前移。贯彻落实《预算法》,严格执行经人代会批准的预算预案,切实增强预算的严肃性和法律约束力。贯彻落实《会计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选择一批有代表性、影响力大的企事业单位,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提高财政监督检查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利用审计软件,提高查帐分析水平,提高监督检查工作效率。加强财政监督队伍建设,培养一支具有专业化水准的财政监督队伍。

(七)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财政干部队伍。

财政干部是财政工作的主体。干部素质的优劣,决定着财政工作质量的高低。20xx年将继续围绕区域经济发展和财政中心工作,进一步转变观念,创新干部培养机制,处理好培训与业务工作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政治培训与业务培训之间的关系,加强干部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财政干部队伍综合素质。进一步完善干部综合考核和激励机制,创新人才选拔与任用机制。全面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实施全程办事代理制度的要求,统一思想认识,创新工作方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财政部门的服务质量和效率。继续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尤其要对党员干部加强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促进干部构筑起抵御腐蚀、坚不可摧的思想道德防线。

同志们,党的*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展现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美好前景,历史赋予了我们神圣的使命,党和人民对我们寄予了厚望。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党的*、*届三中全会和区第九次党代会、区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围绕“五个统筹”、“五个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全面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立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全面提升财政管理水平,圆满完成20xx年财政工作任务,努力开创我区财政改革和财政发展的新局面,为实现“经济强区、文化兴区、环境优区”的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殡葬改革工作汇报篇五

人民法院司法改革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本站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法院司法改革工作报告,欢迎阅读!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代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报告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有关情况,请予审议。

20xx年6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上海高院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上海法院的司改工作于20xx年7月在市二中院、徐汇、闵行、宝山区法院等四家法院先行试点,20xx年4月在全市法院全面推开。一年多来,我们在市委的领导下,在最高法院的指导下,在市人大及其会的监督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按照试点先行、先易后难、于法有据、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有重点、有步骤、有秩序地推动改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xx年7月全国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在上海召开,会议对上海及上海法院改革的成效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一、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主要做法

(一)抓好思想发动,形成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力量。这次司法体制改革涉及到司法领域的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等深层次、关键性问题,特别是中央确定的上海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五项任务,更是破冰之举,困难多、风险大、关注度高。鉴于上海法院是首批试点单位,无经验可循,同时还担负着为全国司改先行探路的重任,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因此,我们把统一思想认识放在试点工作的首要位置。改革试点开展以来,全市三级法院先后召开有关司改的动员会、答疑会、培训会70余次,教育引导全市法院干警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上来,以形成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力量,保证改革顺利推进;深刻理解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上海试点工作的重大责任,从而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抓好顶层设计,遵循“三个坚持”,明确目标任务。司法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顶层设计十分重要,我们遵循“三个坚持”,着力在方案设计上狠下功夫。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推进司法体制改革,首先必须找准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为此,我们先后召开了各类调研座谈会150余场,梳理出100多个问题,形成了10余份专题报告,确保改革方案接地气,具有针对性。二是坚持司法规律。司法规律是司法活动中必须遵循的规律,凡不符合司法规律的改革都难以成功。为此,我们认真研究司法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如在推进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和人员分类管理改革中,对审判权作为判断权、裁决权的权力运行规律的研究和对司法人员职业特点及管理的内在规律进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运用到改革方案的制定中,确保改革方案符合司法规律的要求。三是坚持实事求是。司法体制改革既要符合中央精神,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又要符合司法规律,按规律办事;还要符合中国的国情,即中国的司法实际。要做到这三者的统一,必须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说真话、报实情,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如在推进人员分类管理改革过程中,我们深入调研、反复测算,形成了28份人员情况分析表,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掌握真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为制定改革方案及过渡期政策奠定了基础。四是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我们根据中央、市委、最高法院关于司改的部署和要求,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历经34稿研究制定了《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改革方向、原则、目标、任务、方法、步骤,以此指导全市法院推进改革,确保不犯颠覆性错误。

(三)抓好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整体推进。我们按照先易后难、先行试点的工作思路,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以先行试点推进和重点改革事项的突破带动改革的全面开展。一是确定了先行试点。确定了市二中院、徐汇、闵行、宝山区法院等四家法院为先行试点法院,为全面推进先行探路。二是重点抓好中央确定的改革试点五项任务的完成。高院突出抓好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和人员分类管理两项改革试点,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其他三项改革试点任务。三是同步推进最高法院《人民法院第四个五年改革纲要(20xx—20xx)》(简称《四五改革纲要》)的落实。研究制定了《上海法院贯彻四五改革纲要实施意见》,将最高法院《四五改革纲要》确定的改革任务分解为11类116项具体任务,并明确了责任单位,形成了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态势。

(四)抓好组织领导,强化责任监督,积极稳步推进。为确保改革积极稳妥,落到实处,高院始终坚持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自觉接受监督,确保改革顺利推进。我们一是建立司法改革领导机构。高院党组成立了“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下设司法改革办公室和试点工作推进办公室,抽调专人集中办公,负责协调、指导、督查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的推进工作。二是建立工作责任制。根据先行试点任务要求,将改革任务分解,明确5类27项改革任务及牵头领导、责任部门和完成时间。三是建立督察督导制度。对全市司法改革情况进行督察督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改革任务落实到位。四是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全市各级法院进一步强化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意识,主动向人大及其会汇报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高院共组织召开各类座谈会10余场,邀请人大代表视察法院、指导司法改革工作400余人次。积极配合市人大会专题调研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改革试点开展以来,市人大会领导及相关委员会在法院召开调研座谈会10余场,对我们的改革给予了强有力的监督与指导,促进了改革的深化与发展。

(五)抓好宣传引导,注重舆论导向,营造良好氛围。我们全力做好司改的宣传引导工作,与媒体共同策划,精心组织以“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等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活动,在社会上引起较强反响。在上海法院局域网开设司法改革专栏,截至今年9月底共编发《司法改革专刊》146期;设立司法改革宣传栏目,截至今年9月底共刊发各类宣传报道300余篇;中央及上海媒体共刊发上海法院司法改革报道万余篇,及时公布改革信息,介绍改革情况,回应内外关切,营造了良好的改革氛围。

二、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取得的阶段性成效

(一)以司法责任制为重心,推进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是党的xx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以落实司法责任制为重点,积极稳妥地推进以审判权为核心、以审判管理权和审判监督权为保障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一是以审判权为核心,建立完善了独任法官、合议庭办案机制,落实“让审理者裁判”。制定了独任法官、合议庭审判规则及审判人员权力清单,规范案件分配、裁判文书签发等审判规则,明确院、庭长不得对未参加审理案件的裁判文书进行审核签发。建立专业法官会议制度,促进法律适用统一。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规范审判委员会讨论案件范围。二是以权责统一为原则,建立完善了独任法官、合议庭办案责任制,“由裁判者负责”得到落实。制定了审判人员责任清单,明确法官应当对履行审判职责的行为承担责任,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法官在审判工作中,故意违反法律法规的,或者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应当承担违法审判责任。三是以审判管理权、审判监督权为保障,健全完善了审判权监督制约机制。制定了关于院、庭长行使审判管理权、审判监督权的职责规定,规范院、庭长行使管理权、监督权的职责和方式,切实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四是以保障审判权高效公正廉洁行使为目标,建立完善司法廉洁监督机制。建立了案件廉政回访制度和廉政风险环节监督提示系统。20xx年至今年9月底,全市法院共发放廉政监督卡90.24万件,案件廉政回访11640件次;风险提示系统累计发现并提示2131次。严格落实《上海法官、检察官从严管理六条规定》,健全完善了“法官任职回避制度”和“一方退出”机制,目前上海法院配偶或子女是律师的103名法官已全部实行一方退出。

通过改革,长期以来存在的审判分离、权责不明、层层审批、请示汇报等行政化问题正在得到解决,法官的审判主体地位进一步凸显,“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真正得到落实,权责明晰、权责统一、监督有序、制约有效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基本建立。如改革后全市法院直接由独任法官、合议庭裁判的案件比例为99.9%,依法提交审委会讨论案件为0.1%。截至今年9月底,院、庭长直接办案数为51313件,同比上升19.4%。

(二)以落实员额制为重点,推进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指出:“建立符合职业特点的司法人员管理制度,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是必须牵住的‘牛鼻子’。”我们牢牢牵住改革的“牛鼻子”,积极稳妥推进人员分类管理改革。一是探索建立了符合司法规律和职业特点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将法院人员分为法官、审判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三大类,并确立了33%、52%、15%的员额比例,实行员额制管理。二是初步完成了人员分类定岗。确定了公开透明、公平公正、考核考试、差额择优的工作原则,经过双向选择、业绩能力考核考试、差额遴选等九个程序性步骤,较好地完成了人员分类定岗任务,实现了预期目标。今年9月全市法院首批人员分类定岗完成后,入额法官总数为2296人(包括四家先行试点法院),占总编制数的25.5%。不仅确保了高素质法官进入员额,而且留有余额补充新法官,确保了改革过渡期间法官队伍不断层。三是探索建立了法官助理体制机制。明确不再任命助理审判员,增设了法官助理。研究制定了法官助理的职责、选拔、任命等制度规定。全市法院已选拔任命法官助理1153名。四是探索建立了符合司法规律和职业特点的法官选拔任用制度。高院成立了“法官遴选(惩戒)办公室”,提高法官的准入门槛和选拔条件,明确法官今后主要从法官助理中选拔;高、中院的法官从基层法院择优遴选,同时建立从优秀律师、法律学者中公开选拔法官的制度。今年5月从优秀律师中公开选拔一名三级高级法官。五是探索建立了符合职业特点的法官晋升机制。明确法官等级晋升采用按期晋升和择优选升相结合的方式,不受行政职级限制。没有行政职务的法官,也能晋升成为高级法官。六是探索建立了符合法官职业特点的职业保障制度。积极配合市职能部门,推动建立与法官单独职务序列配套的薪酬制度。七是探索建立了法官日常考核机制。创新考核机制,制定了法官岗位考核管理办法,明确入额后考核不合格的将退出法官员额,破除了一次入额、终身入额,能进不能出的难题。八是探索建立了高素质人才培养机制。制定高素质人才培养规划,对改革后三类人员实行分类分层培训,10月已完成对首批入额、由助理审判员晋升为审判员职务的436名法官的培训,确保入额法官的能力素养符合审判需要。

推进人员分类管理改革,实行员额制管理,是一场动自己“奶酪”的硬仗。20xx年底全市法官占在编人数的56%,按照33%的法官员额比例,将有730名法官不能入额,改革难度非常之大。我们顶住压力,迎难而上,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改革始终。在推进人员分类管理改革过程中,全市三级法院领导与干警谈心累计3000余人次,教育引导广大干警要从全面深化改革的大局出发,正确认识人员分类管理改革,正确对待个人得失,积极支持改革,自觉为改革作贡献,确保了人员分类管理改革的顺利推进。

通过改革以及员额制的落实,长期以来存在的人员混岗、审判资源配置不合理、审判人员职务晋升不畅等问题正在得到解决。以法官为核心,以法官助理、书记员为辅助,以司法行政人员为保障的分类科学、结构合理、权责明晰、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符合司法职业特点,具有上海法院特色的人员管理制度基本建成。其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审判人员资源配置得到优化,审判一线实际力量得到增强。全市法院配置到司法一线的法官人数比改革前增加了1.4%,主要办案部门的法官实有人数比改革前增加了7.6%。二是法官与辅助人员配置更加合理,辅助人员比例明显增加。法官与审判辅助人员的比例从改革前的1∶0.75变为改革后的1∶1.5。法官助理的设置,使法官能有时间和精力更加专注于审判中心业务。三是法官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提升了法官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入额法官中45岁以下中青年骨干比例提高4.1%,硕士以上学历的比例提高4%,平均从事司法工作年限20xx年。

(三)聚焦国家战略,围绕上海工作大局推进改革。一是紧紧围绕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战略部署,高院出台了《服务保障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知识产权法院出台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服务保障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二是紧紧围绕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需要,深入推进涉自贸区审判体制机制改革。20xx年11月5日成立了“浦东法院自贸区法庭”。为适应自贸区扩区后的司法需求,高院指导浦东法院制定了《深化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司法保障机制改革方案》,及时调整自贸区法庭收案范围。最高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在浦东法院建立了“自贸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调研联系点”。20xx年4月9日、27日,先后成立了“浦东法院自贸区知识产权法庭”和“上海海事法院自贸区法庭”。三是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上海“四个中心”建设的需要,高院制定了《关于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海事法院制定了《关于强化海事司法职能服务保障国家战略的工作意见》,为国家战略和上海大局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四)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是党的xx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三项改革任务之一。我们严格公正司法,切实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一是认真实施落实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严格贯彻罪刑法定原则,充分保护被告人获得辩护的权利。目前,市一中院、二中院及9家基层法院已实现三年以上有期徒刑案件指定辩护全覆盖。二是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高院制定了《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意见》,支持和保障律师依法执业,构建法官与律师的新型关系。三是健全防范冤假错案机制。坚决贯彻罪刑法定、疑罪从无、非法证据排除、证人和鉴定人出庭作证等法律原则和规则。

(五)构建阳光司法机制,提升司法公信力。上海高院是最高法院确定的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试点单位,我们以此为契机,按照韩正书记关于建设“阳光司法,透明法院”的要求,坚持“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六难三案”等突出问题为重点,制定了《关于推进阳光司法、透明法院建设的意见》,积极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在抓好三大公开平台建设的同时,自我加压,敢于担当,打造了“12368”诉讼服务平台、律师服务平台等具有上海法院特色的十大司法公开服务平台。20xx年1—9月,全市法院网络庭审直播768场次;裁判文书上互联网11.2万余份;“12368”诉讼服务平台提供各类服务33.4万余次;律师服务平台已有1268家上海律师事务所使用,占上海律师事务所总数的91%,累计提供服务量43万余次,日均1423次。

(六)探索跨行政区划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院改革。根据中央、全国人大会以及最高法院关于在北京、上海、广州设立知识产权法院和在北京、上海建立跨行政区划法院的重大改革部署,积极推动两个法院的建立。20xx年12月28日正式挂牌成立了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和跨行政区划法院——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完成了组建任务。截至今年9月底,三中院共受理案件495件,审结249件;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共受理案件1164件,审结393件。

(七)推进立案登记制改革,切实保障当事人诉权。今年5月1日全国全面实施立案登记制改革以来,我们结合上海实际,及时研究制定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规定〉的实施细则》,对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做到有案必立、有诉必理,保障当事人诉权。今年5—9月全市法院收案数为328494件,日均3128.5件,比去年同期上升13.52%。其中,当场立案324031件,日均3086件,当场立案率为98.64%。

(八)积极推进制度创新,为全国司改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借鉴。指出:“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韩正书记指出:“司法体制改革不仅仅是要解决上海的问题,要始终把工作着力点放在为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上。”我们紧紧抓住制度创新这个根本,在推进改革的同时,研究制定了涉及司法体制改革的相关配套制度34项,不仅为全市司法体制改革提供了遵循,而且为全国司法体制改革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借鉴。

(九)促进审判质效全面提升。今年1—9月,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6.52万件,审结43.98万件,同比分别上升13.3%和11.4%。全市法院审判质效良好,审限内结案率为99.18%,92.17%的案件经一审即服判息诉,经二审后的服判息诉率为98.8%。

三、需要破解的难题及下一步打算

(一)需要破解的难题

上海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一是案件大幅上升和改革任务繁重带来的双重压力,需要在下一步推进改革过程中解决好案多人少矛盾,提升审判质效,体现改革的成效。案多人少是我们面临的突出矛盾,尤其是今年1至9月,全市法院受理案件数较去年同比上升13.3%。案件大幅增加和改革任务繁重的双重压力,不仅会影响审判质效,甚至会影响到司法公正。因此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又要解决好案多人少突出矛盾,确保公正高效地办理好每一起案件,通过审判质效的提升体现改革的成效。第一要坚定不移地推进人员分类管理改革,落实员额制管理,明确入额法官一律在审判一线办案,让有限的司法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第二要进一步推进审判机制改革,通过推动繁简分流改革,开展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推进刑事案件速裁程序改革试点,探索庭审方式改革,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等,提升审判质效。第三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向科技要人力、要效率。第四要探索建立科学的人员编制适时增长和相匹配机制,保证审判人员的设置与日益繁重的审判任务相一致。

二是审判权、审判管理权和审判监督权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理顺,以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落实司法责任制。推进审判权力运行机制改革,落实司法责任制,取消了提请院、庭长审核把关,减少了审判委员会讨论的案件数量等,审判权力运行机制中的“行政化”问题得以解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得以真正落实。但是,审判权的“独立”行使不等于不要“监督”,“去行政化”不等于“去审判管理”,缺乏对审判权独立行使的监督制约可能会带来审判质效下滑,甚至会产生新的司法不公、司法腐败等问题。因此,在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中,一方面要坚持“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的原则,将司法责任制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审判权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和完善对审判权的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内部监督机制,确保审判权依法独立公正行使,促进司法公正。

三是部分法官的综合素养还不能完全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必须加快建立高素质法官队伍的培养机制,为公正司法提供队伍保障。党和人民对公正司法的要求,需要法官具有相应的实践经历和社会阅历,具有良好的法律专业素养和司法职业操守。司法改革后法官的权力更大,责任更大,对法官的素质要求将更高。但在现有的法官队伍中,一些法官的素质及能力与其承担的法律赋予的审判职责和日益繁重的审判任务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入额法官中,有部分年轻助理审判员,从事司法经历较短、办案经验不足,亟待提升。因此,加快健全高素质法官队伍的培养机制,加强对法官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需要我们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法官的选拔、遴选和交流机制,健全和完善以培养法官的政治素质、法律素质、专业素质、职业操守等为重点的法官教育培养机制,努力提升法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要高度关注改革推进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确保改革顺利推进。韩正书记强调:“司法改革不是一般的改革,而是对司法体制机制的重大变革,改革的推进难度很大。上海法院已经扎实、稳妥地走出了第一步,但面临的困难不能低估。”前一阶段上海法院的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也有少数法院还存在认识不到位、推进不平衡等问题,而随着改革的深入全面推进,还会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改革的难度不会减弱。因此,我们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完成好中央交给我们的改革试点任务;另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好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工作持续、队伍稳定。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全市法院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推进会精神,按照中央、市委、最高法院关于全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的部署,在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会的监督下,攻坚克难、迎难而上,全力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工作。

一是坚持以提高司法公信力为根本尺度,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要坚持公正司法、严格司法,公正高效办好每一起案件,以每起个案的公正来确保司法公正,切实守好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司法改革的获得感。

二是坚决完成好中央确定的上海司法改革五项试点任务,继续当好全国司法改革的排头兵。要在总结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加大推进力度,完善工作机制,扩大改革成效,把中央交给上海的改革试点任务完成好。

三是紧紧围绕上海工作大局推进改革,全力做好司法服务保障。要紧紧围绕上海自贸区建设、“四个中心”建设和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工作,进一步推进审判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金融审判、海事审判,服务保障好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四是继续抓好最高法院《四五改革纲要》的实施,确保改革整体推进。要抓好高院制定的《上海法院贯彻四五改革纲要实施意见》中的11类116项改革任务的推进,突出抓好立案登记制改革、行政案件集中管辖改革试点、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等重点改革项目,确保各项改革取得实效。

五是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审判任务的完成。坚持推进改革和抓好执法办案紧密结合,一手抓改革的推进,一手抓执法办案第一要务,以改革促进审判工作,以良好的审判质效体现改革成果。

六是坚持从严管理,打造过硬法院队伍。按照关于“五个过硬”的要求,加强法院队伍建设。继续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向邹碧华同志学习的活动,严格落实《上海法官、检察官从严管理六条规定》等司法廉政制度,教育干警坚定理想信念,坚守法治信仰,遵循职业道德,恪守职业良知,公正为民司法。

尊敬的:

党的xx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来,法院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县人大及其会的有力监督、上级法院的精心指导、县政府、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全面加强审判执行工作和自身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顺利开展了多项司法改革工作和大量人、财、物上划省统管前期摸底准备工作。

法院现设置政治部、纪检组、监察室、立案庭、民一庭、民二庭、刑事审判庭、少年刑事审判庭、审判监督庭、执行局、**人民法庭、办公室、法警大队、书记员管理处、审判事务管理办公室等**个编制内机构外,还设立设立新闻办为内设机构。核定政法专项编制**人,现实有干警**人,空编**人。现有在职在岗**人中,党员干警**人,占干警职工总数的**3%,女干警**人,占干警总人数%,少数民族**人,占干警总人数%。30岁以下**人,31-35周岁**人,36-45周岁**人,46-55周岁**人,56岁以上**人。分别占干警职工总数的8.5%、23.4%、23.4%、42.6%、2.1%。全院干警平均年龄**岁,党组成员平均年龄**岁,各庭室负责人平均年龄**岁。高中以下学历**人,大专学历**人,本科学历人数**人,分别占干警职工总人数的%、%、%。从职级情况看,现有在岗**人中,副处**人,正科**人,副科**人,主任科员**人,副主任科员**人,科员 人,工人**人,分别占干警职工总人数的%、**8%、*7%、*2%、*6%、*1%。现空缺副科**人。现有审判人员**人,占干警职工总人数的%。

立案登记制改革情况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参加全国全省法院立案改革视频会议,认真学习会议精神,统一思想,让全体干警认识到推行立案登记制度改革是充分保障当事人诉权,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立案难”问题的重大举措。组织全体干警认真学习 《关于人民法院推行立案登记制改革的意见》和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依法应该受理的案件范围、立案程序、制裁违法滥诉、加强立案监督等内容,把全体干警的思想认识从立案审查制过渡到立案登记制上来。

2、制定方案,有序推进。及时召开有关庭室全体人员参加的立案登记制改革会议,认真讨论立案登记制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讨论研究应对方案。召开党组会议,研究立案登记制实施中的物质保障、人员配备、案件分流,来访接待,实施方案等问题。研究制定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一线立案法官在材料受理、登记立案、不予立案裁决和上诉、复议救济等环节的操作标准,要求全程留痕、全程透明,以此作为检验立案工作质量和考核立案工作的依据。

3、快速分流,协同化解。打造一站式、全方位的诉讼服务中心。改变传统立案庭功能模式,结合诉讼流程规律和上级法院要求,把诉讼服务中心合理划分为诉讼引导、立案受理、调解速裁、鉴定评估、信访接待五大区域。各区域之间相互衔接、有机联系,形成综合性诉讼服务体系,涵盖诉讼服务的各个环节,快速分流案件,协同化解矛盾,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全方位诉讼服务。

4、夯实基础,提升服务。对诉讼服务中心设施进行改造升级,诉讼服务中心总面积达到1000平米,改造远程视频接访室、庭前调解室、速裁室和律师阅卷区,配备电子显示屏、触摸屏案件查询系统、打印机、复印机、传真、休息座椅、书写台、老花镜、饮用水、便民药箱、伞架、笔墨纸张等便民设施。专门印制诉讼指南、文书样本、格式诉状、诉讼风险告知、诉讼流程图表等14类宣传册,供当事人自行取阅。

5、强化事务管理,确保保障有力。进一步规范人民法院经费保障、装备和固定资产管理、政府采购、基本建设、科技应用与管理等工作;认真贯彻和严格执行计划、财务、物资装备等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章制度,修改完善人民法院财务、装备、基本建设和审计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并组织贯彻和落实;配合玉溪市审计局圆满完成我个人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6、抓调查研究,积极应对司法改革。认真学习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司法体制改革相关文件精神及其他地区改革经验,充分认识开展司法体制改革等调研的重大意义,通过调研真正收获符合实际、有价值、可行性、可操作的成果,竭尽全力做好调研为司法改革提供理论及实务支持。重点对省以下法院经费的管理方式、资产的划转、人员队伍建设以及配套制度建设等问题展开集中讨论及征求意见建议,并结合工作实际对体制改革的经费物质装备保障渠道、管理方式、相关配套措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对近年来经费收入、支出,机关人员编制数、实有人数及临时聘用人员,固定资产(物质装备配备)情况、基础设施建设负债情况,案件收案、结案及诉讼费收入,人民法庭建设等重点问题进行专题统计调研力求做到精益求精,数字统计真实准确,勾稽关系清晰严谨;数字来源有据,均同各年度决算数据相对应,保持一致;分析说明力争条理清楚、内容完整、解释明白,数据翔实、底数清楚,为上级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认真做好司法体制改革各项前期准备工作,确保司法体制改革在我县顺利推进,真正实现平稳过渡、实现改革效果。

存在问题

案多人少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利益格局不断变化和调整,社会矛盾更加凸显。我院近年来案件数量不断增长,平均每年都在1200件以上,审判任务重与人员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干警工作压力非常大,案多人少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判质量和效率,同时也给涉诉信访稳定带来了隐患;由于退休、“门槛”过高进人渠道不畅、待遇低吸收不了人才、人才外流等原因,我院干警人数逐年减少,目前,我院有6名法官干警工龄已满30年以上,随时面临退休离岗。而一线审判人员仅13人,年人均审理案件92件,民商审判人员每年审理案件都在100件以上。案多人少,审判力量薄弱的矛盾日益突出。

人员结构不合理日益凸现。一是整体人员结构不合理。现有干警职工的47人中,从事一线审判的工作人员仅为13人,占27.7%。审判人员虽为38人,但从事审判工作仅25人,占65.7%。 其它岗位人员9人,分别为法警5人,书记员2人,工人2人。岗位与从事工作不相符,且年龄普遍偏大。司法警察的比例为10%,低于人民法院司法警察配备标准,警力不足。书记员队伍不稳定,现有2名书记员从事与其职责不相符的工作,为完成繁重审判任务,不得不招聘合同制书记员来缓解力量不足和人员配备不合理问题。二是审判人员结构不合理。现有的38名审判人员中,7名院领导、2名专职审判委员会委员以及16名行政部门、立案庭和审管办等部门所占的法官多,一线审判人员少,实际仅13人所占的比例为34.2%。三是中层干部岗位空缺较多。我院13个内设机构中,有5个空缺副科级干部。内设机构中基本空缺副职领导。由于没有配备好中层领导,有的出现职责不符,工作起来“名不正、言不顺”,不敢管理,加之责任与待遇不符,工作压力大,工资收入低等原因,不愿认真管理,工作上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四是进人渠道不畅,法官断层问题严重。法院现有法官38名,50岁以上的6人,占15.7%,40—50岁的16人占42.1%,30—40岁的14人,占36.8 %,30岁以下的2人,占5.2%。年龄在40岁以上的法官占57.8%。法官的年龄结构日趋老化,出现“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这种结构对法院审判事业的发展十分不利。同时,因法院进入门槛的提高,法院进人较难,近4年来法院都没有招到法律本科大学生。由于法官的待遇跟不上,高素质的法律人才不愿进入法院工作,法官队伍如果不能及时补充,5—20xx年后,将出现无人办案的局面。

近日,上海市闸北区人大会召开第三十三次会议,听取闸北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情况的报告。闸北区人大会杨惠德主任主持会议。

闸北法院朱建国副院长受陈萌院长委托,就该院根据高院统一部署和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努力构建符合司法职业特点的人员分类管理制度和符合司法规律的审判权运行机制等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效进行了详细汇报,并对该院在推进司法改革各项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下一步工作打算作了介绍。

在听取汇报后,闸北区人大会和代表们对闸北法院司法体制改革工作的推进情况给予充分肯定。闸北区人大会杨惠德主任指出,司法体制改革是党的以及xx届三中、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战略任务。20xx年以来,根据全市统一布局和安排,闸北区法院按照改革试点的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正确把握改革重点,凝聚改革的正能量,在实施司法人员分类管理、法官以及司法辅助人员职业保障、司法责任制方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司法体制改革进程也面临亟待解决的难题,要强化大局意识,在“撤二建一”的大背景下,始终保持改革的信心和定力,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加强组织协调,推进并努力探索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抓住区法院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问题,研究改革措施,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确保试点各项工作稳妥地推进;要加强舆论导向,把宣传重点放到落实司法责任制和提高司法公信力上,把着力点放在提高司法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上,有效引导社会热点,积极营造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社会氛围,努力形成法治建设良好的区域环境。

相关范文推荐

    国企攻坚项目工作总结 公司国企改革发展工作报告(大全7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是

    2023年烟草责任与担当心得体会(模板6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宝贵财富。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烟草责任与担

    工作报告图解(通用9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报告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

    监察部党支部工作总结 支部工作报告(汇总5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

    最新工作报告内涵丰富 专题展示学会做人做事丰富文化内涵(大全5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怎样写报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报告应该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

    最新安全工作报告标题新颖精辟 工作报告标题锦集(优秀8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报告帮助人们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

    总府工作报告(大全9篇)

    在现在社会,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工商局工作总结(模板5篇)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我

    最新企业年度工作总结报告(实用10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报告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报告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

    乡镇妇代会简报 村妇代会工作报告(精选5篇)

    报告在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