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神奇的遥控器小班教案(案例13篇)

时间:2023-11-13 作者:曼珠精选神奇的遥控器小班教案(案例13篇)

小班教案需要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活动设计,以确保教学顺利进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小班教案范文,供大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借鉴和改进。

精选神奇的遥控器小班教案(案例13篇)篇一

(1)家长拿着装满各类物品的口袋念儿歌给孩子听:“神奇的口袋东西多,请你过来摸一摸。”并告诉孩子,“请你伸手到袋子里摸一件东西,摸完告诉我(即父母),你摸到的是什么,但是不许偷看。”

(2)在幼儿将说出的物品一一摆放出来后,家长可提高要求:“请你说出这些物品属于哪一类?比如香蕉、苹果、梨等等是水果类,手帕袜子属什么类?长毛绒的小兔、小狗又属哪一类?”并让幼儿动手将物品归类放置。

孩子熟悉游戏后,可让孩子边摸边说:“这是水果中的梨子。”等等。

家长和孩子玩游戏时应注意:

(1)游戏之初最好不要让幼儿区别近似的物品,如橙、柚,而用区别较大的,如苹果、香蕉等等,以后再逐渐增加难度。

(2)切忌违反规则,让幼儿看口袋,那样就失去其积极意义了。为提高孩子兴趣,家长与孩子互换位置,让孩子提问,家长来摸且回答,最后让孩子鉴定对错与否。

在这个游戏中,家长要勤动脑,善动脑,不断丰富“口袋”里的“内容,提高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感知觉,特别是触摸觉的发展。

精选神奇的遥控器小班教案(案例13篇)篇二

(一)以儿歌拍节拍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小口袋真神奇,装着纸剪和画笔,大家一起来动手,展现多彩新天地。

(二)出示:神奇的口袋(让同学来猜猜里面装着什么?)。

1、剪刀。

2、蜡笔。

3、水彩颜料。

4、水笔。

5、钢笔。

6、铅笔。

7、毛笔。

8、油画笔。

9、橡皮泥。

10、剪刀。

11、毛笔。

12、印。

13、各种彩卡等。

(三)欣赏用各种工具画出来的画。

(四)作业要求:

a、用自己喜欢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及它们不同性能和特点。

b、尽量大胆、自由地表现。

c、用简单的点、线、面来组合画面欣赏各种图片和课本。

精选神奇的遥控器小班教案(案例13篇)篇三

周末的一个晚上,妈妈从包里取出了一个漂亮的易拉罐,我以为是新出的饮料呢,急忙打开盖子。可让我大吃一惊的是,罐子里面装的`是咖啡色的颗粒,妈妈让我看罐子上的说明,上面清楚的写着“请勿食用”,花种名称写着“夜来香”。这下子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妈妈送给我的是花的种子。接着,我又发现在罐子的底部还有一小包种子。

妈妈告诉我,夜来香是一种草本植物,它会开出紫色的花朵,每个花朵会有五个花瓣,形状就像小喇叭。它的叶子是碧绿色的,很香很漂亮,这个漂亮的罐子就交给我负责了。

我先把种子埋到罐子里,然后浇水,过了几天之后,我发现漂亮的罐子里冒出了两颗嫩嫩的小芽,真神奇呀!我定期的给小苗浇水,在我细心的呵护下,嫩绿色的小芽越长越多,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开出紫色的花朵?我好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指导教师张淑红。

精选神奇的遥控器小班教案(案例13篇)篇四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神奇的小蛋壳》小班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学习歌曲,会用轻轻的声音唱歌。

2、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会歌曲。

3、体验小小期待的紧张与惊讶。

4、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蛋壳状的套盒能放入套盒中的.小绒鸡、小绒鸭、小绒鸟等。

一、教师用“蛋壳”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1、出示“蛋壳”,引出歌曲。

指导语:“我有一个神奇的小蛋壳,能变出可爱的小动物,你们想知道会变出什么吗?”

2、教师一边范唱歌曲,一边变出一只小鸡。(1—4小节将蛋壳放在一只手上,另一只手随节奏指蛋壳。5—8小节神秘地将蛋壳打开用两只手捂住。9—13小节将变出的小鸡展示给幼儿看。),变出后幼儿学一学小鸡叫,做一做小鸡的动作。

3、教师再一次范唱,变出另一只小动物,变出后,再学一学其叫声和动作。

二、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变换各种不同的动物,并尝试演唱。

指导语:“你们想变出什么小动物?我们一起把它叫出来。”

三、教师小结,帮助幼儿知道这是一个神奇的蛋壳,是会和小朋友玩游戏的蛋壳。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精选神奇的遥控器小班教案(案例13篇)篇五

1、让幼儿了解指纹的种类和用途,知道每个人的指纹是各不相同的。

2、简单了解指纹的特点、作用,丰富词汇:指纹。

活动准备】。

1、图片:指纹;

2、泡沫印尼、放大镜、白纸每人一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的小手上都有一个秘密,找找看是什么秘密?

让幼儿观察自己的小手。

二、展??

1、引导幼儿认识指纹。

(1)了解指纹小朋友伸出你的小手,告诉幼儿(教师指着手指肚)这里叫手指肚。

(2)仔细看看你的手指肚的皮肤上有什么?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有细纹)小结:这些细纹我们叫它指纹。丰富词汇:指纹。

2、引导幼儿观察、比较指纹。

(1)你和旁边的小朋友比较一下,你两个的指纹一样吗?

(2)请小朋友用手指蘸印尼将指纹印在纸上。

3、讨论指纹的形状指纹的形状有:

箭形水波形旋涡状等告诉幼儿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世界上的`人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指纹,每个人的指纹一生都不会变,因此可以用指纹辨别人。

4、发现触摸过的地方能留下指纹。

(1)教师演示蘸有红色印泥的手指触摸玻璃杯请幼儿说出有什么发现?

小结:当我们的手指和物体接触时,将会留下指纹。

(2)教师演示手指不蘸印尼去触摸这些东西请幼儿说出有什么发现?

(幼儿讨论:会不会留下指纹呢?)。

小结:我们用眼睛看不到,也会留下指纹,会留下许多汗孔,从汗腺分泌出的汗通过汗孔在到达手,手指上的汗碰到物体时就会留下指纹5、引导幼儿说出指纹的用途教师小结:

你可别小看指纹,它的用途可大啦!指纹由皮肤上许多小颗粒排列组成,这些小颗粒感觉非常敏锐,只要用手触摸物体,就会立即把感觉到的冷、热、软、硬等各种“情报”通报拾大脑这个司令部,然后,大脑根据这些“情报”,发号施令,指挥动作。

指纹还具有增强皮肤摩擦的作用,使手指能紧紧地握住东西,不易滑掉。我们平时画图、写字、拿工具、做手工,所以能够那么得心应手,运用自如,这里面就有指纹的功劳。不会写字的可以按手印。

三、结束,手指印画让幼儿用手指沾上印尼,印出各种图案。

精选神奇的遥控器小班教案(案例13篇)篇六

2、教师打开口袋。

引导幼儿说出口袋里物品的名称和数量。

总结:我们刚才说的本、盒、束、把、个叫做量词,他们都在表示数量的词的后面。每一种物品都有恰当的量词来表示它,希望小朋友以后能留意它们。

精选神奇的遥控器小班教案(案例13篇)篇七

1、能用手感知物体的软、硬、冷、热、光滑、粗糙的特性。

2、能用较恰当的词汇表达自己的感受。

3、有用手触摸感知物体的兴趣,发展触摸感知力。

布袋若干、内装有积木、海绵、粗抹布,丝绸、小热水瓶、小冰水瓶等质地、形态各异的材料。

请2~3名幼儿随意摸出几件物品,感知口袋中有不同的物品。

2、幼儿练习用触摸感知物体的特征。

(1)幼儿随意在布袋里摸物品并说出其特征。

(2)游戏:听指令取物。

请幼儿按照老师的.指令摸出相应的物品。

3、共同: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我们用手摸一摸,就可以知道这些东西有的软,有的硬,有的冷,有的热,有光滑,有的粗糙。

精选神奇的遥控器小班教案(案例13篇)篇八

1、复习点数1—3。

2、知道口袋的用途,建立初步的安全和卫生意识。

1、教师的大围裙(围裙上有3个大口袋)1个。

2、准备小型的物品(贴纸、积木、水果模型、乒乓球等)和比较尖锐的物品(餐刀、牙签、钉子等)。

3、活动前请家长给宝宝穿有口袋的衣裤来幼儿园。

1、谈话导入活动:

2、带领宝宝点数口袋。

教师戴着大围裙,引导宝宝点数围裙上的口袋。

师:现在老师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来数一数自己身上有几个口袋,我们看看他数的对不对?(请个别宝宝到前面点数口袋)。

3、引导宝宝了解口袋的用途,初步建立卫生和安全意识。

教师引导宝宝讨论了解口袋的用处。

师:小朋友的衣服上都有大小不同的口袋,那小朋友知道这些口袋是用来干什么的吗?(幼儿自由回答)。

4、小结口袋的用处。

5、出示小型物品,引导宝宝了解口袋里可以装什么。

师:老师这里有好多的东西,宝宝找一找,哪些东西是可以装进口袋的,然后装进老师的口袋里吧。

6、小结:提醒宝宝有些东西是很危险的,不可以装进口袋里;没包装纸的食物装进口袋里是不卫生的,不可以装进口袋里。

7、共同游戏,体验用口袋装东西的乐趣。

请宝宝从老师准备的物品当中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装进自己的口袋里。

8、师:我们的口袋能装这么多好东西,我们现在把这些好宝贝送给班里的其他小朋友,好不好?结束活动。

精选神奇的遥控器小班教案(案例13篇)篇九

1、愿意用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所看见的东西,并进行大胆地猜测,体验故事中从危险到脱险的情节。

2、感受绘本中袋鼠的大口袋的神奇之处。

3、帮助幼儿体验和理解故事内容,尝试讲清简单的事情。

4、初步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性特点。

《大口袋》绘本、幻灯片、音乐磁带、手偶小白兔。

(教师手插口袋来到幼儿面前)小朋友们好,你们有没有发现老师的手不见了?到哪里去了啊?(请幼儿说)哇,老师的口袋本领可真大啊?能把老师的手变得不见了,但是今天老师请来的客人啊,它胸前的大口袋本领还要大,你们猜猜他是谁?(袋鼠)今天老师就把袋鼠给请来了。

出示多媒体一:袋鼠妈妈有一只大口袋,大口袋里住着谁啊?(小袋鼠)。

教师小结:袋鼠妈妈有个大口袋,里面住着小袋鼠,袋鼠妈妈和小袋鼠在草地上快乐地游玩。

(放出风的.声音)听,什么声音?这声音可怕吗?为什么会有这个可怕的声音?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们来看看?(出示多媒体二)发生了什么事啊?(请幼儿说说)。

教师小结:大灰狼要抓小白兔,小白兔吓得拼命跑。

大灰狼追啊追,追啊追,碰到了谁啊?(出示多媒体三)大灰狼会对袋鼠妈妈说什么?袋鼠妈妈又会对大灰狼说什么呢?(请幼儿说说)。

教师小结:大灰狼遇到袋鼠妈妈,可袋鼠妈妈的口袋里只有小袋鼠。

(出示多媒体四)大灰狼有没有找到小白兔啊?他在想:咦,小白兔躲到哪里去了呢?你们知道吗?(袋鼠妈妈的口袋里)哇,袋鼠妈妈的口袋好神奇哦,还能帮小兔子脱险呢。

(出示多媒体五)大灰狼走了,小白兔和小袋鼠在草地上干什么呀?(在开心地唱啊跳啊)。

教师小结:大灰狼走了,小白兔和小袋鼠一起开心地玩起来。

你们想知道这本好看的书叫什么名字吗?他叫《大口袋》现在我们一起再来看一遍这本好看的书。(教师完整讲述故事一遍)。

让我们也像小白兔和小袋鼠一样开心的跳舞吧。

精选神奇的遥控器小班教案(案例13篇)篇十

小班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较低、量词的使用更是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游戏是每个孩子都乐于参与的活动方式,孩子们在游戏中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增强。因此,我设计了该课,使孩子们的语言技能得到了提高。

1,使幼儿掌握量词:本、盒、束、把、个等。

2,激发幼儿求知欲望,发挥创造性。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与目标中量词有关的物品,漂亮的口袋。

1,情景设置:在美丽的花园里,孩子们发现了一个漂亮的大口袋。

老师:这个奇妙的口袋里会有什么呢?

幼儿:蛋糕、小狗、礼物,……。

老师:你们相知道它里面到底是什么东西吗?

教师打开口袋,以提问、抢答等形式用恰当的量词说出每一种物品的名称。

总结:我们刚才说的本、盒、束、把、个叫做量词,他们都在表示数量的词的后面。每一种物品都有恰当的`量词来形容它,希望小朋友以后能正确的掌握他们。

2,分组进行量词练习。

(1)由蝴蝶的话引出其他奇妙的口袋;。

(2)请小朋友们分组站在口袋四周猜猜口袋里有什么?

(3)打开口袋后,教师提出要求:能用准确的量词说出物品的小朋友才能得到物品。

3,请小朋友说出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能用上今天所学的量词?

用击鼓传花的游戏请小朋友回答。

4,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精选神奇的遥控器小班教案(案例13篇)篇十一

1、理解故事中小白兔战胜大灰狼的办法,知道神奇玻璃的含义。

2、让幼儿了解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体验哈哈镜成像的滑稽和有趣,感受人在哈哈镜里的不同变化。

1、放大镜一个、凸透镜一个、

一、师生谈话。

1、小朋友你见过什么样的玻璃?(幼儿自由讨论)。

2、白兔也有一块神奇的玻璃,你想知道吗?(从而引出故事《神奇的玻璃》)。

二、出示《神奇的玻璃》挂图请幼儿欣赏,老师讲述故事。

提出问题:

1、小白兔在玩时捡到了什么?

2、他有什么惊奇的发现?

3、猜想小白兔想出了一个什么好办法。

三、出示放大镜。

1、请幼儿摸一摸,看一看,从而感知“玻璃”的神奇之处,知道放大镜能将物体放大。

2、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利用这块“神奇的玻璃”战胜大灰狼。

四、看图书听故事。

老师播放故事磁带请幼儿边看图画边听故事《神奇的玻璃》,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然后提出问题:

(1)小兔子是利用什么办法吓跑大灰狼的?

(2)如果是你会用什么办法来打败大灰狼?

五、引导幼儿发现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

1、启发幼儿继续探索“玻璃”的神奇之处:看近的物体时,物体变大,离得远就会变小,而且物体是倒立的。这种“玻璃”就是凸透镜。

2、组织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讲述:小朋友还在什么地方见过这样的镜子,请幼儿讨论;然后交流凸透镜在生活中的用途。

六、师生进行讨论。

小朋友知道了凸透镜的模样和用处,想一想你们还见过其他什么样的镜子?

(幼儿讨论回答)。

老师总结:平面镜、凹透镜、哈哈镜等。

精选神奇的遥控器小班教案(案例13篇)篇十二

1、练习走、跑的动作,初步掌握投掷的基本技能。

2、在老师的启发下,想出多种的玩飞碟的方法。

3、体验与同伴、老师游戏的乐趣。

重点:利用飞碟,训练幼儿走、跑、投掷的基本动作。

难点:能想出多种玩飞碟的方法。

活动准备:

人手一个软飞碟(可以变化的、四种颜色的软飞碟);情境创设,小松鼠的家;用报纸制作的小球若干。

精选神奇的遥控器小班教案(案例13篇)篇十三

“神奇口袋”游戏是一则训练幼儿触摸觉的游戏。这则游戏是针对幼儿心理特点而设计的。特别适合2—3岁的宝宝玩,还可训练幼儿对看不见的物品的分类。

家长在和孩子游戏时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游戏准备:

小口袋1个;各类水果,如香蕉、桔子、苹果、葡萄、橙、柚等等;各类小玩具,如xxxx、汽车、玩具兔、熊、狗、手帕、帽子、手套等。

2、游戏的玩法如下:

(1)家长拿着装满各类物品的口袋念儿歌给孩子听:“神奇的口袋东西多,请你过来摸一摸。”并告诉孩子,“请你伸手到袋子里摸一件东西,摸完告诉我(即父母),你摸到的是什么,但是不许偷看。”

(2)在幼儿将说出的物品一一摆放出来后,家长可提高要求:“请你说出这些物品属于哪一类?比如香蕉、苹果、梨等等是水果类,手帕袜子属什么类?长毛绒的小兔、小狗又属哪一类?”并让幼儿动手将物品归类放置。

孩子熟悉游戏后,可让孩子边摸边说:“这是水果中的梨子。”等等。

3、家长和孩子玩游戏时应注意:

(1)游戏之初最好不要让幼儿区别近似的物品,如橙、柚,而用区别较大的,如苹果、香蕉等等,以后再逐渐增加难度。

(2)切忌违反规则,让幼儿看口袋,那样就失去其积极意义了。为提高孩子兴趣,家长与孩子互换位置,让孩子提问,家长来摸且回答,最后让孩子鉴定对错与否。

在这个游戏中,家长要勤动脑,善动脑,不断丰富“口袋”里的.“内容,提高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感知觉,特别是触摸觉的发展。

相关范文推荐

    最热店庆活动方案及内容范文(20篇)

    制定活动方案需要进行详细调研和分析,确保活动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活动方案的范文中,您可以看到不同形式和规模的活动的方案和实施细节,有助于您的参考和借鉴。

    热门酒店节约方案(案例17篇)

    计划书还可以作为团队协作的重要依据,使团队成员有明确的工作方向和任务安排。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精选的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借鉴。本酒楼的顾客主

    最热地方特色民族文化心得体会范文(23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希望以下这些心得体会范文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观点和思路。少数民族文化节是我校一年一度的盛事,为了展示和传承我

    专业摄影比赛活动策划书总结(汇总21篇)

    活动总结是对活动组织、执行、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和总结的过程。通过阅读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一些活动总结的常用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阡陌春花纷若锦,翠柳新枝娆如婷。春

    2023年进班组心得体会总结(模板20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得到的宝贵财富,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记录下来,方便日后回顾和分享。请大家看一下这些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对你们写作有所帮助。

    优质期末考试策划书(汇总21篇)

    在撰写策划书时,要注重细节和准确性,尽量避免遗漏重要的信息。下面是一些成功案例中使用的策划书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调整心态全力以赴备战期末。临

    优质专职消防员申请书(案例19篇)

    申请书是一种对自己能力和经历的宣示,通过清晰的文字表达来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目标。推荐阅读以下范文,它们是一些经过评审认可的优秀申请书,可供参考借鉴。尊敬的xx领导

    实用升旗仪式的心得(汇总1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可以回顾自己的所思所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下面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写作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1月31日凌晨,一串急促的电话铃声在山西陵川县

    2023年变电站实训报告总结(通用18篇)

    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经常需要撰写报告来向领导或同事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或工作进展。通过学习报告范文的结构和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撰写自己的报告作品。可是,好在我不是

    最热垃圾分类活动体会感想收获范文(21篇)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总结经验,发现了很多有用的心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家可以参考借鉴,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方法。在碧水蓝天的延庆城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