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

时间:2024-11-21 作者:紫衣梦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提炼知识,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观点。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我学会了总结和抽象思维的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一

《理想国》的对话体写作方式让我自然而然想起了我们中国的孔子。虽然《理想国》里思想都是柏拉图本人的,但是我们不可否认,他作为苏格拉底的弟子,其思想观念受苏格拉底之深,而且以苏格拉底的口吻来写,书中一直把正义作为讨论的对象,并通过归谬的。

方法。

先提出正义的不确切定义而后归纳抽象来寻找正义的真正含义遵循着苏格拉底“助产术”的寻求智慧之路所以我们读来常常感觉就是苏格拉底本人在。

辩论。

同样是生活在差不多时代的伟大哲学家,一先一后,经历竟也是如此相似,孔子有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撰写的、记录其言行的《论语》,苏格拉底有其弟子借其口而使早期对古希腊哲学最初探索得以流传的《理想国》。

初中时就通过一些简单。

渠道。

听说过《理想国》,心中对“理想国”的定位如莫尔的“乌托邦”,如陶渊明的“桃花源”,真正拿到这本书才知道“republic”的真正来源。比起充满幻想的描绘一个理想社会,这本书更是向我们展现了古希腊那个充满魅力的辩论时代。由于读的不够精细,所以不敢说真正读懂领会了多少东西,但是却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哲学家们最初一直倡导和崇拜的理性的玄冥、逻辑之曲折、言辞之诡秘。曾经中学时代在历史课上看到那些类似于智者学派的古希腊人热衷于辩论,在田间街头、小巷集市运用各种辩论法则,或谈笑风生,或面红耳赤,或洋洋得意,或灰头土脸的你说我论时,总会对那个诞生最早文明的古国之一,产生无限遐想,所以庆幸在年轻时代还能真正有机会走进书里,走进那个神秘世界。

“什么是正义,”这是柏拉图和格劳孔、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西蒙尼德在第一卷一直讨论围绕的中心,“欠债还钱就是正义”“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分的报答”“正义就是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而后开始讨论城邦的正义,认为一个好的城邦应该具备勇敢、智慧和节制等美德,每个人都是在国家里执行适合他天性的职务,如孔子的“性相近也”观点一样,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可以激发人性里潜在的能力和知识,而柏拉图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所沿袭。当城邦里的统治者、守卫者、劳动者各守其责、互不僭越,和谐分工时,这个城邦就具有了“正义的美德”,然后从城邦类比到个人,认为那是“大”“小”“内”外‘的关系,正义的个人就是安排好自己的事情,自己主宰自己,对自己友善,同时在某些政治事务、私人事务上,保持和谐的状态的行为,就是正义的好行为。

儿童。

爱好。

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文中“苏格拉底”用船长的譬喻说明一个真正哲学家在城邦的处境。

读到中后部分,我的脑海里似乎才开始勾画出“苏格拉底”所描绘的“理想国,”可是就他自己来看,“只有在某种必然性碰巧迫使当前被称为无用的那些极少数的未腐败的哲学家,出来主管城邦,并使得公民服从他们管理时,或者,只有当当权的那些人的儿子、国王的儿子或当权者本人、国王本人受到神的感化,真正爱上了真哲学的时候,”城市、国家才能完善,才能成为理想国。同时柏拉图还用一系列的比喻来论证可知世界和可感世界,这似乎也成为柏拉图哲学的出发点和坚持的原则。于是我也深刻的体会了所谓的“日喻”“线喻”和“洞喻,”柏拉图建构起了他的理念世界。

体操。

和辩证法,并且论述了这些的重要程度,他有关这些课程的教育思想至今仍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哲学家应该为政治家,政治家应该为哲学家,”是他心目中创建理想国的思想核心。柏拉图为我们这些后来人描绘的理想蓝图,为19世纪的空想主义者提供了蓝本。

一本《理想国》,涉及到了道德、民主、教育、文艺、平等等诸多问题,一系列看似平常的谈话,范畴广泛,信息量大,却又毫无间隙,娓娓道来,整合而连贯。我想,哲学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学科,不仅是因为先哲们对它的孜孜以求,也不仅仅是因为后来的许多学科就是从哲学分支而来,而是因为它是先人们智慧的结晶,理论与实践的精华。深邃的思考、对美好的追求,看待事物的态度、缜密的。

思维方式。

等等都与哲学息息相关,我们想要更好的生活,想要看待学术问题的不同眼光,无一不需要我们的哲学功底,需要我们与哲人对话,采撷他们思想的丰硕花朵。

p>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二

记得在上西方哲学史的课时,讲到柏拉图时老师的幻灯片上有怀特海的这么一句话:全部西方哲学史不过是对柏拉图的注解。由这句话可见柏拉图在西哲学乃到整个人类的精明文明中的崇高地位。而柏拉图最著名的著作,或者说他的代表作,则是人尽皆知的《理想国》。所以当我捧起这本代代人推崇备至的伟大著作时,不期望能一下子读懂它,只希望能够从这本凝结着柏拉图和希腊智慧的结晶的书中,得到那么一点点的启示和认识罢了。

《理想国》一书乃柏拉图壮年时期的力作,也可以说是其巅峰之作。柏拉图的著作多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的对话体的形式以示读者,此书也不例外。自知仅读一遍是无法体会其精髓,因此在阅读过程中有不解之处便匆匆带过,只期能稍知其意而已。译者在引言中的介绍已经能令我大体了解到本书的博大精深,谈到书中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由于我的无知和欲速则不达,实在无法领略到本书的真意,因此仅在此回忆下本书的主体内容和所带给我的一点帮助和启发。

教育。

问题等一系列的问题。不过这是学者在多次研究此书所。

总结。

归纳出来的结论,而对于我这种没有一点学术功底和走马观花似的阅读方式,实在无法得出如此繁多和细致的结论。只能就此简易回忆下本书的大概内容了。

第一卷在苏格拉底和几个书中的人物开始对话之后,很快便引入本书所探讨的一大主线——关于正义的定义。色拉叙马霍斯首先表达了他的观点,他要苏格拉底不要光提问题,而是要直接对正义下定义。而他对正义的定义则是: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是当时政府的利益。而苏格拉底则对此定义予驳斥。

第二卷到第四卷开始以从城邦来看正义比从一个人来看更加容易,由此探讨一个城邦的正义。接着在第三讲到城邦需要培养什么样的护卫者以及如何来培养的问题。接着谈到全体公民应当按天赋各就各业,城邦的正义在于智慧、勇敢和节制,城邦的三种人各自做自己的事就是正义的。再由城邦的正义引到人的灵魂里有三种品质:理智、激情、欲望。

第五卷苏格拉底又谈到关于婚姻的问题,提出一个观点:最好的男人必须与最好的女人结合,而最坏的要尽少结合,以使品种保持最高的质量。

接着一系列的论述谈到什么样的人才是最优秀的哲学家,并且提出哲学家是最完善的护卫者,也就是哲学家是最好的国王这个著名的论点。

第七卷接着谈到囚犯看阴影的比喻,讲到了灵魂要观看所有实在中最明亮者,即我们所说的善者。

在第八卷中总结了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具备的条件。并且谈到了四种不好的政制:斯巴达和克里特政制;寡头政制,民主政制,僭主政制。

五种政制所对应的五种人。

理想的政制——善者,正义者。

斯巴达政制——好胜争强,领略荣名。

寡头政制——爱财,寸利必得,省俭。

民主政制——快乐间的平等,生活没有秩序,没有节制,平等主义,集合最多习性于一身的多样的人。

僭主政制——被恶所充满,醒着时能够干出睡梦中的那种事的人。

第九卷谈到人的基本类型:哲学家或爱智者、爱胜者、爱利者。

三种人的快乐对比:哲学家能体验另两种快乐和学习事物本质的快乐。灵魂中用以学习的部分的快乐是最真实的快乐。

快乐和痛苦之间的中间状态,痛苦时想要平静为快乐,快乐时停止为痛苦。这是快乐和痛苦的影像,是一种欺骗。通过身体传到心灵的那些所谓最大的快乐,其实是某种意义上的脱离痛苦。

第十卷谈到理念的模仿。画家,造床匠和神谁是真正的模仿者。事物都有三种技术,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模仿者的技术。

以上就是在看书时所记的一些主要的观点,自己看都有点对不起柏拉图这伟大的著作。本书的主线主要是围绕正义这一主线展开,对理想的国度的一系列规划,以及对应的人所应当具有的正义。在看的过程中有很多的启发,不过现在想总结却不知从何说起了。柏拉图对正义的一系列阐述使我认识到在人生中应当使严格的要求自己,控制自己不该有的欲望,让理性来引导自己,远离一切的恶,进入那真正的善。并且要一生追求真理,追求知识,追求智慧,不断的充实自我,成为真正有智慧的人。

而柏拉图关于哲学王的论述,在通过阅读了本书之后,才明白以前所认为的哲学家为王的观念是很片面的。柏拉图对于哲学家的定义是非常之严格的,并不是随便一个哲学家都能够成为一个理想国的国王,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哲学家才能够成为理想国的国王。

书中关于婚姻及生育的问题在我看我是不合乎人类的伦理的,如子女公有等提法根本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而关于优生优育的问题也是如此,将那些素质不好的后代弃之更是有悖于众生皆平等的法则。

书中对政制的描述也让我对以前民主政制的一昧推崇的看法得到改变,发现民主政制并不是想象中的完美,而是确实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过份的自由和宽容,民主制的多面性和复杂性确实是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柏拉图对快乐的论述也给我很大的启发。原来我们原本所认为理所当然的快乐与痛苦其实并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和单纯,而常常是快乐与痛苦的假象。有时候快乐只是痛苦的停止,而有时痛苦也恰恰是快乐的停止。这让我们在生活中,在人生的旅途中,能够以更宽广的心态,更高瞻远瞩的眼光去看待我们所面对的一切。

而柏当图的理念论也带给我很多看见。让我更懂得去寻找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停留在事物的表面。当然柏当图的理念论是非常博大精深的,仅一点点的接触是不足以完全的认识它,但也已经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终于很勉强的将这本书看完,虽然过程挺辛苦挺纠结,但是收获颇丰。有人说,二十岁读柏拉图和四十岁柏拉图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相信以后的岁月时,还需要不但的从柏拉图的书里来寻求智慧,因为柏拉图的智慧实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葩,是哲学这个皇冠上的明珠。

p>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三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年轻人还是成年人,都会有一些理想。理想是激励我们前进和努力的动力。然而,要实现理想并不容易。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我们会经历种种挫折和困难,但也会有一些收获和感悟。下面我将从设定理想、追求理想、困难与挫折、成长与收获、持之以恒五个方面展开,谈谈我对理想的心得体会以及一些感想。

首先,设定一个明确的理想对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理想是给我们人生的方向,是我们奋斗的目标。它可以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和挑战。我还记得小时候的我总是梦想成为一名优秀的作家,写出感人至深的作品,为人们带来快乐和启发。这个理想伴随着我长大,成为我人生中最重要的动力。

然而,实现理想并不仅仅是高山一座。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会遭遇各种困难和挑战。不论是来自外界的压力还是内心的矛盾,都会让我们产生动摇和怀疑。有时候,我们可能被失败和挫折打击,甚至想要放弃。但是,要记住,困难和挫折是成长的催化剂,只有在克服这些困难中,我们才能提升自己,走向成功。

在理想的道路上,我们会逐渐成长并追求成功。这是我们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通过与困难和挫折的斗争,我们会变得更加坚强和勇敢。我们会学会从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这个过程不仅使我们的理想更加明确,而且使我们的实现目标的能力更强。

然而,追求理想并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目标,更是为了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和收获。在追逐理想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人和事物,他们会给予我们帮助和支持。这些人会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鼓励我们一直向前。而在理想的道路上,我们也会遇到一些机会和挑战,它们会帮助我们锻炼意志和提升能力。这些收获不仅仅是实现理想本身,更是一种成长的体验。

最后,实现理想需要持之以恒。理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成功是属于那些始终坚持不懈追求的人,他们不会因为困难而轻易放弃。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我们都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执着的精神,坚持自己的梦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我们的理想,并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

总的来说,理想是人生的动力和目标。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我们会经历困难和挫折,但也会有一些成长和收获。因此,我们需要设定明确的理想,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实现它。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让我们怀揣理想,勇往直前,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四

九月一日,是一年一度的开学日子,这天晚上八点《开学第一课》也如约而至,这是全国数以万计中小学生期待的时候,而我也早早的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节目的开播,今年的开学第一课主题是:理想照亮未来。

《开学第一课》是一档公益教育节目,节目通过丰富的典例,真切的感悟,向广大中小学生展示核心价值内容,对于当代学生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今年恰逢党的100周年华诞,是极具历史纪念时刻,使得《开学第一课》与往年节目更具教育宣传意义。

随着《开学第一课》内容的展现,让我们见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诞生的艰难历程,也看到了党和祖国的奋斗发展史,让我热血沸腾,热血不断冲刷着我那颗强烈的爱国心,让我觉得作为中国人是一件无比骄傲的事情。同时,也让我们明白如今的美好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在享受当下生活时,更应该缅怀曾经为祖国发展做出无私贡献的英勇先烈们,更不要忘记身为祖国接班人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今年的《开学第一课》让我受益匪浅获益良多,让我懂得身为新时代的青年,要牢记使命担当,不负青春韶华,努力学习提升个人素养,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展现当代青少年的风采。少年强则国强,只有不断的提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才能为祖国美好建设添砖加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五

西蒙尼得说“正义是欠债还债”。

苏格拉底打比方:譬如说,你有个朋友在头脑清楚的时候,曾经把武器交给你;假如后来他疯了,再跟你要回去;任何人都会说不能还给他。如果竟还给了他,那倒是不正义的。把整个真情实况告诉疯子也是不正义的。当原主头脑不正常的时候,无论如何不该还给他。

有人理解认为:朋友之间应该与人为善,不应该与人为恶。敌人对敌人所欠的无非是恶,因为这才是恰如其份的。

苏格拉底理解认为:正义就是给每个人以适如其份的报答,这就是他所谓的“还债”。

至此一段,可看作暂时对“什么是正义”的认可。

而接下来,则是渐进讨论“正义有用与无用的时候”。

苏格拉底得出的一观点:正义平时在“订立合同契约,合伙关系”在满足这些需要,获得这些好处上是有用的。

苏格拉底把“正义有用的时候”趋向于“静”的状态,或者可以说是“和平”的状态。他让对话者的思想纠结:当你要妥善保管钱、盾、琴或者其他东西暂时“静”的时候,人们合伙,正义的人才是一个较好的伙伴,但在利用这些东西的时候,商人、军人、琴师的技术就更有用了。可以认为,正义在你所信任的人或事物上是有用的,像联友。

因此苏格拉底反问道:这么说,所有的.事物统统都是这样的吗?——它们有用,正义就无用,它们无用,正义就有用了?如果正义仅仅对于无用的东西才是有用的,那么正义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了。

接着,苏格拉底从另一个侧面来说明:对于那些不识好歹的人来说,伤害他们的朋友,帮助他们的敌人反而是正义的——因为他们的若干朋友是坏人,若干敌人是好人。所以,我们得到的结论就刚好跟西蒙尼得的意思相反了。

p>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六

20世纪初期的中国,战火连天,硝烟弥漫,神州大地充斥着血雨腥风,在这样的情况下,却有人穿越枪林弹雨,迎风而上,从光明走进黑暗之中,将一个鲜为人知的红色中国带到了世界眼前,并留下了一本宝贵的著作,他就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他的著作《红星照耀中国》。近期读完这本书,我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斯诺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是在苏区首都保安和毛泽东主席进行长时间的对话时搜集到的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资料。然后,他前往宁夏南部的预旺县,最后,他冒着炮火,从新折回到保安,又从保安回到了西安。当他到北平时,正值西安事变前夕,他在北平为英雄写了许多通迅报道,使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了真实的中国共产党。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了中国共产党及所经受的苦难、牺牲。我们今天所拥有的幸福生活,皆来自于共产党人的每一次浴血奋战,是无数共产党人用鲜血所换来的。本书还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

红军战土以他们的生命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胜利的凯歌,为中国人民的事业立下了不巧的功绩。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是一笔财富,激励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我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做祖国的栋梁之才,这样才能不负先辈的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新时代脉搏里跳动的最强音。作为一名青少年,我要发奋图强,努力进取,用实际行动践行时代精神。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七

理想是离我们越来越远的词汇,这个词已在我的脑海里埋得太深,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这个词汇了。

现在的我好像已经没有了理想,也没有了追求,每天漫无目的的工作,看着不同的人过着不同的日子,看着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流逝,看着别人的失落或者精彩,只是单纯的这样数着日子。麻木地工作,甚至连领工资的喜悦都没有了。

有太多时候喜欢给自己找理由,其实有些事情不是不能够做,也不是害怕做,只是缺少了让自己义无反顾的勇气,所以有时候明明在别人看起来是机会的时候我们会放弃,在别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时候却选择坚持,这是我们心中那个小小的自我在作祟吧。有时候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忍耐有多大,也不知道我们的潜力有多大,或者说有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有多固执,也许这样的自己连本人都不会清楚吧。只知道自己是为了那个小小的理想而坚持。

也许是那些小坚持太多太久了,我都忘了最初坚持的理由了,渐渐得看出了自己只是个顽固不化的小丑,但我自己一直都知道只因为最初那个梦想。都说理想会让国人两极分化,我知道也许我真的.只是走错了道路,突然想起了亡羊补牢的故事,不知道有没有机会让我弥补自己的固执。

太固执让自己忘记了理想的初衷,当我仔细想到这里的时候,心里有些难过,也许我不能再逃避了,不能再固执了,不能在那么没有原则的坚持了,我不害怕自己曾经的日子过得不好,我也不害怕自己今后要面临什么困难,我只害怕前行的路上没有理想相伴。

理想,是我终究逃不掉的问题,我知道也许还是没有彻底明白它的含义,但是我知道为了它我可以不顾一切,所以最后再对自己说,为了梦想,加油!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八

读《忠诚与背叛》一书,让我们再次触摸血染的红岩,聆听革命先烈冲霄汉惊风雷的呐喊。掩卷深思:是什么力量让革命先烈面对白色恐怖的威逼利诱、严刑拷打却始终坚贞不屈,对革命胜利充满希望?答案是:忠诚,共产党人对党的无限忠诚。

“忠”,由“心”和“中”构成,意思是心在正中,没有邪念;而“诚”,由“言”和“成”构成,表示言而能成,没有虚假。“忠诚”,通俗地讲,就是认定目标,并为之尽心尽力。忠诚是中国共产党人极为珍视的政治品质,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政治优势。“对党忠诚老实”、“永不叛党”,是《中国共产党章程》中明确规定的党员义务,也是每一个共产党员入党誓词中的庄严承诺。共产党员之所以要忠诚于党,是因为党在这里不代表权力,更不代表功名利禄,党是无产阶级的党,是劳动人民的党,是除了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以外,没有任何个人私利的党。在我们党91年的光辉历程中,无数共产党员怀着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人民的无比热爱,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执着和坚定,抛头颅、洒热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谱写了一首首感天动地的忠诚壮歌。正是因为有一群群前赴后继、赤胆忠心的共产党人忠诚奉献,我们党才始终保持勃勃生机,我们的队伍才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忠诚受到了新的考验。忠诚老实被某些人视为“迂腐”、视为“无能”,他们抛开党性原则、放弃做人做事的最基本的底线去谋取一官半职,贪得一时之利。有的党员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贪图安逸享受、革命意志衰退,甚至以权谋私,贪污腐败。诸如此类的表现与党的要求格格不入,更谈不上真正的忠诚。所以,面对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面对“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如何坚守共产党人忠诚的本色,高扬理想信念旗帜,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不断保持党的肌体健康,迫切需要我们做出新的解答。

坚守对党的忠诚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党员是否对党忠诚,首先取决于他是否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有坚定的信仰。理想信念是人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才能面对艰难险阻而不屈服,面对严酷环境而不畏惧。历史经验表明,一个党员只有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忠诚于自己的组织,忠诚于自己的事业,才能无愧于面对党旗时右手握拳的铮铮誓言。被人称为“腰缠万贯的讨米人”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在游击战争中与队伍失散,靠乞讨度日,但他腰间却藏有一大包作为党的活动经费的金银。后来,他找到组织时才将珍藏了3年的金银拿出来。在当年血雨腥风的岁月中,正是有如此对党忠诚的党员干部,我们党才有星火燎原之势,照亮全中国,直至打败强大的敌人。

坚守对党的忠诚要强化自律意识。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在任何时候都不忘用党纪国法警示自己,用制度规范约束自己,过好人情关、名利关、苦乐关,保持法规纪律的刚性约束力,以谨慎之心对待权力,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以警惕之心对待诱惑。要守好底线。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党员没了底线就会动摇信念,为党抹黑,破坏党的形象,甚至背叛组织。战争年代井冈山莲花县委书记刘仁堪被俘,敌人劝他只要说出组织秘密就放了他,甚至要他在报上申明一下退党就放了他。但他始终坚守一个党员的基本底线,始终未屈服敌人的严刑拷打、威逼利诱。在押往刑场的路上被敌人割掉了舌头,他视死如归,用脚指头沾着鲜血,在站立的方桌上写下“革命成功万岁”!

坚守对党的忠诚要老实做人踏实做事。当年身为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方志敏,经手的款项达数百万元,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他却一点一滴地用之于革命事业,自己身上不留一个铜板。这充分体现出他对党的无限忠诚和崇高的党性修养。今天共产党员的忠诚,更多地蕴藏在平凡岗位和点滴人生中。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和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结合起来,把爱党爱国之情转化为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要立足本职,把个人价值融入事业追求,把对党忠诚分解到岗位职责中。要为大多数人着想,而不是谋一己私利;勇于坚持真理,不计个人得失,严格约束自己;不怕挫折,不随波逐流,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奋发有为的精神和勤奋扎实的工作,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先争优,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业绩,充分展现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和精神风貌。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九

开头段:

理想是每个人内心最深处梦寐以求的东西,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部分。对于每个人来说,理想是一个长久以来培养的信仰,是生命的灵魂,是奋斗和前进的方向。在人生中不断实现理想,就是不断探寻和升华自我。本文章将从自己的人生经历和体会出发,通过五段展开谈谈理想对于自己的意义和实现理想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段:

思考自己的理想是如何产生的,可能有人是从小的梦想开始形成。而我的理想其实也是在自己经历的一些事情之后才逐渐明确的。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感到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直到有一次我参加了一个志愿服务活动,看到那里的贫困生们的眼神中充斥着希望和期待,我觉得自己有责任去帮助他们,同时也想要成为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从此我的理想就逐渐清晰了起来。

第二段:

有了理想,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呢?对我而言,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坚持自己的梦想,勇敢地为之奋斗,同时也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在自己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是很有信心,总觉得自己可以做到的东西很有限。但是经过了一些经历之后,我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如果没有尝试,就永远不会知道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所以,一定要勇敢地去迎接挑战,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第三段:

实现自己的理想还要注重方法,不能一味地拼命,必须灵活因时因地作出改变。在工作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一些难题和挑战,如果我们一味地躲避,那么就无法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能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适时调整策略,将目标和作战计划分解为小的可行性目标,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相信总能到达终点。

第四段:

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信念,尤其是在遭遇困难和挫折时。困难和挫折是人生的常态和必然,没有谁会一帆风顺,但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实现梦想的阻碍。当我们遭遇困难时,一定要保持冷静,理性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正如曾经有人说过的:拼搏中的每一次痛苦和落寞都是成长中必经的过渡期,只要心里始终坚守信念,每次都能从脑袋和身体中积累知识和力量,继而推向新的天空。

结尾段:

理想是人生路上的行车灯,能够指引我们走向成功和幸福。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学习,我深刻理解到了理想的重要性和实现理想的方法。我们要做好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积极面对人生的挑战和困难,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信念。梦想不是浪漫的词语,而是梦想者必须要付出的努力和行动。让我们一步步坚实地向前迈进,去追求我们的理想生活!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十

有人说人生犹如大海上的一叶小舟,那么毫无疑问理想便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灯塔.有了这明亮的灯塔,我们就不会迷航,不会气馁,坚定果敢地向前,最终才会乘风破浪直达成功的彼岸!

雄鹰的理想是振翅长空翱翔九天;海燕的理想是搏击风浪穿越茫茫海面;蛟龙的理想是行云布雨畅游深潭;当代青年的理想是与时俱进屹立风口浪尖.

踏着时光的脊背走了一年又一年,早已走过那阴冷的冬,走进了百花盛开的春天.迎改革、继开放、不停留、四化奋斗一派欣欣向荣.时代给了我们机遇,社会给了我们挑战.不必回首,不必空叹,新一代有理想的青年只需阔步向前.谁有这样的机遇,谁有这样的信念?我们最终会站在时代浪尖.

既然有着崇高的理想,不灭的信念,我们只需勇敢的走下去,不屑的去奋斗,不要在意身后是否会袭来寒风冷雨,脚下是否会有坎坷崎岖.选择了前方,留给地平线的只能是背影.或许我们会遇到挫折,但不要气馁,因为我们明白: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挫折不会让我们裹足不前,相反它只会给我们添一份曾经沧海的成熟.

只要我们心存远大理想,我们就能找准前进的方向,不要管外面的风风雨雨,它怎能淋湿我们心头青春的火焰!

我们有理想,我们有毅力,我们有正确的前进方向,梦回唐朝需要我们去实现!相信我们成功那一天,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将是一个吐气扬眉的中华民族!

理想是暮色天空中闪烁的星星,是黑夜里指路的灯塔.理想不像空想、幻想、梦想如空中楼阁,海市蜃楼那样的虚无飘渺,它似春日里姹紫嫣红的花朵,是天空中洁白的云朵,那样的美好.一个有崇高理想的人他的生活态度是激昂的,向上的.有目标有进取心他的生活的充满阳光和希望的.

一个没有崇高理想的人,就好像是在没有星辰的黑夜里行走,他的生活中没有促使他奋斗的目标,这样他的一生将永远碌碌无为,在空虚、无聊中度过.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先确立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并为之去努力,去奋斗.只有这样你才能有幸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不同的年龄阶段,人的奋斗方向和所追求的东西也是不同的,童年我们的理想是将来要做科学家、工程师、画家、企业家等等.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对象,对未来充满罗曼蒂克的梦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加,阅历的增多,我们的理想与追求也越来越符合现实,符合我们自己的实际能力.

每个人都应该相信自己是一个开发不尽的小金矿,对于自己的未来和前程充满憧憬和希望.每天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好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去努力,去拼搏.限度的去开发自己的潜能.这样你的人生之路一定会熠熠发光的,成功也会与你一路同行.

青年朋友们我们要做一个有理想的人,并为自己的目标去奋斗,以更加自信,意气风发的姿态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能梦的时候不要放弃梦,能飞的时候不要放弃飞.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拼搏奋斗吧!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十一

道德是人类社会中最基础、最重要的规范准则,它指导着人们在生活中的行为和决策。而道德理想则是人们心中对于道德的追求和理想状态。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我对于道德理想有着深入的思考和实践,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我认为道德理想源于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追求。每个人内心深处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有修养、有责任心的人。这种追求源于我们对于真理和良善的渴望,总希望自己能够做到自律、守信、正直。在我看来,道德理想是每个人心中的一个指南针,它引领着我们追求卓越,同时也给予我们内心的力量。

其次,道德理想需要与实际行动相结合。理想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成为现实,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体现出道德的力量。在我实践道德理想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但我始终坚信只有行动起来才能真正地改变自己和社会。于是我从小事做起,如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帮助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等,通过这些实际行动来让我的道德理想与现实相结合。

再次,道德理想需要与他人的共识相协调。一个人的道德理想不仅关乎自己,也涉及到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要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意见,并把道德理想与他人的共识相协调。只有在和谐的人际关系中,才能更好地推进道德理想的实践。

此外,道德理想需要不断追求进步和提升。道德理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伴随人们的成长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为了不断进步和提升,我常常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不断学习和吸收他人的优秀品质。同时,我也会根据道德理想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道德理念。只有精进不止,才能更好地实践道德理想。

最后,道德理想是人类文明的基石和灵魂。一个具有高度道德素质的社会,将会迎来和谐、进步和繁荣。而一个缺乏道德约束的社会,将会陷入混乱和分裂。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实现道德理想而努力,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影响他人、塑造良好的社会风气。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营造一个更美好、更幸福的社会。

总之,道德理想是每个人内心深处的向往和追求。通过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与他人的共识相协调、不断追求进步和提升,我们可以更好地实践道德理想,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共同进步。道德理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愿我们一起努力,为实现道德理想而不懈奋斗!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十二

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荒漠,没有生机;没有理想,人生就如黑夜,没有光明;没有理想,人生就如迷宫,没有方向。理想就像沙漠中的绿洲,大海里的灯塔,指引人们前行的方向。我的理想平凡而伟大:做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对于教师这个职业,争论纷纷,褒贬不一。有人说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教书育人,培养祖国的花朵;有人却说教师是一个低贱的职业,没出息,难以出人头地。从小保持这个理想的我,也听惯了流言蜚语,不会再为别人的评价而左右自己的想法。因为我已经明白,人生是自己的,不要过于在乎别人的意见,人生道路的选择关键还在自己,只要选准奋斗目标,不断地努力拼搏,终有一日能够到达成功的彼岸,实现自己的梦想。

想要做一名好老师,需要知识渊博,才华横溢。万事开头难,为了实现理想,我不断地练习自己的发音,力争做到字正腔园。坚持每天阅读佳句美文,积累知识素养。加强涉猎课外读物,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写作能力。虽然每天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但相信,久而久之,一定能变得口齿伶俐,出口成章。

想要做一名好老师,还需要知书达礼,明辨是非,我清楚:只有明悟了人生哲理,具备良好的道德情操,才有资格将自己的知识、技能甚至做人的道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下一代,循循善诱,教会孩子健康成长。这个过程必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必定会而满艰难险阻,只有勇往直前,化难为易,在辛苦中体验快乐,才算是真正实现了这个理想。

相信终有一日,我也能站在三尺讲台上,深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同学们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能在同学们遇到挫折时送上一句鼓励,能在同学们自满时赠上一句警醒,能在同学们失意难过时捎上一句关心……能够在平凡中见真情,与同学们成为良师益友,我的人生理想也就不会存有遗憾了。

“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人类有了理想,文明才可以不断发展,你我有了理想,明天才如此灿烂、辉煌!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十三

我是一名小学生,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要乐于助人,因为那是一个高尚的举动,别人会因你的帮助而渡过难关,当然别人也会感恩于你,常怀感恩的心,感恩身边每一个帮助你的人。

许多人说‘现在这个社会啊!互相帮助,抚贫济困的人太少了!’那么,请你们收回这些完全不实现的话,因为现在这个社会并不是人人都冷漠的,其实它很美很美,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要知道现在已经有了国家扶贫政策,而目标就是让我们一个贫困户都变成小康家庭。

我也多少了解到20__年政府推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战略思想,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主导产业、健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着立卡困人口提前脱困。我的家乡山西省河曲县也深入贯彻政府的精准扶贫的战略思想,为农村的人们着想,不仅为他们铺了水泥路,还为那些贫困户盖了养猪棚、养羊棚,还给他们修缮了危房,让那些贫困户可以不用住在那一到下雨天屋顶就漏水的土房了,也方便了在乡下上学的孩子不用踩着泥泞去上学了。

而我的家乡杨曼梁村,不仅有政府、国家的扶贫帮助还有各种社会中“热心肠”的帮助,比如:路边的乞讨者通常会得到许多过路往人的关心,有时并不是钱,而是一瓶水,一个面包,虽然这只是杯水车薪,可是已经足以表达遂宁这个小小的城市的温暖。

教育扶贫有也不少例子,为了让21世纪的我们长大后不是“文盲”而是祖国的栋梁之才,所以国家严格要求教育标准并,并让贫困山区和孤儿院的孩子都上得了学,而却有足的学习用具以及课外书。许多学校可以让留守儿童免学费上学而且受到高质量的教育。

同学们,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身边们一个帮助我们的人!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十四

古往今来光阴之叹是我们看到最多的感叹,这种感叹在《论语》中也不列外,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这是大家都熟悉的一句话,这句话很含蓄,但是里面有多少沧桑?刘禹锡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行依旧枕江流。”也就是苍山不老,但是人心中很多悲怆古往今来川流不息。这就像著名的《春江花月夜》所发出的这种无端之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己,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就在这样一种天地悠悠,江山有情,这样一种物序流转中,每一个人,一个渺小的人,一个转瞬即逝的生命,我们能够有一种什么样的人生规划呢?很多时候是苍茫的,有些一旦规划了,就会觉得舍弃了许多,会留下很多的遗憾。

就在孔子看着流水兴叹的同时,他又给他自己,给他的学生,给千年万代的后人提出了这样的一种描述,他说自己是“吾十五而治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一个粗略的人生坐标,在这样一个坐标上会有几个阶段,人要做的事情被特别地强调出来。今天我们从头翻阅进去,看一看圣人所描绘的这条人生之道,对我们到底有多大的借鉴的价值。其实人的一生不过是从光阴中借来的这么一段时光,岁月流淌过去,我们自己的这一段生命镌刻成什么样的模样,成为我们的不朽,成为我们的墓志铭,每个人都有理由去描述他的一种理想,但是一切从人的社会化进程开始,从一个自然人,转化为一个有社会规则制约的人,这就是学习的起点。孔子的“十五治于学”,这可以说是他自己的一个起点,也是他给自己学生的一种要求。孔子自己经常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他说没有人是生来就了解很多事情的,我只不过就是对古人所有经历的事情非常感兴趣,而且我能够孜孜以求,一直认真地学习而已。所以孔夫子说像我这样的人呢,像我这样有仁义之心的并不缺少,但是像我这么好学习的人确实很少见。这就是他十五开始向学时候的心情。

今天我们知道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了,关于学习国际上有一个通行的标准说得好,什么样的学习是好的学习?是导致行为改变的学习。其实这颠覆了我们过去的标准,大家过去认为导致思维改变就是好的学习。比如说,一个观点、一个理论、哪怕一个道听途说的见闻,“入乎耳,发乎口”可以再去讲给别人,这就是一种学习。但是在今天只有导致一个人整个价值体系的重塑,行为方式变得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会要求,这才是一个好的学习。所以孔子的这种学习要求,早在20xx多千年前,他所提出的就是一个简单的标准,“学以致用”。其实我们今天这个信息时代,可学的东西太多了,现在的孩子已经不只是十五向学,比五岁也要早就开始学习了,但是都学了什么呢?有很多孩子会背圆周率,能背很多很多位,有很多孩子在客人面前能够背长长的古诗,但是背圆周率对他的这一生真的就有用吗?今天的向学还有多少是孔子所说的那种为己之学能够学以致用,所以在一个信息时代,我们面临的悲哀是信息的“过犹不及”,“过犹不及”这四个字也出自《论语》,《论语》其实认为所有好的东西都有它的度,与其贪多嚼不烂,把自己的脑子复制成一个电脑的内存,还不如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溶入自己的生命。我们现在可以说,学院的那种教育它是有一个规范长度,但是长度是确定的,宽度是不定的,每个人在有限的时光里学到什么,也许孔子这样的一种学与思结合的方式会给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启发,只有走过这样的一个光阴,这样的一个历练,逐渐逐渐地提升,有所感悟,才能抵达他所说的三十而立。

我们就来说说三十而立。三十这个年纪,在今天,可能在都市里,在一个心理断乳期大大错后的时代,三十岁还被很多人称为叫男孩、女孩,那么人能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样的而立呢?一个“立”是什么样的担当呢?其实大家知道在哲学上,黑格尔曾经提出过一种“正、反、和”三个阶段,人最早所接受的教育,人的信念都是正的,人在刚刚读小学的时候,甚至在小学以前,看了很多的童话,相信太阳是明亮的,花朵是鲜红的,人心是善意的,世界是充满光芒的,王子和公主最终是可以在一起的,这个世界上没有忧伤。其实这就是正的阶段。但是长到十几岁时候就会出现我们经常说的小愤青,二十多岁刚刚步入社会,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一切都不尽如人意,会觉得成人世界对自己欺骗了,这个世界充满了丑陋、委琐,充满了很多卑鄙和欺诈,这个时候青春的成长有它特有的苍凉,到了这个时候,人必然表现出一种反弹,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逆反心理。那么走到三十岁,其实三十应该是人生“和”的阶段,就是既不像十几岁时候觉得一切光明,也不像二十多岁时候觉得一切惨淡。三十岁而立,这种立字首先是内在的立,然后才是外在社会坐标给自己的一个符号。从内在的心灵独立来讲,什么样是好的学习?就是把一切学习用于自我,这是中国文化中要求的一种学习方式,人如何达到这样一种融合境界呢?中国人的学习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我注《六经》,另外一种是《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方式读的很苦,需要皓首而穷经呢,把头发都读白了,把所有的书读完了,可以去批注了,了解了这一切,但是更高的一个种境界叫做《六经》注我,真正好的学习是融会了所有典籍以后,用来它诠释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说三十岁这个年纪,真正在中国古人的文化坐标中,他是一个心灵建立自信的年纪。

【于丹心语】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

它不再与很多外在事物形成对立,而形成一种融合与提升,就像泰山上的一幅楹联,叫做“海到尽头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这是中国人对于山川的一种感受,它讲的永远不是征服,而是山川对自我的提升,就像大海到了尽头,苍天为岸,没有边界,人生走到山峦的顶峰,并不是一种夸张地说我把高山踩在脚下,而是我自己成为山顶上的一座峰峦。其实这就是“六经”注我的一种境界。所以三十而立应该说孔子一直在教学生一种朴素的、简约的生活方式,很多东西不该操心的不去操心,把眼前做好。我们知道,孔子其实他对于神、鬼的东西是不大提及的,这就是所谓“子不语怪力乱神”学生问到这种事情的时候,他也都采取一种回避的态度。曾经有他的学生去问鬼神,【画外音】“老师天上有鬼神吗?那些鬼啊、神啊究竟是怎么回事?”“人间的事你还没有做好,为什么要考虑鬼神的事?”那么老师淡淡地告诉他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人间的事你侍奉好了吗?你这种学习还是先朴素一点,从眼前开始,学会人际关系,别去考虑鬼神。后来又问了一个很玄的问题。

【画外音】“老师,人总会死的,那么死亡是怎么回事呢?”“生的事你还没有弄明白,干嘛要想知道死呢?”老师又淡淡地告诉他:“未知生,焉知死?”。其实“未知生,焉知死?”这六个字对我们都是一个启发,就是在你初期学习的时候,先把我们生命中能够把握的东西尽可能地学习并且建立,不用超越年龄去考虑那些遥不可及或玄而又玄的东西。只有这样一点一点学起来,到了该立的年龄,才真正可以立起来。所以“三十而立”我的理解并不是一个外在的社会坐标衡量你已经如何成功,而是内在的心灵标准,衡定你的生命是否开始有了一种清明的内省,并且从容不迫;开始对你做的事情有了一种自信和一种坚定。我知道中国很多文人做的事情是不求功利目的的,柳宗元的诗说的好,叫作“独钓寒江雪”,我们想一想,在这样一个清冷的冬季,我们视野中的那个孤独的蓑立翁,他钓的是什么呢?没有人在冬天能够钓上鱼来,但是他是为了钓雪而去。这就是魏晋人所说,你去访朋问友,可以一夜跨越山卻,翻山越水到了朋友的门前不敲门转身走了。为什么?我想念这个朋友,我乘兴而来,我到了,尽兴而返。也就是说超乎功利去做一件内心真正认定的事情,这大概是一种立的标准,就是自己认可了,我一生的所为有什么样的准则。当这样的准则再流失过去,再走过十年,四十而不惑。

其实关于惑这个概念,我们在《论语》的不同场合看见过阐述,所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怎么样才能够真正不惶惑这需要大智慧。从而立到不惑,这是人生最好的光阴,其实人在三十岁以前是用加法生活的,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他的资格,他的学习经验、财富、情感、名誉这一切都是在用加法的,其实物质的东西越多,人是越容易迷惑的。

【于丹心语】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

怎么样能到四十不惑呢?这就是三十岁以后就开始要用减法生活了,就是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学会舍弃。其实我们内心就像一栋新房子,人刚刚搬进去的时候,都想要把所有的家具和装饰摆在里面,当最后这个家摆的像胡同一样时,发现没有地方放自己了,这就被东西奴役了,而且学会减法,就是把那些不想交的朋友舍掉了,不想做的事情可以拒绝了,甚至不想挣的钱你可以不受那个委屈了,当敢于舍弃的时候,人才真正接近不惑的状态。什么叫做不惑?就是人面对很多世界给你的不公正啊、打击啊、缺憾啊、不再孜孜以求追问为什么不公平,而是在这样一个坐标上迅速建立自己应有的位置。现代的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有这样一句话:“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中庸之道其实是极尽高明之后,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绚烂之极而归于平淡,真正有过极尽璀璨,在你二十的时候,三十岁的时候,曾经风发扬厉过,那么走过“不惑”的时候才表现为这样一种淡定而从容。其实人在三四十岁的时候。刚好是要用在为社会所用的时候,那么再接下来走到五十岁,有一个意味深长的词叫做知天命。

什么是天命呢?孔子自己其实曾经说过,他说人生走到一定的时候,走到你自己求学呀、学习呀,到了一定时候这么一个境界上,人是应该要“下学而上达”,也就是说要能够了解什么是自己的天命。刚才我们已经说到了,在孔子的经典思想里面,一向是不主张谈“怪力乱神”的,那么他又是怎样看待天命的呢?“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他说我从来不怨天也不尤人,即不抱怨说天命让我就这样了,也不往别人身上推卸责任,说是别人导致我这样的,我要学习的就是要达到上达,达到通天的道理,这里“知我者其天乎”是指一种天地大道的规则,让自己如何能够合乎大道。其实“不怨天、不尤人”是我们今天经常说的话,就这样区区六个字容易吗?一个人如果做到这样的话,那就是硬生生的把很多你可以宣泄出去的抱怨、苛责都压在了自己的心里,因为你不再向他人推卸的时候,就意味着给自己少了很多开脱的理由,那么孔子说为什么可以做到这样呢?就是因为自己一个人内心的完善,自我的解读,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在这个社会上跟对别人的要求、对别人的苛责都要重要的多。孔子说:“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只有小人才会在人际纠纷中不断地蜚短流长,只有小人总在琢磨说别人如何不利自己,而君子宁可能在自己内心建立一个大道之约,那么这种大道就是他所说是“天命”。不见得要去做很多很多的技巧,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在这里说了“知命、知理、知言”三个境界,其实人生的成长是倒着的,我们都是最先“知言”在与人言和读书中了解这个社会,这能够做到知人,知道他人怎么样。但是知人之后不能够担保你不尤人,你也会抱怨别人,因为每个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长短之间就会出现磕磕碰碰。再下一个层次就是“知理”,知理之后,人就可以做到“立”了,也就是说人自我建立之后,这种抱怨会少的多;更高的一个层次是“知命”,这个知命就是孔子所说的,作为君子建立了一个自循环的系统,他内心会有一种淡定的力量去对抗外界,这就是知命。

【于丹心语】知天命就是内心有一种定力去对抗外界。

所以五十才能够知天命,也就是到这个时候,基本上可以做到不怨天、不尤人,达到孔子的这种境界,这是一种内心的定力。其实这在庄子《逍遥游》中,也有这样的一个表述,《逍遥游》中说,做到“举世而誉之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这就够了。什么意思呢?“举世而誉之”全世界都在夸你的时候,在劝你的时候,让你往前走一步的时候,而不加劝,这个劝是劝勉的劝,就是自己再多走一步,在别人的鼓励和纵容下再多做一点,他说我不会。那么“举世而非之”就是全社会都在苛责你、都在非难你、都在说你做错了的时候,而内心可以保持不沮丧,不加沮,这样才叫做定乎内外之分。

其实走到天命的时候,就会让我们想起来金庸在武侠小说中写到的独孤求败的境界。也就是说在中国的武侠小说表述中,经常我们会看到,一个少侠,初出道时,用着一口天下无双,锋利无比的青风宝剑,在这个时候,所有那种萧萧剑气,那种张扬的光彩,就是一个人的绚烂之极。等到他武艺精进,人到三十来岁,真正安身立命,成为一个门派,一个掌门人,或者江湖上一个有名的侠客的时候,这个人可能用一口不开刃的钝剑,因为锋利现在对他来讲已经不重要了,他的内功开始变的沉浑雄厚。等到这个人四十来岁,已经成为名动江湖的这么一个大侠,他已经超越了一个一个的流派,而成为一种道义化身的时候,这人可能只用一根木棍,也就说金属那样的一种锋利、跟那种质地对他来讲也不重要了,有这么样一个外在的东西就可以了。而等到他真正走到至高的境界,什么是独孤求败的境界,但求一败而不得,因为这个时候人手中是没有兵器的,这个时候十八般武艺全都内化了,也就是说他双手一出可能就能啸出剑气,双拳一抡可能就能成为铜锤,所有的武艺全都在这个人的内心里,全在他的肢体上,所以敌人为什么不能接这种招,不能破解呢?就是因为你不知道他熔铸了多少武功,所以融会贯通的境界这一直是中国文化所崇尚的最高境界。所谓知天命其实就是把人间百态,人间学习的道理,最后达到了一个熔铸的提升。到了这个境界以后,孔子说,六十而耳顺。

孔子说:六十而耳顺,再听什么样的话,听人家说什么都觉得人家有道理,这一定是自己的天命了解了,在这个前提下,才能够做到最大地尊重他人。什么是“耳顺”呢?就是任何一个事情,你会觉得有他存在的道理;听任何一种话,你会站在他的出发起点上去了解他为什么这样说。其实“耳顺”的境界,用中国文化的一个词来表述就是悲天悯人,其实就是一种悲悯之心,也就是说真正可以了解和理解所有人的出发点与利益,这是一种包容,这是一种体会。

【于丹心语】耳顺就是悲天悯人理解与包容。

也就是说当你见到那么多人的时候,每个人以他的生活方式呈现的时候,我们是有理由惊讶的,但是如果你的这个体系能够体谅到他的体系,如果你知道他带着怎么样的生活历程走到今天,也许就会多了一番谅解。孔子为什么面对那么多学生都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呢?其实这是一种高度。

有一个谚语说的好,两朵云只有在同一的高度相遇才能生成雨。高了也不行,低了也不行,其实“耳顺”之人是什么呢?就是不管这个云在5000米还是在500米,他总能体谅到在他的这个高度、他的位置和他的想法。

其实一个人要想做到耳顺,是让自己先要做到自己无比辽阔,可以愈合不同的高度,而不是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让自己的标准坚持在某一个地方。其实用这样的观点来解释“中庸”也许更为恰当。“中庸”其实是学习所有外在知识之后,得到内心的陶冶与熔铸。这种陶冶熔铸就好象是我们说的小学、中学时候经常做的一个物理实验,老师给一个铅笔,一个圆画成七等份,涂上七种颜色,戳在那个笔上一转,出现的是白色。这种白就是绚烂之极之后,其实这就是一种外在天地之理在自己内心的融合,达到这样的一个境界以后,才能达到孔子所说的,年到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说在有一座佛寺里,那么供着一个花岗岩雕刻的非常精致的佛像,每天有很多人到这里的膜拜,但是通往这座佛像的台阶是跟它采自同一块山石的很多花岗岩,终于有一天,这些台阶变的不服气了,他们对那个佛像提出抗议,说你看我们本是兄弟,我们来自同一个山体,凭什么人们都踩着我去膜拜你呢?你有什么了不起啊?那个佛像就淡淡地对这些台阶们说了一句话,因为你们只经过了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这个岗位,而我是千刀万剐终于成佛。所以我们看到的孔子所描述人生的境界,越到后来越强调内心,越到后来越从容和缓,在这从容之前,其实要经历多少千锤百炼,甚至于千刀万剐,只有了解一个这样的外在过程,才能稳健地建树自己的内心。

孔子所说的这样一个人生历程的描述,也许对于我们今天来讲也是不同里程碑上的一面镜子,照一照自己的心灵,是否已经立起来了,是否少了一些迷思,是否已经通了天地大道,是否以包容悲悯去体谅他人,是否终于做到从心所欲。仅仅有这种关照还不够,因为人生苦短,在这样一个加速度的社会里让我们都等到七十年太晚了。其实人生有生理年龄,有心理年龄,有社会年龄,我们是有着多纬度的年龄,真正有效率的生命是让我们也许在二十岁,也许在三十岁,能够提前感悟到四十岁、五十岁的境界,也许当我们四十岁的时候已经可以做到从心所欲那样的一种既定从容了。今天的社会给大家的压力太大了,但是只有一个人有效地建立内心价值系统,才能把这种压力变成一种生命反张力。

【于丹心语】只有建立内心的价值系统,才能把压力变成生命的张力。

英国的科学家公布过一个实验,这不是寓言,是一个真实存在的实验,他们为了试一试南瓜这样普普通通一种廉价的植物生命力能有多强就做了一个实验,在很多很多同时生长的小南瓜上加砝码,加的前提呢就是他承受的最大极限,既不要把它压碎了,也不要把它压的不再成长了,就在确保它在还能长的前提下压最多的砝码,那么不同的南瓜压不同的砝码,只有一个南瓜压的最多,从一天几克、一天几十克、几百克,到一天几千克,直到这个南瓜跟别的南瓜毫无二致地长大,长成熟的时候,这个南瓜上面已经是压着几百斤的份量。最后的实验就是把这个南瓜和其他南瓜放在一起,大家试一试一刀刨下去是什么样的质地?当别的南瓜都手起刀落噗噗地打开的时候,这个南瓜刀下去弹开了,斧子下去也弹开了,最后这个南瓜是用电锯吱吱嘎嘎地锯开的,南瓜果肉的强度已经相当于一棵成年的树干。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实验呢?其实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一个生命实验。这就是我们现代人所处的外在环境跟我们内在反张力最好的写照。在这样的压力下我们有理由不提前成熟吗?其实只争朝夕这句话用在今天是再合适不过了,一万年太久,七十年也太久,学习《论语》,学习经典,所有古圣先贤的经验,最终只有一个真谛,就是使我们的生命,在这些智慧光芒的照耀下,提升效率,缩短历程,让我们建立一个君子仁爱情怀,能够符合社会道义标准,不论是对于自己的心,还是对于社会的岗位,都作出来一种无愧的交代,让我们越早提前实现那种最高的人生境界就越好。我想圣贤的意义就在于千古之前以他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看着后世子孙,或蒙昧地、或自觉地、或痛楚地、或欢欣地,一一去实践,建立起来自己的效率,整合起来一个民族的灵魂,让我们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圆润地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然后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来有用的人生,大概这就是《论语》给我们的终极意义。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十五

孔子曰:匹夫不可以夺志。一个有理想有志向的人,才会有奋斗的动力和前进的方向。那么孔子是如何评价他那些弟子的理想呢?《论语》中关于理想又有着什么忠告和劝告呢?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论语》心得之《理想之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而《论语》中孔子和他的学生们谈到理想时,孔子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内心的定力与信念。于丹教授认为,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践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那么,我们今天该如何理解理想的含义呢?在竟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孔老夫子的观点与现代人对理想的追求是不是有矛盾呢?请听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为我们讲《论语》心得之《理想之道》。

---------------。

于丹:

其实翻开《论语》,所有朴素的字句里面全都闪耀着一种隐约的理想。孔夫子说“匹夫不可以夺志”,哪怕是三军可以夺帅。这句话在中国的民间流传得很广。也就是说,一个人的志向决定了他一生的发展和努力。但是,在今天看起来,最重要的不在于我们终极的理想有多么高尚,而在于眼前拥有一个什么样的起点。往往我们不缺乏宏图伟志,但是我们缺乏到达那个志愿之前一步一步积累起来的那条切实的道路。

所以呢,孔子在教学生的时候,在课堂上也经常跟学生聊天,聊天的话题就是说,“你们随便说说自己的理想。”

在《论语》里边有一个比较长的段落,这在《论语》中是比较罕见的、完整的段落,叫做《侍坐》,就是孔子跟学生在一起随意地畅谈理想。

那么有一天,他的四个学生,子贡、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坐在老师旁边,然后孔子很随意地跟他们讲,说: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你们不要觉得我比你们年长几岁大家就很拘束,今天随便聊聊。平时我老听见你们说,“居则曰,(不)吾知也。”随便待着的时候,说没有人了解我。

那老师说了,今天你们就都随便说一说。“如或知尔,则何以哉。”今天假如我想听听你们的志向,你们会说什么呢?听老师这么一说,他的大弟子子路,这是一个性格特别急躁率直的人,所以《论语》上写的叫“子路率尔而对曰”,非常着急地起来就说:

flash:

“老师,我的理想是这样的,----给我一个大大的国家,这个国家有着外来侵略的忧患和粮食不足的危机,但只要给我三年的时间,我就能把这个国家治理得富强起来。使老百姓不仅丰衣足食,而且人人有信念懂礼仪。”

于丹:

冉有的态度比起子路显然要谦逊得多,没有敢说那么大的国家,那么多的事:

flash:

我的理想是,给我一个小国我去治理,我也只用三年,可以让老百姓丰衣足食,但要那人民都有信念懂礼仪恐怕要由比我更高明的君子来做了。

于丹:

我去治理,也给我三年,比及三年,我可以让它做到什么呢?可使足民,也就是做到老百姓衣食富足而已,至于礼仪的事情,冉有说我可不敢做。“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想要让大家在整个的民心上变得整齐,对国家有信念,做到礼乐兴邦,这样一件事情,等着比我更高明的君子来吧,我好像做不到。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

flash:

“我的理想就是希望自己在一个礼仪中,能够担任一个小小的角色,辅助着主持人做一点我力所能及的事就行了,至于治理国家,管理人民这些事我可不敢说。”

于丹:

这个时候曾点没有说话,《论语》写得惟妙惟肖。只此一刻,大家听到的先是一阵音乐的声音逐渐稀落下来,叫做鼓瑟稀。原来刚才曾点一直在专心致至地弹着琴。听到老师说,这个声音逐渐逐渐缓和下来。缓和到最后一声,“铿尔”,当一声,把整个曲子收住,像《琵琶行》所说的“曲终收拔当心划”有一个完完整整的结束,不慌不忙,“舍瑟而作”。

什么是作呢?过去学生听老师讲课或者大家聊天,在席子上古人都是这样子跪坐在自己的脚后跟上,那么老师发问,要表示恭敬,立起在自己的膝盖上,这叫作。

所以把琴放在一边,毕恭毕敬直起身来答对老师说话。这样的几个字描写能够看出来什么呢?就是曾点的内心是一个从容不迫的人,他是一个成竹在胸的人,他不会率尔而对,他会娓娓道来,所以他一上来还要先说一句,征求一下老师的意见:

flash:

“老师,我的想法跟三个同学有点不一样,能说吗?”

“那有什么关系?人各有志,但说无妨。”

于丹:

这个时候,曾晳才从容地开始了他的描述:

“曰:莫春者,”就是到了大概三四月末的时候,就是春深似海的时候,“莫春者,春服既成”,穿上新做的春装,“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他说,这就是我的理想。

在一个春深似海的季节,穿上整齐干净的新衣裳,带上几位好朋友,再邀请上一批学生弟子,带上一批孩子,大家一起去刚刚开动的沂水中,趁着春水把自己洗滌得干干净净,然后到鼓乐台、舞雩台之上,沐着春风,唱着歌谣,让自己有一场心灵的仪式,在一个万物开化,大地复苏,春风萌动的季节,把自己融汇进去,与天地在一起共同迎来一个蓬勃的时候,当你这样一个仪式完成的时候,我们大家就高高兴兴地唱着歌回去了。他说,这就是我的理想,我只想做这样一件事。

那么他的话说完了,一直没有表态的老师“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老师长长地感叹了一声,说,我的理想也就和曾点是一样的。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老师说,这个秘密就是一个人你真的想要治理一个国家吗?那么最核心的东西是用礼仪去理,而不是说用一种强硬的措施,你心中真正有一种温、良、恭、简、让,这是《论语》上所提倡的人生之道,有了这样一种内涵,表现出来的所有措施都是可以变通的,这就是一个人的起点,那么他说你看,子路说话的时候,那么草率抢在大家之前就说出了一个宏大的理想,其言不让,没有一点辞让之心,所以我就哂笑他。因为他从内心缺乏这样一种恭敬啊。

接着又说第三个人,愿意学礼仪的这个人,公西华。这件事情他应该说得很谦虚了吧?但老师说,“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他说的这种礼仪的事情还算小啊?他做的要是小事,那还有谁做的叫大事?那么礼仪应该是最重要的,不仅是贯穿在每个人生活从始至终的,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

那么,从孔子对他三个学生隐约的否定和对于曾点的支持中能看出什么呢?其实他给了我们一个人生脚下的起点。也就是说,让我们手中每一天的生活方式跟你最终治国祭祀的理想终于有了一个勾连的桥梁。

画外音:

于丹:

我们每个人在这样一种匆匆忙忙、周而复始的工作节奏中还有多少时间,有多少空间能让你真正看见自己心底的愿望呢?往往我们被遮蔽的是心里真正隐秘的心灵的声音,但我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个社会的角色。

这个医生一直听他倾诉,然后想先给他一个建议,说你看我们这个城市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喜剧演员,他每天都有表演,他的喜剧演得好极了,所有人去看了以后都会开怀大笑,忘怀得失。他说你是不是先去看看他演出,你看上一段时间回来我们再聊一聊,看一看你这种抑郁前兆的状态是不是有所调整,那个时候我们再来商量方案。

医生说完以后,这个人很久很久没有说话,他抬起头来望着医生的时候,医生看见他已经是满面泪水。很久,他对医生说了一句话,他说,“我就是那个演员。”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人离开职业角色之后反而觉得仓惶。

我曾经看到过一个有意思的小故事,说在隆冬来临前,在深秋的田埂上,有三只小田鼠忙忙碌碌地为过冬做准备,第一只田鼠就拼命地去找粮食,把各种谷穗、稻穗一趟一趟地搬进田鼠洞。第二只田鼠就拼命地去找御寒的东西,把很多的稻草、棉絮都拖到它的洞里。

而第三只田鼠呢,就一直在田埂上游游荡荡,一会抬头看看天,一会低头看看地,一会儿躺一会儿,弄得它那两个伙伴就一边在忙活一边在指责它。说你看你这么懒惰,你也不为我们御寒过冬做准备,那真到了冬天怎么办?你看看你这么游手好闲。这只田鼠也不辩解。

后来冬天真的来了。三只小田鼠在一个非常狭窄的小耗子洞里面,在过冬的时候发现吃的东西不愁了,御寒的东西也都齐备了,然后每天在这里无所事事,终于大家就百无聊奈了。当大家开始难受得要命的时候,第三只田鼠开始给那两只田鼠讲故事。

他说,就在那样一个秋天的下午,我在田埂上遇到一个孩子,他在做什么;又在那样一个秋天的早晨,我在水池边看到了一个老人,他在做什么;我曾经听到人们的对话,我曾经听到鸟在说什么样的一种歌谣,所有的这些我当时都记录下来了。

其实到这个时候,那两个伙伴才知道,这只田鼠在为大家储备了过冬的阳光。也就是说,这种表面看起来毫无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在这个时候会给了人心一个淡定的起点。

所有外在的仪式不过是为了一个内心的安顿,那么这种安顿是需要我们去敏锐地感知世界节序变化,感知四时、感知山水、感知风月。这一点可能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讲是特别的奢侈了,因为今天这种现代化反季节的事情太多了,到了盛夏的时候,屋子里有空调,凉风习习;到了寒冬的时候,屋子里有暖气,温暖如春;到了春节的时候,有夏天那种大棚的蔬菜,摆在桌子上五颜六色。也就是说,当生活一切变得如此简约的时候,我们还有遗憾吗?这种遗憾就是四季走过,在我们心上却已经变得模糊,我们已经感受不到说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上,由于四季分明带来节序如流,在我们心中还能激起什么样的反响?也就是说,在自然生活中,在认知内心中,你越淡定,越从容,越舍弃那样一些激烈的、宏阔的、张扬的外在的形式,而尊重安静的内心的声音,也许你就会有了更多的依据。这一切是为了让你走到社会角色中的时候可以有担当,能够胜任,能够做到最好。

画外音:

于丹:

其实,看到《侍坐》这样一篇小短文,在《论语》中会使很多人感到惊讶,因为它违背了我们传统对于《论语》那种立志的判读,它不同于曾子所说的士不可以不宏义,任重而道远这样的话,但是想一想,它是所有那种人生大道、社会理想内在的一个根本基础,一个人如果没有内心的这种从容和对于自我的把握,在职业角色中我们只能是任职业摆布而不会有一种内心认同以后对这个职业的提升。

在《论语》中有这么一段意味深长的对话。学生子贡去问老师。

flash:

“老师,你说,什么样的人才叫知识分子呢?是不是读了大学就算知识分子了?”

“有文凭不等于有文化。一个知识分子,一定是知道礼仪、廉耻,行为有所约束的人。”

于丹:

我们知道士这个阶层是中国的知识分子阶层,这应该是一个很崇高的名誉,是那种无恒产有恒心,天下己任的一个阶层。所以子贡说,老师你告诉我,怎么样才叫做一个士呢?那么老师说:

画外音:

“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论语.子路篇)。

于丹:

他说的最高的标准就是一个人他的行动之间自己知道什么是礼义廉耻,也就是行为有所制约,有内心坚决的、做人不妥协的标准,而这个人要有用。就是你要为社会做事。

孔子讲的并不是说一个人有了内心的修养就可以每天光陶醉在自我世界,一定要出去,不管你拿到的是什么样的使命,做到不辱君命。这可不容易。因为你不知道你所拿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令箭,什么样的金牌,让你去做什么事情都能做到吗?所以孔子说,最高的标准,就是你出去可以做到不辱君命,这就叫做士了。

学生觉得这个标准太高了,就又问他,“敢问其次?”您给我说说再低一级的标准,比这差一等的。

画外音:

“曰:宗庙称孝焉,乡党称弟焉。”(论语.子路篇)。

于丹:

就是孝悌之义。在宗族里面大家认为你是一个孝子,而在乡党邻里之间大家以你为兄弟,你能够对所有人都是亲和的,能够把你那种人伦的光芒放射出来,用一种爱的力量去整合周边,不辱祖先。

画外音:

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论语.子路篇)。

于丹:

说那种言必信,行必果,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一定把这事给你做到。这种,他说叫“硁硁然,小人哉。”什么叫“硁硁然”?就是表现出来剑拔驽张,言语很急切,这样的一种样子。说我不计后果,不计方法,我把事给你做成,他说这种人勉强算第三等。就是说能够实践自已的诺言。

结果老师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也就是说老师把当时诸侯各国的从政者都没有放在眼里,认为他们离这样一个士的标准还太远太远。

其实,在这里所提出来的详细的、不同的标准,这是孔子对一个成熟的在社会职业岗位上有所担承的人他的质量描述。

我们来说说这个最高的标准,“不辱君命”四个字。那么我们又想一想那个最低的标准,“硁硁然”是不可取的,也就是说,要做到不辱君命是在变通中,没有条件地把一件事情完成好。这需要调动我们多少人生的积累,这需要一个人有多大的勇气、智慧和仁义之心,其实这样一种不辱君命往往容易让我们想起来战国时候赵国的一个人,就是蔺相如。

大家看《史记.廉蔺列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故事,蔺相如这个人无论是完壁归赵还是沔池会,都做到了不辱君命,其实这是不容易的。当赵王得到价值连城的和氏璧的时候,秦王想要夺这块璧,所以就告诉他说,哎呀,我给你15座城池,把这块璧给我拿过来,我们看一看,赵王当时就知道,说虎狼之秦这块璧一旦进入将没有办法拿回来。蔺相如说,那这样,我们不去的话是自己理亏,我带着这块璧去,如果不能换回城池,我的命和璧拴在一起,有我在就有这块璧在。

去了。看到秦王很随便地在他的行宫里面设酒宴宴请他。然后旁边有大臣、有美人,大家嘻嘻哈哈的在这很高兴,然后说拿过这块璧来我们看一看,看了以后说这个天下美玉,指给大臣看,指给美人看,大家传着看。

蔺相如一看就明白了,说这块玉在这里不受尊敬,就像赵国不受尊敬一样,要拿回来也是很难的事情。所以他就上去跟他说,唉,这个美玉是有暇疵的,你给我,我指给你看。秦王就把这块玉还到他手里,而蔺相如拿到这块玉以后,退后几步靠在柱子上,怒发上冲冠,持璧而立跟秦王说,他说你在这样一个地方迎接这块玉,你知道我们来之前焚香顶礼,斋戒15天,以示对秦国的尊重,我奉玉而来而你随便把这块玉传给大臣、美人,这样的一个懈慢的态度就让我知道,你们是没有真正想要用城池相换的,那么现在好,如果你真要这块玉,你也要这样持戒焚香15天,而且你先把城池划给我们,我才能够把这玉给你。如果不然的话,我现在的人头和这块玉同时撞在你的金殿的大柱子上。然后秦王害怕了,说那好吧,赶紧按照他要的这个礼仪。但即使按照这个礼仪,蔺相如觉得他一定是不会真正完成他的诺言的。所以蔺相如决定,连夜让他自己的家人带着这块美玉逃回了赵国,他自己留在这最后做一个交代。最后他跟秦王讲,说我知道你们没有真正给我们城池之心,这个完璧已经归赵了。已经回去了。

其实这是他的不辱君命。沔池会也是一样。其实这样的故事在中国的仁人志士中,在古典记载的典籍中不缺少这种例子,也就是说,在一个突变的情形下,一个人怎么样能够有所担当,这其实是一个成熟的人在职业角色中所要得到的一种考评。

其实这样的故事,我们不一一地例举,回头看一看会发现,人怎么样可以变得无畏,可以变得淡定而不仓惶,这是需要每个人在心中找到一个符号的寄托,这个寄托不见得是大家共同认可的一个宏大理想,也不见得是大家都共同认可的说是一种权势,一种金钱,一种情感,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达芬奇密码,每一个人的生命链条中一定有他自己最在乎的东西。但凡找到这样一个寄托会给你这一生找到一个依凭,会找到自己的一个内心根据地。

画外音:

于丹:

在《论语》中要说到有多么远的这种理想,其实它一切都在一个朴素的起点上。我们要相信思想的力量是这个世界上最巨大的力量之一。也就是说,孔子经常所说的那种“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一个人总在想着自己的衣食,这是不足以担当一个君子一个士的资格。中国的知识分子所要的并不是一种生活的奢侈,但他们一定要心灵悠游上的奢侈。

所以有一次孔子要出远门,“子欲居九夷”,因为我们知道,他要把他的美政理想布化天下,所以要去未发达地区,临走的时候学生就劝他,“曰:陋如之何?”学生说,那么一个简陋的地方,破地方,你上那干嘛去?那么孔子怎么回答?孔子淡淡地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那么这个“何陋之有”就流传下来,一直到唐代刘禹锡写了《陋室铭》,这是大家都熟悉的。

那么《陋室铭》又怎么样形容呢?他说:

画外音:

于丹:

在这样短短一篇《陋室铭》里,把古往今来的名士对于简易的、朴素居住环境的这种判读全都呈现出来了。

大家在一起谈论的是不是共同的志向和共同的寄托,如果大家能够在这样一种丝竹之间,在大家的交流里面,可以有了那种心心相通,可以在你共同寄托的大事上有共同的理想,那么这种简陋它就显得一点都不重要了。

所以其实什么是真正的理想,理想之道就是给我们一个起点,给我们储备一点心灵快乐的资源。

其实当我们回到《论语》,真正解读了《侍坐篇》,看到了“吾与点也”这句喟叹,知道了这样一位万世师表的圣人心中对于那种“浴乎沂水,风乎舞雩”,在“莫春”时节“咏而归”快乐回来的生活方式心存向往的时候,我们就知道这种阐述跟庄子所说的“独与天地精神共往来”是如出一辙的。也就是说,所有古圣先贤首先是站在个人的价值坐标系上,了解了自己心灵的愿望,然后才会有宏图大志,走到这个世界上有所建树。

我们都想要一生建立一个大的坐标,对于前方的远景,让我们找到一个起点,让我们从自知之明去建立心灵的智慧,让我们从《论语》里面也做孔子席前一个安静的学生,跨跃这个千古的沧桑,在今天看一看他那种淡定的容颜,想一想他让我们去到自然中的这种鼓励,在我们每一天真正忙碌的间隙里面,哪怕说给自己一点点心灵的仪式,不至于让自己像那样一个人格分裂的演员一样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

其实在今天这么一个后工业文明的社会里,如果能够调整这样一套坐标系统,我想,《论语》会从千古之前传递出来一种温柔的思想的力量,它传递出来一种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励我们每个人内心的关照,它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理想是有根的。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十六

理想,是一种向往;理想,是一种境界;理想是美好的!但是实现理想,需要付出代价。

为了理想,我不得不放弃那颗贪玩的心,培养坚强的意志力,抛弃以前懒惰的性格,让自己变得成熟起来,学会自主学习,锻炼坚强的意志力。

为了理想,我不得不放弃那浑浑噩噩的生活,创造充实的新生活,抛弃以前“今天的事做不完,还有明天”的错误观念,让自己对时间愈加珍惜,养成“今日事今日毕”的观念。好好珍惜时间,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为了理想,我不得不摒弃吞吞吐吐,慢条斯理的行为作风,学会果断、自主判断事物的是非黑白。摒弃以前“我听你的”的观念,以自己为中心,培养一个有自我调剂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等自我意识的我!

为了理想。我不得不丢弃那异想天开、不切实际的念头,创造一个真实的`、切实际的我。丢弃以前那“长大后,我要做……”反复警告自己,理想不是空想就能实现,理想要付诸行动!把自己培养成一个说到做到、表里如一的学者。

为了理想,我已与过去的我——分手了!只为创新一个全新的我!

最新理想心得体会感想和感想(通用17篇)篇十七

无论我们的年龄多少,我们都会有一个理想。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一个梦想,一个目标或者一个愿望,它可以让我们在生命中保持前进的动力。理想可以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塑造我们的性格,还可以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和困难。

第二段:人生之路。

理想是人生之路的指引,我们需要一份明确的愿景,这个愿景可以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方向以及我们应该朝着哪个方向继续前进。对于年轻人来说,他们的理想可能会随着时间而改变,塑造人格的过程也同样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努力可以让我们更加接近自己的理想,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我,发掘潜能。

第三段:理想的重要性。

明确的理想可以在我们人生中指引我们的方向,可以把太多的迷茫和困惑化解为一种明确的目标。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意识到自己的职业道路,人生态度和价值观等。当我们意识到自己应该朝向哪个方向前进时,我们就能够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自信地迈出人生中重要的一步。

第四段:追求理想的困难。

追求理想的过程往往是充满挑战性的。我们会遇到许多行业的竞争者,以及其他来自外部的困难,还有内部方面自身的问题。但是,这些障碍也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个人和职业发展,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逆境中铸造出经验,磨练我们的意志和自信心。

第五段:结论。

无论你现在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都应该为自己找到一个明确的目标和理想,并积极地追求它。当你把自己的理想转化为具体的行动时,就会发现很多困难并不是无法攻克的。一步一步地迈向自己的目标,积累经验,充实自己的生命,也让生活更有意义。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我们不断的发掘自己的潜能,也能更加深入理解自己,喜欢自己,发现生活的美好。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校园规章制度心得感悟(案例16篇)

    规章制度的执行和落实需要有相应的监督和检查机制,以及严肃的纪律处置。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规章制度案例,希望对大家的规章制度编写能提供一些灵感。教体局坚持以“以

    最优科目二考试心得体会总结(案例13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成长和努力的一种记录和回顾,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很多学员想到终于要

    2023年市场部工作总结结束语(通用18篇)

    月工作总结是一种自我激励和督促,可以促使我们保持高品质和高效率的工作状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通过阅

    2023年党员笔记该范文(21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写作素材,它具有示范和示例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组织和展开文章内容。接下来是一些范文范本的示例,通过阅读范本,我们可以学到一些优秀的写作技巧和

    热门灭火实训心得(汇总22篇)

    通过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成长和不足。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参加了一次灭

    优秀参观杨虎城纪念馆心得范文(15篇)

    优秀范文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让人们对作者的观点和感受产生共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提高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桂平纪念馆是为了纪

    实用规程纲要指南心得(通用14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学习、工作、生活或其他方面的经验总结与感悟。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写心得体会,小编特地整理了一些模板和写作指导,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

    最优如何写高考申请书范文(20篇)

    申请书的撰写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它要求申请者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和优势。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的优秀更多申请书范文,相信它们能为你的写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最热澳门旅游心得体会(案例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挖掘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提升自我认知。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参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澳门作为中国的特别行政

    实用工地上班心得(汇总16篇)

    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保持专注和耐心,才能确保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如果你在用工中遇到了问题和困惑,不妨来看看下面的经验分享和解决方案。时间如白驹过隙,不知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