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文篇一
地球是我们的家园,生命的摇篮,是宇宙间唯一一颗有生命的星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的生物在繁衍,形成了今日生机盎然的大好局面,我们人类成了万物之灵。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水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环境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够了!够了!我们人类是该好好反思一下了!地球与自然母亲太慷慨啦!一切都奉献给我们,我们却回报了什么?1998年,他们终于恼羞成怒,用特大洪灾给人类敲响了一次警钟。如果我们仍然执迷不悟,长此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人与自然》观后感
人与自然的观后感
自然的和谐作文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文篇二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社会上的经济发达很多地区建造了高楼大厦,因此疏忽了周围的自然环境,这对大自然是一种严重地破坏,对生态的不平衡。使大自然环境受到破坏的原因是什么呢?有的工厂还排放乌烟,乌烟瘴气污染新鲜的空气,导致人类呼吸后身体健康会受到很大的伤害;有的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污水和工厂排放的污水流向清澈的小河,这一来不但污染了水环境还致使河里活蹦乱跳的鱼死亡,这已形成一种频繁的现象,河上漂流着的杂物恶化了美丽的自然环境,使众多的养殖水面被迫放弃;还有人不懂得珍惜水资源,大量的浪费,这样我们大自然就会缺水。也许有人会这样问:"地球上的水资源不是跟空气阳光一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吗?"事实上并非如此。
虽然地球上三分之二的面积都覆盖了水,但这些水中97%是海洋。你们知道海水是咸的,剩余的'少量淡水又大都集中在终年积雪的高山和寒冷的南北两极。这样,地球上可供人的水资源就更少了。有没有人想过,如果世界上只剩下一滴水了,人们一定认为非常珍贵,可以前人们是这样认为的吗?还有的小朋友在草坪上玩耍踏坏了小草。仅管边上都竖立着要保护小草,人人有责的牌子,可又有谁能真正做到呢?他们都不屑一顾;在茂密的森林中,猎人还要捕杀小动物,让许多小动物流离失所,失去自己的亲人,现在森林里的小动物变得越来越稀少了。这种种现象就是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被污染的源头。
大自然是伟大的,生态是复杂的,生命是奥妙的,而我们了解得太少了,尚不及"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地球是丰富多彩,物象万千的。一根草,一棵树,一个动物,一个群体,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都是自然不断进步的结果。天生的动物,天生的植物,天生所有的植物,天生所有的生命都是有用的。它们的存在就说明有用。一看到森林,就向想到母木材;一看到河流就想到发电;一看到草原,就向想到牛羊肉和羊绒衫;一看到动物,就向想到能不能吃,能不能用,能不能入药。
珍惜动物是社会的财富,我们必须保护。一些虽很常见,但对人类有益的动物,我们同样应该爱护。植物也是人类的朋友。植物能够帮助人们净化空气,减少噪音,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真是为人类做了不少贡献。
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国还建立了不少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就地保护野生濒危动物。
大自然是我们可靠的朋友,它们无时无刻陪伴着我们。人类和大自然互相依存,共同构成和谐的自然界。我相信信息+创造=21世纪.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文篇三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在人类的相像中是一个没有硝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今地球母亲在哭泣,虽然人类的社会进步了,但并没有正真的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今天,我们拥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好的生活,但也面临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
要想长久地生存在这美丽的地球,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善待地球,这是你我的责任.最后,让我们一起:“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文篇四
自然是永恒的奇葩。她捏造出梅花的秉性,“众芳摇落独萱妍,绽尽风情向小园”;她绘制出别致风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她雕刻出壮阔山河,“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古往今来,文字记录了自然的绮丽,它在纸面上自由挥洒,将大自然的变迁与奉献永载史册。我们后人手捧沉甸甸的书籍,恍若置身其间,不由得用心来体会自然的心跳。
自然赋予了人类生命,让人类得以欣赏如此的壮美景致。她为我们嵌上一对宝石,这是明亮的天窗,让我们用眼睛看自然;她为我们调制出奇妙的香气,茉莉的清香、玫瑰的芬芳,使我们心旷神怡;她教会鸟儿唱歌、教给溪流作曲,让我们聆听到动人的旋律,沉醉其中、流连忘返;她还亲手将一颗殷红的心放入我们的胸膛,使我们能够感知自然的节奏、感受生命的跳动。
自然同时又慷慨给予了人类她一切的珍宝。她无数次涌出一股股灵动的生命之泉,她送给人类不计其数的矿产;她还叮嘱大地:疼爱人类。于是,大地母亲展现出最宽容的一面,以最宽阔的胸襟承载了万物、接纳了人类。一本本史册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动人场面与唯美境界,那段时间里,人类懂得回报,天地一片和谐,万物都生活在享受着天伦之乐。
我们似乎是受宠若惊,我们似乎在她的溺爱中失去了理智,我们在她的庇护下竟开始胡作非为,将利爪伸向了自然。我们不但毫无节制地向她索取矿产、石油和水源,甚至还肆无忌惮地将有毒气体排到空中、将浑浊的污水注入江河。
自然开始觉得无奈、感到无助。她十分难过:为何她倾心养育的`人类会这样对她!她的美丽将要毁在人类手里。她辛苦捏造的鲜花啊,她精心绘制的风光啊,她沥尽心血雕刻成的山河啊!鲜花就要枯萎、风光就要残缺、山河就要垮塌!这一切的壮美绝伦眼看就要毁灭在人类手里!
终于,宽容的大地母亲开始为自然的遭遇抱不平,她不间断地用各种方式给人类以警告。
无数的书籍告诉我们:人与自然本是一家,两者理应和谐共存、互惠互利。如果我们人类能觉悟、能悔改、能尽自己的举手之劳,那么自然就能回到最初、恢复她从前的花容月貌。让我们在品味书香的同时,感悟自然的沧桑,引领更多人理解:人与自然的和睦,人类定会受益,自然也必将成为永恒的奇葩!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文篇五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在人类的相像中是一个没有硝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今地球母亲在哭泣,虽然人类的社会进步了,但并没有正真的达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
今天,我们拥有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好的'生活,但也面临着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严重的生态和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蔓延森林锐减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
要想长久地生存在这美丽的地球,要像对待朋友一样善待地球,这是你我的责任。最后,让我们一起:“善待地球——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文篇六
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人类实践的范围不断扩大,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类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对自然均衡状态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人类自身问题)、资源问题(自然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相当突出。
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已成为世界性公害。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全世界有10亿以上人口生活在污染严重的城市,而在洁净环境中生活的城市人口不到20%。全世界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口缺少安全用水,每天有数以万计人的死与水污染有关,食品中毒事件经常发生。
由于自然资源非正常利用,异生型人工自然物的大量滋生,干扰了自然生态的正常演化,破坏了整体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出现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其中:“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酸雨危害”,已成为世界性的生态危机的三大突出问题。
人与自然关系严重失衡,造成这一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四个方面不可忽视:
一是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有限;
二是人类对技术的控制能力不够;
四是价值偏见。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往往只注意到眼前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而忽略了自然永存的内在价值,为了满足眼前局部的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以至危及人类的持续发展。
在唯物辩证法看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由自然脱胎而来,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现在的自然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自然,而是到处都留下了人的意志印记的自然,即人化了的自然。
“人化自然”表明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越来越密切。人与自然之间客观上形成的依存链、关联链和渗透链,必然要求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自觉地接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同样要自觉地接受自然规律的支配,促进自然与社会的稳定和同步进化,推动自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特别是自然对人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自发性,这种自发性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此外,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如果人类能够正确地认识到自然规律,恰当地把握住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就能不断地取得改造自然的成果,增强人类对自然的适应能力,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如果在对自然界更深层次的本质联系尚未认识到,人类与自然一定层次上的某种联系尚未把握住的情况下,改造自然,其结果要么自然内部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类社会的平衡被破坏,要么人与自然的关系被破坏,因而受自然的报复也就在所难免。
恩格斯曾就此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却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恩格斯还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变成沙漠为例论证了自己的`观点。
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协调发展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为此,首先必须确立大自然观。现代意义上的自然观,真正视人类与自然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整体,从整体上把握住规律,并以此作为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基础。其次,必须走出“人类中心”的误区,建立人与自然全面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关系。科学证明人类不过是众多生物种类中的一种,人类只是自然的一部分,不是万物的尺度,同时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的认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况且人类的认识正确与否、能否得到完善和发展,一点也不能离开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即实践),尤其是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更是离不开人与自然的联系,在当今世界变革的大潮中,新出现的诸如“大科技观”、“持续发展观”、“生态价值观”等等,就是对“人类中心论”的否定。
其三,必须全方位的探讨自然的价值。不仅要征服自然、利用自然,从自然中获取有利于人类发展的使用价值;同时要善待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要树立大价值观念,即在评价一切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而且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要考虑眼前价值,而且要考虑长远价值;不仅要考虑从自然中所得,还要考虑如何回报自然等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文篇七
摘要: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探究的话题。近年来,生态美学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将从生态美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分析研究传统自然观念和现代生态美学观念的差异,最终得出只有在生态美学视域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结论,明确指出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中生态美学指导性的意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理念。
关键词:生态美学;人与自然的关系;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全球变暖、水土流失、稀有动物濒临灭绝等一系列的环境的出现,使人的生存环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该如何与自然相处成了人类生存问题的重中之重。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一直在不断的变化,因此,要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就要回归历史,分析不同时期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出现的不同思维方式,再以生态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这段关系,从而发现人与自然是能够和谐、可持续的相处的。
1.敬畏观
原始社會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落后,人们只能依靠自然界中原有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来勉强维持生。在对自然认知水平低下、没有能力应对自然灾害的情况下,这种生活必然受到自然的支配和摆布。在强大而异己的自然力面前,人类只能借助于想象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态度,将种种自然力、自然现象和自然物赋予了某种神奇的力量,并在恐惧、敬畏的心理作用下,对这些神奇的自然力、自然现象、自然物顶礼膜拜。因此我们可以认为,这时的人类敬畏自然,并且受自然的制约。
2.顺应观
随着人类支配自然力的能力的增强,神话也就消失了。农业文明时期,人们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对自然规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思想文化上,古希腊哲学家认为自然是一个有生命的机体,从中生长出了世界万物,被认为是“本源”性的存在。在中国古代道家和儒家的传统哲学中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倡导人与自然的顺应,强调二者的和谐共生。这种人与自然为一体的思想与当下的生态学理论有相同之处。
3.征服观
人类对自然的认识与实践能力逐渐增强使得人类社会也出现了重大的历史转变。工业革命的产生使人类逐步进入工业文明时代,这时的人与自然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这时的人们不再是大自然的“奴隶”,受大自然支配,反而成了自然的主人,这种观念必然会割裂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不再是一个和谐统一体,自然被当作可以征服和改造的异己对象,人们只重视自然的工具价值而忽视自然的内在价值和整体性。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传统自然观念下人类不是敬畏自然就是想要战胜自然,将人与自然分割为了两个独立的个体,即使有观点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也是“顺从自然,凡事随缘”的心态。因此,在传统观念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并不平等,均不是理想的发展状态。
加拿大学者约瑟夫·米克1972年在《加拿大小说杂志》发表的论文《走向生态美学》是较早以“生态美学”作为标题的论著。1米克认为生态美学应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注重人类的生物性,根据当代生物学知识、生态学知识来反思并重构审美理论。因此生态美学也可以称为“生态审美学”。在生态美学的视域下,笔者针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总结出以下几点。
1.反对自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中心主义顾名思义就是重点强调自然,人依托于自然而存在,是自然的一部分,对于自然而言,人并没有改造它的权利,更不能因为满足自己的利益而去破坏其它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人类中心基于理性主义和主客二分思想的发展,将人看作是世界一切的中心,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衡量一切实践活动的尺度变成了人的利益。米克从环境的长期稳性的角度批判了以人为中心的伦理传统与善恶标准,提醒人类重视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他认为,对于生态系统最大限度的耐久性而言,最大限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最重要的,也即是说是否有利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应该成为人类的价值准则。
笔者认为无论是自然中心主义还是人类中心主义,二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都具有时代局限性,不符合新时期的生态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观。生态美学的整体性原理促使我们将化境理解为密不可分的整体,因此,人与自然并不是互不相干相互分离的实体,其内在是具有联系性的整体。
2.在生态学知识的基础上欣赏自然
中国学者程相占曾提出了生态审美的四个要点,其中一条是:生态审美必须借助自然科学知识、特别是生态学知识来引起好奇心和联想,进而激发想象和情感,没有基本的生态知识就无法进行生态审美。2审美欣赏必须借助知识而展开。在艺术欣赏中,艺术题材的背景知识、艺术史知识为艺术欣赏提供了基础,也为艺术批评提供了参照系。自然欣赏与之道理相同,没有自然知识的积累,不了解自然,就无法形成正确的参照体系去认知自然、欣赏自然,更不用说与自然和谐相处了。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没有基本的生态知识的指引,人类和自然之间就无法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生态美学强调生态知识不是关于某一物种自身的一般知识——这是生物学知识;作为生物学的分支,生态学所关注的主要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所以,生态欣赏所关注的应该是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果人类不正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忽视生态知识的重要性,那么错误的思维必会导致错误的行为和实践,进而影响到人自身和后代的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只能是一种空谈。
3.相互交融,和谐共生
生态美学彻底摒弃了那种基于人与世界对立、主客二分的传统审美模式,代之以人与世界融合为一的“审美交融”模式,认为在与人类需要和人类用途相关时,并没有独立存在于我们之外、与我们分离的环境。这说明环境和我们总是密切相关的,我们是环境的一部分。哲学家恩格斯反复强调人与自然的不可分割性,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3这里,恩格斯告诫人们,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的关系。人无论多么高贵、能干,始终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处在自然整体之中,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因此,人必须站在生态美学的角度与自然界和谐相处、协调一致,在发展生产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运用生态美学的知识来保持生态平衡。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与“报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生态美学在人与自然中的关系中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它能够引导着人类树立正确的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理念,从而使人类能够与自然和谐的相处。与传统的自然观念不同,生态美学提倡用生态学知识来引导人们的生态审美,从而合理的改善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没有生态知识引导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持久的。因此,生态美学是只有在生态美学视域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和谐的可持续发展。当然,在当今科技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下,对于生态美学的研究还在继续,在今后也定会更加的完善。
参考文献:
注释
3.林玉春.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解读生态文明[d].福建师范大学,2008.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文篇八
雪,预示着新年的到来,也预示着春暖花开,就如“飞雪迎春到,瑞雪照丰年”一样。
白色,是很宁静的、静谧的。在树上、屋顶上、路上等地方满是洁白的雪,由于这鹅毛大雪,所以人们就不会出门,而在家安静地看电视。这样的景象,就会使这银光素裹的世界显得更加静谧,又非常淡雅,给冬添上了协调的一笔。
在这静谧的雪景里,还藏有一些生机,不仔细看,是不会发现的。
雪地里,有几株小草探头探脑地钻出雪地,似乎一点儿也不怕冷,其实呀,它们是想参观一下这雪景,感受一下下雪的气氛;大树底下的小树苗也挺立着,想和大雪比试比试;傲雪的梅花在跳着迷人的舞蹈,把雪的声音当作是一个个音符,一篇篇乐章……这些雪中生机,也为这静谧,增添了几分色彩。
这一动、一静,是那么和谐,让冬天的旋律更加动听、优美。
冬天的景色是和谐的,而春天则在和谐中体现了它的无限生机。
那小河的水融化了,“叮叮咚咚”地响着,像是在唱着歌;包着的花蕾缓缓舒展开来,长出大朵大朵的、五彩缤纷的。花;纤细、苗条的杨柳姑娘,梳着自己长长的头发,在水面上照镜子呢!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文篇九
摘要:工业化推进,城市化加快,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人类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本文将详细论证人与自然是本源与分支,共性与个性,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
关键词:《瓦尔登湖》;人与自然;辩证统一
《瓦尔登湖》的作者——梭罗,生活在一个工业文明突飞猛进的时代,不同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方式,正在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生活理念。由于新旧社会因素的剧烈更迭,社会思潮对于时代潮流的强大感召力和向心力,导致整个社会的泛物质化倾向十分严重。出于对简单真实生活理念的追求,梭罗前往瓦尔登湖独自生活了一段时间,在与外界封闭的环境下,进行了长久的超验主义精神实践,通过自己的不断思考和反省,为当时物欲横行的社会主流价值观,探索出了一种全新却又源于过去的导向,对于社会的成熟转型和人们实践活动的有效合理性产生了深远持久的积极影响。本文主要探讨梭罗在他的思考中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揣摩和启示。
过去的工业社会,自然对于人而言,只是一个物质资料的索取对象。人类通过他们的科学技术,大肆开发自然资源,以尽可能地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满足一种扩张和征服的野蛮欲望。人类以一种理所当然的形式,把自我的利益中心论,直接凌驾在自然之上,让海洋、河流、山水、草木、鸟树等都沦为推动工业巨轮滚滚向前的免费奴隶。即使已经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依然不满足,不断以更新的形式,更高的效率来开发自然资源,丝毫没有考虑过后果。但是,后果是必然会来临的,这里梭罗在书中就有了很好的预见。因为自然的忍耐和宽容,都只是暂时的,无休止的索求必然会以毁灭作为代价。
然而,在梭罗的书中,他刻画出来的一种生活状态,却是与当时那种大规模集成化的程序化生活截然不同的。梭罗在那种近乎理想主义的意识实体中,不仅阐述了他对于真实和现实的辩证理解和理性剖析,也同时流露出他对于人与自然的原始关系的恢复,以及在这种近似复古化的精神实践中,创造出适合于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一种理想的生活模蓝图,并逐步地提出了可行性的措施。他希望人与自然的那种根基于人类自身发展规律的自然哲学,不仅仅作为一种精神意志存在着,而能够在现实中生根发芽,不断丰满它原有的生命力。
在笔者看来,梭罗在书中主要就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出了三个探索性的命题,分别在社会层面,自然层面,精神层面有三个相对应的联系和反映。即社会文明是自然文明的一种特殊演化形式,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理性模板,自然意志的思维状态是支配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精神导向和基础。
首先,社会文明是自然文明的一种特殊演化形式。就像社会的体系分工是一个严密而又完整的体系,每一人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同样,自然也是一个极为严密完整的生态系统。瓦尔登湖本身就是一个与外界发生着物质与信息交换,自身内部也由各个部分协调合作,共同完成这一个时间使命的生命工程,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可缺少,即使是一声鸟鸣,那也是传播,联系和繁衍的隐喻,是活动力的见证。梭罗的生活,在本身就属于一种隐居的方式,尽可能地减少对于客观环境的改变,自给自足就是最为理想的状态。脱离了人类的改变,这个系统依然能够继续完美地运行下去,但是现实是人类活动给了自然毁灭性的创伤,甚至是一些不可修复的彻底改变,这一切都严重地破坏了自然原来固有的稳态,使得这一平衡不得以一些额外的代价去进行象征性的弥补,但是缺乏原生力的生存状态始终只是一种意识能动性的傀儡,这本身就已经偏离了自然界所秉持的自然真实的概念,这是梭罗所难以接受的。
自然界存在着诸多的生命体,他们都能够通过群居生活,协作分工劳动,来创造出他们特有的类社会性模式,而作为具有高智能的人类,也只是这偌大生命中的小部分,在等级分层上与其他分支理应是平等的。这不仅是出于道德的考虑,更是从人类引以为豪的智慧角度得出的结论。因此,人类所谓的文明演化都只是自然界在人类这一极的演化,不同的文明都有他们的智慧和力量,无论大小与否,影响力是否足以同外界建立物质和信息形态的流动,都是值得景仰和学习的。正是不同文明以他们独有的方式丰富着自然界的智慧表达方式,才会有人类文明这一支高度分化的文明形态。因此,人类文明与自然界其他原始文明之间是平等流通的,只是不同物种的流通速度不同而已,所以绝对不存在优势地位和霸主姿态。
其次,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理性模板。梭罗笔下的瓦爾登湖,在没有遭受外界的实质性干扰下,始终能够维持一种稳定和谐的状态,即使在受到外来影响,或者自然气候的变化,也具有一种强大的自我治愈和恢复能力,把那些不稳定因素,通过它特有的包容力和势不可挡的非道德教化,把他它们转化成为促进自然体系完善发展和不断丰富演化的刺激因素。反观人类,在以物质资料为基础,精神资料为最高消费资料形式的社会中,还是难以摆脱利益与功利主义的束缚,最终还是走上了同自然对立,物质至上的空洞脆弱的社会结构。以机器的运转来代替思维品质的质量提升,以生产资料的海量积累代替生活质量的丰富完善,最终就导致了整个社会是一个没有思想和理想的空壳,这就是人类社会的主观性发展,无法像自然界那样稳定而又和谐。梭罗在讲述瓦尔登湖的时候,将每树、水、草、鸟等都予以了具体而又详细的指示性解释,将他们与社会中的各个不同的分工建立严密合理的联系和对比,就会发现在恢复稳定和转化新兴因素时,人类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难以媲美自然界的醇和与大气。
瓦尔登湖这个生态体系所表现出来的强大自复性,源于各个要素间的及时沟通和交流,源于一种自发性的自我反馈与逆反馈机制。树可以将泥土,水源和空气联系起来,并且对于可能发生的异变做出及时的判断和应对措施;同理,其他事物也能根据同种原理做出他们应有的作用,这些联系和互动彼此交错,互通有无,形成一个错综复杂的生态链网,为了自然界的稳态维持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相比之下,人类社会的彼此联系的密切的反馈灵活性就相对不足了。每个人出于自己的私心,都会想方设法建立有利于自己的联系,而选择放弃那些无关自身利益的关系网,其后果就是社会整体的联络支离破碎,难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因此,自然界的信息交流沟通机制是人类需要一直虚心学习的重要内容,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科学有效的社会结构的构架模板。
最后,自然意志的思维状态是支配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精神导向和基础。根据上述的论述,这是一个极为客观的事实,也是不容置喙的理性问辩。这也是梭罗在书中提出的一个最为根本的命题,即以自然的思维,自然的法则,过着属于自然的简单而又真实的生活。梭罗在湖边的生活,在外人看来,与世隔绝可以说是痛苦难耐的,并且他消费的生产资料都是极为低级的产品,是一个普通的现代人所难以接受的。但是,他却始终能够自得其乐,沉浸其中,不断探索只属于他的精神享受。他认为那种身陷都市的忙碌生活使他感到极为空虚和痛苦,但是在瓦尔登湖边,他仿佛找到了生活的真正滋味,一种从未感受过的轻松和解放。虽然他每天的主要活动就是思考,但是他并没有只是简单的放空自己,追求一种闲适恬淡的隐居遐想,他始终在思考着人生与自然相关的问题,并不断得出哲理性的结论,引以为乐。因此,梭罗就是先告诉我们,所谓自然的生活,并非是一种原始的生活状态,而是在不断思考和反省,批判和对比中生活,使自己能够按照一种符合生活本质的自然法则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不断锤炼自我精神层面的深度和高度,这就是梭罗隐喻在抒情感慨背后的真性情的流露。
总之,梭罗在瓦尔登湖为各位读者所呈现出来的生活与自然哲学,是值得去好好品味的。他通过每一个自然现象,结合自身的切身体会,以一种含蓄而不失力量的方式,向我们阐述着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一个本源与分支,共性与个性,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一旦拥有真正符合自然法则的世界观,每一滴水,就是一片瓦尔登湖,就会有一个苦心孤诣,探求真理的灵魂的游弋。
参考文献:
[1]蓝仁哲.语言·文学·哲学[m].科学出版社,2015:93.
[2]王立新.外国文学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96.
[3]伍彝甫.现代西方文论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23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论文篇十
我叫人类,我的好朋友叫自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叫地球的小岛上。
地球上有许多高山,许多险川,对我和自然来说是巨大的生存考验。起初,我和自然的关系很好。但随着我思想的改变,我们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
我刚来这个小岛时,自然已经是在这儿呆了很久了,她过着安逸、平和的日子。我和她很谈得来,她总为我提供食物和最可口的泉水。我的头脑也越来越发达了。
受挫的友谊
一天,我看见她那绿油油的头发,突然动了邪念:那上好的绿色发丝,可以换来多少黄金呀!
我开始了我的“邪恶计划”,我先是在她熟睡时用剪刀剪下一两缕头发,再拿去给钱老伯,我得到一袋黄金,我很高兴。可是不久,钱用光了,那一点点钱已满足不了我的贪欲了,而“自然”的头也快秃了。她已得了重病,吐了一摊又一摊血。我却没有任何感觉,还是偷偷地把她的心肝宝贝们拿来换钱。她的温柔终于被我一再的无礼激怒了,她开始报复我了。
自然的惩罚
一天,我正在睡午觉,自然悄悄走进来,把滚烫的水泼向我。我大片大片的皮肤被烫伤。但我觉得是她不小心烫着我的。我的细胞——一部分人却也死了。
我的反思
望着月亮妈妈。突然,我好像想起了什么,我低下头反思了一下,这才知道自然的感受。自言自语地说:看你,自然绿油油的头发没了,你又让她害上脏病,使她的血液成了污黑色的了。可恶的水葫芦也塞满了她的肠道,可爱的动物——她的宝贝儿也所剩无几了。是你,是你这个魔鬼让她越来越老,皮肤也粗糙得不行。你又得到了什么呢?金钱?美味?不!你会失去这段珍贵的友谊的。泥石流、火山熔岩、洪涝、台风……。这些灾难接踵而至。你难道忍心让她这样下去吗?现在亡羊补牢还来得及。
自然病危
我回去看自然时,她已经快不行了,我赶紧呼救。她被急救车带走了。在医院里她一直处于休眠状态。
自然,对不起
……她终于醒过来了。
“对不起,自然。”我站在自然床边对她说。她笑了笑,又昏过去了,我抱着她,第一次流泪了,医生说:要救她,只有重视自然,消除水葫芦,处理污水,保护动物,才能让她恢复生机。
很快,我的每一个细胞都动了起来,给自然植上了头皮,把树种上去,用我先进的头脑研制的污水处理机把污水处理干净,我又绞尽脑汁从动物遗骸中提取dna进一步克隆动物。天天如此,但自然的病情恢复得很慢。我真希望她快点好起来,快点变成原来那个可爱美丽的自然。
重拾友谊
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多少天,自然的头发渐渐多了,医生也说她的病快好了,可以下床走路了。我和她一起出去散步。一天,太阳也对我笑了,自然真正康复了。我们站在一座高山上,自然笑着对我说:“我们会永远在一起,永远做好朋友的!”我微微点了一下头,望着天想:会的,自然永远是我的好朋友,永远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