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一特定经历或事件中的感悟和思考。小编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方面的参考。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一
王金战积25年当教师的经验体会告诉我们: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是导师,应是慈母,应是朋友。给导师般的厚爱--多一点教导和激励,多一点严格和期待,多一点训练和督促,多一点和召唤和鞭策;给学生以慈母般的仁爱--多一点信任和搀扶,多一点温暖和体贴,多一点呵护和爱怜,多一点表扬和鼓励;给学生以朋友般的挚爱--多一点平等和尊重,多一点帮助和支持,多一点理解和关心,多一点肯定和赞赏。是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而体罚、挖苦、歧视…只能使"正放异彩的"花朵加速"萎谢"。
"爱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么"?不是的,王金战老师的经验说明,仅有爱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适当的惩罚。爱和惩罚才是一把双刃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犯错误的孩子处以惩罚,能够培养他们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品质,而这正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著名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说过:"那些小时候过多的受到师长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人生活后很可以会遭到更多的失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也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现代教育呼唤高明的惩罚,高明的惩罚,不是罚站、罚抄、罚打扫卫生、罚跑操场等等,更不是简单粗暴的无视学生自尊人格的"出洋相"、"整人"。高明的惩罚者总是针对不同的时间、场合、错误程度以及违纪者个性特点等,机智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惩罚方式,并努力将惩罚教育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高明的`惩罚,有时可能表现为风刀霜剑,有时它又会是极富人情味的。
比如,可以惩罚唱一支歌,在愉快的氛围中,并没有削弱惩罚教育的效果。惩罚犯错误的同学为班集体做一件好事,这更能激起学生向善、向美、向上的追求。
当然,无论是爱还是惩罚,前提首先应该是尊重。哲学家詹姆斯也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尊重,首先就是要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从教者的角度看,优秀者的可爱,使对他们的尊重就很容易兑现,但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处于弱势的所谓"差生"的人格尊严更应维护。差生长期形成的自卑心理,却很容易使内心的自尊之花凋落,而自尊心恰恰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因素。所以,教育者决不能冷落、歧视"后进生",而应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更大的关注。真正从内心接纳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使学生感受到人与人的平等,以及被关注、被理解的温暖。
尊重、理解、爱、习惯、真诚等等这些是我们在这本书中常常欣赏到的词汇。它让我们对王老师充满了敬仰和渴望,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努力,教育之路艰难而又充满乐趣。当今的教育者怎样才能做一个智者、仁者,培养英才,造就英才,更值得我们深深地思考。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二
刚拿到《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时,先被王金战老师的教育成果所吸引,再进一步读下去,更为其教育理念所折服,《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心得。
人人都知道,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而身处教师工作岗位,培养人才是我们的职责,责任重大,但教育也是一门学问和艺术,必须不断的学习。
现在的社会,资讯高度发达,学生的思想越来越成熟,个性也越来越强,仅仅用严格管教的方式是很难触动他们的内心,使他们心悦诚服的。面对有思想、有主见的学生,只有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赢取学生的信任,才能走入学生内心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今的教育,优秀学生的评判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成绩不再是唯一的重要评判砝码,学生必须要在德、体、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那样的人才能担负未来的祖国的建设大任。所以,我们不能把性格各异、理想不一样的孩子放进一个模子里打造,不能扼杀了学生的天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允许学生朝各个方向发展,允许多样化的存在。但在实际工作中,又很难把这一理念落到实处。王金战老师却在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中,在“人们没法改变冬天的气候,但一个塑料大棚就可以让人们享受到春天的蔬菜”的理念下,带着自己的班级大胆的改革和实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条通向成功的路,为教育界创造了一个奇迹,心得体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读书心得》。
除了观念的转变,我还想谈印象深刻的两点:
1、优秀从心态开始。
学业最大的问题是心态。王金战老师说,“差生”是怎么形成的?是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而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要找到他身上的强项,发挥他的优势,让他反复享受成功的喜悦,“差生”就会转化为优秀。
我们面对的`学生,很多在以前的学习阶段,成绩并不好,有很多就是属于“差生”,他们身上存在的最大问题,应该就是心态了。而改变心态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鼓励。优秀是鼓励出来的,我们要不断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及时地加以鼓励。每个学生都是需要关爱的,学生能够从你的鼓励中,感受到你对他的关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潜力。
2、心理问题重在疏导。
现在的学生,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大,同时,面临的各种诱惑也多,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如果能够将这些问题解决好,那他们就能够轻装上阵,正确处理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而青春期的学生,年少气盛,方法不得当的话,效果就适得其反了。王金战老师总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替他们着想,这一点,在处理师生关系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的学生,有很多沉迷于网络游戏。部分原因是,现在学生要面对一些压力,包括家长和同学的压力、社会的压力,如果他不能承受和化解这种压力的话,就需要找一个释放压力的方式,而电脑游戏就可以让他们忘掉烦恼。家长和老师有责任营造有助于学习的氛围,使孩子能够找到学习的乐趣,找到成就感。更重要的是,应该使孩子懂得,生活中有更多的事情需要他们去做。
王金战老师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实践套餐,虽然面对的学生不同,但我相信我在以后会用到这些真实的案例,去努力做一个好老师。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三
最近拜读了王金战老师写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感触颇深。初看书名,我很不以为然,书店象这类书籍实在太多,大多是死板的说教,真正有见地的凤毛麟角。但是,当我仅仅读了一个序言的时候,我却已经发现,它与其它书籍的不同之处。随着进一步阅读,我越来越被书中的内容所吸引,他的教育思想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快乐学习法”在王老师的升学经验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在王老师骄傲地列举了他的北大清华入学率后,有这样一句话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我还要特别告知读者的是,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是靠加班加点、增加学生的负担来实现的。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开设的一百多种选修课中尽显才华,我们没有早晚自习,周末及节假日照常休息。”
其实,从平和与快乐的心态开始,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潜能,就算进不了名校,也不至于认为自己是一个多么失败的人。这一点,正是王老师展开其快乐教育法的重要前提。如何让学生学的快乐、学的轻松,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正是我们要向王老师学习的地方。首先课业负担不能太重,在升学的压力下,做不完的试题,堆积如山的考卷,剥夺了他们大部分的活动时间。你若问他们,你的学习生活快乐吗?他们定会茫然的摇摇头。快乐从何而来?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有不同的特长,尊重他们的个性,给他们更多发挥特长的空间与时间,快乐自然就回来了。
当然,面对残酷的升学考试,我们不得不让学生埋头于书本,可是当学生们都把学习看成是一件苦差事的时候,学习的效率又如何能够提高呢?“享受学习”,在我们逃脱不了学习重负的时候,我们惟有让学生换一种心态去看待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也是获得快乐的过程。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也决非易事,王老师以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心态是很重要的,就象书中第一章向我们陈述的那样,“优秀从心态开始”。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凡是都有两面性,何不站在好的一面去考虑,去衡量,去平衡自己的心态。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女生在模考中考的不好,于是丧失信心,对自己填报的志愿也很是后悔。王老师告诉她,你不会的题目已经是客观存在的了,考前暴露的越多,意味着考试中遇到的问题就会相对越少,成功的希望也就越大。简单的几句话让那位女同学茅塞顿开。她从以前的遇到不会的问题就丧气到现在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兴奋,这其中的转变就是心态在起了作用。作为一名教师,如何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心态是我们首先要努力的。
其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学习不缺少乐趣而缺少发现。培养学生的兴趣,老师教课固然重要,但学习的大量时间是在课下,所以,如果学生自己能够发现并体会到学习兴趣,学习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了。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兴趣,王金战老师有他自己的一套方式。
第一,设定长远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是保持学习旺盛动力的方法之一。王老师用统计学和历史的经验告诫学生,如果没有自己的目标,就意味着失去对命运的把握;如果有了目标,你就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个目标是:跳起来,够得着。目标不能定的太高,太高了高不可攀,一旦摔下来,会把你的自信摔掉;也不能太低,太低会让你失去拼搏的斗志。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如此才能适应学习的竞争环境和保持旺盛的学习动力。王老师讲到多次获得国际马拉松冠军的日本运动员山田本一获胜的智慧,他把全程赛事划分成若干段,并做上记号。比赛开始后,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第一目标冲去,再向第二目标冲去。每实现一个小目标,他都有成就感,逐一跨越,就会轻松许多。一路冲刺,轻松取胜,这就是实现目标的智慧。
第二,多激励、多表扬,发展学生的特长与强项。书中说到,“优秀是鼓励出来的”。每个人都希望听赞美之词,不时的给予他恰当的鼓励与表扬,让他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增强他的信心,从而提高他学习的积极性。相反,一昧地指责他的缺点与不足,只会不断打击他的自信,从而使他对任何事情都丧失信心。既然表扬比批评更为奏效,那为何还要吝啬你的表扬呢?当然,表扬也要适当,要是实实在在的表扬,他的一个细微的进步,一个显为人知的优点,别人没有发现,而你却发现了,并且对此给予了肯定,他定会对你充满感激与尊重,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会大大提高。尊重学生的个性与特长,每个孩子的天赋、性格、环境不同,身上的特长也不相同。我们要做的`就是发现他们的强项,进而去强化他们的强项。而不是去扼杀他们的个性和特长,逼迫他们朝着同一个方向发展。真正的素质教育,应该鼓励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只有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展,他们才会更加积极主动,也才会学的更加兴趣盎然。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何才能做到特长学业两不误呢?王老师在书中提到:“优秀始于你的强项”。不要把特长看成是没有用的东西,它往往会给你的升学之路提供便捷的途径。朝着自己的强项去发展,正如书中所说:“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每一个果实都有它不同的营养价值。
再次,要有良好的学习方法。贝尔纳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妨碍才能的发挥。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才是好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率的呢?王老师的理论是: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是最有效率的方法。别人的方法再好,或许对于自己并不合适。每个人的自身情况不同,对于学科的掌握程度也不一样,学习的方法自然也不一样。王老师的两位同学,一位喜欢记笔记,将各科知识点分类整理,做成图表,复习起来清楚明了。另一位同学则喜欢用脑而不用手,他将所有的知识都在大脑里进行分类整理,这两位同学用各自的学习方法都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率,因为他们采用的学习方法正是最适合他们的。作为一名教师,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尤为关键并且重要的。学习方法找对了,效率自然就出来了。于是学习也就变得轻松并且愉快了。
获得知识的过程本身也是获得快乐的过程。只是一些错误的方法,消极的心态,扭曲的观念,使得学习丢失了他本来面目,在学生的心里变得痛苦和繁重。王老师的一位学生去到剑桥大学深造之后才真正的体会到“享受学习”四个字的含义。中国教育体制下的学生是很难将学习与享受联系起来的,这其中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因素。王老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使我在如何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这一问题上获得了一些启发和帮助,当然更多的还是要自己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去不断的摸索、探究和思考。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四
刚拿到《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时,先被王金战老师的教育成果所吸引,再进一步读下去,更为其教育理念所折服。
人人都知道,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重要的资源,而身处教师工作岗位,培养人才是我们的职责,责任重大,但教育也是一门学问和艺术,必须不断的学习。
现在的社会,资讯高度发达,学生的思想越来越成熟,个性也越来越强,仅仅用严格管教的方式是很难触动他们的内心,使他们心悦诚服的。面对有思想、有主见的学生,只有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赢取学生的信任,才能走入学生内心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今的'教育,优秀学生的评判标准已经发生了变化,成绩不再是唯一的重要评判砝码,学生必须要在德、体、心理等各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那样的人才能担负未来的祖国的建设大任。所以,我们不能把性格各异、理想不一样的孩子放进一个模子里打造,不能扼杀了学生的天赋,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允许学生朝各个方向发展,允许多样化的存在。但在实际工作中,又很难把这一理念落到实处。王金战老师却在自己的教育工作实践中,在“人们没法改变冬天的气候,但一个塑料大棚就可以让人们享受到春天的蔬菜”的理念下,带着自己的班级大胆的改革和实验,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条通向成功的路,为教育界创造了一个奇迹。
王金战老师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实践套餐,虽然面对的学生不同,但我相信我在以后会用到这些真实的案例,去努力做一个好老师。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五
一、优秀从心态开始。
二、走出挫折,从发掘孩子的强项开始。
项夸大,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让孩子自己找到优点,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是有用的,更努力的学习。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教师。一个好家长,一个好教师,能够发掘出孩子的潜能和长项,克服弱点,把孩子带到阳光地带。
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自己的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带到阳光地带,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六
英才是指在某一领域有卓越才华和杰出成就的人才。英才的造就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在教育、家庭、社会等方面都需要共同努力。本文将从个人角度出发,探讨个人在如何成为英才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心得体会。
一、兴趣的培养。
没有兴趣的支持,眼高手低的现象很容易出现。因此,兴趣的培养成为了成为一名英才的关键。在培养兴趣的过程中,我有一个体会,那就是要有耐心。养成爱好是一件漫长的过程,没有耐心,只能收到适得其反的效果。
二、勇于追求与创新。
如果一个人连起码的好奇心都没有,那么他是不可能成为一名英才的。成为英才,需要勇于创新。创新需要思考和实践,不怕失败,不断改进和探索,勇于挑战极限。当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需要抛弃之前的想法,敢于打破常规,对不同的领域进行探索和学习。
三、信仰的坚持。
信仰是一种力量,是英才成长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对于研究生涯的坚定信念,或是对于未来人生的信念,信仰是建立在人的灵魂之上的。因此,信仰是我们成为英才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四、学习的方法。
着重培养拓展性思维,建立良好学习方法对于成为英才的关键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学习方法不尽相同,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与兴趣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有途径领域知识、临摹模仿精华、打造自己的方法论等等。
五、活跃的思想。
成为一名英才需要具备活跃的思想。这种思想是在平时积累经验基础上,运用灵活性思维不断推陈出新而形成的。这样的思想使我们能够在自己的领域中拓展视野,梳理出新的可能性,并且将领域内的知识与技能运用得相当娴熟,从而突破先前的限制。
总之,成为一名英才需要兴趣的培养、勇于追求与创新、信仰的坚持、学习的方法和活跃的思想。这五个方面的关键,在成为一名英才过程中充满挑战和坎坷,但也是充满机遇和斗志。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的领域中,在某些方面成为一名英才。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七
英才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资源,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手。然而,英才的造就并非天生,而是需要较长时间的积累与磨砺。在我看来,英才的造就需要三方面的因素:良好的家庭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以及自身的努力和才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英才的培养,我也在实践中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
第二段:家庭环境的重要性。
成长于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中对一个人的成长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言传身教会对孩子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父母的精神激励和实际支持会为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成长和发展环境。我认为,一个温暖的家庭环境可以为孩子的人格塑造、情感培养、知识学习等方面提供丰富的土壤,是英才成长的基础。
第三段:优质的教育资源是必不可少的。
优质的教育资源是英才成长的重要保障,它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广泛、更深入的帮助。高质量的教学能够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以及增进学生的学识和修养。同时,社会上也存在着许多各类教育机构和资源,如培训机构、公益组织等,这些教育资源的开发和管理也是促进英才成长的关键所在。
第四段:自身努力和才能的重要性。
尽管家庭环境和良好的教育资源是英才成长的重要条件,但离开自身的努力和才能是无法真正实现英才的培养的。一个人需要有自己的志向和方向,具备爱好、兴趣和独特的才能。同时,他还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和自学能力,从而实现自我成长和发展。
第五段:结论。
综上所述,英才的造就是一个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家庭环境、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自身的努力和才能是三个关键因素。只有在这些因素的积极和有序协作下,一个人才能逐步成长为具有高素质的英才,发挥自己的才华和价值。因此,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注重英才的培养和发掘,助推社会的快速发展。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八
暑假期间,在书店闲逛,发现了这本书,以书中的第一页下面有句话“只要方法得当,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英才。”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好奇,感觉对学生教育应该会有帮助,作为一名教师,培养人才是我们的职责,责任重大,但教育也是一门学问,必须不断的学习,才能掌握教学方法,更好的指导学生。虽然不能够向书上说的那样,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英才,但是,我希望书中的教学方法,能够适用现在的教育,能够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书中,王金战老师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用生活中一个个教育案例,分析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教育方法方式的不同,并根据当前的教育背景,通过范例,为我们展示了如何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让我深刻认识到做一个社会认同的优秀教师不仅要讲好课本知识,还要学会与学生沟通,对其疏导;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与一个优秀教师的差距,明白了原来教师也是那么多的压力和挑战性。我要通过这本书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与教育水平,更好的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密切结合,让每个学生健康茁壮成长。
从王金战老师的讲述中,我认识到培养一个优秀的学生,要先从心态入手。心态包括态度和心理。态度是否端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劲头。端正学生的态度,就是要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目的,说白了也就是为什么学,为谁学。这需要老师的疏导,学生家长的配合。心理因素也是制约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王金战老师说,“差生”是怎么形成的?是一个学生反复遭遇失败的打击后,便成了“差生”。久而久之,差生心理上就产生了自卑,对任何事情都有抵触和悲观情绪,缺乏自信心和主动性,从而形成了“差生”这么一个恶性循环。王金战老师说,让一个“差生”变好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要找到他身上的强项,发挥他的优势,让他反复享受成功的喜悦,“差生”就会转化为优秀。这就要老师善于从心理上疏导,让差生找到自己的闪光点,摆脱心理阴影,建立自信心,这是心理疏导的关键。
培养一个优秀的学生,要着重从小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性格和品质。一个优秀的学生,一定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畏挫折吃苦耐劳的品质。就是说一个优秀的学生从小就要学会面对挫折,面对随时袭来的打击和痛苦,并且具有坚强的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不会因为不能忍受失败而便的平庸,能够知难而上,越挫越勇。这种品质的培养需要教师与家长的相互配合。作为家长要注重对学生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在给孩子压力的同时,多给予孩子动力,面对失败,多鼓励,少批评。作为老师要善于观察,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因人施教。多培养孩子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面对学生的失败,多引导帮助,多说理,少批评教育,让学生在认识到自身不足的同时,也能看到弥补不足的希望。
王金战老师在《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中,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育实践方法与案例,让我看到了自身与一个优秀教师的差距,也让我掌握了一些教育学生的新思路、新方法。我相信我会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面对不同的学生,能够因材施教,努力培养孩子健康全面成长,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九
一口气读完《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想是:王金战老师真是当之无愧的培育英才的英才,能当王老师的学生真是一种幸福,我深深地被他的教育观念所折服。
教师应是优秀的心理辅导师。
俗话说,栽树要养根,育人要育心。心为命之本。教师是人灵魂工程师的定义自有其深刻的内涵。而这些,王金战早已实践多年。《英才》开篇首章说道“心态:优秀从心态开始。”可见王金战对心理要素培养的看重。古往今来,人生的命运成也是心态,败也是心态!
英国作家狄更斯说过,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都有力量。王金战告诉学生,“我们无法选择生活中遇到的每件事,我们无法控制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教育现实,无法选择父母、老师,无法选择生存的环境。但是我们完全可以选择一种心态。当你选择了一个积极的心态,许多事情就会出现自己都意想不到的变化。”中学时期,正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会选择心态,尤其是选择了一个积极心态,人生的意义就会不一般。心态的关键是什么?王金战强调说——自信!而在培养学生自信心上,老师有着历史性的责任。在独生子女时代,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空前高,给孩子的压力空前大。在这种状况下,老师不懂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可能所有教育都会功亏一篑。而王金战在一个学数学曾经备受摧残学生的卷子上,写下了激励性的批语,孩子趴在桌子上流着热泪,洗刷着8岁以来,学数学时小学教师和同学留给她的心理阴影。今天王金战把她从巨大的阴影里拖了出来,这一拖拖出了她的自信。从此就改变了这个学生的人生态度和命运。
调整学生的心态尤其是高考时候的心态是有学问的,作为老师我也懂得心态对学生的高考成绩影响有多大,也能看出哪些学生考试中心理易出现问题,也找他们聊过,试着帮他们调整考试心理,可每次高考后在这方面都要留有遗憾(就在我们刚刚送走的学生中也有),怎么办?王老师在书中给我们支了五招。对那些学习不行,纪律性差的,令我们很多老师头疼的体育特长生,怎样使他们觉得自己很有价值,有自豪感,愿意往好的方面发展,王老师也给了我们一些办法。
教师应有能使学生学得如醉如痴的教学艺术。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这是王金战老师在他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中的开篇词,这句话独占一页,可见它的重要性。他说,数学课可以是愉悦的过程,课程烂熟于胸,然后像讲故事,再来点幽默,能不讲得让学生如醉如痴吗?王老师喜欢诗词,经常在数学课上寻找一些诗情画意的东西,数学课能不美吗?再有就是要充分利用平常的时间,把眼睛盯在怎样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效率,怎样激发学生求知的激情,怎样解除学生心理的负担和障碍上,从学习、思想、心理和身体健康四个方面来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现状,作为教师应该从做教师的观念上入手,从提高教师本身的能力入手来尽可能帮助学生、引导学生。王金战说,在讲课时,如果学生开小差睡觉,注意力不集中,意兴阑珊,他不怨学生。“这只能说我的课给你们起到了催眠的作用,说明我的课没有吸引你,没有抓住你,责任在我老师身上。你的行为促使我反思,所以要谢谢你给我敲响了警钟!”
是的,教师应该有这样的教育艺术,应该有这样宽阔的胸襟、宽容的态度和反思精神。现代师道尊严是在能够让学生敬仰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来的!心生恐惧、不敢和老师交流,猫和老鼠的关系,并不会产生正常的师道尊严,产生那种让学生心存感激、从肺腑里生发出来的感恩之情。
学生们也都希望自己能够碰到这样敬业、讲课精彩、和学生能够成为朋友的老师;家长们都渴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这样老师的台前授业。我们教师也希望自己成为能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高超的教育艺术,善于引导学生心灵,从真正意义上成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
教师应该有读书的习惯。
教育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读书,培养他们学习吸纳创新的能力,造就终生学习、不断进取的人。本身从事教育行业,身为教书的人,理所当然,要成为爱书、读书的表率,成为学生和社会的楷模。
我们常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先有一桶水。从“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来看,是这个道理。但王老师更欣赏“老师一杯水,换来学生一桶水”的提法,这是从启发学生的创造力说的。但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既然选择了教书的职业,就必须让自己的“水源”充沛,水平不断提高,储量日益深厚,蓄厚积而待发,才能润泽更多的心灵,达到“风调雨顺、水到渠成”的教育的效果。
教书人的“水”从何而来,不是“黄河之水天上来”,也难以“不尽长江滚滚来”,只能是涓涓细流,千淘万漉,是学来、读来、积来的。读书,是最为便捷的路径,正如朱熹所言,为有源头活水来。日积月累,细水长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不至于捉襟见肘、江郎才尽。王老师说他这些年的每一点进步,可以说,都是他坚持经常读点书的回报。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十
我带着些许期待带着些许好奇,翻开《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带着一种冲动带着一种顿悟,疯狂读它。现在掩卷回味,思绪万千。现将我的感受与反思整理如下。
读这本书,给我影响最深的一句话是“享受学习”。虽然古人有许多描写“读书是快乐的”的语句,但让老师、家长、学生刻骨铭心的却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一提到勤奋学习,就会让我们想起“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而王金战老师用他的实际行动再次证明了“学习是快乐的,学习是可以享受的”。我认为王老师的学生能够真正实现“享受学习”,是与王老师卓越的教育教学技巧分不开的、是与王老师为学生提供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分不开的。王老师敢于说出“我还要特别告知读者的是,我们取得这样的成绩并不是靠加班加点、增加学生的负担来实现的。事实上,我们的学生在学校开设的一百多种选修课中尽显才华,我们没有早晚自习,周末及节假日照常休息。”这句话,绝非噱头。
而我们为什么教得苦、学生学的苦呢?结合《有效教学》的观点,我们应该反思我们的教与学是否是“时间+汗水+灯光”?是否是无针对性的“广练”、针对考试的“疯练”、不顾合作的“狂练”?“当前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但教育的改革关键是教学观念的改革,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诲人不倦的`精神很可能会产生‘毁人不倦’的结果”。王金战的这段话不啻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关于“什么是英才?”的回答,也许我们更多的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很多时候,我们囿于急功近利的念头以及在学习方法上不得要领而适得其反,不仅没有提高家学成绩,反而引来学生的愤怒。而《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除了第二章《拿高分是可以轻松的》是讲学习方法,其余的内容都是围绕如何培养学生和孩子一个良好健康的心态这个核心问题来现身说法的,这也是全书最有价值的教育理念,如何让学生健康而快乐地成长。王金战给出了他的答案:一是要有正确的英才观,仅有高分的不是英才,仅有“素质”,而在高考中失败,失去可能接受更好的教育机会的也不能造就英才。他指出,真正的素质教育在于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而不是高水平的考生。当人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后,高考作为素质的一部分自然会水到渠成,水涨船高。这些理念可以让我们从非左即右的误区中走出。要摆正教育者的位置,不能以学生的苦练得代替老师的教,教育者观念的很大程度上决定被教育者的未来。他认为,只要方法得当,只要充分挖掘出个人的潜能,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英才!没有“差生”,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星。其实,从平和与快乐的心态开始,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潜能,就算进不了名校,也不至于认为自己是一个多么失败的人。这对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个家长,现在我和我的孩子也一起面临着中考,不久的将来也会走上高考这条路。我不敢将自己学生时代那种随意学习、轻松学习、有时也不完成作业的故事告诉她。当她面对如山的作业时、当她每天早上睡不醒就被从床上揪起时,我忍着心疼的感觉,一次一次地苦口婆心说着那些重复了千万遍的话,我也为我自己变成了“口水妈妈”而郁闷着。读完《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教育、对中国的孩子们又充满了希望。作为一个母亲,从书中学到了我的孩子将会需要什么?我必须和孩子站在同一个角度上,耐心的倾听孩子的需求,适时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多和孩子交流,让她健康成长。
作为一名老师,我认识到教师的职责就是去引导学生,告诉学生前面有一片绚丽的景色,只要你努力了,就能达到目的地。而不是强行将学生推倒某一个你所认为的“好”地方。王金战老师说的对,你不能让西红柿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每个成果都有其价值;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只要沿着他的强项去发展,每颗心都会很灿烂,在我平时的教学中,也许就是缺少这种欣赏的眼光,总是只会看到学生的好坏,没有看到学生的闪光点,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得不到预先的效果。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学生一生的荣幸。王金战老师的教育之道和行事方式,对于所有翻开书本的人来说,真是受益匪浅。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十一
从心底里说,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英才,每一个家庭都希望孩子成为英才,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学生成为英才,这是颠簸不破的真理。但是,我们到底能否成为英才,成就英才?特别是我们的教育应怎样有效地促进我们的学生成为英才?这是我们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极具感染力的教育之书给了我们深刻的启迪,作者王金战老师用自己生动的教育实践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回答:造就英才,要从“心”开始。
每个人的心中都描绘过属于自己的一幅宏伟蓝图。只是,成功抵达的人并不多。全国优秀教师王金战老师也因此为我们亲手筑建了到达天空的阶梯——《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王金战老师绝不是嫁接理论的大师,他长期奋战在最具残酷性和竞争压力的高考一线,但他似乎真有种点石成金的神奇!他把自己的教育经历、情感体验与形象的成功法则结合,融进自己独特的思考,用流畅的笔触娓娓道来。他的这些理念和故事犹如雪中送炭,既给了我奋斗的信心,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和事业有了一些思考。
回首自己近十年的班主任工作,感叹最多的就是一个字“忙”.每天早来晚走,守自习、看做操、管午休……可谓兢兢业业、不辞劳苦。结果却是自己喊累,学生叫苦。然而这才发现真正意识到这种保姆式、警察式的班级管理模式,过多地强调了班主任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意识,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学生对班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窒息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这一教育思想告诉我们:自我教育是学生个性发展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离开了这一环节,任何教育都无法奏效。叶圣陶老先生就语文教学说过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我在这里套用一下,对班级管理而言——“管”是为了“不管”.班主任要努力实现角色的.自我转变,由牧羊人到领头羊,实现班级学生的自我管理才是更有效的。
一、优化班风,养成习惯。
良好的班风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经验的班主任都把班风建设当成重中之重来抓,学校是一个大环境,班级是一个小环境,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就是谈环境对人的影响。作为班主任,必须注意通过一切环节,如主题班会、团活动、板报、班训、两操、运动会等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同时平时要结合学校常规管理加强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如专心致志、一心向学、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习惯,从小事做起、搞好个人、公共卫生的习惯等等。大到学习品质,小到学习用品摆放。好习惯是一生的财富,坏习惯是一生的债务。作为班主任,如果不注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坏习惯就很容易形成。坏习惯一旦形成,班级自我管理也就无从谈起。因此良好的班风和习惯是实行班级自我管理的坚实基础。
二、相信学生,团体激励。
当今的学生思想开放、知识丰富,有很强的表现欲。作为班主任要懂得欣赏他们,充分相信自己的学生是最棒的,以更快、更高、更强的标准激励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我是最优秀的、我能成为最优秀的”坚实思想,时刻以优秀学生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做就要做最好,老师的信任能时刻使学生处在积极的心理暗示中,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作为班主任就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相信学生能创造奇迹。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对我们学生而言,我们给他一个机会,他们或许能还你一个惊喜。
三、民主决策,目标管理。
没有目标的班级缺乏竞争力,没有纪律作保障的班级就缺乏凝聚力。在制定班级目标和班级制度时,一定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参与,以增加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实现目标的自觉性,因为学生参与制定和认同的事情没有理由不去执行。有了他们自己制定的目标,学生的自我管理也有了方向、有了奔头、有了动力。有了班级制度,学生自我管理就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了。那么,我们的班级工作或许就不会再弄得老师喊累,学生叫苦的局面了。
四、角色分工,人人参与。
“班级是我家,发展靠大家”,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且必须落实到具体行动之中。实现班级学生自我管理,必须丰富班级管理角色,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在班干部的使用上,实行班干部竞争上岗,两套班委轮流执政,既互相监督又互相竞争,班级事务责任到人,分工明确而具体,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这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而且能够使学生获得班级管理者的体验,学会管理自己,学会管理他人。在我们班,操跑不齐的,体委会找你谈话、培训;班长会定出近期班级目标;卫生工具摆放、窗台、关灯锁门等都有学生专人负责。要求每一个人管好自己的学习,管好自己的生活琐事,不给别人添麻烦,不给班级添麻烦。在教室卫生方面,每个人管好自己周围一平方米的卫生。另外,我经常鼓励学生做班级的主人,积极主动地为争创优秀班集体出谋划策,多做实事、好事,这样所有学生都是班级的主角,与班级荣辱与共,人人都有参与管理的意识和欲望,形成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使自主管理成为每个人自觉自愿的行动。
五、自查互纠,及时反馈。
班级自我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信息反馈制度,监督检查工作要贯彻到日常学习及活动的过程中,这一环节以班主任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自查互纠相结合,每天由值日班委总结当天情况,做到每日情况一反馈,使班级和学生及时了解掌握班级运行情况,及时调整督促,培养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监控能力。
六、评选优秀,争创先进。
表扬是班级管理的常用策略。对学生要善于表扬,只要表现良好,不论多么细小的琐碎之事,都要加以表扬,表扬可以带来价值感和荣誉感,可以使人更加奋发地工作。班主任在平时口头表扬的同时,要根据班级情况定期进行精英评选,如评选最佳班长、班委、组长、舍长、科代表,学习之星、礼貌之星、卫生之星、遵纪之星、两操之星、爱心之星、诚信之星,使学生学会赏识别人,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增强学生的成就感、班级荣誉感和班级归属感,使学生自信、自爱、自强的种子生根发芽,使班级产生出无比强大的创造力和亲和力。
当然,教育不是浪漫的诗篇,而是真实的战斗和生活。正如王金战老师说的“班级这个麻雀虽小,可也五脏俱全。如果学生能够借助班级这个平台实现自我管理,对他们的学业和成长,既是好机会,也更有效。”一个班级是一个大花园,只有百花齐放,才能香飘满园;一个班级是一座星空,只有群星争辉,才能星光灿烂;一个班级是一片大海,只有无数浪花的撞击,才能涌起滔天巨浪。有首歌唱得好:“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只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班级这艘大船劈波斩浪,驶向成功的彼岸。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工作,相信我们的孩子也会取得成功!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十二
其实做为教师们都应该知道,能把好学生带得更好,那是称职的老师。而能把好学生、普通学生甚至落后的学生都带起来的,才是一个好老师。我们教师都有一个缺点,如果这个孩子学习差就不太喜欢这个孩子,甚至这个孩子做了一件好事,也不觉得怎么样?读了书后我深深的明白我们要发掘孩子的强项,并且要把他的强项夸大,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让孩子自己找到优点,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是有用的,更努力的学习。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教师。一个好家长,一个好教师,能够发掘出孩子的潜能和长项,克服弱点,把孩子带到阳光地带。
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自己的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带到阳光地带,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十三
初听书名,感觉他在模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点哗众取宠的嫌疑,但随着进一步阅读,我越来越被书中的内容后吸引,在很多方面与王金站老师产生了共鸣,或从王老师那里受到启发,王老师成了我的良师益友。20xx年,他作为人大附中高中12班班主任,把全班55名学生中的37人送进了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10人送进了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等名校,成就了一段高分高能的传奇。下面,我就谈谈我的几点感悟:。
一、关心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英才。
这是一切教育思想和教育艺术的基础,就象孔子有“仁”,才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老师对优秀学生自然会宠爱有加,对后进生更要关怀备至。爱后进生、贫困生和问题生才是真正的爱生。在这些方面王老师做的非常好。当然并非每个人都千篇一律,我们也不能把学生培养成同样的人才,要不拘一格育人才。“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每个成果都有其价值”。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个人的遗传基因、生长环境、个性脾气等不同,对同样的外界刺激的吸纳也不尽相同。现实中,我们往往用相同的标准去衡量不同的学生,因此势必就出现了所谓的“差生”。在王金战老师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个性各异的学生。王老师引导学生充满自信,奔向各自预定的目标,享受了快乐学习的过程,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二、“千教万教,先教做人;千学万学,学会去爱。”
“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教育培养人,应以德育为先。思想正,才能行为正,学习才会认真,才会品学兼优。学习成绩不好的大多有思想问题,思想端正了学习才会上得去;同时也不能因为成绩好就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和心理问题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解决思想和心理问题,要从社会、家庭等多方面思想原因,从思想根源上下手,工作才会有效。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问题要注意方法,不能来硬的,要以引导、诱导为主,有的时候要软硬兼施。
三、“优秀是鼓励出来的”。
赏识教育能把一个聋哑孩子培养成大学生,能把许多所谓的“差生”变成优秀生,其中的道理大家明白,那就是帮助学生找回自信,以百倍的自信迎接各种挑战。王金战老师常常“戴着放大镜寻找学生的优点”。因为王老师深深地知道,对学生实施表扬一定要真实,要具体。空泛的不切合实际的表扬非但不能树立学生自信,反而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教育的虚伪做作。只有真实具体的表扬,才会使学生感到自己这方面确实比别人强,有自豪感,体会到被人认可、被人尊重的感觉,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此扬起理想的风帆,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也会约束自己,教育自己,带动其他方面的进步,从而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最终变得优秀起来。让我们记住一位外国学者的这句教育名言吧:“一个人经常被看成怎么样,经常被说成怎么样,经常被怎样看待,不久的将来,他将变成现实!”
四、优秀是一种习惯。
词典上说: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甚至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是的,是这些最终将汇聚成一个人成功的要素。是的,想要造就英才,就必须先造就他的点滴,因为一切成功都是积少成多,从点滴做起的。我以为:习惯,起与点滴,成与坚持!所以,不管是作为家长还是作为老师,当我们一旦发现孩子的某一优秀点,就请细心的保护它,让它继而形成为一种习惯;也请妥善地呵护它,让孩子沿着他自己的强项成长。
一个老师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只要方法得当,只要充分挖掘出个人的浅能,每个学生都可能成为英才。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十四
在老师的鼓励下,我决定翻一翻王金战的《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当我读到第一页,我的整个身心都融入到书里面了,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本书。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是卢梭的一句名言,王金战就是这样的的老师。他不仅开导学生怎样学习,而且还让学生多跟父母沟通。这样,不但让学生的学习成绩上升了,而且还让学生与家长的关系渐渐融洽了。他把一个班55名学生带入世界名校的有10人,带入清华、北大的有37人,剩下的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贸易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名牌大学。这样的老师,我打心里敬佩他。
我多么希望自己能成为人大附中的一员,更希望自己成为王金战老师的学生,如果这样的话,我会在名师的带领下,向名牌大学、世界名校发起冲击。估计将来一定会有好的发展。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我们首先要学会独立,努力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不断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不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劳逸结合,刻苦钻研,勇敢拼搏。
一个好老师是他学生一生的荣幸。一个好老师也是一本书。王金战老师的教育之道及行事方式,对于所有翻阅了这本书的人来说都不无裨益。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十五
现实生活中,高考是几千万中国高中生不得不投入青春所有力量来正面强攻突破的人生战场。现在在高考教学领域,任何能激发学生自信、点燃学生激情、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践与思考,对于千万中国学生都是一种福音。王金战老师的著作《英才是怎样造就的》,给无数在高考战场上苦苦挣扎的高中生和他们的家长,提供开卷有益的启迪和竞争领先的指导。王金战老师的传奇,缘于他带出的.一个高中班升学的奇迹,这个高中班共有55名学生,其中37名同学走进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有10位同学进入美国耶鲁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本书共分为六章:1、心态:从优秀开始。2、学业:拿高分可以是轻松的。3、课外:影响孩子人生的5个关键词。4、孩子与家长:如何应对叛逆青春期的紧张关系。5、冲刺:如何踢好临门一脚。6、我送女儿上北大。
作为一名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家长的我,一遍遍地阅读本书,希望从中找到教育孩子的方法。本书列举了许多优秀的案例,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期中考完话总结。1、先反思学习态度。事实上每个同学都有学好的愿望,成功与否关键看行动。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前提是你要很想很想。2、正确看待成绩。期中考试是暴漏问题的最佳时机,成绩不理想的背后,是出现了不该出现的错误,如果能及时改正,必然会带来学习能力的提升。相反,本来自己学得不好,由于这次考得很好,使很多问题被掩盖了,还以为没问题,从而放松学习,必然会导致下一次的落败。塞翁失马,焉知非福。3、认真做好错题归类。对试卷中出现的错题,有必要进行仔细归类。不能把错误简单归结为马虎。考前最有效的复习方法,是做过去做过的错题。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次考试,你的同学中总有一批表现突出的,他们因为方法得当才能提高学习能力。近水楼台先得月,你要向他们请教和学习,是多么好的方法呀。
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学生一生的幸运,一个好老师也是一本书。王金战老师的教育之道,会为你的梦想插上翅膀。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十六
在《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中,王金战老师以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用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案例,一串串让人咋舌的高考数据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成功结合的范例。看完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做教师也可以这样富有挑战性,创造性、成就感。看多了书店里畅销的《哈佛女孩》《剑桥男孩》之类的书,给人大概的印象也许只是家庭教育成功的偶然个例。而《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一书,是一个培养出了无数成功学生的老师写给期待成功的老师、家长、学生的一本书。因此,教师都该拜读,开卷定当有益。王金战老师绝不是嫁接理论的大师,他长期奋战在最具残酷性和竞争压力的高考一线,但他似乎真有种点石成金的神奇!王金战老师是站在成功学的高地上俯瞰当今的教育,教我们如何做一名成功的教师,如何培养一名优秀的学生。
他二十多年的教学生涯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桃李满天下的芬芳,还有活跃在各行各业具备发展潜力的人,更有一个教育家不断摸索、实践的成功轨迹。王金战老师的教育视线无疑是长远的,他真正关注的是学生的个体生命,将手中现有的“顽石”雕刻成器,而不是一律要求他们成玉。在这本书中王老师把自己的教育经历、情感体验与形象的成功法则结合,并融进自己独特的思考,用流畅的笔触娓娓道来。阅读其中自有一分儒雅的气韵和质朴的亲切感,完全没有高深莫测的说教意味。如果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那么读这本书就像是跟一位名师谈心。这本书既有王金战老师做思想工作的成功案例,还有他的学生们的学习经验总结,以及他的工作反思和心路历程的描述。有一则事实读后让人感触颇深。
20xx年“五一”节,山东沂水一中的一个班搞校庆。我带这个班三年,从1982年到1985年毕业。班上同学老是给我打电话,一个劲儿让我回去。当时我想赶回去,又有些犹豫。为什么?我就觉得,最对不起的就是这帮学生。那时我刚带班不久,年轻气盛,有时控制不住情绪,也不太在乎学生的心理感受,不大考虑他们个人的想法,只想把这个班抓好。虽然,这个班学生在各个方面也挺好,可我那时对学生的心理需求还是有所忽略。通过上面这个小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王金战老师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独有的严谨、科学、坦诚的自省精神。王老师能在二十多年后抱着这种心态对待自己的工作和学生,固然需要一种胸襟,而最主要的是他揣着一种春风化雨的赤诚,一种憧憬成功的心态。如果说成功源于心态,那么教师是否也应该有这么一种优秀的心态?答案是肯定的。在王老师的工作方式中,管理学生没有粗暴和无礼;在他的目光中,学生没有差生和失败;在他的教育理念中,没有急功近利和揠苗助长。他启示我们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宽容和理解、自信和激励、爱心和坦诚的心态,这就是成功心态的内涵。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十七
读完这本书,我突然觉得我过去实在太散漫了,虽然成绩还看得过去,但暴露的问题一天一天在增多,可以说,我以前一直不知道学习为何物,只知道跟着老师走,完成作业,简直算不得真正的学习。
书中的一位又一位优秀的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他们在成绩正是靠这日积月累才奋斗出来的。相比之下,我自己则显得被动得多,被作业挤压了全部时间,换来了表面上挺好看的成绩,我深知这其中的斤两。
从读完这本书的那刻起,我又好像再一次被启迪了心智。过去的所有虚华的成绩都变成了碎片。我决定重塑学习这座大厦!
我过去没有目标,没有理想,不懂得自主。现在不一样了,我想迈开自己的步伐,以老师为参考,自己奔向理想。
我过去难免有些骄傲,有些自满,现在我已根本没有资格再考虑如何炫耀。“人外有人”的世界已分明摆在我面前了!没有其它路可走,只有冲过去,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我过去并未真正把学业重视起来,有时会稍稍放纵一下自己,但现在我已是悔恨那么多的时间都浪费。
太多太多的状况需要去改变了,从今天开始!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十八
一、优秀从心态开始。
二、走出挫折,从发掘孩子的强项开始。
其实做为教师们都应该知道,能把好学生带得更好,那是称职的老师。而能把好学生、普通学生甚至落后的学生都带起来的,才是一个好老师。我们教师都有一个缺点,如果这个孩子学习差就不太喜欢这个孩子,甚至这个孩子做了一件好事,也不觉得怎么样?读了书后我深深的明白我们要发掘孩子的强项,并且要把他的强项夸大,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才能让孩子自己找到优点,让他们感觉到自己还是有用的,更努力的学习。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称职的家长,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教师。一个好家长,一个好教师,能够发掘出孩子的潜能和长项,克服弱点,把孩子带到阳光地带。
为了我们的学生,为了自己的孩子,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每一个孩子都带到阳光地带,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专业英才是怎样造就的心得(案例19篇)篇十九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是每个教育者都在深思的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最近拜读了王金战老师《英才是怎样造就的》这本书,感触颇多。初见此书,"英才"赫然在目的两个字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更令我质疑的是,这个让众多学生进入北大清华的王金战老师到底有什么过人的法术,敢喊出"造就英才"的口号?对于像王金战这样一个北京重点中学里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师来说,让这些孩子都能成为大学生已经不是什么太难的事情,重要的是得让大部分能考进大学的孩子直接进北大上清华读牛津入哈佛。这几乎是一般学校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的惟一标准。但这可能吗!
书的封面有这样一句话:你不能让西红柿苗子结出苹果来,西红柿就让它结西红柿,苹果就让它结苹果,每个成果都有其价值,沿着你的强项成长,每个学生都是最优秀的。也许每个老师都明白也可以说出这样的话,但真正做到的却屈指可数。王金战老师做到了,这里简单的介绍一下他书中提到的教育思想吧!
优秀从心态开始——是王老师最先提到的。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当你驱车来到十字路口,恰好红灯亮了,你可能会感到自己倒霉。但如果这样想:绿灯亮时我第一个先走,你的心态也就平和了。这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心态的重要性,他还提到心态最关键的是自信。确实,一个自信的人无论遇到什么挫折都不会气馁。俗语说失败是成功之母,而能正确面对失败的正是自信的心态。所以每一个老师第一个要教给学生的就是自信的心态,只有拥有自信才能面对挑战获得成功。
优秀是一种习惯。这里提到了习惯二字,词典上讲,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不容易改变的行为。这本书里虽然没有具体的说明如何培养孩子的习惯,却为我们道出了优秀是一种习惯的观点,让我们再一次明白了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的重要性。看来,首先每一个老师都要坚信我们的学生都是优秀的,也要让他们有我是优秀的人的这种自信,并培养这种自信,细心的保护它,让它继而形成一种习惯。
然而,我觉得这本书真正给予我的是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骄傲。桃李满天下是每个老师都可以做到的,但要培育出优品质的“桃李”却并非易事。这里说的优秀并不是我们拿一个标准去衡量得到的结论,而是一个孩子在各方面取得成就后别人给予的评论。王老师是教数学的,我也是,这就让我想起了新课标上的一句话:人人学有价值的知识,人人在知识上获得不一样的成功。抓住孩子的特长,让其发展是每一个有责任心的老师都应该做的事情。教书育人是一件关乎国计的大事,我只希望凭自己的能力可以让别人不再有类似“像他这样的老师太少了!”这种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