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

时间:2023-11-02 作者:雨中梧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思考和成长过程。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推荐几篇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一

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因此,我们教师在引导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更应该责无旁贷地担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医生”。这次我有机会参加心理健康学习,真实感受颇深!

一、教师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

我认为,教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师,能在课堂中创造一种和谐与温馨的气氛,使学生如沐春风,轻松愉快,反之则使学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师自身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非常重要。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一)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

(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以良好的心态感染学生。

我们要以积极的情绪状态和较强的感染力,要以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对学生的一片爱心、对所任学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响学生。努力做到教态亲切、热情、和蔼可亲,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富有幽默感。教学方式、方法要直观、形象、丰富多样,富有趣味性。要创设一个团结互助、好学上进的集体风气,使每一个同学在良好的集体环境里成长。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二

在学习贯彻教育部《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借此机会将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行政例会、年级组长和每两周一次的教师学习工作会议,组织学校行政、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吃透精神,统一思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过学习增强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认为,《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对象,规划了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对于我们把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有序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高度的指导性、鲜明的针对性、切实的操作性。

为了有效地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结合学习对学校、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学校多年来牢固树立“德育领先,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突出以“五爱”教育为重点,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教学生做人为核心,确定了“播种、培育、收获、提高”的德育工作思路,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造就了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且热心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学校的“三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也应该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多元文化思潮冲击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诸如独生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在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环境适应、同伴交往、情绪情感、行为表现、个性问题以及趋势越来越严重的学习困难综合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深切地让家庭和学校感受到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

通过学习、分析,我们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及现状,确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全面规划,分层推进,面向全体,点面结合,育心活动,贯穿始终,家校牵手,整体促进。在此基础上学校完善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学校整体工作的列入议事议程,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德领组、医务室和年级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每学期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年级组及班主任工作计划中也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和工作来抓落实,以确保该项教育落在实处。同时学校还加大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以建立一支勤于钻研、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

我校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以班主任、辅导员、教师为主体的作用,不时派出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相关培训和交流,同时还将教师心理健康专业培训纳入到校本培训的范畴之中。我校从20xx年开始先后邀请了徽州师范的金水老师来校做专题讲座,邀请“知心姐姐”报告团和南京大学心理研究课题组成员来校为教师和家长做报告;我校舒立新老师参加省陶研会归来为全体教师作了《全面把握当今学生特点,积极实施有效教育》的汇报辅导报告;从20xx学年度开始我校开始实行班主任月例会制度,以此来加强理论探讨,交流工作体会,探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扎扎实实地落实行动上,学校要以师为根,以生为本,一切从“心”开始,让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各项教育活动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基点,以趣味性、活动性为基本特色。

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温謦的育人环境,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美的陶冶,使他们的心理得到了和谐的发展。在实小这个乐园里,我们的孩子喊出了“同在蓝天下,雏鹰展翅飞”的快乐口号,发出了“在这里起步,让明天更美好”的呼声,并以此作为学校宣传橱窗的主题,每一期橱窗内容的更新,都成了学生们肯定自我,张扬个性,展现魅力的'所在,引来了居民驻足观看。很多的家长和同行都说:你们的氛围真不错,做你们的学生幸福。学校努力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多元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心理。

2、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以实现教育的人性化。只有心理距离近了,才能让空间距离拉近。为此学校一方面积极开展和谐校园的创建,努力建立新型的师师、师生、生生关系,另一方面又积极开展诸如“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教育活动”等,以提升全体教师都能在新课程背景下“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自觉性。老师应主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理解和爱。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个别谈心,弄清原因,采取恰当的方法来帮助解决。

例如我校上学年六(1)班的学生汪同学,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妈妈都非常疼爱她,尤其是爸爸,对她视若掌上明珠。可就在她8岁时,爸爸被诊断出患了一种不治之症——肝癌。为了攒钱给爸爸治病,妈妈一边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一边忙打理着自己的店铺。爸爸在病情稳定的时候,也坚持给妈妈帮忙。汪同学对于这样的打击,她还是无法平静。上课时,汪同学变得神色游离,精神萎靡不振,班主任发现后就主动找到了她,向她了解了情况。经过班主任的悉心开导,了解了实情后,班主任通过耐心细致的开导,使学生紧皱的眉毛舒展开了,孩子放下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教师只有成了让学生可以信任和依赖的朋友,就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也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吧。

3、贴近实际开展特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实际,谈论与学生关系密切、学生最想了解的话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起到良好的辅导作用。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以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为此在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学校先后多次开展了学生心理调查活动,以较为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学生反映的以心理适应问题居多,如学习方面最突出,其次是生活、交友、认识自我问题等。

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辅导,效果自然水到渠成。如二年级(1)班里有个姓张的同学,是个小姑娘腼腆、胆小。老师每次叫她回答问题,她站起来,总是低着头,脸涨得像块红布,说话的声音都打颤。一次主题班队会,同学们要演出,班主任老师就有意锻炼这个小姑娘的意志,在班上提议让她担任一个角色,演“小白兔”,她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不行,我不敢”。“试试吧,老师相信你准行,”班主任老师亲切地鼓励她,“大家帮助你多排练几遍,好不好?”最后演出成功了。从此,张同学变得大胆、开朗起来。还有的班主任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了以“知识越学越有趣”、“我不做小拖拉”、“同好书交朋友”为内容的心理辅导,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同时我校还经常开展丰富多彩且富有特色的活动,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坚持开展以《守则》、《规范》为基础的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终生受益;坚持开展路队、“两操”、卫生等“五项评比活动”,教育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根植下“人人为我,我为大家”的种子;坚持开展多种综合实践活动,如“春秋游活动,参观爱国主义基地,寻访家乡巨变,走进街心公园清除垃圾、走上街头文明劝导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认识,去锻炼,去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坚持暑期开展“走进军营,走进红色老区”和“勤奋努力,走进文化科技”夏令营活动,教育学生学会珍惜今天,磨练意志品格,感受民族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我校还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学校局域网、多媒体教室和学校网站等为物质基础,组织开展“每周一歌”、“英语每日一句”、“师生来稿每周一播”、“‘校园之星’每月一评”、“学生佳作网上登载”、“德育天地网上交流”、“大课间活动我来评说”等,以真正起到了沟通、咨询、宣传、解惑的作用,既解决了学生的心理疑难,又给学生指明了方向,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4、各科教学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学活动和学科知识成为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载体。在教学内容中寻找,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如:教学《比金钱更重要》一课时,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较多地生活在亲情血缘关系中,过多地接受着别人主动的奉献,所以他们很难摆正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为别人着想的意识不强,人际相容性差。同学之间的不和谐使他们产生许多心理问题。遇到问题进行换位思考,是培养学生的爱心,使他们能主动地理解、关心、帮助别人的有效方法。

而该文讲述的是“我”深夜开车回家碰坏了一辆红色小汽车的反光镜,“我”在四下找不到人的情况下留了纸条希望车主和“我”联系,后来,车主致电表示感谢,并拒绝了“我”的赔偿,告诉“我”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是人与人之间那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可贵。教师课前假如布置学生了解身边同学间曾发生的小摩擦及解决情况,并思考这是否是最佳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将自己处理得好的事讲给大家听,对那些能站在他人立场思考、看待问题的学生加以赞赏,这样一来,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少了,班里互相体谅、互相信任、互相关心的气氛逐渐浓厚起来。

再比如《落花生》一课,就可以通过课文对学生进行增强自信心的教育。结合花生虽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样的实例,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自己及周围的同学。告诉学生一个人不漂亮,或不引人注意不要紧,只要他努力,勤劳,关心他人,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他不但不该自卑,而且应该比别人更自信的生活。这样就利用课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一些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恢复了自信。在教学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新课程标准就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共同总结出答案。这种教学方式就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合群教育。只是学生虽然和同学合作了,自己却可能并未意识到这样得出的答案其实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所以教师要适时指出,个人做不到的事,凭借集体的力量有时轻松就可以完成。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我们每个同学都该使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当然还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吝啬语言评价,大多以商量的口吻,鼓励的语气,启发式的询问,而且多年来我校教师坚持在填写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报告单时,只表扬优点、以极其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的缺点,并鼓励学生改正,就避免了对学生的伤害,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这一点,就做到了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家校牵手构建学生心灵成长有效平台。“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是我校家校结合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步伐和家长学校向纵深发展步伐的一项新举措。为此,我校网站开辟了“网上家长学校”、“校长信箱、校长博客空间”平台,精心编印校刊——《家校园地》,开辟了“家校通”,利用这些途径重视加强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一些特殊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以便及时了解、跟踪、疏导、把握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学校以创建现代家庭教育课题研究之成果——“快乐学习型家庭”为载体,提倡“大手牵小手,共同向前走”的理念,开展“亲子共同成长”活动,利用家长学校授课交流育儿经验,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人方法,努力构建具有“优美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健康的家庭心理、积极的家庭行为”特征的家庭教育新格局,提高家庭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家庭与学校相结合,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的。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家长学校培训内容,先后多次邀请心理辅导专业人士向家长传授心理辅导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校联谊活动,走进彼此心灵,共育一代新人。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刚刚起步,却遇到了诸多的问题,诸如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缺少应有的指导和培训,几句加强自我学习的口号式话语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现在学生难教已是普遍性问题,再加上留守学生、隔代教育、单亲家庭学生在迅速增长,而导致的问题学生数越来越多,班主任教师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苦口婆心疏导教育,教师负担重、责任大,已到了难以承受之地步;加上良好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出现了问题一股脑地责怪教育如何如何失职,学校、教师肩负的精神压力太重太重……其实在我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促进心灵成长,真可谓是任重道远啊!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三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和物质世界的日益充裕,人们关心的焦点从传统的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逐步转向对人的心理世界的关注这个更深的层面上来。尤其是对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正处于转型和塑造期的大学生来说,个人角色的转换、所处环境的变迁、心智成熟度的增加等使得大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也日益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

国家教委近年在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12.6万大学生中,近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着各种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具体表现在大学生感情脆弱、意志消沉、迷惘困惑、自卑感强、人格丧失、心理承受能力弱、人际交往障碍等方面上。这也是影响当代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栋梁,因此,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群体不仅关系到国民精神风貌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关系到国家的富强。因此,笔者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探究影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为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行建议。

(一)环境巨变引起心理不适应。

现在大学生多出身于独身子女群体,自理能力较差,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脱离原来由家长进行全方位照顾的环境进入到大学,一切生活起居皆要开始自行处理。此时,如果不能很快学会自理和适应集体生活,就会产生自卑、困惑、茫然无措、无助等心理障碍。此外,一部分来自农村的同学,远离家乡来到喧嚣和繁华的新环境,往往会由于语言、气候、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不适应,产生恐慌、惧怕心理。

此外,就社交环境来说,大学生来自天南海北,大家齐聚一堂,交际圈子变广、变复杂,难免会产生各种摩擦,如果不能尽快适应这种变化,心理会容易受到挫伤,感到孤立无援,而且这张心理创伤对人的影响最大,伴随时间最长,解除的难度也最大。

(二)个性缺陷。

基础教育阶段应试教育成为教育的核心和重点,心理教育往往被人忽视,难免会造成学生心理和个性上的多样化。大学阶段,群体生活和交际成为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重点之一。个性的多样化往往会造成交际和集体生活中的摩擦。有个性孤僻、急躁易怒、斤斤计较、胸怀狭窄、贪恋虚荣等个性缺陷的人在大学生活中比那些个性开朗、内心阳光的人更容易受到各种心理问题的困扰。

(三)自我逃避。

当前教育体制的缺陷使得大学生在学校和专业选择上缺乏自主性,很多学生并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校和专业,这使得他们由于梦想和现实的矛盾对现在的专业学习产生了懈怠和逃避,这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独立意识的发展,还使得学生在学习上缺乏长远的规划,使得学习和人生失去了方向性和目标性,感情容易变得脆弱,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容易不知所措、自暴自弃,长此以往,会对学习和人生产生一种逃避心理。

(四)求职就业问题。

高校的迅猛扩招使得大学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这也使得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造成的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和就业压力的日益加重,使很多大学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进而对自我、对人生产生怀疑,变得消极悲观、怨天尤人。

二、引起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个人心理发展阶段。

大学生的心理成长正处在走向成熟但又不完全成熟的时期,是人一生中心理逐步塑造成型的时期。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常常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理智与情感、独立与依赖、自尊与自卑等方面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不及时得到疏导和解决,长久郁积在心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

(二)社会转型。

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政治、社会的全面转型期,这使得整个社会的意识观念、价值观、利益格局等发生重要转变,人们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重要的变化。大学生虽然有自己的判断力和行为准则,但是情感上和心智上毕竟并未完全走向成熟,其日益觉醒的民主、科学、公平等一时在面对社会现实尤其是负面现实时往往会产生心理失衡,变得激进或者与世同浊。此外,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际关系的日益负责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进而滋生负面心理,产生心理障碍。

应试教育使得学校成为单纯成绩、升学率等数字符号的机构,导致了对学生社会认知、道德教育、情感教育、“三观”教育的缺失。这使得一些大学生道德信念缺失、以自我为中心、“三观’’不正、抗挫折能力差等。从大学生群体校园文化塑造来看,当前学校普遍缺乏应对多样化的大学生文化群体的准备,使得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无法通过一个普遍共识的文化平台来加以交流和疏导,从而加剧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和集体生活的摩擦。

(四)家庭因素。

家庭文化、家庭教育和家庭的和谐、幸福等对学生的心理塑造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说,在学校心理教育缺失的现状下,家庭因素是形成大学生人格和心理的重要因素。如父母的溺爱导致孩子自理能力的缺失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格的形成;家庭的贫困导致学生的高度自卑,家庭不和谐导致学生没有安全感、感情脆弱等,因此,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家庭因素的作用。

结合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其主要成因,笔者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强调大学生人格的健全和发展,它在注重学生思维、智力、知识、技能等系统性的知识认知学习之外,还注重对学生兴趣、情感、信念、决断、价值观等心理认知的培育和塑造,切实追求。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四

7月23日“有幸”参加了2015年__省高校新任辅导员岗前培训班,“走运”聆听了__省委教育纪工委__书记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报告。受益匪浅,体会颇多。

一、重新认识了“健康”、“心理健康”

蒋书记在报告开始前问了大家一个问题:“你觉得什么是健康?”培训班的老师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我也思量着健康的标准:应该是一种积极且持续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表现为身心无恙、品行端正,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人际和谐……但是听了蒋书记转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健康的定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还是让我自惭形秽。这也让我觉得在以后的工作中不能仅停留在关心学生的“身”“心”方面,还应该在大学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去引导、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当然在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显然是一门庞大复杂的系统学问,不可能紧靠辅导员一人之力就能解决,它需要学生本人、学生家庭、任课老师、辅导员老师……各方的合力才有可能解决。

作为学生的引路人之一,在倍感荣幸之余也有些许压力,担心自己能力有限,误人子弟,虽然这份担心有点夸张,但是作为辅导员老师还是应该力求尽善尽美,严格要求自己,在辅导学生前扪心问一下,自己凭什么去辅导学生,这样才会更加有责任使命。让学生接受高质量的辅导同时,自己也快快的成长起来。当然短时间内成长的快,也就意味着成长伴随的“痛苦”来的也越加猛烈,因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应该做好吃苦的准备,多学习,多锻炼,争取让自己有能力、有方法去为学生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与学生共同成长和进步。

我在做兼职辅导员老师前,在学生工作岗位历经班长、协会主席、学工处助理,加起来已经4年多了,也一直认为自己是个积极肯干、身心健康的人,却一直没能有机会系统的学习过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遗憾之余多了一份庆幸,庆幸的是接下来我将担任学院心理自助中心的指导老师,对于这份熟悉但并不擅长的工作,相信我还有很长的学习之路要走,因此肩负重任,所以更需加倍努力,在这里也悄悄许下一个愿望,争取在未来的时间里通过三级心理咨询师的资质,能够更加专业的去解决学生遇到的心理方面的困难之余也多学习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回到报告来,其实听了报告,我还是体会颇多,辅导员老师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体实施者之一,想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心理健康方面的老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育人技能外,更需要的是辅导员老师本身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辅导员老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尤其是在刚刚入学的新生同学们眼中,辅导员老师是智者--什么都懂;是能者--什么都会;是--甚至比父母还高的力量,因此辅导员老师的言谈风度、待人接物……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

所以,辅导员老师更需要有完善的心理素质和人格,这也是不久的将来和新生同学们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包括我在内,期许每一位辅导员老师都应该从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身的人格,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更好的去“辅导”学生。假如有一天学生和辅导员老师在一起有如沐春风,轻松愉快的感觉,而不是一种紧张、如坐针毡的感觉,我想这应该是一名合格的辅导员老师了。

正如报告中蒋书记所说,我们的学生目前正处于一个“高压”社会,来自竞争、评奖、评优、升学、就业,甚至是家庭、恋爱……各方面的压力,学生在大学校园里面会遇到各种不可测的变数,引发了学生心理问题的上升,也对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是啊,我也是亲身经历过的人,身边也有一些这样、那样的同学让我意识到这一点,在大学校园里面正是这些不可测的变数是诱发学生心理波动的主要原因,在报告现场淮海工学院的辅导员老师分享的两个案例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审视我们目前学校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我个人也是存在着些许不足,还是刚才说的那句话,让自己快快成长起来,吃点苦、受点累不要紧,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误人子弟”。所以辅导员老师们,我们应该更加努力了。

三、辅导员要有“品”:谦虚、随和、公平。

不管是处理好辅导员老师与学生的师生关系,还是处理好学校事务、学生之间的关系来说,都必须谦虚、随和、公平又不失严格……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其他问题时,要有平等、共同学习的意识,遇事多一些商量、多一些沟通,或者和学生经常性的多一些交流思想、交换意见。辅导员老师更需要心胸宽广一些,要有一种容人、容事的胸怀,甚至要听取不同的意见和学生的批评,宽以待人,多一些理解、关怀和友爱之心。这样在给学生做好示范的同时也会使做人做事的效果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育人同时自己也要学会减压。

辅导员老师在大学校园里面似乎是一个超级忙碌的角色,正如一位老师举得一个例子:“千根线下面只有一根针。”学生党建工作,学校的组织部要给辅导员安排工作;学生团建、校园活动,学校的校团委要给辅导员安排工作;学生资助、学生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学校的学生处要给辅导员安排工作;甚至学生在课堂上迟到、早退、旷课,学校的任课老师也会找辅导员老师;每年的新生入学就更是忙上加忙了。辅导员的工作苦、累、压力大。尽管如此,我们周围还是有很多辅导员老师爱着这份职业,因为辅导员老师这个职业赋予了我们太多的赞美,但同时也给辅导员老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正是如此有时会感觉有些许的的压力,因此辅导员老师在育人的同时也要学会自己减压的方式,心情郁闷的时候,打个球,出身汗,吃点零食。找个知心的领导也好、朋友也好、家人也好聊聊天,心情自然会好了。

正如报告中所说郁闷的时候谁都会遇到,这也是很正常的现象,郁闷和抑郁症的区别就是,郁闷找个合适的方式让自己的心情变好,抑郁症就是郁闷的持续了,当然说这些并不是说我或者辅导员容易出现郁闷,同时也是号召大家生活中多一些观察、多一些细致,很多同学、朋友诱发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往往是缺乏早期的关注、关心和正确的疏导。

最后想说的是,高校的功能就是教书育人、为社会培养“健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才。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辅导员老师更需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风趣的谈吐、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品德将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育。希望每一名辅导员老师都能够真正作到为人师表,将来桃李满天下。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五

现代社会中,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里不乏精英和骄子,他们代表着祖国的未来。因此,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是社会倍加关注的焦点。心理问题已成为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以及高校稳定的突出因素。而开展课内外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影响和有益的作用,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当代大学生有着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承受着更大的心理压力,心理疾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近年来,因心理方面的问题而导致的身心疾病已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甚至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随着高校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贫困大学生的增多以及因学业方面、经济方面、情感方面、社会失业率方面、人际交往方面及职业选择方面产生的心理问题尤为常见,当然,也包括少数大学生的心理变态以及人格障碍甚至精神病等方面的问题。论文格式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现,校园极端事件屡见不鲜。因此,积极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的。

每一个大学生在受到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应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既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又要掌握养护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技能。由于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晚,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列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必修课,心理健康教育也只能停留在学术研究的狭小范围内,使得现代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术难以应用。针对上述情况,应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宏观指导,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课纳入大学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努力使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又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首先,应当提高教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所谓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心理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以及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等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帮助他们化解心理矛盾、减少心理冲突、缓解心理压力、优化心理素质,使受教育者的心理过程得以正常发展,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形成良好的个性和思想品质,促进人格的成熟及人生的全面发展,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维护和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地发展。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教师的心理状态和情绪直接影响整个课堂气氛,在教学中,教师要用真诚的微笑、友善的目光、亲切的赞语营造和谐热烈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习,在愉快中求发展,用对专业课的热情唤起学生积极的情绪共鸣,激发学生愉悦、兴奋的状态。其次,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难易要适度,教法的运用要因材施教和符合学生当时的心理状态和特点,使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能力的水平上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课外活动包括课间活动、课余活动,还有相应的一些竞技比赛和运动会等,教师要充分认识课外活动中健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和训练教育,一方面,通过课外活动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发育,增强他们的体质,满足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发挥他们的特长,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的教育教学效果。另一方面,通过多种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坚强毅力,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课外活动的开展,对健康教育有着特有的实效性和实践性。

发挥学校行政部门、社团的力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创造一个积极的、良好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环境。如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寝室的评比,“五四”系列活动,“一二九”系列活动,具体包括演讲比赛、辩论赛、火炬接力赛、大合唱,等等。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并且以这些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发展的有效载体,使学生们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学生在社会上活动、生活,就必然受到社会心理的影响。目前,一些社会上方方面面的不良风气,给学生的心理素质造成恶劣的影响,更有一些不健康的图书、音像制品以及不健康的网站等严重污染学生的心理环境,对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极为不利。另外,某些宣传媒介的舆论导向发生了倾斜,如报道大款大腕多,而报道艰苦创业少,报道港台明星多而报道英雄模范少,报道个人奋斗多而报道互助合作少等。以上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某些学生追赶时髦、盲目攀比、孤僻自私等现象。因此,就必须进行社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以稳定大学生的社会心理,使他们有正确的心理选择和取向。

在大学里应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活动,搞好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指导。学生入学后,通过辅导员、学生会找学生谈话,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对学生进行跟踪了解,把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分类归纳,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有条件的学校应该成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经验丰富,敬业精神强、品德高尚的专兼职人员,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建立接待制度,完善各种信息服务网络,发挥学生管理队伍和学生干部队伍在心理咨询中的作用,发现心理问题特别是心理危机的学生要早报告、早干预,以便及时疏通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心理冲突、心理困惑以及其他心理疾病。

全社会都应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面对社会的种种变化和冲击,学生心灵中常常会产生巨大波动:一方面,他们为社会的改革、进步而欣喜;另一方面,对某些具体变化迷惑不解。因此,我们就要在全社会树正气、治歪风,尽量减少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对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消极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要根据学生在校期间的心理和行为发展变化情况,不断进行跟踪调查,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充实、完善,并发挥它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素质培养中的作用。我们相信,只要全社会普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就一定会有很大提高,而健康的心理则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出德智体诸多方面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贾志勇。健康教育任重道远。中国学生体育,24,(2)。

[2]周涛,王晓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4,(1)。

[3]张海莹。大学生健康心理养成的途径和方法。中国成人教育,26,(2)。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六

在上了大概一学期的大学心理健康这门课,我觉得对我们还是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在处理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的心理矛盾上,它教会我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影响自己成长的主要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主要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学习、努力提高,适时调整。它鼓励我积极投身实践活动,走进外面那个纷繁复杂的课堂,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受到磨练和考验,从而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这门课程帮助我培养健全的人格。它教会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过自我剖析我发现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我性格上太过于执着近乎偏执,在这门课程的指导下我避免了走向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误区。以前我总是缺乏独立性,经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害怕被人遗弃,将自己的需求依附于他人,过分顺从他人的意志,要求和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通过这门课程我学会了几种解决方法。习惯纠正法。依赖型人格的依赖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所以首先必须破除这种不良习惯。清查一下自己的行为中哪些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去做,哪些是白作决定的。比如独自一人去参加一项娱乐活动或一周规定一天这一日不论什么事情,决不依赖他人。

_国散文家作家、诗人_说过“健康是人生第一财富”,其健康的含义也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健康,也应包括心理等方面的健康,而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概念,没有绝对的心理健康,也没有绝对的心理不健康,通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习,我受益匪浅。

首先,它帮助我树立了自信和信心,以前我总是认为高职大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一定不会比本科大学生的职业生涯那么耀眼,在学习大学生心理健康之后,我才明白事实并不是这样,而作为高职大学生的我们,又为什么要自暴自弃,而不引以为自豪呢!_也曾多次讲:“职业教育怎样重视都不过分。”由此足见大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这说明我们高职大学生也有坚强的后盾。

其次,它帮助我明确了前进的方向,高职大学生任重道远。在未来职业人生道路上要大显身手,必须抓住黄金般宝贵的大学时光全面发展自我,做到不虚大学之行。要达到此目的,首先得明白什么样的人才才算得上真正意义上是高技能人才,正确把握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否则就会片面地认为高技能人才就会仅有技能的“人才”,在校期间只要学好技术、练好技能就行了,其实,这样的人才首先必须有健康的心理,乐观接纳我们所在的高职院校,认可我们高职大学生的这种心理。

最后,它给我在人际交往方面和环境适应提供指南,_说过“生活是不公平的,你要去适应它”。我们从高中生到大学生这样的一个角色转换,不仅名称改变了,而且周围的环境也随之改变了,环境包括学习、生活、人际、校园文化等环境,其中对大学生影响最大的是新的人际环境,大学是以集体生活为特征的,来自全国各地、兴趣爱好各异、生活习惯不同的同学共同生活,难免会产生矛盾。大学生交往不再受父母老师的限制,交往的范围扩大,但是心理的闭锁性特点使得大学生相互之间的交往不如中学融洽,处理人际关系相对困难,同时,恋爱问题也提上议事日程。同学的恋爱以及自己面临的恋爱,会使人际关系变得更加复杂。对于处理人际关系问题,第一,克服面子心理,同学中的许多人际冲突都是发生在没有什么原则问题的小事情上,本来只会引起矛盾的进一步激化、关系僵化。第二,克服冲动心理,大学生处于特定的生理发展期,自制力较弱,遇事容易冲动,像骑车相撞以及类似的事情,是大家都不愿意发生的,有时也很难断定谁是谁非,双方谦让一下就相安无事了,即使自己有理,也可以忍让一点,好言相对,然而,有的人往往一时冲动,气势汹汹,把事情搞糟,第三,对别人常怀宽容之心。同学之间坦诚相待,互通有无有利于增进彼此的友情,减少不必要的摩擦冲突,第四,克服封闭心理,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最重要的是努力改变自我,自强不息,主动与人亲近。

总之,心理健康是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一大指标,作为高职大学生的我们应该实现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加强自我培养,纠正错误心理的意识,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的人。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七

通过对心理学的深入学习,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学习心理学的重要性,心理学的发展正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能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业余心理学家。四岁的宝宝已经能揣度别人的心思了,他知道怎样把玩具藏起来让其他小朋友找不到,还会提供错误的线索去误导小朋友;孩子会从妈妈的神情和语气上判断她在生气。所以乖乖地不敢胡闹,等妈妈高兴时,就会乘机提出要求;父母知道怎样正确地运用奖励和处罚来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些都是建立在对他人心理进行观察和推论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能对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和所为进行预测。这也正是心理学家想要努力说明的问题中的一部分。

心理学的开设,不是为了让人类去研究别人到底是怎么回事。而是为了让人类更了解自己,了解别人,理解别人,通过不断的心理调整,让人生达到更好的生活境界。社会进步,生产发展以及文化的缔造,关键在于人本身。社会首先应该关注的是人心的向往和需求的发展。社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把人的愿望与渴求引导到社会总目标的规范之下,这就需要认识人、了解人、认识人的心理活动。从这个角度来说,心理学研究的成果既可以直接服务于个人的成长发展,同时也是社会整体发展的需要,使人不断的自我完善,从而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也是一种生活本能的方式。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学。犹如人们如影随形的朋友一样,心理学已不仅仅是生活的调味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它渗入了每个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对我们每一位开放教育学生来说,在职学习都是一段难以忘怀的人生体验,在学校里或工作中,当开放教育学生以极大的热情去追寻自己的理想之梦时,会发现生活之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此时,以积极的心态、精心的准备去迎接新生活的挑战,将会成就新的美好人生。现代社会,职业已不再是简单的个人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手段,而是个人寻求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尤其是伴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分工的日益精细、用工体制的变革,人们不再向往那种稳定而无创造性的职业,不再固执于那种从一而终的工作方式。岗位、职业的变动,不仅是人们实现工作理想的整个过程,更是人们不断调整、不断适应、不断提高、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最终找到适合自己发展位置的过程。身在职场,要想获得更多的成功,尽管会受到态度、细节的左右,但心理健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没有对未来的规划,没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角色认同,怨天尤人,成就不了职业发展。

因此,开放教育学生应当保持健康的心理,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去适应社会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阔步前进,做一个健康的、自知的、快乐的人!

有人说:生活就是一团麻,不理自乱,理还乱。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精神压力、心理疾病和亚健康正成为现代人最大的困扰。如何快乐健康的生活、如何提升生活的品质也前所未有地成为更多现代人的迫切心理需求。

积极心理学的代表人物马丁.塞利格曼认为,除了减少人们的消极情绪,心理学还应该增加人们的积极情绪;除了帮助病患过上正常生活,还应该帮助正常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一理论生动诠释了心理学和生活的关系,探寻了个人心理的正能量对其积极人生的重要作用。

对于开放教育学生来说,紧张的学习、忙碌的工作、生活的重担,身心俱疲在所难免,关键是要获取开启生活的金钥匙,全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在乎出发地,也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风景……。

要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处理好人际关系,让沟通更加和谐;要管好自己的情绪,让内心更清明;要处理好恋爱、婚姻、家庭,让爱变得充实、温馨;要做到健康的休闲,让生活更加精彩;要灵活应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将压力变成动力,让人生更加精彩!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八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为学生当前生活及将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来欣赏一下吧。

今年x月份我参加了新田县教育局和人社局组织的“心理健康培训”,通过一周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使我对心理健康和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思考,尤其是对学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和理解,受益匪浅,感想颇多。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在现今的学校里,如何看待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呢?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一、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时代的要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确定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我们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可促使教师更新教育理念,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形成完善的人格;有利于提高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成果;有利于学生心理障碍的排除、心理疾病的防治和精神健康的维护。因此说,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够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全面素质。心理健康内涵的核心是自尊。所谓自尊是指学生中间,或者指某个个体中间,对自己或者对自我一种积极的肯定的评价,体验或态度。老师们都很重视对学生自尊心的培养,因为学生如果自尊就可以成为自强、自立、自信的年轻一代,因此自尊的问题最重要。

直接的原因,也没有明确的行为动机,因此,谈不上是其价值观、道德水准或人格特点的必然产物。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不适应行为的发生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班主任,我们要看到广大学生的两个主流,一是大部分的学生心理健康是主流;二是有些学生由于学业、生活、环境的压力产生暂时的心理不适,他们要求给予指导,以帮助他们正确应对遇到的问题。对于班主任,在面对学生发展中所出现的心理偏差,应树立正确的观念,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解决;而针对极个别的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则要能够及时甄别,并积极寻求专门机构予以解决。

(一)结合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一个学生要能与周围人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归属感和自信心。因此,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避免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将两者融合在一起,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利用学科知识加强情感教育,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生活。

(三)教师本身也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总之,教学的目的就是教书育人。为了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教师就要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气质、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与教化作用,真正作到为人师表。

一、通过这学期的学习,我对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从无到有,从浅到深。使我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任何疾病,而且是能正确了解和接纳自我,能正确地感知现实并适应现实,良好的适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平衡过去。在专家们的讲课中,很多都是具有实际操作方法的,更多的注重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培养。

二、通过学习,自身心理素质有了提高。我对心理调适的技能,提供维护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对个别典型的案例的分析学习,对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有了认识,而且有了一定的辅导思路。心理素质良好的学生,会凭借自己的语言、行为和情绪,潜移默化地感染另一个学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感召下,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体验到愉悦、满足的情感,并流露出对教师的尊敬和爱戴。要努力克服不良情绪的困扰,在不断提高知识素养的基础上,培养自信乐观、豁达开朗的健康心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才干,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提高学习教学的整体效益。

三、自己保持乐观的心态,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通过学习,我知道了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一)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二)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

(三)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四)乐于学习,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五)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四、通过学习我知道了我们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做到心理健康。我们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主动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沟通。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大专院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面提高自己的身心素质,才能迎合二十一世纪这个竞争激烈的世界,才能在其中搏击翱翔,走向成熟,迎接挑战。

为了能促进同学们身心两方面的健康发展,也为了同学们能有一个跟加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班开展了有关心理健康的活动,通过老师的讲解、耐心疏导,使我懂得了解时代的发展,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拥有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我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以及思维方式的变化,就可能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我认为一个优秀的学生不仅仅是单看你的学习成绩,还要看你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心理素质,因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搞好学习和生活的基础,为此,我要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首先我要辩证地看待我的优趣点,正确认识自己,我相信每个人都有属于的闪光点,只需要我们要善于去挖掘,对于我的缺点我要不断改进。

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的热情投入到学习当中去。21世纪是充满竞争的世纪,敢于冒险,敢于探索,善于竞争,善于合作,富于创造是21世纪对人才规格的基本要求。这些品质无一不与良好的心理素质密切相关。素质教育就是要求我们在德、智、体诸方面的素质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发展有多方面的内容,心理素质不仅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其他素质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作用。它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素质教育的归宿。我系举行了心理健康活动周,就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再一个是心理素质,承受挫折的能力。带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看社会的问题非常重要。一个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健康,在家庭关系、同学关系、学习问题等方面的认识和处理方式的正确与否往往会影响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才的重要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是发展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前提和基础,反之,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会提高。

4月18日,贵州民族学院学工部第五期大学生心理健康培训开始了。我们班的班长,团支部书记,心理委员参加了一个星期的心理健康学习和培训。期间我担任学院小组的副组长,与大家一同分享了这次意义重大的心理健康培训,我们都获益匪浅。

作为班里的一名班长,团支部书记,心理委员,首先就是我们自己要健康,只有自己健康才能更好的帮助同学。班干部的作用不容忽视,虽然这个职位不能与辅导员、班主任相提并论,但它是关系到全班同学心理健康问题,心理不健康就会影响到学习和生活,所以开展这样的培训我觉得非常之有必要,同时在这次的培训中也让我们学到了怎样建立你我他的和谐世界人际交往、有关沟通、交往作风、怎样面对挫折与压力等很多有用的东西。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想想当今大学生的处境,似乎并不比怀才不遇的尹天仇好多了。当今的“天之骄子”显然已经成为社会弱势群体之一,大学里我们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进入大学开始我们就要为我们以后的就业作打算,考虑我们的前途和出路,种种问题都需要我们去解决,去调节。当同学陷入泥塘的深渊时,我们就要善于发现这些现象并协助他们解决这样的问题。

沟通是心灵的桥梁。我觉得我们班干部与同学间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只有在沟通中才能发现问题,才能知道问题的关键所在。要想成为一名受欢迎和让人觉得负责任的班干部,就要善于与同学沟通,融入到整个班集体中,要培养自己有一种强化多元的思维模式,遇到什么事从多角度分析。

正确看待自我、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学习、关于大学生情感问题、关于贫困、关于前途与出路等种种大学生会遇到的问题,我们班干部都要有所了解,并且要知道一些心理小常识。必须具备一种理解人的能力,当同学向自己倾诉的时候,必须要理解他人的感受,并且要有耐心。因为对人的理解是所有友谊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和谐与合作的基础,理解会让别的同学对自己更加信任。

还有就是觉得我们要学会用乐观的眼光看待生活,学会用赞赏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人。也许你不经意的赞赏却会给别人以强大动力,不吝惜掌声,不忘却赞美,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也不是那么难以逾越。快乐是可以传染的,拥有快乐的心情,眼中的世界也是另一番景象。

培训的结业典礼是杨昌儒副校长为我们作了“为了明天”为主题的讲话,他强调我们班干部要学会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为同学做好服务。同时与我们分享了关于人生的20个修养,要求我们必需学会关注、培养个人的敏锐度和洞察力。班干部任务是一种服务,要为同学做好服务,要了解同学们想要你为他们做什么,履行好自己的职责,甘当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公仆。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心理健康培训活动,觉得心理学是一门很奇妙的课程,只要你用心参与就肯定会有收获,不管是理论,还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很多时候,很多同学的心理问题是我们没办法解决的,但学院辅导员和学校学工部心理咨询中心的专业老师们是我们坚强的后盾。现在,我的初步设想是组织好全体班委的工作,让大家各尽其责,召开一次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为主题的班会,做好同学们的心理思想沟通工作。我想我们既然一同从山南海北手持录取。

通知书。

平安来到学校,也要四年后大家一起拿着毕业证书平安的离开。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将这份工作做好,让同学们能够快快乐乐的生活和学习,少些烦恼和忧伤。

班干部工作让我相信只要真诚待人,便一定会有收获。能否建立一个和谐的班集体,班干部的作用巨大。对于心理健康,我们班干部的工作并没有明确的项目,但我们能做的,值得我们做的还有很多很多。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九

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着年级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问题特点。一年级学生在高校生活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居多;二年级学生是各类心理问题较多产生期;三年级较多表现在个人发展与情感的冲突;四年级则以择业求职而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为主。文章主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年级特点,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有针对性的相应对策,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人生课题的挑战,由于大学生在智力和人格发展上尚未成熟和完善,遇到问题和困惑常产生苦闷、烦恼、情绪不稳定等,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一直保持较高水平,是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发生的高峰时期,因此,认真分析和把握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按学生年级特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实处,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

1、高校生活不适应是新生主要心理问题。

2、各类心理问题较多集中在大学二年级产生。

大学二年级是学生心理问题较多的年级,也是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高阶段。

3、个人发展与情感的冲突较多表现在三年级。

4、择业求职的心理困惑是毕业生的突出问题。

四年级学生以择业求职而产生的心理困惑是突出问题,兼有个人未来发展和社会需要的问题以及因恋爱而产生的问题等。严峻的就业形势使莘莘学子早早就开始了择业求职,他们奔波在学校、社会组织的各种供需见面会上,期望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不少毕业生择业时受社会上一些舆论的左右,盲目从众,追逐热门,不考虑自身条件及职业特点和社会整体需求,择业观念、传统束缚、爱慕虚荣、自我封闭、消极怠慢等心理极大地影响了毕业生的择业和求职,使择业范围和发展空间大大缩小,易导致挫败感和消极情绪并因此引发心理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以及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教育更多的是着重智力培养,大学生群体暴露出的心理问题实质上是长期的教育中积累和潜伏下来的,因此,对不同年级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对策。

1、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身心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必须协调发展的理念逐步深入。高校应开展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谈心等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

2、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学工作体系。在教学工作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或选修课程;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开设有助于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各种讲座,创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刊物,介绍国内外先进的心理调适方法,普及提高心理素质能力知识。

3、健全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体系。在加强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设的同时,着力加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建设,及时反映学生中的心理异常情况,协助学校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健全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预案,并将其列入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和公共应急管理工作预案之中,一旦大学生遇到重大心理创伤事件时,能提供高效的危机干预服务。认真开展大学生健康状况摸排工作,做好心理问题高危人群的预防和干预。

5、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人力投入。坚持按需、精干的原则,根据学校的规模,按1∶3000—5000的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专职教师,着力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的基础,只有心理健康,大学生的德、智、体、美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只有心理健康,才能不断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承担未来建设祖国的重任。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十

7月份参加了教师发展在线赵丽琴老师主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课程学习,赵丽琴老师讲授的课程指导,使我收获颇多,现就这门课程的心得体会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高校、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在现在一个思想文化激荡、价值观念多元、新闻舆论冲击、社会瞬息万变的世纪,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世界,未来人才都可能在某一时刻出现心理危机,并随之发生一系列心理卫生问题。从高等学校的角度分析,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加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调节,大学生心理健康也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合理疏导,是这门课程讲授的意义。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课程设计、如何与学生进行互动,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等,赵老师用比较平实的语言详细讲解,根据学生们的心理特征,将一些理论性的知识融合进日常的.例子中去,学生们接受这些理论的阻抗会很低。把学生的需求与我们课程的理论有机结合,对于不同的专业用不同的事例,课程更加切合学生的理解'课程当中注重互动,鼓励学生参与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是学生更容易接受并效率比较高的。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清晰了今后课程改进的努力方向,认清了从哪里入手效果好,有更好的学习效果,这次培训是我今后课程教学工作的一个新起点,同时对赵老师表示忠心的感谢。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十一

在学习幽默诙谐博学多才的肖xx老师开设的《大学生心理咨询与教育》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受益匪浅。它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它让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也更有信心创造美好未来。

在心理咨询教育课上,我不仅学会了要做一个冷静面对自己的现实主义者,更是学会了调整自己面对的负面情绪,调节压力。课堂上,博学多才的肖汉仕老师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了很多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方法,同时自创歌曲带领大家歌唱等等。这些方法,在很多时候想起来,也是非常有用的。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深呼吸,也可以是个很不错的方法。谁又会想到,有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呼吸也可能是成功的秘诀。

心理健康教育让我了解了很多,了解自己,了解身边的人。每个人都会以为自己是最了解自己的,而在上这门课的时候,肖老师只是用一些小小的测试,就让我们更加了解我们自己内心的想法,甚至是一些自己都摸不清道不明的想法,这样的一些想法,被挖掘出来,会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这样的一些小小的测试,也会让人更了解自己的性格。性格的挖掘,也会让自己可以更淡然更理智的去面对很多事情。要看的起自己,看得清自己,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在上了多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及看到同学向老师提出的一些。

顾虑后,我发现作为大学生的我们的确很困惑很迷茫。比如说:关于恋爱、学习、生活、以及人生目标等等。在课堂上,肖老师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大宝贵的意见,指导我们如何面对这些挫折,在面对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时,教会我们如何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让我们明确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指导了该如何处理学习生活上的困惑。

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是人们智力发展和脑功能健康的重要标志,是确立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教给人们如何去调整自己的心态,如何去适应生活,以及如何维护心理健康的知识或技术,帮助人们战胜自己的某些疾病,进而战胜竞争中的困难,取得最终的胜利。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在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很多解不开的开的困惑,而这门课程很好的帮助我们如何去应对那些问题以及如何让我们适应大学生活。我想我们都一样,在刚进入大学时有很多的问题,比如目标的失落和确立的冲突。高中我一直以考大学为唯一的目标,我曾多次幻想我憧憬中的大学是什么样子,但我知道,这只是我理想中的大学。在进入大学后,更加验证了我之前的想法,“理想不能和现实混为一谈”。在我心中大学应该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殿堂,刚开学时,激动,愉快之情不能溢于言表,但兴奋过后,才发现现实中的大学原来是如此的平淡、枯燥,“教室、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日复一日无限循环。我也曾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但同学之间的相互竞争也让我明白,如果不改变,如果不努力,我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在这个强手如林的学校里,我只有更加的努力才能赶上时代日益紧凑得步伐。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带来心理上的不平衡,引起心理冲突。面对这一切,我茫然不知所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给了我很大的帮助。面对目标失落与确立的冲突,它教会我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观念。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不能单靠被动地顺应环境,须主动地去适应环境,保持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在处理理想与现实、自尊与自卑的心理矛盾上,它教会我在全面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对影响自己成长的主要心理压力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主要问题,然后有针对性的学习、努力提高,适时调整。它鼓励我积极投身实践活动,走进外面那个纷繁复杂的“课堂”,经风雨,见世面,在实践中受到磨练和考验,从而变得更加成熟和坚强。并从中获得社会经验,正视人生舞台后面的许多真实情景,领悟人生的哲理。

虽然心理健康教育课已经结束了,虽然二十多节的课带给我们的东西是有限的,但却也留下了更多的东西让我们去挖掘和学习,我觉得门课这真的很有现实教育意义。通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对我的个性,我为人处世的方式,甚至是我的世界观、价值观,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学习了心理咨询与教育,让我学会了更好的去审视自己,并且在很多时候,我开始学会去观察别人的一些情绪,更好的了解别人的心理。这样也可以看出别人的需要。做人不但需要被爱,还需要爱人。要爱自己,也要去学会爱别人。我想,这些在课堂上学到的种种,也会继续的深远的影响到我的未来。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十二

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状况,同时从组织管理、实践管理、活动管理三个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好的建议。

近年来,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总体上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势头。根据全国各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测评和调查研究显示,高校多数大学生择业心理还是比较稳定的、健康的。这主要表现为有较高的智力水平,有强烈的求知欲;有稳定情绪,乐观自信,充满朝气和活力,对未来满怀憧憬;有健全的意志,果敢、顽强、有自制力;人格完整统一,敢于竞争,努力向上,积极进取;有较完善的自我意识,能较好的认识自己;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社会现实有比较客观的认识,适应性良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大学生的择业环境、择业理念、择业途径、择业方式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大学生择业心理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择业标准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

由于不同的择业过程,大学生对择业理想抱有不同的择业期望值,大学生的择业标准和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而复杂的特点。如:有的毕业生把事业放在第一位;有的毕业生把待遇放在第一位;有的毕业生把就业地区放在第一位;有的毕业生把单位性质放在第一位等等。在当前大学生多元的择业价值取向中,有两个取向最为突出,一是毕业生普遍看重经济待遇,关注生存条件;二是择业时越来越注重自身价值的实现。在普遍关注的两个问题当中,除了就业单位待遇外,更多考虑的是个人兴趣、爱好和专长的`发挥。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事业使生命之树常青”,他们懂得只有将职业价值与个人需要、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有机结合起来,一切从实际出发,去认识职业,去认识自己,才能在择业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择业意识市场化,竞争意识不断增强。

大学生择业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受到个体心理、群体心理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高校就业制度改革的稳步推进,大学生参与就业市场自由选择职业的心态已经成熟。绝大多数学生能正确的认识与分析当前就业形势,调整好择业心态,主动地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的择业意识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市场经济不仅使物质资源配置趋于优化,也使人才资源的配备发生了质的变化,即社会对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再是被动地接受高校供给,而是根据自身的客观需求吸收人才。与市场经济息息相关,大学生择业意识也市场化了,具体表现在择业自主意识、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明显增强。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有些大学生不再是毕业前半年左右开始找工作,而是提前一年甚至一入学就开始考虑和运作;还有一些大学生,他们在寻找职位时,对当前的就业形势、就业政策、专业需求状况非常了解,能做到知己知彼,不再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处境。他们已经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时代,竞争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就不可能立足于社会,更谈不上成就一番事业。

1.加强组织管理,促进教育力量整合。

目前,从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指导的组织管理模式来看,多数高校的组织机构由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与心理辅导部门联合组成,通过开始《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生涯规划》等课程,对大学生开展系统的并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与咨询服务,同时通过政策咨询、心理测试、学术讲座、网上就业指导等多种教育渠道,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就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服务。但我们应该清楚地看到,部分高校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的内容、形式、方法都很零碎,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教育途径分散、单一,很难形成合力。因此,在新形势下,高校只有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管理机构,明确责任,落实各项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教育、管理和服务“一体化”相结合的组织保障体系,才能有效地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计划地、系统而科学地开展。首先,高校应努力构建一个立体化、专兼结合、多元化组合的工作服务体系。具体而言,就是从校领导到学生管理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各院系部,再到专兼职心理教师、学生辅导员、任课教师,按一定的方式组织起来,从不同层面、角度、不同渠道开展择业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通过各种力量的相互协同工作,来实现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工作整体优化的目的。其次,高校要及时转变教育理念,建立健全大学生择业的服务体系,积极整合教育资源,拓宽其服务功能,提高其服务水平,树立“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学生”的服务意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引导,才能推动高校就业心理指导工作逐渐步入一个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轨道。

2.加强活动管理,促进学生主体自育。

动的趣味性与实践性,有助于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内化,更能发挥大学生主观的能动作用。一方面,高校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多种媒体的广泛宣传,强化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如学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会”、“心理健康俱乐部”和“就业辅导自助协会”等形式的大学生自我教育组织,通过“大学生恳谈会”、“大学生座谈会”、“个人成长小组”等自助形式开展就业心理辅导活动,使学生在自我教育中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另一方面,高校要注重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多注意启发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多注意引导学生参加心理社团活动,使学生自我生存、自我调控、自我激励、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通过专题心理讲座、主题心理报告、心理沙龙等形式,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以及自我心理调适的基本方法,消除负性情绪的心理困惑,增强学生适应社会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以一颗平常心面对自己、面对集体、面对社会。从而把“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的外在教育要求内化为大学生追求就业健康心理的自觉行动。

3.加强实践管理,促进教育效果延伸。

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大,大多源于认识的偏差和对择业实践适应的不良。只有社会、学校和就业指导部门来共同关注并采取相应的辅导对策,实施正确有效的引导,才能排除大学生在择业时出现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顺利的走向工作岗位。通过对大学生择业实践全过程的心理监测与指导,引导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的能力,使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从容地面对择业求职。一是充分发挥学校各种社团、协会的功能,组织学生参加对多种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二是抓住“寻岗”这个环节,树立“独自寻岗,战胜困难”的大学生典型,对大学生择业时的自我表现实行科学的引导,使之能正确地认识自我,能主动地调整择业期望值,能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让他们顺利度过接触社会之初存在着的自卑、怯懦、自负、焦虑等心理状态的不适应期;三是加强专业社会实践过程的管理和考核,组织专业教师、辅导员和“两课”教师对大学生的综合性实习进行指导,对大学生实行“模拟就业过程”的演练,培养大学生与人相处、共事、合作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调适的能力;四是做好社会角色转变的心理准备,使大学生能正确认识自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成为有良好竞争心理准备的人,自觉地克服和抵制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总之,高等学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理念、培育良好的择业心态、实现自己的职业生涯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大学生的自我定位,有助于毕业生的顺利就业,还有利于促进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有利于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更有利于科教兴国战略的顺利实施。伴随着高校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普及开展,其教育模式的建立也必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应该说,这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还有待于广大教育工作者调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的力量,开辟各种教育渠道,运用各种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探索与实践。面对激烈的就业竞争,高校毕业生必须更新就业观念,做好充足的知识储备和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择业行为,积极把握择业机遇,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十三

在学习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实际,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借此机会将我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做法和思考。

一、学习《纲要》,统一认识,关注学生心灵成长。

我校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行政例会、年级组长和每两周一次的教师学习工作会议,组织学校行政、教师认真学习《纲要》,吃透精神,统一思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通过学习增强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我们认为,《纲要》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目标、对象,规划了不同年龄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对于我们把握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科学有序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依据,指明了方向。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高度的指导性、鲜明的针对性、切实的操作性。

为了有效地做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还结合学习对学校、教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进行了分析:学校多年来牢固树立“德育领先,五育并举”的办学理念,突出以“五爱”教育为重点,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教学生做人为核心,确定了“播种、培育、收获、提高”的德育工作思路,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同时也造就了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且热心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学校的“三风”建设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当然也应该承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多元文化思潮冲击着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诸如独生子女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特别是在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环境适应、同伴交往、情绪情感、行为表现、个性问题以及趋势越来越严重的学习困难综合症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深切地让家庭和学校感受到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迫切性。

通过学习、分析,我们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针对小学生身心发展及现状,确定符合学校实际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全面规划,分层推进,面向全体,点面结合,育心活动,贯穿始终,家校牵手,整体促进。在此基础上学校完善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学校整体工作的列入议事议程,建立了校长室、教导处、德领组、医务室和年级组长组成的领导小组。每学期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学校工作计划之中,年级组及班主任工作计划中也将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的内容和工作来抓落实,以确保该项教育落在实处。同时学校还加大了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以建立一支勤于钻研、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

我校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充分发挥以班主任、辅导员、教师为主体的作用,不时派出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相关培训和交流,同时还将教师心理健康专业培训纳入到校本培训的范畴之中。我校从20__年开始先后邀请了徽州师范的金水老师来校做专题讲座,邀请“知心姐姐”报告团和南京大学心理研究课题组成员来校为教师和家长做报告;我校舒立新老师参加省陶研会归来为全体教师作了《全面把握当今学生特点,积极实施有效教育》的汇报辅导报告;从20__学年度开始我校开始实行班主任月例会制度,以此来加强理论探讨,交流工作体会,探寻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灵成长。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扎扎实实地落实行动上,学校要以师为根,以生为本,一切从“心”开始,让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学科教学、班主任工作、各项教育活动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同时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基点,以趣味性、活动性为基本特色。

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温謦的育人环境,让学生的心灵得到了美的陶冶,使他们的心理得到了和谐的发展。在实小这个乐园里,我们的孩子喊出了“同在蓝天下,雏鹰展翅飞”的快乐口号,发出了“在这里起步,让明天更美好”的呼声,并以此作为学校宣传橱窗的主题,每一期橱窗内容的更新,都成了学生们肯定自我,张扬个性,展现魅力的所在,引来了居民驻足观看。很多的家长和同行都说:你们的氛围真不错,做你们的学生幸福。学校努力创设符合学生心理健康要求的多元环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健康心理。

2.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建立起和谐、平等、民主、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以实现教育的人性化。只有心理距离近了,才能让空间距离拉近。为此学校一方面积极开展和谐校园的创建,努力建立新型的师师、师生、生生关系,另一方面又积极开展诸如“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教育活动”等,以提升全体教师都能在新课程背景下“以德修己,以德育人”的自觉性。老师应主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给学生更多的理解和爱。如果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一定要及时个别谈心,弄清原因,采取恰当的方法来帮助解决。

例如我校上学年六(1)班的学生汪同学,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妈妈都非常疼爱她,尤其是爸爸,对她视若掌上明珠。可就在她8岁时,爸爸被诊断出患了一种不治之症——肝癌。为了攒钱给爸爸治病,妈妈一边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一边忙打理着自己的店铺。爸爸在病情稳定的时候,也坚持给妈妈帮忙。汪同学对于这样的打击,她还是无法平静。上课时,汪同学变得神色游离,精神萎靡不振,班主任发现后就主动找到了她,向她了解了情况。经过班主任的悉心开导,了解了实情后,班主任通过耐心细致的开导,使学生紧皱的眉毛舒展开了,孩子放下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拉近师生心理距离,教师只有成了让学生可以信任和依赖的朋友,就能使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这也就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吧。

3.贴近实际开展特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是从现实生活中产生的。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只有贴近学生实际,谈论与学生关系密切、学生最想了解的话题,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起到良好的辅导作用。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以选择恰当的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为此在建立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上,学校先后多次开展了学生心理调查活动,以较为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况,发现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学生反映的以心理适应问题居多,如学习方面最突出,其次是生活、交友、认识自我问题等。

从学生身边的事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心理辅导,效果自然水到渠成。如二年级(1)班里有个姓张的同学,是个小姑娘腼腆、胆小。老师每次叫她回答问题,她站起来,总是低着头,脸涨得像块红布,说话的声音都打颤。一次主题班队会,同学们要演出,班主任老师就有意锻炼这个小姑娘的意志,在班上提议让她担任一个角色,演“小白兔”,她当时的第一反应是“不行,我不敢”。“试试吧,老师相信你准行,”班主任老师亲切地鼓励她,“大家帮助你多排练几遍,好不好?”最后演出成功了。从此,张同学变得大胆、开朗起来。还有的班主任老师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展了以“知识越学越有趣”、“我不做小拖拉”、“同好书交朋友”为内容的心理辅导,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同时我校还经常开展丰富多彩且富有特色的活动,以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坚持开展以《守则》、《规范》为基础的养成教育系列活动,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终生受益;坚持开展路队、“两操”、卫生等“五项评比活动”,教育学生树立集体荣誉感,在学生幼小的心灵根植下“人人为我,我为大家”的种子;坚持开展多种综合实践活动,如“春秋游活动,参观爱国主义基地,寻访家乡巨变,走进街心公园清除垃圾、走上街头文明劝导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去认识,去锻炼,去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坚持暑期开展“走进军营,走进红色老区”和“勤奋努力,走进文化科技”夏令营活动,教育学生学会珍惜今天,磨练意志品格,感受民族传统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

我校还注意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以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学校局域网、多媒体教室和学校网站等为物质基础,组织开展“每周一歌”、“英语每日一句”、“师生来稿每周一播”、“‘校园之星’每月一评”、“学生佳作网上登载”、“德育天地网上交流”、“大课间活动我来评说”等,以真正起到了沟通、咨询、宣传、解惑的作用,既解决了学生的心理疑难,又给学生指明了方向,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发了学生的智慧潜能,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

4.各科教学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学科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全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通过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教学活动和学科知识成为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载体。在教学内容中寻找,挖掘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如:教学《比金钱更重要》一课时,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较多地生活在亲情血缘关系中,过多地接受着别人主动的奉献,所以他们很难摆正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为别人着想的意识不强,人际相容性差。同学之间的不和谐使他们产生许多心理问题。遇到问题进行换位思考,是培养学生的爱心,使他们能主动地理解、关心、帮助别人的有效方法。

而该文讲述的是“我”深夜开车回家碰坏了一辆红色小汽车的反光镜,“我”在四下找不到人的情况下留了纸条希望车主和“我”联系,后来,车主致电表示感谢,并拒绝了“我”的赔偿,告诉“我”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课文要表达的中心是人与人之间那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可贵。教师课前假如布置学生了解身边同学间曾发生的小摩擦及解决情况,并思考这是否是最佳解决方法。鼓励学生将自己处理得好的事讲给大家听,对那些能站在他人立场思考、看待问题的学生加以赞赏,这样一来,孩子们以自我为中心的少了,班里互相体谅、互相信任、互相关心的气氛逐渐浓厚起来。

再比如《落花生》一课,就可以通过课文对学生进行增强自信心的教育。结合花生虽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样的实例,教育学生要正确看待自己及周围的同学。告诉学生一个人不漂亮,或不引人注意不要紧,只要他努力,勤劳,关心他人,那么他就会成为一个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他不但不该自卑,而且应该比别人更自信的生活。这样就利用课文的学习对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一些有自卑心理的孩子恢复了自信。在教学方法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新课程标准就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方式,让学生共同总结出答案。这种教学方式就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了合群教育。只是学生虽然和同学合作了,自己却可能并未意识到这样得出的答案其实是群策群力的结果,所以教师要适时指出,个人做不到的事,凭借集体的力量有时轻松就可以完成。这就是集体的力量,我们每个同学都该使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当然还有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吝啬语言评价,大多以商量的口吻,鼓励的语气,启发式的询问,而且多年来我校教师坚持在填写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报告单时,只表扬优点、以极其委婉的方式指出学生的缺点,并鼓励学生改正,就避免了对学生的伤害,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信心,这一点,就做到了在教学评价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5.家校牵手构建学生心灵成长有效平台。“关注孩子心理健康”是我校家校结合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步伐和家长学校向纵深发展步伐的一项新举措。为此,我校网站开辟了“网上家长学校”、“校长信箱、校长博客空间”平台,精心编印校刊——《家校园地》,开辟了“家校通”,利用这些途径重视加强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一些特殊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以便及时了解、跟踪、疏导、把握他们的内心世界,更好地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学校以创建现代家庭教育课题研究之成果——“快乐学习型家庭”为载体,提倡“大手牵小手,共同向前走”的理念,开展“亲子共同成长”活动,利用家长学校授课交流育儿经验,指导家长运用科学的育人方法,努力构建具有“优美的家庭环境、和谐的家庭氛围、健康的家庭心理、积极的家庭行为”特征的家庭教育新格局,提高家庭综合素质,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家庭与学校相结合,拓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研究的内涵。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家长学校培训内容,先后多次邀请心理辅导专业人士向家长传授心理辅导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家校联谊活动,走进彼此心灵,共育一代新人。

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才刚刚起步,却遇到了诸多的问题,诸如缺乏具备专业知识的教师,缺少应有的指导和培训,几句加强自我学习的口号式话语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现在学生难教已是普遍性问题,再加上留守学生、隔代教育、单亲家庭学生在迅速增长,而导致的问题学生数越来越多,班主任教师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苦口婆心疏导教育,教师负担重、责任大,已到了难以承受之地步;加上良好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出现了问题一股脑地责怪教育如何如何失职,学校、教师肩负的精神压力太重太重……其实在我们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同时,也要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关注心理健康,促进心灵成长,真可谓是任重道远啊!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十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一学年来,我校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在帮助学生培养健全人格,保持心理健康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健全的组织机构,是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保证。开学初,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高度重视,同时委派具有多年经验的一名教师为我校的专任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为了消除教师、家长及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偏见,让广大家长、教师以及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持有一种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学校通过广播、集会和升旗时间等各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广大师生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性,增强心理保健的意识。

1、积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首先对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专题培训,然后再由专任教师指导,班主任尝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大大提高了效率,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校同时安排每周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纳入常规教学工作检查。

2、专门教育与学科渗透相结合。强调学校全员参与全过程,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各科任教师联系自己所任教的学科适时、适度、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使各科都能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3、集体指导与个别疏导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使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为学生当前生活及将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基础。实施过程中,我们进行多次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定期对学生的共性问题集中指导,提高广大学生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普及心理健康基础知识,教会形成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对个性问题与特殊问题需要进行个别辅导,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心理服务。服务形式有:

1、面谈。如果学生有某种心理问题和困惑,可直接找专任教师或班主任敞开心扉,谈心交流。

2、电话和qq沟通。如果学生有某种心理问题,又觉得不便与老师口头交流的,可通过电话联系沟通或通过“坡刘小学家校交流群”在线沟通交流。

3、个案分析与工作总结相结合。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心理问题的多样性决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视个案分析与研究,做到因材施教。因此,我们把把学生中出现的心理状况及时记录,分析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对症下药,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4、学校指导与家长配合相结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赢得实效,必须赢得家长的支持。我们着力修筑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桥梁,定期召开家长会,普及心理教育基本知识,交流先进经验与做法。不定期家访,共同探讨孩子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学校、家庭教育合力。

首先,为了给学生充分的接受心理健康教育机会,我们调动了所有可用的资源。因为考虑到班主任对学生比较了解,平时和学生接触的时间也比较多。本学年,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由专任教师和班主任共同完成。同时,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时间。

其次,继续转变观念,从“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旧框框中解脱出来,在课堂课上,真正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多科并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家长的鼎力配合下,学生在学校里健康、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着,有力地保证了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十五

本次人文社科讲座在同学与老师的积极互动和配合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了,也得到了老师与广大同学的好评。在老师极具风格的开场中同学们被深深吸引,一个简短而蕴含寓意的动漫视频指明了主题。整个讲座中也是同学与老师密切配合,不仅展开交流,更是让这场心理讲座成为一个思想的盛宴。

这次的活动是系里团委为了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而举办的,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揭开了心灵中的困惑,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了自己抗压能力。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生活、工作与学习中去,所以我们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第二,明确自己的生活目标。

生活目标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在一生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目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人的一声是有目标组成的,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完成这一个一个的既定目标,最后达到自己最想要的结果。

第三,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此次活动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例如:

1、同学们秩序有些混乱。

2、同学们在签到的时候比较混乱。

3、多媒体出现了一些状况,在人员安排妥当的情况下,又调换了教室。给老师和同学都带来了一些麻烦。

对于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将会勇敢的担当起来,用自己的智慧与勤奋不断克服不足,为同学们奉献出更精彩的活动,也希望大家能多提宝贵意见,为我院的发展、同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十六

这个学期我有幸选上了学校开设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课程,说到体会,一个词,受益匪浅。学到了很多以前我从来都不知道的知识,以前总认为自己了解的很多,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我才知道我对这方面的知识还很浅薄。而我欣然地选择了这门选修课。

课程确实很有意思,生动形象。以前从来没有在这样一个公共场所听人这样公开的讲“性”,而且也打破了我看见的大课堂的纪录,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大一个教室坐得满满的,而且每个人都还这么认真的在听,对老师都抱有很大的期望,我能看出她们眼中的求知欲有多么的强烈。

说真的老师讲得很好,讲课也非常生动有趣,但绝对不会让你觉得低俗、下流。老师给我们讲起了关于“艾滋病”、“婚前性行为”、“安全套”等敏感话题等知识,在高校课堂上不再羞羞答答。我觉得在高校开设这门课的好处非常多。开设这门课程一方面是一件好事,说明我们正在进步,正在准确的认识我们的性教育;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的教育是存在问题,这样的性教育是不是太迟了些,对于已经成年人阶段的高校学子是否就像一个笑话。

我们应该改变我们的观念和意识,我们常常说中学的“生物课”没有上好,是因为老师没有传道授业解惑,没错,这是老师的责任,但是我们也该改变我们的认识,抱着正确的认识态度,去学习,千万不要简单认识就是交我们如何爱爱,我认为我们的选择是完全正确的,对于自己有了一个交代。因为我学到了别人没有学到的,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比别人多,我对这感到骄傲。

通过学习我彻底认识了自己的身体的构造,认识了自己的性器官,认识男女对方的身体,同时从我自己的经历我能够非常清楚的明白性教育的必须性。我以后把学到的知识会传授给我的朋友以及更多的人让他们也少走弯路。

其实,性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的一项内容,性健康教育不是只靠老师就能完成的,他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进而促进性教育的开展。我们发现许多人谈论性教育都是在孩子身上做文章,很少强调对成年人的教育,其实在现在成年人也缺乏对性的了解和性的知识。很多家长对孩子是避而不谈,更有的是谈性色变。甚至有些老师也是谈性色变,好像只要一谈到性这个词就是下流的、羞耻的。更不用说对学生进行性健康教育。头脑中还存在“无师自通论”、“教育诱发论”、“素质无关论”的错误观点。不同程度地阻碍了性教育,性教育的有效开展。所以家长和老师一定要转变性的观念,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了解孩子各阶段的身心发育规律和特点,理解孩子和尊重孩子,提高性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帮助懵懵懂懂的孩子们身心健康发展。在学校,不要认为一谈到性就很下流很色,只有很色的人才去上这门课,才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我们的性教育应该从幼儿就开始,特别是初中的生理课一定要上好,不要避而不谈,这样这会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增加性的神秘感,反而会引起不良的影响。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十七

要: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引起了社会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查阅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文献后得出,虽然大量的研究结果已经为我们对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为今后的研究打开了思路。但还需更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具体的方法和内容。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人们对健康有了重新认识,“没病即健康”已成为一个过时的、陈腐的观念。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健康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一个多维度的综合概念,心理健康便蕴含其中。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躯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作为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作为天之骄子的当代大学生更是不例外。当代大学生面临着新世纪的挑战,科技的发展,经济的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合格人才的培养。据国家教委组织的对全国万名大学生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有%大学生存在心理问题。有资料表明,对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增多,心理问题乃至心理障碍更加突出。北京市《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课题组抽样调查了北京市各类高校,通过基本情况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以及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得出的最新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可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占%,与中国一般人群的数据对比显示,在所调查的心理症状指标上,都高于一般人群。这表明了当代大学生属于心理脆弱、心理冲突和情绪行为等问题的高发群体之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彰显“人本”、“生本”的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标志和现代学校的重要特征。心理素质是人才素质系统中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本要求。为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合格的跨世纪人才,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

1国内研究现状。

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完整的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已逐渐成为当代大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引起了社会及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其中参与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培养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国内许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目前,国内分别研究体育锻炼、心理健康的专著和论文虽然很多,但针对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之间关系的探讨还是不多。1994年至20xx年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的有关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研究论文共73篇。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关于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目前,很多学者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有过多次测量与评价。如周华儿对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现状与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意识不强,自觉性不够,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董政宁通过研究表明,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生有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有中度心理障碍,%的学生患有心理疾病。

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研究。

综合季浏、周华儿等学者的研究,当前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效应的研究主要有几个方面:第一,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参与者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健康水平,体育锻炼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对于人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二,只有坚持、喜爱和合理的锻炼时间三个方面相加才对心理健康有显著性的贡献。但只有适宜的体育锻炼才能促进心理健康,相反,如果所采用的锻炼方法和手段不科学,不仅会损害身体健康,而且还会给心理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第三,锻炼群体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分高于非经常锻炼群体,呈非常显著性差异。

综合曾吉、李燕强等学者的研究,当前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当代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以追求身心健康为首要目的,其次是以调节个人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为目的。第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自觉性不够,另外没时间、无器材、无场地、无兴趣也是影响我国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障碍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第三,目前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影响的认识,缺乏通过体育锻炼提升心理健康相关的指导和帮助,阻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

2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体育锻炼被认为是一种能提高和维持良好心理状态的手段。根据基恩(kyan)1983年的调查,1750名心理医生中,有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活动作为一个治疗手段来消除焦虑症;80%的人则认为,体育活动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巴斯奇(bosscher)1993年曾调查两种体育活动方式对于治疗严重抑郁症住院患者的效果。一种活动方式是散步和慢跑,另一种方式是踢足球、打球及练体操等体育活动结合放松练习。结果显示,慢跑组患者报告在抑郁感觉和身体症状方面明显地减轻,并报告自尊感增强,身体状态明显好转。相反,体育活动结合组患者未报告有任何生理和心理的变化。可见,慢跑或散步等有氧运动更有利于心理健康。

加拿大心理学研究人员报告说,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不论是力量训练、跑步、散步还是其他形式的有氧运动都可以帮助减轻轻度到中度的情绪沮丧,而且对包括焦虑和滥用药物引起的功能紊乱在内的其他类型的.精神失调症的治疗也可以起到帮助作用。

美国科克凯尔迪等人1990年指出:“体育锻炼已作为治疗心理疾病的一种方法。”张力为、毛志雄总结了大量的国内外有关体育运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列举了north(1990),petruzzello(1991)和lafontalne(1992)的相关研究成果。研究表明,体育锻炼可以降低焦虑和抑郁,并且对焦虑和抑郁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季浏等也提到了micniman(1993)等人对锻炼后的被试立即进行了测量,发现焦虑、抑郁、紧张的心理紊乱等水平显著降低而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

对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国外学者提出了很多假说。如美国学者cox(1994)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6项基本假说,试图从理论上解释身体活动和(或)身体锻炼产生心理效益的机制。这6项基本假说分别是:认知行为假说、社会交互作用假说、分散注意力假说、心血管功能假说、胺假说、内啡呔假说。其中有些假说恰好契合了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

前三种假说主要是从心理角度来直接阐述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之前关系。后三种假说主要是从生物化学角度来说明身体活动或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之前的关系。尽管目前尚缺乏一个综合解释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明确结论,但是诸多研究表明,适宜的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价值。但对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这一复杂的问题上,目前研究结果还只停留在假说方面,但没有一种假说能满意的解释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实验研究。

3发展趋势。

已有学者们的研究为我们对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今后的研究打开了思路。目前,在大力倡导和加强心理健康培养的理念下,还需进一步思考与研究的问题主要有:一是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关系实质以及如何通过体育锻炼增强心理健康培养的原则、方法和途径;二是体育锻炼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渗透与结合的问题,即如何把体育锻炼的特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更好的结合起来;三是如何转变和提高高校管理者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及高校管理中实施体育锻炼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四是如何把学校、家庭、社会联系起来,提高体育锻炼的地位,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培养的效应。

在现代社会,体育运动和心理健康有着密切联系。人们通过参加体育活动可以拓宽生活的空间和时间,在体育锻炼中不断发展自己的身体能力,并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精神能力,追求卓越,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实现理想。体育锻炼能调节人们的心理状态,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满足不断成长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体育锻炼不仅有益于身体健康,而且也有调节心理的功能,在体育参与中,生理、心理和精神都能得到很好的满足。

参考文献。

2董政宁。对我国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西北大学学报,20xx(2):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十八

1、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跃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邀游,拼命地吸取新知识,发展多方面的能力,以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正确的自我观念、恰当的自我评价、完整的个性结构、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择业心理,应该符合社会的要求,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对环境有适应能力。倘若具备了以上素质,则我们的心理健康不成问题,则一定能在学业和事业上取得一定的成功。

(一)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激发自我潜能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核心在于自我观念问题。在团体情境中,成员之间通过个体的自我分享,会意识到原来别人的许多问题与一直困扰自己的问题是相似的,这样就会减轻心理负担,改变不当的自我评价,建立积极的自我观念。此外,团体中每个人为寻求改变而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步,对于其他成员都是一种鼓励,可以增强自己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自我潜能。在团体中形成新的自我观念,在团体活动结束后也会促进个体更好地与所在群体的互动和协调。

(二)纠正心理偏差,促进心理发展,培养健全的人格团体心理辅导的积极目的在于发展的功能,这是咨询心理学遵循发展模式的直接体现。通过团体活动可以改善成员的不成熟的偏差及行为,促进其良好的心理发展,培养健全人格。尤其是学校团体心理辅导能给予正常学生以启发与引导。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可以创造一种安全、温暖、可信任的气氛,这种气氛会促使成员自我表露,在团体中将与自己有关的事情表达出来与他人分享。团体中的分享,可以促使成员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团组成员的相似境遇使得团体成员不会感到孤独、无助和另类,从而在心理上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满足一定的心理需要,消除一些心理压抑感,合理宣泄情感,在互动中成长。

(三)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的最基本形式。人际交往的体验如何,是影响个人社会生活质量的最重要因素。心理学家丁瓒曾说,所有心理问题都是由人际关系的不适应造成的。有关资料显示,人际交往困惑是目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每一个人都需要培养人际沟通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团体训练中,成员可以学习如何有效地交往,如何解决问题,如何做决定,怎样表达自己的意见等。通过小组成员相互作用的体验,学习对自己、对他人、对团队的理解和洞察,并掌握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的技能。

(四)增强团体凝聚力,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团体凝聚力是指团体对个体的吸引力和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团体凝聚力的强弱对组织的管理有重要影响。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各种活动有利于增强团体凝聚力,在团体中,成员通过分享经验或竞争,彼此之间达成共识,增进理解,增进成员之间的相互认同,从而增加成员对团体的认同。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具有重要作用。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近些年来许多人已经进行了很好的研究,辅导方向上也由最初的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逐渐向心理品质的各个方面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方向也由治疗团体开始转向了发展性团体,这些都是积极变化。

另外,有研究者把心理辅导从即时影响转向了辅导后的长效影响,这为大学生今后良好人格的塑造起到了积极作用。团体心理辅导日益成为我们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安全教育心得听了某某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报告,我感到内容很精彩,讲的很全面,所举案例让人心情沉重,看后感触很深。使我感受到“学校安全重于泰山”。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最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范文(19篇)篇十九

本次人文社科讲座在同学与老师的积极互动和配合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了,也得到了老师与广大同学的好评。在老师极具风格的开场中同学们被深深吸引,一个简短而蕴含寓意的动漫视频指明了主题。整个讲座中也是同学与老师密切配合,不仅展开交流,更是让这场心理讲座成为一个思想的盛宴。

这次的活动是系里团委为了进一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而举办的,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揭开了心灵中的困惑,提高了自己的心理素质,增强了自己抗压能力。以更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生活、工作与学习中去,所以我们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生活目标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在一生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一个目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人的一声是有目标组成的,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完成这一个一个的既定目标,最后达到自己最想要的结果。

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从心理发展的意义上说,这个阶段是人生的多事之秋。这是因为,经验的缺乏和知识的幼稚决定了这个时期人的心理发展的某些方面落后于生理机能的成长速度。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发生许多尴尬、困惑、烦恼和苦闷。另一方面,我国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正在发生复杂和深刻的变化,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科学技术急剧发展。这种情况也会在早晚要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中引发这样或那样的心理矛盾和心理冲突,例如父母下岗、家庭生活发生变故、学习成绩不佳、交友失败、失恋等。这些心理问题如果总是挥之不去,日积月累,就有可能成为心理障碍而影响学习和生活。让学生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所以大学生在学生过程中应学会自我心理调适,做到心理健康。

总之,大学生要做到心理健康,争取身心健康是关系到成才与否的头等大事。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一颗颗人才的新星就有可能升起。

1、同学们秩序有些混乱。

2、同学们在签到的时候比较混乱。

3、多媒体出现了一些状况,在人员安排妥当的情况下,又调换了教室。给老师和同学都带来了一些麻烦。

对于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将会勇敢的担当起来,用自己的智慧与勤奋不断克服不足,为同学们奉献出更精彩的活动,也希望大家能多提宝贵意见,为我院的发展、同学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迈向新征程心得体会(通用18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自我反省和总结,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潜力和信心。大家可以从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中找到一些共鸣和共通之处,与自己的经验进行对比和分析。

    专业竞业协议的期限范文(23篇)

    竞业协议是一种就业合同中常见的条款,它约束着员工在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不得与原雇主竞争。竞业协议的范文可以帮助雇主了解协议的一般内容和格式。行法。商。甲方出具证

    优质公寓住宿申请书(案例15篇)

    无论是申请大学还是职业岗位,撰写一份高质量的更多申请书都是非常关键的。以下是一些非常优秀和经典的更多申请书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参考资料。

    实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变更范文(18篇)

    单位是社会分工和组织结构的产物,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以下是一些单位管理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1、目的:。建立要害岗位操作程序。2、范围:

    2023年课前英语演讲三分钟(模板18篇)

    在限定时间内思考和表达,是培养自我控制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好方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分钟演讲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理

    精选统计感受心得体会范文(14篇)

    写心得体会能够帮助我们形成自己的思考方式和方法论,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判断力。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写心得体会,特别整理了一些实例,供大家学习参考。

    2023年延期购房合同(通用17篇)

    购房是一项长期的财务计划,我们要做好预算规划,确保自己能够承担得起贷款和日常开销。在购房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考虑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以下是一份绿色建筑购房指

    热门组工干部党性心得(通用15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并找出解决的办法,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在下面的心得体会分享中,你可以找到一些对你有启发和帮助的结论和观点

    2023年班主任学年工作计划大全(23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的实施需要班主任具备较强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能够合理分配任务和资源,有效推动工作的开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班主任工作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2023年祖国统一伟业心得体会(通用1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得出的宝贵经验和教训。为了方便大家写心得体会,以下是一些优秀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灵感。近代以来,中国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