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心得(优秀7篇)

时间:2024-09-23 作者:影墨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心得篇一

导语:我们总是在观望,总是在徘徊着,却忘了时间的流逝,以至于让我们最好什么都没有获得,以下是小编收集的开学第一课的观后感,欢迎阅读。

昨天和孩子一起看了中央电视台为全国少年儿童举办的“开学第一课”节目,很受感动和鼓舞。看着身边的孩子,感受着自己的少年时期,在梦想这个话题上我想法颇多。

在我成长的那个时期,社会环境非常好,但物质很匮乏,信息和知识仅停留在学校和广播,或者连环画小人书的范围,电视对于家庭来说还是很遥远的事情。因此我们的课余兴趣和活动,多集中在由孩子们自发组织的娱乐活动上,通常都是男孩子一堆、女孩子一堆,各玩各的,当然也不排除假小子或小尾巴的混入。整个青少年时期是愉快而充满回忆的,当然这是国家上几代人的奋斗所赐予我们的幸福的一部分。

这个时期,我们的梦想就是天天快乐,很少有个体发现新的兴趣,需要单独深入追寻。个人的简单创造和开发也与集体活动牢牢关联,比如开发一种新的集体游戏,或动手能力强的为大家提供制作诸如弹弓、火柴链子枪、捕鱼网、捕蝉等工具的开发和制作。

当然,那个时期的朋友圈里也有一些异类,并且是我很敬重和诧异的异类。在我们都在上小学的时期,满院子玩和跑的时候,他竟然可以和另一个同龄小伙伴,跨出大院子的活动范围(我们的大院子在河北),结伴去青岛旅游,而且不需要父母陪同。同样是他,可以从订阅的天文杂志提供的信息上,自己邮购玻璃镜片和牛皮纸,自己动手做出了天文望远镜,让我看到了院子上方天空的另一番景象。这个哥们甚至还有自己制作土火箭的历史。在他高中时期,迷上了电子和武侠,结果耽误了高考,成了职高生,之后谋于生计,当了一名工人,现在则是一名高级技师,在企业深受重视。我对他的敬重和崇拜,在于他高于同龄人的视野和敢于自学、敢于追寻的精神。他的快乐一定是我们中最多的,并且他的快乐可以延续至今,仍然滋润着他的业余生活。而我们的快乐,则随着青少年时期的离去,更换了若干种载体,成为了被社会公众娱乐形式牵着跑的一份子。

是时代特征。随着就业和有了家庭、孩子,注意力被一层层分离出去,时间也被一块块割离开来,忙碌也成了我生活的主调。但随着对职业、对生活、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以及个人经济能力的提高,我发觉自由度获得了伸展,隐约可以去做一些青少年时期想做而没有能力去做的事情了,但身体健康状况和曾经阻断的追寻和学习,以及对社会服务供给能力的怀疑让我觉得个人梦想过于脱离现实。即使这样,追逐快乐,追逐兴趣,追逐真知、依然不会停止,因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乐趣肯定在那里,这是我们这代人的一个特征。

国家的梦想和个人的梦想能合在一起,对国家和个人来说都是幸事。这点应该学习西方强国,在机械时代和电子时代,西方强国的国民参与度必然是超过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家资金主持的尖端项目和企业资金关注的商业项目只是高端体现、极端发展,百姓自筹资金玩的兴趣科技才是基础,正是这个基础提供了环境引导和源源不断的潜力人才。

我觉得,外部科技强国的强,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其国民参与程度决定的,这个指标绝对和国家对各领域专业知识的.群众普及深度和市场的开放程度是有关的。一个择业后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成人和一个青少年时期就能参与世界生产发展史的人的创造力肯定是不一样的。

这还没有提到群体共鸣效应,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们都是扎堆的,参与的人多了,旧的新的知识和经验就有能力在青少年群体中扩大、传播和不断延续,而这种在群体参与里的共鸣和碰撞,则是兴趣科技存在的条件之一,也有可能成为青少年择业的方向和梦想的起点。中青年都是家务独处,兴趣科技很难有肥沃的土壤。

再看看我们身边,我的孩子和你们的孩子,业余时间不是在学英语,就是在学钢琴,缺乏对于科技还有其他知识的认知。所以我们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做,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心得篇二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红军将领的母亲,在当地要饭,听说儿子在部队当官享福,便气冲冲找上山去。

队伍正好开饭,老人看到的是清水煮的树皮、草根,外加一段牛皮带。

她流泪了,提起篮子将自己要来的生芋头全部倒进了锅里。

就这,竟成为将士们难得的一顿美餐。

为了欢迎这位母亲的到来,战士们演唱了自编的《牛皮腰带歌》:“牛皮腰带三尺长,草原荒地好干粮,熬汤煮菜别有味,端给妈妈来品尝。

”老妈妈挂满泪花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在这些可亲可敬的战士面前,她怎能不为之动情,为之自豪?还有一次过草地,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 岁的生命。

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紧紧攥着一块白洋,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党费。

长征中,这样的事情几乎天天都有,然而队伍每天演讲稿都在顽强地向前,向前……美国著名作家索尔兹伯里惊呼这是前所未闻的神话。

而远涉中国的西方记者斯诺,则把这称之为“东方魔力”。

星以及它射出的那熠熠生辉思想汇报的希望之光。

这正是千百年来我们所固有的,具有强大凝聚力、鼓舞力、战斗力和创造力的民族精魂。

在即将迈入新世纪的今天,我们的民族又开始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长征。

虽然再没有雪山和草地,但我们同样面临着历史和时代的挑战。

这挑战,是一种更为长期、更为严峻的考验。

它表面上看起来并非那么艰难,那么壮烈,但要取得胜利,却是相当不易的。

当轻歌曼舞的大款们狂饮“人头马”“xo”的时候;当某些达官贵人们大腹便便地剔着牙,潇洒地钻进锃明闪亮的“现代王”“蓝鸟王”“公爵王”的时候,当你为酒绿灯红而意乱神迷,当你美好绚烂的向往化为乌有……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那些60年前的人和事。

如果说当年所面临的是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民主政权的话,而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则是围绕“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把一个繁荣富强的中国带入21世纪,这关系到当代中国的形象,关系到每一位华夏子孙的命运!我们的红军在枪林弹雨、雪山草地之间打不烂、拖不垮,他们的骨头无疑是最硬的。

面对敌人的屠刀与诱惑,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他们的性格无疑是最可宝贵的。

在奔向21世纪的.长征路上,我们同样需要这种铮铮铁骨的精神,同样需要这种用黄河,用泰山塑造起来的民族性格、民族精魂!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当每个中国公民都具备长征的铁骨精魂时,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会以更新、更美的形象昂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并以此告慰长征路上那20几万不屈的英魂!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心得篇三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次听到这首豪迈激昂的《长律长征》时,我眼前都会浮现出红军战士那英勇无畏的身影、竖毅执着的脚步、顽强拼搏的精神。先辈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他们,征服了千难万险,他们,创造了人间神话。

也许有的同学会说,现在不用爬雪山、过草地,也没有机枪的威胁,匪徒的追赶,我们没有必要走长征、学长征。

是的,现在我们生活是多么幸福呀!吃的、用的、玩的,应有尽有,有家长的关心,老师的教导,社会的关爱,艰苦的环境似乎已离我们悠然远去,可是,亲爱的同学们,你可曾看过,在升旗仪式上,有的同学站立不到一节课就支持不住;在教室里,有的同学的家长正弯腰在帮自己的孩子扫地;在学习生活中,一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我们,缺乏的不正是红军战士那种面对困难英勇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吗?长征途中,红军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征服千难万险,战胜了强大敌,取得了最终的伟大胜利,为中国革命闯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今天,我们重温长征的历史,并不是号召大家再次用脚步去丈量那漫长的`征程,而是要我们用心灵去感受去领悟长征精神,去传承去发扬长征精神,进而培育我们新时代的长征精神。

新世纪,新时代,新希望,新蓝图,一切都是新的。作为新时期的少年,在求实、创新的新长征途中,我们肩上负载着全新的理想,历史的重担。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就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书写我们新的长征吧!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心得篇四

今天晚上,学校组织了我们全体师生一起去观看了2018年的《开学第一课》,2018年的主题是“创造向未来”,是以“创造向未来”为主题,分为“梦想、探索、奋斗、未来”四个篇章,以充满前瞻性和未来感的设计,展现了中国人民伟大的创造精神,旨在启发青少年的创造梦想,激励当代青少年发奋努力去创造更好的新生活。在看完节目后的我,深感震撼,特别是对解海龙先生所拍摄的“我要上学”系列照片印象深刻,因为在我还没有看到这档节目之前,我都认为读书是我自己的事情,学不学到知识根本就无所谓,反正这样活着的我没有碍着别人就行了,但在看到“我要上学”系列照片和听到解海龙先生讲述它背后的故事时,我的脸的发烫的,我为我自己那种愚蠢的想法而感到羞愧。

和山区连学都上不了的孩子们相比,我比他们拥有着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资源,但我却没有好好珍惜,一心只想在学校得过且过,这样的我真的不配坐在这个明亮的教室里。

在看完《开学第一课》后,我明白了爱是相互的,是平等的,永远只做接受者是绝对不行的,我们接受了国家对我们的培育呵护,那我们也应该要回报国,为建设更美好的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青少年学生的我们,不用为暂时还不能走上工作岗位去建设祖国而感到灰心丧气,好好读书就是我们当下可以回报祖国的一种好方式,只要我们好好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待到我们毕业了,走进社会之时就是报效祖国之日了。我们要坚信我们的力量能够影响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我们现在积累的知识都是在为以后建设国家更美好的未来打下夯实的基础!

我一直都很相信这样的一句话:读书改变命运,知识创造未来。2018年的《开学第一课》“创造向未来”更是让我体会到了这句话的重要性。我们一直都在追逐着更美好的未来,是因为我们一直在知道,美好的生活是要靠我们自己亲手去编织,亲自去实现。而这样的前提当然就是我们要有丰富的知识和属于自己的梦想。知识是我们实现梦想的基础,而梦想又是我们想要去汲取更多知识的动力,它们相伴相生。

我们永远都不能放弃对知识的渴望,一旦没有了学习的欲望,那我们就会跟一潭死水毫无区别,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神奇,社会上的工作岗位也越来越多样化,需要的人才也是与日俱增,而我们的青少年就是这一批岗位的接班人,我们需要用更多的知识来增强自己的能力,不要以为学习是阶段性的,学习是终生的,社会不断在发展,新的知识也在不断地衍生,我们一旦停止学习,就会与这个社会脱轨,最后被这个社会所抛弃。

所以,无论是为了实现我们自身的人生价值,还是为祖国的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都需要好好学习。唯有好好学习,我们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为我们现在的安稳美好生活的付出。而作为当代青少年,现在努力学习就是对祖国母亲最好的回报!周恩来曾说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觉得这句话是所有的学生都需要谨记的,国家需要我们,同样的,我们也需要国家,所以为了我们可以拥有一个更美好的`国家,更美好的未来,让我们大家共同为中华之腾飞而读书吧!好好读书,报效祖国!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心得篇五

9月1日晚上,吃过晚饭,我们全家照例一起守候在电视机前,等待着新学年的第一课——《开学第一课》。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开学第一课》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与国旗有关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展现了一面面"有故事"的国旗。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闪耀在月球背面的那一面"五星红旗"!

为了能完美地展现五星红旗鲜艳的颜色,科学家们竟然进行了上百次的实验,月球上的那一面红旗,是科学家们精益求精、一往无前的精神染红的。老师总是告诉我们要爱护国旗,而我想,在和平年代,爱护国旗的方式就是将它所代表的精神在自己的生活中体现出来,把这些品质传承下去。

我不禁想起上学期刚看完电影《流浪地球》之后,我也想做一名宇航员,于是就报名参加了学校的科技小组,兴高采烈地加入了飞船模型制作小分队。一开始,每次一到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我就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向活动室,干劲十足。可是过了几个星期之后,我就不那么积极了。

每次打磨零件都要求与图纸百分百地契合,多一两毫米都不行,都必须重新制作,在反反复复的制作过程中,我渐渐地失去了耐心,直到学期末,也没能完成作品。现在知道科学家们都是经过几百次的实验才成功的,我羞愧极了。

新的学期,《开学第一课》提醒了我,作为祖国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要将五星红旗的精神传承下去。我要重新开始制作我的模型,为我的"航天梦"继续努力,愿不远的将来,我可以把五星红旗带向宇宙更深处!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心得篇六

9月1日是我国中小学学校开学的日子,在央视的荧幕上看到了《开学第一课》这堂特殊的“第一课“是由社会各界名人,奥运冠军以及灾区的同学一起上的四节课。

通过《从开学第一课》我明白了“小爱无痕,大爱无疆“凡是从身边小事做起,爱同学,爱家乡,爱祖国,只有付出,传递“小爱“才能汇集称荣耀祖国的“大爱“。

汶川特大地震灾害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同时也感受到生命与生命,人与人之间的血肉亲情,让他们意识到生命的可贵,更能够让他们学会尊重别人,尊重生命。

无论是汶川灾难的万众一心,还是北京奥运的齐心协力,团队精神无时无刻不在现场显现,团队和谐,团结互信,相互扶持的集体主义精神将在孩子们的心中打下永久的烙印,让他们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到骄傲,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自豪。

这一课让孩子们意识到爱国不仅是一种情感,信念,更是一种行动。

这一课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敬畏生命并珍惜生命。

这一课让孩子们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伟大和力量。

这一课让孩子们树立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信心。

央视开学第一课观后心得篇七

中国首位女太空员刘洋是第一节课的主讲老师,她要和学生们分享的是自己在太空上发现的美。

刘洋说自己小时候的梦想并不是成为宇航员,但也一直幻想过在太空中会是怎么样的场景。但是一切的幻想都抵不过身临其境带来的震撼,“在深邃、苍茫的'宇宙间,仿佛才真正明白了什么是宽广,领悟到什么是无限。太空独特的失重环境,使我时时刻刻都有鱼儿自由遨游的感受,无拘无束。”

布上的蓝宝石,简直是一种超越了语言的美。那是我的家,在那里,有我的朋友和最亲的家人,就在那一刻,地球离我是那么的遥远,但又是那么的亲近”。

的阳光,爱这里清新的空气,爱这里纯净的水,爱这里的江河湖海,爱这里的高山平原,爱这里生存着的多样化的物种,爱这里生活着的我们人类”。

听完刘洋老师的讲述,班长小小彬感叹这一切真是“美得想哭”,他自称改变了当消防员的梦想,也想做一个“太空人”。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