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右人才计划山东 人才培养计划(精选5篇)

时间:2024-11-20 作者:文锋

计划是一种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制定的有条理的行动方案。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海右人才计划山东篇一

根据《江苏省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和《江苏省“百校千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透过实施常州市“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以下简称“十校百企”工程),推进院校和企业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合作,建立政府搭台、校企互动、产学结合、资源共享、校企双赢的校企合作新机制,为加快培养适应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展急需的紧缺型高技能人才、促进我市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带给有效的技能人才保障。

1.全面推行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机制。省级重点技工院校要和不少于1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国家级以上重点技工院校要和不少于20个企业开展紧密型合作,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每个高级工班、技师(含预备技师)班专业均要与2家以上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培养协议,制定具体的校企合作方案,并有效执行。

2.努力扩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规模。技师学院的高级班、技师(预备技师)班在校生的比例到达50%(或者12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级工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500人以上;高级技工学校高级班在校生比例到达30%(或者8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400人以上;国家级重点技校高级班在校生的比例20%(或者300人)以上,年组织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200人以上。

实施“十校百企”工程,关键要找准企业和院校的对接点,注重在载体、途径和方法上下功夫,不断推动校企合作深入发展,院校和有关企业要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突出特色,用心探索多种模式和灵活有效的合作形式,共同搭建对接平台。

1.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共同搭建常州市技工院校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带给信息服务。各企业要用心为“平台建设”带给人才需求信息,为技工院校毕业生带给丰富的就业岗位信息;各技工院校要及时带给毕业生就业信息,实现毕业生就业信息与企业需求信息紧密对接,拓宽毕业生和企业方便快捷的双向选取渠道。

2.人才交流对接平台。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挂职制度,技工院校要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实践,参与产学研活动,系统掌握相关业务技术流程,积累教学所需的职业技能、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以提高实践教学技能,建立企业优秀人才到技工院校兼职制度,聘请优秀企业家、能工巧匠和专业技术人员,作为特聘教师到院校授课,构成校企人才交流机制。

3.课程改革对接平台。建立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资料改革与企业发展联动的促进机制。校企共同研究一体化教学资料、教材和课程体系,根据企业人才层次和数量需求变化,引导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推动院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逐步实现专业设置与用工需求零距离、课程设备与职业活动零距离、教学资料与培养目标零距离,增强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紧密性和有效性。

4.物质交流对接平台。加快校内校外基地建设,大力推行“学校在企业建立实习基地”与“企业在学校建立生产车间”的做法,建立校企合作的物质交流平台。选取一批优秀企业、行业协会和产业集群,分类建立学生实习基地,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潜力。

5.技术交流对接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和院校各自优势,校企联合建立“技术研发中心”或“名师工作室”,共同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新产品,建立校企合作的技术交流平台,不断提升技工院校的办学水平,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1.加强领导。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督查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各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推动工作的展开。各院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十校百企”工程实施方案并推动组织实施。组织机构由学校领导和教学骨干,有关行业、企业的领导,人力资源部门和技术骨干组成,其中行业、企业代表要占必须比例。

2.合力共推。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将充分发挥部门综合协调与指导服务的职能,建立协调共推的协作机制,共同推动技工院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科技成果转化、企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在政策上予以扶持,促进校企合作健康发展。

3.强化考核。各技工院校要按照本实施方案抓紧建立机构、制定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具体的工作进度,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数量和质量上见实效。市经信委将“十校百企”工程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建立现代职工培训制度的重要资料进行部署和安排,并将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成效作为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市人社局建立技工院校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统计、检查评估、考核和通报制度,并将“十校百企”工程纳入技工院校“十项目标”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年终进行考核评比。

4.表彰激励。建立激励机制,根据行业企业和技工院校培养紧缺型职业(工种)高技能人才数量和工作绩效,按照政府购买培训成果办法给予适当补助。对“十校百企”工程中取得显著成效的技工院校和企业,给予表彰或奖励。

5.跟踪服务。拟成立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研究会,围绕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的主题和“十校百企”工程的相关工作,组织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讨,校企合作调研、技术交流、文化共建等合作活动,研究建立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办法,探索全方位多元化的合作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估指标体系,对校企双方进行监控和考核评估,推动“十校百企”工程顺利开展。

1.组织发动。5月中旬制订《常州市“十校百企”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实施方案》,适时召开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推进会,部署紧缺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2.建立机构。6月上旬成立常州市“十校百企”工程领导小组,各技工院校根据本实施方案,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十校百企”工程实施方案。

3.校企对接。6月,十所技工院校、百家相关企业根据本实施方案开展校企对接活动,确定对接项目,签订合作协议;筹办常州市技工院校校企合作研究会,完成“十二五”校企合作研究课题开题报告,力争8月结题;搭建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平台,院校带给高技能人才培训菜单,企业带给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在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上实现毕业生供求信息对接。

4.开展督查。6月下旬,市经信委和市人社局共同对“十校百企”工程实施状况进行一次督查,并将督查汇总上报省人社厅。

5.考核评比。12月,将“十校百企”工程成效纳入全市技工院校“十项目标”考核指标体系进行考核评比。

6.总结交流。2011年1月召开“十校百企”工程经验交流会,总结经验,表扬先进,抓好典型,全面推广。

海右人才计划山东篇二

公司“十一五”期间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是:坚持终身学习、全员培训的思路,透过构建贴合公司实际的现代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健全贴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激励约束机制,构成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大规模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富有创新精神,能够防范经营风险、应对复杂局面的经营人才队伍;一支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熟悉电网企业经营管理业务、坚持并实践公司发展战略、执行力强的管理人才队伍;一支理论扎实、作风严谨、具有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潜力的技术人才队伍;一支爱岗敬业、技能精湛、勇于实践、一专多能、作风过硬的技能人才队伍。

1、员工素质提升计划。到20xx年底,公司系统员工队伍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员工的比例到达25%,人才密度到达0.80。企业经营者、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分别到达90%、50%和55%以上全员培训率到达95%以上,各类员工的思想道德素养、业务水平和创新潜力明显提高,岗位适应性明显增强。

2、“1551”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各类优秀人才培养力度,公司培养选拔100名优秀经营人才、500名优秀管理人才、500名优秀技术人才和1000名优技能人才。

3、创新型高精尖科技人才培养计划。在支撑电网建设与发展、提高电网运行控制水平和推进电网技术升级等重点技术领域,重点培养2-3名后备院士人才,培养300名创新型优秀拔尖人才,新增国家级专家150人,公司系统进入国家级人才库的专家力争到达300人以上,构成以院士和知名专家为核心的创新性高精尖科技人才队伍。

4、紧缺人才培养计划。加大引进和培养公司紧缺专家人才的力度,5年内引进和培养500名金融、保险、法律和财务等高级专业人才,满足公司业务拓展的需求。

5、特高压电网专项人才培养计划。根据特高压电网工程建设的要求,加强特高压科技人才的培养,5年内滚动培养20xx名能够承担特高压电网技术研究、设计、建设、生产运行、维护和管理等专业人才。

6、西部电力企业优秀青年人才培养计划。每年从西北五省和西藏公司选拔40名有培养前途的青年管理和技术人才,进行针对性的集中强化培训,并对口派遣到东部发达电力企业实践锻炼。加大对西藏公司人才帮扶力度,每年选派10名优秀技术和技能人才进藏担任培训师,开展对口培训,为西藏公司培养技术和技能人才。

7、学习型班组建设计划。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为载体,用心培育国家电网文化,建设学习型班组;加强基层班组建设,大力促进在岗学习和现场培训,开展公司系统所有班组长的轮训工作。

8、农电工素质潜力提升计划。加大农电工培训力度,全面提高农电工基本素质和工作潜力,开展对所有农电所长的轮训工作。到20xx年底,农电工持证上岗率到达100%。

海右人才计划山东篇三

如何制定人才招聘计划?

人才招聘要内部培养和人才引进相结合,这是hr在确定招聘计划时需要首先考虑的原则。

人才招聘要考虑现有人力配置和必要人力储备相结合的原则。

人才规划要结合企业发展的战略和经营规划,hr要确保人才规划不但确保企业现阶段的人力需求和配置要求,也要考虑为将来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储备相应的人力,避免企业在急需用人之际出现人才的青黄不接的被动局面。

因此这就需要hr在制定招聘计划时,一方面要考虑现在企业急需的人才招聘计划,另外一方面要根据企业经营发展的需要考虑适当的人才储备计划。对于需要储备的人才,hr可以考虑招聘一些成本比较低的学生,然后让他们在老员工实施传帮带计划,等企业需要人力时,让这些储备人才相应的补充到岗位上去。

详细的薪资方案、人才试用转正管理规定、员工晋升方案等也是hr在制定人才招聘计划时需要必备的相应方案。在实践中,许多经销商缺乏相应的薪资等方案,而这些方案的缺乏会给hr的招聘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和困难,因为没有这些相应的方案来支撑hr的工作,在招聘中难以回答这些与招聘者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从而导致人才不敢加入企业,同时缺乏这些方案会让招聘者以及入职者感觉企业管理不规范,以至于人难以招进和人招进来难以留住。所以hr在制定招聘计划时,一定要看经销商的企业是否有这些相应的方案,如果没有一定要作出详细方案通过相应流程审批后再启动招聘工作。

海右人才计划山东篇四

近年来,随着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银行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逐渐加剧。为了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金融行业,各大银行纷纷推出了人才计划。笔者有幸参加了某银行的人才计划,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实习,深刻领悟到人才计划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将就银行人才计划这一话题展开论述,分享个人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银行人才计划实习的过程让我深刻体验到了金融行业的专业性和挑战性。作为银行人才计划的一员,我被分配到了风险管理部门进行实习。这个部门的职责是负责评估和控制银行的风险,我深入了解了风险的分类和评估方法,通过模拟案例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在实际操作中,我才发现风险管理的复杂性和对细节的极高要求。一次次的实操让我逐渐成为一个优秀的风险管理者,并且在实践中向老师和同事学习,不断进步。这次实习给了我一个深入了解金融行业的机会,让我明白了金融行业的专业性和挑战性,更加坚定了我加入金融行业的决心。

其次,银行人才计划让我认识到银行人才的重要性和培养的必要性。作为金融行业的核心力量,银行人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银行的运营效率和风险把控能力。通过参加人才计划,我与其他同学一起学习和实践,充分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密切配合,并及时进行沟通和协调,共同完成任务。团队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通过相互学习和借鉴,我们可以不断取得进步。银行需要具备的不仅是高素质的人才,更需要具备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的人才。银行人才计划培养了我们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使我们成为了团队中的一份子。

再次,银行人才计划让我加深了对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的认识。在人才计划中,我们接触到了金融行业的各个岗位,也了解到了各个岗位的职责和要求。这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和目标。我明白金融行业是一个多元化、多样化的行业,我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适应行业的变化和发展。在职业发展方面,我们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并为自己设定可实现的目标。银行人才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金融行业、认识自己的机会,让我们在职业发展上更具有自信和方向感。

最后,银行人才计划给了我一个了解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机会。在这段时间的实习中,我深入了解了银行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银行作为一个服务行业,注重客户体验和服务质量,这对于每一个银行从业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实践中,我学会了与客户沟通和交流,提升了自己的服务意识和专业能力。银行人才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与客户接触的机会,让我们逐渐融入到服务行业,并认识到服务行业的重要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直坚持银行的价值观和服务理念,不断提升自己的服务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银行人才计划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金融行业、培养人才的机会。通过实践与实习,我们深刻体验到了金融行业的专业性和挑战性,认识到了银行人才的重要性和培养的必要性,加深了对职业发展规划的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了解到了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性。通过参加银行人才计划,我们得到了专业素质的培养,也明确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学习和进步,为银行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右人才计划山东篇五

人才是一国发展的重要资源,而人才发展计划则是促进和引领人才素质提升的关键。在我国,人才发展计划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政策工具。本文将就个人在人才发展计划中的学习与实践经验,从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角度来探讨人才发展计划的重要性、意义和发展趋势。

第二段:过去

回顾过去,我国的人才发展计划也经历了一个艰辛的过程。面对严峻的国际竞争环境和国内的经济体制改革,人才供给的优化、流动和聚集成为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随着人才战略的不断深化,政府逐渐加大了对人才发展计划的投入力度,并且也在人才管理和政策制度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人才发展计划已日渐成熟,并在不断地推进中。

第三段:现状

当前,人才发展计划的实施已经涵盖多个领域,包括科技研究、教育培训、文化事业和管理服务等等。人才发展计划的目的是吸引并培养高端人才,让他们投入到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不同领域的优秀人才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发挥优势, 从而带动全行业的不断发展。同时,人才发展计划也加大了对青年人才的培养,让他们在国家的预期计划中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这样的政策不仅促进了青年人才的发展,也有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

第四段:前景

未来,人才发展计划将更加强调人才的多元化和特殊性。政府将注重人才的个性化发展,推进“人尽其才”,让优秀人才和优势产业相互匹配。而对于跨学科和综合能力强的人才,将通过跨界合作的方式打造他们的综合发展平台。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政府将进一步增加支持,鼓励人才创新,加速新技术和新模式的推广,持续推动“人人都是创新者”的理念。未来的中国,将充满信心与希望。

第五段:总结

最后,人才发展计划是一项战略性政策,对于推动中国的经济、文化、科技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过程中,要秉持创新、开放、包容的精神,加强人才政策的多样性和灵活度,为了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活力、更可持续的发展,建设更加富有希望的中国。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