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是一种文化遗产,通过研究范文可以了解和传承各个时期的文化思想。2.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我们将不定期更新和发布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敬请期待。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一
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建筑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密不可分.目前建筑企业中,有相当大的部分是由于施工安全管理不善或缺乏施工安全技术而导致工程事故频频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建筑业经济效益.虽然近年来建筑企业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都有了整体上的提高,但仍然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
作者:马秋梅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哈尔滨,150036刊名:黑龙江冶金英文刊名:heilongjiangyejin年,卷(期):“”(4)分类号:f4关键词: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二
环境保护是环境保护的全称,是指人类为解决实际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其方法和手段包括工程技术、行政管理、创新研发以及法律、经济、宣传教育。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xxx年,xxx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围绕从源头抓起,从基础抓起,严格控制,重点治理,全面达标的总体要求,着力抓好社区环境、生态环境和企业环境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全镇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加快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xxx年全镇环保工作自查报告如下:
xxx年,我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一库碧水,两岸青山”、“秀美、开放、和谐”的三峡门户的口号,以环境保护法及国家相关法律为准绳,以高质量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任务为目标,将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专门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环保小组坚持实行目标管理,狠抓落实,分别与有关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实行一级抓一级,级级负责制。通过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严格考核,促进了环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xxx年xxx镇举办了首届长江三峡(奉节)国际低空跳伞节,我镇以这次盛会为契机,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提升居民环保意识。我镇充分利用国际低空跳伞节所创造的良好的舆论氛围,利用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充分传达县委县、政府环保工作要求,一方面为国际低空跳伞节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高了我镇甚至我县的环保形象,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镇居民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意识。我镇还开展了形式多样、贴近生活实际的环保活动,如散发传单、现场讲解、随机抽查等。通过我镇的积极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局面。
我镇在坚持常规性环境管理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环境管理工作。对于重点环保区域,我镇实行领导挂钩负责制。林业、绿化、环境监测、综合治理等各方面都有分管领导全权负责,谁分管,谁负责,并将环保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环卫工作人员实行包场包干责任制,每个环保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一片区域,各区域出现的问题,由环保人员作为直接责任人,责令整改。我镇还聘请群众担任义务环保监督员,监督场镇、社区、各村的环保状况。通过这些新的机制,我镇初步形成了镇党委、政府主管,分管领导负责,环保人员和各村两委负责人具体管理,群众监督的环保网络,提升了环保效率和水平。
(一)我镇加大力度保护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我镇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为环保的重要目标,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加大了力度,全年无一例饮用水不安全事件。对于饮用水源的保护,镇政府采取从严控制、谨慎采用的原则,保证了水源清洁无污染,对于可能对饮用水源造成危害的污染源,镇党委、政府以保护优先的原则进行处理,关停、取缔污染源。为了能适时掌控水质条件,镇环卫部门定期、不定期的对水源进行抽查,确保水源安全。
(二)我镇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为居民创造宜居条件。我镇今年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治理和城镇美化工作。我镇制定了详细的环境整治计划,准备利用今年底到明年初的时间,完善场镇绿化,街道的园林化建设。我镇还与各社区、学校、驻镇单位协调互动,形成合力,全方位打造宜居城镇、绿色城镇、生态城镇。今年,我镇20万吨垃圾处理厂的选址规划工作也已完成,预计投产后我镇及附近乡镇生活垃圾都能得到规范无害化处理。
(三)我镇采取措施,鼓励引导环保产业。我镇积极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业的发展。xxx年,我镇生态农业取得长足进步,无公害蔬菜基地、肉兔养殖基地、生猪养殖基地、烟叶基地、高山药材种植基地发展壮大,旅游业、服务业等无污染,能耗小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了我镇的支柱产业。香港中轩集团投资建设的魔芋加工企业也已动工。环保农业、第三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的发展,为我镇生态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建立环保专业队伍,提升环保专业水平。我镇今年组建了新的环卫所,配备了垃圾车等专用设备,配齐了环保人员,选举产生了环卫所负责人,建立了环卫工作制度。环卫部门每天必须对场镇进行一次垃圾打扫、清运。
(五)严格控制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环境污染。建筑、交通领域是环保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违章建筑、违规搭建、建筑施工及拆除等都容易引起环境问题。今年我镇利用天坑跳伞节的机会,集中整治了建筑领域的环境问题。对于违章、违规建筑,环卫所进行调查评估,造成环境问题的,严格按照规范,责令整改。建筑施工的材料乱堆乱放、扬尘等问题,镇政府领导也多次奔赴现场,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交通领域也是环保的重头戏之一,粉尘、乱停乱放等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对此,我镇利用街道行道树对粉尘进行了隔离。今年,我镇将xxx客运站进行了扩容,工程完工后,所有车辆必须归位,车辆乱停乱放的想象得到了一定遏制。
虽然我镇的环保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再接再厉,加以解决:
首先是区间客运小面包车占道比较严重,这一方面是司机为了抢客而忽视了环保规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镇也缺乏一个面包车停车场。其次是农村部分地区缺乏安全的人畜饮用水。最后是有一部分不发分子利用护林人员人手少,时间紧的空子,滥砍滥伐森林资源。
紫马乡地处晴隆县最南端,下辖5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1.78万人。脱贫攻坚已经交上圆满的答卷,我乡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新时代进军,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美好生活得到大量改善,同时农村环境治理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环境意识保护意识不强,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保障也随着上升,但在农村垃圾随处乱丢乱发的现象仍然不断上演,缺乏爱护环境的意识,不清楚这种现象带来的危害,总是随意丢弃,而不理会是否需要丢在指定位置。
二是农村管理制度不够,没有明确专人负责,村里没有制定在垃圾池旁边摆放相关标语来提醒乱丢乱放将受到咋样的处罚,并约束他们的这种行为。
三是投入资金力度不够,垃圾处理池、垃圾车数量少,一个村差不多10多个组,每次清理垃圾花费时间较长。虽然在每个组都会有四到五个垃圾池,可是农村每次在办红白喜事之后就会遗留大量垃圾,垃圾池都堆满了也要很久才能处理,虽然有十大员负责打扫,但组里没有明确的管理者。
一是必须高度重视并提高农村群众意识,利用乡、村、组各种广播设备在乡、村、组等场所广泛宣传环境保护、不乱丢乱扔垃圾,同时村支两委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组织开展群众会、院坝会等形式来宣传爱护环境对下一步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重要性,明确老百姓对其的认识与重要性,加深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加快营造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村村优美的场景。同时调动农村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农户意识,明确乱丢乱放对环境危害带来的严重后果。
二是加强垃圾处理管理,明确专人负责,及时联系清理已经堆积的垃圾,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村规民约,约束减少乱丢乱放的现象,同时在各种明显位置以及垃圾池旁边设置相关标语来提醒农户,爱护环境,做好垃圾处理。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对垃圾池、垃圾车的配备,充分发挥资金在农村垃圾处理中的作用,同时加强垃圾有效管理以及垃圾快速处理,促使农村环境不在出现乱丢乱发现象,营造美好的农村环境,加大对十大员的管理与培训,不定期及时组织对农村街道进行打扫,维持农村良好的环境卫生,向新时代美丽乡村迈进,同时使垃圾管理得到大量改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有效推进我乡乡村振兴战略有序进行。
1.河水污染严重。工厂排放的污水、生活垃圾、化粪池没有处理的粪便直接排放到河内;化肥、农药使用过量,生活垃圾、农药使用后的垃圾随处丢弃,随着雨水直接进入河道,造成河水污染。
2.垃圾乱堆乱放。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垃圾增多,上街购物不再使用竹篮,都使用方便袋,用后随便丢弃。不穿的衣服、不用的东西、秸秆、树棍随意堆放,特别是公路旁、田头、河道两侧,到处是生活垃圾。近年来建筑垃圾和电子垃圾等明显增加。
3.农业秸秆等废弃物处理不当。每年产出的秸秆利用率低,剩余秸秆被随意焚烧。既污染空气,又存在安全隐患。随处堆放的秸秆经过风吹日晒,渐渐成了垃圾,也有部分农民将秸秆扔进河里,既污染了水源,又造成流水不畅。
4.养殖污染严重。家禽、家畜散养。没有形成规模,粪便随处可见,没有及时有效地处理,影响了环境卫生;个别地方虽然实行了集约化畜禽养殖,但由于规模小和布局不合理,区域环境容量小,产生的畜禽粪便和养殖废水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5.乡镇工业企业污染严重。随着城市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污染的企业逐渐向农村转移,乡镇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极为分散,布局混乱,发展很快,经济条件不足,技术装备差,管理水平低,资源和能源消耗相对较大,企业污染防治水平不高,少部分企业甚至没有防治污染措施,使污染危害变得较为突出和难以防范,成为农村社会的最大污染源。
1.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缩减政府对农业的化肥和农药补贴,实行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术,从源头上抑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大力推广先进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提高农业用肥、用水的利用率,退耕还林,实现水环境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征收面源污染税,内部外部经济化,降低上述面源污染产品的供给。
2.强化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对于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加快企业改造升级,促进乡镇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对危害城乡水源地的乡镇企业,严格限制,结合乡镇企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布局,做好县、乡、镇级的环境保护规划,并重点制定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
3.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及整治力度。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订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保障农村生活饮水安全。
4.环境污染防治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有些地区的环境恶化是由于经济不发达引起的,过度开发资源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这就要求我们将扶贫工作和防治污染相结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如在农村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建设生态示范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双赢。
5.加强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管理和治理。逐步改变现有养殖业散、小、乱的状况;科学拟定畜禽饲养区域,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制度,加强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规范清理,通过建设沼气池和实施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6.要确实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环境识。要想解决我国农村环保问题,要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环境意识是关键所在。需要坚持不懈的宣传教育,促使广大农民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让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村环保工作中去,提高保护家园的意识。农村环保宣传教育要适应新形势,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加强教育,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有让农民自己行动起来,农村的环境问题才有望得到根本的解决。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我们应把农村环境问题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及早规划、及早防范、及早治理。不断创新农村环保体制机制,探索农村环保工作规律,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环境,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当前,扶风县在环境保护监管中重点抓好防治工业污染、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环保意识淡薄.去年我县取缔了小石灰窑、土炼油、小冶炼等“十五小”企业18户,将较具规模的畜禽养殖企业全部纳入环保规范化管理;逐步解决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噪声、粉尘、污水等问题.但是部分企业法人以效益不好、资金短缺为借口,迟迟不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将环保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当作额外经济负担,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个别涉水企业由于法人存在侥幸心理,规避环境监管,追逐利益最大化,使得污染防治设施运转不能正常运行,处理效果不标达.
2、存在职能交叉.公安、水利、农业、工商、卫生等行政部门,也都具有一定环境管理职权,执法主体之间关系没有理顺,以致各个执法机关之间缺乏协调配合,造成一些环境问题积重难返;行使环境行政管理权机构众多,统一监督管理部门和分管部门关系不明确,管理职能重叠交叉,执法职责范围划分不够明确,联合执法难以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执法效果,存在有效衔接问题,给一些企业主以可乘之机.
3、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环境执法人员素质与当前环境形势及所肩负任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很多是半路出身,大多没有经过全面系统专业培训,对法律法规理解掌握、企业违法排污认知程度、开展工作规范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如我县环保局仅有行政编制8人,远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尤其是专业人才奇缺,编制人员中,仅有4名专业人员.
4、保障经费投入不足.环保治理经费经常捉襟见肘,仪器设备严重滞后于形势需要,造成很多污染程度、种类、数据无法确定,以致环境执法难度加大.去年我县共需治理资金1200万,但实际只到位了500万.目前我县无监测站,不能及时获取断面监测、国省控重点污染源监测以及重点区域污染状况信息,错失了及时有效处置时效;无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全县乃至重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变化不易把握,信息不灵;全县仅有县城老区一个污水处理厂,镇村生活污水大多处于无序排放状态.
5、执法环境不理想.违法成本太低,处罚力度与一些环境违法行为严重性不相适应.我县对于企业违法一般处以1—5万元经济处罚,相对企业因环境违法所得利益微乎其微,难以发挥应有震慑作用,难以改变目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正常现象.执法程序不健全,如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不明、用语不当等,并由此可能引起一些争议,影响执法效果.有的环境标准尚未制定,有的虽有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但操作性不强.公众参与度不够,缺乏发动和依靠群众参与环境保护有效机制,导致一些愿意参加的群众不能全面参与环境执法,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环境执法质量.
1.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建议制定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可以通过立法逐步来予以支持,创造和扩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会,确保公众参与有效性,使公众广泛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同时,还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对环境保护进行宣传,使得环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让参与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公众责任和义务.对非政府环保组织的活动给予关心、支持和鼓励,做非政府环保组织坚实后盾和有力支撑.
2、完善管理体制.建议在基层环保部门一把手配备上,可以借鉴一些地方干部配备的做法,采取由同级政府副秘书长兼任同级环保局局长,高配环保部门一把手,使基层环保局长充分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运转,形成最佳整体功能.同时,适当增加基层环保部门领导班子职数,可以探索按照行政审批、污染防治、污染减排、农村环保、核与辐射环境监管五大板块配备环保系统领导职数,切实加强基层环保系统领导班子建设.
3、改善执法环境.可以探索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把基层环保部门人、财、物统一纳入省级环保厅(局)管理,减少地方干预,让基层环保干部摆脱“挪位子”、“摘帽子”束缚,放手工作、大胆工作、无忧无虑地工作.
4、加大保障投入.硬化环保部门经费保障政策措施,确保人员经费、自动监测站运行费、环境监测机构、信息机构、放射性及危险废物管理经费、环境科研、环境宣传教育、自然保护区管理、污染减排等经费得到有力保障;专项业务工作经费按照实际工作需要予以重点安排;仪器设备维护按照标准预算;加快推进基层执法监测标准化建设.同时,从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中明确一定比例用于基层环保执法、监测、信息标准化建设.
5、加强队伍建设.明确准入门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适当提高基层环境执法、环境监测、污染减排机构级别,可提高一个机构级别,有利于推进工作.研究加强乡镇环保机构建设,切实解决乡镇环保机构“断层”问题.
20__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环保局的指导下,我们围绕从源头抓起,从基础抓起,严格控制,重点治理,全面达标的总体要求,着力抓好乡村环境、生态环境和企业环境建设,全乡环保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为加快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汇报如下: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结合节能减排工作,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年内,出动宣传车20次,发放宣传单600张,写标语12条,涂刷墙体宣传标语15处,努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让群众全身心的参与到保护环境、创建绿色家园的行动中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环保工作达到“家喻户晓”的目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明显加强。以实现环保工作和经济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没有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就无从说起。为此,我乡今年把项目建设与环保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营建绿色企业。围绕从“源头抓起,重点治理,全面达标”的总体要求,在引进项目时,严格审查,不符合环保的项目坚决不予引进,对新上项目严格把关,引导帮助办理环保影响评估手续,确保各个项目的“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年内,新上农业项目3个,工业项目1个,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个,新上项目的全部通过环保验收。
__村为今年我乡文明生态村创建村。在上级帮扶单位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通过乡村两级共同努力,创建活动成效显著:村内主干道2800米全部得到硬化,在主干道安装路灯41盏,张贴宣传标语136条,涂文化墙50平方米,修建垃圾池7个,公共厕所8处,建400平方米村民文化广场一处。创建村“两室一栏”建设规范、内容齐全,“六簿三册”记录规范,档案齐全。圆满完成创建任务,达到了优化人居环境,美化家园的目的,有效带动了其余各村的村容村貌建设。此外榆树沟村被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文明生态村。
积极督导辖区内各个企业加强污染防治,确保“三废”达标排放。加大检查力度,年内,对全乡各企业进行6次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处理,使我乡一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出现一次反弹,没有引发一次群众因环境污染而越级上访事件。
积极与县农业局联系,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实现科学种田,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和地膜,即提高经济效益,又有利于环保。大力开展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建沼气池800个。
按照《县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整改落实县环保委督办环境问题的通知》文件要求,我乡针对检查出的问题,赓即安排乡环保办开展对照整改工作。现就整改内容及措施汇报如下:
(一)针对“农村面源污染突出问题”。我乡进一步加强了对各村污染问题的“再梳理、再排查”工作。通过采取与各村村主任共同检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通过就发现的问题分别向所在村发整改要求函及强化督促整改加强了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整改工作力度。
(二)针对“乡镇污水处理站运行”问题,在通过前期环保局、乡、村、组共同努力下,我乡五个污水处理站已全面整改完成。现以全部投入使用。
我乡在此次自查自纠过程中发现,与交界小地名为穿岩腔处建筑及生活垃圾乱倒问题屡禁不止。虽我乡多次对该处垃圾进行清理、整顿,但保持时间不长。后经对我乡进行排查获悉,该处倾倒垃圾的人员都是非乡人员,且都是选择在临近晚上才进行倾倒。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我乡将继续狠抓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宣传工作,提升人民群众环保意识;二是就污水处理站日常运行维护问题,将交由污水处理站所在地小区进行监管,严格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上报;三是针对穿岩腔处建筑及生活垃圾问题,将积极与县级部门请示、汇报,同时请求县级相关部门予以帮助,力争本年度内配合县级相关部门杜绝该处乱倒垃圾现象。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三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当前,扶风县在环境保护监管中重点抓好防治工业污染、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环保意识淡薄.去年我县取缔了小石灰窑、土炼油、小冶炼等“十五小”企业18户,将较具规模的畜禽养殖企业全部纳入环保规范化管理;逐步解决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噪声、粉尘、污水等问题.但是部分企业法人以效益不好、资金短缺为借口,迟迟不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将环保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当作额外经济负担,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个别涉水企业由于法人存在侥幸心理,规避环境监管,追逐利益最大化,使得污染防治设施运转不能正常运行,处理效果不标达.
2、存在职能交叉.公安、水利、农业、工商、卫生等行政部门,也都具有一定环境管理职权,执法主体之间关系没有理顺,以致各个执法机关之间缺乏协调配合,造成一些环境问题积重难返;行使环境行政管理权机构众多,统一监督管理部门和分管部门关系不明确,管理职能重叠交叉,执法职责范围划分不够明确,联合执法难以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执法效果,存在有效衔接问题,给一些企业主以可乘之机.
3、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环境执法人员素质与当前环境形势及所肩负任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很多是半路出身,大多没有经过全面系统专业培训,对法律法规理解掌握、企业违法排污认知程度、开展工作规范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如我县环保局仅有行政编制8人,远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尤其是专业人才奇缺,编制人员中,仅有4名专业人员.
4、保障经费投入不足.环保治理经费经常捉襟见肘,仪器设备严重滞后于形势需要,造成很多污染程度、种类、数据无法确定,以致环境执法难度加大.去年我县共需治理资金1200万,但实际只到位了500万.目前我县无监测站,不能及时获取断面监测、国省控重点污染源监测以及重点区域污染状况信息,错失了及时有效处置时效;无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全县乃至重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变化不易把握,信息不灵;全县仅有县城老区一个污水处理厂,镇村生活污水大多处于无序排放状态.
5、执法环境不理想.违法成本太低,处罚力度与一些环境违法行为严重性不相适应.我县对于企业违法一般处以1—5万元经济处罚,相对企业因环境违法所得利益微乎其微,难以发挥应有震慑作用,难以改变目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正常现象.执法程序不健全,如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不明、用语不当等,并由此可能引起一些争议,影响执法效果.有的环境标准尚未制定,有的虽有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但操作性不强.公众参与度不够,缺乏发动和依靠群众参与环境保护有效机制,导致一些愿意参加的群众不能全面参与环境执法,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环境执法质量.
1.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建议制定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可以通过立法逐步来予以支持,创造和扩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会,确保公众参与有效性,使公众广泛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同时,还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对环境保护进行宣传,使得环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让参与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公众责任和义务.对非政府环保组织的活动给予关心、支持和鼓励,做非政府环保组织坚实后盾和有力支撑.
2、完善管理体制.建议在基层环保部门一把手配备上,可以借鉴一些地方干部配备的做法,采取由同级政府副秘书长兼任同级环保局局长,高配环保部门一把手,使基层环保局长充分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运转,形成最佳整体功能.同时,适当增加基层环保部门领导班子职数,可以探索按照行政审批、污染防治、污染减排、农村环保、核与辐射环境监管五大板块配备环保系统领导职数,切实加强基层环保系统领导班子建设.
3、改善执法环境.可以探索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把基层环保部门人、财、物统一纳入省级环保厅(局)管理,减少地方干预,让基层环保干部摆脱“挪位子”、“摘帽子”束缚,放手工作、大胆工作、无忧无虑地工作.
4、加大保障投入.硬化环保部门经费保障政策措施,确保人员经费、自动监测站运行费、环境监测机构、信息机构、放射性及危险废物管理经费、环境科研、环境宣传教育、自然保护区管理、污染减排等经费得到有力保障;专项业务工作经费按照实际工作需要予以重点安排;仪器设备维护按照标准预算;加快推进基层执法监测标准化建设.同时,从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中明确一定比例用于基层环保执法、监测、信息标准化建设.
5、加强队伍建设.明确准入门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适当提高基层环境执法、环境监测、污染减排机构级别,可提高一个机构级别,有利于推进工作.研究加强乡镇环保机构建设,切实解决乡镇环保机构“断层”问题.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四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全称,是指人类为解决实际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确保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包括工程技术、管理、创新研发以及法律、经济、宣传和教育。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欢迎品鉴!
紫马乡地处晴隆县最南端,下辖5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1.78万人。脱贫攻坚已经交上圆满的答卷,我乡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新时代进军,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美好生活得到大量改善,同时农村环境治理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环境意识保护意识不强,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保障也随着上升,但在农村垃圾随处乱丢乱发的现象仍然不断上演,缺乏爱护环境的意识,不清楚这种现象带来的危害,总是随意丢弃,而不理会是否需要丢在指定位置。
二是农村管理制度不够,没有明确专人负责,村里没有制定在垃圾池旁边摆放相关标语来提醒乱丢乱放将受到咋样的处罚,并约束他们的这种行为。
三是投入资金力度不够,垃圾处理池、垃圾车数量少,一个村差不多10多个组,每次清理垃圾花费时间较长。虽然在每个组都会有四到五个垃圾池,可是农村每次在办红白喜事之后就会遗留大量垃圾,垃圾池都堆满了也要很久才能处理,虽然有十大员负责打扫,但组里没有明确的管理者。
一是必须高度重视并提高农村群众意识,利用乡、村、组各种广播设备在乡、村、组等场所广泛宣传环境保护、不乱丢乱扔垃圾,同时村支两委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组织开展群众会、院坝会等形式来宣传爱护环境对下一步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重要性,明确老百姓对其的认识与重要性,加深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加快营造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村村优美的场景。同时调动农村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农户意识,明确乱丢乱放对环境危害带来的严重后果。
二是加强垃圾处理管理,明确专人负责,及时联系清理已经堆积的垃圾,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村规民约,约束减少乱丢乱放的现象,同时在各种明显位置以及垃圾池旁边设置相关标语来提醒农户,爱护环境,做好垃圾处理。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对垃圾池、垃圾车的配备,充分发挥资金在农村垃圾处理中的作用,同时加强垃圾有效管理以及垃圾快速处理,促使农村环境不在出现乱丢乱发现象,营造美好的农村环境,加大对十大员的管理与培训,不定期及时组织对农村街道进行打扫,维持农村良好的环境卫生,向新时代美丽乡村迈进,同时使垃圾管理得到大量改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有效推进我乡乡村振兴战略有序进行。
1.河水污染严重。工厂排放的污水、生活垃圾、化粪池没有处理的粪便直接排放到河内;化肥、农药使用过量,生活垃圾、农药使用后的垃圾随处丢弃,随着雨水直接进入河道,造成河水污染。
2.垃圾乱堆乱放。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垃圾增多,上街购物不再使用竹篮,都使用方便袋,用后随便丢弃。不穿的衣服、不用的东西、秸秆、树棍随意堆放,特别是公路旁、田头、河道两侧,到处是生活垃圾。近年来建筑垃圾和电子垃圾等明显增加。
3.农业秸秆等废弃物处理不当。每年产出的秸秆利用率低,剩余秸秆被随意焚烧。既污染空气,又存在安全隐患。随处堆放的秸秆经过风吹日晒,渐渐成了垃圾,也有部分农民将秸秆扔进河里,既污染了水源,又造成流水不畅。
4.养殖污染严重。家禽、家畜散养。没有形成规模,粪便随处可见,没有及时有效地处理,影响了环境卫生;个别地方虽然实行了集约化畜禽养殖,但由于规模小和布局不合理,区域环境容量小,产生的畜禽粪便和养殖废水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5.乡镇工业企业污染严重。随着城市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污染的企业逐渐向农村转移,乡镇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极为分散,布局混乱,发展很快,经济条件不足,技术装备差,管理水平低,资源和能源消耗相对较大,企业污染防治水平不高,少部分企业甚至没有防治污染措施,使污染危害变得较为突出和难以防范,成为农村社会的最大污染源。
1.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缩减政府对农业的化肥和农药补贴,实行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术,从源头上抑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大力推广先进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提高农业用肥、用水的利用率,退耕还林,实现水环境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征收面源污染税,内部外部经济化,降低上述面源污染产品的供给。
2.强化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对于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加快企业改造升级,促进乡镇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对危害城乡水源地的乡镇企业,严格限制,结合乡镇企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布局,做好县、乡、镇级的环境保护规划,并重点制定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
3.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及整治力度。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订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保障农村生活饮水安全。
4.环境污染防治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有些地区的环境恶化是由于经济不发达引起的,过度开发资源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这就要求我们将扶贫工作和防治污染相结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如在农村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建设生态示范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双赢。
5.加强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管理和治理。逐步改变现有养殖业散、小、乱的状况;科学拟定畜禽饲养区域,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制度,加强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规范清理,通过建设沼气池和实施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6.要确实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环境识。要想解决我国农村环保问题,要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环境意识是关键所在。需要坚持不懈的宣传教育,促使广大农民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让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村环保工作中去,提高保护家园的意识。农村环保宣传教育要适应新形势,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加强教育,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有让农民自己行动起来,农村的环境问题才有望得到根本的解决。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我们应把农村环境问题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及早规划、及早防范、及早治理。不断创新农村环保体制机制,探索农村环保工作规律,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环境,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当前,扶风县在环境保护监管中重点抓好防治工业污染、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1、环保意识淡薄.去年我县取缔了小石灰窑、土炼油、小冶炼等“十五小”企业18户,将较具规模的畜禽养殖企业全部纳入环保规范化管理;逐步解决了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噪声、粉尘、污水等问题.但是部分企业法人以效益不好、资金短缺为借口,迟迟不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将环保治理投资和运行费用当作额外经济负担,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例如个别涉水企业由于法人存在侥幸心理,规避环境监管,追逐利益最大化,使得污染防治设施运转不能正常运行,处理效果不标达.
2、存在职能交叉.公安、水利、农业、工商、卫生等行政部门,也都具有一定环境管理职权,执法主体之间关系没有理顺,以致各个执法机关之间缺乏协调配合,造成一些环境问题积重难返;行使环境行政管理权机构众多,统一监督管理部门和分管部门关系不明确,管理职能重叠交叉,执法职责范围划分不够明确,联合执法难以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执法效果,存在有效衔接问题,给一些企业主以可乘之机.
3、执法人员素质不高.环境执法人员素质与当前环境形势及所肩负任务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很多是半路出身,大多没有经过全面系统专业培训,对法律法规理解掌握、企业违法排污认知程度、开展工作规范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如我县环保局仅有行政编制8人,远不能适应形势需要,尤其是专业人才奇缺,编制人员中,仅有4名专业人员.
4、保障经费投入不足.环保治理经费经常捉襟见肘,仪器设备严重滞后于形势需要,造成很多污染程度、种类、数据无法确定,以致环境执法难度加大.去年我县共需治理资金1200万,但实际只到位了500万.目前我县无监测站,不能及时获取断面监测、国省控重点污染源监测以及重点区域污染状况信息,错失了及时有效处置时效;无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全县乃至重点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变化不易把握,信息不灵;全县仅有县城老区一个污水处理厂,镇村生活污水大多处于无序排放状态.
5、执法环境不理想.违法成本太低,处罚力度与一些环境违法行为严重性不相适应.我县对于企业违法一般处以1—5万元经济处罚,相对企业因环境违法所得利益微乎其微,难以发挥应有震慑作用,难以改变目前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不正常现象.执法程序不健全,如环境行政处罚决定书不明、用语不当等,并由此可能引起一些争议,影响执法效果.有的环境标准尚未制定,有的虽有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但操作性不强.公众参与度不够,缺乏发动和依靠群众参与环境保护有效机制,导致一些愿意参加的群众不能全面参与环境执法,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环境执法质量.
1.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建议制定加强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制度,可以通过立法逐步来予以支持,创造和扩大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机会,确保公众参与有效性,使公众广泛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同时,还应该通过多种方式对环境保护进行宣传,使得环境保护观念深入人心,让参与环境保护成为社会公众责任和义务.对非政府环保组织的活动给予关心、支持和鼓励,做非政府环保组织坚实后盾和有力支撑.
2、完善管理体制.建议在基层环保部门一把手配备上,可以借鉴一些地方干部配备的做法,采取由同级政府副秘书长兼任同级环保局局长,高配环保部门一把手,使基层环保局长充分协调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运转,形成最佳整体功能.同时,适当增加基层环保部门领导班子职数,可以探索按照行政审批、污染防治、污染减排、农村环保、核与辐射环境监管五大板块配备环保系统领导职数,切实加强基层环保系统领导班子建设.
3、改善执法环境.可以探索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体制,把基层环保部门人、财、物统一纳入省级环保厅(局)管理,减少地方干预,让基层环保干部摆脱“挪位子”、“摘帽子”束缚,放手工作、大胆工作、无忧无虑地工作.
4、加大保障投入.硬化环保部门经费保障政策措施,确保人员经费、自动监测站运行费、环境监测机构、信息机构、放射性及危险废物管理经费、环境科研、环境宣传教育、自然保护区管理、污染减排等经费得到有力保障;专项业务工作经费按照实际工作需要予以重点安排;仪器设备维护按照标准预算;加快推进基层执法监测标准化建设.同时,从国家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中明确一定比例用于基层环保执法、监测、信息标准化建设.
5、加强队伍建设.明确准入门槛,加强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适当提高基层环境执法、环境监测、污染减排机构级别,可提高一个机构级别,有利于推进工作.研究加强乡镇环保机构建设,切实解决乡镇环保机构“断层”问题.
xxx年,xxx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围绕从源头抓起,从基础抓起,严格控制,重点治理,全面达标的总体要求,着力抓好社区环境、生态环境和企业环境建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经济发展环境,全镇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为加快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将xxx年全镇环保工作自查报告如下:
xxx年,我镇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一库碧水,两岸青山”、“秀美、开放、和谐”的三峡门户的口号,以环境保护法及国家相关法律为准绳,以高质量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环境保护任务为目标,将环境保护及污染治理工作摆上重要位置。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专门成立了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副镇长任副组长,各相关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环保小组坚持实行目标管理,狠抓落实,分别与有关负责人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实行一级抓一级,级级负责制。通过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严格考核,促进了环保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xxx年xxx镇举办了首届长江三峡(奉节)国际低空跳伞节,我镇以这次盛会为契机,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提升居民环保意识。我镇充分利用国际低空跳伞节所创造的良好的舆论氛围,利用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宣传国家环保法律法规,充分传达县委县、政府环保工作要求,一方面为国际低空跳伞节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高了我镇甚至我县的环保形象,另一方面也提高了我镇居民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意识。我镇还开展了形式多样、贴近生活实际的环保活动,如散发传单、现场讲解、随机抽查等。通过我镇的积极工作,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居民参与的齐抓共管的局面。
我镇在坚持常规性环境管理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加强环境管理工作。对于重点环保区域,我镇实行领导挂钩负责制。林业、绿化、环境监测、综合治理等各方面都有分管领导全权负责,谁分管,谁负责,并将环保工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指标。环卫工作人员实行包场包干责任制,每个环保工作人员具体负责一片区域,各区域出现的问题,由环保人员作为直接责任人,责令整改。我镇还聘请群众担任义务环保监督员,监督场镇、社区、各村的环保状况。通过这些新的机制,我镇初步形成了镇党委、政府主管,分管领导负责,环保人员和各村两委负责人具体管理,群众监督的环保网络,提升了环保效率和水平。
(一)我镇加大力度保护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所需的基础设施。我镇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作为环保的重要目标,对饮用水源的保护加大了力度,全年无一例饮用水不安全事件。对于饮用水源的保护,镇政府采取从严控制、谨慎采用的原则,保证了水源清洁无污染,对于可能对饮用水源造成危害的污染源,镇党委、政府以保护优先的原则进行处理,关停、取缔污染源。为了能适时掌控水质条件,镇环卫部门定期、不定期的对水源进行抽查,确保水源安全。
(二)我镇充分利用各种途径,为居民创造宜居条件。我镇今年开展了大规模的环境治理和城镇美化工作。我镇制定了详细的环境整治计划,准备利用今年底到明年初的时间,完善场镇绿化,街道的园林化建设。我镇还与各社区、学校、驻镇单位协调互动,形成合力,全方位打造宜居城镇、绿色城镇、生态城镇。今年,我镇20万吨垃圾处理厂的选址规划工作也已完成,预计投产后我镇及附近乡镇生活垃圾都能得到规范无害化处理。
(三)我镇采取措施,鼓励引导环保产业。我镇积极鼓励环保产业的发展,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业的发展。xxx年,我镇生态农业取得长足进步,无公害蔬菜基地、肉兔养殖基地、生猪养殖基地、烟叶基地、高山药材种植基地发展壮大,旅游业、服务业等无污染,能耗小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了我镇的支柱产业。香港中轩集团投资建设的魔芋加工企业也已动工。环保农业、第三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的发展,为我镇生态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建立环保专业队伍,提升环保专业水平。我镇今年组建了新的环卫所,配备了垃圾车等专用设备,配齐了环保人员,选举产生了环卫所负责人,建立了环卫工作制度。环卫部门每天必须对场镇进行一次垃圾打扫、清运。
(五)严格控制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环境污染。建筑、交通领域是环保工作的重点,也是难点。违章建筑、违规搭建、建筑施工及拆除等都容易引起环境问题。今年我镇利用天坑跳伞节的机会,集中整治了建筑领域的环境问题。对于违章、违规建筑,环卫所进行调查评估,造成环境问题的,严格按照规范,责令整改。建筑施工的材料乱堆乱放、扬尘等问题,镇政府领导也多次奔赴现场,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交通领域也是环保的重头戏之一,粉尘、乱停乱放等严重影响了市容市貌。对此,我镇利用街道行道树对粉尘进行了隔离。今年,我镇将xxx客运站进行了扩容,工程完工后,所有车辆必须归位,车辆乱停乱放的想象得到了一定遏制。
虽然我镇的环保工作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再接再厉,加以解决:
首先是区间客运小面包车占道比较严重,这一方面是司机为了抢客而忽视了环保规则;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我镇也缺乏一个面包车停车场。其次是农村部分地区缺乏安全的人畜饮用水。最后是有一部分不发分子利用护林人员人手少,时间紧的空子,滥砍滥伐森林资源。
20__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环保局的指导下,我们围绕从源头抓起,从基础抓起,严格控制,重点治理,全面达标的总体要求,着力抓好乡村环境、生态环境和企业环境建设,全乡环保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为加快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汇报如下:
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结合节能减排工作,充分利用广播、宣传单、标语等多种形式,加大对环保工作的宣传力度,年内,出动宣传车20次,发放宣传单600张,写标语12条,涂刷墙体宣传标语15处,努力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让群众全身心的参与到保护环境、创建绿色家园的行动中来,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使环保工作达到“家喻户晓”的目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环保意识明显加强。以实现环保工作和经济建设的同步、协调发展。
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载体,没有项目建设,经济发展就无从说起。为此,我乡今年把项目建设与环保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营建绿色企业。围绕从“源头抓起,重点治理,全面达标”的总体要求,在引进项目时,严格审查,不符合环保的项目坚决不予引进,对新上项目严格把关,引导帮助办理环保影响评估手续,确保各个项目的“三同时”执行率达100%,年内,新上农业项目3个,工业项目1个,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个,新上项目的全部通过环保验收。
__村为今年我乡文明生态村创建村。在上级帮扶单位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通过乡村两级共同努力,创建活动成效显著:村内主干道2800米全部得到硬化,在主干道安装路灯41盏,张贴宣传标语136条,涂文化墙50平方米,修建垃圾池7个,公共厕所8处,建400平方米村民文化广场一处。创建村“两室一栏”建设规范、内容齐全,“六簿三册”记录规范,档案齐全。圆满完成创建任务,达到了优化人居环境,美化家园的目的,有效带动了其余各村的村容村貌建设。此外榆树沟村被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文明生态村。
积极督导辖区内各个企业加强污染防治,确保“三废”达标排放。加大检查力度,年内,对全乡各企业进行6次全面而有针对性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处理,使我乡一年来环境污染问题没有出现一次反弹,没有引发一次群众因环境污染而越级上访事件。
积极与县农业局联系,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实现科学种田,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和地膜,即提高经济效益,又有利于环保。大力开展农村废弃物综合利用,新建沼气池800个。
按照《县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整改落实县环保委督办环境问题的通知》文件要求,我乡针对检查出的问题,赓即安排乡环保办开展对照整改工作。现就整改内容及措施汇报如下:
(一)针对“农村面源污染突出问题”。我乡进一步加强了对各村污染问题的“再梳理、再排查”工作。通过采取与各村村主任共同检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通过就发现的问题分别向所在村发整改要求函及强化督促整改加强了对“农村面源污染”的整改工作力度。
(二)针对“乡镇污水处理站运行”问题,在通过前期环保局、乡、村、组共同努力下,我乡五个污水处理站已全面整改完成。现以全部投入使用。
我乡在此次自查自纠过程中发现,与交界小地名为穿岩腔处建筑及生活垃圾乱倒问题屡禁不止。虽我乡多次对该处垃圾进行清理、整顿,但保持时间不长。后经对我乡进行排查获悉,该处倾倒垃圾的人员都是非乡人员,且都是选择在临近晚上才进行倾倒。
在今后的工作中,一是我乡将继续狠抓农村面源污染整治宣传工作,提升人民群众环保意识;二是就污水处理站日常运行维护问题,将交由污水处理站所在地小区进行监管,严格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及时上报;三是针对穿岩腔处建筑及生活垃圾问题,将积极与县级部门请示、汇报,同时请求县级相关部门予以帮助,力争本年度内配合县级相关部门杜绝该处乱倒垃圾现象。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五
为了加强我园老师的安全文明意识,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xxxx年3月27日幼儿园在三楼多功能厅举行了安全教育知识讲座,此次讲座中我园有幸邀请了某市市武警中队排长程文佳为我们讲解安全教育知识。
通过这次讲座我园老师知道了如何安全用电,触电急救办法,幼儿需要知道的一些常识,发生火灾时的应急措施,幼儿被称作“祖国的花朵”,幼儿的安全是最需要社会关注的,那么幼儿园安全教育就成了一项非常有必要的工作。我们作为看护幼儿的园丁,懂得各类安全防护常识,就是对幼儿安全负责的表现。
经过各班于xxxx年3月30日上午进行的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大部分幼儿已形成了初步的安全意识,有了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但在活动中,在某些带有隐患的环境中仍无力预测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的危险性。对于儿童来讲,安全事故已经是危害生命的第一杀手。为此,幼儿园安全教育刻不容缓。在本班,安全教育活动也如火如荼的开展着。
通过一些小故事或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真实故事来告诫幼儿安全工作是很重要的,每个小朋友都必须牢牢记在心里。通过一些谈话如“哪些东西很危险”“这样对吗”“你知道一些特殊的电话吗?”等,让幼儿用以有的生活经验进行讲述。让孩子学会坐自行车,知道一些瓶子里的东西不能随便乱吃。学习走楼梯,懂得在楼梯上不能拖拉,要靠边走。知道在集体活动或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出去时,不能单独离开集体和大人。
3~6岁年龄段的幼儿,具有活泼好动、好奇、模仿力强等特点,同时观察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是最容易引发安全事故的群体。虽然他们出去一般都有成人监护,但稍有不慎,就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甚至酿成悲剧。因此安全演习成了本次活动周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组织演习:《着火了怎么办》《陌生人不能理》”地震了怎么办?”等一系列活动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懂得了许多安全的知识。通过此次活动幼儿对我们怎么减小地震对人们的伤害有了较深刻的认识。
安全工作是挂在嘴上的话,也是记在心里是事,作为教师安全工作要常常提在日常的生活中。希望我们的孩子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在每一周活动中,我们穿插了生动有趣的安全活动,活动以五大领域为引领,让幼儿在游戏化的情境中懂得哪些是危险的,不能做,学习到保护自己的简单方法。孩子们接受较快。并在同伴间形成互相提醒的风气。平时的随机教育也很重要。特别是在安全演习不跟陌生人走活动,让孩子知道了保护自己,怎样对付陌生人的方法。以及防火安全演习,幼儿参与积极,近距离地了解了防火知识及火场逃生的办法,孩子有了较真实的生活体验。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六
我国是个大国,安全生产问题突出。全国现有2.6万处煤矿,10.2万处非煤矿山;有汽车2830万辆,加上摩托车、农用车辆,机动车保有量1.1亿辆;7万多座加油站,1.44万处铁路与公路交叉道口,每天1万多架次民航起落飞机,每天150多万艘大小船只在内河和海上飘泊行驶。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分析,每年全国因为各类事故死亡10万多人,伤残70多万人,加上职业危害,一年就有近百万的家庭因为安全生产事故造成了不幸。其主要特点是:
一是事故总量下降。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生产规模急剧扩大,我国开始进入新一轮事故高发期,事故死亡人数连年增加,20xx年达到139393人的历史点。经过努力,与20xx年相比,亿元gdp事故死亡率从1.33降到了20xx年的0.413,十万工矿商贸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从4.05降到3.05,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从13.7降到了5.1,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从4.94降到了1.485。20xx年全国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9.3%和10.1%。
二是煤矿事故逐年下降。20xx—20xx年,煤矿事故平均每年减少350起、562人,年均降幅8%。20xx年发生煤矿事故2945起、死亡4746人,比上年分别下降10.9%和20.1%。20xx年煤矿事故起数下降17.8%,死亡人数下降20.2%。
三是重点行业领域取得成效。20xx-20xx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年均下降幅度。20xx年道路交通事故死亡同比减少7806人、下降8.7%;铁路交通事故死亡同比减少2595人、下降45.1%。民航飞行、危险化学品、农业机械、火灾、金属非金属矿山、水上交通、烟花爆竹等事故均有幅度不等的下降。
四是重特大事故明显减少。20xx年一次死亡3-9人事故比上年下降9.6%和7.6%;一次死亡10人以上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比上年分别下降30.1%和49%;没有发生涉难百人以上的事故。20xx年3-9人较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0.6%和9.4%,10人以上重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0.4%和3.5%。
五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20xx年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了506376起,死亡人数达101480人。当前事故总量仍然偏大,一些行业领域事故多发的现状尚未扭转,一些地方安全状况不稳定,重特大事故上升。部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一些地方安全监管力度层层衰减,影响安全生产的诸多深层次问题尚未解决。
我国是一个正在工业化的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经济增长方式和管理手段比较落后,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抵御事故灾害的能力不足,当前存在八个方面突出问题。
(一)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一是生产安全准入门槛低。从市场经济发展进程看,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片面强调经济发展,争相降低门槛特别是安全生产准入门槛招商引资,致使大量企业的立项、建设、准入过程把关不严,安全隐患严重。二是安全保障能力差。大量中小企业生产条件简陋,技术装备和管理手段还比较落后,安全设施不到位。三是非公企业安全形势严峻。非公有制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0%以上,不少非公有制企业目前尚处在资本原始积累阶段,投入不到位,生产规模小,工艺极落后,装备水平低,技术条件差,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不到位,而且大多数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技术改造能力,安全保障程度严重不足。近两年非公有制小企业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高达74%和72%左右的比例。
(二)经济增长方式落后。我国每年用了全世界31%的煤炭、29%的钢材、8%的石油、45%的水泥,创造了全世界4%的gdp。落后的经济增长方式给生产安全带来严重压力。一是经济快速增长对安全生产带来了挑战。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流物流量增大,社会生产消费活动增加,工业产品的产量和交通运输的规模急剧扩大,与安全生产密切相关的各类企业、交通工具、乡村道路、水上作业人员和驾驶员、从业人员不断增多,对生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二是经济增长方式落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效率、低回报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市场准入门槛低,低水平建设重复。多数小煤矿仍采用落后的采煤方法,事故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三是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严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上亿劳动者从业环境存在职业危害。截至20xx年底,尘肺病累计报告病例58万例,现有尘肺病患者44万人、疑似患者60万人。
(三)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我国是一个正在工业化的国家,特别是那些深层次、基础性问题突出。一是安全生产基础非常脆弱。一些行业、领域和地区安全状况比较严峻,生产装置、设备老化,加之维修和更新改造不落实,管理混乱,安全保障能力低下。二是长期安全投入不足。特别是煤矿、重化工企业,不仅是安全投入不足,基础产业更是投入不足。目前我国煤炭产量约占全球的33%,煤矿事故死亡人数约占79%,不仅远远落后于先进工业化国家,且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的差距。三是生产安全欠账多。一些地方公用设施严重老化;一些行业存在大量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小企业,点多面广,治理难度大;一批国有厂矿历史包袱重,设备陈旧老化,安全生产欠账多。四是安全科技进步进展缓慢。点多面广、规模小、工艺落后、安全生产条件差的状况未得到根本改变,相当部分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仍达不到国家规定要求,安全科技进步进展不快。
(四)安全生产意识淡漠。意识决定行为,行为产生后果。许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安全意识淡漠,安全知识缺乏,安全行为不规范,违规违章所造成的。一是领导安全给政绩让路。有些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重经济发展、轻安全的现象依然存在,没有把安全生产摆上重要位置,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二是企业安全给效益让路。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轻安全生产,不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定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把一切精力用在片面追求任务的完成、效益的化上,甚至牺牲从业人员的生命和健康追逐利润。三是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差。从业人员安全生产防范意识较为淡薄,缺乏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存在冒险蛮干、违章作业的现象。四是全社会安全意识淡薄。全社会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法规观念仍然比较淡薄。
(五)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低。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量大。20xx年我国的城镇化率40.5%,每年增加0.5%,到20xx年达到50%。已经有1亿3千万农村劳动力转移,还有1亿农民等着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进城大多从事苦、伤、累、险的工作,加上文化素质不高,安全作业能力弱,易引发事故。二是低素质劳动力比较集中。非公有制企业既是社会就业的主要场所,也是低素质劳动力比较集中的领域。以私营、个体小煤矿为例,约95%以上的小煤矿从业人员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其中30%左右的为小学以下甚至文盲。而且这些企业自我培训教育的能力极低,无力进行岗位培训,也不重视员工培训。三是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后,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生产规模的急剧扩大,农村、农业人口向城市和工业转移,而企业和政府的培训教育又相对滞后,导致伤亡事故多发。
(六)安全生产管理弱化。一是行业管理弱化。不少行业安全生产标准、技术规程、设计规范,已不适应需要,但没有得到及时修订;行业的重大技术攻关也缺失,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二是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为数众多的非公有制企业是由家庭工场、小作坊发展起来的,在安全生产方面既有不重视的问题,也存在着无人管和不会管、管不好的问题。三是企业安全管理松懈。不少企业。
规章制度。
不健全,事故隐患普遍存在,违规违章作业普遍存在。四是企业主体责任没落实。
(七)安全责任制不落实。一是缺乏有效性。一些地方和单位的领导思想认识不到位,有的没有层层落实责任,造成安全生产责任悬空,责任制无法落实。二是缺乏可操作性。有的安全生产。
责任书。
的内容不具体,没有对责任制目标进行分解、细化,没有落实责任制的具体措施和有效办法,虽然层层签订责任状,但落实不到位。三是缺乏监督性。一些地方和单位对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跟踪、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工作浮在面上,没有落到实处,特别是在县、乡、村、企业不落实不到位。
(八)安全生产执法性不够。一是安全生产立法滞后。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我国虽然先后制定了一些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但一直没有一部比较完整的、全国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性法律。二是安全监管工作还不适应形势的要求。由于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的调整不久,机构、队伍虽大部分组建起来,但业务还不十分熟悉,工作还没有完全跟上来。加之在法规建设、制度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还很滞后,也还存在着较多的不适应。三是安监系统依法行政的能力水平待于提高。一些监管监察人员法律素质不高,法治观念和执法意识不强,执法工作中存在着“理不直、气不壮、腰不硬、刀不快”的状况。四是安全生产机制不适应形势。目前对安全生产相关经济政策的研究不够,出台不多,更不配套,有的还处于刚刚起步和探索阶段。同时,执法犯法和腐败行为时有发生。
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要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工作中之所以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有解决条件还不成熟的制约,也有解决措施不到位的影响,因而解决问题总是有一定难度的。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责任,就是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出解决的办法,创造解决的条件,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要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以人为本”的方针,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切实提高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把安全生产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总体规划,纳入干部政绩考核内容,统一部署,同步推进,同时考核,切实抓好落实。
(二)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落实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是抓好安全生产的关键。一是各级政府要对本辖区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当地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要对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确保一方平安。政府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要负起具体领导责任,分管其它工作的领导,也要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对分管范围的安全工作负责。二是各级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的部门,都要把安全生产工作列入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认真抓好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综合监管的职责,依法加大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执法监督。政府各有关部门也都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对有关安全生产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三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其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依法保障必需的安全投入,加强安全管理,形成自我约束、不断完善的安全生产工作机制。要通过落实责任制,建立起职责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三)要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加强和改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是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一是不断提高全民安全文化素质。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运用多种方式和多种渠道,宣传安全生产科学道理,灌输安全生产科学知识,倡导安全生产科学态度,强化全社会、全民族的安全意识。二是要发挥企业主体责任的作用。要把安全生产工作的立足点放在企业自主负责上,使安全管理作为企业的自觉行动,真正把非公有制及中小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落到实处。三是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要搞好对企业经营者、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以及新员工的安全培训,特别是对非公有制经济成份的企业法人和个体业主,要分期分批依法进行强制性安全培训。四是严格市场准入,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加强源头管理,防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进入生产领域。五是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引导各类企业建立健全各环节、各岗位的安全质量工作标准,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六是在高危行业生产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提高企业安全事故伤亡赔偿标准。七是进一步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安全科技的研究,针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一些安全生产技术性难题,组织力量调查研究,开展科技攻关。同时,要及时发布严重危及安全的落后技术、工艺和产品的淘汰目录,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提高安全装备水平。八是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坚持安全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相结合、与企业管理相结合,推进安全意识形态建设,把安全第一、遵章守法、“三不伤害”等安全理念变为企业负责人和职工群众的自觉行动。
(四)要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夯实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是生产安全的根本保障。一是加大政府投入。增加安全生产资金投入,是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适应向公共财政转型的需要。各级政府要逐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社会公共安全事故隐患的整治投入,对历史遗留的重大隐患要加快整改,弥补安全欠账。二是生产经营单位要依法加大安全投入。各种所有制企业都要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安全设施建设,淘汰危及安全的工艺设备,抓好隐患整治,逐步完善安全生产设施。三是要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经济政策。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落实安全费用提取和风险抵押金政策,做到应提尽提,应缴尽缴,专款专用。对不按规定提取、使用安全费用的,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四是要在高危企业积极推行雇主责任险和商业人身意外伤害险,强化企业安全责任意识,减轻企业事故赔付成本,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五)要把安全生产纳入法制建设轨道。法规制度是安全生产的基础、灵魂和根本。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我国虽然先后制定了一些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但一直没有一部比较完整的、全国规范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性法律。特别是我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发生变化后,需要通过立法理顺负责安全生产综合监督管理部门和负责某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部门之间的关系,避免在具体问题上因职责不清而产生的扯皮现象。要健全《安全生产法》的配套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标准,逐步建立健全全社会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用法律法规来规范政府、企业、职工和公民的安全行为。
(六)要加大安全生产执法力度。一是要加强安全执法。行政执法是法律法规赋予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一项重要的法律手段,要全面加大执法力度,树立执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做到以强化执法推动专项整治,以强化执法推进行政许可,以强化执法加强安全管理,以强化执法促进隐患整改,以强化执法增强企业安全责任意识。二是要加强日常监管。要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岗位责任制等企业安全生产保障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凡检查中发现责任制形同虚设或落实环节有缺失的,要采取经济处罚的办法促其整改。各级政府是安全生产的监督主体,要切实落实各级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及出资人机构的监管责任。三是突出执法重点。对事故多发地区和企业、事故多发的行业和领域,要实施重点监管监察,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要加强事故分析,把握安全生产工作规律,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专项执法,防范重点灾害,整改薄弱环节。四是加大处罚力度。对发生重伤和死亡事故的、不按要求整改事故隐患的、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具备相关的安全生产资质的要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四是加大联合执法。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各方面齐抓共管。要建立联合执法机制,提高执法的实效性,共同做好工作。
(七)要加快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是确安全生产的法规制度落实的关键。一是要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进行调整与改革,合理界定、划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机构与专项监管机构的工作定位、工作层次及职能范围,逐步将安全生产综合监管定位于行使安全生产国家监察、监督的职能,并参照国家煤矿安全监察的模式,走国家监察的路子。二是健全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体系,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机构逐步从现在国家、省、市(地)、县(市、区)四级设置的基础上,在乡镇设立安全生产监管站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作为县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派出机构,给予有限授权,强化乡镇安办在安全生产监管上的力度。对村居则应充分发挥村(居)委会的自治作用,成立相应的安全机构负责本辖区内的安全生产工作。企业则应按《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设专兼职安全管理人员。三是充实各级安全监管机构的力量,并配齐其日常工作运行所必需的设备、交通工具等,保证必需的工作经费,同时逐步改善优化人员结构,增加法律、化工、建筑、机械、矿山方面的人员,并通过不断的培训教育,提高监管队伍的政治、业务、技术素质。四是加快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及中介服务机构的培育,并管理好安全生产中介服务市场。五是建立集中、统一和垂直的管理体系。可逐步推行省以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垂直管理体制,在人事调配上由省局统一任免,以保证集中高效灵活的管理机制。
(八)要努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一是建立隐患治理机制。对排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和安全问题,要建立整改措施,确保整改到位;对历年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要认真进行“回头看”,督促整改责任单位切实落实好隐患整改和防范措施。二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要对所有事故都要及时认真组织调查,对有关责任人员特别是负有领导责任的,要从严查处,强化社会警示作用。三是建立应急救援机制。抓紧建立健全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机制,制订和完善。
应急预案。
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和隐患。加快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生产安全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逐步形成信息畅通、反应快捷的应急救援工作机制。制定完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重点地组织开展演练提高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四是建立运行协调机制。要建立重点监管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安全生产重大问题协调协商制度、联合办公制度等对关系安全生产工作全局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应对措施并按各自职责抓好落实。五是建立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机制。要继续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认真研究深化整治的对策措施把专项整治与落实安全生产保障制度结合起来与日常监督管理结合起来与全面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各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七
紫马乡地处晴隆县最南端,下辖5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1.78万人。脱贫攻坚已经交上圆满的答卷,我乡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新时代进军,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美好生活得到大量改善,同时农村环境治理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是环境意识保护意识不强,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物质保障也随着上升,但在农村垃圾随处乱丢乱发的现象仍然不断上演,缺乏爱护环境的意识,不清楚这种现象带来的危害,总是随意丢弃,而不理会是否需要丢在指定位置。
二是农村管理制度不够,没有明确专人负责,村里没有制定在垃圾池旁边摆放相关标语来提醒乱丢乱放将受到咋样的处罚,并约束他们的这种行为。
三是投入资金力度不够,垃圾处理池、垃圾车数量少,一个村差不多10多个组,每次清理垃圾花费时间较长。虽然在每个组都会有四到五个垃圾池,可是农村每次在办红白喜事之后就会遗留大量垃圾,垃圾池都堆满了也要很久才能处理,虽然有十大员负责打扫,但组里没有明确的管理者。
一是必须高度重视并提高农村群众意识,利用乡、村、组各种广播设备在乡、村、组等场所广泛宣传环境保护、不乱丢乱扔垃圾,同时村支两委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组织开展群众会、院坝会等形式来宣传爱护环境对下一步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的重要性,明确老百姓对其的认识与重要性,加深群众爱护环境的意识,加快营造村庄有规划、环境美如画、村村优美的场景。同时调动农村群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农户意识,明确乱丢乱放对环境危害带来的严重后果。
二是加强垃圾处理管理,明确专人负责,及时联系清理已经堆积的垃圾,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村规民约,约束减少乱丢乱放的现象,同时在各种明显位置以及垃圾池旁边设置相关标语来提醒农户,爱护环境,做好垃圾处理。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对垃圾池、垃圾车的配备,充分发挥资金在农村垃圾处理中的作用,同时加强垃圾有效管理以及垃圾快速处理,促使农村环境不在出现乱丢乱发现象,营造美好的农村环境,加大对十大员的管理与培训,不定期及时组织对农村街道进行打扫,维持农村良好的环境卫生,向新时代美丽乡村迈进,同时使垃圾管理得到大量改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有效推进我乡乡村振兴战略有序进行。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八
林万泉兰平。
农民负担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的问题,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党中央、国务院于2000年3月2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将原有过多过滥的各种不合法收费强行予以取消;一改过去管理失控的状况,将那些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政策规定的农民合法负担,改革为税收的方式依法予以征收。试点实践证明:农村税费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在农业发展新阶段为加强农业基础、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村稳定作出的重大决策。
也正是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对我国农村的长期稳定发展,农业现代化建设事业和全面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以及农村民主法制建设,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都将伴随着对旧的体制的斗争。
因此,税费改革,给人们带来成功喜悦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新的思考。笔者所在的地区处于我国川南“鱼米之乡”的泸州市纳溪区,也属我国典型的丘陵农业地区,全区243个行政村,1844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农业人口384276人,106498个农业纳税户。该区于2002年全面进行了农村费改税工作,费改税前不含投劳折资的负担为人均76元,费改税后人均45元。农村实施税费改革以后,农民的负担切实减轻了,农民得到了实惠,绝大部分农民对党中央、国务院的税费改革工作是拥护和支持的。
但是,据地方税务部门统计显示,费改税前所欠税数额为212万元,费改税后仍有部分农民拒交农税,单就2002年全区欠税额为142.4万元。对于费改税前欠税的问题,本文不作研究,费改税后仍然出现欠交、拒交农税的问题,就不得不引起注意,其原因如何,有何良策?笔者试就存在的这一问题作如下分析:
一、欠交、拒交的原因。
160个农户进行了实名或问卷调查,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原因:
(一)法制观念淡薄,对费改前欠费与费改后欠税的区别不清。由于改革前欠款的农户,一直未受到任何制裁,欠款户认为原来不交都可以,改革以后仍然不交何尚不可,因而我行我素,仍然采取拖欠或拒交的方式对待。殊不知这种行为是拒不履行法定纳税义务的违法行为,偷税、漏税、抗税的违法行为所承担的责任与费改税前的欠款行为所承担的责任是截然不同的,但全区这样的欠款户约占25%。
(二)互相攀比,好滞后。改革后部分欠税户持观望的态度,认为“他人旧欠不清,自己新税不交”无关紧要,这样的欠款户约占50%,而其中约15%的欠款户还是税改前交清了的,税改后看到别的欠税户过去和现在未交都能过关,自己才跟着拖欠、拒交。
(三)借题发挥,附条件纳税。部分农户认为自己与他人的纠纷未得到解决,由此而拖欠拒交的欠税户约占10%。
(四)工作失误、民心不顺。这种情况多系计税面积与实际面积不一致所造成。中央规定,费改税后的计税面积以第二轮承包实际用于农业生产的面积为计税依据,而在第二轮承包土地时,有的实行丈量亩分配,有的仍实行习惯亩分配,分配的标准不统一等,由此造成纠纷,部分社员因而拖欠拒交。
(五)纳税人不知情,或委托代理手续未完善。如纳税农户举家外出,田土无人耕种,因而无人代交农税。由于本地区农业生产投入产出效益较低,政府鼓励农民参加劳务输出,外出务工者众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区约有八万四千多人外出务工经商,由此导致个别农户田土无人耕种、抛荒,税费无人代交。
(六)农税减免工作滞后。按照《四川省农业税征收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对农村特困户、革命烈士军属、在乡的革命伤残军人、残疾人、五保户、因生活贫困或者缺乏劳动力而纳税确有困难的,经批准可以减征或免征,实行先减后征,对遭受灾害的实行减征或者免征,实行即灾即减即免的办法,但在实施费改税工作时,没有将减免工作及时落实到位,导致部分农户拖欠、拒交。
(七)趁机煽动,破坏改革。个别农户断章取义、歪曲中央政策,四处串联、造谣生事,对抗国家税收法规,造成相当一部份农户不明真象,误听误信,随波逐流,拖欠或拒绝交纳农税。如:本区护国镇沙田村的刘某和丰乐镇罗东村的陈某等人,从1998年起就拒交农税、提留、统筹款,且经常利用赶集的日子,在茶馆、酒店聚集,将自己栓改、剪辑后的“中央文件”予以散布,负面影响相当大。
二、税改前法律法规对农民承担义务的规定。
(一)国家宪法、基本法对农民承担义务的规定。
第16条规定:“农民依法缴纳税款,依法缴纳村集体提留和乡统筹费,依法承担农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由此,我国最高法律效力的宪法和国家基本法都作出了明确规定,农民缴纳农税、提留、统筹费和承担义务工、劳动积累工是应尽的义务。既然是义务就不得放弃和推卸。
(二)《四川省农民负担管理条例》对农民承担义务的规定。
《四川省农民负担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8条规定:“农民除依法交纳税金、完成农产品定购任务外、依照本条例上交集体提留和统筹费,承担一定数量的劳动是应尽的义务,应当积极履行。”同时,该《条例》第9条、第10条、第11条规定,农民交纳的提留主要用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用于“五保户”供养等集体福利事业;统筹费主要用于乡、村中小学危房维修、改造及其他办学经费,同时用于计生、优抚、交通、广播、卫生、文化等民办公助事业。《条例》第13条、第15条规定“为农村的植树造林、防汛抢险、公路建勤、修缮校舍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村劳动力应承担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该《条例》作为国家的地方行政法规,乡(镇)人民政府就有权依照该《条例》的规定予以执行。《条例》第33条、第35条规定,对无故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限期履行。逾期拒不履行的,每日加收相当于应交提留、统筹费总和的千分之二的滞纳金,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期满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三、税改后法律、法规对农民承担义务的规定。
税及其附加予以调整。也就是说,对农民负担不能采取再收费的形式,而只能按照税收政策及法律规定予以依法征收。因此,农民的义务就是依法纳税。按照我国《税法》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均为纳税人。纳税人必须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纳税义务。如有特殊困难不能交纳或不能按期交纳的,应当向税务机关书面申请减税或免税,减交、免交或缓交须经县级以上税务机关批准。纳税人未按规定缴纳,可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2‰的滞纳金,因纳税人未缴或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3年内可以追征,特殊情况还可延长到10年,并可追收滞纳金。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缴纳税款及滞纳金,然后由税务机关予以处罚,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15日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税务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同时,我国《刑法》第203条规定:“欠税人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致使税务机关无法追缴的税款,数额在一万元以上的行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1倍至5倍的罚金......”。第202条规定,纳税人以暴力、威胁方法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1倍至5倍的罚金......。我国《行政诉讼法》第66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体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限内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据此,对欠交税款的行为依法予以追收的法律依据是充分的。
四、对清欠工作的几点建议。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九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随着人大制度的日臻完善和深入人心,人大代表工作逐年有所进步。但是,在县一级和基层镇(街),代表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
(一)部分代表素质低下,未能发挥人大代表是人民群众的舌喉和纽带的作用。有的代表是“听长”代表,一年只参加一次大会,平时几乎是无所作为。
(二)相当部分代表所提的议案、建议、意见的质量不高,文字表达能力不强。
(三)一些代表在履行职责中,存在全局意识不够强,视野不够宽、了解情况不够多的问题,因而,导致其发言有相当大的片面性。
(四)一些基层单位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组织代表活动少,且活动形式单调。
代表工作存在上述问题,究其原因,有历史的、文化的、体制上诸方面的因素。
(一)从人大代表结构上分析,基层代表偏少。某市的人代会人大代表组成,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比例超过70%。其中,局级以上干部占代表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这样的人大与地方政府几乎是同体结构。在代表人民利益监督政府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和不足。设置地方人大制度的意义就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最基层的声音和黎民百姓的呼声,政府官员和人大代表都难以听到。
(二)一些代表的责任意识不强,履职能力差。他们不清楚人大代表的职责和义务,或因所在企业、单位事务忙,尤其是一些民营企业负责人,往往不参加人大的会议,不参加人大常委会组织的执法检查、视察等活动。即使参加了,又往往半途请假,影响了民意的转达和代表作用的发挥。
(三)由于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大经费不足,(来源:公务员在线http://)人大代表活动范围较窄,有些仅囿于会议,未能做到拓宽视野,组织代表跨区、跨镇、跨市学习、考察等。同级人大代表工作的经验交流较少,思想、作风、制度建设等跟不上新形势。
(四)个别地方人大与同级党委、政府的关系不够融洽,未能妥善处理好人大监督与支持的关系,代表工作因此也受到影响。
三、做好代表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针对目前人大代表工作的存在问题,解决的办法和措施是突出“四个着力”,发挥代表作用。
一是着力加强县(县级市)一级常委会班子及机关建设,努力打造学习型机关。
人大常委会班子是决策首脑,必须具备超前意识,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观察力,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创造性。人大机关作为人大常委会的办事机构,担负着为人大及其常委会正确行使职权服务和保障的重要职责。人大办公室及各工作委员会的工作水平直接关系到人大代表工作的成效乃至影响整个人大工作。鉴此,人大机关工作人员除了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和人大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外,更重要的是加强综合协调。第一,要搞好机关内部的综合协调,明确岗位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工作中加强团结,健全高效和谐的机关工作运行机制。第二,要搞好人大机关之间的协调。对上一级人大要多沟通联系,争取其工作指导;对下一级即镇(街)人大机关要注重调查研究,加强工作联系和指导,体谅基层工作的难处,帮助或协助基层解决难题。第三,要切实搞好与“一府两院”和政府组成部门的关系,建立和健全工作联系制度,营造密切、融洽、和谐的工作关系和环境。例如从化市人大常委会在近几年的工作中,用常委会组成人员与政府组成人员开恳谈会的形式,打造沟通交流的平台,并形成制度,寓监督于支持之中,有效地推动政府工作的开展。人大与“一府两院”关系融洽,代表工作也就有了扎实基础。
二是着力增强代表的责任意识和综合素质。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十
1.河水污染严重。工厂排放的污水、生活垃圾、化粪池没有处理的粪便直接排放到河内;化肥、农药使用过量,生活垃圾、农药使用后的垃圾随处丢弃,随着雨水直接进入河道,造成河水污染。
2.垃圾乱堆乱放。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垃圾增多,上街购物不再使用竹篮,都使用方便袋,用后随便丢弃。不穿的衣服、不用的东西、秸秆、树棍随意堆放,特别是公路旁、田头、河道两侧,到处是生活垃圾。近年来建筑垃圾和电子垃圾等明显增加。
3.农业秸秆等废弃物处理不当。每年产出的秸秆利用率低,剩余秸秆被随意焚烧。既污染空气,又存在安全隐患。随处堆放的秸秆经过风吹日晒,渐渐成了垃圾,也有部分农民将秸秆扔进河里,既污染了水源,又造成流水不畅。
4.养殖污染严重。家禽、家畜散养。没有形成规模,粪便随处可见,没有及时有效地处理,影响了环境卫生;个别地方虽然实行了集约化畜禽养殖,但由于规模小和布局不合理,区域环境容量小,产生的畜禽粪便和养殖废水随意排放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
5.乡镇工业企业污染严重。随着城市环境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污染的企业逐渐向农村转移,乡镇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极为分散,布局混乱,发展很快,经济条件不足,技术装备差,管理水平低,资源和能源消耗相对较大,企业污染防治水平不高,少部分企业甚至没有防治污染措施,使污染危害变得较为突出和难以防范,成为农村社会的最大污染源。
1.发展生态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缩减政府对农业的化肥和农药补贴,实行生态平衡施肥技术和生态防治术,从源头上抑制化肥和农药的大量施用。大力推广先进科学的节水灌溉技术,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提高农业用肥、用水的利用率,退耕还林,实现水环境和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此外,征收面源污染税,内部外部经济化,降低上述面源污染产品的供给。
2.强化乡镇企业污染治理。对于蓬勃发展的乡镇企业,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治理加快企业改造升级,促进乡镇工业规模化、集约化,对危害城乡水源地的乡镇企业,严格限制,结合乡镇企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区域布局,做好县、乡、镇级的环境保护规划,并重点制定乡镇企业环境污染治理规划。
3.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保护及整治力度。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建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订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保障农村生活饮水安全。
4.环境污染防治与扶贫工作紧密结合。有些地区的环境恶化是由于经济不发达引起的,过度开发资源导致环境污染严重。这就要求我们将扶贫工作和防治污染相结合,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如在农村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建设生态示范区,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环境保护的双赢。
5.加强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管理和治理。逐步改变现有养殖业散、小、乱的状况;科学拟定畜禽饲养区域,实行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许可制度,加强现有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规范清理,通过建设沼气池和实施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6.要确实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环境识。要想解决我国农村环保问题,要加强农村环保宣传教育,提升农民环境意识是关键所在。需要坚持不懈的宣传教育,促使广大农民树立起强烈的环境意识,让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农村环保工作中去,提高保护家园的意识。农村环保宣传教育要适应新形势,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加强教育,增强他们对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只有让农民自己行动起来,农村的环境问题才有望得到根本的解决。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的今天,我们应把农村环境问题放在一个很重要的地位,及早规划、及早防范、及早治理。不断创新农村环保体制机制,探索农村环保工作规律,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农村环境,使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十一
4浅谈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
【内容摘要】环境保护是我国现今必须解决的一项任务,为了使我国可以全面可持续发展下去,必须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要确保环境的保护。本文主要针对清城区的概况,以及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相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望清城区的环境问题可以得到完美的解决。
清城区隶属于广东省清远市,地处广东省中部,北江中下游。年平均气温22℃,年降雨量2215毫米,气候宜人。对于每一个地区来说,环境保护工作都是重中之重,其中在党的第十八届三种全会上发表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中有一个章节就是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生态文明的建设的前提就是环境保护问题。西方世界在历经工业革命后先污染后治理的错误道路后步入了发达阶段,而我国正处于发展中阶段,不能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子,但是当前在都很多的地、市、区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清远区也不例外,因此对清远区环保工作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具有非常实际的意义。
(一)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明晰。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近几十年来,国家出台了较多的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并逐步的对社会主义环保法律法规进行了完善,但是除了这些取得的成就外,依然可以看到社会主义对环境保护各项的法律法规仍然不是很清晰。颁布的环保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较为广泛,对于很多具体项目针对性不强,很多法律法规较为笼统,针对具体情况缺乏有效的措施。而且环保法律法规一般要求比较苛刻,操作起来很难,很多地方对于环保主管部门并没有开放授权,例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可吊销企业营业执照,关停企业,技术监督部门可查封、扣压其生产设备及产品,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却只有罚款权,无停业、关闭权,这就造成许多执法力度不够强硬,执法行为无法落实。除此之外指定的环境对于资源行业针对性较强,对于重污染企业的管理较为严格,但是对于一些其他污染和环境问题说明的篇幅较少,同时各类法律法规之间也存在各种规范交叉、重叠,部分款项之间相互还存在矛盾,在冲突、环境污染的诉讼制度方面存在着各种缺陷等等。纵观所有,针对环境问题可以看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仍然需要进一步的完善,也就是清城区所依据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这就导致环保行为不能有力的落实。
(二)环境保护执法力度不足,执法不到位。
除了上文所述的环保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之外,执法力度不够也是各类环保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如有些环境案件提交到法院强制执行了多年,到头来却不了了之。按法律规定应当受到强制执行的,却无法落实到位。当前在清城区,执法力度不够主要涉及的方面有三大类:
其一是管理体制不顺,各类环保部门官僚作风严重,各种管理体制复杂进而导致环保部门无法正常发挥监管作用,同时环保工作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涉及的部门和人员较多,因此在一些环保问题上环保部门之间不能很好的协调管理,甚至更严重的还会相互之间争取“五权”,导致部门之间竞争激烈,环保问题不能系统的得到处理,环境保护部门成了一个配角,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被打击,环境保护整体性也被分块划分。其二是清城区的执法机构执行力不高,在工作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工作态度懈怠,对出现的问题不闻不问、漠不关心,有些同志依然认为只要城市gdp上去了环境问题根本无关紧要,身为一个环保人员这样的想法是非常危险的,这会使得环保工作从起步就很难,有时甚至都不能被提到工作行程上,这对于环境保护工作起到相反的作用,会使得环保举步维艰。其三,环保工作完全脱离了人民群众,在环保问题上人民是最直接的作用人和受益者,对于环保人民群众的感受最为真实,相应的对于环保出现的问题也最具有发言权,但很多环保工作者不能正确地对待人民群众,对于上访的问题草草了事、虚以逶迤,对于上级领导的巡视也是应付任务了事。这些都使得环保工作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妨碍了环保工作的正常运行和实施。
(三)环境保护设施不足,技术落后。
首的制造业污染较为严重,陶瓷原料堆放场、破碎场和加工场等“三场”管理不严密,同时陶瓷的生产加工中运用的设备并不能达到国家环保部门的要求,进而导致源潭镇中心区域及陶瓷城的环境严重恶化,空气粉尘污染、水源水质污染和噪声污染等问题严重。同时虽然市区街道两旁多处设立分类垃圾桶,但仍出现垃圾乱扔的现象,而且分类垃圾桶毫不起作用,可循环与不可循环垃圾并没有分开。小巷内卫生被忽略,缺少清洁工清洁。固体废物长期露天堆放,其渗出液和滤沥所含的有害物质会改变土壤性质和土壤结构,影响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动,有碍植物根系生长,或在植物体内继续,通过食物链影响到人体健康。废物堆,经雨水浸淋,渗出液和滤沥亦会污染河流、湖泊和地下水。还有,垃圾中的细粒、粉末随风扬散,污染大气,危害人们身体健康。上述问题都是因为环保设备的不齐全使得许多环保问题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从而导致许多清城区的环保措施不能被及时地落实。
(四)公众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增塑剂和添加剂的渗出会导致地下水污染;混入城市垃圾一同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损害人体健康;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由于其很难降解,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白色垃圾几乎都是可燃物,在天然堆放过程中会产生甲烷等可燃气,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的火灾事故不断发生,容易造成重大损失。这些都是人民群众不能将环保问题与自身的利益联系起来,缺少环保意识进而在生活中对环保问题非常懈怠,不能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清城区大部分人都认为环境保护与自己无关,环境保护论都是在危言耸听,这就使得环保问题在实施起来有很大的障碍,因为环境的改善主要还是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因此提高人民的环保意识刻不容缓。
(一)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不健全。
起来非常的复杂难断,这也就导致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受到了重重的阻碍,而一些企业利用法律的这些漏洞钻法律的空子,忽视其本身对环境造成的伤害,一味的追求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例如在清城区就存在有些企业违法排污的现象,由于违法排污的成本比搭建净化系统来的优惠,而在这方面国家除了罚款再没有其他的惩戒条例和法规,所以企业就利用这一点进行非法排污,因为他们只需要接受比建立污水处理便宜很多的罚款就可以逃过环境法的制裁,自然就不愿加大投资对排出物进行处理后再排放。由此可以看出环境保护法的不完善就是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二)执法过程中相关部门不重视、不作为,执法队伍薄弱。
上考虑,觉悟不高,实施力度不大,单一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致使环境保护成为空口号,成了人们良好生存环境、身体健康的空头支票。除此之外,执法人员是直接监测环境保护效果的重要部分,但清城区在执法人员上非常的贫乏,执法人员不能及时地收集整理出清城区出现的一些环境问题,并及时地赶往各个地区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这就使得环境保护在执法力度上不强,执行起来非常的困难致使清城区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不足。
大的阻碍。从以上可以看出,在环保问题上资金不足也是导致清城区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四)环境保护宣传工作不到位。
清城区环境保护存在问题的原因还有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的不到位。通过调查发现,清城区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偶尔有次环保宣传或是活动,就算有有关环保的宣传仍有一半的人不清楚它是由哪些部门组织的,四分之一的人对清城区未来的环境改善持消极态度,据此可知清城区政府环保部门在环保宣传方面做得不够好,而清城区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的缺乏直接导致居民没有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居民环保意识差、环保行为不积极,这就使得环境保护的措施不能切实的落到实处,没有了民众的参与和配合环境保护就像是纸上谈兵,所有的决策就只是一纸空文,只有把环境保护宣传工作做到位,让民众切身的了解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明确保护环境的具体方式方法,才能真正地解决清城区的环境问题。
三、提高清城区环境保护工作水平的对策。
(一)完善立法,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化,保证环保局以及环保执行人员在处理一些环保问题时能够有法可依。同时在环保法立项中应当明确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职责,对有着环境监管职能的相关部门(如农林、水利、国土资源、公安等)进一步以法律的形式确定,落实其环境监管责任,建立健全各部门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共同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长效机制,建立并完善环境监管行政责任追究制,避免在环保问题产生纠纷时企业和政府之间互相推诿。其次需要加大人民群众上访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指定,使人民群众上访之路变得较为简单,使人民群众上访变得有动力,从而依靠公众的力量来监督各类环保问题。
(二)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力度。
加强环保执法队伍建设,只有确保清城区有一支执法意识强烈、执法力度强硬的队伍,才能及时的发现清城区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并以强硬的手段切实的执行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保证清城区环境问题得到及时地正确地处理,执法队伍就像是作战时的武器,只有武器足够锋利和坚硬,才能在作战时无后顾之忧。因此加强环保队伍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提高环保部门的执法能力。环保法律的实现虽然不是必然地需要国家强制,是如果没有强制作为后盾,很难付诸实施。因此,国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大环保部门的强制执法力度。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例分析,对严峻的空气质量形势,气污染防治再出严厉措施,重点污染区域、拆迁建设工地、重点污染企业将实行24小时工作制。
对排污量较大的企业,行环境监察人员驻场监督,4小时监控,一旦出现超标,即查处,律按日计罚。同时要联合电力、公安、司法、金融、工商、水利、铁路等部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拒不执行环保处罚的企业要限水、限电、限贷、限运,成一股强大的执法力量,底改变环保部门势单力薄、权力有限的现象,正做到执法必严。
对环保部门统一监管职能规定具体监督措施,赋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强制执行权限,如查封、扣压、没收,落实对违法排污企业“停产整顿”和出现严重违法行为的地方政府“停批停建项目”权等。对相关部门“不作为”,环保部门也有权向同级政府或法院提请责任追究或责令改正。
(三)加大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和利用。
加大经费投入,切实加强地方环境保护机构的软硬件建设。对重点污染源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实现远程监控。并确保环保治理设施正常使用,企业长期稳定达标排放。对环境执法人员加强环保法律和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素质,努力打造一支公正廉洁、业务精通、敢于执法、严于执法的环境保护工作队伍。
在资金的利用方面,由之前的分析可以知道,环保资金的使用和筹集方面都存在的各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环保问题。为保护环境和治理污染,国务院和有关部门制定了《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关于工矿企业治理“三废”污染开展综合利用产品利润捉留办法的逼知》、《关于环境保护资金渠道的规定的通知》等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保证了环境保护与治理经费有一个重要来源。这些法律法规只是在源头上对环保与治理的资金进行了保障,对于环保资金的层层下拨过程中存在的克扣等问题并没有解决,因此对于环保和治理额专项资金不仅仅需要从源头上进行保证,同样还需要经理专项资金专项调拨的机构和人员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分配和核查。同样环保和治理专项资金中也可以拿出一部分的专项资金作为奖励,对于节能减排、对于环保问题检举揭发、在治污工作中有着突出表现的工作人员进行鼓励。从而达到提升人民群众和工作人员积极性的目的。
(四)加大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实现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清城区的环境问题。而从社会公众的角度来说,应当对非政府环保组织的活动给予关心、支持和鼓励,做非政府环保组织的坚实后盾和有力支撑。此外国家还应推行科学、合理的政策规定,促进人们将环保落实到日常行动中,为生态环境保护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束语。
本文主要有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清城区环境保护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二部分主要讲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主要讲针对这些问题所提出的一些解决方案,第四部分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
环境保护的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任务,清城区在保护环境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法律体系的不完整,执法力度的不强硬,资金的不足,宣传力度不大等问题,本文不但提出了问题,还分析了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针对法律体系要完善,环保执法队伍要提高执法力度,环境保护资金要加大投入和利用,环境保护宣传力度也要不断加大。清城区在环保上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改善当地的环境。
护方面技术的创新等问题,也希望清城区在环保上可以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包旭,宋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存在问题及对策—以大庆市为例[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05):184-186.[2]王凌增,许秋实,金航可.浅谈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j].化工设计通讯,2016,(07):156.[3]卫明明.浅谈我国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a].中国武汉决策信息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决策论坛——科学制定有效决策理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中国武汉决策信息开发中心、决策与信息杂志社、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5:1.[4]邵明丽.浅谈阿勒泰地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2015,(24):51+53.[5]李璐.浅谈当前环境保护工作现状及对策[j].科技与创新,2014,(18):154.[6]宋志军.浅谈县级工业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09):72-75.[7]林东旭.浅谈当前环境保护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4,(14):60.[8]杨东.企业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11):46.[9]芦昱,王芳,李先宁,宋文玲.浅谈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现状、问题及对策——以江苏省为例[j].污染防治技术,2014,(01):70-72+78.[10]董英林.浅谈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与企业,2014,(02):114.[11]邓静.县级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10):137.[12]田旭民.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257.[13]杨海峰.宁夏吴忠市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5):179-180.[14]刘勇,黄朋江.地区环境保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7):276.[15]于涛.浅谈国内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2,(01):251.[16]赵宪敏.浅谈环境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会秘书处.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下)[c].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会秘书处:,2007:4.[17]李福刚,曾庆香.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环保产业,2005,(06):41-43.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十二
1.事权与其他权力不相匹配。即一些岗位赋予单纯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却无有效推动工作的其他权力(手段),导致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如计划生育工作,任务重、责任大,但在面对违法计划生育违规问题时,缺乏直接、有效的处理手段。
2.人员的流动、晋升渠道不畅通。表现为一个乡镇中很大一部分乡镇干部少则五年、多则十年任职于同一个工作岗位,流动性差。晋升上,多数乡镇干部为事业编制,受政策限制,晋升空间不大。
3.对乡镇工作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运用体系。表现为没有考虑乡镇工作的实际,考评方式、方法、内容不够科学合理。同时对于考评结果没有“奖优罚劣”,考评的导向、推动作用差。
4.人浮于事,工作缺乏积极性。由于“1”、“2”、“3”,导致人浮于事,工作积极性差。表现为工作以应付为主,精神懈怠,缺乏工作的主动性。
二、针对“对乡镇缺乏科学有效的绩效评价、运用体系”的对策。
科学的、量化的、操作性强的绩效考评办法。
1.健全绩效工作主体和机制。成立以多部门为主体,引入第三方的绩效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政府绩效管理的调查研究、制度建设、方案制定、业务培训、督促检查、综合汇总等工作;统计和调查部门负责牵头实施绩效指标考核和公众评议;数据采集责任单位负责绩效指标数据的监控和采集,确保指标数据真实有效;被评估乡镇实施绩效管理制度,制定绩效目标,强化全程管理,推动绩效目标顺利实现。
2.规范绩效工作运行。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合法性、实践性的原则,以绩效目标、绩效责任、绩效运行、绩效评估、绩效改进提升为主要内容的政府绩效管理制度基本框架。一是健全绩效目标制度,包括绩效目标确定、审核、公示等制度,确保了年度政府绩效管理目标重点突出、切合实际、质和量有机统一。二是建立健全绩效责任制度,包括绩效责任分解、责任公示、责任追究等制度,对绩效目标进行细化分解,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三是建立健全运行监控制度,包括绩效运行定期分析、预警预测、点评通报等制度,确保绩效目标的落实。四是建立健全绩效评估制度,包括绩效指标数据采集、联合评审、公众评议、察访核验、专项评估等制度,规范绩效评估,确保客观公正。五是建立健全绩效改进制度,包括双向反馈、结果通报、绩效奖劢、绩效问责等制度,督促各级各部门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积极整改,促进绩效持续改进和提升。
3.健全指标体系。一是导向性。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
为导向,既注重评估经济发展,又关注民生保障、生态文明、环境保护、依法行政等方面的工作,形成综合评价结果。如,根据不同乡镇特点和实际,调整经济类、民生、环保等方面指标的权重。二是可行性。始终坚持指标体系的具体可操作性,力戒形式主义。由绩效工作小组提出基本框架,通过召开协调会、座谈会、发函等方式,充分征求各乡镇的意见,形成最终方案下发实施,确保每个指标可比较、可量化、可执行。三是动态性。始终坚持动态调整指标体系,建立指标增减审核机制,每年根据新任务、新要求,对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使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合理。
4.落实结果运用。有利于奖优罚劣,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一是通报反馈。绩效工作小组对被考评乡镇逐个形成绩效评估报告,及时反馈,要求针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找准症结,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整改情况要及时反馈,并作为下一年度检查的依据。同时,还要向社会公众反馈,接受群众监督,促进问题的解决和绩效的提升。二是实施奖惩。将绩效评估结果与评先评优、干部考核、精神和物质奖励紧密结合起来,综合运用,成果共享。绩效评估结果,抄送组织部,作为年度考核、评先评优和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三是严格问责。对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中发现的一些机关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职责、推诿扯皮、效率低下、贻误工作,甚至“吃拿卡要”等问题,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十三
我们是建筑施工企业,我感觉目前的安全管理存在以下不足:
1、安全知识的宣传、学习和培训力度不够,或培训多留于形式,得不到实质性的效果。
2、部分负责项目日常安全管理的人员业务水平低、责任心差、缺乏主动性,内业资料管理混乱。安全检查深度不够、技术含量低,现场安全隐患不能得以查处。事故隐患整改机制的及时性、有效性、针对性等方面还存在差距。
3、部分管理干部安全管理意识不强,事故发生后,不是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处理事故责任者,而是逃避责任,对事故迟报、谎报或隐瞒不报。滋养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致使公司不能掌握真实的.安全管理状况。
4、安全管理人员地位低,对隐患的查处权不够,致使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权利被削弱,安全管理效果差,影响了公司安全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5、公司对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奖罚权不够,不能激发项目安全管理的积极性。
6、分包队伍安全管理薄弱,从队伍考察、引进到工程结算,公司对分包队伍安全管理缺乏约束性,安全管理部门在分包队伍工程结算时无控制权。
7、专业资质使用缺乏控制,专业公司在施工过程中不注重收集施工业绩,给资质的复审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已大为改进,多数项目能够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电,但施工现场用电隐患仍为主流,有待进一步加强。
9、安全资金投入不足,部分单位对安全措施费用取用标准、取用程序不了解,部分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不完善。
10、方案、安措制定有漏洞,部分方案、安措审批手续不齐全,且内容简单,不能根据施工任务制定详细、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措施,不能对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
(中国大学网)。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十四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镇、村党员干部的违法违纪问题比较突出,而且做案手段也越来越隐蔽,为纪检监察部门的查处工作带来很大的难度。针对“初成案率低”进行剖析,如何加大乡镇纪委自办案件的力度,提高办案效率,推动乡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开展是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目前,乡镇纪委在查处案件问题上,程度不同地存在着“四怕”和“四不落实”的问题。“四怕”即:一怕乡镇党委、政府领导不支持。有个别乡镇党政领导存在不愿查处自己管辖范围内的违纪案件心理,担心给本乡镇抹黑,影响政绩。纪检办案与党建工作有冲突的地。二怕情面上过不去。在同一乡镇工作,多年形成亲属关系,又是父一辈子一辈的交情,低头不见抬头见。受处理后轻则给一个党纪处分,重则开除党籍,丢掉工作,甚至负刑事责任,弄得妻离子散。从情理上过不去。三怕遭到打击报复。现在一些镇、村党员干部违纪违法问题比较严重,作案手段越来越高明,越来越隐蔽,社会关系也比较复杂。有的勾结黑道上的人,有的身居要职,这些给查办案件增加了难度。四怕查处案件得罪人。查办案件的纪委干部怕人家说他是“整人”的,有的怕说以前有过矛盾,现在利用职权来“治人”,于是宁作“老好人”,不做“黑包公”!或者是抹稀泥的方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四不落实”即:一是机构人员不落实。有的乡镇的纪委编制人员不足。二是办公设施不落实。由于组织机构落实的不好,相对来说乡镇纪委的办公设备相对简陋,已经不适应当今办公需求。三是办案经费有的单位不落实。四是职责不落实。各乡镇纪委书记年初有计划,但实际工作中都安排有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党委中心工作,很难有时间专心抓纪委本职工作。
针对当前乡镇纪委存在的问题,应该加大乡镇纪委办案力度,在做好大力宣传的同时,必须抓好“五落实、五到位”。
1、认真落实,思想到位。
各乡镇党政领导对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要有高度认识。要清楚地理解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农村政权稳定、社会安定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成败。同时,乡镇纪委要充分认识查办案件的重要性,要在乡镇领导干部中形成“有案不查是失职,查不了案不称职”的共识,变“不想查”为“积极主动地去查”。
2、机构落实,人员到位。
配备好专职乡镇纪委书记、副书记、监察科长。同时配备一名专职纪检干部来负责纪委的日常工作,有条件的乡镇再选配1-2名党风廉政建设巡视员。
3、措施落实,责任到位。
首先乡镇党委、政府必须全面实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乡镇党政一把手是乡镇办案工作第一责任人,纪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要实行责任追究制度。其次要落实乡镇纪委办案工作责任制。第三乡镇纪委书记要做到专职专用。乡镇党委、政府在安排其中心工作时,必须确保纪委书记有大部分时间、精力做好本职工作。
4、培训落实,素质到位。
区委、区纪委应对乡镇纪委书记队伍保持稳定性,提出具体要求,能不调换的尽量保持在本地区、本单位干,有困难的,可以在本行中对调。在确定队伍的稳定性的前提下,对纪委专干进行岗位培训。请一些有经验的专家、学者授课。平时也要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业务培训,有计划地、有目的地来提高乡镇纪检干部的综合素质。
5、协调落实,督查到位。
从调查来看,大多数乡镇纪委委员一般是各乡镇主要部门负责人担任的,这本身就给纪委协调工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乡镇纪委在建立工作例会制度下,经常组织纪委委员学习和通报情况,研究工作,形成合力。同时继续在乡镇纪委推行联合审理小组,协同审理和办案。区纪委要建立案件督办制度和乡镇重大案件线索备案制度,落实专人负责,协调跟踪办案,乡镇对转到村级办理的信访件,按规定时限由落实乡镇纪委办公室工作人员督办。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十五
1)它是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拥有一套健全的安全规章制度是实现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安全生产的各种规章制度是通过无数次的经验和血的教训总结提炼出来的,它对安全生产起着指导作用,对员工起着约束作用,是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规范。国有企业的各个层次和岗位在不断接受新的工作者,这些人或者年轻,班组的工作经历不够,管理经验较贫乏,或者分别来自系统内不同单位,安全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因而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统一和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2)它是贯彻执行上级要求的客观要求。各个单位要认真领会、严格贯彻执行上级安全管理要求,要本着严格贯彻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结合单位实际对上级要求进行明确和细化,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更具有操作性的实施细则。
3)它是查禁“三违”的重要工具。统计表明,事故基本是“三违”事故,而“三违”是管理和人的问题,以管理问题尤为突出。由于管理性违章所涉及的是一个方面或一个系统,因而管理性违章的危害远大于其他性质的违章。而安全制度是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规范,正因为安全制度的这种作用,所以良好的安全制度可以有效减少“三违”事故。
4)它是将安全管理变为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的需要。为了预防和减少事故,必须实现安全管理“四个凡事”——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负责。要明确事前如何预防、事中如何控制、事后如何处理,就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制度化建设。
5)它是国-家-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是国-家-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如何实现生产安全,并且建设生产安全长效机制?这就需要建立职工的行为规范,贯彻国家要求,查禁管理性违章,将安全管理变为事前预防和事中控制。而这正是安全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
2 安全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调查走访大量的煤炭企业,发现这些企业的安全制度不健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别企业还有部分安全管理制度没有建立。有的企业建立了部分安全制度,有的企业没有按照2004年出版的《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的6项制度,有的企业没有按照2015年七部委局要求建立健全18项安全管理制度。调查结果表明,这些企业没有真正理解安全制度的重要性,因而没有按照国家要求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2)安全制度内容同国家要求不一致。有的企业在制订某项安全管理制度之前,没有很好地学习领会国家对该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在制订安全制度时闭门造车,同国家的规定和要求严重脱节。这样的安全制度没有反映国家的大政方针,而是过多反映了企业的某些坏习惯。有的企业制订的安全制度(比如安全检查制度、隐患排查制度)较空洞,没有实质性内容,不具有可操作性。
3)安全制度是1个人或几个人写的,而不是大家共同研究、讨论制订的。有的单位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就安排1个人去编写安全制度。这样的制度根本就没有经过单位有关负责人过目,更别说让大家研究、讨论了。这样的制度反映的只是某个人片面的、肤浅的看法,而不是大家的思想。这样的制度只是应付检查,而不是为了促进工作。
4)安全制度没有经过总经理(或单位负责人)办公会议讨论通过。安全制度草稿形成后,没有经过总经理办公会议通过,更没有列入会议纪要。有的单位安排某个人编写完成安全制度后,就认为万事大吉了,安全制度没有通过大家研究讨论,也没有在制度形成草稿后经过总经理(或单位负责人)办公会议进行最后审定,在会议上大家没有共同学习、讨论安全制度,也没有将其中不合适的规定汇总起来并及时修改。总之。安全制度不经过总经理办公会议讨论、修改,不列入会议纪要,而擅自发布或使用,这不符合安全制度制订的一般程序,是不符合规定的。
5)安全制度制订后,束之高阁,应付检查,不起作用。有的单位安全制度制订后,就让有关部门(或者某个人)将该制度保管起来,束之高阁,到上级部门检查时才拿出来。而不是将安全制度发布给大家共同学习、遵照执行。这样的制度建设搞的是形式,玩的是花架子,为的是应付检查,根本不能促进工作,不是为了安全生产。
6)安全制度陈旧、没有更新。有的煤矿的安全制度内容与现行的政策、国家的大政方针严重脱节,根本无法实施。国家的政策、大政方针在这样的安全制度中根本就没有得到体现,也就根本无法在企业中得到贯彻执行。
3 加强安全制度建设的对策
为了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必须针对上述问题采取适当的措施和对策。
1)各单位要认真对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2004年出版的《煤矿安全规程》和2015年七部委局明确要求建立、健全18项安全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对规范企业管理和员工行为,保障企业生产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各单位一定要高度认识安全制度的重要性,结合企业实际,努力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做到企业生产有制度可依,有规章可循。
2)要认真按照国家规定确定安全制度的内容。企业在制订某项安全管理制度之前,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家对该项安全管理制度的具体要求。安全制度要反映国家的大政方针,同时也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内容洋实的、操作性强的、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有利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安全制度。要通过制订和实施安全制度,摈除企业中存在的不利于安全生产的某些坏习惯。
3)共同研究制订安全制度。企业要从有利于安全工作、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出发来编制安全制度,要成立安全制度编写小组,小组人员分工协作,既要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又要商量、研究、讨论,共同把安全制度编制好。好的制度可以有力地避免个人的、片面的、肤浅的看法,体现出的是大家的思想。这样的制度才可以促进安全工作。
4)制度建设必须注意系统性、完整性,并突出重点。制度建设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每项制度义包含具体完整的内容,各制度起草小组在制订制度过程中,要根据管理需要和轻重缓急,突出各阶段的建设重点及制度本身的重点,注意制度与制度之间的系统性、关联性。同时避免内容面面俱到,但重点不突出;制订时不要就制度而制度,孤立存在,不考虑关联制度,或矛盾或重复。
5)制度应具可操作性,粗细适度,简单有效。为了提高制度的适应性、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制订的制度要有粗有细,粗的地方符合原则性管理要求,细的地方则符合操作性管理要求。基本管理制度的条款尽量是原则性的;具体管理规定、办法、细则、流程等要细化到可具体操作。
6)制度建设要切合实际,适当超前。制订制度要从企业实际出发,切不可照搬或网上下载后略改完事。这就需要事先进行周密调研,考虑现有的做法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宽严适度、逐步提高,并考虑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和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但不宜过度超前。如果制订制度有难点或不够成熟,可先试行,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并不断完善。如果相关管理事项过度超前,没有相关制度或做法可借鉴,可在工作中边总结,边以备忘录形式记录有关做法,待条件成熟时再行制订。
一、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迎来了高速公路和铁路建设的高-潮。由于西部地区地形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在这一地区修建高速公路和铁路不仅工程投资多,而且施工难度也很大,同时,隧道工程在整个工程所占的比重较大,隧道工程施工与一般的民用建筑和路桥工程相比有其特殊性,民用建筑是在空间中建造实体,而隧道工程是在实体中建造空间,不仅难度非常大,而且风险也很高,安全事故也是频繁发生。回顾近几年在隧道施工阶段的地质灾害和事故,令人怵目和伤感,现举几个案例如下:
2003年7月1日,上海地铁四号线,黄浦江隧道口工地发生地面沉降,随后导致中山南路一栋八层高的楼房严重倾斜,董家渡路口一段长约30米的防汛墙崩堤,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并且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
2015年12月22日14时40分,四川省都江堰至汉川高速公路建设工程项目c合同段董家山隧道工程右线隧道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4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2035万元,这起事故是我国建国以来公路建设史上伤亡最惨重的一次事故。虽然这起事故是由于瓦斯意外涌出聚集,施工人员违反安全规程而引发的责任事故,但另一方面也突显出我们在某些管理环节还存在着重大遗漏和疏忽。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 加强施工安全管理, 确保隧道施工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二、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组织机构不完善
隧道施工的组织体系一般采用传统的组织形式,传统的组织机构对安全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通常把施工的进度、效益放在第一位。另外,一些隧道工程的承包商把工程分包给民工队伍,对民工队伍的施工又缺乏指导与监督检查,没有建立相应的安全组织机构或是组织机构不完善,不能正确处理工程施工安全与施工进度、安全与效益的关系,使得施工安全没有保障。
(二)人为因素影响施工安全
施工队伍怕麻烦,不按工序施工,抢工图快,盲目追求进度,忽视安全生产造成的后果,在隧道施工中不按规程、规范操作,偷工减料的情况时有发生。如喷锚支护不及时;锚杆或超前管棚型号、规格不对,长度、数量不够,安设不当;喷射混凝土质量、厚度不符合要求;未及时进行量测或信息反馈不及时,造成决策失误,措施不力;围岩爆破用药量过多,造成围岩扰动,使围岩软弱面强度大大降低;不重视危岩检查,处理危石措施不当等。
(三)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
隧道施工企业基层管理人员比较缺乏,技术干部不足,班组安全教育不彻底,班组长人员管理组织能力差,工人的技术水平低。在隧道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有章不循、纪律松散、无知蛮干。出现隧道施工中支护不及时,衬砌远落后于掘进,锚喷支护不符合设计要求,掘进尺度过大,通风除尘不畅等现象,给施工安全留下了很大隐患。
(四)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与措施
一旦发生隧道施工安全事故时,由于缺少相应的应急预案与措施,其处理方案往往根据经验来进行处理,由于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复杂,事故具有多样性、不可预见性的特点,在事故发生前如没有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则往往会陷入无章可循的地步,采取不合理的方式来处理事故,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隧洞围岩稳定性的不确定性
在凿岩、爆破后,对围岩的支护和衬砌是否及时是直接影响到围岩稳定性的一个方面。另外,由于围岩类别的不同,往往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在遇到特殊地质(如膨胀性围岩、黄土、流沙、断层破碎带、岩溶、岩爆等)的情况下,围岩的稳定性很难保证,在强大的地压作用下,可能导致冒顶、片帮、底鼓和支护、衬砌变形,甚至塌方。
(二)施工环境条件恶劣
随着隧道隧洞施工的不断纵向深入,作业场所在时间和空间上经常发生变化,隧洞的环境条件也随之不断改变和恶化。主要表现在,工作空间狭小(施工设备和机械不但占用空间,而且各种施工活动还要在这样的空间内进行交叉作业),工作照明造成的视觉环境差,灰尘和噪声污染严重,有些隧道还存在着温度高和湿度大的危害,不但易发生事故,而且易导致职业病。另外,隧道内存在一些多发性事故隐患(如物体打击、坠落伤害、车辆伤害等),给职工带来一些精神上的压抑感。而且隧道施工环境是一个恶劣多变的动态系统。因此,隧道施工中环境条件恶劣以及多变的固有属性是引起隧道施工事故多发的潜在危险因素。
(三)职工素质低
在隧道施工这个人、机及环境系统中,人是主要的,又是脆弱的。由于隧道中作业环境差,工作空间狭小,劳动强度大,工资水平又不太高,这样就难以吸收和稳定具有文化和素质较高的工人安心在隧道施工企业长期工作。从事隧道施工的人员大多是分包企业招收的农民轮换工、合同工和临时工,这些职工总体文化及素质水平较低,一旦发生事故,往往惊慌失措,避灾能力薄弱,在很多情况下难以自救,甚至有可能造成二次事故。这样的施工队伍较难形成较好的安全文化氛围,给隧道施工安全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成为隧道施工事故多发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隧道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完善安全组织机构
隧道施工的主要组织机构是由公司总部、施工单位、基层单位组成。因此,也就应该有相应的安全管理机构,即应该有公司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组织,施工单位安全监督组织,基层安全管理组织。
各安全管理组织中的人员要求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安全管理经验,应熟悉隧道施工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操作流程。另外,像电工、电焊工、爆破工等特殊作业工种人员应持有相应的上岗证才能作业。
同时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公司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组织应定期对隧道的施工进行抽查,施工单位和基层安全管理组织应对隧道每道工序的施工进行安全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施工记录,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各管理组织应定时总结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
1.建立健全完整的安全保证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强化项目安全管理,项目经理部应通过确定安全目标,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分析掘进工艺流程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操作规程,实施后进行安全检查,验收等一系列体系,做到管理上各环节无纰漏,减少由于管理不善造成的安全事故。
2.建立安全包保责任制
隧道施工项目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安技员,劳资员,材料员,领工员,班组长等为组员的安全管理小组,通过安全管理小组将项目经理部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精神落实到各个作业班组,并将安全责任分摊到作业班组长,安全小组对其监督落实,实现责任明确,分工到位。
3.建立各种安全岗位责任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部应建立电工组安全生产责任制、掘进组安全生产责任制、支护组安全生产责任制、运输组安全生产责任制、通过建立各种安全岗位责任制,使操作人员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将生产中的各个安全环节做到心中有数,明确自身的安全责任。
(二)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完善施工管理体系是做好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控制好隧道施工质量的同时,确保施工安全。我国隧道施工一般采取新奥法施工,其主要工序由开挖和支护两部分组成。
了解隧道施工对做好安全管理有着重要作用。新奥法施工的开挖部分包括打眼和放炮两部分,打眼时应控制好打眼的数量,打眼的'位置,防止少打眼的现象出现,同时应该经常询问打钻工人的打钻情况,看是否出现卡钻、抵钻的情况,以判断围岩完整性,并将情况及时反映给相关单位,为制定合理的施工和安全管理措施提供依据;爆破时应控制好炸药量,以减少超挖、欠挖现象的出现,控制好掘进尺度,爆破前应将隧道内施工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爆破后,应及时对掌子面进行封闭,防止围岩风化,造成隧道围岩的失稳,给安全施工带来隐患。
出渣工作完成后,要及时对隧道围岩进行支护。支护主要包括初次支护和二次衬砌,按照新奥法原理,初次支护承担围岩的绝大部分压力,二次衬砌主要起着安全储备和美观的作用,初次支护的施作主要包括立钢支撑、打锚杆和喷射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各管理机构应该做好监督管理工作,立钢支撑时,应严格控制好钢支撑的间距,检查钢支撑各部位是否焊接牢靠;打锚杆时,应该做好的监督工作包括监督好打入锚杆的个数、长度和打入角度,使其符合设计的要求,并要防止破碎围岩掉落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喷射混凝土时,应保证喷射混凝土的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并保证通风量,为喷射混凝土的作业提供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并及时观察喷射混凝土是否出现开裂等不良现象,异常状况时,应及时将情况反映给相关单位,并制定相应对策,以防止支护后围岩发生失稳状况而造成的事故。对于二次衬砌的施作,应控制其施作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控制好施工的时间,即当围岩稳定后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认真作好各工序、各工种的安全技术交底。安全生产应贯穿于隧道整个施工过程,在项目总工的带领下,认真细化分部、分项工程,并将各工序安全技术交底分发到作业班组,在掘进施工过程中进行爆破施工安全技术交底,材料施工安全技术交底,电焊安全技术交底,支护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运输安全交底,高处作业技术交底等,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将危险源进一步细化,在各个细节上高度重视。
(三)制定地质灾害处理与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
由于隧道施工的特殊性,地质条件的复杂性,事故的发生往往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当发生塌方、突泥等地质灾害时,应杜绝施工人员的蛮干,施工单位也不能仅根据自己的经验制定施工方案,而应将情况及时的反映至业主和设计单位,经多方商议后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当发生特殊地质灾害时,施工单位应及时将情况反映给业主、设计、监测单位。施工方案应由四方共同探讨确定,并对所采取的施工方案进行效果评价,判断所采取的施工方案是否合理,并将情况及时反馈给相关单位。
由于隧道施工属于地下工程作业,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较多,如电气设备漏电可能造成施工人员触电,围岩掉落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为了减少这些意外事故所带来的损失,施工单位应事先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当意外事故已发生并已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时,施工单位应按照事先制定的应急预案对事故进行合理的处理,将损失降到最低。
(四)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工作
加强安全管理是维护项目生产经营环境的重要内容,而班组安全管理是其基础。搞好班组安全管理必须切实解决班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才能真正有效防止各种事故的发生。
1.制订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
安全管理制度是指导、维护安全管理、安全作业的依据,制订安全管理制度必须具有较强的透明性和可操作性。班组安全管理制度要科学合理,有较强的执行性,制订了就不能说改就改,影响安全制度的连续性。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一要严格执行和遵守,二要一视同仁,绝不能迁就特殊员工。
2.坚持班组安全教育、培训全员化和常态化
班组全员安全培训教育是搞好班组安全管理的基础,班组的安全培训教育应针对本班组生产实际和职工的作业安全需求,采取集中与分散、站班会、专业会、脱产送培等多种形式,分析典型经验或事故案例,对要害岗位、特种作业人员、新上岗或换岗人员进行经常性安全业务和操作技能培训;坚持开好站班会和把握好班组安全活动的质量,从而使班组安全教育常态化,不断增强职工自保、互保和联保责任意识。提高处理和防范事故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从而避免和杜绝各类事故发生。
3.严格落实安全措施
从严、从细落实各项安全措施是搞好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施工准备阶段安全设施应当同时准备,开工前就把安全措施有无落实做为一项重要的形式条件。班组员工要养成工前查安全措施,施工中注意安全的良好的习惯。制度定了,安全措施有了,落实时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班组安全管理也就随风而逝,事故就会随之而来。
4.班长和班组兼职安全员要注重班组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是搞好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一环。班组要经常以自查互查、专项检查等多种形式,对施工现场各类隐患进行及时查处和治理,纠正违规违章行为,堵塞管理上存在的漏洞,制订严密的监护措施,彻底消除事故隐患,以促进班组安全管理工作。应付上级单位和部门的安全检查搞突击,不利于整改,给班组安全管理也带来了极大隐患。
综上所述,针对隧道施工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必要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安全管理手段,并对施工员工进行安全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制止和纠正作业者的不安全行为,可以让施工人员更系统的、全面的了解隧道施工过程危险、危害因素,促使施工企业领导从安全管理制度上和管理方法上提出控制对策,真正做到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并最终建立完善的动态的安全管理系统,进一步预防和降低事故的发生,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十六
农村群众安全意识淡薄,交通出行随意性大。近年来,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针对农村交通参与者群体进行了多波次、多层次、多形式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但受农村地区群众的文化水平低、交通安全知识普及程度低、群体大多为“一老一小”等因素的影响,宣传工作收效甚微。普遍表现为对交通管理工作的认识低下,对《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交通法律法规的了解粗浅,对交通事故的危害认识不足,由此导致交通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只图方便罔顾安全的现象也层处不穷。
农村车辆车况参差不齐,安全性能普遍较差。伴随汽车、摩托车的下乡,大量的机动车辆被作为生产和生活工具而进入农村家庭,但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地区运行的摩托车、轻便摩托车、面包车、三四轮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等各类机动车普遍存在价格便宜、效能较低、安全性能较差;其中还不乏有一定数量的“老旧车”、超标电动车、老年代步车等等;维修、保养条件受限,只要机动车还能上路,就不会定期检查车况和安全性能,长时间不能按规定进行保养,导致车辆安全隐患较为突出。特别是变型拖拉机上外省农机牌照、持外省农机驾证,给核实真伪、查处违法等各项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难度。
农村道路交通基础设施滞后,安全隐患多。随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道路也在不断延伸完善,但由于大多通往各乡镇的道路沿河而建,乡镇通往村社的道路依山而建,自然条件的因素造成了农村道路临崖、临水相当普遍。加之对道路路侧的护坡、路基、路沿缺乏正规的地质检测和缺乏常态长效的监测手段,无法提前预警塌方、滑坡等自然灾害。另外,农村道路在建设过程中规划、设计和施工均不能完全达到规范的标准;由于地方财力的原因,道路安防设施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大都没有得到落实,且建成后缺乏正常的养护,导致道路等级低、路面坑洼不平、路基残缺松软、路面结构不合理、通行视线条件差,道路安全隐患十分突出。
农村道路管理力量相对薄弱,管理触角难以有效延伸。各地通过近年来对交管办和“两站两员”的履职情况的监督指导、日常工作的抽查考评、农村交管app的活跃度及劝导日志的录入等情况综合分析,发现交管办普遍存在软件资料、基础台账不齐全,参与实际路面劝导和管理还相对滞缓等诸多问题;加之“两站两员”多为村社干部兼任,对交通违法行为的纠正劝导、道路的巡查等工作相当有限,而且面对的都是邻里乡亲,碍于情面的因素在劝导过程中难以做到动真碰硬。激励机制不健全致“两站两员”的预期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构建两个体系“固责”。推动建立平面责任体系。通过进一步完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社会化体系,不断强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工作原则,切实压实各乡镇政府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的“属地管理”责任。并作为乡镇的“党政工程”,从属地政府层面着力构建“党政班子成员包片,驻村组长包村,驻村干部包公路,村干部包路段,社干部包车、包驾驶员”五级“挂帮包”责任体系。交警中队结合辖区实际,与乡镇“连带联搭”,切实实现属地政府与职能部门的联勤联动、责任捆绑,以进一步加强农村道路基层管理的末梢;扎实构建立体管理体系。利用“道安办”的资源优势,推动属地政府按照“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原则,全面推行“路长制”。辖区派出所(交警中队)常态化的对乡镇交管办、“两站两员”的工作履职情况进行全面督导落实,并及时将督导结果反馈给乡镇和道安委进行定期通报。着力构建“政府镇长为辖区道路总路长,驻村领导为乡级道路路长、行政村村主任为村级道路路长”路长管理体系。与之相对应,交警大队、中队及一线民辅警分别对口联系片区的“总路长”和乡、村级道路路长,通过资源共享、联勤联动、交叉巡线管控,将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逐项细化落实到各路长、民辅警头上,切实形成属地政府、公安交通管理力量在农村道路安全管理中的合力。同时做到明确专人负责、明确路段管理责任、明确监管时间、明确监管方法“四个明确”。
筑牢5道防线“压责”。筑牢隐患排查防线。针对乡镇辖区内村社道路坡陡、弯急、路面狭窄,安全隐患多等现状,辖区派出所(交警中队)定期主动协同乡镇政府建立以驻村领导牵头、支部书记负总责、交警中队参与配合的隐患排查工作组,以20天为一个排查周期,滚动开展道路交通隐患排查。交警中队利用执勤执法、事故处理的时机随机对道路开展排查,并每月定期对辖区农村道路进行全覆盖的隐患排查,通过压实压紧排查机制,有效遏制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筑牢问题研判防线。由道安委牵头,按月定期分片区召开农村道路安全管理联系会,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对各片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分析研判,经过认真梳理和总结后,向政府相关部门进行专题汇报,督促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限时限量下达整改任务,并进行常态化的跟踪问效;筑牢巡查守护防线。由道安委主导,整合属地乡镇政府、交通运输、公安交警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全面挖掘村民自治的举措及潜力。遇到大雾、暴雨、冰雪等恶劣天气,村社道路不利用通行的条件下,实行交警中队对辖区重点道路实行全天候巡逻管控,村民自治委员会对各村出入口道路实行局部临时管控,劝导员和志愿者采取固定执勤与流动巡查,在重要风险路段、路口实行断道、禁行、限行等交通管制措施,严格落实各类车辆“一车一人”进出管控制度,把隐患阻击在萌芽状态中;筑牢源头管控防线。要求各辖区派出所(交警中队)主动联合属地政府、交管办定期深入辖区客货运输源头企业,联合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车辆“三不出厂(场)”机制(即不过磅、不覆盖、不冲洗),落实企业驾驶员安全承诺机制。深入校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前沿教育,督促中小学校把道路交通安全教育纳入安全一堂课,每周上学或放学常态化的开展1次警示教育课,把交通安全防范管控落实在源头;筑牢联合惩戒防线。由道安委牵头组建以辖区派出所(交警中队)、交通执法、交管办、农业服务站等部门为成员的联合执法检查组,并不断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联动机制,每月定期上路巡查、进企业开展执法检查,严管重罚各类致乱、致害、致祸的交通违法行为。每月定期组织对非法运营的面包车、摩托车、老年代步车等重点车辆驾驶人进行违法违规约谈,筑牢交通从业人员安全防线。推动建立驾驶人交通安全信用制度,对违法行为人实施联合惩戒。
夯实5个基础“履责”。夯实基层信息基础。各辖区派出所(交警中队)要主动配合各乡镇“交管办”,以村级组织为单位建立基层基础工作台账,全面摸清车辆、驾驶人和道路信息情况,规范建立农村车辆、驾驶人和道路基础台帐,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更新台账基础资料信息,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确保不漏管、不失控;夯实警保合作基础。进一步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警保合作”向农村地区的有效延伸。逐步实现警保联动车驾管服务站、交通安全劝导站、农村保险服务站等平台资源的整合。以深化警保合作劝导站建设为着力点,积极推动农村“两站两员”建设,通过协调配齐设备落实人员,协助落实经费保障等工作,做实警保合作劝导站交通安全知识宣传、交通违法行为劝导、车驾管业务代办、协助交通事故快处快赔等基础性工作。可尝试在全社会开展交通违法“有奖举报”,对“两站两员”实行“以奖代补”等方式,不断激发全社会主动参与农村道路交通管理的内生动力;夯实道路防护基础。各辖区派出所(交警中队)要对辖区农村道路进行定期全面排查梳理,对基础配套设施不全、安全防护设施缺失、以及存在各类安全风险隐患的路段及时向政府报告和向属地乡镇政府通报,督促和推动相关部门及时整改治理。对短时间难以整改到位的,建议属地政府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经济实用”的原则,采取“政府出钱、群众出力”的方式,对安全防护缺失的路段以堆土堆、码石块、刷石灰等土办法进行整治,确保所有路段有警示、有防护、有提示,全面夯实道路交通安全基础。同时,也让参与群众在隐患治理的过程中不断增强交通安全意识;夯实群防群治基础。由道安委督促属地政府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村民自治原则,将村社道路安全管理、道路养护写进《村规民约》,发挥群策群力的社会力量,推行村民“共管理、共养护、共使用”农村道路安全自治管理法。并畅通与交警中队的信息渠道,确保做到四个“第一时间知晓”:第一时间知晓道路情况、第一时间知晓隐患情况、第一时间知晓事故情况、第一时间知晓违法情况;夯实宣传引导基础。上级交警部门负责宣传工作的民辅警要定期指导各农村交警大、中队,以交通安全宣传“七进”工作为抓手,不断创新“文明交通提升行动计划”、“美丽乡村行”宣传形式、丰富宣传内容。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坚持网上网下一体运作、同步宣传。依托农村堆堆会、坝坝宴、农村大喇叭等宣传阵地进行面对面宣传。指导“两站两员”每月入户开展1次与交通参与人面对面的宣传活动。依托手机短信、qq、微信平台载体,每月推送1条交通安全防范信息,营造“平安交通、文明出行”的浓厚氛围。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十七
问题一:食品中的添加剂未引起高度重视。“三精”(糖精、香精、食用色精)在食品中的使用是有国家规定标准的,很多上柜台的儿童食品也确实符合有关标准,但食之过量,会引起不少副作用。
问题二:分不清食品的成分和功能。不少家长往往分不清奶乳制品与乳酸菌类饮料,乳酸菌饮料适用于肠胃不太好的儿童,两者选择不当,反而会引起肠胃不适等症状。
问题三:过分迷信洋食品。从有关部门的抽查结果可以看出,进口儿童食品也并非100%完美。客观地讲,如今的国产儿童食品,从质量和包装上来看,比前几年已有很大的进步,有不少已达到出口标准,因而不能迷信于一个“洋”字。
问题四:用方便面代替正餐。方便面是在没有时间做饭时偶尔用来充饥的食品,其中以面粉为主,又经过高温油炸,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均严重不足,营养价值较低,还常常存在脂肪氧化的问题,常常食用方便面会导致营养不良。
问题五:多吃营养滋补品。儿童生长发育所需要的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主要是通过一日三餐获得的。各种滋补营养品的摄入量本来就很小,其中对身体真正有益的成分仅是微量,有些甚至有副作用。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十八
摘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安全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对社会的稳定有着一定的影响,所以要重视的对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工作。当前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进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此,文章也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食品安全的源头在于基层农业,为保证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我国也颁布了多项法律,去促进基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维护人们的身体健康。我国食品安全的形式也呈现出一种平稳发展的状态,但是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还比较薄弱。为了更好的实现农产品以及农业的发展,保障消费安全,维护社会稳定,还是应该不断的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1.1专业机构设置落后,监管部门执法不力。
当前,由于人们对于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重视,所以社会各界都十分的重视该问题,各级政府也设立了相关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构,对自身区域当中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严格的把把关。但是由于资金、人才等多项原因的限制,其中很多的机构并不是独立的部门,对自身的工作性质和工作内容的定位也不明确,加上监管的对象广,环节多,使得很多监管工作不能顺利的展开[1]。另外,一些地区的人们对于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到位,生产者的法律意识也比较薄弱,为监管工作的顺利展开也造成了一些困扰。
1.2专业技术人员缺乏。
还有一些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并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去做监管工作,或是有工作人员,但是这些工作人员也可能是身兼数职,自身的检测水平也有限,不能适应检测工作的需求。
1.3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经费不足。
由于一部分地区自身财政收入或是思想认识不到位等问题,其检测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屡见不鲜,有的地区投入的检测经费仅仅只是能够保障一部分农产品能够进行检测,无法全面的进行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
1.4人们的思想认识不到位。
还有很多的消费者和经营者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很多的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消费观念还需要进行改正。另外,很多的消费者缺乏食品安全放方面的認识,且自我权益保护的认识也比较差。食品经营者的素质也良莠不齐,一些违法经营的行为,也给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问题造成了很多的困扰。
2.1加快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
首先,要加快监管机构的建设,积极的发挥政府等相关部门的作用,充实监管人员,落实经费问题,改善监管的条件,创设一个良好的监管氛围,使得监管工作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下去。
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多方面的工作,所以仅仅是凭借单一部门进行监管工作是无法的更好的履行监管职能获得更嗨的监管效果的,所以应该通多个部门的共同协作,将更多的手段融合在一起,强化监管的体系的建立,政策的导向。需要相关的部门在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明确自身的地位,去根据监管体现的建立,有效的改善农产品的质量,以及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效率低等问题,同时设立专门的监管部门,自上而下,做好监管工作,确保监管工作能够有序的展开[2]。
另外,还应该加大队对于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财政支持力度,不断提高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服务水平,将该项工作的工作经费纳入到财政预算中去,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经费保障机制。
2.2加强对监管和检测人员的培训。
其次,要加大对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要结合当前农产品的实际情况,存在的具体质量安全问题,组织现有的监管和检测人员,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帮助他们学习各种检测技术,同时对于检测中常见的问题以及注意事项等,熟练的进行操作和检测,这种情况下,相关的监管和检测人员则能够更好的投入到一线工作中去,检测技术和检测设备的作用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
除了重视对监管和检测人员的培训,还应该实施的做好人才的引进,相关的农业部门可以制定相对完善的人才引进计划,引进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去充实基层一线,壮大检测和监管队伍。
2.3做好应急处置。
做好应急处置能够提高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事件的组织协调以及应急能力。也能够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合理程度。同时,为了提高对于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事件的有效处置,我国的很多地区也制定了适合自身区域发展的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并且按照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的演练活动[3]。
2.4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
最后应该做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不断的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要帮助广大的人民群众明确安全质量差的农产品对人们的危害,懂得辨别质量好的农产品,善于运用法律去维护的自身的权益。不断的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积极主动地去抵制假冒伪劣产品。还可以的做好农产品经营业主的宣传工作,提高他们的守法经营意识,不去销售有安全质量问题的农产品,严格对购入和卖出的农产品进行质量的把关。
综上所述,新时期,人们更加重视基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高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当前在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多项有效的措施,切实做好基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做好食品安全监管,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十九
做好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进一步稳定好转,是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市场监管职能的基本任务,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要求越来越严,但各类生产安全仍然多发,针对目前这种现状,笔者作为县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想谈谈基层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未经安全培训就上岗作业,缺乏专业安全知识。
二是安监部门直接监管人员不足。安监局成立时间晚,编制人员少。当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数量的增多,安监部门执法监管任务也日趋繁重、责任日益重大,有限的安监机构人力资源与量大面广的监管任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尤其是基层,安全监管力量不足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截至2009年9月底,全国工商登记企业1030万户,但全国的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只有8万多人,并且,这8万多人中,省以上安监机关占了30%以上,真正在基层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的人员只有不到6万人,又如何对这1030万户企业进行安全监管呢?何况,随着编制体制的改革,地方政府对安监部门的调整去留不尽相同,有的得到了提升,有的却受到了削弱,依靠安监机构直接对每一个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管是不可想象的。
三是安监部门直接监管力不从心。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具有较强的法制性、技术性和专业性,安全监管人员素质是提高监管能力的关键。尽管安监人员的数量较以往有了较大增长,但来源大多要么是从部队转业,要么是从其它部门分流而来的,真正的安全生产监管专业人才少之又少,人员结构不合理,能力参差不齐,真正懂安全、会监管的人员严重极度匮乏。再者,目前基层安监机构经费普遍紧张,车辆、设施、办公条件等相对较差,日常安全检查、执法监察主要凭眼观、手摸、耳听、鼻嗅,检测检验仪器缺乏,检查手段落后,无任何自救和防护设备,严重制约安全监管力量的发挥和安全监管工作的开展。
四是部门之间工作协调不够。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法制越健全,部门之间的协作越重要。因为法律授予各职能部门不同的管理权限,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行使某些监察职能时必然要涉及其他部门,有些方面的业务工作也需要其他部门的配合。目前在安全生产行政监察上,还是各自为政,各行其道,没有进行很好的综合协调,没有行成合力。
五是乡镇安全生产监管人员配备仍不足。现在县级以上都设立了安全监管机构,人员配备基本到位,各企事业单位也按有关法律、法规配备了相应的安监人员,而乡镇一级安全监管人员配备不足,目前各乡镇除分管领导外,就只有一个专(兼)职安全员,面广量大的安全监管工作仅靠一个安全员是难以完成的,如果是兼职安全员,往往身兼数职,那就更难做好安全监管工作了,这是当前安全生产监管工作中最棘手的问题。
有的预案没有形成体系,上下脱节、不对应;
有的企业预案与政府预案不衔接;
还有些乡镇、部门、企业没有认真对预案进行宣传和演练,有关人员对预案内容不熟悉,对预案也未检验,存在较大的盲目性,且也有对预案进行及时修改。应急管理体制不完善,很多县(市)、区政府应急管理机构还未建立。专门的应急管理机构几乎空白,应急管理职责没有落到实处。缺乏经常性的演练与实战操作,试想,一旦发生紧急案事件、险情,一定会需要社会各方的联动,这些,需要政府出面协调组织,没有经常性的实战操作,到时候一定会手忙脚乱。
一是强化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识是根本,领导是关键。各级领导必须站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改革深化中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处理对人民群众负责与对个人负责、履行职责与推卸职责、担心出事故与预防出事故的关系,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在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基础之上,变被动的“要我抓”为主动的“我要抓”。切实承担起“一岗双责”的责任,把安全生产工作与其它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脚踏实地地解决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全力支持安监部门的工作,使安全监管政令畅通、畅行无阻。
二是要强化企业安全责任主体意识。企业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安全生产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企业及其法人代表理应该是责任主体,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应该承担指导与监管职责。当前,企业一旦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基层政府往往不仅承担事故赔偿成本,而且还要承担因事故引发的各种社会责任、社会矛盾的压力,反而忽视了对企业主体责任缺失的追究。这种企业安全生产成本由政府买单、本末倒置的现象,既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不利于从源头上抓好安全生产。因此,必须强化企业责任主体意识,通过积极引导和监管,促使企业将安全生产置于生产经营的突出位置,通过强化企业的责任主体意识来从源头上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
三是强化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归属于技术工人,特种作业工种种类多,要传授的安全生产知识涉及的专业广,而且有的特种作业人员的文化素质相对比较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相对比较弱,这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特性。必须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的安全教育培训,使他们具备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形成安全生产的观念,为他们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安全生产提供必备的安全素质。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农民工普遍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漠,自我保护意识差、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且大部分集中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和高危险性劳动岗位,是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的易发人群,也是安全生产领域中最易遭受伤害的弱势群体,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这就要求各主管部门、特别是建筑施工、交通运输等农民工相对集中的高危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安全监管责任,采取有力措施,检查督促企业依法加强对农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训,有针对性、有计划地进行安全培训教育。
要保障职工劳动防护用品的购置发放和更换。同时,要加大隐患治理的投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
装备要到位,为安全生产工作创造外部条件;
职责要到位,按照已经明确的工作职责,尽职尽责,扎实工作;
措施要到位,要在搞好综合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动态的监察执法,使安全生产监察执法工作重心下移、关口前移。要下功夫落实乡镇一级安监机构建设,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职权”。安监队伍建设要向企业、社区、行政村、学校延伸,企业必须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置机构、配备人员,其它基层单位应明确专门管理人员,切实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要提高安监人员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可参照纪检监察、计生等部门,对安监人员给予必要的岗位补贴。
六是加强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要主动加强与其他部门的联系,对重点工作可采取联合检查执法行动,共同管好安全生产工作,从行政批准、核准、许可、注册、认证、颁发证照、竣工验收到生产作业现场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全方位监控。要认真理顺综合监管和部门监管的关系。要进一步明确综合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方式、手段,提高综合监管部门的地位和权威,赋予综合监管部门对其它监管部门的督查权、问责权、追究权。要全面、清晰地界定综合监管部门与其它监管部门的职责、权限,并让其法制化,避免“踢皮球”现象。
七是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提高预案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用性。目前,各县(市)、区的预案体系建设比较快,下一步重点是抓好基层单位和重点部位的应急预案,推动农村、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的应急预案制订和对化学品等高危行业的应急预案的制订和完善。尽快构建纵向到底、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预案体系,并做好各类相关预案的衔接工作。预案要管用,不能纸上谈兵,更不能照搬照抄,要尽可能明确做会么、怎么做、谁负责。要加强对预案的动态管理,针对应急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在制定市级专项预案的基础上,各有关部门还要组织编写现场应急处置操作手册,明确具体处置规程。同进要强化预案演练,特别要开展实战性强、群众广泛参与的跨部门、跨地区的综合演练和专业演练,在演练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锻炼队伍、磨合机制,确保一但有事,能够拉的出、用得上。
乡镇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大全(20篇)篇二十
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资金投入力度的加大,安全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安全保卫职能机构的加强和规章制度的健全完善,在相当程度上提高了信用社的安全防范能力。但是,由于农信社所处行业的特殊性,相应地就给安全保卫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和压力,其不足和差距归纳起来集中表现为:
1、设施建设滞后。尽管信用社的安全防范设施建设已加大了力度,但是,从整体上看与行业规定和公安部门的要求尚有较大的差距,甚至有相当一部分防范报警设施成了摆设,中看不中用。
2、人员素质较差。一方面是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和照章办事意识相当淡薄,有章不循、违章操作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是信用社专职保卫人员自身素质难以适应工作需要,金融业务知识匮乏。
3、防范手段单一。首先是防御武器不到位,其次是联络报警方式单一。
4、预警反映迟钝。一旦遇到突发事件,形不成强有力的反击。
综上所述,针对这四方面的问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
1、在安全设施建设上,必须统筹兼顾,通盘考虑,既要重视其实用性,又要确保其先进性,形成一个整体,不可顾此失彼,有所偏颇。不能因设施老化、落后而影响业务发展。
2、要抓好职工全员的安全防范教育,使人人熟练掌握“三防一保”的`具体规定和操作程序。
另外,要做好应急预案的演练及专职保卫队伍建设,苦练基本功,增强责任感,以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来适应形势的发展。
3、在防范手段的完善和创新上,要注意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督促工作人员严格照章办事,规范操作。配备齐全必需的防范器材和报警设备。同时应着眼于现代化技术的逐步应用和防范设施性能的提高,报警通讯系统与公安部门联网,注意把联防制度尽快予以完善、强化,落到实处。
4、应提高预警反应的效率和速度。根据金融行业,特别是农信社网点的犯罪案例分析,在做到上述三方面工作的同时,惟有克服麻痹思想,强化预警效能,提高反应效率,才能最大限度地遏制针对信用社的犯罪企图,快速、有力地打击犯罪分子。
“三防一保”对于农村信用社说属于老生常谈,但必须常抓、常讲、常安排、常检查,只有使这一环节较快地强化和完善,才能确保农村信用社不断健康向上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