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

时间:2024-12-19 作者:雁落霞

通过知识点总结,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知识点总结,小编整理了一些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指导方向。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一

1、合理利用水资源(河流的上中下游地区合理分配)。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草方格沙障的作用:增加地面粗糙度,截留水分等,但是不宜大范围推广,原因是成本太高)。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退耕还林、退耕还草)。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开发沼气、风力发电)。

5、控制人口增长。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二

(3)近现代特点三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原因: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的生育观念及行为的变化)。

4促使中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社会经济因素。

2制度因素。

3计划生育因素。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三

大气受热过程:太阳辐射大气削弱地面吸收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保温)。

2、热力环流(最简单的大气运动)。

海陆热力环流:

白天吹海风,晚上吹陆风。

因为白天陆地升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低压,海洋是高压;晚上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形成高压,海洋是低压。

3、大气水平运动:

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方向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摩擦力:它斜穿等压线。影响风速,摩擦力越大,风速越小;还会影响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风向:高压低压。

风力(风速):等压线密(气压梯度大),风力(速)大。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四

1、气候特点: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

2、气候影响因素:纬度因素~~亚洲跨热带、温带、寒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海陆因素~~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海洋,降水东部、南部多,中部、西部少;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因为海拔高,形成了高原山地气候。

3、主要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亚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高原山地气候,寒带气候。

5、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南部,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易发生旱涝灾害。

6、非洲气候分布特点:以赤道为中心,气候类型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气候为主,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很广。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五

2、西亚地处亚、非、欧三大洲的交界地带,位于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之间。

非洲。

2、高原为主的地形――地形特点:(1)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2)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非洲屋脊”――埃塞俄比亚高原,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乞力马扎罗山被称为“赤道雪峰”的原因:海拔高。(3)极具特色的地形区有:刚果盆地(最大)、东非大裂谷带(最长)、撒哈拉沙漠(最大)。

4、河流: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

6、亟待发展的经济(1)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世界上其他大洲(2)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3)农业是最重要的部门。玉米种植面积最大,是主食;小麦、水稻要进口;出口热带经济作物。

7、明确逻辑关系:(1)人口问题――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开垦荒地、过度放牧――破坏环境――粮食减产――人口问题更加凸显(2)非洲成为世界上经济发展水平最低的一个洲的原因:一是长期的殖民统治,造成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结构畸形。二是人口自然增长率超过世界上其他大洲,经济发展负重大。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六

人类的生产劳动。

人口数量和增长情况。

人口变化的原因。

农业革命之前。

主要从事采集和狩猎。

人口数量化少,增长缓慢。

人们获取食物的能力低,抵御疾病和灾难水平差,死亡率高。

农业革命至工业革命期间。

利用简单的工具从事农业活动。

人口数量增多,增长速度加快。

耕作和灌溉技术发展,食物供应变得稳定而可靠,死亡率下降。

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生产活动迅速扩大和发展。

人口数量继续增加,增长速度更加迅猛。

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

2、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正负值均可)、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

死亡率。

概念。

指某地在一个时期(通常一年)出生人数与该时期平均人口之比,它反映了人口的出生水平。

影响因素。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差异。

发达国家的人口现状。

发展中国家在二战后人口增长的特点。

时间段。

20世纪70年代中期,步入现代型。

20世纪70年代以前。

20世纪70年代以后。

人口自然增长率。

较低。

人口增长速度。

缓慢。

趋于缓慢。

人口数量。

较稳定甚至下降,如俄罗斯、德国。

原因。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完善,生育观念的转变。

政治上的独立,民族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人口死亡率下降。

很多国家采取了控制人口的措施。

4、人口的发展一定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与环境的承载力相适应。

5、人口发展不同于人口再生产,还包括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口结构的改变三方面的内容。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七

1.海与洋对比。

对比项目洋海。

占海洋面积比重89%11%。

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平均深度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受陆地影响程度影响较小受大陆、河流、气候和季节影响大。

水温和盐度变化不大比较大。

海流系统有独立的系统无独立的系统。

2.四大洋。

太平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高、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大西洋:呈“s”形。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北冰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

(1)概念:通常一面或两面临近陆地,但不深入陆地,其余面以开阔的水域或若干海峡与其他海或洋相连。有个别海不邻近陆地,如北大西洋西部的马尾藻海。

(2)海的分类:按所在位置划分内海、边缘海、外海、岛间海。

内海,或称地中海,如地中海、红海、黑海、波罗的海、渤海等。

边缘海,如白令海、鄂霍次克海、日本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等。

外海:如阿拉伯海、巴伦支海等。

岛间海,如爪哇海、苏拉威西海等。

举例:陆间海—地中海内海—渤海边缘海—东海、南海最大海—珊瑚海。

4.海峡和海湾。

(1)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a.分类:海峡有天然海峡和人工海峡两种。

b.天然海峡的成因有多种,如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地层陷落、冰川重压等。

c.世界主要海峡。

海峡连通海域。

曼德海峡红海--印度洋。

马六甲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霍尔木兹海峡波斯湾--印度洋。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大西洋。

巽他海峡印度洋--太平洋。

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北海。

土耳其海峡黑海---地中海。

(2)海湾。

a.海湾多由沿海陆地沉降、海面上升淹没沿海洼地、河谷等形成。

b.有一些海湾名为湾,实为海,如墨西哥湾、比斯开湾、孟加拉湾等。

c.有一些海湾名为海,实为湾,如马尔马拉海、亚速海等。

二、人类对海洋的探索与认识。

三、海岸与海底地形。

(一)海岸。

1.海岸线。

(1)定义:海岸线是海洋与陆地的分界线。实际上,海面由于潮汐等因素而涨落不定,因此海岸线的位置也随之迁移。通常人们把海平面升到最高处时与陆地的交线,叫做海岸线。

(2)影响海岸发育因素:除潮汐因素外,风暴潮、海底地震和火山爆发等引发的海啸、全球变暖等因素。

2.海岸的类型。

(1)按海岸组成物质,可分为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

(2)按海岸塑造因素,可分为侵蚀性海岸、断层海岸、泥沙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

(二)海底地形的分布。

海底地形:从大陆边缘到大洋中心,海底地形分成大陆架、大陆坡、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类型。

大陆隆:也称大陆基。是大陆坡麓向大洋盆地缓侵倾斜的海底沉积带。深度约为1500—5000m之间。靠近大陆坡的地方较陡,接近大洋盆地的部分较缓。大陆隆主要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极洲周围。

海隆:深海底宽广而下坡平缓的高地。呈长条状或近似圆形,高出海底数百米,宽约数百千米。

海山:高出海底1000m的死火山和活火山,坡度在5°--15°之间。深洋底的火山为点状散布,呈椭圆形或狭长形。

(三)海底地形的形成。

1.洋壳的形成与海底地形。

海底扩张说认为,大洋底部地壳不断生成一扩张一消亡的过程,是地幔中物质对流的结果。洋中脊是洋壳在地幔物质对流上升的托顶作用下形成的。洋中脊也是洋壳的诞生处。地幔物质从中脊的顶部裂谷带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洋壳。新洋壳不断生长,随着地幔物质的对流向两侧推开,海底不断扩张形成洋盆。即洋中脊和洋盆是洋壳形成与扩张的产物。

2.洋壳的消亡与海底地形: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大洋板块密度大,位置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地带形成海沟、岛弧和海岸山脉。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八

2、首都:首都:巴西利亚。人口占南美洲人口总数的一半,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

3、地形:----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

b.巴西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4、气候: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气候湿热。

5、河流:——亚马孙河,世界第一大河,世界第二长河。

6、种族构成复杂:有土著印第安人、白仁、黑人、黄种人。各种族之间互相通婚,形成不同的混血型人,是一个有大量混血种人的社会。

7、语言:巴西人民的民间娱乐项目为桑巴舞,每年还有狂欢节。语言——葡萄牙语。

8、农业是巴西重要的国民经济基础部门。热带经济作物品种繁多,咖啡、甘蔗、柑橘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咖啡豆、蔗糖、柑橘汁、大豆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巴西有“咖啡王国”之称,咖啡园只要分布在东南部。

b.拥有采矿、钢铁、飞机制造、汽车、造船、食品等工业部门,是世界上钢铁、船舶、汽车和飞机的重要生产国家,工业产值居南美洲首位。其中,3/4的工业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九

2、经线和经度:连接南北的线。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3、东西两半球的划分:西经20°和东经160°的经线圈。

4、南北两半球的划分:以赤道为界,以北的为北半球,以南的为南半球。

5、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23°26′和66°34′纬线。

6、本初子午线:0°经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

7、南北方向的判断:有限方向,北极为最北,南极为最南。

8、东西方向的判断:无限方向,沿着自转方向为向东,逆着自转方向为向西。

9、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10、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11、地方时的计算:每往东1°,时刻增大4分钟。

12、已知经度求时区数:经度除以15,再四舍五入。

13、区时的计算:每往东1个时区,时刻增大1个小时。

14、北京时间:以东八区(120°地方时)为标准时间。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时间为标准时。

16、国际日期变更线:180°经线(理论上),不通过陆地(实际)。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十

(1)乡村起源的历史条件: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2)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

农业技术创新,出现剩余产品――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

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促进了城市出现

(3)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共性:大河冲积平原;农业文明发达;但古代城市发展不稳定,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十一

昼夜之分是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产生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而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命道外的各纬度昼夜长短产生周年变化的现象。

2.地壳、软流层与岩石图。

地壳的范围是在地表以下、莫霍界面以上。软流层位于地幔上部,在地下约60千米—250千米至400千米处。岩石圈则从软流层以上直到地表。三者的关系可表示为:岩石圈=地壳十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

3.流星体、流星现象与陨星。

运行于行星际空间的固体块和尘粒称流星体。当它高速冲入地球大气层,与空气分子激烈碰撞而燃烧产:生的光迹称为流星现象。降落到地面未能燃烧尽的流星体的“残骸”则称陨星。

4.节气与季节。

节气是根据天气和物候的演变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15.为划分标准,一个回归年有24个节气。季节;是根据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情况确定的,以太阳在黄道上运行90度为划分标准;二者在一定程度上都反映了一年中寒来暑往及物候的变更情况。

5.气温递减率与地温递增率。

前者表示对流层内气温随高度而逐渐下降的变化率。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后者表示常温层以下一定深度内,地温随深度逐渐增高的变化率。平均每深100米,温度增高3℃。

6.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常数。

太阳辐射是一个物理概念。是指太阳向宇宙空间发射的电磁波和粒子流。太阳辐射强度是一个物理变量,指每平方厘米的地球表面每分钟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其大小随纬度、太阳高度和时间而变。而太阳常数是一个物理常量,指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地球大气上界太阳高度角为90°时的太阳辐射强度。其数值为8.16焦/厘米·分。

7.海陆风、季风与季风气侯。

海陆风是由海陆之间的气压日变化而引起的,仅出现在滨海地区,是一日之内风向转变的现象。季风是由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所导致的海陆之间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或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季风是一种大范围内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的风系。但有季风的地区不一定就形成季风气候,只有在海陆对比显著、风向变化明显的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大陆东岸的季风区分布的才是季风气候。

8.气象、天气与气候。

气象是表明大气特征的物理状态和物理现象的总称。包括气压、气温、温度、风、云、降水等要素。天气是指短时期某地义气中的气象变化情况。它是由各种气象要素综合表述的大气物理状况。气候则是指一地区多年现察所得到的概括性气象情况。天气是多变的,而气候则较为稳定。

9.水体与水圈。

水体是指由天然或人工形成的水的体,如海洋水、河流水、湖泊水;大气水等;水圈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总称,是一个连续的不规则的圈层。

10.径流与径流量。

径流是指降水扣除蒸发量等损耗后沿地表、地下运动的水流。径流量则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某一河流断面的水量,单位:立方米/秒。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十二

千米,领土跨越了亚洲和欧洲两部分。首都为莫斯科。

2、俄罗斯的主要地形自西向东依次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

3、俄罗斯境内的伏尔加河为世界上最长的内流河,贝加尔湖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是一个淡水湖。

4、俄罗斯地处中高纬,气候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长而寒冷、夏天短而温暖。

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是冬季冷空气的源地,年平均气温低。

5、在图上找出俄罗斯主要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均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6、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在图上明确库尔斯克铁矿、秋明油田、库兹巴斯煤矿的位置。

工业区等,能在图上找出来。

和亚洲部分分布不平衡。

(2)美国。

1、美国位于北美洲大陆,由50个州组成,其中本土有48个州及首都华盛顿所在地哥伦比亚特区,另外还有两个海外的阿拉斯加州和夏威夷州。美国的主体(本土)位于北温带,阿拉斯加州位于北寒带,夏威夷州位于热带。

2、美国的主体部分(本土)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临墨西哥湾。

3、美国地形呈南北纵列分布,西部为落基山脉,中部为中央大平原,东部为阿巴拉契亚山脉。

4、美国境内的密西西比河为世界第四长河,与加拿大交界处的五大湖群为世界的淡水湖群,其中苏必利尔湖为的淡水湖。

5、美国的农业和工业都非常发达,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6、美国的农业具有区域化的特点,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很小,但效率很高,产量很大,美国是世界上出口农产品最多的国家。利用地图记住美国农业带的分布。

7、美国工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三大工业区中,东北工业区以传统工业为主,南部工业区以航天工业为主,西部工业区以电子工业为主。

8、美国工业发达,资源消耗和浪费严重,需要大量进口。

1、地图的种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地图上的三要素包括: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3、在地图上确定方向: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北,背朝南;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比,一般来说,所画范围大,内容简单,选用比例尺小,反之,所画范围小,内容详细,选用比例尺大。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

5、球是一个两极部位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6、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的大洋是: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

7、赤道是0°纬线,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是最长的纬线。纬度自北向南各有90°,分别用n和s表示。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有180°,分别用e和w表示。

8、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9、以赤道为界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20°w和160°e为界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10、纬度范围: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11、地球表面,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所以有形象地称地球为“三分的陆地,七分的海洋”。

12、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名称形状长度指示方向。

经线半圆(弧形)相等南北方向。

纬线都是圆(极点除外)有长有短东西方向。

13、七大洲的名称按面积依次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和欧洲连成一块合称亚欧大陆,中国位于亚洲。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洲;亚洲是面积的大洲。

14、四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是世界上面积的海洋;大西洋呈“s”形;北冰洋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大洋。

15、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是: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16、地表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总称为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

17、高度的表示方法有海拔和相对高度,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褐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

18、非洲的刚果盆地是世界上面积的盆地;世界上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世界上的高原是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安第斯山脉。

19、五种基本地形的特点:

平原:海拔较低,地面平坦;高原:海拔较高,地面坦荡,边缘陡峻;。

山地:海拔较高,峰峦起伏,坡度陡峻;丘陵:地面起伏,海拔不高,坡度和缓;。

盆地:周围高,中间低。

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初一地理?

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学会使用课本。

重视地理观察观察就是边思考边细看。看一看当地的地理环境的面貌,以及人们在当地是怎样活动的。通过报刊、电视节目、图片获得地理信息,锻炼我们的才智。

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课前预习不可少。

地理自古以来有“文科中的理科”之称,大家上了高中就会知道了。上了高中后是要开始分文理科的,如果七年级的同学们想要学好地理,现在就应该为地理打好基础。课前预习是最不可少的,老师讲课是不会因为你一个人没跟上就会停下整个班级的节奏的,所以不想被落队的,就要课前做好一个预习才是最重要的。

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手脑并用。

上课时一定要跟上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时最希望能把学生带入到她的世界中,一定要跟上老师思路。跟上老师的思路的同时别忘了记笔记,很多同学上课时只知道听讲,然后一到下课了就把讲过的知识点给忘了,这样是非常的没有效益的。课堂上光跟住老师的思路还不够,一定要做的边听边记,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手脑并用学习效果才是!

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课后习题不可少。

不要以为老师讲完课就是完事了,课后一定要做习题的!这个步骤是一定不可缺少的。把知识点灵活的运用到习题上会让你所学的东西能很好的吸收进去,否则课堂上学的再多听的再多都是无用工的。

七年级新生如何学习地理:劳逸结合。

学习时很重要的,当然了,适当的休息还是必要的,休息的时候可以看看地图,背背各个国家的地区,了解一下各个州都是什么气候,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地理真是一个很好玩的科目!

学会使用课本。课本的目录提示了全书的要点和前后的联系,要经常翻阅,做到对全书内容心中有数。精读课文、常看深思,抓住要点,记下问题,要特别重视插图和表格,领会图表所说明的问题。

学会使用地图。地图又是学习地理的工具,通过分析地图,可以认识地理特征、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径,要学会读、用各种地图,首先要记住最基本的地图。对于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记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十三

1.地图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1:1000000的意思是: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一百万厘米。

2.相同图幅,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表示范围越大。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表示范围越小。

3.海拔和相对高度。

二、海陆分布和海陆变迁。

1.地球上71%是海洋,29%陆地,七分海洋三分陆地。无论怎样平分地球,任何一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亚欧两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非两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南北美洲以巴拿马运河为界。亚、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

3.海陆变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次要原因是人类的活动。

4.七大洲面积大小顺序排列为: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跨经度最多的洲是南极洲;跨纬度最多的洲亚洲;平均海拔的洲南极洲,平均海拔最低的洲欧洲。

5.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被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a)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b)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6.板块的运动方式:

a、碰撞挤压:位于非洲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地中海将消失,是由于板块的挤压碰撞;喜马拉雅山的形成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科迪勒拉山系(美洲):美洲版块与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挤压碰撞)。

b、张裂:红海将扩大,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作用。

课上注意听讲。七年级地理大部分需要理解,理解了记忆起来就会容易很多。所以上课听讲是关键。有的人认为地理是文科,主要靠背,如果用心背,肯定会成绩好。其实不然,大部分靠理解,只有理解了,记忆起来才会事半功倍。

积极思考,重在理解。七年级地理需要理解的内容部分很多,大部分知识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即使背会知识点,在实际做题中也不会运用,所以必须多思考,注意理解。

注意总结归纳规律。初中地理学中有许多知识都是有规律的,比如气候类型的分布、人口的分布等,总结归纳了规律,学起来和记忆起来就会很容易。

相同、相似知识点对比记忆。地理事物有很多具有相似性,很多规律也具有相同点。所以,我们找出相同、相似点,进行对比来记忆学习,会使得学起来十分容易。

注意地图的重要性。地理学有很多知识单靠文字去学习、记忆是不行的,必须看图,看图比看文字更重要。地图是学习地理的基本工具,这一点不要忘记。

持之以恒,每天看课本10——15分钟。地理知识纷繁复杂,很多知识点,所以必须及时复习。坚持每天看15分钟左右的课本,长期坚持就会受到很好的效果。

竞赛法。收集当册地理课本知识,编成抢答题,判断题,确定每题的分值。然后将全班同学分成几个组。从班上选择一名主持人,负责读题,公布正确答案。另外确定一名学生统计分数。竞赛结束后,评选出获胜小组,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还可以评出若干名地理百事通。通过这种形式,学生的积极性会很高,而且他们事前会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本身也会变被动为主动地复习到许多知识。

绘图法。通过绘制地理信息图,让学生主动去吃透相关知识,然后准确地绘出图。并且在集体交流展示。向同学介绍讲解你所画图所涉及的地理知识,给讲解者本人会留下较为深刻的知识影像。也在大脑中留下清晰的知识脉络。

对比法。将不同国家的气候特征,地形特征进行对比,在对比中加深理解记忆。甚至也可以将对比的结果用表格的形式整理出来。

归纳法。将具有相同特征的国家或者地区等归纳在一起,减少知识的重复理解记忆量。也有利于学生地理集中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找到更为有效的学习技巧。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十四

1.注意大陆和大洲的区别:世界上有六个大陆,七个大洲,但并不能说大陆比大洲范围大或者大洲比大陆范围小,比如亚欧大陆比亚洲大,澳大利亚大陆比大洋洲小。

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并不是面积最大的亚洲,而是南极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也不是面积最大的太平洋,而是面积最小的北冰洋。

4.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地形特征的异同:都可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但具体地形类型存在差异。北美洲东部为高原和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南美洲东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大山系;澳大利亚东部为山地、中部平原、西部为高原。

5.注意北九州与九州的区别:北九州是日本工业区的名称,九州是日本四大岛屿之一。

6.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而不是印度。流经印度的河流是恒河。

7.西亚石油运往西欧和北美地区最近线路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线,但石油运输量最大的航线是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航线。

8.埃及盛产长绒棉,但其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

9.摩尔曼斯克港地处北纬70°,但终年不冻,是因为北大西洋暖流源源不断地向它输送温暖气流。

10.渤海是我国内海,而不是边缘海。

11.我国位置最靠北的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省,而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最靠东的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省,而不是台湾省。

12.主要山地与山区的区别:山地是一种地形类型,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较大的地区;而山区既包括山地,又包括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13.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

14.青藏高原虽然太阳能辐射最强,但其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因为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也弱。

15.注意几条地理界线的区别: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16.我国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区的分界线是长城,小麦与水稻种植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17.浙赣线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至湖南省株洲市之间的铁路。京广线、浙赣线与湘黔线交会于株洲市,而不是长沙。

18.注意河套平原与河西走廊的位置: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沿岸,而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境内祁连山以北。

19.我国的河流除注入太平洋外,还有一线河流注入印度洋(如雅鲁藏布江、怒江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20.注意我国两个有色金属矿的矿产地名称:湖南锡矿山——锑矿;青海锡铁山——铅锌矿。

21.注意鞍山与马鞍山的区别:鞍山位于辽宁省,马鞍山位于安徽省。两地都是我国的铁矿产区,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但两地位置相差很远。

22.东部和西北地区的河流的汛期都在夏季,但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布是降水量和气温。

23.注意西部经济地带与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区别:西部经济地带指西部十个省(市、区);而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部经济地带的全部、中部经济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经济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24.注意三江源、三江平原和三江并流中“三江”的区别: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境内;三江平原指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条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原,位于黑龙江省境内;三江并流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横断山脉自北向南平行分布而形成的并流景观,位于云南省境内;这里的“三江”是指不同的河流。

25.注意水资源与水能资源的区别:水资源一般指淡水资源;水能资源主要指某河流所蕴藏的水能。

26.修建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防洪,而不是发电。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十五

1.常见天气系统主要有锋、低气压(气旋)、高气压(反气旋)等。

2.冷暖气团相遇形成的交界面叫锋面。锋面与地面的交线叫锋线,锋面和锋线统称为锋。锋主要分为冷锋、暖锋和准静止锋等。

3.冷锋是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过境时常出现较大的风,并伴有雨、雪天气。暖锋是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过境时常形成连续性降水。准静止锋是移动缓慢或很少移动的锋,会带来阴雨连绵的天气。

4.在等压线分布图上,凡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低气压,简称低压;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的区域,叫高气压,简称高压。

5.低压的气流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又称气旋。气旋中心气流被迫上升,常出现阴雨天气。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高压的气流由中心向四周辐散,又称反气旋。反气旋中心形成下沉气流,所控制的区域天气稳定。

6.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通常称为大气环流。大气环流促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7.因高、低纬度地区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地球上形成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以赤道低压带为中心,向南向北依次对称分布着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西风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东风常和极地高压带。

8.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周期性地季节移动。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9.海陆分异使北半球的气压带在冬、夏季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影响我国的气压中心冬季主要是亚洲高压,夏季主要是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20.海陆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盛行风随季节有规律地变换,形成季风。

21.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移动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之一。

22.低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丰富,气候湿润;高压带控制的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风从高纬度吹向低纬度或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较少;气压带与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气候呈现显著的季节变化。

13.不同的气候类型有不同的水热条件,不同的水热条件组合,对自然景观的形成产生不同的影响。

14.陆地水体包括河流、湖泊、冰川、沼泽、地下水等,其类型、水量、分布等受自然环境如气候、地貌、构造等的制约。

15.陆地水体对自然环境有调节气候、塑造地表形态等作用;为人类活动提供淡水资源,并具有航运、发电、水产养殖、生态服务等价值。

16.陆地水体之间存在水的交换和转化,其中河流是连接其他水体的纽带。冰川和积雪融水是某些河流的重要补给,湖泊能够调节河流径流;湖泊和河流、河流和地下水存在相互补给的关系。

17.中低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在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大洋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南极大陆外围形成西风漂流。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18.洋流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传输热量,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输送海冰和冷水,减小了高低纬度地区间的温差。暖流对流经地区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流经地区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19.海洋与大气之间进行着大量且复杂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水汽来源和热量储存库;大气为海水运动提供动能。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维持着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其中水热交换对气候乃至自然环境具有深刻的影响。

20.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出现异常的现象,与更广大范围的气候异常现象呈现一定的相关性。厄尔尼诺现象表现为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升高,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东部和西部海面温度差异减小;东部多雨,甚至引发洪涝灾害,西部干燥少雨,会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拉尼娜现象的表现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十六

1.位置:南极圈以南的南极大陆和周围的海洋合成南极大陆。

2.地形:以高原为主。

3.特征:气候特征——裂风、干燥、严寒。有“冰雪高原”之称;人类宝贵的淡水库;。

南极大陆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的大陆。冬季和夏季之分;地球上的“白色沙漠”。

4.极点:极点是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北,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旋转。

5.代表动物:企鹅。

6.考察:我国先后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

(二)北极地区。

2.特征:格陵兰岛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白令海峡。

3.极点:极点是北,沿经线其余方向为男,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旋转。

4、代表动物:北极熊5、考察:建立了黄河站。

地理湘教版知识点总结(优秀17篇)篇十七

1.人口增长量庞大,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我国每年出生人口超过2000万,净增人口在1400万左右。每年有2000万以上人口进入劳动年龄等待就业,每年新增的国民收入有l/4以上用于新增人口。

3.近年来出生婴儿比例失调,男性比例偏高。

4.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的社会抚养问题日益突出,1993年,我国65岁及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6.2%,老年人口达7350万。在一些出生率较低的地区,如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等地,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5.贫困地区人口与发展面临严重挑战,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紧迫而又艰巨。我国目前没有稳定解决温饱的人口估计有近7000万。1993年15岁及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的人数占总人口的15.5%,其中80%以上分布在农村、贫困地区。

相关范文推荐

    教育工作者的销售经验(优秀19篇)

    范文是根据某一类或某一模式写成的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参考价值的文学作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尊敬的领导:辛劳了!感

    高二学期生物教学计划分享(优质16篇)

    通过学期计划,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时间,避免因为时间管理不当而导致学习和工作的不顺利。学期计划的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如何制定、执行和评估一个学期计划。

    办公室职员的年终个人工作总结(汇总21篇)

    通过办公室工作总结,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我评价,找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办公室工作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

    工程师的中国制造心得体会大全(20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学习和实践后对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表达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改进自己。我觉得写一篇心得体会对提升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

    医院科秘书工作职责(专业23篇)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不足之处,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借鉴以下范文范本的写作风格和技巧,相信能够提升大家的写作能力和表达水平。秘书科的职责范围及工作

    员工个人年度工作总结的重要性大全(19篇)

    通过写月工作总结,我可以帮助自己反思和总结过去一个月的工作经验和教训。接下来是一些月工作总结的技巧和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完成总结任务。身为xxx公司的一

    小学政教处工作总结(汇总22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在过去一个月的工作中的不足和优势,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请大家阅读以下范文,并思考如何将其中的写作经验和思路运用到自己的月工作

    必去旅游景点: 海滩+历史遗迹+自然风光(通用14篇)

    范文范本是指在学习、写作或者研究中,作为参考或者样本的一种文本材料,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在以下的范文范本中,你可以发现不同风格和层次的

    药店新年工作计划(专业15篇)

    新年是一个和平与和谐的时刻,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世界和平,家庭和睦。接下来是一些写得很好的新年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1、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

    学生的培训心理和心态培训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培训心得是体现个人思考和理解的文本,旨在分享个人的体验和观点,以便给他人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