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报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够帮到你哟!
济南社区现状调查报告篇一
一、前言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研究对象为上海市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在实际调研过程中,采用随机非概率抽样抽取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以及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职院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发表的有关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论文和出版的著作,归纳总结相关经验。
(2)问卷调查法。本文依据研究目的设计了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调查问卷,根据不同场所,进行了抽样调查,抽样范围包括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金融学院、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以及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4所高职院校,共随机现场发放调查文卷610份,回收有效问卷590份,回收有效率96.7%,发得到随机样本。
(3)数理统计法。运用计算机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录入。
三、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
1、高校院校学生体育消费性别特征
性别不仅是人的基本生理特征,同时也是人的基本社会特征之一。不同性别的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行为也迥然各异,具体到体育消费领域,性别对男性与女性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显然亦存在诸多差异。根据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大学生在付诸体育消费行为时,男生有402人,占样本总数的68.1%;女生有188人,占样本总数的31.9%。这些统计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人数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男生对比女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更加积极活跃。
2、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观念及体育消费动机
3、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结构
体育消费结构一般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和娱乐型体育消费。据统计资料显示,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实物型的体育消费主要包括体育服装、运动鞋袜、体育音像产品,以及体育报刊等产品,实物型体育支出占据了高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绝大部分,构成了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主流”。同时在被调查的4所高职院校中,通过对男女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进行比较发现,性别差异对男女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未呈现显著性差异(p=0.369),表明在进行实物型体育消费时,男女生体育消费结构的'差异程度不大。从访谈情况看,大多数高职大学生表示假如他们选择某项自己喜欢的收费体育项目进行体育消费时,为保证更好地掌握所授体育技能,将会相应的购买所需体育设备。比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校大学生在报名参加跆拳道社之前,会以个别购买或团购的形式预购跆拳道服和相关的训练器具。显而易见,为保障参与体育活动,一些实物型的体育消费品已经自然而然的成为高职大学生体育生活的“必需品”,所以,实物型体育支出占据其体育消费主体也就不足为奇了。
经过进一步的追踪调查与统计分析,发现上海市高职大学生的娱乐型体育消费能力偏低,对娱乐型体育消费的支出大多局限于现场观赏各类体育比赛的门票和业余时间参加各种体育项目培训费用等,并且男女生的娱乐型体育消费能力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男生在娱乐型体育消费能力上大大优于女生。这些数据说明娱乐型体育消费在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中所占比例较低,需进一步拓展他们的娱乐型体育消费水平。
4、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水平
5、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消费项目
根据访问调查,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选择体育活动的项目中,多数青睐球类和健美类项目的体育健身活动。其中男生参与的体育项目按选择人数的多寡依次为: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等,女生分别是:瑜珈、体育舞蹈、羽毛球、游泳、网球等。在选择这些项目进行体育活动时,由于身在学校的学生可以免费使用学校的体育场地和器材,加之学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也能学到较多体育技术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生在发生体育消费行为时,主要体现利用业余或假期时间在校外的诸多社会经营场所的体育消费行为,例如,在收费场所打羽毛球、篮球,以及跆拳道训练等等,而在学校进行体育项目消费亦仅限于不满足体育课获得的体育信息量,或者本校不开设此项体育课程,学生转而借助学校体育设施并聘请体育人才以实施收费的形式进行体育健身。此种体育消费方式构成了校内高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部分。这有力佐证了高职院校大学生虽然体育消费项目种类繁多,但校内体育消费意识薄弱的事实。
四、结论
第一,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人数男生明显高于女生,男生对比女生的体育消费行为更加积极活跃,这一结果与现场访问调查相吻合。
第三,体育消费结构一般分为实物型体育消费和娱乐型体育消费。据统计资料显示,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实物型的体育消费主要包括体育服装、运动鞋袜、体育音像产品,以及体育报刊等产品,实物型体育支出占据了高职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绝大部分,构成了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主流”。
济南社区现状调查报告篇二
社区儿童之家建设现状调查报告新平县妇联:
老厂乡位于新平县境西北,绿汁江南岸,东及东南与新化乡接壤,南与戛洒镇相连,西至戛洒江与水塘镇隔江相望,西北至东北与**州**县以绿汁江为界,全乡国土面积442.21平方公里。境内最高气温32.7℃,最低气温2.4℃,年平均气温16.8℃,全年降水量为639毫米。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常年干旱少雨,流水稀少,有“十年九旱”之说,属干旱山区。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和甘蔗,经济林木主要以竹子、核桃为主。土特产有笋丝、木耳、香菌等。全乡总人口17040人,其中常住人口16944人、流动人口96人,农业人口16308人、非农业人口732人,少数民族12357人,女性8258人、儿童2713人。
一、社区建设情况及发展水平
老厂乡辖苛苴、太桥、太和、马家坝、罗柴冲、保和、哈科底、勐炳、转马都、黑查莫、马房等1个社区、10个村民委员会。其中苛苴社区辖15个村民小组、328户、1385人。社区驻地老厂街,社区办公面积400平方米,配备党员活动室1个、妇女之家1个、农家书屋1个,党员活动室配备多媒体设备1套、远程教育平台1个,农家书屋藏书余册。苛苴社区“两委”成员共9人,其中男性7人、女性2人。
苛苴社区经济收入来源以烤烟种植为主,20实现总收入171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39元。
二、社区为儿童提供服务的基本情况和困难
(一)基本情况
老厂乡苛苴社区只有一个儿童与成人共用的活动室,即农家书屋。书屋面积11平方米,配一名兼职管理人员,有儿童读物300余本,儿童类影碟50余本。社区无其他儿童活动阵地。
(二)面临的困难和原因
苛苴社区虽地处老厂集镇驻地,但由于老厂乡属于偏僻贫困山区民族乡,经济发展落后,社区属于农村社区,社区“两委”成员均是农民出身,处于半工半农状态,工作人员严重缺乏。此外由于缺乏工作经费,办公、活动场地有限,社区仅有一个党员活动室、一个妇女之家和一个农家书屋,且设备简陋。
(三)对策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范管理,建立社区工作站,建立志愿者服务队伍,增配专职社区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三、按照《云南儿童发展规划(――)》要求,到20要实现“90%以上的社区建立1所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卫生、社会心理支持和转介等一体化服务的儿童之家”的目标,最大的挑战是资金和人才。
四、不同年龄段儿童对社区儿童活动的需求
1、学龄前儿童。学龄前儿童喜欢与周围的孩子玩,喜欢共同分享多种活动,尤其是想象游戏和简单的游戏。他们喜欢模仿大人的行为,如用假装的钱买东西、模仿收钱和打电话、玩食品玩具,而且还自己营造一些假想的场所,如商店、医院等。活动所需玩具品类有运输类玩具、棋类、电子玩具、配字游戏、较大的室外玩具,如运动设施、两轮自行车等。
2、小学阶段儿童。这一阶段儿童在玩耍的过程中寻求新信息、新经历和新挑战。带有强烈的公平感,极其喜欢社交,处在这个年龄组的孩子易受同伴的影响,有很强的.性别区分。尤其是10岁左右的孩子颇具独立性,但与其他孩子玩耍时却很活跃。这个年龄的孩子知道如何使用社交技巧进行合作和协商。掌握的学习技能促使他们去追求一些智力型和有创意的娱乐活动。这个年龄是发展个人特殊能力、兴趣爱好的时候,所以要给孩子提供一些爱好品、工艺品玩具、模型组套、魔术品、高级别的构筑组件、科学组件和拼图等。在体育运动方面,孩子也表现出参加各项集体项目的能力。孩子的社交能力、智力水平,特别是对策能力通过玩棋类、牌类、电子游戏等得到进一步加强。
3、初中阶段孩子。初中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思维在这个阶段成长,性格在这个阶段初步确立。这一阶段的孩子兴趣广泛,文学类、科普类图书能引起他们的兴趣,竞技类体育运动、电子类娱乐活动受到他们喜爱。初中阶段孩子对活动场所和设备要求较高,()需相关体育用品、电教设备。
五、家长及社会成员对社区儿童活动阵地建设的需求
社区儿童活动阵地建设需按照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征和成长需求,分设学龄前儿童、小学阶段儿童、初中阶段孩子三个类别的活动场所,配备不同的设施、玩具和书籍,有专人管理,安全卫生。
六、对全省儿童之家建设的建议
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配全完善基础设施和器具。
2、成立相关基金或资金,提供稳定的设施管护和活动场所后续维护经费。
3、建立农村和城市社区联系制度,定期不定期进行交流。
老厂乡妇女联合会
济南社区现状调查报告篇三
近期,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泽的带领下,市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和教科文卫工作室的同志先后到胶州市、四方区、莱西市、黄岛区、市体育局调研了我市全民健身工作,分别听取了市体育局及各区市情况汇报,实地察看了部分健身场馆和健身路径,现将有关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抓住举全市之力承办一届高水平、有特色奥帆赛和“十一运”的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建设具有城市特点的全民健身体系,不断加大群众体育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力度,倾力打造15分钟健身圈,掀起了重在参与、崇尚体育、踊跃健身的热潮,焕发了奥帆赛举办城市群众体育的生机和活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全民健身工程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全民健身设施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在政府、体彩、上级体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投入支持下,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全长43公里的**黄金海岸健身长廊、1655米长的**体育街、**市全民健身中心、**市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健身大道、青少年户外活动基地、1420条健身路径、篮球场、门球场、乒乓球室等,各区、市还建设了山头健身公园、社区健身广场,为群众健身需求提供保障。**体育街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社区体育健身示范工程”。
(二)全民健身网络体系不断健全。以市全民健身领导小组为龙头,各区、市均成立了相应的全民健身领导小组,所有街道(镇)建立了文体站(点)。目前,全市体育健身辅导站(点)3456个,老年人体育活动站(点、室)10109个,社会体育指导员10943名。各区、市还成立了田径、射击、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象棋、围棋、钓鱼等体育协会。
(三)群众健身活动丰富多彩。我市每年举行的全民健身万人健康跑、全民健身万人登山、全民健身万人健步行、全民健身万人横渡汇泉湾、沙滩体育健身节和社区健身节等,广大市民踊跃参加。四方区糖球会期间组织系列体育比赛和民间体育项目大展示,黄岛区金沙滩文化旅游节举行群众喜闻乐见的健身活动,胶州市举办胶州秧歌大赛,莱西市举办青年自行车比赛。我市还成立了100个青少年帆船俱乐部,开展帆船体验日、帆船夏令营等活动。
二、存在的问题
济南社区现状调查报告篇四
残疾人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因素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日益充满竞争的社会里,明显处于不利的地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残疾人的整体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也有了更多的保障,但在实际生活中仍然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难题。为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我社区残疾人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社区残疾人协会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残疾人生活就业状况与残联救助工作进行了调研。
一、残疾人的基本情况
***社区,位于哈尔滨东部,辖区总人口***人,***户,其中残疾人***人,***户。占辖区总人口的***%。
通过本次调研,我社区共有持证各类残疾人***人,其中视力残疾***人占残疾人总数***%;听力言语残疾***人占***%;智力残疾人***人占***%;肢体残疾***人占***%;精神残疾1***人占***;多重残疾1人占***。
二、服务载体的情况开展
我社区残联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加快发展残疾人事业的法律和政策文件精神,坚持以区、街道办事处残联为主导、社区为依托、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动员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工作方式,使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1.领导重视,残疾人生活保障得到较好落实。
在各级组织的关心和重视下,我社区加强与民政、社会劳动保障部门的协调,积极组织开展了辖区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摸底调查工作,在掌握辖区残疾人贫困状况的基础上,认真落实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同时依托社区和有关部门在社会保险、大病救助、生活服务等方面提供援助,并切实落实区残联的残疾人贫困家庭救济措施,分别对残疾人贫困家庭给予定期补助和临时救助。目前已有49名残疾人纳入低保;在春节期间,为贫困残疾人发放生活救助物品大米22袋白面22袋豆油10桶,以及其他的生活救助物品。
2.突出重点,残疾人就业服务得到稳步推进。
在就业援助月活动中,深入走访残疾人家庭,认真做好残疾人家庭人员失业、下岗、退休、需求等信息登记,在切实摸清本辖区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积极将残疾人政策落实到户。201月道外区残联联合劳动局为残疾人举办了一场针对性的就业招聘活动,为残疾人提供就业信息咨询、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全方位的就业服务;5月在助残日活动期间,在***社区举办了一场小型招聘会议,为辖区残疾日就近提供信息、职业指导服务。
3.利用资源,社区康复服务得到有序展开。
社区积极联系中西医院卫生服务医疗机构,使其承担起残疾人康复训练与咨询服务的任务,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深入残疾人家庭进行康复训练指导,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春季指导残疾人到户外活动,依托小区庭院内现有的健身器材,进行康复活动。
4.求实诚信,残疾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
社区专门成立了法律维权服务站,联合社区片警、社区维稳主任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服务,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5.注重实效,社区助残服务做到及时经常。
社区成立了由16人组成的助残志愿者服务队,经常性组织并开展一系列助残服务活动。通过“一帮一”、“多助一”、“结对子”等多种方式探索在社区、在基层建立长效的助残机制。
6.拓展内涵,残疾人文化生活逐步活跃。
在充分利用社区公共文化资源的条件下,我社区对残疾人实施社区图书免费开放政策。在“全国助残日”、残疾人节日和节假日等,因地制宜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及阅览书籍等,来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
三、残疾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障碍
1.就业难度大。长期以来残疾人的就业一直是个难题,目前,在我社区登记就业的残疾人中,能实现就业的比率很低。另外,由于能接受中、高等教育的残疾人比例较低,远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招工要求。再加上受年龄偏大、缺乏专业技能等的影响,就业就更为困难。即使在少数就业的残疾人中,其收入水平也普遍偏低。
2.社会救济系统的条件不够规范和完善
我社区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有49人,基本的解决了生活困难的问题。在传统节日或助残日期间,只能通过残联或者是民政部门发放的救助物品对贫困残疾人给于一定的慰问和帮助,这只是其中的一小不分还有100多名因残疾致贫的家庭,得不到救助或者是帮助。所以仅仅依靠残联的慰问是解决不了太大问题的,还是应该建立一定的救济系统以获得有效的帮助。
3.残疾类别差异对就业和生活影响较大
在五类(视力、肢体、听力语言、智力、精神)残疾中,智力和精神这两类残疾人的就业和生活最为困难。这两部分残疾人,基本靠家庭供养。特别是精神残疾人,相当部分需要靠药物控制病情,严重的需长期入院治疗,他们医药费,对一般家庭来说是一项庞大的开支,长年累月,确实难以为继。其次是重度残疾人,肢体残疾人有的常年卧床需要人照顾,有的功能重度障碍,无法参与社会;听力和言语残疾人交流上的障碍,也给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不便。
4.社会保障难以落实
残疾人家长最大的担忧是,现在他们还能照顾其残疾子女的日常生活,但他们老了怎么办?其子女老了又怎么办?部分残疾人由于没就业、没收入,也就不可能购买养老、医疗等保险,达到退休年龄后将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多数的家庭只能维持日常的生活,日后的事情只能听天由命了。这些残疾人怎样安度晚年呢?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四、残疾人工作的思考1.加大残疾人事业资金投入力度
尽管残联征收残保金,但残联的工作项目多,服务范围广,办公设施及康复设施都需要很多资金,维护残疾人的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因此开拓多重资金渠道是当前我们的重要任务。资金充足了,残疾人的生存与发展指标才可能更上一个台阶。
2.要完善各类康复服务机构,提高康复技术水平,增强康复服务能力。
明确专职康复指导员到社区,具体指导康复医疗和康复训练。建立以康复机构为骨干,社区康复为基础,残疾人家庭为依托的模式,大力开展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使康复医疗服务有序推进。
济南社区现状调查报告篇五
发展农村体育是我国整个体育工作的战略重点,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1]。目前,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在理论与实践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体育课堂也提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但是在农村,由于师资力量匮乏,体育教师观念滞后,体育设施不完善,而且农村学生由于受家庭、环境影响,在兴趣、爱好培养方面显得不足,除一小部分学生有所爱好,极少数学生具有某一项目特长外,大部分学生处于即无兴趣、爱好,又无项目特长的“灰色地带”。如何改变农村体育教学,消除“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抓起来不要”的被动局面[2],克服重知识、智力开发,轻体育教学的弊端,落实素质教育,更新体育教学观念,更好地进行中学体育教学的改革。笔者认为有必要对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和提出解决体育教学现实问题的对策。
一、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体育教学重视程度存在问题
一方面,广大城镇和农村,由于受城乡差别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孩子参加体育活动不重视。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学里,随着教育格局的转型,区域间生源的竞争和择校读书愈演越愈烈,家长和老师们,为了学生能够考取高一级学校、重点学校,全力以赴地加强对应考科目的训练,更谈不上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据调查了解,很多学校的领导、老师、家长。一方面崇拜像刘翔、姚明这样的体育明星,另一方面却不让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智育第一”、“分数第一”、“升学第一”,认为搞体育“出息不大”或“没出息”。因此,对于体育课的开展,领导、教师、学生都是应付了事,认为搞体育是不务正业,智力不发达的人才选择搞体育。这些新旧观念的相互影响给学校体育的决策、管理和发展带来很大的阻力,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新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改革。久而久之,出现了体育课上其它课的现象,体育教学也就变成了考试科目的附属品、添加剂,可有可无,学校体育也就很难发挥它的功能和作用。
2、体育教学认识上的偏离
应该说,农村中学都在努力实践着“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的教育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加强了对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的评价,评价也更加全面、科学。但是学校迫于外来因素的影响以及升学压力的左右,学校仍然以升学率、上线率作为评价一所学校工作成绩好坏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在大多数农村中学里,把体育教学与竞技体育混为一谈,认为一个学校的体育教学效果的好坏与其在体育比赛中取得成绩的好坏成正比,而对体育教学的质量不太重视。因此绝大多数学生的体育素质得不到提高。另外,不少人,包括相当一部分领导认为能跑会跳就意味着身体好,认为体育就是跳跳蹦蹦、玩玩乐乐,没有把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没有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去认识。
3、体育教师的素质偏低
目前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素质越来越来高,学校体育工作者从体育专业院校毕业的占90%,但是,体育教师的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却普遍偏低,再加上体育教师不注重对新知识的学习及身体的锻炼,不刻苦钻研专业知识,不重视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体育教师中存在着不平衡、不全面、不规范、不科学等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主要表现在:体育教案的编写不规范、教学内容不全面、不具体、实用性差,直接影响了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对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各年级各项体育教学内容、目的、任务,要求、考核标准、考核办法、评分标准以及教学计划、课程的总目标和分段目标不够明确;对一些非常规性的体能训练如早操、课间操、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不热心、不积极,没有认真负责起来;运动会、校会、组织整队速度慢、调动队伍的能力不强;训练没有面向全体学生,也没有全面系统地进行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讲解与示范能力弱;对口令应用节奏掌握不准,动作术语不清楚,抓不住重点和关键,示范的位置、距离不合理等等。教师缺乏应有的敬业精神,责任感不强。有的教师上课衣着不整,穿拖鞋不穿运动服,穿鞋不穿袜子等,没有注重良好的自我形象,德育教育不能有机渗透到体育教学的各种活动之中,只注重教学任务完成,而忽视了思想品德的教育。
另外,体育教师的地位低和作用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评先、评优、评职称只能等待或靠边站,体育教师得不到公正对待,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对体育教学管理、检查落实的制度也不健全,久而久之,形成了“山高皇帝远”,“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心理,未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师应有的作用。
4、体育设施严重滞后
教学设施、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又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质量的重要条件。但是在农村中学里,由于学校经费紧张,有限的经费用于正常的教学秩序都已举步维艰,也就谈不上更新、添置体育设备,有些学校甚至连最基本的田径、球类器材等都难以保证。由于场地、器材陈旧、缺乏,体育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学生练习兴趣难以调动,造成课堂练习密度不够,运动量小,尽管许多学校体育教师费尽心机,想方设法采取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学效果难以令人满意。
二、解决农村体育教学现实问题的对策。
根据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的要求,结合现阶段的实际,要解决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存问题,需采取以下对策:
1、加强舆论宣传,重视体育教学
从农村实际出发,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以学校体育教学改革为先导,更新学校体育教学观念,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培养适应农村建设的人才和为上一级学校输送合格的新生奠定基础[3]。要加强对体育价值的舆论宣传,走出体育教学认识的误区,重新制定体育教学目标,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指导的教育教学观,把体育教学列入学校全面工作评价的条件,克服单纯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不良倾向。要充分认识到学校体育的价值具有终身效益,而不是追求短期的,个别的效果,要把对学生的体质检测结果直接与其本人的利益挂钩。学校更要重视学生的体质锻炼,也要从政策上给予支持,要把评“三好学生”及其它先进的标准落实到实处,而不是所有业绩全凭“智育”说了算。
在体育教学中,要依托新课标保证体育课正常运转,要根据不同年级、不同季节,有计划、有内容、有目的地循序渐进组织不同形式的体育活动,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组织特色体育活动,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使学生有新鲜感,帮助学生树立终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习惯。
当然,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要实现常规化,体育设施的完善至关重要,学校还应从有限的经费中划拨一部分经费,添置体育教学器材,保证学校体育教学的正常运行。
2、提高农村中学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
体育教师的基本任务就是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卫生保健知识和运动技术、技能,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4]。体育教师又是体育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培养学生强健体魄的一线队伍,只有不断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教学水平,才能保障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首先,体育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把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切实领会课程改革的精神。在教学实践中,要让我们的体育课程和教学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建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其次,在体育教学中要渗透健康的理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适应社会各方面都达到完美的状态。新的体育大纲中明确规定体育课为体育与健康课,它是学校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途径[5],因此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将健康的理念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3、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设备和条件,改变教学方法与手段。
(1)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体育教学资源
尽管农村中学体育教学设施严重不足,但一些最基本的常规性的体育器材如“排球”、“篮球”、“铅球”等,虽然数量不多,但仍然可以使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体育器材,加强对学生的技能、技术训练。如针对学生在排球训练时,出现垫球时肘分开、手臂弯曲下垂、击球时球在腹前打转、球飞行不稳等错误现象。教师在教学中要一边示范垫球,一边说出口诀:“提肩抬臂夹肘压腕刹车;一插二压三抬臂”,并要求学生牵记口诀。经过反复示范,身传言教,直到学生能基本掌握要领,然后再进行分散训练,并要求学生边垫球边默念口诀,最终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这样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垫球技术要领,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利于记忆,并有较强的`针对性,再经过反复示范,学生掌握技巧速度快,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符合体育教学“精讲多练”的要求,提高教学效率。
(2)合理选配教材与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教师应该注意所选教材的科学性、基础性、全面性,应注意不同教学内容对学生产生各方面的影响,并充分利用教学的多种潜在功能促进学生的协调发展[6]。教师在教学上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技能,让学生跑、跳一起来,打、掷、投等技艺技能一并训练,做到短期训练与系统训练相结合,彻底改变“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的功利思想与短期行为。
(3)从完善人体全面发展的原则出发,使学生全面发展
要根据学生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通过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使智力、个性、特长等各项因素得到全面发展。如在铅球训练时,所选铅球的重量一般是女生4公斤,男生5公斤,有的男生体质较弱,应适当改变,让这部分学生选择4公斤,克服他们的心理障碍。
4、重视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7]。在教学的改革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着力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始终将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把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爱好放在中心位置。要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发展要求,灵活运用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只有这样,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形成,自觉锻炼的习惯才能养成,锻炼的效果也才能有成效。
(1)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
应该让青少年树立运动强身的观念,将运动融入生活的细微之处,要与家长联系,让家长主动创造机会,让孩子将锻炼贯穿在生活各个层面,不单纯依赖学校的体育教学。此外,让家长改善孩子们的膳食结构,不要因为生活条件的提高、升学压力等而打破他们的健康生活规律。
(2)紧密联系中学实际
体育教学的内容要紧密联系中学实际,因地制宜,使学生有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在尊重学生个体兴趣的基础上,想办法、花心思培养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科学的锻炼方式,不能因为注重了“快乐体育、情感体验”,而忽视了学生的体能发展。要由过去的从属型的师生关系向合作型转化,从被动型的学习方式向主动型的学习方式转化[8],把过去的“要我学”、“要我练”,变成“我要学”、“我要练”,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学习中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和基本技能。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能发展。
(3)因材施教培养意志和兴趣
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怕“苦”思想严重,意志力薄弱,而体育课教学,运动队训练,比赛都能够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并且促进意志发展。面对复杂的技术动作,应启发学生内在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运动前有跃跃欲试的情绪和克服内外困难的决心、意志和战胜对手的勇气,在瞬息万变的运动环境中培养学生迅速应变措施的判断力、长期艰苦锻炼的坚韧性和为了集体利益而克服个人欲望的自制力。所以体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把“育体”(即增强学生的体制)和“育心”(即在体育课中结合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两者有机和谐结合起来[9]。同时,体育教师不仅应了解学生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一般心理特点,而且还应掌握那些与体育教学有关的年龄心理特点,以便更好在体育教学中的因材施教[10]。要针对复杂的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个别学生性格内向,孤僻不合群,对体育活动缺乏兴趣,体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游戏的教学形式,寓“教”于“乐”中来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的兴趣,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而成为活动锻炼中的主要角色。另外,对于学生的课外锻炼时间,更要用足用好。
加强宣传教育,营建良好的学校体育氛围学校应充分运用各种媒体,采取各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宣传,并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
总之,通过对农村中学体育教学现状问题的分析和对策,可以使农村中学体育教学工作得到良好的发展,使得学生通过体育课的学习,不仅要增强体质,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掌握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发展个性,体育心理,提高体育品德,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