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教师活法读后感与心得篇一
在暑期的师德培训上,我们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和观看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正昆主讲的《教师礼仪》。
观看讲座后,我懂得了什么是礼仪。“礼者敬人也”,即尊重;“仪”就是恰到好处的向别人表示尊重的形式。教师礼仪指导了教师在与人交往中,既要尊重别人,更要尊重自己,不仅要有礼,而且要有仪。对学生要“以学生为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还指导教师善于应用“首轮效应,近因效应,定型效应,亲和效应,光环效应”来塑造良好的教师形象。正确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教师与教师的关系,也告诉老师要以一颗平常心、平等心和爱心来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成为学生喜爱的良师益友,成为家长尊重爱戴的好教师。
要做一名人民教师,首先是做好一个人,因此,做为教师,我们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素养。这些素养也是做为一个人必须做到的,最首要的素养就是做为一名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公民,只有自己做到,才能去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是教人(学生)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学生也正是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来了解教师的思想,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处给学生做出表率,学生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具体说来,教师的礼仪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仪表仪容。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日常工作中,对自身的着装及修饰等方面还是比较注重的。发型大众化,年轻精神。衣着服式朴素大方,干净整齐,协调得体,做广大学生的榜样。
二、行为举止。包括坐有坐相、站有立相,行有走相,言有说相,姿态潇洒自然。这些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皆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这要求是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配合,发挥出最佳的辅助作用。学校要求学生做到的,作为人师表率的,必须首先做到。
三、说话言语。教师语言是艺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选择完美的语言培养人才的技能、技巧。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的主要工具,反映着教师的能力和教学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育、教学效果。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教师的语言还要情理结合。要让学生知晓做人的基本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以后再加以行为上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不断积累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四、文明礼仪。古人言“礼者,人道之极也”、“不学礼,无以立”。育人就要讲礼仪。从孔夫子开始,礼仪就被列入必修的“六艺”之中了。教师应当成为讲究礼仪的典范,言传身教,弘扬文明的光荣传统。主要是指教师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的文明礼貌行为的总和。教师要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应有的尊重,从而不但给学生以良好影响,同时也促进全社会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成。在学生中开展“一张笑脸、一声致谢、一个问候、一句道歉”的待人接物“四个一”工程活动。教师要起好带头用,做学生的表率,从而体现教师的示范性和率先性。
总之,从事了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我们的整个人生航程将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反顾的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为创建和谐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教师活法读后感与心得篇二
教师心得体会是一种宝贵的经验总结和自我反思的过程。而教师需要读书来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读书后的感悟和体会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应对教育工作中的各种挑战,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教学服务。下面将从读书的必要性、读后感的重要性、体会的具体内容、如何应用读后感以及读后感带来的变化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教师的读后感体会。
首先,读书对教师来说是必要的。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而读书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读书,教师可以接触到各种知识、思想和观点,在丰富自己的知识面的同时,也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教学理念。读书不仅能够增加教师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还可以培养教师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其次,读后感对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读后感是教师对所读书籍的感受和思考的总结与反思。通过写读后感,教师可以系统地整理和梳理自己的思绪,深入思考本书的主题和观点,并与自己的教育实践相结合。读后感既是对书本知识的再理解和再认识,也是对自己教学经验的一种反思和总结。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教师可以更好地把握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然后,教师的读后感内容非常丰富多样。教师可以对书中的观点和思想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对书中的理论进行评价和实践探索。教师还可以对书中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思考和应用,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读后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问题,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探讨,以求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所读书籍的内容。
接下来,教师应该如何应用读后感呢?首先,教师可以将读后感写成一篇小论文或者教学实践报告,与同事分享和交流;其次,教师可以将读后感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书中的方法和策略,并进行实践探索;再次,教师可以将读后感整理成课程大纲或者教学设计,为自己的教学提供指导和参考;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编写教案、分享经验等方式,将自己对书籍的理解和应用分享给更多的教师和学生。
最后,读后感给教师带来的变化是显著的。通过写读后感,教师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教学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教育自觉性;通过分享和交流,教师可以与他人进行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通过应用读后感,教师可以将书中的知识和理念转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教学成果;通过读后感的总结与反思,教师可以不断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己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综上所述,读后感是教师经验总结和自我反思的重要形式,对教师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读书后的感悟和体会可以拓宽教师的知识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读后感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从多个角度对书中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和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应用读后感,将书中的知识和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实践;读后感的写作和分享可以带来显著的变化,提升教师的思维能力和教学能力,拓宽教师的视野和思路,提高教师的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读书,并及时总结自己的读后感,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教师活法读后感与心得篇三
阅读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开阔我们的思维,对教师来说,阅读更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方式。我曾读过一本书《教师的背影》,在读后我深感到了作为一名教师所应承担的责任与使命。这本书引发了我对教师角色的思考,也让我更加深入地认识到了教师的价值与作用。
首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教师的宝贵与珍贵。在书中,作者用真挚的文字和动情的笔触描绘了教师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教师像是一道明亮的光芒,照亮着学生前进的方向。他们默默耕耘,种下了思想的种子,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种子中那沉默、孤独的角色。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和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自己成为一名出色教师的决心。
其次,这本书让我思考了教师在学生成长中的引领作用。在书中,作者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生动地描述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与教育理念,更需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近乎亲人的关系。他们通过关怀和引导,帮助学生在成长中健康、快乐地前行。阅读这本书让我明白,教师不仅仅是传道授课,更应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引路人。
再者,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教师在社会中的责任与担当。教师是社会的建设者,他们肩负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使命。他们教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责任感。教师需要在学生心中播种理想与信念的种子,培养他们的品德、情操和思维方式。阅读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了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时刻以身作则,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心的教育者。
最后,这本书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教师的辛勤与付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困难与压力。教育事业的进步和发展需要教师们的不懈努力。他们需要在不完美的环境中不断奋斗,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环境。这本书让我明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需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与汗水。
通过阅读《教师的背影》,我不仅加深了对教师这个职业的理解,也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有了更明确的定位。作为一名教师,我将以阅读的方式持续成长,不断探索教育的魅力。我会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不断探索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引领学生的成长。我将怀揣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承担起教师这一职业的责任与使命,用我的智慧和汗水,播撒出属于我的教育希望之花。
教师活法读后感与心得篇四
通过阅读《教师读书十问》,促使我静心思考教师的读书,认识到读书应当成为每一个教师的习惯,甚至是信仰;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智者、大师在对话。
读书不仅能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还能滋养我们的人生底气。教师是社会上最大的一个知识分子群体,虽然待遇较差,地位一般,但是社会看教师的眼光却很高。人们往往把教师看作是有学识、有文化、有修养的人,无论说话做事,都得高标准,严要求,不能跟社会上的人一样。一个有读书习惯的教师,经过书籍日积月累的浸润,气质就会逐渐变得高贵而不媚俗,性情逐渐变得细腻而平静,内心逐渐变得博爱而不自私,一句话,读书可以使教师的灵魂变得高尚而伟大起来,这样的教师,自然就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读书三原则:即凡与安身立命、修身养性有关的书,要沉下心来仔细读,尽量读懂读透,求甚解,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打基础,为掌握服务社会的一技之长而下大气力,花苦工夫,决不马虎,谓之研读;对于和自己的职业、工作、兴趣有关的书籍,广为搜罗,一睹为快,要用认真的态度去读,以求有所收获,是为精读;对于其他一些文艺作品、休闲读物、科普知识等,则茶余饭后,信手翻阅,目的是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增加对新事物的认知,这权且称为通读。今天我们进入网络时代,读书的形式又有所变化,然而,无论你面对的是书本,还是屏幕,都会有所选择地阅读。为了汲取更多的营养,不妨也试试“好读书不求甚解”。
“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的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我们每个人要为此而努力,不断地充实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学习型教师”。
读完了《爱的教育》,我深深得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是什么?我在书的封面找到了答案:素质教育就是“爱的教育”,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像卖炭人、小石匠、铁匠的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教师……以及他们的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实则真实可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爱中受到教育。这本书里充满了爱。充满了让人羡慕的爱。
在我们的教育中,“爱的教育”这四个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又是何等的困难!首先,在大多数人的脑海里没有“爱的教育”这个概念。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爱的教育。正因为我们缺乏爱的教育,才使我们的生活里少了一些爱。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是我们缺少的,这是我们需要寻找的。有了这些爱,我们的生活才会充满了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年轻出任教职时,满腔热诚的爱,希望能够全心全力扮演“为人师表”角色,然而在专业经验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也没有好的方法之下,曾经以「教鞭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也曾为了虚荣,逼迫学生在各项比赛中斤斤计较分数,以争取许多“虚伪的荣誉”。甚至以“分数”来看待孩子,也以“外表”来衡量孩子,更以“听话与否”来评价孩子,每每忆及此事,不禁全身颤抖,惭愧不已。
不断的调整心态和做法,也为孩子多付出一份关心与爱心与真心,发现孩子们总会相对的给予“回馈”。因此有“爱的教育”,才有“美”的回忆。这个问题值得探讨和研究。
读了《一份特别教案》这本书心中有一些体会,深知要当好新时代的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而“为人师表”则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师生关系主导在教师,据有关调查表明,教师的行为和态度是决定师生关系亲疏的决定因素,70以上的受访问者认为影响师生关系的主导因素在于教师,66的学生认为自己和班主任的关系还可以,24的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比较融洽,因为老师和蔼可亲,或是因为自己学习好老师喜欢。只有少量学生认为和老师关系不太好,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好或不守纪律。过去那种认为师生关系情同父子母女的传统认知受到了挑战。而且,师生关系和学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联系。随着学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们与班主任的关系出现趋于平淡的趋势,也就是说年级越小、学历较低的学生与班主任的关系越好。而学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生活学习独立性更强,与教师的接触机会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了解的机会,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与班主任的关系一般。
教师活法读后感与心得篇五
作为一名教师,我时常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如何更好地教育引导学生。最近,我读到了一本名为《温馨教室》的书籍,通过作者生动的叙述,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和关怀的重要性。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思考和启发,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影响力以及教育的力量。
首先,教师是学生学业与人格发展的引路人。在《温馨教室》中,作者描写了一个温馨班级的场景,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关系。教师用自己无私的爱心和关怀,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他们走向光明的未来。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要成为学生生命中的良师益友。只有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发挥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其次,教师的鼓励和赞扬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温馨教室》中,作者讲述了教师如何用鼓励和赞扬激励学生积极向上。他说,适时的赞美和肯定能够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教学中的经历。曾经有一位学生因为成绩不好而沮丧,我用鼓励和赞扬的话语激励他,告诉他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进步。逐渐地,他的信心恢复了,成绩也有所提升。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赞许和赞扬对于学生来说是如此宝贵和重要,它们能够给予学生力量和动力,促使他们更好地发展。
再次,教师的示范与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在《温馨教室》中,作者讲述了一位教师如何通过言行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担当。他们了解到诚信、友善和坚持的重要性,学会尊重他人和照顾他人。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最后,教师的关怀和理解能够改变学生的人生轨迹。在《温馨教室》中,作者讲述了一位教师如何用自己的关怀和理解改变了学生的人生。学生本来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他重新燃起了对学习的热情,最终考上了重点大学。这个故事让我深受触动。作为一名教师,我应该学会关注每一位学生,用心去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帮助和鼓励。只有这样,我才能真正改变学生的人生,让他们走向更好的未来。
总而言之,读完《温馨教室》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教育不只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学生的关怀和引导。教师的爱与关怀能够改变学生的人生,让他们变得更加自信、积极、有责任感。因此,我将努力营造一个温馨的教室氛围,用我的爱和关怀去影响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在关爱与引导中茁壮成长。
教师活法读后感与心得篇六
教学之余,拜读了朱永新先生的《致教师》一书,收获良多,与大家一同分享。
朱教授是一个扎根于实践的教育理论家,同时也是一个有积极行动的理想主义者。十几年前,他就在思考什么是理想的教育?然后他就做出了“新教育”,并且现在还在路上。《致教师》这本书的内容有46封来往书信构成,每篇文章开头呈现一个现实中一线教师的困惑,后面是朱教授细致完整的回答。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这本书就是朱教授的“答教师问”。但在本书中我们不会看到空中楼阁般的、来自所谓权威的、冰冷的方法论,而是一个认真、有理想的教育者的人生智慧。它们不但有针对性地解决了那些老师们的具体问题,更在广泛意义上提出了具有适用性的方法。这本书从修正“教师”的定义出发,先让我们知道什么是教师,然后通过解决一线教师的困惑,从职业生涯、专业发展、教育生活等几个方面告诉我们如何去做一个好教师。更重要的是,如何去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这本书让我深有感悟:
曼德拉说:“教育是最强有力的武器,你能用它来改变世界。”还说:“生命的意义不仅是活着,而是我们给别人的生命带来了何种不同。这就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意义。”我觉得这两句话很好地揭示了“做教师”的意义。强权和武力仅能在政治形式上改变世界,而教育能在精神实质上改变世界。曼德拉把教育问题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位。事实是不是如此呢?我们自己的老师和身边优秀的同事用活生生的事实做出了证明。好老师不仅能在课堂上声情并茂,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更能在生活中以自身的学问修养精神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从而改变人生命运。这样人多了就能改变民族和国家的命运。做教师不知不觉中已近二十年。对教师这项工作认识却十分浅薄,令人汗颜。
朱永新先生说:“教师职业大致有四种境界:第一,是让学生瞧得起的教师;第二,是让自己心安的老师;第三,是让学校骄傲的老师;第四,是让历史铭记的老师”。审视自己,教龄不断,境界不高。我常常也在问自己:我的课堂效率是不是高?我的讲解点评是不是深入浅出学生能懂?教案作业设计是不是有的放矢突出实效?对学生是不是热情和善,一视同仁?作为教师,是不是“心安”?对你从事的工作是不是竭尽全力?当思考这些问题是,我的心情是不平静和不坦然的。因为心中有太多的遗憾和内疚。当想到那些因我任教科目拉后腿而不能进更高一级学校深造的学生时,我就觉得惭愧。
“知耻而后勇”。《朱永新成功保险公司开业启示》一文给我很大的启示。“每日三省吾身,写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见所闻所感所读所思,无不可入文。”十年后3650篇千字文(计三百六十万字),就能自感跻身成功者之列。这一事例给我的启示:要有恒心才能做好事情。要勤学习勤思考才能做好事情。要从小事做起集腋积硅步,才能“成裘”,才能“致千里”才能“成功”。为了做好工作,我以后要像书中所讲的那样,多向经典著作,向优秀的同仁学习,多思考多写作。我也要以十年的时间为自己的买份保险,不为“成功”,只为“心安”。
到成书时49个试验区,2240多所实验学校,230余万师生共同参与的新教育实验已进行了十五年之久,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作者在本书中也做了无私的分享。而这些在我们实际的工作中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如《命名就是埋下心愿的种子—如何为你的教室命名》、《每天都是最美时光——如何做晨读、午读、暮读》、《为每个生命颁奖——如何开展期末庆典》、《让父母成为你的助手——如何做好家校合作共建》等章节,就能很好运用在我们实际的工作中。新时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学工作产生影响的因素愈来愈多。社会中的人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文化修养都会随时代发展而产生变化。针对这些改变,教育的先行者们通过实践已经积累的宝贵经验。我要学习他们成功的经验和做法,活学活用,一步一脚印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轻轻合上《致教师》,珠玑般富有哲理的语言萦绕于脑际,深切感受到与经典相伴的日子,心中充盈着感动。
教师活法读后感与心得篇七
暑假即将结束,看看自己读的几本书,感觉收获颇丰。要说最喜欢的当属周益民老师的《做个书生教师》。
书生:衣袂翩翩,温文尔雅;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两者结合在一起就勾勒出周益民老师的形象。这本书是周老师的教学随笔,既有对课堂细致入微的观察,也有对日常工作的人性细节深情的叙述,还有诸多教学之余的生活游历以及人生感悟。
全书共有6卷,我最偏爱第二卷——在文字里一任天真。“一个人的成长,既有身体的,更有精神的,精神的壮大离不开阅读。”这句话和台湾著名作家林海音女士写的《窃读记》里的“记住,你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不谋而合。他们都点明了无论儿童还是成人都离不开阅读。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认为和孩子们相处中第一重要的是指引。现在的社会,良莠不齐的阅读书籍充斥在孩子们周围。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孩子们筛选书籍,指引方向。把经典与优秀的文学作品摆在孩子们的眼前。我们不需要过多的说教,做人的种子就会在孩子们的心中悄然播下。
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有血有肉有思维的孩子,所以第二重要的是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无限的。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孩子都有潜力,充分利用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把心中多彩的世界构建的更加美好。
在今后的教学生活中,我愿意走进孩子们的内心,做他们的大朋友,和他们一路同行,去探寻成长路上的别样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