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读书笔记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书笔记(精选8篇)

时间:2024-09-19 作者:FS文字使者

编辑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它可以有效提高文字的质量和表达的效果。编辑时要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避免主观色彩过重。编辑工作是将作者的思想和观点进行整合和呈现的工作,它需要细心和耐心,让文字更加精炼、准确。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编辑?这是许多编辑人士的追求和目标。以下是经过专业编辑精心挑选的编辑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编辑工作有所帮助。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读书笔记篇一

这本书阅读了2遍。第一遍通读,用时4.25小时;第二遍精读及写读书笔记,用时4个小时。读书笔记的做法是按照万维钢老师《万万没想到》里的方法,先总结文章的逻辑脉络,再带走文中所有的亮点,并写出自己的感受及与其他文章的联系。

维克多·弗兰克尔,1905年3月26日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一个贫穷的犹太家庭,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意义治疗与存在主义分析(existential psychoanalysis)的创办人。1997年9月2日因心脏衰竭逝于奥地利维也纳。

著名心理学家弗兰克尔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弗兰克尔不但超过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光彩的见证。

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一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这本书曾经感动千千万万的人,它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具影响力的十本著作之一。到今天,这部作品销售已达1200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

他并不是当年集中营里被编号为119104的待决囚徒,而是让人的可能性得以扩大的圣者。

(一)文章逻辑

是由作家哈洛德·库希纳撰写。介绍该书是作者弗兰克尔通过自己在集中营的经历,最后找到了生命意义的治疗方法,并指出该书的一些重点主旨。

(二)书中亮点及自己的感受

亮点1:他很少谈及自己在集中营里忍受的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苦难与摧残,而是更多地谈论那些让人坚强地活下去的勇气。

亮点2: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尼采

亮点3:他对那些因放弃对未来的渴望而放弃生命的狱友嗤之以鼻,因为这些人死亡的原因不是因为食物或药品的匮乏,而是因为缺失对未来的渴望和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

zzy的感受:想到了斯蒂芬·茨威格,他跟他的妻子虽然逃出了纳粹的魔掌,但是却没能逃出心灵的禁锢,最后一起服毒自杀。如果能够再坚持3年,说不定现在还能看到他后面写的作品呢。我想他当时想到过去的欧洲及自己成长的环境,再看看眼下的欧洲及纳粹的行为,让他再也无法面对这样破败不堪的心灵,再也无法想象未来的生活,也失去了对生命意义的找寻。

亮点4:弗兰克尔关注的并非多数人丧生的原因,而是为什么有些人能够幸免于难。

亮点5:奥斯维辛的经历不啻于一场噩梦,但这段不堪回首的往事反而强化了弗兰克尔的核心理念,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祈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人们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这也是人们一生中被赋予的最艰巨的使命。

亮点6:弗兰克尔发现可能找寻到生命意义的三个途径:工作(做有意义的事)、爱(关爱他人)以及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

亮点6:苦难本身毫无意义,但我们可以通过自身对苦难的反应赋予其意义。

亮点7:弗兰克尔最具持久力的观点,一些不可控的力量可能会拿走你很多东西,但它唯一无法剥夺的是你自主选择如何应对不同处境的自由。你无法控制生命中会发生什么,但你可以控制面对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情绪与行动。只要我们拥有自主选择如何应对处境的自由,我们就不会一无所有。

zzy的感受:这段想到了李笑来在《把时间当做朋友》中提到了这方面,你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面对的环境,但你可以做一个活在未来的人,并且可以通过持续的积累,达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亮点8:弗兰克尔的存在(主义)分析治疗的理念是通过引导灵魂找到生活的意义而治愈心灵创伤,他通过积极抵抗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极度痛苦并存活下来的事实使其理念获得可信度。

亮点9:本书认为,生活是充满意义的,人们要摒弃环境的侵扰,学会追寻生活的意义。

(一)文章逻辑

是由作者自己撰写的序言。作者开始想以匿名的方式出书,因为他并不是想要用这本书来给自己带来什么声誉,而是希望通过自己所经历的事实,告诉人们,生命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有意义的,即便是在最恶劣的情形下。作者觉得有责任将自己的经历写下来,或许对那些绝望中的人们会有所帮助。但没有想到成功竟然意外的降临。作者也解释了为什么当时在可以离开奥地利去美国避难的情况下,选择留下来照顾自己的双亲的理由。是因为在犹豫中无意间看到父亲从被纳粹焚烧的维也纳最大的犹太会遗址上捡回来的一块大理石碑文《十诫》:荣耀你的父母,地上的生命将会得到延续。

其实作者此后的经历也真正的印证了这句碑文。弗兰克尔在集中营送走了年迈的父母,并在走出集中营后写了这本书,并通过讲课和治疗的方式挽救了很多生命。他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就是帮助别人找到自己生命的意义。

(二)书中亮点及自己的感受

亮点1:我压根没有以畅销书作者的身份去看待这本书,也没有把它作为一种成就。就个人而言,更愿意把这本书看作对我们这个时期困惑的一种表达:如果数以千万的读者去购买一本标明能解决有关生活意义问题的书,那说明这个问题一定是当下最急需解决的。

zzy的感受:确实是这样的,比如当下最多的婚恋交友、大龄单身交友,比如现在满世界的人都在想各种理财,也比如现在各种知识付费的产品。说明这些都是当下大家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亮点2:让我惊讶而又感到非同寻常的是,在我的众多著作中,恰恰是这本我原来打算匿名的书出乎意料地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成功。因此,我再三叮嘱我在欧洲和美国的学生:“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是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幸福总会降临的,成功也同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希望你们一切行为服从良心,并用知识去实现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当然是在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注意,我说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后!——正是由于这种不关注,成功将降临于你。”

zzy的感受:是啊,成功其实只是一个阶段而已,成长才应该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很多现状是无法立刻改变的,那就用自己的积累,慢慢的冲破那条成本线,之后就是复利效应显现的时候了。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读书笔记篇二

快乐是(而且一直是)一种附加品,如果这种附加品本身成了目的,反而会受到减损。

自由只是故事的一半,真理的一面。自由是人的生命消极的一面,而其积极的一面就是责任。实际上,如果人不能负责任地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

人不是众多事物中的一种。事物相互决定对方,但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他成为什么——在天赋与环境的限度内——是他自己决定的结果。

“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仍然对生活说 ‘是’”

人类总是有能力(1)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成就;(2)从罪过中提炼改过自新的机会;(3)从短暂的生命中获取负责任的行动的动力。

幸福也不是能够强求的,它只能是结果。人们一定要有理由才能幸福起来。一旦找到了那个理由,他自然而然会感到幸福。人类不是在追求幸福,而是通过实现内在潜藏于某种特定情况下的意义来追寻幸福的理由。

在过去,没有任何事情是不可逆转地失去了的,恰恰相反,每样事情都被珍藏得很好。当然,人们一般只看到生命的短暂,而忽视和忘记了过去的辉煌,在那里他们收获过自己的生命:信守的诺言、付出的爱及勇敢而有尊严地忍受过的磨难。

弗兰克尔所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读书笔记篇三

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会遭到两个层次的打击。第一个是挫折痛苦本身带来的,比如疾病的折磨、工作的辛苦、失败的损失等等。第二层是因第一层而感到的沮丧、羞耻、失望甚至绝望(第二层才是打击的本质,是支撑原来人生的意义突然中断)。

第二层,作为其行为的根基迅速消减。而丧失了告诉自己必须做什么的本能,丧失了告诉自己应该做什么的传统,有时人甚至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从而,要么去做别人所做的事(随大流),要么做别人希望做的事(集权主义)。

抽象的生命意义是很难阐述的。意义也不需要太长远,从长远看人都是要死的,所以人生没有什么终极意义(对于终极意义,自己找不到,别人也不可能告诉你)。因此,所追求的就是短暂意义,即自己创造的东西,包括成名、发财、照顾家人、击败同行、气死对手、贡献社会,什么都行。

只要找到,你的生活才有支撑。

寻找意义的方法: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读书笔记篇四

看完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第一感觉是失望。首先它很薄,一点没有心理学著作的样子,比如《心理学与生活》,厚厚的、重重的放我床头一年了也没翻几页;其次是它浅显,几乎没有专业术语,即使有也十分易懂,比如“意义治疗”就是启发患者发现生命的意义。如果是网络鸡汤文也罢了,可此书的作者弗兰克尔是与弗洛伊德齐名的心理学家,如此盛名写的书却这样平凡,是不是我漏了什么?于是再翻一遍。

没有。

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给出学习一门外语最重要的方法是勤学苦练一样,弗兰克尔给出的生命意义也很简单:爱一个人且为之负责。

于是我想:是不是生活其实是很简单的事呢。人生就是将简单的事情反复实践的过程。比如:保持身体健康、长期自律、持续成长等。这些都是简单的道理在我年幼开蒙时就已知道,可做到却不容易。

保持健康需要均衡饮食、情绪平和、合理运动。在一桌美食面前说停止就住口,在对着识字卡读了十分钟“你、我、他”孩子还不认识时再读十分钟,在累了一天只想黏在床上时拿瓶水再去健身房一小时。

长期自律不仅需要意志力更需要方法和习惯。放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道德执照效应”,就是当一个人觉得自己行了善事之后,他就会获得一种道德优越感,仿佛取得了一种道德许可证:我可以心安理得的地放纵一下自己。“我这周锻炼了三次,必须吃一块提拉米苏奖励自己”很可能一周的训练泡汤了;“我辛苦了几个月,现在喝了几杯酒开车有什么关系”很可能一个家庭就毁了。养成习惯可有效节省我们的意志力,一个有运动的习惯的人就不会为每天的十公里感到累心,可将多余的精力用在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难题上;一个有读书习惯的人就不会恐惧百万字的著作,只需放在床头,每天翻上半小时,不知不觉就看完了。

持续成长就更难了,需要不断地学习、持续地自我要求。有人从走出学校那一天不再成长,有人则停在工作几年后。其实成长从来都是“瞬间”的、而不是“持续”的。我在生产之前想着生产后花三个月恢复身体,孩子白天交给公婆,晚上和老公轮流值班照顾,一切有条不紊、按部就班。我在生产之后才发现事实的真相:三个月刀口都长不好,婆婆连奶粉温度都控制不了,老公晚上值班将感冒传给孩子引发肺炎。抱怨猪队友有用吗?这一切都需要我瞬间成长、拿出可行办法解决问题。像大s说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降妖打怪。

弗兰克尔一生都对生命充满热情,67岁学习飞机驾驶、80岁登上阿尔卑斯山,愿我和他一样永远热爱自己的生活。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读书笔记篇五

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会遭到两个层次的打击。第一个是挫折痛苦本身带来的,比如疾病的折磨、工作的辛苦、失败的'损失等等。第二层是因第一层而感到的沮丧、羞耻、失望甚至绝望(第二层才是打击的本质,是支撑原来人生的意义突然中断)。

第二层,作为其行为的根基迅速消减。而丧失了告诉自己必须做什么的本能,丧失了告诉自己应该做什么的传统,有时人甚至连自己想做什么都不知道。从而,要么去做别人所做的事(随大流),要么做别人希望做的事(集权主义)。

抽象的生命意义是很难阐述的。意义也不需要太长远,从长远看人都是要死的,所以人生没有什么终极意义(对于终极意义,自己找不到,别人也不可能告诉你)。因此,所追求的就是短暂意义,即自己创造的东西,包括成名、发财、照顾家人、击败同行、气死对手、贡献社会,什么都行。

只要找到,你的生活才有支撑。

寻找意义的方法: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读书笔记篇六

再现人类史上极端的一种经历和体验,让我们不但感受到纳粹的恶,也会体会到人类在任何时候都有选择的自由,有保持尊严的自由,哪怕活着只剩下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不死,不会饿死或者累死病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我们需要回答生活提出的问题,满怀责任心去回答生命的问题,去实践和行动。瞬间的意义就在于可以通过行动而固化下来。

我们应该听从书里的建议,对待每一天应该像第二次去选择,我们普通下棋的人,每落一个子,想到后面的n种情况,然后反过来决定该怎么落子。同样,我们应该不停的用80岁的自己,五十岁的自己,三年后的自己,三个月后的自己来观察当下,自己联想个上帝之眼出来,于是便可以从容应对,不虚无,不焦虑,不狭隘,不悔恨,不嫉妒,不贪婪,不沉沦,不鸡毛蒜皮,不得意忘形,不声色犀利,不萎靡不振。

我们会拥抱时间,从事业或者家庭责任中挑战自己的高度,从兴趣爱好中寻找大自然或者技能极限的美妙,从帮助他人中过去幸福快乐,从不可避免的疾病和苦难中检验自己意志力的坚强和内心的自由。

不喜欢弗洛伊德的“深度心理学”,感觉更像消极,为了解释而解释。喜欢“高度心理学”或者因为我们阅读和婴儿期幸福的体验,让我成为“悲观的乐观主义者”。

生命有太多种可能性,哪有时间虚无呢?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读书笔记篇七

经典之书是应当反复阅读。

我之反复诚不如上。书读到一半时,恨不能一气读完,约五分之一的内容时,却又迟迟不能拿起,读两页,置几日,再读时对之前的内容有了恍惚,于是在一二章间重复,或是短暂的阅读过程里,心思抛锚,书之后半部,是心理学中意义疗法的治疗理念,诚是不能以二用之心理解,于是再读。拖拖拉拉到今日,终于读完。

本书作者弗兰克尔是一名精神科医生,1905年出生,1997年去世。1942年9月他和全家遭逮捕,之后的3年,先后被关押在奥斯维辛、达豪等四个集中营,期间,他怀孕的妻子、父母,弟弟均因疾病和饥饿惨死于集中营。被关押之前,他有过申领美国签证出逃奥地利的机会,因为家人和自己的患者而放弃。

关于集中营,我印象有三,一是高中课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二是影片《美丽人生》,三则是弗兰克尔在此书中的描述。清晰地记得书中的一段描述:集中营的床是上下铺,光木板,每层要容9个人,要侧身躺下,共用两条毯子,某天晚上一个狱友身处噩梦之中,睡不着的弗兰克尔想伸手拍醒他,却又不忍让那个狱友醒来在比噩梦更可怕的现实中。作者对集中营经历的描述,使我对那部名为《美丽人生》的电影有了更为立体的感触。

弗兰克尔是一位天资聪慧,智慧过人的圣者,面对人生中用苦难都不足以形容的经历,他让我见到如佛陀般圣者的光芒。

首先是圣雄甘地心怀山海般的仁爱,当他从图尔克海姆营获救后,知道了他妻子惨死的消息,过去的3年,他能在人间炼狱般的集中营里生存下来,对妻子的爱是强大的心理支撑,他在集中营里送走了自己的父亲,失去了母亲和弟弟。即便如此,他仍然能做到“忘不了别人给过我的恩惠,不抱怨别人对我做过的坏事”,帮助那些战后需要恢复的精神病患者,且这些人中有当年参与迫害自己的人。

其次是对人的存在的意义的探究,尤其是精神健康与人类繁荣的问题,他对于自己所感兴趣领域孜孜不断地研究,完美诠释了活着的意义,他认为,不可治愈的精神病患者也许没用,但他拥有人的尊严,否则安乐死就被合法化;而人也不是简单地活着的,魔鬼般的'人物也会转化为圣人,人的内心里,两种可能都有,人是有人性光芒的,不该简单地被视作是机器一样的存在,他活着的意义在于帮他人找到生命的意义。

最后便是他的意义疗法,这类似于孔子说的“求仁得仁”,或者是《老人与海》里的那段经典台词: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或者是《人生十二法则》中的龙虾理论:昂首阔步蟹螯高举的龙虾才是不敢被轻易下手的龙虾。想起不知是哪本书里的话,得意忘形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失意忘形。

以弗兰克尔“悲剧性乐观主义”理论作为结尾:“世界的状况不妙,但除非我们每个人都竭尽所能,否则一切会越变越糟”。人想成为哪一种,是内心的选择,而不是环境的产物。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读书笔记篇八

听名字,《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像鸡汤文,然而,在某种意义上看,本书是一本心理学著作,或者也可称其为精神病理学著作。提起心理学,我们会想到弗洛伊德,还有他的弟子阿德勒。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强调快乐原则(我们可以称其为追求快乐),阿德勒则强调人们为追求权力或追求卓越而活。而作为《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则认为,“努力发现生命的意义”是人的主要动力。当然了,我对心理学没有什么研究,自然也不会来介绍本书的心理学意义。吸引我的是本书被评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10大图书之一”,而作者维克多·弗兰克尔的传奇经历更是使我有翻翻这本书的欲望。其实,但凡一个有点儿上进心的人,或多或少,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正如我在《从“奶头乐”理论说开去》一文中引用的马克斯·韦伯的话,“人是悬挂在他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的动物”一样,我们脱不出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所以,我们借这篇文章来谈谈“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是维也纳的精神病理学专家,犹太人。他另一个身份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当走出集中营那一刻,他孑然一身,父母、怀孕的妻子、弟弟无一幸免,全部死于毒气室中。弗兰克尔没有垮掉,仅用了九天的时间便写出了不朽的作品《一个心理学家在集中营的经历》,后来经增补,便诞生了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

那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财富?社会地位?即时的快乐?处于此时、此地的我们追求以上三者,无可厚非,那我们跟随作者的步伐来一次集中营之旅,再回头看看我们追求的这些东西是否值得,是否能称之为生命的意义。

1500名新囚徒坐着每节车厢只能容纳80人的火车,经几天几夜的奔波,终于被押送到集中营,每个人只能躺在自己的行李上,守着所剩无几的个人财产。到站——站牌“奥斯维辛”,这个名字代表着所有的恐怖。大屠杀、毒气室、焚烧炉时刻威胁着可怜的囚徒的生命。我国古代,犯人到达刺配地,先打一百杀威棒,灭灭囚徒威风。集中营也不例外,迎接新囚犯的是早已等待好的同样可怜但因拥有权力而狠心毒辣的囚头,他们负责接管囚犯的行李,而这些行李中藏着稀有物品和原本严禁携带的珠宝。紧接着,考验生死的时刻,所有人员排成两队,男女各一队,从党卫军面前经过,如果他们看你足够强壮,能够干活,就把你分到右边,反之,就会被分到左边。分到右边的人很幸运地可以“享受”集中营的生活,而分到左边的,很不幸,他们拿着肥皂进写着“澡堂”的屋子,然后,在焚烧炉干活的囚犯会说,他们看到一缕缕青烟飘向奥斯维辛的蓝天。

被分在右边的幸运儿开始了他们的集中营生活:

住所——充满肮脏秽物的棚屋,食物——几盎司面包,衣物——不合身的从死去囚徒身上扒下来的不合身的工作服和鞋子,工作——没日没夜的修铁路或者运送同伴的尸体进焚烧炉。

在绝对强大的苦难面前,任何财富、地位,统统是不管用的、靠不住的,而在苦难中,借即时的快乐来消解忧愁,无疑会走向消亡。唯其思考过生命意义而内心强大的人方能坚持下去,倒不是说能坚持到活着出去,而是说他们能以生命的韧劲坚持磨下去,加大存活的可能性。在绝对苦难面前,我们更有机会思考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让我们存活在这不那么美好的世界。当然,正如作者所说“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与其说是英雄行为,不如说是自虐”,苦难不是必要的,但我还是希望我们能设身处地思考,假如我们在绝对苦难面前,什么样的意义能支撑我们维持生命的韧性。

在存在社会关系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也许囚徒可以通过谄媚、讨好来获得囚头的帮助,也许因身体精壮而成为囚头,这样可以减轻痛苦,但是,苦难是免除不了的,因为民族矛盾,不会因你成为囚头而解除,即使囚头,也要面临死亡的威胁。那我们再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例——王守仁。王守仁入驻荒山野店、没有正常社会关系的龙场驿期间,写过一篇传颂千古的名文《瘗旅文》。一日,小吏来报从京城来了一人,携带一子一仆,投宿苗寨,王守仁想去见,因天黑阴雨而未能见成。第二天,王守仁再派人去请,说已经走了,不久,小吏来报,蜈蚣坡下死了一个老人,其余两人在哭泣,黄昏时有人说蜈蚣坡下又死一人,二死一哭,翌日,又有人说,看到蜈蚣坡下横着三具尸体。王守仁于心不忍,带两个童子安葬三人,并写下这篇《瘗旅文》,即安葬旅人的文章。王守仁在文中说,你去国怀乡、游宦千里,心中抑郁,又值饥渴劳碌,怎能不死?但我们要问,王守仁也是去国怀乡、游宦千里,为何挺了过来呢?《瘗旅文》中给出的答案是:“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二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王守仁从未自怨自艾。

话题一转,弗兰克尔,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又凭借怎样的生命意义而历经苦难而不死呢?作者总结了三点,这三点也是“意义疗法”的精髓所在。发现生命之意义的三种途径是: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某个人,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第一个途径我们称之为工作,这里的工作是指我们热爱的事业,我们愿意用残存的生命去守护的事业。弗兰克尔在集中营中还守护着自己残存的手卷,希望有朝一日能完成著作,这是他对事业的坚持。第二个途径我们称之为爱,意念中妻子的鼓励对弗兰克尔的生还起了极大的帮助。“通过爱,我们看到所爱的人的本质”,这是多么奇妙的事情,我们能够体验到另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和另一个人生命的经历,你所爱的人能够使你实现你的全部潜能。当然,在前文我们已经知道了,弗兰克尔的妻子在集中营中死去,但他没有崩溃,因为生命的意义还有第三种实现途径——面对苦难的勇气。后来,一位因丧妻而痛苦的老先生找到弗兰克尔,希望得到排解。弗兰克尔问道:“如果你先她而去,而你的太太在你死后还活着,那会则么样?”结果可想而知,这位老先生想通了,“愿意替妻子承担这思念之苦”。面对困难,在一定意义上,一旦找到了意义(比如牺牲的意义),痛苦就不再是痛苦了。

说到这里,就有些唯心的味道了,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故事的最后,我还要营造一个温暖的结尾。弗兰克尔说,“——在美国参加二战后不久,我接到了让我去美国的邀请函,我的父母欣喜万分,我却犹豫不决,我真能忍心撇下双亲,让他们独自等待被送往集中营的命运吗?在犹豫不决时,我看到了我家桌子上镌刻了犹太教《十诫》中一条的大理石,它代表的意义是‘荣耀你的父母,地上的生命将能得到延续’。”

近来在看王守仁的故事,不自觉地将王学与弗兰克尔生命的意义联系起来,对外界财富、地位乃至名声的追求,内心其实及其脆弱,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内心的宁静与强大,是对生命意义的追求,财富、地位、名声乃是附属品,最后,摘抄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不要只想着成功——你越想成功,就越容易失败。成功就像幸福一样,可遇而不可求。它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是一个人无意识地投身于某一伟大的事业时产生的衍生品,或者为他人奉献时的副产品。幸福总会降临的,成功也同样:常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我希望你们的一切行为服从良心,并用知识去实现它。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当然是相当长的时间之后——注意,我说的是很长一段时间后!正是由于这种不关注,成功将降临于你。”

相关范文推荐

    军训心得体会的内容 军训心得体会军训心得体会内容(优质10篇)

    学习心得是一种对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成长进行记录和回顾的方式。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读书心得,或许能从中获得一些灵感和启示。军训心得体会的内容篇一军训,

    最新捡垃圾教案中班(精选7篇)

    教师在设计大班教案时,需要结合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类教学资源和教学技巧。以下是一些优秀的教案模板范文,供教师参考借鉴,希望能给您提供一些启示。捡垃圾

    2023年小班家园联系手册老师评语每周(实用8篇)

    公益项目不仅可以帮助他人,还能够给自己带来成就感和满足感。公益总结的结尾部分可以展望未来,提出对公益事业的期待和建议。在写公益总结时,可以通过分享一些真实的故事

    2023年美术扇子教案及反思(通用8篇)

    教学反思是指在教学结束后对教学过程和自身教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期待大家在教学实践中能够借鉴以下初一教案范文的精髓,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美术扇子教案及反思篇

    中班语言故事狼来了教案设计意图(优质10篇)

    教案的编写需要根据学科性质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置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高三教案,希望能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启发。中班语言故事狼来了教案

    美术教学反思万能句子(优质20篇)

    感恩是一种孝心,让我们更加尊敬和照顾父母和长辈。如何回报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感恩之心?以下是一些感恩总结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示

    雨后教学设计(大全8篇)

    编辑是一项需要经验和技巧的工作,它能够让文本更加准确、流畅和易读。需要对文本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理解,找出其中的亮点和不足,为后续的编辑提供依据。如果你对编辑领域比

    最新幼儿园研修报告幼儿园研修报告总结(汇总8篇)

    实践报告的写作目的是对实际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客观评估和总结。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浏览一些优秀的竞聘报告范文,从中获取一些灵感吧。幼儿园研修报告幼儿园研修报告

    最新小班钻的教案活动反思(汇总17篇)

    高中教案的编写既要注重理论性,又要注重实用性,以适应不同的教学需求。这是一份精心设计的五年级教案,经过实际教学验证,效果显著。小班钻的教案活动反思篇一在小班语言

    学校法制教育标语口号 学校加强法制教育宣传标语横幅(实用5篇)

    运动会是一场激动人心的盛会,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宣传吧!运动会宣传语的构思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接下来是一些成功运动会宣传语的分享,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和借鉴。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