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读后感 初中语文目送有感(大全12篇)

时间:2024-09-10 作者:笔砚

运动会是展示学校体育教育成果和人才培养的舞台。运动会宣传可以利用学校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和照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精彩瞬间回顾

语文读后感篇一

《目送》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所写的一部散文集。

最犀利的一支笔,也有最柔软的时刻。当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她的忧伤却与日俱增。昔日为了孩子,她辞去文化局长的官职,抛开博士高官的美丽光环,毅然离开,重归学者作家的生活,仅仅是因为她突然之间的反思:“会不会你赢得了全世界,但你失去了你的孩子?”

她是这样优秀清醒的女人,明确地知道自己在人生的每个阶段有着怎样的责任,知道生命的意义,不仅仅是事业的成功和虚浮的掌声,所有的精彩,在繁华落尽时,也许留下的不过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一份遗憾。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象她这样清楚地获知生命的本象。

在面对孩子时,优雅知性的她,和所有平凡的母亲一样,困惑而挫败。不同的是,她聪明和懂得控制的头脑,使得她在面对孩子的独立和疏远时,懂得用压抑自我的方法去尊重他们做为一个独立的人所理应拥有的自由和尊重。而她的骄傲和锐气,在汹涌的母爱面前,也只能委屈地选择让步。《母亲节》,原本以为会是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没想到透过安德烈寄来的一封电邮,让人在一篇既凸显了母亲的琐碎,又记录了母亲的无奈的幽默小文中,读到她心底深处那份无从说起的寂寞。

语文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读了妈妈走了这本书。

这本书讲了小女孩乌娜的妈妈生病了,没有康复,最后离开了乌娜。还好乌娜还有两个哥哥,叫卡勒尔和保罗,卡勒尔本来叫做卡尔,可有一天,卡尔在全家人面前决定,他的名字叫做卡勒尔,爸爸妈妈也没有反对。妈妈不在的日子里,乌娜很伤心,最后乌娜在哥哥和爸爸的鼓励下,坚强了起来,在没有妈妈的情况下,在妈妈所一直所向往的地方——冰岛度过了愉快的假期。

读完《妈妈走了》这本书,我最喜欢的故事是怜悯也会成灾。主要讲了妈妈去世了后,总有一些亲戚在星期六和星期天上门帮助做饭。每当这些叔叔、婶婶来做饭时总是无休止的怜悯他们,说乌娜和他的哥哥保罗、卡勒尔失去了母亲多么多么地可怜啊等等。我看了这个故事觉得怜悯过头了其实就跟缺乏同情一样糟。更会让乌娜他们忘不了妈妈,刚擦干的眼泪肯定又会流下来。看到这个故事,我想起我从另一本书上看到的故事。那是讲了一个小男孩做了乞丐,每当人们给他钱时,总是会说;”多可怜的孩子啊!“而他,却对那个给他钱的人说;”如果您在怜悯我,就请把您的钱收回去吧,我不需要怜悯!“这个故事和刚才的故事一样,其实同情还不如不同情。

语文读后感篇三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女孩名叫乌娜,全名叫乌尔苏娜,她和她的爸爸妈妈、两个哥哥——保罗和卡勒尔,在一个美丽的花园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可是有一天,妈妈的身体突然不适,随着病情越来越恶劣,她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最后妈妈病逝了。失去了妈妈的痛苦,让乌娜很悲伤,很伤心,整天过着以泪洗面的日子,垂头丧气、无精打采的。乌娜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怀念着妈妈,晚上睡觉时想起妈妈也禁不住号啕左哭。同样悲伤的哥哥们劝导她要坚强,别让天堂上的妈妈失望,而爸爸也带着对妈妈的爱亲自铸造了一尊圣母雕像,让妈妈的微笑永留人间,永远伴随一家人。就这样,乌娜在爸爸和哥哥们的帮助和支持下,度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从悲伤的心情中走了出来。

我最喜欢这本书中的第三章“我不是妈妈,我需要妈妈”,这章讲到妈妈临去世前和乌娜的依依不舍,妈妈说:“我真的想一辈子和你厮守在一起,可是我不得不走了……”乌娜面对妈妈的即将离开,喊出“我需要妈妈”,母女之间的深情真让我感动,我也想到现在我有妈妈在我身边,无时无刻照顾我,我要比乌娜幸运得多。

而乌娜的哥哥保罗劝导乌娜时所说的一段话也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们不能用无尽的哭泣,来折磨逝者和生者的心灵。你还要长大,还要学习许多东西,还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在等着你,还要去创造新的世界。这样妈妈才会为你自豪。”他说得多精彩啊!

最后,乌娜在爸爸和哥哥们的鼓励下,坚强了起来,在没有妈妈的情况下,在妈妈一直向往的地方——冰岛,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

读了,《妈妈走了》,我知道了,人生有苦有乐,当遇到团难时,不能一味的悲伤,停留在原地,应该要坚强,勇敢地向前走,创造更好的世界,这样才是对亲人的最好安慰。

语文读后感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

2.揣摩语言,品味关键性语句的丰富意蕴和表达作用。

3.感受反法西斯阵营的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教学重难点】

1.把握老妇人这一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体会反法西斯军民用血肉凝成的情谊。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一切有形的东西都会被时间磨蚀得锈迹斑斑;唯有情感,高尚圣洁的情感却长存天宇。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一位南斯拉夫母亲把一生中唯一珍爱的东西——结婚蜡烛,献给了一个苏联青年战士。这一幕将永远留存在热爱和平的人们的记忆里。

二、整体感知

1.作家作品简介:西蒙诺夫是前苏联作家,《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是一个真实的故事。通讯属记叙文文体,也是报纸常用的文章样式之一,包括人物通讯、事件通讯等。通讯运用的表达方式是叙事,其中主要是记叙的成分。

2.速读课文,先找出本文六要素,然后概括复述课文主要内容。

1944年9月19日,苏联红军在南斯拉夫保卫战中,与德国军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红军偷袭萨伐河上的一座桥时,一位红军战士牺牲了。一位南斯拉夫母亲冒着德军的战火前去掩埋了红军战士的尸体,并拿出珍藏了45年的结婚蜡烛点在坟头,并彻夜为其守灵。

3.用一句话概括故事情节,再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旨。

——一位苏联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

——主旨: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三、研读课文

1.自读课文,找出文中对老妇人的描写(神态、外貌、动作等描写)并自由朗读。

2.指名学生朗读找出的描写片段。

3.分析老妇人这个人物形象,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环境危险,炮火连天,年老体弱,行动吃力,但老妇人不顾生死前去保护一位不相识的青年战士的遗体,并献出珍藏的蜡烛——这是一份深切的母亲的关怀之情,一种无畏赴死的牺牲精神。

4.文章非常感人,请同学们找出最让你感动的片段进行朗读,并说说为何感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炮火连天,环境危险;年老体弱,掩埋艰难;掩埋遗体,情同母子;燃起蜡烛,寄托哀思。

5.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两句话,思考:

(1)烛光有什么特殊的象征意义?

——象征红军烈士的宝贵生命像烛光一样不畏炮火而燃烧;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

(2)最后两句话是什么意思?

——讴歌南斯拉夫母亲对苏联红军烈士最崇高最热烈最诚挚的感情。这种感情不分国界,情同母子,是建立在正义的反侵略的基础上的人类最美好的感情。

四、揣摩老妇人的心理活动,补写一段老妇人坐在坟前默默守灵时的心理活动,要求符合人物形象。然后在班级内交流。(如果课堂上时间不足,就作为课外作业)老妇人形象:

——老妇人饱受德法西斯强盗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满怀深仇大恨,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年轻的红军战士牺牲在她的国土上,使她无比沉痛。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她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使她能不怕艰难,冒着生命危险前去安葬烈士,并为红军烈士献出了最心爱的宝物,把结婚的喜烛点在烈士的坟头,并彻夜守在坟头,陪伴烈士的英灵,表现出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五、讨论烛光的象征意义

1.是红军烈士生命之光。

2.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

3.是两国人民战斗情谊的象征。正是人民群众的支持使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胜利。

六、课外延伸

课外查找与“蜡烛”有关的诗句和歌曲、影视作品,体味“蜡烛”各有怎样的寓意。

例如: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歌颂坚贞的爱情或奉献精神。“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烘托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借蜡烛写离别之情。

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借蜡烛歌颂母亲。

七、家庭作业

1.摘抄文中精彩的描写:(1)对老妇人的神态、外貌、动作的描写;(2)环境描写。

2.发挥想象,进行续写:两年后,牺牲的战士契柯拉耶夫的母亲来到这里祭奠儿子的亡灵,并探望老妇人玛丽·育乞西。两位妇人相见,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形。(不少于300字)

【资料宝藏】

1.贝尔格莱德解放

1944年,在苏军配合下,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解放了贝尔格莱德。

1941年4月6日,德国入侵南斯拉夫。17日,南最高统帅部向德军投降,国王彼得及其政府流亡国外。德国对南实施军事占领。与此同时,意大利、匈牙利、保加利亚也占据了南斯拉夫大片国土。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共产党坚决主张抗击外国侵略者。4月15日,南共中央散发《告南斯拉夫各族人民书》,号召为祖国的独立而战。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的爆发推动了南斯拉夫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斗争。7日,塞尔维亚、门的内哥罗、波斯尼亚、斯洛文尼亚、黑塞哥维纳等地相继爆发武装起义。在南共领导下,南斯拉夫成立了人民解放统一战线,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抵抗运动。南共把游击战作为主要作战形式,以共产党员组成突击队,从城市深入农村,把各地自发的起义转变为反对占领者的有组织的武装斗争。

1943年11月29日,建立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民族解放委员会,执行临时政府的职能。南人民解放军于1944年夏季战役中粉碎了德军的第7次进攻,不久,解放了全国大部分领土。9月28日,苏联军队发动进攻,与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相配合,开始了解放南首都贝尔格莱德的战役。10月初,苏军和南人民解放军在摩拉瓦河河谷会师。20日,解放了贝尔格莱德,打死德军15000人,俘虏9000人。德国被迫从巴尔干半岛南部撤军。1945年3月7日,以铁托为首的南斯拉夫联邦民主共和国临时政府在贝尔格莱德成立。5月15日,南斯拉夫全国获得解放。

2.贝尔格莱德战役

苏德战争中,苏军为解放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在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保加利亚祖国阵线军协同下,于1944年9—10月实施的进攻战役。战役发起前,j.b.铁托领导的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已发展到40万人,并收复了广大乡村和一些中小城镇;德军魏克斯元帅指挥的“f”集团军群盘踞着南斯拉夫的重要城市和交通要道。该集团所属“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约15万人、火炮和迫击炮213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125辆、作战飞机352架)扼守萨洛尼卡至贝尔格莱德的铁路和公路干线,以保障德军“e”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北撤。

参战兵力:苏军为1个合成集团军、1个空军集团军、1个机械化军和多瑙河区舰队等,另有乌克兰第2方面军的第46集团军配合作战;南军为6个军另数个师;保军为3个集团军;共约66万人、火炮和迫击炮4477门、坦克和自行火炮421辆、作战飞机1292架。按计划,苏南军队向贝尔格莱德主要方向,保南军队向尼什、斯科普里方向实施联合突击。9月28日,乌克兰第3方面军(司令为苏联元帅f.i.托尔布欣)所属第57集团军在空军第17集团军支援下,从拉杜耶瓦茨、维丁地域发起进攻,突破德军在南边境的防御,越过东塞尔维亚山,10月10日从行进间强渡摩拉瓦河;近卫第4机械化军于12日进入交战,协同南军第14军向贝尔格莱德发展进攻,在帕兰卡以西与南军第1集团军级集群会师。苏南两军并肩作战,14日进抵贝尔格莱德南郊,展开攻城战斗;17—19日在斯梅代雷沃围歼企图退守贝尔格莱德市区的德军二万余人。右邻第46集团军所属近卫第10步兵军在南军协同下,在40公里的地段上进抵贝尔格莱德东北多瑙河地区。20日,苏南军队解放贝尔格莱德。左邻保军第2、第1、第4集团军在皮罗特及其以南地域发起进攻后,与南军第13军、苏军近卫第1筑垒地域的部队联合作战,10月14日攻占重要交通枢纽尼什,21日解放克拉列沃,切断德军“e”集团军群从巴尔干半岛南部北撤的道路。

此战,苏、南、保三国军队协同作战,粉碎德军“塞尔维亚”集团军级集群,解放贝尔格莱德和塞尔维亚大部地区,为解放南斯拉夫全境创造了条件。

3.二战胜利60周年纪念

4月,在二战胜利60周年庆典之际,波兰议会4日通过决议,向百万苏联红军,特别是向在柏林胜利进军过程中牺牲在波兰领土上的红军战士表示敬意。

决议说,没有红军的战斗和牺牲,就没有希特勒第三帝国的灭亡。值此二战胜利60周年之际,波兰议会对1945年5月希特勒法西斯失败前所有献出生命、流血和遭受战争苦难的人们表示最崇高的敬意和感谢。

决议说,在二战欧洲战场上与德国法西斯军队作战的波兰正规军人数仅次于苏联、美国和英国,居第四位。在法西斯占领下,波兰人建立了庞大的地下武装,进行了数百次战斗,其中包括像华沙起义这样有数十万人牺牲的史无前例的战斗。

同一天,联合国召开特别会议,纪念反法西斯战争在欧洲战场获得胜利60周年,并缅怀在战争中牺牲的盟国军人和死难的平民。

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安德烈·达尼索夫在会上发言说,对于欧洲国家和全世界的国家来说,二战都是一场巨大的悲剧,无论这些国家属于交战的哪一方。

对于俄罗斯来说,“二战是伟大的卫国战争??让我们感到自豪的是,我们国家的人民为(二战)胜利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将人类从纳粹奴役下拯救出来”。

德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冈特·普洛伊格为德国给其他国家带来的苦难请求原谅。他说:“无论我们在过去60年内,给予了受害者多大的援助,我们都明白,这些都不能补偿他们承受的巨大痛苦。”另外,普洛伊格对波兰等中东欧国家同德国建立友好关系表示感谢。

以色列常驻联合国代表达恩·吉勒曼说,他的国家同二战有“特别悲惨的联系”。他说:“我们今天在此集会,我们要对数百万战争的死难者说,我们没有忘记他们遭受的屠杀;我们要对战争的幸存者说,我们没有忘记他们承受的痛苦;我们要对盟军战士说,我们没有忘记他们作出的牺牲。我们没齿难忘。”

4.国际家庭聚会:伤感又欢笑??

云集莫斯科的领导人让9日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显得格外隆重,但在许多普通的俄罗斯家庭看来,这个日子其实具有特别的家庭意味,因为正是那场战争让许多家庭分散各地,前苏联解体后甚至分散在不同的国家。

沃洛德克维奇家族现在散居在3个国家———俄罗斯、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每年的卫国战争胜利日,也就是这个大家庭的团聚日,那些具有同样血缘却相隔遥远的家族成员们都聚集在一处。

这种聚会在前苏联是一种普遍传统,2700万苏联人在战争中死亡,几乎没有哪个家庭没有受到战争影响。这是一种集体认同,是哀伤的源头,也是对勇敢和自律精神的共同骄傲。今年,沃洛德克维奇家族聚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共同观看盛大阅兵式,也一齐在焰火下畅饮。参加者一共15位,他们都是红军战士瓦西里·沃洛德克维奇的后代,包括他的4个子女、7个孙子辈的孩子和4个重孙辈的孩子。

红军战士瓦西里·沃洛德克维奇于1943年牺牲。

语文读后感篇五

对于龙应台的了解是由她的《目送》一文。后来才知道,《目送》是一本散文集。集子里,满满的都是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悟。其中龙应台将对亲人真挚、又很复杂的情感表达得十分真实。

朱自清在《背影》中写道,因看到父亲为自己担心操劳的背影而油然而生的心酸;龙应台则写了两种背影。一种是目送父亲离开人世,另一种则是看着儿子慢慢长大。渐渐只能远望儿子高大的背影。文章抒发的是一种不舍,却又不得不舍的心情。作者身为人子,身为人母,经历了大半辈子,回首往事,内心泛起点点涟漪。

“所谓父母子女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当作者倏地发现当年的小男孩已经长成大人、自己也无法随时随地的陪在儿子身边了,心里有几分落寞。

全文的感情基调有些压抑,语言却十分真诚。如今我们也生活在父母庇护的翅膀下。却未曾报答过什么,小时候我们总自顾自地一往直前,好像探险之路丝毫不艰险,我们去忘了回头看看保护着我们的父母。我们快要在社会中变得独立,在将来又会目送我们的孩子。或许真的像龙应台所说的那样,我们间的缘分就是在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中行渐远——记得回头看看关心我们的人。

读《目送》有感作文300字

时光,是停留还是不停留?记忆,是长的还是短的?一条河里的水是新的还是旧的?每一次繁花似锦,轮回过几次?这是《目送》中给我印象很深的句子。

其实我们都知道时光不可以停留,无论我们想不想,都不会因我们的想法而改变。由此我想到了一去不复返的童年时代,那些曾经无话不说的小伙伴现在却是各奔东西,只因为我们踏入了不同的学校,有了不同的圈子,可能还因为学校的质量不同而有了些许的不同。

教育,是一条垂到井底的绳,下面的人可以攀着绳子爬出井来。我想我们都是一群下面的人,因此我们什么也可以没有,可以没有朋友,衡水中学的学霸们通常是认不得自己同窗三年的同学,我们只要一心学习,不用干活,不用洗衣做饭,每天只有假装正经的学习,所以我认为学习应该成为中学生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我们应该好好静下心来欣赏路边的风景,个三差五的约同学出去游玩,学会愉快的生活。

语文读后感篇六

读了《妈妈走了》里的阳光之家后,书中的主人工,乌娜,是一个活泼开朗、非常懂事的小女孩,他的两个哥哥非常爱她,其中,大哥卡勒尔智商超群,总认为学校里的功课太浅使他感到乏味无聊,为了学得更多,就把爸爸书架上紧挨这的艺术书记摆放的二是四卷本迈耶尔大百科全书从头到尾都读通了,甚至还读了三本补充卷,这依赖他几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了。二哥保罗是个秀外慧中的帅小伙,无论出现在那里,都会引来周围人的惊讶和佩服的目光,在学校里让同学和老师惊异,在家里让父母亲戚赞叹,这是因为,别人看来最困难最难解决的问题,他都能回答上来。

充满阳光的生活让乌娜感到十分温暖,所以他很爱自己的两个哥哥,我要向她的两个哥哥学习,也要向乌娜学习。

语文读后感篇七

我读了龙应台所写的《目送》以后,有一些感想,我觉得除了第一篇《目送》和最后一篇《魂归》跟“目送”有些关系,其余都很杂乱,几乎与“目送”没有关系,所以,大致内容我也概括不出来。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讲的是龙应台目送她的孩子——华安小学到大学,然后作者的父亲住院还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让人心酸和感动的文字说了:年幼的孩子长大到成人,让她牵挂、让她失落、让她懂得怎么放手。和她父亲的去世,在火葬场最后一次目送他的父亲的时候,明摆她和他的缘分也就终止了。

原来,龙应台的“落寞”与儿子、父亲有关。儿子逐渐得长大,离“我”愈来愈远,机场龙应台目送儿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直到消失。儿子都不愿意回头看“我”一眼,感到非常失落。当龙应台大学教授的那一天,父亲开车送“我”,但是父亲并没有把“我”送到大学的大门口,而停在侧门的巷边,因为他认为,这种廉价的小货车不是送大学教授的的车子。父亲生病住院,“我”每个礼拜都去看父亲。有一次,龙应台帮父亲清理排泄物,结果让自己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父亲对“我”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愧歉都告诉了“我”:不必追。

语文读后感篇八

只用对话,只不过龙应台将对话换成了描写,平铺直叙的日常生活的描写。昨天有读者把龙应台与季羡林比较,我更提高到与孔子比较。

另外,我觉得龙应台的文字不太适合男性阅读,文字太过细腻。我注意到发言的女性产生共鸣的比较多,而男性发言比较少而且感受不深,我觉得这是因为龙应台是女的,这是必然的,我感觉散文是不是会分性别。

我认为这是男女之间的“结构”不同所造成的。儿子可能更喜欢对外界的探索、冒险,他已经迫不及待地出去看世界。男人更决绝,女人则多愁善感。

别,这就让龙作为跨**亲付出更多努力。

目送读后感500字(二)

细雨婆娑,老树抽出新芽,枯木又开花,光阴让四季走了一轮又轮,也让父亲眼角长出皱纹,让母亲挽起的青丝混杂了白发。在光阴的故事里,每个清晨都氤氲着母亲煮早餐的温柔,在时光堆砌的大房子里,一砖一瓦都是父亲堆砌的坚毅,在未来的图腾里,一笔一画是我对父母的承诺。

曾经,我也像龙应台笔下的儿子安德烈焦躁,孩子气,任性,我有过无不及,当我学会站在父母的位置思考,去感受到父母对我那份深深的宠爱时父母却已日渐老去,在生命的长河上将与我渐行渐远直至生死两隔。时间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我亲爱的父亲和母亲满怀期待目送着我在成长路上行走,蹒跚学步到稳步单车,咿呀学语到出口成章,黄发垂髫到青丝及腰。我愿时光是个善良的人,让我有生之年能让父母幸福,我愿时光是个魔术师,能抚平父母脸上的皱纹让白发变乌丝,我愿时光能慢一些。

无论过去多少年我依旧会记得大雨滂沱的那个夜晚母亲撑着伞来接我,漆黑的夜幕里,滴答的雨声里,母亲微凉的手牵着我往家的方向走去。多少年后依旧记得父亲厚实的手牵着我肉嘟嘟的小手走在傍晚的田埂,夕阳把我们一大一小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我站在记忆的这端看着往事里的片段,目送着母亲牵着长发微湿的我穿过雨幕消失在黑夜中,目送着父亲带着小小的我在夕阳下越走越远消失在地平线那边。

语文读后感篇九

教学目的:

1、分析品味重点语句,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2、分析人物动作描写,体味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3、感悟本文真挚感人的人性美。

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动作描写,品味感受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第三课《蜡烛》。你们应该都用过蜡烛吧,那我考考你们:我们经常什么时候、什么场合用到蜡烛?(提问:让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蜡烛在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时间都代表不同的寓意。比如:我们过生日,家里办喜事时要用蜡烛-----这里蜡烛起着烘托喜庆气氛、祝福的作用;当发生意外事故,家人亲朋好友不幸逝世时,人们点蜡烛是用来寄托怀念、哀思。此外,我们由“蜡烛”还可以联想到人们常常借蜡烛歌颂教师的奉献精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借蜡烛烘托出久别重逢的情意与温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借蜡烛写离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蜡烛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寓意,那么这篇课文为什么以“蜡烛”为题,有什么深意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作者以及文体简介:

西蒙诺夫,前苏联作家。1934年开始写作。1938年毕业于高尔基文学院。1939年任军事记者,以后一直从事战争题材的创作。曾任《文学报》主编、《新世界》杂志编委、《文学俄罗斯》报编委、苏联作协副总书记和书记处书记等职。主要作品有剧本《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俄罗斯问题》,诗集《友与敌》,长篇小说《日日夜夜》,三部曲《生者与死者》等。1949年访问中国,并于次年出版了描写中国人民进行解放战争的《战斗的中国》一书。其中作品《我城一少年》《俄罗斯人》《日日夜夜》《俄罗斯问题》《友与敌》均获斯大林奖金,《生者与死者》获列宁奖金。

统,注重故事性和生动性。通讯在真人真事的基础上,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对材料进行精心的选择和合理的安排,努力写出人物的思想,突出事件的本质意义。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

三、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1、战争是残酷的、野蛮的,它带给人类的是屠杀、是毁灭。同学们请看下面这些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当看完这些图片时,也许你们就会对这篇课文会有更深刻的理解了。

2.自由朗读:读懂大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提问: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或者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本文的主要事件是写一位苏联青年红军战士,为解放南斯拉夫而牺牲,一位南斯拉夫妇女不忍其暴尸战场,不顾年老体弱,艰难地将其掩埋,并将珍藏了45年的两支结婚喜烛点燃在战士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文章主题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战斗的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3、这是一篇战地通讯,它主要是记叙的成分,你能找出其中的六要素吗?

时间:1944年9月19日

地点:贝尔格莱德的萨伐河

人物:老妇人玛利·育乞西、红军战士契柯拉耶夫

事件:一位苏联红军战士在南斯拉夫国土上牺牲了(原因),南斯拉夫母亲不顾枪林弹雨,以惊人的毅力安葬了烈士(经过),最后拿出自己唯一珍爱的结婚花烛点在烈士的坟头,悼念烈士表达敬意(结果)。

4、读了课文后,你感受到了什么?

这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赞美反法西斯同盟国各国战斗的友谊,讴歌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四、探究写法,揣摩感悟:

年老体弱,掩埋艰难

掩埋形式,情同母子(跪吻嘴唇、前额)

燃起蜡烛,意义特殊(珍藏45年的结婚喜烛)

彻夜守坟,陪伴烈士

对德军炮火的11次描写

对蜡烛的6次描写

对黑围巾的4次交代

对老妇人动作的反复描写(3次“爬”、3次“跪”)

提示:对炮火的多次描写,为人物活动设置了一个典型环境,写出了德军的残忍疯狂,突现了老妇人的不顾生死、临危不惧。

在一个特殊的环境、特殊的氛围中,反复描写蜡烛有着特殊的意义。烛光,象征着红军烈士的生命之光,寄托着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的哀思,是两国人民用血肉凝结的深厚情谊的象征。

“黑色的大围巾”表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写出了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跨越国界的深沉而强烈的母亲般的爱。

三次“爬”写出了老妇人年老力衰;三次“跪”写出了行动不便的老妇人对牺牲的苏联红军战士的深痛哀悼。

4、通过这么反复的描写,表达了老妇人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文中老妇人对烈士的情感可概括为“敬爱”和“哀痛”,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老妇人饱受法西斯侵略之苦,满怀深仇大恨,她渴望解放、和平,她对苏联红军充满敬意;战士牺牲,她心情无比沉痛,她为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所激励,变得无所畏惧,进入一种忘我境界,不顾安危,出入炮火,献出心爱之物,彻夜守坟。

本文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战斗友谊,歌颂了南斯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感情。

第二课时

一、揣摩语句,体味文章丰富的意蕴:

补充说明这支蜡烛非同寻常的意义,表现了老妇人给红军战士献出的是一份最珍贵的感情。

黑色,表示沉痛哀悼的庄重情感,这一着色,渲染了肃穆气氛,表达了老夫人的哀悼之

情。

“这一点火焰”是指那微弱的烛光,“不会熄灭”、“永远燃着”是有象征意义的。象征着老妇人对烈士的敬意,象征着红军战士为了和平而献出了生命;也象征着两国军民的感情,象征着一个母亲对儿子的深情厚谊——这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不分国界,情同母子。

这句话描写了老妇人的动作。虽然没有说话,但是此时她的心理是极为复杂的,有对烈士牺牲的哀痛,也有对红军战士的敬意。因为她饱受法西斯的侵略之苦,对侵略者怀有深仇大恨,所以她渴望解放,渴望和平。对这些为了南斯拉夫人民幸福而奉献了自己全部生命的战士,她深怀敬意,所以她对红军战士庄严地“深深一鞠躬”。

不好。原句勾画了经战争破坏后的环境,勾画了烛光的背景,“炮火烧焦了的土地”“炸弯了的铁器”“烧死了的树木”,控诉着法西斯强盗对人类文明的践踏。原句再次点出这支蜡烛的非常来历,足以表现南斯拉夫人民对红军烈士至高无上的感情。原句不写老妇人和烈士的名字,而说“南斯拉夫母亲”和“一个苏联青年”,揭示这种感情的意义,是两国军民感情的集中表现,这种感情达到了母子情深的境界。

九、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反映了二战时期法西斯阵营将人类拖入深重的苦难,反法西斯阵营的各国军民在埋葬法西斯强盗的战斗中结下了深深的情谊。在这场正义的战争中,各国人民用血肉铸成了坚固的城墙,许多感人肺腑的形象,令人难忘。

“蜡烛”是光明的象征,是奉献的象征,一支小小的蜡烛将穿透战争的阴霾,燃亮在世界和平的前夜。《蜡烛》是一首赞美诗,一曲颂歌,这首颂歌将永远回荡在热爱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头。让我们为红军烈士致哀,让我们用行动表达对南斯拉夫母亲的崇敬之情吧!我们热爱和平,我们期盼着世界远离战争,人类远离罪恶的那一天。

三、布置作业:

文章中的老妇人始终没有说一句话,丰富的内心活动都是通过她的动作表现出来的。试揣摩倒数第四段,设想一下文段中表现的老妇人的心理活动,并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语文读后感篇十

《妈妈走了》这本书是一个德国作家克里斯托弗·海因写的,这本书非常好看。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名叫乌娜的小女孩,她本来有一个幸福的家。她有两个哥哥,一位非常爱她的爸爸和一位慈祥、能干的妈妈。后来,一场大病夺走了妈妈的生命。从此他们家的生活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乌娜哥哥爸爸一同走出阴影,寻找生活的愉快。

我读着这本书不禁流下了眼泪,我非常同情乌娜,她只有9岁,就承受这么大的痛苦。妈妈离开了她,就表示着从此就没有母亲的呵护。母爱是最伟大的,她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想想和妈妈顶嘴的时候才是最傻的时候。

语文读后感篇十一

生活是苦难的,幸福是短暂的,噩运总会在你毫无准备时降临。

人生就是一时好,一时坏。当你以为你会幸福很久而洋洋得意时。其实一切幸福都如同锦鲤纵身一跃时的水花,转眼即逝。

就如同考试前的我曾信誓旦旦的对别人说:“哎呀,我这次作文写的不错。”我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我把对于一个小女生青涩的回忆小心翼翼的写在了上面,对于过去迷茫中的爱恋,对于心中关于恋爱的憧憬,一切的一切都写在了上面,我用心的将作文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注入了专属于我的灵魂印记。看似是一篇简单的作文,其实对于我这种总是将心事埋藏在心中的小女生来说,就是一种心灵的寄托,一种灵魂的安慰。

在我的心中,它早已不是一篇用来应付考试的作文了,它是一种对自由的渴望,一种对于现实的鄙视,一种将万恶的封建思想踩在脚下的魄力,它是无拘无束的作文。

可是现实就是这样不解风情,无奈又残忍。就是这么一篇有筋骨、有血肉,有灵魂的,我自以为优秀的作文,竟然只打了35分。我不相信,也不愿相信,但更多的是不敢相信。但是在现实面前,我却不得不承认。

好,我理解。我理解为什么会得到这种分数。

行,这是命,我认(此刻应响起二泉映月之类的悲凉音乐)

我还要写抒情的文章了,我就不信了,我能写不好。

谨以此篇,寄予语文老师和无情的现实。

语文读后感篇十二

周末我与小孩一起阅读了《妈妈走了》这本书。这本书关键讲一个叫乌娜的小姑娘本来有一个阳光之家,忽然恶运来临,她们失去h鄣牡穆杪琛h缓笏和2个亲哥哥一天到晚默默流泪,之后又顽强生活下来的小故事。

妈妈走了,她那好看璀璨的笑容也随着而去。当读到妈妈走了之后,小朋友们声嘶力竭的痛哭。我的眼泪也像断了线的天然珍珠一样,我小孩的脸部也挂着眼泪。他然后问:妈妈去世了,她们该怎么生活呀?我含泪问起:倘若你妈妈走了你该该怎么办?他不加思索的说:我哭。然后想想想又说:那我都得生存下去呀!我讲:对,人死后不可以复活,活著的人还得再次顽强的生活下来。那大家再次往下读,看她们如何顽强的生活下来。

妈妈走了之后,她们才知道妈妈有多关键,没了妈妈谁给他做美味可口的美味;没了妈妈谁给小乌娜说故事;没了妈妈她们也不愿去冰岛旅游了;]有妈妈,全球变的黑喑、冰凉枯燥无味可是她们务必擦干眼泪,由于日子还得过下来,她们务必顽强的生活下来。

乌娜的亲哥哥劝乌娜,妈妈仅仅一个先驱者,无论想要不愿意,每一个人早中晚都得走哪条路,因而,我们不能用无穷的抽泣,来摧残死者与生着的内心。大家也要长大了,也要学习培训很多物品,也有很多幸福的物品在等待大家,也要去造就新的世界,那样,妈妈才给你觉得引以为豪。妈妈始终活在大家内心,活在大家身旁。

读过这本书后,我让小孩搞清楚如何直面挫折,如何像小乌娜那般,英勇顽强的应对生活。另外也使他搞清楚妈妈的爱有多杰出,而且怎样去爱惜、爱惜、孝顺大家身旁的每一位家人。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职员入职申请书(大全19篇)

    入党申请书是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的重要文件,具有很高的政治性和严肃性。贫困申请书的写作是一门技巧,以下是一些成功申请者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职

    最新对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几点思考(优秀8篇)

    岗位职责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实际能力和资历,以确保岗位职责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编写岗位职责时要注重职责间的衔接和协调,以保证工作流程的顺畅进行。以下是一些岗位职

    2023年师德准则心得体会(优秀12篇)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自己、学生以及教师团队的思考和总结。阅读以下培训心得范文,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和思路。师德准则心得体会篇一作为一名教师,我

    最新珍惜时光的座右铭 经典珍惜时间的红领巾广播稿(模板14篇)

    征文是指通过写作的方式,让人们对某个主题或者问题发表意见和见解。在写征文前,我们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阅读,以增强文章的立足点和观点。如何写出一篇动人的征文?以下

    最新陆游的诗词特点(汇总19篇)

    条据书信不仅仅用于商业交易,也可以用于个人和组织间的沟通和协议。一份好的条据书信应该包含清晰的事实描述、详细的时间地点、确凿的证据材料等要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条

    最新急救技能比武活动方案及流程 岗位技能大比武活动方案(精选8篇)

    年会策划是针对公司年度盛会而进行的全面规划和组织安排。营销策划范文一:XX公司将通过线上线下的整合营销活动,推广新产品,提高品牌知名度和销售额。急救技能比武活动

    超级感人表白的句子(实用13篇)

    即兴需要我们在短时间内做出决策和行动,培养我们的决断力和行动力。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对即兴表达的热爱,保持对艺术创作的热情,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请看以下即兴表演的视

    最新跳短绳教学设计四年级(模板8篇)

    请示是在工作和学习中常见的一种沟通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必要的信息和指导。请示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同的观点和思路,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决策。通过请示,我们获得了上级

    双十一大学活动策划(模板8篇)

    企业标语是企业形象的重要体现,它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客户的信赖感。制作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企业标语到底需要哪些步骤和技巧?下面列举了一些成功企业的标语示例,它

    2023年大学毕业生实习记录(优质5篇)

    大学毕业生实习记录篇一实习是大学进入社会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好的锻炼机会,也是大学生到从业者一个非常好的过度阶段,更是大学生培养自身工作能力的磨刀石,作为一名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