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总结可以是一种评估自己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效性的方式。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学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广大教师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启示。
时分秒教学总结(实用16篇)篇一
时间是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生在没有学的时候,都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可为什么作业就不会做了呢?我觉得,首先是生活经验积累不足,现在学生看的电子表比钟表多,对钟面的认识不够深刻;然后,生活中的直观经验,没有很好的过渡、迁移到抽象的数学知识中,有些学生知道答案,但表述不出来,作业经常出现会答,不会列算式。还有些学生,在心理上就害怕数学,一遇到数学题就胆怯,思考问题的`时候不会联系实际生活。
教学中,我用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了1秒、5秒、10秒、15秒、30秒、1分钟的时长,学生对时间概念有了深刻的感知,学生都能准确的选择出合适的时间单位。
光靠课堂中的动手操作是不够的,生活中多引导学生去观察、熟悉钟表,教室里有钟表,让学生多去看时间。
难点是经过时间的计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还有提前、晚点的类型。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认识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结束时间和开始时间都是时刻,让学生的思维更清晰。其次,统一书写格式。虽然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但最终还要优化成通用的格式,这样面对不同类型的题目,不会混淆。
文档为doc格式。
时分秒教学总结(实用16篇)篇二
《时、分、秒》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学生在一年级时曾学过认识钟表这一内容,对整时、半时和分都有了认识。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认识秒和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考虑到与以前所学知识相隔时间挺长,在课刚开始,我引导学生对钟面和之前所学的时间知识进行了复习。在《认识秒》的这节课上我改革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通过1秒钟写字、拍手、跺脚,1分钟写字、跳绳、转呼拉圈等体验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表示时间的方法,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激励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科学的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因为在教学中做到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组织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由于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与以往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都不同,所以时间单位的换算是个难点,课上虽然进行了细心的辅导,也还有不少学生会迷糊,出错,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时分秒教学总结(实用16篇)篇三
1、时间观念的建立,还需想办法真正内化。
尽管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身体验、经历了1秒、1分。但要真正理解、内化这些单位时间,从而建立时间观念,如14秒、90分、45分的理解、迁移。我想在感受1秒、1分时,还应让学生当场迁移、扩展,并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才能真正最终建立时间观念,并会迁移、应用。
2、认读时刻这一环节,作为教学的重点,还显得较薄弱,需加强。
尽管学生有生活经验,但在认识好钟面,认识单位时间1秒、1分、1小时后,能否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并转化为能力,还需细细考虑。如时针走1大格是1小时,几大格是几小时,如果及时让学生发现时针走几大格多是几小时多,这样便能自然想到多多少,再看分针;几大格缺一点点,几时还不到,应是前一格的小时再多几分。这样会更利于学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3、对于钟面的认识不够形象、深入。
本课中,时针、分钟、秒针的认识是通过一部分学生的回忆介绍展开的,不够形象直观,使另一部分学生印象不深刻,以至产生了不少的错误。课堂上如能让学生再找找各自的特征,如时针短而粗,分针比较长,秒针最长、最细,这样学生记忆深刻,在认识时刻时会更直观,减少一些不必要错误,当然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时分秒教学总结(实用16篇)篇四
1、通过学习时、分、秒的知识,初步养成珍惜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在实际的情景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
3、握时、分、秒之间的关系,能够准确读出钟面上的时间,能说出经过的时间。
1、使学生会读会写几时几分。
2、使学生知道1时=60分,1分=60秒。
3、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1、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多设计具体的、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使抽象变直观。
2、关于“说出经过的时间”的教学,要注意围绕“作息时间表”,借助钟面指导学生操作,引导出经过的时间,不要求列式计算。
3、重视复习,可以利用“月球旅行”这个故事,给学生提供一个具体的学习情景,以利于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
5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64、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从“审奥情景”引入钟面,使学生认识钟面。
2、初步了解时、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及按时作息的教育。
认时间、了解时、分的关系。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
钟表模型(教具、学具)。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申请奥运会成功情景图。
师: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场面?
在什么时间?
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得出:从文中的文字和钟面上知道的。
师:还可以怎样知道具体时间?
3、日常生活钟表的种类很多,(教师出示一些钟表)你能说出哪些关于钟面上的知识来?
二、问题探究。
1、引导学生观察钟面:教师拔出9时整。
问:现在是几时?
时针指着几?
分针指着几?
2、教师再拨一时刻继续问:这时时针指着几?分针指着几?
再拨几个整时一次类推……。
问:你发现了什么?
3、教师板书: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时就是几时。
4、教师拨出9时10分问:
现在是几时又过了几分?
这时时针怎么样?分针指着几?
5、教师再拨一时刻继续问:
这时时针怎样?分针指着几?再拨几个一次类推……。
问:你有什么新发现?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分针刚走过几,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时几分。
7、教师出示9:00,9:08。
问:这样的时间你认识吗?引导认识电子钟面上时间的方法。
8、完成“试一试”其他题目。
三、体验感悟。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教师出示四个带有时间的钟面,说一说是什么时间?那时你在干什么?
2、引导学生交流汇报后得出:
7:45上学。
9:05做课间操。
10:25正在上课。
3:25正在踢球活动。
3、完成第2题的“连一连”。
汇报交流。
四、实践应用。
1、完成第4题的游戏,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游戏。
教师拨,学生说。
学生拨,教师说。
2、作业:完成第3题。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会认电子表上的时间,能用电子表显示方式写时间;初步认识了钟面上的时间,知道1时=60分,时针走过几时就是几时,分针走过几个小格就是几分)。
时分秒教学总结(实用16篇)篇五
课件出示主题图:钟面时刻为11:59,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几时几分吗?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师生一起倒计时:15、14、13、??1。)种面时刻为11:59)这是春节联欢晚会现场。看墙上的大钟,你能告诉大家,现在是几时几分吗?新年钟声就要敲响了,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师生一起倒计时:15、14、13、??1。)。
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就要用到比分更小的单位“秒”。板书课题:秒的认识。
课件出示形状各异的钟表。形象的语言,精美的实物展示,使学生感到很新奇,马上对这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钟表有3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秒针的特点:又细又长、走得最快。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体会“秒”在生活中的应用。
秒针走一小格是一秒。那么,秒针走一圈,是多少秒呢?请同学们细心观察钟面,课件演示后,小组讨论交流,得出结论:1分=60秒。我还安排了一个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让他们感受“1分”有多长。我让一、二小组的同学写数,看看在指定的1分钟内能从1写到几?同时让三、四组的同学测脉搏,数一数在1分钟里,你的脉搏能跳动几次??由于联系到学生自己的生活实际,学生兴趣盎然,效果不错。
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展现学生思维过程,使课堂教学更有效.实践证明,课堂上学数学,生活中用数学,把教学同生活实践恰当结合,符合儿童的认识规律,有利于知识的学习和智能的提高。
不足之处:学生初次认识最小的时间单位“秒”,虽然在学习“秒”之前,已学过了时和分,在练习中,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有一些学生掌握的不好,需要加强训练,弄清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时分秒教学总结(实用16篇)篇六
时间是和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生在没有学的时候,都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可为什么作业就不会做了呢?我觉得,首先是生活经验积累不足,现在学生看的电子表比钟表多,对钟面的认识不够深刻;然后,生活中的直观经验,没有很好的过渡、迁移到抽象的数学知识中,有些学生知道答案,但表述不出来,作业经常出现会答,不会列算式。还有些学生,在心理上就害怕数学,一遇到数学题就胆怯,思考问题的时候不会联系实际生活。
教学中,我用各种游戏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了1秒、5秒、10秒、15秒、30秒、1分钟的时长,学生对时间概念有了深刻的感知,学生都能准确的选择出合适的时间单位。
光靠课堂中的动手操作是不够的,生活中多引导学生去观察、熟悉钟表,教室里有钟表,让学生多去看时间。
难点是经过时间的计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还有提前、晚点的类型。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认识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结束时间和开始时间都是时刻,让学生的思维更清晰。其次,统一书写格式。虽然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但最终还要优化成通用的.格式,这样面对不同类型的题目,不会混淆。
时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时分秒教学总结(实用16篇)篇七
1、复名数与单名数的化聚:一二年级的时间认识,重在具体时间的指认,从一开始的整时的认识到半时的认识再到几时几分的认识,虽然都知道1小时等于60分,1分等于60秒,但是它只运用到了时间的认识上,所以对于复名数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难点,化聚就特别难了。为了让学生明白复名数的意义,可以在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后再教学,问题就少多了。
2、经过时间的计算:同时不同分的计算中,问题不大。通过有序的计算,发现了可以用后面的时间减去前面的时间。不同时的,即跨时的计算困难较大。为了让学生明白计算的道理,我采用了多种办法:
a、从12时之前的几时到12时之后的几时,不是24时计时法如何计算?可以用数的办法;也可以适当渗透24时计时法再计算;还可以找到12时后的同时数,看相差几小时再算。
b、几时几分到几时几分可以借用退位减法来计算,需要提醒的是,平常的计算中是退一当十的,时间里要退一当60计算。可以适当运用竖式帮助计算。
文档为doc格式。
时分秒教学总结(实用16篇)篇八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方法,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引导学生从图片中获取有意义的数学信息,找出要解决的问题,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等方式解决问题,掌握解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3.通过教学,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时间的简单计算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基础上进行教学。单位的换算,要注意紧密联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1时=60分,1分=60秒),由于学生没有学习两位数的乘除法计算,单位换算时注意给出数目较小的,用加减法计算就能进行的单位换算。时间的简单计算创设学生熟悉的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建立起经过时间的计算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教学中渗透并强化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基本方法。
1.掌握简单的时间单位的换算。
2.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3.渗透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建立计算经过时间的模型:终点时间起点时间=经过的时间。
(一)单位换算。
1.从熊堡到学校,熊大熊二谁用的时间少?为什么2时=120分?你是怎么想的?
2.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1时是60分,2时就是2个60分,也就是60+60=120分。
3.同学间相互说一说。
4.180秒=()分,你是怎么想的?
5.练一练:3分=()秒600分=()时。
你是怎么想的?你又是怎么算的?
先独立思考,然后与你的同学交流交流。
(二)时间计算。
1.9月1日,小明背着书包上学去了!
课件出示:
2.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有意义的数学信息?(小明7时30分离家,7时45分到校)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3.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你有什么方法?先独立思考,然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4.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指导,收集信息。
5.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1)直接数一数,7:30到7:45分针走了15分钟。
(2)7:30到7:45分针走了3个大格,是15分钟。
6.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对吗?你是怎么想的?(7:30过15分钟就是7:45,15分钟是对的。)。
7.写上答语。(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15分钟。)。
8.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9.整理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我们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谁来说说?师做整理板书: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
1.填一填。
2.做一做。
3.课本第7页第8题。
4.课本第8页第9题。
晚点是什么意思?这题怎么解决?你是怎想的?
1.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今天是怎样学习新知识的?
时分秒教学总结(实用16篇)篇九
《时、分、秒》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时、分、秒》教学反思。学生在一年级时曾学过认识钟表这一内容,对整时、半时和分都有了认识。本单元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认识秒和进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考虑到与以前所学知识相隔时间挺长,在课刚开始,我引导学生对钟面和之前所学的时间知识进行了复习。在《认识秒》的这节课上我改革了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给学生提供了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知识产生、发展的全过程;通过1秒钟写字、拍手、跺脚,1分钟写字、跳绳、转呼拉圈等体验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得知识,体会学习的乐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从古到今的表示时间的方法,有的放矢的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教育,激励学生在今后学习、生活中科学的安排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教学反思《时、分、秒》教学反思》。因为在教学中做到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组织教学,才能达到教学目标。
由于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与以往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都不同,所以时间单位的换算是个难点,课上虽然进行了细心的辅导,也还有不少学生会迷糊,出错,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时分秒教学总结(实用16篇)篇十
实际生活中认识时、分、秒,初步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建立时、分、秒的时间观念;初步掌握这些时间单位间进率。使学生学会看钟面,能准确说出钟面上表示的时刻,并能说出简单的经过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习惯。
学会认识整时和半时,但时间较长,应充分做好铺垫,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基础。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他们之间的关系。知道1时=60分,让学生经历1时、1分的时间,初步建立时、分的时间观念。
2、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并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3、结合具体实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养成遵守时间、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使学生学会看钟面,掌握看钟表的方法。建立1分钟的时间观念,认识时间单位时、分,并初步掌握他们的进率。形成时、分的时间观念。难点: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的认识方法,形成时、分的时间观念。
钟面模型、幻灯片。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元旦联欢晚会是大家最喜欢的活动,让我们一起看看希望小学二年级怎样庆祝元旦的吧!
出示信息窗一:你都看见了什么?
这节课就让我们具体的认识几时几分吧,(板书课题),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一定能准确的播出时刻。
【设计意图】。
动机是学习过程中学生情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动机一旦产生,就会由这种动机引发出一种强烈的行为倾向。上课一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设境激情,以情导学。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观察、认识钟面。
谈话:要知道时间,就要学会看钟表。请小朋友们认真观察钟面,你都发现了什么?然后把你的发现和小组里面的小朋友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有12个大格,每一大格里有5个小格,钟面上一共有60个小格。)。
【设计意图】。
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学生能做的事教师决不代替。所以在观察钟面时,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借助手中学具表,对其观察。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有顺序地说出来,达到了既传授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
2、认识时、分的关系,知道1时=60分。
谈话:分针走一小格是多长时间?走3个小格呢?5小格呢?
游戏:看谁反应快!看看分针走了几分钟。(出示课件,分针走5分,7分,15分,30分,33分,45分,55分,60分)。
提问:分针从12回到12,走一圈是多少分钟?(板书60分)。
学生汇报交流:分针走一圈,时针从几走到几。
小结:只要分针走一圈,时针不管从几走到几,都是走了一个大格。
提问:时针走一大格是多长时间?(板书1小时)。
小结:分针走一圈是60分,同时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所以1小时=60分(让学生多读两遍)。
让我们一起再来看看大屏幕的演示。(课件演示:开始时刻是12时,然后时针和分针同时出发,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大格到1,是1时。)。
3、学写时刻。
第一个节目是什么时刻开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试着拨一拨,并把时刻写下来,教师相机教授:8时31分可以写成8:31。
【设计意图】。
放手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独立地探索知识,在操作中仔细观察时针和分针的运行情况,进而得出了1时=60分的'关系,这样学生自己探索学会知识,牢固扎实。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4、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你能写出联欢会开始的时刻吗?它与第一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小差几分钟?听一分钟的音乐。
刚才我们观察了钟面,认识了时和分的关系,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听一分钟的音乐,你来感受一下一分钟有多长?(播放音乐)。
提问:你感觉一分钟怎么样?
(学生可能回答:一分钟很短;一分钟很快)。
谈话:其实一分钟也能做很多事情,现在老师再给你一分钟的时间,你可以做口算,写字或者背古诗,我们来试试一分钟能做多少事情。
学生体验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情。
汇报交流:一分钟做口算的做了几道?写字写了几个?古诗背了几首?谈话:老师这还收集了一些一分钟能做事情的资料,一起读一读。(课件展示资料:生产线上一分钟生产可口可乐2185瓶等。)。
小结:一分钟能做这么多的事情,我们一定要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做个珍惜时间的人。
【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体验一分钟的实际长短,设计一些来自学生身边、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一分钟的长短,同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了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教育。老师出示的信息更能触动学生,使学生知道在信息技术发达的今天一分钟能做很多事情,让学生深入体会时间的重要性。
5、认识几时几分。
(1)正确拨出8时31分这个时刻。
谈话:刚才我们具体地认识了几分,体验了一分钟的长短,现在你能准确地拨出指挥员宣布发射成功的时刻8时31分了吧。试一试。
学生拨完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拨的。
小结:拨8时31分,要先拨出8时,然后让分针走31个小格,这就是8时31分。
提问:再来看看这个时刻,谁能说说8时31分时,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哪里?学生可能回答:时针过了8,还不到9,所以是8时多;分针走到6是30分,再走1个小格就是31分。
小结:我们在认时刻的时候,要先看时针,时针过了几就是几时多,多多少呢要看分针,分针走了几个小格就是几分,合起来就是几时几分。
谈话:8时31分除了这种文字表示法外,我们还可以这样表示8:31,用两个小圆点把时和分隔开,这个时刻也读作8时31分。
提问:你在哪里见过这种表示时刻的方法?
(2)试一试:。
谈话:你能用刚才学的方法读出下面这个时刻吗?(课件出示:10时45分)。
提问: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设计意图】。
学习认几时几分是这节课的难点,学生不容易掌握,为突破这一难点,我安排两个层次进行教学,分散难点,减缓难度。首先重点解决看几时多这一层,再解决多了多少分这一层,最后学生很自然地归纳出看几时几分的方法。这样教学,不但课堂气氛活跃,而且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目标性、结构性和科学性。
6、体会一小时有多长。
刚才我们具体的认识了几分,体验了一分钟的长短,请你写出第7个节目和第20个节目开始的时刻,并拨出来。学生拨完展示,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拨的。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节目之间相差多少时间,并说一说一小时有多长。
【设计意图】。
数学教学时数学活动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体验一小时的实际长短,实际一些来自学生身边、学生关兴趣的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一小时的长度那,同时自然地对学生进行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教育。
三、巩固、运用新知。
1、认时刻。
(自主练习题第1题)2人为一组,自由练习。
2、拨一拨。
谈话:寝播出下面钟面上的不同时刻,并写出下面的时刻。(课件出示钟面)。
时分秒教学总结(实用16篇)篇十一
以前我们教学“时、分、秒的认识”时,一节课下来,学生连钟面都没有摸到,只凭老师手里拿着学校里的学具钟面在指指画画,告诉他们是几时几分,告诉他们1时等于60分,至于学生认识了钟面没有,会不会正确地去读和写,看得出学生还是停留在原来的知识层面,没有掌握。
我仔细思考着这样的教学情景,再结合新课程教学理念,于是把整堂课的教学设计重新修改了一翻。
歌德有句名言:“你要我指点风景,你先要爬上屋顶。”这节成功的数学课,无疑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想,要想让孩子真正学会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不妨让孩子们先学会自己爬上屋顶,这样,他们看到的风景才会是最美丽的。
时分秒教学总结(实用16篇)篇十二
教学过程中,我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时钟:矮子走一步,高个走一圈;矮子走一圈,高个走半天。通过游戏知道哪根是时针,哪根是分针。同时老师拿出一个钟面模型,让学生数一数钟表上有多少大格,多少小格,思考一大格表示几时(几分),一小格表示几秒。通过有关经过时间的计算,使学生掌握了时间计算的几种方法,知道一节课40分钟有多长,知道了时间的重要性,明白时间就像金子那样宝贵,因此要惜时如金。新课标教材中有关时间的内容安排都比较靠前,因此,相对于学生来说,掌握就有一定的困难,在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安排了有关时、分、秒的认识及简单计算等内容。时、分、秒的认识倒还不算太难,至于时间的简单计算对于学生来说就有一定的困难,因为时间的进率是60,而我们平时的计算一般是退一做十的。
在上了这个单元的内容后,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点困惑:
1.“时间”和“时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如2时指的就是2:00,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2点,这是一个时刻,而2小时指的就是2个小时,这是一段时间。而书本上的2时=分却没有这样的区分。
2.“计算经过时间”,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我感到很疑惑。学生对于几时~几时的经过时间掌握没有问题,但对于几时几分~几时几分中分不够减(如4:20~5:00、4:45~6:10等)的情况掌握得不够好,只有少数思维好的同学能够掌握,其他同学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都是茫然。如何能让每位学生都能懂呢?老师可以把这一知识结合到生活实际中去,让学生每天算一算如做作业所用的时间、在校的时间等。如教学时间的计算时我辅以钟面,始终在钟面的帮助下让学生进行计算。这样,学生是不是依赖习惯了,脑子里没有钟面,形不成表象,无疑,对他的学习是有障碍的。所以,应该慢慢淡化出来,直至脱离直观的钟面,要在脑海中形成钟面。在反馈时,我没有抓住一些典型的错例在反馈。一般,这样的学生是有一定的想法的,如果没有反馈出来,没有进行引导、纠正,那么对他的这堂课的学习是有阻碍的。
时分秒教学总结(实用16篇)篇十三
时、分、秒教学反思在课程改革中,新的教学观侧重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过去接受性、机械性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这一内容时,我根据三年级学生好奇、好玩、好动的天性,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多观察、多动手、多比较等一系列的活动,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使学生思维得到尽情的跳跃,逐渐感受到数学学科的趣味性、生活性和挑战性,达到教学的目的。
一、运用媒体演示实物钟表,从儿童熟知的生活图引入,使学生产生亲切感,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提供了感性材料,设计了探索性、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学生的知识来源于教学材料的实践活动,材料关系到能否让老师设计开放式的教学过程,关系到学生思维的扩散。为了获取更多的材料,让学生充分探究,在这里,我首先放手让学生在课前准备材料。而对于钟表每个学生都不陌生,对于它的认识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学时我尊重学生生活中获取的关于钟表的经验,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等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地认识钟面的外部结构,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地说,在整个认识、学习活动中努力让学生展示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在谈到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的时候,教师充分的予以尊重,并采用多次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展示自己,学生在交流中获得自己不知道的信息,最后认识了秒,以及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体现了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本课尝试体现出:充分尊重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在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只是把握活动方向,适时点拨,总结,尽量避免强加于人的说教。
时分秒教学总结(实用16篇)篇十四
这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整时、大约几时和几时半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为后面学习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我认为要把这节抽象的知识让学生学好,就需要遵循“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的教学理念。所以,在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着手进行教学的:
过年是每个孩子都向往的事情,我利用春节过年的场景,让孩子看现在是几时几分?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因为动机是学习过程中学生情谊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动机一旦产生,就会由这种动机引发一种强烈的行为倾向。
教师要相信学生,学生能做的是教师决不代替。在认识钟面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借助手中的钟表进行观察,然后让学生把观察到的有顺序的说一说,达到既学习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为了让学生体验1分钟的长短,我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1分钟的长短,同时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时分秒教学总结(实用16篇)篇十五
“时、分、秒的认识”是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也是实用性很强的数学知识。我在教学中始终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在课刚开始,我将学生原有的关于时间的知识与生活经验作为学生的课前测试,两个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不能正确读出钟面上的具体时刻。针对这一现象,我从四个方面的开始教学:一是认识种面,知道钟面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表示什么,根据学生的讲述,用媒体随机演示;二是认识时间: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在让学生理解时与分的关系时,又用媒体向学生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圈,从而揭示时与分的内在联系。三是学习看钟表的方法;四是掌握时间的写法,并能用这几种写法写出钟面上所反映的时刻。
引导学生认识钟面上时刻时,不是教师教给学生怎样认,而是指导学生观察,感知要学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拨一个时刻,然后说出来,引导大家讨论,最后再有教师归纳总结。这样做一方面使学生的学习有了实践的基础,另一方面学会学习。在练习时,我出示了一个可以拖动的钟面,随机拨出一个时刻,让学生正确说出所表示的时间,并让学生上来拨钟面,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对于教学难点着重练习,多次比较,找寻克服难点的好办法。在课后的练习中,两个班有五分之四的孩子能认识钟面上的时间,还有学生不能正确算出“求经过的时间”,这是一个难点,还需要一个不断学习、练习、巩固的过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时分秒教学总结(实用16篇)篇十六
《时分秒》是三年级上册非重点但难度最大的一个单元,它与二年级学习的认识钟表内容紧密相连,题型繁多且难度加大,考验了孩子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对于三年级来说,很难一下适应,需通过今后生活中逐步熟悉,后期习题逐步巩固。
通过单元测试,分析失分原因,发现全班整体是解决问题失分最多,一、二年级时的解决问题会很直接的从字面看出解题方法,但本单元的解决问题需要孩子们更多的理解题意,用心动脑。例如解决问题第3、5小题孩子们还是按照以往的固定思维,看到问题中出现“一共”这样的字眼就用加法;第2、4小题没有通过理解题意,仔细分析思考故失分较多;第7小题,难度拔高,大多孩子没有理清解题思路,故失分较多。由于孩子们注意力相对分散,理解能力也有限,抽象的数学知识需要老师使之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生活化,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着重培养孩子们戒骄戒躁,养成先审题,后思考,再解答的答题习惯,顺利完成低年级到中年级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