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详细安排。教学计划范文的参考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时间和教学进度,提高教学效率。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总结(通用15篇)篇一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透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潜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在过去的半年里,透过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学和辅导,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能看图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数学活动有了必须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潜力。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透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到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透过自我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好处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1、能理解数字的好处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必须的空间想象潜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潜力。
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透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带给必须的条件帮忙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潜力。
第一、二周:按群数计算、复习3和4的组成与加减法。
第三周:学习5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四周:学习6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五周:数的记录和统计,单双数的认识。
第六周:学习7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七周:学习8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八周:测量、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第九周:学习9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十周: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变与不变。
第十一周:二等分和四等分、复习8和9的组成和加减第十二周:学习10的组成和加减。
第十三周:认识时钟、认识日历。
第十四周:复习分类、复习排序和序数。
第十五周:复习形体、区分形体。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总结(通用15篇)篇二
设计思路:
前几天,我班的陆思为小朋友带来了一罐泡泡水,当他吹出五颜六色泡泡的时候,周围孩子立刻沸腾起来了:他们中有的拍泡泡,有的吹泡泡,有的追泡泡……没想到,第二天,更多的小朋友带来了泡泡水,他们和泡泡玩得很开心,“泡泡”成了孩子们谈话的热点。由此,我想也许是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喜欢新奇、好玩、会变的东西,何不凭借着泡泡的特性,预设成一个集体的教学活动,使孩子们了解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运用动作、语言表达自己快乐的情绪,感受到探索的乐趣。
于是,关于泡泡主题活动就这样开展了。随着主体的开展,许多孩子的泡泡水用完了,无法继续玩泡泡游戏。于是,孩子们设法想自制泡泡水,那么用什么来做泡泡水呢?趣味探索的主题就这样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我把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作为一种素材设计了这一次活动,旨在通过活动让孩子简单了解事物之间的简单联系,充分调动孩子运用以有的经验积极思维,尝试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目标:
1、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各种材料,大胆尝试制作泡泡水,体验探索的乐趣。
2、愿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幼儿自带的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洗衣粉、吸管、带小孔的瓶子、一次性杯子等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交流材料,回忆经验。
二、分类介绍,丰富经验。
1、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是什么?你发现它什么时候变泡泡出来的?
三、运用经验,积极探索。
1、(探索前)材料介绍。
教师: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做泡泡好吗?戚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杯子、盖子上带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篮里也有各种不同的材料,你们也可以选择。
2、(探索时)注意点:(1)观察孩子们使用材料的情况;(2)及时根据孩子们的探索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3)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泡泡的不同,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探索发现;(4)发现幼儿不同的操作方法时,及时让其他幼儿传递信息。
四、交流分享,体验快乐。
1、当有的幼儿制作出泡泡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和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经验。
2、游戏:吹泡泡。
我们一起去玩吹泡泡吧!
评析。
“泡泡从哪里来”的主题源于教师对幼儿游戏经验的关注,并在许多幼儿对此感兴趣的基础上,转换而成的一个预设活动。教师依据小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但又限于其认知活动具有明显的受情绪支配和对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难以理解的年龄特点,将此活动的设计旨在通过趣味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增强对事物变化的有意行性关注。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总结(通用15篇)篇三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分析在过去的半年里,通过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学和辅导,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能看图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第一二周:按群数计算、复习3和4的组成与加减法第三周:学习5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四周:学习6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五周:数的记录和统计,单双数的认识
第六周:学习7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七周:学习8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八周:测量、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
第九周:学习9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第十周:认识球体和圆柱体、变与不变
第十三周:认识时钟、认识日历
第十四周:复习分类、复习排序和序数
第十五周:复习形体、区分形体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总结(通用15篇)篇四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经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本事,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作为一名新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情景还不太了解。可是在近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十分聪明。大多数孩子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对数学活动有了必须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景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本事和学习程度有必须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本事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
这个学期的教材是延边人民出版社出版,数学教材安排了34节课,教材着重培养幼儿思考、动脑筋的好习惯和生活中的数学常识。如:《10以内的分成组合》、《比较大小》、《10以内的加减法》、《时间的变换》、《几何图形》等,教材从多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发散幼儿的思维,培养幼儿多动脑思考,帮忙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本事。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经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要求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经过自我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1、使幼儿运用观察、比较、比较等数学方式学习类包含关系。
2、帮忙幼儿初步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和分成。
3、指导幼儿认识生活中的加减法,进一步认识时间,并明白怎样在生活中运用时间的变换。
4、让幼儿初步了解、认识几何立体图,让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
5、帮忙幼儿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和作业习惯。
6、进一步提高幼儿的操作本事、观察本事、逻辑思维本事和语言表达本事以及书写本事。
7、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经过自我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8、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本事,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本事。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必须的空间想象本事。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本事。
4、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1、物体的分类《学习分类》《区别上下、远近》。
2、《区别前后,左右》《认识1和许多》《分组游戏》。
3、《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比较轻重、厚薄、粗细》。
4、《学习排序》《认识2和3》。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认识4和5》。
6、《认识梯形、三角形》《认识圆形和椭圆形》。
7、《填图形》《图形变换》《认识6》。
8、《认识7和8》《复习8以内的数》。
9、〈认识9和10〉,认识1————10的数序,
10、学习1——50的数数。认识0。
11、学习1———10的倒数,数字的用处。
12、学习2的组成及加,减法。
13、学习编应用题——————2的加减。
14、学习3的组成,及加法,口编应用题。
15、学习3的减法和口头减法。
16、学习4的组成及加减。
17、学习4的应用题。
18、复习分类、图形等知识。
19、复习2、3、4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
20、总复习。
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经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供给必须的条件帮忙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本事。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进取的活动,能根据自我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经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供给必须的条件帮忙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本事。
1、深入钻研教材,根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好教学资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全面的图片,创设简便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幼儿班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加强幼儿对数学的表达本事和思维本事,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动脑多操作。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总结(通用15篇)篇五
1.学习在圆形铁丝上进行装饰,制作花环。
2.能安静操作,巩固良好的操作习惯。
3.增进参与环境布置的兴趣和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4.根据色彩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
一、出示花环范例,引导幼儿进行观察。
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可爱的小饰品,看看是什么呀?(花环)。
2.提问:花环是做什么用的?谁知道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3.师:你们想不想用软陶来做一做花环呢?
二、讲解示范。
把软陶均匀的分成很多块,每块要一样多哦!老师喜欢花朵,所以我做成一朵朵花朵,然后贴在铁圈上,我们还可以制作一些叶子贴在铁圈上,这样美丽的花环就做好啦!
三、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提出要求:做的时候要把桌面弄整洁,注意卫生哦!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欣赏、评价活动。你最喜欢哪个花环,为什么呢?
花环是小朋友们非常喜欢的小饰品,所以小朋友们对本次活动非常感兴趣。有了之前制作过花朵的经验,小朋友们倾听的非常认真,在制作过程中,大家操作的仔细、认真。但是还有个别小男孩的动手操作能力不是特别好,制作好的装饰品不能很好的摆放在铁圈上,小朋友的差异比较大,今后将多加培养。
小百科:花环最初的制作材料是花,草,柳条等天然植物材料,编织成环形戴在头上做为妆饰。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总结(通用15篇)篇六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期在生活中获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在过去的半年里,通过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学和辅导,大多数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10以内加减运算,能看图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1、本学期将学习按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度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的数学知识。
3、认识阶段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20以内的加减运算。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总结(通用15篇)篇七
数学是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中班幼儿的年龄大约在4岁左右,本学期仍有一部分是新生,没有上过幼儿园,他们一直在家人的呵护下成长,他们所处的环境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因此他们在数学的知识方面、能力方面及情感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根据以上情况,本学期将对幼儿有针对的进行教学组织和设计,借助具体的事物和形象进行初步的逻辑思考,激发幼儿的探究和思考能力。我们将关注班里所有幼儿的发展,使每一个孩子都有进步。
二、教育目标:
1、认识1~10以内的数字,理解数字的意义,会用数字表示物体的数量。
2、学习目测树群,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势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数量。
3、认识长方形、梯形、椭圆形。
4、学习用各种几何体进行拼搭和建造活动。
5、学习概括物体的两个特征;学习按物体的某一特征和数量进行分类。
6、学习按量的差异进行7以内的正逆排序。
7、观察、比较、判断10以内的数量关系,逐步建立等量观念;运用已有。
的知识经验,解决新问题,学习新知识,促进初步的推理和迁移能力的发展。
8、初步理解昨天、今天、明天的含义,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习正确运。
用这些时间词汇。
9、学习区分和说出以自身为中心的前后方位;学习区分和说出物体之间的。
上下、前后位置关系;学习按指定方向运动。
10、幼儿能注意和发现周围环境中物体量的差异、物体的形状,以及它们。
在空间的位置等。
三、具体措施:
1.教师根据数学计划按时开展数学活动。
2.为幼儿提供多种操作,探索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操作,探索。
3.结合实际生活中的物品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数学知识。
4.结合游戏活动,操作,巩固数学知识。
5.结合操作卡片,帮助幼儿学习上,理解数学知识。
6.家长配合教师,共同帮助幼儿学习,理解数学知识。
四,教学进度安排表:
1.我身上的数。
2.和数字朋友做游戏。
3.举卡片。
4.我长大了。
5.漂亮的月饼盒。
6.拼彩旗。
7.不一样的蛋糕。
8.量布做围巾。
8.玩具有多少。
9.几个朋友在一组。
10.图形变变变。
11.数字口袋找朋友。
12.大大小小的水果。
13.拾落叶。
14.分树叶。
15.打扮活动室。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总结(通用15篇)篇八
一、指导思想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在过去的半年里,通过老师耐心细致的教学和辅导,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能看图提出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三、教材分析。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四、教学目的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五,教学的重难点。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六、教学措施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总结(通用15篇)篇九
幼儿教育领域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范畴,资料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资料相互渗透,从不一样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本事、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教育活动应注重综合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项活动都对幼儿发展有重要的价值,应有机的整合各项活动,努力提高各项活动的整体成效,可称得实施要注意各类活动的有机联系,发挥这些活动的互补作用,做到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学习,也就是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欢乐的渡过每一天,使一日生活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整体。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一样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本事等方面的不一样,这就构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所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本事,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经过各领域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本事,经过供给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五大领域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达解决问题的本事。学前班教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经过自我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本事,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本事。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必须的空间想象本事。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进取的活动,能根据自我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把各领域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经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供给必须的条件帮忙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本事。
1.物体的分类《学习分类》《区别上下、远近》
2.《区别前后,左右》《认识1和许多》《分组游戏》
3.《比较大小、长短、高矮》《比较轻重、厚薄、粗细》
4.《学习排序》《认识2和3》
5.《认识长方形、正方形》《认识4和5》
6.《认识梯形、三角形》《认识圆形和椭圆形》
7.《填图形》《图形变换》《认识6》
8.《认识7和8》《复习8以内的数》
9.〈认识9和10〉,认识1-10的数序,
10.学习1--50的数数。认识0
11.学习1---10的倒数,数字的用处
12.学习2的组成及加,减法
13.学习编应用题---2的加减
14.学习3的组成,及加法,口编应用题
15.学习3的减法和口头减法
16.学习4的组成及加减。
17.学习4的应用题。
18.复习分类、图形等知识
19.复习2、3、4的加法及口编应用题
20.总复习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总结(通用15篇)篇十
我班学生共有55人,人数比较多,不便于管理,管理比较吃力,本班大部分学生未上过幼儿园,许多孩子对拼音还没有接触,教育必须从基础开始,甚至大部分学生不会说普通话,有些同学听不懂老师说的话,并且学生有些年龄太小,教育起来相当困难.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能力等方面的不同,这就形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
因此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能力,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通过提供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4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1.教幼儿学习1~10的数数、顺数、倒数。
2.正确的方法书写1~10的数字。
3.教幼儿学习8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地掌握8以内的数的加减运算及组成。
4.幼儿学习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远近。
5.教幼儿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椭圆形,并能迅速地区分。
6.引导幼儿学习认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向右移动。
7.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8.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体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9.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工具。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总结(通用15篇)篇十一
经过供给充分的条件,为幼儿设计多种活动,引导幼儿运用各种感官,观察和了解数与数的相互联系,从而让幼儿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到达解决问题的本事。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有分类,排序和对应等数学基础知识,10以内数的意义,学习20以内的加减、有关的几何形体和事物的时间、空间关系的粗浅知识,以及简单的测量活动等。
1、在教学过程中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互关系,经过自我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联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多种本事,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以及语言表达本事。,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必须的空间想象本事。
3、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能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为今后的学习打基础。
由于环境、教育条件和遗传因素的影响,幼儿在身心发展上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不一样的幼儿逐渐表现出兴趣、本事等方面的不一样,这就构成了儿童的个性差异。所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和个性差异,,所以在上课的时候,教师要因材施教的发展幼儿的本事,带领幼儿认真开展数学活动,使每个孩子都在原先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第一周:数一数,比一比
第二周:1-5的认识
第三周:加减法的认识
第四周: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第五周:1-5的加减法
第六周:认识物体和图形
第七周:分类
第八周:6-10的认识
第九周:6-7的加减法
第十周:8-9的加减法
第十一周:10的加减法
第十二周:10以内的加减法复习
第十四周:20以内的不进退位加法
第十五周:20以内的不进退位减法
第十六周:20以内的不进退位加减法复习
第十七周:认识钟表
第十八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第十九周:加减法复习
第二十周:总复习
儿童的学习是一种主动进取的活动,能根据自我的兴趣和需要来对周围环境中的事物进行观察、操作,同时展开联想、想象,比较、分析等内在的思维活动。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把数学知识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经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供给必须的条件帮忙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本事。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总结(通用15篇)篇十二
新的一学期开始了,我们学前班迎来了一群可爱的小朋友。他们一个个眼里都充满了求知的渴望。看到这样一群聪明乖巧的孩子们,我们老师用一颗充满母爱的心,去爱护他们,教育他们。为了我们的目标,我制定了一下计划:
一、教学分析。
根据我对孩子们简单的测试,我发现我们班有大多数孩子的基础都比较差。虽然说已经进入学前班,但是还有小朋友认不全10以内的数字,也有一些小朋友会写但不认识。所以根据我班的状况,在我以后这学期的教育工作中。我将有针对性的加强基础知识的辅导。
二.教学资料:
1。认识比较高矮,粗细,能够按高矮,粗细给10以内的物体排序。
2.感知几种平面图形的主要特征。
3.了解相邻数的含义。
4。熟练掌握倒数10以内的数。
5。在操作中探索,总结,记录10以内的组成和分解。
6。认识加减符号及算式,在具体的情境中加深理解加减的含义。
8。学习解答应用题,列出算式,学习分解加法和减法的应用题。
9。认识几种常见的几何体,进一步感知几何体的特征。
10。认识整点与半点,了解一小时与半小时的不一样,尝试记录整点和半点。
11。学习看日历,明白一个星期有7天。
三.教育目标。
我们争取让每一个孩子在学期结束是,都能获得优秀的成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有看得见的进步,让每一个家长都能肯定我们的工作,满意我们的教育教学。为了这一个目标,我将一向努力下去。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总结(通用15篇)篇十三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作为一名新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不过在近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1、本学期将学习按数群记数和数的分类统计,它不仅能引导幼儿将数字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更能提高幼儿对数的敏感性和计算能力。
2、教幼儿学习简单的测量方法,并认识时钟和日历等生活常用数学知识。
3、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将体和形、数结合起来认识并引导儿童认识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实物展示和提问、讲解等方法充分激发儿童的想象活动。
4、结合幼儿生活经验和实际的生活需要来展开教学。
5、继续学习数的组成,5———10的组成及加减运算。
要求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经验,区分和理解一些事物的相关联系,通过自己的操作并理解、分析和概括出数的意义及数字的相互关系,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
1、能理解数字的意义并能准确计算。
2、能对周围的事物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
3、对生活中的物体能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能力。
教学活动与幼儿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并通过游戏的方法培养和保护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并创造和提供一定的条件帮助幼儿合理地运用其掌握的数学知识,将其转化为认识事物的能力。
略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总结(通用15篇)篇十四
通过上学期的教与学,幼儿已初步掌握了1—6的加减运算,理解了1—6的数的组成,另外对于长方体和正方体等立体图形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他们的摸索发现中发展了空间思维能力。在活动中还发现他们对于动手操作,自己尝试的活动非常有兴趣和耐心,所以在以后的活动中力求新、奇,恰当地融合知识和趣味。
1、 教幼儿学习6—10数的分解和组成。引导幼儿体验总数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部分数的互补和互换。
2、 教幼儿学习10以内的加减,正确迅速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体验加减、互逆关系。
3、 教幼儿学习等分实物或图形,并区别物体的高矮。
4、 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两个以上特征或特性进行分类,学习在表格中勾画图形特征及按勾画好的特征寻找图形,学习交集分类。
5、 启发幼儿按物体量的差异和数量的不同进行10以内的正逆排序,初步体验序列之间的.传递性、双重性及正逆性关系。
6、 教幼儿认识球体、圆柱体,能根据形体特征进行分类,体验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7、 引导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和客体为中心区别左右,会向左右转动。
8、 教幼儿认识时钟,学着看整点和半点,学习看日历,知道一星期中每天的名称和顺序。
9、 教幼儿认识一元以内的纸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知道它们的值是不同的。
10、培养幼儿能清楚讲述操作活动的过程和结果。
11、在老师的帮助下能归纳、概括有关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12、培养幼儿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活动,学会迅速,有条理的摆放、整理活动材料。
略
学前班数学教学计划总结(通用15篇)篇十五
学前班数学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教师通过组织幼儿开展多彩的活动来扩展、整理其在生活中获得的有关数学方面的经验,掌握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和初步的运用数学知识认识事物的能力,为入小学学习打好必要的基础。
作为一名新的幼儿教师,孩子们的情况还不太了解。不过在近两周的观察下发现学前班的孩子们都非常聪明。大多数孩子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认真开展数学活动,基本掌握了对数字的理解,并能准确的进行加减运算。对数学活动有了一定的兴趣爱好,这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好了坚实的基础。
学前班是幼儿升入小学的过渡期,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根据时代以及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来分析,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学习程度有一定的差异。数学是一门提高幼儿智力反应能力的一门课程,针对幼儿个体和全面素质的要求,教师会用心、耐心、信心教好每一位幼儿。
精心设计好教学资料,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2、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全面的图片,创设简便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3、根据幼儿班的特点,以鼓励表扬的形式支持幼儿自主学习,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加强幼儿对数学的表达本事和思维本事,引导幼儿多思考多动脑多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