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首先要了解听众,注意听众的组成,了解他们的性格、年龄、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们的观点、态度、希望和要求。掌握这些以后,就可以决定采取什么方式来吸引听众,说服听众,取得好的效果。那么演讲稿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孝敬父母的演讲稿篇一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可见,“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亲情也是众多情感中最为重要、不可缺失的一种情感。尊敬老人、孝敬父母,也是我们的教育前提。
首先,我们看看古代真正的“小皇帝”是怎样孝敬父母的,看看这一美德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是什么。
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了西汉政权。刘邦的三儿子刘恒,即后来的汉文帝,是一个有名的大孝子。刘恒对他的母亲很孝顺,从来也不怠慢。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汤药,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刘恒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
刘恒孝顺母亲的事,在朝野广为流传。人们都称赞他是一个仁孝之子。有诗颂曰:仁孝闻天下,巍巍冠百王。母后三载病,汤药必先尝。
这就是古代《二十四孝》中最著名的“亲尝汤药”的故事。可是,对于现在的一些独生子女,我们再也找不出如此的范例了。不好的例子倒是举不胜举,比如吃饭时,孩子爱吃的,全家人都不准吃,只能由“小皇帝”自己品尝,独占独享。
吃过饭后,孩子放下碗就跑去玩了,全然不顾餐桌上的一片狼籍,更不要说帮着爸爸妈妈收拾碗筷了。父母的百般呵护、细致入微,换来的只是孩子的理所当然,凡此种种,都让我们忧虑。
下面我们再看看这个叫楠曦的小朋友,她又有怎样的小故事呢?
楠曦今年10岁了,爸爸妈妈对她宠爱有加,楠曦虽然很喜欢自己的爸爸妈妈,却不知道去心疼他们。每天晚上,爸爸妈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楠曦还硬要父母陪她玩“骑大马”,边玩还边催促着做晚饭。
楠曦的爸妈经常为此而感到伤神。他们也明显地意识到,自己对孩子的宠爱让楠曦丧失了孝敬父母的意识。
于是,楠曦的爸妈决定:从生活小事做起,培养楠曦的这种意识。
有一次,楠曦来了兴趣,要尝试自己洗碗筷。若放在以前,妈妈是不会答应的,可是,这一次妈妈痛快地答应了楠曦。第一次洗碗筷,楠曦感到十分费劲,力气大了,怕碗碟破碎,力气小了,怕洗不干净。
妈妈听了楠曦的话,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并立即夸奖楠曦说:“女儿懂事了,知道心疼妈妈了。”听了妈妈的夸奖,楠曦高兴地笑了。从此以后,楠曦变得懂事多了,知道主动帮爸爸妈妈承担一些家务。对于自己的爸爸妈妈,楠曦也懂得关心与体贴了。
其实,孝敬父母不是单一的习惯问题,它也体现出一个孩子能否关心他人、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我们作为家长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一个孩子连最基本的孝敬父母都做不到,以后是不可能做好任何事情的。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培养孩子孝敬父母的好习惯。
孝敬父母的演讲稿篇二
主题:孝敬父母
学习目标:通过情境教学使学生获得心理体验,增强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责任感,并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重点难点:学会理解父母,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难点在于如何消除父母子女之间的“代沟”。
教学设计的基本构思:课前准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询问你生活周围的老人有哪些心理需要.本课从《一小口》的故事引入,把学生引进教学情境,通过学生讨论、故事分析、小品表演、实话实说等栏目,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选用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而又有教育意义的话题,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父母子女关系,学会换位思考,成功的交往。
教学过程 :
教师:答案很简单。前者是母亲与孩子,后者是孩子与母亲。只能是如此。母亲尝一小口只为了知道那食物是否烫嘴,是否走味,甚至,是否有毒,然后,才放心地让孩子吃;孩子想到应当与母亲分享母亲尝一小口只为了知道那食物是否烫嘴,是否走味,甚至,是否有毒,然后,才放心地让孩子吃;孩子想到应当与母亲分享的时候总是只剩下一小口了,因为这时他已经吃不下了。也只有母亲才会愉快地接受这一小口,并因此夸赞她的孩子孝顺。 他们之间的爱也是如此分配的,无论是留给自己的或是孩子给予的,母亲得到的总是一小口。她为此心满意足。所谓孝与不孝的区别就差这一小口。
录像:电影《九香》……吃孩子的碗底的镜头……。
组织学生讨论: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心理感受。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请听学生配乐朗诵:《母爱如佛》
教师总结: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血缘关系是最亲密的;在人与人的情感中,母子之情是最神圣的,而在于爱的给予中,母爱是最无私的。孝敬父母及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下面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赞美母爱。
学生自由发言
同学朗读:对几位老人的社会调查(老人需要什么?)
1、在家中你最敬佩的人是谁?为什么?
2、你和父母吵过架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教师:引导学生的得出做到与父母进行心理换位,能够理解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的结论。
学生思考: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学生回答:以自己的方式去关心和照顾父母。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能会遇到以下情况:
初中二年级以后,小强渐渐对父母产生莫明的紧张感,不顾与父母说话,做作业 紧关房门,硬让其打开,他就呆坐着,或慌忙把正在写的日记本收藏起来,经常看侦探小说至深夜不肯睡觉,父母稍加管教,他就大发脾气,嚷嚷要搬出去一个个住。平时,常常流露出孤独,迷茫和不安的神情。有几次父母被他的神情吓怀了,就劝说他到心理咨询门诊。经过心理医生的循循引导,小强告诉医生,我并不怀疑父母是爱我的,他们无微不至地关心我的生活,如此精心地安排我的一切,可我们不能说话,一说话,就让双方清楚地看到横在我们面前的那条无形的沟,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真的说不到一块去,父母的观念太阵旧落伍,尤其是妈妈,太唠叨了,我和父母简直无法呆在地块。
姓名 时间及活动安排
教师建议:1、给你的父母写一封信,说说心里话。
2、在今年的母亲节、父亲节送给父母一份特殊的礼物。
某青少年研究所曾对1600多名从小学五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在1514份有效回收问卷中,有45.8%的学生承认自己与父母或家长吵过架或打过架,15.8%的学生在过去一年中与父母发生了两次到5次摩擦,11.8%的学生与父母吵架达5次以上。此外,在晚上12时后,有流连于街上及离家出走等行为的学生比例也分别高达20.3%和5.4%。
孝敬父母的演讲稿篇三
自古至今,孝敬父母一直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这也造就了华夏民族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不能不孝敬父母”,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对这句话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八岁时,我似乎才刚刚懂事,开始从生活的每个点滴之中窥到了父母对我的关爱,感受到了自己正被爱的光环所笼罩。
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写完作业,便拿出一本妈妈给我买的故事书来读。书中一个小女孩帮母亲做家务得到奖励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便饶有兴趣的读了起来。不经意的瞥见家里有点脏乱的地面,回想起妈妈去单位加班前说,晚上回来才能打扫卫生,我便兴奋起来,有了打扫地面的念头。这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自愿干家务,而目的则是为了得到爸爸妈妈的奖励。我拿来了拖把,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由于爸爸妈妈这几天太忙,早出晚归,家里卫生好几天都没打扫,污渍粘附在白色的地板上很难清除,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也收效甚微。我灵机一动,便请来清洁剂对付那些“顽固分子”。在我的强大攻势下,“敌人”节节败退,地板开始变得光洁。才干了一半,我已是气喘吁吁,手里的拖把越来越沉,汗水越来越多,腰也越来越酸,这才体会到父母忙于工作,还得加班干家务,真是太辛苦了。正干得起劲时,门外响起一个熟悉的声音:“晨曦,我们出去玩一会吧!”原来是邻居的好朋友在召唤我。我真想出去玩一会儿,可手中的“工程”还没完工,只好说:“我在拖地,待会儿再玩吧!”他一听,露出惊讶的表情说:“你还拖地?俺们家都是我爸妈干的啊,小孩子谁还干这?”我倒也有点惊讶“你没感到他们很忙很累吗?我们干点也是应该的呀!”“可这是他们大人才应该干的呀,好了,你干吧,我去找小明玩了。”说完他便悻悻地走了。我回到客厅,继续那“伟大的事业”,当地板上的每一处都能倒映我时,已是腰酸背痛,直不起身来。但看着被清洁得干干净净地面,我为能帮助父母干了一件家务感到由衷的高兴。
妈妈晚上回来,一眼就看出了地面的不同,疑惑的问我:“地是你拖的?”我调皮的点点,妈妈既惊讶又高兴的连夸我:“你长大懂事了,知道替爸妈分担家务了。”爸爸回来后,妈妈迫不及待的告诉他:“儿子知道心疼咱们了,今天学会拖地了。”爸爸慈爱的抚摩着我的头,骄傲的说:“等咱们老了干不动时,不愁儿子不孝敬咱们了……”我心头一震,原来这就是孝敬父母啊!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父母的鼓励下,我阅读的书籍越来越多,知道了许多孝敬父母的故事,也懂得了更多孝敬父母的道理。在古代《二十四孝图》中,有“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等经典故事;在现代社会里,有谢延信改姓侍奉亡妻父母33年的感人事迹。它们不断的教育我:孝敬父母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
是啊,父母赐予我们生命,又给与我们养育之恩,那些无处不在的关爱需要我们当涌泉相报。孝敬父母既不需等长大后靠金钱来实现,也不是等他们老时才去颐养天年,应该从小时候开始,从小事情做起,那怕为父母捶捶背、洗洗脚;哪怕在他们下班时端一杯热茶;哪怕在生日那天给父母送上一句感恩的话……这都是力所能及的小事,但也是尽了孩子一点点孝心。在成长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在启迪我,任何时候都应当铭记:道不远人,不能不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的演讲稿篇四
有句古语说得好:“百善孝为先”。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类各种美好品德中最为重要和占第一位的品德。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就一直具有这种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其实,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并不是要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情。我们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完全可以尽到我们对父母的孝敬之心。
所以今天我要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来表达我对父母的孝敬之心。想来想去我决定帮妈妈做卫生,因为妈妈每天要上班还要照顾我们这个家,总是忙来忙去的,今天我要为妈妈减压。
首先我找来扫帚将房间的地都扫了一遍,再学着妈妈的样用抹布把家具上上下下的擦了一遍。做完这二件事我开始觉得腰酸背疼的,没想到平常看妈妈做的很快、很轻松的事,我做起来却这么的累。这时的我有点想打退堂鼓了,可是想想老师教我们的做事情要有毅力,不能虎头蛇尾,我就又有了干劲。
最后一件事就是拖地,这可真是个要体力还要技巧的活呀,要拖得干净就要很用力,还要注意拖地的顺序,不能东一下西一下的,那样地面就会成“大花脸”了。在妈妈的指导和帮助下,我终于把房间的地面都给拖干净了。看着整洁、舒适的家,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原来劳动后的喜悦是这样的呀!
会了感恩,感谢父母为我做的一切。以后我也要好好地孝敬父母,还有其他的长辈们,让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爱。
孝敬父母的演讲稿篇五
1、让学生知道子女在家庭生活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及应有的家庭责任感。
2、理解父母的心意,接受父母的教育,关心父母的健康,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
班会准备:
1、书籍《新三字经》
2、《七旬父母将五名子女告上法庭》、《小黄香》等故事
3、同学准备发言稿
4、歌曲《妈妈的吻》
班会形式:
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
分析道理与故事赏析相结合
班会过程:
一、由母亲节、父亲节引入
1、同学们,母亲节早成过去,父亲节才刚刚迈步。我听说不少同学都为父母准备过礼物,这是个好现象,说明大家都知道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在家庭中的道德规范,是子女的天职和义务,但在现实生活中,在我们的身边,却有不少人丧失良知,未能很好地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
2、讲述报纸上《七旬父母将五名子女告上法庭》的事情。
二、为什么要孝敬父母?
1、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2、投影出示《新三字经》
(1)学生齐读“为人子,方少时。尊长辈,习礼仪。能温席,小黄香。爱父母,意深长。亲养儿,多辛苦。报春晖,寸草心。
(2)学生讲《小黄香》的故事。
3、教师小结: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人世间最伟大,最崇高的感情。父母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上,并花费了不少血汗和汗水将我们哺育成人。若没有父母的悉心照料和苦心教导,我们能够茁壮成长吗?对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作为子女的是怎样报答也报答不完的。
三、应该怎样孝敬父母?
2、结合《新三字经》小组讨论。
3、说说怎样孝敬父母?
四、自省自察及今后做法
1、说说自己哪方面做得好,哪些存在不足之处?今后如何改正?
2、根据平时的观察,表扬班上孝敬父母的好同学。
3、谁能说说你所知道的有关孝敬父母的故事。
(可有《花木兰代父从军》,《朱德总司令孝敬父母》,《陈毅外长爱母亲》,《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之一——杜瑶瑶的故事》,《争孝》等)
五、总结
1、通过今节班会课的讨论,大家应该知道了对父母的养肓之恩要报答,要懂得孝敬父母。
2、齐唱《妈妈的吻》结束本课。
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