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与评价(热门14篇)

时间:2024-11-24 作者:MJ笔神

教学反思需要教师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勇于面对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教师通过教学反思实现了个人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的范例,供您参考。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与评价(热门14篇)篇一

《黄山奇石》这课文趣味性很强,有旅游经历的学生都会比较喜欢这篇课文的。原先教学这一课的时候,觉得比较乏味,上不出其中的趣来。

今天,再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又做了细细的思考,安排了这样的第一课时:

1.出示课题,指名读题。

问学生:你觉得这个课题会重点写哪个字呢?学生很快就发现“奇”字。课题的作用各不相同,有画龙点睛,有提纲挈领,有蕴藏疑问。这个问题,能让二年级的孩子开始思索课文题目与内容的关系,这对于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继而问学生,读了课题,你脑海中产生了哪些疑问?

学生的问题各有层次,有些不成问题,但是有些问得很好。

有个学生问:“黄山奇石”是什么?

我点评:严格来说,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让人不清楚你要问什么?

另一学生帮他做了补充:这篇课文写了黄山的哪些奇石?

我点评:对,这个问题就值得我们去探究。

又一个学生问:“黄山是黄色的吗?”

经这样一点播,学生问出来的问题就更有价值了。

有问:黄山在哪呢?这是一座怎样的山?

有问:黄山的石头究竟奇在哪儿呢?

……。

质疑、提问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需要后天的培养与引导,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充分创设这样的平台,让学生有这样的场去思考,去思索,再经过引导,才能得以培养起来。

2.师小结承接:刚才很多小朋友对黄山非常感兴趣。那么黄山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呢?我们去看一看。课件上出示黄山的地理位置,再介绍黄山:

黄山是“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奇松、云海、温泉、怪石”被称为黄山“四绝”。尤其是“怪石”,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

学生对“1.黄山在安徽省南部,2.黄山景色秀丽神奇,3.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我发现都没有提到“闻名中外”四个字,于是我提出“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很有趣,居然有人说:“说明黄山那里的人很文明,不乱丢垃圾。”我笑了一下,说:“那是‘文明’(板书)的人做的事,但是‘闻名中外’不是这样意思。我们先来一个字一个字来解释,闻就是听,名是名字,闻名听过他的名字;中是中国,外是外国。中国与外国都闻说过都知道他的名字,说明这个地方非常出名。闻名中外,也可以说‘中外闻名’。”

如果仅是这样,我想学生对“闻名中外”还不是很清楚的。于是,我问:“我们育才塑胶操场上的樟树闻名中外,对吗?”学生哈哈大笑,说:“那只能说是闻名育才,不是闻名中外。”我再问他们:“我说杭州西湖闻名中外,对吗?”学生想了一会儿说:“那应该是对的吧?”把球重新踢还给我。我一笑,当然是对的。再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是闻名中外的。学生说了很多,秦始皇兵马俑、八达岭长城、故宫、圆明园等闻名中外。

这样,从解意思到运用,一个词语学活了。

3.再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用横线划出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用波浪线划出这些奇石奇在哪儿。在交流中进一步认识生字。

学生学得很快乐。

综观这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提问、自主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问,自己读读画画思思。学生学得快乐,我教得幸福。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与评价(热门14篇)篇二

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黄山奇石》一文主要讲了黄山四绝中的一绝——怪石。课题“奇”,就已向学生交代清本文所讲内容,使我们知道课文要写的是石之奇、石之怪、石之与众不同。教材将文本安排在第一组课文中,而这组课文虽以秋天为线索,但又不局限于秋景。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感受秋天的美好,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的同时,还要通过文本使学生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

从图入手,先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的趣味横生;再由图及文,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展开想象,这是我教学本课的主旨,以游览形式开始,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讲解结束,有始有终。

对于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能将课文中的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但要做到有感情诵读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对于像《黄山奇石》这样有趣的怪石,作者又将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描绘的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的美文写的又是如此有趣,能读出感情就困难了。因此,我把美读课文与展开想象衔接在一起,让孩子们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图—文—想—画—说,结合起来体会文中描绘的各种石头的形状,小中见大,从而感受整个黄山的神秘,产生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师—生、生—生互动读、评;小组读、竞赛读、展示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将学生读文的情感引向高潮,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诵读。至此,第六自然段中提到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石头的样子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形状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到这时水到渠成,我顺势引导学生在纸上画一画,说一说。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不可低估的,他们脑海中的天狗,狮子、仙女也像作者写的奇石一样,太奇了!让你不得不叹服孩子们大胆、无拘无束的想象力了!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画中的狗、狮子、仙女……均没有脱离现实生活,还没能很好地领悟到石的形奇。

我抓住第六自然段中的省略号挖掘文本空白进行拓展,跳出课文教课文,因孩子们已深深地被黄山的奇石吸引住了,给其它石头起的名真可谓丰富多彩:海底捞月、石海泛舟、老鹰抓小鸡、凝神静思、盼……到这里,我觉得已将孩子们的想象力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使孩子们更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鬼斧神工了!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与评价(热门14篇)篇三

《黄山奇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读了课文不由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作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重在丰富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尤其是低段教学要求,要让学生喜欢阅读,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还要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此课前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教学重点及难点:指导学生观察图片,赏析优美词句,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本课我主要采用的是愉快教学法。首先创设轻松的情境,引学生入境,愉快进文,然后引导学生在愉快的品读中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最后再引导学生想象,使感情得到升华。总体回顾有以下几点令自己感到比较欣慰。

读课题后,问学生:“课题中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石’是什么样的石头?”然后引导学生结合课题“黄山奇石”,懂得这里的“奇”是少有、特殊的意思,因为这样的“奇石”只有黄山才有。此时,“奇”字吸引了学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情绪基础。

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饶有兴味地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都那么有趣。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那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也出现在黄山的山峰了。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真正领略黄山奇石的奇妙,感受黄山奇石的有趣,还是在学课文之时。那“仙桃石”之奇妙就可引导学生从三个方面来感受。第一,从外形看,它真像一个大桃子,这已经很神奇了。第二,从来源看,这么大的石桃子人间少有,只能是从天上飞下来的吧,这就更神奇了。第三,从动词的运用看,一“飞”一“落”把那石写活了,那么大一块石头宛如小鸟一般轻松自如地从天上飞来,落在了山顶的石盘上,真是妙不可言。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读课文来体会“仙桃石”的奇妙与有趣,自然会收到好的效果。

“猴子观海”的奇妙不仅在于它的外形像一只猴子蹲着,更引人注意的是这“猴子”所处的位置奇特,它蹲在一座“陡峭”的山峰上。学生只要理解了“陡峭”的词义,就会感到奇怪:这只猴子为什么要蹲在那么陡、那么险的山峰上?学生再读课文后恍然大悟,原来猴子是为了观看黄山秀丽神奇的景色之一——翻滚的云海。细究“翻滚的云海”就更能感受到猴子所处位置之奇特了。因为平时我们从下往上看,天空中的云层通常几乎是静止不动的,而猴子正由于它所处的位置高,所以从上往下看到的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学生明白了这一番道理,再读课文,肯定会为“猴子观海”这一奇石大声叫“绝”。

“仙人指路”的神奇在于它就像仙人站在高高的山峰上,伸着手臂指向前方。通过朗读课文,学生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走到那里就会有位仙人帮我们指明方向。然后引导学生表演、问答,使一个“仙”字给这块石头蒙上了神奇的色彩,使人觉得有趣极了。

“金鸡叫天都”的奇妙乃是一个“变”字道出的。天都峰上的几块巨石的形状像只雄鸡本来就很奇怪了,而太阳升起时,巨石还能“变”得金光闪闪,像只美丽的金鸡,这就更令人惊奇了。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象太阳升起时天都峰上的景象,他们便能切实感受到“金鸡叫天都”的奇妙了。

为了在教学中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做到读写结合,在学习最后一自然段时,我增加了“看图联想,写‘奇石’”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在先前的朗读语言积累后,学习作者的方法,写一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学生能结合自己的想象,写出自己喜欢的石头的有趣样子,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当然教学也是遗憾的艺术,在本节课中也留给自己一些反思:如果能找到其它的怪石让学生看图想象,给奇石起名字,会使本节课的教学再掀一个高潮。

总之,抓住“奇”字教《黄山奇石》,让学生既能体会到黄山风景的秀丽神奇和黄山怪石的有趣,又能体会到课文语言文字的生动和传神。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与评价(热门14篇)篇四

《黄山奇石》一文主要讲了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中的一绝——怪石。课题“奇”,就已向学生交代清本文所讲内容,使我们知道课文要写的是石之奇、石之怪、石之与众不同,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感受祖国大好河山,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的同时,还要通过文本使学生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

一、教学设计为导游带领游客欣赏美景这样一种形式。

从图入手,先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的趣味横生;再由图及文,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展开想象,这是我教学本课的主旨,以游览形式开始,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讲解结束,有始有终。

二、读通句子,美读全文。

对于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能将课文中的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但要做到有感情诵读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对于像《黄山奇石》这样既有趣又优美的散文来说,能读出感情就困难了。因此,我把美读课文与展开想象衔接在一起,让孩子们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图—文—想—画—说,结合起来体会文中描绘的各种石头的形状,小中见大,从而感受整个黄山的神秘,产生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师—生、生—生互动读、评读;小组读、竞赛读、展示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将学生读文的情感引向**,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诵读。至此,第六自然段中提到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石头的样子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形状了。

三、放飞想象,尝试涂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到这时水到渠成,我顺势引导学生在纸上画一画,说一说。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不可低估的,他们脑海中的天狗,狮子、仙女也像作者写的奇石一样,太奇了!让你不得不叹服孩子们大胆、无拘无束的想象力了!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画中的狗、狮子、仙女……均没有脱离现实生活,还没能很好地领悟到石的形奇。

四、挖掘教材,填补空白。

我抓住第六自然段中的省略号挖掘文本空白进行拓展,孩子们已深深地被黄山的奇石吸引住了,给其它石头起的名真可谓丰富多彩:海底捞月、石海泛舟、老鹰抓小鸡、凝神静思、盼……到这里,我觉得已将孩子们的想象力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使孩子们更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鬼斧神工了!

课文结尾处让孩子们学做导游,带领游客欣赏景色秀丽的黄山,将从文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与提高。本课的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眼、嘴、脑、手的参与,收到一箭几雕的目的。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与评价(热门14篇)篇五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那么优秀的教学反思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黄山奇石》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1、学会“陡、峭、峰、”等18个生字,学会写“尤、其”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的能力,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黄山奇石的样子,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难点: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

课文讲的是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之奇石,景色奇美,生动有趣。课文由三幅图和六个自然段组成。课文围绕着“奇石”具体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个景点,即四块奇石。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想象是孩子的特权之一,在教学中适当地启发学生去美妙地再创造想象和写话练习是教师要攻克的一难点,另外将观察图画或者课件和熟读课文结合起来,深刻体会黄山石的“奇”,也是本课要求达到的目的。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黄山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地,同学们,你去过黄山吗?你知道它在哪里?你对黄山了解多少?(生答)

2、师简介黄山:黄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山体雄伟奇特,有岩、洞、潭、瀑等自然景观,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欣赏一下“四绝”之一的“奇石”(师板书)。

3、齐读课题,要读出感觉。(读出向往和渴望。)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拿着门票,准备好去黄山旅游吧!

1、初读认识生字,了解内容:

(1)、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或同桌“伙伴”读准生字的音。

(2)、同桌合作学习,利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3)、小组合作读,要求:互相帮助,读得流畅,不明白的可以作好标记。

(4)、汇报识字。选出小组的代表,带领大家认读生字

如:a检查认字情况:结合插图(课件)了解“风景区”“仙桃石”“山峰”“巨石”“陡峭”“脖子”等词。(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翻滚的云海”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如:在地面向上看,天空云层似乎是静止不动,在高耸如云的黄山峰顶向下看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

b猜字谜:横山上三根草——当;走在耳朵边——陡;一个人在山边——仙。

c认读词语:闻名中外、秀丽、陡峭、翻滚、奇形怪状

(5)、赛读,要求:比比哪组读得流利有情感。自选段落,评价哪里读得好。(纠正读破词,破句,丢字,添字情况,要流利,读出黄山的奇,)

2、听录音朗读,认识奇石:

(1)、课件演示配有录音朗读:出示黄山石,引导学生倾听并进行观察:给这些石头取名。

生自读课文,划奇石,同桌交流。

(2)、师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接受学生给予奇石的富有想象的名字。)

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读奇石名字。

(3)、师:课文介绍了黄山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指名汇报)

生:课文具体介绍的石头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4)、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感受,体会黄山石的奇特与美丽。

3、自由练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比一比,看谁读得流利有感情。

4、配乐齐读全文。

三、写字:

尤:注意没有一撇。

其:里面是二横,不是三横。

巨:注意笔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课件“小青蛙跳出来”认读生字和新词。

2、说说你觉得黄山是个怎样的地方?(如:闻名中外 秀丽神奇 怪石,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2、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1)、朗读家:结合词句讲出奇石。(2)、表演家:通过动作把奇石样子演出来。(3)、美术家:画出奇石的样子。(4)、小诗人:编写小诗表达奇石。

3、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4、各种方式介绍会:

(1)仙桃石:

谁愿意来读读?

齐读句子。

小结:一个“飞”一个“落”就把仙桃写活了,说不准可能是孙悟空在王母娘娘那里偷吃仙桃时掉下来的一个仙桃呢! (2)猴子观海:

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

配乐读,谁想来试读?

动作演示“猴子观海”: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理解:陡峭翻滚 板书:抱蹲望)

背诵

小结:在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像猴子的石头,活灵活现,神奇而美丽。

(3)仙人指路:

男女同学比一比。

配乐读。

试背一遍。

小结:这样的景色似乎充满了仙气。

(4)金鸡叫天都:

想象“金鸡叫天都”的样子?

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

指名配乐读。

齐读此段。

小结:这里形象写了雄鸡啼叫的景色,让人着迷并感觉奇特,那石头好象也有了生命力一样。

5、黄山的景色令人身临其境,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就让我们怀着热爱祖国美丽景色的感情一起来读读全文。

6、课文是不是就重点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也写了其他的奇石?

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发挥想象力表达,了解黄山石头可真奇特。

7、录象带播放风景,游览黄山。

8、师:你有什么话想对黄山说的吗?

9、师:在大自然中,像黄山这样风景秀丽的地方还有很多,有机会,我们去游览吧。

三、延伸巩固

师:黄山的奇石不止这四种,有些石头还没有取名字,正等着你去发现。出示图片,请学生取名。再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来描写这幅画。

对本节课比较满意的地方:(教学设计、重难点、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等4种奇石。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对在校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 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地强化学生感知,努力学懂这篇课文。

如果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那么想象则是“维系美丽花朵生命的源泉”。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看图和模拟表演来创设想像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想象思维的方法,如品味“猴子观海”时,我引导学生说说图中的“猴子”指的是什么?“海”又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发现,“猴子”是指山顶上想猴子的一块巨石;“海”是指山峰间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雾。显然人们把这两种景象融为一体,称为“猴子观海”。这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彩,接着我又让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着”“蹲”“望”这些描写动态的词语,以及“一动不动”这个描写静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我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说:“这只蹲在山顶上的猴子被翻滚的云海惊呆了。”有的说:“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吓坏了。”还有的说:“这只猴子望着翻滚的云海在沉思。”这时我抓注时机,让学生将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把图中景物,由语言变为动作。以此激发兴趣,强化想象思维。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谈话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这不是一只石猴,而是一只真猴,面对翻滚的云海,它会想到什么?”这是课堂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它会想,我要是孙悟空踏着云彩飞过去见观世音有多好。”有的说:“我要是会游泳,跳下去游个痛快。”还有的说:“我要是长出翅膀,飞到对岸去该多好!”就这样,我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创设了想象思维的氛围,使学生的思维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其次,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有一颗慧心,做写作资源的开发者。于是,我在指导学生品味奇石的基础上,增加看图联想,给其他怪石起名字,写“奇石”这一环节,学生在与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加上先前的语言积累,通过儿童特有的思维,写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话语。如:有的学生写道:“两只张牙舞爪的大狮子,你争我夺的抢着一个漂亮的绣球。”再比如:“一只雪白的天狗蹲在山头,呆呆的望着银盘似的月亮,它心想,我怎么把他吃掉呢?”“一位漂亮的仙女,端坐在平台上,聚精会神地弹奏一支美妙的乐曲。”这一环节也使学生他们的个性得以舒展,灵感得以释放,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了他们可以尽情想象和创造的乐园。

现在,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注重对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还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这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节课明显的缺陷:(并分析原因)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与评价(热门14篇)篇六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秀丽神奇的自然风景,其中无数惟妙惟肖、妙趣横生的奇岩、怪石是教学的重点。而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特点之一,作者在字里行间也蕴含着对黄山奇趣的岩石和秀丽的景色的赞美,让学生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则成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我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因本课生字较多,要求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3、感受黄山奇石的奇、趣,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课后我认为我并没能做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教学目标没能很好地实现。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导入环节我以导游的身份创设情境,配以图片引领学生“进入”黄山观赏神奇的景色。设计了旅途中遇到障碍,需要靠集体的力量清除“生字石头”才能继续游览这一环节,然而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从这第一环节就出了重大事故,多名学生出现不认识生字的情况,于是我只能慌乱地结束了这一环节。在初步感知环节中,我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回顾课文内容,不知怎么读着读着变成了齐读,声音又小,造成一种非常没有精神的感觉。在精讲部分,我采取看图学文的方法,导学第二自然段,分看、找、议、读四步,辅以动作朗读,让学生体会黄山石的奇;再扶学第三自然段,巩固四步学习方法,最后让学生用这一方法自学第4自然段,相机进行辅导。课堂第四环节为练习巩固,我结合课后练习让学生模仿作者的描写方法,说一说“天狗望月”是什么样子的,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最后一环节为书写指导环节,因时间浪费过多,也只能是匆匆带过。

2、对自己的学生还不够了解。我对班里学生的评价为聪明有余,但过于活泼,在平时的课上,班级气氛总是过于热烈,我没有预料到学生在面对其他教师听课时会表现得那么紧张,没能更好地去安抚学生,反而为了让课堂能够有序进行,课前故意作出严肃表情来整顿纪律。我想我需要的正是努力做到班主任该做的,用自己的真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尽快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多拿出一点耐心来,多多换位思考,才能带好整个班级。

3、教具准备得不到位。因没有多媒体教学设备,所以我从网上下载了一些图片,用a4纸彩印出来,但是图片的清晰度不够高,且较小,后排的学生根本看不清楚,造成教学无法进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需要自己多多下功夫去搜集教学资源,提前思考需注意的问题,做好准备应对的策略。

4、时间分配不合理。课上精讲环节的后半部分进行得很仓促,一方面时间不够,另一方面学生参与度不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但想讲的没能讲到,且留给学生朗读和练习的时间也不够,没能做到保证学生的主体性。尽量精简教师用语,言简意赅,尽可能的去引导学生,这都需要我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加强锻炼。

5、提问方式不合理。我的问题设置,包括教师用语,都不够生动有趣,甚至于学生理解不了问题的指向,造成教学方向有些偏离,更多的是使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同时,我的教学机智不够,面对教学过程的多个突发状况不但没能提前预想到,而且应对不足,没能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还需多多向其他教师学习,积累经验教训。

总的来说,这次巨大的失误,是我没能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考虑问题,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落实不好,没能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首先是充分暴露出教师的不足,讲解不够透彻,不够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加之没能反复练习、反复强调,这是我的失职。因而很感谢我的学生能够尽力配合我的教学,我将会尽最大努力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教学,弥补对孩子们的愧疚和歉意,愿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与评价(热门14篇)篇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赶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为此,我在课前就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或向爸爸妈妈了解以及自己到课外书上找寻等手段,收集有关祖国名山大川特别是安徽黄山的资料,虽然这对于我们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件难事,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沟通了课堂内外,从课上学生的反应来看,大多数学生能动手找寻,不但了解了祖国与哪些名山大川,而且还知道了这些名山大川的个性特点,这样既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也激发了孩子们参与的兴趣,学生通过自己查找,拓宽学习的空间,增加了语文实践的机会,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的精神。

《新课程》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的内容也是为学生服务的,所以在“品石”过程中,我也能渗透新课程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你们想先观赏哪块奇石?”让学生自主挑选奇石进行观赏。这样,学生乐学爱学。课堂上,我还给学生讨论交流的时间,《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通过教师指点,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共同探究奇石:“这几块奇石到底奇在哪里?”这样,学习课堂不再是少数人的舞台,而是全体学生的乐园。通过学生相互议议、相互说说,在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中学习、探究,从而使学生自己感悟道理。这样,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倡导了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而且使学生很快明白了问题的根源所在,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通过“你发现了什么”的导向性提问,诱发了学生探究的动机,使学生进入了主动探究的学习状态。从同学们的发言可以看出,每人的发言可谓独到,个性得到张扬。“你还发现了什么”这样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再次激发起学生智慧的火花,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教是为了不教,让学生学会学习,也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孜孜追求的目标。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自己按照学法来研读课文,理解词义,读懂句子,而且还调动学生脑、眼、口、手各种器官投入学习,引导学生找找、读读、想想、悟悟、说说,在品读中让学生深刻体会黄山奇石的神奇之处,既突破教学的重点,又能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这样,学生不但学得轻松,而且还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景,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寻找奇石的兴趣。

“导入”也叫“开讲”。“导入”有着思维定向的作用。教师“开讲”的创意,

往往能为整堂课“基调”。而运用多媒体“开讲”,不仅有声有色,更有情有意,它能给学生以时空感,还能给学生以一种特定的撩人的气氛。心理学研究发现:学生浓郁的情感,欢乐的情绪,能使学生头脑清晰,精神振奋,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带来良好的学习效果。反之,消极的学习情绪则会使学生思维迟钝,记忆困难,注意力涣散,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学生一旦对学习失去情感,思维、想像、理解、记忆等机能,心理便会受到压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上课开讲前一、二分钟,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本课的课题置于精美的画面背景上呈现于大屏幕,再配以优美动听的乐曲,通过这一视听结合的课件手段就能有效地营造出声画并茂的课堂情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调整好准备上课听讲的愉悦的情绪背景,更重要的是为整堂课做好主题铺垫,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定向于授课内容上。

上课伊始,我通过自己制作的课件,让学生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和老师一起去领略黄山的神奇风光,学生的兴趣极其浓厚,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非常想看黄山的奇石,学生带着好奇心,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饶有兴味地很快找出课文中写到的黄山奇石:“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并暗暗惊叹,原来,黄山的“奇石”连名字那么有趣。那神话故事中的“仙桃”、“仙人”、“金鸡”、“天狗”都在黄山聚会了,那童话故事中才有的“猴子观海”、“狮子抢球”也出现在黄山的山峰了。学生由此对黄山奇石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2)突出重点,再现画面,帮助学生品赏奇石的神奇。

在语文教学中,每篇课文都有突出中心和用来体现训练重点的词、句、段,也有意思比较深刻或内容离学生实际比较远的词、句、段。在教学中,当学生难以理解、掌握时,为减少老师繁琐的讲解,适时、适量运用多媒体手段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力求使媒体用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处。如在品读“猴子观海”这块奇石时,有的学生虽然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知道了“云海”不是真的海,而是“猴子”站在陡峭的山峰上看到的云雾,但“翻滚的云海”到底是一幅怎样令人心醉的画面呢?学生很难体会的到,这时,若单靠我的讲解,无论讲得多么精彩,学生也很难体会、理解,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感悟,我适时地发挥多媒体特有的功能,及时地播放了“翻滚云海”的动态画面,学生看着如此美妙的“云海”,都纷纷发表自己对“云海”的独特见解。有的说“云海”真是波涛汹涌,有的说“云海”波涛滚滚,还有的说“云海”真是人间仙境,怪不得猴子在这么高的山崖一动不动,它是看得着迷了!多么精彩的发言啊!学生对“翻滚的云海”有了深层次的感悟。这样,不但能使课堂教学的难度大大降低,而且使教学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独立、主动、深刻、全面发展,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突破了教学的难点。

3)巧妙播放,使学生产生再学习的愿望。

在欣赏完文中的第二、三自然段中的四块奇石后,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课件,再现了黄山许许多多千奇百怪的奇石,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使学生产生了“能探风雅无穷意”的心理,有了再学习的强烈愿望。这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是完全相吻合的。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与评价(热门14篇)篇八

黄山是“三山”之一,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美称。“奇松、云海、温泉、怪石”被称为黄山“四绝”。尤其是“怪石”,已被命名的怪石有120多处。其形态可谓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物,似鸟似兽,情态各异,形象逼真。

学生对“1.黄山在安徽省南部,2.黄山景色秀丽神奇,3.尤其是那些怪石,有趣极了。”

我发现都没有提到“闻名中外”四个字,于是我提出“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很有趣,居然有人说:“说明黄山那里的人很文明,不乱丢垃圾。”我笑了一下,说:“那是‘文明’(板书)的人做的事,但是‘闻名中外’不是这样意思。我们先来一个字一个字来解释,闻就是听,名是名字,闻名听过他的名字;中是中国,外是外国。中国与外国都闻说过都知道他的名字,说明这个地方非常出名。闻名中外,也可以说‘中外闻名’。”

如果仅是这样,我想学生对“闻名中外”还不是很清楚的。于是,我问:“我们育才塑胶操场上的樟树闻名中外,对吗?”学生哈哈大笑,说:“那只能说是闻名育才,不是闻名中外。”我再问他们:“我说杭州西湖闻名中外,对吗?”学生想了一会儿说:“那应该是对的吧?”把球重新踢还给我。我一笑,当然是对的。再让学生说说哪些地方是闻名中外的。学生说了很多,秦始皇兵马俑、八达岭长城、故宫、圆明园等闻名中外。

这样,从解意思到运用,一个词语学活了。再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用横线划出课文介绍了哪些奇石,用波浪线划出这些奇石奇在哪儿。在交流中进一步认识生字。学生学得很快乐。

综观这堂课,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提问、自主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提问,自己读读画画思思。学生学得快乐,我教得幸福。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与评价(热门14篇)篇九

《黄山奇石》这一课主要讲的是在文明中外的黄山景区,奇峰罗列,怪石嶙峋,景色神奇,十分有趣。本篇课文总共有六个自然段,从黄山的地理位置,以及景色秀丽神奇的特点,到介绍每一块奇石,分别介绍了奇石的名字和形状,唯一不同的是,每段的写法各不相同。比如说,有的先介绍名字,再说形状,有的却不一样,这样就避免的重复。黄山奇石不仅有趣,作者也写的很有趣,作者将一块块毫无生命的石头,描绘的活灵活现。这篇课文,我们每个人一定会更喜爱黄山奇石,也一定会更欣赏黄山奇石了。

在教授本篇课文时,我先用了几张图片进行导入,让学生认识黄山风景区,并且揭示课题,黄山奇石,奇在哪里?接着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读完之后观察书中的插图,看一看,这些插图都是文中所描写的那些猴子的景色,并适时的询问作者介绍了哪些奇石呢?在讲授课文之后,我会让孩子画出来自己认为好的优美词句,并且适时的给他们说一下那几个词语很好。学生们都很乐意去观察文中的石头,除此之外,结合和课后练习题,让孩子自己在扩充几个,看看还有那些你认为的石头呢?并且适时的让学生进行交流,在课文当中圈出奇石的名字,课文介绍了各种各样的石头,并且让学生观察,这些奇石都有什么特点呢?很简单,这些奇石的名字都很有趣,而且许多名字都跟动物有关,很多名字都跟“仙”有关。

分析完课文之后,让学生进行再次朗读,进行情感的升华,举行一个小型的活动,让学生们自己当小导游,介绍一下这些奇石的名字,巩固学生对本篇课文的认识。在课文结束之后,进行田字格生字的生字的学习,有些字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很难写,因此让学生多进行观察,之后在进行描红。学生们在回味无穷中结束了本课,我自己也有满满的成就感。继续努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与评价(热门14篇)篇十

《黄山奇石》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描述了黄山“四绝”之一的怪石,那些惟妙惟肖、趣味横生的奇石,不是神话,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创造。读着课文我们仿佛被带到了景色秀丽神奇的黄山,似乎已经不是在阅读课文,而是站在黄山一个个观景台上,美美地欣赏着那些奇石,拍下一张张奇石图。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每一幅图,都是一个神奇的童话。读了课文不由心生向往黄山之情,更加喜爱黄山。

作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对事物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容易接受新知识,表现欲望较强,喜欢展示自己。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已经能够自主学习,能够与他人合作学习。但学生对黄山奇石没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细致观察能力也处于薄弱阶段,对课文理解有一定难度。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的学习重在丰富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尤其是低段教学要求,要让学生喜欢阅读,能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还要让学生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由此课前我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通过观察图画与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黄山石的奇妙,体会作者对黄山奇石的赞叹。喜爱黄山,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与评价(热门14篇)篇十一

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号称“天下四绝”。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课《黄山奇石》一文主要讲了黄山四绝中的一绝——怪石。课题“奇”,就已向学生交代清本文所讲内容,使我们知道课文要写的是石之奇、石之怪、石之与众不同。教材将文本安排在第一组课文中,而这组课文虽以秋天为线索,但又不局限于秋景。教学时引导学生在感受秋天的美好,领略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的同时,还要通过文本使学生体会对黄山奇石的赞叹之情。

从图入手,先让学生从直观感受“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的趣味横生;再由图及文,指导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展开想象,这是我教学本课的主旨,以游览形式开始,以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讲解结束,有始有终。

对于刚升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能将课文中的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但要做到有感情诵读是比较困难的,尤其对于像《黄山奇石》这样有趣的怪石,作者又将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描绘的活灵活现、呼之欲出的美文写的又是如此有趣,能读出感情就困难了。因此,我把美读课文与展开想象衔接在一起,让孩子们在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基础上,图—文—想—画—说,结合起来体会文中描绘的各种石头的形状,小中见大,从而感受整个黄山的神秘,产生喜爱之情。在此基础上师—生、生—生互动读、评;小组读、竞赛读、展示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将学生读文的情感引向高潮,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诵读。至此,第六自然段中提到的“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等石头的样子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就有了各种各样的形状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学到这时水到渠成,我顺势引导学生在纸上画一画,说一说。孩子们的想象力是不可低估的,他们脑海中的`天狗,狮子、仙女也像作者写的奇石一样,太奇了!让你不得不叹服孩子们大胆、无拘无束的想象力了!可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画中的狗、狮子、仙女……均没有脱离现实生活,还没能很好地领悟到石的形奇。

我抓住第六自然段中的省略号挖掘文本空白进行拓展,跳出课文教课文,因孩子们已深深地被黄山的奇石吸引住了,给其它石头起的名真可谓丰富多彩:海底捞月、石海泛舟、老鹰抓小鸡、凝神静思、盼……到这里,我觉得已将孩子们的想象力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使孩子们更惊叹于大自然的伟大、鬼斧神工了!

俗话说编筐编篓难收口,课文结尾处让孩子们学做导游,带领游客欣赏景色秀丽的黄山,将从文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锻炼与提高。本课的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眼、嘴、脑、手的参与,收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与评价(热门14篇)篇十二

《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描绘了黄山奇石的神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黄山奇石很有趣,一块块石头被作者描绘得活灵活现,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读了这篇课文,便油然产生了对黄山的喜爱之情,向往去黄山看奇石。

识字是本课的.学习重点之一,在这个教学环节,我先让学生自主识字,再在小组内认读,相互纠正字音,之后全班认读,交流识字方法,比如“当”可编字谜:横山上面三根草。“仙”:一个人,住山边。生字“形”“胳”“著”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生字“状”可以和“壮”比较识记,加深印象。在指导写字时,“区”“巨”的笔顺要特别强调,“尤”和“龙”要区分清楚。“尤”字不加撇。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因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扎扎实实地开展识字、写字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掌握汉字的正确用法和写法。

本课图文并茂,在教学时,我把看图、读文与想象结合起来,让学生体会黄山石的“奇”。我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说出石头的奇妙之处。仙桃石抓住“飞”“大”“落”这三个字来读,猴子观海:抱、蹲、望。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画、抓重点词、动作表演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的兴趣很浓,在背诵环节,学生看着板书很快地就把课文背下来了,学习的效果非常好。

在课文最后一段,想象并编写“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这几块石头的样子,学生的语言显得苍白无力,想象不够丰富,以后还应多加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和写作能力。

没有缺憾的人生是不存在的,没有遗憾的课堂也是没有的,所以,我们就要去认真对待这些缺憾,不断提高教,不断超越。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与评价(热门14篇)篇十三

1、《黄山奇石》是一篇写景的文章,课文描绘了黄山奇石之神奇,景色之秀丽,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之情。文章构思清晰,意境优美,想象丰富,情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熏陶。因此,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再创设好一定的活动情境,就会使课堂教学处于和谐、融洽、兴趣盎然的气氛中。

2、让学生自主选择,激发其自主探究的兴趣。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发现的学习。在教师精心设计的创造性问题情境中,学生个体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并从不同地视角,通过不同的思维方式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它最终表现为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权利,追求人性化、个性化,尽可能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在这节课上,我首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探究内容,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奇石研读,然后根据学生的爱好,如有的同学喜欢朗读,有的同学喜欢抓重点句体会句子蕴涵的意思,等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这节课中,学生用感情朗读、画、抓重点词、动作表演等形式来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他们的兴趣很浓,产生的效果也非常好。

3、注意学生的诵读。我在课上首先让学生范读,然后用“谁能比他读得好”引起学生比一比的兴趣,激发读的动力,我还用配乐读以及齐读等的方式,以优美的旋律感染学生,以悦耳的声音打动学生,以动人的感情激励学生,使他们跃跃欲试,急于参与,急于体验,急于模仿,达到了我让学生“想读”的目的。

4、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教学中,老师应当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进行交流讨论以及表达自己的意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重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不要把学生的思维圈在一个固定的范围里。相信学生,讲学生不懂的,教学生困惑的,但要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别小瞧了这些孩子!我们应该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如果我们给孩子们一根杠杆,说不定他们真的能撬起地球!

黄山奇石教学反思与评价(热门14篇)篇十四

1、学会“陡、峭、峰、”等18个生字,学会写“尤、其”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的能力,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

重点:了解课文中介绍的黄山奇石的样子,体会黄山奇石的生动有趣。

课文讲的是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之奇石,景色奇美,生动有趣。课文由三幅图和六个自然段组成。课文围绕着“奇石”具体写了“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四个景点,即四块奇石。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想象是孩子的特权之一,在教学中适当地启发学生去美妙地再创造想象和写话练习是教师要攻克的一难点,另外将观察图画或者课件和熟读课文结合起来,深刻体会黄山石的“奇”,也是本课要求达到的目的。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黄山是一个美丽的风景地,同学们,你去过黄山吗?你知道它在哪里?你对黄山了解多少?(生答)。

2、师简介黄山:黄山是我国五大名山之一,黄山风景区位于我国安徽省南部,有天下第一奇山之称。山体雄伟奇特,有岩、洞、潭、瀑等自然景观,素有“人间仙境”之称;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并称黄山“四绝”。今天这节课,老师带大家去欣赏一下“四绝”之一的“奇石”(师板书)。

3、齐读课题,要读出感觉。(读出向往和渴望。)。

二、初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

师:好,现在就让我们拿着门票,准备好去黄山旅游吧!

1、初读认识生字,了解内容:

(1)、自由读,要求:借助拼音或同桌“伙伴”读准生字的音。

(2)、同桌合作学习,利用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3)、小组合作读,要求:互相帮助,读得流畅,不明白的可以作好标记。

(4)、汇报识字。选出小组的代表,带领大家认读生字。

如:a检查认字情况:结合插图(课件)了解“风景区”“仙桃石”“山峰”“巨石”“陡峭”“脖子”等词。(翻滚:多指水、云等上下滚动。“翻滚的云海”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如:在地面向上看,天空云层似乎是静止不动,在高耸如云的黄山峰顶向下看云,就像大海的波涛那样上下翻滚。)。

b猜字谜:横山上三根草——当;走在耳朵边——陡;一个人在山边——仙。

c认读词语:闻名中外、秀丽、陡峭、翻滚、奇形怪状。

(5)、赛读,要求:比比哪组读得流利有情感。自选段落,评价哪里读得好。(纠正读破词,破句,丢字,添字情况,要流利,读出黄山的奇,)。

2、听录音朗读,认识奇石:

(1)、课件演示配有录音朗读:出示黄山石,引导学生倾听并进行观察:给这些石头取名。

生自读课文,划奇石,同桌交流。

(2)、师板书:“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接受学生给予奇石的富有想象的名字。)。

课件依次点击石名,指名读奇石名字。

(3)、师:课文介绍了黄山奇石,具体写了哪块奇石的样子?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指名汇报)。

生:课文具体介绍的石头是“猴子观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鸡叫天都”。

(4)、引导学生观察说说自己感受,体会黄山石的奇特与美丽。

3、自由练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比一比,看谁读得流利有感情。

4、配乐齐读全文。

三、写字:

尤:注意没有一撇。

其:里面是二横,不是三横。

巨:注意笔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课件“小青蛙跳出来”认读生字和新词。

2、说说你觉得黄山是个怎样的地方?(如:闻名中外秀丽神奇怪石,注意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2、把自己最喜欢的奇石介绍给大家听听,介绍的方式:(1)、朗读家:结合词句讲出奇石。(2)、表演家:通过动作把奇石样子演出来。(3)、美术家:画出奇石的样子。(4)、小诗人:编写小诗表达奇石。

3、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4、各种方式介绍会:

(1)仙桃石:

谁愿意来读读?

齐读句子。

小结:一个“飞”一个“落”就把仙桃写活了,说不准可能是孙悟空在王母娘娘那里偷吃仙桃时掉下来的一个仙桃呢!(2)猴子观海:

有感情地读一读,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

配乐读,谁想来试读?

动作演示“猴子观海”:课文中哪些词语用得好?(理解:陡峭翻滚板书:抱蹲望)。

背诵。

小结:在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像猴子的石头,活灵活现,神奇而美丽。

(3)仙人指路:

男女同学比一比。

配乐读。

试背一遍。

小结:这样的景色似乎充满了仙气。

(4)金鸡叫天都:

想象“金鸡叫天都”的样子?

它好象在对天都峰说什么呢?

指名配乐读。

齐读此段。

小结:这里形象写了雄鸡啼叫的景色,让人着迷并感觉奇特,那石头好象也有了生命力一样。

5、黄山的景色令人身临其境,带给我们美的享受,就让我们怀着热爱祖国美丽景色的感情一起来读读全文。

6、课文是不是就重点写了这几块奇石?在哪一自然段也写了其他的奇石?

想象一下“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是什么样的?

发挥想象力表达,了解黄山石头可真奇特。

7、录象带播放风景,游览黄山。

8、师:你有什么话想对黄山说的吗?

9、师:在大自然中,像黄山这样风景秀丽的地方还有很多,有机会,我们去游览吧。

三、延伸巩固。

师:黄山的奇石不止这四种,有些石头还没有取名字,正等着你去发现。出示图片,请学生取名。再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来描写这幅画。

对本节课比较满意的地方:(教学设计、重难点、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

《黄山奇石》这篇课文即有抽象概括的描写黄山景色秀丽神奇,又有具体形象的描写“仙桃石”,“猴子观海”等4种奇石。作者形象生动语言文字极具感染力地把祖国的黄山奇石描写得活灵活现!对在校的学生来讲,很少有人到过黄山,没见过黄山那种变化多端,形态各异的奇石,大多数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经验,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借助电化教学手段,声情并茂,生动形象地强化学生感知,努力学懂这篇课文。

如果说,思维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那么想象则是“维系美丽花朵生命的源泉”。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看图和模拟表演来创设想像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掌握想象思维的方法,如品味“猴子观海”时,我引导学生说说图中的“猴子”指的是什么?“海”又指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发现,“猴子”是指山顶上想猴子的一块巨石;“海”是指山峰间像波浪一样翻滚的云雾。显然人们把这两种景象融为一体,称为“猴子观海”。这本身已充满了想象的色彩,接着我又让学生细读重点句,从中找出“抱着”“蹲”“望”这些描写动态的词语,以及“一动不动”这个描写静态的词语,品味想象的意境。我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自己描述看到的景象。有的说:“这只蹲在山顶上的猴子被翻滚的云海惊呆了。”有的说:“这只猴子被眼前的云海吓坏了。”还有的说:“这只猴子望着翻滚的云海在沉思。”这时我抓注时机,让学生将自己看到、想到的情景进行即兴表演,把图中景物,由语言变为动作。以此激发兴趣,强化想象思维。在此基础上,我通过谈话进一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如果这不是一只石猴,而是一只真猴,面对翻滚的云海,它会想到什么?”这是课堂立刻活跃起来,有的说:“它会想,我要是孙悟空踏着云彩飞过去见观世音有多好。”有的说:“我要是会游泳,跳下去游个痛快。”还有的说:“我要是长出翅膀,飞到对岸去该多好!”就这样,我引导学生从观察入手,创设了想象思维的氛围,使学生的思维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其次,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有一颗慧心,做写作资源的开发者。于是,我在指导学生品味奇石的基础上,增加看图联想,给其他怪石起名字,写“奇石”这一环节,学生在与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加上先前的语言积累,通过儿童特有的思维,写出了比文中更具有童真童趣的话语。如:有的学生写道:“两只张牙舞爪的大狮子,你争我夺的抢着一个漂亮的绣球。”再比如:“一只雪白的天狗蹲在山头,呆呆的望着银盘似的月亮,它心想,我怎么把他吃掉呢?”“一位漂亮的仙女,端坐在平台上,聚精会神地弹奏一支美妙的乐曲。”这一环节也使学生他们的个性得以舒展,灵感得以释放,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了他们可以尽情想象和创造的乐园。

现在,我更加深深地体会到:要让学生注重对文本的感悟。重感悟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地去想象。还应该相信学生的能力,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把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思考留给孩子。这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节课明显的缺陷:(并分析原因)。

相关范文推荐

    客房服务员的工作要求(模板18篇)

    服务月也是培养青少年关注社会问题和参与公益事业的重要途径,让他们在行动中感受到成长和成就。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服务月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xx年已经成为

    初三期试总结与反思(优秀12篇)

    通过研读范文范本,可以学习到各种优秀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在下面的范文范本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优秀的写作手法和构思方式,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提供

    职位2和职位4的关键词3分析(专业23篇)

    范本是从众多作品中精选出来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示范作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为大家解决写作问题和困惑。当用户搜索一个关键词时,百度和

    燃气检测员的安全知识考试题(模板15篇)

    范本具有典型性,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思路和结构的参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示和借鉴。1、每年的11月7日是本

    教务员的个人工作总结与数据分析(专业21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个人工作情况的一种总结和概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工作节奏和效率。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月工作总结案例,以供参考。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不足(优质15篇)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改进自己的写作技巧。以下是一些行业内的专家撰写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学习和研究。端午到xx,陆上看采莲,水上看抓

    学生作文评语写作技巧(专业17篇)

    小学生作文引导学生思考、观察和思索,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创新能力。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小学生写的精彩作文,共同探讨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教导员的小学教学实践大全(17篇)

    在写作过程中,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思绪的迷茫,提供方向和启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挑选的一些精彩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本学期我主要负责五、六年级

    教师的工作总结(汇总20篇)

    教师工作总结包括对教学过程、学生表现以及教育成果的整体评价与思考。如果你正在写教师工作总结,不妨看看以下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关于写作风格和内容安排的启发。

    秘书竞选演讲稿范文(20篇)

    演讲稿需要注意结构和逻辑,以便清晰地传达主题和观点。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优秀演讲稿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大家晚上好